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教案1 课前预习: 完成《助学》P78“预习积累”1、2. 相关课程标准: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教案,菁选8篇,供大家参考。
《草》 教案1
课前预习:
完成《助学》P78“预习积累”1、2.
相关课程标准: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和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培养善良坚贞的优秀品质。
评价任务:
1、了解京剧常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魅力。
2、了解《白蛇传》的有关常识。
3、自由朗读课文,探讨课文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4、分析白素贞这一人物形象,揭示课文主题。
5、分角色表演《盗草》,感受、领略唱词的节奏特点以及它舞台、道白、*时说话等有什么区别?
6、分析不同作品中不同的蛇的形象。
7、蛇、狼等故事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常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魅力。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二、了解《白蛇传》的有关常识。
主要描述由白蛇所变的白娘子与青年许仙的恋爱婚姻悲剧。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节在杭州游西湖时遇雨。青年许仙以伞相借。后来白娘子以送伞为名,向许仙表白爱情,定下姻缘,二人迁往镇江开设药店为生。金山寺法海和尚见了许仙,说他面有妖气,叫他在端午节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与小青盗仙草救活许仙,但法海又将许仙骗至金山寺,使夫妻分离。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后,与许仙断桥相遇,和好团圆。法海再度前去破坏,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
三、自由朗读课文,探讨课文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白素贞为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仙山盗取灵芝仙草的经过。
四、分析白素贞这一人物形象,揭示课文主题。
白素贞因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丈夫许仙后,后悔万分。去仙山盗取仙草,在和二仙童斗剑时倒在地上,宁可丧生也要护住仙草。并说“素贞死不足惜,只可叹我那许郎就无有回生之望了”这表现了白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课文通过讲述白素贞为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仙山盗草的过程,赞扬了白素贞善良的心地,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展示了人性美。)
五、分角色表演《盗草》,感受、领略唱词的节奏特点以及它舞台、道白、*时说话等有什么区别。
(表演时要把握好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语气、动作和神态的不同。
唱词的三言收尾,舞台道白的四言(二言)收尾,*时说话的散文句式、省略成分的简短句式。)
六、分析不同作品中不同的蛇的形象。
在文学创造中,人们对于蛇的想象不是固定的、僵化的,而是十分自由的。同样一种动物,从不同的方面出发,可以创造出不同性质的形象来。
蛇的文学形象反差甚大。有时,人们把蛇刻画得邪恶无比,十恶不赦,人类对于它不能有任何麻痹大意,就是它处于逆境也不能被饶恕;有时,又产生像中国“白蛇传”这样的民间故事,并且又广为流传,被改编成传奇小说和戏曲。
白娘子,是蛇在民间传说中难得的一个正面形象。她不但比“知识分子”许仙更坚定地忠于自己的爱情,而且还比超人的和尚法海更富有人情味。
我们选入课本的《盗草》,大体继承了民间传说的基本精神,但是,由于是浪漫主义作家田汉所创作,又明显地含有现代的浪漫的爱情观念。白娘子盗仙草,与仙童搏斗,不敌,临死不惧,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痛苦,而且声言“死不足惜”,但丈夫没有“回生之望”,将是终生遗憾。——这本来已经相当浪漫了(浪漫的特点,是情感的绝对化),而掌握生死大权的南极仙翁居然为之感动,轻易地让她带上仙草回家救夫。如果不是民间故事,这样的写法,可能要被认为是把封建社会中争取爱情自由的过程简单化了,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肤浅化了。但是在这里却只给人一种浪漫的、诗化的感觉,无限美好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样的情节设置从效果上把爱情的感人性强调到极端,到了超越现实的程度:爱情是美好的,美好得连敌人也为之感动。这就把白蛇的爱情诗化了。作者对于白蛇的同情溢于言表。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世界文学史中,《白蛇传》可能是惟一赋予蛇以人性、纯洁爱情和诗意的文艺作品。
七、蛇、狼等故事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寓意。
寓言、童话、民间故事中的“蛇”也像其他被写到的动物一样,实际上写的是“人”。写动物比较自由,又增添人们阅读(包括听故事)的好奇心和惊异感。作品不过是取了动物的某一自然特性(如蛇毒性大,伤人致命)或某一习惯看法(如以为蛇能修炼成精),借以鞭笞丑恶现象、坏人坏事或歌颂好人性、好品德。如,《白蛇传》和《盗草》中的蛇精大约跟蛇的灵巧机敏的特性,认为蛇能修炼成精的迷信看法,以及它的形体与女性的苗条之间的联想有关,但主要还是借此表达了对坚贞爱情的歌颂。其实,自然界中的蛇,不要说“恶人”,连“恶蛇”都没有多少资格称得上,更不用说“成精”了。总之,文学作品中的“蛇”与自然界中的蛇往往是两码事,而文学是虚构的,寓意截然相反就毫不足怪了。
作业设计:
一、根据戏剧常识,说说下面术语的含义。
(内唱): 〔白素贞上〕: (接唱): 〔鹿童仗剑拦住〕:
二、解释下列词语。
莫奈何: 不足惜: 为哪般: 休得:
三、揣摩下面唱词的人物心理。
1、悔当初不听青儿语。
2、山门神将好威严。
3、素贞低头苦哀告。
4、捧住仙草泪不干。
四、问题探究。
1、你认为白素贞在戏中有哪些地方值得肯定?
2、仙翁为什么允许白素贞拿走仙草?
五、请以“小青”的身份,简要的文字介绍这则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简单,主要让学生了解了有关常识,知道了剧本的特点;分析了人物形象,感受了民间故事的魅力;在表演环节,学生放的不开,效果不是很好;作业设计题目不是很新颖。
《草》 教案2
目的要求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软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从外洞到内洞的特点。
2、指名说说《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检查预习。
1、本文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对于北大荒,你了解哪些?
2、课文写了北大荒的什么?
3、出示幻灯片,检查字词读音。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己练习,给课文分段。
2、讨论课文的分段。
四、指名逐段朗读,并说一说主要内容。
五、复习部分生字。
六、布置作业:
读读课文,想一想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说说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体会在草塘边上看到的美丽景色。
1、指名读读"说走就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2、这一段中,哪句写了草塘的美?
3、从这三句话中,你体会到的哪些特点?
讨论分析。
4、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四、体会小丽介绍的草塘的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1、请两名同学朗读小丽和我的对话。
2、小丽介绍了哪两件事情?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五、体会草塘刀映在河里的美景。
1、自由朗读"我举目四望--显得更白了"。
2、多媒体显示思考练习四第二题。
3、体会美景。
六、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1、提出要求。这篇是按事情的经过叙述的,在事情的发展的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也在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你们能把我们思想感情的线索理出来吗?
2、学生自学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三、复习部分生字。
四、完成读读写写练习。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生字。
2、预习《预习中国石》。
板书设计:
13 可爱的草塘
大
草塘 景色优美
绿
小河 清
逮野鸡 追狍子 逮鱼 物产丰富
《草》 教案3
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园纲要》在健康教育内容中指出: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本班幼儿喜欢运动,喜欢新异一物多玩的体育器具。所以我选择了小巧、灵活一物多玩,自己制做有乡土特色的“草囤”。激发幼儿参与运动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的:
1、 在幼儿充分尝试草囤的各种玩法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跳、跨、协调等各种能力。
2、 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共同分享、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用农村自然物自制的草囤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热身活动
引导语: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拿了什么?你们看见过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它的名称叫什么?用什么做的?今天老师拿来干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今天老师拿来的玩具名称叫“草囤”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自己用农村中的稻草做出来的,先用稻草捆扎成筒状,外面再用稻草串绕制而成。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和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草囤说:它有好多好多玩法,玩起来又方便、又安全、又开心,今天要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师生运动:幼儿每人拿一个草囤,双手扶草囤练习下蹲、踢腿、弯腰、扭胯等。单手扶草囤练习转圈、下蹲、踢腿、弯腰、扭胯、与同伴交换位置。
二、幼儿探索尝试草囤的多种玩法
(一)幼儿个别尝试
引导语: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和草囤做了朋友,草囤说它有好多好多玩法,玩起来又方便、又安全、又开心,今天要看我们小朋友本领到底有多大?能玩出几种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1、 幼儿按意愿探索尝试,教师观察。
2、 集中探讨幼儿刚才的各种玩法。
3、 讨论草囤最普遍的玩法“跳”。
4、 组织幼儿集体尝试最普遍的一种玩法——跳草囤。(双脚跳、单脚跳、跨跳)。
(二)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尝试
引导语:孩子们,草囤说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跳、滚、推、抛等各种的玩法,现在草囤要找个草囤朋友一起玩,看看小朋友把两个草囤朋友放在一起怎么玩?
1、 幼儿两两结伴玩草囤,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2、 请合作玩得好的幼儿示范。
3、 幼儿再分别尝试探索玩法。
(三)幼儿分组探索尝试草囤的多种玩法。
引导语:孩子们,你们玩出了这么多的玩法,草囤真是太高兴了,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组孩子轮流介绍演示自己最拿手的一种玩法,而且每个孩子玩出的玩法和别人不一样,每个孩子都要玩别人介绍的玩法。
1、 幼儿分组探索尝试,教师观察。
2、 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同伴间协商解决。
3、 幼儿集中讲讲怎样合作玩草囤的。
4、 请一组幼儿规范演示,其余孩子观察评判。
三、游戏:为*军叔叔运粮食
引导语:小朋友们和草囤做了朋友,动了脑筋,玩出了不同的玩法,现在草囤说要和我们全体小朋友再一起做游戏好吗?“为*军叔叔运粮食”在运粮食时候要碰到小河,山洞,才能把粮食运到*军叔叔那里,现在我们一起布置游戏场景。
1、 草囤围起来成小河路(跨过)。
2、 草囤垒起来成山洞(钻过)。
3、 幼儿依次循环游戏。
四、放松整理、收拾结束。
结束语:玩了很久了,草囤累了,小朋友也该休息了,让我们抱着草囤回家吧!
