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荟萃20篇【完整版】

2023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荟萃20篇【完整版】

时间:2023-02-27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荟萃20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荟萃20篇【完整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5.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

  CAI课件,彩纸剪好的衣裤若干。

  学具准备:

  每生1-6数字卡片各一张、5角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践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场乒乓球赛,同时老师还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乒乓球比赛活动中有关的几个数学问题。请大家准备好5角钱,准备买票入场。(学生操作──在桌上摆5角钱。)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拿的是几张几角的?(学生回答各种拿法。)

  师:噢,你们想到的5角钱的拿法可真多,真是棒极了!那我们就一起买票进场吧。

  二、动手操作、体验新知

  出示课件:(乒乓球赛场)

  1.感知排列。

  师:比赛前,运动员想请你们为他们编号,愿意吗?

  要求:①请从1、2、3三张数字卡片中每次选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的号码,不许重复;

  ②三人一组,一个人当记录员,其余两人摆数字卡片,看哪组编的号码最多。(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回答所编的号码。)

  2.讨论排列方法。

  师:怎么有的组编的号码多,而有的组却编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学生自主探索后教师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①:先摆3个数,再把它们换位,一共有6种方法。方法②:先把1摆在十位,再把2和3分别摆在个位,即摆成12.13;再把2摆在十位,把1和3分别摆在个位,可摆成21、23;最后把3摆在十位,把1和2分别摆在个位,可摆成31和32,一共也有6种方法。方法③……

  3.评议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摆法。

  4.感知组合

  师:好了,我们把排好的号码发给这些运动员吧。(演示课件:发号码情景。)

  师:运动员还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请你们替他们选取运动服,你们乐意吗?

  (课件出示:运动服:红上衣、蓝上衣、黄裤子、绿裤子。)

  师:你觉得可以怎样搭配衣裤呢?

  (小组讨论,动手摆一摆,然后指名在黑板上集中呈现搭配好的衣裤组合模型。)

  师:同学们想出了4种搭配方法。第一场比赛有三个运动员上场比赛,下面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欢迎运动员上场比赛。(鼓掌)

  (课件演示:三位运动员穿好学生设计的服装在乐声中闪亮登场,互相握手问好。)

  师:瞧,他们还在互相握手问好呢!同学们想一想,有三位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得握几次手?小组合作试一试,体验后再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如果每两位运动员打一场球,三位运动员要打几场呢?

  师:一切都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观看比赛吧。

  (出示课件,师生观看乒乓球比赛录像。)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师:比赛结束了,该向运动员发奖品了。

  (出示课件:奖品──奖杯)

  师:奖品都准备好了,如果再给它们配上颜色,那就更漂亮了。谁能给奖品图案涂上颜色?如果给你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分别涂在奖杯的乒乓球、支架、底座这三个部分,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颜色的奖杯?

  (先让学生尝试,再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反馈的情况,课件演示6种涂色方法。)

  四、总结全课、畅谈感受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改编和加工。教师在课堂上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乒乓球比赛”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

  上课伊始,教师就组织学生摆一摆,加强外部操作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操作、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为运动员编号、自主探索不漏号、不重复的编号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过程,体验了探索的成功或失败。

  3.转变角色,在师生民主*等的交流中探讨数学。新的课程理念强*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就临下转向“*等中的首席”,变不*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民主、*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真是棒极了!”、“你们乐意吗?”、“选择你喜欢的摆法”等教学语言都体现了教师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和学生在师生民主*等的交流中探讨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出示青蛙吃蚊子和蝌蚪吃蚊子幼虫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生2、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问题一:

  先看一看: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先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青青吃了150只蚊子。

  生2:蛙蛙比青青少吃了30只。

  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纸条图)

  生:要求两只青蛙一共吃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师:根据图示,应该先求蛙蛙吃的蚊子数,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的蚊子数。

  师: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蛙蛙吃的蚊子数。

  学生做在练习册上,老师抽查,指生板演。

  (1)分布计算。

  ①先求蛙蛙吃了多少只蚊子。

  150-30=120(只)

  ②再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150+120=270(只)

  (2)列综合算式。

  150-30+150。

  (3)探究150-30+150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①算法分析:从分步计算可知,150-30求的是蛙蛙吃的蚊子数,应先算出结果,因此计算150-30+150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②计算过程。

