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10篇)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武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刘刚李建亮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武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刘刚李建亮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却进展缓慢,农村地区配套的垃圾、污水、厕所处理能力不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基于此,对武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D422.6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52
2019年8月21日,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通报会议通报了各县(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情况,武定县单项工作推进缓慢,整体工作较为滞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交账之年,武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目标完成面临严峻挑战。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细,补齐整治中的短板,是推进整治工作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
1.1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建设
2019年武定县消除乡镇旱厕25座,有村公厕145座,共有户厕49770座,覆盖率80.28%。至2020年2月全县自查有农户61995户,实现无害化户厕率达50%以上,全县无害化户厕总量应达30998座,现有15240座,覆盖率24.58%,与目标任务数相差15758座25.42%。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85%,全县卫生户厕总量须达到52696
座以上,现有28287座,覆盖率45.63%,与目标任务数相差24409座39.37%。
1.2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
11个乡镇配备乡镇垃圾清运车31辆、密闭垃圾箱180个,10个乡镇垃圾焚烧场的焚烧炉设备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新建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庄垃圾池1421个,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面积800m2,进行了绿化种植,完成整治销号率100%。
1.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全县建设乡镇污水管网12.4km。日处理15t污水处理厂(站)2座,实现污水治理的自然村23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20.0%。此外,武定县还委托云南云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广厦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楚雄中大会计师事务所编制“一水两污”PPP项目“一方案两报告”。
1.4加速村庄规划编制与管理
全县共完成“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村庄规划64个,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133人,覆盖率100%。
1.5有序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1)农村道路建设。全县改建农村道路2693.87km,行政村道路硬化覆盖率达100%,完成1109个自然村组的通村道路硬化,自然村组道路硬化覆盖率达87.25%。2)安全用水工程。在45个村委会农村安全饮用水重点建设工程,配置中心村、学校等人口密集地净水设备63台,落实安全饮用水常规检测2处,全力保障人畜饮水安全。3)农村危房改造。2019年实施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已竣工8186户,竣工率100%;5309户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已竣工,竣工率100%。4)植树绿化工程。四旁植树114.35万株,义务植树127.09万株,植被恢复造林280hm2,退耕还林2447hm2,陡坡地治理533hm2;封山育林333hm2,森林抚育467hm2。5)卫生创建。创建省级卫生乡镇7个,省级卫生村66个。
1.6逐步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1)健全完善机构。自然村设立保洁员1549人,积极利用全县2969名护林员、乡村公益服务岗位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全县984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并建立垃圾收费制度,每人每年收取1~3元。3)建立管理台账。认真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系统和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平台台账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村庄规划滞后
各乡镇的村庄规划较早,部分乡镇因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县级财政支付能力较弱,无法及时对村庄规划进行修编。1)规划编制和設计时间周期短,规划和设计单位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等情况,致使在编制规划时定位不准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连片成带的聚集效应。2)原来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较差,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硬化、绿化上,没有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有机结合,缺少风貌特色。3)荒废破败房屋不易拆除,农村危房改造效果有待加强,有新居无新貌的现象比较突出。
2.2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2019年机构改革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工作转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承担了很多工程项目的职能,但没有划转工程类的技术人员,缺乏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力量,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工程项目实施无技术、无经验。
2.3治理机制不健全
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住建、发改、水利和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乡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人员机构不能正常运转,无法形成有效的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2.4环境整治认识不够
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对村庄环境整治的宣传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生产生活陋习不能革除,整治推进难度大。
2.5整治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项长期投入的工程,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县级财力有限,上级补助资金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点多面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篇二: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存在问题与建议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
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
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布局以及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在满足大多数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土地整理、经济补偿、扶贫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住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倡导节约用地,鼓励公寓式住宅。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提高农村人居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注重农村建筑与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
二、科学统筹投资,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县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在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防灾、生活能源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托老、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为重点,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立垃圾填埋厂和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
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构建垃圾处理系统和完整的排污系统,增强垃圾处理能力,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
四、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现代集约高效。加强禽畜养殖从农户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处理禽畜粪便污染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鼓励农民使用电、煤气、沼气等新型能源,减少秸秆、木、草等燃料的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果—畜—粮—沼”生态循环农业,严控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五、发展生态景区,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加强县城郊区生态过渡带、重点乡村人口聚居地、公路沿线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六、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受益者是农民,主体也应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是关键。财政奖补源于人民群众期盼,着眼基层发展需要,体现民意导向,依靠群众力量,项目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群众热情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且建起农民民主决策、积极参与、
自我管理的好机制,破解了许多争议较多、难以推动的问题,实现了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后,深入推进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要着重加强相关制度完善和政策性措施引导,积极探索财政奖补新机制,优先选择村班子团结、工作得力、村民需求迫切、愿望强烈、受益面广、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内户外民生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综合示范带动效应的人居环境财政奖补精品工程,进一步放大财政奖补政策的惠民效应,发挥财政奖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龙头引领作用。
