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3篇

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3篇

时间:2022-11-10 10:05:06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3篇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3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3篇

篇一: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指导教师成员

  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

  赵国友

  xxx(组长)

  X

  xxx

  x

  xxx

  x

  xxx

  x

  xxx

  x

  xxx

  x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二、调查的内容··········································1三、样本和材料··········································2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可信度分析·············22、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33、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44、社区文化等基础建设·································55、社区的民主建设情况·································6

  五、解决措施············································71、政府方面··········································82、社区方面··········································83、居民自身··········································11

  六、结语················································11七、参考文献············································12附:调查问卷及心得体会··································12

  【摘要】:随着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大量的拆迁建设使得原有的自然村逐

  渐被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所取代。随着中国居住商品化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居住模式势在必行,良好的社区环境符合大众的居住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社区环境成为社区认同感的主导因素已在各方面得到认可,营建未来理想居住社区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在社区建设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卫生环境不良、社区治安不稳定、社区基础建设缺失、社区基层民主建设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调查的结果表明,社区基本治理情况不容乐观。人们虽然对社区达到了一定的认同度,但是满意度却不理想。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方面以及民主建设方面社区做得仍然有很多不足,社区服务需要更加完善。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区文化认同度社区民主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与确立的历史过程及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大学生执行当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让大学生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城市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学习服务意识,锻炼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二、调查内容

  社区"一词其实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发表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滕尼斯认为,社区应该是指那些有着共同价值取向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相对于社区而言,“社会”则是由很多不同价值取向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社会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组织和团体。人们在社区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人们在社区中得到最初的训练,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人们从社区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

  0

  同质社会向异质性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因此我们根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雅安市雨城区的基层社区治理情况。关于

  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其中包括、社区满意度和认同感、基层社区卫生环境情况、社区治安情况、社区的便民程度、基层社区的精神文明以及社区民主建设、医疗保障建设等等。

  三、样本与资料

  3。1样本设计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0份,

  占问卷总数的95。2%,本调查问卷共设23道题。其中,3道为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4道为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3道为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调查,5道为社区的文化等基本建设的调查,8道为社区的民主建设基本情况。其中也有居民对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判断,覆盖了居民对社区治理情况等方面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覆盖性。3.2、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采取“集中填答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填答文件的时间约为9分钟左右.此次调查总共105份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100份。

  四、结果与分析

  受调查的人们,按年龄级分类可看出19-40岁的居民毫无疑问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及消费人群,约占50%,其次是18岁以下居民约占12%,40-60岁约占26%,60岁以上约占12%。总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居民社区基本治理虽然有所改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出来的:(1)居民在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可信度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等各方面也在不断提高,居民的教育、收入等各个方面也都有相应的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的多少在一定关系上与居民社区活动参与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一定程度上,月平均工资越高,居民享受生活、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度也越高。

  1

  图

  1

  图2

  从中国统计局查得,城镇居民年度总收入为26959元,平均每月2246.6

  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图1),雨城区32%的人平均月收入3500-5500元,4

  2%的人平均月收入2000-3500元。随着物价不断上涨,人民工资收入也不断提

  高。调查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也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从中国统计局查得数据,2010年人口普查受教育情况,8。9%受大专教育以

  上、14.0%受高中或中专教育、38。8%受初中教育等(城市和农村)。与调

  查数据(图2)(调查数据仅为城市,城市教育情况比农村更好)相对比,四年之

  后,雅安市雨城区居民受教育,高中教育38%,大专以上32%,亦符合统计

  数据,具有可信度。

  (2)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存在感和满意度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

  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

  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

  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

  通连贯的作用。是我们信任的

  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

  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

  组织。

  图3

  根据调查,大多数居民

  (约68%)在自己所在社区居住了5年以上。然而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认同感

  2

  又怎样呢?

