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19篇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财政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原因及策略 一、财政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十分突出,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1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财政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原因及策略
一、财政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的差距问题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十分突出,主要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办学条件难以达标,缺乏教学必备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部分软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导致骨干教师不断涌向经济发达、待遇良好的学校,而农村师资质量持续下降。中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90%以上的重点学校都在城市,而目前我国有70%的人口(含县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高达1.6亿人。由于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分化,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二)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着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指出:“从分地区的教育总投人来看,1996年教育经费支出东中西部之比为1:0.54:0.33.到2011年扩大为1:0.47:0.30;从分地区人均教育投人水平来看,1995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人分别为209.3元、130.1元、118?元,比值为1:0.62:0.56,到2011年东中西部人均教育投人为421.5元、230.5元、220.7元,比值为1:0.55:0.52”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区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而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穷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不断加大,这将会进一步拉大两个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
(三)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提高教育质量,我国财政对教育的投人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为4%.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投人总量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不足的。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与GDP的比重平均是5.1%,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平均为3.84%.属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财政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比过低,使个人家庭投资负担过重,对教育的财政投人过低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现行的财政教育投人分配机制也不尽合理。
(四)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不合理我国财政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义务教育的分配失衡成为主要矛盾且地区及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加大。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我国教育总经费不足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国每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都在2%左右。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对筹措多元化的教育资金的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五)税收对教育投资的作用不明显税收政策对个人和企业以及社会扩大对教育投资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税收的形式和种类较单一,系统性与前瞻性不强。第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中的教育优惠政策
较少,激励作用不明显。第三,对教育方面的减免税法规比较粗糙,针对性与灵活性不强,阻碍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发挥。
二、财政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育财政管理中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现行了财政中,教育经费的需求总量没有在政府预算中得到体现,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虽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单独制定教育事业费预算,但这一预算的编制仍不完整,教育纪检投资等经费并未纳人预算体系中。财权与事权相分离使得教育部门很难根据需求来分配教育资源,更削弱了财政对教育改革的调控作用。
(二)教育财政投人法规执行不到位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省区已连续几年没有达到可教育法冬规定的教育投人增长要求。客观地说,其主要原因是财政收人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增长的需求,导致财政可用于安排教育经费支出的资金供给不足。从主观上说,法规政策不配套是教育经费投人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约束软化政府部门,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教育经费支出常常处于相对“软”的地位。教育经费支出已经被视为一种投资。但相对于经济建设性投资项目来说,教育投资的效果毕竟具有迟效性和间接性,而且不那么容易测定和考核。因而,政府官员往往不大愿意将预算资金全部投人到教育事业。
(四)历史积累造成的影响我国政府政策偏重东部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不足。同时,国家大力支持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我国东部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相当富有的地区,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目前存在的东西部经济的严重差距,进一步导致东西部教育资源差距的产生。
三、优化财政教育资源配置的财政对策
(一)充分发挥财政拨款对教育投人的主导作用
1.加大教育投人力度来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其次对教育投人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人。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得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在预算安排时,要确保彭教育法冬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落实。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人超收部分更多的用于教育投人,确保教育经费支出的稳定增长。
2.通过法律保障教育财政支出通过制定颁布可教育投人法,及相关法令法规,确保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的到位。可教育投人法冬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教育投人机制,对彭教育法,提出的投人体制予以修改和完善并进一步
细化,增强可操作性。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投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下限,并要求各省制定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也就是最低保障线。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教育投人体制。
(二)对不同的教育阶段实行有区别的
篇二: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教育困境例子(精选4篇)
第一篇:教育困境例子
本文由赵大伟根据TMT青年沙龙的互联网教育主题沙龙整理而成。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的学习模式也有可能而因此改变。于是,互联网教育有掘金机会。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李彦宏、徐小平都这么说。
这是为什么从创业者到大公司都在探索这个领域的原因。在探讨玩法之前,先普及一下现行教育体制与学习模式下,一个人的学习历程可以划分的4个阶段:
1、学前教育(幼教)。这个阶段的学习主体本身不具备独立能力,互联网教育产品多作为学习工具,如悟空识字。
2、K12阶段(基础教育)。这个阶段受限于现行教育体制,多数互联网教育产品基本以网校远程教育形式存在,功能多为课外辅导和提供教育资讯,如学而思网校。
3、高等教育(大学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受限于现行教育体制,产品形态多以大学网络公开课为主,如网易公开课、超星学术视频。部分人在这个阶段会有成人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素质拓展)的需求。
4、成人培训(毕业后)。这个领域主要有两块,一个是职业认证,会计师考试辅导、司法考试辅导等,如尚德嗨学网;另一个是素质拓展,钢琴、瑜伽、健身等课程的学习,如天下网校。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大的互联网公司,探索教育商机时基本都是按上述4个切口选择切入的。具体的探索模式在下一页,先来看看大公司们的玩法。
巨头玩法
1、网易模式
主要产品: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有道词典
这几个项目都瞄准了互联网教育领域,可见网易决心之大。现阶段,网易已经聚合了世界范围最优质的一批视频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流量价值。一旦其在教学互动领域、社交化、大数据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待到整体网络教育生态成熟之际,自然是一牛股!
2、百度模式
主要产品: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爱奇艺教育
百度是三大巨头里最具实力最有优势做教育的一个,历年来的布局也都可见端倪。李彦宏上次论坛中提到了互联网对教育和医疗的冲击,现在开始甩开膀子自己干了。从优质教育资源聚合开始做起(本身具有搜索优势),改善教学互动体验,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做优质的B2B2C平台。能否干好,取决于其决心,百度不差钱,不缺人才,为什么电商和社交一直做不好?教育算是与其产品气质最接近的一个领域,我们有理由期待。
3、腾讯模式?
4、阿里模式?
除了马云退休之后说要搞一个网络大学,没见到阿里有其他动作。不过,电商起家的淘宝完全可以做一个垂直的B2C教育网站,实际上阿里系
的一些网站已经承担了部分教育功能。淘宝完全可以像颠覆挂号系统一样,通过O2O一个环节对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和学校产生影响,更可以搭建起一套在线教学互动平台,学YY倒是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淘宝模式复制到教育领域。淘宝也不可能忽视教育这块市场的,关键是看怎么切入。
趋势在那里,拦路虎在这里
站在行业里看,目前在线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还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
1、盈利周期太长
对网络教育企业而言,盈利模式就那么几种:内容收费、平台佣金、广告模式。但内容模式需要聚优质内容和口碑,平台模式需要聚交易,广告模式需要聚流量。目前而言,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没有很好的营收,就连已经上市的YY教育都如此。
而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公益性,与商业商业利润最大化在某些程度上背离。单纯套用淘宝模式是行不通的,即使做淘宝类型的在线教育交易服务平台,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试图在2-3年内赢得巨额利润是不现实的。做教育行业,尤其是在线教育行业,从项目初始到商业模式运营成功,3-5年算短,5-8年时间获取成功实属正常。
2、教育质量不可控
很多最初定位于C2C的在线教育企业,已经逐步转向B2C。这里面很大一个原因是,C2C平台无法控制教育质量。与个人提供不稳定、不持续、质量无保证的教育服务相比,培训机构更能提供稳定、持续、高质的教育服务。
3、O2O拉高运营成本
为了实现良好的线下互动,部分探索者引入O2O模式,但线下运营必然涉及教学场地、组织管理等问题,成本一下拉高了。如果一旦租用固定地点授课,生源又会被局限。
4、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模式面临挑战
在线学习的劣势在于不能直接与教师面对面互动。困扰学生的一大问题在于:学生在听课时产生疑问,不能及时提出并得到及时解决。另外,在线学习精神难集中,没有人督促。很难保证学习效率。
5、与现行教育体制的矛盾之处
在中国,多数人的学习目的都是功利的,有些人为了找工作,有些人为了混圈子,有些人为了虚荣。在线教育作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满足人们学习知识的需求,更要考虑到这些功利性的需求,否则人们不会来买账。
6、纯网络模式怎么战胜人性的弱点
在线进行的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客户端几乎无任何强制性,你可以随时地启动或终止服务,可以因为任何其他事务而离开网络端。这对于需要有强制性安排的结果导向性产业非常不利。这就是为什么通过网络可以实现高质量教育培训的良好体验,却无法实施真正的结果控制。
目前,即使是国外的案例也没有完全解决前文提出的问题,所以国外的该领域领头羊不是完全免费期望做成平台,要不就是在大学课程等对象主要为成人,具有更强自制力和自我驱动学习的消费者身上。
7、幼教需考虑对幼儿健康的影响和家长因素
处于K12及幼儿教育时期的用户,使用电子产品容易造成近视,这将成为以后家长关注的痛点,是大问题。幼教领域的在线教育,首先要教育的是家长。践行K12的关键:处理好家长、学生、老师的关系,通过深入到老师的教育环节,从而影响学生,进而影响家长。
8、优质内容需要时间的积累
APP、网络游戏领域有迅速蹿红的机会,但不见得能做长久;在线教育需要慢慢积累,但可以做很多年。
在互联网作用下,未来教育会发生哪些变革?
不妨大胆地颠覆性地畅想一下:
1、“授课”模式会被消灭。在线教育的未来应该是更多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授课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并被技术部分取代。
2、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未来的学习过程,将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是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
3、教育平台的本质是社交?强烈的学习氛围、强制化的学习状态、真实有效的互动都是教育培训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未来教育电商更靠谱的活法不是卖课,而是打造一个汇聚更多优质课程的免费社区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制力和自学能力不强的受众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增值服务。
4、“在线教育”概念不再被提起。因为,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所有的教学都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的。线上与线下只是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而已,传统教育培训机构不接触互联网,则无前途可言。
5、个性化的学习出现。在线教育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才会出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
6、优质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局限于高等学府,将有机会传遍全国和全球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往大了说,可以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
8、教育娱乐化。如果玩网游就是一种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断挑战不断得到即时激励,那么学习过程还会那么枯燥么?谁说学习产品就一定要那么严肃,不见得。在线教育提供了学习趣味化的机会。
9、在线教育实现社会认证。多数人上大学、参加培训很重要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个认证,比如名校毕业证、比如会计师从业认证,等等,功利导向居多。未来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人们自然希望也能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社会认证显得十分必要。
10、在线教育借鉴在线酒店模式。在线酒店业与在线教育业的相通之处:从原始的线下业态,到作为平台的网站(比如艺龙旅行网)出现,再到作为媒体的网站(比如去哪儿网)出现,有发展规律可循。在线教育,最开始出现的是线下的各种教育机构(如新东方),然后会出现平台型网站(如YY教育),再到媒体型网站(或者说聚合型平台,如百度文库新上线的课程产品)。教育本质是服务,酒店本质也是服务,所以自然会有类似之处,也自然会O2O,那么酒店行业如何被互联网颠覆的,是需要在线教育从业者认真思考的。
11、互联网解构与重构学习模式与教育体系。当前的在线教育产品,基本只做到了“互联网+教育”,或者“互联网某教育”,未来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应该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并且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这将改变人类几千年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虽然目前尚未有创业者探索,但这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成为事实。
第二篇:教育困境例子
1一个成都来的8岁孩子,光二年级就转了三回学,最后被学校强行转到特殊教育学校……漂亮要强的妈妈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小时候人见人夸的聪明宝贝,怎么竟然会变成一个“弱智”?妈妈欲哭无泪,觉得无颜见人------她已经好几年没带孩子回过娘家了……
2一个安徽阜阳的父亲说到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一直偷偷往他的喝水杯里放铅笔芯末想要“毒”死他的时候,一个七尺高的汉子在记者面前失声痛哭……
3还有一位江苏泰州的姓姚父亲,为了挽救沉迷网络的儿子,辞去了银行的优越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从网吧找儿子,劝不动就打,打急了儿子也还手,父子俩一度大打出手,连小区保安都惊动了,儿子看他的眼神,连邻居看了都觉心惊肉跳。三年来,他跑遍了全市大小每个网吧,甚至还亲手画了一幅泰州市网吧地图,看着那张皱皱巴巴磨破了边的特殊地图,大家被深深震撼了,那图上的一笔一划分明是一根根扎在他心头的针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三篇:教育困境例子
家长教育孩子的例子
家长教育孩子的例子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结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结果: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二、孩子考试不及格。错误做法: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结果: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正确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结果: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三、孩子写作业磨,该睡觉了,作业没写完。(孩子作业多,孩子没磨,不在此列)错误做法: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四、孩子作业写得潦草。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
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五、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错误做法: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正确做法: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结果: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家长教育孩子的事例及建议事例一:父亲催促孩子“别看电视了,别看电视了.....”儿子还在继续看,“听到没有,看得时间太长了。”父亲的嗓门越来越高。“眼睛都坏了....”。“爸爸,我再看五分钟,行不行,求你了。....”儿子开始求情。“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已经说过了,不能再看了....”儿子在一旁默不作声、低头不语、无奈地走开了...可父亲一边玩弄着手机,泡了杯茶,悠闲地看了起来....建议:有研究表明,儿童每天最多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时间长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这个很好理解,看电视的过程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没有互动。当然不如孩子孩子玩,能完善孩子的智力。虽然目的达到了,可孩子感觉自己的权利、自由被剥夺了,而且父亲优哉游哉的的看着电视,孩子自然多少会有些恨意。恨父亲的特权,恨自己的不自由。恨家庭权利的不平等。我倒觉得,父亲可以给孩子找一个替代物,或者引导孩子玩一个游戏。引开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玩到兴头上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关上电视。不矢为一种教育无痕的方式。孩子根本感觉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而且还很感谢父亲的引导和发现!让孩子感觉不到自己被“管”,心甘情愿的做某事,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
各种问题,家长要不断地挑战、学习、思考、成长、考虑对策。事例二:一小朋友在楼下正在楼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某某,快回来做作业...”,虽然妈妈的声音不小,但孩子好像孩子真得没听见,太投入了,脸都没抬,继续看...可这下可激怒了妈妈,“某某,快点回来做作业...没听见吗...”这次妈妈自然用了更大一些的声音。“知道了...知道了...”,孩子也用了大一些的声音。不过,孩子好像并没有感觉到那么紧迫...“我数到三,你只要不上来...”听到这个声音,只见孩子惊慌失措地直接跑回了家...这个孩子刚上一年级,几乎每天做作业都要上演这样的拉锯战。我就是在想等孩子再大一些,这三个数字还能吓得了他吗建议:每次父母的大发雷霆,只能增加孩子做作业的反感,厌恶感.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有超脱的那一天,自然有会看透爸妈的训斥,把父母的训斥不当一回事的那一天。最严厉的父母、最有威信的父母却是那种不常动声色的父母。孩子只所以怕,因为孩子根本抓不清父母的心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看孩子的经验,我觉得鼓励大于批评、肯定大于惩罚!所以,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鼓励性的规则,比如,在这一周中如果有几天,能自己主动做作业,周末,到游乐场就可以玩几种游戏。等孩子每天都能主动做作业的时候,再适当地奖励。等孩子已形成主动做作业的习惯,再规定做作业的时间。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源于思想认识的改变,进而形成习惯!而无论是思想认识的改变、还是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不断的强化,才能完成!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教育孩子方法1.说到的话要做到妈妈就是一个长辈的形象树立,如果一个妈妈答应自己的孩子的事情总是没有做到,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总是失信,这样不仅是教育的丧失,而且让孩子在朋友们之间没办法立足,再者就是,如果总是失信的妈妈,你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没有威信,更难教育孩子。家长教育孩子方法2.不能总是在孩子面前哭穷如果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不让他买,我们可以给他分析为什
么不能买的理由,不能总是说妈妈穷,妈妈没钱,妈妈买不起这样伤自尊的话。这样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没有志气,而且存在自卑的心理,不仅如此培养出来的气质也是一种穷人家的气质。家长教育孩子方法3.不能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坏话我们都知道妈妈总是想要跟孩子更加亲近一些,所以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爸爸的不是,这样孩子听了不仅会觉得这个家庭不和谐,而且会厌烦。爸爸疼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爱他的妈妈,而一个妈妈疼爱孩子的方式就是推崇孩子欣赏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家庭才会和谐和睦。家长教育孩子方法4.不能在孩子面前邋遢一个妈妈如果每天都精致美丽,那么这个妈妈一定是夫妻恩爱,孩子相依的幸福,这样会给孩子自信的魅力。如果做妈妈的每天都打扮的邋里邋遢的,这样子孩子一定会嫌弃妈妈,而且会觉得妈妈给他没面子,所以妈妈们一顶要把自己过的精致起来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
第四篇:教育困境例子
家庭教育打是亲骂是爱之教育失败例子
打是亲骂是爱之教育失败例子
早都想写这样一些关于我自己经历文字了,奈何因自己拖延症,也不知从何说起,加之文笔不佳等因素未果。直至看到家长帮这次活动我才鼓足力气来写。
不知写父亲对我教育可否?大家教育文稿都是正面积极,而我父亲对我教育是反面题材,希望大家看到后能引以为鉴!打我记事起父亲两个字对我含义就是他可以随意对我,弟弟,妈妈发脾气可以随便打我,弟弟,妈妈代名词!小时候我写作业碰到不会题目去问爸爸,他就会说同样老师,同样学习时间,某某某(同学名字)就会做,为什么你不会做!某某某爸爸也没辅导呀,人家怎么学!说完就走了!时间长了我真觉得自己很笨!
