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全文),供大家参考。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1 11 月 月 3 3 日,2 2022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对科技强国的高度重视。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可以更好驱动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更好驱动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落后就要挨打 ”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决心改变科学技术的落后状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追赶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先后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6 年 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他迅速果断地作出批示,推进“863 计划”的实施。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八大宣告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已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对数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一批前沿性、关键性新兴战略科技和新兴产业,正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瞄准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链整体效能,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源、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要看我们能不能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建设科技强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科技创新和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贡献。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建设科技强国的“四个面向”之一,旗帜鲜明地强调了科技创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发展方向。
科研攻关、科技创新,为贫困地区带来了先进发展理念、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管理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国在患者治疗、疫苗研发、疫情防控等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
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共同富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则必然要走科技创新之路。2022 年 11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并召开农业科技工作座谈会,作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指示,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 20 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统筹推进科技强军与科技强国,构筑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战略屏障,必须坚持三个融合发展。
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部分明确,要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 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
坚持军事科技创新与国家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从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方面,军事科技的发明和发展常常是国家工业产业发展的先导和助推器;另一方面,许多最新的科技发明创造往往最先被军事工业领域利用和应用性开发。从我国历史实践看,上世纪 60 年代,我们“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的许多军事工业生产基地,成为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工业、产业的重要发展基础。军事科技创新与国家科技创新是互为引擎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
坚持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文章。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所以,军队要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力度。密切关注世界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强化开放共享观念,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挖掘全社会科技创新潜力,形成国防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
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科学技术是人类伟大创造性活动的结晶,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中国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为了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新
征程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历史经验证明,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所在。在 2022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要求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确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就必须准确研判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变革大势,力争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深刻调整中赢得战略主动,坚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如今国际创新格局正在重塑,世界创新重心正逐步东移。随着创新模式、科研范式的深入发展和调整,创新生态的重要性、影响力日益凸显。全球性科技规则与议事制度,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日益加深,公平竞争、协同发展成为全球创新治理的重要演变趋势,并对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提出新的要求。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其科技创新团队应当把握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同时也应当敏锐地抓住这个参与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治理变革的战略性机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努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重大课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
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目前尚未完全得到控制,面对传染病大流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5 月全球健康峰会上指出:“我们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今年 10 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际社会应该齐心协力,以科学态度应对并战胜疫情。他提出全球疫苗合作倡议,加强疫苗科研合作,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就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早日作出决定,鼓励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目前,中国已向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为构筑全球疫苗防线作出积极贡献。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坚决摒弃“疫苗民族主义”,弥合“免疫鸿沟”,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叹道:“中国人民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我国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开展国际科研交流合作,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中国医疗科技创新优势,同有关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际社会组织等开展科研合作,为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