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8篇

“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8篇

时间:2022-09-15 14: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8篇“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新使命①李宝贵,尚笑可(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摘要: &ldqu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8篇,供大家参考。

“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8篇

篇一:“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dquo;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新使命 ①李宝贵,尚笑可(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摘 要:

 “一带一路”建设为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同时赋予来华留学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在规模、学历结构和奖学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为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华留学规模尚需扩大、结构亟需优化、资助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培养与“五通”建设需求尚未有效对接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应从国家和高校两个层面履行“一带一路”赋予来华留学教育的新使命。国家层面应深入摸底调查,增强来华留学教育针对性;加强顶层设计,面向沿线国家需求统筹谋划;进一步提高奖学金额度,吸引优质生源;着力培育“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使者。高校层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面向“一带一路”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立足“五通”建设需求,多样化培养人才;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关键词: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新机遇;新挑战;新使命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11-0052-07“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提出的伟大的战略构想,是以经济贸易为主要载体、以互联互通为核心概念、以互利共赢为基本目的的跨国合作设想 [1] ,目前已获得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它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东中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 。新时代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迅速。就规模而言,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英国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 [3] 。而在这种发展趋势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来华留学市场贡献巨大。2015 年,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共182863人,比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前的2012年增长了28%。在来华留学生源地排前 15 名的国家中,就有泰国、印尼、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和越南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 。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 “一带一路”建设为来华留学教育带来发展机遇,提供生源增长新引擎;另一方面,来华留学教育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因此,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应肩负新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行稳致远,实现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①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俄罗斯汉语传播研究”(ZDI135-29)。作者简介:李宝贵(1963-),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传播和语言规划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11期教育国际化- - 52

 一、 “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人文先行”的理念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被广泛推崇。

 “一带一路”沿线共 65 个国家,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独联体和中东欧7 个区域,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呈现的新状态,按上述7个区域进行考查与分析。(一)东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东亚国家只有蒙古一国。中蒙两国教育交流始于 1952 年,多年来,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顺利。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年蒙古来华留学生人数为7428人[5]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居第8位;从学历结构上看,学历生为5492人,占该年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学历生总数的 5%,其中硕士研究生为2089人、博士研究生455人;从奖学金生占比看,2015 年奖学金生有 2452 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10.1%,其中学历生2444人,非学历生8人。(二)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东南亚有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和东帝汶 11 个国家。1991 年中国与东盟对话关系的建立开启了与东盟关系的历史进程,从此双方贸易往来频繁,2010 年双方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被看作是区域合作的典范。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年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总数为71092人 [6] ,其中,来华留学生人数居于前三位的生源国分别为泰国(19976 人)、印度尼西亚(12694人)、越南(10031人);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年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的学历生是 36394 人,占该年 度“ 一 带 一 路 ”沿 线 国 家 来 华 学 历 生 总 数 的33.5%。在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达到或超过1000名的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国家有6个;在来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100名且数量排在前10名的8个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国家有3个。此外,东南亚国家的非学历生有 34707 人,占沿线国家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48.2%;从奖学金生占比看,2015年东南亚国家来华奖学金留学生6647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27.6%。(三)南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阿富汗和马尔代夫 8 个国家。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 年,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为 43010 人 [7] ,其中印度 16694 人、巴基斯坦15654人、尼泊尔4062人、孟加拉3756人、斯里兰卡2109人,其他国家来华人数均少于500人;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年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的学历生人数为38449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学历生总数的35.3%。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1000名的15个沿线国家中,南亚国家有 5 个;来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达到 100名且数量排在前10名的8个沿线国家中,南亚国家有 2 个;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有 4570 人,占沿线国家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 6.3%;从奖学金生的情况看,2015年南亚国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有6029人,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25%。(四)中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中亚国家包括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5 个国家。中国是中亚国家重要的邻邦,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已经开始了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合作。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 年,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总数为23156人[8] ,其中哈萨克斯坦人数最多,为13198人;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年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的学历生为 11914 人,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学历生总数的11%。在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1000名的15个沿线国家中,中亚国家有2个。在来华留学的研究生人数达到或超过100名且数量排在前10名的8个沿线国家中,中亚国家有哈萨克斯坦1个国家。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有 11242 人,占沿线国家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15.6%;从奖学金生的情况看,2015年中亚国家来华奖学金留学生 2791 人,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11.6%。(五)西亚北非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西亚北非地区包括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土耳其、约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联酋、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埃及 16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之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 年,西亚北非国家来华留学生总数为 13013人[9] ,其中也门2686人、土耳其2146人、沙特阿拉伯1584 人、伊朗 1390 人、埃及 1067 人,其他国家来华“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新使命- - 53