  150-30+150=270(只)

  列竖式计算,两步竖式和综合竖式,教师板演。

  (4)解决问题。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270只蚊子。

  问题二:

  再看一看: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能用纸条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先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蝌蝌吃了60只蚊子。

  生2:蚪蚪比蝌蝌多吃了30只。

  师:那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课件出示纸条图)

  生:要求两只蝌蚪一共吃多少只蚊子幼虫,就是用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加上蝌蝌吃的蚊子幼虫数。

  师:根据图示,应该先求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再求两只蝌蚪一共吃的蚊子幼虫数。

  师: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蚪蚪吃的蚊子幼虫数。

  学生做在练习册上,老师抽查,指生板演。

  (1)分步列示。

  蚪蚪吃蚊子幼虫的只数:60+30=90(只)

  两只蝌蚪一共吃蚊子幼虫的只数:90+60=150(只)

  综合算式:60+30+60=150(只)

  (2)60+30+60是连加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计算过程。

  列竖式计算,两步竖式和综合竖式,教师板演。

  (4)解决问题。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150只蚊子幼虫。

  四、归纳总结

  1、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带括号)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连加、连减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同级运算》教案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同级运算》教案分析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47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32-10-6=

  25+20-10=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

  53-24=29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

  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第2题哪错了?

  3.第3题哪错了?

  4.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竖式的写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

  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1.连加。

  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

  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生1:喜欢第(2)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

  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连减。

  师:同学们,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试着帮老师解决一下。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4)种算法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三总结提升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原计算教学的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B类有85个西瓜。(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3

  一、课前调节

  今天巢老师来跟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你们开心吗?在这节课上,巢老师希望你们能做到:“眼睛仔细看,耳朵仔细听,开动小脑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吗?

  二、讲授新课

  1、圆片出角

  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手指,做个小手工吧!(出示圆片)老师这儿有个大圆片,看,老师将要干什么呢?

  师:(圆片对折两次)你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吗?试试看。

  师:请你像巢老师这样拿着,找到这儿(顶点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说。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师:接下来,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再从这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说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

  师:对的,这是直直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片轻轻夹到书中。

  师:现在,老师要把刚才我们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请看。想想,当老师把纸片移开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图形呢?

  师:他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角。(板书课题:角)

  2、图形出角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

  师:像角这种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闹钟都跑出来了,它们都说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师就是找不出来,你能帮巢老师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吗?学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课件逐一显示物体面上的角(剪刀开口处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师:老师把它们身上的角画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3、各部分名称

  师:继续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留有时间,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多想说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小朋友,谁有发现的?请你说,还有什么?

  师:是的,每个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顶点。(齐读:顶点、角的顶点)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齐读:边)这一条直直的线我们也把它叫做边。(同时在相应的位置板书顶点、边、边)我们通常用小圆弧作为角的标记。看一看,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呢?请你说,这是(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个角,谁来说?很好,谁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你来。说的真好。

  4、画角

  师:想知道巢老师是怎样画出这些角的吗?好的,小朋友们,要看仔细哦。先画。(顶点)再画?(对,两条直直的线)这是顶点,这就是边。你能学着老师的样画出一个角吗?拿出作业纸,试试看。

  画完了吗?画完了就坐正。谁能将黑板上的这句话补充完整?问:角有()个顶点()条边。(板书这句话,多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5、辨角

  过渡:今天,还有位小伙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是谁?(小蜗牛)它也画了一些角,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角画的对不对?

  师:(课件出示)下列图形是角的在()里画笑脸,不是角的在()画哭脸。第一个……(重点讲述第二题)

  师:第二个图形为什么给它哭脸?(因为它有一条线是弯的)第二个……有人说笑脸,有人说哭脸,怎么回事?觉得是笑脸的举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请你说说你的理由。同意吗?又有人觉得它不是角,说说你的理由。听清楚了吗?谁能把话说的清楚些?谁能再说一遍,让大家都能明白?(反复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是的,角有一个角和两条边,而且这条边必须是什么样的`?直直的第三个……第四个……为什么是哭脸呢?第五个……等等,它不是有两条直直的边吗?怎么不是角呢?

