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时间:2022-11-15 15: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保护文化遗产措施1、折叠落实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爱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供大家参考。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1、折叠落实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爱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进展方案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爱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立国家文化遗产爱护领导小组,定期讨论文化遗产爱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爱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爱护协调机构。要建立文化遗产爱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询问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动前进文化遗产爱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爱护工作。

  2、折叠加强执法

  加强文化遗产爱护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前进文化遗产爱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爱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爱护法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抓紧讨论制定爱护文化遗产学问产权的有关规定。要严格依照爱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作出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打算;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行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政执法机关有权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打算和行为。严峻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充实文化遗产爱护执法力气,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执法不力造成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折叠队伍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爱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预文化遗产爱护的主动性。加强文化遗产爱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文化遗产爱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特地人才。加强文化遗产爱护科技的讨论、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爱护工作水平。

  4、折叠加大宣布传达

  营造爱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仔细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爱护重要性的熟悉,增加全社会的文化遗产爱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爱护机构要常常举办展现、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训练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爱护学问纳入教学方案,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激发青少年喜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爱护学问,大力宣布传达爱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准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大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切实讨论解决自然遗产爱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自然遗产爱护工作。

  爱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很多民族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丢失自主、迷失身份,成为精神世界的“游荡者”。只有识别分析文化遗产,探寻其文化信息和意义底蕴,才能不断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吐故纳新,铸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支撑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所以,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爱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进行可持续进展的必定的文化诉求。

  与时俱进的中国文化遗产爱护

  文化遗产是先人缔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缔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端详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现人类文明的卷轴。

  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包含将来进展趋势的某种启示。爱护文化遗产,在文化意义上体现着人类对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历史性的自觉。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进,从而严峻冲击着文化遗产的保存。传统社会的现代性转变造成与文化遗产爱护的尖锐冲突,经济全球化掣肘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共荣。但是,现代性自觉也促进了世界文化遗产爱护。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爱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文化遗产爱护成为直接的全球行动。这个文件把世界遗产分为自然的和文化的两大类。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从历史、艺术、科学或审美、人种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遗产,是指各类从审美、科学、爱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分为受威逼的动植物生态区和自然

  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自然遗产也具有充分的文化意义,可以视为广义的文化遗产。

  20xx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狭义的文化遗产又分为两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是具有历史、艺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后者则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学问、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987年,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敦煌莫高窟首次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泰山风景名胜区被推选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1992年,九寨沟、武陵源、黄龙名胜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96年,庐山被评为世界文化景观;20xx年,昆曲首次被联合国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世界的公认和盛赞。其中,莫高窟取得“东方艺术明珠”之称,九寨沟被誉为“童话世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世界第八奇迹”之誉,昆曲被认为是中国“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xx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进行,当时中国拥有30处世界遗产,在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前三名国家。从1985年加入《爱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共有37项世界遗产代表作。其中,文化遗产有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

  中国文化遗产爱护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一,国家高度重视。20xx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爱护文化遗产的通知》。其次,全民初步趋向共识。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每年6月份的其次个星期六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第三,组织机构已经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中心已于今年9月14日挂牌正式成立。第四,特地法律正在酝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法》已经列入20xx年立法规划。中国文化遗产爱护工作深入到绽开,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专业人士和民众主动努力下,文化遗产爱护成为一项稳健进展的事业。相应地,加强中国文化遗产爱护的对外宣布传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利于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激扬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独特的风景线。其绵延五千年,博大精深,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自我更新的力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展史上,中华民族缔造了极为绚烂的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在体育文化方面,古希腊和西方文化孕育了奥林匹克运动,而中国传统体育竞技健身运动像太极拳、武术、杂技、“蹴鞠”、“博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哲学化的体育竞技和理念、以和为贵的伦理观、刚健自强的人生信条。正是这样的文化遗产加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史上的地位。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财宝,中国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有取胜的王牌。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据前不久文化部公布的/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数字,中国大陆已登记的不行移动文物近40万处,可移动馆藏文物20xx多万件,全国有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352处,103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和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树立起中华民族奋勉有为的世代风范。

  通过爱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回溯祖先的才智和缔造力,考察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前途,可以增加民族自信念、骄傲感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兴奋民族意志,激扬民族精神。对外宣布传达国家文化遗产爱护,就是呈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绵长的文化缔造,展现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世界上高扬中国人的精神旗帜。