 留学人数均少于 1000 人;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 年西亚北非国家来华留学的学历生为 7620 人,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学历生总数的7%。在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1000 名的 15 个沿线国家和研究生人数≥100名且排名前10的8个沿线国家中,均无西亚北非国家。该区域 2015 年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有 5393 人,占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 7.5%;从奖学金生的情况看,2015年西亚北非国家来华奖学金留学生 1975 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8.2%。(六)独联体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一带一路”沿线有 7 个独联体国家,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 年,独联体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有 20384 人 [10] ,其中近 80%的留学生来自俄罗斯;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 年独联体国家来华留学的学历生为7701人,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该年度来华学历生总数的 7.1%。在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1000 名的 15 个沿线国家和研究生人数≥100 名且数量排在前 10 名的 8 个沿线国家中,独联体国家中只有俄罗斯达到了这个数量。该区域 2015 年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有 12677 人,占沿线国家该年度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 17.6%;从奖学金生的情况看,2015年独联体国家获得来华奖学金留学生2886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12%。(七)中东欧国家来华留学教育新状况中东欧包括波兰、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波黑、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16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密切,近年来双方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交流,如“16+1”高峰论坛、 “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平台等。从学生规模上看,2015 年中东欧地区 16 国来华留学生仅为 4684 人 [11] ,远低于沿线其他国家;从学历结构上看,2015 年中东欧 16 国来华留学的学历生为1225人,仅占沿线国家来华学历生总数的1.1%。在来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1000名的15 个沿线国家和研究生人数≥100 名且数量排在前十名的 8 个沿线国家中,均无中东欧国家。该区域来华留学的非学历生有3459人,占沿线国家来华非学历生总数的 4.8%;从奖学金生的情况看,2015 年中东欧国家来华奖学金留学生1435人,占沿线国家来华奖学金生总数的6%。综上, “一带一路”各区域来华留学教育在学生规模、学历结构和奖学金生占比等方面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一是各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东南亚国家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相对较好,东亚、南亚和中亚地区,上升势头明显,而西亚北非及中东欧地区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不充分;二是同一区域内各国之间差异较大,如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三是奖学金对沿线国家生源的引领作用凸显。因此,今后要着力加强西亚北非、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教育。二、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给沿线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给来华留学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是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为9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的25.7%,同比增长0.3%,沿线49个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15%以上 [12] 。同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国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建设的重要市场。2016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 53 个国家直接投资 145.3 亿美元,中国企业与相关 61 国的新签合同额达 1260.3 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 759.7 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 47.7% [13] 。可见,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这为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是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根本支撑培养大批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14] 。

 “五通”建设的全面实施,需要大量的多样化“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新使命- - 54

 人才作为支撑,这其中包括专门的语言型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海外高端型人才等。

 “五通”建设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我国开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提供了新机遇。(三)国家政策红利释放是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期抓住“一带一路”契机,全力支持并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应着力于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提高来华教育质量 [15]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我们应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 [16] 。这些纲领性文件表明来华留学教育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国家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如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给来华留学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来华留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一)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尚需扩大“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国家中,东南亚和南亚两个区域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态势较好,因而来华留学的规模相对较大,但大多数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仍然偏低,如2015年,西亚北非、独联体和中东欧这些区域中,来华留学人数超过1000人的只有8个国家。来华留学规模总量偏小的现状无法为“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语言保障。(二)生源、学历和专业结构亟需优化调整从生源结构看,目...

篇二:“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国家华侨华人谱碟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BXW075“一带一路”背景下赴东盟留学生跨文化传播谭淑玲(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国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国际社会也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一带一路”进一步密切了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联系,而且我国赴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些学生在东盟国家生活、学习,他们的文化习惯对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赴东盟国家留学生跨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指导。关键词:

 “一带一路”;东盟国家;留学生;跨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2-0030-0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国家交流频繁,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也在加强。具体分析文化碰撞可以发现,文化碰撞是否强烈与文化主体的接触规模有显著的关系。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为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企业的进入,我国社会涌入了大量的西方人员和思想,而且我国输出了很多目的地为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大规模的人员往来、经济交流等,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交流,由此实现了相互影响。而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进一步拉近了我国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关系。就东盟国家而言,我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的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这加强了跨文化传播,所以做好相关分析对跨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有积极意义。一、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解释要对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赴东盟国家留学生的跨文化传播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需要明确跨文化传播这个基本的概念。从基本的概念理解来看,所谓的跨文化传播具体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1] 。就跨文化传播的具体分析来看,其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的传播。一是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等;二是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二、赴东盟国家留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分析从跨文化传播实践分析来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势必有一个主体,赴东盟国家留学生就是这个重要的主体。从统计的相关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约19万人,其中以中国赴东盟的留学生居多,约12万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等。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东盟之间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所以双方计划实施“双十计划”,即在2020年的时候,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双双超过10万 [2] 。目前资料显示,我国广西是东盟留学生的重要集中地,约占全国东盟留学生的1/10。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人数规模不断扩大的留学生,对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总结分析相关资料,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各国先进文化思想的相互传播。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东盟国家大都是儒文化圈国家,和我国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东盟国家的文化氛围有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东盟国家的文化和我国的文化有显著的不同。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东盟诸国虽然整体实力不如我国,但是在部分领域仍有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留学生是当代年轻人的写照,他们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能够很好地对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吸收与应用,从而成为自我进步的动力 [3] 。留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归国,其行为习惯、文化修养等又会对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且这种文化传播是相互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国近年来的音乐、电视剧等能够在泰国、越南等国家大受欢迎,留学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留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影响群体的扩大,而且留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处,为解决国家、民族之间的问题提供了突破口。从现实分