考试考好了,我也没有听过夸奖和鼓励话语!考试考砸了就只有被骂份!初中二年级同学们都开始听流行歌曲,同桌借给我录音磁带(呵呵,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带回家听时被爸爸看到就没收了,他指着我鼻子就骂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识弄这些邪门歪道!
我回了句长时间学习也需要休息和放松,可想而知得了了一顿暴揍!还有一次我和同桌在绘画老师那里看到了需多漫画书,被深深吸引住了!同桌告诉了她爸爸,她爸爸给她买了许多漫画每个周末还送她去上漫画课!我同桌后来上了北京艺术学院,现在在北京开了自己画室!我真很羡慕呀!我遭遇就没有同桌那么幸运了,不仅没能得到爸爸支持,书还被没收了!我用外婆给零用钱买了漫画书,看书时被我爸发现了,书不仅被他收了,还骂我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我反驳了两句,学习和画画并不冲突,不会相互影响。当然又是被一顿好揍!
当时我真很委屈,我喜欢从来都不支持!在这种总是被打击,否定和反对环境中慢慢我变得很自卑!学校里春游活动爸爸也总不让我参加!在洗碗时不小心打破碗也会被骂。爸爸经常会把不顺心坏脾气带到家里,不仅会打骂我和弟弟,妈妈也会遭殃!我越来越孤单,越来越叛逆!我很羡慕和孩子关系和睦家庭,每每看着那些挎着爸爸手臂高兴撒娇时,我极度地难过,羡慕!从没看到过父亲笑脸感觉不到爸爸爱,我觉得爸爸越来爸爸不顺眼,又时候还有点恨他,喜欢和他作对,他生气时,我都居然会有点开心!那一点点爱和鼓励表扬,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在每个哭泣夜晚我都会发誓长大一定要远离有爸爸地方!爸爸从来没倾听过我心声,从来没有和我沟通过!他成功将我养成了一个叛逆,自卑,无自信,懦弱,无安全感,胆怯,无主见,易怒,倔犟,无承担责任遇事
总想逃离和回避人!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在挑剔中成长孩子,学会苛责;在批评中成长孩子,学会谴责;在羞辱中成长孩子,学会自卑……父亲坏情绪一直影响到他工作不能升迁,也影响到了我和弟弟。我想在我能较好控制这些负面情绪时候再来教育我孩子!听说外国父母都经过岗前培训才能生孩子。为了孩子不负我后尘,我去参加了一些情绪成长培训班,买了关于教育书,先让自己情绪调整好,才会教育好孩子!孩子出生后,我妈一直帮我照看,孩子整晚整晚哭闹,西安各大医院跑遍了查不到原因,有些医生说缺钙,各种各样钙买回来试遍了,哭闹就没有丁点改善!
孩子晚上哭闹一直持续到八个月,孩子、我和我妈(老公在公公婆婆那里任)都被受痛苦,我妈从154斤瘦到112斤!弟弟孩子出生了,我妈妈要回老家照顾她!无法我只能辞职在家照顾孩子,老公让我住到公公婆婆那里,至少公婆还能帮做口饭吃(公公婆婆年龄大无法照看孩子)!俗话说孩子要三分寒七分饱,我和公公为了孩子穿衣多少争吵起来,公公生气说就听我多穿一件,过了两天孩子全身疹子,痒不行,孩子还说不了话,身子在床上使劲蹭,双手乱抓,抓红有些地方都抓破了,去医院排了三个多小时才看,医生责备说家里有暖气,还给孩子穿那么多,不出湿疹才奇怪呢!
回家和公公交谈,公公依然坚持自己观点!孩子一岁半时我买了绘本书开始给孩子讲,公公婆婆很不支持,他们一直认为孩子小不懂,不应浪费时间。我坚持给孩子读书,小不点喜欢上看书了,每天晚饭后我洗完时,他自己就坐着翻看书!孩子两岁我带他去上早教课,宝宝很好奇在里面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和小朋友们玩很开心!都不愿意回家了。
公公婆婆说这纯粹就是浪费钱,浪费精力!老公居然也赞成他们观点!孩子自己可以吃饭了,公公婆婆却还是要给孩子喂饭,孩子不吃了他们拿
着碗追着孩子喂饭。为此没少生气!冬天公公是坚决不让孩子外出,我跟他们说一定要出去锻炼,越是不出去越会像温室花经不起风吹雨打,他们会说长大就会好,到了以后再说!孩子在家浇花,他们不让,摘菜不让,扫地不让,不让去小区院子玩,不让跑,不让玩沙子,不让……!一次我带孩子出去玩蹦蹦床,孩子说爷爷奶奶不让,看到孩子渴望眼神,我心里不是滋味,这种教养方法只爷把孩子养成不敢尝试没勇气孩子!和他们沟通又是以失败告终!
中国丧偶式教育在我家体现书淋漓尽致,孩子现在3岁多了老公抱过孩子次数屈指可数,他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会出差,但他在家中时不是看电视看电脑就是看手机,我跟他谈过好多次,他都无动于衷,公公冠冕堂皇帮他说他不会和孩子玩,没经验,呜呜呜,我也是第一次养孩子,我就有经验吗?!没经验不会学吗?
老公依旧我行我素!孩子小区里小孩玩学了打家人,骂人,公公居然还鼓励!孩子察觉到我和公公教育出了漏洞,他就迅速反应保护她他权利!不仅他想从中获得好处,教育不一致,会给他带来不知所措,他会没有安全感,也会不知如果去做!我必须在孩子面前维持自己,让他相信,我知道什么是对他有益!开家庭会议,我要求教育意见统一,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两面派,寻求保护伞。
为环境不同,心情不同而改变对孩子要求,这样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和坏脾气!对孩子妥协,孩子在每次有需求时就会哭闹,公公听到就立刻无原则妥协!我们一味地“妥协”,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讲条件、不讲道理是达到目最好手段,反而强化他对抗行为,被他所控制。因此,这个年龄段孩子,即便我们妥协,也要讲究策略!好了,匆忙写了些还有许多没写呢,有机会在修改下继续写吧!孩子成长路上充满荆棘,还需努力!
加油!谢谢家长帮活动,不然又要无限期拖延了!下周小不点要开学了,希望这次能拿到台灯做他开学礼物!十分感谢!
篇三: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摘要]感恩教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感恩有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今90后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的背后有其各方面的原因,针对问题展开对策,在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12-0119-02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英国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在中国也存在着“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原来越多,感恩的范畴也越来越大,感恩教育也由此要求当代的大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一)缺乏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体悯之心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懂得珍惜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二是狭隘地只晓得对父母的感恩。如今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与父母联系的主要动机是索取生活费,少有学生经常能够对父母表示关心,嘘寒问暖,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甚至还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
不断地以自己幼稚的行为触碰着父母爱的底线。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部分高校里的一股暗流。后者中,部分学生认为是自己的父母辛苦赚钱,才得以供自己读书,而其他人都与自己无关,无形之中便形成了一种十分狭隘的感恩观,这种感恩看似孝顺,事实上比前者危害更大,更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
(二)对老师的教诲缺乏感恩之意别看现在的学生有21、22岁,内心却非常不成熟,他们私下里对老师更是直呼其名,用非常恶毒的言语攻击授课、辅导老师的更是大有人在,他们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同学的瞩目,不惜用这种方式来达到他们的目的,造成人性的缺失(当然在这里也不得不让当前一些大学里的授课老师自我反省)。还有很多学生上某个老师课的时候会对老师很好,等结课后便不会再与该老师有任何往来,典型的功利主义让作为奉献者的老师很是心寒。(三)对社会、国家缺乏回报之心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不良风气和现象,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不少“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唯利是图,丝毫没有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有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极少或是根本就不参加公益性的社会实践,认为“社会又不是我的”,“参加那个活动费汗水又没有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都是些“傻子”。有些学生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贷款和其他助学金的同时,心里却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和回报之意,把国家、
社会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有甚者毕业后还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在就业上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党和国家号召的“大学青年去西部支教,去农村锻炼,去基层锻炼”表现得不屑一顾,他们只关心自己能“拿”到多少钱,[3]有关自己工作对社会的意义懒得过问,一切向钱看。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一)家庭原因家庭是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父母无感恩之心,源头其实还在父母。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文化教育,忽视做人教育,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事情经常可以由父母代办或是拖后不管,由此表现出一种非常功利性的倾向。于是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其感恩意识几乎为零。同时,现在多数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子,父母们在物质上都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形之中助长了学生的自私观念和贪欲,这就为今后的社会和学校对其进行的感恩教育增加难度。(二)学校自身的原因首先,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担往往都落在辅导员身上,他们被称为政治辅导员,学生对辅导员的印象往往是“呆板”、“食古不化”、“太正经”,所以有极强的反抗和厌烦心理。第二,部分代课老师也深受市场经济环境的“熏陶”,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强的功利心态,他们没有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
系,认为课堂仅仅是一个赚钱渠道。这也让学生们很难对教师这个行业产生最起码的尊重。
第三,部分高校过分强调服务属性而非行政教学属性。他们不停强调把学生和辅导员绑定在一起,学生有任何问题都会与辅导员联系,给学生一种印象:我花钱来上学,学校就得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否则就是你们服务不到位。于是一些学生肆意践踏宿管员的尊严,诋毁辅导员的名誉,对食堂阿姨缺乏起码的礼貌,动辄就会跟图书馆管理员大吵大闹。学生因为过分强调服务属性让他们把自己摆在了消费者的角度,来对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他们认为这是消费后包含的,周围所有老师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三)社会原因市场经济滋生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使部分人面临良知的考验,有时候好人好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人误解、陷害,有些被帮助的人也不知如何感恩。这类现象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也扭曲了一些人的理想和信念。他们重经济轻政治,重眼前轻长远,有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倾向,有着极强的功利主义,任何事情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一场交易。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大学生不懂得人和人必须要处在良性的依赖和相互关爱中才能够和谐共存;不懂得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不懂得为什么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中华民族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在如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
代中,感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良素质的体现。培养每一个大学生具有感恩素养,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机构的任务,而是每个家庭、整个社会的任务。
[参考文献][1]张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原则及对策探究[j].成功(教育),2011,(12):37-38.[2]王葆华.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初探[j].华章,2012,(8):150.[3]练建斌.“90后”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培育和教育[j].科技致富向导,2012,(3):80.[责任编辑:钟岚]
篇四: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当代中国教育困境的成因研究摘要:一个国家、民族的存在必然以自己独有的文化思维、行为等为根本标识,而其中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要,教育作为引导和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就任重道远了。然在迅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其教育界却出现了“钱学森之问”的尴尬境况,故我们寻找这一问题的实质时会质疑——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吗?事实上这是一个集合了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的综合问题。关键词:中国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实践总所周知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发展的载体。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教育圣人孔子,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们都明白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就算文明发展相对我们晚一些的欧洲国家,以当年“微服私访”于英、普鲁士的彼得大帝的俄国为例,教育成为该国改革的一个重点。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今我们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政治之时,文化的速度不仅不快,甚至有些悲观的退化模式,文化后面所折射的就是教育问题,但是由“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起点进行思考与分析只是一个中国教育现象问题吗?为探索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的高校教育的现状出发来分析教育困境的成因。因为我国现在进行的教学筛选还是以高考为根本模式,这就导致我们所有的教学都以为考上大学“服务”,从教育的本质上
来说,这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源头了。1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的本质是成人还是成功的定位“教书育人”可谓我国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和本质根本总结,就是要通过对被教育者进行间接经验的传授,让他们学会做人,以达育人之目的。在我国古代,无论是启蒙的《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是以浅显易懂的字词、道理教孩子们从小要学会如何正确做人,以此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可见就算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以社会本位论在进行指导培养人才,但重心还是放在育人上面,并没有离开以培养人为目的的这根主线,在功利主义的目的里还是重视人们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的,这才是教育支撑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事实上还是以社会本位论为培养人才定位,可重心却在教书上面,至于育人,连我们的教育者自己都要惭愧的自我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慎独”,你才有育人的前提与条件。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学校、年级、班上有多少同学考上了大学,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标准,这才是教育者成功的典范。当整体的教育本质都变味了,哪还有什么原滋原味的教育了?虽然一国的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但纵观历史和现状,只有统治阶级对教育本质和定位有正确的判断,实施相适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才可对本国发展进行促进。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调人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其关键,故我国当前对国家教育本质的非准确定位是教育困境的第一大原因。2在适应了国际经济、政治的世界里,我们应如何反思文化、教
育的的变迁,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何方当世界人民都在瞩目和惊讶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腾飞时,大家似乎被什么蒙住了双眼,一味的去和国际接轨,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不惜以牺牲代价来适应,于是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让人进退两难的局面。就以我国高校的现状来进行分析,从建国以来的绝对政治控制教育到改革开放后适应性的变革——民办和私立高校的出现,对中国教育的整体有所改善吗,人才在何处?以为民办和私立高校与国立高校的竞争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将经济学原理引入教育界不是“不行”,而是应如何正确的“行”。这就涉及我国的教育目的了——我们的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是人才,培养的人才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也正是我国教育界现在提及以及贯彻的要让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融合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于一体。目标很明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下述一些现象。(1)办学模式的单一性,培养的学生模板性,缺乏素质教育。这让我们从小学教育上就开始一刀切,对于什么是人才的问题从起步就存有问题,也是我国社会整体素质是否能得以提升的关键的一步。(2)高校学术自由问题。我国遍地大学,却甚确大师。作为人才培养者都有所欠缺的话,人才培养的知识源泉就被砍掉了一半。在党的十八大后强调的行政放权的问题上,能否也放放教育行政方面的相关权力。
(3)由上述两个问题所引申的社会和家庭教育问题。作为中国被教育者的大群体就是在校的学生,能进入高校的学子们基本是应试教育的成功典范,然而他们隐形的素质呢?这想必也是人才的一个硬件吧。(4)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问题。就在上一届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中,我国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只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持平的水平,甚至在实践中可能是低于这个数据的。欧洲各国的相关费用是高于这一数据的,而就在亚洲的以色列,他的支出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受到战争影响的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对稳定,且国家的人才教育质量如此的高,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121次,占所有世界获奖者的18.76%。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与时俱进的改革,但真正的实施呢?我们不能掩耳盗铃,需正视体制改革的问题,并一一解决,否者这就是我国教育困境打不开的又一大难题。3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隔甚远如果说从小学开始,教育需要全面的打基础,所以孩子们什么都要学,而且都学的是课本上的理论(间接经验),那么高等教育呢?我们知道从高校出来的毕业生就是社会的劳动者了,他必须有实践的能力与常识,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三一重工作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虽然每年都在重点本科院校招收本科及硕士、博
士毕业生,但该企业最头疼的是进单位的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岗,必须培训1~2个月才能较熟练的适应自己的岗位,这为企业增加了不少成本,但收益却较少。学校本来就是为社会培养劳动者和人才的,结果社会还要负担“人才”的再次培养。大家都知道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来丰富自己,只有两者有效配合才可真正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人才培养合格与否不是靠实践,而是靠成绩、靠学历、学位。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是我现阶段高校教育的严重弊端之一,也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实施的不完善的体现。正是因为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理论(间接经验)与实践(直接经验)或完全或间接的分开,并倾向于理论,剥夺了被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困境问题中的关键性问题。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我国,在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应看到,社会各个方面只有相对平衡才可稳定向前的发展,而作为一个民族存在与核心根本的文化发展,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在现在我们看到问题了,发现了不平衡性,也找出了原因,更应积极面对,并改革实施。参考文献[1][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王东成.当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论
篇五: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教育,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各位尊敬的校长、老师,非常高兴来到本次论坛。本来,我的演讲题目是俞敏洪校长规定的,但是,听了四中校长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发言之后,我想临时改改。我打算以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的身份,来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看法。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中国正面临着很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请别忘记了,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在拼命反思,但是别忘了,接受教育的对象的主体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亚种了。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都不快乐。回忆一般都是虚幻的、快乐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在座的我们谁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有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也不相信。刚才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说,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都下不要看孩子的日记。我不敢苟同。为什么不让看?我从小的日记父母就看,也没把我看傻了。听说前段时间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内容是“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要重新赋予吗?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我看是“接了个鬼”。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但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吗?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人类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美国也不公平,中国也不公平。现在几乎可以说唯一的一条公平线就是高考了。如果说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那么,中国的平民子弟有多少能进北大、清华?一个孩子连公平竞争都竞争不过人家,还说素质很高,谁会相信?所以,不要迎合社会上有些所谓的专家的话。我现在提倡恢复全国高考,而且是裸考,不要加分。王强是内蒙古高考的第二名,我是那年高考的上海第二名,我们都是这么考到北大的。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改,高考是指挥棒啊!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矛盾我们必须自己心里清楚。有人问我:“钱老师,您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您觉得推广《三字经》、《弟子规》的最大难处在哪里?”我一般的说法
1
是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推广,进入学校。其实这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按照出席今天论坛的名校的标准培养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你把按照《弟子规》那样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放到社会上看看,很可能就吃亏!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出了大问题。
谁能否认?我们要讲传统优秀文化的最根本的理由正在于此。我自己也在教书,跟学生有接触,我想告诉大家,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要有一种极度的忧患意识,而且应该是在接近绝望基础上考虑的……。
我儿子在华东师大附中,那是我的母校,上海的名校,当然很好。但是社会环境跟我们那个时候不再一样了。所以我想,我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你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这位学生就很可能将来要成为俞校长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
中国30年的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社会发展的奇迹,是谁干出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无意识造成的真正精英是“老三届”。这一批人在文革前完成了初高中教育,文革前的初中高中教育水平恐怕不比今天一般的本科教育低,这批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1978年,一切回到了原点。这批人是中国人的精英,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真正的精英,懂知识、受得了委屈、懂担当。现在,这批人要退休了。而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更何况,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思考。
篇六: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逐渐产生了“农民工”现象和问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形成了一轮又一轮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拖家带口地迁移。然而,这些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始终和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
1.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现在国家解决的方法是以留入地政府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但是这些办法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不容易得到贯彻执行。政策执行难,户籍制度和高昂的借读费等条件,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只好在民工自己办的学校里就读,因这些软硬件条件都不合格的学校和诸多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实践中,城市适龄儿童的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的义务教育费用则由乡镇人民政府以教育统筹的形式向农民征收。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后,由于交纳的教育统筹费用没有根据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农民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当地政府也只对本地学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负责,农民工子女在城里接受义务教育成了大难题。即使接受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农民工的子女上大学更是一个大难题。以目前教育产业化的现状,每年上大学的费用起码要一万,这对于漂泊在外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很难承受得起的数目。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2.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难题。农民工子女大都在自己办的学校,这些农民工子女学校自身存在诸多难题:一是学校问题。首先,民工子女学校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它的存在属于非法地位。当地很多部门都会来找它的麻烦,责令其停止办学。所以学校的存在就像打游击战一样,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搬迁的经历。其次,学校设施不足,校舍紧张最为明显。校舍场地全部由办学者自行解决,大多租用民房。教室和活动场地大多显得过于狭小,自然采光条件与标准有相当大的距离,有的教室严重超荷。最后,学校各层面的管理比较紊乱,管理职责无分工,基本职能由校长包揽,但教师教学与学校管理职责基本分离。有的管理者既无教学经历也无管理经历,师资来源比较杂。二是生源问题。这些学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动性,这就使得招生成为学校的头等难事。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有些农民工价值观念转不过来,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很重视。即使重视也因为家庭经济的困难打消了让孩子上学的念头。所以,农民工自己办的学校招生难度很大。另外,由于农民工生活的不稳定,常常会变换居住地,所以农民工子女也常常换学校。三是收费问题。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微薄的收入有时连子女的学费都付不起。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都跟学校商量暂时不交费以后再补交。就这样,这些学校都普遍存在着学费收不回来的难处。四是师资问题。限于经费问题,学校给教师的工资很低。这样的薪金标准下,一般教师根本不可能“光临”这些“破烂”的学校。