《草》 教案4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CAI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激发兴趣
(打开挂图)春天到了,田野里到处都有野草。春天、夏天,它长得多么茂盛!秋天,它就枯萎了。年年如此,生生不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草》,就写了草的这种现象。
这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原:yuán,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构成。岁:suì,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读*舌音。火:huǒ,独体结构。注意写好笔顺。吹:chuī,读翘舌音,左右结构。又:yu,独体结构,两笔写成。笔顺: 又
四、熟读课文
巩固生字读音,熟读课文。先齐读一二遍;再指名读;最后自由读两遍。
五、课堂练习
1.练写生字三遍,注意笔顺间架,写正确、写工整。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释义组词。
2.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
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
第一行:教师讲解“离离”、“原”的意思。指名读,说说这行诗讲什么。还可以怎么讲?(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或:多茂盛啊!原野上的野草!或: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多么茂盛啊!)学生练说。
第二行:“岁”是什么意思?“一岁”呢?(一年)“一枯荣”的意思:一次枯萎,一次茂盛。谁能把这行诗的意思讲出来?讨论,叙述:野草每年的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一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同桌互讲第一句的诗意,再齐读两遍。
第三行:“尽”是完的意思。野火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烧不尽”呢?(烧不完)讨论后叙述: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
第四行: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呢?(春风吹又生)第四行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风一吹,野草又会生长起来。)
同桌把第二句串起来说一说,再读两遍。
三、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齐读,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这首诗第一句讲野草的什么?(讲野草生长的特点——一年生的植物,春夏生长茂盛,秋冬枯萎。)
诗的第二句赞扬野草的什么?(赞扬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烧不尽。)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离离 / 原上 / 草,一岁 / 一 / 枯荣。
野火 / 烧 / 不尽,春风 / 吹 / 又生。
(“一岁一枯荣”中的两个“一”,读时声调不同,前面的读第二声,后面的读第四声。)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填空:
离离( ),( )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2.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课后收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
2.开展一个古诗背诵比赛。
《草》 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卧、坪、矢、喧、嚷、扎、壤、葵、蝈、肩”10个生字,会写“仰、卧、矢、摇、扎、铁、趴、肩”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读准“卧、坪、矢、喧、嚷、葵、蝈、肩”等字音。
2.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真正融入大自然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教师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金灿灿仰卧草坪摇曳突然
嬉笑喧嚷土壤葵花双肩
3、理解文中词语。
那个小朋友能够解答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金灿灿仰卧摇曳嬉笑喧嚷
生:金灿灿是形容金光耀眼。
生:仰卧是脸朝上躺着。
生:摇曳指摇荡的样子。
生:嬉笑是指笑着闹着。
生: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者说。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会说话的草》与《我想》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怎样理解会说话的草?”
生:草实际上是不会说话的,作者这样写,是通过想象的方法,体现了和小草像亲切的朋友一样,互相交流,互相诉说,他们是真挚的朋友。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3、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卧、坪、矢、喧、嚷、扎、壤、葵、蝈、肩”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8个生字“仰、卧、矢、摇、扎、铁、趴、肩”。给这几个字组词。
(2)仿写,小组评价。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我能分得清
摇()爬()狗()
遥()趴()够()
附答案:
摇(摇荡)爬(爬山)狗(养狗)
遥(遥远)趴(趴下)够(能够)
2、我能填完整
()的阳光()的草坪()的须根
()的土壤()的蝈蝈()的葵花叶
附答案:
(灿烂)的阳光(青青)的草坪(白色)的须根
(黑色)的土壤(铁青)的蝈蝈(绿色)的葵花叶
3、我能写得好
金灿灿仰卧草坪摇曳突然
嬉笑喧嚷土壤葵花双肩
板书设计:
会说话的草
仰卧草坪花草相伴
花在嬉笑
听见草在喧嚷
叶子在唱歌
双脚变成须根
联想两只手像葵花叶
离不开土壤
感受融入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草》 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好吗?(学生的回答肯定异口同声“好”。)那好,大家请看PPT(播放配乐诗朗诵)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还有同学指出了刚才那位同学没有注意翘舌音,看来同学们都很仔细,“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刚才有几位同学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还有一个字的读法错误刚才也有同学们也发现了,“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重复三遍)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
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
(学生齐读古诗)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又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如果没有同学答对,那就只有再听一遍录音。)
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
(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
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会说了,就可以和你们的搭档交流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我看大家都讨论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组已经把问题都解决了,有些小组已经能够说诗的意思了,还有些小组的问题提得有些难度,看来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帮忙了!现在老师还要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来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把刚才我们强调的重点记住。
(请四到五为学生起来朗读古诗)
不错,很好。(如果有读音错误,及时指出)
刚才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话,现在就提出来吧,我们一起来互相帮忙。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问)
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在把刚才的几副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
(播放PPT,并请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学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
(学生回答“要”)
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朗读)
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我们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们在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
《草》 教案7
【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艺术等方面的目标:
1、能于同伴相互游戏,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能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染色、作画。
3、通过活动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能于同伴相互游戏,能大胆的用颜色进行染色。整个活动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给狗尾巴草洗澡、让狗尾巴草跳舞”等几个环节完成的。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狗尾巴草、颜料、白纸、抹布、魔术盒
知识经验准备是:幼儿已认识过狗尾巴草
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演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玩”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的教学;在最后环节中感受音乐、跳舞的快乐等等。
3、活动的结构是递进关系的:兴趣——游戏——染色。即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玩”的形式进一步了解狗尾巴草的特征,在作画活动、音乐跳舞的活动中,让幼儿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提高。
(二)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等来获得知识经验。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魔术变变变
教师:我这儿有一个神奇的魔术盒,它能变出很多很多东西,看看现在它变出了什么?
因为是小班刚开学不久,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因此利用“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交流。
2、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师:狗尾巴草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呢……让它亲一亲你觉得怎样?
引导幼儿体验痒痒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亲一亲”
中,运用启发式的语言提问,让幼儿对狗尾巴草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染色、作画
演示
教师:我先来帮狗尾巴草洗个澡吧……跳个舞吧!
教师将角色适当转换,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动,并提出活动的要求、规则。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演示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染色、作画方法,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幼儿情绪十分高涨,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幼儿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染色、作画,还可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
4、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来为狗尾巴草跳个舞吧
听音乐,教师和幼儿自由的舞动,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采集狗尾巴草,放置于自然角和区域中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探索。
活动反思:
1、从选择的内容上看,比较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他们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做到了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体的使用使活动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狗尾草的生长环境,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特点。
3、多种颜色的使用:丰富了幼儿视觉感受。红、黄、蓝做为小班幼儿最便于认识的颜色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性,
4、实物的使用,从多种感官来刺激幼儿,便于幼儿深入理解实物从而为其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的作用。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地触摸、观赏、感受狗尾的特性,让幼儿喜爱上狗尾草,喜欢和狗尾草游戏。从而为后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画环节打下基础。
5、作为综合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各领域的整合渗透,在作画环节中我不仅强调了艺术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还注重了情绪方面的体验,让幼儿感受自我作画带来的快乐和自我作画过程中的快乐。
《草》 教案8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阅读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1)
——《草》教案
《草》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忄、木、矢、攵、尸”五个新偏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勃勃生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偏旁。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
4、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自己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
看图学古诗
六、教学时间:
二 课 时
七、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画: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2、老师: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春晓)
3、师解题:“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4、过渡:理解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师:上学期我们都已经把这首诗背下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自读《春晓》。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学生就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三、感悟欣赏
(想象画面,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
2、谁能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读后评议)
3、师指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现在,让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象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
四、学习生字“春、知、少、处”。
1、师范写,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扩展活动
师:课下,请大家再搜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我们在下一节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春晓》。
2、全班背诵。
3、教师导言:春天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季节,不仅我们喜欢春天,古代的诗人也喜欢,他们写下了许多关于春天的优美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好景象的古诗。
4、板书课题:村居(学生齐读课题)
5、理解题意:村(农村)居(居住)。
二、认识生字,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从诗句中圈出生字。
2、学生汇报,教师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练习读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村居 杨柳 春烟 儿童 散学 放纸鸢
(4)引导学生结合挂图,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
(5)分句指名读诗句。
(6)全班齐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读懂古诗
1、学生一边读古诗,一边认真看图想象图中所描写的景物。
2、说说你读懂了哪几行诗句?
3、学生反馈,练习朗读相对应的诗句。
4、指名将各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总结想象,读好古诗
1、学生再读古诗,说说这首诗中哪几行诗句是写景的,哪几行是写人的?
2、指名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抽读生字:放、忙、居、村
2、练习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4、学生逐字仿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把本课的两首古诗背给家长听。
八、板书设计
1 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春眠/不觉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 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教案2
一、活动背景: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农村遍地草色青青,一片生机盎然,最近一段时间幼儿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春天的花、草、树、小动物,就连朴实无华的小草也吸引着幼儿,我园地处农村,*时幼儿尖刀的小草种类较多,能用方言说出小草的名称,农村遍地是小草,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让孩子们走进田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小草、认识小草、探索小草的特征,让他们在玩中想、玩中学、既可满足幼儿的童心和需求,又能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a)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草,丰富有关小草的认识。
b) 感知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c) 学习有关小草的制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请家长带孩子到草地观察小草,获取一些小草的知识。
(三)活动过程:
1、了解小草的特征。
(1)前几天,我们都去草地上玩小草、看小草,谁来说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草名字以及小草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幼A:我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毛茸茸的,像小狗的尾巴。
幼B: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像锯子,花是黄的,以后会变成白色的小绒球。
幼C:这是一种可以吃的草(荠菜),可以包馄钝吃,白色的小花像满天星。
幼D:这小草断了,会流出“牛奶”来叫羊奶草。
评析:幼儿虽未完整的介绍根、茎、叶、花,但都能抓住小草的主要特征,这是难能可贵的,叙述中,有的幼儿用方言说小草的名字,这些有趣而直观的名字,教师没有否定它,而是改为大家根据小草的特点来讨论,给小草起个适宜的名字,再用口语表达。然后让幼儿用手按一按,光脚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再用鼻子闻,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就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小草。
(3)找出你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叫别人。
(4)让幼儿用手在草地上按一按,赤脚在草地上踩一踩,讲讲有什么感觉?
有的幼儿说湿湿的、滑滑的,有的说很舒服,就像走在地毯上,有的说脚地有发痒的感觉。
(5)引导幼儿闻一闻青草的气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评析: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师是采用灵活和开放的原则,追随幼儿的兴趣,通过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时候的关系。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幼儿说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饲料是什么?草可以作哪些动物的食物。
(2)观察草坪几周围的野草,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喜欢种草坪?
幼A:草坪看上去很*整、很漂亮。
幼B:有草坪的地方很舒服,空气新鲜。
评析:通过引导使幼儿知道草坪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及固土、保湿等作用
(3)让幼儿在草地里找一找,并用已有的经验谈谈草还是哪些昆虫的家,它们为什么选择草丛为家。
(4)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有些小草还能做药材。
评析:这主要是使幼儿了解到草与人类、动物、环境的生态关系,萌发爱护小草的情感,做出保护益草的行为。
3、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除草呢?