七、强化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应在搞好村庄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农民环保意识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抓好“空心村”改造、房屋质量标准、垃圾清运整治、现代生态农业、植树造林绿化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大工程中,增强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
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
2
2
1
2
篇三: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继续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形成同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资金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格局重点开发社会企业地方人才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以焦作市文苑街道为例
作者:何芳,徐燕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16期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16.002
基金项目:焦作市政府决策课题(JZZ2020040)。
作者简介:何芳(197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何芳,徐燕
(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焦作市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示范区文苑街道开展研究。对该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调查了仇化庄、南李万、芦堡、周平陵等12个村的人居环境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6-000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X321志码:A
文献标
1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文苑街道位于示范区的核心区,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有12个行政村、2个社区。12个村中有1个正常进行拆迁改造,而其余11个村还有待改造。近年来,该街道结合一系列改造措施改造农村环境工作,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1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
积极推广“农户分类、集体收转、统一处理”模式,建成垃圾中转站13个,对各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南李万村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外包公司对该村实行全时段、全覆盖清扫保洁,改变过去临时突击、集中行动的方式。投入30万元将农户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彻底解决农户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芦堡村、钦平陵村正在制订生活污水入网方案。
1.2农村改厕有计划推进
2019年以来,分3个批次启动12个村2176户1993座旱厕改造工程,对有管网的周平陵村进行水冲式改造,其他村全部实行三格式或两瓮式改造。
1.3绿化亮化硬化初见成效
在调研的12个村当中,道路基本达到了硬化标准,且道路绿化率达到了25%。
2存在问题
2.1思想认识不到位
调研中发现,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认识不足,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个别街道和村组干部没有真正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高度上来考虑,存在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现象。农村群众受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影响较深,认为环境整治可有可无,重视程度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对村中的“脏、乱、差”现象视而不见。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村庄污水、垃圾还处于随意处理状态。
2.2村庄规划编制欠缺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住房步距随意、混乱,住房建设没有规划性,不仅对村容村貌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有很多卫生死角。
一是普遍性存在乱堆、乱建、乱倒问题。调研的12个村都没有编制完整的建设规划,在很多村落中都存在违章建设的情况。虽然在近年进行了“双违”整治,村外周边、耕地上的违建有好转趋势,但农村自住房屋加盖、扩建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位于河南理工大学南门的南李万村,每天流动人口近万人,农户大多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户自建房屋越盖越高,日均有2~3户农户在翻盖房屋。沿街店铺和流动摊贩侵占原本就狭窄的街道,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杂物乱堆乱放,再加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人居环境质量处于全街道最下游。
二是建筑垃圾堆积量巨大且与日俱增。城乡接合部往往会成为建筑垃圾的集散地。文苑街道建筑垃圾主要有项目征迁、城中村改造及农户自建翻盖房屋3个来源。绝大多数村庄出现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围村堵街现象。
2.3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一是污水处理欠账大。在调研的12个村中,实现生活污水全入管网的仅有1个,仅占4%;正在施工建设的1个,占8%;计划实施的2个。各村基本属于自排自处。
二是有些乡村道路和出村路路面破损严重、年久失修。韩灵路多处路面出现坑洼;钦平陵村西生产路约800m全段损坏;仇化庄老村各条街道路面不平,出现破损。
2.4农业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作业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农作物种植中普遍使用化肥、农药。一些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在使用完化肥、农药后,随意丢弃包装袋,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3原因分析
3.1工作机制缺失
一是在统筹谋划方面存在不足,影响综合治理工作的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也没有落实到底,通常是遇到上级的检查时才会突击整治。村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不重视,使农村人居环境和城市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二是约束激励机制不足。在整治过程中,村民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很多整治活动都是由政府牵头,而村民缺乏主动性。
3.2经费保障不足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对于政府资金的依赖性太强。据统计,2019年该街道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投入的资金数额达到了600多万元,而这些资金仅用于处理村民生活垃圾。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理,则必定会花费更多资金。如果仅依靠政府资金投入进行农村环境整治是不可行的。
3.3群众意识不强
一是存在严重的临时应付思想。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往往是干部热情高涨、农民不管不问。还有一些村干部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只是完任务,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宣传作用,导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效果不佳。
二是受到传统思想以及生活习惯的束缚,很多农民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普遍存在随手乱丢垃圾的情况,影响环境整治效果。
3.4舆论引导缺失
在农村地区进行环保宣传,应当注意内容要通俗易懂,利用农民普遍接触的媒介来进行传播。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宣传缺乏针对性,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民在思想上不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没有意识到生活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影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4意见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统筹谋划,加强服务与指导。市、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要负责好日常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督导检查、业务考核等工作。主管部门要牵头抓总,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此项工作,严抓责任,确保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农民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农村党员带动示范作用,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动员农民自觉动手改造和美化家园[1]。
4.2坚持科学谋划
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有长远、科学的规划。
一是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污染特点,加大治理力度。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的现实情况,合理确定改造任务目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和改进。
三是注重文化保护。根据不同村落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点,注重人文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4.3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动员和组织的优势,进一步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经费,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造。
二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综合评价监督体系,将环境保护管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和环境保护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督和评价,以评价为重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继续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形成“同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资金、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格局,重点开发社会企业、地方人才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应明确资金范围,合理确定项目成本,加强项目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有效性和资金分配规范。
4.4试行公司运作
鼓励引进市场化服务机制,试行农村管理社区化。由乡镇(街道)统一购买服务,承包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从本村或邻村聘用农民群众从事日常保洁,按照日工作量进行考核。乡镇(街道)负责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考核、奖惩,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4.5营造良好氛围
农村环境整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要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来改善农村环境。还要加强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于法稳.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2):80-85.