3.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安全困境。健康不仅是生理的,也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生理健康上,由于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本身营养就不容乐观,农民工又无法或几乎不能给孩子提供医疗保险,当孩子们生病的时候也是往往不能上大医院看病。农民工子女的生理健康受到了威胁;在心理健康上,农民工子女多来自偏远的乡村,经济条件较差,物资,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而随父母进城后,他们普遍感到城里生活的巨大反差。又加上经常变换居住地,生活的不稳定以及缺乏关爱和沟通,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较强。对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关于人身安全困境,许多农民工居住环境相对复杂,对于大城市的治安形势又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因为忙于生计,经常让孩子自己玩或托付给不熟悉的人员代管。孩子年幼无知,自身防范意识差,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给未成年儿童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二、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成因探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深层次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体与二元社会结构、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性。在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的旧体制弊端充分暴露出来。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体与二元社会结构、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解体,二元社会结构趋向弱化,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慢慢松动,但尚未有根本性的变革。义务教育还带有明显的二元特征,比如在义务教育投资上,国家的教育经费严重地偏向于城市义务教育,2001年城市义务教育人均经费4015元,而农村只有900元,1999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农村为91%,城市为100%。可见,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由于在现行体制中存在着各种以身份为特征的障碍,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出生区域不同而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在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等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分割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上学很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个工人的工作所得除了货币收入之外,还应该包含各种福利,包括对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既然进城民工对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直接贡献,从理论上讲,其子女的义务教育就应该由流入地的政府来提供。如果仍由流出地的农村来提供,等于是落后的流出地补贴发达的流入地,这种补贴方式会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同时,由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流出地的政府来负担进城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会减少当地政府从事其他建设和公益事业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的财力,不利于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根本原因——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平性原则体现不足。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促进人们的积极合作和行动,实现有限资源的适当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解决机会不均等以及由市场体制所导致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是政府制定政策的根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也不例外。如果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追求的是效率,那么,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群体结构所需要的社会政策,就应当以公平为首要价值定位,通过各种再分配手段,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缓和各群体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出现农民工子女教育新问题本也正常,但为什么这种问题的解决如此之难呢?就是因为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坚持公平原则,没有给公民以起码的国民待遇。目前,困扰我国教育公平的主要就是教育的均衡化问题,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该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大致确保各阶层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针对弱势人群,国家应遵循将公共教育资源从富裕流向贫困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公共教育资源应向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这是公平观的现实表现。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促进经济增长,矫正各种不公平的起点条件,是保证社会机会相对公平的最重要的制度性设置。在调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是,政府首先要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不要因为政府行为加剧结构性失衡与短缺。
3.直接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有县(市)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而流动儿童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虽然部分大城市如北京、武汉、上海、天津等地,针对流动儿童入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许多城市大幅度降低了流动儿童的借读费,并确定了流动儿童入学以公立学校为主渠道的思路,但由于各省市在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上,无论是学生经费的划拨,师资的配置,还是学校设置及布点等方面,仍然是以户籍人口为基础,所以流动儿童被排除在总体规划之外,除非农民工交一定的赞助费或者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增拨经费。
三、如何走出当前民工子女教育的困境
“咎其因,则善其行”我们社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大调配中主要力量究竟应该为我们这群农民工子女做些什么呢?有一些建议还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
1.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本身要改革创新,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这种带有身份色彩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适应。这样的户籍制度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现阶段,我们可以采用像上海那样的方式,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国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来确定中央对各级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基本问题。在过渡时期内,各地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在城市内设立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予以补贴,提供基本的场地,有条件开放公办学校,或者更直接地为民办教育立法,促使民办教育合法化等,并严格监督国家教学计划的执行。
2.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工作制度机制。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例如,在法国16岁以下的适龄儿童,无论国籍是否为法国,都能够享受跟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当地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没有任何差别,不管这些儿童有没有合法的身份。法国人的观念是,对社会来讲,这些外来人口既然来了以后更有可能在这里,教育是最好的融入渠道,同时现在让他们受教育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失业,犯罪问题。美国实现的是教育凭证制度,用来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即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管理机构给学生发放就学凭证,学生可以用它在异地学校上学,学校则拿收到的教育凭证向政府兑换教育拨款。这就对移民子女给予了一视同仁的教育机会,坚持了公平性原则,同时也避免了未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3.解决法规与政策实施之间存在的矛盾。农民工流入地政府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机会。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通过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对违规收费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予以查处。要制订有关行政规章,协调教育,行政,公安,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监督检查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农民工流出地要积极配合流入地政府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禁止在办理转学和返回原籍就学手续时收取任何费用。
4.加大公办学校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广度,农民工子女上学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5.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根据当前情况应当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因势利导,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与其联手办学。从而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为早日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总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处理和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各级政府必须群策群力,深化改革,真正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
activelyrouhwndfs,PgBpk50.zmqA
篇七: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中国教育的八大困境
圝圝其实,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现在一些人垢病教育,是教育本身不好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努力吗?要改善中国的教育,就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在他看来,中国教育面临八大困境,这些困境都是什么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圝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圝圝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这是教育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根源。要说教育的病理,这是最主要的病理所在。下面我们来说说其他的病源。(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圝圝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教育,任用贤才,起到了进步作用。科举制度摒弃了世袭制和用人唯亲的弊端,它激励庶民百姓通过学习,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流动,相对公平,同时又鼓励读书,尊重知识,促进了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学而优则仕”明显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圝圝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还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功利主义、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圝圝西方社会则没有这种思想观念。比如,德国的孩子在上完四年基础教育后就开始分流了,根据能力和成绩分别升入主要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美国则大多是综合中学,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毕业以后也是有不同的出路。(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影响着教育
圝圝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君子是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掌握在劳动人民的手里,但君子认为这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只重视伦理道德,不重视科学技术。圝圝我们常常从出土文物中看到,我国古代已有很高的冶炼技术、制陶瓷的技术,哀叹怎么后来都失传了。圝圝知识分子不去总结这些技术,一旦掌握技术的工匠过世,其技术也就终结,不能流传于后世。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产生,不能不说与这种轻视技术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制度有关。(三)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圝圝攀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起跑线”在哪里?每个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吗?现在许多家长把“起跑线”设到幼儿园,甚至更早。但是儿童成长是有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阶段性。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损害他的成长。圝圝要知道,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家长要找准孩子的“起跑线”,就要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不要与别的家庭攀比。(四)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影响着教育圝圝社会用人制度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有的用人单位不是考查应聘人的能力,而是看他的学历。因此,学历、名校往往被作为用人单位衡量个人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圝圝许多单位有的工作本来很平常,但招聘的时候提高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更有甚者,不仅要求高学历,而且要“查三代”,审查你的本科是在哪类学校毕业的。“211”
学校、“985”学校的毕业生就占了极大的优势。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比比皆是,这种社会用人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升学、升名牌大学的竞争。(五)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影响着教育圝圝评价考试制度是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恢复高考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实施30多年来,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正性、公开性的特点,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圝圝首先,一次考试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一考定终身”使得一些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遗恨终生;其次,它对教育起到制约作用,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把他们的学习束缚在应对考试的轨道上;最后,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而各省录取的分数线又不同,易造成地区间的不公平。随着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六)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圝圝各地政府都把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政绩,不少地方政府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有的重点学校高考成绩不如往年,校长立马就会调离岗位。“应试教育”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七)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圝圝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之深是难以估量的,再加上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讲人情,讲互相照应,使得教育改革特别是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国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搬到中国就行不通。(八)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圝圝教育的竞争导致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辅导材料、学习辅导材料乱象丛生。不少不法商贩看准了教育领域内的商机,知道家长不惜为孩子花钱,办起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家长
也趋之若鹜,辅导材料买得越多越好,越全越好,恨不得把天下所有习题都让孩子做一遍,生怕遗漏了什么。结果苦了孩子,整天埋头于作业之中。圝圝可见,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教育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教育难以作为。现在大家垢病教育,是教育本身不好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努力吗?要改善中国的教育,就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
篇八: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高校创新教育的困境、成因及对策
作者:刘学军,徐建玲,付坤来源:《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10期
刘学军1,徐建玲2,付坤3
(1.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22;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117;3.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当前,不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功利性观念重与课程体系匮乏、指导服务体系薄弱与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主体位置不突出与被认可度低等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定位和理念认识不够深刻造成的。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构建创新实践平台、诱导创新灵感、引导大学生自主实践等途径,可以找到破解创新教育困境之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困境;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7)10-0074-05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科学实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探索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每一所高校的历史责任与现实使命[1]。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开展创新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在梳理其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思索其成因,探寻应对策略。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困境
(一)功利性观念重,课程体系匮乏
目前,不少高校开展了创新教育,但校园内外均更倾向于对创新教育进行直接的商业价值评判。即使是在高校内部,教育管理者也认为创业教育是应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进行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由于缺乏对创新教育理念和内涵的正确认识,很难真正在教学层面推动创新教育的实施。而对于创新教育的接受对象而言,不少接受创新教育的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而急功近利的表现却很多,并不能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行认真学习和改进,导致创新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容乐观。同时,目前很多负责管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就是“上创新创业课”、成立“学生创新小组”、“参加创新活动”、“成立创新公司”,致使大学生创新课程体系不健全,创新教育受益面变窄。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大学生创新教育只能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指导服务体系薄弱,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创新教育的成功涉及方方面面,完善的指导服务体系应能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联接。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育主管部门、企业、高校、学生家长等还没有深度联动起来,尚未实现真正的有机融合,各利益相关方给予的指导、服务还远远达不到大学生对创新教育的实际需求。且由于理解不深刻、认识有偏差、执行遇困难,教育主管部门的许多创新政策在地方和高校并未得到全面落实。主要表现在:在政策制定方面,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高校和企业并未积极参与,导致高校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主动性不够,在师资培训、理论指导、场地扶持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投入还远远不够。
(三)学生主体位置不突出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出发点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处在主体位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交流的向度和性质基本是单向度的控制型。而当下,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PPT,又似乎成了大学课堂的“标配”,学生的主体性仍未得到真正的发展。且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多数仍沿用其他课程的备课、授课方式,对创新教育的态度较为冷淡、敷衍。再加上创新教育方面的教材较为缺乏,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工作时只能从典型案例分析入手,“一锅煮”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从理论教学的角度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又没有特定的任务去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较低,因而认可程度也不高。
二、创新教育效果不佳的成因
(一)对创新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
“创新”一词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在国际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一词的内涵也得到了拓展和深化。“创新”对应的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一是指前所未有的,比如说创造发明;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2]。在国内,学界对“创新”的界定基本是按照汉语词典的解释,即“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举足轻重。
大学创新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过程的重要表征,是高校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培养规律,以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3][4]。
创新教育是以能力为导向而非学历为导向的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有其自己的特色,也不直接等于简单的创新活动。而由于对创新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当前高校的创新教育效果还不尽人意。
(二)对创新教育的定位不准
大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教育活动总和,目的是引领大学生在求道、悟道、得道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做文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信念执着、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的第十九款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篇九: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的八大困境及出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
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这是教育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根源。要说教育的病理,这是最主要的病理所在。下面我们来说说其他的病源。
(一)“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教育,任用贤才,起到了进步作用。科举制度摒弃了世袭制和用人唯亲的弊端,它激励庶民百姓通过学习,进入仕途,促进了社会流动,相对公平,同时又鼓励读书,尊重知识,促进了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学而优则仕”明显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还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功利主义、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读了书就要当干部,当白领。西方社会则没有这种思想观念。比如,德国的孩子在上完四年基础教育后就开始分流了,根据能力和成绩分别升入主要学校、实科学校、文科中学。美国则大多是综合中学,设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毕业以后也是有不同的出路。
(二)重学术轻技术的传统思想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君子”的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君子是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掌握在劳动人民的手里,但君子认为这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只重视伦理道德,不重视科学技术。我们常常从出土文物中看到,我国古代已有很高的冶炼技术、制陶瓷的技术,哀叹怎么后来都失传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不传授这些技术,并且蔑视技术。知识分子不去总结这些技术,一旦掌握技术的工匠过世,其技术也就终结,不能流传于后世。近代科学没能在中国产生,不能不说与这种轻视技术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制度有关。
(三)攀比文化助长了教育竞争攀比是教育竞争的推手,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起跑线”在哪里?每个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吗?现在许多家长把“起跑线”设到幼儿园,甚至更早。但是儿童成长是有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阶段性。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损害他的成长。要知道,每个儿童的“起跑线”是不同的。刘翔和姚明的“起跑线”能一样吗?都是运动员尚且如此,不同的专业的“起跑线”更是不同。家长要找准孩子的“起跑线”,就要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不要与别的家庭攀比。
(四)社会用人制度的学历主义
社会用人制度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用人单位不是考查应聘人的能力,而是看他的学历。因此,学历、名校往往被作为用人单位衡量个人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许多单位有的工作本来很平常,但招聘的时候提高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更有甚者,不仅要求高学历,而且要“查三代”,审查你的本科是在哪类学校毕业的。“211”学校、“985”学校的毕业生就占了极大的优势。劳动力市场上的学历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歧视比比皆是,这种社会用人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升学、升名牌大学的竞争,恶化了教育环境。
(五)评价考试制度的指挥棒评价考试制度是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恢复高考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实施30多年来,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正性、公开性的特点,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一次考试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一考定终身”使得一些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遗恨终生;其次,它对教育起到制约作用,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把他们的学习束缚在应对考试的轨道上;最后,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而各省录取的分数线又不同,易造成地区间的不公平。随着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应运而生。
(六)升学率成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各地政府都把升学率作为自己的政绩,不少
地方政府把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标准。有的重点学校高考成绩不如往年,校长立马就会调离岗位。“应试教育”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另外,大家可以统计一下,全国两千多个县市,有多少教育局长是教师出身的?当然不是说,不是教师出身的就不能当教育局长,问题是他热爱不热爱教育,是不是努力学习教育规律,是不是尊重教师。可以说,不少教育局长是在做官,不是在做教育,有时还对教育瞎指挥。如此,教育领域出现诸多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七)社会诚信的缺失影响教育改革有人说,“文革”十年贻误了一代人,少培养了几百万专门人才。其实何止一代人。从思想品德、心理状态来讲,“文革”的影响几代人都难以消失。社会诚信的缺失就是“文革”最严重的后遗症。“文革”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思想解放了,人际关系宽松了,但人们至今心有余悸。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造假制假成风,社会诚信缺失。这种社会风气严重地影响着教育工作。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之深是难以估量的,再加上中国是1个人情社会,人们讲人情,讲互相照应,使得教育改革特别是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步履艰难。国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搬到中国就行不通。
(八)教育培训机构与教辅材料的推波助澜教育的竞争导致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辅导材料、学习辅导材料乱象丛生。不少不法商贩看准了教育领域内的商机,知道家长不惜为孩子花
钱,办起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家长也趋之若鹫,辅导材料买得越多越好,越全越好,恨不得把天下所有习题都让孩子做一遍,生怕遗漏了什么。结果苦了孩子,整天埋头于作业之中。
可见,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教育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教育难以作为。现在大家垢病教育,是教育本身不好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努力吗?要改善中国的教育,就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
二、教育本身没有责任吗?前面我们分析了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思想根源。那么,教育本身就没有问题吗?教育本身就没有责任吗?当然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在于屈从于社会的各种压力,教育被扭曲了,被异化了,没有自己的“人格”了。教育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革创新。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教育必须改革,还原自己的本真。下面,我们来列数一下教育的弊端和失误,以便对症下药,改革取得成效。
(一)长期以来缺乏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实际上是对教育功能的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结束,教育一直被视为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也就是说,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政治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
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使得我国教育事业重新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这是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也是教育价值观的巨大转变。
但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人的发展的功能,忽视了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受到批判。直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人为本”的思想才逐渐被官方引用,为教育界所共识。
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界没有这种“儿童第一”的思想。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儿童的需要,而是把成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们,忘记了促进儿童自我发展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少考虑学生体能和智能的发展;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考上名牌大学,只顾孩子的知识学习、考试成绩,不考虑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政府官员只考虑自己的政绩而不顾学生的成长;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赚家长口袋里的钱,只顾把没有用的知识去充塞孩子的头脑。可以说大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谁也不认真思考一下儿童将来的前途。儿童处于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症。