幼儿A: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了。
幼儿B:花园里长出了杂草,花园看上去就不好看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养料,所以,庄稼地和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除掉。
4、对小草进行创作活动。
(1)将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野草和野花进行盆景制作。尝试简单的插花艺术。
(2)用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进行粘贴活动。
(3)用彩纸折制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
评析:这一活动环节,通过美工活动自然而然帮助幼儿巩固对小草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
1、小草是农村幼儿熟悉的植物,对中班幼儿来说,既要正确认识小草,又要了解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活动教学内容容量较大,有一定的浓度和难度。正因如此,幼儿也因此有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所以活动的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
2、整个活动遵循循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方法灵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治了情操。首先,教师把教学的地点由室内迁移到室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新颖、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将知识的传授与娱乐、游戏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第三,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观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第四,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起着引导作用,使幼儿观察的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小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草》教案3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小草的知识,初步了解小草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2、利用小草进行编制创作活动,体验创造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学习观察的技能。
4、加深对草的感情,培养幼儿爱护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良好习惯。
5、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选好活动路线,选择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
2、每人一把小铲子、一个塑料袋和口稍大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草的特征
1、带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后,让幼儿自由地在周围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如何?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赤脚踩一踩、跺一跺、跳一跳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铲子把它连根拔起来。
4、小朋友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茎、叶的特点。(教师可给适当的提示)
5、让幼儿再找出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教别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问家长或其他人。
6、鼓励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导他们从草的颜色、气味、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小草叶子容易受伤,小朋友要注意保护他们)
7、讨论怎样保护它:草对人类很重要,你愿意保护它吗?你想怎样保护?你看到过别人破坏过它吗?看到了该怎么办?
二、草的作用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说一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饲料,草还可以做哪些动物的食物?
2、请幼儿拔一根草,并说一说什么感觉(费劲)然后让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别取一些土,讲一讲从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引导幼儿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个最先蒸发掉?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还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导思考:除了野草外,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种草坪,这两种草有什么不同?
5、让幼儿思考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根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
6、简要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还能做药材的知识。
三、草的害处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草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份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 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
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四、利用草进行创作活动
1、指导幼儿采集各种小草、野花等在*地上摆出自己喜爱的画面,利用自带的瓶子尝试简单的插花、插草艺术,同伴间可以边摆边交流,互相学习。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草绳、小动物等编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编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2、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幼儿园进行拓印、粘贴活动。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发现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长的茂盛又很绿,而靠近路边的则是长的小和稀少,当问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
另外,孩子们对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关注,他们甚至认为是垃圾太多了与我应孩子的要求请他们到草地把垃圾拣干净,他们一会儿就把草地上的垃圾拣干净了。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
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五、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草》教案5
【故事情节】
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生长着很多好玩的含羞草,小朋友们可喜欢和它做游戏了,因为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害羞的缩起来;一阵风吹来了……(结合幼儿创编的B段情境讲述)含羞草慢慢的展开了它的叶子,让阳光照在它的脸上;调皮的小朋友看到含羞草展开了叶子又来和它做游戏了。
【动作建议】
A段一从每个乐句的第一拍开始创编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B段一自由创编含羞草伸展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风格和ABA的益式结构。
2、尝试在A段音乐中创编收缩的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形象。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含羞草,知道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和展开。
2、钢琴伴奏及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猜猜想想。
教师:有一种特别有趣的植物,它的叶子细细的、小小的,像小手一样张开,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害羞的缩起来,这是什么植物哪?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含羞草的话题,帮助幼儿回忆含羞草的相关经验。
二、感受乐曲A段旋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1、用小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2、用手臂和腿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3、发挥想象力,尝试用身体其他部位表现含羞草收缩的动作。根据幼儿的创造帮助幼儿提炼收缩的动作。
三、感受乐曲B段旋律,幼儿自由创编B段的动作。
1、引导幼儿倾听B段旋律。
师:你听,风来了。在这段音乐里发生什么事了?
2、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帮助幼儿提炼情境和动作。
3、幼儿展示自己根据B段音乐创编的动作。
四、结合音乐,完整的用动作表现含羞草形象。
1、幼儿完整感受音乐情境及ABA曲式。
2、幼儿尝试独立完成韵律动作。
师:观在这片草地上长出了好多含羞草。(请小朋友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我要来碰一碰你们喽。
3、引导幼儿自己倾听音乐跟着音乐做出收缩和伸展的动作。
4、鼓励幼儿尝试合作完成动作。
五、师幼互换角色,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草》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相处。
活动重点: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相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树木、花、草、青蛙、猎人、小鸟、蝗虫等头饰。
活动目标
1、学生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并初步感受美是多样化的。
2、学生懂得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活动重点: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相处
活动过程
一、故事“赤脚大仙”导入:传说天宫中有一位消遥自在、与众不同的
神仙,无论他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游览,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一年四季从不穿鞋,总是赤着一双脚,所以人称赤脚大仙。那么,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一年到头总是光着脚吗?
二、听了故事后,学生也许会兴致勃勃的做种.种猜想。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现在农村中仍有不少农民爱赤脚干活的现象,问学生:想不想
让套在袜子中、穿在鞋子里的脚*出来,直接接触大地,与大地妈妈来一个热烈的拥抱?待学生确信真的会让他们打赤脚后,让他们自愿组成若干小组,讨论校园中哪些地方可以赤脚走一走。教师可以建议大家赤脚到处走走,体会一下在各种不同路面行走的感觉(如操场、草坪、沙坑、石阶、泥地等),再根据各自的喜爱,选择其中两三处在走一走。学生赤脚一定会兴奋得满校园奔跑、嬉闹,感受亲近大地得新奇,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
三、讨论交流:学生回到教室以后,也许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之情,兴奋得交流赤脚走四方的感受。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回忆春天的某一次踏青或游玩活动,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课后与好朋友或家长一起商讨,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亲近大自然。
《草》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双手合作沿折痕撕小长条,并能用正确的方法粘贴成小草的形状。
2.锻炼幼儿小手肌肉群、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助人为乐的喜悦之情。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绿色折纸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音乐,课件ppt。
活动重点:
学会双手合作协调地进行沿折痕撕纸。
活动难点:
逐步掌握撕纸要领。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出示图1)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
师:喜洋洋和它的伙伴们在草坪上吃着点心开心的玩着。突然来了一个坏家伙(出示图2),看一看是谁?(灰太狼)这个坏家伙究竟想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原来灰太狼今天来是想搞破坏的,看看它做了什么坏事?(出示图3)幼儿回答。师:灰太狼破坏了青青草原,喜洋洋和它的朋友(出示图4)非常的伤心难过。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它们吗?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 示范讲解
师:老师会用手来撕小草。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习,用手撕小草送给喜洋洋它们吗?出示撕好的小草作品,请幼儿观察小草的颜色及样子。
示范:取出一张正方形折纸,第一步:完全对边折(两条对边重合);第二步:重复第一步步骤;
第三步:用手抹*;第四步:打开来,沿折痕慢慢的撕;(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第五步:用固体胶在长条的底端逐一粘上。
三、实践操作
(一)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动手操作。(对边折、撕、粘贴)
(二)幼儿撕、粘贴,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提出要求:固体胶不能在桌子上乱涂,撕坏的纸放在塑料筐内。
四、幼儿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将撕贴好的小草粘贴在画图上,跟着音乐体验帮助别人的喜悦之情。带领幼儿去外面草坪上做游戏。
小百科: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推”和“倒”的动作。
2、能根据游戏需要控制“推”和“倒”的动作力度。
3、体验和自我游戏的乐趣。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的《墙头草》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墙头草吗?他有什么特点?老师念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墙头草》,你们听听儿歌里的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2、学习歌曲《墙头草》。
提问,而歌中有谁?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出示《墙头草》图谱,根据图谱有节奏地读歌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欣赏,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内容。
3、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两编导的动作。
提问:①你们知道墙头草被风吹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②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要求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引导幼儿按节奏作出推的动作。
提问:风吹墙头草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根据音乐玩游戏。
教师示范玩游戏,简介玩法和规则。
师:这个音乐还能玩好玩的游戏,小朋友来唱歌,老师玩一遍,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玩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或蹲下,第三人先站中间当“墙头草”,两边的人随音乐轻轻推“墙头草”,“墙头草”身体向两边倒。
规则:两边的幼儿,控制推地力度,“墙头草”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请三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体验听音乐玩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草》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草塘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学习北大荒人热爱北大荒的思想感情,《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按事情经过给课文分段,讲述段落大意。
3、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自学生字、词语,读通课文。查找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老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前预习检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后,你知道草塘在哪儿吗?
(北大荒)
3听到“北大荒”这个词,你有什么感想?
4谁能在*地图上快速找到北大荒的位置?
(一生找)你是怎么知道的?
5还有谁知道北大荒的其他情况?(如:气候、特产)你是怎么知道的?
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这两位同学通过上网(或向别人打听)的方式来学习,真有办法,真不错。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是怎样给我们介绍北大荒草塘的可爱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个草塘怎么样?(大、美)
3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4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句话读出来?
(生:“这么大这么美……”)为什么喜欢?
(生:“清凌凌”句)为什么喜欢?
(生:“棒打狍子……”)为什么喜欢?
……
5(过渡)看来,课文是通过写草塘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边总结边板书)来写草塘的可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草塘的美丽风光,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精读重点句段。
A、
1出示“草塘”课件,师随音乐范读:“这么大这么美……”
2欣赏了草塘风光,你觉得草塘怎样?(美)下面请看课文第五段,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如:(1)句中:
a、即(先让一学生找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大)你从哪儿体会到“大”的?(…大海…)你是怎样把草塘的“大”读出来的?(再请读)
b、学生评议该生读书情况。
c、再鼓励1—2名学生读及时予以表扬。
如:(2)句中:
a、(先让一生找读)
b、读得真好,请大家再看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你最欣赏?为什么?小组内交流一下。
c、相机理解“欢笑”“翻滚”“赶着”。
如:(3)句中:
a、找读
b、理解色彩美,板书:绿
3看了这么美的草塘,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感叹?(自由说)下面请大家在乐曲声中美美地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B
1请大家继续欣赏草塘的风光。(看小河课件,一学生伴读)
2学生评议(师及时给予表扬。)
3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或背书。
4请一生试背,介绍背书方法。可鼓励:你的背书方法真好,值得大家推广。
C(过渡:在课文中,不仅介绍了茶汤美丽的风景,还介绍了草塘丰富的物产。)
1课文中有一句话,仅仅十四个字就充分说出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找到了吗?(棒打……)
2(生齐读)这句话介绍北大荒的什么特产?(板书)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情境对话。
A、师:可爱的草塘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吸引了大批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现在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游客,刚才在导游小丽的带领下,尽情欣赏了草塘的美丽风光,假如你就是那个能说会道的导游小丽,你打算怎样向我介绍你们家乡的特产?谁想当导游小丽?要想当导游就得将解说词准备好,解说词在哪儿?(书上)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书上找,认真读,准备解说词。
(学生准备)
师:谁准备好了?(点一生上)小丽呀,谢谢你带我去饱览了草塘的美丽风光,真是太美了!我明天就要回湖北黄石了,想带点这里的特产回去,你给我介绍一下好吗?(引出介绍“春天”一段)
师:“春天是好,到了冬天,零下30多度,冻得人不敢出屋。”
(生介绍“冬天”一段)
师:那你说说,现在有什么好?