(编辑:季鑫)
篇四: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环境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实践中逐步建立村民自主自治自律与村委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农村环境卫生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村容村貌真正使农村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整洁更加文明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环境——关于我县村容村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桓台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村容村貌不仅体现着一个村庄及其村民的精神风貌,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期,新农办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县村容村貌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335个行政村,其中超过2000人的村48个、超过3000人的村14个、超过5000人的村2个。通过整理汇总调查问卷,得出下列数据:
从村庄建设规划方面看,有246个村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占全县村庄总数的73.4%;已建或在建农民公寓楼的村50个,占总数的14.9%。
从村庄基础设施方面看,村内主干道实现硬化的村325个,占总数的97%;主干道两侧安装路灯并定时照明的村192个,占总数的53.4%;建有排污排水管道的村100个,占总数的29.9%。
从村民卫生习惯方面看,村民自觉并习惯将垃圾定点投放的村192个,占总数的57.3%,其中建有固定垃圾投放点的村148个,占总数的44.2%;建立保洁队伍及配备清运车辆的村106个,占总数的31.6%;垃圾实现集中处理的村79个,占总数的23.6%;制定环境卫生考核办法的村138个,占总数的41.2%。
从村庄绿化美化方面看,建有公共休闲绿地的村59个,占总数的17.6%;干道两侧实现统一绿化的村121个,占总数的36.1%;干道两侧墙面统一粉刷的村100个,占总数的29.9%;干道两侧无“三堆”现象的村163个,占总数的48.7%。
二、基本经验
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一些有条件的村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一)结合旧村改造,建设村民公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不少镇村结合改善村容村貌,科学合理地编制建设规划,实施旧村改造工程。马桥镇从2002年开始停止农村宅基地审批,启动“合村并点”工程,规划农民生活区,建设农民公寓楼,逐步实现人口向镇驻地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根据总体规划,马桥镇集中建设了金诚、北营、五庄、中心四个重点住宅小区,年内入住居民4500户。农民住宅小区的建设,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而且腾出大量土地。马桥镇全面完成旧村改造任务后,全镇可腾出土地7500亩。周家镇康家村是个有280户、900人的小村。目前已建成3栋共容纳130户的村民公寓楼,明年将开发建设老年公寓,清理“一户两宅”现象,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旧村改造,届时可盘活土地200余亩。除节约土地外,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村民公寓最显著的效益是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村容整洁,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由于农村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加之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垃圾的处置一直是令人棘手的问题,成为影响村容整洁的重要因素。周家镇太平村、邢家镇东营村等村庄通过对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太平村从2001年开始,要求每户每天8点前将生活垃圾装入垃圾袋,放在家门口,村里聘用两名专职保洁人员,挨家挨户收取垃圾,并集中运至村西废弃坑湾按要求填埋。东营村按照方便群众投放的原则,建成25个垃圾池,成立了3人的垃圾清运队,配备清洁车辆,每周至少一次将垃圾清运至远离村庄的废弃坑塘按要求填埋,实现了垃圾的集中处理。
(三)推广生态能源,消化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生产沼气所需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建设沼气池,推广沼气能源有利于消除街道两侧的粪堆、柴草堆,净化、美化村庄环境,还能有效解决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环境问题,同时,较好地配合了农村改厕、改厨、改圈工程,符合“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去年以来,起凤镇乌河、辛泉等村建设了部分沼气池,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已有47个村建成沼气池1000余个。调查发现,建有沼气池的村,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利用率较高,村内基本无“三堆”现象,有利于保持村容整洁,发展生态农业。
(四)规范标语制作,美化村庄容貌。由于宣传引导群众的需要,农村中有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土地保护、法律普及等方面的标语屡见不鲜。以前各种尺寸不一、色泽各异的标语涂在墙上,往往杂乱无章,影响村容村貌,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果里镇东边村对村干道两侧的所有标语按照统一尺寸、颜色制作和粉刷,看起来整齐正规,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增强了宣传效果,而且起到了美化村容村貌的作用。
(五)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不少村庄的实践表明,保持良好的村容村貌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索镇花园村、周家镇太平村等村庄建立健全了卫生保洁制度,引导村民严格遵守。花园村将各家各户应该承担的卫生保洁义务写入村规民约,并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结合起来。太平村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要求各农户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卫生,村里组织检查时如发现问题,随时通知相关户清理。一年中连续三次在卫生清理方面不积极、不配合的户,取消其“文明家庭”评选资格。该村还坚持每周将村中心路清扫一次,路面不准堆放各种物料,因特殊情况确需堆放的不得超过两天。此外,还有的村庄定期修剪绿化苗木,定期为主干道两侧的树木刷白,保持了良好的村容村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良好的村庄容貌的形成,取决于村民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等也不无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状的影响,我县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开发无序。以规划为先导,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必须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调查发现,全县目前仍有26.6%的行政村没有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完成建设规划的村庄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规划不系统、不科学。由于建设规划滞后,有些村庄道路两侧存在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和随意堆放柴草、粪便、垃圾现象;村内无固定垃圾投放点,无公共休闲绿地;排雨、排污设施不配套。没有建设规划或建设规划不到位,导致村容村貌难以有效整治和改观,影响了农民群众
的生产、生活。
(二)乡村道路两侧环境较差,有碍观瞻。调查发现,我县乡村道路两侧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路段常年堆放垃圾,成为卫生“死角”。个别路段的绿化带由于管理不善,非但没有发挥绿化、美化的功能,反而成为农村环境容貌整治的重点部位。如有的绿化带由于绿化不到位而使土地裸露,杂草丛生;有的绿化带内堆放着柴草、粪便、垃圾和建筑物料;有的绿化带由于修剪不及时,所种植的花木出现“疯长”现象,显得杂乱无章,且影响行车视线;甚至出现个别群众在绿化带内种植粮食作物和各类蔬菜的现象。
(三)闲置宅基地成为农村卫生“死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在城区购买住房,其原在农村的宅基地闲置,据调查统计,这样的户全县有2491户;在旧村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闲置的房屋和宅基地。其中有的房屋和宅基地因常年无人居住,有的杂草丛生,有的形成自然的垃圾场,甚至有的墙倒屋塌,成为卫生“死角”,也带了安全隐患。
