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7篇“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952022年第01期总第230期No.01.2022Sum230教育教学研究“双减”政策开启全面素质教育新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2022年第01期总第230期No.01. 2022Sum 230教育教学研究“双减”政策开启全面素质教育新时代付屹璇(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048)收稿日期:2021-11-23 修改日期:2021-11-24作者简介:付屹璇(1995—),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及音乐教育研究。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中小学生减少课业压力,规范校外学科类培训管理,减轻校内课业量,增加校内课后服务,开展全面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到培养人才的正常轨道上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双减”政策规制下,学科类培训大面积关停整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一、“双减”政策主要方向是回归素质教育本源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1] 。在教育领域国家出台“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压力,减少家长负担,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政策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释义。在教育管理领域认为:“双减”政策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障教育水平均衡发展。颁布“双减”政策,明确规定校内校外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完善教学与作业体系,增加课后服务数量及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双减”政策也是保障社会教育不被趋利的资本侵入,保障“教和育”的本色,防止教育领域出现“铜臭味”,防止出现“趋利性”,保持教育的“行业性”,避免出现“产业性”。“双减”政策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减轻“过度学习”的压力,不能做“拔苗助长”的愚蠢之举,长身体和学知识同步,让孩子们留下童真、童趣、童乐、童年印记。可见,无论从哪个方面、从哪个领域来看,“双减”政策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怀。事实上,“双减”政策有助于释放少年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让教育回归本初。“素质教育”是综合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考试升学是入学制度性安排,升学必考试,考试通过才能升学,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研究生,“逢校必考”“逢学必考”。考试实际上就是竞争,特别是高考,学生要想考入自己中意的大学和专业必须有好的考试成绩,学校按分数高低来录取。这样一来,“拼考试”就成了学生的能力标准。由此促成的应试教育环境,各类应试教育培训就应运而生。不但学生拼命抓应试,家长抓应试,学校更是抓应试,并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和教师评定的重要指标。这样的利益链驱动,倒逼学生知识学习超前,应试难度加大,“课程量”和“知识域”都大幅度扩展,教育培训从学校教育,泛化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生的课余时间没有了,书包增大增重了,眼镜戴得多了,体能下降了,有些孩子“会考试”“不会做事”,考分很高,做事不行,高素质人才培养偏离了轨道。“双减”政策要求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服务质量,增强素质教育,减少学生课业量,保证学生睡眠与休息的时间,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知识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往往比单纯成绩优秀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工作。只有培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全面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是真正的教育。“双减”政策开启了全面素质教育新时代。二、“双减”政策促进教育体系结构优化和功能提高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知识学习与技能的培养,并逐步成长为社会上有体魄、有学识、有技能、担纲社会责任守法公民的过程。“教育”,既有“教”更有“育”,特别是未成年教育,这是孩子们健全身心的关键时期,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一年内为中小学有效减负,关停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校内教育体系。“双减”政策出台影响了整个教育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促进教育事业管理升级,回归教育本源,增强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应该发挥应有作用,为全民素质教育提升与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关键词:“双减”政策;校外艺术培训;规范管理;技能教育;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95-03
9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01期总第230期No.01. 2022Sum 230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树立正常的“五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利义观、情趣观)极为重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上有技能的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是“教”和“育”的根脉,“教”是手段、“育”是宗旨。词典中是这样定义教育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也可以理解为:“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1]。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是一个人终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按照人生从小到老的经历可以分为:未出生教育(胎教)、小学前教育(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小、高小)、中学教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后学历教育(在职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根据人生成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每个阶段各有特定的人生成长需要,相应这些需要也有特定的教育要求、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既彼此相对独立,也前后相互链接,形成有机整体。由此构成教育体系,形成相互关系的结构。(一)学校教育优化为知识技能增长的国民教育基础体系学校教育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培育青少年人才的能力,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命运。学校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对建立健全学生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是很完备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就努力进行扫盲教育,弥补一大批成年人在儿童时期没有受到学校教育的机会,识字是有文化的标志。后来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中学教育,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国家对学校建设投资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师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根据资料统计,2020 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3.71万所,在校生 2.89 亿人,专任教师 1 792.18 万人 [2] ,成为世界上接受学校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注重学生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校开展了“教—学—研”活动,学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不断增强。教育资源也是稀缺资源,包括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硬件水平、管理水平等。