 第 11 卷第 22 期2020 年 11 月Vol.11 No.22November

 202031析来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群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惯,当两种不同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人群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必然会产生矛盾和摩擦 [4] 。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发现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背后的文化差异,基于文化差异强调求同存异,这对于制定国家、民族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案或者规划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简言之,留学生跨文化传播为文化传播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三、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主体的跨文化传播开展措施在共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经济往来推动了其他方面的交流,其中互派留学生便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从现实分析来看,之所以要互派留学生,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可以为双方经济往来而服务的专业性人才。当然,互派留学生势必进一步加强跨文化传播,所以基于留学生讨论跨文化传播的具体措施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的跨文化传播措施分析。(一)严格把握选派留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现实分析来看,要强调以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主体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强调的一项工作是严格把握选派留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从现实分析来看,留学生在其他国家就是中国的代表符号,其一言一行均体现着中国人的素养和水平,所以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如果不做好把关,那么部分留学生在国外的狂悖言论、恣意妄为等均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对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基本印象。在目前的互联网社会环境下,境外留学生出言不逊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规避这样的情况,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需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严格执行规范的留学生选派程序 [6] 。从留学生选派程序来看,需要遵循确定名额—提出申请—复核申请—审批通过—准备—留学这个过程。所谓的确定名额具体指学校确定选派留学生的名额数量。确定并公布名额数量后,由学生自主提出申请;相关机构在申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本调查与考核,完成申请复核工作;在各方面工作执行的基础上,通过满足条件的学生的申请;申请通过并确定最终的名额后,组织机构应告知相应学生,由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学生准备工作完毕,再由组织单位进行统一公派。从实践分析来看,要严格执行规范的流程,这样可以规避诸多不确定因素。其次,需要针对留学生开展一系列教育,主要强调爱国教育和责任教育。其中,爱国教育主要强调留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怀,而责任教育主要明确留学生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一方面,其作为优秀学子被选派,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和担当;另一方面,其作为中国留学生,具有维护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一系列教育工作的开展,留学生的整体表现会更加突出。(二)强调留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赴东盟国家留学生的跨文化传播工作需要的第二项重要工作措施是强调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从文化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其主要强调两项内容。一是明确文化的基本含义,让留学生们更懂文化。留学生在东盟国家生活,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生活习惯、处事风格等均会被归类于文化范畴。在文化教育中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其对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二是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育的重点,同时对需要教育的文化内容进行强调,这样,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体验等会有更深的理解,其在行为习惯中的表现也会更具中华文化特色。四、结语跨文化传播是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内容,因为国际密切的往来势必推动人员互派、经济贸易等工作的开展,而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人员交流和文化碰撞便会发生。在文化碰撞中,尊重独特的文化并实现传播,使文化内容更具包含性,对化解较多的争端和矛盾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强调以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主体的跨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宣扬中国文化,这对中国—东盟的持续性发展意义显著。参考文献:[1] 杨开雨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应关注个体传播者——以中国赴东盟国家留学生为例[J]. 文教资料,2019(31):64+78-79.[2] 张建,李源,梁勤超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论析 [J]. 体育文化导刊,2019(012):1-6.[3] 何明霞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再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8(11):18-19.[4] 贺明瑶,高兰英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品牌跨文化传播文本的重构方案——以通讯企业华为为例[J]. 中国商论,2020(3):99-100+103.[5] 朱媛媛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以《远方的家》特别节目《一带一路》之新加坡段为例[J]. 视听,2019(4):27-28.[6] 蔡丹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跨文化传播探究[J]. 速读(上),2019(02):28.作者简介:谭淑玲(1980—),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篇三:“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9 年 1 月第 3 期Jan. 2019NO.3“一带一路”背景下边疆农业院校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收稿日期:2018-05-09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提升高校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 —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xs2016-02);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业院校留学生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2017YAUJY130)作者简介:云建辉(1981-),女,山西大同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陈亮(1985-),男,河北涿州人,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汉翻译、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留学中国计划》明确要求, “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1]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400人,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目标。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留学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给边疆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学校留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教育服务现状学校自1997年经云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留学生招收权以来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累计培养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留学生。在学校国际化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学生工作实现了办学形式、规模、层次及效益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为彰显学院国际化办学理念、提升国际化办学声誉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学校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应学校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的外事部门主管型管理模式调整为二级学院专管型的模式。近年来,学校每年收到的留学申请(长期生)大约有350多份,但最终入学报到的人数约35—40人,仅为申请人数比例的10%,留学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00人左右,在规模上很难有大的突破;同时,留学生毕业难的现象也一直存在。反观目前学校留学生教育的水平与效果,我们发现学校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留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战略作用认识不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来华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规划了各省(区)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工作的未来图景和现实路径。教育部先后与14个省(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以期各节点省(区)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加快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的人才,努力形成“携手同行、顶层设计、政策倾斜、重点突破”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新局面。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被赋予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云南农业大学虽然已将来华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规划,但教育拓展与项目开发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相距甚远,参与主体广泛、国际推广效果明显的来华云建辉 1 ,陈 亮 2(1.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2.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昆明 650201)摘要:2016年全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了44万人,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已经成为高校留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学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云南农业大学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策略。关键词:边疆农业院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053-03【国际交流】—— —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53 - -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9 年 1 月第 3 期Jan. 2019NO.3留学教育国际推广机制尚不健全,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契合性、创造性、可推广、影响力大的项目缺乏,未能建立起一套适应当前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工作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管理制度,使得来华留学教育服务的具体工作开展时困难重重,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二)来华留学教学体系不健全非学历教育项目类型较少,汉语国际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契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课程和专业体系建设滞后,教材缺乏国际通用性和时代性,已经成为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学校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系统开展始于2011年,目前教学管理工作由国际学院留学生办公室负责,并未纳入学校正式的教务管理系统,因此在教师安排、教材选用和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学历教育中,由于留学生体量较小,各专业学院一般都是照搬中国学生的培养来进行留学生的培养,未能充分考虑中外学生的差异性,从而使得留学生在高等数学、化学分析、力学等基础课程中经常出现挂科等问题。