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最苦与最乐》教案3篇

《最苦与最乐》教案3篇

时间:2023-03-30 16: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苦与最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最苦与最乐》教案3篇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分段落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一)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

  (二)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五、研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1~2段。

  2、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

  3、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4、精读第4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5、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名言: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六、布置作业

  1、就下面几个问题的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2)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

  (3)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2、完成学生用书练习题。

  最苦与最乐(1~3)人生最苦的事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礼未赔背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未尽的责任(4)人生最乐的事处处尽责任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时时快乐责任尽完了(5~6)人*于负责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越大不应逃避责任负责任是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责任”这一话题。

  二、检查字音(课件出示)

  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1、明确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脉络、

  2、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理解责任的含义,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四、学习课文,整体把握

  (一)我是课堂小主人

  学习方式: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情况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对字、词、句的理解方面。

  2、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考虑。

  3、从文章内容与结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重、难点

  思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作者是如何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

  3、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作者为证明它引用了那些古语、俗语?

  4、人生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学生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分组竞赛回答)

  五、总结课文,梳理结构(课件出示)

  六、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文章的题目叫《最苦与最乐》,齐读最后一段,看哪些句子分别照应了“最苦”和“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七、思维拓展:

  (一)我说你说明责任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

  作为我们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责任究竟有些什么呢?请照仿例句说话。

  例句:责任是一丝不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责任是“

  (二)品尝人生苦与乐

  讨论:给你一串葡萄,有酸有甜,你是先品甜的还是先尝酸的?

  八、结束语

  九、作业:

  1、积累:

  请摘抄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写作: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选择其中一种责任写一写你感受到的苦与乐

  十、板书设计

  最苦未尽责任与最乐尽责任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阅读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1)

——最苦与最乐教案10篇

最苦与最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与文章的脉络。

  2.学习作者如何讲责任与未尽的苦处与乐处,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章提到的责任的观点,理清文章结构与脉络。

  2.难点:理解责任的`内容,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苦乐

  1、谈话导入新课。

  2、读课题看看标题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二、自读自悟

  1、介绍略读方法。

  2、给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学习。

  自读提示内容:用换标题的方式理解文章

  《苦与乐》——结合课文内容找观点

  《最苦与最乐》——结合旁批提示理清思路

  3、学生自读学习

  三、互动质疑

  1、既然讲的是苦乐,为何标题不是《苦与乐》?

  2、《最苦与最乐》能表现作者思想,为何标题不是《最苦与最乐》?

  教师围绕自读提示,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明确课文内容与结构。

  四、 点拨反馈 (结合实践,谈苦乐)

  1、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2、围绕“你还觉得苦吗?”谈苦乐。

  五、感悟分享(补充资料,自主展示,说责任)

  1、根据课后阅读提示明确“责任”。

  2、给出梁启超的资料,感知“责任”。

  六、总结拓展(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引导拓展)

  谈收获,明责任。

  七、推荐作业。

  1、微作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2、作者是如何把责任与苦乐这么大的话题说的入情入理、让我们感同身受?再读课文,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试从写作上分析一下(提示:可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

最苦与最乐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 学习本文讲道理进行论证的方法。

  3. 品味、学习本文凝练轻灵流畅亲切富含哲理的语言风格。

  二、 教学方法

  活动式教学法,运用“实话实说”的活动形式组织课堂学习。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 激趣解题

  1.老师提问:你觉得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2.有关作者梁启超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两遍,查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并在文中画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

  2.师生交流讨论。

  (三)、 研读课文 品析交流

  1.老师事先把学生分成六个组,教师设计好关于课文1—3段的6个问题,并把它们分别写在纸条上,各组派一个人抽签选定问题。 2.学生品读1—3段,思考讨论问题的答案。

  3.设计的问题是:

  ①第一段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你能仿照这种句式仿写一两句吗?

  ②文中第三段说“人生 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为什么?

  ③文中第三段说“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个自己感受过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吗?

  ④在这几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一句?找出来,简单赏析一下。

  ⑤课文写最苦的内容写了两段,为什么写最乐的内容只写了一段?

  ⑥读了这三段内容,你有什么疑问?提出两三个来。

  4.各组选派一个人做“实话实说”活动的嘉宾,老师做节目主持人,其余学生做观众。开展实话实说活动。

  活动操作要领:教师(主持人)依题号顺序提问,抽到本题的嘉宾先答。如果答案不完整或有不同意见,其他嘉宾和观众可以发言补充或争鸣讨论。教师做相机点拨,掌握控制好讨论交流的话题走向。做到既避免冷场又不可任由对话偏离话题。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全班学生思考: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②前三段写的什么内容?

  2.集体讨论问题①②

  (二)、研读课文 品析交流

  1.教师组织分组、抽签、定问题。

  2.学生根据抽到的问题,品读课文相关内容。

  3.设计的问题是:

  ①前三段已经讲清了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第四五段还有必要写吗?为什么?