  从图3来看,社区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不容乐观。仅有20%的人能够一直感受到

  社区的存在,44%的人有时能够感受到社区的存在,而大约36%的人根本感受

  不到社区的存在。而当提及

  “在什么情况下居民才能感

  受到社区的存在”时,大约7

  1%的人选择“社区收费的时

  候(如物业费、有线电视费

  等)”,约27%的人选择“有

  困难要帮助,有问题需要协

  调时",仅有2%选择了“参

  图4

  与社区活动时”。这也符合当今中国社区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社区认

  同感日益严重缺失,严重违背了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归结与哪

  里呢?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之际,城市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也处于空前高

  涨.但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味贪大求洋,竞相搞展示性的社区景观工程等问题,从

  而导致居民心理认同空间与地域的非重合、邻里观念的缺失、社会公众道德标准

  下降等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因素.

  除了以上存在的问题,社区自然有社区的好处.当前社区的存在对居民的生

  活工作有哪些便利呢?从图4可以看出,24%的人认为就医便利,27%认为警务

  机制,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24%认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利生活生产等。

  由此可见,社区在很大方面比如就医、安全、环境卫生、文娱生活、购物、事务

  也便利了人民。这也是人们普遍认同的。

  总体来说,人们还是比较认同社区的。

  (3)社区卫生环境治理情况

  社区的卫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卫生环境问

  题确得不了彻底的治理。根据调查数据,仅有14%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周围

  卫生环境状况是好的,超过77%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社区周围环境卫生状况一

  般或者差.

  3

  图5

  如图5所示,社区仍然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占了59%,由此可见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依然比较薄弱,随手扔垃圾的行为依旧随处可见。这从下图(图6)也能体现出来:对于居民自身来讲,50%也意识到了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这自然也与环境教育投入的不深入有关。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问题(50%)与环境教育投入的不深入问题(46%)所占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几乎持平。

  当前社区环境卫生治理面临的问题在上面也都有所体现。社区环境教育投入不够深入,宣传教育缺失,多数居民不知如何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乱扔乱放);居民自身环境意识薄弱,乱扔乱弄现象频繁发生;资金投入不够,环保设施不健全,必要的地方没有安放垃圾箱等;缺乏专业的环保人员或环保人员较少,不能及时清理,造成垃圾堆积臭气熏天。

  图6

  (4)社区的文化等基础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物业管理企业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必须遵

  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成效。那种打突击、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4

  作风和编入另册、附庸风雅的表面化行为都不利于社区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艰辛的、细致的、持久的工程,只有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图7文化等基础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问及目前社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人认为社区服务很少、对困难群众的关怀很欠缺、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公益设施、邻里关系冷漠。根据调查,社区服务少,大多数人认为缺少必要的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劳动就业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以及生活方式,因此要求社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社区基础建设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增加体育健身点。现实生活中,一个社区也仅有一些简陋的健身设施,多数人得不到满足以及真正的锻炼。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增加图书馆或阅览室,这样才能鼓励人们多读书,提高人们自身素质,更好的构建和谐社区.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增加文化活动室,以提高社区的活力,既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也能增加社区内人们的沟通与交流。(5)社区的民主建设

  社区民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形式。《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赋予社区居民在社区自治中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民主选举是社区民主的一个基本表现,社区居民有权通过其赞同或认可的形式选举和被选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以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社区协商议事委

  5

  员会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

  图8在社区民主建设上,民众普遍认为(如图8)社区管理体制有问题,其次社区干部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做得不够好以及法律法规不明确。当提及居民对社区民主事务的参与情况时,47%的居民这样回答的,“较不积极,一般都是居委会直接做决定”,仅有12%的居民会积极参与并且对社区事务热烈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如此,42%的居民仍然会关心社区建设中的一些重要决定。因此居委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肯定的.民主决策参与度的原因主要是居民忙于各自的工作、家庭,无暇参与社区事务。另外居民普遍抱有只要与自己利益无关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除了这些,20%的居民认为有关部门直接做决定,居民缺乏参与途径。选举前,41%的居民认为“不认识这些候选人,不知道他们如何确立的”。48%的居民认为社区基层民主效果一般,居民能反映自己的意见,但对最后决策的影响不大,得不到反馈.

