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13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13篇

时间:2022-09-24 14: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13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1

  2021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社局紧紧围绕年初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措施,推深做实国家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才引智,畅通人力资源回归渠道

  1、建立“欢迎您回家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快速采集人才信息,以人才和企业信息库为基础,整合多种渠道为不同人员和企业提供人才推荐、精准招聘、网络招聘会、就业政策、就业培训等双向就业服务,截止目前共采集劳动力就业信息30余万人,主要包含数控机床、轻工纺织、建筑行业等工种;同时依据平台建立人才库,目前建立泗县籍在外技能人才库20000余人,泗县优秀人才库400余人。

  2、建立“五项清单”工作模式。全面掌握全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加强劳动力就业失业信息监测,做好“求职需求、培训需求、岗位匹配、上门服务、重点关怀”五项清单工作,为劳动力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目标。

  3、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泗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支持举措,统筹实施专项招聘、创业引领、就业帮扶、就业见习推进等政策措施。一是开展2+N”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0余场,其中直播招聘7场,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二是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减少创业风险,促其成功创业;三是毕业季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通过开展基本信息摸排、登记、维护,采取电话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四是落实青年就业见习政策,深入用人单位,广泛宣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岗位,并将见习岗位公开发布,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更充分就业,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45个,完成任务110%,系统新增就业见习252人,完成任务102%, 目前拨付见习补贴413.1万。五是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为符合条件4名高校毕生发放1.2万元一次性就业补贴。

  4、高效率完成2021年人才回引工作。2021年6月15日对外发布了《安徽省泗县2021年事业单位“人才回引”工程公告》,共收到申请表9份,在结束申请后第一时间与申请人、意向单位、县委编办进行意向沟通,对5名符合回引条件的人员由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组成的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11月23日县委编委会议研究后,经体检公示后,办理相应调动手续。目前已完成5名外县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这项政策引进回泗。

  (二)制定方案,有序推进事业单位职级并行工作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做好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21〕245)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泗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会同县委组织部召开专题推进会,对文件进行了逐条分析研读,并按照职能确定各单位职责分工及时序进度。为在实施工作中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人社局对全县事业单位进行逐一梳理,审核机构编制、岗位设置等基础信息。对聘用在管理岗位的人员,逐人统计、核实入职时间、年龄、岗位等级、任职年限、考核奖惩等信息,做到每个单位必审、每个人员必核,形成单位岗位设置信息表和管理岗位人员花名册。据统计,全县共有事业单位400个,领导职数778个,设置管理岗位1440个,采取“应晋尽晋”原则,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经审查、审核、公示等程序晋升到相应职员等级。

  根据中办发〔2021〕29号文件关于事业单位职员等级结构比例规定,拟核定五级职员28个、六级职员144个、七级职员432个、八级职员432个,九级十级共404个。目前,我县现聘用在管理岗位共663人(含双肩挑151人),其中七级17人,八级75人,九级275人,十级296人。

  (三)提升技能,促进各类人才高质量就业

  1、形成部门联动。县人社局联合县残联、县总工会、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共青团等部门达成联合培养协议,对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县残联、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三家单位制定《泗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方案》(泗残联[2021]18号)文件。在全县16个镇(开发区)残疾人之家设立教学点,着重对具备一定劳动能力想就业的残疾人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促进稳定增收。目前已培训无人机操作员53名,在15个镇(开发区)开展无人植保面积近5万亩,收入近30万元。

  2、立足精准创新。针对劳动者个性化培训需求,县人社局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创“插班”、“夜班”、“混班”、“订单定向班”、“企业冠名班”、“送岗位进培训班”、“送培训学员进园区”等精准培训。组织16个镇(开发区)人社所对全县范围易返贫致贫人员培训需求进行摸排,建立台账。县人社局紧紧围绕一村一品模式,在瓦坊岳场村开展水产家禽养殖技能培训、大庄镇朝阳村、草沟镇开展农作物栽培种植技术,依托当地养殖大户,邀请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专家担任实操教师进行培训,现已有80人从事种养殖,真正实现“培训不出村、就业不出户”。为培育新型农民,泗县大胆开创无人机操作员、直播销售员、工业机器人等新型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3、实行按需培训。县人社局紧紧围绕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为高坚机械、轶记、大禾滤清器等公司培训输送了大量焊工,满足园区企业焊工需求。与汉和无人机合作开展了无人机操控员培训、与明国专业合作社开展工业机器人培训,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持续开展“企业冠名班”、“订单定向班”,目前稳定就业63人,实现“结业即就业”。对接现代服务业需求,广泛开展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美容师、茶艺师、保洁员、特色小吃等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

  4、做好就业服务。定期发布技能人才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广大劳动者关注泗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持续开展“企业冠名班”、“订单定向班”、“送岗位进培训班”、“送培训学员进园区”等专项活动,促进人岗匹配,推进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采用“云端”、“线上”、“点对点”、“一对一”等模式,向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学员自主创业,给予成功创业3个月以上的培训学员一次性5000元创业补助,还可优先办理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完善技能人才保障制度,对参加过技能培训并在园区企业稳定就业的技能人才,其子女可优先享受公共就业、教育等服务。

  一年来,开展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21期,培训合格859人(其中插班培训28人),完成任务的286.3%;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44期,培训合格2275人,开展新技工系统培养322人,完成任务的100.6%;开办高技能人才培养研修班3期,培训合格89人。获得市级名师带高徒名额5人,申报建成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做大做强泗县技工学校。与合肥学院开展合作共建,建设泗州技师学院。参加长三角地区技工教育发展联盟,在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同杭州技师学院等长三角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交流。1.做好培训资金发放工作。对上半年名类职业技能培训产生的补贴,争取资金,及时拨付。

  2、持续深入推进泗县籍人才资源回归工程。积极争创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工作,鼓励支持泗县籍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持续开展“泗县籍人才资源回归工程”、“欢迎您回家”系列活动。加大对返乡创业先进事例的宣传,营造崇尚返乡入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3、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职级并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在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建立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2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8大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以上。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x雁归巢计划”,组织见习实习2万人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设x万个以上岗位。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x+x”工作运行机制作用。线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x万人。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xxxx名以上大学生创业。举办“赢在中国·创在x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x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x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x至x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xx行”等引才活动,引进集聚人才xx万人以上。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xx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xx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xx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x行动”。

