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6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部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第三条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第二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职责
第八条项目部及各所属分包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第九条项目经理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评审,确定安全隐患级别,并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第十条项目名业务口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安全员对安全隐患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巡查、归档责任。第十一条各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及风险管控负监督检查责任;分管负责人(工长、班组长)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是分管范围内高级风险的管理责任人;项目、分包单位总工程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辨识出的风险负责组织评审分级,确定治理措施,并将评审结果落实到各责任人;安全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及其治理负监督管理责任;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有监督、归档、分析和上报的责任;分包单位负责人,对班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全面责任;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对本分包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技术管理责任,负责制定整改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班组长,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工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第十一条项目部,各分包单位应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治理与风险的控制。第十二条分包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的管理职责。项目部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隐患分级分类
第十三条根据安全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大小,安全隐患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项目部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十四条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梳理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人。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安全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按照解决的难易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难度很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或属地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B级:难度较大,项目部解决不了,须由公司协调解决的安全隐患。C级:难度大,分包单位解决不了,须由项目部解决的安全隐患。D级:班组、项目部安全部门能够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第十五条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从生产(管理)部门和专业角度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施工安全隐患分类:管理、临边、洞口、机电、脚手架、消防、作业平台,其它安全隐患分类由各分包单位确定。
篇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任务目
目录
二、工程概况......................................................1
三、编制依据......................................................1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2
4.1组织机构...............................................2
4.2职责分工...............................................3
五、工作要求.......................................................3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即墨华山三路以西,黄河二路以北,青荣城际铁路以东,孔雀河二路以南区域。建筑面积为101213.56㎡,由6栋单体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结构形式为框剪,主楼基础为条形基础加防水板基础,车库基础为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
建设单位:xx基业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泰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编制依据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字〔2016〕10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印发<2017年下半年全省“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法[2017]54号;
《关于印发建筑施工行业“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
建质安字〔2017〕25号);《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青安办〔2017〕35号);
《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7〕20号);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B37/T3014-2017);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细则》(DB37/T3015-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T3034-2018);《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B37/T3035-2018);《2018年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青建办字〔2018〕68号;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4.1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项目部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xx项目经理
副组长:xx现场经理
xx安全总监
组员:XX
XXXXXXXXX
4.2职责分工
1、组长周兆刚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基础管理、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副组长周明先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项目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工艺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
3、副组长张学安负责组施工现场设备设施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15日、30日向项目经理办公室报送“双
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4、组员负责各部门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28日向项目经理办公室报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五、工作要求
1、做好宣传引导。各部门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宣传栏、条幅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2、强化工作推动。各部门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推动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向项目经理办公室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发挥专家作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邀请高层次、高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的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
5、严格考核问责。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综合办公室成立以负责人为组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各单位认真总结两个体系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项目部对推广价值高的经验和做法办公室予以重奖;对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予以重罚。
篇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方案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1。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三原县道路运输行业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2.进行学习宣贯(1)展开宣传,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1.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领导小组”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领导小组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3)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查找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做好行
隐患登记和消除工作,实现每日一检查、每月一汇总,将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3.风险告知
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风险告知牌》,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对该区域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
(三)总结完善
1.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双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梳理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辨识、评价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实现生产活动各个环节与单位生产组织架构相适应,做到责任到位,对各个风险点进行科学分级管控。
(一)风险辨识分级小组
在“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按全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各部门成员开展风险辨识、分级活动,确定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方向。成立由内审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组成的
风险辨识分级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有能力、资格组织各级员工开展风险点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风险辨识1、辨识对象以生产区域、作业岗位及作业步骤为划分依据,辨识各类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包括:(1)所有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单位的员工、外来的参观访问人员等)的活动;(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单位或外部(包括顾客、供方、协议单位等)提供的设施,以及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4)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活动。2、风险因素的辨识的要求