  ②举例说明“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这句话的道理所在。

  ③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

  ④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⑤以“梁启超,我想对你说……”作为开头,写一段300字的短文。

  ⑥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3句以上。

  4.各组选派一个人做“实话实说”活动的嘉宾,老师做节目主持人,其余学生做观众。开展实话实说活动。

  5.操作要领同上。

  (三)、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最苦与最乐教案3

  教师寄语: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理解并体会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人生中最苦与最乐的事。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大抵()契()悲天mǐn()人

  2、解释下列词语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3、梁启超,代资产阶级者者、者。字,号别号。

  4、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

  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俗语无入而自得

  孔子任重而道远

  孟子如释重负

  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5、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并依此给课文划分段落

  是最苦,是最乐,人生应,而不应。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联系的?结论是什么?

  2、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又是怎样回答的。

  3、朗读第①②段,划分每段层次,概括层意。

  4、找出文段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2、用课文中的话将句子补充完整,并谈谈句子的特点和作用。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请找出来。

  ,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六、课堂

  1、学生自我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2、师生共同

  七、当堂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②到了长城,责任自然压在我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

  2、指出下列句子的论证方法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文中"最苦"指,"最乐"指,中心论点是。

  4、读罢,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自己目前应担负的责任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完成?

  5、结合课文,怎样理解孔子的"无入而不自得"?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最苦与最乐教案4

  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

  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谈话)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有《饮冰室合集》。

  教学过程

  1、议论文小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

  (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2、解题: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结构:分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2)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如何阐述“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

  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4)作者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观点。

  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4、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④曾子还说哩

  ——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1、论证思路严谨。

  2、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最苦与最乐

  最苦——未尽责任最乐——尽责任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议论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之后从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然后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梁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简洁、亲切等特点。

最苦与最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与文章的脉络。

  2.学习作者如何讲责任与未尽的苦处与乐处,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章提到的责任的观点,理清文章结构与脉络。

  2.难点:理解责任的内容,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苦乐

  1、谈话导入新课。

  2、读课题看看标题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二、自读自悟

  1、介绍略读方法。

  2、给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学习。

  自读提示内容:用换标题的方式理解文章

  《苦与乐》——结合课文内容找观点

  《最苦与最乐》——结合旁批提示理清思路

  3、学生自读学习

  三、互动质疑

  1、既然讲的是苦乐,为何标题不是《苦与乐》?

  2、《最苦与最乐》能表现作者思想,为何标题不是《最苦与最乐》?

  教师围绕自读提示,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明确课文内容与结构。

  四、点拨反馈(结合实践,谈苦乐)

  1、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2、围绕“你还觉得苦吗?”谈苦乐。

  五、感悟分享(补充资料,自主展示,说责任)

  1、根据课后阅读提示明确“责任”。

  2、给出梁启超的资料,感知“责任”。

  六、总结拓展(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引导拓展)

  谈收获,明责任。

  七、推荐作业。

  1、微作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2、作者是如何把责任与苦乐这么大的话题说的入情入理、让我们感同身受?再读课文,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试从写作上分析一下(提示:可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

最苦与最乐教案6

  教师寄语: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理解并体会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人生中最苦与最乐的事。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大抵()契()悲天mǐn()人

  2、解释下列词语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3、梁启超,代资产阶级者者、者。字,号别号。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著有《》

  4、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

  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俗语无入而自得

  孔子任重而道远

  孟子如释重负

  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5、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并依此给课文划分段落

  是最苦,是最乐,人生应,而不应。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联系的?结论是什么?

  2、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又是怎样回答的。

  3、朗读第①②段,划分每段层次,概括层意。

  4、找出文段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2、用课文中的话将句子补充完整,并谈谈句子的特点和作用。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请找出来。

  ,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六、课堂

  1、学生自我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2、师生共同

  七、当堂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②到了长城,责任自然压在我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

  2、指出下列句子的论证方法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文中"最苦"指,"最乐"指,中心论点是。

  4、读罢,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自己目前应担负的责任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完成?

  5、结合课文,怎样理解孔子的"无入而不自得"?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最苦与最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与文章的脉络。

  2.学习作者如何讲责任与未尽的苦处与乐处,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鼓励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文章提到的责任的观点,理清文章结构与脉络。

  2.难点:理解责任的内容,了解人生的最苦与最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苦乐

  1、谈话导入新课。

  2、读课题看看标题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二、自读自悟

  1、介绍略读方法。

  2、给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学习。

  自读提示内容:用换标题的方式理解文章

  《苦与乐》——结合课文内容找观点

  《最苦与最乐》——结合旁批提示理清思路

  3、学生自读学习

  三、互动质疑

  1、既然讲的是苦乐,为何标题不是《苦与乐》?

  2、《最苦与最乐》能表现作者思想,为何标题不是《最苦与最乐》?

