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春望》诗词【10篇】【优秀范文】

《春望》诗词【10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2-12-30 19: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春望》诗词1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望》诗词【10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春望》诗词【10篇】【优秀范文】

《春望》诗词1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渐远去

  说不清它在哪里......

  (三)

  爱,很简单

  因为有你

  爱,很艰难

  也因为有你

  爱恨交织中

  看不清你的容颜

  只剩模糊的双眸

  你到底在哪里......

  (四)

  喜欢在春季的暖阳中等待,在模糊的思绪中,说不清到底在等待什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或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背影。

  漫步春季时光,守着岁月回忆曾经的爱与恨,过往的喜与悲。

  当爱成为一场无言的结局,用什么可以释怀情感的伤与痛,等待的隐忍与坚守。

  似乎仅仅是爱,因为爱,无怨无恨;因为爱,用时间延续到地老天荒。

  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淡定。

  没有你的日子,我懂得了爱的内涵。

  爱,在时光深处幻化成痛。

《春望》诗词2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哲学成就——唯物主义倾向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在法大行的社会里,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人们就会说,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与天没有关系。在法大弛的社会里,是非颠倒过来,赏恒在佞,罚恒在直,人们对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他又认为,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可谓见解独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在所写的《天论》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交相胜”,“还相用”。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春望》诗词3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4

  [唐]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作品赏析: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此度过。她营造明堂,扩建宫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自己的寝宫。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闹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燹,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宝以后,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春望》诗词5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春望》诗词6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首联意谓:江山虽饶有兴趣依旧如故,可是国家已被肆意骚扰;春日本当繁花如锦,岂奈京城一片野草。

  颔联意谓:有感于时局动荡,看见花开而泪沾巾;苦恨于离乡背井,听到鸟语也惊心。

  颈联意谓;接连三个月,兵乱总不断,未知亲人安危否,家书最值钱。烽火,指战祸

  尾联意谓:白发愈搔愈希,簪子简直插不上。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白关,指白发。簪,指古代成年男子须束发,故也用簪。

  赏析:

  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端,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不胜悲,诵之愁无限。

《春望》诗词7

  原文: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无端的烦恼,相忍的滋味实在让人受不了。对着明镜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泪空垂,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风啊!你知道不知道!换一种说法,就是写花儿已开满枝头,可是见到春花反而引发相思之情,自己泪流满面,那传递住处的春风,可曾告诉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满枝”,诗一开头就劈空而来,似情奔涌,似相思爆发,骇人心目,给人以悬念。“那堪”写诗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这里的“那堪”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情人分离两地相思,本已不堪;继而,偏偏春色恼人,满枝鲜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却不能圆!这就怄得她更加不堪,绪新思,一齐迸发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古今词论》)。情景互移,于是,坠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尽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花满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写照:大地回春,风光宜人,万物欣欣向荣,枝头繁花锦簇正是情人结伴相邀,游春赏花,留恋春景的大好时光,何以我们的诗人反乎寻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满园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诗人以面对明镜梳妆打扮,问春风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结,戛然而止,给诗添上了无穷的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既写面对明镜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对此,裔耀华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释:“朝起临甓晓妆,不知是镜中映出了窗外景色,还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颜,又引起她对影伤怀,禁不住双双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结,莫可名状:花期虽好,徒奈我一人独赏?对镜梳妆,又为谁打扮?无限衷曲,诉与谁听呢!这不堪承受的一切,终于使诗人呼出:春风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亲人啊,你晓不晓得我为你憔悴到了这般模样!’这里,拟人、借代、双关、设间,多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不尽的“春望’之中,说尽了主人公难耐的孤独凄凉同时也寄托了她无限的寂寞与企望。”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唐代身为乐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诗人,虽然凭借她的美丽聪慧和才情风度能够得到文人才子的赞赏和青睐,但她却像是无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根基,尽管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美好爱情生活,但最终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她用手中诗笔,写下了许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与失意。

《春望》诗词8

  古诗原文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

  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

  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诗中又通过晚望折射出主人公一定的心境。

  “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一个聊字点出了诗人初登楼台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接着是纵望所见的景物:“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笋。

  “窗外落梅,池边春笋。”正是冬尽春来的象征。面对这春天滋育出来的新鲜生命,诗人怎能不心荡神骀!这时,诗人耳边又响起泉水潺潺的声音,顿时联想到它飞溅时的汹涌,又不禁领受到高山在旁的飘渺之感,整个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于是引发出一声感叹:“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本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而并不愁;但到“花飞尽”的时节,不仅意味着万木凋零,而且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

  这样,诗人的“畏”也就不仅仅是惜春伤时,而且带有对有限人生的深沉感伤。此诗在处理内在心理节奏上很有特色,堪称佳作。

《春望》诗词9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10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渐远去

  说不清它在哪里......

  (三)

  爱,很简单

  因为有你

  爱,很艰难

  也因为有你

  爱恨交织中

  看不清你的容颜

  只剩模糊的双眸

  你到底在哪里......

  (四)

  喜欢在春季的暖阳中等待,在模糊的思绪中,说不清到底在等待什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或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背影。

  漫步春季时光,守着岁月回忆曾经的爱与恨,过往的喜与悲。

  当爱成为一场无言的结局,用什么可以释怀情感的伤与痛,等待的隐忍与坚守。

  似乎仅仅是爱,因为爱,无怨无恨;因为爱,用时间延续到地老天荒。

  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淡定。

  没有你的日子,我懂得了爱的内涵。

  爱,在时光深处幻化成痛。


《春望》诗词10篇扩展阅读


《春望》诗词10篇(扩展1)

——《春望》诗词10篇

《春望》诗词1

  (一)

  暖阳弥漫春季时光

  午后,那个背影徜徉季节转角

  闯入我的内心

  久久不愿离去......

