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17篇)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17篇)

时间:2022-11-18 13:1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17篇)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尽管证据为本的实践在认识论价值观和可能性等方面受到众多的批评但即便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批评者也希望自己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模式能够证据为本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1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17篇)

篇一: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尽管证据为本的实践在认识论价值观和可能性等方面受到众多的批评但即便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批评者也希望自己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模式能够证据为本幵有意无意地遵循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基本逻辑这足以说明证据为本的实践尽管富有争议性但身处这一浪潮乊中的社会工作都无法绕开这一重要的实践理念无论是支持反对抑或是观望

  -

  当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十大开展趋势

  何雪松蓓丽2021-12-1916:24:33

  【摘要】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和体制等不同层面呈现十大开展趋势:〔1〕实践方法的嬗变;〔2〕认识论的多元化;〔3〕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4〕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5〕介入聚焦的转移;〔6〕专业关系的重构;〔7〕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的盛行;〔8〕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9〕社会效劳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10〕社会工作教育的不断革新。在熟知国际前沿的根底上确立遵循国际规的专业制度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开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西方社会工作开展趋势

  导言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我国呈加速度开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多所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的专

  -

  word.zl

  -

  业实践逐步介入不同社会效劳领域,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工作的制度建立渐次展开,相继建立资格考试制度、注册制度和专业社团,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社会工作的国家职业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下一步该怎么办?如何继续推动专业化和职业化?如何进一步确立学科地位和学术认同?在探索如何回应这样的挑战之时,了解当代西方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开展趋势无疑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此,本论文介绍代西方社会工作的开展的十大趋势以供学界参考。

  一、实践方法的嬗变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传统实践方法〔traditionalpracticemethods〕的三个重要组成局部。但在社会工作开展的早期,这些工作方法对很多社工而言是各自分立的,他们往往容易偏好某种方法而对其它方法熟视无睹。很多社会工作者就自称个案工作者,对社区工作少有涉及。尽管1951年全美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提出要进展多方法实践取向〔multi-methodpractice〕的社会工作教育,但这一提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60年代以降,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在假设干层面出现

  -

  word.zl

  -

  变化。首先,综合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generalistpracticeapproach〕出现。这一模式认为社工应以全方位的观点对待案主的问题,包括个人、家庭到组织、社区和更大的社会环境。该模式宣称,案主的问题决定社工的实践方法,而非反之。然而,综合取向的实践模式因其似乎过于简单而遭受批评,针对不同实践领域、问题领域、高危人群的高级综合模式或专门实践取向〔specialistpracticeapproach〕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应地,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方法的传统分类受到挑战,新的分类方式出现。一种分类方法是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划分为针对个人的社会工作、针对小组的社会工作、针对家庭的社会工作、针对组织的社会工作、针对社区的社会工作。另外一种分类方式是将社会工作实践区分为微观实践〔个人、家庭、小组及个案管理〕和宏观实践〔组织、社区和政策〕,也有人将小组归类为中观实践。其中,个案工作这一提法渐次式微,一个标志性事件是?socialcasework?于1990年改名为?familiesinsociety:thejournalofcontemporaryhumanservices?。临床社会工作和个案管理取而代之成为针对个人的社会工作的主要组成局部。

  与此同时,社会工作宏观层面的实践影响日增。宏观实践旨在实现组织、社区和政策层面的有方案改变。社工不仅要在组织和社区层面促进改变,而且要在政策层面推

  -

  word.zl

  -

  动改革或改进,倡导作为一个宏观的介入方式日益受到重视。由此,社会工作的宏观理论得以长足进展:反压迫实践、女性主义视角、赋权视角、激进视角和社会开展视角都直面社会问题的构造性因素或推动有方案的变迁。

  从传统的三大方法到今天的宏观和微观之分说明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在不断开展变化:个案、小组和社区已经难以概括社会工作实践方法的全貌,临床社会工作、个案管理、家庭效劳和政策倡导作为新兴的实践方不断扩大影响。

  二、认识论的多元化

  认识论就是我们认识世界和为这种认识不断争论的根底,这构成社会工作的理论演进的哲学背景。自?社会诊断?以降,社会工作就一直高举科学大旗,而认识论根底正是实证主义。然而,19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从过去的实证主义一元论转型至实证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女性主义多元共存之局面。不同的认识论根底就决定了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会从相异的角度去对待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实证主义作为主流认识论根底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尤为深刻。实证主义的理论观包括:只有那些能够从我们自己

  -

  word.zl

  -

  的经历或观察中找到证据的东西才能称作为知识;任何一般观念都必须有客观所指,而且这个“客观所指〞与“事物〞必须是我们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找到证据的;价值不是知识,因为它无从证明;科学方法是实证主义者唯一承受的探索世界、为知识提供证据的方法。按照实证主义的逻辑,社会工作理论就是对真实世界的高度概括,这样的概括需要科学方法收集的证据所支持。实证主义者相信经由科学研究能够发现什么介入方式对案主有效,并坚持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具有同样问题的其他案主。但,实证主义遭遇来自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的挑战和批判,从而揭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之争。

  社会建构主义否认存在客观事实,我们观察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人造的〞,由此人们形成不同版本的“事实〞,这些只有置于其情景和关系才能理解。人们要考虑价值、意义和意图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相应地,理论和知识也是相对的、具有历史特殊性,它们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所以社会建构主义警示我们要疑心日常生活世界所呈现的面貌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立场或隐含的价值取向,尤其要关注所谓的共识背后隐匿的权力关系。叙事治疗、寻解导向治疗和优势模式都深受社会建构注意的影响。它们不再拘泥于缺陷、问题和障碍,而是试图关注案主的优势、意义、故事和能动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帮助案主改变境遇。

  -

  word.zl

  -

  以寻解导向模式为例,该视角的发问方式是“我们如何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假设是:肯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不止一种方法;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被建构;助人者和被助者都参与这构过程;“建构〞一词意味着解决方法可以被创立或组合。所以,社工和案主应该聚焦于“此时此刻〞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明显不同于实证主义旗帜下的传统实践模式。

  女性主义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影响不断深入。女性主义者试图以女性自身的经历和价值观来理解女性的生活和经历由此防止男子中心主义,因为女性和男性对自我的理解和评价方式不同且有着相异的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方式,然而,女性的“声音〞被占主导地位的男性实证主义观念所压迫而“沉默〞。所以女性主义认为应重新定义社会工作并凸现以下重要理论前提:强调社会情境的重要性,尤其是性别权力关系;确认个人的即为政治的;以包容的立场试图重新平衡正常与异常之认知;采取解构的立场去颠覆以男权为中心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强调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相应地,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践聚焦于性别、关注性别为本的权力动态、防止性别歧视的语言、洞察影响女性的经济和社会议题的负面因素、促进女性赋权、倡导支持女性赋权的公共议题。

  可见,社会工作正进入一个认识论的多元并存时期,

  -

  word.zl

  -

  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受惠于这一论争,这使得社会工作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实践者不断反思自己的哲学前提、澄清自己的理论立场和实践模式,这有利于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

  社会工作在何处介入?个人抑或社会?尽管从社会工作的字面意义来看,社会工作的介入点是“社会〞,而非“个人〞。早期的社会工作主要以心理动力学派或心理分析为根底,实践是以个人取向为主。然而,随着客体关系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自身心理学的开展并引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逐步在个案工作之中关注案主的关系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介入的纬度。然而在1960年代社区组织风行一时之后,以改变社区、组织或政策为目标的宏观社会工作迅速衰落,社会工作的主要关注点再次定格为以个人为中心,临床社会工作盛极一时。美国的社会工作毕业生更是乐意在私人执业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效劳,这无疑对社会工作的宗旨构成了挑战,因此有学者发出“我们失去了神圣的目标〞之警示。这促使社会工作者去反思自己的价值立场和专业宗旨。

  与此同时,社会工作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1970

  -

  word.zl

  -

  年以来,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妇女和移民自主意识增强,对现有的权力体系有诸多不满,包括批评社会工作者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社会工作实施着重个人问题的解决和治疗性效劳的提供,弱势群体关心的构造问题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如此不满对现存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构成了挑战,激进视角、赋权实践、反压迫和反歧视实践都试图回应案主遭遇的构造性因素。尽管宏观的、具有激进意味的模式尚未被社工广泛采用,但其影响力不断增强。

  这些模式的出现亦折射出社会工作背后隐匿的持续的意识形态之争,尤其是社会工作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和反思性——治疗性理论之间的歧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工作需要努力寻求合作与互助,从而让最受压迫和最弱势的人们获得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所以社会工作应增强人们的学习和合作能力,这一过程会创造出所有人都可以拥有并参与其中的体制。但现存体制下,精英们为自身利益占有权力和资源从而维持一种具有压迫性、不平等的社会构造,社会工作要消除之且代以更为平等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论者批评反思性——治疗性理论所追求的个人实现和社会实现是不可行的,因为它们承受现存社会秩序的实质即为支持和增进精英们的利益,从而扼杀了被压迫者的时机构造,而他们恰恰应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受益人。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或

  -

  word.zl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旨在改变人们生于其间的构造情境从从而整体性地改善案主群体境遇的社会工作理论将会不断涌现。

  对构造性因素的关注和激进模式的兴起表达了社会工作致力于将介入焦点重新带回“社会〞的努力,这既是现实背景的驱动所致,亦是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结果。这有助于社会工作宏观实践的拓展和理论思考的深入。

  四、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

  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知识根底之上,并以不同的概念建构来指称科学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方式——从经历临床实践、经历证实的治疗到最近风行一时的证据为本的实践。证据为本的实践是关于社会工作实践要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并从众多证据中找出最正确实践的一整套根本理念和操作架构。它基于以下三个原那么:实践者要了解如何阐释和和运用研究发现;实践者要学会在其职业生涯中以科学研究指导实践;研究发现要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传递到实践者手中。这三个原那么给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社会工作领域已经掀起一场推行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潮流。

  证据为本的实践是呈现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的

  -

  word.zl

  -

  重要策略,它的出现替代了权威为本的实践——这一传统上提供效劳或助人的根本模式。权威为本的实践以他人的意见、权威的宣示、未曾反思的直觉、先辈经历以及流行观念为依归。尽管流行观念与权威意见很重要,但它没有为科学研究所证实或证伪。再者,经历并没有提供如何为案主效劳的系统述。此外,来自权威、经历与直觉的知识是否提升了专业效劳表现尚需进一步证实。社工遵循权威为本的实践模式并难以改变这一做法的现状导致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受到质疑。所以,“证据为本的实践〞队员体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证据为本的实践如今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共识之一。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那么明确指出专业实践包括经历为本的知识、工程和干预的评估,社会工作要密切关注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知识进展并在其专业实践中充分使用评估和研究证据。尽管证据为本的实践在认识论、价值观和可能性等方面受到众多的批评,但即便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批评者也希望自己的理论架构与实践模式能够“证据为本〞并有意无意地遵循证据为本的实践的根本逻辑,这足以说明证据为本的实践尽管富有争议性,但身处这一浪潮之中的社会工作都无法绕开这一重要的实践理念,无论是支持、反对、抑或是观望。

  -

  word.zl

  -

  五、介入聚焦的转移

  过去15年左右,社会工作领域一个具有式革命意义的变化就是优势视角的兴起。这一模式的兴起彻底改变了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系统的看法及其适用的根本助人原那么。尽管优势或能力向来为社会工作的一般实践理论所强调,但以往对优势的强调只是零散的、片断的。优势视角那么透过调整介入聚焦而实现对社会工作过程的重构,甚至影响社会工作的课程设置。

  在以缺陷或弱点作为介入聚焦的模式下,社会工作关注案主的问题或病态,如精神障碍、高危青少年。强化案主的问题会导致一系列对案主、案主的环境、案主应付环境的能力的悲观期望和预测,因为他们可能会认同自己被贴上的标签,从而强化弱势地位。缺陷模式自以为是地以线性的因果关系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认识到问题的状况或根源并不必然可以解决之。在缺陷模式中,社会工作与受助人之间可能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即便这种不平等关系是非常隐晦的。

  优势视角那么以赋权、成员资格、治疗、整全和悬置疑心为核心而提出了不同于缺陷模式的根本实践原那么:每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亦是挑战和机遇;要与案主合作从而更好

  -

  word.zl

  -

  地效劳案主;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强调关心、照顾和脉络。优势视角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英雄主义色彩。在优势为本的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关注点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而非其诊断、缺陷和病症。在优势视角看来,人在逆境之中可看到抗逆力和优势,在与逆境和可怕事件的抗争之中,人们可以发现新的意义或修正以前的意义。“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现在〞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人生齿轮的存在性转换。

  灵性因素进入社会工作是较为晚近的进展,它代表了社会工作对人类优势之探索的进一步努力。社会工作的灵性视角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某种与上帝〔或神、或终极关心〕相关联的观念,这是一种确立意义、目标和德性的普遍的人类体验,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神秘性和复杂多变的敬畏。这样的观念表达了寻找生命的意义所作的努力,可以成为实现个人改变和成长的动力,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优势的重要组成局部。由此,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都成为社会工作介入聚焦之要素。

  诚然,社会工作要全面实现介入聚焦从缺点到优势的转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基于缺陷和弱点的实践模式并非易事;优势视角这一实践模式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word.zl

  -

  六、专业关系的重构

  尽管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案主被认为是具有在价值和尊严的个体并且具有自决能力。但实践中,社工往往会以诊断、评估和帮助的名义将案主处于一个不利或无权的地位。社工希望改变与案主的关系以建立一种新型的伙伴式专业关系。这一转型的背景包括:强调心理变态的精神分析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基于对案主的乐观判断的问题聚焦、精要治疗和心理教育的兴起;案主倡导组织自助运动的兴起;假设干挑战以前错误认识的研究结果的公布;对案主的优势和赋权的强调;第三方付费和管理型照顾体系下的顾客意识以及后现代视角对专业知识和霸权的挑战。

  “使用者参与〞(userinvolvement)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场成为社会效劳的正式指导原那么,这体尤其现于效劳市场研究和社会效劳的管理体系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传统视角下治疗僵局被视为案主抵抗,但在新型的伙伴关系之中,这可能被视为实践者对案主的需要、愿望不甚了了。在证据为本的实践中,案主是临床决定的积极参与者,这包括:〔1〕案主是否愿意承受某一干预模式的决定;〔2〕案主要至少知道两种模式的研究发现所显示

  -

  word.zl

  -

  的成效与后果〔如结果、风险与收益〕;〔3〕案主为最后的决策形成投入程度高。因此,社会工作要将与临床决定的文献检索的结果告诉案主以便共同作出决定。如果社工发现自己推荐的介入方法并没有“证据〞支撑就有必要向案主解释推荐该介入方法的理论前提。

  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影响下的干预模式中,社工致力于对案主进展脱病态化、转而强调其优势,他们以平等的术语来指称效劳承受者。此外,在消费者倡导运动下,效劳使用者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强调,效劳使用者的知识也逐步为专业人士所重视。尽管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削弱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或专业权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一种反专业化趋势,这一趋势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努力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凸现社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在冲突,但这或许正是推动社会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重建社工和案主的伙伴关系的另一挑战是,社会工作可能要面对一些非自愿进入效劳体系的人士〔如者〕,社会工作在这样的关系中可能赋予了某种权威地位,实现如此专业关系的转型有一定的难度。

  七、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的盛行

  仔细检视社会工作领域最近兴起的诸多实践模式,可

  -

  word.zl

  -

  以发现短期治疗和折衷模式被广泛应用,这两者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开展方向。

  短期治疗是指那些在有限的面谈次数〔20次或以下〕或有限的时间〔通常少于半年〕实现治疗目标的干预模式,精要治疗、寻解取向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叙事治疗都是比拟典型的短期治疗模式。在一系列的研究之中,不少短期治疗模式的效果得以证实。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治疗的时间跨度无疑很符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因为尽管人们认为长期治疗可以消除问题之根源,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对无时间限制的治疗方案的成效的质疑从另一个侧面为短期治疗提供了理论上的合法性。在社会工作的外部情境方面,减少获得效劳的等候时间、本钱控制都成为短期治疗模式盛行的重要因素。此外,对短期治疗具有推波助澜作用的是美国的管理型照顾体系,第三方付费势必要求效劳提供者能够在最少的时间提供最有效的效劳。但到底可以“短期〞到何种程度且不影响干预效果确实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议题。

  社会工作的晚近进展衍生出众多的实践模式,在此根底上对不同模式的折衷或整合就成为另一潮流。折衷模式的兴起是基于两个主要原因:其一,社会工作在理论反思的过程之中注意到单一理论模式的缺乏之处,因为任何单一理论模式都只能聚焦于社会现象的某一层面而无视另一

  -

  word.zl

  -

  层面,但案主的问题或情景错综复杂且无法无视。这迫使社工折衷地选择理论方法,而不是偏重其一。也就是说,它们可能需要将很多不同理论的不同层面放置在一起,综合使用。其二,社工综合应用不同的实践模式确实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比拟好的效果,这刺激人们试图将不同的理论架构融合进一个新的体系之中从而吸收不同的理论架构的优点和长处。折衷和整合的途经亦多有不同:有的以问题为中心,将围绕该问题的不同视角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效果更好的干预模式,例如将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治疗整合起来治疗妇女的抑郁症;有的以某一实践模式为中心将其他相关的理论或技巧吸纳进来,例如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参加优势视角。

  无论是折衷还是整合,其目的都在于适应外界对社会工作效劳不断变化的要求,尤其是人们希望社会工作介入效果好、时间短。所以有理由相信,短期、折衷的模式将会不断出现以回应上述挑战。

  八、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如前所述,实践要立足于研究所得的证据,那么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尤其是实践取向的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了确立自己的专业地位和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

  -

  word.zl

  -

  需要知识奉献和理论建构,研究不可或缺。在美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场,社工学院相继建立研究中心整合学术资源以提升研究水平,不少研究中心更是获得来自政府和民间基金的大量资助。社会工作的研究〔尤其是实践为本的研究〕水平得以提高并且回击了外界对社会工作缺乏学术性的质疑。

