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13篇)12月人民时评文章汇编

2022年(13篇)12月人民时评文章汇编

时间:2022-09-27 16: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13篇)12月人民时评文章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2年(13篇)12月人民时评文章汇编

12月人民时评文章汇编

(13篇)

目录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3日第05版):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05版):规范网络电商广告用语(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7日第05版):切实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0日第05版):减税降费为企业添活力(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2日第05版):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种子(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3日第05版):让公众更好感知前沿科技魅力(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4日第05版):把粮食安全的基础夯得更实(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7日第05版):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8日第05版):以科技创新助力冰雪盛会(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05版):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群众难办的事(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05版):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0日第05版):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人民时评)《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1日第05版):发挥医保资金的最大保障效能(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3日第05版):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人民时评)

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春节前他们能否顺利拿到“辛苦钱”、回家过个好年,不仅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也关乎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临近年终岁尾,如何保障农民工等劳动者不被欠薪,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强调,“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农民工,要坚决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近年来,从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入刑,到明确“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从对拖欠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实行联合惩戒,到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欠薪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治理力度和温度。

前不久,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春节前,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对欠薪问题实施集中专项治理。《通知》要求,对查实的欠薪问题要在2022年春节前全部办结。目前,北京、天津、广东、湖北等多个省份正在加强整治欠薪,不断取得实效。

经过多年整治,我国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欠薪高发多发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全国查处的欠薪案件数、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及涉及人数均逐年下降。2020年各地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结工资类案件5.5万件,为64.8万名劳动者追发薪酬65.2亿元,涉及人数及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2%、18%。欠薪的情况逐渐减少,因欠薪造成的诉讼、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这与党和政府坚持把保障农民工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放在突出位置紧密相关,与一年接一年坚持不懈地开展“清欠行动”密不可分。

根治欠薪,一方面需要持续探索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实名制、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将欠薪者列入“黑名单”等政策措施,不断扎紧制度篱笆、夯实根治欠薪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开展专项行动,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发现一起及时解决一起、严肃惩治一起,绝不放纵姑息,通过反复抓、抓到底,就能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压态势。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每一份工资,都事关个人权益、美好生活。近年来,一些地方不仅年底积极开展冬季清欠行动,而且年中就开始着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体现了把功夫下在日常的主动性。这也启示我们,在解决劳动者被欠薪等问题上,既要高度重视年底的“清零”,也不能忽视常态化的监管、治理。向制度要动力,把工作做在前头、做在平时,注重风险防范、及时发现问题、着力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治理能力与水平,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第05版):规范网络电商广告用语(人民时评)

“全网仅一家”“史上最低价”“销量总冠军”“行业领导者”……打开互联网平台的商品页、直播间,广告极限词并不鲜见。一些消费者被类似广告吸引,购买商品或服务后却发现名不副实,既影响体验也面临维权难题。

滥用广告极限词属于违法行为。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由于语言词汇的复杂性,列举所有极限词并不现实,因而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把握立法本意。参照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界定,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即属违法。那些动辄标榜“唯一”“独创”“问鼎”“极致”却又拿不出有效证据的商家,其广告用词明显不适当。有的商家耍小聪明、打擦边球,采用异体字、谐音等方式变相使用极限词,实质上也涉嫌违法。

滥用极限词的虚假广告,其危害值得警惕。商家使用极限词发布广告,实际上利用了信息不对称,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也是在透支商家自身的品牌信用,无异于竭泽而渔。如果助长类似行为,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影响的是行业的良性发展。实际上,有的商家也自食苦果。据媒体报道,某地公安部门侦破一起案件:有不法分子在电商平台搜索包含“最”“永不”等词的广告,以广告用词违法、要投诉举报为由,向商家敲诈勒索。