(1)在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2)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3)应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3、作业活动信息的收集,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风险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1)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试运行、操作;(2)常规情况下车辆、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3)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不当或结构失效及报废、废弃、拆除与处理;(4)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意识、健康状况及其违章操作行为等;(5)设备、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6)车辆本身特点或运营方式特点;(7)机动车在道路行驶可能遇到的人、路、车、气候等影响等;(8)运输运营过程中使用、运载或产生的易燃物、有毒气体等;(9)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及其地质现象,如雷击、暴雨、洪水等;(10)环境因素,如连续坡道、涉水路段等;(11)发生过和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件和事故的经过.4、辨识风险根源和性质(1)风险辨识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风险(伤害源);谁(什
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是怎样发生的。(2)风险辨识分级小组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
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辨识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风险,包括:①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风险扩
大的设计缺陷、工作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违章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
③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④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作业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3)在进行风险辨识时,充分考虑发生风险的根源及性质,包括但不限于:
①坠落、冲击与撞击;②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③起火、爆炸;④暴露于化学性风险因素和物理性风险因素的工作环境;
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⑥设备的腐蚀、失效、老化;
⑦有毒有害、易燃易炸物料、气体的泄露;
(4)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施、设备毁坏;工作环境破坏;/单位形象受到损害。
5、风险辨识的实施和记录
风险因素辨识以事故预防,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为指导思想,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查阅记录、工作风险分析(JHA)等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
各部门应组织、鼓励各级员工对运行过程中已经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调查,进行确认,制定削减措施,填写本单位《风险点排查清单》,以此作为风险评价的基础,并定期进行修订。
(三)风险评价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风险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针对被评价的具体作业条件,由相关人员组成小组,依据过去的经验、有关知识经充分讨论,确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和一旦发生事故会造
成的损失、后果的分值。用打分法评估安全风险的危险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级。
在选择辨识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作业性质;工作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所分析的系统和风险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是否是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等。
1、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凭借经验和判断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通常可采用调查表的形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可采用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相关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危害因素。
3、工作风险分析(JHA):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风险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辨识每一步骤中的风险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风险。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
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3)分析差异(风险),提出改正措施建议。(四)风险分级1、风险矩阵(LS)法
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表D.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级
标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1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
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2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
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
3
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
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4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
事件.
表D.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法律、法规等级
及其他要求
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停工
企业形象
1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100万元以上
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
重大国际影响
2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50万元以上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万元以上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轻微
4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受伤、间歇不舒
1万元以下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服
表D。3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值)及控制措施
风险值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A/1级
极其危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立刻施进行评估
15—16
B/2级
高度危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C/3级
显著危险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D/4轻度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有条件、有经级危险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费时治理
表D.4风险矩阵表
1巨大
后2重大
果
等3中等
级4
可接受
巨大重大中等中等
巨大重大重大重大
巨大巨大巨大巨大
4
3
2
1
(五)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技术保证和服务.
1、管理类措施:
①补充、修订现有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②编制重大风险应急方案;
③定期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检验、检查。
④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学习;
⑤制定制度,检验培训、教育成果。
2、工程技术类措施:①进行技术改造、隐患治理项目;②对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更换、新增、购置;③对设备维护检修;④进行科研攻关。3、个体防护①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②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③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④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六)风险管控根据公司要求,风险管控工作分为四层级,公司、单位、科室、岗位,各级按照风险等级对应管控层级开展管控工作。1、重度风险(1级风险\红色风险):按照管理范围由安全机务部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加以控制.
2、高度风险(2级风险\橙色风险):由单位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来加以控制。
3、中度风险(3级风险:黄色风险):由科室负责人组织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来加以控制。
4、轻度风险(4级风险:蓝色风险):由各岗位操作人员按照各自的运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单位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并将本单位风险分级情况和管控措施汇总整理形成《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表》,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岗位风险提示卡》和《风险告知牌》,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每个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对该区域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
(七)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的反馈和评审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对本单位的风险因素控制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内容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方法、要求是否适宜;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对方法的适宜性和过程实施的有效性,辨识改进的需求;过程实施效果需完善时,相应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应记录到相关的记录表中,对原记录更新。单位应根据公司、本单位制定的目标及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教育培训计划、应急方案与响应程序及控制等的
要求,组织实施危险控制措施;定期检查风险的管控工作是否有效、到位,每月向“两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反馈风险管控情况。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责任、标本兼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强化安全生产检查,狠抓隐患整改治理,建立“公司、单位、科室、岗位”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一)四级隐患排查管理体系
1、单位成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督导小组,由分管副职、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本单位的每月综合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等.