  (二)

  最是那一种温柔的记忆

  激荡起情感的波澜

  扩散到遥远的回忆

  渐渐远去

  说不清它在哪里......

  (三)

  爱,很简单

  因为有你

  爱,很艰难

  也因为有你

  爱恨交织中

  看不清你的容颜

  只剩模糊的双眸

  你到底在哪里......

  (四)

  喜欢在春季的暖阳中等待,在模糊的思绪中,说不清到底在等待什么?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或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背影。

  漫步春季时光,守着岁月回忆曾经的爱与恨,过往的喜与悲。

  当爱成为一场无言的结局,用什么可以释怀情感的伤与痛,等待的隐忍与坚守。

  似乎仅仅是爱,因为爱,无怨无恨;因为爱,用时间延续到地老天荒。

  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淡定。

  没有你的日子,我懂得了爱的内涵。

  爱,在时光深处幻化成痛。

《春望》诗词2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哲学成就——唯物主义倾向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在法大行的社会里,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人们就会说,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与天没有关系。在法大弛的社会里,是非颠倒过来,赏恒在佞,罚恒在直,人们对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他又认为,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可谓见解独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在所写的《天论》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交相胜”,“还相用”。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春望》诗词3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接下来分享《春望》的意思和赏析。

  《春望》原文及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望》诗词4

  《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春望》诗词5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注释

  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

  荆榛:荆棘。

  牧竖:牧童。

  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陌:田间小路。

  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才见:依稀可见。

  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要路津:交通要道。

  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没有人烟。正因为此,诗人用“对”字组合起来的柯、墓、荆、榛之类愈多,便使人愈感荒凉。

  颔联虽有“牧童”和行人”出现,但也没有增添任何生气。牧竖烧刍狗予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祭扫无人“田地荒芜,可牧牛羊。符人着石麟于陌止。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盼景物,唯古墓前石兽群尚可注目而已。

  颈联清楚地告诉人们汉寿城今非昔比,当年繁华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败不堪了。当年指示路途的华表,如今已经被雷电轰击得半残,纵横的断碑,通体蒙尘,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华,今朝破败,尽在残缺华表,断裂石碑中显露了出来。诗人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大写特写这样的破败和荒凉,完全是为着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的。

  从这首诗的尾联,“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谈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即兴和废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诗人认为:兴和废不是永恒的,不变的;而是有兴就有废,有废就有兴,兴可以变成为废,废亦可以变成为兴的。这正如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是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贬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时作,作者想起登临古城的所见所感,想见沧海桑田的巨变,唏嘘不已,便写下了这首诗。联系诗人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创作背景,可知这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而是长期感情积淀的爆发。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晚年生活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年)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

  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哲学成就——唯物主义倾向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法大行”的时候,社会上“是为公是,非为公非”,人们就不会产生祸福来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颠倒,人不能胜天,天命论就在人间得到了宣扬的条件;“法小弛”的时候,社会上是非不清,人们就会对天命将信将疑。刘禹锡用社会实践解释天命论产生的根源,是在认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也是刘禹锡对有神论社会根源的看法。他认为,在法大行的社会里,是为公是,非为公非,蹈道必赏,违善必罚,人们就会说,祸福决定于人的行为,与天没有关系。在法大弛的社会里,是非颠倒过来,赏恒在佞,罚恒在直,人们对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到解释,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于天。他又认为,当“理明”时,人们就不会讲“天命”;当“理昧”时,就不会不讲天命。刘禹锡从法弛和理昧来解释有神论产生的根源,可谓见解独到,他指出神是人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在所写的《天论》三篇中,力求把柳宗元与韩愈的论战深入下去,进一步探索天人关系问题。他认为,“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自然),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各有其自身的自然特点,“交相胜”,“还相用”。人虽不能干预自然界的职能和规律,但却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春望》诗词6

  古诗原文

  *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译文翻译

  *坦空旷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满是绿意,

  早晨的莺鸟在远方的树林间啼鸣。

  阳光晴和,洒落在潇水与湘水的岸边沙洲,

  云朵断续不接,飘扬在岣嵝山的小峰上。

  得道成仙是无从盼望的,世间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处。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万里之外,卒于苍梧之野的舜帝英灵。

  注释解释

  零陵: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建零陵郡。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零陵即永州。

  潇湘:湖南潇水和湘江的合称。潇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广西兴安越城岭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苹岛汇合,自湘江发源地至衡阳,谓之潇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内,因而永州也有潇湘之称。

  渚(zhǔ主):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岣嵝: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兮。”此为岣嵝山之高峻。

  仙驾:驾,特指大禹的车。《辞源》:“古代神话传说,禹在此(岣嵝峰)得到金简玉书。”

  凝情:凝,凝聚,集中,这里指怀着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阴:通荫。

  诗文赏析

  唐代后期由于人烟稀少,蔡家机场一带的湘江东岸尚未开垦耕种,为一片*野。“晓莺啼远林”,进一步说明此片*野面积广阔,一片葱绿的草地。地势低*的湿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适林木生长,林木多分布*野边缘丘陵上,故曰“远林”。

  “潇湘渚”即巴洲滩,诗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达巴洲滩。此时已早晨七八点钟,一个大好晴天,适宜诗人深入民间访问,考察风土民情。“云断岣嵝岑”,岣嵝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为祝融峰。此句意含诗人北望长安,视线被“衡山”所挡。这是诗人曲折表达受迫害的贬谪心情。古史相传,大禹曾驱车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传说中的上古圣人之一。此句暗指唐宪宗效法先圣尧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应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反映诗人一心报国无门,被贬南荒之地,时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为国为民尽自己一份历史责任而不可能,诗人多么盼望皇帝召其北归。诗的最后两句切题,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诗人一向以邀尧舜为师,表明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备此种历史责任感,所以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脊梁。这两句诗实写苍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宪宗以兴尧舜之风为己任,能召回永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实现政治革新。这仅仅是诗人的主观愿望,此句蕴含诗人多少相思泪!