  教师围绕自读提示,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明确课文内容与结构。

  四、 点拨反馈 (结合实践,谈苦乐)

  1、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2、围绕“你还觉得苦吗?”谈苦乐。

  五、感悟分享(补充资料,自主展示,说责任)

  1、根据课后阅读提示明确“责任”。

  2、给出梁启超的资料,感知“责任”。

  六、总结拓展(学生自主总结,教师引导拓展)

  谈收获,明责任。

  七、推荐作业。

  1、微作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2、作者是如何把责任与苦乐这么大的话题说的入情入理、让我们感同身受?再读课文,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试从写作上分析一下(提示:可从修辞手法、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

最苦与最乐教案8

  【基础知识精讲】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

  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失意:不得志。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五、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学于广州万木学堂。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论》等。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六、文章主旨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除两三岁的孩子外,人人都有应尽的责任。论证了一对姊妹命题: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七、结构分析

  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论述“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4、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第一部分的两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主论,第2自然段是辅论。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比设问,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贫、失意、老、死,然后一一加以否定,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这是第一层。第二层论述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理由。第三层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合理的答案。这时自己的观点就水到渠成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辅论的第2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了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礼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况是不敢见面,梦里有影子缠着。以此照应第1自然段的“受良心责备而又无法逃避”。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又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己,使议论更加深入。第三个层次照应第1自然段: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了(未尽)责任才是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只有一个自然段,而且不单单谈快乐也谈到了痛苦。为什么第一部分完全谈痛苦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两者都谈到了反倒用了一个自然段呢?为什么一个均衡的题目,在行文论述时两个方面却不均衡呢?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作者给“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就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于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中就无需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明白了这一点还能解开另一个谜,那就是关于题目的谜。一般以一对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如“真诚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而本文却是倒着的:“最苦与最乐”。现在我们明白,既然作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那么只有无论述“最苦”,后论述“最乐”才顺理成章,既然行文是这样的顺序,那么题目自然也该是这样的顺序。当然,此部分用笔墨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痛苦的状态便于描述,而快乐的状态却难以描述。、

  第三部分论述“人生应当勇于尽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一般议论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无外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果说本文第一、二两个部分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第三部分回答的就是“怎么办”的问题。当然,这两个方面本身也都有“为什么”的问题。这一部分也有两个自然段,前一个自然段论述“人生应当勇于尽责任”,其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后一个自然段论述“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其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这两个方面互相支持,使论证更加有力。

  八、写作特色

  1.论点的姊妹命题。

  以联言命题做文章论点的情形比较少见,一般只在议论一对范畴时才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最苦与最乐”的指向“负责任与尽责任”不是两个迥异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这种辩证思维所把握的有机联系使全文的议论浑然一体。

  2.文章语言既凝重又轻灵,既流畅又简洁。

  梁启超是*颇有影响的大学者、思想家,他的远见卓识、深厚的思想文化修养,他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热烈情怀共同铸成了这种庄重的语言风格。本文的关于人生观的大问题,作者当然要多一份深思熟虑。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娓娓道来,语重心长。读起来使人感到句句教诲。例如:“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本文语言凝重,却轻捷自如。语言的灵活表现在多种句式、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例如:就句式而言,开头就运用了设问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后面有反问句“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除此还有陈述句和感叹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有主动句和被动句。就表达方式而言,有议论、有叙述、有抒情。就论证方法而言,第1自然段用的是演绎论证方法中的选言证法,第2自然段用的是归纳论证,其他许多地方都用了引证法。单就引证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体表达都不一样。例如:引用“如释重负”时,作者说“古语说得好”;引用“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作者说“俗语亦说”;引用“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时,作者用了“曾子还说哩”,一个“哩”字,可见其语言之轻灵之气。

  排比是形成文章语言流畅之势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的排比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行文的流畅不仅表现在句与句之间,而且也表现在段与段之间,表现在整篇。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了“翻过来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用了“然则”进行过渡使各部分之间衔接非常紧密。

  本文语言的简洁在于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例如: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后的轻松愉快喜悦的心情,接着概括说“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作者的语言运用十分简练,容量很大,例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可以使读者展开来联想到很多丰富的内容。

  九、重点语句分析

  1.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分析:这是个句式灵活的排比,在第二个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第三个句子中加了“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这样使句子的表述更准确,更形象。同时,这里用了三个“凡”来表示这些情况的普遍与广泛,同时也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加以仔细的分类,可见作者对这个大问题的谈论多么审慎。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分析:这一句虽然很短,但却有三层意思:a.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b.孟子这句话的意思与前面所说的“痛苦之后是快乐”似乎不一致;c.为什么这样呢?

  3.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分析:这句话中的“这个”指的是什么呢?根据上文看,前面说了“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所以,只理解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不对的,所以这里的“这个”指的是“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十、课后习题解答

  (一)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未尽责任),因为未尽责任会受良心的责备,并且无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责任,因为只有从痛苦中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结论是: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课文中的设问还有:“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

  (三)1.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过的便是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2.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3.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特点与作用提示:句式对称,整齐,使句子表达十分流畅。

  (四)略。

  a?讨论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a、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b、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c、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第2自然段:?

  a、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b、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c、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b、讨论第二部分:

  a、什么事最快乐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b、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c、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c、讨论第三部分:

  a、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b、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c、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d、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③小结: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

  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①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

  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第三步: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上一篇:《最苦与最乐》教案6

  下一篇:小小说两篇《界碑》教案

最苦与最乐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

  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谈话)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有《饮冰室合集》。

  教学过程

  1、议论文小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

  (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2、解题: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结构:分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2)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如何阐述“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

  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4)作者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观点。

  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4、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④曾子还说哩

  ——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

  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

  1、论证思路严谨。

  2、语言庄重、灵动、流畅、简洁。

  最苦与最乐

  最苦——未尽责任最乐——尽责任人生应尽责而不应避责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议论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之后从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然后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梁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简洁、亲切等特点。