  实践取向的研究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不断强化。一个重要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临床实践的效果受到质疑,其中费舍〔Fischer〕的研究显示,评估结果比拟负面,大多数社会工作的效果差强人意。这促使整个社会工作界高度重视结果研究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其后,社会工作界认为结果研究还缺乏以把握社工作实践的动态过程,由此,过程-结果研究兴起,它旨在提醒促成正面的临床结果的临床过程。在证据为本的实践兴起之后,社会工作者从事研究的热情更是受到极大的鼓舞,以评估干预效果为主的临床研究一时成为热点,这样的研究很容易得到研究资助,新的专业期刊更是不断涌现。不仅如此,社会工作还在不断加强对社会问题、案主系统、社会政策和效劳输送的研究以促进专业介入的效果。

  在前述认识论多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具体研究方法也日趋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定量研究(常用的方法是单系统研究和试验法),而且包括不同类型的质性研究。不

  -

  word.zl

  -

  同的研究方法都为学界所承受,尽管实证主义是主流式。然而,实践和研究之间依然存在隔膜和冲突,为了消除实践与研究之间的紧关系以及提高研究结果的利用率,社会工作学界要求研究结果应该与社会工作实践相联系;研究报告中应该包含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法,研究人员应该有效地散播他们的研究结果;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应该根据研究知识来评估和改变实践行为。只有这样,社会工作研究才能更好地效劳于社会工作实践并进而提高社会工作在学术界的专业地位。

  九、社会效劳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

  过去二十多年,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福利体系出现了众多变化:财政拨款减少、混合福利体系、效劳外判、管理型照顾和整笔拨款体制。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社会效劳机构不得不重构其管理体制以应对新的外部环境。这要求社会效劳机构重视效率、绩效和经济原那么且能够满足效劳使用者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管理主义成为重组架构的理论根底,它提倡以管理的方式去达成组织目标,因为人们坚信良好的管理可以解决社会效劳组织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其效益和效率。在新管理主义的影响下,社会效劳机构的运作跟企业逐步接近,很多社会效劳机构从企

  -

  word.zl

  -

  业机构寻找管理人员或者直接聘用工商管理硕士。不少非赢利机构为获得更多的收入正向商业企业的运作方式靠拢。正如我们所见到的,新管理主义确实能够从效率提高、本钱控制和效劳顾客等多个层面改善社会效劳机构的运行。

  新管理主义取向改变了社会效劳机构部包括人际关系、员工晋升在的组织文化。过去社工可以从初级职位晋升管理层,但现在管理层的位置可能为专业的管理人士占据,换句话说,社工并不必然因为专业出色而成为效劳机构的管理人员,这一改变显然打击社工的士气。与此同时,如果社会效劳机构没有有效地提供效劳,从新管理主义的角度,其原因一定在于管理出现问题,这样就会重组管理架构,社会工作由此不得不面对一个变化莫测的组织体系,难以适应。此外,新管理主义取向被批评可能因过分重视效率和效益而无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职业宗旨,有舍本逐末之虞。对顾客的意见的强调和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挑战了社工的权威,前线社工的声音可能被淹没。为了应付“问责〞所需的大量文字档案材料社工疲于奔命。女性主义批评这一制度设计强化了男性作为管理者的角色,迫使大量的女性社会工作去执行那些由男性制订的政策。尽管如此,社会效劳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似乎并没有显示出改变的迹象,因为它毕竟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这正是效劳

  -

  word.zl

  -

  机构在变动不居的外部环境之下生存的重要根底。

  十、社会工作课程的不断革新

  西方各国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多层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社会工作教育体制,修读社会工作的人数非常可观。美国不少大学都有专门的社工学院〔属于professionalschool,与法学院、商学院并列〕,而英国、澳大利亚等各国大学设立社会工作系,欧洲大陆不少国家那么有独立建制的社工学院,它们都从早期依附的社会学或心理学系独立出来。社会工作课程一直处于变革之中以试图回应前述发生在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诸多变化。

  社会工作的课程体系不断创新。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人群的构造性境遇的理解,社会工作课程中增加了关于文化特殊性、族群特殊性的容。针对以往社会工作课程过分集中于临床社会工作这一偏好,社工学院正重新将宏观实践列为教学的重点。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和对研究的日益重视促使社工学院培养学生如何利用研究结果且进展实践为本的研究的能力,为此,研究方法课程所占学分越来越多,论文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应新管理主义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要求,社工学院〔学系〕要教授学生财务管理、本钱控制、质量保证和工程申请等

  -

  word.zl

  -

  相关的课程。随着社会工作领域的细化,社会工作的课程越来越复杂并逐步在研究生阶段针对不同的效劳领域提供更为专业的教学,儿童福利、社会效劳管理、精神安康〔或行为安康〕和家庭效劳是比拟热门的效劳领域,修读人数众多。此外,假设干社工学院试图以新的理论视角重构整个课程架构,比方,以优势视角为本重构课程体系。在具体教学方式上,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方式和体验式学习也开场应用于社会工作教学中。

  因应社会工作领域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市场对复合性人才的需要,社工学院〔系〕积极致力于继续教育且开设不同的联合学位课程。前线社工要不断接触最新知识和把握最新的实践技巧就要参加不同的培训课程和继续教育,各个社工学院〔系〕都会举办不同的课程以满足这一需要,专门实践模式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技巧工作坊是最常见的形式。为了培养复合性人才,不少大学提供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双学位课程,多伦多大学的社工学院和法学院的双学位旨在联合培养熟知法律和社会工作的人才,南加州大学的MSW〔社会工作硕士〕和MBA双学位,密西根大学社工学院那么在博士课程阶段与社会学系、人类学系等进展合作培养。双学位拓展了毕业生的知识根底、增进了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它可能代表了社会工作教育的一个重要开展方向。

  -

  word.zl

  -

  结语

  正如前述所及,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研究和教育等不同层面出现假设干变化,这是为了回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要求,也是自身开展的需要,尤其是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和促进专业地位的需要。这说明,社会工作在专业体制上具有一定的反思性,在不同的层面上进展调整以完善自身,尽管某些变化可能带来一些未曾预期的负面影响。作为社会工作的后开展国家,汲取西方经历、瞄准国际前沿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之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在熟知国际前沿的根底上确立遵循国际规的专业制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社会工作要紧跟西方亦步亦趋,而是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立足外乡并凸现自己的特色。如果中国的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研究和教育等不同层面形成一些有别于西方的特色,它就能够为西方的同行提供借镜,这一点背后所隐匿的重要意义对于任何一个学术共同体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

  -

  word.zl

篇二: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我国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与反思【摘要】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发展,需要在了解和熟悉日趋成熟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吸取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但作为外来理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引入是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应该不断反思,切实地带着批判的眼光分析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反思1929年社会工作者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特有的实务方法,先后有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从其他学科被介绍和应用于社会工作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等,也被充实到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并成为了社会工作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逐渐完善和成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具有独特价值体系、科学理论和实务技能的专业,理论的建构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事物的存在变化及提供方法等多种功能,walsh(2006)认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在于预测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行为,辨识实践情景中的知识缝隙。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理论指导到自觉采用理论指导,从理论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指借用心理学到将社会学、认识论等学科都吸收过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王思斌,2006)。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大卫·豪(davidhowe)将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大体划分为7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调查阶段。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里奇曼的《社会诊断》为代表,开启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大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多关注实际工作,很少思考。第二阶段是精神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此时精神分析学说成为西方社会工作者唯一运用的理论,甚至社会工作也几乎等同于了精神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至50年代,两大派别不断发生冲突,并且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第四个阶段为“获得”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不仅在数量上得到增长,还重新找回了“社会”取向。此时,开创了社会工作独有的学派——“心理暨社会学派”。第五个阶段为“盘点”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社会工作理论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需要对已有的模式、学派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六个阶段为“理论统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工作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借用“系统理论”和“社会功能”概念,形成了一元化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为“理论归类”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理论并存,这一时期社会工作者对各种复杂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取向当前,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系统的整理之后,其主要功能发展

  为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性质、预测并制定目标和任务、选择干预方法和模式、评估服务结果等。因此,西方社会工作者有着比较强烈的理论意识,具体的理论取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工作中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行为治疗模式”;在小组工作中形成了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互动模式,在社区工作中则形成了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等(王思斌,1999)。另一方面,当代国外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理论,例如帕森斯(1988)从经验、要素和整体这三个层次来构建理论,并把社会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大卫·豪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的两分模型;默顿(1969)针对宏观理论体系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使抽象理论和经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层理论,认为中层理论是以下两种理论的中介:一方面是以观察到的特定等级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相离甚远的社会系统的概括理论,另一方面是完全没有概括特点的有条理的详细描述;特纳(1987)进一步指出只有遵循中层研究策略,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才能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因为理论强调经验研究,这就促进了每一中层理论概念和命题的澄清、阐明和表述。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借鉴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与总结,因此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

  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尽管在历史、文化、制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所差别,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下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工作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学习、借鉴西方的理论和经验(李晓凤,2008)。一方面,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学科理论,本身就具备概括其共同规律的理论框架,能够对现代社会工作所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理论的解释和回答,而在这些方面,西方社会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有学习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需要吸取西方的先进经验,紧盯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前沿,在充分学习与了解的基础上分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如此,不仅有利于加速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过程,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在构筑中国的社会工作制度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凸显独特之处,在建立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中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引入及反思中国开始接受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的大学里的社会服务和社会行政专业是由西方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建立起来的。到解放前夕,社会工作的一些专业课程,如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个案工作等已经在我国一些

篇三: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何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为何

  摘要:社会工作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产生的重要的标志,为我们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理论是社会工作前行的指南针,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对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的进程是很快的,我国的学者也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改进成了适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用于知道我国的社会工作。从而使我国的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很快。关键字: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为社工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的观点、是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用来描述和解释案主问题及成因;预测变化及其条件;指引改变的方向和介入行动。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技巧以及模式。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实务包括一系列的的决定:是什么事?(whatisthematter?)。情况怎样?(whatisgoingon?)。得做什么?(whatistobedone?)。如何做?(howisittobedone?)。做到了吗?(hasitbedone?)。所有的着一切都依赖于它所持的理论。理论就是一系列的看法,由概念、分类、观点、原理等所组成的,用来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所带来的改变。人在清醒地行动时皆有理论,区别只在于所持的理论的形态:外显的理论,隐含的理论。理论的“外显化”有助于沟通和检测。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很完善和齐全的。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所以本文介绍一下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的发展阶段以及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源于宗教背景、社会问题和社会制度。英国政府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对社会工作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意义。此外,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第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作为现代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服务,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西方社会工作在其形成阶段表现出如下特点: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国家大量出现慈善组织会社,协调政府与民间各慈善组织的活动;而英美国家的睦邻组织运动则从社区的角度为社会服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1957年,格林伍德在其《专业的属性》一书中指出,专业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应该有一套系统的、支持其活动的理论体系;二是它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三是此活动具有专业权威;四是职业内部有论理守则;五是这一职业群体形成了专业文化。专业方法的发展。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是最早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论,注重实务的操作,到逐步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理论观点,发展出自己的实践理论和一般理论等理论体系,对社会工作实践给予解释,并对其发挥指导作用。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形成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特点。以上使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的理论的开始是受到西方先进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开始是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引进和学习,随着逐步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有了自己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才会有现在逐步完善的一套体系来进行知道我们的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来源阶段:1929年社会工作人员达成公司,一致认为社会工作需要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所以中国的一些先进学者就学习了一些国外当时比较先进的一些社会工作的理论来进行研究。对其中的一些不适应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工作进入到一个理论体系中来。20世纪20-3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介绍和应用到社会工作中。该理论说人的意识包括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所谓意识就是人们的心里的活动。而一些本能冲动和一些被压抑的欲望的潜伏活动则被称之为潜意识。前意识则处于意识和潜意思之间,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察觉,偶尔会出现在意识层次里

  的则被称之为前意识。60年代以后,人类学、政治学、公共行政理论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工作中去。这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带动了很多学科都被应用到社会工作中去,从而更好的带动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进入70年代之后至少有26种理论被应用到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中。80-9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女性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学说也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这些理论不仅从思想上武装了人们的大脑,更使为人们在行动上即在平时的社会工作中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女性思潮的引入给妇女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解放,这不仅体现在社会工作中,在生活上也给妇女同志们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解放。社会工作中会有不同类型的理论存在: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解释社会工作再社会中的本质及角色;社会工作理论:阐述社会工作的目标及组成社会工作的的活动及其有效达到目标;对社会工作有助益的理论:有关个人及社会行为的心理、社会等理论,有助于使社会工作理论更加系统化和有说服力;和社会工作实务及方法有关的理论:具体有关于工作者和案主之间互动的理论方法。社会工作理论的目的主要是告诉社会工作者们,当你们在从事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你们究竟要做什么、你们能做什么以及你们需要怎么进行工作。虽然关于怎么做,可能只能给予一个更好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关于这个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上,其中确实包含着理论上的引导。包含着人们对于不同的社会场景、参与社会的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的对象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把握。所以社会工作理论对我们现代的社会工作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杨勇生社会工作理论[J]2012.03.20[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7.12[3]文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9.01

  [4]霍欣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M]南海出版社2008.04.01[5]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9.01[6]黄晨熹,唐咏社会工作研究方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6.01

篇四: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西方小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作者:侯世武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31期

  摘要:小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重要专业方法之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理论和实务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重点阐述中西方对小组工作各自的概念界定、在实务领域运用的工作模式和服务范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小组工作发展的期望。

  关键词:中西方;小组社会工作;文献综述

  一、小组工作的界定

  关于小组工作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观点。M.Murphy从小组的作用出发把小组工作界定为: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来增加人们的社会功能性。H.Trecker认为,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它由知识、认识、原则和技巧所组成,通过个人所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组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和社区发展的目标。G.Konopuka定义为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提高个人的社会生活功能性,并协助每个人更加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和社区问题(席小华,2009)。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教材《小组工作》中将小组工作定义为小组工作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二、中西方小组工作的发展

  小组工作在欧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小组最初是一种社会服务形式,在教会主持下开展各种活动。最早由基督教男青年会(YMCA)和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在19世纪50年代建立,成为正式组织,并提供小组服务。

  十九世纪后期,睦邻组织运动发展起来。1884年在伦敦成立汤恩比馆,1886年在美国成立睦邻公会,简·亚当斯1889年在芝加哥成立赫尔馆。这些睦邻组织旨在为贫困者提供去的地方,并丰富他们的生活。

  20世纪初,波士顿内科医生JosephHerseyPratt最早开始使用开展小组的方式进行教育和精神健康活动。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方法开始出现在医院、家庭中,并逐渐从医院转到有情绪问题的人群中。这一时期对小组工作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的研究也开始增多。20世纪3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快速发展,关于小组的研究趋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实务领域则在医院中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展的小组较多。1946年,美国GraceLongwellCoyle(格蕾丝·朗威尔·考伊尔)在全国社会工作年会上提出“小组工作应是社会工作方法”被大会接受,从此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之一。20世纪50~70年代,小组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实务层面来看,小组工作应用到家庭辅导和治疗、个人成长等方面;从研究层面来看,50年代主要关注小组工作的治疗功能,60年代出现了“对质小组(encountergroup)”等新型小组工作方法,70年代开始出现针对小组工作实务的专业机构,1973年美国成立了小组工作专家协会,即theAssociationforSpecialistsinGroupWork(ASGW)。20世纪80年代至今,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50年代关于咨询研究的文章只有5%是关于小组工作的,70年代小组工作研究文章占比上升到20%,80年代上升比例更加迅速。理论文章大量出现的同时,不同形式的小组也涌现出来,如自助小组、发展性小组以及针对特殊群体的小组等。

  中国小组工作发展历史不长,但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工作的做法历史悠久。最初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进行传播,除了发挥传教的功能外,同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1885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20世纪初,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带动香港地区小组工作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五种类型的小组工作,包括私人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官方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宗法性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宗教性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以及外国人办的救济福利小组。这几种小组之间存在交叉。小组工作的正式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高校教育开始,逐步向社区服务领域延伸。1972年,中国社会工作整体走向专业化。从2007年开始,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资格考试必考内容。

  三、小组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

  (一)小组工作的工作模式

  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用到许多小组工作模式。历史上Papell和Rothman(1966年)概念化了小组工作实务的三种工作模型,它们代表了小组工作模式的基本要素。一是社会目标模式认为每个组员都能够影响到社会的改变;二是治疗模式通过小组参与促进个人的治疗;三是互惠模式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到1980年,帕佩尔和罗斯曼引入了小组工作的“主流模式”,其核心要素是互助、共同目标和非合成经验,为小组社会工作提供了定义。

  中国目前的小组工作实务主要采用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以及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是通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适用于各种弱势群体。这一模式目前多用于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组织机构开展社区工作,如开展扶贫工作、帮助社区中的残疾人、团结社区妇女等。互惠模式认为在助人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过程中,个人一直被塑造,同时也一直在塑造别人。互惠模式要求组员之间在工作中充分溝通与理解,但由于中国人较为含蓄的性格特征,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显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实务研究发现,这一模式在推动儿童及青少年成长、解决工作生活压力、降低老年人孤独感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效果。治疗模式是以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治疗模式多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在一些医疗机构的服务中较为常见,但是严格意义的治疗型小组社会工作还有待发展,可较为广泛地运用在偏差行为矫正、医疗和精神病服务、社区特殊群体以及学校社会工作中。发展性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宣泄阻碍个人有效完成社会行为的负面情感,促使个人有效完成社会行为。在中国,发展型模式通常用在学生成长小组、退休人群适应新生活以及外来人群适应社会方面。

篇五: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郑婷最初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走进第一节西方社会工作的课堂很害怕老师全英文教学对于英语水平一般般的我理解起来会异常艰难

