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范例推荐)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范例推荐)

时间:2022-11-12 19: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加快绿色生产步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为配合县委正在进行的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调研工作,进一步掌握当前我县农业发展的趋势与状态,为县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供大家参考。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加快绿色生产步伐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为配合县委正在进行的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调研工作,进一步掌握当前我县农业发展的趋势与状态,为县委制定加快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我局围绕全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主题,就如何适应农业走向大市场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继续深入地引导发展绿色农业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立县、绿色兴县”的正确决策下,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使全县近年来在绿色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绿色农业正为全县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多、农业效益的提高发挥出与日俱增的作用。

  一、现状与成效

  双柏县在云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经济的薄弱,使得对农业的投入与扶持十分有限,造成长期来的农业基础落后,技术改造乏力,加上农产品质量意识的滞后,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进程滞缓,成为困扰政府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再次把建设农村、发展农业

  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大事来抓。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一大背景下,县政府立足县情,从抓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入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着力培育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通过宣传发动工作,已使绿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近年来,由政府牵头,农业部门先后组织绿色经济发展报告会,绿色生产研讨会,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知识及农产品无公害技术标准化等培训,并对1200多名农民进行了绿色证书培训。先后邀请了省州有关领导和农业专家,来我县考察并作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的专题讲座,使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绿色生态理念,绿色生态意识正深入人心。

  (二)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框架基本构建

  坚持“全面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蚕桑以大庄、法裱、妥甸等乡镇为主,优质粮食以法裱、妥甸大庄等乡镇为主,早青豆类以大庄、法裱、妥甸等乡镇为主,优质油菜以法裱、妥甸等乡镇为主,茶叶以法裱、鄂嘉等乡镇为主,反季蔬菜以大麦地、艾尼山、妥甸等乡镇为主的骨干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特色农产品区域化、优质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到133701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351947亩的38.0%。

  (三)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雏形基本显现

  目前,我县已初步发展形成以白竹、老虎山茶,妥甸酱油为主的加工业,以低热河谷反季节生产为主的优质瓜菜和早青豆类产业,以优质油菜生产为主的油菜产业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在龙头企业和营销经纪人的带动下,2008年全县产业化基地农户达20500多户,已建成优质茶叶基地19876亩,优质反季蔬菜基地38700多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25300亩,优质油菜19000多亩,蚕桑生产基地11055亩,早青豆类生产基地19870亩。绿色特色农业产业正处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关键发展期,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四)注重组织化经营,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我县立足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主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公司、双柏县良源茧丝绸有限公司、云南双柏妥甸酱油有限公司三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双柏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双柏县大麦地镇蜜源泉酒厂、双柏县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双柏县恒瑞绿色食品种植厂等七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008年销售总收入人民币达到10828万元(其中154万元美金),实现利

  税7642万元(其中上缴税金645万元),带动了2万多农户增收。双柏县良源茧丝绸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种植、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起了“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关系。同时,还建立起了茶叶、烤烟、反季蔬菜等农村专业合作社17个,行业协会3个,涉及20500户农户。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和逐步发展壮大,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粗放、零散型向创新、集约、利益联结型转化。

  (五)突出特色,我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1、茶叶产业稳步发展,效益明显。通过茶业企业改制、整合资源、低产茶园综合改造、新植等综合措施,茶业品牌效应得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茶叶产业稳步发展,一是面积和产值稳步提高。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2049亩发展到2008年的13480亩,产量分别从18.08万公斤提高到19.04万公斤,产值分别从468.9万元提高到877.11万元。二是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逐步提升。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和茶叶粗、精加工等现代茶叶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我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了茶叶质量。到目前,获得无公害茶叶3个、绿色食品茶1个,取得QS认证3个茶厂。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产量产值逐步提高,在茶叶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白竹山茶呈

  现出高价位运行(最高价达6800元/公斤,平均单价在100元左右),充分显现了品牌优势。

  2、蚕桑基地建设在艰难之中稳步推进。双柏发展蚕桑的历史悠久,生产的蚕茧产品具有茧丝长、解舒好、净度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我县蚕桑生产。近年来,通过引龙头、带大户、重点扶持发展专业村、以户为基础建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发展订单蚕业,公司与基地农户初步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了蚕桑业发展。桑园面积从2005年的4616亩发展到2008年的11054.6亩(其中去冬今春新栽桑园5106亩),引进企业1家;产茧产量从31.7吨提高到36.9吨,产值从43.32万元提高到73万元,销售收入从63.02万元提高到142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优质蚕桑产业的发展水平,蚕农得到了实惠。

