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7篇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06-09 00:12:46 来源:网友投稿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7篇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专门提到“红岩精神”,逐条回顾“狱中八条”,深刻指出:“我们要经常想一想红岩先烈们的凛然斗志、英雄气概,时刻用坚定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重庆市秀山县作为花灯歌舞之乡,成立了“花灯名嘴”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队,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在县里各单位展开为期一年的宣讲。我有幸成为了一名“花灯名嘴”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青年组的成员之一,为大家宣讲红岩烈士陈然的故事。在宣讲准备阶段,无数次被红岩烈士们的故事所打动,感悟他们的留下的精神力量。陈然烈士是《挺进报》《彷徨》杂志的负责人,我将我宣讲的题目定为“一路‘挺进’,不再‘彷徨’”来总结陈然烈士的短暂但壮烈的一生。

  一路挺进,绝不退缩,感悟共产党人的奋进力量。在狱中,陈然受尽种种酷型,始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己,保护组织和同志们,不知道背后已经是多少次痛苦而顽强的抗争,渗透着志士坚毅不屈的精神力量,告白着革命烈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彰显着多么伟大的革命牺牲精神!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像陈然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为了党的事业,勇于面对死亡的威胁,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党解放全中国的伟业才最终得以完成;而千千万万的他们的存在,也证明着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心系民族未来的党,党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崇高的事业、值得为其奉献一切的事业。在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不必以生命为代价为党和国家、人民做出贡献,但我们也始终不能忘记历史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仍然要延续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传承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努力奉献甚至自我牺牲的精神。

  永葆初心,不再彷徨,感受共产主义的不变信仰。初心源于信仰,使命呼唤担当。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途中,无数革命英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陈然留下了《我的“自白书”》,以表明自己坚定的革命志向。他怀揣着初心与梦想而离开这个世界的,将红色初心化为生命的悲壮,将实现梦想的重任交给了我们,他虽然只走过了26岁的短暂人生,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陈然的“明志书”,是血染的文字里坚强意志、顽强精神、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他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和坚定信仰,是“初心密码”的有力解锁。当时政局动荡,陈然的忠贞源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红岩精神,永放光芒。截止目前,我们已进行了六场宣讲,在每一次的宣讲中,我还是会被同仁们所叙述的故事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在宣讲过程中的不足,要想让听众感同身受,首先要感动自己,把一个个鲜活的红岩故事讲好,让听众感悟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背后的磅礴伟力。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2

  “红岩”多么好听的名字,红色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进步;岩石象征着坚强、坚固、坚定,有坚如磐石的寓意。“红岩精神”是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意义极其深远。她凝结着革命先辈卓越的智慧结晶和身先士卒的勤业汗水;凝结着革命先烈“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奉献牺牲精神。

  他们在献身革命实践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团结、奋斗、奉献”是红岩精神的精髓,红岩精神是我党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红岩精神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断追求真理的自觉奉献精神。在深入学习红岩精神的一系列活动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

  一、红岩精神是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抗日战争的组织领导者,只有以爱国主义为旗帜、民族精神为感召,才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责任感,从而达到最广泛的全民族的动员、全民族的觉醒、全民族的团结和奋起。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产生的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在新形势下的表现和发扬。它和延安精神一样,是现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最高典范。

  二、红岩精神是时代精神。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成为贯穿于中华民族解放与振兴全过程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高举的旗帜就是“抗日、民主”。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群众,坚决反对专制独裁、特务统治、官僚资本的虎噬鲸吞,为政治民主化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以周恩来为代表的红岩共产党人成为国统区人民感到无比亲切的民主思想、民主作风、民主精神的化身。

  三、红岩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红岩精神中并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被吸收、升华,统一于共产主义精神之中。红岩精神中的民族精神,是结合于、统一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共产党人的党性中的民族精神;红岩精神中的时代精神,是上升到科学社会主义高度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优秀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工作实践中的坚持和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一定会以出国留学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弘扬红岩精神,坚持干好本职工作,力求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3

  准确把握红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红岩精神,其形成与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红岩”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公开机构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驻地,也是以真实历史为原型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的名称。