(四)有些集贸市场设在乡村要道,影响乡村容貌和交通安全。调查显示,全县共有农村集市64个,其中在交通干道经营的有24个,占集市总数的37.5%。集贸市场设在乡村要道,既给卫生清洁工作造成了较大压力,又严重影响了车辆顺畅通行和交通安全。
四、几点建议
整治村容村貌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村容村貌整治应该围绕这一根本目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一)搞好规划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同城市规划一样,镇村规划决定着镇村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镇村两级要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高度重视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禁乱搭乱建。我县各镇村经济基础、产业特点和地域特色不尽相同,应着重从实际出发,对镇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合理布局,科学编制镇域村庄布点规划。马桥镇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聘请省规划院的专家完成了对镇驻地村和四个重点居民生活区的详细规划,真正做到了“规划源于农民,规划为了农民”,其做法值得各镇学习和借鉴。
(二)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是保持村容整洁的有效途径。推广沼气能源不仅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生态链。秸秆、畜禽粪便用于生产沼气,不仅可以解决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三堆”难题;沼气可用于照明、做饭,为农民节约了电费、肥料、农药等支出,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起凤镇沼气池建设试点村的实践证明,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是搞好村容整洁的有效途径。
(三)建立村容整治长效机制,完善监督考核。村容村貌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的村容村貌的保持需要常抓不懈,需要建立和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营造和巩固良好的村容村貌,镇村干部承担着重要责任,应进一步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完善考核机制,形成“干部牵头、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管理制度到位、整治目标到位。
(四)培养农民群众良好的行为习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在农村,是村容整洁的直接受益者,
也是整治村容村貌的主体,要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维护良好的村容村貌。要积极引导、组织村民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使环境卫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实践中逐步建立村民自主、自治、自律与村委引导、管理、推动相结合的农村环境卫生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村容村貌,真正使农村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整洁,更加文明。
篇五: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镇村容村貌整治调研工作情况汇报]村庄整治情况汇报
[镇村容村貌整治调研工作情况汇报]村庄整治情况汇报
村容村貌是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区人大办关于开展20XX年重点课题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村容村貌整治调研工作,组织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深入到村、到户实地察看,走访群众并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现就我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一是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村镇建设管理中心、城管中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把任务分解到村到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村容村貌管理责任制。成立镇环境卫生监察中队,由工作责任心强的三位镇干部担任,全面负责我镇环境卫生监察工作,聘请专职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并与他们签订责任书,同时制定了xx镇村容村貌管理细则及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各村配备了土地与规划协管员,明确工作职责,配合镇职能部门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二、宣传工作到位,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在干部大会、农村工作例会上,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全镇干部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并进行周密布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二是通过张贴标语、出板报、墟天发放宣传材料以及驻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积极开展“xx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造浓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规划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为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我镇把环境卫生监管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彻底分开。于20XX年12月成立了环境卫生监察中
1
队,由正式干部任中队长,专门负责全镇环境卫生监管工作,不参与具体的卫生保洁工作。集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发包给社会人员经营,由其聘请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具体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先后投入10多万元建成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购置一部垃圾清运车,初步解决了垃圾去处问题。今年积极向市文明办争取1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三是上门收集袋装垃圾。在集镇街道按每户每月收取5元卫生费,单位则按垃圾量收费,每天上午8:00准时出车上门收集并清运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扩大集镇区域的垃圾收集和清运范围,已将下至中学,上至xx一并纳入垃圾收集和清运范围。四是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由镇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各村、各单位、中小学校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重点清理道路两边的暴露垃圾、卫生死角、废弃土以及乱张贴等。五是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把xx、xx、xx确定为我镇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村,推行袋装垃圾和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目前正积极做好这些村的垃圾填埋场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六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及开展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居民住宅区、单位室内要求做到“六面光”;