此外,学校专业设置存在划分过细、口径不宽、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灵活度不够等情况,针对来华留学教育开设的专业与其他高校具有趋同性,没有形成特征性教学。(三)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不完善因区位和地缘因素,云南农业大学90%的留学生来源于南亚、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的生源质量普遍较低,这就使得学校一直以来承担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如何提高其汉语水平,如何完成汉语到专业的过渡,如何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一直都是各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成熟的培养质量标准或指导性意见,学校只是参照国内学生的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留学生的课程学习、实验、实习等培养计划。教育部2015年提出“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并于当年12月颁布“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指标体系”,依据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制定相应的培养质量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四)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服务体系相对滞后2014年以前,学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采用的是外事部门主管型模式,即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处下设留学生科,归口管理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2014年3月,留学生工作进行调整,由成立不久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际学院)归口管理。客观地说,二级学院(国际学院)专管型模式使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经过近4年的发展,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二级学院专管型模式也暴露出诸如行政与教学职能交叉导致管理效率降低、校内协调能力不足及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影响着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水平的提高。当前,在留学生规模亟需扩大、质量亟待提升的现实情况下,如何调整留学生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模式,需要学校作进一步探讨与思考。三、云南农业大学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策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云南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南农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要紧紧抓住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运用战略和创新思维,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制度基础和动力资源、国际要求和自身发展,寻求来华留学教育自身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最佳契合点,在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路径选择、项目开发拓展、培养方案制定、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加速转型升级,实现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人才培养与作用发挥并重,依法管理与完善服务并重,构建完善高效的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化管理水平 [2] 。(一)全面认识并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重要作用学校要始终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充分认识和探求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承担起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求和建设需求的各类人才的责任,更好地服务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做好来华留学教育服务工作,真正实现来华留学工作与国家、地区发展需要相适应。全校上下要统一认识、服从大局、紧抓机遇、照准定位、形成合力、精准发力,设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学生培养质量,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公共外交资源、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二)完善来华留学生的课程专业体系学校应加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国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高质量的研究,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术资源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围绕国家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培养知华、友华的“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国际化人才。针对现有课程专业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逐步优化学科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使我们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尽快与国际接轨,吸引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 [3] 。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开设国际化课程,力争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全英文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4] 。(三)构建全方位的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应积极构建内部保障与外部保障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保障体系。第一,配合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工作的推进,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监管,通过外部力量加强对学校来华留学教育的办学资质和办学54 - -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9 年 1 月第 3 期Jan. 2019NO.3Study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Frontier AgriculturalUniversities:A Case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UN Jian-hui 1 ,CHEN Liang 2(1.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partment;2.International Colleg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Abstract: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has exceeded 440 thousand in 2016. How to improve the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ese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Tak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in YNAU,analyzes main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s,at last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 for internationalstudents on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Key words:fronti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ernational students;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ervice;strategies水平的过程监督和宏观监督,从而提升来华留学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增强来华留学在全球教育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二,学校还应设立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保障机构,负责制定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对留学生的教育服务质量进行内部监控,切实将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质量建设植根于日常实践之中,形成质量保障文化,持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来华留学招生、培养和服务体系。学校应树立留学生教育新的发展观,形成以市场、资源、经营、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相适应的来华留学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招生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后勤服务体系,实现教育服务的全过程管理。二是完善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为留学生的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依据《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42号令)重新修订《云南农业大学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等已有的管理制度,并制订《云南农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学历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新的规章制度。三是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国际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完善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为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提供队伍保障。四是努力为来华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留学生的满意度,增加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参考文献:[1]新华网.来华留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提出10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0/201009/xxgk_108815.html.[2]贾兆义.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向研究[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7,(3):44-48.[3]团结网.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提案[EB/OL].http://www.tuanjiebao.com/2016-03/01/content_50518.htm.[4]蒋晓杰,黑嘉鑫.来华留学生教育对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研究[J].教育探索,2014,(3):35-36.[5]吕耀中,段兴臻.来华留学教育服务现状与质量保障策略[J].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7,(3):85-89.[6]云建辉,朱耀顺.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高校面向南亚东南亚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1):97-101,120.[7]云建辉,朱耀顺.高等农业院校留学上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1):11-13,17.[8]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56.55 - -