  红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革命斗争、与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与重庆解放前夕的狱中斗争密切相关,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心的重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发展和凝结而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总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发展脉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红岩精神,其形成与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发展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南方局,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在条件极其恶劣、斗争复杂尖锐、党性考验严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极易受腐蚀的情况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不断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扩大民主进步力量。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按照中共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要求,把“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作为“极端严重的任务”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开创了革命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二是解放战争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斗争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在抗战胜利后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肩负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时代使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弥天大勇”飞赴重庆,入驻红岩,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43天的重庆谈判,毛泽东深入虎穴而保持镇定自若,处险不惊,在与国民党争锋相对的谈判桌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不卑不亢,在与各阶层人士的会见和接触中,胸怀坦荡、推诚相见。为维护重庆谈判成果和政协决议,南方局共产党人继续开展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这些革命斗争实践表现出来的争取中国光明前途的使命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品格,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处危若安的胆识气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

  三是解放战争后期,以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歌乐英烈群体在狱中斗争中进一步锻造和凝结成红岩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位于重庆歌乐山的渣滓洞、白公馆是关押和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的坚定信念,“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牺牲精神,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给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和为之奉献了热血生命的党组织留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血泪嘱托”,总结出八条“狱中意见”,这是他们在走向刑场前,向党组织表达的赤胆忠心和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同时三个发展阶段又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首先,为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斗争贯穿于三个阶段的始终。其次,在国民党统治区复杂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重视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三个阶段的始终。第三,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主要成员在三个发展阶段一脉相承。红岩村领导的革命实践,以及小说《红岩》艺术再现的渣滓洞、白公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都是“红岩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具有一以贯之的组织体系和骨干力量,一脉相承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集中反映,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根植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4

  11月20日,我与党校参加培训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渣滓洞、红岩魂陈列馆学习红岩精神。这已是我第五次来到这里,犹记得第一次到渣滓洞,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我对小萝卜头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小学课本里面讲到过他。之后四次到渣滓洞、白公馆学习,我已是一名中共党员。

  每一次到红岩,走近那段满含悲壮而又肃然起敬的历史,都是对我党性的一次洗礼;

  每一次到红岩,走近那段满含悲壮而又肃然起敬的历史,都让我有新的收获和体会;

  每一次到红岩,革命烈士的事迹都深深的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每一次到红岩,革命烈士都给予了我继续前进,努力奋斗的新力量。

  红岩之行是理想信念的洗礼

  渣滓洞的革命烈士们,无论是敌人的各种严刑拷打,还是各种诱惑,都保持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都保持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并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们入党宣誓时说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永不叛党的誓言。我认为,在当前,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

  红岩之行是严于律己的启示

  在参观学习时,写在渣滓洞围墙上,国民党的党员守则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守则即使是现在,对于我们也是有学习意义的。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党员却早已将他们制定的守则抛于脑后,贪污腐化,不管百姓疾苦,于是失去了民心。因此,这给我的启示是,被人遵守的纪律才是真正的纪律,否则它就是一纸空文。党员干部必须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严于律己,修炼成“出淤泥不染,不同流合污”的政治品格。

  红岩之行是常怀感恩之心的感动

  在红旗下出生、长大的我们,应该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珍惜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并且为这样的生活变得更好、更美,而继续努力奋斗。

  红岩之行是坚持学习提升的鞭策

  在红岩魂陈列馆,讲解员讲到烈士们在渣滓洞那样的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着学习,而他们书写的英语手稿竟然都达到了大学水平,烈士们这种求知若渴、坚持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面对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青年干部更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才能做好党交给我们的工作和任务。

  红岩之行是继续艰苦奋斗的激励

  今天,我们早已远离那血雨腥风的岁月。在新时代,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不需要像革命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仍然肩负重任,仍然需要继续艰苦奋斗,通过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才能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岩之行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力量

  缅怀革命烈士,并不是简单的到烈士墓前进行祭拜,更重要的是珍惜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幸福生活,弘扬烈士的革命精神,传承烈士的遗志。而烈士们的遗志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到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届时我们将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接近。而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我们只有围绕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踏实、努力的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5

  准确把握红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红岩精神,其形成与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红岩”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公开机构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驻地,也是以真实历史为原型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的名称。