(生介绍小河里的鱼)……
B、学生评议。
五、小结课文。
1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凉,北大荒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它建设成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作为一个北大荒人,小丽热爱自己的家乡,她为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课后请大家采用多种方式搜集与家乡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附板书:
20 可爱的草塘
风景优美:大、绿
物产丰富:狍子、鱼、野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教案10
一、说教材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看见每一株小花小草均会非常激动。此刻恰恰是狗尾巴草茂密的季节,在乡村到处可以见到狗尾巴草的踪迹,对小孩们而言:狗尾巴草是他们熟识的陌路者,既感觉到熟识,又感觉到新鲜奇特。《幼儿纲要》说:教学内容的决定,要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为孩子有兴致的东西与问题,又要有利于开拓孩子的经验与视野。所以,选取“狗尾巴草”为教学内容既吻合现实水*,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原点与归宿,对教学起着引导作用。依照孩子的年纪特征与实际状况,确定了感情、能力、蓺术等方面的目标:
1、能于小伙伴互相游戏,推动教师跟幼儿间的相处,体会游戏内的愉快。
2、能勇敢的决定自个儿喜爱的色彩开展染色、画画。
3、通过教学培育细微的观测和察看力与动手能力,初步的协作能力。
依照目标,我们把教学的要点定为:能于小伙伴互相游戏,能勇敢的用色彩开展染色。整个教学均是以这一个要点为主的",首要是通过“清楚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给狗尾巴草淋浴、让狗尾巴草跳舞”等几个过程做好的。
三、教学预备
教学预备是为做好具体教学目标服务的,与此同时孩子是通过与环境、教学材料的互相作用来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教学预备务必与目标、教学主体的综合能力、兴致、需要等相适宜。因此,我既开展了物质预备并又思考到孩子的知识经验预备。
物质预备首要是:狗尾巴草、颜料、白纸片、擦桌布、魔术盒
知识经验预备是:孩子已认知过狗尾巴草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动中我使用了引导提问法、启发发现法、观测和察看法、演示法等。相对于这一些方式的使用,我“变”过去教学的传统形式——幼儿教师说教,“为”以孩子为主体,幼儿教师以引导、启发的方法,很好的调动孩子学习的踊跃性,并以“玩”的方法贯穿教学的一直。让孩子在游戏里、愉快中学到知识、习得经验,真正显现玩中学、学中乐。
2、教学过程内,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思想,将各领域内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块儿。例如:在观测和察看教学中渗透了语言表述的教学;在最终过程中体会Music、跳舞的愉快等等。
3、教学的构造是递进关系的:兴致——游戏——染色。即创建场景启发孩子参加教学的兴致,运用“玩”的模式进而清楚狗尾巴草的特点,在画画教学、Music跳舞的教学里,让孩子感情表现语言表述,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与提升。
(二)学法
教学里,我启发孩子使用游戏动手操作法、观测和察看法等来学到知识经验。由于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创建了游戏的场景,让孩子一心一意的踊跃投入到教学中去,而且在游戏中给孩子自由展示呈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建场景,启发孩子参加教学的兴致
魔术变变变
幼儿教师:我这里有个神秘奇妙的魔术盒,它能变出许多许多物品,瞅瞅此刻它变出了啥?
由于是幼儿园小班刚刚学期开始没多久,有些小孩或许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运用“变戏法”的模式启发孩子的兴致,勉励孩子使用已经有经验开展沟通。
2、玩玩狗尾巴草
幼儿教师:狗尾巴草想和我们孩子一块儿玩哩……让它亲一亲你认为怎么样?
启发孩子体会痒痒的感觉,进而启发孩子参加教学的兴致,在“亲一亲”
里,使用引导式的语言提问,让孩子对狗尾巴草的特点有进而的认识、认知。
3、染色、画画
演示
幼儿教师:我先来帮狗尾巴草洗个澡吧……跳个舞吧!
幼儿教师将角色相应恰当变换,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教学,并提出教学的请求、规定。这一过程根本目的是通过演示让孩子领会准确的染色、画画方式,启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孩子心情非常高涨,为下一过程打好前提。
孩子教学
幼儿教师启发孩子勇敢地开展染色、画画,还可引导孩子与小伙伴协作、沟通。
4、结束
幼儿教师:我们来为狗尾巴草跳个舞吧
听Music,幼儿教师与孩子自由的挥舞,勉励孩子与小伙伴协作表演。
5、教学扩展
带着孩子在*时教学中采集狗尾巴草,摆放于自然角与区域中让孩子进而观测和察看、探究。
《草》教案11
导练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录音带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问:(1)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1)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教师画简笔画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站起来)、指名背)
4、做练习题2.
评讲
(诗我们都会背了,那诗中的词意我们理解了没有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一起做练习2.)
5、两、三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播录音)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草》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并能书写运用。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
1找出描写草塘和小河景色的部分,体会其景色优美。
2弄懂谚语的意思,从而体会其物产丰富。
3抓住作者的感情线索。
教学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北大荒的资料。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录音带
教学时数:2课时
学习内容:从课题入手,弄懂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体会其景色优美和物产丰富,诵读有关的优美语句。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谈对北大荒的了解情况。
2.激发兴趣,学生轻声快速读课文。
3.谈谈草塘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要求。
2.学生采用各自喜欢的方法开始自学。
三.汇报自读情况,领悟“草塘”的可爱
本次教学研究的主题是探讨学生自读自悟学习方法的尝试,因此,
不能和以往教学一样,学生按部就班的跟老师走,而是以学生为主,教师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汇报中,教师根据需要采取的引导作用如下::
1.在汇报中指导朗读,以文章的第5、18自然段为朗读重点,体会出草塘的景美。
2.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挂图,帮助理解内容,把形象的语言转化为直观的画面。
3.在汇报中可要求背一两句优美语句。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塘可爱的两个方面: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及作者的心情。
四.整体回顾,与作者产生共鸣
1.置身于大海般的绿色草塘中,享受着风儿的轻摇,倾听着小丽的介绍,欣赏着清凌凌的小河,此时此刻的你想干什么?
2.小结:是啊,美丽的景色人人爱,但我们更要注意保护身边的美好环境。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灵活机动的处理)。
《草》教案13
目的要求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软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从外洞到内洞的特点。
2、指名说说《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检查预习。
1、本文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对于北大荒,你了解哪些?
2、课文写了北大荒的什么?
3、出示幻灯片,检查字词读音。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己练习,给课文分段。
2、讨论课文的分段。
四、指名逐段朗读,并说一说主要内容。
五、复习部分生字。
六、布置作业:
读读课文,想一想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说说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体会在草塘边上看到的美丽景色。
1、指名读读"说走就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2、这一段中,哪句写了草塘的美?
3、从这三句话中,你体会到的哪些特点?
讨论分析。
4、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四、体会小丽介绍的草塘的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1、请两名同学朗读小丽和我的对话。
2、小丽介绍了哪两件事情?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五、体会草塘刀映在河里的美景。
1、自由朗读"我举目四望--显得更白了"。
2、多媒体显示思考练习四第二题。
3、体会美景。
六、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1、提出要求。这篇是按事情的经过叙述的,在事情的发展的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也在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你们能把我们思想感情的线索理出来吗?
2、学生自学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三、复习部分生字。
四、完成读读写写练习。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生字。
2、预习《预习*石》。
板书设计:
13 可爱的草塘
大
草塘 景色优美
绿
小河 清
逮野鸡 追狍子 逮鱼 物产丰富
《草》教案1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景象。
教学流程:
一、趣味引入
1、老师谈话: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儿冬天可以抓野鸡、打狍子,春天可以捉鱼,同学们想去吗?(引出教学内容:板书:可爱的草塘)
二、新课教学
(一)、初知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自主学习)
3、抽读。引入可爱之一:景色优美
(二)、教学可爱之一:景色优美
4、草塘的景色如此美丽,我们赶紧去看看吧。找出相关的段落,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5、抽读。(老师指导,出示幻灯2)
6、师生议读。
(1)、浪花指的是什么?
(2)、一层一层涌向远方是什么意思?草塘的景色如何?(景色优美)
7、齐读。
8、老师范读,齐读。
9、望着这么美的草塘,作者怎么说的?(指导读情不自禁的说).总结作者的思想变化,板书:没意思 喜欢
10、诗歌小结。(同桌议)
(三)、教学可爱之二:物产丰富
11、分组学习,思考。( 幻灯3 小组学习)
12、教师引导,解决疑问。( 幻灯4板书;物产丰富)
13、诗歌小结。
(四)、教学可爱之三:风光奇特
14、过渡。这么多的鱼,哪儿来得?(抽读)
15、师生同议:奇迹是什么意思?小河的奇特表现在哪里?(幻灯5板书:风光奇特)
16、诗歌小结。
17、了解作者的感受。(板书:留恋)
三、.总结
18、全文小结,诗歌朗诵。(幻灯6、7)
19、赞美草塘。
20、配乐朗读、背诵。(幻灯8)
《草》教案15
【活动设计】
《幼儿园纲要》在健康教育内容中指出:教师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本班幼儿喜欢运动,喜欢新异一物多玩的体育器具。所以我选择了小巧、灵活一物多玩,自己制做有乡土特色的“草囤”。激发幼儿参与运动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的】
1、尝试草囤的各种玩法,发展幼儿的跳、跨、协调等各种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快乐,体验成功。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用农村自然物自制的草囤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拿了什么?你们看见过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它的名称叫什么?用什么做的?今天老师拿来干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今天老师拿来的玩具名称叫“草囤”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自己用农村中的稻草做出来的,先用稻草捆扎成筒状,外面再用稻草串绕制而成。现在我们每人拿一个和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草囤说:它有好多好多玩法,玩起来又方便、又安全、又开心,今天要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师生运动:幼儿每人拿一个草囤,双手扶草囤练习下蹲、踢腿、弯腰、扭胯等。单手扶草囤练习转圈、下蹲、踢腿、弯腰、扭胯、与同伴交换位置。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自由探索草囤的玩法。
1、幼儿个别自由探索。
A、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和草囤做了朋友,草囤说它有好多好多玩法,玩起来又方便、又安全、又开心,今天要看我们小朋友本领到底有多大?能玩出几种玩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B、集中探讨幼儿刚才的各种玩法。
C、讨论草囤最普遍的玩法“跳”。组织幼儿集体尝试最普遍的一种玩法——跳草囤。(双脚跳、单脚跳、跨跳)。
2、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尝试
师:“草囤说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跳、滚、推、抛等各种的玩法,现在草囤要找个草囤朋友一起玩,看看小朋友把两个草囤朋友放在一起怎么玩?”