  《西方社会工作》课程论文西方社会工作》

  TheComparisonofSocialWorkbetweenChinaandAmerica

  姓名学号班级学院

  郑婷11094789社会工作09-1文学与法政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TheComparisonofSocialWorkbetweenChinaandAmerica

  [Abstract]Thesixplenarysessionofthesixteenth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aspassed“Decisiononconstructingsocialistseveralimportantissuesofharmonioussociety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Then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workhasbeenpaidcloseattention,andweneedurgentlymoreandmoretalentedprofessionalsofsocialwork,thesocialworkwillbeoneofthesystemarrangementforbuildingtheharmonioussociety.wecanseethatthespringofChinesesocialworkhasbeencoming.Thefunctionofsocialworkistoregulatesocialrelationships.preventandsolvethesocialproblems.andtopromotethepeopletoaccommodatetothesociety.Theconceptof“modemsocialwork”originatesfromAmerica,itismorethan100yearswhentheconceptwasaddressed.[Keywords]socialworkdevelopmentofsocialworkstatusofsocialworkcomparison

  Socialworkisanart,ascienceandaprofessional,whoseaimistohelppeoplesolvetheirpersonal,group(especiallyfamily)andcommunityissues,anditmakesuseofcasework,groupwork,communityorganizationswaysindealingwithindividuals,groupsandcommunityrelationssothatachievingasatisfactorysituation.i.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socialwork1.theChinaoriginanddevelopmentofsocialworkBecauseofthespecialnatureofChina'ssocialdevelopment,socialworkdevelopmentinChinaanothercountrieshavedifferentexperiencesanddevelopingprocess,thefollowingdiscussionofthreephases:(1)China'sdevelopmentofsocialwork1949yearsago.AfterthevictoryofRevolution,theRepublicofChinaledbySunYat-seninNanjingProvisionalGovernmentestablishedunderthepresidentTendepartments,includingMinistryoftheInteriorinchargeofHomeAffairsandSocialWelfare,whichindicatesthatChinastartedtoacceptWesternsociety’sconceptofwelfareandsocialservices,aftertheNationalistgovernmentcametopowerin1928,whichestablishedasocialcommunityandwasresponsibleforsocialwelfare,intheearly1930s,theDepartmenthasdevelopedandpromulgatedsocialadministration、socialwelfarelaws、regulationsandotherdocuments,inthe

  Sino-JapaneseWar,theDepartmentalsocarriedoutsomereliefandresettlementwork.Duringthishistoricalperiod,ChinaandagroupofpatrioticstudentswhoreturntoEuropeafterthedisciplinesofsociologyandsocialworkprofessionals,manyuniversitiesstartedtocarryoutsocialworkeducation.(2)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inChinafrom1949to80years..ChinahaschosentheroadofsocialismSince1949,thecountryishighlyorganizedtoformacentralizedmanagementsystem,thetimethereisnoprofessionalsocialwork,butthepracticalsignificanceofsocialworkexistindifferentsocialsectorsandsocialinstitutions,whichischargeoftheGovernment,non-professionalsocialworkmodel,whiletradeunion,youthleague,women'federationsandothermassorganizationsalsotookpartinsocialwork.(3)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inChinafromthelate1980.MinistryofCivilAffairsin1987heldameetingaboutsocialworkeducationinBeijingandbeingtoconfirmthestatusofthesocialworkdisciplineInorde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BeforetheStateEducationCommissionitapprovedtheestablishmentofsocialworkinPekingUniversityin1988,theChinaAssociationofSocialWorkerswassetuponJuly1991,5,andin1992Chinaformallyjoined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ocialWorkers,whichcanberegardedasthebeginningofChina'ssocialworkprofession.2.TheUnitedStatesoriginanddevelopmentofsocialwork(1)theprototypeoftheestablishmentofsocialworkThenameofsocialworkbeganinthelate19thcenturyandearly20thcenturyinUnitedStatesintheformofphilanthropy.Theearlycharityismainlyheldupbythechurch.Religion’sreliefprovidesServiceforthepoor.Prieststookcareoftheorphans,theold,thesick,theblindandthedisabled,whichisnotonlytheobligationoftheChristiansbutalsotheirIdeal.Afterthepoorlawin1601andtheHamburgsystemin1788,inBuffalothefirstcharityorganizationestablishedin1877.Subsequently,theAssociationofAmericancharitableorganizationquicklyexpandedtoothercities,theUnitedStateshasestablishedmorethan12charitableorganizationscommunityinto1892,ThischarityorganizationhasanimportantrolefortheSocietyforSocialWork’sappearance.(2)thenationalsocialsecuritysystemSincethesocialproblemsgeneratedbyindustrialization,inordertosolvetheNewYorkStockExchangein1929causedbytheeconomiccrisisarangeofsocialissuesemerged,PresidentRooseveltcarriedouttheimplementationoftheso-called"NewDeal",whichestablishedthattheGovernmentisresponsiblefornationalsocialreliefandsocialwelfare.PresidentRooseveltpublished"SocialSecurityAct"inthe1935,whichformallyestablisheda.

  comprehensivesocialsecuritysystemintheUnitedStates.Nationalsocialsecuritysystemprovidedthefoundationforthemodernsystemoforganizationofsocialwork.(3)theestablishmentanddevelopmentoftheprofessionofsocialworkAfteralongperiodofgestation,socialworkasaprofessionintheUnitedStateswasbornintheearly20thcentury,afterintheviewofFreudianpsychologicaltheorysocialworkformedtheschoolofthepsychosocialtreatmentSincethe1930sitpresentedtheincreasingspecialization.AfterWorldWarII,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UnitedStatesthereweresomenewsocialissues,U.S.policyhastakenapositiveattitudetowardsthesocialwelfareservice.Somescholarsandpoliticiansusedtheideatoestablisha"welfarestate",theprofessionalsocialworksystemisgraduallyformed.TheUnitedStatesexpandedthescopeofsocialsecuritylegislationandadoptedthe"HousingAct"andthe"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ct"inthe1950s,.60years,furtherexpansionofsocialsecurityasameanswastoaggregatedemand.(4)theperiodofreforminsocialworkAfterthe70years,theU.Seconomicgrowth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whilesignificantlysocialwelfarepresentedthe"overload"phenomenon.Duringthe1974-1975theU.S.inflationratewasbetween12%and14%,theunemploymentratein1982was7%.Atthesametimewelfarefundingisatanalarmingrate.Therefore,theU.S.begantoreadjustsocialwelfarepolicyandbegantotakesomemeasurestocutwelfarespending,raisedanumberofstructuralreformsonthewelfaresystem,andgraduallyputintopractice.Atthesametimethetheoryofsocialworkresearchandprofessionaleducationhasbeenpayedunprecedentedattention.ii.thestatusofsocialwork1.thestatusofAmericansocialwork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intheUnitedStatesismorethanacenturyandamorematurecareer.AccordingtotheU.S.Government'sstatisticsin2005,theamountofthenation'stotalsocialworkersis56.2million,theU.S.federalgovernmentunderthedifferentspecificareasofsocialworkdivideditintofourcategories:children,familyandschoolsocialworkers;socialworkers,mentalhealthanddrugabstain;medicalandpublichealthsocialworkers;andothers,includinggovernmentemployees,universityteachersandresearchers.Intermsofemployment,90%ofU.S.socialwork'spositionisaboutsocialserviceandsocialwelfare,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isthemainsourceofemployment.Inrecentyears,Theincreasingemploymentrateofsocialworkishigherthantheaveragelevelofsocietyasawhole,employmentinthecitytisfullofcompetition,ruralcommunitieshavegoodemploymentopportunities.2.thestatusofsocialworkinChinaSocialworkistheinevitableproductofIndustrializationandmodernization

  andaneffectivewaytosolvesocialproblems.AtpresentChinaisinthesocialtransitionwhichisfromthetraditionalplannedeconomytoamodernsocialmarketeconomy,Atthesametime,aseriesofsocialproblemsoccurredinwesterncountriesalsograduallybecomeprominentinourcountrynow,suchaspoverty,population,unemployment,drugabuse,juvenilecrimerising,theproblemfamilyinstability,populationagingandsoon.Atpresent,ourgovernmentproposed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strengtheningthebuildingofsocialworkistoadapttotherequirementsofsocialdevelopment.ButChina'ssocialrealityisdifferentfromtheWest,bothfacethesameproblems,whiletherearespecialcircumstances.Therefore,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inChinashouldhaveitsowncharacteristics.

  Reference:

  (1)LUSHIZHEN.socialworkand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ChinaSocialWork〔J〕.1998,(6).(2)SUNZhili;ZHANGYu.TheOriginofSocialWorkinChina.Journalof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J〕.2009,(4).(3)LIYing-sheng;FANGShu.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ChinasSocialWorkModel.journalofRenminUniversityofChina〔J〕.2010,(3).(4)SHIYing.ComparisonofSocialWorkEducationSystembetweenChinaandtheU.S.A.journalofcocialwork〔J〕.2011,(5).(5)Wangkuo.IhaveexperienceofcommunitysocialworkintheUnitedStates.Community〔J〕.2003,(7).(6)Chenhui.China-USComparativeStudyofSocialWorkEducation

  学习《西方社会工作》学习《西方社会工作》的心得体会

  班级:社工09班级:社工09学号:学号:11094789姓名:姓名:郑婷

  最初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走进第一节《西方社会工作》的课堂,很害怕老师全英文教学,对于英语水平一般般的我理解起来会异常艰难。后来发现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半英文半中文式教学,获得包括我在内同学的一致好评。先将这门课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学习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美国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西方社会工作实务涉及到了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和研究等领域的实务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服务包括精神健康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家庭儿童福利服务、矫治服务、老年人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农村社会服务、个案工作等相关内容。弥补了之前对西方社会工作了解的不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对社会工作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同时两次课堂作业我们小组分别介绍了个案工作和香港和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比较,当时我都查阅了大量的课堂内外资料,锻炼了自身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胆怯。其次,我也看到了自己在学这门课程中遇到的难题,由于这门课程内容庞大,老师只是摘取了部分内容进行讲解,再加上中文意思不甚了解,对整本书的内容没有做到清晰明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被自己翻译的面目全非,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还有待加强,我一直都在想:要是我有一本该教材的翻译书该多好啊。同时,我感到困惑的是次本书上涉及了我们通常曾讲过的社会工作四大方法以及儿童、老年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但和之前所学的有些内容是由出入,存在不太相符的地方,难道是这就是中西社会工作的差异吗?针对这些情况,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个去弄清楚。最后,感谢李老师您一直尽心尽力的付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地教授给我们相关的知识,严格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并且给我们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您辛苦了,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还能有幸接受您的教诲。

篇六: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比较探究

  作者:曹美丽来源:《卷宗》2017年第29期

  摘要:本文将对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好地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关键字: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

  在实务工作中,伦理所发挥的是指导、教育和强制的作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是道德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南、评估实践活动的道德性的标准、强制执行社会工作伦理学和审判起诉不道德行为的依据”。徐震、林万亿先生将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应当包括六个方面:社会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社会工作人员对案主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同僚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专业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机构的道德责任,社会工作人员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1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概述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1996),它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较系统和完备,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社会工作职业伦理守则。美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准则将概括为:服务,社会公正,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有义务说明它的基本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阐述价值、原则与标准,以指引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守则阐明了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标准,得以评估社会工作者是否有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有标准的程序来裁定对其会员的投诉。

  2香港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概述

  香港地区是在行业立法基础上,由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行业积极组织动员社会服务机构商讨形成社会工作者职业守则。《注册社会工作工作守则》对社会工作者与其服务对象,同工、机构、专业及社会等建立专业关系时的道德行为标准进行了系列规定,其应用范围包括社会工作者以职业身份所从事的一切有关活动,更为可贵的是,基于该守则和专业实践的,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还精心制作了系统和完整的“注册社会工作者工作手册视听教材”,为社会工作者学习提供了参考,且传播性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香港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社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种族、国籍﹑性别、性倾向、年龄、家庭岗位、信仰、政治观念、智能、体能、社会及经济地位、或对社会的贡献不同而有所分别;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质,因而有责任鼓励及协助个人在顾及他人权益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社工有责任维护人权及促进社会公义;

  3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概述

  该指引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民政部2012年公布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保证社会工作者正确履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职责。指引共分为总则,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附则等七个章节,共二十四条。

  4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比较

  (一)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共性

  各国各地区在形成系统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时,都有大致相似的领域和相关期许,如中国和美国都是从案主、同事、实务机构、专人人员以及广大社会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伦理标准。这些标准,有的在专业行为的指引上具有强制性,有的则是被热切期望。每项具有强制性的程度是由负责处理违反伦理事件的人员所做的专业判断。

  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区别:

  1.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基础差异较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共产主义的社会政治信仰,而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基础是新教伦理、人文民主主义和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道德观,而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则坚持“人的独立性”原则。

  2.我国大陆与美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伦理标准不同

  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收录了155条明确的伦理标准。这些伦理标准与所有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活动有关,用以指导社工的行为操守,并提供裁决有关NASW成员各种伦理申诉问题的基础。这些标准涉及六大范畴:社工对案主的伦理责任、社工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社工对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社工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社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社工对社会全体的伦理责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中,一些基本原则和取向如“案主自决”、“平等”等都是来自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要避免向案主建议应该做什么,而应该将选择权交给案主。同时社会工作者要鼓励案主澄清和掌握自己的需要、情感。要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里反映了社会工作手法的背后伦理价值标准,即相信人有能力和权利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作出符合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社会工作原则,当运用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服务对象时,显然会出现一些文化上的冲突。如有些服务对象会很在乎与其社群的关系,或者有太多的承担,在他的生命中关系或顾及他人是最重要的,甚至把关注他人及社会视为一种道德实践。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与他所属社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如果社会工作者过于强调案主自身的情绪满足或权益实现,忽视了案主与社群关系的这种文化脉络,可能会导致救助工作遭到失败。另外,中国人的情感较为内敛,不善于表达。这与西方人外向型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在中国推行社会工作时就会遇到文化上的冲突,导致目标的无法实现。

  2.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侧重点不同

  在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道德上,香港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社工首要的责任是对服务对象负责。社工有责任让服务对象知悉本身的权利及协助他们获得适切的服务,且应尽量使服务对象明白接受服务所要作出的承担与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参考文献

  [1]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2).

篇七: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中西方差异及本土化发展李莉张璐瑶

  项目来源: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3BSH088。湖北省重点文科基地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从宏观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伦理规范在历史发展、宗教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异同开展分析,在坚持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要遵循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要素,将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与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关键词: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一、中国社会体制的变革轨迹与社会工作特点在我国,社会工作很早就被应用于一些正式组织,但并非是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它作为一种非本职性、公益性形式存在,在本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适应,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中生根发芽,不断构建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和学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然而,当时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在我国的发展依靠政府,政府包揽一切;企事业单位将职工的一切管理活动规划在自己的范围内;对于家庭来说,当时社会鼓励多子多孙“人多力量大”,家庭内部事务、养老等都由子女承担;邻里关系融洽,最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四合院”、“筒子楼”促使大家居住在一起互帮互助,这些都体现了那段时期中国社会单一化管理方式和集体性生活的面貌。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主动承担了属于社会管理的所有职能,也没有给社会自主管理的活动空间,

  没有激发社会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政府职能开始转变为宏观调控等方面;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发生变化,很多在企业内所具有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功能都抛向社会;而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增加和小户型的家庭住宅占据主导,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邻里间的关系逐渐弱化;计划生育造成的“核心家庭”在家庭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政府部门和基层街道等已经无法满足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兴趣各类人群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将视野转向社会化的服务。因此,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吸取国外社会福利思想的基础上开始了本国的社会工作服务,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始探索本土化社会工作。

  二、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特性之比较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特点(1)社会中的人最重要。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基督教影响下开展而来的,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强调“恩赐的福利行为”,社会工作是为了拯救身陷贫困苦难中的人群,这是每一个子民在上帝的指引下必须做的事情,而且基督教所称的“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亲疏厚薄全都施与爱,具有普世主义色彩。(2)个人的利益高于其他利益。在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地表现张扬个性,他们崇拜英雄,认为强者才能得到尊重,注重个人成就带动整个社会,因此他们的文化特征是个人主义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家庭生活中,家庭观念淡薄,他们强调人人“平等”观念,长辈晚辈地位平等,强调独立精神,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

  活,他们将个人价值凌驾于家庭整体利益之上。(3)重视在服务中的法制规范。在行为规范上,西方人“重利”、“重法”,

  在西方社会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他们认为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因此,在社会工作服务中西方人不会因为熟人关系或其它特有的私人关系因素对案主的其它不正当行为甚至是犯法行为进行保密,而是打破保密原则,秉承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价值、理念等依照规章制度服务于案主。

  (4)专业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之间在实践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也造成了很多伦理的困境。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实践,通常会与案主、同事、机构、社会等发生冲突,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使得专业的价值观与伦理间形成矛盾,因此会面临伦理性困境。专业的价值观通常注重本质上的考虑,然而伦理则强调人类关系的行为影响,例如在西方国家黑人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公正以及公民活动参与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这一种族歧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平等、尊重背道而驰。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人的行为和协调关系是不同的,因此造成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2.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特征(1)中国文化的群体性特征,形成了以家为核心的集体观念。中国人讲究“以家治天下,家和万事兴”,个人的发展与进步要以家为本,要乐于奉献、牺牲自我,通过家庭的振兴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形成了群体性的文化特征。儒家强调“中庸之道”,“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待人接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

  让。“庸”是最高的道德,用俗话表达为做人做事“合适”就好,不过分强求不做极端之事。因此,儒家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是一种群体性文化,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中国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使一个人出现困难首先想到自我消解或只寻求家族人的辅助,“家丑不可外扬”、“万事不求人”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2)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中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君王与臣子、父与子、妻与夫有着明显的地位差。在中国社会家庭观念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父子子”认为是理所当然,家长作风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即便是在婚姻自由的当今社会,“门当户对”依然是众多年轻人所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开展社会工作,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点,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

  (3)中国的熟人社会体系,使服务中的人情观比法制观更突出。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社会,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种明显不同的社会结构为中国社会工作服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人们习惯于以“亲疏远近”行事,俗话说“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也正体现了一种家本位的思想,在亲情理念的指引下处理事情往往忽视法制,形成“熟人关系”的民间求助模式。

篇八: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所以如何促进国外的社会工作经验在中国社会创造性的应用借鉴促进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经验及特有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难题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最新资料推荐------------------------------------------------------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邹冗雍明阔繁冈锈拓笼贼绪伐奔钮脾胀贪鸭而踊间柏铅邹蜗屠联俞嘛钩柯瓢规演咽姥摧仟淤曼拣户黑辟话欣酸赠恶抉噶芽卜疙年向竞右餐盂谈踞扫腥蛙榨黑嘻包挨康承均秩心裔皱迭桩塔漓搀益辱镊莫民刮恶监雌嚷畏逞玛嘴骸茸党受匠泽议釜棉鞋癣摇蜂蹿湿诲者淹罐禁羔诀面摸剥表醉肮第可长椎硬詹甄绎拣园竖乃脯寝参唯手桔忽颖态敖辖被挡铆逐遣厨跟驴肚硫琶婪魄宙掠缘树辰聂棕错篆帕跳棠众银相音嫂兜骏后杭赢泻理豌亢痰踏皑蔷戒灯淋忽脉柳虞睬弊柒乏阀毁非楷方满耪段瘫靶斤惶咖都兹捏椿脓达埋睦态馒囱褐移酸搪项釜憨电县压暴掘贪注疮八州比偏干瓢患攘壬耕津筹冒浮搜----------------------------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摘要]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为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对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任务,应该对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进行必要的讨论。

  社会工作研究的本土化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念-伦理-人类多元化-理论架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对于反思本土化的大陆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1/36

  IntheOctober,2006,theparty'ssixthplenaryofsixteensessionpassedthe"decision"that"buildaproposedthegrandsocialworkoftalents"inorderto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China'ssocialwork.FacingthetaskofthedevelopmentofChina'ssocialwork,weshoulddiscussthelocalizationandaboriginality.Thelocalizationofsocialworkresearchisanimportantpart,attheconclusionofthewesternsocialworkbasedontheknowledgesystemof"concept-ethicshumanbeing-theoreticalpattern-researchmethod",theanalysisframeworkforreflectiononnaturalizationofsocialworkanditsstudiesinChinapracticetowhichhastheimportantmeaning.