篇四:“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日期:2020-5-12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黔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编号:2019szk004);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实施与推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B203);贵州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新建本科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16SJJGXM008)。作者简介:陈芊羽(1987—),女,贵州贵阳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研究陈芊羽 1 ,田自立 2(1.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 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仍然存在教学方法落后、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

 为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质量,培养来华留学生正确跨文化意识和素养,需要结合“一带一路”的相关优势和要求,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方式的改革。

 通过合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升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服务水平,推动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711X(2020)15-0047-02doi:10. 3969/ j. issn. 2096-711X. 2020. 15. 022 [本刊网址] http:/ / www. hbxb. net    在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要求,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实现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全面管理和服务。

 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虽然很多学校设有学生服务中心,并通过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对留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教学,但是未能优化中国文化教育体系、创新中国文化教育工作方式,将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渗透到生活、日常管理等各方面,进而造成针对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不利于来华留学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知识和内容。

 所以,“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必要的。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问题当前,在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未能通过合理制定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材料的方式,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过于将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停留在介绍历史、文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没有结合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的学习需求,深入对中华文化的实时活力和底蕴内涵进行充分挖掘,最终导致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过于表面化,难以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在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缺少第二课堂的现状。

 对于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教育,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讲解中华文化课程知识和内容,培养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的交流意识和精神。

 未能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增强来华留学生直观学习中国文化的能力,这对启发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思维产生不利影响,也很难有效呈现出来华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时效性。

 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于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教育培养体系,未能结合不同留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等,而且在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知识和发展要求,实现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存在不足。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教育工作,在优化中国文化教育体系、合理设置课程教学课时等方面存在不足,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以简单套用国内模式为主,在来华留学生专业教学和课程教学方面,开设相关学识的中国文化教育课程,而且所制定的教学大纲,通常是直接套用本国学生的课程教学体系为主,在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同时,未能结合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预期,建设针对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选修课程。

 从而导致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难以通过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实现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精神和意识的全面培养。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价值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教育部门对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为更好迎合“一带一路”的发展需求和机遇,需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特点,全面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是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课程教育内容全面了解的必然途径。

 同时也有助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文化历史和精神,更好地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概括进行极大补充,提升留学生正确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来华留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文化意识。

 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带一路”的相关倡议和要求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和相关中华文化内容的了解,继而培养出更多基于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行业发展和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发展工作奠定基础。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对策(一)合理整合文化教育资源首先,学校可以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开放性教育理念,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可以通过每周两课时、开设一学期的方式,将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与工作落实到位。

 其次,在整合中国文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7 4第 33 卷第 15 期  总第 277 期 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Vol. 33. No. 15(Gen. No. 277)2020 年 8 月(上)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Aug. (first half)2020

 要积极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教育知识进行挖掘,还要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开发,加强来华留学生文化学习意识,并且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将来华留学生专业课程与中国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专业以外,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

 最后,在整合文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国际交流平台的方式,将“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最新的中国语言、文化、技能的教育内容,通过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传播出去。

 在中国文化教育资源整合方面,也可以通过开设听说读写文化课程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情国策、风土人情等相关教育内容融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中,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内容的全面认知和了解,提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让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二)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实现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而且多样化的教育方式,能够突出中国文化教育的综合性和文人文性,提升中国文化教育的跨文化交际性。

 一方面,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可以采用开设第二课堂、网络教学等方式,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方式,为来华留学生整合中国文化教育资源,并且将相关课程内容合理制作成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视频,网络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来华留学生直观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内容进行学习,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学习思维,同时,网络化的教育方式也方便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线上线下讨论活动,调动来华留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发展,将教学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突出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合理性。

 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精品课程、观摩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要求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专题交流、实践体验等,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更好满足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并且主题教育和主题班会的效果也会得到提升。(三)健全中国文化课程体系在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健全中国文化课程体系的方式,将来华留学生专业教学与文化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开设实践实训教学、文化交流课程等方式,强化来华留学生对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健全的中国文化课程体系,也可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升中国文化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

 比如,在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国文化中的法律法规、日常生活技巧、宗教和礼仪等知识内容融入中国文化教育工作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工作与留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构建期间,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还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比如,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柬埔寨的“四角”战略等等,从经济、文化、政治多方面,实现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教育工作,促使来华留学生能够在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明确“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中国文化教育国际化水平和质量。结语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问题,逐渐在推动和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出来,如中国文化教育资源过于单一,忽略整合文化教育资源的现状。

 为解决这些问题与现状,需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合理整合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资源,将中国文化教育课程与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合理制定课时、教学内容的方式,培养留学生中国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还可以通过优化中国文化教育方式等对策,将“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工作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参考文献:[1]杨晖.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教育现代化,2018,5(50):85-88.[2]张春胜,王朝晖. “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与人才培养———基于 2006-2016 年的统计数据分析[J]. 荆楚学刊,2018,19(6):75-83.[3]张剑飞,陈阳,李向坤. “一带一路”倡议下亚洲来华留学生教育与自我管理模式探究[J]. 理论观察,2018(2):133-135.Research on Chi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Overseas Student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EN Qian-yu 1 , TIAN Zi-li 2(1. 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2.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still has theproblems of backward teaching methods, imperfec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In order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and cultivate the correct cross-culturalawareness and literac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so a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rationally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Key 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责任编辑:桂杉杉)8 4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 33 卷第 15 期  总第 277 期

篇五:“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校 代 码| 1 0 6 0 3  学  号 1 8 0 002 6 4   级公 开  U  D  C  N a n n i ng  N or m al  U n i v e r s i t y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一带一 路”背 景 下 广 西 高 职 院 校 东 盟 国家 来 华 留 学 生 培 养 模 式 研 究  A  s t u d y  o n  t h e  t r a i n i n g  m o d e  o f  o v e r s e a s  s t u d e n t s  f r o m  A S E A N  c o u n t r i e s  i n  G u a n g x i  H ig h er  V o c a t i o n a l  C o l l e g e s  u n d e r t h e  b a c kgr o u n d  o f  t h e  B e l t  a n d  R o a d  I n i t i a t i v e s 学 科 专 业 :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学  专 业 方 向:职 业 教 育 基 本 理 论  二级 学 院 :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学 院  年  级:2 0 1 8 级  研 究生 姓 名:

 梁 晨  导 师 姓 名 及职 称:

 王 屹教 授  完 成 日 期:2 0 2 1年6月  

  南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毕业时间:2021 年 6 月 所学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研究方向:东盟职业教育 学位论文题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南 宁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原 创 性 声 明  本 人 郑 重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位论文, 是本 人 在 导 师 的 指导 下, 独 立  进 行 研 究 工 作 所 取 得 的 成 果。

 除 文 中 已 经 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 不 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 集 体 己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作 品 成 果 。

 对 本 文 的 研 究  作 出 重要 贡献 的 个 人 和 集 体 , 均 已 在 文 中 以 明 确 方 式 标 明 。

 本 人 如 违 反  上 述 声 明 , 愿 意 承 担 由 此 引 发 的一 切责 任 和 后 果。

  学 位 论 文 作者 签t  签 字 曰 期:

 年 5?月 H曰 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说 明  本 人 完 全 了 解 学 校 关 于 保 留、使 用 学位 论文 的 各 项 规 定 , 同 意 以 下  事 项:

  1 、学 校 有 权保 留 并 向 有 关 部 门 送 交 本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允 许 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可 以 采用 影印、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手 段保 存、汇 编  学 位 论 文;  2 、本人授 权 南 宁 师 范 大 学 可 以 将 本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 数 据 库供 查 阅、检 阅。

  保 密 □ , 在  年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 权 书。

  3 、本 论 文 属 于  不 保 密 &y  ( 请 在 以 上 方 框 内 打“7”)

  学 位论文作者 签 名 :

 签 字 日 期:,1  导 师签 名/  签 字日 期 :

  

 南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姓名:梁晨 指导老师:王屹

 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原理

 年级:2018级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国家自贸区建设、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 2030 年愿景、“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性深入,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国际化发展有了新的动向。而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广西各高职院校积极以自身地缘优势为依托,开展面向东盟国家招生来华职教留学生招生、培养,积极在国际化道路上打造具备广西特色的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培养模式,在践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上,做好对知华、友华、乐华的“中国职教”模式的传承者。

 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绪论,也是本研究的基础,主要涉及研究的缘起、目的、意义、方法和文献综述等内容,在这一部分主要是采取历史梳理的方法展开相关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关于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培养的时代机遇;第二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理出的梳理,为展开下一步的研究做好相应的理论铺垫;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在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的培养方面的时代机遇和挑战,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广西高职院校在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教育的历史机遇是基于中国—东盟关系的深化、东盟国家产业升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有序推进等背景而展开,而同样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特色不强和专业设置的闭塞等现实挑战。第四部分是对广西 4 校的东盟国家来华职教里留学生的培养情况的现实调研,主要从培养目标的设定、培养过程的实施、培养制度的建构和培养评价体系的整合等四个方面对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和教师的调研。第五部分是对第四部分的承接,在对第四部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这四个维度的因素和原因深入分析;第六部分是针对上一步分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明晰培养目标的生成逻辑,构建具备类型特色的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培养目标;建立高效协同的培养机制;建立高效协同的培养机制和构建评价共同体,完善培养闭环模式等四个路径为广西高职院校在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的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国家来华职教留学生;培养模式;中国职教模式输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III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overseas students from ASEAN countries in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nstruction, China-ASEAN Strategic Partnership Vision 2030 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new challenges have been brought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n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lo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opportunit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is Tito with it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ctively carry out for asean countries of recruit stud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 enrollment, cultivation, positive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road build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xi asean countries vocational students training mode in China, in the practice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policy,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of Zhihua, Youhua and Lehua. This research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also i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mainly involved the origin, purpose,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literature review, etc, in this part is mainly to take historical carding method of related research, the purpose is to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training opportunities in China;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re concepts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sorting out of related theories,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groundwork for the next research.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training of foreig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from ASEAN countries. Through related research can be foun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in the asean countries to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 was based on deepening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asean countrie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orderly 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nations such as background, but also its fac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is not strong and real challenges such as professional Settings block. The fourth part is a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raining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ASEAN countr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uangxi, mainly from the setting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fourth part.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ourth part, the factors and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four dimensions are deeply analyzed. The six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ath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revious step, which mainly includes: clear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onstruct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from ASEAN countries in China with typ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 an

 南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efficient and coope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The four paths of 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and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echanism, constructing an evaluation community, and perfecting the closed-loop training mod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ASEAN countries in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from ASEAN countries in China; Cultivation mode; Expor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I

 目 录 摘 要 .............................................................................................................................................. II

 Abstract ....................................................................................................................................... III

 绪 绪 论 ............................................................................................................................................... 1

 一、研究缘起 ................................................................................................................................. 1

 (一)因缘:“一带一路”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持续性发展 ............................................. 1

 (二)内摄:来华职教留学生培养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方向 ..................... 3

 (三)地缘:广西与东盟一衣带水地缘优势 ..................................................................... 4

 (四)困象:东盟来华高职留学生培养模式尚需完善 ..................................................... 4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一)研究目的 ..................................................................................................................... 6

 (二)研究意义 ..................................................................................................................... 6

 1.理论意义 ...................................................................................................................... 6

 2.现实意义 ...................................................................................................................... 7

 三、研究文献综述 ......................................................................................................................... 9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 ......................................................................................................... 9

 1.政治、经济、历史维度的研究 ................................................................................ 10

 2.“一带一路”及国别间留学生教育研究 .................................................................... 11

 (二)来华职业教育留学生 ............................................................................................... 12

 1.职业教育国际化 .................................................