互联网时代,当滥用极限词的虚假广告搭上技术的便车,其负面影响更不可小视。起起伏伏的价格、稍纵即逝的福利,常令人眼花缭乱、无暇思考。销售渠道的丰富多元、广告形式的灵活多变,也对监管的覆盖面、精准性、灵敏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告极限词虽被明文禁止,但仍有商家铤而走险,究其原因,在于相关做法成本低廉、屡试不爽。商家以极限词为卖点,吸引消费者掏腰包,往往只重售前不管售后,让消费者直呼上当受骗。由于维权成本较高,不少顾客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找商家讨说法。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网络电商广告的失范行为特别是广告极限词等乱象,亟待有针对性地加强治理。

规范网络电商广告用语、整治滥用极限词乱象,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在技术层面,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创新,更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监管。互联网的普及,让商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检索到,也方便了对极限词使用的捕捉、筛查;让商家可以随时做广告、发文案,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存储数据、留存证据。在机制层面,不妨畅通渠道、充实力量,让媒体、用户、志愿者等发挥更多作用,进而延展监管触角。同时,还应加强引导,帮助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积极辨识、揭露虚假广告。此外,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让不法平台、商家、代言者付出应有代价,也有利于激发警示效应,推动行业加强自律。

前不久,《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将以互联网直播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跨境电商广告纳入监管。面向未来,紧跟互联网业态发展,落实落细监管举措,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才能推动互联网电商恪守底线、健康发展,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7日第05版):切实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人民时评)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非本土物种经自然或者人为的途径从境外传入,会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时常引发关注。

*********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今,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筑牢生物安全屏障的重要环节。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生存竞争,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当一个外来物种进入后,如果没有制约,就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改变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比如,草地贪夜蛾2019年侵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后,目前已在20多个省份的1300多个县区发现,受灾农地超过1000万亩;近段时间,原产于美洲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国内一些地方出现,其繁殖能力超强,一株一个生长季能产出2万多粒种子,严重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一旦外来物种被冠以“入侵”二字,就意味着它们已经对本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我国十分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陆续发布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物种传入。2020年,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近7万种次。今年初,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可以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也应看到,由于跨境物流迅速发展、非法放生等因素,我国仍面临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等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世界上多数外来物种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也正因此,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660多个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首先,应摸清底数,以便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以初步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在农田、森林、湿地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细化防控措施。此外,还须严格执法、强化监管。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才能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公众来说,也应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不购买国外新奇物种,不携带不明植物种子入境,在看到不认识或新出现的生物时及早向相关部门报告。

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用力、扎实推进。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0日第05版):减税降费为企业添活力(人民时评)

时至年末,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步前行的税收政策领域,频频传来好消息。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11月中旬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又明确,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利好接踵而至,让市场主体更有底气渡过难关,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减税降费是获得感很强的政策关键词。从2018年推出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到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再到2020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推出支持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一路护航市场主体前行。今年以来,我国的减税降费政策不仅注重“量”上发力,而且聚焦“质”上提升,亮点颇多,含金量也很高。

减税降费更重视支持创新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3333亿元。格外亮眼的成绩,源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今年经历的几次“升级”。3月,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企业在10月纳税申报期可提前享受上半年加计扣除优惠;9月,优惠政策再加码,企业可提前享受优惠范围扩展至前三季度。政策利好不仅有了“升级版”,还能提前兑现,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减税降费扶持中小微企业力度更大。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政策层面继续对中小微企业予以重点关注和倾斜: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延续加码态势,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激活发展潜能。

面向未来,政策提质增效仍是题中之义。用好减税降费助力市场主体发展,注重普惠性,也要更有针对性。一方面要在精准性上下足功夫,积极用好税收大数据等手段,精准识别市场主体需求,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红包”,做好精准这篇大文章,让每滴政策雨露都能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在灵活性上多动脑筋,根据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适时推出类似阶段性税收缓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前享受等措施。紧跟市场主体发展需求,让政策真正“活”起来,企业发展才会动力强劲。

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是支撑就业的“顶梁柱”、创造财富的源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宏观政策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展开。当然,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光靠减税降费政策“浇灌”还不够,金融、产业等政策也要积极配合、协同发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才能发挥其效果“倍增器”的作用,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2日第05版):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种子(人民时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也明确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前不久,教育部制定发布《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顶层设计,各地创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显著提高。