各沿街店面、住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统一组织除“四害”,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七是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八是加强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要求建立沼气池和化尸池,引导立体种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严格把好规划和审批关,控制养殖规模,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九是抓好新村规划,严厉打击违法滥建行为。结合灾后重建家园工作,我镇已在xx、xx建立了两个新村,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积极做好xx等村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结合xx水电站移民工作,在xx村xx小组建立了移民安置新村;结合旅游开发,在xx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四、存在问题1、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薄弱,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比较普遍,住在集镇所在地街道的沿河居民,垃圾随手往河里扔,而居住在农村里的群众由于还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大部分往河里倒,造成水源污染。
2
2、农村人畜混居以及改厕不够全面,卫生环境差,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3、个别群众对收取卫生费实行上门收集袋装垃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4、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而镇村财力十分困难,存在资金缺口问题。5、集镇没有农贸市场,影响镇容镇貌。6、农村建设杂乱无章,房屋、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影响村容村貌。但现要规划整治,没有资金来源。五、今后打算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卫生和规划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继续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3、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一方面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实行袋装垃圾、上门收集垃圾、集中填埋处理以及改厕工作,重点做好xx、xx、xx、xx、xx等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全镇村容村貌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加强新村规划建设,进一步做好浮竹、竹贯两个新农村建设示点工作和墩头移民安置新村建设,统一规划,人畜分离,创建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xx镇人大主席团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3
篇六: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村容村貌问题整治措施
村容村貌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今日我给大家整理了村容村貌问题整治措施施,仅供参考。
村容村貌问题整治措施施篇一为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农村面貌,结
合实际,特制定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仔细落实中心、省、市、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以村容村貌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着力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工作的目标是:利用1—2年的时间,大力实施以“三清三治”(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治脏、治乱、治污)“三改三化”(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实现生产生活分区,村内交通成网,道路设施完善,农民庭院美化,村民爱卫习惯良好,,使
1/19
农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整体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改观。
三、领导机构
组长:沈金彪
副组长:江化忠
成员:江才文叶来发许仁松江玲华刘静
四、“三清四改”的主要内容
1、“三清三治”。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组织开展卫生大扫除,拾捡白色垃圾,清理废旧坑(水)塘、露天粪坑,清除卫生死角,对乡村乱堆垃圾柴草、乱占道路、乱摆摊点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尤其要注重做好乡村垃圾的存放与清运工作,保证村容的整洁。
2、“三改三化”。以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主动向有条件的乡村推广使用燃气(含沼气、液化气)、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广可降解塑料袋和农用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引导农民建立沼气池,
2/19
进行改厨、改厕、改圈,以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结合“3?12”植树节,搞好绿化、美化、亮化建设。组织开展植树造林、绿地养护等活动,在村前村后、道路两旁以及公共空地栽种花草、植绿护绿,提高乡村绿化覆盖率,以促进村貌美丽。
五、实施步骤
“三清三治”“三改三化”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动。力争用1-2年时间全面完成任务。今年“三清三治”“三改三化”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召开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广泛宣扬发动,全面启动村容村貌整治行动。
第二阶段:根据“三清三治”“三改三化”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仔细组织实施,扎实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第三阶段:制定村民公约和环境卫生治理制度,建立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的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3/19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村容村貌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2.广泛宣扬,深化发动。村容村貌整治重心在村组。各片要村民代表会议、党团骨干会议,大力宣扬,广泛动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主动参加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环境卫生知识进农家”等主题活动,使广大农民既是受益主体,也是行动主体,在全社会形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村容村貌问题整治措施施篇二为深化实施“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工程,有效治理农村卫生环
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改善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质量。按照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乡村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针对部分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环境集
4/19
中整治,实现我市乡村环境洁净、有序、文明,增强农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整治目标
以“治脏乱、建队伍、增设施、修好路、植好树、整庭院、改住房、提素质”八个方面为主要任务,力争今年每个乡至少有两个行政村,两年内全市4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上述目标。
三、整治任务
(一)治脏乱
治理村屯环境卫生脏、乱、差。一是要主动推行农户门前承包制、十户联合保洁制、村屯环境清扫值日制等日常保洁办法,杜绝垃圾、粪肥、污物乱泼乱倒,物品乱堆乱放现象。二是要主动推动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引导农民改变入厕习惯,新建住房提倡室内入厕。室外厕所要整洁,定期清扫。三是畜禽要执行圈养,杜绝散放,畜禽粪便要出村。对公厕、私厕、畜禽圈要定期消毒,实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四是加强柴草治理。有条件的村屯辟建柴草堆放点,远离农舍、旅游景点、公路。无条件集中治理的村屯,各户要在远离住宅院角集中摆放,做到摆放规范整洁,无柴草乱堆乱放现象,消除安全隐
5/19
患。五是治理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出动人力物力对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进行一次彻底地清理。严禁在公路两侧、景观带堆放柴草、粪肥和杂物。六是治理企业排污,提倡改水改厕。七是防止农业生产资料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植物生产激素,不乱扔、乱放、乱倒。