  柳宗元26岁中博学鸿词科,步入仕途,“超取显美”,任礼部员外郎,虽是六品京官,却有资格参加早朝议事。现在身处逆境,成了被禁锢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间访贫问苦,这是一般被贬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觉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进步思想本质,才能理解诗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间之举的缘由。“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诗的落脚点在一个“阴”字上,其实还是空望一场,但又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激情,这是历史上进步文人的共同心态。

  这是首次发现柳宗元贬永十年,第一次写于今冷水滩区管辖地域的诗,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初步认定《零陵春望》写于元和四年春。此时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护伞,所以他的行动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长安的心情更急切。这一时期柳宗元写了一些信向长安亲友求助,设法返回朝廷,这是诗人写《零陵春望》的内心企图。由于唐宪宗及保守派对柳的歧视,致使柳宗元贬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职,反而贬到岭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报国无门,这是*历史上许多进步人士的共同命运!

《春望》诗词7

  原文: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无端的烦恼,相忍的滋味实在让人受不了。对着明镜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泪空垂,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风啊!你知道不知道!换一种说法,就是写花儿已开满枝头,可是见到春花反而引发相思之情,自己泪流满面,那传递住处的春风,可曾告诉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满枝”,诗一开头就劈空而来,似情奔涌,似相思爆发,骇人心目,给人以悬念。“那堪”写诗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这里的“那堪”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情人分离两地相思,本已不堪;继而,偏偏春色恼人,满枝鲜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却不能圆!这就怄得她更加不堪,绪新思,一齐迸发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古今词论》)。情景互移,于是,坠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尽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花满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写照:大地回春,风光宜人,万物欣欣向荣,枝头繁花锦簇正是情人结伴相邀,游春赏花,留恋春景的大好时光,何以我们的诗人反乎寻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满园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诗人以面对明镜梳妆打扮,问春风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结,戛然而止,给诗添上了无穷的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既写面对明镜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对此,裔耀华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释:“朝起临甓晓妆,不知是镜中映出了窗外景色,还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颜,又引起她对影伤怀,禁不住双双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结,莫可名状:花期虽好,徒奈我一人独赏?对镜梳妆,又为谁打扮?无限衷曲,诉与谁听呢!这不堪承受的一切,终于使诗人呼出:春风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亲人啊,你晓不晓得我为你憔悴到了这般模样!’这里,拟人、借代、双关、设间,多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不尽的“春望’之中,说尽了主人公难耐的孤独凄凉同时也寄托了她无限的寂寞与企望。”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唐代身为乐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诗人,虽然凭借她的美丽聪慧和才情风度能够得到文人才子的赞赏和青睐,但她却像是无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根基,尽管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美好爱情生活,但最终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她用手中诗笔,写下了许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与失意。

《春望》诗词8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9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春望》诗词10

  岁月静谧 恍似寂寞如香 年华如梦一般 总是在一个恍惚间 将无知变不知 将不知变作再也不知!

  他年有月应闻人 可却不知更该相思是何人!

  来世杳杳 不见西桥倚月、小楼映空 可却总有一抹倩影盈笑

  只是......不见 再也不见!

  何人许了这一世情 又是何人断了这三千痴缠 ?

  故去烟花几时艳

  来日弦音何月鸣

  茶语依旧韵芬芳

  只是茑萝不恋春

  一念起 情戚戚 却不见梧桐树下憩“凤凰”

  牵萦的藤条余温依在 只是艳彩罗衫何许?落月长词何在?

  惘然轻逝 谁人顺手拈花怡情? 岁月不辞 谁人福禄安康健在?

  你不悲 因你许它一世情 你不喜 因你不见亦不知!你轻渡故去的踪迹 可在回眸之时看那垂帘烛影、风拂眉心?

  盈尘逝去谁堪怜

  晓梦殤情惜晚垂

  渴盼芙蕖待露雨

  奈何温婉不知秋

  筏书几笔 落寞几分 倏然间竟以不见萧萧风月情! 是情心难托亦是海誓难留?又或者那只是时过进迁 风华退去后的阙阙一笑

  那日星朗云遥 泪凝语噎 不见孱影幽幽 不闻喃喃碎语 只忆故里香茔 奈何 不望碑 空满怀!

  红尘一世 谁人不曾沧海一粟 谁人不曾顺隙而落 悄然无声 只是红霞满肩 裙摆弄蝶之时 是否应回身止步 看那笑颜如花

  丽人长恨候鸟归

  三月寝梦葭生灰

  晚秋轻梳夜似凉

  亭前曲径望霜茫

  凉意虽浓 但聘婷未晚 盛情虽深 但婉约以暮

  曾轻抚铅华 缠腻妖娆 为何回顾之际 只剩半指余香?

