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菁选3篇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菁选3篇

时间:2023-03-17 09:55:05 来源:网友投稿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1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菁选3篇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1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损害,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重大食物中毒等卫生事件、药品及医疗器械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市人民*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市人民*有关部门和有关中、省直机构组成,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及有关信息的统一发布。指挥部总指挥由市人民*主要领导担任,市人民*分管领导负责具体工作。

  县(含县级市,下同)、区人民*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由本级人民*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

  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防控、监管、调查和救治工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以及铁路、检验检疫等中、省直机构在各自职责内做好与突发事件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和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应当组织开展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市、县、区人民*应当建立防治专项资金,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市人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给予支持。

  第七条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捐赠,市、县、区人民*应当组织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等做好捐赠财物的接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 市人民*有关部门及县、区人民*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正常进行。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及其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2

  第十条 市人民*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依法制定应当由市人民*制定的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人民*应急预案,制定符合本部门情况的应急工作方案;需要由市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的,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的法定职责制定应急预案。

  县、区人民*根据上级人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市人民*有关部门和县、区人民*制定的应急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应当报市人民*批准或备案。

  第十一条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发布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防护措施、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资金、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八)应急预案启动、终止条件。应急预案内容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第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根据国家和省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定机构,组织人员,配备设施,建立日常监测预警机制,定期模拟演练,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监测系统与指挥系统、技术指导系统的联系畅通。

  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第十三条 市、县、区人民*及其卫生、医药、物资储备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第十四条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应对突发事件常识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要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对于存在问题的学校、托幼园所、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以及餐饮服务行业,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生许可证管理。对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发放卫生许可证;对于已经发放了卫生许可证,但又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对无卫生许可证或使用已失效卫生许可证经营的,依法予以取缔。

  第十七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指导;食品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 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要严格药品管理。销售药品必须准确无误;药品购销记录必须真实完整;销售使用处方药必须符合规定。

  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应当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医疗机构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并做好记录。

  第十九条 凡经批准取得毒性药品、*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经营、使用资格的单位,其采购、销售、存储、使用等环节,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防止滥用和流失。其他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一律不得擅自购入、出售、赠送、使用上述特殊管理药品。

  第二十条 县、区人民*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二十一条 县、区人民*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批或者验收。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不得批准或者验收通过;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依法予以取缔。对虽已依法取得批准,但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撤销原批准。

  第二十三条 *消防部门应当履行消防监督职责,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纠正和处罚消防违章行为,发现火灾隐患或接到危害消防安全的举报,必须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消防部门应当对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和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火灾隐患,依法及时处理。

辽宁省鞍山市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暂行规定3

  第二十五条 全市建立与国家和省相衔接的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报告分为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应当说明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当地应急处理能力、联系人员和方式。卫生事件的初次报告还应当说明疑似类型、发病和死亡人数;药品及医疗器械事件初次报告还应当说明药品种类、器械名称、受害人数;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初次报告还应当说明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情况。

  阶段报告应当说明突发事件发展变化趋势、处理情况、救急物资需求等情况,并对初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正。阶段报告随时上报。

  总结报告应当说明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原因、存在问题及防范和处理建议等详细情况。总结报告应当在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在规定时间内上报。

  基层单位的初次报告,可以采取口头报告形式,接到报告的部门或单位应当做好报告记录;*及其有关部门的初次报告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凡属于本规定的第 二十六条、第 二十七条、第 二十八条、第 二十九条规定的突发事件,其初次报告的时限和程序必须按照本规定执行。其他一般的公共卫生、药品及医疗器械、安全生产、火灾等突发事件,不得擅自越级报告;特殊情况,需要报告的,应当逐级请示,由市人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确认。

  突发事件应当由突发事件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统一上报;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在部门相互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经市人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确认后,统一上报。

  第二十六条 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流程是: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区人民*报告,并同时向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报告,并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区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人民*报告;市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人民*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第二十七条 突发药品及医疗器械事件的报告流程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生或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其中,突发事件发生在县及千山区的,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在市区(不含千山区)的,向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小时内向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向本级人民*报告。县、区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人民*报告。

  (一)发生3人以上同一时间使用同种药品或医疗器械出现不良反应的;

  (二)发生群体性滥用处方药品的;

  (三)发生未成年人使用药品或医疗器械自残、自杀的;

  (四)发生毒性药品、*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丢失的;

  (五)发生药物中毒事件的。

  第二十八条 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流程是: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部门、*门、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重大死亡事故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死亡事故报至省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有关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区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人民*报告。

  第二十九条 突发火灾事故的报告流程是:突发火灾事故后,市、县、区*消防部门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火场总指挥员到达火场并初步掌握火灾情况后,立即向当地*机关和同级人民*报告,同时向上一级*消防部门报告。县、区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人民*报告。

  (一)重大火灾:

  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2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二)特大火灾:

  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第三十条 接到报告的人民*和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规定向上级人民*和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同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将调查、核实和控制等情况上报。

  第三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设立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保证每日24小时值守。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县、区人民*及其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市、县、区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市、县、区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三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统一收集、汇总相关信息。突发事件信息除依法应由上级人民*或上级人民*有关部门发布的以外,统一由本级人民*向社会发布,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第三十三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的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根据事件发生、蔓延程度,提出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第三十四条 在全市范围内或者跨县、区启动全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由市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报市人民*批准后实施。

  启动应急预案,应当先启动突发事件所在地的县、区人民*应急预案。跨县、区行政区域的,启动市人民*应急预案。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启动后,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三十六条 市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各县、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第三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市人民*有关部门和县、区人民*分管负责人应当根据需要,到达现场,组织力量开展救助,采取措施控制突发事件发展,同时履行报告程序,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工作。

  卫生、药品、安全生产、*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收集检验、化验相关证据,封存有关物品,并对现场进行控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三十八条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对传染病疫区依法实行封锁,以及报经上级人民*决定采取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紧急措施。第三十九条对有重大影响和危害的突发事件,市、县、区人民*可以成立由有关行政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调查组就突发事件发生过程、原因、后果和责任等进行调查取证,并对事件损失进行评估,形成调查报告

推荐访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