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五篇(完整文档)

2023年度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2-12-30 15: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1  根据仪总河长办〔20xx〕36号《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乡河(湖)长制工作落实,经党委*结合实际研究决定,有关意见如下。  一、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五篇(完整文档)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1

  根据仪总河长办〔20xx〕36号《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乡河(湖)长制工作落实,经党委*结合实际研究决定,有关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全面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全面落实湖长制工作,坚持预防为先、保护为主、依法管护、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和“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原则,根据实际分类施策、层层考核,实施更严格的湖泊管理保护措施。

  二、组织形式

  (一)实施范围。将我乡重要水域补充纳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范围,做到无缝衔接、全面覆益、网格化管理。全乡辖区范围内的所有水库、渠道、塘坝、水池等水域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

  (二)组织体系。乡级河(湖)长制工作实行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总河长负责制,重要水库、渠道、塘坝等工作纳入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与河长制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落实、统一督查、统一考核。乡级河(湖)长制补充实施范围,由流域乡级总河长和补充设置的村级河长负直接责任。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城岸线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

  (一)20xx年11月底前,乡修订完善河(湖)长制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乡级所有水库、渠道、塘坝、水池等水域名录,并分别设置乡、村级河长、库长、渠长、塘长等;主动研究提出乡、村两级河(湖)长制年度目标、问题、任务(措施)责任“四张清单”,在重要水库、渠道、塘坝设立四级河长公示牌。

  (二)20xx年6月底前修编完成乡一河(湖)一档和“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将重要水库、渠道、塘坝的管理保护方案纳入相应“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专章制定,确有必要的也可另行编制。

  (三)到20xx年,全乡水库、渠道、塘坝等水域管理责任落实,各级河长等水域责任人履职到位,水资源保护明显加强,水域管理保护范围基本划定,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域水质全面达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进展安排,同步开展实施湖长制各项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充分发挥乡、村两级湖长河长的前沿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夯实工作基础。摸清湖泊、水库、重要天然湿地、渠道、塘坝基本情况,建立名录体系,建立“一湖(湿地、水库、渠道、塘坝)一档”,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塘坝一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基础数据。

  (三)严格考核问责。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将湖长制工作纳入对地方*的绩效考核。实行湖泊、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人为造成湖泊、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萎缩、水体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和社会监督。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对湖泊、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塘坝管理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公告、公示牌、标语、社会监督员等多种方式加强社会监督。依法公布水环境信息。鼓励、引导民间环保组织有序参与监督,对湖泊、重要天然湿地、水库、渠道、塘坝管理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2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关家玉通讯员粤水轩)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了解到,《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刚刚出台,省*主要负责同志任省总河长。《方案》是在系统总结前几年广东部分地区试行河长制经验,并结合外省河长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广东全力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河长制升级版。

  《方案》建立责任明确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致力解决好广东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群众反映突出的水问题。《方案》明确到2017年年底,全省境内江河湖库全面推行河长制;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方案》明确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体系。由省*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总河长,省委专职副*和省委常委、常务副*担任省副总河长,各市、县、镇设立本级总河长,流经各区域内主要河湖,由市、县、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

  广东境内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及鉴江五大河流(流域)分别由省委或省*负责同志担任省级河长;五大河流(流域)所经的市、县、镇,除广州、深圳市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级河长外,其他市和各县、镇由同级党委或*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或共同担任本级河长。其他河流根据河湖自然属性、跨行政区域情况,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等,由各市、县、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县级及以上河长设置相应的河长制办公室。省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等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方案》指出,各级总河长是本行政区域推行河长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河长制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考核监督,协调解决河长制推行中的重大问题;副总河长协助总河长统筹协调河长制的推行落实。各级河湖河长是所辖河湖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

  《方案》明确了推行河长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管理保护水域岸线及强化执法监管等七项主要任务。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3

  为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全镇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河道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决定在全镇建立“河长制”管理制度。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统一管理标准、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在全镇全面推行“河长制”。辖区各水环境功能区达到标准要求,河道两侧无入河的企业排污口和生活排污口。辖区河道内无阻水障碍物,河面基本无漂浮物,河岸无生活及建筑垃圾。河道两侧800米范围内无畜禽养殖企业,范围外的畜禽养殖企业规范整治,无生活污水及垃圾排入河道。

  二、工作重点

  (一)控污治污。全力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按照轻重缓急制定排污口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减少入河污染源;非汛期雨污合流口门要完全关闭,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建立河道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制定水污染应急管理预案,实现河道水体清洁无黑臭。

  (二)河流管养。按照“严格控制、保护生态、分类管理、占补*衡”的原则,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占用河道水域的管理。坚持河道巡查和“蓝线”管理制度,适时掌握河道岸线动态变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非法占用水域与岸线资源及设置河道障碍物等行为,充分发挥水域的综合功能,使水域得以持续利用。

  (三)河道疏浚。定期组织对河道淤积进行疏浚,确保河道水域面积不减少、蓄水能力不减弱、排涝功能不减退。

  (四)清障拆违。加强河道执法力度,依法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和其它危害河道行洪安全的物体。

  三、职责分工

  境内河道及支流全面落实“河长制”,镇党委*、镇长为“总河长”,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河道流经村的村支部*、村主任担任河长。

  各村应管理好辖区内渠道的卫生并保障畅通,组织开展包干河道水质和污染物现状调查、制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水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

  河长是各村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具体组织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推进河道整治和保洁,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水环境治理。主要承担以下工作:

  (1)协调执法部门对河道污染进行调查处理;

  (2)河道的日常疏浚、清障、保洁工作,开展河道管理日常巡查;

  (3)河道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处理;

  (4)河道生态绿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长效保洁管理制度的建立;

  (5)对河道内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及时报告;

  (6)服从镇统一安排和调度,配合做好突击性保洁工作;

  (7)确保河道整治无事故,安全设施齐全;

  (8)收集管理资料,建立相应保洁台账,及时上报信息;

  (9)做好突发事件处理,并及时汇报;

  (10)做好河道保洁宣传工作,引导群众自觉保持河道清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河道所在村要切实负起责任,对本辖区的河道河段全程踏勘,摸清辖区内各河道河段环境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按期推进实施。同时,要加强与河长之间的沟通、支持和配合,切实把每条河流河段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镇河长办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加大力度,规范管理。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实情、出实招,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增强实效,在“查、处、究”上狠下功夫,巩固河道整治成果,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台,深入宣传实施“河长制”的重大意义。要向社会公开曝光一些偷排、漏排污水和不配合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等现象,报道保护环境维护河道生态环境的先进事迹和个人,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并参与支持河道整治工作,增强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河道环境整治、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查,严格考核。河长负辖区主要责任,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逐级抓好落实并纳入清洁家园工作考核。镇督查组将组织人员不定期、不定时对河道进行抽查,并公布检查结果,河长要根据督查通报情况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检查结果将纳入镇、村考核。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4

  各市、县(市、区)设立本级总河长、副总河长,由同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行政区域内各主要河湖设河长,由本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河长延伸到村级组织。

  2.分级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各级河长会议由本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相关负责同志、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按照各级会议制度规定定期召开河长会议,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推行河长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大事项。研究制定河长制相关制度和办法。组织协调有关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制定、衔接与实施。组织开展综合考核工作。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有关河湖管理保护的重大争议。

  3.分级设立河长制办公室。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各市、县(市、区)应结合当地实际,设立河长制办公室。各级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实施河长制具体工作,负责办理河长会议的日常事务,落实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确定的事项,负责拟订河长制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监督、协调各项任务落实,组织实施考核等工作。

  (三)河长的职责

  总河长、副总河长负责领导、组织本行政区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承担推行河长制的总督导、总调度职责。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重大问题;牵头组织对河湖管理范围内突出问题进行依法整治;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检查、监督下一级河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