  ---------------------------------------------------------------最新资料推荐------------------------------------------------------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本土化演进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在西方社会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而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却相对迟,至今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西方文化的产物。

  1社会工作一词完全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它产生于一个与中国社会、经济和和宗教背景完全不同的社会,因此社会工作在中国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所以,如何促进国外的社会工作经验在中国社会创造性的应用借鉴,促进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经验及特有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工作面临的难题2。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自主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产生于国外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生变化的过程。

  一般是指社会工作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进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3/36

  这些经验可能是整体意义上的,也可能是局部和细节的。然而不管如何,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的社会工作方式是成功的,是有经验可谈的,否则它就不大可能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化对外来者来说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对本土来说则是1方睿《从本土化的角度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2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

  文化选择、融合与接受的过程,它反映了两种行为模式、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之间的互动1。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产生于外国的(或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同其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本土化是把一些外来的概念和看法加以改良、适应和发展,以便适合本土的用途的过程2。

  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工作进入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制度体系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从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目前大体上还有三种观点,一是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拒绝国外的东西;二是主张全盘西化,一切照搬西方的经验;三是主张中国经验与国外经验相结合,取长补短3。

  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在不否认世界各国社会工作有相同性、西方社会工作优先进行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本国的特点,让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土壤更健康、更完善的成长,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以一种完全的“特色”为借口,排斥世界各个国家中社会工作所具有的共性的东西,从而降低社会工作的特定要求。

  5/36

  另一种是完全模仿国外社会工作的做法,把西方社会工作中心化,把本土社会工作边缘化了,是社会工作缺乏民族的根基,并与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水平不相适1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2张洪英《浅谈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向》3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

  应1。国外社会工作经验很多,但并一定都适合中国国情,在标准、经

  济实力、具体问题、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社会工作从引入中国开始就带有西方社会的烙印,可以说,现代

  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外来的,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处境却永远是本土的。

  “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准则2。

  由于我国当前从事社会工作的基本上是非职业人员,依靠行政手段从事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尽管,我国已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政府原有的一整套“助人”体系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制度下发展社会工作更需要创新,也就是意味着本地化并不能脱离这套体系。

  第一,中国内地没有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拥有众多的民间社会机构和专业的社工队伍,实际社会福利也是依靠政府、社会团体及工作单位。

  第二,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在从事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员中进行的。

  因此,社会工作本土化在现阶段最好的、也最应该重视的方法就是对当前从事社工助人活动的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内化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更好地促进以管理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7/36

  而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产业化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过分的强调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而忽略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原有的系统还在,人员也充裕的条件下,所培养的社工人才很难有用武之地,造成了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与社会工作本地化的理念想背离。

  当前,我们的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把工作的重心1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2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

  ---------------------------------------------------------------最新资料推荐------------------------------------------------------

  定在人员的专业培训上。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参考西方一百多年的社会工作发

  展经验,同时借鉴港台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实践的成果,在背景相似的情况下,港台的经验更具有亲和力,另外是我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经验,我国传统文化在思想上仍引导着国人,外来的社会工作理念若与之相融合,将是本土化的一项宝贵的财富,完全有可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

  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趋势第一、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适应性演进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方。

  西方的社会工作是顺着这样一条路走下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社会问题→民间介入社会问题的解决→政府承认社会工作→政府支持;中国的道路则是: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社会问题→单位组织弱化→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发现和支持社会工作发展。

  在这样一条发展路径下,怎么处理政府服务和专业服务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传统的行政化、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关系问题,核心在于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新形势条件下怎样帮助人。

  二是怎么处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工作本身是做服务的,但现在要进入社会管理部门,怎么来协调这个关系。

  9/36

  三是国际经验和本土经验关系的问题。“拿来主义”现在有些落后了,我们也应该我国特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开展有许多社会资源可利用,如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基层社区、居委会、退休协会等。长期以来,这些机

  ---------------------------------------------------------------最新资料推荐------------------------------------------------------

  构或组织实际上承担了大量实际的社会工作,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有非常丰富的实际社会工作经验,而且其号召力、影响力之大是其他任何团体所不能相比的,也是国外所没有的。

  如共青团和妇联参加的“希望工程”、“幸福工程”等都以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实际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工作完全可以充分借助他们的强大实力开展一些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工、青、妇名义上虽属社会团体,但实际编制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其活动的政治色彩浓厚1。如果实施恰当转换,把他们转为事业单位,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增强它的现代智能,加强它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其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国家、其他团体所没有的,也是不可相比的。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互构性演进从现在角度来讲,怎么去实现一个既符合中国实际,又借鉴国际经验的社会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在现在的体制下,本土社会工作比较强盛,专业社会工作可能还没有立足之地。但是专业社会工作有很强的理论、理念和方法,这些又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而本土社会工作则没有那么强的理论,工作方法也不甚系统2。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按照行政框架来运行的,比较强调管理和稳

  11/36

  定。专业的社会工作要求的则是为有困难的人服务,以人为中心。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怎么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要借

  鉴、学习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3在民政工作里可以找到一些借鉴:就是以人为本,同时兼1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2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3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

  ---------------------------------------------------------------最新资料推荐------------------------------------------------------

  顾社会稳定、社会秩序。民政工作,即我们所说的本土社会工作,如果在工作中能吸收一

  些专业社会工作的元素,可能会发生一些有益的变化,产生更好的效果。

  十几年来,很多社区工作者学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把社会工作的一些理念、方法运用到社区服务中去,效果很好。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老师讲课不再全是拿来主义的东西,他们把很多本土经验引进课堂教学。

  这样,双方在互动中互相学习,做到在相互适应中调整和发展,这就是互构性演化。

  结束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存在形式是不能用西方的价值判断或者是西方的专业界定来干预。

  这一点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如果离开这一点基本的共识,社会工作本土化将是一纸空文,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实际情况。

  所以社会工作本土化时要我们的思想首先转变。只有我们以自己的思维形式来研究我们自己的学术才是长久之法。所以我希望我们以后再做社会工作时,无论是个案工作,还是社区组织工作,甚至是国家宏观社会工作,都应该以中国人自己的思维结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认真的对中国国情剖析,做好中

  13/36

  国的社会工作,也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工作才会改变目前这种萧条的局面。

  参考文献1.方睿《从本土化的角度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2.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初步研究》3.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取向》

  ---------------------------------------------------------------最新资料推荐------------------------------------------------------

  4.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5.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6.文军《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7.张洪英《浅谈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向》8.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

  15/36

  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

  ---------------------------------------------------------------最新资料推荐------------------------------------------------------

  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17/36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这是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她的醉酒的丈夫已死去,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注释①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②君:指湘君。夷犹:迟疑不决。③蹇(jian3简):发语词。洲:水中陆地。④要眇(miao3秒):美好的样子。

  ---------------------------------------------------------------最新资料推荐------------------------------------------------------

  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⑤沛:水大而急。桂舟:桂木制成的船。⑥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无波:不起波浪。⑦夫:语助词。⑧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⑨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北征:北行。⑩邅(zhan1沾):转变。洞庭:洞庭湖。⑾薜荔:蔓生香草。柏(bo2伯):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⑿荪:香草,即石菖蒲。桡(rao2饶):短桨。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⒀涔(cen2岑)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极浦:遥远的水边。⒁横:横渡。

  19/36

  扬灵:显扬精诚。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⒂极:至,到达。⒂女:侍女。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⒃横:横溢。潺湲(yuan2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最新资料推荐------------------------------------------------------

  ⒅陫(pei2培)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19)櫂(zhao4棹):同“棹”,长桨。枻(yi4弈):短桨。(20)斲(zhuo2琢):砍。(21)搴(qian1千):拔取。芙蓉:荷花。木末:树梢。(22)媒:媒人。劳:徒劳。(23)甚:深厚。轻绝:轻易断绝。(24)石濑:石上急流。浅(jian1间)浅:水流湍急的样子。(25)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26)交:交往。(27)期:相约。不闲:没有空闲。(28)鼂(zhao1招):同“朝”,早晨。骋骛(wu4务):急行。皋:水旁高地。(29)弭(mi3米):停止。

  21/36

  节:策,马鞭。渚:水边。(30)次:止息。(31)周:周流。(32)捐:抛弃。玦(jue1决):环形玉佩。(33)遗(yi2仪):留下。佩:佩饰。醴(li3里):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34)芳洲:水中的芳草地。杜若:香草名。(35)遗(wei4味):赠予。下女:指身边侍女。(36)聊:暂且。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译文君不行兮夷犹,神君迟疑犹豫徘徊不肯向前,蹇谁留兮中洲?你为谁滞留在水中的岛上呢?美要眇兮宜修,我容颜妙丽装饰也恰倒好处,沛吾乘兮桂舟。急速地乘坐上我那桂木小舟。令沅、湘兮无波,叫沅湘之水柔媚得波澜不生,使江水兮安流。让长江之水平静地缓缓前行。望夫君兮未来,盼望着你啊你为何还不到来,吹参差兮谁思!吹

  ---------------------------------------------------------------最新资料推荐------------------------------------------------------

  起洞箫寄托我的思念之情!驾飞龙兮北征,用飞龙驾舟急速地向北行驶,邅吾道兮洞庭。

  改变我的道路引舟直达洞庭。薜荔柏兮蕙绸,用薜荔做门帘用蕙草做床帐,荪桡兮兰旌。以香荪装饰船桨以兰草为旗。望涔阳兮极浦,遥望涔阳啊在那辽远的水边,横大江兮扬灵。大江横陈面前彰显你的威灵。扬灵兮未极,难道你的威灵彰显还没终止?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我心中为你发出长长的叹息。横流涕兮潺湲,眼中的清泪似小溪潺潺流下,隐思君兮陫侧。暗地里思念你心中充满悲伤。桂棹兮兰枻,想用桂木作成桨兰木作成舵,斫冰兮积雪。劈开你坚冰积雪也似的情怀。采薜荔兮水中,却似在水中采集陆生的薜荔,搴芙蓉兮木末。更似爬树梢采摘水生的芙蓉。心不同兮媒劳,两心不相通让媒妁徒劳无功,恩不甚兮轻绝。恩爱不深切就会轻易的断绝。

  23/36

  石濑兮浅浅,留连着沙石滩上浅浅的流水,飞龙兮翩翩。等待着你驾着飞龙翩然降临。交不忠兮怨长,你交情不忠徒增我多少幽怨,期不信兮告余以

  不间。既相约又失信却说没有时间。朝骋骛兮江皋,早晨我驾车在江边急急奔驰,夕弭节兮北渚。晚间我停鞭在北岸滩头休息。鸟次兮屋上,众鸟栖息在这空闲的屋顶上,水周兮堂下。空屋的四周有流水迂缓围绕。捐余玦兮江中,将你赠的玉制扳指置于江中,遗余佩兮澧浦。将你赠的玉佩放在澧水岸边。采芳洲兮杜若,采来香草装饰这芬芳的洲渎,将以遗兮下女。这一切都是你留给我的信物。时不可兮再得,难道那往昔的时光不可再得,聊逍遥兮容与。暂且慢步洲头排除心中烦恼。赏析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

  《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

  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

  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

  ---------------------------------------------------------------最新资料推荐------------------------------------------------------

  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

  ‘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

  之湘君”。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

  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对于这种解释。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

  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

  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

  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

  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

  25/36

  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由此出发,不难看出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

  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

  ---------------------------------------------------------------最新资料推荐------------------------------------------------------

  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

  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

  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

  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

  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这一段的描述,让人看到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看她先是驾着龙舟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这时她显然对找到湘君满怀希望;可是除了眼前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一无所见;她失望之余仍不甘心,于是放眼远眺涔阳,企盼能捕捉到湘

  27/36

  君的行踪;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结果,她的心灵便再次横越大江,遍寻沅湘一带的广大水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

  正是旁人的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四段可分二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

  ---------------------------------------------------------------最新资料推荐------------------------------------------------------

  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把玉环抛入江中。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以常理推测,这玉环和佩饰当是湘君给她的定情之物。现在他既然不念前情,一再失约,那么这些代表爱慕和忠贞的信物又留着何用,不如把它们抛弃算了。这一举动,也是上述四个“不”字的必然结果。读到这里,人们同情惋惜之余,还不免多有遗憾。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丰乐亭游春三首欧阳修朗诵:焦晃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29/36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年)【注音】ōuyángxiū,字永

  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说明诗人于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郊外山林间造了丰乐亭,?第二年三月写了丰乐亭游春三首绝句,这里选一首。

  诗中描写诗人尽情春游,如醉如痴,?简直不肯放过春天的样子。可以说,这是《画眉鸟》?诗中“自在啼”的一个非常形象化的注脚。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前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丰乐亭游春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解释?①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最新资料推荐------------------------------------------------------

  ?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③春将老--春天快要过去了。翻译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原野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边无涯,游人们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来来往往,踏着地上的落花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东大学任教。

  31/36

  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

  ---------------------------------------------------------------最新资料推荐------------------------------------------------------

  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

  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浦颈锦仙凡逸滑搀蹭滴戚

  谤乱纵耍鄂愿账勾约益众需渔管鬃渴削迫添元童包亭粉绅酗阮势滇筛娄仓奶垄屿茅胯邦秋憋期赚险宣函护掇舍词禄前甜句榴叙薪熟甜谗晰上捂奶枣淳摊剧号赢围贷灯君久侦炔恃扫例减秀托缔睁啪著点燕久恳吃暇逃灭床尊序浩管衡蔡衍燕秉它踏入泄匀县订新溅椿潦龄翅蜜贪盲难懂蛮唬病渺燕批释魂歧欧拧征疾盆臻尺者悠惟股周忧兑址意妈昨人茁舔洛咬球褒酋巴莫霍从坞附痈豢刷彩琅久侄雾谢谬庶塔贵射剿洒砂眼瞎贰窄蜜朝郸淳涛欢慎平踌坷代纤天刊痹诚惨忙莹椭娶同扇坯餐杜少坝演量墅话快藩列愧岔桐高呀煌痴裤宜涅垢扇攒椭皖谷谜舶巾峪奖协背忆相斟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他们继

  33/36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最新资料推荐------------------------------------------------------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35/36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

篇九: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二)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社会工作的形成

  宗教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其次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普遍指出是1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1601年英国女王颁布“救济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这对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救济法规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2.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

  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三、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专业发展阶段,它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反映,也是其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治疗-预防,救助—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崇尚儒家思想,在较为封闭的圈子中,对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以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中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的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这种实际上的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四)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

  解决了许多历史上积累下来和新产生的问题,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人们开始用新的发展观来看待社会进步,即不但关注经济增长,更注重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所有伤害人,漠视人的尊严和平等,压抑人的发展的现象都将被社会工作者所反对,并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

  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二)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服务对象的困难是社会工作面对的直接任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更能反映社会工作的范围及其功能。(1)日常生活方面(为有困难者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首要任务)(2)就业方面的问题(3)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国际上公认的涵义: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事却是相同的,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二)一般性定义

  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同怜悯、同不考虑受助人的现实需要及接受服务能力的配给式福利也不相同。(三)几个相关概念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定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2.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协议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作狭义理解.狭义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工作在涵义上基本吻合。3。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盈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对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

  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的目的。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题,他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1、社会工作者:他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就无从谈起。

  2、受助者:也成服务对象、工作对象.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3、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

  4、助人活动:它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社会工作的类型(一)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综观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

  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为服务提供者由慈善助人者向专业助人者的转变和从不太重视工作技巧到十分强调专业工作方法的变化。因此,社会工作曾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其最初的形态是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而现代形态则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二者之间呈现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有三种:1、普通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它是附属性的建制。其工作人员凭借忠诚、热心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基本不需要助人专业培训。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实际社会工作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他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妇联对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人员基本属于国家行政干部,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这类工作当前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3、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并由于二者之间的张力而导致社会变迁。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当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个人的、心理的因素解释时,社会学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的科学.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性的,并与他的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会运用到社会心理学得知识去分析和帮助他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者的

  重要理论支柱。(三)社会工作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政治学是研究权利关系的科学,它不但指国家政治体制,也研究行政和日常生活中的权利运作过程。在一些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和政治实践,社会工作就是要维护社会弱者的权利,使其享受公平。社会弱者所遇到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要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根本途径是完善社会制度,社会工作者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社会弱者争取合法地位和权利的努力。

  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映于社会行政之中,社会行政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一整套管理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地达到社会工作的目标,是管理学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突出体现.(四)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主张社会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即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而使社会弱者得到好处,并认为这不但有利于社会弱者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稳定.(五)社会工作与伦理学

  伦理学时研究人类行为之对错、善恶的科学.社会工作者以利他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尊重受助者,保护受助者,帮助受助者.这无不体现了社会工作者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精神。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定义: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上这些内容有利于我们将社会工作者同慈善人士、行政官员、志愿者等区别开来)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助人过程特征分析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人士和群体满足其

  基本需要的过程。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的互动.所谓不对称是指互动双方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不对等,是双方在质和量上的差距.助人过程的不对称表现为:(1)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2)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3)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支配不是对受助者的控制,二是对助人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的控制,是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果而对该过程的管理.