继续大力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加快完成青少年法治教育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需要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全国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提出“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实践过程中,要避免死记硬背式教学、以应试为导向的考察,应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和心理暴力是否都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如何有效甄别网络诈骗”……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一改往日贴标语、办讲座、背条文的传统方法,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真实的法治情景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改变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轻实践的传统方式,才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在思考和实践中,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涵养成法治精神。

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家长要身体力行,以日常生活为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善恶,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学校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将普法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完善协同育人,注重加强与检察、司法、公安、税务等单位沟通合作,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法治资源,着力打造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以法,润物无声。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才能更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3日第05版):让公众更好感知前沿科技魅力(人民时评)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当“太空教师”王亚平再度说出这句话,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画上了圆满句号。不久前,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成为“最高讲台”。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天宫课堂”恰恰是最能激发人们好奇心的方式之一。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能看到平时难以呈现的独特画面,比如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我真的不知道在太空,气泡是可以留在水球里面的。”一位观看现场直播的学生啧啧称奇。同时,空间站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人造科技景观。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代表了中国人用脚步丈量宇宙所抵达的远方。空间站里独特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物理学现象提醒人们,其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科学的种子撒向充满好奇的心灵,让更多梦想长成参天大树。

一堂约60分钟的太空科普课,背后的科技支撑十分强大,集中体现了我国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创新。400公里高处,宽敞明亮的“天宫课堂”、流畅的天地双向互动……相比在天宫一号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空间站的课堂展示空间更大,通信保障技术更加成熟,可以进行更充分的天地互动。从抵抗失重环境下肌肉萎缩的小小“企鹅服”,到航天员喝上再生水,一个个细节见证着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日新月异。更不必说,高难度高风险的太空出舱已成为中国航天员“必备技能”。他们在太空中展示鲜艳的五星红旗,不仅凝聚成美好的记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国人心底的自信。

“天宫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也是沟通的桥梁。有专家指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太空探索投入高、门槛高、回报周期长,尤其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建立公众和航天事业之间的桥梁格外重要。抓住最佳时机开展公众科普教育,有助于让普通人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更科学的认知。太空资源极其珍贵,航天员在繁忙的飞行任务中抽出时间进行太空授课,正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太空科学的特点,并用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果激励奋斗豪情、鼓励梦想远航。最近,在“全球拍天宫”活动中,许多人用手机成功拍摄到了空间站过境视频,为这颗夜空中最亮的“中国星”划过天空而兴奋、骄傲。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众的科学热情总在相互促进。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也不断增多,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带动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公众和前沿科技“相遇”,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使创新发展的科技普及之翼与科技创新之翼并展共振,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4日第05版):把粮食安全的基础夯得更实(人民时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生产气可鼓不可泄,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深刻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又是一个丰收年!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不仅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大国粮仓牢,来自丰收基础稳。从面积看,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为稳产量打下扎实基础。从单产看,今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实现387公斤每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单产提高成为再获丰收的关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的粮食生产闯过了倒春寒、病虫害、洪灾、旱灾等多个关口,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政策好、科技强、人努力等多种因素在协同发力。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200亿元***财政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对500个产粮大县实施稻谷、小麦种植完全成本保险……高含金量的强农惠农政策,让种粮农民更有底气。防病治虫、田间管理、机收减损,良种、良田配上好农机、好农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今年是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各地把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县到乡,面积落实到村到田。正是因为粮食生产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才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在连年丰收的高起点上再创新高。

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粮食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但随着人口数量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趋紧,粮食产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结构性矛盾也将长期存在。面向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有待进一步巩固增强,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粮食生产气可鼓不可泄,重农抓粮的劲头绝不能放松。一方面,必须坚持大历史观,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底线思维,确保粮食面积、产量不掉下来,供给、市场不出问题,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和回旋余地。另一方面,必须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转变,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只保数量,还要保多样、保质量,推动粮食生产由“积累量”向“提升质”跨越。

农业稳,天下安。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粮食安全的基础夯得更实,让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稳固,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就会更足。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7日第05版):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人民时评)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