  一束梨花 一枝海棠 怎可装饰你的夏天

  一夕晚晴 一季徜徉 怎能客串你的人生

  若梧桐见在 你可愿罗衫端整 徐步它下?若琴音未阑 你可愿念尽古今长词?


《春望》诗词10篇(扩展2)

——《春望》诗词10篇

《春望》诗词1

  原文: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无端的烦恼,相忍的滋味实在让人受不了。对着明镜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泪空垂,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风啊!你知道不知道!换一种说法,就是写花儿已开满枝头,可是见到春花反而引发相思之情,自己泪流满面,那传递住处的春风,可曾告诉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满枝”,诗一开头就劈空而来,似情奔涌,似相思爆发,骇人心目,给人以悬念。“那堪”写诗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这里的“那堪”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情人分离两地相思,本已不堪;继而,偏偏春色恼人,满枝鲜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却不能圆!这就怄得她更加不堪,绪新思,一齐迸发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古今词论》)。情景互移,于是,坠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尽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花满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写照:大地回春,风光宜人,万物欣欣向荣,枝头繁花锦簇正是情人结伴相邀,游春赏花,留恋春景的大好时光,何以我们的诗人反乎寻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满园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诗人以面对明镜梳妆打扮,问春风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结,戛然而止,给诗添上了无穷的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既写面对明镜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对此,裔耀华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释:“朝起临甓晓妆,不知是镜中映出了窗外景色,还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颜,又引起她对影伤怀,禁不住双双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结,莫可名状:花期虽好,徒奈我一人独赏?对镜梳妆,又为谁打扮?无限衷曲,诉与谁听呢!这不堪承受的一切,终于使诗人呼出:春风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亲人啊,你晓不晓得我为你憔悴到了这般模样!’这里,拟人、借代、双关、设间,多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不尽的“春望’之中,说尽了主人公难耐的孤独凄凉同时也寄托了她无限的寂寞与企望。”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唐代身为乐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诗人,虽然凭借她的美丽聪慧和才情风度能够得到文人才子的赞赏和青睐,但她却像是无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根基,尽管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美好爱情生活,但最终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她用手中诗笔,写下了许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与失意。

《春望》诗词2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接下来分享《春望》的意思和赏析。

  《春望》原文及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望》诗词3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4

  《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 ‘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春望一诗中的对偶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杜甫陷贼中八个月,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论深沉含蓄,当以此诗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很值得品味。

《春望》诗词5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春望》诗词6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春望》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春望》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7

  古诗原文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翻译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解释

  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创作背景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衰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诗文赏析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春望》诗词8

  原文: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怒放的春花反而引起我无端的烦恼,相忍的滋味实在让人受不了。对着明镜打扮,非但不感到美,反而有玉泪空垂,这一切的一切,多情的春风啊!你知道不知道!换一种说法,就是写花儿已开满枝头,可是见到春花反而引发相思之情,自己泪流满面,那传递住处的春风,可曾告诉我那心上人啊?

  首句“那堪花满枝”,诗一开头就劈空而来,似情奔涌,似相思爆发,骇人心目,给人以悬念。“那堪”写诗人相思的程度,表示怎能承受的了。这里的“那堪”有两层意思:“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情人分离两地相思,本已不堪;继而,偏偏春色恼人,满枝鲜花就好像故意在向她挑逗:花如此好,而人呢,却不能圆!这就怄得她更加不堪,绪新思,一齐迸发花愈好,情愈真;景愈美,思愈切;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深’《《古今词论》)。情景互移,于是,坠入‘思悠悠、恨悠悠”的不尽相思之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花满枝’本是春天景色的典型写照:大地回春,风光宜人,万物欣欣向荣,枝头繁花锦簇正是情人结伴相邀,游春赏花,留恋春景的大好时光,何以我们的诗人反乎寻常,要炭呼忍受不了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这满园春色’惹起了她的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诗人以面对明镜梳妆打扮,问春风知道不知道她心中的相思苦淫之情作结,戛然而止,给诗添上了无穷的缠绵悱侧的哀伤情调。既写面对明镜自已打扮的情景,又抒发了心中无限的相思情―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对此,裔耀华先生有一段精彩解释:“朝起临甓晓妆,不知是镜中映出了窗外景色,还是照出了她憔悴的容颜,又引起她对影伤怀,禁不住双双玉箸簌簸而下,情思百结,莫可名状:花期虽好,徒奈我一人独赏?对镜梳妆,又为谁打扮?无限衷曲,诉与谁听呢!这不堪承受的一切,终于使诗人呼出:春风啊,你知不知道我相思之苦?亲人啊,你晓不晓得我为你憔悴到了这般模样!’这里,拟人、借代、双关、设间,多种修辞手法融为一体,不尽的“春望’之中,说尽了主人公难耐的孤独凄凉同时也寄托了她无限的寂寞与企望。”

  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唐代身为乐妓、女冠而又才情不凡的女诗人,虽然凭借她的美丽聪慧和才情风度能够得到文人才子的赞赏和青睐,但她却像是无根依附的浮萍,她早已失去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根基,尽管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美好爱情生活,但最终却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她用手中诗笔,写下了许多自己情感上的挫折与失意。

《春望》诗词9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⑴五言律诗。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睹物神伤。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凝练地熔铸在40个字里,这就是有名的《春望》诗。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写目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想亲人愁苦,充溢离情。

  ⑵品读赏析

  首联: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诗人将丰富的意思寓于一个“深”字中。草木深,不仅表明人迹罕见,而且说明抛荒已久。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写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诗的这前四句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书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