  师:你们的速度真快,老师必须送个你们个大拇指。

  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这条边是不是直直的。

  6、数角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的帮忙,小蜗牛特地带来了礼物盒要送给大家,可是,它把密码忘了,盒子打不开了。你愿意帮它找回密码吗?小蜗牛说啊,只要你们能数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就能找到密码了,有信心吗?拿出作业纸,自己完成第二题。

  师:这个可不容易哦,我们要先判断它是不是角再来数一数,做完了还要记得再检查检查。重点讲述第一题。

  师:第一个图形有几个角?1个,同意吗?你上来指一指。还有吗?还有呢,你来指一指,一共3个。有谁反对?请你说。你说的真清楚,你来指给大家看看,哪条不是直的?有几个角?正确答案只有1个。

  总结:我们在找角的时候,也要记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这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师:密码是什么?盒子打开了。

  7、找出身边的角

  过渡:小蜗牛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五角星,你喜欢吗?老师在这个面上找到了许多的角,你能找到吗?别着急,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下面仔细听,听巢老师是如何介绍这个角的。我找到的是这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你学会了吗?你能像巢老师这样介绍你所找到的角吗?好的,你来介绍。说的真不错。谁还找到了不同的角?你来介绍。声音真响亮啊。

  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能很快地找到图形中的角,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着角,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们的课桌上和教室内哪些物体的面上藏着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桌互相帮忙。小朋友,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请你上来指一指。(纠正学生指角方法)学生若指出课桌的面、铅笔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上的角是有区别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办法将它磨圆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内容:

  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

  12÷7=1(人)┄┄5(颗)12÷8=1(人)┄┄4颗。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引新。

  (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

  竖式:

  答:可以放2盘。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

  2.教学试商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

  (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没有)再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

  7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师生在谈话过程中完成如下板书:

  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

  (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

  (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

  (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

  (4)竖式中,商1或3行吗?为什么?

  5.尝试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四、课堂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3,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

  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愉悦的谈话中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投入学习。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4页“做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

  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参差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课时

  单元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画*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P25~P26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

  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 拨一拨

  看书24页 了解算盘的历史 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⑴同桌合作 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⑵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⑶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人文精神

  ⑷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⑴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⑵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⑶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⑷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①学生看图 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②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③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④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100+20+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8

  一、教材分析:

  《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一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和生活经验,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难点: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三、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在教学中,我采用动态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如:激励性的语言,奖小星星 等。

  四、教学准备:

  挂图 方向板

  五、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 引发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说,我说东向东转,学生就说,我说西向西转。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

  第二环节:实践探究 激趣解疑

  1、老师用微机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面图的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商店、医院、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疑虑:“图书馆又不会走,怎么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儿呢?图书馆到底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们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并鼓励学生自己给西、北之间的方向起名字,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的西北方向。

  3、接着,老师请学生交流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所在方向,引导学生发现:东南、东北、西南等方向。

  以上教学活动中“看*面图辨认方向”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找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场所,既复习了已有的方向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 玩中强化

  1、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方向,然后把找到的方向和同桌说一说,指一指,再交流一下教室的各个方向有什么。最后,让学生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跟全班交流。

  2、在学生基本了解教室的方向后,教师组织学生玩《反应快》的游戏,如:向东南点点头,向西北招招手,引导学生发现:东南和西北相对,东北和西南相对等。

  3、教材P21有一幅《*地图》,在观看*地图时让学生了解家乡安徽省在祖国的方向并完成这一页的练习。

  4、在练习之后,再组织同桌玩《小交警》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鹤岗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和建筑。

  以上教学从静态的大环境中分成相对集中的同桌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学生彼此合作、交流,形成“动态的集体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学生爱玩、爱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了《小交警》的活动是实际方向的练习,集趣味、能力于一体,达到玩中学,玩中练的目的。借助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教室的空间方位,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

  第四环节:动手操作 促进内化

  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当小设计师帮小区搞设计。老师让学生把课前发的场馆图片拿出来,自己摆一摆,说一说每个场馆分别在小区的哪个方向。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上的学习很不够,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应用,才能掌握。

  第五环节:师生整理 体验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谈两点:

  1、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2、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

  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课改理念,数学知识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它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上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交往中参与教学全过程,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

  2、经历学习过程比只要结果要精彩的多

  上课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我发掘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学习新知的成功与快乐。

  另外,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方向板辨认教室里的方向时,有的学生手里的方向板随着身体的转动而转动,如果在教学时我给学生做一做示范或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使用方向板的方法,就不会出现学生身体动,手中方向板也在动,不能找准方向的问题。看来教师导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而且要引导的恰到好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实际意义,也更深切的领悟到了新课程“师生共同发展”的内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108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二第一、第二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激趣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动物运动会了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电脑展示动物运动的情景)

  老师:看了动物运动会的场面,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情况,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情况?