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不久前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当前,我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走入公众生活。如今,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能。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8日第05版):以科技创新助力冰雪盛会(人民时评)

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方方面面的精准举措,点点滴滴的创新成果,共同铺就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冰立方”成为世界首座智能化水冰转换场馆,运动员在训练中使用“体育风洞”……随着北京冬奥会日渐临近,浓浓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科技融入了建设、训练、保障等各个环节之中。早在冬奥筹办之初,科技部就联合有关地方、部门研究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重点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等多个方面部署任务,助力冬奥筹办各项工作。

一幅壮美的冬奥画卷中,科技增添了别样的光彩。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1/4;在雪上赛场,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的风洞实验室,能帮助运动员不断寻找阻力最小的训练姿态,大幅提高训练效率……充满科技感的设施与应用,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备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冬奥会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也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比如,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使碳排量接近于零;一辆辆使用氢燃料的大巴车,冬奥村中用薯类、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所生产的可降解餐具;等等。方方面面的精准举措,点点滴滴的创新成果,共同铺就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之路”。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实绩多次得到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肯定,呼应着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5议程》所提出的理念。

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彰显于场馆建设、能源供应等领域,也存在于每一位奥运参与者身边。比如,移动诊疗车和智能移动方舱,能够让比赛中受伤的运动员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5G信号覆盖到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为丰富比赛转播等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具有自由视角、云端互联等特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无论是参赛运动员还是场内外观众,每一位冬奥的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科技为冰雪运动带来的新魅力。

高科技应用不仅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发挥出独特作用,还将在未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冬奥会后,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系统梳理,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丰富更多人的日常体育生活。从长远来看,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让冬奥成果更好为全民共享,科技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05版):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群众难办的事(人民时评)

要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把群众难办的事办成,更要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形成机制,及时总结现象背后的共性问题

规范办理流程、建立“办不成事”问题台账;打通“卡壳”堵点、优先处理“应办未办”事项;设立专人专窗、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理;鼓励“帮办代办”,重点解决“疑难杂症”……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纷纷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纾解群众办事难,受到普遍好评。

在日常办理业务过程中,群众对于“办不成”“很难办”“不给办”等现象反映比较突出。为此,北京、长春、合肥等多地政务中心创新机制、细化流程、强化人员配置,着力破解难题。申请低保补助,材料丢失不齐全无法办理;办理车库过户手续,因缴纳税率过高不能过户;申请工伤医疗补助金,无法认定事故等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难点、对症下药,体现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为民情怀最动人。小小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关涉群众心头大事。如何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干工作,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映照着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从以前的“办不成”到“想办成”再到“能办成”,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也是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的过程。让百姓办事心里更有底、体验更便利,体现着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的价值理念。

如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在推动“无政策障碍”问题加快办,促进“有政策瓶颈”个案协调办,并让当事人及时得到处理结果的反馈。在这一创新机制的带动下,群众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扯皮推诿现象越来越少,有事不光“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还实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例如,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反映窗口设立以来,受理“办不成的事”的解决率为100%,得到办事群众赞誉。

也应看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也是对现实的警醒。为什么会存在“不好办”“办不成”的事情?一些地方是不是还潜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有的办事人员在担当尽责方面是不是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用实际行动造福广大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向未来,在肯定成效、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建设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其作为提高治理水平的一个有力抓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不是万能钥匙,而是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权宜之计。要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把群众难办的事办成,更要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形成机制,及时总结现象背后的共性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提高流程效率,提升办事效果。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我们就能让百姓能办成的事情越来越多,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越来越少。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05版):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时评)

正是中国主动开放、逆势开放,为疫情阴霾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开放的春风”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年关将近,浙江宁波舟山港巨轮破浪、集卡穿梭,一派繁荣有序景象。港口兴旺,折射外贸火热。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进出口总值5.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再创历史新高。