  ⑷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军,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是杜甫擅长的表现方法。

  ⑸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⑹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诗词10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二、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三、主题: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四、译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五、句子理解:

  1、首联

  一个“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凉,令人满目凄然。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诗人更强烈地感觉着内心的荒凉寂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颔联

  感伤国事,花也会流泪,怀恨离别,鸟也会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鸟以感情,移情于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批判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另一种说法是:诗人从小处落笔,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3、颈联

  写战火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4、尾联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艺术写法:

  1、前两联以“望”字统摄,诗人俯瞻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2、借景抒情,情注全诗。开篇四句写景,写国都沦陷,一片荒凉,后四句直接抒情,诗人忧国思家。

  3、格律严谨,对仗工整。


《春望》诗词10篇(扩展3)

——诗词《春望》阅读

诗词《春望》阅读1

  (20xx荆州)

  古诗文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9.(2分)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鉴赏:杜甫《春望》阅读答案

  8.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1分)

  9.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意近即可)


《春望》诗词10篇(扩展4)

——《春望》阅读答案10篇

《春望》阅读答案1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乐游原 【唐】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①自趁虞泉②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曲江春望 【唐】唐彦谦

  杏艳桃光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

  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③汉苑花。

  【注】①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太阳的神。②虞泉:*古代神话中的日落处。③宜春:汉代皇家园林,位于长安东南,唐时更名为“曲江池”,与乐游原相邻。

  19.这两首诗歌,都写了一天中 时刻的景色,都写到了长安城外的游览胜地—— 。(2分)

  20.这两首诗歌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案:

  19.黄昏/傍晚; 乐游原

  20.李商隐的《乐游原》主要运用了拟人/用典的手法,羲和驾驭太阳奔跑,于黄昏时、日落处停步休息,不肯让夕阳掉头向东方升起,表现出对时光的留恋,传达作者因时光流逝而带来的迟暮之悲、无奈之感。

  唐彦谦的《曲江春望》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已化为陵墓的汉朝冠盖,与生命持久的杏桃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繁华已逝、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慨叹。

《春望》阅读答案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选择题

  ①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②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物。

  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④阅读杜甫《春望》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安的消息。

  D尾*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颔联寄于 ,表达之感,运用了的修辞。

  3、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

  4、本文以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之情。

  5、表达思念亲人的句是。

  6、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7、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9、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10、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感的?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12、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C②D③C④C

  2、情;物;悲切;对偶、拟人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望;忧国伤时,思亲悲己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7、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8、安史之乱

  9、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0、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11、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12、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春望》阅读答案3

  春 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主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沉痛和忧伤。

  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天宝十四载十一月遭遇安史之乱时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念亲的感情,感人至深。

  【题解】: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八月,杜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全文

  ▲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抒发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山河 到 草木花鸟 。▲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眷恋家人的感情。

  ▲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春望》一诗主题是伤感国事,怀念家人;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安史之乱

  ▲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全诗从结构看,首*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写 忧国思家的感情。

  ▲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

  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答:意思是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感时表现了诗人忧国的情感,恨别表现了诗人思家的情感,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春望》阅读答案4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 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 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 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 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 卢纶( 7 3 2年-7 2 2年) , 字允言, 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 旋即安史之乱爆发, 未能为官, 后重新应试, 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 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 终身不得重用。

  1. “ 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中的“ 闲” 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 5分)

  2. 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试题答案:

  1.【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闲,意为悠闲、自在,(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1分)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愁苦。(1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闲”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思乡;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③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④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惆怅。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望”“何日到”可体现出思乡之情;结合注释和尾联,可体现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鉴赏】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这首诗中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之情。诗体现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沈德潜《唐诗别裁》用这首诗作例子,将大历诗与盛唐诗进行了一番比较:“诗贵一语百媚,大历十子是也,尤贵一语百情,少陵摩诘是也。”并说这首《长安春望》“夷犹绰约,风致天然”。这种“阴柔之美”,主要表现在诗中浓重的悲哀情绪。诗人感乱思家,眼中所见,心中所思,无非都是伤心之景,悲哀之情,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读后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这正是阴柔美的表现。姚鼐《复鲁絜非书》论具有“阴柔之美”的文章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如人也,谬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乎其如喜,愀忽其如悲。”所谓“如叹”“如有思”“如悲”的阴柔这美,正是《长安春望》及“十才子”许多诗篇审美特征的概括。

《春望》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望寄王涔阳

  刘长卿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

  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即点题中“春望”,交代了时间和天气,而“别后”二字暗扣题中“寄”字。

  B. 诗人隐约听闻钲鼓之声,看到沙村里酒旗时隐时现,颈联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C. 尾联诗人直抒胸臆,以“愁”字点明情感,以“无处寄相思”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D. 整首诗融情入景,卒章显志,通过描写春天野外凄凉的景色,衬托诗人的孤寂之情。

  12. 本诗第二句“极浦空颦一望眉”极为精妙,请赏析其独到之处。(8分)

  答: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D

  12比喻,用皱起的眉 头来比吹皱的水纹,表达作者的怅然之情;空,徒然的。诗人远望,却什么也望不到表达失望之情;这一句呼应题目的春望,并且引出颔联的景

《春望》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2分)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2分)。

  2.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诗人吊古伤今,感叹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手法1分,分析2分,感情2分)

《春望》阅读答案7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注]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

  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

  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

  D.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

  15.后人读此诗领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6分)