  2、揭示课题:

  板出:统计

  二、自主探究,学习复式统计表

  1、探讨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师:要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首先应记录、收集这些信息,各学习小组议一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这些信息,哪一种方法更简便、更科学一些呢?(学生活动)

  2、汇报:(让学生体会用“正”字法记录、收集信息更简便、更科学一些)

  3、学生用“正”字法记录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电脑展示动物赛跑过程、学生记录)

  4、汇报、整理数据并填入以下相应的统计表里。

  1、识复式统计表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好见解?

  老师:把这两个表编成一个表,那么这个表应反映哪几个内容?请各学习小组议一议。(学生活动)

  老师:哪个学习小组愿意汇报?

  2、填写复式统计表

  老师:怎样把数据填入表里呢?请同学试一试(学生填写、汇报、检查)

  3、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个统计表与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前面哪两个统计表比较简单,它们反映运动项目只有1项,我们称它为单式统计表,而后面这个统计表反映2项运动项目,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

  4、简单的分析、交流

  老师:从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参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老师:参加( )的( )只数最多?参加( )的( )只数最少?

  老师:你还能发现了什么?

  5、结:(略)

  三、应用、拓展

  1、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

  老师:你还想统计什么?

  老师:那我们来统计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绩。小兔、小狗参加跑步成绩情况统计表

  老师:我们先来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时间,那同学可要记好!你还想知道小牛和小猫的成绩吗?

  老师:那我们在这个表再添上两行,同学们会填吗?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四:全课小结:(略)

  五: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二第一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 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1

  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指名背诵)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生1:有3组学生做手工,每组4人,一共有12人?

  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4+4+4=12人

  生3:3×4=12人

  生4:4×3=12人

  二、新授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师:可以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样想?

  生1:*均每行8面。

  生2;*均每行7面。

  板书:56÷8=()56÷7=()

  师:讨论怎样计算才正确?

  生1:第一个算式对。

  师:第一个算式对理由呢?

  生1:因为挂成8行,所以每行7面。

  生2:第二个算式对,因为挂成7行,每行就挂8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8=()56÷7=()

  (2)如果挂成7行呢?*均每行几面?

  师: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生1:七八五十六,商是7。

  生2:八七五十六,商是7。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1:打扫卫生有同学有56人,其中男生有50人,女生有多少人?

  生2:同学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师: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生1:4×7=2828÷4=728÷7=4口诀:四七二十八

  生2:7×4=2828÷7=428÷4=7口诀:七四二十八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

  第1~4题。

  四、总结

  五、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一些练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好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16()×5<416×()<338×()<65

  23>()×73×()<19()×4<275×()<23

  7×()<37()×9<426×8>5×()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列竖式计算

  65÷7=25÷5=52÷6=

  3.填上合适的数。

  △÷8=□……☆☆最大是()

  △÷☆=□……3☆最小是()

  □÷4=6……△□最大是()

  4.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完成,集体交流。)

  (1)35个车轮最多能装几辆小轿车?

  (2)19包牛奶,*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包?还剩几包?

  (3)46个同学要乘车去观光,每辆车限乘5个,需要几辆车?