A、幼儿两两结伴玩草囤,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B、请合作玩得好的幼儿示范。
C、幼儿再分别尝试探索玩法。
3、幼儿分组探索尝试草囤的多种玩法。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出了这么多的玩法,草囤真是太高兴了,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个代表轮流介绍演示自己组最拿手的一种玩法。”
A、幼儿分组探索尝试,教师观察。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同伴间协商解决。
B、幼儿分组介绍怎样合作玩草囤的。
C、幼儿再分别尝试探索玩法。
(二)游戏:小小奥运会
1、师:“小朋友们和草囤做了朋友,动了脑筋,玩出了不同的玩法,现在草囤说要和我们全体小朋友再一起做游戏好吗?马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奥运会?你最喜欢哪个运动员?
2、了解奥运会项目。
师:“奥运冠军刘翔大哥哥真棒,为我们国家争光,你们知道他是在什么项目上得到金牌?(跨栏)你们知道跳远和举重有哪些奥运会冠军?张海原、顾俊杰、占旭刚,那现在我们要练好本领等长大了去为国家夺取金牌”。
3、布置游戏场景
师:“现在我们一起布置游戏场景,先来布置跳远区域,然后布置跨栏区域,最后是举重区域。”幼儿分成三组进行布置。
三、放松整理、收拾结束。
结束语:玩了很久了,草囤累了,小朋友也该休息了,让我们抱着草囤回家吧!
评析:
1、活动器材具有独到之处。
利用农村自然物——稻草,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而成的草囤,玩法多样,既方便安全,又具锻炼的实效,教师能积极为孩子创设锻炼身体的环境。
2、幼儿兴趣盎然。
教师从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流程、提供的材料以及活动现场的灵活指导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对参与本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幼儿情绪反应良好,较好地贯彻了《新纲要》提出的“兴趣是重要目标”的精神。
3、组织形式灵活。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信息反馈,善于随机调整,组织形式多样,采用了个体尝试、两两结合尝试、小组探索和集体游戏的方法,可谓形式多样,为达到目标考虑周详。
4、促进了幼儿活动能力和身心的发展。
整个活动体现出“玩中学、玩中练”,让不同层次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乐意去尝试、体验,提出了逐步递进要求,有利于激发不同水*孩子的运动潜能,同时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成功体验,对幼儿自信心、意志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反思】
结合我们的特色今天我组织了健康活动《玩草绳》,在活动中,幼儿们饶有兴趣对绳子造型,我也充分给了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自主的想象、去创造,使幼儿在探索事物的兴趣增强,尝试观察事物的方法在创新,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在丰富,幼儿玩得不亦悦乎而且意犹未尽。在整个活动中,让我深深感悟到:教师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只有抓住幼儿兴趣点,就能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而幼儿求异思维无疑和创造能力相辅相承,有了求异的思维,创造就随之而产生了。可见求异思维对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了它,你就不会一味的模仿别人成为别人思维结果的附属品。因此,要培养幼儿勇于创新、开拓,敢于标新立异,探索不同的答案,从而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扩大幼儿思维的广度和宽度,以适应现代人才的需要。
小百科:草,汉语一级字,读作cǎo,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栎实,栎树的果实,即《说文》:“草,草斗,栎实也。”又是春天最先萌芽生长的植物,也可以指草本植物。引申为野地、山野、民间;又引申指粗略;初步的。又借指雌性牲畜。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2)
——古诗《草》教案设计 (菁选5篇)
古诗《草》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好吗?(学生的回答肯定异口同声“好”。)那好,大家请看PPT(播放配乐诗朗诵)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还有同学指出了刚才那位同学没有注意翘舌音,看来同学们都很仔细,“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刚才有几位同学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还有一个字的读法错误刚才也有同学们也发现了,“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重复三遍)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
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
(学生齐读古诗)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又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如果没有同学答对,那就只有再听一遍录音。)
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
(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
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会说了,就可以和你们的搭档交流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我看大家都讨论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组已经把问题都解决了,有些小组已经能够说诗的意思了,还有些小组的问题提得有些难度,看来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帮忙了!现在老师还要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来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把刚才我们强调的重点记住。
(请四到五为学生起来朗读古诗)
不错,很好。(如果有读音错误,及时指出)
刚才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话,现在就提出来吧,我们一起来互相帮忙。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问)
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在把刚才的几副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
(播放PPT,并请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学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
(学生回答“要”)
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朗读)
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我们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们在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
古诗《草》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中刚刚讲到《找春天》,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各自找了一下春天,我发现啊,大家找到的春天都不一样,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在古代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白居易,他找到了春天的草,并且作了一首诗《草》(出示课件),现在就让老师带大家到唐朝,看看白居易找到的春天的草是怎么样的好吗? (学生的回答肯定异口同声“好”。) 那好,大家请看PPT(播放配乐诗朗诵)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好了,现在大家把语文课本翻到第5页。我们刚才已经听了配乐诗朗读,那现在我想要听听我们的小朋友能读得怎么样?所以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但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下老师会叫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看谁读得更好。好,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在大家朗读的时候,老师也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大家,大家读得都很棒。这样吧,我先请几个同学来读一下,大家都来当一回小老师,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什么字发音不太标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看来同学们都读得不错,学得也很好,刚才有同学已经指出了第二句诗中的“岁”是*舌音,“荣”是翘舌音(出示课件),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大家跟老师来读一遍,要注意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 大家读得很好,我们还有同学指出了刚才那位同学没有注意翘舌音,看来同学们都很仔细,“烧”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呢?(课件)(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刚才有几位同学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还有一个字的读法错误刚才也有同学们也发现了,“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这两个字的读音大家也跟着老师来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重复三遍) 不过最后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
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大家就来一起读一下这首古诗,要注意刚才我们提出的发音注意点。
(学生齐读古诗)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老师有点不明白了,又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如果没有同学答对,那就只有再听一遍录音。)
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那现在我们就要自己来朗读一下了。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
(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下面我们大家来一起把这首古诗读一遍,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全班齐读)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我们大家首先来看一下,然后再联系古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是什么,白居易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草的情景呢?(出示课件图片)
大家可以借助课文后面的注释和有关的参考资料,试着说一说诗的意思。如果会说了,就可以和你们的搭档交流一下;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也可以相互讨论一下,解决不了的话等一下我们大家都一起来帮忙。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学生讨论)
我看大家都讨论地非常激烈,有些小组已经把问题都解决了,有些小组已经能够说诗的意思了,还有些小组的问题提得有些难度,看来等一下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帮忙了!现在老师还要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来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把刚才我们强调的重点记住。
(请四到五为学生起来朗读古诗)
不错,很好。(如果有读音错误,及时指出)
刚才大家都已经讨论了,如果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话,现在就提出来吧,我们一起来互相帮忙。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问)
既然已经解决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来讲讲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图了。老师在把刚才的几副图再放一遍,大家开动脑筋,等一下我请同学回答。
(播放PPT,并请请学生分别讲一下这四句诗的大概意思。然后请学生做总结。)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学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
(学生回答“要”)
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学生朗读)
很好,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 (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PPT,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我们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PPT。(利用PPT出示生字)
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等等我们在请同学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组的方法,这样好不好啊?
古诗《草》教案设计3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草吗?它是什么样的?
2.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在哪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4.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三、创设情境,感知理解
1.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上面长满了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草长得怎么样?
3.一天一天过去了,小草慢慢长大,秋天到了,有的小草变黄了,冬天不少小草都被冻死了。小朋友你们担心小草会死掉吗?
4.看看,春天又到了(出示挂图),小朋友们又看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是这一内容呢?
6.小草又活过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7.可是不知谁一不小心使原野着火了,烧得小草噼里啪啦地响,可是春风一吹,它又活过来了。
8.出示后两句,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
9.教师指导学生读。
10.此时,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古诗
五、布置作业
朗读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lí离 yuán原 suì岁 rónɡ荣 yě野 shāo烧 jìn尽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梅花挂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1.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3.抽查小朋友认读生字的情况。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4.指导背诵。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检查背诵的情况,表彰先进。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累古诗
1.小朋友们,咱们*的古诗可多了,这可是别的国家没有的宝贝。你们看,老师今天又带了一首古诗来。(黑板出示古诗《梅花》)
2.教师教,学生读,并认读其中的生字。
3.鼓励学生收集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6.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教 后 感
古诗《草》教案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二、 教学要求:
1、 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 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四、 教学方法:读书自悟、悟中体情。
五、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六、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明确目标。
1、 学习课文前两段,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目标完成过程。
1、 揭题: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 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3、 引读课文,学生自悟。
(1) 板书课题
(2) 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4、 理清脉胳,讨论分段:
5、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可分成几段?段意是什么?
6、 复习检查。请同学们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人民从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
7、 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
8、 7、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 学习第一段。
听师范读 边听边在脑海申勾勒画面。
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这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
茫茫:檬陇的样子。尽管一望无际,但远处仍是那样清清楚楚,没有模糊的感觉。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a、 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用 "『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画"比喻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b、 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比较句子,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2) 学习第二段。
A、 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古诗《草》教案设计5
导练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录音带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问:(1)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1)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教师画简笔画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站起来)、指名背)
4、做练习题2.
评讲
(诗我们都会背了,那诗中的词意我们理解了没有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一起做练习2.)
5、两、三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播录音)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3)
——草教案 (菁选3篇)
草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
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五、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草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了解北大荒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景象。
教学流程:
一、趣味引入
1、老师谈话:老师今天带同学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儿冬天可以抓野鸡、打狍子,春天可以捉鱼,同学们想去吗?(引出教学内容:板书:可爱的草塘)
二、新课教学
(一)、初知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自主学习)
3、抽读。引入可爱之一:景色优美
(二)、教学可爱之一:景色优美
4、草塘的景色如此美丽,我们赶紧去看看吧。找出相关的段落,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5、抽读。(老师指导,出示幻灯2)
6、师生议读。
(1)、浪花指的是什么?