2、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成立组织,参照“一法三卡"工作制度的要求,结合实际每月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3、科室应结合工作实际,做好日常巡检,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每月至少汇总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
4、各岗位应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结合岗位实际,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和处理,保留检查记录.
(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内容和要求1、各岗位、科室实行日检,具体检查内容:(1)现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2)设备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3)作业环境涉及的安全隐患;(4)与岗位相关的其他安全隐患。(5)办公场所及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6)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7)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8)劳保用品发放及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9)制度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0)其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检查的内容。2、单位实行月检,具体检查内容:(1)各岗位、科室隐患排查过程记录;(2)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
规定持证上岗;(3)从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4)危险标志、标识、操作规程、危险告知及防范措施是否
按规定悬挂和张贴;(5)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执行落实情况;(6)办公场所及区域的场地安全情况;(7)劳保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8)其他法律法规要求检查的内容.(三)隐患治理四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和台帐管
理,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三定三不推"的原则进行处理。(“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责任人.“三不推”:查出的问题岗位能整改的不推到科室;科室能整改的不推到单位:单位能整改的不推到。)
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严格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并组织整改到位。
1、通过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主要内容:
(1)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2、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制定事故隐患整改的措施和应急方案.隐患治理方案包括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篇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WORD格式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初稿)
编制单位: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8月24日编制人:徐震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景观部分)标段一项目部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目录前言..............................1一、任务目标..............................1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2三、责任分工..............................3四、实施步骤..............................3(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3(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4(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7五、工作要求..............................12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36号)、水发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水发安函字【2017】26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天源集团《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山东天源集团兖州水务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兖州水务字[2017]41号)文件,结合本标段施工现场及施工内容,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双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山东天源集团兖州水务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兖州水务字[2017]41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经项目部集体成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任务目标
(一)建立切合本标段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重点
1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二)结合有关要求,在原有隐患排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
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顺行。
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文彪副组长:张连通、贾靖成员:张中森、李伟、张玉磊、吴涛、周坤、陈力心、徐国良、薛涛、徐震
主要职责:研究本工程项目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施工队伍、各施工人员“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
三、责任分工(一)组长刘文彪(项目经理)为“双体系建设”实施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组织、推进、监督、考核,负责
2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落实“双体系建设”相关费用。(二)副组长张连通、贾靖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双体系建设”实施总体推进、监督、考核及落实工作,负责开展“双防控体系建设”后勤物质及资金保障,全面负责项目“双体系建设”实施工作。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检查治理与验收、审查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及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参建单位“双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三)“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具体负责“双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负责组织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双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
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2017年8月16日至2017年9月1日)
1、编制“双体系建设”相关文件(8月16日至8月26日)根据“双体系建设”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兖州水务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生产
3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安全事故隐患排治理制度》等文件,为“双体系建设”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进行学习宣贯
(1)由“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利用宣传栏、条幅等形式展开宣传,让所有参建人员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
(2)“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利用安全大讲堂利用、各班组班前/后会以及周五安全活动日等时间,组织学习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定义、内容、方法和要求,让全体职工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9月2日至10月20日)
1、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风险点。各参建班组要按照施工区域、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特殊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2)确定风险级别。各参建班组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理责任。(3)风险点排查与分级工作完成后,各参建班组要将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级别汇总上报“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本项
4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目“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上报山东天源集团兖州水务有限公司“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通过后,形成《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
2、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风险点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针对风险点首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全面辨识第二类危险源,根据第二类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定量确定危险源现实风险级别。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1、2、3、4级,1级为最高,依次降低。第4级(轻微风险)为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中可以按4,其他危险源则按评价出的1-4级风险度,直接对应相应的1-4风险等级。1级为需要立即停止作业的风险,2级为需要消减的风险,3级为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4级为需要关注的风险。
3.典型控制措施确定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程、岗位作业标准,针对每项危险源确定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作为典型控制措施。据此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
4.风险告知(1)组织学习公布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提升施工人员警惕和防范意识。(2)在各施工区域显要位置公布本区域的主要风险点、风
5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施工人员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3)在各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该区域或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安全通道等。
(4)班组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四级量化监督检查信息系统上进行公开。
5、持续改进为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时效性,各部门、各参建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4)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5)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6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0月21日至11月10日)
1、总体要求:实现作业现场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按照责任制要求,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2、总体目标:实现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覆盖、无死角、无空档”;实现“零隐患、零伤害”目标。
3、术语和定义(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隐患分级