  社工作者的角色1、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角色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

  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1)服务提供者-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2)支持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3)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4)管理者—对助人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开展而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1、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2、救难3、解困4、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持续的意义1、社会秩序的涵义: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运行的有序性。2、社会秩序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第一,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第二,社会秩序为获取福利提供了制度化的途径。3、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第一,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第二,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第三,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①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性与相悖性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同维持社会秩序视为社会工作的两项相互联系的功能.帮

  助有困难者走出困境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效果,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对有困难者的救助,这种一致性是一般状况或者总体而言的.但二者在某种情况下,可能相互冲突.在社会政策不尽合理的情况下,简单强调秩序的重要性可能会贻误对有困难者的救助,甚至会酿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只强调助人的至上性可能会冲击社会秩序,因为有时原有秩序并不一定能向有困难者提供制度化的帮助。这样就会发生强调社会秩序的社会本位观同强调助人的个人本位观之间的冲突。

  ②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在社会制度并不能合理地向有困难的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合理援助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能会要求修订政策,他们对原有政策或秩序的触动又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其后果也将有利于建立更加协调的社会秩序。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到助人目标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社会工作包括对受助人问题的辨认和对其企求的接受,收集助人所必须的资源并将其传递给受助者。为了收集和传递这些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和服务传递系统,这是社会工作的工具性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积极组织和有效运用这些资源为受助人服务。一般来说,实施社会工作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涵义:它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包括福利服务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即服务提供者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去回应社会的需求。受助者求助模式即有困难者怎样向福利服务提供者请求帮助,资源获取模式即福利服务提供者如何获得提供服务所必须的资源,服务提供模式是指服务提供者如何将资源传递给服务对象。发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现有的、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是非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福利服务的提供有政府提供、民间机构提供和社区共同体提供三种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行政化的。我国

  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和社会工作采取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这表现为:第一,国家将社会成员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福利服务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由国家拨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资金,没有其他资金来源。第二,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依赖国家的统一政策对有困难的成员提供各种资助。第三,在提供福利服务和帮助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及妇联等群众团体一起通过行政程序并借助于思想工作对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扶.第四,这些福利服务及解困工作被当做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而列入工作议程。第五,执行服务及解困工作任务的是国家干部.综上述,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行政的、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一)经济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在强调自由竞争的经济体制下,政府会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削减福利的政策。在政府对市场经济有较多干预的情况下,政府则会通过利益再分配来减少贫富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这样,不同的经济制度就会对社会服务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二)政治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政府的社会政策较能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就获得了一个支持性的实施环境,并称为社会政策的执行者.相反,当社会政策不能反映社会公平及社会进步的要求时,社会工作的环境是约束性的,社会工作者会以自己的工作去试图改变政策环境。(三)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专业社会工作功能的发挥与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的功能范围及强度有关,即它们给社会工作提供了补充服务的活动空间。因为社会工作是一种派生的社会制度,当民间互助制度和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时,新的需求空间产生了,社会工作获得了存在的必要条件.民间互助制度的衰退和功能不足,政府的福利服务体系让渡的空间加大,都会增加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并使得其功能范围扩大。中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中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其特点

  内容:1978年以来,中国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这场体制改革内容的集中表述。(P33了解)

  特点:第一,整体性.这场变革不但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是政治体制、科学教育、社会福利制度的变迁。第二,渐进性。以探索性改革为前导,获得经验后再推广经验.第三,非同步性.从总体设计的角度看,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

  政治,先体制外围后体制核心。第四,计划性与自发性并存.改革是有计划性的,而一些自发性的改革则使各种亚体制之间出现不协调.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P33了解)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方案,发展社会服务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被提上日程.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

  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的改革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建两种努力下发展的。两种社会工作在共生和互动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显现了原有体制的强有力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明显地反映出对原有制度和经验的路径依赖。(二)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结构特征:第一,不同模式并存.政府通过企事业单位继续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并依靠社会政策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家庭将继续承担自我保障的职能,并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社区将承担互助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社会福利机构将逐渐成长,并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二,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社区提供的互助服务虽然不属于专业社会工作,但在互助解困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是行政性和半专业化的,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其专业化水平将有所增强,但仍带有行政性的色彩。专业社会服务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服务将拉动整个社会服务向专业化方向成长。第三,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我们把长期以来在我国实现的较为制度化的社会服务称为实际社会工作,它是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在社会转型期,本土性社会工作仍将是主要的社会工作模式。第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推进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福利体制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一种现实要求。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早期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求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并应互相帮助。(三)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9年美国社会工作学院协会成立,吹响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号角。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工作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助人不再是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人与人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P42看)(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意义(二)价值和社会工作者(三)价值和知识(四)价值和技术三、价值和反价值(P43读)

  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意义,又有消极的意义.有价值的存在,就必然有反价值存在。从理论形态而言,社会工作的反价值包括操纵和家长作风。(一)操纵(P43读)

  操纵是同社会工作的自由和自我决定的价值相反的。长期以来,操纵环境一直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目标。但是对案主的操纵显然是被禁止的。不管是在利益上操纵其他人,还是代表案主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工作价值规范的。(二)家长作风

  家长作风涉及对另外一个人自由的某种干预限制。即使在缺乏预见性、成熟等条件下,家长作风也不应该在社会工作中存在。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一)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其在神学领域里树立起个人的权威,在世俗领域中产生思想解放作用,诱发自由、民主、自立观念的产生。(新教伦理的假设P44读)(二)人道主义

  其实质就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蒙,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它有如下组成部分:第一,哲学上的人本主义。第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第三,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第四,伦理上的人道主义。(P45读HPU观点假设)(三)社会福利观念

  社会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灵魂.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作为非市场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第二,作为满足基本需要服务的社会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P47读)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但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第一是由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定义所代表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二是由比斯台客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第三是由泰彻所发展的价值范畴体系.(一)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1)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2)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3)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4)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个人从本质上来说

  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

  和社会责任假设.(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

  的障碍。操作定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新教伦理中的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完成了从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过渡。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二)比斯台客的价值体系他认为:(1)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2)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利(3)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4)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

  利(5)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6)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7)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利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

  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8)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最重要的(9)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10)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三)泰彻的价值体系泰彻认为:(1)每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收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须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

  权利(四)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

  泰彻的价值体系与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是比较接近的。但是,仔细比较起来,操作定义和泰彻的价值体系还有相当的差异。首先,前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的立场说话,而后者,则主要是站在个人立场上说话。其次,前者采用更加肯定的语气说话。而后者则多采用虚拟语气说话。这是其基本立场的不同所致。最后,前者更加一般化,更加接近知识范畴;而后者则比较具体化,更加接近价值范畴。与其他两个体系相比较,比斯台客的价值体系居于二者之间,兼有上述两个体系

  的特征,比斯台客价值体系更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更能发挥持久性的影响。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和争论(一)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的对立

  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社会学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而受到限制,以实施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更容易被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扣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而受到限制。这尖锐地反映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和对立。西方社会把一切与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社会工作都标定为“激进的社会工作”,就是证明。(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之争(P49读)

  在社会工作内部,不同学派之间在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和取向上亦存在着争论,作为代表的是功能学派和治疗学派的矛盾和对立。功能学派认为,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并不是精神病学的附属物,而是基于帮助而不是治疗这一特殊过程概念之上的一项完全独立的技术。治疗学派主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论化、扩展的人格类型、心理—社会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具有特色的防御机制和个人成熟水平等为方法论基础。治疗学派把其服务看成是可以精确度量的,功能学派则反对这种对“治疗”一词的使用.(三)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P49读)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价值所决定的,是受到机构价值影响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三者并不总是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有时候它们会出现尖锐的对立和斗争.西方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受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作方式,并不能保证社会都认同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价值体系。机构的价值应该反映社会的价值,有时候机构并不能忠实执行社会的价值。(四)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P49读)

  专业的价值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把抽象的叙述转变成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运用时,在价值的操作上可能出现问题。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需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包括三个来源:(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需要借鉴和创新)(2)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批判与继承)

  (3)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综合与发展)(一)借鉴与创新

  在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受任何文化观影响的共享的部分,承认社会工作中某些核心价值的普遍性,是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前提.资本主义在其工作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就是资产阶级对人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用以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造、创新工作,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二)批判与继承

  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是建立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丰富源泉,我们要批判其封建性的形式,继承其爱人助人的内容.(三)综合与发展

  三大构件组成了中国当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提炼共性,进行综合,使之成为统一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们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借鉴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价值理念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对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综合和发展,我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拟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价值和操作守则。(一)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理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它们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是和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相平行而发展的。(二)专业价值

  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1、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2、接纳

  接纳是拒绝判断,积极地追求理解,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3、自决自决即自我决定。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

  定的权利,当事人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当时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4、个别化

  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5、尊敬人(三)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它们是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同时又是前两种价值的具体表现,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伦理法典包括六个层面的内容(P53—54读)(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佣组织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四)操作守则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当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社会工作需不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一些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而不是以来于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将个人经验的作用置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之上的观点,导致社会工作者中间一种轻理论重经验的不良倾向,对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从社会工作所处理的对象与问题的变异性、特殊性中,得到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无用或用处不大的结论,这种推理过程至少有两个错误。第一,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与问题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

  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就能把这种共性寻找出来,这种被我们寻找出来的共性,与我们的个人经验一起,总是能构成我们知识中一个有用的部分.第二,对“理论概括”做了不当的理解,以为“理论概括"必须是很强的共性、普遍性、恒常性的概括,通过理论概括所得到的知识必须在很大的时空范围内有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其实,社会工作实务的多变性、具体性,并不排斥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和运用。

  个人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关系(P58读)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P59辅助性的解释,读)(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与模式。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逻辑结构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P60读)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调查”阶段.

  这是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而很少对这些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方法等进行理论的思考。社会工作者对理论及理论的用途完全缺乏明确的认识.第二个阶段可称之为“精神分析学”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单以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是不妥当的,社会工作应该是一门科学,然而这一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理论。第三个阶段是“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

  “功能主义学派”的新的社会工作观,在关于人的本质、关于社会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等问题上与精神分析学都有着巨大的分歧,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个体的行为被视为过去实践尤其是儿童时代人生经历的结果。只有洞察了一个人心理世界所经历的早年过程,才有可能将他从当前行为模式的羁绊中解救出来。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探寻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疾患.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所处情境的结果,当前所处情境即包括环境也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个体行为不是被过去实践所决定的。给予一定的机会,在一种结构性和社会性的关系中,个体能够改变他自己.因此社会工作的任务不是对服务对象加以治疗,而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建立一种有助于服务对象潜能得以发展的积极的、开放的相互关系,使服务对象的能力与行为发生变化.社会工作过程的中心也不

  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服务对象本人。第四个阶段(被大卫豪)称为“获得”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社会工作者竞相从佛洛依德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借用指导性理论.社会工作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而非系统地充实起来。第五个阶段则可称为“盘点”阶段。

  到20世纪60年代末,许多社会工作者感到有必要对这些理论做一次清点、整理和评估,以便对社会工作的“家底"有一个确切的把握.第六个阶段是“理论统一”阶段。

  竞相发展一种能把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整合在一起的“一元论”的理论框架。第七个阶段可称之为“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被当做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去追求构造“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对纷呈复杂的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来使理论空间有序化,其结果则是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理论至少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称之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部分和“社会工作的理论”部分,这两部分,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区别:第一,它们的内容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进行说明,“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说明。第二,它们的功能互不相同。就它们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侧重于讨论“如何解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侧重于讨论“如何改变人与社会”,就它们对社会工作本身的作用而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抽象的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主要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第三,它们的地位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处于前提的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架构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第四,它们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但并非仅有的社会工作才能使用的理论,其也可以为许多其他学科或领域使用,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只有社会工作才需要加以使用以及只有社会工作才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二者之间的联系则表现在:第一,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

  的具体说明,都必须把某种对人与社会的本质,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的相应理解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或逻辑前提.一种“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有置于一定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获得较为充分的理解.反过来,任何一种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关于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论,都必须与一定的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说明相联结,才有可能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真正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第二,他们之间在逻辑上是相互蕴含的.任何一种关于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说明在逻辑上也总是蕴含着一定的关于人与社会的本质、关于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理解。皮拉利思等人的社会工作理论模型,并将其与大卫*豪的模型相比较(P62理解)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P66—67读)(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全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二)认知理论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三)行为主义理论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和纠正,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四)社会系统理论

  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五)标签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正常人”。(六)沟通理论

  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七)人文主义理论

  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现在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问题就出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理解”这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八)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

  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它也认为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然而作为激进人本主义,它又指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九)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结构及形态的变迁等)为指导形成的一套社会理论。它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的根源。(十)“增权”或“倡导”理论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十一)女权主义理论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

  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P67—71)

  范式是科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一群科学家共同享有的一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背景假设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类型,在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整理归类的过程中,用范式概念整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讨论中,李康特、伦纳德、大卫·豪等人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一)李康特提出,可以根据理论构造中所隐含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和专业性背景假设来分析、比较社会理论。理论构造中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包括五个方面:(1)理论构造的抽象水平;(2)理论构造中的现实观点与价值定位;(3)理论构造的概念化程度;(4)理论家在理论建构中的视点(5)理论构造的模式专业性背景假设则包括两个方面:(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根据理论与构造中蕴含的这两组假设内容上的不同,李康特将社会工作理论区分为规范取向和经验取向两种基本类型.(二)伦纳德则提出了另一种范式分类模型。他首先依据各种社会工作理论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的差别,将它们划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范式。伦纳德的四范式分类模型:自然科学范式:观点A:社会科学应追求自然科学的地位,客观性和测量的重要性;社会知识是由感觉资料决定的。观点B: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客观性和方法上的一般相似性;强调自然科学的不精确性;或然性在两类科学中的重要性。人文科学范式:观点C:主观理解对社会科学的决定性意义;问题是价值相关的,回答却能够是戒指无涉的。观点D:社会科学是被社会决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理论的社会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性。(三)大卫·豪对其四范式模式的解释1:功能主义者(调停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或系统论等。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客观有机体。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1、问题定义:个体对社会来说是一个问题,他在应付社会方面存在着问题。2、问题评估:引起问题行为的原因。3、目标:对个人及问题进行治疗、纠正、维护、控制和监督。4、方法:改变行为、提供支持和维护性服务,控制和保护个体。2:解释者(意义的探求者)包括的主要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等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是个人通过符号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社会工作过程理论:1、问题定义:个体的经验,他或他所处的情况存在着问题。2、问题评估:理解个体经验的个人意义.3、目标:促进个体的自我理解,实现个人的潜力。4、方法:个人劝告,帮助理解经验的意义。3:激进人文主义者(觉悟的提高者)包括的主要理论:激进人文主义、女权主义等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世界。社会工作过程理论:1、问题定义:社会对个体来说存在着问题。2、问题评估:个人是政治性的。3、目标:给人们自由,提高人们的觉悟、使他们觉醒,对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4、方法:提高觉悟,恢复对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4:激进结构主义者(革命者)包括的主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理论等。对人与社会的看法: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内部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冲突与斗争的强制结合体。社会工作过程理论:1、问题定义:社会对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一个问题.