外贸逆势增长来之不易,克服了来自国内外的重重困难。因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各大港口复工复产程度不一,集装箱有去无回、国内“一箱难求”、国外空箱堆积问题同时存在,国际物流运费飙升,时效受到影响,全球主干航线准班率从去年5月的73.6%下降至今年10月的17%,国际贸易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增多。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在推动贸易成本上升。

风险挑战不断叠加,我国外贸依然交上亮眼成绩单,这得益于中国主动扩大开放的战略定力。从持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鼓励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从举办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系列主动敞开怀抱的行动,彰显了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强调:“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有关研究表明,10年来“世界开放指数”不断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但是,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事实上,正是中国主动开放、逆势开放,为疫情阴霾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开放的春风”。今年上半年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8%;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共赢之路也越走越宽。

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需要,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加需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从需求端看,扩大进口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升级需要。从供给端看,开放有利于全球优质资源要素进入中国,发挥“鲇鱼效应”,带动市场充分竞争,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从预期来看,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定不移主动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定力,给外资企业扎根中国吃下了定心丸。今年前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赢得战略主动,也必将给全球提供更大市场、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0日第05版):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人民时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工作始终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日前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三农”工作,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立足现有村庄基础,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各地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生动图景。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步伐在加快、步履更坚实。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超过90%,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乡村变美了、生活更好了”,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

也应看到,对标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还不高,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比如,东西部地区任务推进不平衡,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发动群众不充分,等等。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为未来五年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正待我们接续奋斗,用行动补齐短板,以实绩赢得民心。

在目标上,要瞄准乡村美丽宜居。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农村具备基本的现代生活条件,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正是基本条件之一。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基本要求。未来五年,必须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加强谋划,努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

在原则上,要坚持求好不求快。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事求是、自下而上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比如,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集中力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持续发力完善,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力争得到明显改善。

在任务上,要聚焦提质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热土,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面向未来,“五年行动”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有针对性的安排、更加规范的方式,完善政策举措、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基本达标迈向提质升级。完成重点任务过程中,必须紧盯质量实效,稳扎稳打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紧盯生态环保,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紧盯乡土味道,实现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工作始终。一方面,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管护。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画、明白纸等,加大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科普力度。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才能汇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人民日报》(2021年12月31日第05版):发挥医保资金的最大保障效能(人民时评)

在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2021年是自2018年国家医保目录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后,罕见病用药被纳入最多的一次目录调整。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涉及25种疾病。

业内一般把年花费超百万元的药品称为高值药品。由于研发周期长、用药人群小、制药成本高,不少罕见病用药价格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大力推进药品目录调整常态化,每年调整都会有罕见病用药品种通过谈判的方式进入医保目录。

高值罕见病用药进医保,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患者个人经济负担将大幅下降,这让更多罕见病患者看到了救治希望,有患儿家长不禁喜极而泣。据专家估算,我国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数量庞大。尽管他们在14亿多人口中占比不高,但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内在要求,也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题中之义。高值罕见病用药入医保,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医疗保障是加强和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0年2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高值罕见病用药入医保,体现了医保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补齐药品保障短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医保制度正沿着精细化轨道不断前行。

当然,高值罕见病用药大幅降价进入医保,背靠的是我国14亿多人口庞大的医疗健康市场需求,谈判桌前一次次砍价,得益于以销量换低价的底气。不少医药厂商正是看中这一点,才会“甘降身价”。未来,可以期待更多高值药品进入医保目录。

医保药品目录动态更新,实际上是医保基金为参保人筛选高疗效药、创新药的过程。药理学、药物经济学、基金测算等各方专家及谈判代表凝心聚力,就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统筹实现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用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据统计,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经谈判共计新增96个品种,其中5年内新上市的占到71%;今年经谈判新增67个药品,66个是过去5年上市的药品,其中27个是当年上市当年入医保。不仅如此,医保筛选在不断满足参保人用药需求的同时,也对不断创新的医药企业形成正向激励。

目前,我国医保基金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仍然有限,“保基本”依然是医保基金必须坚守的底线。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医保基金,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对医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把更高疗效的药品以更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帮助患者更好应对各种疾病,人民群众就会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荐访问:时评 汇编 文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