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队活动设计,生日,供大家参考。
班队活动设计方案
学校: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年级:
二年级 班级:
(12)
班
人数:
54 学科:
班队 主题:
祝我生日快乐教师:
蒋薇 日期:
07. 03. 26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据对比、 分析, 以及调查了 解周围人过生日的方式, 对生日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过生日最重要的是给生活增添意义, 而不在于物质形式的追求。
2、 学生能策划快乐并有意义的生日。
二、 制定依据 经过前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发现多数二年级学生每年都过生日, 形式大多为吃吃喝喝收礼物。
有些家长为孩子过生日铺张浪费, 学生之间也出现了 一些互相攀比的现象。
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学校的原因, 更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小学生在消费上还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概念, 他们往往只追求一种风潮, 看到社会上大人们为了某些事情大送礼物大肆宴请, 这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学生, 使他们对物质消费的产生错误认识,形成消费观念上的偏差, 从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就是现在因为独生子女较多, 家长的溺爱和纵容使孩子逐渐养成大手大脚、 互相攀比的习惯,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过生日的方式也在改进, 但是改进一味的去追求物质基础, 大送特送高档礼物, 就使这个生日变了味。
当务之急, 就是应该让学生了解:
过生日最重要的是给生活增添意义, 而不在于物质形式的追求。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受生日 组织队员交流自 己以前过生日的方式, 心情是怎样的?
交流自 己以前过生日 的方式和心情。
谈话, 感受生日的快乐。
调查、 对比 1、
组织学生交流调查到的有关自己生日花销的数目。
2、
出示一组数据:
资助一位贫困学生一年的学费、 认领一棵小树的花销等。
3、 对比两组数据,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1、 交流自己过一次生日,父母大约花多少钱。
2、 看老师出示的数据。
3、 对比两组数据, 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调查、 对比, 感受过度吃喝过生日的浪费, 初步认识到生日可以过 得 更 有 意义。
寻访生日 1、 组织队员交流利用周末寻访的成果。
2、 组织队员了 解更多人怎样过1、 交流自己的寻访成果。
2、 采访听课老师。
了 解长寿面、 如意菜等的意通过寻访、 采访, 使学生明白过生日的真
生日。
义。
谛。
策划生日, 感受快乐 1、 组织队员畅想以后自己准备怎样过生日呢。
2、 组织大家交流自己对生日快乐的理解。
3、 教师寄语:
让我们的生日更有意义。
祝我生日快乐!
1、
小组讨论:
下一个生日, 我可以怎么过?
2、
全班交流, 互相启迪。
3、
一句 话小 结 :
生日是
。
通过设计下一个生日, 展示对生日新的理解。
反思重建 每次看到学生写的日记, 但凡有关生日的话题, 他们肯定会写到“去哪个饭店吃饭, 有哪些好菜的”、“妈妈给我买礼物的”、“有蛋糕吃” 等等。那生日的意义是否就在吃吃喝喝、 收收礼物呢? 如果学生只将生日定位在这上面, 那这初见端倪的奢侈之风、 攀比之风是否会愈演愈烈呢?
经过前阶段的调查问卷分析, 我们感受到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学校的原因, 更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小学生在消费上还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概念, 他们往往只追求一种风潮, 社会上大人们为了 某些事情大送礼物大肆宴请, 这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学生, 使他们对物质消费产生了 错误的认识, 形成消费观念上的偏差, 从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就是现在因为独生子女较多, 家长的溺爱和纵容使孩子逐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 互相攀比的习惯,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 过生日的方式也在改进, 但是一味的去追求物质基础, 大送特送高档礼物, 就使这个生日变了 味。
想想我们小时候过生日, 没有鲜花, 没有礼物, 一碗生日面, 一盘如意菜, 两个荷包蛋, 却意义非凡, 更注重了 亲情的融洽。当务之急, 就是应该让学生了 解:
过生日最重要的是给生活增添意义, 而不在于物质形式的追求。
但同时, 我们还是需要尊重现在学生的自己的生日“玩” 法, 应该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该如何过生日。
通过调查、 寻访、 辨析、 策划等一系列活动, 学生的感受与认识逐渐深刻起来:
最初是觉得吃吃喝喝最快乐; 通过生日花销与老师出具的数据的对比, 他们隐隐感受到自己的生日过得太奢侈了 , 这些钱还可以做许多事; 接着在寻访生日中, 他们了 解到家人、 老师小时候过生日虽然简朴,但长寿面、 如意菜、 荷包蛋里也包含了 浓浓的爱意, 原来形式简单的生日也很幸福。
有了 前面的认识, 学生开始策划有意义的生日了 :
用自己积蓄的零花钱为父母买一份礼物; 班级过集体生日; 种一棵生日树; 与家长一起去孤儿院过生日……这种变化是可喜, 孩子正逐渐从生日里学习感恩、学会分享。
这次系列活动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 也有我自己。
以前班队活动的概念便是自上而下, 围绕一个主题, 诸多节目的累积, 花样越多, 节目 编排得越精致, 就越好。
因此, 对于班会的展示, 颇有些反感, 常抱怨教育、教学工作已经那么繁琐, 为什么还要给班主任“增负” ? 现在静下心来反思:
一堂看似热闹的班会让学生获得了 成长吗? 叶澜老师对班队活动提出
了非常精辟的见解。
她说:“班队活动应以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为核心主题, 它直接与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相关。
……学生只有在丰富多彩的、 有时与他们的生活与成长, 过去、 今天与明天密切相关的多种活动中才会生成发展的需求与取向, 才能成为生气勃勃、 富有创造力的当代青少年。”
“祝我生日快乐” 的活动, 少了 无数次的彩排, 多了 对学生现状的认真调查与分析; 少了 跳跳唱唱, 多了 真诚的研讨、 深刻的辨析; 少了 许多的说教暗示, 多了 实实在在的感悟; 少了 繁华浮躁, 多了 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活动虽然结束了 , 但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来看, 他们热情高涨, 意犹未尽, 真正体现了“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
不能不说, 从这个活动主题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 整个的设计思路都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这也给我们以后开展班队活动以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