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名师、优质师资力量选择到大城市工作,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名校就业。相对于其他地区,师资就成了稀缺资源。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口规模差异,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稀缺,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投资、环境建设都缺乏,特别是师资匮乏。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城市学生基本可以实现在线教育,但在偏远地区学生只能自学。教育部为此提出,到 2022年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有效弥合区域、城乡和校际的差距,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二)家庭教育优化为心智教育、情操教育的基础体系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是人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场,从婴儿阶段到成长为独立思考的人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形成了人的最初性格。家庭教育最大的功效就是启蒙婴幼儿,维护身心健康,成为婴幼儿最基础的教育,也为幼儿园教育做铺垫。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家庭教育仍然十分重要,结合学校教育共同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熏陶孩子行为方式,形成最初的道德情操,养成个人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品格。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及时性特点。早期性是指学生在生命之初接触的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将他本人 17 岁的水平算作 100%,那么 4 岁时就达到了 50%。4 ~ 8 岁又增加了 30%,8 ~ 17 岁又获得了20%。可见把握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尤为重要。连续性是指家庭是每个人一生都脱离不开的环境,伴随人生成长各个阶段,形成终生影响。及时性是指学生与家长接触是最为密切的,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够被家长及时感知、及时纠正、及时引导、及时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教”和“育”和融合,在“育”中受教,在“教”中孕育。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作用,家风正,则儿女易行善。古代时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是名垂千古的育子佳话。“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过分保护。事事包办代替,为孩子“遮风挡雨”,使孩子无法独立面对困难,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也限制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二是期待过高。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自身条件,学习能力和成长经历不能模式化,家长往往为孩子制定过高期望目标,超越了孩子实际能力,逼迫和填鸭式学习知识,使孩子们过早成人化,酿成家庭矛盾,孩子不开心,家长抱怨,家庭关系紧张。三是极端情绪。有些家长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烦恼、生活中的抱怨转嫁到孩子身上,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孩子心灵,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失去自信心,甚至与父母对立,出现叛逆情绪等。四是漠不关心。父母将孩子全权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
972022年第01期总第230期No.01. 2022Sum 230教育教学研究婆)管理,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不甚了解,偶尔进行说教,遭到孩子抵触。在农村偏远地区,父母出外务工,留守儿童与隔代亲人生活,父母直接教育缺失。(三)社会教育优化为终身教育的基础体系社会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有益于人全面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上来讲是由社会力量开设的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里的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猎,神农氏教民稼穑;春秋时饮酒乡射礼的道德教育;宋代之后的“乡约制度;明代、清代初期颁布的“圣训六谕”“圣谕十六训”等都属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依托全社会的资源力量,相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受众群体更加广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安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社会教育方式多样,供需结合紧密,促进社会形成良好氛围,提升社会公民整体素质。社会教育体现国家对公民思想的引领和行为的规范,彰显道德情操的社会主流,由国家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来规制,国家办学国家出钱,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出钱,但是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社会办学也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方面,也要求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目前社会教育中一些问题亟待改进。一是逐利性问题。社会教育有资本逐利特点,这与教育本源相悖。二是办学形式杂乱问题。教育结构的运营方式不同,多种多样,内容水平良莠不齐,评价标准参差不齐。三是师资标准不一。专业不同标准不同,师资准入门槛不统一,教师资质不规范,教育价格没有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缺失。这些行业管理问题必然会传递给受教育者,影响教育质量。三、发挥艺术教育功能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素质教育是综合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其中文化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器乐艺术、舞蹈艺术、形体艺术、美工艺术,等等,构成了艺术知识群和技能群。艺术是人类特有的受教育内容,通过艺术技能的训练,可以使人更有创造性、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思想品味更高尚,道德情操更鲜明,个人性格更开朗,行为举止更规矩,团队合作意识更主动。因此,艺术教育是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也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要有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概念有两种表述。一是狭义概念,艺术教育是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二是广义概念,艺术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强调普及艺术教育,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教育对其他领域教育具有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激发人的兴趣,培养专业技能,对增强体质、锻炼头脑、促进健康发育、增强记忆力、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开阔视野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生理和心理功效。知识—文化—艺术—教育—技能—体质都是相通的。艺术教育资源是稀缺的,需要有专门的师资(如教练、导师、师傅)、专业的场地、专业的设备,这些条件不是所有公立学校都具备的,特别是师资力量,更具有专业性和技能性。通常在一个中小学校内是很难具备的。因此,专业教师(如教练、导师、师傅)需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或管理领域来配置,艺术教育资源社会化是客观存在的状态,包括地方政府的场地配置、设备配置,等等。例如青少年宫、训练基地、技术艺术中心,等等。在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教育以家庭和学校为主要载体。例如:法国十分重视幼儿阶段美术与音乐的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幼儿园阶段就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参观和旅行活动,让学生自我感悟提升想象力和感知力。俄罗斯重视家庭教育,在周末或学校课后,家长带着学...