篇六:“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日期:

 2019 — 02 — 09基金项目:

 2018 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QSX2018 — 06JL 。作者简介:戴航( 1990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戴 航,赵添羽(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需求发生了转变,越来越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彰显国家实力的方式不仅只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最有力的形式是传统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通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而形成,有着其他国家无法睥睨的魅力,随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政策,向世界传递“丝绸之路”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发展起到极强的促进作用。

 近几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群体人数不断增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给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分析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概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提出加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建议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来华留学;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

 H19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 ( 2019 )

 02 — 0158 — 03引言: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逐渐走向国际的舞台, 向全世界展现他自身的强大与无可抵挡的独特魅力, 吸引了各国人民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中国文化,喜爱并学习中国文化, 因此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和交流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对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虽然来华留学生非常喜爱中国文化,也非常愿意学习中国文化, 但是两国文化间的重大差距导致他们无法很好的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

 来华留学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母国, 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国学习,远离熟识亲人和朋友,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有效的沟通交流,会让其感到无比的孤独,对完成学习产生了不自信,同时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定,无法真正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学校有责任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跨融合适应能力,这对我国教育文化走向国际有着重大的意义。一、调查背景“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战略方针的总称, 随着我国这项战略部署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外面的世界也在我们面前全面地展现开来,日益频繁地与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接触交流,同时也在向其他国家输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大量承载着我国文化伦理思想的作品走向国际,如文学著作、影视作品、新闻媒体、广告宣传等,不断地散发着文化魅力,我国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国外学生来华学习东方文化知识。近年来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更加实效迅猛,造成了现如今的文化大融合社会背景,国际文化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留学生跨文化学习,带动各国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和进步,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弱。根据留学生发展报告中显示,来华留学生大多来源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其中源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方针的主旨是发扬我国“丝绸之路”的坚毅、公平、和谐互助的文化精神,向2019 年第 2 期 理 论 观 察 No. 2, 2019(总第 152 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erial No.152158 - -万方数据

 国际传达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创新精神,以及五十六个民族各自独有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 加深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打破文化壁垒,形成多元化、均衡、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在政治、经济方面达成统一合作关系,共同进步发展。

 积极和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互赏,互相学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构建健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特色文化理念,推广互尊互敬文化精神,让全球人民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和谐、安宁、富饶的生活环境是“一带一路”政策的核心发展目标。

 而跨文化适应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由此可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是影响“一带一路”政策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一带一路” 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也是新时代对我国文化发展提出的一项艰巨挑战。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我国思想更加的开放化、国际化,有意识的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优惠政策,与他们政府进行多方位的经济政治合作,打通国外贸易渠道, 和当地学校合作举办留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使国外的人才来华留学,同时来华留学生也是我国引进新知识和人才贮备的重要渠道。

 随着来中国的国际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跨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关注。二、调查方式想要准确地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 则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与案例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及深入访谈的方式去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将选取我市来华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上的问题主要有语言沟通能力、日常生活行为习惯、饮食文化、日常交际交友、礼仪习俗、课程学业和文化认同等几方面。还会深入调查来华留学生对“一带一路”政策了解程度; 是否愿意学习中国文化以及是否有来华的家人与朋友,并对自己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打分。

 为了准确的得出结果, 每个问题下都有细化出五个答案供来华留学生选择,分别是没有困难、很小困难、一般困难、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

 在调查问卷回收时要注意信息是否填写完整, 避免数据的丢失导致结论的偏差,在 3 个月期间我们共发出 300份调查问卷,收回高质量问卷共 276 份,经过数据整合分析后, 为以后学校改革增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三、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现状1. 语言不通导致交流沟通困难。

 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用语言沟通, 留学生来华第一件事就是学习汉语, 可是中国语言是世界公认的复杂涩会难懂。

 汉语拼音中有四个声调,同个文字不同的声调代表的含义各不相同, 汉字的结构也十分复杂多变,还有通假字,每个字具有很多不同的意思,这对来华留学生正确理解汉语意思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来华留学生大多是没有基础或者仅仅只是经过简单的汉语培训,并不具备顺畅沟通交流能力,并且其中大多数留学生也不会英语, 这样更增加了交流困难。

 在课上留学生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在课下与同学交流时,语序错乱、词不达意,无法有效的交流,这种现象加重了留学生的压力,让其对开口表达产生了恐惧, 长此以往, 不断地恶性循环,最后无法融入学习环境而产生排斥心理。

 语言沟通不顺畅不仅给学业带来困难, 在生活上也带来了许多不便,留学生刚刚来到中国时需要租房、购买日常用品和出门坐车等, 这些情况都需要大量的汉语交流, 语言不通而不能准确表达话语中的含义, 最终导致双方都不明白说了什么进而产生误会, 无法达成有效的共识或者交易。