(2)、一层一层涌向远方是什么意思?草塘的景色如何?(景色优美)
7、齐读。
8、老师范读,齐读。
9、望着这么美的草塘,作者怎么说的?(指导读情不自禁的说).总结作者的思想变化,板书:没意思 喜欢
10、诗歌小结。(同桌议)
(三)、教学可爱之二:物产丰富
11、分组学习,思考。( 幻灯3 小组学习)
12、教师引导,解决疑问。( 幻灯4板书;物产丰富)
13、诗歌小结。
(四)、教学可爱之三:风光奇特
14、过渡。这么多的鱼,哪儿来得?(抽读)
15、师生同议:奇迹是什么意思?小河的奇特表现在哪里?(幻灯5板书:风光奇特)
16、诗歌小结。
17、了解作者的感受。(板书:留恋)
三、.总结
18、全文小结,诗歌朗诵。(幻灯6、7)
19、赞美草塘。
20、配乐朗读、背诵。(幻灯8)
草教案3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
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
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4)
——《 朋友》教案 (菁选8篇)
《 朋友》教案1
一、活动背景
孩子心目中的朋友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可以一起玩耍、游游戏,有共同爱好就可以成为朋友,他们的朋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一件东西、一只动物。因为多变的原因和想法,他们的朋友可能在不停的变化,但是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他们愉快的回忆,通过“好朋友”这一活动,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而这样的分享与及交交流活动也不会因此就止步,将会在孩子的表达与关注中进一步延伸与扩展下去。
二、活动目标
1.能用 “可以是……,可以……,也可以”的句式表达2.懂得与朋友间的相处方式,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快乐。
三、活动准备
读本“好朋友白纸、记录笔音乐活动重点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有良好倾听习惯活动难点 进一步拓宽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寻找好朋友1.师:刚刚的音乐叫什么名字?你找到朋友了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幼儿回答】。故事中的小黄会和他的好朋友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读本吧。
3.师幼共同分享故事师:故事中的小黄跟好朋友做了哪些开心的事?在你的生活中,你和好朋友会发生哪些开心的事情呢?在他的回忆中又有哪些难忘、感动的事呢?最后小黄和他的朋友和好了吗?现在老师请你回忆一下,你和好朋友发生过难忘、感动的事吗?那你是什么办法和你的好朋友和好的?
二、老师介绍好朋友
(一)师:知道了你们的好朋友和小黄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幼儿自由猜测,个别表达。】
(二)教师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师:我的好朋友就是俞老师,她有很多的本领:会用电脑、会画画、会唱歌,还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儿歌,我觉得她真能干,也想像她一样有新的本领。于是我向她学习怎样画画,学习怎样讲有趣的故事,还学习怎样做手工。渐渐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在一起谈心;不开心的时候,我们会互相鼓励;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互相帮助。因为我们常常在一起,所以幼儿园里老师都说我们像蝴蝶和花儿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小朋友,你觉得我和你们是好朋友吗?是的话,和老师抱一抱!【这一环节可以拉近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也知道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也是能成为好朋友的】
三、幼儿自由绘画,他们也是好朋友
师:那你有什么样的好朋友?你为什么愿意让他做你的好朋友?谁有动物朋友或玩具朋友的?它们不会说话,也不会用语言和我们交流,为什么你会选择它?谁还有和它们不一样的朋友?谁愿意说说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小结:哦!“我们有许多的好朋友,好朋友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一个布娃娃,可以是一件东西”。
1.师:刚才我们都说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周围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吗?
2.教师随机绘画,以优美的词语小结幼儿的表达内容。
师:窗户和窗帘是好朋友,窗户为我们带来安全与光明,给我们挡住寒冷和风沙;窗帘与窗户紧紧依靠,白天装饰窗户,晚上挡住外面的光亮,为我们带来安静与温暖,让我们好好休息,它们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现在请你们把你知道的好朋友画出来,然后互相讲一讲,好吗?我要请讲的好的小朋友上来展示他的作品。【老师即兴画出并讲述身边的世界万物有联系的都能成为朋友,扩散孩子的思维,不要只局限于人、动物、玩偶】
3.师:小朋友都很有想法,画的都不错,讲的都很棒,这本书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好朋友,然后把他们也编进这本书好吗?
活动反思通过这个绘本阅读,开拓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好朋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件东西,一只动物等等。也正如绘本分析里所说的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
《 朋友》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诗歌的线索大胆想象,仿编(语言领域)。
2、寻找事物间的相关连部分,并学习配对。
准备:课件实物锁和钥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锁”。请看我拿的是什么?可是它锁住了,怎么把它打开呢?(用钥匙)对!锁和钥匙是一对好朋友,锁离不开钥匙,钥匙离开锁也不能帮人们做事,所以说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
二、看课件配对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物品,请看大屏幕。都是些什么?(大家起说)请你们来找一找,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三、看课件学儿歌
现在我把小朋友找到的物品的好朋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们来欣赏。教师边出示课件边有表情的说儿歌。然后提问:“小鸟为什么说不和鸟笼是好朋友”。“它和谁是好朋友?”
第二遍和幼儿一起再看课件说儿歌。
四、仿编儿歌
小朋友学会了儿歌,咱们也来当个诗人,自己来仿编儿歌。怎么编呢?请看老师先编。(出示课件“碗”)看见碗,我就会想到它的朋友是筷子,我仿编的儿歌是:筷子对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碗说“对!”就这样把两个朋友的对话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引导幼儿来学习仿编儿歌。
五、启发幼儿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对对的好朋友,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帮他们把儿歌仿编下去。
《 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 在寻找数字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鼓励幼儿能对个人、家庭、交通、通讯、气象等使用的数字用绘画、文字及符号等方式进行记录。
3. 帮助幼儿了解数字的重要性,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
活动准备:
1. 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观察、收集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
2. 教师有意识的在班级活动室中布置含有数字的图片和物品,如:时钟、挂历、扑克棋等。
3. 请幼儿记住家庭地址(包括门牌号码)电话等。
活动过程:
1. 寻找班级、幼儿园里的数字,讨论这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今天老师交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数宝宝)它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可它们藏了起来,我们去找一找,看看有那些数宝宝,它们代表什么意思?(教师带幼儿去寻找)边找边集体说一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2. 幼儿分组交流:
除了我们刚才找到的数宝宝,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数宝宝?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请幼儿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数字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这里的数字有什么用?)
3.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对数字的发现。
谁能把你知道的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数字?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归纳:在自己家里、商场、交通、通讯、气象等方面使用的数字及他们的用途。)
4. 教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重要号码的关注兴趣,知道它们对生活的作用。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一些特殊而重要的号码,比如:1
19是什么号码?(火警电话)
请幼儿说出几个。如110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等。
5. 引导幼儿讨论:
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样?(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离不开数字,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6. 激发幼儿将自己观察发现的.数字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
7. 幼儿记录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有目的地表扬那些善于发现并有创造性的幼儿。
8.看看讲讲:幼儿用书2-21。
8. 活动延伸:
(1) 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数字并记录,将观察的结果告诉伙伴。
(2) 找一找节日中的数字,如“三。八妇女节”
(3) 请幼儿问一问自家人的生日。
9.结束。
《 朋友》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枣、忽”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扎”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3.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抽查生字认读。
2.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 事件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段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看下面这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如何描写枣子的。
出示PPT: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学生交流。
(二)学习2~11段“刺猬偷枣”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11段,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并用直线画出来。
出示: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板书:钦佩高明)学生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学生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生动地记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阅读: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 朋友》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大胆探索彩球的多种玩法,且动作协调、灵活。
2、能尝试运用辅助材料玩彩球。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内装小铃的彩色气球若干,预先放置在活动室中间,用布遮盖。
2、旧报纸、丝巾、纸棒、小网、垫板等辅助材料分篮放置在活动室四周。
3、《表情歌》伴奏带,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唱《表情歌》,导入活动
师:“最近,听说森林里来了一群特殊的新朋友,是谁呢?看,他们来了!(掀开白布,球滚出)原来,他们是一群漂亮的彩球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好听的歌欢迎他们吧!”
二、自选彩球,激*趣
师:“彩球宝宝也想来唱歌,请小动物们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彩球,让他们在刚才拍手的地方唱一唱。”
三、节奏游戏,体验乐趣
师:“动物宝宝们,你们和彩球在一起高兴吗?瞧,你们的妈妈也唱着歌来了?“
师:“这是谁的妈妈?(小猫),猫宝宝来学一学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唱歌的?”(X X X— X X X—)
“谁的妈妈也来了?(小狗),请狗宝宝来学一学你们的妈妈是怎样唱歌的?”(X XX X XX)
“小鸭、小鸡的妈妈也来了,他们又是怎么唱的呢?”(XX XX XX X) (XX X XX X )
师:“彩球宝宝听到你们唱得这么好听,想来为你们伴奏呢!”
(幼儿一起边唱边用彩球摇出以上节奏)
四、自由玩球,探索玩法
1、师:“今天,彩球宝宝不光是来为你们伴奏的,它还想来和你们一起玩游戏,想一想,可以怎么玩呢?先找一个空地方试一试吧。”
(幼儿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独自玩球。)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球的?”(个别幼儿讲讲,选好的大家一起做做)
2、师:“刚才,都是你们自己一个人在玩球,那么你们能不能找一个好朋友来和你一起玩一玩呢?”(幼儿自由合作玩球,个别讲解)
3、师:“在边上还准备了许多材料,有报纸、丝巾、纸棒、垫板、小网,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来玩球呢?”
幼儿独自或结伴利用辅助材料玩球。
五、追逐踩球,推向高潮
师:“彩球还想和你们的小脚来做做朋友,(幼儿将球系在脚腕上),你们既要保护好自己的球宝宝不被踩破,还要试着去踩破别人的球,最后,算一算你一共踩了几只球。”
六、模仿动作,放松身心
师:“彩球爆炸时是什么样的?谁能学一学?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师:“我们和彩球宝宝玩了这么多游戏,一定很累了,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走(我休息,我休息,我就轻轻走,我就轻轻走……)
《 朋友》教案6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图形组合,用蜡笔涂画出不同的动物特征。
2、能根据以往经验,大胆地想像和创造。
活动准备:彩色水笔、蜡笔;先用水笔画轮廓后用蜡笔涂色。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引起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有个小动物想出去玩,猜猜它是谁?”
2、观察发现,提问讨论:
——“小猪碰到了谁?它长得怎么样?”
