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完整文档)

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14 15: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完整文档)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正处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叠加期和历史交汇期,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坚持把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最重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实事、最强的发展动力,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聚焦“三个落实”,脱贫攻坚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状

  态

  创新“七看七帮”工作法,实施精准帮扶,确保扶在点上、

  扶在根上、扶在效上。2014 年至 2019 年 6 年时间,全区共减贫

  9741 户 29917 人(未脱贫 10 户 38 人,均为 2019 年新识别),

  贫困发生率从 2.9 下降到 0.01。一看居住环境,帮家园美化,深入推动“三清一改”,实现厕所、供水、厨房、圈舍、院坝、排污排水设施“六个建好”,引导农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促户户清洁、村村“清爽”。二看农房质量,帮住房安全,实施农房全面筛查、户户比对,全面推进贫困户 c、d 级危房改造,同步

 研究推动解决一般户唯一住房安全隐患,确保农户住上安全房、舒心房。三看就业状况,帮吃穿无忧,打造返乡创业园 6

  个、扶贫车间 6 个,贫困对象转移就业 1756 人,公益性岗位安

  置 1047 名,对确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政策兜底,做到应兜尽兜。四看子女入学,帮教育成长,建立教委、公安、镇村、帮扶责任人、学校、家庭六位一体“控辍保学”机制,通过“分段资助”“送教上门”等方式,对 9146 名贫困户子女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实现零辍学、零失学。五看健康状况,帮诊疗到位,探索建立实施“四个百分百”医疗扶贫模式,全区所有贫困户全覆盖享受医疗保障,确保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六看水源水质,帮饮水安全,投入资金 3842万元建成贫困村饮水安全

  巩固提升工程 86 处,“一户一策”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实现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用水方便程度四达标,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七看产业发展,帮收入稳定,统筹资金 2100 余

  万元,落实产业补助政策;选派 523 名产业技术员全程指导帮

  带,培育壮大草蔸萝卜、糯玉米、蜂蜜等 10 个主导产业;全方位联通生产、流通、销售环节,从土地出租、投工投劳、保底

  分红等方面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长效增收、稳定脱贫。

  (二)聚焦“五大振兴”,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任务落实落

  地

  以“两镇七村”为示范带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永

  城镇中华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市乡村振兴重点村。一是以三产融合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綦江区入选辣椒优势区、早熟梨优势区、生态畜牧功能区、花椒功能区、甜糯玉米功能区,26 个产油大县之一,赶水草蔸萝卜基

 地获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峰镇成功创建全国中蜂成熟蜜示范基地,农户承包地确权颁证、农村“三变”、“三社”融合等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区农村经营管理站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二是以培训培育为重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900 人,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技能培训 186 期 7191

  人,打造市级充分就业村5个,建成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2个。三是以宣传发动为手段,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移风易俗为工作切入点,确定 4 镇 9 村(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修订完善

  381 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登记备案,建立村民议

  事会 130 个、道德评议会 94 个、红白议事会 160 个,全区无事酒大幅下降。四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绘好乡村

  振兴“底色”。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四好农村路”列入全市分类示范县(区)。五是以乡村善治为目标,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开展“1+5+n”社会治理现代化队伍建设,推动“枫桥经验”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深化创新,全覆盖开展村规民约“法律体检”,打造“分钟法律诊室”93个,新华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对标中央部署,对表市委要求,对照群众期盼,我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如:基础设施还需完善。綦江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 67.6、丘陵占

  32.4,有 156 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资金投入还需倾斜。在财力十分吃紧的前提下,虽然扶贫资金投入纵比增幅大,但与

 重点区县相比仍有差距。稳定增收还需长效。扶贫特色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效益仍需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仍有难度。扶志力度还需加大。个别贫困户仍有“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还需持续激发。

  三、几点建议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精神,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以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全区各镇村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助力破解相对贫困,确保脱

  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胜利。

  (一)做好观念衔接,为乡村振兴奠定思想基础

  一是注重理论指导的连续性,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精神实质,继承“精准”理念,总结脱贫攻坚先进理论和优秀经验,指导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二是要加强工作衔接,强化减贫工作与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统筹协调,建立完善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试点,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能力,实现“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

  (二)做好规划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路径

  要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规划应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编制衔接好区镇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专业规划,统筹考虑乡村人口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

  (三)做好政策衔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要完善和优化政策体系,促进相关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案。一是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梳理现行扶贫政策,总结提炼脱贫攻坚中成熟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用于完善乡

  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二是促进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政策的转变。逐步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社会保障措施。深化完善激活农村“人、地、钱”要素的政策措施,制定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拷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专项政策,均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避免“政策悬崖”问题的出现。

推荐访问: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 脱贫 攻坚 衔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