  五、解决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对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提出了客观要求。单纯依靠国家单一治理主体无法满足城市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多元主体治理的格局势在必行。再者,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既有利于弥补政府治理的缺陷,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趋势.实现城市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良性互动已经成为现实治理要求,在未来改革中关键是如何把握两

  6

  种权力的良性互动与运作。针对此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相应的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改善社区基本治理情况:5。1政府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精神,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会议,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本规划的全面落实。各县(市、区)也要尽快建立健全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在社区建设中统揽全局、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责,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本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城区政府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把社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城市工作的重点,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务求实效。

  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工作平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成员及其成员单位实行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做到“帮扶有目标,活动有计划,内容有落实,成果有体现”。

  三)完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实体,努力实现失业人员的自谋职业和再就业.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法制化,把政策引导、行政监督、指导管理落到实处.

  四)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各县(市、区)政府要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及工作人员工资(补贴)等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和社区工作的需要逐年有所增加.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有奖募捐资金的投入,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质保障。

  5.2社区方面:(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按照“便于管理与服务,便于开发和整合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全面完成所有城镇居委会的规模调整,实行“社区

  7

  居民委员会”管理体制。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组织和社区各项工作

  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所有社区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和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制度,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学习和参加社区活动制度,逐步把企业离退休党员、社区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探索建立起一套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机制。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体系。规范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特征的社区基本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强化社区依法自治功能.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加强教育,严格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干部依法进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适应社区工作者队伍向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兼职

  2、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活动,营造“热爱岗位、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搞好业务培训。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各县(市、区)干部培训计划,通过学习座谈、工作研讨、经验交流、授课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和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含社区专职工作者津贴)纳入市和县(市、区)财政预算,并使社区专职工作者享受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待遇,确保其工资福利待遇达到当地城镇人均生活水平和最低职工工资标准;社区居委会

  8

  工作经费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并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给予提高。(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配置到位,初步实现市、区、街、社区一体化;在软件开发上,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立即着手开发流美市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软件。在政府领导下,有效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力争在2015年建立起全市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四)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加大社区警务改革力度,按照“一区(社区)一警(警务室)"的要求设立社区警务室,结合实际调整民警责任区,实行“一区(责任区)一警(警察)"、“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实现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社区。加强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服务,切实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

  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落实普法措施,建立流动普法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在所辖社区设立接待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9

  3、积极开展“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活动,培养社区成员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无害化处理,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4、加强市容、环境治理。落实社区环境绿化养护管理制度,扩大公共绿地面积,优化美化社区环境。5.3居民自身:

  社区是每个居民和成员单位组成的生活共同体,人们说得好,“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每个居民都要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作为居民要主动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居民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社会公德,服从社区管理,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带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贫济困,形成人人爱社区,个个爱家园的良好习惯.

  六、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让我们更加了解人们对于社区的看法,同时也帮助我们对于社区的认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任何事物发展的同时都会产生很多问题。随着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大量的拆迁建设使得原有的自然村逐渐被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所取代.随着中国居住商品化改革的深入,构建和谐居住模式势在必行,良好的社区环境符合大众的居住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社区环境成为社区认同感的主导因素已在各方面得到认可,营建未来理想居住社区的趋势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在社区建设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卫生环境不良、社区治安不稳定、社区基础建设缺失、社区基层民主建设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间,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建立一个有着广泛公民意识的公民社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现在的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同时也不能脱离了政府的引导,特别针对我国的国情,就更不能抛开政府去谈社区组织自治,只有通过政府的自觉引导和居民的自觉参与,我国社区才能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我国社会也才能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主义理想公民社会。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要认识这个世界,

  10

  就必须意识到并遵循客观规律,再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实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正

  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和发展真理,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逐渐变得更加美

  好,更加和谐。

  七、参考文献

  [1]张瑞.城市基层治理:矛盾、改革及其趋向——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考察.《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2]倪天璐,邵祁峰。浅谈社区认同感的环境营造———以南京市五台花园为例。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3期[3]刘伟红.社区治理:基层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08-01附:调查问卷以及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性别:男

  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学生,现在正在进行关于雅安市雨城区基层社区治理情况的调查工作。非常感谢您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调查资料涉及您的隐私部分,我们绝对保密,请放心根据填答,谢谢!

