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时间:2022-07-09 14: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供大家参考。

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物质基础、民心基础得到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同时应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仍十分尖锐。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为主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着力在强化根基上下功夫,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性建设。

  深入巩固思想基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社会上网络上各种思想观念多样杂陈,各种角色竞相发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有出现,“历史虚无主义”

 等错误思潮改头换面、更加隐蔽,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极大干扰和冲击。因此,必须更加鲜明地强化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历史与实践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结合时代实际和实践发展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学懂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真信真用真行马克思主义,在有力回击错误思潮与回应解决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中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持久深入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用这一思想去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要努力推动新思想的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在广泛覆盖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提质提

 效问题,真正达到入脑入心、落地生根。特别是要注重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持续夯实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其中,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育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因此,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者、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要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创作传播、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要通过积极动员、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使之内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追求,外化为日用而不知的行为习惯;要运用法治化手段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引领全社会筑理想信念之基,立主流价值之魂,固尊德守德之本,树时代文明之风。

  不断厚培文化基础。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丰厚的文化涵养,需要强化“以文化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更离不开丰沃的文化土壤,需要繁荣兴盛的文化来承载、支撑与展现。

  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导,大力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

 信。为此,又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快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生产更多更好文化精品。自信来自实力与优势。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方向,创作生产更多的为人民喜爱的文化精品特别是文艺精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必须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决不能让资本绑架文艺,决不能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

  加快构建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紧扣中国问题,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在巩固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能力提升、话语转换传播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努力构建与发展有效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化文艺工作的培根铸魂作用。

  着力筑牢民心基础。新时代深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建设,应当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努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从而以社情民意的心悦诚服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

  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重大问题。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以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来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与文化的内在情感认同和自觉心理认同。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持续用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当代中国复杂多元的社会舆论场中,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紧握正面宣传的定海神针,聚焦社会向上向善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要依靠并做强主流媒体,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也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澄清谬误、明辨是非,针砭时弊、止恶扬善,

 努力焕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安定团结、平和理性的社会氛围与社会心态。

  统筹建网、用网、净网、治网,使互联网这一人心争夺的“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当今时代,互联网是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集散地,也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民心民意的主战场,还是当代世界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阵地。为此,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正确看待网络思想舆论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通过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更好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建强用好互联网思想舆论阵地。加快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格局,营造安全文明、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确保在激烈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始终牢牢掌握领导权、话语权,坚决打赢网络空间的人心争夺战。

推荐访问: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意识形态 研究 工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