  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xx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x万人。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做好第xx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厅举办“xx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完善博士后聚x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举办中国·xx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xx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聘用机制。完善事业单位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做好年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深化“互联网+”智慧仲裁平台建设。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xx%以上。

  七、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编制实施年度人社事业发展计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xxxxx热线建设。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x%以上。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

  八、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3

  2021年,市中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以党建为统领,形成以党建强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一主线,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温暖人社”建设,围绕基本“工作框架”构建我们人社的“四梁八柱”,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五大业务板块,严密防范规模失业、清欠保支、基金运行、人事考试四个风险点,守住农民工工资清欠和窗口服务两个底线,抓重点带全盘,抓服务增效能,各项工作有序平稳高效推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市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7159人,完成全年任务166.6%。一是狠抓政策落地,编印人社政策汇编,局领导干部按街道分片包挂开展走访企业宣传人社政策活动,多举措推动各项稳就业政策及时精准落地,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物价补贴、稳岗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共计2.3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58万元,开发大学生公共服务性岗位50个,开发青年见习岗位40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二是狠抓就业招聘,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就业云平台、高校招聘会等渠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6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三是狠抓大学生就业,向78家企业征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214个,全力推行就业服务“秒办”“简办”、全程网办,助力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2737人。

  (二)社保兜底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扩面征缴,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政策找人”专项行动,全力推行业务网上办、就近办。二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落实做细机关社保征缴工作,完成职业年金虚转实。三是强化基金规范管理制度,利用现场监督、交叉互查、网络监督等举措规范基金监管。四是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全年新增居民参保363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05071人、完成任务107.22%,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个人账户已落实3.94亿元、落实率100%,征缴居民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等共计7.87亿元,发放养老金、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待遇等共计7.22亿元,收到工伤认定申请600余起、下达工伤认定书580余份。

  (三)人才引育成效明显。一是开展招才引智,分三批次组织山东银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驻区企业参加“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活动,提供需求岗位187个,招聘1328人。二是落实人才政策,完成驻区183家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1228名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审核、42名TOP200海外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补贴审核、582名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审核,发放各类人才项目补贴2740.4万元;及时为符合落户条件96名人才办理落户手续,完成泉城“5150”高层次创新类人才和“泉城学者”申报、驻区高精尖紧缺人才需求申报、市中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的2021年度申报审核及2019年度入选人员中期评估考核、人才公寓申报审核。三是推进专技队伍建设,完成998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考核认定、5419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证书信息梳理、11项职业资格考试的1.3万余名考生报名核查。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项目推荐,助力济南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申报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五是做好人事代理,为2500余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和代理人员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接收市中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1900余份。

  (四)人事管理高效实施。一是强化人事管理,完成政府口事业单位科级及以下人员年度考核,配合对区政府口部分单位科级及以下事业人员职务调整,整理、收集事业人员档案材料7000余份,审核档案800余卷。二是高效实施公开招聘,圆满完成区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教育系统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等考试任务,涉及考生4.3万人次。三是做好工资待遇核定,办理工资类业务4000余人次,为180余名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为200余名遗属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及时完成精神文明奖、应休未休假报酬审核。四是妥善做好机床一厂技工学校人员分流安置,经过档案审核、笔试、公开选岗等程序,及时将18人安置到15个街道所属事业单位。五是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评审,配合区教体局组织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共评审通过483人;实施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核评定。

  (五)劳动关系总体和谐。一是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按照市里“随发随清,预防为主”的要求,全面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展开全面排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580余件,涉及3600余人,解决拖欠工资4900余万元;全力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和补缴社保170余万元。二是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99件,同比去年增长55.9%,涉案金额1470余万元,结案率99%(连续四年保持90%以上),调解率81%,为当事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080万余元。三是规范劳动关系协调,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用工法律政策宣传,劳动合同备案已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对辖区内150家经营劳务派遣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实施辖区企业薪酬调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安全检查及复学复课检查。

  (六)东西协作落地见效。一是举办专场招聘会,选派辖区7家企业赴对口帮扶甘肃临夏市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临夏市农村劳动力来济转移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加强线上招聘服务,发挥数字化就业云平台作用,共享市中区、临夏市两地招求信息,为济南市企业和临夏市求职者提供精准就业对接服务。三是助力来济就业,积极走访对接企业,选择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好的岗位,助力33名(任务为20名)临夏市脱贫人员来济就业,完成任务的165%。四是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设置符合市场需求,适合临夏市农村劳动力特点的培训课程,组织临夏市脱贫人口培训200人(任务为200人),完成任务的100%。自帮扶协作工作启动以来,已助力临夏市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450人(任务为90人),完成任务的500%;完成社会捐助25万元。

  (七)政风行风持续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克服办公场地等条件限制,综合服务窗口增设到3个,对服务窗口进行优化调整,选派业务骨干入驻窗口,优化接件办件流程,配齐相应设备,实施“一窗受理”综合柜员制,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牵头的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获得满分100分、区县中排名并列第一。二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及时妥善办理12345市民热线34944件,民生连线12件,各类信访事项60余件,全部做到及时妥善办理,在全区热线办理月考核中连续排名并列第一。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中区人社局将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区委“七个强化”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发扬先锋精神,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狠抓就业创业稳促并举。全面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实施人社“363”工作计划(即“三个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市场供给能力清单、解决问题清单;“六个一批”:市场就业一批、培训一批、实习实训一批、劳务外包一批、调剂一批、东西劳务协作一批;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机制、服务与维权机制),破解用工荒就业难;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对初创实体扶持力度,加强困难就业群体援助,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三支一扶”、青年见习计划,落实“大学生追梦济南”“大学生‘未来之星’成长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造就出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行家里手。

  (二)完善社会保障兜底体系。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扎实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保险保障,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落实失业保险制度,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人事人才创新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畅通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及职称制度改革,推进人事考试“五化”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组织开展人社业务练兵比武活动,采取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实施模拟演练等学习形式,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