  3、早青豆类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合理安排水稻、蚕豆前后两茬播种期、打好时间差,引进示范推广优质良种、科学管理,培育产品营销经纪人,落实扶持政策引导筹建冷冻仓库等,推进早青豆类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早青豆类种植区域进一步优化,种植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效益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以大庄镇为中心带动妥甸镇、法裱镇发展早青蚕豆产业带,以安龙堡乡为重点,带动

  法裱镇、爱尼山乡种植早青豌豆产业带,种植早青蚕豆和早青豌豆分别从2005年的9968亩和755亩逐步扩大到2008年的12410亩和8880亩,2009年早青蚕豆种植面积达15505亩、早青豌豆4611亩;产值由2005年的686.24万元和60.4万元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855.05万元和710.4万元,2009年分别达到1093.8万元、461.1万元。

  4、反季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绿汁江、马龙河沿岸为主,充分利用低热河谷地区的热量资源,引品种、抓示范,加大“两江一河”低热河谷和鄂嘉新厂、法裱白竹山、妥甸等高山反季蔬菜种植,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2005年的36524亩发展到2008年的38782亩。2009年全县共组织反季蔬菜种植32037亩。产值由2005年的3844.37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4437万元。

  5、葡萄酒城建设前期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按照州、县人民政府建设“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的安排部署,我局作了认真研究,计划以妥甸、大庄和法裱为主,以元双公路和妥鸡公路沿线为中心,规划种植葡萄6.07万亩,建设中国西南国际葡萄酒城,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经济带。目前,我局成立了专门机构,完成了规划等基础工作,加强与州葡萄办的密切联系,搞好项目跟踪,力争项目早日得到批准实施。目前,全州葡萄基地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州已落实

  种苗基地1800亩,母苗共38个品种。我州目前已取得葡萄繁种资质,正积极与外商洽谈种苗繁殖、酒庄建设等具体工作。

  6、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开始起步。县农业局立足于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考虑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经济项目,引进一家有实力的蔬菜生产企业落户双柏,在我县发展优质特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真组织项目考察,积极主动与昆明好宝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接洽商谈,目前发展项目已谈妥,该公司打算在我县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今年8月份,该公司在我县注册成立了“昆明好宝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双柏分公司”,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等已办妥。经认真考察,目前公司已在大庄镇杞木塘村委会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流转的方式,向当地农户租赁土地20.56亩。蔬菜种植所需的种苗公司已在昆明好宝箐繁育准备妥当,10月份即可在我县进行种植。该公司的引进和发展,将使我县蔬菜种植有组织、提档次、上规模,并实现与外部市场的有效衔接,对我县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将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7、优质(特优)稻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围绕市场对稻米市场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的实际,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抓好优质稻示范,搞好优质稻品种布局;把加快优质稻品种(组合)的推广工作作为调整和优化稻米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为重点,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在稳定种植业基本格局的前提下,稳步调减和淘汰了不适销对路的劣质品种。到2008年我县优质稻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16810亩发展到18196亩,2009年发展到了25300亩;在保障全县生产生活对稻米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稻谷生产优质化和多样化供求。

  二、问题与难点

  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发展规模较小、速度太慢、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不到位。由于绿色农产品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很多人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尤其是对开发绿色农产品的认识往往不全面,仅仅把绿色农产品作为促销的手段,当成欠发达山区致富的“拳头产品”,缺乏绿色农产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认识。由此造成对农产品的质量意识薄弱。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县财政对农业投入有限,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不足,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低,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形不成规模,社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导致水利、信息、科技、市场

  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的基础不牢,生产条件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现象难以改变。

