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 按照文明办《关于报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通知》要求,我乡积极组织力量,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本辖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
按照文明办《关于报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的通知》要求,我乡积极组织力量,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对本辖区美丽乡村建设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面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我乡基本情况
1、美化和标语广告整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乡风文明为着力点,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以建设文化广场为重点,完成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全乡总计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7652*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5个,安装健身器材130余件,均已投入使用。同时,通过建设文化墙,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传统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尚等内容,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新鲜的时代感带入农村,使文化墙寓教于乐,让墙体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培育新农民的一个阵地和窗口。除此之外,在全乡范围内对广告标牌、标语进行彻底清除,对全乡各村临街建筑立面统一粉刷,净化村容,全乡共绘制文化墙1112*方米,粉刷墙面94730*方米,有效的整治了沿街商业广告和标语,净化了人居生活环境。
2、村民中心建设。我乡从每个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各村两委办公场所进行整合,高标准建设村民中心,夯实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健全规章制度,配置较为完善的活动室,使村民中心成为集办公议事、村务公开、事务代办、纠纷调解、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台,逐步实现村民中心便民服务项目“全覆盖”,并筹划对村民中心标牌进行统一制作安装。
3、乡规民约建设。乡规民约建设是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乡充分发动村民讨论制定乡规民约,全乡22个村均成立村民代表会、红白理事会等,讨论撰写文明节俭婚丧事宜承诺书,并成立民调会充分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
4、农村志愿者组织建设。我乡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作用,按照各村实际情况分别成立了义务治安巡逻队、帮扶志愿者等志愿组织,实现了包片、包村、包户,党员和村民代表联系户,广泛开展了志愿服务,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因病、因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重点。并利用义务巡逻队建立巡逻微信群,实现群防群治的同时,加强应急处置,弘扬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村风。
5、家风家训建设。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宣传教育,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全乡开展寻找任丘好人活动,征集文明事迹,弘扬文明新风。
6、《功德榜》、《功德录》建设。在乡机关和有条件的村设立了功德榜、功德录,大力宣传善行义举,纪录好人功德,弘扬核心价值,让好人好事得到弘扬,引导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提升我乡村民整体文明素质。
二、我乡的主要做法
1、发挥*部门的主导作用。由于农民的建设理念和工作水*有限,因此,我乡积极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政策措施,形成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并根据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来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吸收社会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农民服从规划的自觉性,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感及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教育*台,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能够相匹配。
3、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它的好经验、好做法,生动直观地告诉大家如何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行政村为单位,分期、分批、分阶段抓好示范村的建设,发挥示范村的扩散效应,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循序渐进抓落实,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三、存在的问题
1、覆盖程度不均衡。由xx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美丽乡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一样。有些经济基础好的村重视程度要好,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软硬件设施明显较强,反之有些经济基础差的村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程度、村民的文化生活及文化设施等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2、部分乡村干部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任期内注重短期效应,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抓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于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
3、农村文化设施跟不上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的村,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硬件建设投入少,文化阵地少,设施老化,无法发挥作用,一些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在无处可去可乐的情况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侵蚀人们的思想。
4、提高村民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规划、措施和手段。一方面部分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便溺、乱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另一方面是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整体素质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四、措施与对策
1、建立和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抓落实的问题。搞好村级组织建设,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解决好合力抓的问题,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好村学校这一教育阵地,针对当前价值取向错位、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编印通俗易懂的德育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要引导他们讲给家长听,要求家长做,从而促进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3、深化民俗改革,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要针对某些地方仍有存在的葬仪铺排的现象,健全管理规范、加大执行力度、完善服务设施,防止变相回潮。在婚丧嫁娶方面,要继续通过村级红白理事会来加强引导,通过修改完善有关村规民约来加强群众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进一步树立农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的新风尚。
4、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文化站为龙头、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文化网络。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把设施建设作为“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5、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机构等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形成多渠道对农民培训的机制。依托产业发展,重点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努力培养造就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
6、深入开展系列评选活动。要认真开展系列评选创建活动,组织各村把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好。要以明星村庄为旗帜,树典型,带全面,不断扩大先进面,推动农村整体创建水*不断提高。同时对农村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2
为切实抓好当前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县委、县*的要求,我镇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站(所)以及学校等单位,就当前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状
长福镇位于嫩江县东南部,全镇辖12个村委会,总户数6818户,人口2万人,其中外出人口14000多人,占总人口60%。近年来,我镇农村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和谐的长福”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目前,全镇已创建各级文明村5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达221户,“五好”家庭85户,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一个思路,树立一种精神。
一直以来,我镇始终紧紧围绕“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立志脱贫奔小康的精神。确立镇机关为重点,农村村组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农村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村这一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努力,我镇的精神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尊老爱幼、男女*等、勤俭持家、邻里有友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良好道德风尚在全镇农村蔚然成风。