  (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用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日常监察执法,保持打击恶意欠薪的高压态势;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4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5

  (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6

  2022年,市中区人社局将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区委“七个强化”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发扬先锋精神,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市中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以党建为统领,形成以党建强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工作格局”这一主线,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不断深化“温暖人社”建设,围绕基本“工作框架”构建我们人社的“四梁八柱”,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五大业务板块,严密防范规模失业、清欠保支、基金运行、人事考试四个风险点,守住农民工工资清欠和窗口服务两个底线,抓重点带全盘,抓服务增效能,各项工作有序平稳高效推进,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强化使命担当,持续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7159人,完成全年任务166.6%。一是狠抓政策落地,编印人社政策汇编,局领导干部按街道分片包挂开展走访企业宣传人社政策活动,多举措推动各项稳就业政策及时精准落地,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临时物价补贴、稳岗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见习补贴、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补贴及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共计2.3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58万元,开发大学生公共服务性岗位50个,开发青年见习岗位40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二是狠抓就业招聘,依托区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就业云平台、高校招聘会等渠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6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三是狠抓大学生就业,向78家企业征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214个,全力推行就业服务“秒办”“简办”、全程网办,助力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2737人。

  (二)社保兜底扎实推进。一是扎实推进扩面征缴,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政策找人”专项行动,全力推行业务网上办、就近办。二是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社保制度改革,落实做细机关社保征缴工作,完成职业年金虚转实。三是强化基金规范管理制度,利用现场监督、交叉互查、网络监督等举措规范基金监管。四是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全年新增居民参保3635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05071人、完成任务107.22%,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个人账户已落实3.94亿元、落实率100%,征缴居民保险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等共计7.87亿元,发放养老金、丧葬补助金、工伤保险待遇等共计7.22亿元,收到工伤认定申请600余起、下达工伤认定书580余份。

  (三)人才引育成效明显。一是开展招才引智,分三批次组织山东银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驻区企业参加“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活动,提供需求岗位187个,招聘1328人。二是落实人才政策,完成驻区183家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1228名高层次人才生活和租房补贴审核、42名TOP200海外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留学费用补贴审核、582名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审核,发放各类人才项目补贴2740.4万元;及时为符合落户条件96名人才办理落户手续,完成泉城“5150”高层次创新类人才和“泉城学者”申报、驻区高精尖紧缺人才需求申报、市中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的2021年度申报审核及2019年度入选人员中期评估考核、人才公寓申报审核。三是推进专技队伍建设,完成998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考核认定、5419名专业技术人员初级职称证书信息梳理、11项职业资格考试的1.3万余名考生报名核查。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项目推荐,助力济南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申报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五是做好人事代理,为2500余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和代理人员办理档案转出手续,接收市中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1900余份。

  (四)人事管理高效实施。一是强化人事管理,完成政府口事业单位科级及以下人员年度考核,配合对区政府口部分单位科级及以下事业人员职务调整,整理、收集事业人员档案材料7000余份,审核档案800余卷。二是高效实施公开招聘,圆满完成区属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教育系统直属事业单位招聘等考试任务,涉及考生4.3万人次。三是做好工资待遇核定,办理工资类业务4000余人次,为180余名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为200余名遗属提高生活困难补助标准,及时完成精神文明奖、应休未休假报酬审核。四是妥善做好机床一厂技工学校人员分流安置,经过档案审核、笔试、公开选岗等程序,及时将18人安置到15个街道所属事业单位。五是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评审,配合区教体局组织中小学教师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共评审通过483人;实施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核评定。

  (五)劳动关系总体和谐。一是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按照市里“随发随清,预防为主”的要求,全面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展开全面排查,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线索580余件,涉及3600余人,解决拖欠工资4900余万元;全力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和补缴社保170余万元。二是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899件,同比去年增长55.9%,涉案金额1470余万元,结案率99%(连续四年保持90%以上),调解率81%,为当事人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080万余元。三是规范劳动关系协调,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加大劳动用工法律政策宣传,劳动合同备案已基本实现全程网办,对辖区内150家经营劳务派遣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实施辖区企业薪酬调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安全检查及复学复课检查。

  (六)东西协作落地见效。一是举办专场招聘会,选派辖区7家企业赴对口帮扶甘肃临夏市开展专场招聘会,为临夏市农村劳动力来济转移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二是加强线上招聘服务,发挥数字化就业云平台作用,共享市中区、临夏市两地招求信息,为济南市企业和临夏市求职者提供精准就业对接服务。三是助力来济就业,积极走访对接企业,选择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好的岗位,助力33名(任务为20名)临夏市脱贫人员来济就业,完成任务的165%。四是组织就业创业培训,设置符合市场需求,适合临夏市农村劳动力特点的培训课程,组织临夏市脱贫人口培训200人(任务为200人),完成任务的100%。自帮扶协作工作启动以来,已助力临夏市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450人(任务为90人),完成任务的500%;完成社会捐助25万元。

  (七)政风行风持续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克服办公场地等条件限制,综合服务窗口增设到3个,对服务窗口进行优化调整,选派业务骨干入驻窗口,优化接件办件流程,配齐相应设备,实施“一窗受理”综合柜员制,实现“跨省通办”“全省通办”,牵头的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在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中获得满分100分、区县中排名并列第一。二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及时妥善办理12345市民热线34944件,民生连线12件,各类信访事项60余件,全部做到及时妥善办理,在全区热线办理月考核中连续排名并列第一。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中区人社局将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区委“七个强化”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市局部署要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发扬先锋精神,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狠抓就业创业稳促并举。全面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多渠道就业,实施人社“363”工作计划(即“三个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市场供给能力清单、解决问题清单;“六个一批”:市场就业一批、培训一批、实习实训一批、劳务外包一批、调剂一批、东西劳务协作一批;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机制、服务与维权机制),破解用工荒就业难;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对初创实体扶持力度,加强困难就业群体援助,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实施“三支一扶”、青年见习计划,落实“大学生追梦济南”“大学生‘未来之星’成长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造就出千千万万个能工巧匠、行家里手。