篇二:“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 学校体育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策略赖建辉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摘要:在小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体育的教学,因此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双减政策之下,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下学习的负担,使得学生能够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真正的爱上体育。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高质量;策略对于小学的体育教学而言和文化课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文化课通常是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体育课大部分的教学会体现在课堂外,因此本身很多小学生对体育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还有的学生甚至对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反感,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基于双减的政策下,教师应该积极地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进而才能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一、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育的概述双减政策提出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这是社会和每个中小学生家长都在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落实双减政策,在教学当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还要提高课后的服务水平,使得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当中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开展足球和篮球等各种体育活动,并且还可以让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1]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并且在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在满足实际的体育课程基础上,还要在课余时间积极的开展体育的教学活动,比如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接触更多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都能坚持体育运动。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会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反感,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还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而是随意的开展体育教学,进而使得体育教学没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在课堂非常的疲惫,并且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体育知识,进而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此外,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使得小学的体育活动非常的单一,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在开展体育教学,每一堂课的内容就是技能训练,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通过上述的问题可以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当中不仅不能感受到乐趣,同时还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能掌握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在沉闷无趣的体育课堂当中,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策略(一)采用幽默的语言来导入体育新课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更加具有积极性,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在体育课的教学当中课堂导入作为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应该积极地发挥出课堂导入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设置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并采用趣味性的语言,使得整个体育课程的开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教师都有非常大的依赖性和信任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的通过趣味性的语言来进行课堂导入,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的教学工程当中学生会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心理也会由紧张变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比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在课堂集合排队的过程当中,总是不够整齐相互的拥挤或者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而乱作一团,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划分相应的队伍,这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鸭子、喜欢小白兔、喜欢小猫咪,喜欢小狗,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学生划分可爱的小动物的队伍,并且比如由小鸭子队、小猫队伍,小兔队伍等等让学生来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进而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并且在70集合的过程当中学,也会更有秩序性,增加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 。教师通过幽默和风趣的语言,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集合排队,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会严格的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动作,为了能够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整齐,要求学生能够强制性的完成一些体育任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并且不注重让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而才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明确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充分的尊重每个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差异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喜欢体育课,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来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的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而且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当中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3] 。比如在学习短跑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会非常喜欢因为他们非常擅长跑步,而有的学生因为在跑步方面具有一定的弱点。结合这种情况,可以为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对于擅长跑步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充分的在跑步当中去展示自己的特长;而对于害怕跑步的学生,也可以划分成一个小组让他们来展示自己在体育运动当中的一些潜能或者优势,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跳远水平,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跳高水平,进而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能够更加的自信,明确自己在体育当中的一些优势和潜能。在展示完之后,教师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但是在体育的学习过程当中,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各种体育项目当中,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通过耐心的引导学生会积极地去尝试短跑,在尝试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努力的去跑出更好的成绩,进而使得学生的身体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三)开展小学体育管理工作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我国很多小学教学当中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还有的小学甚至已经取消了体育课,或将文化课来代替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不能真正的落实双减政策,还会和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因此应该注重提高体育课的质量管理工作,使得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教学指导,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当中,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开展体育的管理,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在小学教学当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也积极地参与到了课堂的锻炼当中,但是实际的体育运动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只是在体育课之中能够进行积极的学习,但是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忙着学习一些文化课的知识,对于体育课的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出现了这种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增加课余时间的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间减轻文化课的学习负担,身体得到及时的休息和缓解。因此在小学的大课间阶段,体育教师可以为让学生在大课间做一些课间操,并且还要监督每位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学生还可以踢毽子,跳绳,或者做一些游戏开展一些小的比赛等等,这些体育活动比较简单,并且非常受小学生的喜爱,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课间也能得到相应的体育锻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四)在教学当中积极的渗透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有效的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基础知识,还应该注重落实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练习田径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反应能力;而在让学生学习篮球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学习排球的扣球时,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而通过体操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追求体育运动的美感。此外,在体育的教学当中还应该积极地开展一些心理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提高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全面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积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4] 。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应该锻炼学生的智力,因为体育的运动项目也很多,每一个项目都可以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某一项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体育教学的运动项目,促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四、结束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双减政策下,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并且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学生的肥胖症和近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得学生的人格更加的健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 徐金 . 变换多样方式,提高教育质量——高质量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策略 [J]. 小学时代,2019(12):70–71.[2] 孔凡成 .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3):159.[3] 李晓波 . 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探析 [J]. 科普童话,2019(14):77.[4] 宋哲 . 让轻体育为体育教学减负增效 [J]. 考试周刊,2015(94):110.
