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3篇)

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3篇)

时间:2022-11-19 13:50:05 来源:网友投稿

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3篇)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观后感1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3篇)

篇一: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观后感1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

  “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这是胡适之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国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们回来了,他们将要献身于国家,为国家的尊严、人民的生存而奋斗!那些欺辱中国人、瞧不起中国的人们,请你们看看吧!中

  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要醒过来了,它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一百年前的中国,有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如今,有我们!

  我将无我,不负国家。我们身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报效祖国。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觉醒年代》观后感2

  这个暑假,我追了一部剧——《觉醒年代》,对伟大的先驱李大钊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一次了解李大钊,是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先生的女儿李星华回忆父亲从被捕到就义的悲壮历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崇高伟岸、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

  这次看完《觉醒年代》,李大钊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仅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变得更加丰满、真实。

  李大钊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场,身穿长袍,戴着眼镜,坐在一群留学生中,和年轻人讨论着国家大事,呼吁学子奋起“倒袁”,拯救国家。

  李大钊先生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观点。当他听到陈独秀先生说“中国没救了”时,立即进行反驳,表明自己的观点,坚信国家有光明的未来。

  李大钊先生胸怀宽广。虽然在对国家未来的辩论中有不同见解,在陈独秀先生被一群学生围着殴打时,他还是挺身而出,掩护陈独秀先生逃出,并且在知道对方真正意图后,和陈独秀先生成为朋友,还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了陈独秀先生。

  李大钊先生关心民众疾苦,深爱自己的孩子。当一位母亲在大街上乞讨,希望得到一些医药费给孩子治病,李大钊先生站了出来,帮这个穷苦的家庭交上了医药费,当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怀表等放到了当铺;当李大钊先生的一位学生因为缺钱而上门求助,希望能得到资助时,李大钊先生不顾自家的情况,毅然为学生凑齐学费,却差点和自己的孩子毁约,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去吃一顿涮羊肉。

  李大钊先生,既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同时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普通人。

  《觉醒年代》观后感3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题记

  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封建复古的思想充斥着整个中国,毒害着人们的灵魂,束缚着人们精神上的解放。

  就在这种腐朽思想大肆蔓延的时候,《新青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光,冲破了旧思想的罗网,从而开始了一场历史意义深远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主办人独秀在第一卷第一期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说,“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黑暗,首先觉悟、勇于奋斗的青年,必须用快刀斩乱麻的精神,同陈旧腐败的思想决裂,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思想犹如漫漫黑夜里迸发出的火花,所以《新青年》一出版,就受到进步青年的追捧。

  在《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我还看到了友善细心的李大钊、朝气蓬勃的毛泽东、正直的陈乔年和陈延年等等许多人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不为名不为利而活,也不甘平凡一生,他们的一生,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愈是黑暗,他们燃烧的愈加猛烈,于是变成了火炬,点亮了一个时代的夜空。

  曾在《新京报》中看到过一段话,我想引用这段话作为我今天习作的结尾。

  “我们深信,世界必然向好,今天所有的混乱与芜杂,努力与精进,都将在进步中变得更加清晰。时光漫长,道路宽广,我们仍旧拥有理想,拥有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共广播电视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了一部反映建党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的《青年杂志》,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认识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建党的历史。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还将他们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整个中国为之一振;《新青年》实行同人编辑,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日新月异,之后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也相继问世;在这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遍传播开来。

  在五四运动时,为支持学生运动,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动对社会实

  行根本改造,并亲自上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在散发宣言时被捕,五四运动风靡全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代表拒绝签巴黎和约,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启蒙任务。

  不少看过剧的网友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20__年最棒的剧集没有之一!正如剧名那样,整部剧想要再现100年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激情澎湃的觉醒年代。

  整部剧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现了人们眼前,表达了对事物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寻。

  “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觉醒年代》观后感5

  最近,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慨万千。

  新生的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

  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彻底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极具感染力。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看历史,年代感、画面感极强。剧情清晰勾勒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生动和形象,往往一出场,便令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谁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的担当。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想抱负,积极投身于革新运动中,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刻苦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觉醒年代》观后感6