  女

  年龄:0-18岁

  319-40岁

  41-60岁

  60岁

  以上

  1、您所在社区是_________.2、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D、大专及本科E、研究生及以上3、您目前的月平均工资()

  A、2000元以下B、2000—3500元C、3500—5500元D、5500元以上4、您在您所在的社区居住了多久?()

  A、一年以下B、1-2年C、2—5年D、5—10年E、10年以上5、您平时是否能感受到社区的存在?()

  A、一直能感受到B、根本感受不到C、有时能感受到

  6、您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您能感受到社区的存在呢?()

  A、社区收费的时候(如物业费、有线电视费等)B、有困难需要帮助、有问

  题需要协调时C、参加社区活动时(如各种文体活动)D、其他(请注明

  )

  7、您觉得社区的存在对您的生活工作哪些便利?()(可多选)A、就医方便放心便宜B、警务机制,居住环境更加安全C、居住环境

  优美卫生D、文化娱乐设施多,生活充实E、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利生活

  11

  生产F、办理事务便利8、您感觉您所在社区的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怎么样?()

  A、好B、一般C、差9、你觉得您所在社区目前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噪音污染D、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E、无10、您认为当前制约本社区环境卫生建设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可多选)

  A、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B、环境保护教育不深入C、资金投入不足D、管理制度上的缺陷E、缺乏专业的环保人员F、无问题11、您认为社区里需要增加哪些硬件设施?()

  A、宣传栏B、图书室/阅览室C、体育健身点D、文化活动室E、医疗卫生室F、其他12、您认为社区最有必要增加哪些服务?()

  A、老年人服务B、残疾人服务C、青少年服务D、医疗保健服务E、文化娱乐服务F、劳动就业服务G、法律援助服务H、便民利民服务I、家庭邻里协调服务J、其他13、您所在的社区是否进行一些社区文化活动?()

  A、较多B、偶尔会有C、经常14、您希望社区组织的集体文化活动是()

  A、体育活动B、参观旅游C、文艺演出D、民族趣味比赛E、书画比赛F、其他15、您认为目前社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社区服务很少B、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很欠缺C、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公益设施D、社区治安状况不好E、社区不干净、秩序凌乱F、邻里关系冷淡,无亲善和睦、守望相助的风气G、居民对社区没有认同感I、其他16、目前在您居住的社区中,社区民主事务的具体载体是?()

  A、居委会B、业主委员会C、物业公司D、其他_______17、您认为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民主事务的参与情况如何?()

  A、很积极,对于社区事务都会热烈讨论发表自己意见B、一般,但会关心社区建设的一些重要决定C、较不积极,一般都是居委会直接做决定D、普遍漠不关心18、如果参与度不高,您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A、居民忙于各自工作、家庭,无暇参与社区事务B、居民普遍抱有只要与自己利益无关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C、有关部门直接做决定,居民缺乏参与途径D、民主没有实际效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19、选举前您对候选人是否有所了解?()

  A、了解,他们都是社区内有影响力的热心人士B、了解,候选人基本原来就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平时有所接触C、原本不认识,但在选举前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向居民介绍他们的情况D、不认识这些候选人,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确立的20、居民委员会是否做到了事务公开、政务公开?()

  A、是,居委会对于居民关心的问题、涉及居民利益的问题都能及时向居民公开B、否,居委会不会主动公开社区事务C、不关心21、对于一些事关社区利益的决策前,居委会是否会召开听证会、协商议事会等进行民主决策?居民参与度如何?()