(二)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的误区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因此评价人才的标准也不能一样。什么叫人才?人们往往把人才和天才混淆起来,尤其是许多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我认为,热爱祖国、诚信做人、勤奋工作,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天才是人才中杰出者,有重大发明创造,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少数人才能达到。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
能成才,多样化人才的人才观。但是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曾高度统一,全国一套教育计划、一套教学
大纲、一套教材。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有了灵活性,有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但评价考试是统一的。统一的培养目标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我们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于是从小强迫孩子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造成人为的无序的教育竞争,最后受伤害的是儿童,是我们民族的未来。
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方针说,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但现在从地方政府领导到学校教师、家长都认为升学率就是质量,考试成绩就是质量,与教育方针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的质量观不改变,我国的教育难有起色。说穿了,这种质量观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产物,以本身的利益为标准,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本身的病源,当然也有其社会基础。
什么是好学生?不是按教育方针来要求,不是按创新人才来要求,而是按考试成绩、听话不听话、老师个人的好恶来要求。这种学生观埋没了大批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学生怎样成长的关键。我国传统教育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没有学习的选择权。这样的学生观必然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
这些陈旧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不能不说是教育本身的病根。
(三)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
我国教育制度设计上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轻视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学制是比较重视职业教育的。当时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专门建立了职业教育的体系。但是“文革”把农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说成是教育不平等,是对工农阶级的歧视,将其一律都砍掉,只留下普通中学,而且缩短学制至四年。这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虽然教育秩序逐渐恢复,但职业技术教育一直没有被重视。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一批职业中学,是为一批考不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准备的,且专门技术的含量极低。因而在人们心目中,职业中学低人一等,整个职业教育的名声也被毁坏。特别是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提出要重点发展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再一次萎缩。直到21世纪初,“技工荒”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才感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经过这几年努力,才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得以优化,才扭转了职业技术教育衰退的局面。
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教育规划纲要》公布以后,政府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采取免收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杂费,给其提供生活补贴,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吸引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在老百心目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广大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普通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读书。因此八千军万马挤向高考独木桥的局面并未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设计和优惠政策,再加上传统文化重学术轻技术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教育的恶性竞争依然是教育的顽症。
(四)学校发展不均衡当前大家垢病最多的是重点学校的建立。长期以来,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造成学校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激烈竞争,原因是追求重点学校,以便能顺利地考上大学。因此,取消重点学校的呼声由来巳久。30多年来,政府对重点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使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择校问题。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小学升初中要经过考试。这造成了考试竞争,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曾明令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采用电脑派位方式。但是重点学校仍然以各种竞赛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推,于是奥数班、英语班、艺术特长班应运而生,使得考试竞争愈演愈烈,学生学业负担越来越重。《教育规划纲要》已明令禁止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重点学校是长期形成的,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难以消失。这就是教育竞争的根源。现在各地政府也都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只有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才能缓解由于教育竞争带来的种种问题。(五)正确的评价制度的缺失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太单一,只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全面评价,但除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等都没有刚性指标。于是大家追求的只有考试成绩。新的评价考试方案即将出台,提出小学升初中一律不考试,中学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但如何实施,恐怕还需认真细致研究,
做到公平公正。我国的考试制度长期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美国大享的录
取过程既体现了大学招生的自主权,又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但这种办法在我国行得通吗?首先,我国高校招生只凭一纸成绩,无需别的要求;其次,我国中学生没有养成自主选择的能力;再次,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申请书的撰写、校友的面试都可能弄虚作假,不能令人相信。高中评价考试改革相关文件已经出台,但愿能够改变现状。
(六)传统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现代教育是一百多年前从西方搬过来的,首先是学习日本。清朝末年壬寅学制、癸卯学制都是源自日本,而日本又是从德国搬过来的。因此,我国的现代教育一开始就打上了传统教育学派的烙印。虽然1922年改用美国的学制,而且美国著名教育家、现代教育学派的鼻祖杜威1919—1921年在中国讲学两年有余,竭力宣传他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主张,但没有动摇我国传统教育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比较适合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并具有科举文化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以前,对我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教育。1949年以后,我国确立了“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凯
洛夫教育学的体系实际上没有摆脱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理论的影响。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影响到今天。客观地说,凯洛夫教育学还是企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现象的,它强调学生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其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造性、批判性。
1951年我到苏联学习教育专业,当时我们用的教材并非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也没有那么教条。1956年回国以后,我发现国内学界对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研究得十分精细,教材也完全照搬它的体系。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和经验,重新重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等思想,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但大部分教师还是习惯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为素质教育正名(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争论“在整
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5月,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月19日,邓小平在会议上作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
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此后“素质”一词就不断见于国家许多文件和媒体中。
1987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一词。此后,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就开展起来。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引起教育界的争论。学术界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的素质是指人的遗传素质,后天怎么能改变?后天一般称为“素养”。有的学者提出,素质是中性的,有好的素质、坏的素质,素质怎么教育?教育实际工作者,特别是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提出,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要取代教育方针?特八是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更感到困惑,他们说,难道我们过去的工作都错了,现在要转轨了?不能理解。有些教师认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考试就有应试,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
对此,我当时也很困惑。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央多个文件中都提到提高国民素质,“素质”一词,需要另行界定,这个问题下面再谈。至于素质教育,我认为当时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来的。可以从教育的目的论来理解,即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就是“应试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毋庸讳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应试教育”又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
“文革”十年间我国教育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文革”以后,随着国家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我国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青年求学的热情更加高涨。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招生27.3万人,但报考的青年达570万人。当然,这是由于积聚了10年未能得到上学机会的青年所爆发出来的求学热情。但是随后几年,一直存在着升学的激烈竞争。尽管80年代初高中经过调整毕业生大幅度减少,高等学校招生逐步扩大,但是高中毕业生能够考上高等学校的比例仍然很低。高考的竞争直接造成中小学的激烈竞争。
1983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文件要求学校不能只抓升学,忽视对劳动后备军的培养;只抓考分,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抓少数,忽视多数;只抓毕业班,忽视非毕业班;只抓高中,忽视初中。但文件发出以后,效果甚微。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4月12日,李岚清在《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它的危害:一是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二fe教育内容主要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方面,忽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三是违背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
自1995年起,时任国家教委主管基础教育的副主任的柳斌连续撰文,五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把素质教育的讨论推向新的高潮。
从以上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来看,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产生的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而提出来的。
(三)怎么理解“素质”这个概念?许多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提出“素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同时,人们口头上也常常讲“那个人素质真低”,等等。“素质”一词已约定俗成变为人们的口头禅。因此,我们就不能把它束缚在生理学、心理
学原来的界定之中,需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界定。2006年发布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对素质的概念做出了一个
新的界定:“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这就突破了心理学的解释。我觉得这个界定是科学的,符合我国现在通行的术语。语言本身是发展的,科学概念也是发展的。过去我们把生理心理遗传要素称为素质,后天获得的叫素养。现在把它们合而为一,把在天赋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而获得的品质叫素质。我想也是符合科学的。更何况广大群众已把素质作为口头禅,广泛应用,已经约定俗成。现在没有必要再重新去争论它,造成新的混乱。
(四)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提出还有第二个历史背景和重要缘由,就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出发提出素质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素质教育一词未见f正式文件,但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是中央领导和各级教育部门经常关注的问题。1985+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浪潮。特别是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发
表以后,许多学校都以此为指针,进行教育改革。因此,各种教育改革实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有北师一附小、上海师范附小等七所学校开展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开展的成功教育,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武汉江岸区的和谐教育等。这些教育改革实验都是为了寻求提高学生素质,探索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最佳教育模式。
因此,素质教育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教育界思考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而提出的。
提出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有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的要求,但总体上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国际教育发展的形势也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呼声很高。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不仅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世界。各国在八九十年代都出台了各种教育改革方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
(五)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素质教育经过30年来的激烈争论和研讨,尽管在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认识,但大体上得到某些共识。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是什么关系?其实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实际偏离了教育方针指引的方向,所以才提出素质教育。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央文件为素质教育下了明确的定义,为20多年来的素质教育的讨论作了科学的总结。
素质教育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处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有了正确的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会创造出许多方法,当前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实践说明了这一点。
《教育规划纲要》又把素质教育提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高度。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说明它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教育规划纲要》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作了如下解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
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加强素质教
育。素质教育要贯穿到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六)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进展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来,虽然遇到各种阻力,可谓步履维艰,但基层第一线的许多学校都厉行改革,探索前行,创造出丰富的新鲜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付出了不懈努力。
(1)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2)许多地方政府明令禁止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各种不必要的测验和假期补课等,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4)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普遍推行。(5)招生考试制度是大家公认的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首先,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以正确的观念为指导。《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观念。
其次,要树立人才多样化的观念。人是有差异的,因此人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每个学生。所以要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这里想补充的是,要平等地、公正地对待每个儿童,他们将来都能成才,不能偏爱某一个儿童。同时也要看到,儿童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是有曲折的。因此,任何时候对每个儿童都应一视同仁。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早提出这句话的是夏丐尊,他翻译了《爱的教育》。)这也是我的教育信条,同时也是我在教育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可能许多家长和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许多误区-。误区之一是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造成自我中心,忘乎所以。误区之二是强制,用父母的权势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对待孩子,总认为“棒子底下出孝子”。误区之三是认为每天逼着孩子学习,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因此,什么叫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他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爱?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要求进步,都能成才;尊重每个学生,做到互相信任。怎么才能做到互相信
任?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和学生沟通,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往往只关注孩子生理、学习上的需要,不关心别的需要。我们爱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要给予满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特别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才能理解孩子?就要善于与孩子沟通。要与孩子沟通,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想与孩子沟通,就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摆出大人的权威,要与孩子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如果孩子能把心里话讲给你听,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决定学生学兴趣的是他的学习动机,即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当他对某一学科、某种知识感兴趣,就有一种深入探究的冲动,促使他去努力追求。当然,外部动机地可以使它转化为内部动机,经过多次奖励和引导,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本身逐步感兴趣。但这种奖励应该是精神的,物质奖励容易引起负面效应。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八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对学校教学很重要,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所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好奇心是人之天性,孩子长到三四岁,对周围的事物很好奇,会向大人问这问那,这就是好奇心。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尽量回答儿童的问题,不要对儿童的提问不耐烦。有的父母会厌烦孩子的提问,或者搪塞他的问题,就会压抑儿童的好奇心,长大了就会对事物缺乏兴趣和爱好。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对学习才能产生兴趣。
(四)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我国的教育要在学生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上来一个根本转变。我们往往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总是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其实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很多问题。现在许多地方在推行有效课堂,其核心理念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广西玉林听过几堂用有效课堂模式设计的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分小组自己梳理知识点,编制知识树,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学生个个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学习气氛很热烈。这样的学习对课文理解得深,知识记得牢,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批判能力。(五)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现状,就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前面我们讲到因材施教,正
确的理解是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要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学习本来是自己的事,是每个人的权利,就应该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他。当然,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师有责任加以指导。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还没有能力选择,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
为了使学生有选择的机会,课程多样化,选课制是必备的条件。特别是高中,要减少必修课,加强选修课。北京十一学校开展了大胆的实验,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实行选课制和走班制。例如,数学就分成数学I、数学n、数学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能力选择。最近《中国教育报》详细报道了该校的走班的经验,为每个学生个人定制了课程,全校4400多名学生,就能有4400份课表。这样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六)改善教学方法《教育规划纲要》第三十二条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一段话就是要求学校的教学工作要进行深入的改革,主要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教育活动、人才培养在学校中最终要落实到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是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的被动接受式。这种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也竭力提倡探究性学习。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
论问题,自己提出答案。实施探究性学习,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自己开始探索。这需要时间。许多教师往往觉得哪来这么多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其实时间是有的,教师可以少讲一些,少布置一些练习性的作业,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思考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只要有意识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会找出许多课题。当然,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排斥接受式教学,要因学科而导、因教材内容而异。如小学低年级主要以启发式为主,很难让他们去探究;又如外语教学,有时可以让学生探讨一些词句的结构,但更重要的还是练习、背诵、记忆。因此,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排除接受式教学。
(七)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引起一场教学革命。它正在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以及师生关系,为个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平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个性化、网络化、国际化。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是以课堂为主、教师为主、课本为主。虽然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批判传统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兴趣为主、以儿童的活动为主的主张,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教学仍然离不开课堂,离不开教师,离不开课本。在信息化时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信息无处不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大量信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正在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教
学转变为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个性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要抓住这个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通过互联网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同时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收集学生学习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应该正确处理好“器”“技”“气”三者的关系。“器”指的是工具,是硬件,即电脑硬件。这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是信息技术开发研究的任务。“技”指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包括制作软件和使用软件的能力。对一般老师来讲,主要是要掌握使用已有软件的能力。“气”指的是内容及其包含的人文精神,即神气。(中国传统文化很看重“气”字,如“气魄”“气概”“浩然正气”,就是讲一种精神,我这里为了与“器”和“技”同一个声韵,所以借用这个“气”字)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就要着重研究这个“气”字,选择好合适的内容和方式,使它与教师的活动配合起来,把教育的人文精神贯穿其中,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八)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体现到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同伴的交往等能力。我们的品德教育往往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我在中学里工作就有过许多教训:学生犯了错误,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开始的时候还心平气和,但学生往往不听你那一套,和你顶着。谈话越谈越僵,我的火气越来越大,结果不欢而散。我渐
渐感到书面和口头教育都不是办法。当然,道理还是讲的,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付诸行动,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因此我说: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
(九)怎么看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减负”工作已进行了60多年的时间。60多年来,虽然在一些地方、学校出现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好做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时至今日,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前面所说的社会种种矛盾。同时,学校、教师和家长总是不放心,认为学习负担减下来,学习质量就会下降。但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使学生产生了诸多心理疾患:厌学、焦虑感强、归属感差,个别严重的会出现人格扭曲,导致异常的反社会行为倾向。更为严重的是,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将对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有一种误解,认为减轻学业负担,学生学习时间少了,教育质量就会下降。其实减轻学业负担,并非减少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是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学习。对儿童来说,玩儿也是学习。五、教师是关键