“小猪出去又碰到了谁?它长得和小猫什么地方不一样?”(耳朵一换就变成小兔了)
“小猪回家去洗手背,应该怎么洗?”(请一位幼儿示范,其余幼儿在下面呼应)
“小猪这次出去找朋友,碰到了一只耳朵不在头顶也不在两角的朋友,在位朋友有是谁呢?”(请幼儿为小狗添画耳朵)
“现在小猪能找到朋友 了吗?”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小猪可能会碰到哪些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简单动态。
及时出示动物特征明显、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给其他幼儿以提示。
4、评价:
大家一起看看、说说、小猪干净吗?
它找到了谁做朋友?
《 朋友》教案7
教学内容:
1、 学唱、有感情加表演的演唱歌曲《好朋友》。
2、 节奏的学习和练习,学生会打节奏并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好朋友》,并有感情的表演歌唱。
2、创造小过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3、为歌曲《好朋友》配伴奏演唱。
4、歌表演演唱,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1234554321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1、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两首歌,翻到课本16页,《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吹芦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好朋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页。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下歌词,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读一遍: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二年级音乐《好朋友》教案》。嘿!嘿!很好!我们再来读一遍,读第二遍时,要注意中间把拍手的动作加上,拍两下,要拍的整齐划一。
3、我们现在加上动感节奏,跟老师读《好朋友》的歌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有节奏的朗读: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嘿!嘿!
4、同学们读的很好,老师现在就把这首好听的歌教给大家,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学唱《好朋友》,教师弹琴,采取听唱法进行教学。(唱两至三遍)
5、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重点是小组成员对小过门的创造性。教师介绍小过门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小过门进行创造的变化,可以采取拍手、点头、握手、拍肩或唱“啦”等动作,允许每组做出不同的动作。(小过门的不同表演演唱,加深歌曲的记忆)
6、同学们唱的很好,你们真聪明啊!所以老师要奖励一下你们,请看黑板,教师出示节奏类型,教师先打节奏,再让学生跟着教师打出节奏,反复练习。老师现在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听好游戏的规则:老师要将这些节奏打在门上,每个节奏前面都有1、2、3、4、5,你们要是认为我打出的是哪一个,就用手指做出是第几个,而不要大声喊叫。教师走到门口,用手在门上打出以上的节奏类型,有学生伸指头说明打的是哪个,多加以训练。
7、你们很棒!我们现在把双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用双手为《好朋友》伴奏。教师一起和学生边唱边拍手。
8、很好,很整齐!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歌舞表演,根据歌词的理解,由教师先和一位同学表演,教给学生怎么去表演。在表演的同时,其他同学唱这首歌。引导学生做动作并自己创造动作,提问几个学生上台表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好朋友》这首歌,大家是不是好朋友啊?是。那我们应该怎要做呢?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打架,不骂人。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最后让我们手拉手再唱这首歌。
9、下课:同学们再见!教师与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走出教室。
教学评价:
1、 能够背唱《好朋友》,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映。
2、 学生在设计小过门时所做的动作的表现及整齐程度。
3、 节奏训练的掌握,听节奏与打节奏的配合。
4、 歌声和伴奏的整齐程度及从中表现出的合作协调精神。
《 朋友》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现自己好朋友的特征。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向老师或同伴请求帮助。
活动准备:
圆形纸盘(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
制作的工具:剪刀、记号笔、毛线、各种不同的纸等。老师的示范作品。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朋友船上的朋友们真可爱,他们碰到了困难会互相帮助,我们小朋友有好朋友吗?当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会帮他一起克服吗?
2.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看看自己的好朋友,他长得是怎样的?)
3.请幼儿说说自己好朋友的特征:你的好朋友是怎样的?脸上有什么?头发是怎样的?
二、欣赏老师的朋友
1.老师也有好朋友,今天我把他们也做出来了,想欣赏一下吗?
欣赏范例,观察不同的做法。(2张)
2.示范讲解:在盘子上可以选择材料,剪出眼睛和嘴巴(也可以画),画出鼻子,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材料为好朋友做头发。
三、观察材料、讨论如何制作
1.你想把好朋友表现出来吗?请你看看桌子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
2.讨论:你想选什么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讲述)
四、幼儿制作
1.刚才大家都说了许多自己的意见,现在老师请你也来把好朋友做出来,好吗?
老师巡回指导:A.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如用纸、毛线都可以做头发,用笔画五官、给女孩子粘不同的辫子等等。
B.提醒幼儿用双面胶时,撕下的纸放进空箩筐中;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或朋友请求帮助。
C.提醒幼儿完成后共同整理材料。
五、互相欣赏
1.我们把自己的好朋友做出来了,现在请大家一起做个游戏“猜猜是谁”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作品,请其他幼儿猜猜这个好朋友是谁?
2.将作品陈列出来,一起欣赏。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5)
——《敕勒歌 》教案 (菁选8篇)
《敕勒歌 》教案1
目标导航
1、会认“敕”、“勒”、“穹”、“笼”、“见”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设计说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身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无边以和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课堂描述: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生1:我去过汉口江滩,那儿的景色很美。我还在那里放了风筝的。
生2:我到过张家界,那儿的山泉可以喝,喝起来很清凉。
生3:我到咸宁的星星竹海去玩过,那里的竹子很多就像一片竹子的大海,所以就叫星星竹海。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
生(深思一下,摇摇头小声):没去过。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读):敕勒歌(“敕”读成了*舌音)。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生:敕勒歌。
师(笑了):这次读准了!(又请几名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师在黑板上写了“39”,生立刻翻书)
二、初读古诗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生迫不和待地自由读古诗,师巡视,指导读准字音)
师(出示双横线里的生字):这些字谁会读?
生(生举手,请一生读):“敕”“勒”“穹”“笼”“见”(把“见”成“jiàn”了)
师(指着“见”):看看拼音,这个字在这儿读什么音?
生:见(xiàn)
师(笑着点点头):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字吧。
生齐读“见”。
师又请几名学生读生字后齐读生字。
师(除掉拼音):咱们“开火车”读吧!
(“开火车”读)
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纷纷举手,师指名读)
生: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很流利,可是他把“似”和“四”读成翘舌音了。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把这两个字音读准吗?(对刚才读古诗的学生说)
生(点点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没错!就这样读!
师:还有谁想读?
(生抢着要读,师指名读,提示学生注意*舌音和翘舌音)
师:咱们分组竞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学生按四大组的顺序读古诗)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草原,在远处有高高的青山,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
生2: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草很茂盛,在那高高的山下,有很多圆顶的蒙古包。
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在图片旁出示这两句诗):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行诗,想想自身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自由读这四行诗后想了一下举手,请一名学生回答。)
生1:我想知道“敕勒川”是什么意思。
生2:我不明白“笼盖四野”的意思。
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敕勒川是这个民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这两行诗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像想读?
(再请一名学生读)
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师:是呀,草原可真大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还有谁想读?
(再请两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
(生非常兴奋!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你们都读得很不错!所以男女生都得第一!
(学生欢呼起来)
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自由读读最后三行诗。
(学生自由读诗句,看课件。)
生1:诗人还看到天空蓝蓝的,很辽阔,草原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一阵风吹来,草被吹弯了,露出很多牛羊。
生2: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推荐一下。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推荐。)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还有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你也很喜欢大草原,看!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牛羊!
(很多学生都想读。)
师:你们有信心把整首诗读好吗?
生(异口同声):有!
师:好,自身先在下面练习练习,你们可以和自身的好朋友一起读,可以和同桌读,还可以几个人扮演读,最好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学生在下面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学生争要读。请3—4名学生配乐读)
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学生听得很认真,听完后鼓掌)
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身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假如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配乐齐背。)
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是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时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另外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读书的习惯。
在次课的教学中,我还重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作品一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作品二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 笼盖 苍茫 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看你读懂了多少?(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一)前四句
1、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想读?
5、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6、师: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7、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 (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二)后三句
1、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2、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3、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4、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5、‘‘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请你分析这句诗的意境?
6、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诗中只写了景色,没有提到敕勒人,你猜那些人在哪里?(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7、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那心情老好了!还有谁来读读?读出生机感、喜悦感;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指名读)
(三)写法指导:
看全诗,看板书:景物描写中有动态和静态描写,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风吹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五、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2、听范读录音
3、看节奏,朗读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5、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请3—4名学生配乐读)
6、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7、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如果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学生配乐齐背。)
六、画中展示:
1、师:“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2、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3、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我们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古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敕勒歌 》教案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朴素,风格的雄浑豪放。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感受意境。
2.体会这首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悟意,启发想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蓝天以其辽阔深邃使人向往,高山以其巍峨雄伟令人震撼,大海以其宽容恒久给人启迪,美丽的草原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北朝民歌——《敕勒川》,感受草原的魅力。
二、简介《敕勒歌》的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请学生借助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正确朗读,理解诗意。
1、检查;
①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敕勒(chì lè)穹庐(qióng)见牛羊(xiàn)
天似(sì)笼盖(lǒng)
②说说对句意的理解。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了正在吃草的肥硕的牛羊。
强调:见,通“现”,显现。
四、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草原的辽阔富饶,体会情感。
1.通过读诗,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
天空的特点是苍苍,草地的特点是茫茫,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辽阔无边。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的特点是茂盛,而牛羊的特点是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作为诗歌的开头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要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试想象自己此时若站在草原之上会有什么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来理解表现出来。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透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你看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你是一位牧民,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草原上并非无人,“见牛羊”一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这样写使人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辽远深邃,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的草的海洋清风吹过,海面涌过层层波涛,波涛起伏间,显出了正在欢喜地吃草的牛羊。
我作为牧民想说:“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家乡,我深深的热爱您。”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激励学生背诵。(要读出草原的辽阔苍茫,和草原人的喜悦,热爱之情。)
五、探究交流:
这首北朝民歌的在对景物的描写及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呢?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广阔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苍茫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这首民歌的语言直白如画,音调雄壮,艺术概括力极强。用民族特色的“穹庐”设喻,描写天空的辽远苍茫,朴素新奇。它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六、拓展交流。
请学生就自己*时积累的描写赞美草原的诗歌、歌曲进行交流。
七、布置作业
赏析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示例:句中用“天苍苍”和“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而“风吹草低”一句,写出了草原上水草的茂盛和牛羊的肥壮,又把整个画面变成了一幅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生动异常。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风格明朗豪放,雄浑天成,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
《敕勒歌 》教案4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丰富认知
1、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一道去领略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
2、出示PPT1:看!草原的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地上的牧草,长得如此丰茂!
PPT2:这一碧千里的草原啊,看一眼,就会让人心醉神迷!