(二)建队伍
建立保洁员队伍。一是每个村屯要增设一至三名保洁员。二是落实卫生保洁人员责任,做到垃圾及时清扫、日产日清、定点存放,12小时保洁。
(三)增设施
每个村屯要增加卫生设施。一是要建设固定垃圾填埋场或垃圾中转站,每条街道要有定点垃圾箱,设专人负责,执行集中收装,定期填埋,无散落垃圾污染。二是要有一台四轮拖拉机装运垃圾。三是要适当增设公共厕所。四是主要街道要安装路灯,既美化村屯,又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四)修好路
6/19
修建村屯道路。一是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和“xx”我市农村道路建设规划,每个村至少要有一条硬质路面,有条件的村屯要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逐步提高村屯道路硬化覆盖率。二是修建沟渠,及时清理边沟,定期清挖排水沟,做到边沟洁净,排水畅通。
(五)植好树
抓好村屯绿化、美化。一是要制定村屯绿化规划,每年春秋两季按照规划植树造林,村屯四周要有防护林,主要街道两侧要有绿化带,栽树种草。二是要鼓舞农民在住宅房前屋后适当栽果树,有条件的村要建村级公园和街头绿地,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真正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绿中。三是村屯主要街道要栽植花草、灌木。要培育村民养花习惯,做到屋内有花,房前屋后有花,街道两旁有花。
篇七: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关于村容村貌整治问题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我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村容整洁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月”活动,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实施方案,设立了领导小组及卫生检查人员,以此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为期半个月的动员部署,现已进入整治阶段,但就目前初步检查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但细细归纳起来,重要有这么几点:一、宣传工作开展不平衡,力度不够,覆盖面小。宣传工作开展不平衡,力度不够,覆盖面小。10月8日,我镇就此次创卫工作召开了包括上级有关领导、上级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全体乡镇干部及村级领导等在内的动员会,规模可谓浩浩荡荡。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相关人员的注意力,尤其是引起了处于创卫一线的村级领导的注意,但我觉得这种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会议上有关领导就此次工
作的意义、目的、措施等均做了详细、透彻地讲解,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村领导手中,以供其在日后工作中的学习、参考,但我相信对于我们村级领导来说,未必每个人都能够十分清楚地掌握这些内容。部分领导可能会片面地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收集垃圾、清扫废弃物等同于村容村貌整治,从而对村容村貌整治涵括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对创卫工作的目标、任务、长远性、艰巨性等缺乏了解。而这点在10月17日的摸底检查中便得到了证实。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我们的村干部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村民的宣传力度就可想而知了。众所周知,创卫不仅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活动,而且广大人民群众正是这项工作的一支强而有力的主力军。如果群众的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创卫工作可谓难上加难。二、虽然镇上领导火烧眉毛,但有些村干部积极虽然镇上领导火烧眉毛,但有些村干部积极性不够高,开展工作有畏难思想。表现为:不够高,开展工作有畏难思想。表现为:1、认识“偏差”部分村干部没有把环境卫生整、认识“偏差”。治当作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大事来抓,缺乏工作责任心。
2、被动”应付。抱有政府要我抓的思想,依赖、被动”应付。“思想严重,出现“等、靠、要”的现象,有的则只在村口、公路沿线和公共场所进行卫生保洁,以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验收。参与村庄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当然以上两点可以归为宣传不到位造成的,那么下面这点就应是干部自身因素造成的。3、畏难”情绪。我镇处于城乡结合部,自然形、畏难”情绪。“成五梁一川,地形由南到北依次呈现川道、半岭区及岭区。土地面积广阔,有些行政村甚至包涵十几个自然村,那么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村的垃圾地广、面宽、量大,涉及千家万户。要组织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一时间能够做到,但要长期坚持,还需极大的决心和毅力。所以我们有些干部面对此景便打起退堂鼓,相互推诿、扯皮,致使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三、长期以来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使得农民长期以来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这股强有力的劲风,不仅是城市、工业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农业、农
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虽然在很多方面,农村与城市的距离正在逐渐缩短,但我们仍不难发现,一些陈旧的观念、思想,甚至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在农村依旧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农村的垃圾都是随处乱扔,自生自灭。村民对垃圾影响健康、污染环境,进而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等的认识都很模糊,大家已经习惯了顺手丢果皮纸屑、垃圾废物,那么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尚有一定困难。四、村级规划滞后,无健全的规章制度及长效的村级规划滞后,管理措施。管理措施。通过上面三点的分析,那么对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了。俗话说:火车跑的快,还靠车头带。那么作为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有党支部和村委会,虽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两支队伍已经很成熟了,可通过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处理的则是村民的思想状况及农村的发展、建设等方面的事物,很少、甚至没有村领导召集大家协商卫生治理方面事宜。进而导致农村卫生工作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状态,那么所谓的管理措施,工作安排等更无从谈起。
五、环保资金投入少,保障力度不大。环保资金投入少,保障力度不大。虽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得到不断提高。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而言,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来源困难,筹集资金的途经狭隘,尤其是主要依靠老天、黄土地为生的村落。虽然环境卫生整治是造福全村,甚至是下代人的大事,但在很多村民都不理解的情况下,要想向群众收取一定的费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即使干部有心,也只是力不从心。六、奖惩机制不健全。奖惩机制不健全。机制不健全如果说没有健全的奖惩制度,将会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也是一个样。那么上到干部,下到群众,他们对卫生保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难于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了村庄卫生的长久保洁效果。以上就是我对此次卫生整治活动中存在问题的一点认识,正所谓治病找根,解决问题找原因。那么相应的解决措施便可轻而易举得出。简单归纳如下: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除去以会议的形式通知村干部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例如去年碑林区的创卫