(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规划纲要》在保障措施中第一章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其实,教师队伍建设不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措施,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虽然自信息技术发达以后学校消亡论、教师消亡论不绝于耳,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学生成长的教师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任何机器代替不了的。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不过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有知识,人人都可以当教师,何须学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更奇怪的是,有些办师范的反而看不起师范教育,要把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看齐,把我国的师范教育弄得四不像。此话后面再谈。|
(二)我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与教师制度是同时向西方学来的。第一+师范学校是1897年盛宣怀建立南洋公学时首设的师范院。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师范馆,即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之肇始。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目的是想通过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的参与来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质量。这种变化就是师范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同时,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提出,有学者认为师范教育的概念和体系已经落后,它只重视教师的职前培养,不包括在职培训,应该使用教师教育
的概念和体系,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同时学界认为,我国教师的学历要求太低,特别是中师毕业,其文化科学知识还不及普通高中毕业生,要求提高教师学历的呼声很高。于是师范教育的一场变革就开始了。变革的内容如下:
一是名称的变化:由师范教育变为教师教育。二是师范教育由自成体系的封闭型向所有高等学校都能培养教师的开放型的转变。三是相应学历的要求,师范院校由三级师范(中师、师专、师院师大)变为二级师范,取消中师。小学教师由师专或师院师大培养。四是把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结合起来,实行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这种变革使我国一千多所中师消亡,有的升格为师专,绝大部分改为普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消亡,教育学院有的改为师范学院,有的与师范学院合并,有的转型为其他高等学校。
(三)师范教育改革的得与失近几年来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师范教育的机构改革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为了提高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一大批中师被撤销;二是为了体现师范教育的开放性,不再强调师范教育的单独体系;三是为了体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许多地方教育学院合并到师专或师范学院,教师的职后培训并未得到加强。这些改革的后果是什么呢?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这不是危
言耸听,有事实为据。过去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虽然接受普通文化教育的水平较差,但是他们都是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中师在中考期间提前招生,严格挑选,在中师通过严格的师范教育的训练,掌握了较好的教育小学儿童的知识和技能。现在一线的许多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校长都是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
我国师范教育转型的目的不明确,科学论证不够,条件准备不足,与提高师资质量的要求背道而驰。应该说,我也是教师教育转型的鼓吹者。现在看来,我对这个问题研究得不深入,考虑我国的国情不够。过去我曾经主张,根据我国的国情,师范院校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还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主体,但是没有预料到中国师范院校转型的积极性那样高,转变得那样快。问题还不在转变的快慢,根本问题是没有在转型过程中真正转变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真正地利用综合学科的资源来加强教师教育。
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方面的工作似乎也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教育学院与师专等合并了,但并未加强职后的培训。许多师专热衷于改制,并不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而且本来与地方基础教育联系较密切的优势也丧失殆尽。
今后的出路何在?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师范教育的传统,办好一批师范院校,同时通过教师国家考试吸收非师范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
师范教育本身要改革。我认为,幼儿园、小学教师还应该以师专培养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提前招生。这样可以招收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同时他们年龄可塑性大,可以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适合幼儿和小学儿
童教育的教师。初中教师由师范院校本科培养,高中教师由师范大学和综合大学用“4+1”或“4+2”模式培养。即学习欧美的模式,先在各系科学习学科专业课程,然后到教育学院接受一至二年的教育专业教育和实习,经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培养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要制定各级教师的培养规格和课程方案,在提高整体质量的同时加强教育专业教育,加强师范生与教育实际的联系。
(四)师范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1956年高师教育中出现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一个口号是“面向中
学”,另一个口号是“向综合大学看齐”。20世纪80年代这个论争又一
次提出来。在这次论争中,许多专家强调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一致性。两个口号的论争的实质是对师范教育本质的认识问题。通过讨论,大家取得了许多共识,认为师范教育必须提高水平,因此需要彻底改革,改变过去封闭的状态;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与其他高等学校一样面向社会,拓宽专业,提高水平,办出活力。
但是,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习年限与普通高校一致,都是四年,而师范生还要学习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所以在学科专业水平上很难向综合大学看齐。因此,各校都大量削减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的时间。结果是大大削弱了教师培养的质量,师范教育变得四不像。当前出现师德问题不是偶然,虽然与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但不能不说与师范教育的缺失有密切的关联。
其实,两个口号之争的背后还隐藏着极大的利益关系。在我国,虽然国家一直重视师范教育,但是在人们包括领导心目中,总认为教师不需要
高深的学问。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也促使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看齐。(五)教师专业化问题
在教育发展史上,随着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教师也就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但是教师并不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高度专业化。长期以来,凡有知识,愿意当老师的都能成为教师。真正提出教师专业化问题,还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教育专业化才真正被提到议事日程。是由于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我国也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教育质量的时候提出来的,比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建议晚了30多年。
其实早在1989年5月我就写过一篇小文章,刊登在《瞭望》杂志上,题目叫《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在80年代大家都在高喊尊重教师的时候,我提出了教师要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也即要专业化。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我参加了这三个标准制定的全过程。三个标准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十六字的指导思想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个维度,大约六十条具体要求(各级教师要求不同),很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三个标准的颁布,使得我国教
师专业化有了法规的要求。(六)严格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注册制度
为保持教师教育的开放性,我们就应该制定非师范类院校进入教师教育的办法。非师范类院校开展教师教育,需要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审查其是否具有培养教师的资质,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实习基地等条件。
必须严格地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和证书注册制度。坚持教师教育开放性,并不是说任何人都能当教师。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应该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都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其中要数德国对教师资格的要求最严格。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德国在21世纪初相继出台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2Q04)和《各州通用的对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2008)。这两个标准描述了师范生在毕业时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态全面覆盖了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三个教师教育学科领域。
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虽然设计了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各级各类教师资格,但在各级各类教师内部缺乏更为细致的划分。而韩国1978年颁布的《教师资格审定法》就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种类从资格等级上分为预备教师(准教师)、2级正教师、1级正教师,从资格内容上分为中小学各科目教师、图书管理员、技术教师、保健教师、营养教师。如此细致的专业等级划分,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教师的专业质量,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阶梯。当然,这涉及中小学教师岗位设
置的问题。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应更为多元专业,分别设置从学科教学到图书管理、心理咨询、营养保健等多方面的岗位,以确保获得以上教师资格证的优质教师有岗可聘,有志可为。
我最担心的是教师资格注册制度走过场。我国20世纪80年代曾经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现在许多教师都持有这个证书,但结果是走了过场。这次如果再走过场,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就没有希望了,基础教育必然会受到极大损害。
(七)实施免费师范生的历史意义2007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五次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在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他说:“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早在2006年8月温家宝在基础教育座谈会上就说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消息传出来以后,社会上就议论纷纷。一些人对这项重大举措还心存疑虑。我认为,首先需要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项举措对我国教育发展,甚至对国家的发展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次要在制度上精心设计,使这项重大的举措取得预期的效果。至于有人说,市场经济不应该再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吸引优秀青年上师范,我认为这项举措与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政府的一项政策举措,是政府对教育的导向。
(八)师德教师之魂教师出现失德行为,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有的是对教师的神圣职业缺乏认识;有的是缺乏教书育人的能力,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有的是由于名利驱动,知法不依。关于师德教育,社会呼声很高,但不应停留在口头呼吁上,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首先,要把好教师入职关,师德缺失者不能当教师。其次,要让每个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次,要改进教师教育,把师德教育纳入到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中,树立师范生远大职业理想;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最后,要严格师德考核,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失德行为;突出师德激励,促进形成重德的良好风气;规范师德惩处,坚决遏制失德行为蔓延;等等。
(九)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儿童有如嫩芽,碰伤了就不易生长。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注意呵护他。要了解儿童的想法。老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和长效性。所谓示范性,就是学生以老师为榜样,向老师学习。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眼里,被学生模仿。有时老师不经意的、无心的一句话,恰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他就会记住一辈子。鼓励的话会记住一辈子,批评的话也会记住一辈子。所以老师的言行要慎之又慎。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学生不是一潭静止的水,他的内心汹涌澎湃,有时平静,有时激动。教师对学生要察言观色,发现学生的细微的变化,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如果你问毕业生成才以后还记得教师怎么教育你的,回答的往往
不是你教给他什么知识,怎么上课,而是某一次细节,或者在他遇到困难时你帮助了他,或者在他犯错误时你怎么教育他。因此,我想对教师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十)终身学习现在常常听到教师讲到“职业倦怠”这个词。过去我不太理解,什么叫“职业倦怠”,后来听有些校长解释,原来有这样两种情况:一般年青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觉得上课已经得心应手,不是什么难事,就觉得工作平平淡淡,不知道怎么更上一层楼;有些教师,评上了特级教师,认为到顶了,缺乏进一步提高的动力,出现一种“高原现象”。我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首先要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有了高度的认识和热情就会不断去钻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的教师。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师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有奉献精神、有求真的精神、有创新的精神。要创新,就要学习。因此,我曾经说过:“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要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不仅要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甚至与教师职业无关的知识,教理科的老师不妨学点文学艺术;教文科的老师不妨读点科普作品,以便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提高了,不仅自己的生活品位提高了,而且能高屋建甑地理解教育的真谛。
上面讲了许多问题和个人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而改革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全社会,包括学校教师、家长、政府官员、用人单位、媒体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用实际行动支持教育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教教育的困境。
篇十: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的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总之重视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对策
作者:赵杭莉何磊来源:《理论导刊》2009年第08期
摘要: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各种原因,中国农村教育相对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对于促进农村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育;滞后;根源;农村经济;农村教育体制;土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66-03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了百分之五六十,农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当前,建设新农村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起点,但人力资源的匮乏却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却远远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根源的分析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具有投资额大、投资期长、收益期滞后、投资收益递增等特点,这些特点及教育的公益性使得只有在既定的条件下(即国家、社会、受教育者及其家人将其作为一项事业,给予大量的资金、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并在思想上认同这项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全心全力去干好这项事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的制约,农村的教育无论是在投入还是认识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1.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造成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教育的瓶颈,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其状况都不容乐观。与国际上相比较,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从国际上看,教育经费只有超过GDP6%才能支撑教育现代化。而2007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仅占GDP3.32%,2009年的40000亿元投资中,仅仅安排15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3项合计只占3.75%。本来基数就不大的教育经费,还要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分配,而且分配的原则是倾向于高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育的,对基础教育投入基本居于三级教育结构的末端。同时,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分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蛋糕就更小了。
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但在实际执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县级政府财力有限,无法保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投入。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受制于有限的经费,教育部一般实行差额补偿,主要是补助一部分人员费用。而维持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运营和发展所需的其他资金,则由机构通过有偿服务方式获得。现实是:农村教育的外部经济环境远远滞后于城市,融资渠道单一,通过市场获得经济补偿的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教育资本是向有经济利益的方向倾斜,因此,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一般会从乡镇向城市聚集。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突出困难表现为经费无固定渠道。
除了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整体偏低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不高,也无法保证对教育的充分投入。使得我国农村教育民间投入相对不足,正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1)师资不足。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优秀的教师和毕业生都不愿去农村。一般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500多元。受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向城内流动。年轻有为的教师往往很难留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的短缺则更为明显。(2)教学设备落后。鉴于投入不足,很多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很落后,在许多学校,不仅校舍简陋拥挤,教学设备欠缺,甚至连基本的活动场地、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都没有,教师们上课大多靠一张黑板、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这样简单的“老三件”。(3)教学管理水平差。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落后,学校管理粗放随意。遇到雨雪天或农忙师生们动不动就停课放假。由于软硬件的不足和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他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
2.认识与观念的偏差,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与短缺。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元结构的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大相径庭。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的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影响着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村经济主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是以农业为依托的。尽管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但除东部部分地区外,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他们有着与城市不一样的需求。城市经济发展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现实水平决定了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现阶段,想依靠城市的人才到农村去发展农村的经济,显然不太现实,要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村的教育。因此,农村的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但现实是:一方面由于城乡差距的长期存在、城乡教育在师资、软硬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等历史原因,农村教育自然的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属体系,其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放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位置上,而是长期“克隆”城市普通教育模式。基础教育依然以应试升学为主。各学校纷纷以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大学为荣。由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将来几乎是不会回到农村的,因此,农村教育最精华的成果让城市摘取了,而农村大多数人的教育却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有得到满足,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即使有部分农村学校开设农技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基本上是有名无实。这样的教育背离了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在社会普遍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根本目的,转变为以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为导向,逐渐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由于受制于“书生气”的学院办学,在市场竞争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另一方面受小农意识影响,农民往往“目光短浅”,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短期内就意味着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将得不到回报,而农村职业教育又极不发达,导致掌握的知识在农村基本没什么用处。这就向农民及其子女传导了这样的信号“读书有啥用,花钱多,将来又不分配,还不如在家种地,或者出去打工,早点赚钱。”这也是大部分农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同他们自身对现实的“短期现实理解”有关,而这种思想无疑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灌输给孩子,使孩子失去读书兴趣,丧失接受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所形成的农村教育目标的错位,及观念落后所导致的对教育的轻视,最终使农村教育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与前进的动力。造成了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一方面是农村发展急需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及其子女求学无门,进城无技、务农无术、致富无门。
二、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对策
既然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那么,要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就应从发展农村经济与改革农村教育现状入手。
1.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建立产业经济链,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发展农村的经济,首先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势必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而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想办法创造就业机会。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农业劳动力为3.3亿,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其中剩余劳动力约占1/2,大约1.6亿至1.7亿人,这几年又有加大的趋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的方向主要是城市,对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的问题是多样化、严重化的。一方面,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业、农村,造成土地荒芜,产生了老人养老、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是农村丧失了发展的后劲和潜力,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带来了社会治安、计划外生育、交通运输等问题,冲击了城市的管理体制,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负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由于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低下,信息渠道不畅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清楚。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农户自我经营为主体的产业方式无法从宏观上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农户往往只从当前的利益出发,盲目的生产,什么赚钱生产什么,只要赚钱,就一窝蜂的生产,赔了之后,又不计成本的转产。这种初级生产方式缺乏市场竞争力,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当然也不可能给农户带来丰厚的生产收入。因此,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教为手段、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纽带,通过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农科教结合,把农业的产加销、贸工农诸环节有机结合为一体。通过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为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均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以农业为核心,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大、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这种需求刚好与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相吻合。同时,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建立产业经济链,还可以很好地整合农村资源,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在不离地的同时就可以增加收入,极大地缓解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城市管理带来的负担。
2.探索改革农村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可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实行分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鉴于多数农村教学在软、硬件方面不足及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各村学生人数锐减的现实,可取消村办学,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由乡办小学、县办中学的方针,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真正实现免费教育。高中阶段,让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享用城市教学资源,并由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初、高中毕业的农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分流,或进入更高层次学习,或参加农村职业教育,这样,他们将来都会学有所用,不至于造成人才的浪费与短缺。