  (4)一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5)果园现在有55箱水果,每辆运输车最多能装8箱水果,

  (提问题并解答)

  (6)同学们排队做缆车上山,每辆缆车有4个座位,小红站在第5位,应坐第几辆缆车?小明站在第25位,应坐第几缆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科书第32—35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拨一拨”,第一、二次,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突出练习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数数,涵盖了中间有一个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三次拨一拨主要练习中间有两个0以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四次练习是脱离计数器,通过“我读你写”游戏的形式,练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借助计数器,初步学会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万以内的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学习二百九十八

  1、拨一拨动

  说一说二百九十八该怎样拨。

  生;二百表示有两个百在百位上拨二,九十表示九个十在十位上拨九,八表示八个一在个位上拨八。

  2、学习二百九十八的写法

  这计数器上的数该怎样写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写作9,个位上是八就在个位下写8。

  (二)学习从298一个一个的数,数到302。

  1、学数298的下一个数

  (1)298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生;是299,

  师;为什么。因为298的下一数就是在298的个位加1,是299。

  (2)学习299的写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写9,个位上是九在个位下写九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生;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师;为什么因为在299的个位上加1你发现个位满十了,得向十位进一,好向十位进一。那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退掉。

  十位进一后,你发现什么。

  生;十位上也满十了,

  师;怎么办

  师;向百位进一,先把十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向百位进一。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2)写一写

  那300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写3,

  师;位和十位怎么写呢,

  生;个位和十位一个数也没有,都写0。

  (3)读一读。

  师;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三百

  师;百位上是三读成三百。那末尾的0读不读。师。数末尾的0不读

  3、学习数301

  (1)说一说

  300下一数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师;;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300的下一个数就是在计数器个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写一写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写3,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写0,个位上1就在个为下1

  (3)读一读。301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读作三百。中间十位上是零就读零,个位上是一读一

  所以这个数读作三百零一。

  4、学习302的读法和写法

  小结;刚才我门学习一个一个的数数,当数到个为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十位满使、十向百位进一。

  (二)学习拨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数数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该怎样拨,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拨下三个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拨下八个珠字,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一个也不拨。

  (2)写一写;怎样写这个数。

  生;从高位写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写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师;那十位和个位呢,十位和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读一度,

  师;这个数谁会读。

  个位上是3,读作三千,百位上8读作出八百,

  师;那末尾的两个零怎么办,

  生;末尾的零不读。

  2、一百一百的数到四千一百。

  学习38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数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900。

  (1)写一写,这个数谁会写,先写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写9。十位和个位一个数也没有,写什么,对写0,

  (2)读一读。谁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读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个数是多少,

  生;4000。

  师;为什么

  生;3900的下一个数,就数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个珠子。

  师;好,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百位上满十了。应该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进一,

  (3)学习写4000,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先从高位写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个就在千位下4,

  师;那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什么,

  生;它们的位上一个也没有,在百位十位个位下都0。

  (4)学习读4000

  生;高位读起,千位4,读作四千,那数末尾0读不读,对,数末尾的0不读。

  3、40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4100写作4100,读作四千一百。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拨生活中的大数,读生活中的大数。写生活中的大数,

  四、游戏环节

  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拨数你们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写好后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对了的同学请鼓掌,师拨5006。生写5006,对了同学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巩固练习。

  写书32页的第4题。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书设计;

  ①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②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③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④每一位是几就写几。

  ⑤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内容:

  第3、4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和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会用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概括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点子图若干张,表格,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颗糖,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有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2=6(人)12÷3=4(人)12÷4=3(人)12÷5=2(人)┄┄2(颗)12÷6=2(人)

  12÷7=1(人)┄┄5(颗)12÷8=1(人)┄┄4颗。随机指一个有余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教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均分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余数,还有种就是分后有剩余的,但每次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复习引新。

  (1)出示题:有6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3=2(盘)

  竖式:

  答:可以放2盘。

  师:现在老师把题目改一下你会计算吗?有7个桃,如果每盘放3个,可以放()盘。

  想一想,问题要修改吗?

  2.教学试商的方法

  (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列式,7÷3

  (2)小组讨论:商是几?你可以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表7个桃子来分分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商的?(请个别学生谈想法。)

  (3)那么7÷3的竖式该怎么列呢?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下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谈话:我们求商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想。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一句口诀是三()得七的?(没有)再想一想:有没有一个数和3相乘的积最接近7,但又小于7的?(有)

  7下面应该写几,为什么?“6”表示什么?

  师生在谈话过程中完成如下板书:

  4.带着问题看课本上的例题:

  (1)为什么把一个桃子放在一边?

  (2)为什么商后面写“盘”,余数后面写“个”?

  (3)竖式上各个数各表示什么?