篇三:“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关于“双减”政策的 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过去 2 年加之幼儿园3 年,5 年的时间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都让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一家三口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校外辅导从不应该成为孩子“成功”的通行证,给孩子批改作业更不应该成为家长“责任”的必修课,最多只能算是家长下场助力有限手段。但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培训收费,让本来已被“贩卖”得惊人的教育焦虑则更变本加厉。
“双减”政策的公布,为“超速”“超载”的教育乱象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家长,希望教育部门能大力推进该项政策的执行,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拥抱自然,锻炼身体,提升艺术修养,结交良师益友,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相信国家的政策,更应该给与这些政策以充足的时间与耐心,让我们拭目以待,检验其成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孩子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即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学生们大量的课余
时间。由于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及合理开拓课外兴趣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未来有长远的好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
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篇四:“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1 -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坚持以民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我校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目标
“双减”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发展。聚焦人民所急所需所盼,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双减”工作,将学生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家长从高额教育支出中解放出来,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我们要不打折扣地坚决执行。
二、实施措施
我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减轻学生过重课
- 2 - 业负担,以学校为主阵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加强课程监测和作业管理。实行课程、作业刚性化管理,严格遵守教学制度和计划。
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减负增效”原则,深化新形势下小组合作互助型知学课堂建设及“互联网+”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是做好课后服务管理。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校舍、场地、师资、课程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需求、全覆盖。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新学期努力方向
一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坚持因材施教,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严格调控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是加强家校沟通。开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校沟通,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降低“教育焦虑”,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现象。
三是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对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丰富服务形式、优化
- 3 - 服务内容,发掘各种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真正把好事办好。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全社会形成减负共识。
五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持续推动工作落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真正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新学期我们有责任和信心把“双减”工作落地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小学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精神,进一步推动“五项管理”各项工作在我校落地实施,切实解决当前小学教育短视化、功利化、学生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经研究,实验小学持续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 4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二、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五项管理”,强化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各方责任,确保学生“五项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 2022 年底前,“五项管理”在我校明显见效,将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力争形成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五项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作业管理 一要研究制定作业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规范作业来源、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总量、作业评改反馈等全过程管理;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实施作业布置班内公示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加强过程监管,及时删减过量作业。
二要加强作业质量课题研究。加大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探索制定优秀作业标准,评选优秀作业案例。要将作业设计
- 5 - 工作纳入校本教研体系,倡导情境化命题,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根据学情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作业;要试做作业,遴选优质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三要建立作业统筹协调机制。准确把握作业育人功效,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整体效益,要注重统筹学科作业总量平衡,将作业布置列入学科组集体备课内容,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四要加强教师作业管理工作考核。将教师作业布置与及时批改作业情况纳入教学常规工作考核,每月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调查并分析学生对教师作业布置的满意度情况,引导学科教师协商精选,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结构比例,实现作业总量审核监管。教师要根据作业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作业批改方式,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
五要列出作业管理负面清单。要坚持做到“四个严禁和四个不得”,压实工作责任。即严禁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或批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形式给中小学生留作业;不得布置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超过
- 6 - 各学段规定时长要求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协助打印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2.加强睡眠管理 一要明确睡眠要求。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保障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10小时。
二要规范作息时间。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的规定。上课时间不早于 8:00。要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不组织统一教育教学活动 三要合理安排就寝。科学指导或督促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 21:20,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提醒、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指导家长提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为学生健康睡眠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四要实施睡眠监测。建立睡眠监测机制,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等方式组织开展学生睡眠监测,2022 年秋季每月至少开展一次,2022 年春季每半学期开展一次,2022 年秋季以后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努力探索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睡眠监测。
3.加强手机管理
一要严肃手机管理规定。加大学生手机管理力度,学
- 7 - 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将手机由学校安排统一保管。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学生尽可使用固定电话与家长沟通联系。