  《觉醒年代》的片头,采用隐喻的手法,使这组电视艺术的镜头语言,具有蒙太奇手法的画面,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之审美表达,既让全剧有岁月感,又点明该剧的主旨,有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堪称“此时无声胜有声”。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百年前一大批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英雄群像,构成了明星璀璨、浩如星辰的民国大师人物艺术长廊,栩栩如生、高大伟岸的身影,每每让人眼前一亮。

  每集片尾的音乐,低沉、忧郁、伤感的哼唱,呜咽哀号般的曲调,苦闷、压抑、无助、困惑、迷茫,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寂寞苦闷之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富于视觉冲击力的还有一幅幅黑白木刻的剧中主人公版画群像展示,让观众的思绪,瞬间穿越至百年前的历史片场,营造出年代感。黑白版画在革命战争年代对鼓舞军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具有战斗性,更具有革命性。运用版画这一艺术到《觉醒年代》片头中,不仅在起承转合的节点上,体现故事的叙事策略,更是内容方面的拓展,从视觉到内容上,多维度展现剧中人物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该剧还引用了纪录片的元素,许多黑白相间的画面,给人以历史深沉感,将大时代的风云际会全景式表现出来。

  剧中呈现的老北京黄沙漫天的景象、深深的车辙、行走的骆驼、叮当的驼铃,以及民国初期的“青色白字”、青花瓷般的色彩,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人物的穿着,或西装,或长袍,甚至制服上的金属纽扣都颇具年代感——这些真实的画面扑入眼帘,岁月沧桑的历史感,便涌上心头。

  《觉醒年代》观后感7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有一些人已经觉醒,也正是他们,才使中国翻天覆地!

  ——引言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在民国时期,当全国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中时,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领导着《新青年》和北大的诸多学子,开展了改变中国历史的“新文化运动“。

  这部电视剧还原了许多当时的情景,如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北大“红楼”的修筑,还有袁世凯,张勋的两次复辟帝制……可以说常常使人浮想连翩,惊喜连连。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革命大家,文学泰斗鲁迅先生所写《狂人日记》时的情景,这本书是以一个疯子为第一人称所写,它讲述了在一个疯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以一个疯子的言语

  讽刺了封建的“吃人礼教”。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一个毫无生气的黑暗社会表现地淋滴尽致。

  还有李大钊与工人们互帮互助,纯朴真切的友情更是让我感叹,记得在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李大钊先生听说自己的工友朋友们没有领到工钱,便大过年的用自己的薪水买了好多年货,带给工人们,还亲自和他们包饺子。号外,他还给工人们讲了马克思主义,让工人们重新对新生活燃起了希望……

  这部影视作品展现了一个黑暗无光的封建社会,但又塑造了陈独秀等一群为祖国带来希望光芒的人。他们追求新文化,向往新生活,他们为中国注入了新鲜血液。

  剧情中陈独秀为了发扬新文化,不惜一次次与权威大家斗智斗勇,这坚定的决心使我敬佩。

  感谢《觉醒年代》,它让我见识了先烈们是怎样为了今天的新生活而奋斗,也让我明白,唯有拥有知识和胆魄,才能改变命运,改变时代!

  觉醒吧!同学们!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精神改变时代

  《觉醒年代》观后感8

  以新青年的精神——观《觉醒年代》有感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成立的一段中国伟大觉醒历史。那个时代,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新青年们不断以青春追求救国的理想,坚持斗争的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在1915年-1921年这段时期,陈延年与陈乔年努力寻求救国真理,经过千锤百炼后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投身于革命事业;赵世炎跟随李大钊先生了解并领导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先锋;许德珩在以青春为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奔走,对牢房毫不畏惧,______从向《新青年》投稿到领导驱张运动,后来深受李大钊先生与陈独秀先生影响将一腔热血终生奉献于革命;周恩来在南开呼吁师生,在狱中坚持学习、坚持抗争,对理想不断追求。这是那个时代的青春精神。

