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1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1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2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知识点归纳:
1、写景中蕴含凄请暗淡,为本诗定上伤感悲愁基调的句子:烟笼寒水月笼沙
2、使诗人产生亡国,历史又重演的忧患,借古喻今的句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亭花。
3、首句两个“笼”字用得好在哪里?
答: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勾画出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景象,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感伤。
4、本诗最后两句用的是曲笔,怎么理解?
答:这两句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亡国之恨,一味沉迷靡靡之音,实际是在批评那些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5、诗的末句写《后庭花》,这在艺术手法上叫什么啊?
答: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3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知识点归纳: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答: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问“、“话”二字好在何处?“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6、赏析两处“巴山夜雨”妙在何处?
答:
(1)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实中的",描绘了秋雨连绵,阻隔了回家的路,增添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作者借凄凉的秋景抒写了孤寂凄凉的心情。
(2)尾句中的“巴山夜雨”则是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两处“巴山夜雨”相对照,更深刻的表达了现家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推荐访问:知识点 归纳 中考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1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100字 初中语文中考的知识点归纳100个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汇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