  (四)全面推行河长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方案》提出,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2017年12月底前,建成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河长制体系,覆盖全省全部河流和湖泊。

  到2020年,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取排水管理更加规范严格,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水域岸线利用合理,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生态持续向好,水事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保持现状河湖水域不萎缩、功能不衰减、生态不退化;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0.8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8%、21%;全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以上,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3.3%,淮河流域达57.5%,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巢湖全湖维持轻度富营养状态并有所好转,确保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到2030年,全省河湖管理保护法规制度体系、规划体系健全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内水事活动依法有序,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全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以上,水生态得到有效恢复,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

  《工作方案》明确,我省实行河长制的主要任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二是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四是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五是加强水生态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六是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五)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点工作

  1.强化红线约束,加强水资源保护。

  河湖因水而成,充沛的水量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基本要求。从实践看,保护河湖必须把节水护水作为首要任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刚性约束。要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切实贯彻《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严格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地区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项目,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河流水域纳污容量和限制排污总量,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管。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确保河湖功能持续发挥、资源永续利用。

  2.落实空间管控,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保护河湖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强化监管,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塑造健康自然的河湖岸线。要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占河道、围垦湖泊、非法采砂,严格涉河湖活动的社会管理。要科学划分岸线功能区,强化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保护河湖水域岸线,对岸线乱占滥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确保岸线开发利用科学有序、高效生态。

  3.实行联防联控,加强水污染防治。

  人民群众对水污染反映强烈,防治水污染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保护河湖必须全面落实《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行水陆统筹,强化联防联控。要加强源头控制,深入排查、治理入河湖污染源,统筹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加快城镇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污泥处理处置,促进再生水利用。要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严控入河湖排污总量,让河流更加清洁、湖泊更加清澈。

  4.统筹城乡水域,加强水环境治理。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公*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河湖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面改善江河湖泊水生态环境质量。要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要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不断提升水资源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巩固扩大“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成果,开展农村清洁河道行动,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

  5.注重系统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

  保护河湖必须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河湖生态修复,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要依法保护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退渔还湖,着力保护河湖生物生境。要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切实提高水生态环境容量。要积极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河湖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着力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

  (六)全面推行河长制的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对我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提出五项保障措施,包括:

  1.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级党委和*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细化工作进度安排,抓紧制定出台本级工作方案、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明确河长制办公室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

  2.健全工作机制。

  要求各地要建立河长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定期通报河湖管理保护情况,及时跟踪河长制实施进展。建立工作督察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建立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河长及责任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建立验收制度,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对建立河长制工作进行验收。

  3.强化规划约束。

  各地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要与流域规划相协调。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专项规划时,应统筹考虑地区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防洪要求和生态安全,实行以水定产、以水定城、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进有关规划与河湖管理保护规划相互衔接,强化规划约束。做好已批准的河湖管理保护规划的实施工作,建立规划实施评价和监督考核制度。

  4.强化考核问责。

  根据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县级及以上河长负责组织对相应河湖下一级河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5.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台,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做好宣传舆论引导、河湖保护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赣发〔2014〕26号)、《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办字〔2015〕50号)和《宜春市委办公室、宜春市*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办字〔2015〕46号)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水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建立健全江河湖库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生态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我镇河流、水库、山塘实际,决定在全镇实施“河长制”。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镇境内各类水库及山塘,均实施“河长制”管理。镇管理范围包括肖江、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24座和山塘87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共治,构建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遵循自然规律,依法依规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保障江河湖库健康;坚持综合整治,因河施策,系统治理,注重长远效果;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合作,上下游、左右岸协调推进,水域陆地共同发力,全面改善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一)到20xx年3月底,建立镇“河长制”组织体系并出台“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覆盖到各村(居)委会的“河长制”组织体系;根据实际在村(居)委会启动“河长制”试点。

  (二)到20xx年底,基本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各类水库及山塘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河长制”。

  (三)到20xx年,基本建立江河湖库健康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基本实现新街山青、水秀、天蓝、镇美的生态保护目标。江河湖库水域面积保有率7.7%,大中型湖库自然岸线保有率9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地表水达标率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四、组织体系

  1、办公室人员构成

  “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由镇分管领导胡学文担任,副主任由水务站站长贾常破担任,“河长制”办公室人员为贾晓坤、刘九江。

  2、明确工作职责

  小型水库由镇科级干部任库长,山塘由各村支书(主任)任 “库长”。落实河流、水库及山塘专管员、保洁员或巡查员,将每段河流、每座水库、每座山塘的专管员、保洁员或巡查员明确到人,并落实相关责任。

  3、20xx年3月底前对各级河长名单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主要任务

  (一)统筹江河湖库保护管理规划。遵循江河湖库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江河湖库功能定位,坚持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将生态理念融入乡镇建设、江河湖库整治、旅游休闲、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科学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专项规划。规划应统筹考虑地区水资源条件、环境承载能力、防洪要求和生态安全。逐步推进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与江河湖库环境有关的规划“多规合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地、以水定需、以水定产,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四项制度和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健全控制指标体系,着力加强监督考核。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探索水权制度改革,推进水权交易试点。加快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监测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严格入江河湖库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入江河湖库排污口调查,核定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明确功能区的允许纳污总量。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强地下水监测管理。

  (三)开展江河源头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主要江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地的水环境保护,划定禁止开发范围,实现江河源头保护区污水“零排放”。加快水源涵养林建设,全面保护天然林,大力种植阔叶林,提高森林蓄积量。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开展一切与水源保护无关的活动。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与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加强水体污染综合防治。全面贯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工矿企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及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落实部门职责,分头推进防治措施。在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水环境恶化区域,执行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

  (五)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水域监测。加强江河湖库跨界断面、主要交汇处、重点水域的水量水质水环境监测,强化突发水污染处置应急监测。统一技术要求和标准,统筹建设与管理,建立体系统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江河湖库监管网络,完善水资源监测中心建设。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水质水量监测和评价,按规定发布有关监测成果。建立水质恶化倒查机制,追溯污染来源,完善限期整改措施,严格落实整治责任。

  (六)推动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快城乡水环境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大力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和绿色小康村创建活动。构建自然生态江河湖库,维护健康自然弯曲河湖岸线,保护天然浅滩、深潭、泛洪漫滩。落实生产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大力推进坡耕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推进水环境自然修复保护,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体净化调节功能。加强河湖湿地修复与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开展河湖沿岸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活化、连通江河湖库水系,科学制定水库、水电站调度方案,保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合理水位,保证江河湖库基本生态流量、基本生态用水和枯水期生态基流。

  (七)加强水域岸线及采砂管理。开展江河湖库岸线登记,依法划定江河湖库及其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确权。科学编制岸线利用规划,严格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限制开发区、开发利用区。建立健全江河湖库规划治导线制度,保障防洪安全。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和行政许可,建立市、乡涉河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信息通报及公告制度。科学制定河道采砂规划,实行保护优先、总量控制和有序开采,加强采砂作业监管,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时超量超范围采砂,采砂作业完成后及时恢复河道原状,禁止在河道内堆放采砂尾料或弃料。