  (二)完善社会保障兜底体系。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扎实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保险保障,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善落实失业保险制度,规范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人事人才创新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畅通绿色通道;加快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及职称制度改革,推进人事考试“五化”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组织开展人社业务练兵比武活动,采取集中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实施模拟演练等学习形式,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水平。

  (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施“市中无欠薪”工程,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项治理,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标准化建设,用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日常监察执法,保持打击恶意欠薪的高压态势;妥善处置劳动人事争议,完善裁审衔接工作机制,指导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7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范例,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

  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

  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8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2022年工作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

  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

  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

  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9

  立足解决人社领域关键小事,实施开展“九大为民”人社行动,并形成问题清单、实事清单和成效清单等“三张清单”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大家喜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社厅的关心指导下,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工作法”,聚力改革创新,聚焦民生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高度。印发《助力全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着力保障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用工保障常态化。开展“‘云’端送岗、‘码’上就业”直播带岗招聘、“周六招聘会”、“乡镇巡回招聘”等X场活动,为企业推荐用工X万人次。人才招引精准化。建立以X为中心的X经济区高校为主体和以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部分高校为补充的引才网络,组织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X场次,引进各类人才X万名。技能培训订单化。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基础,支持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等。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X万人次。

  (二)改革引领,创新创优有力度。围绕“X要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谱写新时代‘XX’的传奇”定位要求,深入谋划改革项目,推进工作创新。强化向上争取。细化梳理创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等X个人社领域重点事项,形成《支持X“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提交省人社厅给予支持帮扶。强化部门联动。与组织部门共同做好“两图三库”资源信息和人才数据构建,实现精准引才;与农业部门共同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评价制度改革”;与卫健部门共同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创新,帮助民营医院引进基础性和高层次专技型人才。强化自主创新。推进建立返乡创业就业新机制;在市区率先试点老工伤人员工伤康复按人头付费;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十条新政;创新建立“四位一体”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三)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有温度。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市人社系统推行“人社群众工作法”,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送岗上门”促进就业。全市联动开展X场乡镇巡回招聘,组织X多家用工需求X人以上企业,分赴全市各乡镇送岗上门,全市促进返乡创业就业X万人。X电视台《新闻XX》栏目宣传我市做法,X局专题调研我市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稳定提升社保待遇。调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X元提高到X元。调整补发X年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共惠及退休职工X万人,补发X亿元。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在全市开展违法招用未成年人专项整治行动,每周一次突击性检查,推进未成年人就业安置和返校就学。目前,全市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X户,涉及劳动者X万人次。

  (四)抓住重点,工作落实有速度。全力做好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狠抓批示落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交办批示X件,批示件办结率X%。X月X日,接到市委主要领导关于《X企业情况报告单》的批示后,我局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实地调研生产用工情况及紧急需求事项,并制定帮办服务方案,于X月X日解决企业X人用工需求。狠抓民生实事。立足解决人社领域关键小事,实施开展“九大为民”人社行动,并形成问题清单、实事清单和成效清单等“三张清单”推动实践活动落地见效。“流动招聘大篷车”作为市级示范项目在全市面上推广,X网专题报道我市相关经验做法。狠抓作风建设。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全省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实施全员练兵。畅通服务评价渠道,深入推进好差评系统应用。“以快落实优服务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的做法获得全市“三真三实”作风提优行动“优秀范例”。

  二、亮点工作

  (一)以便民化为主线,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线上办理不跑路。大力推进线上不见面服务,人社业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X%。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告知承诺制,试点范围扩展到全部人社服务事项。门口服务就近路。深入推进社银合作,全市建成X个社银X小时自助服务网点,部署X多个社保卡快速制卡服务网点;在X个乡镇完成人社自助服务一体机布设,实现市县区乡镇全覆盖,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的服务需求。一窗办理少跑路。稳步推进综合柜员制建设,将X个业务窗口精简至X个综合窗口,依托一体化平台受理X项业务;扎实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现X个企业群众关心的“一件事”打包办理,X个高频服务事项提速X%。

  (二)以信息化为路径,着力实现服务更优质。上线一体化运行平台。实施“智慧人社”攻坚行动,上线一体化信息平台,集中数据资源,整合业务板块,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线上一体化经办服务网路。建设一卡通服务平台。全面推进第三代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发放,截至目前,已实现三代卡换发X万张,电子社保卡签领X万;创新推进社保卡集成应用功能,实现人社X项服务项目“全业务用卡”。打造一站式招聘平台。创新出台《人社系统助力企业用工“X”服务实施方案》,开展云端送岗、码上就业、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工引才;探索建设共享用工平台,提供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服务;开展智慧X“人才招引进校园”系列活动,建立完善引才网络。

  (三)以社会化为方向,着力增强市场参与度。技能培训社会化。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全市完成省平台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X家,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证X万人次,职业资格改革入选省委改革办优秀改革案例。人才培养社会化。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与X光伏、X汽车集团、X电子商务等重点企业共建X个二级产业学院,完成招生X人,实现人才培养与本地产业无缝对接。劳动维权社会化。注重调解优先,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打造X家省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培育省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X家。

  (四)以系统化为导向,着力推动全领域改革。率先实施就业创业“一件事”改革。联合医保、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合力推进就业创业登记“一件事”改革,将就业创业登记办理时限由原来至少X个工作日缩短至X个工作日,经办程序由X项减少至X项,材料由X份减少至X份。经验做法被X采用。创新开展乡土人才培育评价改革。建立《关于X市乡土人才培养评价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X市乡土人才初、中级职称考核认定实施办法》等“X+X”制度体系,先后举办三期乡土人才高研班,为X名乡土人才发放初、中级职称,为X名乡土人才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系统”。全国率先建立综合性监控预警平台和综合性指挥中心的地级市,实现在建的X个智慧工地项目实名制管理信息实时共享。目前,项目已经上线试运行,省人社厅同意将我市作为全省的项目试点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市人社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四化同步”引领,履行“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职能任务,围绕构建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落实“五个更加”的举措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目标作出更多的人社贡献。