二要细化手机管理措施。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要至少安装一部能方便学生使用的校园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等,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三要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对在校园内违反规定使用手机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不得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手段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加强读物管理 一要建立严格的校园读物审核制度。严格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责任主体,严把课外读物的推选、审核工作。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不得违反《出版管理条例》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时,不得违反《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未经学校专门小组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学校不
- 8 - 得接受来源不明确的社会捐赠课外读物。
二要严格把好校园读物进口关。严禁学校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以年级、班级或家长委员会名义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课外读物。教师可参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成长书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三要定期开展校园读物排查。全面把握学生在校园内课外读物情况,定期组织排查、登记班级图书角、阅览室图书,及时筛查各类违禁图书。班级要定期检查学生书包,杜绝学生将违规图书带入校园并扩散。
四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加强对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5.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一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减少或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时间,严格落实 1-2 年级每周 4 课
- 9 - 时,3-5 年级每周 3 课时,实现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
二要努力提高课堂质量。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指导运动技能符合要求,运动量达到要求;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活动或者远眺,培养学生掌握 1-2 项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三要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专项体育人才培养;每天要统一安排 30 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四要完善视力监测机制。严格落实 2 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制度,指导、教育学生坐立行读写姿势正确,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确保每天 2 次,并提醒学生在眼保健操之前注意手部清洁;敦促家长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外期间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超过 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教育指导学生不在走路、用餐、卧床时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五要做好体质健康检测。按照国家规定认真组织好每学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测试,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率 100%,合格率不低于 95%,优秀率不低于 8%;
- 10 - 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要加强体质健康教育。积极改善校园教学、食堂、宿舍等场所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重视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执行各学段“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要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完善集体备课、听评课制度。要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内容。严格按规定控制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降低考试压力,不得违规或以质量
- 11 - 监测名义变相组织统考,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三)完善课后服务机制,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盼愁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举措,确保 2022 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通过计入工作量、加强考核、评先选优倾斜等方式筹措经费保障课后服务有效实施。在做好作业辅导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体育、美育、劳育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更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升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课后服务不得讲授新课,防止将校内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创造性地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不断加强课后育人服务管理水平。
(四)构建教育多维评价,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倾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特色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维度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鼓励学校对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不得违规或以质量监测名义
- 12 - 变相组织统考,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五)加强各方力量合作,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进一步完善家校联络制度,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合作,构建方便、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认识误区;要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
篇五:“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22 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心得体会范文七篇 “双减”政策实行,孩子在家的时间充裕了,怎么安排?“双减”政策后,怎样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双减”政策后,对家长有什么影响?充分思考之后,我竟心生欢喜,其实,这样的政策让家长的角色回归,家长更像家长了。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课外班的时候,孩子下课就七八点钟了,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课外班继续忙工作了,或者去见见好友,逛逛商场。现在不仅没有课外班了,家庭作业负担也减轻了,回家后孩子基本没有家庭作业了,空余时间变多了。这段时间怎样学习?做些什么呢?尤其是小学生自律性还不是很强,还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更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了。这就要求家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二、学点教育理论
培养孩子和谐全面发展,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沟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既听从家长的教导又有自己的主见。建议家长多读一些教育书籍,像《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育儿能力。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建设学习型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
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家庭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家长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四、跟老师联系更加紧密
以往,家长通过看孩子的试卷和辅导作业,可以了解到更多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双减”政策之后,孩子的作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家长了解孩子学习上问题的机会减少了。哪部分的知识点暂时还没有掌握?还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师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老师一起制定帮扶方案,才可以在家里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指导。
篇二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课外班也不上了,回家后空余时间增加,家长带着孩子做什么呢?培养习惯啊,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扎实过好日常每一天,为孩子的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教会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学会了用筷子,他就能自己吃各种饭了。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自己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了。
一、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语文可以把每一课的要点看一看,生字词语记一记,不懂得词语查查词典,积累下来。还可以大声朗读课文,坚持写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看知识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课堂上专心听。英语可以听一听录音,磨磨耳朵,提前了解一下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给家长讲一遍,或者自己再看一遍,进行归类复习。把课堂笔记看一看,该背诵的及时背下来。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