  他们是黑暗时期一批勇于奋斗的新青年们,他们因拥有着共同的理想而相识,并一直“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他们为国家,走出校园,走向街头,以青春的昂扬精神,使更多的人们走上救国的道路,他们互相鼓舞,并肩作战,只为追求真理,救亡图存。

  因为有了那个时代的新青年,才有了他们所创造的“青春之中华”。百年过去,我们是百年后新一代的新青年,今日的“青春之国家”正需要我们以青年精神去创建,以新青年的精神踏向

  新的征程,如同百年前的青年们一样不懈追求理想,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做好新时代的新青年,继承百年前青年的精神。

篇二: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没想到距离《觉醒年代》大结局已经过去四个多月,我居然现在才完完整整的看完并且来写这一篇说不上观后感的观后感。

  这部剧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高度还原了那一时期的历史。而它的出彩在于:无论情节,还是台词,无论是演员精湛的演技,还是镜头中细腻的表达,都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很容易使人身临其境地进入那个激情燃烧、青春无悔的觉醒年代。

  “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那些在课本里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这部剧的演绎下仿佛复活了一般,我能看见他们,触碰他们,甚至是和他们对话。在那满是沉疴旧疾,封建压迫的时代。他们从污秽中醒来,但他们的精神却一丝不染,他们大声呐喊,希望能叫醒更多沉睡的人来摧毁这间“铁屋子”。看到乔年与延年满身污血,但眼中却充满了信念之光,看着那本应该意气风发的少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革命而献身,我的心中,满是崇敬与钦佩。

  我个人很喜欢《觉醒年代》里的镜头语言,非常有深意。李大钊决定冒险去散发传单。他在家中独坐时,发现一只蚂

  蚁沿着手掌爬到手臂上。镜头不断推近。只见蚂蚁在手臂上艰难寻找着前进的道路,

  每一根毛发是荆棘和牵绊物,都在阻挡它的行走,可是它依然执着前行,哪怕缓慢,哪怕困难。

  无论外在阻力多么强大,无论前途多么迷茫,有多少的阻碍,

  多少的困难,哪怕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别说何时,就算能不能都是个问题,却也阻止不了先行者的追寻脚步。即使,命如蝼蚁。

  陈独秀被捕,在狱中“放风”时,一只绿色的螳螂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把它托在手掌上,凝视着。

  这只渺小的螳螂不停地举起前臂,对着前方做欲劈状。哪怕,它的前方是一片虚空。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立马闪过一个成语,螳臂当车。无论敌人的战车多么巨大、沉重,渺小的觉醒个体依然义无反顾地举起他的“螳臂”……他们率先觉醒,很孤独很渺小,他们努力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努力地去呐喊,努力地去寻找光明的前路,努力地拯救人民于水火,他们虽然好似”螳臂“徒劳地阻挡敌人巨大的战车,但你我都看到了,他们渺小的身体也能发出伟大的光辉,他们所做的一切,永远不会是徒劳,而是镌刻在历史上那厚重的一页。还有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当李大钊在游艺园二楼准备发传单时,舞台上正在演京剧《挑滑车》。南宋初年,宋金交战,宋将高宠大败金兀术,乘胜追击,追至牛头山金兵大营,单骑踏营。金兵以铁华车阻击,高宠奋不顾身,用枪连续挑翻了十一辆铁华车,终因座下马匹力尽,挑第十二辆铁华车时被压死,为国捐躯。——《挑滑车》