最苦与最乐教案10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著作有《饮冰室全集》。

  二、检查预习

  1、注音:

  契(qì )约揽(lǎn) 大抵(d ǐ )悲天悯( mǐn)人

  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得志——失意

  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如释重负

  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悲天悯人

  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无入而不自得

  三、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完后告诉老师:

  __未尽责任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尽责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负责任_____,而不能____逃避责任______ 。

  文章结构:

  一、(1、2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②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第二课时

  四、师生探究

  讨论第一部分:

  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讨论第二部分:

  1、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

  尽了责任

  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

  讨论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说明了: 人生当勇于负责。

  2、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3、第五自然段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本文作者的观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快乐。

  寻找论据

  道理论据: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事实论据:“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

  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4、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负责任是人生

  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最大的痛苦

  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分论点1)

  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

  引证法:古语、俗语、名言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大的快乐

  比喻论证

  中心论点

  (分论点2)

  对比论证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不能逃避

  五、实话实说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负有怎样的责任?

  作为学生:

  作为子女:

  作为公民:

  六、拓展升华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成语、俗语、谚语等。

  拓展探究:

  责任从何而来,作者如何论述?请说说你自己学习生活中有怎样的责任。

  受过最大好处的人:父母、亲戚、师长、同学

  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做人、求知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爱心行动

  我们要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从小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七、课后作业: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板书设计

  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

  (分论点1)

  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

  引证法:古语、俗语、名言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大的快乐

  比喻论证

  中心论点

  (分论点2)

  对比论证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当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

  不能逃避

  课后反思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2)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5篇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2、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

  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作:《饮冰室合集》。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再分段落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

  (一)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

  (二)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两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五、研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1~2段。

  2、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呢?

  (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

  3、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4、精读第4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

  (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

  5、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名言: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六、布置作业

  1、就下面几个问题的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2)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

  (3)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2、完成学生用书练习题。

  最苦与最乐(1~3)人生最苦的事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礼未赔背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未尽的责任(4)人生最乐的事处处尽责任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时时快乐责任尽完了(5~6)人*于负责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越大不应逃避责任负责任是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最大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2

  一、课题释疑理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苦与最乐》。之前,大家已经阅读了课文,我想先问问大家,发现课文标题的特点没有?

  生1:是一个并列短语。

  生2:前后两个词语之间意思相反。

  师:像这样的标题大家还见过吗?

  生3:本册还有一篇课文《重复与变化》。

  师:大家觉得这样的标题好吗? 生4:很好!很引人注目。 生5:能够引起读者对内容的思考,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将这个题目改为“乐从苦中来”,行不行?

  生6:不行,文章并不是写苦与乐的关系的。

  师:那就改成“苦与乐”,可以巴? 生7:也不行,改后的题目太宽泛了。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苦与乐的典型情况,也就是“最苦”和“最乐”的事。

  生8: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最苦和最乐的事各是什么。

  师:作者认为最苦与最乐的事到底是什么呢?

  生9‘: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最乐的事是尽了责任。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文中能找到证据吗?

  生10:第l段开头写到“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第3段开头写到“自然责任尽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师:看来最苦与最乐的事都与责任有关系。(板书:未尽――责

  任――摄苦;尽一责任――最乐。) 看来题目不能改了,改了与文章内容不太相符。那将题目改成“最乐与最苦”,总可以吧?

  生11:还是不能改,因为文章的顺序是先写最苦,后写最乐。 师:除了顺序原因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12:一般说先苦后甜,先写苦,再写乐,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生13:这种“最苦”,一般的人不容易体会,放在前面写引入注意些。 师:俗话说,快乐易写,痛苦难描,所以作者将“最苦”先写,重点写。那文章到底哪些地方写“最苦”,哪些地方写“最乐”呢?

  生14:第l、2段写最苦,第3段写最乐。

  师:第4、5两段是在写什么呢?(生概括不上来。)请同学们一起将这两段文字再默读一遍吧! 生15:进一步论述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不能逃避责任。

  师:这与课题有关系吗?

  生16:这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深化,道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文本解读触心灵

  师:通过大家对文题的审读,我们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但是这不算读懂了课文。真正读懂课文还得走进作者的思想,走进作者的情感,从文中读出自己的影子来。怎么读出自己的影子来呢?比如老师读“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这句话,就想到我今天上这节课,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给了我压力,我就有了一种责任。要是我推掉这节课,身体可能会轻松些,但是我就会担心其他老师们会怎样评价我,也许就有人。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3

  一、导入谈话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

  二、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提示:

  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痛苦的许多的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三、精段研读,品位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过渡衔接词语。(联系前一段的“翻过来看”,理解衔接严密的特点。)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设问句、句中引用名言。(联系1、3段开头的设问体味大处着笔、语言凝重的特点;孟子的话“终身之忧”与前面“苦后是乐”说法似乎不一致,要正确理解。)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联系其他处的语气助词品位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角度体味凝重;从词句的容量角度体味简练)

  5、“苦中真乐”苦乐观。(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四、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五、课后研习,整理心得

  1、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2、写一篇心得体会。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4

  教师寄语:

  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3、理解并体会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

  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人生中最苦与最乐的事。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大抵()契()悲天mǐn()人

  2、解释下列词语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3、梁启超,代资产阶级者者、者。字,号别号。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著有《》

  4、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

  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俗语无入而自得

  孔子任重而道远

  孟子如释重负

  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5、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并依此给课文划分段落

  是最苦,是最乐,人生应,而不应。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作者把苦乐与责任联系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苦乐观。他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联系的?结论是什么?