  (八)加强行政监管与执法。落实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强化行政监管与执法。建设全乡镇江河湖库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台,加强江河湖库水域环境动态监管,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等信息化、系统化。明确经费和技术标准,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江河湖库水域巡查保洁及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建立实时、公开、高效的“河长”即时通信*台,将日常巡查、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等纳入信息化、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乡镇江河湖库保护管理联合执法机制。统筹水利、环保、农业、畜牧水产、林业、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涉及江河湖库保护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开展江河湖库“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擅自取水排污、非法采砂、非法采矿洗矿、倾倒废弃物以及电鱼、毒鱼、炸鱼等破环江河湖库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九)落实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制度及法规。落实江河湖库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水域、滩涂、岸线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把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工作作为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化党政领导干部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江河湖库健康评价体系,适时发布江河湖库健康公报。落实江河湖库保护管理生态补偿制度,将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工作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生态补偿资金重点用于江河湖库保护管理工作。落实水域占用补偿制度,按照消除对水域功能的不利影响、等效替代的原则进行占用补偿,防止减少现有江河湖库水域面积。落实网格化、全方位江河湖库水域岸线巡查检查制度和违法行为报告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和考核问责。完善江河湖库及堤防管理养护制度,明确江河湖库管理责任和管理主体,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和*购买服务方式,实现江河湖库养护专业化、社会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镇*及各村(居)委会要把实施“河长制”、保护江河湖库健康,作为当前和今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制定并落实本区域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发挥各级监督和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形成江河湖库保护管理的合力。

  (二)健全机构。建立健全各部门涉及江河湖库日常管理的专业机构,落实保护管理责任、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设立镇、村(居)委会二级“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设在水务站,办公室主任由乡镇分管领导付命伍担任,副主任由水务站站长贾常破担任。乡镇参照市“河长制”办公室组建机构。

  (三)创新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河长”负责牵头召集责任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江河湖库保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召集人根据工作任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年召开2次以上成员会。建立问题督办制度,由“河长”签发督办单,对江河湖库保护管理重要事项进行督办。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日常工作沟通与协调,定期发布“河长制”工作信息,通报典型事例,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评析、一年一总评”。建立管养工作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购买服务,提升江河湖库管养水*。

  (四)落实资金。落实“河长制”专项经费,重点保障水质水量监测、规划编制、信息*台建设、江河湖库划界确权、突出问题整治及技术服务等工作费用。对江河湖库巡查保洁、堤防工程等日常管养逐年增加投入。加大城乡水环境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江河湖库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江河湖库管护市场化。

  (五)严格考核。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立考核奖惩制度,以水质水量监测、水域岸线管理、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健全江河湖库管理与保护“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纳入市*对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补偿考核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实行行政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并作为干部选拔任免的重要依据。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江河湖库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宣传引导。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江河湖库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江河湖库显要位置树牌立碑,设置警示标志,设立“河长”公示牌,公布河段范围、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江河湖库保护管理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江河湖库保护意识。有效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着力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防污治污,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江河湖库管理和保护责任意识,积极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江河湖库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阅读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1)

——河长制工作总结3篇

河长制工作总结1

  一、基本情况

  流江河XX段境内河道长12.8公里,流域面积25.2*方公里,涉及余家坝、李家寨、五通嘴等8个村,37个社,辖区内总人口8000余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XX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按照文件要求我乡成立以党委*陆华铭同志为组长,乡长龙新同志为副组长,党委班子其他成员、驻村干部、各村支部*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乡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组织制定落实河长制工作重要政策措施,研究解决难点问题,督促检查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设立以乡党委*陆华铭同志为总河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分段河长,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村河长”,乡、村二级“河长”全覆盖。村级河段长负责协助乡级河长掌握相应河流段河长制工作推动情况,向乡级河长和乡河长办公室作出报告;协助乡级河长组织审定相应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协助乡级河长组织实施对相应河流段的管理保护和督导检查;受乡级河长委托,协调解决河流段管理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完成乡级河长交办的其他事项。

  3、设立XX乡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马绍波,成员张斐、何佳负责日常事务的办理,软件资料归档。

  (二)制定XX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文件精神,我乡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我乡水环境,完善水治理体质、保障用水安全,结合我乡实际,制定《XX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三)制定XX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机制、巡查制度、会议制度

  根据《XX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我乡制定了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机制、巡查制度、会议制度。工作机制明确了乡级河长、村级河长的工作职责。巡查制度明确了乡级河长及村级河长的巡查频次、方式、主要内容,巡查处置以及工作要求。会议制度中制定了总河长会议制度、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河长制办公室会议制度、乡级河长专题工作会议制度。

  (四)制定XX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四张年度工作清单,一河一策保护方案

  1、由乡级河长牵头,乡河长制办公室按照分级编制、分级负责,分类编制,分步编制、分步实施,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部门联动的原则,根据河流、水库、堰道管理保护六大主要任务,组织编制了流江河的“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

  2、按照“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提出4张年度工作清单(目标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报乡党委会议审定执行。依据年度工作清单,组织开展年度河湖管理保护工作。

  (五)工作推进

  1、按照河长制巡查制度要求,乡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4次,村级河长每天至少巡查1次,巡查当天,及时、准确记录巡查情况,填写《XX乡河长制巡查记录表》,保存好影像资料,存档备查。每月至少开展2次乡级河长制联系会、村级河段长碰头会,针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并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2、按“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的治水目标,一是大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新投资750万元的金锅场村、严家桥村两连片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于20xx年12月开工,场镇污水管网整改项目已于上月底实施。二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成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乡所有场乡生活垃圾集中转运、规范处理;出台畜禽禁养区养殖场关停实施方案,关停沿河*规模养殖场3家;投入资金26万元,完成全乡河道12万*方米的水葫芦和漂浮物清理打捞。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考核及监督。三是切实强化源头管控。建立沿河*设施农业、规模种养殖等准入制度,严格进行审批;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河流的污染。

  3、在全面摸清全乡河(库)名录、入河排污口位置、污染源等情况的基础上,完成流江河“一河一档”建档和“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编制,制定安装河长公示牌3张,全面厘请各级河长、河段长职责任务及工作目标,出台河流经常性保洁维护经费,加大河(库)管理资金保障力度,每年安排资金3万元,全面落实乡村河道保洁员,负责河道日常管护、排污监管等;有效保障了管护工作开展需要。

  三、存在问题

  群众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还需进一步引导。

  四、下一步工作

  1、深刻认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领会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市委、县委工作要求,继续全力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长制体系,为维护流江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2、乡村两级河长要履行好组织领导职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全程留痕。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继续深化完善辖区内河道的“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全面制定有关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着力推进辖区内河道的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3、继续坚持河长制促进河长管、长护、长治。切实推动制度“真落地”、责任“真落实”,让乡村两级河长切实担负起保障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的责任。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上年底考核,实行“挂图作战、节点考核”,对落实河长制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的严格追究责任。

  4、继续加强部门衔接,落实群众义务监管人。引导热心群众争做河段义务监督员,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小事立整理改,大事定时定则改”,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乡化解”。

  5、在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完善垃圾、污水科学化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河长制工作总结2

  一、我县河长制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定位“见河长”。我县已在全县范围内XX管理中全面推行河长制,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已按照时间节点全部印发。我县共落实县、乡两级河长239人。各级党委、人大、*领导分别担任分段河长,组织协调XX管理保护工作,解决XX保护的突出问题。坚持开展河长巡河督导,去年以来,县级河长坚持问题导向,对所负责河道突出问题进行现场督查。今年以来县、乡两级河长巡河422人次,其中县级河长巡河20人次。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河长制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用品和专职人员,县、乡级“一河一策”全部编制完成,正在按方案实施。县财政已拨付河长制专项经费200万元。

  (二)定机构。县*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太和县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太和县县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县水务局李和斌任办公室主任,县环保局、水务局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县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为县河长制办公室成员,承担河长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县水务局调整机构设置的批复》同意县水务局增设河长制工作股,负责指导协调、制度制定和督查考核工作,落实河长确定的事项等具体工作。

  (三)水陆共治“见行动、见成效”。今年以来我县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整治、固体废物排查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打击等专项活动,并就黑茨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出台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对农村陈年垃圾、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取得成效

  水资源保护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贯彻省、市、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分解落实省、市下达我县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加强河道清障违法和擅自取用地下水的行为查处力度,组织开展地热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工作,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设置保护区警示标志,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上。今年以来,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10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销毁非法采砂机械6台套、采砂工具26件,拘留1人。我县沙颍河、黑茨河、茨谷河(设防部分)全部确权划界,其余河道(大中沟)的划界工作正在按有关要求进行中。