  12

  A、居委会一般都会召开,居民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意见B、居委会一般会召开,但居民参与热情不高C、居委会不会开听证会和协商议事会D、不了解22、您认为您所在的社区基层民主的效果如何?()

  A、效果很好,居民的意见能得到充分的考虑,并能得到切实的实施或反馈B、效果一般,居民能反映自己的意见,但对最后决策的影响不大,得不到反馈C、效果较差,居民的意见得不到充分考虑,民主只停留在形式上23、您认为目前社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可多选)

  A、政府财力投入不足B、管理体制有问题C、法规、政策不明确D、居委会工作有待改善E、没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做得不够F、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滞后G、社会力量支持不足,整合不够H、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祝您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心得体会

  动医xxxx

  郭xxx

  学号:20xxx

  本调查主要涉及民众生活压力感、社会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信任感,分析主要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冲突。

  经过这次社会调查,我真的受益很多,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呗全部填完,也多少有些成就感。

  调查的时候,我们也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小组开会分工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天感觉大不相同呀!那天,我们带着准备好的问卷来到了百脑汇的三大出口。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以为我们是属于商业行为,所以不愿意接受,可是当我们说明来意,他们还是接受我们的问卷。但总是有一些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了我们。我个人觉得,接受问卷不会话费你2分钟的时间,为什么不愿意给我们行个方便呢?这真的让我想事情不能太天真!尤其是进入社会!

  13

  通过这次问卷,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要采用询问的方式,他答,我记录。然后,问卷时要热情客气,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就是问卷的整理工作,数据要准确,客观做出分析,评估。

  最后,我想说的的就是,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真正的迈向社会做好准备,才不会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在学习、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更是在热情追求完美和执着探索知识。调查结束后,大家都受益匪浅,获得了很多我们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以及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工作都有价值和帮助的东西。大家真正体会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体味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同学们将会把这种精神用于今后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自己该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马上要和这门课说再见了,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几件事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时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最后,希望我们的成果对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益处;祝愿我院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

  动医xxx

  xxx

  学号:xxx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

  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

  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

  14

  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实践

  一次,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作为此次社会实践的负责人,我从中写到很多知识。原以为社会实践是很简

  单的,没想到实际上却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

  首先在选题上,我必须组织好他们,应该选哪个题,为什么能那个题,怎样

  设计调查问卷、怎么调查等一系列问题。其次,我还要安排他们在调查中哪个人

  干什么,哪个人擅长做什么,怎么才能高效率的完成。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

  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

  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

  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

  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

  得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

  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

  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

  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

  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

  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这次的实践的确给予了我很多。今后,我将继续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尚

  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完善自己,在

  以后的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去自己的只是,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

  有用的人.

  xxx

  xxx

  学号:xxx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个人的收获良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

  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让我更多的了解

  社会,了解民生,强化了对自身权益,以及个人责任的意识。

  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碰壁的情况不在少数.不过我

  们也从此学到了在社会中生存的不易,如何与他们更好地打交道成为了我们必修的一大学

  15

  问。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今社会团队合作比个人单干更为重要,也更能取得胜利的果实。其次

  要善于沟通.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

  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要有热情和耐心,其实,不论做什么,热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热情让我们对生活充

  满激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每一件事,力求做好每个细节,

  精益求精。热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才能做到最好.

  我们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两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

  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

  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

  炼。不仅如此,“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习,逐步了解了社会,开

  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实习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

  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动医

  xxx

  xxx

  学号:xxx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毛概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