  这一幕以戏中戏的形式呼应剧中情境,戏台上“爱国将帅、寡不敌众、为国捐躯”等情节恰好与陈、李二人的心境和处境契合。

  舞台上,英雄倒地身亡。看台上,英雄两眼喷火。此外,还有毛泽东冒雨逆行,被牵着走的牛,困在鱼缸

  里的金鱼,以及泥泞路边横卧的乞丐与楼上车中的富家子弟形成的鲜明对比,这些镜头语言,这些藏在细节中的隐喻,恰恰是这部剧的精华,令人拍案叫绝。

  看《觉醒年代》,我感受到的是“不易”。国家积贫积弱,社会风雨动摇,人民思想封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一群青年以一身血肉,一腔热血,披荆斩棘。想要唤醒一个满是沉疴旧疾的社会,想要唤醒亿万沉睡不醒的人民,有多么不易啊,但他们去做。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路在哪,但他们去找,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也看不到百年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是继续在风雨里飘摇,继续在残暴的政府与列强下笼罩,还是换了一幅新天地,人民当家作主,国家迎来曙光,他们都不知道。面对未知的可能,他们愿意去做,愿意去坚定地做,愿意去义无反顾地做,哪怕九死,亦无悔。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之振兴,而且我坚信,一百年后的中国,他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李大钊回首过往百年,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迈向了繁荣昌盛。百年已过,我们生活在如此一个幸福安乐的时代,我们仍能在电视上,在书本里,感受到前辈在思想上给予我们的馈赠,何其有幸。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76年前的8月15日也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审判二战中日本首要战犯。在梅汝璈的争取下,中国法官得以负责起草判决书中有关中国的部分;量刑阶段他与各国法官多次争论,终于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他说:“若不能严惩战犯,决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惟蹈海而死,以谢国人!”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伤痛、怨恨、恐怖,是血流成河,是家破人亡,是山河动摇。“谁在地下白骨侵霜,谁踩着遗骨碰杯叮当。谁血夜长哭未曾停歇,谁却在粉饰屠刀渴血。他们的痛苦仍是我的痛苦,那年的哭声还是哭声。”那段历史,我并没经历过,但我有所了解,它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它所带来的苦难好似也没波及到我,但我知道,受尽苦难的那些人,是和我流着相同血液的人,适合我一样有着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是和我一样的中国人!

  曾经有一群人,在压迫中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曾经有一群人,在受侵略时反抗杀出一条血路。山河已无恙,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好了。

  可是过去了,变好了,就代表着可以遗忘吗?就代表着可以原谅吗?!

  我没经历过那些事,我也没有在苦难中失去过,所以我有什么资格去替那些受尽侵略受尽苦难的同胞,先烈们去原谅!去遗忘!

  同样,梅汝璈还曾写下过:“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历史的特质在于重复,一刻警钟不响,曾经发生的苦难就有可能重现,难道我们的祖国慢慢走向富强,就代表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就代表着我们的身边没有虎视眈眈的人了吗?

  “他们受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他们为了中国未来的辉煌受尽苦难,那我们为什么可以轻易地替他们去原谅!不铭记反遗忘,这是错!这是大错特错!我们要做的,是把先烈们,前辈们的精神牢记心间,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走好民族复兴的每一步,而不是为了追星无下限无廉耻地追捧,也不是打着爱国的旗号去肆意辱骂无辜的人,更不是随口便来一句原谅和遗忘!

篇三: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观后感1最近,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慨万千。新生的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

  分先进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彻底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

  就在这种腐朽思想大肆蔓延的时候,《新青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光,冲破了旧思想的罗网,从而开始了一场历史意义深远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主办人独秀在

  李大钊先生胸怀宽广。虽然在对国家未来的辩论中有不同见解,在陈独秀先生被一群学生围着殴打时,他还是挺身而出,掩护陈独秀先生逃出,并且在知道对方真正意图后,和陈独秀先生成为朋友,还把自己的大衣送给了陈独秀先生。

  李大钊先生关心民众疾苦,深爱自己的孩子。当一位母亲在大街上乞讨,希望得到一些医药费给孩子治病,李大钊先生站了出来,帮这个穷苦的家庭交上了医药费,当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怀表等放到了当铺;当李大钊先生的一位学生因为缺钱而上门求助,希望能得到资助时,李大钊先生不顾自家的情况,毅然为学生凑齐学费,却差点和自己的孩子毁约,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去吃一顿涮羊肉。

  李大钊先生,既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先驱,同时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普通人。