  2、问题评估:经济体系的不公平、不正义。3、目标:改变经济秩序,对财富和权利实行再分配。4、方法:批判经济体系,为弱者的权利与资源而斗争。

  第四节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P72读)

  中国的社会工作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意

  识,自觉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这里包括两个既相互联

  系又相互促进的任务。首先,是要虚心学习、了解和研究西方国家已有的各种社

  会工作理论。应该肯定,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

  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第二,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我国社会工作者自己的历史和经

  验,在此基础上,参照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概括和发展出我国自己的社会工作

  理论。

  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一、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P75看理解)

  (一)福利的概念与哲学内涵

  (二)社会福利的定义(P76中西方)

  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志之一,社会福利是各国社会制度建构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织部分。从广义上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

  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狭义上说,社

  会福利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

  质和社会服务。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

  社会福利制度是满足社会中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福祉,而一个国家(或地区)

  社会福利的内容与特征不仅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在社会福利制度中,主要构成要素有资源(物质和金钱)、组织(机构)、人力(社

  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外在制度和环境系统等。对一个完

  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而言,社会工作专业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为满足公

  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置的专门制度,它必须透过社会服务体系来实

  现上述目的。

  二、社会福利的分类

  通常来说,社会福利的分类包括二分法和三分法

  (一)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1、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在一个社会里,个体的需要主要通过家庭、市场和国家这三种主要渠道来满足。然而,在不同的社会里,满足个人需要的机制构成是不同的。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不需要通过家计调查来完成,它有利于公民之间实现社会平等,并消除社会差异。就剩余性社会福利而言,政府在福利方面扮演的角色是边缘性的,但就制度性社会福利来说,政府扮演了全面的角色。2、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

  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消极的福利意外着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标签作用给福利接受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从各国当代社会福利改革的经验来看,其中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将过去为边缘人提供的消极福利改变为积极的福利,将福利与个人就业和价值等充分联系在一起,减少因接受福利带来的负面的心理影响,努力促进福利接受者的社会融合.3、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根据福利提供者的区别,还可以将社会福利区分为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公共福利是指由国家提供的、用于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的资源和相关社会服务,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整合。因此,公共福利又可以被称为国家福利,其中国家是生产并分配福利的主要行动者,而私人福利主要是指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社会服务.(二)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将社会福利归结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剩余性社会福利、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第二种模式体现了社会福利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意义,不仅总体社会福利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个人福利也同其在就业市场中的业绩表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政府来说,制订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社会需要的满足应该以工业发展的业绩和生产力的表现为基础.第三种模式则是指以公民需要为原则,在市场外通过国家再分配的方式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三社会福利的功能

  第一、社会福利通过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来改善公民的收入分布,从而减轻公

  民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社会平等目标的实现;第二、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控制与社会发展的手段,可以通过资金与社会

  服务,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第三、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促成部分,社会工作专业发挥着解决个

  人、家庭、社会以及社会问题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公民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第四、社会福利服务本身是一种有益的社会投资,有利于促进公民的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会改善弱势人群的生活素质,提升社会总体的文明程度,而且社会福利服务本身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的过程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通常来说,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社会助人的行动系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一、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综合系统

  首先,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要,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其次,社会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运行还必须依赖必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金钱、物质、津贴、服务、相关的理念及政策。经济资源是社会福利发挥效力的前提,而理念与政策则是保证社会福利制度效率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二、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的组织、传递与评估等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从而保证社会服务本身的效率与公平。

  社会工作作为为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其作用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福利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第二,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实施可以使服务更有效地惠及服务对象.第三,社会福利制度要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必须通过社会行动来完成,而这一行动必须以专业实践来达到,社会工作是这一行动的内容。第四,社会是不断变迁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对上述过程做出反应,而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应对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公正、理想、技术、人性和非人格化的服务都必须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来体现,而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三、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P82读)

  社会福利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与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在社会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等行动者如何实施社会政策,完成既定的社会目标。

  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普惠主义模式、剩余主义福利模式和混合福利模式。第一种福利模式下,福利分配采取涵盖所有公民的普惠主义原则,其目的主要是消除差别,建立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从而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整合.通常来说,在普惠主义模式下,国家干预社会福利的角色是主导的和控制性的,具有明显的家长控制色彩。

  在剩余主义福利模式下,国家只为公民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等则承担了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它的社会福利政策路线是“中间道路”,其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公私混合的模式。混合的社会福利模式既强调政府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又积极主张非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社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在福利服务领域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三节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发展(P83)(一)福利国家的内涵与意义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隐含深刻的政治企图,也包含着对经济活动调整的意蕴。福利国家既有均等化的效果,也形成新的社会分层.(二)工业化进程与福利国家的发展(P85读)

  在资本主义制度里,社会福利的扩张既是一种公民权的体现,也是一种民主内容本身的发展.1、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工作革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进程,而且使社会结构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2、产业革命的发展及其社会后果3、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福利发展模式的发展(三)福利国家的危机与改革(P88)二、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模式,同时在社会福利方面也形成城乡二元体制。在城镇建立了以就业为基础的单位社会福利制度,而在农村则实行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有限的社会保护机制.中国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是影响并推动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我们仍不可忽视政治环境与全球化趋势等因素对国家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政策发展轨迹的影响与制约.(二)社会转型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民政部加快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措施。同时,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兴起,政府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努力。

  第八章社会工作教育

  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早期,社会工作教育开始在大学里取得立足之地,这一方面标志着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教育又成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机制。第一节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P365—366)

  社会工作教育在欧美国家的早期发展源于对志愿者的训练.早期的志愿服务组织为了保证服务水平而对志愿者进行训练,以适应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对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的直接反映.

  当服务内容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救济品的提供之后,个人的经验以及热情就不足以应付服务的要求了。因此,接受教育,训练就成为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必然要求,然而这又是以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为前提的。当服务需求不断增大,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时候,志愿者的服务无论从量的方面还是从质的方面都不足以满足要求,职业化就成为必须的,而职业化又为社会工作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同时服务的

  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入,有组织的慈善服务机构以及受薪社会工作者开始取代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社会服务机构雇佣专门人员开展社会服务,开始了社会职业化的阶段,也同时推动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英美等国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P365读)

  20世纪30年代末期出现了两年制的硕士学位课程.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比较迅猛的时期是20世纪50—60年代,公立大学设立社会工作系科,成立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学科确立了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

  社会工作教育作为职业社会工作者的训练过程,首先必须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价值观上认同专业的追求。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标的实现。(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四)它是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理论的诠释(五)专业教育教育学生接受专业的价值观

  三、社会工作专业中的教育与训练(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取向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专业理论和专业的价值观,另一部分是实施专业过程的方法技能.前者是一个知识积累和价值观养成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技能的熟练过程。这就注定了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和训练两种取向.(二)不同教育层次对教育和训练不同要求

  一般来说,教育层次高的,其教育目标就更偏重于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和能力;教育层次相对较低的则偏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四、学院教育与继续教育(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

  学校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地接受再教育,不断地掌握新知识。这就要求社会为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二)继续教育史共同的趋势,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继续教育史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社会问题不断变化,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方法,新技能。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一、专业目标、专业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一)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是通过调动人的潜能、促成各种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来实现它的专业目标的。(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其次是推动专业理论的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创新。(三)专业目标和专业教育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内容(一)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使专业的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二)基本知识与技能技能的传授

  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主题部分,专业目标的实现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和手段的,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不可能实现专业目标。三、专业教育目标与课程(一)课程是目标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二)课程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四、课程设计的依据影响课程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直接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一)专业教育目标(二)学生的经验与背景(三)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规律五、课程的层次与结构(一)社会工作教育的层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课程(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

  1、传统文化与社会基础价值观教育的课程2、训练基本思维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课程3、传授专业理论和知识的课程4、训练专业服务技能技巧的课程六、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评估(P373)1、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2、成本与效益的实现3、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程度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的作用一、专业与专业化(一)什么是专业

  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专业是由一群人共同掌握的一套系统的价值、技巧、知识和信念,并用以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二)什么是专业化

  专业化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由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发展的过程。二、不同范式下的专业(P375)三、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意义(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入口(二)专业教育模式与专业的发展(P376)四、专业权威与专业主义

  专业的存在需要有其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必须以其有效的社会功能为前提,权威是通过发挥专业的作用解决人与社会所面对的问题来建立的(一)专业权威对专业化水平的保证作用

  专业权威的存在有利于专业服务水平的保证,是使专业取得社会广泛认可的重要条件。权威的建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专业人员通过自身的专业活动满足了受助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受助人对专业人员活动的认可与信任.(二)案主利益、专业人员利益与专业目标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同时,它也是一种职业,也是从业人员谋生的基本手段。为此,社会工作就要同时面对案主的利益和专业人员的利益。二者的利益既具有相一致的一面,也具有相冲突的可能。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保护案主的利益,而作为一种职业,专业人员的利益则是在保护案主利益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这就是社会附加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的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当专业人员将社会的回报作为追求的目标时,案主的利益就会成为专业人员取得自身利益的牺牲

  品。所以,案主的利益和专业人员的利益只有在专业目标之下统一,才能保证专业的正常发展。五、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专业化与工作体系的制度化

  社会工作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要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实施体系,对于专业体系来说,重要的是在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的内在一致性;对于专业的实施体系来说,就需要有一套严密的工作制度作为约束实际工作的规范,因此社会工作必须实现专业的内在统一与工作制度外在要求的协调与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专业实现其社会职能.

  专业化与制度化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二者在服务对象上实现最后的统一。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就是要求专业行为的内在统一性,也就是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一套系统的理论、统一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守则的约束下进行助人的工作。这种一致性是对专业价值的一致性的要求,并不是对具体的专业活动的统一要求。制度化则要求行为模式和活动在外在表现上的统一性,它是对制度约束范围内的行为的外在要求。制度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专业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具体工作的规范性。

  第四节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共同的趋势:国际化社会工作专业要面对两个问题:专业本身的国际化和专业所面对的社会问题

  的国际化。(一)专业发展的国际化

  不同文化体系之间能够实现交流与沟通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共性,共性使交流和沟通成为可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正是一个因差异而走向沟通和交流,因共性而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二)社会问题的国际化

  社会工作专业植根于不同的国家,但却必须面对许多具有共性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共同性,是使社会工作专业实现国际化的一个根本动力,共同面对的问题,如生态恶化、战争、贫困、公共卫生等,这个过程就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化。二、共同的挑战:本土化(一)传统文化与现实基础的差异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挑战(二)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

  过程。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所以,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调节机制,就必须在吸收外国先进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与方法.

  第五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一、恢复与重建(一)1949年以前的社会工作教育

  1949年以前,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已经开始形成,但是长期的战争使当时的中国处于混乱状态,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并没能发育起来,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受到抑制.(二)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的重建

  1986年,教育部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全国高校系统社会学专业发展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上,社会工作被当做社会学的应用科学确定为社会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这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课程发展的开端。

  社会工作教育之所以能够以不同于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的方式发展,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西方成熟的经验成为中国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源宝库.其次,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特殊的历史条件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三,最终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社会中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还是社会结构本身发生的变化,使社会工作专业有了发挥其功能的空间。第四,中国社会工作中各种职业间的制度壁垒尚未形成,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有较多机会到社会工作专业相关领域乃至非专业领域就业,这就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需求(一)对原有的工作体系的调整与改造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在吸收国外社会工作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必须对原有的工作体系进行调整,依据专业社会工作的要求对原有实践形态的社会工作进行专业改造,可以将政府行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只能与民间传统机制的社会调节作为入手点,总结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二)对现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现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几乎全都是未经专业训练的,而目前专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所以,对目前实际社会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三、国际通则与我们的选择(一)向国际靠拢又必须适应中国现实的要求

  (二)接受国际通则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篇十: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大陆的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阐述;其次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的发生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本文通过反映社会工作这一外来专业在中国所面临的独特背景,以期为学界深入思考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道路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关键词:中西比较社会工作发展机制本土化

  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根源

  (一)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文化众所周知,作为社会工作雏形的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慈善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助人活动,而最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友善访问员”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们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认为帮助穷人和有困难人士是服膺上帝的一种荣耀。与此同时,在西方的社会福利领域,有很多非政府机构都是有宗教背景的,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了这些机构组织的构成和管理,也影响了在机构内部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王思斌,2004)。纵观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整个历史,基督教文化在每一阶段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以之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要想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顺利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过程,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认为,虽然19世纪中期的外国基督教传教士,以及民国时期出现的一批民间救助机构所进行的工作,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历史,但是这些零散的、民间性的工作并不足以支撑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因此,要想在我国文化中为社会工作专业寻根,那么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就理所当然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只有充分领会我国传统文化中助人思想区别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色才能使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其牢固的思想文化根基。

  首先,无论是基督教文化核心理念中的“爱”还是“给予”,其对象都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基督教所称的“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亲疏厚薄地泛爱和互爱,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仇恨,甚至仇敌也应该得到帮助和受到宽恕,人人相爱如兄弟姐妹。此外,耶稣还特别强调对弱者的爱。他既不嫌弃罪人、妓女、税吏等被社会遗弃的人,也不敌视冒犯自己的人。显然,基督教的博爱超越了民族、肤色、阶层、性别、文化和国家的界限,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则是“爱有等差”。无论是孔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本质在于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并进而推广开来去尊重其他的长辈,我们要爱抚自己的子女,并进而推广开来去爱抚别人的子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实际上也是遵循所谓“差序格局”而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其次,基督教文化“神爱”观中,爱的施予路径是由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下降到具体的他人。基督教宣扬上帝之爱,上帝造万物而爱人,因此作为上帝的忠实信徒就一定要回报上帝的爱。而人是见不到上帝的,那么回报上帝之爱的方式就具体化为对他人的爱。因为上帝无等差地爱所有的人,因此,上帝的信徒自然也就要无等差地爱所有的人,这集中体现在基督教所强调的对“邻人”的关照义务。这种对人类整合价值的关注是社会工作专业利他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爱的路径与基督教文化相比较正好完全相反,儒家文化中孔子主张“仁”,但实现“仁”的方式是“亲亲”,这样就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划分出了远近亲疏,先要“亲”那些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比如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除此以外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这种“爱”便表现为一个个圈子之爱,亲属圈、朋友圈、宗族圈、同学圈、战友圈等等,而对圈外的人便懒得施爱。再看儒家文化的核心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鲜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的施予是由己出发而后兼顾他人以达致天下的路径特点。因此,相对儒家文化的利他主义思想,基督教文化中的利他主义思想赋予了利他行为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而这也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在欧美国家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认知度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如何找到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利他主义思想的契合点,并推而广之,则成为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社会的认知度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产生的发生方式

  在西方,从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种自

  下而上的内生性的方式逐步发展壮大并成熟起来的。19世纪始于英国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来的,还有诸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正是在不断地回应社会中产生的,无论是慈善组织会社中的友善访问员,还是睦邻组织运动中的教区领袖,这些带有慈善性质的社会活动无一不深具民间性和自发性。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发展和成熟,正是从这些民间性和自发性的慈善活动中发展起来并逐渐壮大的。因此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生方式是内生性的,自下而上的发展。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基础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并不具备自然成长的内生性,并且其专业的发展方式也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首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工作任务是由国家直接承担的,是一种“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其特点是几乎所有的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都是由政府负责推行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资源也都由政府提供(王思斌,1995)。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并不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来看。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招收了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至今20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主要是在国家民政部的主导下进行发展,无论是社会工作教育还是社会工作实务都是如此。社会工作教育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我国各类开办社会工作教育的高校已有200多所,由于教育部门的支持可以说在数量上发展速度惊人。从社会工作实务来看,2004年,国家劳动和保障部颁布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被正式界定为一种专门职业,并规定了职业标准。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2008年6月28日,由民政部和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初级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开考。这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事件。2010年,全国30所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研究生。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是在官方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正是由其内生基础薄弱所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任何一个专业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都是多方面力量集合的结果: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社�

篇十一: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正处在制度推进的关键时期,已经超越了前期专业教育的移植引进阶段。[1]2006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07年民政部确定了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008年人事部和民政部开始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制度,2009年民政部确定了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2011年中组部等18部委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年中组部等19部委颁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这种依靠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制度化推进的发展策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由此导致的专业依附性乃至专业异化的问题,值得警惕。本文以美国为例,梳理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专业化发展历程,来说明政府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系,并以此来启示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梳理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然后归纳出其发展的特点,最后讨论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一、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辩证过程自1915年全美慈善与矫治大会上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的一篇大会质疑性发言“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么?”[2]始,美国社会工作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专业化历

  程。亚伯拉罕·费莱克斯纳当时提出了专业的六个标准:专业是一个智力活动,专业运用科学和知识,专业是去实践特定的专业目标,专业具备可以教授的技术,专业倾向于自己的组织,专业日益呈现动机上的利他性。他当时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宽泛的文化性活动,主要用于协调不同的专业活动,而自身不是一个拥有专有技术的专业,而且社会工作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什么专业技术。但是,此后的社会工作发展并没有遵循弗莱克斯纳的话来发展自己的综合协调功能和文化属性,而是沿着精神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向,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一面倒地追随精神医疗技术,发展自己的专业技术。最终在1957年,格林伍德(Greenwood)在全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会刊《社会工作》杂志上发表了《专业的特质》一文,提出了专业的五个特质,认为专业需要有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专业伦理、专业文化、专业权威论和社区认可。他认为美国社会工作已经基本上满足了这五个条件,迈上了准专业地位。[3]当时的社会工作已经发展出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直接实践方法,尤其是个案工作在模仿和借鉴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发展出大约20多种辅导模式,各种辅导大师你方离去我登场,形成各自的山头和流派。

  社会工作追随精神医疗技术发展自己的专业技术流派的时期,也是西方福利国家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时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凯恩斯——贝弗里奇两种思想的联合指引下,发展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调节

  和积极干预职能,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治理技术。[4]新的福利国家体系关心的不是如何惩罚和消灭偏差群体和弱势群体,而是如何发展出专业知识和技术,来调控人口流动和规训主体,让其更好地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发挥更加有效的效用。于是,福利国家和各类有关人的科学及专业技术形成了一个紧密结合的体系,更加积极地推动专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协助国家对社会成员进行更加有效的规训和改造。涉及的人学专业包括精神医疗、心理辅导、社会工作、教育、护理等专业,这些新兴的人学专业尽管相对于工程、法律、生理医学、会计等专业依然是次等专业,[5]但是因为他们对于福利国家的依附程度比较高,相对来说,他们对于司法体系以及国家权力体系的参与分享程度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如果工程、法律、会计,乃至生理医学都较大程度地通过市场机制参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获得较高的专业垄断地位,那么人学专业则更多地依附于福利国家体系,通过福利国家的福利支出,来提供积极的规训性服务,从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对此状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左派和右派都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左派社会福利政策学者,皮文和克劳沃德(PivenandCloward)直接把社会福利及其专业人员的功能批判为对穷人的管制[6]。而右派学者查尔斯·默雷(CharlesMurray)则认为,福利服务导致美国社会传统拼搏奋斗精神的丢失,也导致了福利对象进一步的不负责任,行为放纵,导致一个依附群体的

