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8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8篇

时间:2022-11-17 12: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8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重点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印度的起源和发展,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在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8篇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重点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印度的起源和发展,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难点

  佛教的传播。

  课时计划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

  课

  利用西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古印度的起源和发展,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2.通过史料充分认识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3.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

  1

  一。学习重点: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学习难点:佛教的传播。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

  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

  进行讲解强调。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印度位于今天

  的

  。古印度的起源

  与河有关。

  (2)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

  世纪,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有

  、

  。

  (3)约公元前

  年左右,印

  三、自主学习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

  人建

  立的小国家。

  (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在

  。它的首都是

  ,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大城市之一。

  (5)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

  字”起源于

  。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进度后建立了严

  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它分

  为

  、

  、

  、

  四个等级。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

  最卑贱的——

  。

  2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

  间

  ,

  。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世纪,

  创始人

  ,后被称为

  “

  ”。

  (2)佛教提出“

  ”,一度

  成为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开始

  外传。公元前世纪,佛教经中亚

  传到中国

  ,在传入内地。

  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

  1.古代印度在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

  的鼎盛时期。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

  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

  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

  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四、合作学习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2.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古代印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

  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

  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

  3.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

  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

  3

  社会的发展。4.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古代印度

  五、课堂小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结

  2.森严的种姓制度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通过设计板

  书,培养学生

  思考、归纳、的归纳、表达

  总结

  能力,巩固本

  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习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4

篇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古代印度》

  教材分析: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2、印度种姓制度;3、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

  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3.问题思考: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提示: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

  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提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

  隶制国家里对于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概括提取知识的能力。

  2.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提示: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阿育王也信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3.资料链接: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设计意图】提供历史学习素材,丰富拓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板书设计1.古代印度的自然条件2.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3.种姓制度

篇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课题:3.古代印度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时安排

  预备周

  年段

  九年级

  预备周

  主备人

  总(1)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佛教的知识。

  教学目标2.认识等级制度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认识佛教的教义。

  3.通过分析等级制度、佛教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等级制度、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难点:等级制度的实质与佛教的教义。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问题式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法、图示法、史料解读法、知识串联法教师制作PPT,收集所需要的视屏、资料,制作导学案;

  教学过程第一步:明确目标

  备注

  导入1(图片导入):看到图一你想起了中国西周的什么制度?(分封制)那么看到图二你想到哪教新

  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导入新课。

  学课

  内导

  容入导入2(情境导入):大家非常熟悉西游记的故事,你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中的西天是哪里吗?

  有关“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导入新课。

  板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简要叙述古代印度早期文明。

  答案: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一度繁荣;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后来印度多次遭到外族入侵。课过渡语:印度河、恒河流域创造文明的同时,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相伴而来。堂板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探材料一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究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教课(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学堂(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内探答案:(1)古代印度。容究(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

  过渡语: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由此产生。板块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答案: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发展和传播: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结束语: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

  板书设计

  1.印度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A)A.古印度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当堂2.“种姓制度”是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C)达标A.埃及B.巴比伦C.印度D.中国3.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的等级应该是(A)A.刹帝利B.婆罗门C.吠舍D.首陀罗4.下列示意图中,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D)当堂达标5.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穆斯林

  6.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后,小张针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活动探究,他收集了如图,想进一步探索,请你与他同行吧!观察图中A.B.C.D处,写出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A:;B:;C:;D:。答案:(1)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教1.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材会”之称。图2.古代印度: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片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分3.斯里兰卡岛上的释迦牟尼佛像:佛教的创立者,意思是“释迦族圣者”。“释迦牟尼”汉译又作析“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史原人普鲁沙这个千手千眼千足的巨人,被众神杀死,被作为牺牲品祭祀时,从他的尸体中生出料了马、牛、山羊等一切牲畜,生出了宇宙三界,生出了方位、太阳、月亮和诸神,还从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积累——《梨俱吠陀》

  教学

  反思

  导入1(图片导入):看到图一你想起了中国西周的什么制度?(分封制)那么看到图二你想到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导入新课。新

  课

  导

  入

  教

  导入2(情境导入):大家非常熟悉西游记的故事,你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中的西天是哪里吗?

  有关“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导入新课。学

  板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内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容课

  简要叙述古代印度早期文明。堂

  答案: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一度繁荣;公元前探

  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究

  上实现了统一;后来印度多次遭到外族入侵。

  过渡语:印度河、恒河流域创造文明的同时,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相伴而来。

  板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一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答案:(1)古代印度。教课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学堂

  过渡语: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内探由此产生。容究板块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答案: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发展和传播: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结束语: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

  板书设计

  1.印度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A)A.古印度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当堂2.“种姓制度”是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C)达标A.埃及B.巴比伦C.印度D.中国3.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的等级应该是(A)A.刹帝利B.婆罗门C.吠舍D.首陀罗当4.下列示意图中,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D)