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和成人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成人化教育发展落后,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相关的技能,只能在城市里从事一些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从事一些依靠体力、甚至是无保障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的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职业培训综合基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总之,重视农村教育不仅仅是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农业发展事关国脉民生,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转型正处在一个“潜力大压力更大”的爬坡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培养出大量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所需的各层次和各类型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1]袁志成.论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前沿,2005,(14).[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2008-10-12.[3]樊绥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时代人物,2008,(09).[4]国务院(国发(2003)19号).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5]曹静,黄正泉.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4).[6]罗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中国农业的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04).[7]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03).[8]楼世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5,(1).[责任编辑:王润秋]
篇十一: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中国教育的困境是什么?从事高中教育六年多时间了,感觉现在的学生一年不如一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不满意,大多数教师不满意,大多数家长也不满意。广大人民对于幼儿教育不不满意、对于基础教育不满意、对于高等教育也不满意。难道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我觉得这不是。所有这些都只是改革开放的大进程中,由于没有改革到位而出现的问题的一部分。有人说“中国教育的现状再不改变,中国的前途就会葬送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初闻感觉危言耸听,细思就感到中国教育的问题确实严重,并且不只是腠理之疾,而是心腹之患了。中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现在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以希望肉食之人能够寻求到让中国教育浴火重生之道。困境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困境完整的教育实施有四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然而长久以来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当成了教育的全部。而一个人所接触到的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一个人,从胎儿到进入小学所得到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来至父母,来自家庭。一些最重要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也要来自家庭环境。我们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例如:呼吸、睡眠、吃饭、行走、饮水、锻炼;我们所崇尚的品质习惯,例如:细心、坚强、持之以恒,乐观积极,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这些都是需要母亲父亲在日常生活之中点滴渗透入孩子心灵之中的。身教远胜于言教。错过了学龄前的阶段,很多优秀品质,高尚道德的培养放到学校之中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现实情况怎样呢?大多数孩子家庭教育缺失(或严重不足)。且不言那些几百万一年都见不到父母几面的农村留守儿童。就算在城市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明显不足。一方面,多数父亲母亲忙于生计,忙于工作无暇过问孩子的-1-
成长;另一方面,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为繁重的学业负担所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很可能也不愿意去和父母沟通。孩子与家长之间没有时间相处、没有交流沟通,家庭教育怎么实施?这个情况直接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大困境——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并不是身心健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受教育者。甚至有部分家长从内心深处放弃了对于孩子的管教和约束。把孩子放到学校仅仅是为自己腾出时间赚钱,为孩子争取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没有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获得将来自己赚钱的能力,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面对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更大困境这个困境,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一定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困境二、学校教育缺“徳”的困境这里我表明的是我国当前许多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的缺德,不是教育工作者。就我所知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这种体制也颇有不满,但是同时也被裹挟其中随波逐流、无力回天。咱们国家的教育宣扬的目标一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实的情况怎样呢?我们对于智育的投入和重视占据了绝大多数。以至于在体育、美育方面的投入难以察觉;德育方面的教育总会受到学生的抵制和鄙夷。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困境呢?我认为是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目标和畸形发育的评价体系。现阶段社会评价一个大学的核心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率如何?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怎样?以及有多少在任的各级官员从这个学校毕业?(国家其实已经进行过细致的分类了)于是社会评价中学的标准就成为了有多少毕业生能考上“优质大学”;评价小学的标准就成为了有多少毕业生能考上-2-
“优质中学”。可怕的是,这一标准不只是人民群众信奉,体制内的教育管理机构也以此为标准区分各个学校。财政经费的划拨也以这个依据有着明显的区别对待。(这一点本身合情合理。只是涉嫌“懒政”。人民代表大会难道就做不出更具智慧的制度设计?)所以近十年来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没有得到遏制,而且日益发展严重了。由上述标准类推,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有了。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就有了。于是各个学校都在狂热的追求升学率;教师也疯狂的追求学生的分数。如此对于“德育”的忽视便成为了“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此情况下,学习从一种充满了快乐的创造,变成了一种难以忍受摧残。在这种摧残之下一些孩子忍受不了崩溃了;一些孩子知难而退放弃了;多数坚持下来的孩子在离开了校园之后对于学习都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态度。媒体上报道的孩子们在高考过后焚烧大量的试卷、书籍等行为很容易理解了。面对这一困境,学校能够做的其实很有限。个别学校对于评价体系的单方面修正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不会得到领导机构的认可。学校的生存环境,教师的待遇都可能恶化而不是改善。不管你的改革怎么样,只要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没有获得好评就一定会失败。所以教育的改革、学生的减负、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从建立对于学校和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所以改革的主体不在学校,不在教师,不在学生,不在家庭,也不在社会。改革的主体只能是现行制度的设计者。困境三、社会教育错位的困境现在,学校教育所教授的很多东西,离开学校后不被认同。即使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之中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学生们都深信的那些“政治腐败”、“暗箱操作”“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权力寻租”等等的观点从何而来?、、、不仅仅来自各主流媒体或是非主流媒体的报道,更是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耳-3-
濡目染。为什么同一个班的那个中招成绩远远低于分数线的同学可以进入“名校”读书,而我却不行?并不是因为我的成绩差。而是因为人家家里有钱,并且还和“名校”的领导有着深厚的“友谊”。为什么身边总有一批肆意妄为、“作恶多端”“祸害班级”的学生能够留在校园里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原、来听说他爹是当地政府的实权领导。)所以,拜金与拜权的思维种子一开始就会深深地埋在一个个原本是纯洁善良的孩子的幼小心灵之中。学校教育又怎能阻止这种子的萌发呢?90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的道路正在快速拓展,我们还经常可以听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提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提法基本听不到了。我们的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十分突出,甚至对于民众“精神文明”世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教育事业也不能幸免。物质文明建设不应该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学校教育中,升学率的追求不应该以牺牲健康的“人”为代价。这和GDP的增长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前文中提到的“极端功利的教育评价体系”其实是“极端功利的社会评价体系的”附属产物。社会教育不仅仅是“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还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形式。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辅导班”“训练营”之类的教育咨询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我认为,这一现象总体上是好的。它不仅满足了部分人自觉培养自己)能力素质的愿望,而且还促进了大量的人口就业。只是现在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有着许多需要规范的地方。不管在培训内容、收费标准还是从业资质等等方面都需要整顿。(例如好多杂志的封底广告上竟然公然传授“赌博技术”)。社会教育的最普遍形式体现在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上面。一个人堕落的原因可能很多很多、复杂的难以说清楚。而一个社会的停滞甚至衰退则一定是其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而价值观的培养又绝不是单靠学校和-4-
媒体可以完成的。在社会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方面,国家机关公务人员有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官员看似只有社会成员的一小部分,但却行使着管理和服务民众的权利。他们的行为力量将会被他们的地位和权利放大成千上万倍。一个好的官员能过造福一方,并且还能带出一群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的下属。一个坏的官员不但危害社会鱼肉百姓,而且还很有可能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甚至亲自组织起一个犯罪集团。所以国家在针对公务人员的任用和管理一定要严密、谨慎。在针对公务人员的预防职务犯罪和惩治失职渎职、司法审理方面一定要从严从重。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够减少混乱、无序、低效甚至错误的现象;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体组织的那些“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等评选活动才、能够不打折扣地传递出正能量。困境四、自我教育缺乏认知的困境今天在《读者》第523期上面看到一条言论“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教育学者杨东平”我认为这样的言论明显言过其实,危言耸听,并且还在有意忽略受教育者的责任。至少有一部分学生是被自己毁掉了吧!“很多”究竟是多少?客观评价的话,“被毁掉”的孩子只是少数。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形式当中最有效的形式。它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统一到一个人身上。他让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付出最大的努力。牛顿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梵高对于绘画技巧的尝试、莫言对于文学创作执着追求„„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只有自我教育才能够让一个人认识到知识技能的魅力;只有自我教育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自我教育是一个人避免堕落、平庸的最后防线。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5-
讯都足够发达的时代。任何接受过基础教育的民众都有比较便捷的途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技能。关键看一个人是否对于某项知识或技能有热情。喜欢音乐,不一定非得成为音乐家或者演奏家;喜欢绘画,不一定非精通高超的技法,留下传世的作品;喜欢体育运动,也不必非要求自己取得职业运动员的成绩„„只要在你发展自己才能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就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应该是非功利化的。你自我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别人,而是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自己。自我教育是成就自我的必要条件。世界本身就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公平。我们的幼年时期可能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我们在学校的经历也十分平常,离开学校后社会也没有给我们好的影响。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我们的社会太浮躁了。人们都希望追求的是迅速的成功。人们都忽视只有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和许多的失败人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教育的漫长特征往往使人们不愿意付出努力。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而言,想要成功除了自我教育之外没有任何可以凭借。最后我想说的是:现阶段教育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决不能仅靠教育去解决。另外教育工作者还是要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够促进中国教育现状改善的课题。
2013年8月11日
-6-
篇十二: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大力促进农村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人满为患的压力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作者:周洁琼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11期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蔡江中小学校周洁琼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数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不管从硬件建设还是师资配备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学校发展还远远不足,农村教育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力量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我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主要困境在哪里?有何对策?迫切要求全社会人的关注。现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一、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
第三,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第四,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
(三)师资力量薄弱
其一,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其二,一是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三是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
(四)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家长为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
二、改变农村小学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增加教育投入
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
其次,尽可能把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
第三,要进一步争取各类教育援建项目,不断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要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契机,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使小学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二)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
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考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班级少、平行班少等特点,合理核定各小学教职员工编制。二要依照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兑现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教师的补贴,鼓励教师在农村安心工作。三要继续坚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
(四)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作为学校不仅有必要成立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工作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以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还应该对学习困难,行为和性格异常的孩子做好帮助引导工
作,开展师生间、同学间结对的互帮互助活动。同时,应当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的评价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体罚学生,是每一个教室都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吸引留守儿童参加课外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使留守儿童在集体的大家庭中得到关心,感到温暖。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国家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谈松华,朱小蔓等.《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版
[3]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2007年1月
[5]编委会.《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相关政策》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3年1月
篇十三: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当前性教育困境的根源在于被动的应对方式2018年9月20日
当前性教育困境的根源在于被动的应对方式
今年7月,山东一名老师涉嫌奸淫多名小学被逮捕;2011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一名教师强奸未成年小学女生被警方刑拘;去年8月,河北省赵县的一名三年级班主任因猥亵儿童被抓捕,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该教师涉嫌猥亵19名小学女生,这些学生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只有8岁。。。社会上因为性教育缺失而发生的致使幼小儿童遭受伤害的悲剧已屡见不鲜,茶余饭后,我们谈论着这给我们情感体验着色的话题,感叹着社会百态,在愤慨泯灭人性的犯罪分子的同时,是不是少了一些思考?为什么年龄小的孩子在受到伤害时大多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为什么明白了的孩子在受到侵犯时又会选择忍气吞声?今天上网看到一篇报道,它对当前中国性教育落后的分析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摸着石头过河”。作者的意思也就是,当前青少年缺乏自我性保护意识的根源在于性教育起步晚,由于性教育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不成熟所以才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各种性侵犯屡禁不止。而我个人却认为,当前中国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意识,因为孩子的无知和悲剧的发生,性教育被置于一个不得不开展的境地,也就是说,我们的性教育是被动,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所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情景时,它才显得那么稚嫩,那么“不成熟”。暂不去追溯人类从诞生有了性行为之后到现在经历了多长时
间,单就中华历经五千年而言,那么长的一个时间段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长期缺失,恐怕不是性教育起步晚,“摸着石头过河”这么简单个原因可以概括得了的,我想这是因为性教育在很长段时间内没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等到某天才突然发现原来性教育长期缺失是不行的,所以采取了补救性措施,而这种盲目补救性的效果往往并不是那么好,所以才有了“摸石头过河”这一结论。孔子有言“非礼勿看,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性被当作“非礼性”的东西,关于性的教育自然也成了一个禁止的话题,中国曾长期处于保守的封建时期,后来越来越森严的等级制度,及对妇女的长期约束也将这种保守发挥到了极致,性教育的开展对于古人更是天方夜谭。性的话题仿佛是罪恶的纱幕,我们保守的中国人从不敢提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风惠及到了经济,却始终没有让性教育也闻到她的科学气息。我们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在性教育这块从来都是“谈性色变”、“欲语还休”,性教育象一块“烫手的山芋”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颇伤脑筋。一直以来,由性教育缺位所引发的悲剧数见不鲜。“性教育”是个老话题,但是对生长在当下的孩子进行性教育,却比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之所以如此强调现如今性教育的缺失,恰恰是因为“性信息”的爆炸。与60后、70后不同,如今的孩子们生长在一个信息极度饱和的网络世界里,各类性信息鱼龙混杂,书籍、电视等媒体中涉及“性”的内容也为数众多,如果正确的性教育缺失,充满好奇又毫无预判的孩子就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而这些“渠道”
很可能让孩子接触到不良信息从而不能自拔。眼下,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在面对现代社会丰富的资讯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这正是我前面提到的,对于当前我们80、90后的性教育,其出发点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中国的性教育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它当前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当今是一个错综复杂,社会变化迅速,高节奏的时代,不管是管理,经商,还是教育,不能敏锐地抓住时代脉搏,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很难渡过难关,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曾经有这样一组数据显示,80%左右的企业要在3-5年内倒闭;10%的企业在5-15年内倒闭;只有3%左右的企业,保持不败而基业常青。美国的两位学者柯林斯与波泣斯曾对这寥寥无几的成功企业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企业只所以保持不败,是因为他们主动学习,勇于改变。从这里我们大概就可以悟出时刻掌握主动地位的重要性,而当今社会中国青少年性概念的缺失,以及由此所引发的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受侵犯的悲剧屡禁不止的原因,便是我们被动教给性青少年性知识。
有项调查的数据显示,只有5.39%的中国小学生能正确选出全部隐私部位。73名小学生完全不知道隐私部位有哪些,占调查人数的16.37%,而对于首都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对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早已是“国际惯例”。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然而在相对保守
的东方世界,性教育却发展得却有些缓慢。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每学期要安排6-7课时上健康教育课。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将学习有关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知识,包括男女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等。初中生将学习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高中生将学习避免婚前性行为等内容。
很多家长都会极力回避和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这一问题,而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健康长大了”,也“不存在什么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当今信息大爆炸这一事实,网上的很多关于性的信息不能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家长消极回避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导致悲剧的发生。
那么怎样处理才不至于在性教育中处于被动过地位,重蹈悲剧呢?我支持这样一个观点:青春期性教育,越回避,越容易出问题。新加坡2004年制订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其早期学校性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亦称“避孕教育”;新加坡2004年制订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日本从小学一直教到高中。在中学,每所学校都有专门由专家学者成立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
篇十四: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当前中国教育困境原因分析摘要:当前中国教育备受人们诟病,政府愈是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愈是招来人们的不满。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改革的症结、出路在哪里?人们倍感迷茫。个种缘由,到底是什么?本文依据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试图对该问题的根由予以剖析。
关键词:教育中国教育教育危机教育问题
当前的中国教育可谓乱象迭生,教育界的任何异响都会招来人们的口诛笔伐。决策者的官僚主义,既得利益者无尽的利益欲,是酿成教育乱象、造成教育改革踯躅不前的祸根。
中国教育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本真,在应试、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狂奔!究其因,主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方针、目的的迷乱
教育具有国家意志性,教育方针、目的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教育目的有缺陷,必然导致培养的人才有缺陷。”自1957年毛泽东提出“五七指示”,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作过阐述。但是,受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主义”及西方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教育产业化的声浪中,我们的教育方针、目的变幻不定:劳动者接班人者,“四有新人”者,合格公民者,创新人才者。教育方针、改革目标如此“走马灯”式的变换,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无所适从。上层教育方针、目的的迷乱,不仅导致教育改革中教育体制设计的畸形,也影响到教育内容的选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编写等,最终影响到培养的“人”的质量。
二、教育改革的利益固化
目前的教育改革,在一定层面可以说是不同利益者间的博弈。不同利益阶层,都在教育改革的声浪中竭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冲突。就目前看,教育改革的最大获益者是那些手握教育资源、掌握学校管理的权力拥有者。这些人,在没获得权力前,不惜阿谀行贿、学术造假等竭力捞取功名;一旦大权在握,便借助手中的权力,利用职称评审、绩效分配、评优考核、基建大肆捞金,又利用虚假政绩、学术造假巩固并谋取更大的权力、利益,并竭力抵制教育改革。在他们的心目中,个人利益至上,国家人民只是自己扩张利益的工具。而这正是多年应试教育经久不衰、素质教育踯躅难行、教育产业化一呼百应的根源所在。而作为底层的百姓,期盼改革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孩子的考试成绩节节攀升;教师期望改革能不断提高收入待遇,减轻过重负担。一旦家长、教师的期望达不到时,家长行贿、送红包,教师卖资料、有偿补课自成必然。由此衍生的高额借读费、择校费、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等教育乱象迭生,屡禁不止。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家校对立,师生互不信任。即使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之间也为了职称、绩效明争暗斗、大打出手。教育改革的利益固化,是造成目前教育乱象的真正根源。
三、教育管理的行政官僚化
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自然要由政府主导办学。即使民办学校,也必须执行国家意志,服务于社会公益,决不可将教育当成投资赚钱盈利的产业。学校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但是政府管什么、怎么管,校长管什么、怎么管,则是一个难以拿捏的问题。政府作为办学的主体,投资归政府,收益归社会,这是政府社会治理的基本职责所在。学校履行政府办学职能,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组织者;教师是国家教育意志的真正实施者。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职责明确,权义明晰。任何一方权力义务的扩张,都意味着其他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压缩。就目前看: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多。别的不说,“211”“985”大学、“标准化”“示范”中小学及个别地区的“316”评估和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几乎将各校的办学特色扼杀殆尽。
而学校,领导权力过大,长官意志严重,凭借职称评定、绩效分配、评优汰劣的权力以及考试成绩,教师噤若寒蝉,俨然成了校长的家奴、政府的打工仔;而纸质教案检查、量化考核、教学反思、师德师风、学生考试成绩、周末假期补课等,消磨了教师的体力和创新能力,耗尽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官僚化的行政压力下,往日学术争鸣的气氛没有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绝迹了,教育悄然间由终身热爱的事业变成了谋生糊口的职业。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对教育的大包大揽,使学校、教师的责任无限扩大,无形中又催生了家校矛盾突出、师生关系紧张,教育成为一地鸡毛。做为国家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家长、学生与学校、教师之间本就不是老板和雇主的关系。无论从哪方面讲,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监护责任都是无法取代父母的角色。学校、教师在尽到教育责任而没有主观上的故意,是不应该将学生的任何意外伤害都归责于学校、教师。可是,眼下学校不再是圣地,反成了无限责任公司;教师也不再是“教父”,而成了“过街老鼠”。学生校内、校外发生的任何意外,学校都成为追责的对象,教师自然成为被处理的“背锅侠”。“校闹”频发,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逼得更多的教师越来越“佛系”。请问:这样的结局到底是谁最想要的?