  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

  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

  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

  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

  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

  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

  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

  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

  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

  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

  16

  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

  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

  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

  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动医xxx

  xxx

  学号:xxx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

  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

  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

  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

  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动医xxx班

  xxx

  学号:xx

  17

  x在此次调查中,我作为参与者,收获可是不小。首先,针对选题我们也讨

  论了很久,最终决定选此题目是因为我们觉得做这个调查报告不仅只是一个作业,关键是调查内容要有意义,能起到调查报告的目的,不然就只是一个完成任务,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虽然我们来雅安将近两年了,但我们却没有真正的了解雅安,所以了解雅安就要从他的人文开始,而人文就是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的反映,因此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义.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是是问卷的制作,由我们每人想几个问题,然后由队长汇总,讨论选择问题,制作成问卷,打印,接下来就是发放及填写调查问卷,我们考虑到要具有代表性.所以在地理上,年龄上都尽量面面俱到,不能太过片面,要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去过车站,广场,郊区,商业区;不仅调查青年人,老年人同样也在考虑范围内,尽量做到随机,具有代表性。在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好的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流,与人为善,“纸上得来终觉浅",当真正的和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时,就不会有书本上那么多的利弊,首先第一条就是做人要善良,这才会更好地与人交流。并且要更好的和队友合作,遇到问题时,要好好讨论,绝不能固执己见。在后期整理时,我们相互交流体会,为此次调查画上圆满的句号.

  18

  队员们在认真地做调查

  19

  20

篇二: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实用范文】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把开展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在全社区认真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了社会稳定,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在镇综治办的指导下,社区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小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具体负责平安创建的具体事项,同时,社区成立了治保会、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整个社区划分为7个治安小区,实行社区干部包片区治安制度,每个片区有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各小区的治安工作。小区的治安主要依靠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和门卫人员,社区主要进行监督和检查;没有形成的小区的治安主要是依靠专兼职治安员,建立社区综治领导小组领导下的社区干部、小组长、小区治安员形成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二、强化措施,扎实开展群防群治。一是针对个封闭式管理的住宅区,我们积极与物业管理部门共同配合、协调管理。物业管理小区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对小区的安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进行管理。二是对无物业管理的32个住宅区,由社巡逻队员佩带袖章,按时在所负责的区域内进行巡查,禁止收破烂人员和流动摊贩进入,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外来人员、流动商贩进行询问登记,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干部和民警联系解决。治安员实行每周两次例会制度,汇报各小区的巡查情况和治安防范情况,对各种矛盾纠纷进行排查,为公安、司法机关及时提供可疑的线索。社区对治安员的工作实行月考核,不定期进行抽查,使治安员的工作与工资直接挂钩。三是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员管理。针对城乡杂居的住宅区,特别是工业园区一带,我们与社去民警不定期进行检查,建立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档案,与出租房主签定治安保证书,使社区管理到位,确保了其住宅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减少了治安案件的发生。四是加强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的治安防范。由于社区辖区分布有各种商业网点,居住人员复杂,流动人口多,流动量大。我们与沿口镇街道办、城管大队、

  1

  市场管理中队的市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划定经营范围、停车范围,使整个市场管理有序。四是广泛开展治安模范小区的创建活动。为了认真做好“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四月份社区对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摸底调查,在各个小区开展创建治安模范小区活动,每个社区干部负责5个小区的创建活动,与各小区的单位或物业公司及时联系,定期向单位汇报小区的治安情况,取得单位的支持,社区干部与社区民警配合,经常深入到小区,监督检查治安防范工作,使每个小区的停车棚都有专人看管、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楼房有人管、院落有人护、大门有人看,确保治安防范工作取得实效。

  五是教育引导居民告别不文明行为、创建整洁优美居住环境。为了使辖区居民有一个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社区经常性地组织居民清理辖区卫生并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开展的“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武胜人”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积极投身到创建卫生城市中去。

  三、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素质。我们在县司法局,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法制宣传栏、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举办法制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防火、防盗、反邪教、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年龄和人群,组织他们进行法律培训。在综合治理安全宣传月中,我们请县司法局的干部为居民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讲座,组织社区文艺队参加税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识、家庭法律意识、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罪犯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我们每季度与社区民警对两劳人员进行回访,做好监控和帮教工作四、切实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为了作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社区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与他们签定帮教协议书,每季度定期对他们进行一次回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及工作状况,通过回访谈心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鼓励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对一时无法就业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积极主动地为其办理低保使他们处处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目前社区名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均已得到落实,帮教率安置率均达到。由于帮