  水污染防治上,全县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柳青沟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已完成初步设计,估算投资1.59亿元。清理颍河、黑茨河、西淝河等河流网箱、围网53箱,完成全县区域入河排污口的分类整治前期工作。并对入河排污口污水水质第一季度检测结果进行了通报,责成相关乡镇限期进行整改。下达县级督办单2次整改问题10项,目前整改工作已进行完毕。出台《太和县黑茨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实施方案》《太和县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太和县固体废物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等方案。

  水环境治理上。通过河道清淤和建设绿道工程等措施,整治现有水系,积极开展引水入城项目,新开挖河道总长35公里,力争实现城区河道自流贯通。由保洁公司对沙颍河、黑茨河、茨谷河负责水面日常保洁,乡镇所在地负责岸上绿化保护。投资2200多万元的太亳河治理工程正在施工中,计划8月份完工。今年来,共清理河面水草、垃圾、漂浮物及岸坡垃圾共9万余吨。以河流沿线为重点,对农村陈年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清除违章倾倒垃圾点26处、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违章建筑面积800*方米。

  水生态修复上,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已完工,开挖湿地保育区界线沟1.4 千米,建护栏2.5千米 ;实施河道疏浚清淤203万立方米,植被恢复40公顷,水土保持林45公顷,实施河道疏浚清淤,并进行植被恢复。目前太和正积极申报太和滨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二、存在问题

  河长制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些乡镇村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思想不够重视,信息共享落实不到位,还存在水务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乡级河长制办公室专职人员不足,河长制工作宣传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全县人民参与爱护XX就是爱护家园的宣传氛围,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有关河长制工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在进一步充实县河长办工作力量同时,落实好乡镇级河长办专职人员,组织各乡(镇)级河长办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细化实化县级河长协助单位及河长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切实发挥协助、成员单位作用,形成合力,

  (三)突出专项整治。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一河一策”方案梳理出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等方式,在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绿化、河面垃圾漂浮物清理整治、河道垃圾和污染物清除、入河排污口监测与治理等方面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抓出成效,使我县河流、沟塘面貌得到明显改观,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河长制工作阶段性成果,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沟河塘生态新格局。

河长制工作总结3

  庙子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的战略方针,保障生态,治水先行。自市委、市*明确各条河道的“河长”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迅速开展行动,扎实推进庙子镇“河长制”工作进程。

  一是落实工作职责。

  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淄河河道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并发放《河道管护工作实施方案》82份;与淄河沿岸9个村签订《淄河河道治理责任书》;发放《河道管理通知》800份,明确河道管护工作要求。建立部门联动、巡河排查等机制,成立监管小组,每天进行巡查监管,确保环境监管全覆盖。

  二是明确治理重点。

  重点抓好河道污染源头整治,消除村民乱倒垃圾、放羊、放鸭现象,确保沿河无杂物、垃圾,无阻水物,水面无漂浮物;加强河道执法力度,组织管区人员、执法中队、规划办等人员依法清除沿河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和行洪障碍12处;配合*、矿产部门加大对私采矿石、私磨河沙行为的打击力度,已刑事拘留3人。同时,重点做好河道防汛工作,确保河道排水畅通,定期对河道堤岸进行全面巡查,设置明显的沿河标志牌、警示牌18个。

  三是推进治理整治工作。

  完成朱崖桥以北至店子桥的河道整治,现在正在展开朱崖桥以南一段的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河道14公里,清运建筑垃圾600余车,并在河道两侧设置铁丝网9公里,杜绝向河道内倾倒垃圾行为,清理3000米河边杂草30000多*方。在河道两侧补植柳树等绿化树种1500余棵。同时,全力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已完成拦河坝17处。投资20xx多万元完成了梨园店村、东张村、唐庄、庙子村共13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对黄鹿井水库、府前湖、庙子村蓄水工程等五个水库、塘坝进行防渗整修,将水面串联整合,兼顾景观和实用效果,做活“水”的文章。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2)

——河长制工作简报

河长制工作简报1

  5月24日,昆明市召开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市委副*、*王喜良要求,要抓好重点,突出河长主治、源头重治、工程整治、标本兼治、社会共治、依法严治,全力推进深化河长制各项工作。

  在下午的推进会上,王喜良要求,我市河长制工作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要正视问题、攻坚克难,切实发挥好省会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全面深化河长制,全力以赴把河长制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从根本上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要强化大局意识,既要兼顾当前发展,又要着眼水资源的长远利用;既要兼顾城市开发建设,又要统筹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让绿水青山成为昆明最宝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要强化创新意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以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完善的制度来推动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治理之路。

  王喜良要求,要抓住重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突出河长主治,分级分段深化落实河长制,建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河长制网络体系,明确治理责任,发挥好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河长的优势和作用。二要突出源头重治,把破坏和污染河(渠)湖库的行为控制在源头、遏制在萌芽,着力解决点源和面源污染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三要突出工程整治,按照“一河一策”要求,抓好工程建设和营运监管,切实发挥好工程设施的环境效益。四要突出标本兼治,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综合运用搬迁、升级、淘汰等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产业形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五要突出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各方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治理的良好格局。六要强化依法严治,健全涉河法规体系、严禁涉河违法活动、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以最严厉的法制手段,推动河湖治理迈入法治化轨道。

  据悉,作为全国较早实施河长责任制并将其纳入地方法规的城市之一,昆明在2008年就在滇池流域推行河(段)长责任制,对36条出入滇池河道及支流进行综合整治。经过全市上下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了“两级*、三级管理”的河道管理体系,河(段)长责任制的实施,对探索滇池治理有效路径,促进滇池水质持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河道水质逐年好转,2016年,纳入“国家考核”的16条入滇河道水质全部达标,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了Ⅴ类。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3)

——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1

  为切实提高石梁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积极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衢州市委办公室、衢州市人民*办公室《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会战的通知》以及《柯城区三级路长制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建立机制、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要求,努力实现道路交通安全 “三个确保、二个下降”工作目标。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责任没有盲区,整治不留死角,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二、组织架构

  镇级总路长:镇党委*、镇长

  镇级分路长:各村组团联村团长

  村级路长: 各村支部负责人

  三、“路长”工作职责

  镇级总路长是镇域“路长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区级路长交办的任务,组织实施对责任路段开展日常巡查和管理工作,滚动排查道路交通隐患,每月牵头开展不少于二次的巡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工作要求。对责任路段发生伤亡事故的,应参照市道安委下发的《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到场制度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好事故现场领导到场制和“回头看”领导到场制工作。负责对村级路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镇级分路长是联村村域“路长制”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村级路长完成区镇两级路长交办的任务,并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巡查督导,发现问题,上报解决,并协调配合其他相关单位在本村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好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村级路长是本村“路长制”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责落实区镇级路长交办的事项,每日对责任路段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时排查负责路段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爱路护路和交通守法意识,积极构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确保负责路段安全畅通、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培训机制。由镇级总路长利用夜学等时间对村级路长进行业务培训,对村级路长上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考核巡查次数与巡查质量,并对区级路长交办重点事项进行部署;由镇级分路长利用组团联村时间对村级路长和网格员进行业务指导,督促落实交办问题的`整改,解决道路安全隐患。

  (二)建立长效机制。镇级总路长每月巡查两次,发现问题交办镇级分路长或村级路长,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统筹安排。

  镇级分路长每周巡查一次,发现问题交办村级路长,并督促村级路长及时整改区镇两级交办的具体问题,并进行跟踪督导。

  村级路长每日巡查一次,建立巡查档案日志,对镇级路长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组织各网格落实整改措施,并监督基层网格员做好日常巡查工作。