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利益趋同、达成共识,各方面相互协调、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陈佑清教育目的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梁雪松中国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发展》,2006,(3),62—66。
篇十五: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破解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境作者:张英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2018年第10期
张英
摘要:2015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编的《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指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四大困境。分别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太忙,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不了解、不理解孩子的想法。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蓝皮书没有做出解答。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破解这些困境的根源,从源头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四大困境;破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124
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中,对困境没有提出解决方法,主要原因是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一个共性问题。由于家长之间价值观、学识、品德、经济状况等不同,造成了四大困境产生原因不同。
这次研究的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64个家庭,每个家庭均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为了将调查细化,采用表格问卷后进行统计,试图找出四大困境原因及破解方法。
一、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
调查发现,对于家庭教育的方法,都集中在家长缺少教育方法的学习。
破解方法:
1.首先是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早在2002年,新加坡专门成立了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启动了学校家庭教育计划SFE,该计划由学校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个家庭教育联络员,通过联络员来培训指导家长怎样进行家庭教育。通过计划的实施,新加坡的家庭教育成果比较显著。
2.社会要构建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体系。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社会不定期举行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经验介绍。学校在推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时候,也鼓励推出优秀家庭教育家庭。通过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家长广泛参与,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二、辅导孩子力不从心
调查发现对于辅导孩子力不从心,都集中在不知道辅导方法和不会回答问题上,同时辅导中过度依赖教师。在孩子提出疑问时,家长没有采用引导式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另外,现在教育中,有些出版社、教育机构将出难、偏、奇的问题来作为衡量自身水平的一个标杆。这些问题不仅让孩子束手无策,就连家长也是面面相觑。
破解方法:
1.按照分析结果,首先家长要学会引导式辅导。大家应该都知道,教师就是引导式教育的执行者。通俗来讲,引导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的行为。父母在辅导孩子学习时,要注意每一个步骤的难点、可能出现的问题,用发问、分散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查阅资料,需要孩子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美国课堂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辅导孩子重点不是把孩子的脑袋装满,而是让思维飞跃。
2.要避免出现奇怪的问题,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将这些问题找寻出来,像防火墙一样将这些糟粕去除,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也不需要对这些超出孩子学习能力外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太忙,没有时间教育孩子
调查发现没有时间教育孩子,主要是父母不在身边、夫妻离异、异地工作、娱乐及应酬较多等。
同时另外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7%的父母在一天前和孩子道过“晚安”,25%的父母表示不记得上一次和孩子说“晚安”是什么时候,还有24%的父母分别表示是在一个月和一周前。同时,28%的父母表示“上一次不看手机,不看电脑,专心陪伴孩子入睡”是在一天前,25%的父母表示在一周前,24%的父母表示“不记得了”,还有23%的父母表示是在一个月前。
上面结果表明,连最基本的生活沟通都缺失的情况下,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的时间怎么能保证?
破解方法:
1.按照分析结果,首先,家长要学会利用零碎时间来对孩子进行教育:行走在外,提醒孩子不要乱扔垃圾是教育;在饭桌上,要求孩子尊老爱幼是教育;运动时,鼓励孩子不放弃、坚持到底也是教育。另外,家长要尽可能的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教育他的学习、指导他的思想。
2.政府、社会也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让父母享受正常的休息时间。3.学校要定期组织亲子交流、沟通会,也让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艰辛。
四、不了解、不理解孩子的想法
调查发现,父母总希望孩子听命于父母。但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始终有长大的一天,他属于社会,他有独立的思考,他需要尊重,这个尊重不仅来自社会,也来自父母。
重庆一所中学对500名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4.7%的普通中学生都恨过自己父母,在学生恨父母的理由中,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占50.70%、不理解我占46.60%、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占43.60%,这三种情况分列前三位。
我国的老传统是喜欢老实听话的孩子。父母总希望孩子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孩子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孩子的创造性给扼杀了。
破解方法:
1.首先,父母学习去尊重孩子,尊重他的独立人格和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理解他的想法和看法。如果我们站到父母的观点,那么你永远不懂他们的想法,那何谈理解。
2.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社交生活,除非涉及道德、价值、人生观的事情,父母除需要进行校正外,要让孩子通过去社交,学会怎样做社会人。而父母要多和他的朋友们交谈,了解孩子的朋友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他们选择性交友,而不是来者不拒。
3.实行家庭民主制度,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庭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孩子成为家庭决策一份子,发挥自己的作用,让他学会理解、宽容和学会承担责任。
五、结论
教育的目的是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而言,我国的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出现了误区,教育目的短期化、功利化,扼杀了不少孩子的天赋。要改变现状,需要家庭内外的努力。家庭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综合素质事实上就是最基本的“成人”教育。将“成人”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就会使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出误区,使得青少年的成长更切合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改进家庭教育方法,还需要我们言传身教,孩子就是你的教育成果,镜中人的塑造者就是家庭教育中付出的家长们。
篇十六: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精英教育阶段高考的高淘汰率给人一种普遍地看似高质量的假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精英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代名词当时的高质量是以高等教育的低入学率和较小规模为标志的并以学生的输入状态作为评价其质量高低的依据似乎可以说精英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等教育质量的代名词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务必克服上述片面认识以高等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施教者社会或用人单位家庭学校等运行过程中的多元因子来评判其质量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及出路
内容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质量困境向来是困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对质量困境剥离式的分析,对于探寻保证高等教育有效质量的途径和构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都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困境;出路质量业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1],也是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跨越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面临着系列困境。我们看到,几乎每一届教育行政领导都呼吁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上任伊始的重头戏,也成为每一次教育行政会议必然强调的“话柄”。早在1998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坦陈:“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普遍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可用三个‘不足’来概括: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以及学生精力投入不足。”[2]到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2300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21%,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2番多。从2005年起,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将由重视规模发展转向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3]应该说,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认识相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行动也不尽相同,但高等教育保证质量的要求却一如既往地不会改变。在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等对垒日益明显的时候,如果不试图深化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不试图更新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就可能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因不堪重负而整体滑坡,抑或将高等教育本身导入歧途。因此,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质量所面临的几大困境入手,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出路。一、高等教育质量的五大困境困境1:高等教育机构质量准备是否到位?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大发展,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毛入学率的大幅提升,人们有目共睹。但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大众化号召中一哄而上及其后续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首先,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思想准备尚不充分。无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还是教育实施机构,或者是教育需求机构,面对扩招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对大量涌进校园的学生,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及管理模式是否能维继大量学生拥入后的大规模教育,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管理和教育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普遍缺乏足够的思考,是导致人们对高校的管理能力及教育水平产生质疑的原因之一。其次,高校办学力量准备不足。大量学生入学需要教师、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馆舍场地以及其他必须的活动空间,但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如何保障学校教学的硬件是高等教育质量受到指责的又一个迫切的问题。再次,在新的情境下,高等教育在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熏陶和生存技能训练两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大量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迫使高等教育机构改变以往的“严谨”转而为“功利主义”大开方便之门。毕竟,一方面社会需求又是一个未知数,几年后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又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而技能训练的非专业性和盲目性(表现为对热门专业的一哄而上和对冷僻专业的无人问津),使得毕业生很难以既成之规格服务于特定工作之领域或无法胜任其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费尽力气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然步履维艰,前者很少从这种艰难中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的规格、技能等质量问题上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再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的熏陶由于受就业压力的驱使而很难到位,难免会显露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意向。为了“适应”社会的多样性需求与现实需要,高等教育难免会在世俗的要求面前而沦落为社会的附庸,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日益不像它理应成为的那样而受到人们指责的原因之一。最后,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支撑乏力。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大困境。困境2:高等教育质量果真滑坡?
1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最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持续高速增长,并进入了马丁?特罗先生所认为的大众化阶段。但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定性也倾向于两种极端,即要么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扩招,质量随之下降;另一种声音却认为即便扩招质量也并未降低。[4]前者,是社会对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质疑,将扩招视作质量下滑的罪魁祸首;后者,则大多是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辩护,也有一些社会的声音支持这一观点。当然,就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而言,以潘懋元[5]、张应强[6]、龚放[7]、杨德广[8]、邬大光[9]、安心[10]、房剑森[11]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曾撰文指出,在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不能简单地套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随着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其质量标准也应当是多样化的。细细思量这两种声音,我们不难看出,在判断质量方面,扩招被从普遍意义上作为一种界点(分水岭)。那么,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质量究竟是否下降,抑或,对质量的判断是停留在并未降低的层面还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应该如何把握?大众化的质量又如何来保证等等,所有这些都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在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质量是否受到了冲击,如何处理精英教育既定理想与大众高等教育的严峻现实之间的观念冲突。显然,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极易引起误解和麻烦的一对命题,因而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又一困境。
困境3: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苦于没有自己的理论原点,故在其研究领域也大多亦步亦趋,借鉴甚至移植的现象极为普遍。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对照当前在我国高校及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各种现象的判断,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成绩是质量、证书是质量、学位是质量还是考试本身就是质量?到底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不仅仅在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功能、目的的一致性的期望,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性,还在于高教界对质量这一命题有着不尽相同的认定。可以说,它的复杂性之一在于其概念界定的差异性及多样化;其复杂性之二,即基于差异性及多样化基础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评判的模糊性及非满意性。因其复杂所致的人们对于这一问题认识的不尽相同,是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困境之一。困境4: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否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抑或成为时代或国家向世界炫耀的资本与进取的武器?或者,高等教育质量俨然成为一个似是而非、三头六臂的怪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将由于主体的多元化及需求的多样性而衍化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怪物。周济部长指出: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人民满意的大学呢,亦即大学应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令人民满意呢?这其实就涉及到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问题,归根结底也可以视之为高等教育质量及质量观的集中反映。如果我们将质量视为物体对人们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即有用性。那么,高等教育质量应尽可能地考虑到高校所为之服务的对象(社会及受教育者)的真正需求何在、真正地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高度地兑现为其意愿所许的承诺,这不失为一种极富人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呢?难道大学应该满足世俗的需求而日益脱离其本应恪守的“高深学问”的道德底线?抑或日益沦落为社会的附庸?问题当然并非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那么能否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既使高等教育能保持其“最后的学术及道德尊严”,又满足社会及教育消费者的现实需要;既能使高深学问得以传承并在此过程中开拓、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促进社会的再生产,又避开使受教育者日益沦为机器的奴隶的泥潭?所有这些疑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质量判断所不容回避的问题及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困境5:高等教育质量评判中可否等量代换?我们很容易将不同质的高校区分开来,往往是依据其社会声誉来判断,而社会声誉的形成主要基于两种原因:历史的积淀和媒体的宣传。通常情况下,媒体功不可没,历史的积淀也必不可少。在区分高校的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可以说,质量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但因为质量又是非直观
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的,于是派生出了一系列较为直观的量的符号(诸如高校的招生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教师科研经费、论文数量、职称级别等)来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这里,量的符号代替甚至行使了质的“本能”,正如纸币作为货币的符号在流通领域完成其一般等价物的使命一样。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依据量的符号较大范围内区分出不同质高等教育机构之后,在同质群体中再来加以区分却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在后一过程中极易出现“同一性的非等量代换”及“非同一性的等量代换”的现象。例如:人们很容易将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区分开来,但对于后者的进一步甄别却往往力不从心。换句话说,在判断优质高等教育时,我们可能独具慧眼,但在同质群体中要进行二次鉴别,将其遴选高下,我们尚难做到明察秋毫。这恰是因为:非等量代换或不等价替代干扰和混淆了我们的视听。显然,当一所高校在质量的上述符号因素(声誉、论文数量、科研成果、招生分数线、就业率等)明显处于劣势(或并不突出)的情况下,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就是退而求其次,以校园环境、学校占地面积、图书资料拥有量甚至于生活舒适度等指标取而代之(我们姑且称之为“非同一性的等量代换”)。于是,在后述指标的参与下,也会产生相对令人满意或次优质的高校评价结果,社会也会因之而比较认可(即便不大情愿),毕竟中国高等教育尚处于卖方市场,我们可能有权利选择去上哪一所大学,但基于成绩甚至于经济承受能力的原因,这种选择又是有限的,难以摆脱地缘、学费支付能力等因素的阴影。对于高等教育和受教育者而言,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极可能导致高等教育造就一种事与愿违的场面。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并未拥有如其所愿的生源;另一方面,广大适龄青年也并非进入如其所愿的高校。而这些,正是因为当前中国高校质量判断中所谓的“同一性的非等量代换”——社会认可与最终选择上的非等量代换和高校及受教育者自身价值实现上的非等量代换所致的。可见,在质量评判中非同一性的等量代换或同一性的非等量代换都可能误导民众的教育消费,进而给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带来损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又一困境。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出路出路1:深化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历史已经表明,高等教育的每一次跨越都是对现存的高等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如何来摆脱“均质化”[12]的幽灵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不是单独适合精英的高等教育而是要适合大众化和普及的高等教育要求的结构”[13]来更好地承担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使命和功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都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此其一。其二,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都有质量保障的要求。没有质量的数量是残缺的,没有数量的质量是不经济的。其三,“大众化阶段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成分”[14]。可以预见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必然同时伴随着精英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兴盛。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精英教育的质量也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可见,精英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必将长期并存。尽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二者之间没有绝对明显的界限,但也不意味着没有区别。二者所不同的是,第一,精英教育是高选拔性的教育,更突出竞争的成份。大众化教育也必须经过选拔,但趋于低竞争,更具有普及的特性。第二,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是建立在有限数量的基础上的,是以结果为参考量的一元评价;大众化教育的质量是在强调多元性基础上的多元评价。精英教育阶段高考的高淘汰率给人一种普遍地看似高质量的假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精英教育本身就是质量的代名词,当时的高质量是以高等教育的低入学率和较小规模为标志的,并以学生的输入状态作为评价其质量高低的依据(似乎可以说精英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等教育质量的代名词),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务必克服上述片面认识,以高等教育机构、受教育者、施教者、社会或用人单位、家庭、学校等运行过程中的多元因子来评判其质量。
3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出路2:成功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质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质量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致的一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据此,高等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所具有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如果认定教育是一种生产活动,就意味着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其目的的存在,那么也就可以据此认定教育目的是判断其质量的首要依据,否则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可谓“离开目的而谈质量是毫无意义的”[15],因此,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定时期或阶段的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实现程度。其次,如果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命题成立,那么高等教育与社会机构发生相互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在相互影响下所具备的特征及性能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独特的标签,不妨将之称作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因为,除了它,没有别的称谓能够天然地代替或标识这些特征及性能的总和。再次,无论作为生产活动的高等教育还是作为社会关系的高等教育,都无一例外地涉及到高等教育的能动性或社会规范性问题(即以宪法、法律、规则和习惯代言的国家、集体意志)。后两者作为一种意识,必然地受高等教育(活动)目的的支配,并依据高等教育的实际运行效果对意识(目的)做出调整或重构,而这些认识也离不开作为生产活动、作为社会关系的高等教育自身的积极作为。因此,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归根到底也就是实践的不断深入及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后,需要注意一点,即高等教育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行为能力,而是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分支。自然,前已提及的高等教育也就等于默认了其作为人类生产活动之一种及社会关系之一种的定位。造就更多的高学历拥有者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之一,但是使每个社会成员的个性得以张扬和显现,更应当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准星。由此,高等教育质量也就可以理解为作为人类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双重角色的高等教育的衍化过程中所具备的特征及性能的总和,而高等教育目的是判断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依据。基于此,高等教育质量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作为一种特性,它是反映高等教育达成度及效果的变量。这一特性是由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及教育目的所决定的。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及其教育目的的共性与特性之间,充斥着大量的独特因子,足以将其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或培训区分开来,故高等教育质量也就成为高等教育特性的集中体现。(2)作为一种变量,它不仅体现于教育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教学双方智能的增长与变化。这一含义是因为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教学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承认其动态性,就忽略了各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教学双方智能的增长与变化,就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理想和追求以及教育的既定目标。(3)作为一种总量,高等教育质量还体现为教育机构发展、积淀所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总和。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学风、教风、办学理念等,都将内化于该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中、体现为该教育机构在追求理想、应对社会的共同需要面前,在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功能的实施面前等,所有这些无不反映着该机构的此种独特理念及风格,这也是将其与其他同类机构区分开来的有效标志,因而也构成了作为总量的高等教育质量。(4)作为一种标识,高等教育质量应以其再生性程度来评判。既然高等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社会人,那么,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机构服务前后所表现出的学识增长、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即在其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之上所表现出的增量——再生程度当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标识。它是绝对过程量与相对过程量的统一体,也是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主标识。[16]出路3:重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有效地保证并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呢?关键在于“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确立正确的质量观”[17]。潘懋元先生认为[18],规模扩张并不必然导致质量的下降,关键在