  (一)促进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工程。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年城镇新增就业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X%以内。举办招聘会X场,提供就业岗位X万个,深入促进返乡劳动力、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X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X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X个。实施创业富民工程。落实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X亿元。突出创业典型引领,选树市级创业典型X个,评选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X个。深入开展省、市级创业基地创建工作,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年内扶持创业X万人,带动就业不低于X万人。实施人力资源集聚工程。加快市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各地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制定企业入驻优惠,鼓励入驻企业发展“互联网+”和“专、精、深”等新兴业务和产品,优化人力资源供给。

  (二)构建更加全面完善的社保体系。开展社保扩面提待行动。健全参保登记常态化工作机制和精准扩面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贯彻落实省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相关政策,稳步提升企业、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提高X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增幅不低于X%。实施工伤保险同舟计划。开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同舟计划”,推进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落实部省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政策,推进超龄人员、实习生参保。试点我市部分县区小微企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推进失业保险护航行动。推行失业保险申领便民服务,实现失业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对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和落实医疗保险代缴政策。

  (三)健全更加精准务实的人才引培。开展人才招引三对接活动。常态化开展“人才招引进校园”活动,赴“双一流”高校、应用型高校举办企业宣讲、岗位宣讲、“小班化”招聘、产业专场引才等活动。全年引进全日制专科及以上人才X万名以上。实施“技能X”创建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推进技能券发放,年度开展培训X万人次,培养X名企业新型学徒。探索在人口相对集中社区建立社区培训学院,年培训X人次以上。深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突出高技能人才评价认定,年度认定取证X万人。先行探索在结对帮扶社区开展职业教育社区培训学院建设,打造“技能X”品牌。推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研究出台《X市促进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鼓励各县区以多种方式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争取省厅正式批复筹建江苏X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四)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和谐同行”能力提升建设。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全市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面向企业开展点对点培育指导服务,培育省、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X个,建设省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组织X个,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典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聚焦推动“无欠薪”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企业欠薪处置长效机制,提高突发性事件处置能力,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与行政监督、招标投标、评优评先的关联机制,强化失信惩戒,引导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落实农民工等薪酬保障计划。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完善疑难案件裁审对接研讨机制,统一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标准,统一裁审尺度原则。深化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促进矛盾纠纷解决在一线,调处在基层。推进仲裁立案案件结案率X%以上;调解成功率X%以上。

  (五)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打造人社快办服务品牌。全面建成覆盖市、县、乡的社银服务合作网点,形成以人社自主经办服务为主体,银行经办服务为补充的“一干多支”网点化服务格局,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快速办”,基本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服务需求。推广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在人社领域实现身份凭证用卡、人社缴费凭卡、待遇发放进卡、工伤结算持卡,将社保卡作为所有人社业务的有效身份凭证和待遇发放结算载体。以社保卡入博物馆、社保卡入公园、社保卡乘自行车为拓展应用,提升全市第三代社保卡的应用范畴,实现智慧城市一卡通。年内发放三代卡X万张。深化“综合柜员制”改革。有序推进局综合柜员制的发展,按照业务经办实际,扩大调整综窗业务受理范围,丰富业务受理模式,继续对人社系统现有业务进行梳理,实现经办流程再造,提高经办效率和服务水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10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歌德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党组书记在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市委行署决策部署,立足发展,调整思路、创新措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努力实现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实现城乡居民增收。

  X年X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列为“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之首。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置于政府宏观政策层面来审视和推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按照年初市委扩大会议精神,聚焦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上半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就业X人,完成目标任务X人的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失业保险参保X人,完成目标任务X人的X%;农牧民转移就业X人,完成任务X人的X%;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X人,完成任务X人的X%;城镇就业技能培训X人,完成任务X人的X%;创业担保贷款发放X万元,完成任务X万元的X%。全市推荐金融支持创业贷款X亿元,发放贷款X万元。累计安置京蒙扶贫岗X人,完成任务X名的X%。组织输出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到北京就业X人,完成目标任务X人的X%;全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X人,完成目标任务X人的X%。

  二、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国家就业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国家一直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重点、调结构、守底线,推动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今年X-X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X万人,完成全年计划X万人的X%,在产业结构调整处于攻坚期的情况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可谓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的看到,我国的近X亿人口中有X亿劳动力,这既是就业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挑战与机遇并存,面临着三方面问题,一是劳动力的供给持续高位运行。X年,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还很大,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然保持在X万人以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数量达X万人,总量持续高位运行。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上。三是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期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二)X市就业形势

  目前,全市总人口X万人,其中,男性X万人、女性X万人;城镇人口X万人,占总人口的X%、农村牧区人口X,占总人口的X%;城乡劳动力资源约X万人,占总人口的X%,其中,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约X万人。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截至去年末,全市初中在校生X人,普通高中在校生X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X人,高等院校在校生X人,每年返乡的高校毕业生X余人。每年新增城镇就业需求人数约X万人,当年可实现新增就业约X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输出量每年在X万人次左右。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在新的就业形势和环境下,劳动者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取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是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逐年增加。据工商部门提供数据显示,我市现有登记注册中型企业X个、小微企业X个、个体工商户X个、农业专业合作社X户。虽然我市经济总量不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三产发展并不十分充分,扩大就业空间有限,但是,各类企业和个体商户吸纳就业的能力在逐年增强。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民企的系列政策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民营企业提供了约X%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约X%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X%在民营企业,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新兴行业催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新就业业态不断向传统的用工方式渗透,青年劳动者开始选择动态的阶段性就业,同“劳务派遣”“灵活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就业方式相互融合。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吸引越来越多的初次就业者涌入服务业,比如送快递、送外卖、微商等从业人数迅猛增长,既解决了进城农民工和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方便了居民生活,也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据统计,我市新兴的送快递、送外卖和微商等行业就有上万个就业岗位,发展非常迅速。三是劳资双方的主动权发生了变化。过去在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是弱势方,看用人企业脸色求职,企业炒工人。现在用人企业是弱势方,看工人脸色供岗,工人炒企业。特别新一代劳动者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接触的信息也远多于过去。求职者的职业预期很高,选择权更为突出,劳资双方的主动权发生了很大变化。四是技能和技术型劳动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市技术性劳动者存在“职业发展通道狭窄,技能人才流动不畅,技能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均,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技能和技术型劳动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用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的“两难”问题还持续存在。