  (二)建立宣传机制。各级路长充分部署,精心策划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一是结合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等安全出行入户宣传,各村各网格持续开展*周岁以上老人挂联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户户知晓,户户承诺;二是以LED屏、村办电视机播放安全教育视频,村文化礼堂展览事故展板,网格员入户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手册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受到教育、有所触动,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4)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5篇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1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为完成课程方案中“选修II”课程的任务与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有利于深入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要有利于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满足学生多校化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身个性和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创造机会,提高学校及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学校的特色。

  适当性原则。校本课程应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

  多样性原则。研究学生发展的多校化需求,合理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合作性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等社会各界人干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工作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1、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实施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从而全面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要求,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三、开发与实施

  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和具体实施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和家长代表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根据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情况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和学校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和把握学生发展、学校特色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3、制定校本课程目标、开发与实施计划,校本课程的开发数量应坚持少而精。校本课程目标包括校本课程应达到的一般目标和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开发与实施计划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纲要等。

  4、通过进行教师培训、课程申报、课程审议、组织选、分配资源、安排课程等工作具体实施校本课程。

  5、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客观评价和适当调整,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进行评估反馈,二是对每门课程的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成效等进行评估反馈,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

  四、组织保障

  1、制定本校的校本课程工作方案,规定每个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校本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内选修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协高各类课程的关系,提供学生选取课程的方案。

  2、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提高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学校要加强与教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充分昨用他们的资源优势,提高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要建立校本教研机制,创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氛围。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2

  一、《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课程目标定位。

  诗词是心的灵动,情之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的象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丰义初中具有浓厚的诗词文化底蕴,阅读、欣赏、创作诗词的氛围浓厚。十多年来,我校持之以恒地开展了“让诗词走进校园”的活动,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提出近200首的诗词读背要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更要求师生在共同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提高。我们认为《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办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满足新课标对所有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诗词教育的要求,又要为部分诗词爱好者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广阔的通道。而诗词教育对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推动和强化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诗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诗教工作。现在,在我国部分学校也已开展了诗教工作,但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我校编有《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材、开设校本课程,迈出了诗词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开展诗教工作,让诗词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以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更要研究如何让诗词走进学生生活,研究诗词对学生人格情感、知识积累、审美情趣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互补和促进作用。

  二、《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1999年10月,由学校领导、诗教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学校诗教工作,把诗教工作推广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百草园”诗社,为师生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开发诗词校本课程,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此,学校广播站增设了诗词赏析节目,班级黑板报开辟诗词学习专栏,学校布置了校园诗词创作宣传栏和校园诗词创作黑板报。语文阅读课增加诗歌赏析吟诵,音乐课练唱古典诗词歌曲。20xx年8月,学校又布置了诗词长廊,定期介绍中华传统诗词,宣传师生诗作。校园各楼层墙壁上布置了师生诗词作品。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片草地、每一条走廊、甬路,每一间教室、办公室的布置都体现诗词教学的特色。这些作品或从大处着手,或从小处落笔,以景取诗,以诗写景,诗化校园,学生徜徉其中,其景融融,其诗融融,其乐融融,长期接受着诗词的熏陶,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诗化校园环境,营造诗词氛围,进一步使全校师生形成了共识。师生认识到诗教工作的重要性,爱诗、读诗、写诗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

  3、课程保证,活动推进。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诗歌”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教师指导性和创造性地用好《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认真上好“诗歌”课。每个学生备有一本《诗词诵读袖珍集》随身携带,学生把已经学会的诗歌摘抄在《诗词诵读袖珍集》上,内容和格式由学生自由设计,可以给诗歌配上插图或者写上自己的读诗体会,这本集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携带方便,便于学生随时背诵复习巩固。袖珍集还可以收藏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长期保存。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素养。各班或年级段组织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诵诗会、诗歌接龙、诗文表演、诗歌主题活动、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诗词创作大赛等。活动的内容与时令、传统节日、重大时闻相结合,如四月份学习革命先烈,组织学生朗读烈士诗选,了解烈士事迹,诗写学习感受。活动前,精心策划,活动中认真组织,活动后注重成果评价和资料收集。

  4、注重考核,建全制度。实施诗词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坚持让学生创作与欣赏古典诗词并注重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还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总结考核经验,设计《诗歌素养发展手册》使定期考核制度化。考核分学期考核、年段考核、毕业考核三种形式。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等级考核,学期考核由诗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每首必背。年段考核、毕业考核由学校指派专人负责。学期考核、年段考核、毕业考核等级均记载在《诗歌素养发展手册》之中。年段考核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张榜表扬,授予“校园诗人”称号,发给证书。在强化诗词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激励和帮助的作用,努力保护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乐意创作。

  5、出版诗刊,鼓励创作。读诗是体味,创作是内化。在强化诗词背诵积累的同时,我们提倡并鼓励部分对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师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创作氛围,采用如“读后抒怀”、“赏画题诗”、“观景联句”、“生活采风”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活动,我们组织诗教辅导员对学生的诗作进行认真修改,集辑出版,并择优推荐到上级诗刊发表。自1999年秋学期组建“百草园”诗社以来,学校一直坚持把“中华诗词进校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校“铸品牌,创特色”的重头戏。积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教活动。袁德林同志曾以“百草园植中华根,千家诗铸民族魂”寄予百草园诗社。至目前,全校已有千余名师生接受过程度不同古典诗词的培训,创作诗词6000多首。其中被《跨世纪中学生诗词选》、《广州诗词》、《中州诗词》等省级以上诗报刊物录用100多首,被县级诗刊录用500余首,被校刊、画廊、墙报录用的超过3000首,并已自编出刊《百草园》诗刊9集。我们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还要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诗词吟诵会。*时,还主动搜寻信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诗词创作比赛,到目前为至已有数十人次、四十多篇作品获奖。近期又有6篇学生诗作被省级刊物《中华诗词》录用。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健康,或写景,或咏物,或抒情。如热爱祖国、盼台统一、保护环境、绿化家园、丰义新貌、道德风尚等。学生的诗作能在《百草园》诗刊和其他刊物上发表,使他们心里面充满了成功创造的愉悦,促使他们在乐于读诗、写诗的同时,更主动更认真地学习语文,提高了他们多方面的素质。

  6、编撰教材,形成特色。随着校园诗教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师生的文化底蕴深厚了,教师学生的诗词修养大幅度提高了,学生们学诗、写诗的热情高涨。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没有一套自己的教材的确存在诸多不便:教师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缺乏凭借,学生学习诗歌也缺乏依托,诗教活动的时间也得不到保障。20xx年暑假,我校成立教材编写小组,首先通过问卷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学习需求调查,在教师和家长中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可行性调查。广泛调查之后撰写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初步拟订教材开发方案,并召开家长、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对方案进行进一步讨论。最关键的是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在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小组成员集体策划共同努力下《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教材应运而生。

  7、课程融合,学科互补。多年的探索之后,在我校诗教已不单单是一门课程,而是已经融合在所有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扎根在师生的心灵深处。单纯的诗歌教学也许比较生硬,甚至乏味。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已经让诗词这一文化瑰宝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让诗词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与各科教学相融合,通过诗词配乐,配画,配新解,将诗词的吟诵、品味、聆听、体悟融入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从传统文化诗词中汲取养料,塑造良好的品德,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文娱活动或重大表演必有诗词吟诵,节目的主持必有诗化的语言,匠心独运,诗词的渗透融合达到了一种胜境。我们还根据学校实际对提升学生诗词素养制定了总体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诗词素养的总体目标如下:

  1、认识中华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吸取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营养,逐步养成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2、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①提高对诗词反映的客观世界美好事物的接受能力(欣赏能力);②提高对诗词反映的客观美的主观解释能力(理解力);③能逐渐在头脑中构建出每首诗所描绘的画面,能主观解释色彩的物象(构象力),积累构象化程度的审美经验,净化心灵,受到诗词艺术美的熏陶。