养成及时订错的习惯。纠错是老师们批改作业的一大难点,有的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订正错误,每天的错题都累积着,等着老师去找他。家长可以每天晚上让孩子把作业啊试卷啊拿出来看一看,自己错过的题及时订正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最能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回复总结一天的学习生活,疏解心情,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其让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钻研数学题等等。
二、陪伴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视野,而且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极大。现在的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考察,题目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较大。不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三、陪伴孩子参加劳动,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
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帮助孩子将兴趣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五、督促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篇三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调侃拼爹时代正式到来。有网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长的学历、财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养、水平和维护亲子
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也很重要。
厘清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关注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双减”后多出的课后时间如何安排?这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
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例如,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要定时、快速、限时独立完成,注意书面清洁程度等。还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生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基础。在家中,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在学校,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最后,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复习、纠错、总结归纳等,这些专业性问题,可以多向老师请教。‘双减’政策落地后,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提升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有机整体。“双减”政策让家长角色回归,从而也让家长面对新一轮的挑战。家长到底应该做什么、怎
么做?给家长们三条建议:
一、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外力的推动,最终会达到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与优秀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例如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好的运动习惯则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又如优秀的劳动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而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建议家长和孩子将每个学期按不同的维度(如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学习阶段,制订相应计划。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二是具体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语朗读半小时,两天完成数学练习一章节等,过程具体可操作,家长的监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须写有自我鼓励和家长鼓励的话语,彰显孩子自己的决心,鼓励孩子坚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将成为孩子制胜的法宝
“双减”政策刚公布,武进区清英外国语学校三 PYP 班学生家长侯娜瞬间感觉到“松了口气的窃喜”。她说,作为当代家长,处在“赢在起跑线”的大环境里,没有坚定的内心,很容易被影响。而‘双减’就像重启开关一样,
强制暂停我们的焦虑和迷茫,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机会,想想对于祖国和世界的未来,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作为“80 后”家长,侯娜深深地感受到,处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孩子们的未来变化不是父母所能够掌控和想象的。他们更需要独立的思想和时代主人翁的责任感,所以我们不能用我们的经历来要求和培养我们的孩子。“双减”之后,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侯娜也说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于补习班的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亲密亲子关系;把以前充斥着补习班的“假期”变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结束后来一场实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学习做个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误区,做出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打骂。无论工作多忙,家长下班后一定要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今天在班里新学了什么、有没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多去鼓励孩子,教会孩子克服困难。在孩子得到进步的时候,也要及时表扬,帮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盲目自大,也不至于自卑。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彼此配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不要随便去质疑,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发布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积极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很低,容易生气、辱骂别人,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们要给孩子们苹果可以砸到头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可以仰望星空的经历;给国家和学校让教育回归本质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各司其职,家长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长,这也将成为孩子们应
对未来制胜的法宝。
篇四
“双减”政策的出台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困扰多年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保障。在全社会普遍叫好的同时,我们也为多出的空闲时光而困惑,该如何利用呢?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学校下发的“5A 亲子课程”及时给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下面就“双减”政策实施后,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谈谈几点感悟:
一、陪伴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来的。过去,陪伴孩子最多的时光是在往返各种辅导班的路上,一路的奔波错过了与孩子们交流的时光,在每天都“快点”的催促中渐行渐远。而“双减”政策之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多,每天晚饭后我们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她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坚持亲子阅读,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亲子共读最幸福的时光。记得在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这本书时,原本说好是我们一起读的,可孩子利用课余时间,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书读完了,还绘声绘色的向我剧透书本里中的精彩情节。有时我们还会分角色阅读。比如读《夏洛的网》时,孩子的角色是蜘蛛夏洛,我就扮演小猪威尔白。孩子每次在朗读的时候,总是声情并茂。特别在非常感动的故事情节,看出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因为蜘蛛夏洛在最关键的时刻用它的大爱拯救了小猪。在夏洛的身上让孩子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什么是最真挚的友谊!亲
子共读的时光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心灵的成长和震撼。孩子也在书籍的滋养下越来越可爱,懂事,乖巧……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对孩子的学习也至关重要。暑假中,我们每天带孩子在小区晨跑,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孩子的体能和体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体育精神,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凡是有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几乎都会陪孩子观看,想让孩子通过奥运比赛,了解每一个运动员背后艰辛的付出,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奥运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同时也希望孩子能以奥运健儿们为榜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成为孩子的旅伴。