  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利于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社会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行逆转的进展趋势。这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机制双重作用下人类进步的表现。但是,现代化和全球化也并非通向完善的世界大同,它最初宣扬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谋求西化世界体系,这里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传统”和“现代”互不相关,截然对立;社会总体进展趋势是沿着共同的、直线式道路向现代化演进;进展中国家能够通过与发达社会的交往而加速前进;西方发达国家是进展序列中的最高阶段,其历史阅历呈现了通往现代性之路。1/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在实践中,西方强势文化在其经济实力的推动下,日益向外扩张,进逼弱势文化,向落后国家渗透价值观,播撒种族文化优胜论,歪曲科学的历史观和进展观。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整理和检录、分析,总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生命连续活力和方式,比较各种文化模式的特点、向度和功能,就能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坐标中,赐予它们合理定位,促进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和相互学习借鉴,率先提议一种多元共进、和谐进展的文化观念和文明关系。

  以文化底蕴而论,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熟悉大体经受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从民族主义的意义上熟悉文化遗产,把文化遗产与民族国家、民族身份紧密结合,文化遗产成为政治认同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次个阶段,人们开头超越民族性、民族认同的立场,调整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全球主义的关系,并向世界性、全人类文化遗产的熟悉转变。第三个阶段,在熟悉到文化中心主义的学理缺陷和实践危害之后,多元文化主义兴起。人们熟悉到,不管一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它必定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是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文明进展的重要源泉。

  文化模式打算了各民族国家不同的进展路径,不同的进展道路为文化多样性所体现。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彰显为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因此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具有深刻的历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史文化依据。这种深刻历史文化依据,体现在现存的文化遗产方面。爱护文化遗产,就是链接本

  民族的进展路径,展现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也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文化样式的特色所在。在中国,这就落脚在通过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展现我们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与和平进展的文化底蕴。

  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利于展现中国的科学进展观

  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是其原生时代人类活动的客观记载,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行再生性。文化遗产必需得到有效爱护,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连续。然而,为进展经济而漠视甚至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却屡屡发生。

  《1996年人类进展报告》中列举的五种“有增长而无进展”的现象中,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即毁灭文化,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的经济增长)和无将来的增长(futurelessgrowth,即造成资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增长)就是对不顾文化遗产的爱护而一味以牺牲环境(历史人文环境)降低人们生活质量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的批判。文化遗产如何爱护,如何与经济的进展相协调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中国较早熟悉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加强了爱护和保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遗产爱护体系形成了从以文物爱护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为中心(后增加了以历史文化名城爱护为重要内容),再转向历史文化爱护区的多层次体系。目前,中国正着力建设文化遗产爱护体系,包括技术、法制等方面的一整套措施,其宗旨在于处理好历史与进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最为有价值的遗留是它的活动主体与表达方式同时存在,人们可以直观地、统一地看到一个文化生命现象——一个活着的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与传承者对话、相互沟通、参预、体验、学习等来理解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从中得到真实的感受、训练和感悟

  “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2这就是在抱负状况下文化遗产业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们必需对其真确性加以爱护的意义所在。爱护的目的是为了进展,为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使人类缔造出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也是中国当前率先提议科学进展观应有之义。

  以科学进展观指导文化遗产爱护,就是要正确估量文化遗产自然损毁程度,正确测算环境的合理承载力量,正确评估发掘文化遗产的技术要求,有方案地、科学合理地爱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的爱护能够推动经济的进展。以此详细地对外宣布传达中国文化遗产爱护,可以把我们这样的科学进展观直观地展现于世界。

  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利于展现中国和谐的民族

  /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与国际关系

  文化相对稳定的存在形态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主体则是某个特定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可以折射为文化关系。通过文化遗产的爱护和开发,可以再现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相互沟通和融合,从而体现中国多民族的且与国际不行分割的文化渊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出名。前者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相互沟通的结晶,它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现。作为现存的跨境分布的文化形式,是中国首次与外国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是中蒙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宝。

  目前,中亚五国已表示情愿将“丝绸之路”作为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爱护项目。“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总长达7000多公里,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沿着这条通道,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西方,西方的数学、医药和天文学传入中国。对于这样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

  11/12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应当加强爱护,“丝绸之路”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应是当之无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也说,对于人类有普遍意义的世界遗产应是超越国界的。

  通过对外文化相互沟通,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信任,是对外宣布传达的一项重要职责。对外宣布传达文化遗产爱护,也是促进中外文化相互沟通的一项任务。几年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开展了“感知中国”主题活动,将中国大量的优秀文化艺术、文化遗产介绍给了世界各国公众。这其中包括中国最宝贵的文物,如乐器编钟、青州石刻、青铜器艺术,还有中国的京剧服饰、民族服装服饰、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以及从功夫、戏剧、音乐、舞蹈、杂技到社火等表演艺术。“少林功夫”、“云南映象”、“内蒙古无伴奏合唱”、“历代民族服装服饰”等闻名节目,都参与过“感知中国”主题活动。这既展现了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又促进了国际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和中外友好关系的进展。

  12/12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 保护文化遗产措施 文化遗产 措施 保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