  (4)竖式中,商1或3行吗?为什么?

  5.尝试完成“试一试”。

  (1)请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老师有17个气球,分给5个同学,*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2)学生用刚学到的方法独立计算。

  (3)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①商2余7的②商3余2的……

  思考讨论:哪些商合适?哪些商不合适?为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和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用投影仪展示某学生的竖式计算并让他选两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做。

  四、课堂

  这节课学习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怎样试商?(想几和除数相乘接近被除数而又小于被除数。)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5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减运算,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并且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的应用题有一定的练习基础,因此,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景应用连减或者分步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连减问题。本课中,要通过学生与他人合作,培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算法进行择优选择。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出现错误。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在实际的运算中实现算法的优化,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连减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实现算法的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海宝)对,它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各国*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来展示各国的技术和商品,而且有异彩纷呈的特色表演。这是*馆、以色列馆、波兰馆……。你们想去参观吗?淘气和笑笑也准备去博览会上长见识。不过,他们在去之前,先来到了菜地里,准备选一些优质的白菜运往上海世博会的餐馆里,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提供绿色、健康的食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运白菜的数学问题。(板书:运白菜)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都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谁能把这些信息完整的说一遍。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叙述一遍。

  师:你们会列式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谁来说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同时板书:

  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师:这道题先算什么?850-288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第二、三个算式方法同上,说明算理。

  师:同一道应用题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请同学们把你刚才列的算式用脱式计算出来,并列出竖式。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叙述数学信息,用完整的话来叙述题意。通过学生列式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解决“运白菜”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2、比较。

  (1)比较850-288-256和850-256-288。大屏幕出示:

  讨论:①比一比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想一想这个算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同桌两个先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相同:①得数相同;

  ②三个数相同;

  ③每个算式中都有两个减号,它们都是一个三位数连续减去两个三位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三位数连减。(板书课题)

  不同:在实际计算时,第1道题先减288,再减256,而第2道题先减256,再减288。

  师:通过对比,你觉得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说一说哪两个算式相等?

  师:你说的真好!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先减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同时板书:850-288-256=850-256-288

  (2)比较850-256-288和850-(256+288)。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两个讨论,交流。

  相同:得数相同,三个数相同。

  不同:在实际计算时,第一个算式先减256,再减288;而第二个算式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和。

  师:通过对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和,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同时板书:850-256-288=850-(256+288)

  师小结: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同一个问题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三位数连减即可以按照原有的运算顺序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用总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还可以先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再用总数减去它们的和,这三个算式是相等的。请同学们把这个等式读一遍: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从而掌握三位连减的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436-179-36

  师: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那么同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吗?这道题你会算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要求脱式计算。

  展示学生的不同做法。对采用竖式计算的学生集体订正。

  436-179-36436-179-36436-179-36

  =257-36=436-36-179=436-(179+36)

  =221=400-179=436-215

  =221=22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师:比较这三种算法,你觉得哪种算法更好?为什么?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436和36这两个数的尾数都相同,先计算436-36可以得到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计算436-179-3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解答,通过比较算法,起到了优化算法的目的。】

  出示:436-142-58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先想一想怎么计算比较简便?然后再进行计算。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不同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师小结:看来一道题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前,先仔细观察,然后根据算式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436-142-58这个算式的特点,先优化算法,在进行计算。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明确思维的顺序,先观察算式,思考最优算法,然后再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2、师:老师这还有两道题,你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吗?

  学生试算:1000-225-168368-(168+127)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算法,指名说理由。

  【设计意图:有的算式没有明显的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计算;而有的算式有明显的特征,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优算法,来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减,三位数连减有多种算法,但是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这样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好速度。

  师: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的最好?你想夸夸谁?有谁想夸夸自己?有没有人想夸夸老师啊?你知道这节课老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认识了你们就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我想课上到此时,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今天到底学会了什么;通过谈收获,使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我还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自评的评价方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6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7