这个国庆假期我们陪孩子来到金寨县,在满是草木清香的大山中穿行,陪孩子听流水潺潺,看层林尽染……通过远行促进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探寻多彩丰富的人生。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
篇六:“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校 协 同 让 教 育 回 归 本 质共话双减 共育未来新 学 期 谈 双 减 后 的 家 庭 教 育元宵节过后。我们满怀憧憬与期待,共同迎来2022崭新的学期,也迎来了本学期一年级与六年级家长会。“双减”落地,怎么理性看待“双减”,家校社如何协同共育,聚焦热点、难点,老师、家长们交流互动,分享智慧,邂逅共育的美好。前 言
如何理性看待双减01
如何理性看待双减正确认识双减政策“减去”校内外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增加”协同育人的责任担当。
如何理性看待双减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如何理性看待双减正确看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家庭教育无法完全被学校教育所替代,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终身的教化功能。
家长如何来助力02
家长如何来助力“双减”落地之时,家长朋友们是不是感觉有些迷茫?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孩子回来空了,该安排他们干啥才好? 双减,不减责任! 双减,不减质量! 双减,不减成长!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人生指导师当孩子没有目标的时候,家长要做好方向引导,帮助孩子立志,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高质量的陪伴者陪伴孩子要有互动。陪伴孩子要重视身教。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有智慧的护航员“管”孩子,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研读孩子,用适切的教育方法有效引导,面对孩子成长中复杂多样的问题,更需要家长们自我反思和终身成长。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习惯监督师在持之以恒的磨合中形成真正有价值又适合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一切都需要家长的耐心,坚持监督,及时巩固。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讲科学的同盟军• 功在平时,滴水穿石;• 培养习惯,再看成绩。• 好习惯,是支撑孩子走得更远的根本。• 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智慧的家长,就是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家长如何来助力做乐教育的教练员大量阅读书籍,加强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参与社会服务,保证充足睡眠。★ 言 传 身 教 ★ 给 孩 子 做 好 学 习 榜 样
4个任务同步给家长03
4个任务同步给家长“双减”减的是负担,而非责任“双减”减的是负担,而非责任,减的是培练,而非陪伴,实质是让家庭教育回归本位,让孩子生活回归轨道,通过亲近自然、大量阅读、劳动体验等方式。
4个任务同步给家长增强课内效能,增强陪伴质量。“双减”背景下,从零星陪伴入手,提升学习温度;从习惯培养入手,提升教育合力;从广泛阅读入手,拓展学习宽度;从培养独立能力入手,提升学习品质;从专注严谨入手,提高学习效率;从增强自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双减”背景促“双增”,增强课内效能,增强陪伴质量。
4个任务同步给家长双减后培养孩子五种学习习惯:1、定时专心学习;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4、复习和预习;5、广泛阅读。
4个任务同步给家长“双减”之下如何减掉负担,不减成长?“双减”之下,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激活孩子的学习力,尤为重要。
“双减”之下,学校和家庭共同支撑孩子成长。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看清孩子的特点,厘清孩子发展的需求,把准时代的脉搏,共寻适切的教育路径,助力孩子成长。结束语
家 校 协 同 让 教 育 回 归 本 质共话双减 共育未来谈 双 减 后 的 家 庭 教 育
篇七:“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文化导刊 2022 年 4 月 第 4 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4 April 202253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基本 21 — 23 课题)第 1 作者简介:刘莹,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通讯作者简介:苑廷刚,男,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田径运动科学化实践与发展。“双减”政策下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机遇、挑战与路径刘莹1,2苑廷刚 1
敬龙军 2
冷欣3
刘嘉伟 1
韩鹏鹏 1
侯金宝 1(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2.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3.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双减”政策下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进行思考。发展机遇:体育课程质量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课后体育活动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注入动力。挑战:家庭体育教育问题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资源问题阻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学校体育制度问题制约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发展路径:加强家庭体育教育,落实体育作业监管;优化学校体育资源,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校体育制度,助力体质健康发展。关键词:群众体育;“双减”政策;青少年;体质健康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Paths of Promoting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Under the Policy of Double ReductionLIU Ying 1,2
YUAN Ting-gang 1
JING Long-jun 2
LENG Xin 3
LIU Jia-wei 1
HAN Peng-peng 1
HOU Jin-bao 1(1. 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3.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f l ected on the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paths of promoting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n China.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physical health, and after-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give an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physical health. Challenges: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issues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ssues hinder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and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issues constrain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Development path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amil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super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mework, optimize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54青少年体质健康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国家未来、民族振兴,始终是我国迈向体育强国建设发展中要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 23.8% [1] ,2020 年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 20% [2] 、青少年近视率达 52.7% [3]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结合我国当前实际重新思考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尤为重要。通过大量文献查阅证实,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是引发青少年体质下降、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学业负担过重是导致缺乏体育锻炼的核心因素。2021 年 10—11 月,通过对湖南科技大学的相关专家、湖南地区的中小学高级老师进行访谈,对“双减”的本质、“双减”的落实情况、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以及青少年体育未来发展等相关现实问题有了更清晰、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审视“双减”政策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路径,为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1 “双减”政策内涵及理论基础1.1 “双减”政策内涵2021 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4] 。《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其改革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治理决心。为什么要实施“双减”政策?