  阅读答案:

  14.【考点说明】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提升了诗歌的格调”错。诗歌所表达的是愁苦如万里春江,绕矶远逝,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绵长浓郁,而非消解。再者以景结语扩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调。

  15.【考点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1分)上句想象:身在异乡春风乍起,想故园何处风吹柳拂,但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2分);下句写实:远离故人,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实感叹已身“雨雪霏霏”之风霜;(2分)两句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1分)。

  [答案解析]此题分析诗歌写作角度。写作角度在领联的表现看似明显,实则需要细节描摩,分析意象。

《春望》阅读答案8

  二、阅读(共44分)(一)(共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10.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分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赏析。结合诗歌内容,逐项研读选项,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有误,首联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不是家悲己的感情。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在尾联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阅读答案9

  《春望》阅读题

  杜甫《春 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到 __________。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_____ ,实际上是写_____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春望》阅读题答案

  1.望 山河草木 花鸟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画面描写、揭示含义,意同即可)

  3.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5.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6.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每问1分,共2分)

《春望》阅读答案10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草色:一作“柳色”。

  春来:一作“春归”,一作“春生”。

  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

  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题一: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2分)借代,“千门”代指京城长安;拟人,以“草色闲”衬托诗人内心之愁。

  评分建议:只要能指认出修辞手法即给分,若将“千门”答为夸张,亦可;每点1分。

  (2)(4分)主人公远望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1分);近看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1分)。刻画了一位内心孤寂愁苦的思乡游子的形象(2分)。

  (3)(4分)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的惆怅。

  评分建议:每点1分。

  题二:

  1. “ 却望千门草色闲” 一句中的“ 闲” 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赏析。( 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闲,意为悠闲、自在,(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1分)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愁苦。(1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闲”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思乡;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③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④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惆怅。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望”“何日到”可体现出思乡之情;结合注释和尾联,可体现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

  题三: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既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我安慰。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E.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

  答案

  1.BD

  【赏析】:

  《长安春望》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此诗写感时伤乱,抒发了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中的“阴柔之美”。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春望》诗词10篇(扩展5)

——《春望》 阅读答案5篇

《春望》 阅读答案1

  ·阅读《望春》,完成15—17题。(共15分)

  《望春》

  柯灵?

  ①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闲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②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③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然而一天早晨,和朋友在院前小立,朋友的话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示对望春的嫌厌。我觉得很不*,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着讥刺的话:“放心吧,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啊!”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默然无语。

  ④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吧!”——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的隐忧越发深切了。

  ⑤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实现,在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而望春的残葩被我发现飘零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来时寂寞,去时冷落,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⑥我曾经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萧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战栗,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 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 的蜇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个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限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笺,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⑦人事倥偬①,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梦见她化为白衣的少女,婉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中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远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了吧?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了!

  ——(选自《*百年精品散文》,原文有删改)

  [注]①倥偬,(事情)急 迫匆忙。

  15.文章写出了作者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阅读②-⑤段,填写 表格。(4分)

  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的原因

  发生好感

  ①

  ②

  朋友几次表示出对望春的嫌厌

  ③

  ④

  怜惜

  望春的残葩飘零在草地上

  16.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作者写“紫槿花红出墙头”的作用。(4分)?

  17.阅读第⑥段,说说“动人的故事”中,“动人”之处有哪些,再从中选择一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带给你的人生启示。(不超过150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示例:

  ①第一个泄露春讯,最早开满枝头;

  ②为它不*;

  ③担忧(隐忧);

  ④怕望春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

  评分说明:共4分。每空1分。

  16. 答案要点:

  ①突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②与下文“望春残葩飘零”(内容)

  ③形成对比(手法)

  ④突出了望春花飘零时冷落、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望春的怜惜之情(作用)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1分,④要点只答情感不给分。

  17. 答案示例:动人之处:

  ①追求光明、怀揣理想独自出发;

  ②不畏艰辛苦苦寻觅;

  ③当愿望实现的时候,微笑着悄然离开。

  启示:围绕着“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来谈。

  评分说明:共7分。第一问3分,每个要点1分;第二问4分,谈启示2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1分。

《春望》 阅读答案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 )。

  A. 诗圣

  B.诗仙

  C.诗鬼

  2.杜甫和( )齐名,世称“李杜”。

  A. 李贺

  B.李白

  C.李商隐

  3.这首诗的主题是( )

  A. 春日观景,热爱自然。

  B.胸怀大志,报效国家。

  C.伤感国事,怀念家人。

  D.老有所为,奉献余热。

  4.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赏心悦目。

  B.三、四两句写诗人触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五、六两句写因战火不断,与家人隔绝,表达了诗人盼望音信的迫切心情。

  D.七、八两句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心情。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春望》 阅读答案3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③,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

  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

  ③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8、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8、(5分)

  ①内容奇特。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之景却是野草荆榛,荒祠古墓、颓垣败碑等荒凉衰败的景象。(2分)

  ②构思新奇。这首诗首联、颔联、颈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破败和荒凉,为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欢。(3分)(意思对即可)

  9、(6分)

  ①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凄凉之感:

  ②借荒台颓垣、荒祠败碑,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

  ③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表现了诗人不自甘沉沦的乐观主进取精神。(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春望》 阅读答案4

  鸣雁療療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②漫吐春。

  【注】

  ①顾况:中唐著名诗人,苏州(古属吴地)人。

  ②香莼:莼菜。《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张翰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归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兴,以声声鸣B4、频繁北返的大雁反衬宦游难归、充满苦闷的自己。