  三、结合实际,创新就业工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财富之源,是增收之基。就业稳则人心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X市就业工作要通过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做好“三篇文章”,用好“四种方法”,把握“五个原则”,做大“六个链条”,实施“七个转变”,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保证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一)找准“一个基础和多元市场”的平衡点稳定就业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X-X年)》,X年至X年,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到X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X%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X%以上。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市场需求是培训和就业的平衡点。以多元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实现稳定就业的基础。瞄准多元市场、多层次需求、多工种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以“三篇文章”为切入点促进就业

  1.做好“人”的文章

  李克强总理X月X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X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三年培训X万人次劳动者。就业优先不仅是就业的规模和数量,更是提升就业的水平和质量。技能型人才始终是市场短缺的,应该进一步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促进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通过企业建设、技能大赛、院校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做大做优人力资源。在倡导和培养“工匠精神”,表彰“大国工匠”形势下,加快推动工人技术资格等级以及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水平,实现高技能,高收入就业。

  2.做好“网”的文章

  通过互联互通,创造新业态、创造新岗位,实现就业岗位的增长,已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方面,通过政企市联合,建立原材料供应、产品体验加市、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全域网”和“网产业”。优化传统供应链,将X绿色有机食品从田间直接配送到消费者餐桌。成立X市全产业链创业孵化基地和红城X跨境电商集采中心,通过分拣、配送、结算、网络、支付等新业态的创造,做大就业市场,通过X市和全国乃至国外的产业链延长,达到增加就业的目的,实现“网上创业,网上就业”。

  3.做好“贷”的文章

  国务院制定了促进就业创业金融政策,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不超过X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今年,我市要完成X万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任务,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同时,我市又出台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计划三年时间(X年-X年)在全市发放创业贷款X亿元,为“持续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保驾护航。我们要落实好以上政策,做好“贷”文章。

  (三)以“四种方法”为支撑点保障就业

  1.政府主导,企业点菜

  企业是用人主体,最了解用人需求,也最清楚需要什么人、培训什么技能。政府要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市场、主动服务,指导培训机构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完善专业工种设置,通过产教融合、政校企联合,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企业需要什么人,学校就培训什么人,输送什么人。政府统筹好企业、学校、人力资源三者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劳动力就业供给人力资源,畅通渠道,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2.校企合作,精准就业

  近年来,从全国看,民营企业提供了X%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X%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X%在民营企业。但企业招工难,劳动者就业难同时存在。这种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需要培训更有针对性,更要按需而培,把企业办成学校,把教室办成车间,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融入度,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市本着“宽进入、严把关、重培养、树品牌”的原则,通过政校企合作,引进优势技师学院X家,新认定民办职业培训机构X家,依托自治区X个培训工种、X市自主开发X个工种,广泛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政校企合作”,以岗定培,以需定量,通过培训合作的深入,实现精准就业。

  3.成长计划、权益保障

  输出转移劳动力的权益保障一直是个大问题,诸多权益中,广大务工者对个人成长更为关切,因为成长是最有价值的。要形成“就业成长创业”的人才成长计划和良性互动交流模式,对X市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今天输出去的可能是普通农民技工,明天回来的就是高技能人才,要有“腾笼换鸟”的勇气和“筑巢引凤”的自信,努力实现“凤凰涅槃”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确保劳动者权益,要设立务工者投诉热线,建立我市外出务工者权益保障制度和机制,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强化劳动者的权益意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维权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权益保障问题。如工资报酬、成长环境、养老保障等,要通过契约形式固定下来,并提供政策、法律援助。

  4.贴近服务,在线管理

  成立X市劳务输出协会,设立人力资源工作服务站,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在线实名管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反馈意见等工作。整合全市各旗县市X家劳务派遣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X家定点培训机构、X名重点劳务经纪人队伍,发挥社会力量推动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成立X市就业创业协会、运输业协会、快递业协会、肉产业协会、种植业协会等组织,整合全市行业资源,把粗放分散就业状态提升为有组织的规范就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提高就业线上管理水平,畅通用工与就业之间信息渠道,提高就业管理的即时性、高效性、可见性、安全性。

  (四)以“五个原则”为落脚点引领就业

  1.把就业做成产业

  只有把就业创业工作培育成一项产业,才能发挥市场这只手的作用,通过社会参与,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努力,才能把就业工作做好,做充分。通过与产业、实业连接才能保证就业价值。通过做强做好就业服务业,才能把就业工作做实、做强,做成产业。就业做成产业,才能确保就业工作有生命力。

  2.以产业带动就业

  做好就业工作,必须以产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来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就业依靠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只有更好发挥产业发展在带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才能扩大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就业。有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才会有高质量的就业。

  3.促创业融合实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就业的新战场,实践证明,创业创新项目与存量的结合互动、交流、融合,导入、引进实业,在实业基础上创新,才更有生命力,实现叠加效果。实业的价值可以为创新提供载体和能源,也可以为创业提供渠道、平台、空间。要通过金融支持、培训支持、技术支持、风险防控,营造专业创业、专心创新、安心孵化的良好环境,让创业创新在存量上找增量,在高点上找高效。

  4.要培训对接就业

  培训工作的方向取决于就业过程中的需求,要实现“招生就是招工、培训保障就业”的精准对接,增强“精准培训,精准就业”意识。要用“效率评价”来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做到靶向培训、精准就业。

  5.抓强化就业服务

  推进就业服务中介、民办培训机构、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在服务就业过程中的工作力度和强度。培育壮大就业服务市场。本着“普遍培养,宽进严管、扶优扶强”的原则,做大做强就业服务市场主体和机构,为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需求提供第三方保障。

