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时间:2022-10-07 1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

【例文】“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以他人为镜,有了他人的意见和提醒,自己就可眼明心亮,少犯错误。反之,如果丢掉了这面“镜子”,自命不凡,就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有钱难买反对自己意见的人”。旁观者的批评,是人生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道路的“罗盘针”、提升自我的“催化剂”,是惊醒“梦中人”、唤醒“迷途客”的法宝。“和风细雨”不一定管用,“疾风骤雨”最为解渴。愈是带着辣味的批评,愈能发挥“出出汗、红红脸、排排毒”的功效。(内蒙古日报《涵养乐见己失的境界》)

【典故】出自清代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镜喻》,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知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

【释义】意思是,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物体,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

【赏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短短几句话,总结了三种镜子——铜镜、古镜、人镜,阐述了三种功能——“正衣冠”、“见兴替”、“知得失”。初唐时的魏征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不可须臾分开的“人镜”,李世民曾说:“征箴规朕失,不可一日离左右。”李世民的虚怀若谷,魏征的面折廷争,二者的结合是成就“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魏征死后,李世民才会痛心地说:“魏征殁,朕亡一镜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其主旨是,邹忌劝齐王广开言路,实行开明政治,谈的都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不过,他向齐王提建议的方式,却是以“人镜”来取譬设喻。以人为镜,首先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把别人的评价当做反思自己的镜子,多角度全方位认识自己,在倾听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用法】主要适用于组织生活类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听真话、纳铮言,以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态度,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修为与格局。

推荐访问:能见 用典 而不 【写材料用典】目能见物 而不能见吾之面 假于镜而见焉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 故以镜观面 假于镜而见焉的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