承建工程项目范围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办公生活区等所涉及全部风险点,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风险点,将本岗位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办公生活区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设为排查点。
7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框图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8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①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
□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
□③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⑥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
(3)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9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隐患排查分级确定后,按照分级标准编制各级别隐患排查表,并上报施工单位“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山东天源集团兖州水务有限公司“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后,最终汇总形成《隐患排查分级排查表》。
(4)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5)隐患信息隐患来源(现场排查、监督检查、标准化评审),排查日期,隐患地点,隐患类别(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所属危险源,所在部位,地理位置,隐患报告摘要,整改期限,整改完成日期,整改类型(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停产整顿),整改责任班组,整改责任人,整改状态(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核查日期,核查人,核查情况,整改资金,纳入治理计划情况,纳入治理计划日期,整改目标到位情况,整改目标到位日期,治理措施到位情况,治理措施到位日期,整改资金到位情况,整改资金到位日期,整改责任到位情况,整改责任到位日期,整改时限到位情况,整改时限到位日期,应急预案到位情况,应急预案到位日期,销号日期。4、确定排查周期根据风险点特性及危险源风险确定检查周期(隐患排查的实施时间间隔),具体周期:一班一检、每班一次、每周一次、每月
10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一次、每季一次等。隐患排查周期可根据安全形式的变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等情况,增加隐患排查的频次。涉及季节性、节假日、检修、抢修、开停机等间断性出现的风险点、危险源,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项排查表。
5、事故隐患排查方法隐患排查与治理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的内容,隐患排查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日常安全检查或安全巡视,隐患排查必须做到有组织体系、有排查标准、有排查记录、有排查整改方案、有整改效果验证等“五有”要求,二者互为补充。
6、事故隐患排查标准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与要求编制不同专业、不同检查层级的隐患排查标准,隐患排查标准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逐一制定。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1按照专业,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工艺安全检查表、设备安全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防火防爆安全检查表、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表、消防安全检查表、安全连锁与功能、作业行为、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表等。
○2按照检查层级,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公司级安全检查表、项目部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等。
○3按照时间,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季节性安全检查表、节假日检查表、日常检查表等。
11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7、事故隐患治理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8、事故隐患治理效果验证隐患排查治理应符合“闭环管理”,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跟踪,按照隐患等级明确效果验证责任部门和验证程序要求。对已按照要求整改的隐患及时销号,对未按期和按要求整改的隐患应督促整改并实施考核。
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记录
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建立健全各类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五、工作要求
1、“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亲自组织制定“双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施工班组,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工作计划有序实施。
2、“双体系”建设要作为重点工作,各施工负责人要负责本施工区域或本施工范围内制度、标准、流程等的制定和实施。
12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制定的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必须遵循精细化、流程化、标准化原则,力求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行。
3、“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制定“双体系”建设培训计划、考核办法等,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职工对“双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避免流于形式。
4、高度重视“双体系”建设工作,明确负责人,专项推进,及时制定、调整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5、消化吸收“以人为本”和“风险预控”的先进理念,与传统安全管理相融合,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实现系统性、预防性、全程控制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景观部分)标段一项目部
20107年8月24日
13
专业资料整理
篇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市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精神和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分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与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客运生产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三、法律依据和引用文件
(一)国务院安委办【2012】28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二)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三)交安监发【2017】60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
(四)DB37/T2882-2016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
(五)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三、术语、定义
1/12
(一)DB37/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二)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界定术语和定义。
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
基本要求(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务求实效1.公司成立有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简称“双体系”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即分管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XXX任办公室主任。2.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3.目标任务
建立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事故预防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12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目标任务①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②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③涉与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专人监护制度;④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⑤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⑥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任务①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②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④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⑤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⑥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3/12
⑦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⑧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3)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4.职责分公
(1)“双体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对公司危险源组织分析评价和隐患治理评估,决定风险管控层级和隐患治理层级,建设符合本公司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持续改进;(2)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风险管控和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制定可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保障控制措施的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3)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推进、协调、监督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4/12
(4)其他分管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分管负责人是分管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5)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编制分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组织风险分析和评价,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监督、考核。(6)各部门负责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是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管辖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7)从业人员(职工)落实“一岗双责”,从业人员(职工)是本岗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直接责任人,执行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和要求,对本岗位风险辨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负责。
(二)深化融合、持续改进
5/12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企业现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2.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方法,强化过程管理、提升风险管控有效性,提高管理水平。