  3、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增强认知能力:能由浅入深地分辨诗的感情类型,通过诗词感知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体验诗人的人生观、道德观;积累诗词文学知识,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生活的道理,知道诗词与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诗歌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社会、生活、自然方面的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4、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了解诗词超凡的想象力和奇妙的构思力,启迪智慧、开拓思维,习得创作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5、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道理,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志行为习惯,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养成高雅、纯洁、健康的品格、情调、趣味,树立远大志向。

  6、喜爱、阅读、吟诵、积累中华诗词渐成一种自觉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让名篇佳句伴随身心健康发展,用诗词为自己的生活添得一种乐趣,并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其作用。

  7、能在*时的说话和习作中引用一些名言佳句,尝试用诗歌形式表达一刹那间触动的情感和生活。

  8、关心学校诗歌特色教育,积极参加诗词综合实践活动。

  三、《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成效。

  1、通过《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学,提升了学生素养。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中华语言的改革发展兴衰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求进步、探索文明的历史;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在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下,我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关爱别人,助人为乐,在学生中已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宽容诚信、敬老爱幼、言行文明,已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传承了祖国的优秀文化,而且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大段大段的名篇名段,学生很快就能背出来,这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日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几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

  2、通过诗教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诗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都是靠教师完成的。教师的诗文素养决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所以教师学生必须同步发展。在学校内部,我们不仅要求教师带头诵诗,同时倡导教师写诗。近年来,我校师生的诗词作品不断出现在《江海诗词》、《盐都诗词》等诗刊诗书中。

  3、通过学校诗教活动,促进了家长诗文素养的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诗文,必然会引起家长的关注,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辅导,天长日久,在学生的带动下,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不少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块背诗、联句,共同作诗配画,办小报,部分家长还帮学生将有关古诗文进行艺术创作,编成表演短剧或相声演出,借助艺术的形式表现诗意,使抽象化的东西变形象了,增强了学生对原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在无形中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到众多家庭之中,熏陶和影响了广大的家长,“书画盈室,遍地诗声”的文化家庭越来越多,这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又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安校园、盐城市文明学单位,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实施经验与反思。

  十多年的实践,我们不仅在探索校本课程新的发展之路上付出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哪些步子迈得太大了,哪些地方走了弯路,哪些脚步还不够踏实,我们应该怎样走得更稳更自信。我们发现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很多不足,并思考着改进的方法。《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材急待再度开发,我们已经酝酿了比较成熟的开发方案,把教材开发成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学习,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操作的教材。我们要把诗词教学活动搞得更深入人心更具有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们必将走进改革的成功之门,为优质均衡、促进公*,塑创学校特色作出我们的努力。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3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八、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学校希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九、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动员→"自选"→编组→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教学→小结。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4

  一、《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课程目标定位。

  诗词是心的灵动,情之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的象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丰义初中具有浓厚的诗词文化底蕴,阅读、欣赏、创作诗词的氛围浓厚。十多年来,我校持之以恒地开展了“让诗词走进校园”的活动,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充分肯定了中华诗词在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小学阶段对学生提出近200首的诗词读背要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更要求师生在共同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提高。我们认为《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办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满足新课标对所有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诗词教育的要求,又要为部分诗词爱好者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广阔的通道。而诗词教育对人才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对推动和强化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诗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诗教工作。现在,在我国部分学校也已开展了诗教工作,但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我校编有《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材、开设校本课程,迈出了诗词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开展诗教工作,让诗词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以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热爱诗词,更要研究如何让诗词走进学生生活,研究诗词对学生人格情感、知识积累、审美情趣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互补和促进作用。

  二、《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1999年10月,由学校领导、诗教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学校诗教工作,把诗教工作推广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学校“百草园”诗社,为师生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所。

  2、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开发诗词校本课程,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此,学校广播站增设了诗词赏析节目,班级黑板报开辟诗词学习专栏,学校布置了校园诗词创作宣传栏和校园诗词创作黑板报。语文阅读课增加诗歌赏析吟诵,音乐课练唱古典诗词歌曲。20xx年8月,学校又布置了诗词长廊,定期介绍中华传统诗词,宣传师生诗作。校园各楼层墙壁上布置了师生诗词作品。校园的每一处花坛、每一片草地、每一条走廊、甬路,每一间教室、办公室的布置都体现诗词教学的特色。这些作品或从大处着手,或从小处落笔,以景取诗,以诗写景,诗化校园,学生徜徉其中,其景融融,其诗融融,其乐融融,长期接受着诗词的熏陶,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诗化校园环境,营造诗词氛围,进一步使全校师生形成了共识。师生认识到诗教工作的重要性,爱诗、读诗、写诗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

  3、课程保证,活动推进。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诗歌”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教师指导性和创造性地用好《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认真上好“诗歌”课。每个学生备有一本《诗词诵读袖珍集》随身携带,学生把已经学会的诗歌摘抄在《诗词诵读袖珍集》上,内容和格式由学生自由设计,可以给诗歌配上插图或者写上自己的读诗体会,这本集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携带方便,便于学生随时背诵复习巩固。袖珍集还可以收藏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长期保存。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素养。各班或年级段组织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诵诗会、诗歌接龙、诗文表演、诗歌主题活动、诗词知识知多少、诗词名人会、诗词典故趣闻、诗词创作大赛等。活动的内容与时令、传统节日、重大时闻相结合,如四月份学习革命先烈,组织学生朗读烈士诗选,了解烈士事迹,诗写学习感受。活动前,精心策划,活动中认真组织,活动后注重成果评价和资料收集。

  4、注重考核,建全制度。实施诗词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坚持让学生创作与欣赏古典诗词并注重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还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总结考核经验,设计《诗歌素养发展手册》使定期考核制度化。考核分学期考核、年段考核、毕业考核三种形式。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等级考核,学期考核由诗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每首必背。年段考核、毕业考核由学校指派专人负责。学期考核、年段考核、毕业考核等级均记载在《诗歌素养发展手册》之中。年段考核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张榜表扬,授予“校园诗人”称号,发给证书。在强化诗词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激励和帮助的作用,努力保护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乐意创作。

  5、出版诗刊,鼓励创作。读诗是体味,创作是内化。在强化诗词背诵积累的同时,我们提倡并鼓励部分对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师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教师做好指导工作,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创作氛围,采用如“读后抒怀”、“赏画题诗”、“观景联句”、“生活采风”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活动,我们组织诗教辅导员对学生的诗作进行认真修改,集辑出版,并择优推荐到上级诗刊发表。自1999年秋学期组建“百草园”诗社以来,学校一直坚持把“中华诗词进校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校“铸品牌,创特色”的重头戏。积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教活动。袁德林同志曾以“百草园植中华根,千家诗铸民族魂”寄予百草园诗社。至目前,全校已有千余名师生接受过程度不同古典诗词的培训,创作诗词6000多首。其中被《跨世纪中学生诗词选》、《广州诗词》、《中州诗词》等省级以上诗报刊物录用100多首,被县级诗刊录用500余首,被校刊、画廊、墙报录用的超过3000首,并已自编出刊《百草园》诗刊9集。我们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还要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诗词吟诵会。*时,还主动搜寻信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诗词创作比赛,到目前为至已有数十人次、四十多篇作品获奖。近期又有6篇学生诗作被省级刊物《中华诗词》录用。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健康,或写景,或咏物,或抒情。如热爱祖国、盼台统一、保护环境、绿化家园、丰义新貌、道德风尚等。学生的诗作能在《百草园》诗刊和其他刊物上发表,使他们心里面充满了成功创造的愉悦,促使他们在乐于读诗、写诗的同时,更主动更认真地学习语文,提高了他们多方面的素质。