工作不到位,那么政府采用宣传车号召大众积极、主动投身到创卫工作当中。鉴于自身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标语、广告、宣传单等方式,甚至是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让大众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卫生创建工作当中。二、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及实施措施我们已经制定出,且已发到村上,但在奖惩这部分尚不明确,只是提及处理卫生状况差的村,但并未涉及对卫生状况良好村庄的奖励。我的建议是可采取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如评选先进卫生集体及在此次活动中表现良好的个人。虽然说人的生活是靠物质来维持的,但有时也需要精神上的支撑。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整个活动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大众的积极性。三、增加创卫资金投入。增加创卫资金投入。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得出若要村民掏腰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镇、甚至是县上在短段时间内,
也许也拿不出这么多资金。那么要解决这个难题,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搭上级部门、甚至中央政府的快车,在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已成为我们国家的重大问题之一,正值新农村建设之际,中央制定了众多的优惠政策,那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学习、领会这些政策,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适用自己的,拿出可行性计划,进而为该计划的实施做努力。9月初,在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培训大会上,市委组织部一处处长王芳同志讲到这么一个例子。有次市委召开了一个包括各级机关干部及部分村级领导在内的培训、交流会,会议上详细讲解了中央在农村的有关政策,经过几天的学习,到会者对培训内容基本都是了如之掌。就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个村的支书依据政策,结合实际,向市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到20万元建设资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该村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经济保障。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应有作用。应有作用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此次村容村貌整治中,恰巧遇到村级领导班子换届,所以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
求选好人,配强村级班子,切实增强村级班子贯彻执行农村各项政策、民主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依法办事,确保整治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五、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并且积极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抓重点、树典型,那么终究会有成效。
篇八: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建议
X月初,我参加了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关于“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活动,调研先后X村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征求意见建议,通过总结归纳,我们认为有X个特点X个问题,并提出X条建议。
特点体现在“六个坚持”,简单地说,即坚持高位推进强力抓、坚持党建带动科学抓、坚持以点带面引领抓、坚持靶向用力重点抓、坚持村级自治协商抓、坚持考核督办持续抓。
五个主要问题。就是仍然存在“两不到位,三不得力”,“两不到位”就是规划编制不到位、推进力度不到位。有的村庄施工中随意性较大,有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的现象。有的因规划编制简单,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结合不紧,有同质化倾向。有的村落实还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的推进办法和措施。
“三不得力”就是资金整合不得力、环境整治不得力、文化传承不得力。市级层面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逐年增长机制,并未落到实处。在项目策划申报、安排落实上向示范镇村集中力度不大,导致示范镇村建设缺乏有效地项目支撑,建设进度较慢。
建议“做好四抓”。结合我市实际,我们认为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实现村美、人美,务必“做好四抓”。
即一是抓整治,四治五化要持续推。重点实施以四治(治脏、治水、治气、治乱)、五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服务公共化)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工程。要突出垃圾治理、要突出污水处理、要持续推动“厕所革命”。
二是抓规划,一张蓝图要绘到底。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按照“点、线、面、域”原则,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推进。同时按照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每年制定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性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每月有镇村进行全程督查、检查、考核、通报,严格落实将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纳入镇处党政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对排名倒数的镇处一把手进行约谈、批评。
三是抓建设,项目资金要统筹用。即要谋划项目引进资金、发展产业创造资金、政策引导吸引投资、推进改革筹集资金。要积极对接中央支持X发展一揽子政策和十四五规划等机遇,积极谋划项目,争取省委资金支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担保、财政贴息和PPP合作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中村级资源,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是抓风貌,乡风文明要加强引。要营造崇德向善氛围、要引导文化活动科学发展、要深入推进扫H除E专项斗争。重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全面排查农村安全隐患,着力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
篇九: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近年来,渝水区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民实事来抓,以镇村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状况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了农村垃圾整治、镇容村貌整治、农村河塘整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存在的不足1、农民对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识不强。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示范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2、农村脏乱差问题还普遍存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不及时,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杂物乱堆乱放,畜禽乱跑、粪便到处拉,排水沟淤积比较严重。3、畜禽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布局不合理,普遍依水而建,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全区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家,其中建有沼气设施的只有家。4、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大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保洁等长效管理所需经费难以足额到位。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1、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报刊、网