  2、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他又是怎样回答的。

  3、朗读第①②段,划分每段层次,概括层意。

  4、找出文段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2、用课文中的话将句子补充完整,并谈谈句子的特点和作用。文中还有这样的语句吗?请找出来。

  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六、课堂

  1、学生自我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2、师生共同

  七、当堂训练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②到了长城,责任自然压在我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

  2、指出下列句子的论证方法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文中"最苦"指,"最乐"指,中心论点是。

  4、读罢,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自己目前应担负的责任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完成?

  5、结合课文,怎样理解孔子的"无入而不自得"?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最苦与最乐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解作者生*,初步积累议论文相关知识,掌握文中“悲天悯人、任重道远”等词语意思。

  2、初读文章,理清课文论证思路,学习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中举人。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2、生字注音

  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

  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凡属(fán)

  3、文体知识

  (1)论点(证明什么):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不运用修辞和疑问句。

  (2)论据: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四、自主学习

  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XXXXXXX是人生最大的痛苦;XXXXXXX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XXXXXXXXXXX,

  而不能XXXXXXXXXX。

  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五、合作探究

  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2、本文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含义?

  六、拓展练习

  1、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整理本文中的经典语句。

  2、用“读读写写”中的四字词语写一段话。

  *凉十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15课《最苦与最乐》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2、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3、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3)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设计3篇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初步积累议论文相关知识,掌握文中“悲天悯人、任重道远”等词语意思。

  2.初读文章,理清课文论证思路,学习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生*,初步积累议论文相关知识。

  三、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中举人。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2.生字注音

  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

  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凡属(fán)

  3.文体知识

  (1)论点(证明什么):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不运用修辞和疑问句。

  (2)论据: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方法: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四、自主学习

  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

  XXXXXXX是人生最大的痛苦;XXXXXXX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XXXXXXXXXXX,而不能XXXXXXXXXX。

  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2.本文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含义?

  六、拓展练习

  1.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整理本文中的经典语句。

  2.用“读读写写”中的四字词语写一段话。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

  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责任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学难点: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任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责任”这一话题。

  二、检查字音(课件出示)

  三、出示学习目标(课件)

  1.明确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脉络.

  2.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理解责任的含义,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四、学习课文,整体把握

  (一)我是课堂小主人

  学习方式:学生根据所学课文的情况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1、对字、词、句的理解方面。

  2、从议论文的三要素考虑。

  3、从文章内容与结构思考。

  (二)师生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重、难点

  思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作者是如何来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

  3.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作者为证明它引用了那些古语、俗语?

  4.人生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学生分析讨论后,让学生分组竞赛回答)

  五、总结课文,梳理结构(课件出示)

  六、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文章的题目叫《最苦与最乐》,齐读最后一段,看哪些句子分别照应了“最苦”和“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七、思维拓展:

  (一)我说你说明责任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把这种等待化为了一种责任;晚上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了吗?

  作为我们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责任究竟有些什么呢?请照仿例句说话。

  例句:责任是一丝不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责任是“

  (二)品尝人生苦与乐

  讨论:给你一串葡萄,有酸有甜,你是先品甜的还是先尝酸的?

  八、结束语

  九、作业:

  1、积累:

  请摘抄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写作: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选择其中一种责任写一写你感受到的苦与乐

  十、板书设计

  最苦未尽责任与最乐尽责任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设计3

  【活动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的积极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就有这个责任去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氛围。

  【活动目的】

  ⒈让学生对学习的苦与乐有一个初步的、辨证的认识。

  ⒉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难点】

  ⒈重点: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有苦也有乐,体验到“乐在其中”。

  ⒉难点: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以苦为乐,体验成功的艰辛和乐趣。

  【活动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实例,说明学习是苦或是乐;课前收集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小品表演;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到过老师、家长的表扬?心里快乐吗?当你们成绩下降,受到批评或指责时,内心又时怎么样的感受呢?那么,学习到底是苦还是乐呢?今天的活动就是要同学们一起来仔细地品味一下学习的苦与乐。

  二、活动与训练

  ⒈小品表演。提示;学习到底是苦还是乐,我们来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样说的? 小品简介:人物:学生甲、学生乙

  ⒉讨论交流:⑴看了小品之后你同意哪一种说法?

  ⑵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来谈谈你们对学习事苦还是乐的看法。说得好的学生戴上一个精灵的头饰。

  ⒊继续讨论下述三个问题:

  ⑴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有时遇到一道难题,想了很久还是解不出来,后来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这时你们的感受是苦还是乐?

  ⑵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为了迎接考试,连续几天放弃了休息,甚至电视节目也不看,结果在公布考试成绩时知道自己得了100分。这时,你们的内心是不是高兴得无法形容?