PPT3:看这些小丘(用教鞭指示),它们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PPT4:看这些在草原上纵马飞奔的牧民们,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快乐而美好!
3、(出示PPT5)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指名说。
4、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出示PPT6,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5、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
6、指名说、背。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指板书)——《敕勒歌》(课前用黑纸覆盖)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出示PPT7)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
2、学生跟师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
合作要求:
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
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4、请各组代表上台诵读古诗,强调只请前五名,要求各组代表争取机会,踊跃上台。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师:大家的诗歌读得真好,可我想问一句:读懂了吗?“敕勒”是什么意思?“敕勒”是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它后来与另一个少数民族鲜卑族融合到了一起。这首敕勒歌,最早是以鲜卑语在牧民中间传唱,后来才被翻译成汉语并广为流传。这样一首只有27个汉字的诗歌为什么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弄清其中的原因。让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第1句——
2、出示PPT8,请一名男生读——
3、师:(出示PPT9)在词典上,“川”字有三种解释,请你判断一下,“敕勒川”的“川”应当选择第几种解释?(请用手势回答)
4、是的,“川”在此处指辽阔无边的草原,那么“阴山”指什么,你想起了哪句诗歌?诗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阴山”与此处的“阴山”指的是同一座山。这座山在今天内蒙古的中部,自西向东绵延数百里。读着这句诗,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5、一句“敕勒川,阴山下”,不仅交代了敕勒族人生活的地点,而且描绘出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给人以无限辽阔(板书:连阔)、无比雄伟(板书:“雄伟)的印象。请你读,读出这种辽阔雄伟的气势来——(指名读)
6、很好,让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2句,请一名女生来读——
7、要读懂这句诗,先要了解“穹庐”是什么,看(出示PPT10),“穹庐”就是这些白色的、供敕勒族人生活的毡帐,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蒙古包。请你想想看,“天似穹庐”,是说天空像什么?到底像不像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想象一下。
师描述:现在,你来到了辽阔无边的草原中央,抬头往上看,湛蓝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远;再往前看,一直努力向前看得更远些,远处的草原与天空仿佛连在了一起;然后,你向左看、向右看,转过身向后看,天空和草原的界线全都看不清了。这时,你感觉天空真像——(一顶巨大的蒙古包)把整个草原给——(罩住了、盖住了)。
8、请睁开眼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景象你看见了吗?可你知道为什么在敕勒族人的眼里,他们觉得天空像自己生活的蒙古包,也就是像他们的家呢,这说明天空、草原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他们的——(家)
9、家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最感温馨和亲切的地方,所以,“天似穹庐”这个比喻,既写出了草原的空旷与辽阔,也表达出敕勒族人对于草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出这种喜爱来。跟师读——(男生读、女生读)
10、让我们怀着这种喜爱之情,看看诗歌的最后一句,看草原上更加令人喜爱的是什么。
11、(出示PPT11)齐读,——风吹草低,现出了什么?(牛羊),现出的仅仅是牛羊吗?只是牛羊吗?
“天苍苍”,”苍”是什么颜色?(湛蓝的颜色);“野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茫茫”是说,草原和天空的界线看不清楚。我们看,天空,一片湛蓝;草原,一碧千里,但仅仅蓝、绿两色,是不是有些单调呢?(板书:单调)然而,风吹过,草低伏下去,现出了成群的牛羊。黄的牛,白的羊,这儿一群,那儿一群,有牛羊的地方,就会有什么人?是啊,还有穿着各色服装的牧民。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丰富的色彩(板书:→丰富)。请你再想想,除了现出草原丰富的色彩,还现出了什么?
12、草原里,只看到茫茫一片绿色时,画面是静止(板书:静止)的,而这风一吹,草一低,(手势演示)现出了悠闲地吃着草的牛羊,骑着马缓缓移动的牧民,草原,顿时充满生机与活力。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灵动(板书:→灵动)。色彩的丰富,画面的灵动,使敕勒川变得更加美丽(板书:美丽)。
13、为什么只有当风吹过,草低伏,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这说明草长得怎样?牧草长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长得十分的——(肥壮),牛羊长得如此肥壮,就现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所以,风吹草低,这一现啊,不仅现出了牛羊,还现出了草原的富饶。(板书:富饶)
14、小结:学到这里,相信草原的辽阔雄伟、富饶美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敕勒族人民为什么把他们生活的草原写得这么美?他们赞美草原是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板书:热爱家乡)
过渡:(指板书)正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能够超过它。无论哪个人,也包括我们,只要有机会来到草原,心中涌起的一定是这首诗,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出示PPT12,生齐读——敕勒川……)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板书:经典),像《敕勒歌》、《乌衣巷》、《望天门山》、《长相思》这样一篇篇经典诗词,像《论语》、《大学》、《中庸》、《红楼梦》、《西游记》这样一部部经典著作,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板书: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作为新生的一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下课!
《敕勒歌 》教案5
一 、导入课题
师:由敕勒一词导入课题,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生活在大草原上,孩子们,你们在书中,电视上见过草原吗?草原上是什么样子的?
二 、初读课文
①自由读,圈生字,读准音;?
②带拼音读古诗(指名读);(正音:似、苍都是*舌音,见的读音是xiàn)?
③去掉拼音读古诗(齐读);
三 、抓“景”读诗,读出景物
⒈ 诗读了这么多遍,作者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出示读书要求:
自己读古诗,找一找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 ”标出来。
① 找出景物,理解川字的意思;
② 老师示范读,读出景物;
③ 学生学老师的样子自己练读;
④ 指名读(老师指导);
⑤ 齐读;
⒉诗中描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如果让你给这些景物赋予色彩,你会把什么颜色送给谁呢?
① 指名说;
② 重点理解“苍苍”,识记字形,了解字意,
③ 指导读“天苍苍”,读出天的蓝,天的辽阔;
④ 写生字“苍”;
⑤ 由“苍苍”是魔法师,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颜色,引申“松柏苍苍”和“白发苍苍”。
⑥ 理解“茫茫”,识记字形,由“野茫茫”引出“大海茫茫”。
⑦ 练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⑧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齐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 、抓“动”态词,读出美
读着读着,这幅画面不再静止了,在你的脑海中鲜活了起来,在你的内心里生动了起来,仿佛自己来到了这片辽阔的草原,想一想,哪些字让这幅画动了起来。
出示读书要求:
自己再读古诗,找一找是哪些字让这些景物动起来的,再关键的字下面画“△”。
① 找出“吹、低、见、笼盖”的动词
② 重点理解“笼盖”:通过做动作让孩子知道笼是围拢起来,盖是从上向下盖下来。
③ 看书上插图,理解“穹庐”;庐是圆顶毡房,穹庐是大大的圆顶毡房;
④ 练读“天使穹庐,笼盖四野”,读出天之大;
五、回归课文
① 看插图,感受敕勒人民爱小家更爱大家的这份热爱,齐读古诗。
② 背诵古诗。
结尾:古诗可以吟,可以诵,也可以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在这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敕勒歌 》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级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二年级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级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级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二年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二年级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 》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
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
学生质疑,讨论诗意。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
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
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敕勒歌 》教案8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3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
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
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
白发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际。
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用1课时。
四、参考资料
《敕勒歌》见于《乐府诗集》的"《杂歌谣辞》类,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这首民歌虽仅27字,却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浑壮丽、苍茫辽阔的北方大草原的画面。
《草》 教案 (菁选8篇)(扩展6)
——赞草 (菁选2篇)
赞草1
世界上没有小草来陪衬这个世界的色彩,行吗?不行。因为绿色是这个世界上最最不可缺少的颜色了。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我最喜欢的植物---小草。
小草,一个多么*凡的名字啊!可是她却为我们贡献了多少呀!足球队员们天天踩在草地上,她身上伤痕累累,可她却无怨无悔。小草经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她也从来不显出脆弱的样子,他们多么坚强呀!这一点我们多么应该向她们学习啊!
春天,小草发出嫩绿的叶子,刚从睡梦中苏醒。哈咦她睁开眼,看见湛蓝的天空中几只小燕子在飞,她知道春天来了。他探出头来慢慢的生长。慢慢的,慢慢的......
夏天,小草精力旺盛,变得更强壮了,慢慢的长大之中,也慢慢的衰老。慢慢的,慢慢的.
秋天,小草慢慢枯萎了,她这一年的生命也接近句号了,清洁工们把这些草都烧成灰烬了,可她的根还在地底下,真可以用白居易的《草》来形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冬天,皑皑白雪盖住了小草的身影,可明年她又生长了出来,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多值得我们赞扬呀!
小草,你冬去春来,我们踩在你身上,你却什么也不说,因为世界上有你,世界才会变得这样美丽。我歌颂你,小草。我赞扬你,小草。我爱你,小草!
赞草2
小草太*常了,人们不太会注意它,但在春春天来临时,在复苏的大地上,它伸出尖尖脑袋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严冬已过,明媚的春天降临到人间了,这时草已不是*常的不引人注意的小东西,而是作为大自然的见证人来到了人们中间。春天的小草,它的颜色象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是惹人喜爱的女儿绿,春天,它是精灵……
小草在无声无息的生长,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到了夏天,它像一个弃婴,偎依在盛开的鲜花旁,人们对它产生了厌恶感,于是伸手去拔它,也在拔草的当儿,人们否定了小草的功绩。是的!如果你只看到小草对花产生的阻碍作用,而看不到它另一方面的巨大作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茫茫的大沙漠上,狂风会把一切掩埋,于是科学家研究了一种用草皮控制沙土流失的方法,让小草在土地上自由的生长,控制沙土。你说小草的功绩大不大?
秋高气爽,经过一个夏天的太阳的辐射,一切都好像让热空气吸收了太多的水分,而显得干燥。这时如果无际的大草原上,燃起熊熊大火,你会为小草的命运担心吗?其实也不用你担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命运也不会那么容易失败的,春天我将会和你一起努力的!!
当严寒的冬天来临时,大自然的一切都进入了冬眠状态,小草也不例外,到了后来,自己就枯死了。它虽枯死了,但还要为养育它的土地作出最后一次贡献——充当肥料。当春天又一次来临,绿油油的庄稼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会不会联想到小草。我想你眼前一定回映出这样一幅图画:大雪覆盖着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小草被春耕的农民翻出大地,给大地充当养料。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比喻一个人的忘我,但我要说:小草的这种“忘我”也是可以称道的。
你是否看到过这样一幅油画:广袤的的草地上缀着点点黄花,那是俄国伟大的油画家列宾的作品。有人说作者在赞颂黄花。但我想作者一定是为小草的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所感动,才一挥而就的
小草,春天!我要和你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