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村社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自身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2、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级涉农项目资金,调整资金分配思路,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与基本农用改造、农村新能源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整合项目,聚集资金,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
3、实行农民自治,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运行和管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部分资金,集中管理使用,解决村社环境卫生保洁费用。
4、立足长远发展,高起点规划农村环境整治目标。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从环保的角度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做好一个整体规划,重点对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做出明确规划,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千遍一律,要从根本上转变过去重建房、重修路,轻垃圾搜集、轻污水处理的局面,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污水综合有效处理。
5、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整治农村污染企业。对农村新建企业要加强规划布局,严把企业环保准入关。对农村现有企业,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要打击整治工业污染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
6、实行目标考核,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责任。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业绩挂钩,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
篇十: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摘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农村美”的应有之意。当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是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两大因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大,收集困难,处理率低;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对经济条件存在依赖性以及明显的区域局限性,特别是对广大山区、丘陵地区的适应性不足。在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存在着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空间适应性相对较差等突出问题。新时代要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应当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保障。
关键字:生活污水、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村庄清洁
前言
针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遇到的困难,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意义是十分巨大的,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水平,并且能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得到显著的进步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得诸多的居住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当前实施环境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到2020年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就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由相关行政机构编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详细的说明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创建宜居乡村环境,是当前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对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创建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是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不健全,一些乡村突击清理垃圾、污水等,但清洁长效机制建设跟不上,导致村庄脏乱差问题很容易出现反复。
2是改厕宣传力度不到位,农民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接受在室内建卫生间,存在室内改厕落实难的问题。
3是由于县乡村经济比较薄弱,制约了后期室内厕所维护。农户收费制度不健全,没有约束力,农村室内厕所后期维护机制亟待完善。二是改厕台账不规范。有的村庄改厕台账不规范,相关信息不全。
4是村庄清洁还存在死角。个别村庄边沟清理不彻底,还存在垃圾乱堆乱放现象。
5、部分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主导产业不突出,村集体收入不足,仅靠几万元的转移支付难以维持日常管护工作。
6、农村环境整治面大、量广,尤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农村环境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区环境卫生整治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区、乡两级财力有限,在农村垃圾处置、污水排放、秸秆综合利用等硬性支出方面仍有缺口,环境整治成果难以巩固。
二、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省、市的安排部署,围绕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依照《佳木斯市郊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形成区委、政府全面领导,区直部门各负其责,乡镇全面实施,村屯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区、乡、村三级联动,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实施方案,提高全区上下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意义,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同时,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传播正能量,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力组织实施。围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三个方面,推进清洁乡村建设,积极开展清运垃圾、污水处理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实现垃圾定点清运日产日清;加强环境管护,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组建保洁队伍,建立健全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提档升级,坚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力争3年内完成2个区级提档升级村、3个区级试点村,11个乡镇试点村美丽乡村升级任务。深入实施“厕所革命”,采取“分户改造、直接并网、建造公厕”三种方式,完成制定厕所改造任务。
四是强化督查考核。完善郊区环境卫生作业及考核细则,通过专报的形式,将存在问题和整治情况及时通报,及时反馈,跟踪问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干部任用、评优的重要依据,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樊翠娟.从多中心主体复合治理视角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创新
[2]包福存,魏立娟.美丽乡村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
[3]曹桢,顾展豪.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宜居建设探讨——基于浙江的调查研究
推荐访问:乡村村容村貌的整治存在的问题 整治 乡村 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