  B.颔联第一句“风尘”喻指战乱,因天下处处动荡不安,诗人两鬓斑白,顾影生怜。

  C.颔联第二句直抒胸臆,诗人涕泪交流,为沦落天涯、孤孑一身而深感凄楚、哀痛。

  D.颈联上句写对“故里音书”已绝望,下句白描春日他乡之景,以哀景衬哀情。

  15.请简要赏析本诗的尾联。(6分)

  答

  14.(3分)D【解析】“以哀景衬哀情”错,应为乐景哀情。

  15.(6分)

  ①尾联用典。诗人以张翰因思念家乡蒓菜美、鲈鱼脍,从而弃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作者也要效法前贤,弃官不做,归隐于故乡。

  ②虚写(想象)诗人想象故乡小洲边蒓菜茁壮生长,散发出阵阵清香的情景,从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③以景结情。以想象之景结束抒情,表达了强烈的思乡归隐之念。(每点2分)

《春望》 阅读答案5

  ·阅读《望春》,完成15—17题。(共15分)

  《望春》

  柯灵?

  ①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闲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②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唯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③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然而一天早晨,和朋友在院前小立,朋友的话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示对望春的嫌厌。我觉得很不*,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着讥刺的话:“放心吧,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啊!”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默然无语。

  ④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吧!”——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的隐忧越发深切了。

  ⑤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实现,在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而望春的残葩被我发现飘零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来时寂寞,去时冷落,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⑥我曾经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萧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风寒使她战栗,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 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 的蜇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个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限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笺,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⑦人事倥偬①,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梦见她化为白衣的少女,婉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中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远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了吧?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了!

  ——(选自《*百年精品散文》,原文有删改)

  [注]①倥偬,(事情)急 迫匆忙。

  15.文章写出了作者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阅读②-⑤段,填写 表格。(4分)

  对望春花的情感变化

  情感变化的原因

  发生好感

  ①

  ②

  朋友几次表示出对望春的嫌厌

  ③

  ④

  怜惜

  望春的残葩飘零在草地上

  16.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作者写“紫槿花红出墙头”的作用。(4分)?

  17.阅读第⑥段,说说“动人的故事”中,“动人”之处有哪些,再从中选择一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带给你的人生启示。(不超过150字)(7分)?

  答:

  参考答案:

  15.答案示例:①第一个泄露春讯,最早开满枝头;②为它不*;③担忧(隐忧);④怕望春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

  评分说明:共4分。每空1分。

  16. 答案要点:①突出春意盎然的景象,②与下文“望春残葩飘零”(内容)③形成对比(手法),④突出了望春花飘零时冷落、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望春的怜惜之情(作用)

  评分说明:共4分。每个要点1分,④要点只答情感不给分。

  17. 答案示例:动人之处:①追求光明、怀揣理想独自出发;②不畏艰辛苦苦寻觅;③当愿望实现的时候,微笑着悄然离开。启示:围绕着“追求光明、追求理想”“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来谈。

  评分说明:共7分。第一问3分,每个要点1分;第二问4分,谈启示2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1分。


《春望》诗词10篇(扩展6)

——杜甫《春望》教学反思3篇

杜甫《春望》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课后听取了各位老师的听课意见和建议,自己也认真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听了很多的课,以及自己上了很多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特别是最近,钻研教材似乎是深入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想每位教师都在考虑着如何去钻研教材,我也不例外。可对于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去钻研教材,心中的疑惑也还有很多。

  我在准备教学古诗《春望》时,为了备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很多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的生*事迹的材料,还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我想,这是我能够上好这节课的首要因素,我想要让学生们被杜甫的这首诗,被杜甫的伟大情怀所感动,那么我首先被他所征服,所感动是很重要的,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都落泪了,我要将这种情感带入我的课堂只中去,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师生共同感悟。

  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尽快进入课堂,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渴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你如果不钻研教材,不钻研你的学生,学生想到的,你没有想到,你又怎么能和你的共同研读文本呢?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的特定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知识水*的高低,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创造。才能有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才能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

  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让我难忘。“泪”字激起的共鸣最多。学生们说此字颇奇,说人心中悲痛,至多说到“ 泪流满面”已是极度夸张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泪水呢?这样的泪水究竟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不仅是泪多如倾盆之雨,更是心中有万千激愤,泪来的突然而猛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悲愤,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思亲,还有的说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无限伤感的泪水,不同的孩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每一次的感悟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诗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所以,我把这句话出示出来之后,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孩子们竟然和我一同深情的朗读了出来,这使得整个课堂情感得到了一个提升,也使得我和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

  “望”杜甫的一生,一个饱经风霜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一个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一个温柔慈爱的杜甫。他们还望到了历史的烟云,战争的残酷,望道了人生的无常,望到了世世代代人们对战争的诅咒……了解杜甫是我这堂课的一个愿望吧!似乎我这么多年来,都是在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里成长起来的,我希望孩子们也能真正的去了解我们的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我选择了几首易懂的,流传较为广泛的诗歌来进行课外拓展,首先是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然后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这些诗句走过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杜甫的眼里会常含泪水,因为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爱得深沉。

杜甫《春望》教学反思2

  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听了很多的课,以及自己上了很多节课后,我深深地意识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特别是最近,钻研教材似乎是深入到了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想每位教师都在考虑着如何去钻研教材,我也不例外。可对于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去钻研教材,心中的疑惑也还有很多。