4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于我们对质量这一永恒主题的动态性的把握程度如何。“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观来衡量大众化教育的质量,否则就极易得出错误的判断”。“如果在同一条件下,用同一标准来衡量质量,数量增加,质量必然下降。但如果条件不同,标准不同,数量增加,质量未必下降。”因此,问题在于:“第一,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第二,采取什么措施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19]。显然,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否下降,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如何来认识和界定质量,唯其如此,才不至于对质量的界定有所偏差。
另外,确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同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还亟需具备明确的责任意识,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因利益驱使而一味地满足世俗的功利需要,进而放松对质量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历来被公认的名校,这也是责任的本身所在。对高等教育消费者群体而言,需要用足够的理性来制衡、企求高等教育机构来保证其质量。不可否认,时下的确有部分教育消费者受非理性的惯性思维的驱动,简单地追求先上学再择校的运作效果,加之中国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境况,也无形中助长了高等教育机构对质量的淡漠和对责任的推诿。于是,就难免出现因非理性的选择加之高等教育机构责任意识不明确所致的尴尬。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近六成的研究生找工作“屡战屡败”,后悔当时选择了考研的道路(2006年5月23日《法制晚报》)显然,无论是倾向于高等教育目的(从施教者或国家、社会的教育意愿出发),还是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从受教育者及其所惠及的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而言),都可能由于过于“理性”和过分现实(确切地讲是在其选择之初就已无理性)而致使教育结果的非理性,甚至于事与愿违。那么,高等教育机构是应该坚持学术本位、还是坚持就业至上;是坚持其理想追求,还是满足于世俗的功利需要,这都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大课题。有鉴于此,我们的第一要著在于应尽可能避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单一化,强调多元化;避免机械化,强调人文化。要真正地使高等教育向其所应有的方向发展,就必然对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予以修正和改造,藉此来引导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理性消费。
总之,鉴于教育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及质量标准的多样化,面对教育消费理性的张扬,高等教育应竭力从以上方面入手来避免尴尬,从而使其能从容地走出质量困境,这也当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
篇十七: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及其突破中国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及其突破
内容提要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教育因为过度的话语移植而使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并带来了实践过程中的迷惘。要有效克服这种困境,就必须重塑教育文化,建立独立自强的中国教育现代性文化。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突破作者岳龙,上海师范大学教科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xxxx)霍尔斯(Halls,W.)曾经说过:“‘教育’作为抽象概念在本质上就是指一种文化现象”,由此“每种教育制度都源于它得以存在的文化环境。”[1]而文化作为一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精神体认,总是与人们的生存选择紧密相关。由此而言,教育在实质上也是一种与生存相关的文化选择。所以,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也即是一个教育现代性的形成过程。教育现代性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支撑,是文化现代性在教育领域中的集中体现。然而,目前的中国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却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两个层面都出现了话语困惑和行为迷惘的现象,使我们的教育改革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中。理论研究:话语移植背后的思想“贫困”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也带来了教育经费的大幅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相应地,教育理论研究也随之而“兴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教育论文与著作面世,也有成千上百的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然而,在看似繁荣的背后,我们面临的却是思想的“贫困”和思考的“匮乏”:如此多的研究成果却无法使我们明白中国教育变革的真正问题究竟在那儿,更无法指导我们深入地认识现实教育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有效解决现实中教育难题的方法。面对一本本堆积如山的专著和教育杂志期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堆从翻译加工而来的概念符号的堆积,有的只是西方人文学科的话语和对西方教育理论的解读与批判,或者从西方教育理论的视角来联想中国的教育问题。而在教育改革中真正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却基本上处于理论“失语”状态,更谈不上深刻独创的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于是中国的现实教育变革出现了有效理论的盲点,舶来的理论成果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盲点所造成的空白。众多的
1
理论争吵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困惑,于是教育理论界出现了许多自说自话、自得其乐的研究局面。
这种局面的形成和产生,与我们整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功利化和浮躁心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着更为根本的、内在的现代性的必然逻辑。自近代以来,我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击之下,开始迈向了艰难的现代化转型历程。以自由、民主、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性也成为中国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基本追求。于是以理性文化为主体的西方现代性就与以德性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拓展出现了明显的失衡。作为现代性的当代状态,经济全球化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而向全球渗透,正在日益取得普世的姿态。可以说,目前世界上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来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育问题也是同样如此。
于是,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改革动向也随之成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教育变革的基本指南。本土化的特色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迅速地崩溃,乃至于消亡。尽管在这种过程中也不断有本土文化和教育的零星反抗(如我国部分地方出现的“读经热”和“读经”学校),但西方教育思想的强大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一来,对强者的崇拜心态和现代性内在的逐利本性,以及我们在研究体制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就共同构筑成了一种强力机制:理论借鉴变成了理论移植。结果,我们的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并不是从我国教育自身的现实出发,不是从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而是从西方教育资料的翻译、引用、综合、演绎出发,并牵强附会地随意运用西方的教育理论来解释、批判甚至建构中国的教育,从根本方向上产生了自我迷失和对西方理论的依赖。更有甚者,对西方教育理论不做认真的了解和研究,而是仅仅凭借二手、三手的研究成果来编篡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把严肃的学术探讨变成了研究者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还沾沾自喜以专家自居,对中国的教育实践指手画脚,混淆视听。
如果说我们尊重学术自由,而对理论上的无原则移植所造成的人们思想方面的部分混乱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对它所带来的更为深层次的研究者精神层面的危害,却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大量的实践已经表明,对西方教育理论的过度依赖将会产生研究者文化主体性的迷失,形成了自我文化殖民的心态。这种心态将
2
会成为一个民族文化最为阴险的杀手,在不知不觉间消融掉自己的精神与灵魂。这样一来,许多的研究将会自觉成为西方理论的喉舌,误导现实的改革走向,并失去理论研究自身所应有的原创性,更谈不上以真正平等独立的心态,用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教育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与其他国家之间展开跨文化的全球性对话了。
幸运的是,我国有部分的教育学者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这种危机,提出了“教育学研究中国化”的观点。在这里,同样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教育学研究中国化”并不是盲目封闭,更不是自高自大。倡导研究的“中国化”并不意味是要拒绝西方的教育研究及其理论成果,而是要富有针对性地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去学习、鉴别、整合西方优秀的教育理论及研究成果,并创新性地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去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建构我们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意义的教育文化,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预见本国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地探讨其本质和影响因素,找出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不断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并独立自信地在国际教育讲坛上与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赢得其它国家教育界的真正尊重。
实践改革:行政推动之下的成绩尴尬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位与失语,必然带来实践方面的困惑与混乱。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许多针对性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使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教育质量问题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与教育质量相伴随的收费问题也随之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于是,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解决各种教育问题的关键,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一系列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举措随即出台,其中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和高等学校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就是近年来对整个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影响非常大的两件事情。本来,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有效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矛盾,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然而在这些改革实践的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音符,使改革的成绩出现了许多意外的尴尬,并给改革带来了莫大的阻力。
篇十八: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农村学前教育生源困境的原因及对策作者:李乃敏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39期
摘要:农村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推动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生源问题仍然存在,“袖珍型”幼儿园的出现困扰着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剖析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发现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办园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家庭教育的多样化选择等原因造成农村生源的内外交困,缓解这一窘境,需要农村幼儿园、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
关键词:农村幼儿園;学前教育;生源困境;原因;对策
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为了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国家不断推动促进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使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办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要关注到,“城市入园挤破头,农村入园没人留”的生源窘境仍然困扰着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袖珍型”幼儿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幼儿教育内卷化困境,这不符合新时代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要求,不利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深入剖析当前农村幼儿生源不足的现实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内外交困:农村幼儿园生源不足的原因剖析
从当前城乡发展的现状看,农村幼儿园的生源困境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农村幼儿园与城镇幼儿园办学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适龄幼儿资源的被动性流失,以及农村家庭教育的多样化选择导致农村适龄幼儿生源的自主性流失等复杂性因素,造成当前农村幼儿园生源的内外交困。缓解农村学前教育的生源困境,必须深入剖析农村幼儿生源流失的内外因,认清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农村幼儿园与城镇幼儿园办学水平差距较大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因教育资源有限、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现实问题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难以实现完全均衡。相对城镇而言,部分农村幼儿教育呈现出一种相对滞后与凋敝的发展状态。从办园设备看,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但与城市、乡镇幼儿园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从教学方式看,乡村幼儿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拔苗式”超前教育、“保姆式”哄孩子、“家庭作坊式”等管理方式仍出现在部分农村幼儿园。例如,有将孩子送到城镇幼儿园的农村家长反映,“村里的幼儿园基本上就是教孩子做游戏、识数和认字,而城里面的孩子不只要学这些,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从师资队伍看,乡村幼儿教师的角色和身份也日益呈现底层化或去精英化现象,其整体形象与职业认同感极大下降,有“门路”或教学水平较高的乡村幼儿教师向城镇集聚,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吸引力持续下降。
(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适龄幼儿资源的被动性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推动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人口流动给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工作机会,加快了城镇化发展,同时也造成农村的人口衰落、农村生源的流失等社会问题。有学者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考察了迁移特征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省内跨市或市内跨县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显著增加,且迁移距离越近,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高;与夫妻中仅有一方外出务工相比,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显著增加了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迁入城市的时间越久,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大。”可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子女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会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由于受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更倾向于将适龄幼儿留在城市,客观上造成农村适龄幼儿的被动性流失。
(三)农村家庭教育的多样化选择导致农村适龄幼儿生源的自主性流失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接受优质城市教育资源不再是城市人、家庭富裕者的专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倾向于通过各种途径将子女送进城镇幼儿园,尽管这一选择会增加整个家庭经济成本。这种代际资源的分配逐渐向子女倾斜的现象,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幼儿园“城里挤破头,农村没人留”的窘境。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农村家庭的适龄幼儿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幼儿教育,从而导致生源减少,例如有的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意识差,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还有的家庭是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年幼孩子入园比较困难等。虽然这部分家庭所占比例相对不大,但仍是当下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的客观现实,不能轻易忽视。
二、留住学生:缓解农村幼儿园生源不足的现实对策
增加农村幼儿园生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需要农村幼儿园、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就农村幼儿园而言,要优化办园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成效以留住生源;同时,也要坚持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以获取周边村庄、社区群众的信任争取生源。就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而言,要坚持创新农村幼儿园管理体制,以城乡幼儿教育资源联动吸引生源;同时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应对生源不足困境。
(一)农村幼儿园要优化办园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与管理成效以留住生源
留住生源,提高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质量是硬核。一是倡导科学教育观,引进先进的办园理念。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不能为追求生源而放弃科学的教育观。二是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特色,坚持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坚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农村幼儿教师要立足农村素质教育,善于挖掘、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区域活动。三是定时组织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资质的动态监管。规范办园行为,推动实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及时组织教师通过开展面授培训、线上学习、实地观摩等多种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执教水平。
篇十九: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P>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对策我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了百分之五
六十,农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当前建设新农村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起点,但人力资源的匮乏却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但却远远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根源的分析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具有投资额大、投资期
品”
长、收
益期滞后、投资收益递增等,这些特点及教育的公益性
特点
使得
只有在既定的条件下(即国社会、受教育者及其家人将
家、
其作
为一项事业,给予大量的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并在思
金、
想上认
同这项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全心全力去干好这项事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的制约,农村的教育无论是在投入还是认识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1.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造成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经费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教育的瓶颈,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其状况都不容乐观。与国际上相比较,我国财政预
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从国际上看,教育经费只有超过GDP6才能支撑教育现代化。而2007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仅占GDP3.32%,2009年的40000亿元投资中,仅仅安排15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3项合计只占3.75%。本来基数就不大的教育经费,还要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中分配,而且分配的原则是倾向于高等教育的,对基础教育投入基本居于三级教育结构的末端。同时,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分配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蛋糕就更小了。
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但在实际执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大多数县级政府财力有限,无法保
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投入。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受制于有限的经费,教育部一般实行差额补偿,主要是补助一部分人员费用。而维持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运营和发展所需的其他资金,则由机构通过有偿服务方式获得。现实是:农村教育的外部经济环境远远滞后于城市,融资渠道单一,通过市场获得经济补偿的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教育资本是向有经济利益的方向倾斜,因此,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一般会从乡镇向城市聚集。而农村成人教育的突出困难表现为经费无固定渠道。
除了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整体偏低外,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不高,也无法保证对教育的充分投入。使得我
国农村教育民间投入相对不足,正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1)师资不足。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优秀的教师和毕业生都不愿去农村。一般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
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
500多元。受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向
城内流动。年轻有为的教师往往很难留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师资的短缺则更为明显。(2)教学设备落后鉴。于投入不足,很多
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很落后,在许多学校,不
仅校舍简陋拥挤,教学设备欠缺,甚至连基本的活动场地、体育器材、实验设备都没有,教师们上课大多靠一张黑板、一支粉笔这样简单的“老三件”。(3)一本教科书、教学管理水平差。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落后,学校管理粗放随意。遇到雨雪天或农忙师生们动不动就停课放假。由于软硬件的不足和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他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
2.认识与观念的偏差,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与短缺。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元结构的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大相径庭。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的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影响着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村经济主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是以农业为依托的。尽管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
展水平良莠不齐,但除东部部分地区外,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他们有着与城市不一样的需求。城市经济发展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现实水平决定了它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现阶段,想依靠城市的人才到农村
去发展农村的经济,显然不太现实,要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村的教育。因此,农村的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但现实是:一方面由于城乡差距的长期存在、城乡教育在师资、软硬件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等历史原因,农村教育自然的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属体系,其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放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位置上,而是长期“克隆”城市普通教育模式。基础教育依然以应试升学为主。各学校纷纷以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大学为荣。由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将来几乎是不会回到农村的,因此,农村教育最精华的成果让城市摘取了,而农村大多数人的教育却没有得到满足,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即使有部分农村学校开设农技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基本上是有名无实。这样的教育背离了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在社会普遍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根本目的,转变为以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为导向,逐渐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由于受制于“书生气”的学院办学,在市场竞争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推荐访问:教育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根源 困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