3.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五、工作计划(一)、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2017年3月15日-2017年4月6日)。1.各部门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和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本方案引用的文件和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等。
各级岗位员工,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2.编制填写《风险点清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危险源、(二)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改进控制措施(2017年4月7日-2017年5月19日)。1.对排查识别出的危险源逐项分析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策划、评审
篇六: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精神和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分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客运生产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特制订本方案。
三、法律依据和引用文件
(一)国务院安委办【2012】28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二)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三)交安监发【2017】60号《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和《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四)DB37/T2882-2016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五)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三、术语、定义
(一)DB37/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通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二)DB37/T2883—201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界定术语和定义。
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
建设基本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务求实效1.公司成立有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简称“双体系”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即分管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部,XXX任办公室主任。2.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3.目标任务
建立全员参与、分级负责、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事故预防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目标任务①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②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③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专人监护制度;④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⑤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⑥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
(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任务①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②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④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⑤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⑥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⑦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⑧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3)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4.职责分公
(1)“双体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对公司危险源组织分析评价和隐患治理评估,决定风险管控层级和隐患治理层级,建设符合本公司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持续改进;(2)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风险管控和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制定可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保障控制措施的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3)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推进、协调、监督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4)其他分管领导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分管负责人是分管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5)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编制分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组织风险分析和评价,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监督、考核。
(6)各部门负责人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部门负责人是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管辖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从业人员(职工)
落实“一岗双责",从业人员(职工)是本岗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直接责任人,执行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和要求,对本岗位风险辨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负责。
(二)深化融合、持续改进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企业现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2.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方法,强化过程管理、提升风险管控有效性,提高管理水平。
3.将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五、工作计划
(一)、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2017年3月15日-2017年4月6日).
1.各部门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和分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本方案引用的文件和
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等.
各级岗位员工,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
2.编制填写《风险点清单》,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危险源、
(二)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改进控制措施(2017年4月7日—2017年5月19日)。
1.对排查识别出的危险源逐项分析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策划、评审控制措施;
2.编制填写《风险分析评价记录》
(三)明确管控层级,分级管控(2017年5月20日-常态化)。
1.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明确风险管控层级,分公司管控层级分为分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
2.建立沟通和风险预警机制。
3.编制填写《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四)风险公告警示(2017年7月1日—2017年7月15日)
1.将风险基本情况、应急措施等信息通过安全手册、公告提醒、标识牌、讲解宣传等方式告知本单位从业人员和进入风险工作区域的外来人员,知道、督促做好安全防范。
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纳入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3.对存在较大安全生产风险的风险点设置告知卡,标明本风险点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五)隐患排查治理(2017年9月1常态化)
1.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形成隐患排查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2.编制填写《隐患排查清单》
3.编制填写《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六)持续改进
1.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2.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深化两个体系建设。
(1)每年对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评审结束后应当编制评审报告,根据评审报告要求对双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确保各层级风险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2)每年根据风险预空工作的情况,结合本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在已有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基础上,对发生变化的风险和新增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级管控。
(3)依据上年度分析管控的结果,对等级发生变化的风险重新评估等级,调整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六、风险分级管控
(一)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排查风险点
1.设备、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
(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可按照营运车辆、设备设施、停车场、检修区域(车间)、办公区等进行划分。
(2)编制填写设施设备清单
设施设备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No: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位号/所在部位是否特种设备备注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2。操作及作业活动
(1)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客运生产过程中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驾驶员习惯性违章、运行线路通行环境复杂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
(2)编制填写作业活动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No:
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
备注
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
(二)、风险辨识、评价1.辨识内容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2.辨识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事故案例;辨识风险点内的有害因素时,可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对人、机(物)、环、管四大因素类别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及交通事故类型进行预估。3.辨识方法(1)安全检查表法(SCL)
对设备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等风险点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进行
辨识;
安全检查表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备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将设备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按照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④SLC《安全检查表》格式
推荐访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排查 分级 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