  ⑶你们有没有这种想法——今天在学习上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和经理,但自己长大后,能用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和本领,那时,回过头来你们一定会说,学习虽苦犹乐。

  ⒋请同学将收集到的各类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向大家介绍并作解释。

  (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知道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当想到这种艰苦能换来知识、换来赞扬、换来为国家出力的本领时,你们就会体味到“苦尽甘来”,“乐在其中”了。

  四、活动反思

  这堂课,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学习中的快乐和困苦,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4)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5篇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1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题记

  读了《最苦与最乐》,我的感想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文章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来谈论人生的责任。

  我认为: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失去了责任也就失去了一切。它论证了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道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了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是啊,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忧。只能如作者所说:“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一个人在世间活一天,便有一天需做的事,一天须尽的责任。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尽了责任,你会感到很光荣;而未尽责任,你就应该感到惭愧。

  就像我身为班长,我就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来管理好整个班级,使班级进步。虽然有些同学说我爱管闲事、经常打小报告,但我会说:“这是我的责任。”尽了责任,我感到很快乐。

  每日,我们为学习、为生活、为工作而不断奔波,成千上万的琐碎事情就像浪一样朝我们涌来,让我们应接不暇。虽然如此艰辛、如此辛苦,但我们还是会任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每项工作,因为有一个沉重的锁链套在我们身上,那就是责任。

  责任是我们身上不可缺少的东西。让我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吧!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梁启超写的《最苦与最乐》一文后,心情感到十分的不好,因为我没有尽到自己该尽到的责任,所以我的心情总是不好,开始我也不知道我的心情为什么不好,后来读了这遍文章后,才深受启发。

  文中有几句话这样写的: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这几句话看起来朴素,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到责任,不要辜负就行,不管做得好不好还是不好,只要不辜负它就可以了,这样你就是尽得最大的责任了。

  读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伟大的发明家居里夫人,她把她要验究制做的东西,都是当做在为国家尽责任,在为自己尽责任,也在为时间尽责任,不辜负她的责任,不辜负她应尽的责任,居里夫人曾说这样一句话,她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还有伟大发明家达尔文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全部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还有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这难到不是科学家们在尽责任吗?科学家们的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尽责任认准的目标吗?这表现了他们对责任都是无微不致的精神。

  从古至今,哪一位科学家名人不是靠尽责任那种可贵的精神获取成功的.?张海迪下肢瘫痪后,没有自暴自弃,而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获取成功;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学,一生却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

  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有毅力的人和集中注意力的人,我觉不会推掉责任,我应该时时尽责,时时快乐。一日应尽一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痛往坟墓里去,所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做一个爱尽责任的青少年。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3

  梁启超先生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乐的事是责任完了,也就是尽了自己该尽的责任,承担了自己该承担的是,便是最快乐的事。

  是的,每个人对自己有责任,对自己的未来有责任,对别人也有负责。我们中学生的责任是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父母的责任是肩负我们成长所需的物质以及关爱;老师的责任是教育国家栋梁和人才;*的责任是管理好国家,让人民安居乐业;环卫工人的责任是把街道打扫干净……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同的人也肩负着不同的责任。

  责任就像是蜗牛背上重重的壳,蜗牛虽然讨厌这个沉重的壳,但却不会也不能丢弃这个壳。责任更像是老鹰能够展翅飞翔的翅膀,若我们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也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的翱翔。

  责任带给我们痛苦,那种苦不是在老、病、死中能体会得到的。那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尽不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痛苦。但责任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只要我们勇于去承担责任,去面对责任,去完成责任,我们又是开心的,喜悦的。那时脸上的那种笑容,也是不能在小朋友手里拿着棒棒糖、大人手里握着百元大钞是脸上的笑容中体会到的。那是从心底里感觉到的甜,就像一个农民在前面对他的麦田负责,现在收获了一大片麦子时的那种甜。

  所以,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尽责任的时候感受责任的苦,品尝尽责的乐。那时,你会觉得你是世上最勇敢的人,起码比那些不敢面对责任、承担责任的人勇敢。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4

  人生之帆,不是总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因为一帆风顺的我们却早早的迷失了方向!没有了经历任何的磨难又怎么会有所成熟,有所成就?也许所有的经历都需要我们这样生活才会更加的乐此不疲!最苦与最乐,只希望我们深知这体会。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做得更好!生活总是这样,患得患失,之愿我们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相互了解,相互宽容。只希望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在最苦与最乐中感受生活的艰辛与快乐。深知这样的绚丽多姿!愿我们更能够适应这生活。因为唯有这样,快乐的快乐才会更多,我们才将会更多地经历!

  最苦

  也许,生活总是很艰辛,但是这样的来之不易却让我们此生都无法忘记!也许,在最苦的环境中,也能更好地创造一个人吧!也许只有在最苦的环境中才能够磨炼一个人!这也许就是最好的吧!虽然很辛苦,但这才是最好的。现在的吃苦却都是最好的。因为现在的享受都将会是以后的未来。所以生活本就如此,享受的如此却还是学会付出。因为付出总是会有所收获,因为付出总是会有所回报。坦然面对,一切都将是美好的!