首先,从表面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短视化和功利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青少年得不到全面发展;其次,校外学科培训热度不减,超前超纲的培训学习遏制不住,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Keywords: mass sport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dolescent; physical health“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是“五育”中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肩负着“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政策体现了加快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1.2 理论基础“双减”政策背景下,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适用于新时代的青少年体育教育,图 1 “双减”政策内涵分析根本任务直接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核心任务“双减”内涵强化教育回归学校延伸任务深化校外培训治理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起恶性竞争,内卷现象日趋严峻,学生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最后,课业的负担、培训的压力,使学生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体质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这些问题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本质而言,指向的是由培训市场的资本化运作和功利性竞争引起的教育内卷化、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阶层固化、家长望子成龙引发的家庭教育焦虑、课后培训产生的高额教育支出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学生负担过重背后的结构性矛盾,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安定。“双减”面对的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其深层内涵(见图 1)要求我们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体制内部着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55校外压减学科类培训,从侧面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双减”政策增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意味着学生的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社团、运动训练队的发展。通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开设,增设不同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与特长来选择参与体育活动。既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满足了学生再学习及深入学习的需求,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项目的开设,延长了训练时间,保证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细致化及拥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增加了参赛机会,实现了“学、练、赛”一体化,同时体现了“教会、勤练、常赛”。“双减”政策增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各学校增设“一校一品”特色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成为必然趋势。“双减”政策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这为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创造了机会,掀起了一阵体育热潮。据报道,“双减”政策实施后,艺术类和体育类培训企业新增 3.3 万余家,较同期相比,增长率为 99% [6] 。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增多,培训人数激增,从侧面反映出更多青少年参与了校外体育培训,以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长期的体育参与可以使青少年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技能,形成持续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3 “双减”政策下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2000 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水平一直呈现连续下滑趋势,其形势堪忧。经过国家、政府、社会的各种措施干预,下降趋势得到遏制,但这种状况还不容小觑[7] 。国家及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双减”相关政策,足以说明国家及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期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拓展了时间和空间,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3.1 家庭体育教育问题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教育需要家校社三方合力。体育也需要家校社协作开展,不管哪一个阶段,虽有主次之分,但终归相辅相成,多方力量作用在青少年身上都同时也是扭转教育“异化”的理论依据[5] 。该理论提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对异化和片面畸形发展;提倡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基于此,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应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让青少年得以从沉重的课业与压力中解脱出来,为青少年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作为一种教育,能够完善人格;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用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去指导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双减”政策背景下促进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题。2 “双减”政策下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机遇2.1 体育课程质量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学校这个主阵地,减的是学生的“负”,增的是课堂的“质”。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从根本上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学校、家庭、社会都过度倾向于文化成绩,迫使学生的学业压力过重,使作为“副科”的体育一直陷于比较尴尬的处境,经常出现被挤占的现象。“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余暇时间增多了,使体育的地位得到重新审视,学校、家长和社会将比以往更加重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体育课时的增加也会变得合乎情理。体育课是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参与,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能力的课程。体育课作为学校对学生实施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需要,更满足了学生的健康需要。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体育锻炼,而体育课能有效保证青少年最基本的体育参与,化解体育锻炼不足问题。学校是学生的主阵地,对学生而言,体育课是保证体育活动参与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开展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2 课后体育活动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注入动力“双减”政策在校内增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
56会有客观的反映。如果家庭体育教育缺失,将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短板。“双减”政策落地,家长“重成绩轻体育”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尽管一部分家长表示了支持,并表明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孩子未来的升学、就业依然与分数有关。面对升学和就业,即便学校给孩子减负,作为家长仍然坚持成绩第一的理念,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外,家长缺乏对青少年的体育监督。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缺乏时间与精力对其进行监管;家长对体育不够重视,不能以身作则。“双减”政策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但政策的落实,首先需要学校和家庭转变教育观念,其次需要家长有效监督。总的来说,家庭教育观念是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如何安排减负腾出来的时间,让青少年获得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如何实现家庭与学校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衔接,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3.2 学校体育资源问题阻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后服务,要想达到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效,得注重课程的质量。师资队伍和场地设施是保障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有形和无形的压力,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但增加的体育活动使师资队伍问题和场地设施问题随之而来。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双减”政策的落实,面临着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不够、数量不足、配置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双减”政策背景下,要提升学校的效能,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义务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普遍提升。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还是“体育作业设计”,或者是“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开展”,都需要体育教师具有相应的能力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本身专业能力不足会直接导致教学质量出现极大问题...
推荐访问:“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健康发展 落地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