  6、编撰教材,形成特色。随着校园诗教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师生的文化底蕴深厚了,教师学生的诗词修养大幅度提高了,学生们学诗、写诗的热情高涨。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没有一套自己的教材的确存在诸多不便:教师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缺乏凭借,学生学习诗歌也缺乏依托,诗教活动的时间也得不到保障。20xx年暑假,我校成立教材编写小组,首先通过问卷的方式在学生中进行学习需求调查,在教师和家长中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可行性调查。广泛调查之后撰写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初步拟订教材开发方案,并召开家长、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对方案进行进一步讨论。最关键的是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在专家参与,教材编写小组成员集体策划共同努力下《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教材应运而生。

  7、课程融合,学科互补。多年的探索之后,在我校诗教已不单单是一门课程,而是已经融合在所有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扎根在师生的心灵深处。单纯的诗歌教学也许比较生硬,甚至乏味。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已经让诗词这一文化瑰宝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让诗词与学科知识相融合,与各科教学相融合,通过诗词配乐,配画,配新解,将诗词的吟诵、品味、聆听、体悟融入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从传统文化诗词中汲取养料,塑造良好的品德,弘扬民族精神。学校文娱活动或重大表演必有诗词吟诵,节目的主持必有诗化的语言,匠心独运,诗词的渗透融合达到了一种胜境。我们还根据学校实际对提升学生诗词素养制定了总体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诗词素养的总体目标如下:

  1、认识中华传统诗词的博大精深,吸取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营养,逐步养成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2、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①提高对诗词反映的客观世界美好事物的接受能力(欣赏能力);②提高对诗词反映的客观美的主观解释能力(理解力);③能逐渐在头脑中构建出每首诗所描绘的画面,能主观解释色彩的"物象(构象力),积累构象化程度的审美经验,净化心灵,受到诗词艺术美的熏陶。

  3、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增强认知能力:能由浅入深地分辨诗的感情类型,通过诗词感知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体验诗人的人生观、道德观;积累诗词文学知识,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生活的道理,知道诗词与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诗歌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社会、生活、自然方面的状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4、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了解诗词超凡的想象力和奇妙的构思力,启迪智慧、开拓思维,习得创作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5、在诗词诵读、品味、创作过程中,懂得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道理,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克服和抑制不良的意志行为习惯,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养成高雅、纯洁、健康的品格、情调、趣味,树立远大志向。

  6、喜爱、阅读、吟诵、积累中华诗词渐成一种自觉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让名篇佳句伴随身心健康发展,用诗词为自己的生活添得一种乐趣,并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发展中日益显示其作用。

  7、能在*时的说话和习作中引用一些名言佳句,尝试用诗歌形式表达一刹那间触动的情感和生活。

  8、关心学校诗歌特色教育,积极参加诗词综合实践活动。

  三、《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实施成效。

  1、通过《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学,提升了学生素养。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中华语言的改革发展兴衰史,就是中华民族寻求进步、探索文明的历史;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在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下,我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关爱别人,助人为乐,在学生中已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宽容诚信、敬老爱幼、言行文明,已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传承了祖国的优秀文化,而且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大段大段的名篇名段,学生很快就能背出来,这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日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几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

  2、通过诗教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诗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都是靠教师完成的。教师的诗文素养决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所以教师学生必须同步发展。在学校内部,我们不仅要求教师带头诵诗,同时倡导教师写诗。近年来,我校师生的诗词作品不断出现在《江海诗词》、《盐都诗词》等诗刊诗书中。

  3、通过学校诗教活动,促进了家长诗文素养的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诗文,必然会引起家长的关注,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辅导,天长日久,在学生的带动下,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不少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块背诗、联句,共同作诗配画,办小报,部分家长还帮学生将有关古诗文进行艺术创作,编成表演短剧或相声演出,借助艺术的形式表现诗意,使抽象化的东西变形象了,增强了学生对原作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在无形中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到众多家庭之中,熏陶和影响了广大的家长,“书画盈室,遍地诗声”的文化家庭越来越多,这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又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安校园、盐城市文明学单位,江苏省诗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四、《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校本课程》实施经验与反思。

  十多年的实践,我们不仅在探索校本课程新的发展之路上付出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哪些步子迈得太大了,哪些地方走了弯路,哪些脚步还不够踏实,我们应该怎样走得更稳更自信。我们发现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很多不足,并思考着改进的方法。《中华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教材急待再度开发,我们已经酝酿了比较成熟的开发方案,把教材开发成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学习,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操作的教材。我们要把诗词教学活动搞得更深入人心更具有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也深深地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们必将走进改革的成功之门,为优质均衡、促进公*,塑创学校特色作出我们的努力。

校本课程实施工作方案5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培养青年。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八、教材建设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学校希望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保证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九、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十、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制订计划→动员→"自选"→编组→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教学→小结。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5)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方案3篇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方案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明确和落实党组成员、职能科室、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推进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和社会影响恶劣的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零事故” 工作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承担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管好分管工作的同时,也要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坚持依法监管、履职尽责。按照职能职责规定,各单位严格执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认真落实好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

  (三)坚持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听取2次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每月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1次和各分管领导每年至少听取4次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每月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1次以上的工作制度。

  三、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具体内容(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组 长:赵吉文 党组*、局长

  副组长:万振林 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再龙 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陈治* 办公室主任

  徐 斌 市政管理科科长

  刘福贵 执法监督科科长

  胡学智 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所长

  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市政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徐斌同志兼任。

  (二)工作分工

  组 长:赵吉文 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局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负总责,主持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万振林 协助党政一把手具体分管综合执法监督、局机关办公室、法制监督科及其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副组长:王再龙 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主持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助党政一把手具体分管市政管理科、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环卫行业及其他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局党组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施城市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分管单位(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2、督促指导分管单位(行业)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每月定期听取分管单位(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安全生产相关会议,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4、督促分管单位(行业)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落实,督促分管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直接监管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5、对分管单位(行业)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调研分析,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对挂牌督办的重大安全隐患,由单位一把手明确整改领导责任,限期整改销号。

  6、分管单位(行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赶赴现场,做好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和事故的责任追究。

  (四)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在中卫市委、*、市安委会和局党组领导下,研究协调重大安全问题,指导全局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本系统各单位对国家、区、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决定的执行情况,组织全行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督导事故隐患整改,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三个必须”的原则,调查处理本行业安全事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等,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安全活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等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体系,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定期召开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或安全例会、专项会议,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管中的较大问题。每季度组织1次安全生产考核工作,每月组织1次分管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督检查等重大活动。

  (五)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市政管理科:承担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与中卫市安委办、市局下属单位的联系协调;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并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情况;拟制综合性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工作文件;组织开展季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行动;组织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组织或参与由中卫市安委办或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局安全生产信息统计、分析等工作,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承担局应急办工作,负责应急值班信息报送工作;组织指导防汛、防震、防灾、消防等工作;组织指导相关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责任人:

  办公室:做好安全生产的新闻报道工作;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发生时与*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负责局机关事务、车辆、经费保障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办公大楼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盗窃案件、扰乱办公秩序和暴恐事件的发生,做好防盗防火等安全预防工作;督查本科室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工作;负责日常值班工作。

  责任人:

  执法监督科:负责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角度对我局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办法、标准进行审核;负责宣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监管规定;监督、指导系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指导本单位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负责协助下属单位做好本部门各类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督查本科室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工作。

  责任人:

  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城区内道路、路灯、景观水道、护栏、广场、公园、垃圾中转站等市政公共设施的改造、维护、管理,防止市政设施损坏引发事故;负责抓好环卫车辆的安全管理、维护;负责对车辆驾驶员和环卫保洁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负责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及我局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组织落实局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与本单位工作同时作安排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检查考核;组织和领导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督促班子成员落实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职责,保障行业监管工作逐级落实到基层,落实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并改善其工作条件;指挥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责任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尽职尽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对于分工交叉的安全工作由相关责任人共同负责。进一步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行政问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隐患举报奖励等制度,建立规范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执法检查。抽查和督查要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进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责任制,确保安全督查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高度重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上报、考核、整改和销号的全过程管理。