  (五)以“六个链条”为发力点扩大就业

  1.做优人才链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核心部分。把劳动力变成人才,这是一个培养产出的过程。在人才培育过程中,也需要艰苦的工作。在就业转移工作中,我们要建立政校企联合机制,实现市场整合,促进人才流动。要从源头上关注师资引进和培训需求的精准对接,也要从源头解决人力资源转移与就业地区、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通过引进多个技师学院及多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教学培训资源,在我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现技能人才有保障的产出,建设人才资源培养输出基地,做大人才链。

  2.做精培训链

  打造“引入大师、订单就业、精准创业”的培训链条,实现终身培训。通过属地办学,推动“厂房即教室,老师即师傅,招生即招工,入学即上岗”的教工一体化理念,开展以动脑动手为重点的“强技术、重本领”精准技工、技师培训,突出培训的技能性,做大培训规模,实施“三年三万人培训计划”。

  3.做大物流链

  物流链就是就业链,如我市快递行业就提供了就业岗位X个。通过开拓市外市场,打通供需渠道,建立供应链,带动我市物流链的壮大,实现链条上就业。物流链上叠加多工种,如原料生产、工业加工、彩印包装、集采分拣、速递货运、服务统计等。在“北品南下”或“南品北销”的物流链条上实现就业的增长,将“物流链”打造成“就业链”。

  4.做强信息链

  万物互联的XG 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中国就要进入万物互联时代。要有互联网思维,用信息化支撑就业工作,用信息化手段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新业态岗位。也是我们打造各种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技术支撑和就业载体。年内将建设全球集采中心网和覆盖全市的社保驿站网,完善就业服务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信息手段的融入性和业态效率。

  5.做长产业链

  产业是就业的基础,做长做实产业链是实现就业的根本之举。以市场倒逼调整产业建设,做强产业带动就业。无论项目建设、基地开发、生产加工,还是文旅创意、形象设计都在“一、二、三次产业”的业态上。做粗做长产业链条是稳就业的根本之途。增加新的就业离不开产业,做大做优产业也是就业工作的题中之义。高质量发展和新业态的创新,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希望所在,也必将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6.做惠资金链

  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网上信用机制,是供给经济活动的血液和关键要素。通过线上采购、线上交易的现代化和资金供给保障,为各项经济活动、产业发展、就业安排提供强大支撑,打造全流程金融服务,建设诚信银企,实现“金融惠就业,就业助金融”的银企互惠、双向支撑的目标。

  (六)以“七个转变”为出发点引导就业

  做好就业工作必须要转变思维、转变思路。今后,我市就业工作要实现“七个转变”,即“变单纯统计为全流程操作;变分散外出为政校企组织;变盲目流动为培训定向定岗;变低端劳务为高层次技工;变短期临时为稳定工作成长;变管理缺位粗放为在线调度维权;变就近就地转移为主为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相结合”。把市场需求和培训有机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就业。

  四、下半年就业工作重点

  (一)抓政策,保障各级就业创业措施落地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落实好出台的《X市行署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兴署发〔X〕X号)和《X市促进就业创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兴署发〔X〕X号),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力度、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完善政策体系,把政策落实到基层和市场主体,培育各类就业创业载体,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扶持劳动者就业创业。

  (二)抓培训,加强就业工作供给侧改革

  去年以来,国家、自治区连续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内政发〔X〕X号)等X个具可操作性的技能培训政策系列文件,对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许多改革性意见。我市将结合当前劳务用工市场需求,采取政校企合作的方式,全面转变职业技能培训方向,由以往培训保安、月嫂、保洁等低端技能向智能制造等高层次的技能、技师方向提升,培养与企业衔接的技能型人才,推进高质量精准就业,实现政校企共建、共享、共赢。

  (三)抓合作,实现高技能高质量就业

  上半年,我们与广东、江苏和北京等地签订了高技能人才培训、人才交流、劳务对接协议和合作意向,下一步各级就业部门要狠抓落实,按照合作的内容,分解任务、排出时间表,列出具体落实人,争取早日把这些合作内容落地,促进高质量就业。

  (四)抓创贷,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出台了《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三年时间(X年-X年)在全市发放创业贷款X亿元,为“持续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保驾护航。目前,推荐金融支持创业贷款X亿元,发放贷款X万元。今后要继续加大推荐和发放进度。继续落实好国家的X万创业贷款,力争通过实质性措施为企业提供金融、财政支持,增强企业活力。

  为确保金融支持创业就业贷款的快速发放,担保金未落实到位的旗县,下一步尽快协调落实,助推金融贷款尽快发放。各部门要加强宣传政策,创新和改进发放流程,与银行多协调沟通,与担保公司做好业务对接,解决发放中的堵点问题。

  (五)抓园区,填补X市智慧型创业园区空白

  启动X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建设X市首家智慧型创业园区项目。打造“智能制造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园区、文化创意园区、设计研发园区、创意孵化器、创新工厂、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多元素组成的“大园区+小区划”共存模式园区,填补我市智慧型园区的空白。

  (六)抓服务,做好就业创业公共服务

  为了实现“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保证全市就业社保工作信息畅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就业社保驿站,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所、社区、村部等机构开展“党建、就业、培训、公岗、社保、志愿”等六大服务业务,开展“党建融合就业社保”的特色服务。实现“门前办、就近办、方便办”。

  (七)抓重点,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

  面对全新的就业优先战略,我们要突出做好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精准施策,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多形式招聘会,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计划,加强实名制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对失业及再就业人员,也实行实名制服务管理,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多方面采取措施,想全想细想万一,做深做实做到位。

  (八)抓主体,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活力

  企业有活力,就业就有保障。落实好国家的“援企稳岗”政策,我们要在“降、返、补”这三个字上抓落实。“降”就是降低社保费率,把企业缴费比例降至X%。“返”就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的力度和幅度。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X%。“补”就是对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贷款贴息。简化申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办理返补到位。

  (九)抓宣传,提高就业政策知晓率

  就业优先政策宣传,若仅限于在系统内,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影响有限,作用有限,很难开创全面发力的局面。要借助社会力量,全面宣传就业政策和措施,提高全民知晓率。通过全市就业系统“阳光就业”宣传板块,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工作动态,为全市就业工作实现“掌上就业、智慧就业、阳光就业”助力提速。