(二)抓实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当中,镇党委、*从两个文明出发,坚持以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方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建活动,按照创“五好”,抓班子、抓队伍、抓经济、抓文明、促发展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班子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等基层组织建设。在镇机关站(所)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载体的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实施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推行门牌号管理制度,加强对户、院的管理,形成“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精神文明、公共事业联抓,科技文化联建”的格局。
(三)抓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把开展科技普及、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精神扶贫”和“经济扶贫”相结合。通过开展“*”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民道德普及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创建“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利用公民文明学校、文化活动室对村民进行培训。近年来,共组织村民学习教育培25期,参训干部群众3562人次。
二是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楷模、促发展”等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普及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和赌博偷盗行为。组织农民开展读书节活动,近年来共读书学习人数达5000余人。此外,我们还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我镇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紧及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正在形成,学文化、学科技、学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
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二)阵地建设滞后。
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目前,我镇各村虽然有了活动室,但设施、设备不齐,村上文艺队想开展活动都缺乏表演服装等设备,因此很难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其次的村民小组更是谈不上开展活动了。
(三)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检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一)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要按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二)要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坚持用“*”重要思想和*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
二是要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重点抓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三)要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活动。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台。
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下工夫建设好村民文明学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
三是要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四)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一是要抓好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要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集中整治,积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
(五)要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3
为切实抓好当前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据县委、县*的要求,我镇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各村、站(所)以及学校等单位,就当前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状
长福镇位于嫩江县东南部,全镇辖12个村委会,总户数6818户,人口2万人,其中外出人口14000多人,占总人口60%。近年来,我镇农村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秀美和谐的长福”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目前,全镇已创建各级文明村5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达221户,“五好”家庭85户,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一个思路,树立一种精神。
一直以来,我镇始终紧紧围绕“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立志脱贫奔小康的精神。确立镇机关为重点,农村村组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农村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村这一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努力,我镇的精神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尊老爱幼、男女*等、勤俭持家、邻里有友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良好道德风尚在全镇农村蔚然成风。
(二)抓实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当中,镇党委、*从两个文明出发,坚持以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方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建活动,按照创“五好”,抓班子、抓队伍、抓经济、抓文明、促发展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班子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等基层组织建设。在镇机关站(所)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载体的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实施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推行门牌号管理制度,加强对户、院的管理,形成“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精神文明、公共事业联抓,科技文化联建”的格局。
(三)抓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把开展科技普及、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作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精神扶贫”和“经济扶贫”相结合。通过开展“*”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三观”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民道德普及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创建“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利用公民文明学校、文化活动室对村民进行培训。近年来,共组织村民学习教育培25期,参训干部群众3562人次。
二是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学楷模、促发展”等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普及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和赌博偷盗行为。组织农民开展读书节活动,近年来共读书学习人数达5000余人。此外,我们还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我镇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紧及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正在形成,学文化、学科技、学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
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二)阵地建设滞后。
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目前,我镇各村虽然有了活动室,但设施、设备不齐,村上文艺队想开展活动都缺乏表演服装等设备,因此很难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其次的村民小组更是谈不上开展活动了。
(三)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检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一)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要按照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
(二)要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坚持用“*”重要思想和*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
二是要加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重点抓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三)要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活动。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台。
一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传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下工夫建设好村民文明学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
三是要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
(四)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一是要抓好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
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引导农民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要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加强集中整治,积极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
(五)要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推荐访问:精神文明建设 乡镇 调研报告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3篇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000字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00字 乡镇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