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4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1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引育用留”上下功夫,求贤若渴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才能激发人才强县新动能。
聚焦中心“引”人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用好调研这个“传家宝”,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全面调研,摸清人才资源底数,弄清人才需求,为后续人才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实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三者的有机融合。着力构建特色招才引智平台,拓宽引才方式,健全柔性引进政策,创新技术入股、专家顾问、兼职挂职、节假日服务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型”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高端人才。
围绕发展“育”人才。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引才很重要,育才也必不可少。只有持续学习、深造晋级,才能避免人才“原地踏步”。要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培养一批县委发展急需的人才,按照“因材施教、全面覆盖、资源共享、梯次递进”培养思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类型、岗位、需求“订单式”制定长短结合的培养规划,通过理论培训、上挂学习、下挂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推动人才到重大工程、重要领域、重点产业、基层一线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立足实际“用”人才。强化“一盘棋”思维,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推动人才流动,特别是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破解区域人才协作体制机制障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人才量身定制岗位、平台,才能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发挥最大价值。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鲜明“做实事、重实干、强成果转换”导向,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倾向,将真才实干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局面,切实树立良好的用才“风向标”。
优化环境“留”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健全激励机制,出台保障政策,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人才,明确生活待遇、晋级和荣誉奖励、重点项目支持等人才政策,细化安家补助、配偶就业、子女教育、健康保障等配套制度,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枷锁”,为人才消除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2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同时这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用心用力的一件大事。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在思想上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增强“四力”为抓手,打造人才高地,培育“人才森林”,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选育出党的好干部和群众的贴心人。
增强“引领力”,加强思想淬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上的弦不绷紧,就会在方向上迷离、轨道上偏离。培育“人才森林”,要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升华思想境界、提升思想能力。要引导干部经常检视自身的思想言行,及时掸去思想上的灰尘,不断加强自我净化、自我约束、自我修炼,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潜移默化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产生“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效果。只有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才能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思想防线,培育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增强“鉴别力”,突出政治历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组织部门要从“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着力,为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续火添柴,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始终。要将站稳政治立场当成“头等大事”来办,决不犯迷糊、搞动摇。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以政治分析和解决问题,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清醒头脑,对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坚定不移地做。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严守纪律,明辨是非,经得住“糖衣炮弹”袭击,摆得脱名缰利锁束缚,做到不为欲所扰、不为贪所绊,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增强“战斗力”,注重实践锻炼。“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实践锻炼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干部最管用的办法。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注重实践锻炼,就要干部多一些接“烫手山芋”、做“热锅蚂蚁”的经历,使其在“吃劲”岗位上磨炼摔打、经受考验,在学习感悟、历练成长中,逐渐练就处理“棘手事”、解决“矛盾窝”的硬功夫。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能检验干部是否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勇气,是否具备应对风险、直面挑战的能力,从事组织工作,一定要把实践锻炼作为重点,选拔培育出更多能战风雨、勇挑重担的优秀人才。
增强“竞争力”,强化专业训练。“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当前,知识“保质期”越来越短,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部分干部蛰居于一方小天地,沉迷于“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妄想用老办法、老套路解决新问题、新挑战,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一事无成。加强专业训练,就是要全面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要以“本领恐慌”“能力危机”的忧患意识,跳出“闭门造车”的怪圈,勤于进行知识更迭。要拿出“燕子垒窝”恒劲,练就一番过硬本领,让干部在补短板、强软肋、扫盲区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各部门单位中的“金招牌”“活字典”。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3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拓宽来源渠道,提升能力素质,确保才尽其用,让乡土人才成为“香饽饽”。
唯才是举,拓宽来源渠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既需要高科技人才、专家、学者,同样也需要熟悉本土环境、具有实践经验的乡土人才。可以说,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金种子”。这就需要从“选、育、管、用”入手,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基层组织部门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将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电商达人、“土专家”等各类乡土人才全方位摸排识别。按照发展领域、生产规模等制定衡量标准进行分类,将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纳入后备人才信息库,进行跟踪培养、规范管理,为乡土人才成长搭建“破土而生”的环境。要坚持重心向基层一线集聚、政策向乡土人才倾斜,提升乡土人才“获得感”。要通过内部培养、对外回引,多渠道识别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实训促学,提升能力素质。乡土人才大都集中在乡村一线种养殖业、手工业、服务业中,在带强产业发展、带领技艺传承、带动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着“引擎”作用。要通过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专题培训、农业经纪人培训等,抓好乡土人才孵化,搭建好“乡土人才”培养快车道,不断健全乡土人才“成长链”。乡土人才大多来自基层一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培训内容设置上,要有针对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贴当地实际,力争“点菜”下单,做到向上“接天线”,传达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向下“接地气”,针对各项产业发展具有实操性指导,“温度”“深度”并存,差异化、精准化培养。基层组织部门要对带动群众致富、产业发展,业绩突出的乡土人才高度重视,激发其乡土情怀,提升干事创业的激情。
精准识才,确保才尽其用。乡土人才,引进、培育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当下,部分乡土人才有技术、有手艺,但因发展、观念等限制,往往是“单打独斗”“小打小闹”,难以规模化发展。才尽其用,要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奖励和考核机制,通过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鼓励支持各类乡土人才领办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种养殖示范基地,吸纳群众入股,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同时,建立乡土人才“传帮带”机制,为乡土人才明确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结对帮带”,分类分批、实地指导。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心得体会篇4
2月1日,2020年度浙江省苍南县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召开。县委书记在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全域建强、锚定赶超发展、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扛起工作使命,确保工作落实落细,奋力开创基层党建新局面,全力推动人才工作迈向新台阶。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才能推动人才工作迈向新台阶?就像在芯片领域,当芯片密度逼近原子尺度后,只有建立新的“量子优势”,才能打破经典“摩尔定律”一样;
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有建构起降维打击的人才工作“量子优势”,才能打破人才工作“摩尔定律”,进而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建构人才工作“量子优势”,要占据“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人才政策高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才概念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快递小哥”“带货网红”“职业农民”等新兴职业已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磁极”。因而人才政策也要紧跟新业态、新分工以及地方发展新形势的变化,从而为一些新兴职业提供畅通无阻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政策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使之真正融入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培养出新的产业链,以快速反应的人才政策激活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激活地方发展活力。
建构人才工作“量子优势”,要提升“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的人才服务能力。人才是否进得来,留得住,关键要看地方服务人才能力的硬度、温度。因此,首先要以实实在在的引才举措,从户籍、社会福利、安家服务、科研经费等方面为人才送上一道能摆得上桌面的“硬菜”;
再次要以“巴适得很”的跟踪服务,解决人才引入后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真正为留住人才提供暖心温度;
最后还要做好人才工作参与者的培训和教育,使之在为人才服务过程的点点滴滴中,更好地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地方的诚意与真心,从而真正以“周公吐哺”的姿态,赢得“天下归心”的效果。
建构人才工作“量子优势”,要完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人才使用机制。落实人才工作,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这个中心目标上来。那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匹配度”?这就要求在具体落实人才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方实际,全面梳理本区域内产业、事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同时,全面梳理区域内人才的各项属性,引导和服务好人才到相适应的产业、事业中发光发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与产业、事业对口对位,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发挥出地方发展的一个个“长板效应”。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时代 强国 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心得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感想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观后感 推进人才建设 迈向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关于人才强国心得体会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心得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观后感 人才强国战略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