  (十)抓队伍,提升窗口便民服务质效

  人社队伍素质及形象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触角”,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保障民生的“纽带”,是维持劳动关系和谐和整理反馈舆情的“桥梁”。人是服务的主体,队伍是服务的灵魂,平台是服务的载体,建设优质高效的基层窗口经办平台,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就业服务队伍。以“行风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活动为契机,切实把窗口业务技能练兵比武作为持续推进系统行风建设、树立就业服务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识行风比武活动与就业工作之间密切的联系,助推就业队伍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同志们!就业局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不仅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也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来之不易。就业工作承担着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继续发挥就业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持续保持改革红利的释放,让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X献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11

  成功之前我们要做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之后我们才可以做喜欢做的事情。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12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构建大就业格局。

  实施新一轮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以上。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探索建立“行业聚力”工作模式,探索实施“品牌引领”行动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x雁归巢计划”,组织见习实习x万人以上。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创设x万个以上岗位。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鼓励社会机构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家庭服务业“领跑者”行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鼓励支持社会机构依法有序开展市场化就业服务。健全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建立区域内劳动用工余缺调剂机制。实施城镇调查失业率制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

  二、推进创业城市建设,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发挥创业城市建设议事协调机制和创业城市“x+x”工作运行机制作用。线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开发创业城市云平台、小程序。争创全国创业型示范城市。优化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新一轮创业培训政策,全年政策性扶持创业x万人。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扶持xxxx名以上大学生创业。举办“赢在中国·创在xx”创业创新大赛、中日韩x年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部门打造线上“了不起的创业者”和线下“创业第一课”等品牌。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精准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x万人以上。推进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深化完善工程建设领域按项目参保机制。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省级统收统支制度。支持企业年金发展联盟开展工作,探索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探索工伤保险商业保障模式,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开展工伤x至x级职工伤养结合试点,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做好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稳步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服务,探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

  四、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举办“招才引智名校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xx行”等引才活动,引进集聚人才xx万人以上。建立与重点高校常态化联系机制,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xx家以上。深入实施千名专家“进重点企业、进企业研发机构、进见习实习基地”行动。实施乡村人才返乡入乡促进行动,研究制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激励办法。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培育、领军扶持、重点引进,实施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计划,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xx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打造自贸区留学人员科创岛、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谷等高端留学人员平台。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在华留学生走近xx活动,实施“万名海归精英聚x行动”。制定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优化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立重点项目人才服务专员定期驻点服务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xx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x万人。推进企业职工培训与自主评价衔接,探索建立技能人才评价联盟。推动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做好第xx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备战及参赛工作,配合省厅举办“xx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完善博士后聚x创新创业促进政策,建设博士后创新创业平台,举办中国·xx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升级xx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创建品牌专家服务基地和特色专家服务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职业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加快教育、卫生等领域职称改革。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

  五、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树立破“四唯”重“实绩”选才用才导向,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聘用机制。完善事业单位多元化多层次招聘体系,实施面向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遴选。稳慎实施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创新事业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强先进经验做法推广。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做好年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加强考试安全保障,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深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范和引导电子劳动合同发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组织,拓展组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联盟,探索建立企业内部职工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深化“互联网+”智慧仲裁平台建设。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提升行动。开展“根治欠薪攻坚年”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欠薪行为。健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按期结案率达到xx%以上。

  七、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编制实施年度人社事业发展计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执行机制。打造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宣讲品牌。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和信访维稳工作,加强xxxxx热线建设。促进人社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市场配置分类改革行动。制定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市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智慧社保应用平台。完善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继续做好大数据辅助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试点工作。持续优化“无感知免打扰”大数据认证体系,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x%以上。持续深化构建人社“一件事”服务模式。开展社保基金和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人社基金资金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基金资金管理使用现场监督检查,健全市、区(市)两级社保稽查联动机制。完善改革创新和调查研究考核推进机制,建立人社新闻发布制度,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人社系统政务新媒体,加强人力资源发展智库平台建设。加快胶东经济圈人社一体化发展。

  八、强化党建引领,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实施干部专项培养工程,探索构建干部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深入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加强人社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严真细实快”工作要求。常态化组织“人社干部走流程”,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创新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创建“勤廉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篇13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推进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以”法治人社月学越清,普法维权月讲越明”为主题,进一步扩大人社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的知晓度和社会覆盖面,制订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度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突出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重点学习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全方位提高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入企、法律援助困难群众、柔性执法等实际举措,展示人社队伍良好形象,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营造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法治宣传教育对象

  全局领导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人社部门执法(管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等。

  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活动。落实党组(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支部党课学习等制度,组织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提升领导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二)开展领导干部职工旁听庭审活动。结合局职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旁听法院庭审直播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网络庭审直播,或在直播结束后于年内适时组织观看录播视频,以推动领导干部职工每年旁听案件庭审不少于一次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一线执法人员申领广东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并参加法制学习培训,促进人社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形成常态化。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法规政策条文变成引导。在行政许可、行政检查、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经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行政争议案件处理、信访事项处理等日常工作和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办理人社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彰显人社温度。

  (四)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以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

  (五)利用媒体全方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法治宣传工作,发挥以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为龙头,宣传人社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报刊、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加大对法治人社宣传教育力度,创新传统媒体普法的方式方法。印制实用性强的宣传单张、小册子等宣传物品,标印各种经办流程、经办须知和查询电话等信息,免费向群众发放,在局大厅播放法治宣传教育标语。

  (六)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2022年xx市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

  (七)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文件栏目维护完善,及时公布市级人社社保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信息。大力宣传和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加快建设覆盖全市村居人社用工招聘公告栏。在全市XXX个行政村建设xx人社企业招聘信息公告栏,促进就业,使招聘岗位信息直达基层、农村,切实打通线下招聘最后一公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增强就业的稳定性和提高就业质量。

  四、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单位)是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落实”人社系统领导干部职工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政策每月学”活动工作清单、局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安排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法治宣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请各科室(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后,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稿,并于每月22日前将活动情况数据统计和相关活动图片、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说明(500字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等图文材料报至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社会保障局 创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