  (三)基地标准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佳

  一是布局零星、分散、规模小。从我县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蚕桑、茶叶和近年发展起来的反季蔬菜产业来看,蚕桑基地面积11055亩,分布在5个乡镇、4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个乡镇只有2200多亩,每个村只有276亩;茶叶面积19786亩,分布于4个乡镇、20多个村委会,平均每个乡镇只有4940多亩,每个村只有989亩;新发展的反季蔬菜38782亩也分布于全县8个乡镇的两江一河等低热河谷地区。部分乡镇产业混杂,主导产业不突出。千亩村、万亩乡基地甚少,很难形成“一乡一品、数乡一业”的区域种养规模。二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基地缺乏必要的水利、交通、用电等基础条件,即便有的也难于发挥作用。产业基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靠天收”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已建成的基地,农户重产出,轻投入,疏于管护。从效益来看,2008年蚕桑、茶叶、早青豆类、反季蔬菜四个产业产值分别为73万元、896万元、1565.45万元、4437万元,其总产值仅为6971.45万元,只占全县农业总产值32999万元的21.1%,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261万元的8.69%,农民人均产值仅为493.4元。产业布局分散,基地

  标准化程度不高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

  中共双柏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培强现代林业、绿色食品、矿电开发、优质烤烟四大产业的发展之路和努力实现“绿色经济大县”和“民族文化名县”目标,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新双柏。全面发展小区域经济,努力构建和谐双柏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要突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依靠市场的手段和措施,推进优质农产品工程,为加快优质烤烟、木本油料、茶叶、蚕桑、反季蔬菜、葡萄等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绿色特色农业经济,要按照县委“扎扎实实打基础,培育龙头建产业,注重特色调结构,改革开放增活力,全面发展促和谐”的思路,全面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一)巩固和提升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扶持,积极推进产业综合利用开发。围绕龙头企业原料生产需要,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要求,加快改造低产茶园、蚕桑园,抓好茶叶、蚕桑良种引进及扩繁基地建设,加快茶叶、蚕桑良种推广,争取实施茶叶、桑水配套建设,扩大高优茶叶、蚕桑园地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围绕白竹山1500亩优质生态茶园建设和5000亩无公害高产示范样板建设为目标,组织实施好优势农产品项目(云抗10号等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年繁苗20万株。到2014年计划茶叶面积达29500亩,投产面积达24700亩,实现产值分别达1913.8万元;2009年冬至2014年春计划抓好现有桑园的管理工作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实现栽桑养蚕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好优势农产品项目(优质桑园建设),每年新植桑园5000亩,到2014年末全县达到蚕桑面积达38600亩,投产面积达34800亩,产值达1494.3万元。

  (二)优质稻开发

  到2014年,全县计划建成优质稻基地25500亩,预计产量万8925吨,实现产值1606.5万元。

  (三)早青豆类种植基地建设

  2010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种植早青蚕豆14210亩,早青豌豆3870亩,产量分别达602.9万公斤、116.9万公斤,产值1549.4万元、290.0万元;

  (四)

  反季蔬菜种植

  2010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种植蔬菜面积31469亩,实现产量2565.0万公斤,产值4319.0万元。

  (五)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葡萄产业

  计划建设60700亩葡萄种植基地,二个葡萄酒庄和一个葡萄酒厂。争取在2010年动工兴建。

  (六)全面发展小区域经济

  小区域经济的开发,是县域经济的补充,目前由于全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辐射能力低,要加快产业集群辐射不到的地区的发展,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大小区域经济的开发力度,把小区域经济作为产业集群的有效补充。在巩固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立足资源,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小区域经济。重点布局油菜、白芸豆、小宗粮豆(小宗经济)产业等经济作物。

  1、油菜产业:到2014年,全县建成油菜基地20010亩,实现产量225.8万公斤,产值801.7万元;

  2、白芸豆生产基地:

  2010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种植白芸豆生产基地8000亩,实现产值249.6万元。

  3、小宗粮豆(芸豆、小鸡豆、小饭豆)和小宗经济(花生、黑葵花、芝麻、苏子)产业:2010年至2014年,计划每年种植芸豆、小鸡豆、小饭豆、花生、黑葵花、芝麻、苏子等小宗粮豆(小宗经济)作物20000亩,实现产值800万元。