  红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革命斗争、与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与重庆解放前夕的狱中斗争密切相关,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心的重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发展和凝结而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总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发展脉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红岩精神,其形成与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一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发展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南方局,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在条件极其恶劣、斗争复杂尖锐、党性考验严峻、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极易受腐蚀的情况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不断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扩大民主进步力量。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按照中共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十六字方针要求,把“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作为“极端严重的任务”和“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开创了革命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新局面,培育和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二是解放战争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斗争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在抗战胜利后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为了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肩负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时代使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弥天大勇”飞赴重庆,入驻红岩,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43天的重庆谈判,毛泽东深入虎穴而保持镇定自若,处险不惊,在与国民党争锋相对的谈判桌上,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不卑不亢,在与各阶层人士的会见和接触中,胸怀坦荡、推诚相见。为维护重庆谈判成果和政协决议,南方局共产党人继续开展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这些革命斗争实践表现出来的争取中国光明前途的使命担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品格,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处危若安的胆识气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

  三是解放战争后期,以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歌乐英烈群体在狱中斗争中进一步锻造和凝结成红岩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位于重庆歌乐山的渣滓洞、白公馆是关押和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关押在这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的坚定信念,“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牺牲精神,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给为之奋斗的新中国和为之奉献了热血生命的党组织留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血泪嘱托”,总结出八条“狱中意见”,这是他们在走向刑场前,向党组织表达的赤胆忠心和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同时三个发展阶段又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首先,为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斗争贯穿于三个阶段的始终。其次,在国民党统治区复杂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重视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三个阶段的始终。第三,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主要成员在三个发展阶段一脉相承。红岩村领导的革命实践,以及小说《红岩》艺术再现的渣滓洞、白公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都是“红岩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具有一以贯之的组织体系和骨干力量,一脉相承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集中反映,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根植于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6

  我在课余时刻读了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红岩》。它描述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此刻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述:"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应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应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状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下。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明白,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篇7

  通过学习红岩精神报告,让我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教育,使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使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他们的情感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将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红岩,是一个令所有共和国的缔造者都难以忘怀的地方,在这里长眠的是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是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忘记!如今,我们重读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红岩精神,该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面对艰苦的牢狱生活,他们不消沉;面对严酷的刑罚,他们不屈服;面对金钱地位的引诱,他们不动心,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种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坚定的信仰。是他们用不屈的行动表现出了革命者应有的气节和尊严;是他们用一腔热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托黎明前那轮崭新的太阳。

  红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聚起这座光芒四射的丰碑“红岩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在人们遭受困难和挫折的侵袭时,给予人以信心、力量和坚强。红岩精神,她体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斗志,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以及共产党人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今天,我们作为庆铃公司的新鲜血液,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怕苦难,不怕辛苦,与公司同进退。

  陈然,作为《挺进报》的主要负责人,由于叛徒的出卖,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狱中,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和机会,以手写的方式出了一期又一期的《挺进报》,使身在狱中的难友及时了解革命的发展情况,并以此来鼓舞难友们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后来,当敌人要他招供时,他大义凛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链,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那种对党的事业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是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我们面对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在思索:应该树立怎样的精神世界的动力和支柱,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半个世纪前的年轻一代为砸碎旧世界而前仆后继,抛洒热血,今天,在公司的发展前进中,我们肩负重任,公司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建造,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在心头油然升起。

  江姐,一个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她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是啊,在那暗无天日的牢房中,只有在意志上坚强起来,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无视敌人凶残的酷刑,才能赢得胜利,赢得一切。先烈在恐怖的环境中,至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用顽强和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做不懈的斗争,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他们对敌人充满了仇恨,但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身躯,同样有人间柔情,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对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同样有着常人那种深沉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是基于爱国的基础之上的,是纯美高尚的。先烈们的这种选择对我们的社会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伟大的行为。他们用个人的牺牲换得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的选择不仅光荣,而且壮丽辉煌!先烈们的利益观是生和死的选择,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利益观只是对物质利益的选择,和先烈们相比,我们面对任何物质利益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热爱企业,才能热爱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一个只懂得索取而不去付出的员工不是一个好的员工,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要做就做最好。

  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今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一代将以红岩精神为前进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革命方向。而我们作为公司的一份子,应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行动,以及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热情,去精心描绘公司的美好前景,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完报告,我的心情很沉重,但同时又兴奋,因为这使我更加明确人生的目标,在我的面前,是一条光明的大路,但坎坷在所难免,我下定决心走过去。

推荐访问:红岩 心得体会 精神 红岩精神的心得体会 红岩精神的心得 红岩的心得体会 红岩的体会 红岩精神心得体会简短 感悟红岩精神 读红岩精神心得体会 感受红岩精神 弘扬红岩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红岩精神心得体会一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