  堂达标

  5.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穆斯林

  6.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后,小张针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活动探究,他收集了如图,想进一步探索,请你与他同行吧!观察图中A.B.C.D处,写出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A:;B:;C:;D:。答案:(1)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教1.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材会”之称。图2.古代印度: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片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分3.斯里兰卡岛上的释迦牟尼佛像:佛教的创立者,意思是“释迦族圣者”。“释迦牟尼”汉译又作析“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史原人普鲁沙这个千手千眼千足的巨人,被众神杀死,被作为牺牲品祭祀时,从他的尸体中生出料了马、牛、山羊等一切牲畜,生出了宇宙三界,生出了方位、太阳、月亮和诸神,还从巨人身

  体的不同部位生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积累——《梨俱吠陀》

  教学

  反思

  导入1(图片导入):看到图一你想起了中国西周的什么制度?(分封制)那么看到图二你想到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导入新课。新

  教课

  学导

  内入导入2(情境导入):大家非常熟悉西游记的故事,你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经中的西天是哪里吗?

  容

  有关“经”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导入新课。

  课板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堂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探简要叙述古代印度早期文明。

  究答案: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18世纪一度繁荣;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北部出现了许多小国;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后来印度多次遭到外族入侵。

  过渡语:印度河、恒河流域创造文明的同时,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相伴而来。

  板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一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和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教课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学堂

  答案:(1)古代印度。内探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容究

  过渡语: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

  由此产生。板块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圣谛,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佛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创始人是谁?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答案:创立: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发展和传播: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结束语: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

  板书设计

  当堂1.印度河流域孕育的文明是(A)达标A.古印度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埃及文明

  2.“种姓制度”是古代的社会等级制度(C)A.埃及B.巴比伦C.印度D.中国3.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他的等级应该是(A)A.刹帝利B.婆罗门C.吠舍D.首陀罗4.下列示意图中,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D)

  5.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当

  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穆斯林堂达标

  6.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后,小张针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进行活动探究,他收集了如图,想进一步探索,请你与他同行吧!观察图中A.B.C.D处,写出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A:;B:;C:;D:。答案:(1)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教1.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材会”之称。图2.古代印度: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片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分3.斯里兰卡岛上的释迦牟尼佛像:佛教的创立者,意思是“释迦族圣者”。“释迦牟尼”汉译又作析“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史原人普鲁沙这个千手千眼千足的巨人,被众神杀死,被作为牺牲品祭祀时,从他的尸体中生出料了马、牛、山羊等一切牲畜,生出了宇宙三界,生出了方位、太阳、月亮和诸神,还从巨人身

  体的不同部位生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积累——《梨俱吠陀》

  教学反思

篇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大河对于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的意义,大河文明相对应在政治上多是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难点:对于种姓制度的认识;佛教产生的背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讲授新课: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印度的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东北倚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介印度塔尔沙漠,西北为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西南为俾路支高原,南临阿拉伯湾。2、气候特点: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一年分为四季。恒河和印度河,河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3、古文明遗址

  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两岸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已发现的古代印度城市遗址中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最为著名。两个城市各有数万居民,城市经过规划,有下水道系统,对外贸易发展。

  哈拉巴,印度河流域上古文明的城市遗址。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考古学家在此发现公元前3000-前2000年代的青铜器文化遗物,包括火砖建筑、下水道、工具、陶器、艺术品等。有卫城。还发现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迄今尚未完成解读。其文明昌盛期已经入奴隶制发展阶

  段,与同期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地的古迹,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其范围西起伊朗边境,东近德里,北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南临阿拉伯海,估计占地130万平方公里,呈巨大的三角形,可称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青铜文化。

  哈拉帕出土的彩陶瓮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ofthe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摩亨佐-达罗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早期古代城市,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该段时期的其他古文明包括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及克里特文明。多认为是由古印度的白种雅利安人入侵之前达罗毗荼人(即矮黑人)所缔造的都市文明。4、国家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路线。雅利安人: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国王费里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二儿子萨勒姆和小儿子雅利安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统辖西部,是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雅利安执掌中南部,演化成了伊兰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5、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阿育王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旃陀螺笈多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其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阿育王死后,他的儿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继续维持统治约50年。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罗·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华氏城华氏城不仅是当时的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梵天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印度佛教中的大梵天王诸神众,特指色界初禅天之主,又称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与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他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在印度几万座印度教寺庙中供奉梵天的寺庙却极为少见,现存最有名的专门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贾斯坦邦城镇普须卡,在印度大多数

  是把梵天和毗湿奴、湿婆合画在一起供奉。随着印度佛教的兴起,后被佛教吸纳为护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华人称之为四面佛,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在东南亚有非常多信众。影响: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变化;刹帝利等级地位上升,吠舍中出现富裕大商;种姓制度下婆罗门地位最高,引发不满。2、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他离家修行,后来创立佛教,被尊为“佛陀”。2.佛教的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因果报应”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王室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3、佛教的传播传播的原因:佛教的教义不承认神能主宰人的命运,因此佛教成为当时反对种姓制度的重要派别。由于佛教教义对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奴隶主有利,因此佛教的主要支持者是刹帝利和吠舍中的富人,他们大量捐款、赠园,使得佛教迅速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三)、课堂小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现了哈