  2

  教措施落实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各位领导同志们,社区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由于上级领导重视,思想宣传到

  位、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得力,工作人员报酬落实,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是盗窃案件的发生。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确保了一方平安。

  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社区”,根据《20_年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围绕提高为现实斗争服务,建设平安社区的工作目标,全面掌握社区状况,解决治安突出问题,以开展计划生育、民主法制建设、矛盾纠纷调处、政策宣传教育等为手段,不断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纳入计划。我局一直来把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平安社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社区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把“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走群众路线,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作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从领导机制、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实践,保持了社区治安持续稳定。二、创新管理模式。我县全面推行社区(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确保群众自治组织健康发展。随着县城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民主自治”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夯实基础。1、建章立制。我县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县政府(每周)、社区(召集小组长)(每周)、协管员(每天)例会制,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民情收集和公

  3

  示制度,居民议事代表制,社区对协管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_年开始,我县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3、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款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三级即(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3)院落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院落)。要求综合服务协管员做到天天下院落,情况全掌握,门外一把抓,回来再分家。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上下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院”三级联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在院落调解→社区调解→县调解中心。(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专人,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社区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

  4

  通过网格化服务,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引导群众更理性化地表达诉求,进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培养群众主人翁意识,在社区干部和协管员的努力下,做到邻里友爱、邻里守望、邻里互助,达到邻里和睦,最终实现大和谐目标。

  一、工作安排部署情况我市以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为目标,以完善农村依法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和农村社区建设。二、工作推进情况及取得成绩(一)基层民主自治稳定推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全市各村(社区)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村民(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民主理财制度》、《村务民主听证制度》、《村(社区)民情恳谈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社区卫生制度》、《社区治安制度》、《社区文化制度》、《社区学习制度》、《社区会议制度》、《社区财务制度》等制度,规范村(社区)干部和村(居)民的行为,做到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按制办事。目前我市村级事务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深化农村(社区)民主管理;各村(社区)已实行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向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制度。在民主自治中积极指导各村开展工作,截止2018年市级模范村的创建达到全覆盖。2018年全市共计创建21个州级村民自治模范村。2019年我市将继续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模范村创建工作,拟申报创建市行政村33个。(二)指导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印发了《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实施方案》,指导各乡镇根据群众关注重点,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遵照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每年进行修订,目前我市十乡三镇共计94个村(社区)

  5

  完成了村规民约修订和完善,并将村规民约公示上墙,覆盖率达到100%。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易记、易懂、易行”,形式上各村都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印于村活动室或醒目之地,部分村还将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印发到户。

  (三)村务监督进一步加强。2017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后,全市各村(社区)选举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社区)的重大事项全程参与监督,体现在村财“民理乡监管”上,各村的财务支出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主任签字,再由村两委负责人审批签字,会计审核记帐报乡财政所入帐,按财务公开程序实施公开,有效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全市各村(社区)建立了村(居)务公开栏,按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事务,接受群众监督。市民政局不定期对全市的村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在推动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同时密切了干群关系,形成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大大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一)村民自治方面,受文化程度、思维观念等限制村(居)民参与自治积极性不高。(二)村务监督未落到实处,执行不力。主要原因是受民族文化影响,在制度执行时碍于情面,存在投鼠忌器的现象。四、意见建议及下一步打算(一)加强对村民的正确引导、村民闲暇时节加强夜校开办,印发宣传册使等方式增强村民自治能力。(二)改进村民自治宣传和实施方式。在村民自治制度宣传和实施时,改变以往开大会的方式,采取与村民互动、设立有实质性奖惩等方式开展活动。增加经费,定期制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使村民不再被动实施制度,而是主动参与学习、执行政策。(三)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为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定计划和组织实施。让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具有合法性、针对性和约束性。让广大群众了解村规民约,用村规民约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使村级治安稳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6

篇三: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及破解思路

  作者:陈煜婷来源:《党政论坛》2017年第6期

  加强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社会领域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对缓慢的态势,社会群体日益分化、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由此影响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增加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和挑战。