  最乐

  或许,生活总是这个样子。在迷失中才能够找回真正的我。生活中的乐此不疲却总是要来到我们的身边。也许这样才是真正的快乐吧!也许在这漫长的人生之中,我们却又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也许我们还不够优秀。的确,现在的我们还很小,经历的实景很少。只要经历的多了,自然也会更加的成熟了!也许,这才是最好的我们。生活本就如此,总是要让我们经历风雨,才终会见彩虹的那一天。也同样学会这个适应社会。因为只有适应了才能有生存下来的道理。才会更好地美好明天。只愿这个社会却不曾抛弃我们。同样,我们还将会初心依旧,唯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愿我们能够好好的把握着青春人生。也许只有这样,命运的脚步才会更向我们走近一步!

  生活总是这样的患得患失,而社会又确实如此的艰辛。最苦与最乐与其这样,还不如尝试着人间的酸甜苦辣!唯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乐此不疲。同样也希望在未来的未来。无论生活怎样艰辛,都咬咬牙学会坚持!相信,这样的人生更加的绚丽多姿!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5

  人的一生中什么最苦?考试?作业?还是有烦恼呢?都不是!我认为最苦的事,莫过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如果我们想要进步,首先我们要学会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说考试,我们每个人都想进步,但就算再努力,直接从倒数第一跳到第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才需要目标,虽说一步千里行不通,但只要把这千里分割成百里,十里……一点一点实现,到最后,便可跨越千里之遥。

  没有目标,我们不但不会前行,反而会越退越厉害。如果不制定目标,茫然前行,就会像是在宇宙数星星,在白天找月亮,只会适得其反。目标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每天节约一千克水,三年左右便会节约一吨水;每天坚持做运动,过一年便会身强体壮;每天坚持练一页字,一年后写下的字与之前相比,就会有天壤之别……目标其实不用太大,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目标,持续的坚持也会让它无限扩大,最后成为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飞跃。

  什么又是最乐呢?当然是完成目标,收获成果的时候。

  如果是考试考得好,得了高分,自然高兴。哪怕只是比上一次高一两分,又如何呢,目标本不宜大,实现了就好。比如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一次考试进步两三名,看起来很小,但如果考十次,他便进步了二三十名,这在考试中算是很难的飞跃。当他把现在的成绩和以往比较时,那种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有一个词语叫“大喜若狂”,没错,如果一个人真的通过制定目标来完成了一件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那可就真的差不多“欲狂”了吧。

  实现了目标有时也会给他人带来帮助,甚至为国家做贡献。比如节约水、电和粮食,每天都有一个目标,当完成目标时,自己为自己的坚持而高兴,同时又为国家、为社会节约了资源,那种突如其来的甜蜜也就自然而来了。

  制定目标,向着目标努力,最后完成目标,收获快乐,这无疑是恰当的进步方法,但还是少不了不懈的努力,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但也要懂得苦尽甘来。我认为没有目标是人生一大苦事;而完成目标,又是人生一大乐事。定下小目标,完成后收获小快乐;定下大目标,完成后则收获大快乐。所以我们更应该播种下属于我们的目标,努力完成它,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5)

——军训的苦与乐作文3篇

军训的苦与乐作文1

  今天早上,我怀着一颗既兴奋又忐忑的心回到学校,因为轮到我们五年级军训了。

  上课铃响起来了,我们的黄老师还没离开教室,我们班的教官已等候在门口了。军人的纪律性果然很强!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梁教官进来。“同学们好!我姓梁,大家叫我梁教官就行了。”梁教官响亮的声音让我们不敢不听他的话。梁教官的个子不算高,但从他挺拔的站姿中,流露出军人特有的庄严肃穆。

  我们在梁教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来到操场上训练。梁教官先让我们立正,然后教我们站军姿。他先给我们示范:抬头,挺胸、腰挺直,眼睛正视前方,两手垂直五指并拢,并绷直紧贴大腿两侧,脚站成小八字形。哇,一个站姿就有这么多要求,当军人真不简单。我想,大人口中说的“站如松”就是如此吧。

  我们一站就是十分钟,肢体不禁松懈下来了。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又大又红,阳光直照到我们身上,虽然秋风飒爽,可我的衣服已紧贴后背了。“别放松,坚持就是胜利!”在教官的厉声鼓励下,我们又挺直了腰板,这次谁也不敢松懈了,因为我们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就这样我们在太阳底下站了一节课,教官满意了,就让我们休息,喝水。水没到喉咙,呀!这水怎么这么甜啊!原来是付出流汗之后,喝的水都是甜的,心也是快乐的。果然,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有收获!

军训的苦与乐作文2

  三天的军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虽然艰苦,但也充实。温室里的鲜花,来到野花生长的荒郊原野,挑战自我,军训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在气温22摄氏度至27摄氏度的军训第一天,烈日当头,操场上站满了学生,大家都机械地听着教官命令,以最快动作做动作。大滴大滴的汗珠从头顶滚落下来,不擦擦吗?我们也想啊,可你手一动,教官便在你身后冷不防地拍你一下,警告你别乱动。

  抬头、挺胸,五指并拢并紧贴大腿两侧,眼睛看着斜上45度角的位置,身体要纹丝不动,十分钟!天啊!在我们眼里看来,这十分钟比十天还长!好不容易熬过这十分钟,接着又马上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动作:稍息立正、跨越立正、蹲下等等,累得我们要酸背痛,许多人体力不支,不舒服,使我们更害怕军训了。

  这次的军训是那么坚苦!而下午的俯卧撑更让我们叫苦连天,怨声四起。过了这三天的军训,在同学们眼里,简直比登天还难。

  虽然这三天的军训一直用烦躁的黑色填充着,但在那黑色的“湖水”上也泛起些许彩色的涟漪。三天严格军训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家的纪律好了许多,原本调皮的小朋友改了许多,变得听话了……军训,是对我们这些“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头上怕摔了”的“小公主”“小皇帝”一次严格的考验,我们过了这次考验,就等于我们战胜了自己,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经历风雨,怎能看见彩虹?”谁能战胜自己,谁就从军训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军训中,苦多,乐趣依然不浅,因为,我们从中懂得了许多!