  设计理念

  本节实践活动课,是在课堂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再到学校操场,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观察、自主探索与交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观察地图上标的方向位置与生活中方向位置的关系,使学生在已有的对东南西北认知基础上真正学会辨认实际生活中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同时,在实践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产生学习数学很有情趣的情感体验。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开展了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到学校操场看一看这一情景,与给定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所看到的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活动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已标出北的大方向板一个,地图一张,深圳地图一张。在上一节课后给学生布置了:画一个只标出北的方向板图,让学生参照书上的20页画出。教师事先确定所观察的学校的操场的位置,为所能观察到的学校周围的建筑物名称和一些树木的名称,专门查了植物书籍,并咨询了园艺师傅(我们学校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有很多的植物。)

  活动过程

  一、激发探索情趣

  首先在教室将所学过的八个方向辨认、复习,在让学生辨认教室里的八个方向时,发现学生对:东、南、西、北辨认的比较准确,但对另外四个方向: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辨认就较慢了,这时,出示地图,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地图,学生一口同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说说广东省在北京的哪面?”学生很快就确定出了“广东省在北京的南面。”“深圳在广东的哪面?”“又在广东的南面!”接着出示深圳地图,“我们学校在深圳的什么位置?”学生这时把深圳地图围了一圈仔细寻找,找到学校位置的同学很兴奋,看到学校在地图上只是一个点。这时,教师就提出到学校操场去辨认八个方向,每个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一张以操场为中心观察到的学校八个方向位置的地图,学生此时很踊跃,纷纷跃跃欲试。

  提出要求:带上制好的只标了北的方向板、铅笔,到操场将看到的八个方向所在的位置,以及看到的在八个方向上的实物名称填在图中。

  (在实践活动的序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的探究欲望,通过观察、辨认教室里的八个方向,观察地图、深圳地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到学校操场这个实景实际观察辨认八个方向制作地图。)

  二、细心观察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排成两队,男生一队,女生一队,进入操场中央,并面对学校的教学楼,坐成两排,然后,学生自己观察、记录,填写方向板中的八个方向。

  这项活动一开始,要先确定一个方向,教师让学生面对着学校北面的教学楼坐下,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学生开始依次辩认其它三个方向,北的对面是南,这样先确定了北和南,再按顺时针方向确定东西方向,但在确定东西方向时,有些学生不知沿什么走向来确定东西方向,这时有的学生就说:上(前)北下(后)南,左西右东,这样就很快辩认了东南西北,并标在了自己画的方向板上,学生们还把在这四个方向上看到的实物写在了图上,学生们还不时的提出各种问题。

  “老师,我的身后是南面,靠近学校的围墙,有棵大树叫什么树?还有一座楼房是什么楼?

  “树的名叫小叶柳。”“楼房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工人的宿舍楼。”

  还有的学生问:“我看到的东南面哪里有开着很好看红色花的是什么树?”老师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是深圳的市花—勒杜鹃!”

  “我看到操场的西南面有个小房子写什么名称?”看来,学生*时虽然

  经常在操场上体育课,但没有观察这个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老师的心理嘀咕着。“哪是学校的体育器材室啊!”

  “老师:我的身后,东南面也有很高的树,开着很大的红花跟南面的看到的不一样?”“哪是人们常说的英雄树!开得是木棉花。”老师解释着。

  有的同学还大声叫着“我的西北方向是学校的幼儿园。”“辨认得真不错!”

  老师不停的给学生解释着问题,对学生发出赞叹声。

  活动中,还有些学生爬在操场上,很投入的认真填写自己的方向板,学生们不停的提出各种问题,小组的同学不停地讨论着发现的问题,情绪热烈,但又认真。这节实践活动课顺利的完成了。

  (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探索中,积极思考,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在与人交流中,解决了正确辨认八个方向的问题,尝到了自制一张地图的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实践活动后的收获

  从学生交上来的制作方向板的作业可以看出,通过学生们实际去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方向的辨认印象深刻,真正体验出了方向性,自己能正确的辨认出方向,还有的学生回家后给家长辨认说己家的家具摆设方向,家长反映辨认方向学的不错!