  一、面临难点

  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难点、重点与突破点均在基层,目前,各地区因地制宜以基层社区服务为主要载体,在为民服务的治理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撤销街道、扩大社区规模的“铜陵模式”;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太仓模式”;依托领导系统、执行系统和支持系统相结合实现街道社区管理体制的“上海模式”;社区自治、议行分离的“沈阳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和培育社区自治的“江汉模式”。这些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点。

  1.基层党建引领弱化。基层党建肩负着基层社会治理政治引导和作用发挥的重要使命,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当前,全国各地区域化党建不断推出新的特色项目和亮点工程,然而,基层党建引领过程仍旧存在一个突出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化思维。其一,已有大部分特色项目属于单一党建品牌,宏观整体设计不足;其二,已有大部分亮点工程在协调党建工作和民众需求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

  2.基层政府权责失衡。一方面,街道(镇)与居委会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天平始终倾斜,导致居委会时常需要在缺乏相应权能和资源的条件下完成上面布置的诸多“刚性任务”,街道(镇)与居委会之间行政压倒自治的关系使得其权责关系始终难以匹配;另一方面,街道对上也处于类似的矛盾中,街道办事处的科室部门与上级政府的设置几乎一致,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权力来支持其对接相应任务,可以说街道面临的问题是“责任无穷大、权力无限小”,导致的局面就是“管得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管不到”。

  3.社会组织发展滞后。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存在较大不足,既体现在社会组织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方面,更有甚者也体现在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反而产生了“帮倒忙”的效果。如有些社会组织属于“昙花一现”,其模式难以复制,经验难以持续推广,有些社会组织属于“王婆卖瓜”,未能很好满足居民需求。

  4.基层自治建设不足。近年来,我国社区居民自治体系迅速扩展,全国各省几乎都建立了社区建设试点,大力落实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工作。但是受传统文化和传统体制因素的影响,广大居民群体表现出对政府较高的依赖性,自身独立性不强、社区参与意愿相对较低,居民的自治意识和社区参与都缺乏热度。

  二、破解思路

  1.以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转变执政理念,加强构建基层多元共治模式。目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社区组织体系也已逐渐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会组织相互配合的多元组织体系,但是社会治理的效果并不明显。治理作为一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改变以往社会管理模式下的重管制轻服务的情况,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公共机构、社会组织和民众群体形成

  “多元共治”的整体性治理体系,需要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加强凝聚互动形成“多元合力”的整体性治理力量。因此,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政府既要把自身看作是治理的主体,同样也要把自身看作是被治理的对象,从社会管理的执行者转变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努力向民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高效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转变,不断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各方力量,促进社区治理的整体合力形成。

  2.以健全制度为保障,严格把控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我国社会转型以来,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社会矛盾接连不断,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失序事件即潜在不稳定因素和矛盾冲突控制在有序范围内,是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的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要从制度层面予以调控,一方面,根据变化的实际不断修订已有制度,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使“规矩”先于问题,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构建流动人口的服务治理体系,积极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构建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问题青少年群体等)服务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构建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治理体系,既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机制。总之,需要通过加强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针对重点环节,不断尝试,从而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治理体系,为基层社会的稳定做好保障工作。

  3.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公众主动参与热度,加强构建居民自治体系。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在于人民,需要最广泛地动员引导群众激活自治意识、建立自治制度、实践自治行为。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是一个从潜在到激活的过程,激发民众参与社区的积极性既要有效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同时也要引导群众建立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治意识;完善民众自治机制,规范民众选举制度,完善民众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的协商制度,推进协商议事制度化程序化,加强民主监督,为民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建立规范的可推广的自治体系;基层治理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民众自主参与,由此才能真正激发社会创造与发展活力。要注重发挥社会治理各主体的协同作用,大力培育社会服务组织,找准民众需求点,搭建多元且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让民众真正充分参与社区事务,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矫海霞)

推荐访问:社区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 基层 社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