  四、对策与建议

  为全面贯彻中共双柏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大县”目标,高标准加快建设“绿色双

  柏”,高效益突出发展绿色产业,高效率积极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是双柏县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开发绿色农产品,拉长绿色逐产品产业链,以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全县发展绿色农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个主攻方向,建议继续深入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宣传农产品安全工作,提高全民绿色意识。由于农产品的安全涉及到多个部门,我们必须加强“从基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在全县广泛开展“绿色双柏”的系列宣传,每年进行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月活动。重点抓技术培训工作对农技队伍采用请专家来讲课与走出去考察相结合、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与自我探索完善相结合的办法,改变农技干部的知识结构,适应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对种植农户进行集中培训生产操作规程;在重点基地树立禁用农药、化肥田头警示牌,改变农户不合理的、传统种植方式,确保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努力推动“绿色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上档次的绿色农产品基地。依据有良好生态环境、有技术规程、有质量标准、有营销载体的“四有”要求,建立上档次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特

  色,发挥优势。要按照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选择生产基地,实施科学管理,规范生产技术。还要加快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积极引进一批高抗、优质、专用的农产品品种,为发展绿色农产品提供良种保障。同时要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先进无公害生产设施装备建设,以提高抗灾抗逆能力。

  (三)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对获得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要随时监控,适时抽查,严把质量关,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及时予以查处,以维护企业和产品的信誉。根据农业国际化、农产品优质化的新要求,结合双柏县实际,在坚持与绿色农产品认定制度相一致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双柏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网络,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议政府尽快试行建立市场准入制。

  (四)实施“强龙”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带动起一种或几种农副产品的综合开发,扶持一方致富。要充分利用省州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强龙建设工程”的实施。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多种形式吸引省内外发达地区企业主来双柏县投资农业,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二要在财政资金安排上,继续对农业龙头

  企业进行扶持,下决心把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扶大、扶强,增强带动能力和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商品转换率及附加值,以有效提升双柏县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搞活绿色农产品流通。要使绿色农产品真正进入市场,就要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运用现代营销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购销大户加强与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等的联络与协作,构筑营销网络。通过产销直挂、连销经营,设立配送中心、专卖店等形式,充分发挥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优势,扩大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对现有的农产品专业市场,要改善设施,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开辟绿色农产品交易区,建立“放心摊位”;超市要设置专卖柜台,创建绿色市场,引导绿色消费。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对绿色产业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加快“绿办”建设的步伐。同时继续对基地建设、科研农技推广、申报绿色品牌、开拓绿色市场给予扶持。

  借鉴扶持烟草发展的相关政策,财政再适当投入,引导企业扶持产业基地建设方式,多渠道、多层次争取资金,在产业建设、种苗等生产物资投入上给予适当的无偿扶持;积

  极争取上级无息或贴息贷款投入,分配到产业,细化到项目,采取政府出资,资产量化,国有农用土地,企业和个人参股三种方式筹集资金,创建贷款担保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行有偿使用,产业产生效益后归还。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对集中连片规模开发者,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对产业开发成效显着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奖励措施,给予相应奖励。加强基础建设项目配套扶持。在主导产业开发及小区域特色产业建设地区,统筹配套土地利用和水利、交通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同时,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

  (七)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培养产业及农业小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各级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量化目标任务,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因地制宜,切实把培育产业及小区域经济开发落到实处,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八)强化服务意识。坚持各级领导和部门挂钩具体产业的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切实搞好帮扶工作。对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小区域经济开发从项目筛选、土地流转,群众思想宣传动员、矛盾纠纷调处到技术指导、手续办理、市场拓展等各个环节给予大力支持配合,实行全程追踪服务,扶优扶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小

  区域经济。

  (九)抓好技术体系建设,搞好农民技术培训。一是抽调技术骨干分片包干指导优质特色产业发展及农业小区域经济开发,要借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结合区域经济开发内容,有针对性地大力搞好科技培训,力争在一年内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产业开发及农业小区域经济开展的主力军;二是建立技术承包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与农户签定科技承包合同;三是广开渠道,招贤纳士。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必要还可以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指导区域开发和生产。

  (十)注重综合整治,推动农业环境生态优化。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推动农业产业循环式发展,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成为全县人民共同参与的自觉行为;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地力普查和地力增肥,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努力提高耕地地力和土壤环境质量;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禁力度,加强植保新技术和替代农药的开发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综合防治工程;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提高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

  (十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双柏县农业局

  二00九年十月十五日

推荐访问:县绿色工业发展情况报告 双柏县绿色农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双柏县 农业发展 调研报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