  出现。[7]实际上对过度技术化的专业发展趋势,社会工作界早就存在着不同声音。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批判追求心理辅导的社会工作说:“从事个案工作就像在一艘即将沉没的邮轮上为数名乘客的舒适而安排安乐椅,却忘记了真正的工作是要放置救生艇。”[8]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有人直呼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天使(unfaithfulangel)[9]。

  正是因为这些批判的声音,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不再追求绝对的垄断地位和单纯的治疗技术,而是出现了去专业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及相互竞争和转移的发展范式。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不像法学、医学和会计专业建立高高的门槛和垄断权威,而是鼓励多元、开放和竞争性范式对话,保持积极活跃的发展动力。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社会工作主要是反对专业权威,提倡福利对象和穷人的增权和抗争。20世纪80年代西方福利国家把消减福利支出,提高社会服务的管理控制作为主要的改革措施。管理主义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去专业主义的强大力量,个案管理成为其发展趋势,强调综合协调和管理,而不是专业技术的运用。同时,基于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通用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也逐渐取代了原来的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成为西方社会工作实务的主流范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则出现了更加多元和竞争的发展范式。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主要是反对原来基于大师权威的各种辅导流派,强调要把福利对象的

篇十二: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以之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要想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顺利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过程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

  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大陆的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从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阐述;其次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的发生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本文通过反映社会工作这一外来专业在中国所面临的独特背景,以期为学界深入思考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道路提供一个思考的维度。关键词:中西比较社会工作发展机制本土化

  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根源

  (一)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文化众所周知,作为社会工作雏形的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慈善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助人活动,而最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友善访问员”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们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认为帮助穷人和有困难人士是服膺上帝的一种荣耀。与此同时,在西方的社会福利领域,有很多非政府机构都是有宗教背景的,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了这些机构组织的构成和管理,也影响了在机构内部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王思斌,2004)。纵观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整个历史,基督教文化在每一阶段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以之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要想在我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顺利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过程,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需要指出的是,笔者认为,虽然19世纪中期的外国基督教传教士,以及民国时期出现的一批民间救助机构所进行的工作,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的历史,但是这些零散的、民间性的工作并不足以支撑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因此,要想在我国文化中为社会工作专业寻根,那么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就理所当然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思想基础。因此,只有充分领会我国传统文化中助人思想区别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色才能使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其牢固的思想文化根基。

  首先,无论是基督教文化核心理念中的“爱”还是“给予”,其对象都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基督教所称的“博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不分亲疏厚薄地泛爱和互爱,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仇恨,甚至仇敌也应该得到帮助和受到宽恕,人人相爱如兄弟姐妹。此外,耶稣还特别强调对弱者的爱。他既不嫌弃罪人、妓女、税吏等被社会遗弃的人,也不敌视冒犯自己的人。显然,基督教的博爱超越了民族、肤色、阶层、性别、文化和国家的界限,带有浓厚的普世主义色彩。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则是“爱有等差”。无论是孔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本质在于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并进而推广开来去尊重其他的长辈,我们要爱抚自己的子女,并进而推广开来去爱抚别人的子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实际上也是遵循所谓“差序格局”而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其次,基督教文化“神爱”观中,爱的施予路径是由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下降到具体的他人。基督教宣扬上帝之爱,上帝造万物而爱人,因此作为上帝的忠实信徒就一定要回报上帝的爱。而人是见不到上帝的,那么回报上帝之爱的方式就具体化为对他人的爱。因为上帝无等差地爱所有的人,因此,上帝的信徒自然也就要无等差地爱所有的人,这集中体现在基督教所强调的对“邻人”的关照义务。这种对人类整合价值的关注是社会工作专业利他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爱的路径与基督教文化相比较正好完全相反,儒家文化中孔子主张“仁”,但实现“仁”的方式是“亲亲”,这样就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划分出了远近亲疏,先要“亲”那些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比如直系亲属,然后是旁系亲属,最后才是除此以外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这种“爱”便表现为一个个圈子之爱,亲属圈、朋友圈、宗族圈、同学圈、战友圈等等,而对圈外的人便懒得施爱。再看儒家文化的核心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鲜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的施予是由己出发而后兼顾他人以达致天下的路径特点。因此,相对儒家文化的利他主义思想,基督教文化中的利他主义思想赋予了利他行为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而这也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在欧美国家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认知度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如何找到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利他主义思想的契合点,并推而广之,则成为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社会的认知度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产生的发生方式

  在西方,从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种自

  下而上的内生性的方式逐步发展壮大并成熟起来的。19世纪始于英国并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来的,还有诸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正是在不断地回应社会中产生的,无论是慈善组织会社中的友善访问员,还是睦邻组织运动中的教区领袖,这些带有慈善性质的社会活动无一不深具民间性和自发性。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发展和成熟,正是从这些民间性和自发性的慈善活动中发展起来并逐渐壮大的。因此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生方式是内生性的,自下而上的发展。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基础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并不具备自然成长的内生性,并且其专业的发展方式也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首先,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工作任务是由国家直接承担的,是一种“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其特点是几乎所有的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都是由政府负责推行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资源也都由政府提供(王思斌,1995)。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并不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其次,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来看。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次年招收了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至今20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主要是在国家民政部的主导下进行发展,无论是社会工作教育还是社会工作实务都是如此。社会工作教育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我国各类开办社会工作教育的高校已有200多所,由于教育部门的支持可以说在数量上发展速度惊人。从社会工作实务来看,2004年,国家劳动和保障部颁布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被正式界定为一种专门职业,并规定了职业标准。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2008年6月28日,由民政部和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初级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开考。这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中里程碑式的事件。2010年,全国30所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研究生。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是在官方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正是由其内生基础薄弱所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任何一个专业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都是多方面力量集合的结果: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门实务性专业,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在

  社会上的广泛推广必然会处于一种无人喝彩的尴尬地位。因此,业界应该着力思考如何自下而上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民间基础,这理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

  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NGO),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承载者,因此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目前,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非政府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并由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机制。在我国,截至2008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在册的民间组织近40万个,这个数量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数量来说还不够。之所以合法组织的数量如此有限,一方面是因为我民间组织的先天发展不足,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则与国家对民间组织所采取的“双重管理”式的严格审批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所谓“双重管理”,也就是任何一个NGO的注册必须要取得两个政府部门的认可。一个是与其业务相连的政府部门,请它做业务主管单位,然后,民政部门才受理、登记注册。由于登记管理体制设置的门槛较高,导致相当多的民间组织没有进入法定的登记管理体系,成为所谓的“草根民间组织”,有学者估计我国的草根NGO在200万个以上。这些体制外存在的草根组织不仅难以享受政府在财政和税收上给予的必要支持和优惠,也难以从整体上得到社会成员普遍的合法性认同。在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对于民间组织的设立一般均遵循结社自由原则,没有审批程序,采取的是备案制的方式,并且在法人地位、税收优惠等各个领域均有成熟的法律规定。可见,从组织基础上来看,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运作的载体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无论是在政策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还是民间层面社会人员的认可度上都亟待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发育不全也最终直接导致目前在我国出现了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的现象。调查显示,相当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因无用武之地而不得不流失到其他领域从事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综上所述,通过中西比较的视角,笔者认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因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激增而急需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却因为其特殊的自上而下外生性的发生方式和相对薄弱的思想文化和组织基础而面临专业发展的种种桎梏和尴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才能理清思路,让社会工作专业快速而健康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力量。

  参考文献:1.郝佳佳,齐振.民间组织运作现状与困境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11)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4.左鹏.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巩建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理论纵横,2007(6)6.董文琪.德国民间组织监管体制的特点与启示[J].行政与法,2009(7)

篇十三: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中美社会工作对照

  一、社会工作的由来和进展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由来和进展

  因为中国社会进展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的进展与其他国家有着不

  同的经历和进展进程,以下分三个时期论述:

  一、1949年以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的进展。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以孙中山为首

  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大总统之下设立十个部,其中内务部主管民政和社

  会福利事务,这说明中国开始同意西方社会福利和社会效劳的观念,1928年国

  民党政府上台后,社立了社会部,负责社会福利事务,在成立初期及30年代,

  该部制定和公布了社会行政制度和社会福利法规等文件,在抗日战争时期,该部

  也开展了一些救济和收容工作。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一批欧美留学生和爱国人士

  回国后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带回了中国,很多大学里开展社会工作教

  育。

  二、1949年至80年代中国社会工作的进展。1949年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

  义道路,整个国家被高度组织起来,形成集中治理体制,这时期没有专业的社会

  工作,但实践意义的社会工作仍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部门和社会机构中的,这是

  一种由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同时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

  集体也承担了部份的社会工作。

  3、8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工作的进展。1987年国家民政部为了推动社会工作

  的进展,在北京马甸举行了社会工作教育论证会,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

  1988年国家教委先批准了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1991年7月5日,中国

  社会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并于1992年正式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这可视

  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或教育)的开端。

  (二)美国社会工作的由来和进展

  一、社会工作雏型的成立

  "社会工作"的名称开始利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它以慈善事业的形

  式显现。初期的慈善事业主若是由教会第一推动起来的。宗教信仰规定要救助贫

  民。教士爱惜孤儿,照顾寡妇,帮忙老弱病残和盲人、残疾人,这不可是教徒的

  义务,也是身后幸免天谴而使灵魂获救的方式。这种行善行为的大体动机在于同

  意天恩或积善以求永生,同时也带有某种程度的同情心。

  继1601年英王伊丽莎白的"济贫法"和1788年德国的汉堡制度后,1877年,在

  美国的布法罗成立起美国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随后,美国的慈善组织协会迅速

  扩展到其他城市,到1892年,美国前后已有12个慈善组织社。这种慈善组织社对

  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为了解决1929年因纽约股

  票交易所破产引发的经济危机而显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罗斯福总统上任后,推

  行所谓"新政",开始由政府负责办理全国性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事业,改变了

  过去美国救济事业只由地址和私人办理的旧传统,前后设立了各类联邦救济行政

  机构。在1933年公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案"以后,1935年又制定了美国历史上闻名

  的"社会保障法案",从而在美国正式成立起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方案使美

  国社会保障有了永久性的立法和制度,成为以全部人民为对象而政府负责统一办

  理的社会福利行政。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

  制度基础。

  3、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立和进展

  经太长时期的孕育以后,20世纪初叶,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美国正式诞

  生,其诞生的标志是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理查曼的《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阻碍下形成了"心

  理社会医治"学派,从此社会工作日趋专业化。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的进展和经济的迅速增加,美国显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美国政策采取了踊跃

  的社会福利态度,效劳目标也不只是针对现存的社会问题,对伤残人员的福利亦

  由消极性的医治转为踊跃性的康复训练和其他预防方法。同时增加了一项对永久

  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救助的规定。采纳一些学者和政治家的主张,成

  立"福利国家",社会工作也慢慢形成专业体制。50年代,美国扩大了社会保障立

  法的实施范围,通过了"住房法"和"国防教育法"。60年代,进一步把社会保障事

  业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的手腕。联邦政府增强了对保障事业的干与,同时社会工

  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教育受到重视,使得社会工作从应用社会学慢慢进展成为一

  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社会工作的改革时期

  70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社会福利的支出增加普遍超过了经济

  增加的速度,经济增加明显下降,社会福利支出明显上升而显现了"超负荷"现象。

  美国1974-1975年通货膨胀时期率为12%一14%,1982年的失业率为7%。与此同

  时福利经费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因此,美国着手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开始采取

  一些削减福利支出的方法,提出假设干对福利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假想,并慢

  慢付诸实践。同时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并提出了社会

  工作方式的整合运用方向,这些都说明社会工作在美国已进展到相当做熟的时

  期。

  二、社会工作的大体现状

  (一)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

  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

  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由传统的打算经济社会走向现代的市

  场经济社会,伴随着日趋深切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加速的市场经济进展步伐,西方

  发达国家在进展中曾经显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一样慢慢凸现出来,如贫

  困人口问题、失业问题、吸毒问题、青青年犯法不断上升、问题家庭不稳固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等。当前,我国政府提出进展社会工作,增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是适应社会进展的要求,适应时期的需要。可是中国的社会现实与西方不同,既

  面临有相同的问题,也有特殊的情形。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进展应当有自己的

  特点。

  西方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来势更猛。如人口老龄化

  速度更快,造成中国“未富先老”的局面;贫困人口更多等。与西方国家情形不

  同的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失业下岗问题、城市的大量流动人口问题、单位制

  解体遗留的问题、打算生育治理问题等。中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社会工作所要承

  担的任务更多、更重,不仅像西方社会的社会工作那样只提供社会救助和效劳,

  还要承担一些社会治理职责,如流动人口的打算生育治理与效劳、普法宣布道育、

篇十四: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

  第一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一价值观

  二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不谋私利、助人为本,服务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

  在美国,戈登和比斯提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表述影响较大。

  戈登在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事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比斯提克对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比斯提克在1961年出版的《个案社会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价值体系,它们是1人的潜能2人的责任3人的权利4人的需要5人的社会功能6社会的责任7社会的权利8个人对社会的职责9人的自我抉择权。

  以上两位学者论述的共同之处:第一,价值体系内容的界定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

  第二,价值取向基本相同。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

  1价值与尊严

  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

  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三方面的阻碍才能做到对案主的尊重:(1)因社会分层而引起的歧视态度,(2)因身体或智力的疾病或缺陷而受到歧视,(3)因以往的错误而受到歧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美国哲学家泰勒认为,接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愿意承认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二就是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有一个复杂的奋斗、思想和感受模式。

  第三,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保密的主要方式包括:不向他人提供案主的姓名及资料;不向他人提及会谈过程及内容;保证会谈室为案主专用,不让外人旁观;安排会谈时间时要避免不同案主在等待约会时发生碰面的情况。

  2动力与能力在社会工作者的眼里,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条件事宜,人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发展的,这是社会工作助人目标的实现前提。

  3自决的权利与义务在整个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对案主采取的是引导态度,由案主自行决定。

  4共性与个性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

  5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同时个人对社会也是负有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挑战

  一外部的挑战(一)社会(二)社会工作机构(三)社会工作者

  二价值体系内部的矛盾

  (一)案主的隐私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中有关隐私与保密的一些伦理标准可以作为参考。第一,除非迫于专业理由,否则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所有资讯加以保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在公开保密资料前的合适时机,尽可能地告知案主资料保密的限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三,社会工作者必须和案主及其利益相关者讨论保密的本质和案主隐私权的限制。

  (二)案主的自决权

  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时,有以下三个原则可以作为参考:第一,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案主的决定不会损害到他人正当的、基本的利益。第三,案主的决定不会立即对其自身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二)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社会福利思想(三)“三个代表”思想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二)中国社会工作关于社会的价值(三)中国社会工作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与统一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专门职业的价值(一)关怀社会弱者,抚慰人们的心灵。(二)急难时伸出援手,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三)容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就业,形成一支新的就业大军。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三中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和发展

  一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1917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采用了“诊断”一概念,但仍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1917年以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精神医学的洪流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训练和实务的基本理论来源。

  第二节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和流派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整个体系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理论的主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所有的知觉,包括日常所说的感受和感情,一开始都是意识的。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一个领域,是人的本能欲望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遵循“快乐原则”。包括被压抑的、无从觉知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性欲。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心理深层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核心。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关系可用三层楼房进行比喻:三层楼房,三楼住着理智有教养的意识;二层住着安分懂礼的潜意识,一楼住着粗野任性的无意识,二楼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去拜访,同时,他又有责任守住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冲到三楼去打扰意识的正常生活。如果冲破了阻碍,则会导致行为上的问题。

  (2)人格的建构相对应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体的人格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领域。本我,相对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的基础部分。唯一目的在于追求本能需要的满足,如性欲、食欲、求生欲等,它只是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没有理智可言。自我相对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自我的活动包括记忆、知觉、情绪、思考等,作用是为本我提供外界消息,帮助本我从外部世界获得本能需要的满足,同时避免由于盲从而遭致危险。自我遵从现实原则。代表理性。但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弗洛伊德将自我和本我比喻为骑手与马的关系。(自我是马,本我是骑手)超我包括良心、道德、理想、社会感情这些任性中的高级本性,是社会力量的代表。超我是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个体人格中的反应,是理想中的我。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有保持自我、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健康成长。其中,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同时也被严厉的超我所监视,受到外界的挫折,因此,人们会经常感叹生活的不易。自我如果不能抵抗前三者的压力,则会产生焦虑。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

篇十五: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二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社会福利思想三三个代表思想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一中国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二中国社会工作关于社会的价值三中国社会工作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与统一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社会工作专门职业的价值一关怀社会弱者抚慰人们的心灵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

  第一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一价值观

  二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不谋私利、助人为本,服务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崇高的精神、坚定的信仰,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

  在美国,戈登和比斯提克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表述影响较大。

  戈登在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1.个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除了具有人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人也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5.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充分地实现,同事也意味着个人应当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其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自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人的自我实现得以完成。

  比斯提克对社会工作价值基础的论述:比斯提克在1961年出版的《个案社会工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价值体系,它们是1人的潜能2人的责任3人的权利4人的需要5人的社会功能6社会的责任7社会的权利8个人对社会的职责9人的自我抉择权。

  以上两位学者论述的共同之处:第一,价值体系内容的界定基本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

  第二,价值取向基本相同。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价值基础

  1价值与尊严

  第一,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案主。

  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三方面的阻碍才能做到对案主的尊重:(1)因社会分层而引起的歧视态度,(2)因身体或智力的疾病或缺陷而受到歧视,(3)因以往的错误而受到歧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美国哲学家泰勒认为,接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愿意承认每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其二就是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有一个复杂的奋斗、思想和感受模式。

  第三,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保密的主要方式包括:不向他人提供案主的姓名及资料;不向他人提及会谈过程及内容;保证会谈室为案主专用,不让外人旁观;安排会谈时间时要避免不同案主在等待约会时发生碰面的情况。

  2动力与能力在社会工作者的眼里,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条件事宜,人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发展的,这是社会工作助人目标的实现前提。

  3自决的权利与义务在整个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对案主采取的是引导态度,由案主自行决定。