  《觉醒年代》观后感4不得不推荐一下最近看的一部剧《觉醒年代》,看完之后,除了震撼,就是感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神剧情节,也没有至高点的宣讲教育,贴合人物原型,将书中的历史人物活生生的带到了我们眼前,他们不完美,有小脾气,会开小玩笑,但恰恰是这样的不完美,才与他们伟大的爱国奉献情怀形成了强大的对比。无论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们为了同一个理想中国而奋斗。在那个靠吃人、吃血馒头才能活下去的社会,在那个被列强欺压、被军阀迫害的社会,在那个完全没有人权可言的社会,要靠什么才能站起来呢?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必须要救国,倒袁。”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先后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救国先救思想,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联合北大教师以发表刊物的形式向百姓传达启蒙思想。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明白要想彻底实现思想启蒙,必须建立一个政党,领导中国进行革命。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在一开始是站在与陈独秀的思想对立面,他们坚持“无政府主义”,但在法国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这套理论根本不适用于中国的社会,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条件下,社会主义道路才是真真正正的大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是必然发展的产物。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有血性的,是他们披荆斩棘换来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时光之镜对话,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觉醒年代》观后感5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这是胡适之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国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们回来了,他们将要献身于国家,为国家的尊严、人民的生存而奋斗!那些欺辱中国人、瞧不起中国的人们,请你们看看吧!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要醒过来了,它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一百年前的中国,有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如今,有我们!我将无我,不负国家。我们身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报效祖国。我坚

  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觉醒年代》观后感6以新青年的精神——观《觉醒年代》有感暑假的时候,我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到成立的一段中国伟大觉醒历史。那个时代,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新青年们不断以青春追求救国的理想,坚持斗争的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在1915年-1921年这段时期,陈延年与陈乔年努力寻求救国真理,经过千锤百炼后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投身于革命事业;赵世炎跟随李大钊先生了解并领导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先锋;许德珩在以青春为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奔走,对牢房毫不畏惧,某某某从向《新青年》投稿到领导驱张运动,后来深受李大钊先生与陈独秀先生影响将一腔热血终生奉献于革命;周恩来在南开呼吁师生,在狱中坚持学习、坚持抗争,对理想不断追求。这是那个时代的青春精神。

  他们是黑暗时期一批勇于奋斗的新青年们,他们因拥有着共同的理想而相识,并一直“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他们为国家,走出校园,走向街头,以青春的昂扬精神,使更多的人们走上救国的道路,他们互相鼓舞,并肩作战,只为追求真理,救亡图存。

  因为有了那个时代的新青年,才有了他们所创造的“青春之中华”。百年过去,我们是百年后新一代的新青年,今日的“青春之国家”正需要我们以青年精神去创建,以新青年的精神踏向新的征程,如同百年前的青年们一样不懈追求理想,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做好新时代的新青年,继承百年前青年的精神。

  《觉醒年代》观后感7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有一些人已经觉醒,也正是他们,才使中国翻天覆地!——引言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

  在民国时期,当全国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中时,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领导着《新青年》和北大的诸多学子,开展了改变中国历史的“新文化运动“。

  这部电视剧还原了许多当时的情景,如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北大“红楼”的修筑,还有袁世凯,张勋的两次复辟帝制……可以说常常使人浮想连翩,惊喜连连。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革命大家,文学泰斗鲁迅先生所写《狂人日记》时的情景,这本书是以一个疯子为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还将他们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整个中国为之一振;《新青年》实行同人编辑,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日新月异,之后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也相继问世;在这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遍传播开来。

  在五四运动时,为支持学生运动,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动对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并亲自上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在散发宣言时被捕,五四运动风靡全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代表拒绝签巴黎和约,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启蒙任务。

  不少看过剧的网友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20某某年最棒的剧集没有之一!正如剧名那样,整部剧想要再现100年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激情澎湃的觉醒年代。

  整部剧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现了人们眼前,表达了对事物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寻。

  “因为我爱这个国家,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访问: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400字 观后感 觉醒 年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