  (四)严格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追究,实施“一票否决”。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列入年度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安全生产不力,效能低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对本辖区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负责人因失职、失察、渎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分管领导要通报批评,对各单位有关责任人将依法严厉处罚。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打造*安水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要求,结合我县水利系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较大和一般安全事故,保证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创建*安水利,为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工作要求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1、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三个必须”责任制,即主要责任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履行分管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2、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三个必须”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建立“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安全生产管理。

  三、主要职责

  1、局长职责:贯彻落实*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全局安全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安全生产考核激励机制,安排布置全县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将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组织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定期亲自或委托分管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

  2、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副职的职责:协助主要领导制定全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并抓好贯彻执行;受局长委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系统内安全生产管理重大问题;督促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组织开展有关安全检查治理;监督行业内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组织领导对有关发生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善后等工作。

  3、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对其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对所联单位及分管股室,主动开展行业监管及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4、局属各股室、站职责:根据部门安全监管职责清单,全力做好各职责职能范围内的安全监管工作,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全力维护水利局安全生产工作*安大局,协助分管领导完善业内安全制度和措施,加强部门安全监管及隐患排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5、各基层水管单位职责: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职责。主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巡检排查,做到无死角无遗漏,有登记有处置有结果。配合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及时排查处理事故隐患。按时向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有关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贯彻落实情况等材料,按要求填报安全生产报表,及时向“水利安全生产信息上报系统”上报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情况。

  四、责任划分

  XX:负责水利系统全面工作。

  XX:负责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扫黑除恶、档案、工会、综治民调、**、计划生育、民兵武装、关工委、老干、科协、工程质量监管、安全生产、对接纪检监察等工作。联系湘滨垸、南湖垸。

  XX:负责机关财务、统计、内审、后勤、河道、河湖管理、水政执法、行政审批、水库保洁、堤防标准化建设、水保水资源管理、优化经济环境等工作。联系城南地区、东湖垸。

  XX:负责防汛抗灾、水利建设、争资争项、招商引资、工程建设管理、电排、水库移民等工作。联系湘资垸、城西垸。

  XX:负责立业公司、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公司等工作。联系长仑地区、青潭垸。

  XX:负责人事、水利经济、联村办点、精准扶贫、一*等工作。联系岭北垸、挖泥船队、物资站。

  XX:负责工程规划、设计、项目评审等工作。联系沙田垸。

  局办公室:负责做好节假日值班安排,以及文书文件印章等的安全监管。

  后勤中心:负责食堂饮食安全监管及办公楼消防、电梯、门卫安保等安全监管。

  安全监管办:负责局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系统内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局属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送相关安全生产信息等。

  建管中心:负责职能范围内水利工程及设施安全监管工作;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职能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电排总站:负责外排中心泵站检修、机组运行等过程当中的安全监管。

  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全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当中的安全监管;全县重要流域防洪调度安全监管工作;职能范围内水管单位汛期安全度汛方案和相关预案的技术审核工作;防汛应急处置、救援工作;全县防汛相关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农饮办:负责职能范围内农村自来水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及水厂保卫、制水、消毒、供水、维修等安全监管工作;水质检测中心负责职能范围内农村自来水厂的水质检测监管工作和相应的水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监管工作。

  水政大队:负责河道采砂安全生产监管;负责指导全县涉水码头、渡口等安全监管工作;职能范围内的河床砂石尾堆清除和阻碍行洪安全的房屋拆除、废堤刨毁、林木作物清除等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立业公司:负责公司及其项目部所有承建水利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管。

  水土水资源局:负责全县水资源保护及工程设施安全监管工作;负责指导全县水土保持工程安全监管工作;职能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施工安全监管工作。

  档案室:负责档案资料保管安全及涉密安全。

  五、强化考核,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1、局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做到尽职履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的良好局面,对于分工交叉的安全工作由相关领导共同负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将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列为年度单位考核和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力,效能低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不合格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安全生产领域的相关责任人因失职、失察、渎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纪律和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工作方案3

  根据浏阳市委、市*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意见规定,结合两型产业园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管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共同承担安全生产领导责任。

  (二)坚持依法监管、履职尽责。按照职能职责规定,各部门应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好主管部门直接监管责任。

  三、工作职责

  (一)主任安全生产职责。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本季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下一季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思路;每季度参加一次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督促下属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负责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二)副主任安全生产职责。及时研究分管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督促分管科室抓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落实,督促分管科室履行安全生产直接监管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每月组织两次分管行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分管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三)分管安全生产副主任职责。协助主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要求,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年度计划;负责园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每月组织两次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科室主要负责人职责。科室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对本行业、本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五)安全专干职责。安全专干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监管责任,经常到生产一线检查安全生产状况,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隐患能排除的,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立即报告单位领导,把防止事故发生当成自己中心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严格履职尽责。各科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工作例会、安全检查、约谈警示、谈心对话、常态督查等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认真履行。

  (二)增强监管能力。各科室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增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安全员的业务水*。

  (三)强化目标管理。各科室要将安全生产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严格考核,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严肃责任追究。对不履职尽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浏阳市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因工作范围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查实尽职尽责的,或因完全由第三方原因以及不可抗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不予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5篇(扩展6)

——河长制调研工作简报 (荟萃2篇)

河长制调研工作简报1

  5月16日,石柱县委*蹇泽西前往西沱镇,调研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河长制责任落实情况。

  在详细了解西沱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污水处理各环节后,蹇泽西指出,污水处理工作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保护三峡库区水域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对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意见进行检查,按照县委、县*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倒排工期,举一反三,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要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行、保障等工作,加大监管和污水管网建设力度。要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满意度,让农村环境卫生更好更靓。

  随后,蹇泽西乘船对我*江流域水域环境卫生整治及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了仔细了解,蹇泽西强调,相关部门、乡镇(街道)要按照中央、市委及县委的部署要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做好“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文章,把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切实落实好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

  各“河长”要层层负起责任、层层履职到位,不断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担当,深入一线,加强巡查、排查力度,摸清所管河流、河段的基本情况与污染源问题,深入开展大整治、大排查专项活动。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措施,建立水源监测机制,大力实施水域治理。要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强化考核问责,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为把我县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美好家园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蹇泽西还前往云梯街,调研云梯街的保护与开发推进情况,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一起分析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副*冉启明一同调研。

河长制调研工作简报2

  19日上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熊伟率队调研临江河河长制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杰鸿参加调研。

  临江河是大渡河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全长50.6千米,整个流域均在乐山市境内,干流流经峨眉山市、市中区。调研中,熊伟一行在临江河流域沿线,实地查看市中区水口镇临江河苏沙路桥处防洪治理工程整治情况、临江镇禾丰村红卫路口漫水桥处水质断面监测点水质情况,峨眉山市九里镇临江河防洪治理工程整治情况、罗目镇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高桥镇土堰子电站生产情况等。每到一处,熊伟都仔细询问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

  熊伟在调研中强调,实行河长制、改善水域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沿河流域的各有关乡镇及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落实,为临江河的下一步治理起好步、开好头。要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调查报告,列出详细问题清单,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因地制宜的治理实施方案,做到标本皆治,围绕问题逐一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整改。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传河流治理工作,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河长制工作情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综合施策,加强沿河流域内的环境综合治理,及时清理河流表面的污染物,搞好沿河流域养殖业排放、污水排放、生活垃圾的治理,杜绝根本上的污染源,加强执法巡查,提高治理实效,着力解决水污染问题。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河长制系统工作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形成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联动联合治理,加强绩效考核,持续用力,确保河长制工作抓出实效。

推荐访问:工作方案 实施 河长制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五篇 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1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