  我在准备教学古诗《春望》时,为了备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很多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的生*事迹的材料,还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我想,这是我能够上好这节课的首要因素,我想要让学生们被杜甫的这首诗,被杜甫的伟大情怀所感动,那么我首先被他所征服,所感动是很重要的,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都落泪了,我要将这种情感带入我的课堂只中去,用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师生共同感悟。

  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尽快进入课堂,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渴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你如果不钻研教材,不钻研你的学生,学生想到的,你没有想到,你又怎么能和你的共同研读文本呢?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的特定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知识水*的高低,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再组织、再创造。才能有效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才能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

  有几个学生的发言让我难忘。“泪”字激起的共鸣最多。学生们说此字颇奇,说人心中悲痛,至多说到“泪流满面”已是极度夸张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泪水呢?这样的泪水究竟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不仅是泪多如倾盆之雨,更是心中有万千激愤,泪来的突然而猛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悲愤,有的说感悟到了诗人的思亲,还有的说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无限伤感的泪水,不同的孩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每一次的感悟都会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诗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所以,我把这句话出示出来之后,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孩子们竟然和我一同深情的朗读了出来,这使得整个课堂情感得到了一个提升,也使得我和学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

  “望”杜甫的一生,一个饱经风霜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一个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杜甫,一个温柔慈爱的杜甫。他们还望到了历史的烟云,战争的残酷,望道了人生的无常,望到了世世代代人们对战争的诅咒……了解杜甫是我这堂课的一个愿望吧!似乎我这么多年来,都是在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里成长起来的,我希望孩子们也能真正的去了解我们的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我选择了几首易懂的,流传较为广泛的诗歌来进行课外拓展,首先是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然后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这些诗句走过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杜甫的眼里会常含泪水,因为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爱得深沉。

杜甫《春望》教学反思3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上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感慨万端,梳理如下:

  一、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我常常挂在嘴上,却不能常常落实到行动中。

  *时也读书,但往往没有目的,随意性很大,而且依着兴趣,不喜欢的书不读。我不喜欢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的作品,总觉得用那么多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荣耀,很血腥,也很残忍。所以选择了《春望》后,就捉襟见肘了,只好临时抱抱如来的大腿。我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先复习了整个唐代的历史,阅读了各个时期诗歌代表作品;又把《唐诗鉴赏辞典》和《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作品读了一遍,感受了作者思想的变化和作品风格的变化;还上网搜集了教学视频和朗诵视频,学习朗诵诗歌。最后,才依照学校的“导学互助”教学模式开始备课。借着这个反思的机会,我要告诫自己,读书要有计划,读书笔记要真写,不能只在电脑里收藏。多练练写作,把读到的东西认真消化,这样备课时才不会慌乱。对教学内容更要细细涵咏,正如于永正先生说过的:“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对作品还要有自己正确而独到感悟和见解,以期和学生的见解相互交流、碰撞。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常常搜集观看名师课堂教学的视频,私下以为,有些人天生为教学而生,一如有天赋的演员,生来就是会讲课的。而走进名师的博客,却发现,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积淀丰厚,阅历丰富,经验丰盈。我惊悟: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1、要充分借助最美丽的集体智慧每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课堂展示活动,我都感受到教研组集体有无穷的威力,可能这也是我们采用“互助”的原因吧。一节展示课,基本上凝聚了全校语文教师的智慧。从设计思路,到重点难点突破,到课堂上的言行神态,老师们各有自己的“绝招儿”,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艺,快哉!

  2、要主动磨炼授课的技艺*时工作中,要特意地请老师们评价教学设计,邀请老师们进课堂来听课、评课。主动去听老师们的课,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只要是课堂,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还要关注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用心设计课堂仪态、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总结语等,我想只要用心,都有所提高。

  3、要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每节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好好钻研学生。学生想到的,你要提前想到;学生没想到的,你要怎样引导他想到。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根据学生知识水*的高低,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设计、创意、改造,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使孩子们在他们所渴望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时光总是匆匆的,匆匆的时光只是带走了白天和黑夜,常常回首,我们会发现,那些美好的记忆犹然心田。只要有积极进取的决心和行动,总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学会“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让语文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春望》诗词10篇(扩展7)

——《望海潮》诗词鉴赏3篇

《望海潮》诗词鉴赏1

  《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望海潮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诗词鉴赏2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高牙,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鉴赏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形容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东南形胜》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望海潮》诗词鉴赏3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注释

  星分牛斗:古人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此句谓扬州地域系属斗星和牛星所属的分野。

  疆连淮海:《书·禹贡》:“淮海惟扬州。”谓扬州北据淮河,南连大海。

  “扬州”句:此句意谓扬州多达八万余户。万井,《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提封,通共,大凡意。

  “豪俊”句:意谓扬州人豪迈赵俊。李贺《高轩过》诗:“入门下马气如虹。”

  “曳照”句:此句意谓贵人华丽飘曳的服饰映照春光。曳,拖。金紫,指贵官的官服和佩饰。

  飞盖:急行的马车。盖,车篷。

  “有迷楼”句:言迷楼高耸入云,挂住了斗星。

  纹锦制帆:指隋炀帝以锦缎作船帆事。

  明珠溅雨:隋场帝故事。炀帝曾命宫女洒明珠于龙舟之上,以拟雨雹之声。

  爵马鱼龙:指珍奇玩好之物。鲍照《芜城赋》:“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爵,通雀。

  解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赏析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至,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推荐访问:诗词 春望 《春望》诗词【10篇】 《春望》诗词1 《春望》诗词鉴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