  案例评述

  这个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已有认知四个方向的经验基础上,到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八个具体方向,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位置关系,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生活中的校园,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在现实看到的实景中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获得了数学实践活动的体验,也使每个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怎样辨认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加深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比起在教室里学习效果显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活动尝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18页《除法》。

  2、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从素质教育的三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初步会读写除法算式,能规范地书写除号。

  (2)能力方面:通过创设情景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听、细心观察的能力,在动手分小棒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3)思想方面:创设公*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对除法很陌生,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认识除号并正确读写除法算式,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创设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喜洋洋请客这一情境。选取了学生既熟悉又喜欢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注重直观形象,从抽象到集体

  对概念的理解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形、色、动的变化,*均分一分青草,形成鲜明的表现。体会“*均分成几份”,从而理解除法。

  3、重视学生动手动口能力。

  为了巩固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请学生多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根据题意、图意写出除法算式,多写多练,对于除法算式中不能得出的商,请学生动手分一分小棒。

  4、教学中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问时做到人人参与,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

  师:小朋友看过什么动画片?

  学生交流看了哪些动画片,说说自己喜欢的人物

  有学生会提到《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此,老师引出故事:喜羊羊请客,同时伴随电脑课件展示。

  师:喜羊羊今天过生日,他请来了三位好朋友(同时课件出示),他为大家准备了12捆青草,在餐桌上他们要*均分这些青草,每只小羊都分数量相同的青草。

  设计理念:创设了一个儿童乐于接受的故事情景,很轻松地进入课堂,在故事中学习,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同时借助课件,由虚拟的故事进入到有色有型的情景中,更加直观、形象。

  2、探究新知:

  ①根据课件画面定格,师板书:12捆青草*均放在个盘子里,每盘放()捆。

  师:*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一说*均分。

  ②学生独立用学具分一分。

  汇报结果: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小结:每盘放3捆,并引出一种新的方法——除法。

  师板书课题:除法

  设计理念: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均分,并能正确地*均分,,在此环节,我要求学生再次动手分一分,对*均分加以巩固,在分的过程中感受除法的含义,得出准确的结果。我并作出及时的总结,引出除法,既教学了除法的含义,又引出了课题。

  ③学习除号。

  师:加减乘法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我们学习除法,它也有自己的符号是除号。指导书写:先画一短横,再在其上下各点一点,横线要*直,两点上下对齐。

  ④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

  师边说边板书:要分的青草是几捆(12捆),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把12*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是几?(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12÷4=3

  学生回想是如何列算式的。

  ⑤学习读写除法算式。

  12÷4=3师解说算式的含义:表示把12*均分成4份,每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学生自己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

  师课件出示:18÷3=614÷7=28÷8=1

  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其中的一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在教学中,该出现小组合作的地方一定要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决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学除号的书写、除法算式的读写时,我都采用的是老师口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时响应教师的引导,对于除号的书写,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我做了很详细的指导。

  3、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①读写除法算式。

  ②分糖葫芦

  ③分气球。分别*均分成6份、4份、3份。

  设计理念:

  以上的3小题所反映的事实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③题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4、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9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2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认计数器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千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正方体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件)

  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请把你找到的大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数。生自由发言。

  二、认一认

  1、师拨数,学生认。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拨,下面学生认。

  3、同桌之间一人拨数,一人认读。

  4、请几组同学到台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计数器9)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师:也就是我们学过的10个一是10,或1个十是10(板书)。

  师拨99,这个数是多少?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100。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说出100怎么表示吗。

  生:100个一是100,也可以是10个十是100(板书)

  师指名展示。(学生边讲解边展示)再添一个珠子个位就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9加进位的一又满十了,再向百位进一。所以是100。

  师:999这个数怎么读,再添一个数是多少?同桌或小组同学之间拨一拨,说一说。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拨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请同学们看一下计数器,千位数是一个四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书)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制。

  (二)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

  1、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讨论数的方法。(如果学具不够,可以借助附页二中的图片摆一摆)

  3、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小正方体。

  总结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地数,数10片有10个100,10个100加起来是1000。也就是说10个百是一千。(板书)

  四、数一数

  (一)同桌互相数一数,从887数到1000。方法不限。

  师:如果一百一百地数,下一数是什么?生:987。(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计数器)

  (二)游戏开火车数数

  1、师说一个数,一个一个地数每个同学数一个。一直数到一千。

  2、从750开始,5个5个地数,数到一千。

  3、从500开始,10个10个地数,数到一千。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体?多大是一千?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10个 一是十

  10个 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 0 0 0

  千 百 十 个

推荐访问:下册 二年级 荟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荟萃20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课后反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