军训的苦与乐作文3

  就在这个星期五,我们带着无数遐想,走进了从没接触过的军训生活。

  饿着吃空气――惨

  到了吃饭时间,我们激动得要命,眼泪几乎都快涌出来了。可教官又说五年级的同学先吃,为什么我们小的不先吃,让大的先吃,小的“饿死”,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呀?!那时,时间老人好象睡着了似的,每一秒都是按“年”来计算的。我们只好敲着饭碗,看看空空的肚子,坐在一旁。谁买了零食,谁就“遭殃”了!哈哈!

  蹲着练军姿――苦

  该练习军姿了,教官叫我们蹲着练习,谁动了谁就加罚十分钟。教官在军队里走来走去,他那利剑般的眼睛,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去看他了。终于,有位同学忍不住动了一下,教官向那位同学走去,用凶狠的`目光,严厉的语气训斥那位同学。虽然今天天气不热,但是我们已经满头大汗,小杨(看了《绰号漫天飞》的同志一定知道)还流鼻血呢!要不是主教官让我们集合,我们全班也会流鼻血的。我刚想站起来。哎哟!――站都站不起来了!

  终于要向军训再见了――乐

  终于要告别了这“比魔鬼训练营还要魔鬼的军训”(我们自己称呼的,嘻嘻)了。我们齐声欢呼,一蹦蹦了三尺高。可告别还是痛苦的,555,因为军训让我们快乐,同时,也让我们苦恼,555。军训到此结束,散会,88!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3篇(扩展6)

——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

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1

  在我们的经历中有许多的苦和乐,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

  我七岁时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班,每次去的时候都不情不愿,一点儿也不想去。因为去的时候每次都要在那里压脚下腰和侧手翻来等其他人来,真的是痛。

  但有一次,镇里要我们参加舞蹈比赛。同学们都喜出望外,我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我们表演的舞蹈是《兵娃娃》。

  《兵娃娃》里有一个动作是倒立。我们把这个动作换成下腰起来后再来个前滚翻。下腰和前滚翻本是我的专长,可不知道为什么,下腰时下不去,前滚翻也翻不过去了。可能是因为我太紧张了。这几天我让爸爸妈妈托住我的腰向下降,爸爸还让我一直保持下半腰的姿势,说是可以快速下腰。就这样,不知练了多久,终于可以下腰了,而且下腰的速度也很快。

  练前滚翻也一样,我翻起来时让妈妈扶住我的腿。让我把腿慢慢落下,也成功了。

  最后虽然我们班获得亚军,但我们也努力了,心里是甜蜜蜜的。苦中一定也有乐。

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2

  在那个生机勃勃的校园里,生活着一群人,他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是新时代的创始人,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的学习着,可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包含了多少苦与乐。天,永远是蓝色的,苦与乐是永远的`,互相协调的。

  功课功课作业作业,从朝五干到晚九,从鸡叫干到鬼叫……这就是学校80%的含量,它不含半点马虎,也不含半点空闲,永远是忙碌的,紧张的,大脑的根根神经飞速地运转着,血管的血液时刻地沸腾着。谁说“学生好啊!“,谁又说学生“什么都不用操心啊!“上一辈的人,读书就是去玩玩,耍耍,看看书,还有什么呢?大多数人不是混完初中或者高中就去打工啦?他们没有我们的这种压力,我们知道,现在要是不读好书,以后就不可能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天,永远是蓝色的,但是我们的苦却是永恒的。乐?只是以后的事了。

我的苦与乐小学作文3

  期末考试快到了,复习真苦啊!

  回到家,我总是听到妈妈的唠叨:今天复习好了没有呀?考试、听写有没有把握?一定得考90分以上!真烦!

  来到学校,我们像开飞车似的,非放学是停不下来的。你瞧,不是测试,便是朗读,还有听写。考不好,还得到办公室接受老师的“亲切接见”,无数个“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让你想起来就一个脑袋二个大,好像我在学习上出点差错便是“弥天大罪”!真是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啊!

  可是,等测试结果一出,我考个“班级状元”。妈妈便会“我的乖乖”叫得你肉麻。一想起老师的一句表扬“你进步很大”,让你顿觉春天般的温暖,心里更是三伏天吃了啊根达斯雪糕,爽!爽!更让你得意的是:同学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你,说:“哇!好厉害啊!”这时的我,仿佛是九天上的风筝,辨不清东西南北,任凭老师的一条分数线来控制。

  期末复习,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须勤奋,有长知识,让你回味无穷!

推荐访问:教案 最苦 《最苦与最乐》教案3篇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1 《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1年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