  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

  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四)、课堂练习:

  1.孔雀王朝的国王阿育王属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哪一阶层?(B)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2、图中反应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的是(C)

  A

  B

  C

  D

  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其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是

  (

  C)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①

  (五)、板书设计: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印度的地理位置:2、气候特点:3、古文明遗址4、国家出现5、鼎盛时期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2、影响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背景:2、佛教的创立

  第3课古代印度

  2.佛教的教义3、佛教的传播

  (六)、教学反思:

篇五: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①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概况。②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③掌握佛教的创立、教义及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出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_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2.国家建立(1)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2)统一: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二、森严的种姓制度右图是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该制度是什么人建立的?这种制度把人分成几个等级?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有何特点?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

  姓制度”。

  2.内容

  第一

  婆

  掌管________

  等级

  罗门

  第二

  刹

  等级

  帝利

  掌管________和________权力

  第三

  吠

  等级

  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________

  第四

  首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

  等级

  陀罗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等级

  贱

  之外

  民

  最卑贱的“____________”,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____________,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

  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

  “释迦牟尼”。

  2.发展:早期佛教反对________________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宣扬“____________”,得到________和一些富

  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3.传播

  (1)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__,再传入中国内地,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探究点一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史料一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摩奴法典》史料二种姓制度规定: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史说明了种姓制度下印度各等级之间地位如何?制定这些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

  1.尼罗河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

  2.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3.古埃及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

  4.古埃及国王将自己的陵墓取名为“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5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老权力的变化。()

  参考答案一1.印度河2.雅利安孔雀王朝华氏城二2.祭祀军事行政商业不可接触者3.世代相袭通婚三1.乔达摩·悉达多

  2.第一等级婆罗门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国王3.新疆【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各等级之间地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特别是婆罗门的政治地位。

  判断题1.×2.3.√4.√5.×

  【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篇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

  与价值观

  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3.问题思考: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

  提示: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罗门教日益遭到反对,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

  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提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于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2.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提示: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阿育王也信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3.资料链接: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他年轻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想,人总是要老、要死,能不老不死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9岁那年,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思是大无畏的勇士。三、课堂总结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3板书设计

  1.古代印度的自然条件2.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3.种姓制度4.佛教的诞生和传播

  4教学反思

  通过对印度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刹帝利的保护。有时根据特定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气氛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

篇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

  教学目标重点

  第3课古代印度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印度的起源和发展,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难点

  佛教的传播。

  课时计划教学过程

  1课时教师活动

  实际完成

  一、导入新

  课

  利用西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了解古印度的起源和发展,古印度的种

  姓制度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通过史料充分认识种姓制度和佛教教

  二、展示学习目标

  义。3.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学习重点: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学习难点:佛教的传播。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精品

  .

  (1)古印度位于今天

  的

  。古印度的起源与

  河有关。

  (2)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有

  、

  。

  (3)约公元前

  年左右,印度北

  部逐渐出现了由

  人建立的小国

  家。

  (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在

  。它的首都是

  ,是

  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之一。

  (5)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

  起源于

  。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进度后建立了严格的

  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它分

  为

  、

  、

  、

  四个等级。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

  贱的——

  。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

  间

  ,

  。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

  世纪,创始

  人

  ,后被称为

  “

  ”。

  (2)佛教提出“

  ”,一度成为

  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开始外传。公

  精品

  .元前

  精品

  .

  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

  ,

  在传入内地。

  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后教师总结。

  1.古代印度在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

  时期。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

  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

  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

  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

  市之一。

  2.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等。古代印度

  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

  四、合作学习

  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3.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1)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

  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

  发展。

  4.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

  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

  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同时,由于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

  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

  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

  一。

  精品

  .

  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五、课堂小

  结

  2.森严的种姓制度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篇八: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易俗河镇三中八年级1801、1803班历史学科教案

  时间:2022年9月6日

  第3课时

  教学课题:教学目标:

  第3课古代印度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在印度文明中起重要作用的印度河和恒河,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的资料搜集及同学们的交流,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试着说一下《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复习)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呢?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二教学过程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在课本11页的“古代印度”图中,找出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印度河流域主要古城遗址。2.简单向学生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提示: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亚洲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为“天竺”。3.请同学们说一下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提示:①一支自称是雅利安人的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了印度并在此地定居下来;②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③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里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但后来来自北方的白种人自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他们征服了当地居民,建立起一些奴隶制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羯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森严的种姓制度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那么“种姓制度”有什么

  内容呢?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提示

  :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2.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

  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

  生出首陀罗。那么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什

  么特点呢?它带来了什么影响?请同学们归

  纳一下。

  提示:“种姓制度”的特点有:①种姓界限森严;②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

  的职业;③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印度社会的发展。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同学们应该都知道《西游记》里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吧?他们取经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提示:佛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古代印度的大致历史,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种姓制度”的

  内容和影响;佛教产生时间、创始人以及佛教教义,要求学生课后多花时间进行

  巩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教案 上册 人教版 九年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