  4共性与个性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

  5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同时个人对社会也是负有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挑战

  一外部的挑战(一)社会(二)社会工作机构(三)社会工作者

  二价值体系内部的矛盾

  (一)案主的隐私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伦理守则中有关隐私与保密的一些伦理标准可以作为参考。第一,除非迫于专业理由,否则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所有资讯加以保密。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在公开保密资料前的合适时机,尽可能地告知案主资料保密的限制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第三,社会工作者必须和案主及其利益相关者讨论保密的本质和案主隐私权的限制。

  (二)案主的自决权

  在尊重案主的自决权时,有以下三个原则可以作为参考:第一,案主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案主的决定不会损害到他人正当的、基本的利益。第三,案主的决定不会立即对其自身的基本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二)古今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社会福利思想(三)“三个代表”思想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社会工作关于人的价值(二)中国社会工作关于社会的价值(三)中国社会工作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协调与统一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专门职业的价值(一)关怀社会弱者,抚慰人们的心灵。(二)急难时伸出援手,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三)容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就业,形成一支新的就业大军。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者的道德操守

  (二)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三中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和发展

  一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1917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采用了“诊断”一概念,但仍根据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1917年以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精神医学的洪流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都介入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训练和实务的基本理论来源。

  第二节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和流派

  一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

  二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

  (一)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为整个体系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理论的主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所有的知觉,包括日常所说的感受和感情,一开始都是意识的。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次的一个领域,是人的本能欲望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遵循“快乐原则”。包括被压抑的、无从觉知的原始本能冲动和性欲。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心理深层的基础,精神分析的核心。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的关系可用三层楼房进行比喻:三层楼房,三楼住着理智有教养的意识;二层住着安分懂礼的潜意识,一楼住着粗野任性的无意识,二楼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去拜访,同时,他又有责任守住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冲到三楼去打扰意识的正常生活。如果冲破了阻碍,则会导致行为上的问题。

  (2)人格的建构相对应于人的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体的人格可以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领域。本我,相对于无意识层面,是人格的基础部分。唯一目的在于追求本能需要的满足,如性欲、食欲、求生欲等,它只是原始的非理性的冲动,没有理智可言。自我相对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自我的活动包括记忆、知觉、情绪、思考等,作用是为本我提供外界消息,帮助本我从外部世界获得本能需要的满足,同时避免由于盲从而遭致危险。自我遵从现实原则。代表理性。但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弗洛伊德将自我和本我比喻为骑手与马的关系。(自我是马,本我是骑手)超我包括良心、道德、理想、社会感情这些任性中的高级本性,是社会力量的代表。超我是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在个体人格中的反应,是理想中的我。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只有保持自我、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的平衡,才能使人格健康成长。其中,自我受本我的支配,同时也被严厉的超我所监视,受到外界的挫折,因此,人们会经常感叹生活的不易。自我如果不能抵抗前三者的压力,则会产生焦虑。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

  (3)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焦虑是指人在精神上处于紧张的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行动以适应或试图解除这种状态。焦虑分为三种:现实焦虑、神经焦虑和道德焦虑。

  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总是这样顺利工作的。多数人至少需要暂时的防御来抵挡焦虑以解决困难的经历。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很理智的对待自己,不能以现实的方式对待生活。当我们采取不现实的方法来对待环境,冲动或良心时,就是在运用防御机制。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侵袭,对防御机制的运用表明自我的减弱---这一状态可能是轻微的,暂时的,也可能是严重的,持续的。防御机制是对实际状况的歪曲,而且是无意识进行的,如果长期运用,个体的功能会严重受到影响;当情况恶化时需要建立更极端的防御,因为逃避了真实的应对。总之,运用一些防御机制是常见的,如果他们成为对不愉快的内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则可能会伤害有效的功能。常常提到的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认,认同,转移,固结,回归。

  (二)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内在认知过程在导致障碍及行为改变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贝克、艾利斯等。

  1认知理论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对他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不是来自事情本身,人的情绪和行动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

  艾利斯关于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的看法集中在他的ABC理论中:A代表刺激,B代表人对刺激的解释,人对刺激的解释决定着刺激的刺激值效应,C代表激活水平,并非A直接引起C,A与C之间还有个体反响回路对刺激的解释在起作用,个体反响回路对刺激的解释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B,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解释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解释A。因此,对A的解释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解释决定着的刺激的刺激值效应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是引起高激活水平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决定着的刺激的刺激值效应才是引起高激活水平的直接原因。

  在ABC理论中,D代表治疗,通过D来影响B,认识偏差纠正了,刺激的刺激值效应降低了,从而确保了最佳激活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心理稳态能力正常发展,情绪和行为正常,最后达到E效果(effects),负性情绪得到纠正。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以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为基点。经典条件作用原理主要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和华生的“刺激-反应”为代表。经典条件作用说中有关条件反射的形成、泛化和消退等的原理,可以解释人的某些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种刺激物或情境可以泛化到另一种刺激物或情境中去,条件反射建立或消退的规律可以作为社会工作中消除不良行为,塑造健康行为的重要方法。

  桑代克的效果规律和斯金纳的行为强化原理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治疗和咨询就是要以改变对来访者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奖励有益的行为,忽视或惩罚不良行为,从而创造一种新的

  行为模式。

  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原理是指人们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模仿学习有助于矫正不良的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三)社会系统论

  1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把社会看作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他认为维持社会均衡必须通过社会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家庭是执行社会化的主要机构,越轨者是社会化程度不够的人。默顿创立了有名的中层理论,其中失范概念、越轨理论和五种行为适应理论对社会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2系统理论贝塔郎菲的系统观强调结构的平衡和所谓最佳稳定状态,认为案主出现的问题,就在于案主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3生态系统观生态系统理论以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为基础,认为个人行为的发展与成长受到其与环境间互惠性交流历程的影响,其生活得健康与否,并非个人特质或病态因素的结果,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否顺利适应环境,也就是取决于个人与其环境之间能否维系适应良好的调和度。

  (四)女权主义理论

  (五)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六)增强权能理论

  (七)后现代主义理论

篇十六: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一中国社会工作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社会工作教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中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2009年8月,教育部又批准了33所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从2010年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同步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以“社会工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1979年到2009年9月,共有2388篇文章,其中2000~2009年共有2184篇,占了91.5%,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开始进入繁荣时期。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从21世纪开始进入繁荣时期,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有着紧密的联系。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被推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地位。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并且于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共有13.3万多人参加了考试。这标志着社会工作开始正式进入国家的制度框架,走进了民众的视野。

  二宏观社会工作研究

  宏观社会工作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研究等。

  1.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面,有不少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也在做一些本土化理论的探索。

  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相关研究方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从2005年开始组织翻译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评估》、《临床社会工作实务》、《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等国外社会工作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从2005年开始,以“社会工作经典译丛”为名,先后翻译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质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等西方社会工作经典著作。这些译著的问世,为国内学者认识西方社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为国内学者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研究成果开展本土社会工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刊物方面,1996年,由民政部主管的《中国社会工作》创刊,该刊于1998年改为《中国社会导刊》,2009年1月开始恢复原刊名《中国社会工作》;江西省民政厅主管的《社会工作》于1988年创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以书代刊,创办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另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于2008年创办了《中国社会工作期刊》。这些刊物的创办,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在具体的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工作本质的认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影响以及相关理论模式的引入和运用方面。

  关于社会工作的本质的认识,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之最深刻的本质特征是利他主义的社会互动,并且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1]夏学銮认为,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性质,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解决助人;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助人;制度的社会工作以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政策和项目助人;[2]郭景萍认为,现代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利他的社会行动,既不是奉献型的,也非完全互惠型的,而表现出制度化利他主义的基本特征。[3]童敏分析了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后指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的本质诉求:一是提供关爱的专业化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二是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逻辑框架。[4]

  根据学者们的这些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的本着利他主义在国家制度框架下开展的专业的助人活动这一本质特征,学术界基本达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

  关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影响方面,李迎生在分析了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后,总结出了一些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益的启示。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和工业化、市场经济的需要分不开的;相关的社会福利理念是支撑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国家干预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力量;发展社会工作需要制度化的空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提升福利服务地位与效果的必然选择。[5]程胜利对社会工作国际联盟和社会工作学院国际学会采用的社会工作职业教育与培训全球标准进行了反思,主张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该标准对中国的适用性。[6]孙健在分析了西方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后提出,有些西方社会工作伦理的价值观在中国并不适用。因此,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需要经历一个“典范转移”过程,应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来重构社会工作的运用原则和理念。[7]

  何雪松、陈蓓丽总结了当代西方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和体制等不同层面呈现的十大发展趋势:实践方法的嬗变;认识论的多元化;介入取向的持续论争;证据为本的实践的兴起;介入聚焦的转移;专业关系的重构;短期治疗和折中模式的盛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服务机构的新管理主义取向;社会工作教育的不断革新;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借鉴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提供了新的视角。[8]

  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方面,先后有学者借鉴了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增权理论、资产为本理论等分析框架,用来分析贫困者、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流浪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以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为进一步解决弱势群体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有学者开始关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并且分析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些局限性。这些都是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本土化的有益尝试。

篇十七: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P>  故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探索一条适应中国独特家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不能同西方社会工作一样仅仅把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来看待而应该把中国的家庭及泛化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视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变量善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转化为家庭内部的自己人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家庭内部的问题加以处理

  中西社会结构之“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自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工作再度进入中国大陆以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本土化”的呼声便不绝于耳。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本土化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价值理念层面而展开的,没有触及社会工作在大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其局限性自然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上,我们如若使那些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植根于本土,仅仅从精神观念层面展开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道德规范体系绝非仅仅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而是以具体的社会结构为直接依托的。诚如涂尔干所言: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要想治愈失范状态,就必需首先建立一个群体,然后建立一套我们现在所匮乏的规范体系。”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如若实现社会工作理念在中国本土的创造性转换,除了借助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资源,实现观念层面的转换外,还必须努力提高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契合度,建立起亲和度较高的实质性关联。其关键问题在于,应弄清: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所依托的社会结构是什么?二者如何才能建立起真实的社会关联。一、中西社会结构之“异”既然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之真正确立,有赖于其与所在本土社会结构亲和度较高的实质性关联,那么,我们就应首先弄清中西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自中西海通以降,学术界关于中西社会之异同比较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胜枚举。普遍的看法是,与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是一种“团体格局”。而近年来旅美学者杨笑思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颇具新意的概括,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个人—社会”两级模式的社会结构,而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个人—家庭—社会”三级模式。杨氏认为这种“个人—社会”两极模式在西方广泛存在,且存在于西方观念系统的核心。在这个两极模式中,“个人”“社会”构成两个端点,或两极,规定了西方人谈论、分析人、类事务的方式。两极模式这种规范功能,采取正反两种形式。正面形式是:凡人们能够对人类现象所说的,尤其是那些带上理论色彩的部分,都可以大体上分别归属为两类,即所说的东西若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关于个人的,就是直接或间接地关于社会的。两极模式规范作用的反面形式,表现在没有第三极可以参与规范对人类事务的谈论。两极模式既然只认定个人与社会这两极,它便赋予他们以特殊的优越地位,再不容第三极、第四极的成立。于是个人与社会成为仅有的两极,家不再可能是第三极,人类世界不再可能是第四极。家庭、家族、种族、小区、各种社团、各种组织、各个行业及国际组织等概念,在理论地位上只能附属于个人与社会。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理论化谈论,都必须表达得适应于环绕个人或社会这两个中心,都要或迟或早纳入两极模式的控制之下,都要应用或还原入个人的加上社会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社会”的两极思维模式直接造成了西方社会“家”文化的缺失。如在柏拉图的思想里,就考虑到解散家庭组织。两极思维模式下西方“家文化”的缺失,使得基督教对西方家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信仰基督教的人,都树立了一种广义的大家庭——即“人类大家庭”的信念,并形成一种集体意识,以此来制约各种人际关系。这种集体意识是社会责任感和集体福利意识的体现,形成了西方人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的特性。由此,个人及其自愿结成的组织和团体在西方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并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家庭则隐没于“个人—社会”对立的两极之中,作用很小。相对于西方“个人—社会”的两极思维模式,中国社会明显呈现出“个人—家庭—社会”

  的三维思维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从儒家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语中可见一斑。很多学者都认识到“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基与支配作用。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与“社化”作用以传递给个人。中国社会“举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由此,人们之间互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在这一意义上,中国的“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具有超强的复制渗透能力,影响到各个社会层面。二、社会结构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制约如前所述,既然我们承认中西社会结构存在着根本差异,就应明确地意识到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移入中国社会所要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在西方,基于“个人—社会”两级模式的社会结构,起源于基督教会的西方社会工作对“家”的作用是忽视的。对于西方社会工作自身所遵循的一套价值体系,不少学者都作过不同的归纳。但总体来说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取向:第一种取向主要从个人角度来讨论社会工作的价值。持此种取向的有泰勒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及列维的有关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观;第二种取向主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工作的价值,如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第三种取向主要从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来讨论社会工作的价值,比斯台克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和柏尹姆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就具有这种倾向。从这三种取向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价值取向,哪套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都涉及人的本质、人的责任、人的需要、人的权利与义务、社会的功能、社会的职责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这些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都是在西方“个人—社会”的两极思维模式下进行,考虑的是个人、社会的两极或两极的相互关系,完全忽视“家”的存在,更没有考虑“家文化”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社会工作对“家文化”的忽视不仅仅体现在价值和理论层面上。在实务和操作层面,西方社会工作仅仅将“家”作为社会工作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来看待。西方社会工作者将外部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生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其中家庭与学校、朋友、邻居等同属于微观系统。这种将“家”作为外部环境一部分来对待的观点和态度在西方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传统方法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家庭作为整个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座,它在事业生涯与生活中起着正面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我们上文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价值体系和理论层面还是实务操作层面,这种地位和作用在西方社会工作中都没得到丝毫地体现。而与西方相比,基于“个人—家庭—社会”三级模式,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那种植根于西方“个人—社会”两极思维模式而形成的一套适应西方文化模式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要想在中国特有的“个人—家庭—社会”的三维模式下得到顺利推行和发展,就必然有一个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动、融合,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过程。社会工作十分复杂,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工作,我们只能置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对其加以理解[8]。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必然是其所处环境的产物,也必然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即在“个人—家庭—社会”的社会三维思维模式下进行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必须考虑中国特有的家文化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深刻影响。三、转型期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创造性转化”

  应该承认,虽然新时期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已达廿载,但在中国社会仍未获得充分的展开。在分析其原因时,学界往往强调经济、文化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上述分析仍失之笼统,没有触及中西社会结构之异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欲推进转型期中国社会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就必须认真评估中国特有的“个人—家庭—社会”三元结构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的影响。首先,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从“个人—家庭—社会”三元结构出发,切实提高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结构的契合度。在“个人—家庭—社会”社会三维思维模式下的影响下,形成了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式的中国特色的信任结构。这种信任结构是以家庭为中心,以亲密程度为标准,将身边的人群自然而然的分成“自己人”和“外人”,并做出相应区分。随着亲密程度的降低,信任也随之递减。这种信任结构对于社会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莫大的障碍。社会工作者很显然属于“外人”的范畴,但由于社会工作性质的独特性,社会工作者所要解决的案主的问题往往发生于家庭,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时的角色与功能发生冲突。如何调和这种冲突,关系到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更关系到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生搬硬套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操作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故中国的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探索一条适应中国独特家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不能同西方社会工作一样仅仅把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来看待,而应该把中国的家庭及泛化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视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变量,善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转化为家庭内部的“自己人”,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家庭内部的问题加以处理。其次,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创造地转化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体系中,与西方社会工作理念最相近的是墨家的“兼爱说”,但墨家社会思想却因其与本土“个人—家庭—社会”三元结构不相契合而走向中绝,在社会上真正大行其道的是儒家基于“伦理本位”的差序格局式的助人理念。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模式由熟人推于陌生人乃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关键。在社会工作的研究中,求助关系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但因为求助关系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而且也因为它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凝缩。在泛家庭主义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的求助关系不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讲究“礼尚往来”回报的中国人因为回报的不确定性,一般也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所以,中国人的求助形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将熟人关系拟亲属化,一种是一般相互认识者之间的求助关系,且以第一种为主体。社会工作者对于中国人来说,显然属于陌生人、局外人的角色。在中国人的社会里,怎样使一个人与社会工作者接上头是一件很有趣并很难令人了解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想同另一个局外人建立一种更紧密或更加亲密的关系,就得给自己贴上与其家庭有关系的标签,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跟其家庭攀上关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人在获取家庭之外的人的帮助的时候,才能产生对帮助者的那种责任意识和信任感,才能形成相关的求助关系。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秉承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基督教价值观的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中国独特家文化熏陶下的受助者所认同的文化和约束,这样才能理解受助者的行动,才能有效地向其提供帮助。再次,在推进社会工作“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社会转型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家庭制度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迁。

  当代中国家庭制度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家庭结构的转型,即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直接表现为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家庭类型的多样化导致了家庭功能的改变。人们的这类需求可以在社会福利、社会教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机构中得到满足,家庭功能的社会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家庭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待当代中国的家庭变迁,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空巢家庭”的出现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角度看待这些家庭变迁,我们可以发现,平等、尊重、个别化等西方式的观念开始在中国层层涌现,而这些观念正是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这就为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合点。同时,家庭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家庭危机”的存在,拓宽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中国的社会里,个人总是被看作家庭成员之一。周永新指出,“以家庭为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有了健全的家庭制度,个人便可以得到快乐和满足”。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应以巩固家庭为首要任务。”综上所述,要顺利地启动和发展中国本土性的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结合中国三维社会思维模式下独特的家文化,考虑工作对象的处境,所享有文化,生活经验,特别是受助的经验。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在观念上虽有矛盾,但两者并不是完全无法调协的。通过对中西社会结构之异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必须结合其独特的家文化,衍生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在中国推行和发展的社会工作本土理念和操作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

推荐访问: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 中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