 根据调查, 来华留学生具备顺畅的汉语交流能力需要打给半年到一年的强化培训, 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需要更强的汉语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能够达到的, 甚至很多来华留学生一年的时间都不能达到这一状态。2. 习俗文化、自然气候、饮食习惯的不同而无法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两国之间的气候环境差异,留学生突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 他们是身体无法马上适应巨大的气候差异,很容易生病。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思维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无法适应会导致留学生情绪变得消极暴躁,严重的身体会出现健康问题,并且有很多留学生喜欢在宿舍中做饭,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管理,也减少了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机会, 使得他们跨文化融合时间变得漫长。

 学校应该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尊重其他国家的宗教信仰, 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提供不同的饮食环境。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通过长期悠久的历史沉淀而形成, 是国家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风俗, 中国人民都无法完全地了解这些风俗差异,更何况来华留学生。3. 因为交际规则习惯不同而无法适应新的生活。

 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通过多年悠久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自身的交际规则, 留学生来到中国很难适应国人的快速办事和接人待物方法。社会上一些个别的不文明行为现象如:

 公共场所喧哗吵闹,行人过马路时闯红灯,排队时插队,随地扔垃圾等等, 都会影响中国在来华留学生心中159 - -万方数据

 的印象,对中国文化产生怀疑,生产抵触心理,无法真正的达到跨文化融合, 对留学生和中国文化建设发展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来华留学生很喜欢中国文化,希望能够多和中国学生相处, 他们认为在课余时间和中国朋友一起交谈、 学习和娱乐是一件非常简单而愉悦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打招呼、告别、求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在日常相处中往往因为交际规则不同,使中外学生相处时产生误会,误解别人的好意,无法真正的入到中国学生交际圈子中。这种交际规则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增加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难度。4. 中华传统文化太过艰涩难懂,对来华留学生学业的完成产生了重大的压力。

 在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 来华留学生适应文化的另一大压力是担心学业是否顺利完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公认的复杂难学,留学生本身没有基础,课上很难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 对老师过快的语速感到巨大压力,有时候老师讲课时会夹带方言,使他们听课时更加困难。

 课后作业被要求用汉语完成,对留学生来说又是一大困难, 即使有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最终部分留学生因压力过大,畏惧困难,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留学生在自己的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价值观念, 有自己独特完整思考逻辑和方式, 这种思维的禁锢影响了其跨文化适应能力。

 并且当来华留学生自身信仰和文化理念与我国相冲突时, 他们会下意识的相信自己国家的思想理念, 从而排斥我国的文化精神,对其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最终降低自己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四、提高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对策1. 学校内部应该建立一门专业且长效的汉语教学课程,由专业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来授课,设立固定的教学地点,专门为来华留学生进行培训。

 学校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核心, 把留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情感诉求,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汉语教学,使来华留学生得到良好有效的汉语教育。

 在课后业余时间组织汉语学习小组,让中国学生参与其中,加强中外学生交流,技能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 又能提高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双赢目标。2. 在留学生被录取时,学校应该给学生发送邮件和入学须知,详细介绍本地气候、地貌和自然环境,提醒应该准备哪些日常用品和衣物,让来华留学生在入学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提前了解自己将来的学时生活环境, 有助于减轻对未知的恐惧感,增强跨文化融合适应性能力。

 学生入学后,学校应该根据留学生本身的状况,改善学校环境,在食堂增添多种口味的美食, 让留学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新的生活当中。

 学校应该做好来华留学生心理压力疏导工作, 鼓励中国师生积极的和来华留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 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3. 学校应该时常举办各种活动,为中外学生交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又能够让留学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越来越熟悉传统文化。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如:春节一起包饺子,端午一起吃粽子,中秋一起吃月饼赏月等, 同时中国学生也可以和留学生一起感受外国节日,如万圣节、复活节和圣诞节等。

 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带留学生一起参见中国各地的博物馆, 为他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其感受中国绚烂的五千年历史。〔 1 〕 这是让他们融入中国环境很好的切入点, 在参加活动时既能感受乐趣,又能学习到中国文化知识,感受到中国人接人待物的思维方式, 加快跨文化融合适应的时间。4. 在留学生遇到学业困难时,老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并且组织中外学习小组,然中国学生在课后积极帮助留学生,带领留学生养成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逐渐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慢慢完成学业。〔 2 〕 打破传统说教式的教育, 把文化知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有效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其不知不觉中完成跨文化适应。〔 3 〕 组织中外学生交流能够驱散留学生的孤独感, 又能帮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在他们遇到心理问题还能及时疏导,帮助留学生完成学业,快乐的生活,为将来的来华留学生个人发展埋下坚固的基石。总结:“一带一路”政策的背景下,加快了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时间, 在国人面前展示出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也让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日益凸显,这是一个需要学校、留学生和中国师生三方面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学校应该更加关注来华留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使他们在中国快乐学习生活,促进各国文化共同进步发展。〔参 考 文 献〕〔 1 〕赵山花 . “一带一路”视角下高校扩大教育开放途径探析〔 J 〕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 08 )

 .〔 2 〕殷雪莉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自我管理探析〔 J 〕 . 教育现代化, 2016 ,( 30 )

 .〔 3 〕方媛媛 . 留学生文化适应现状、影响因素及策略的实证研究〔 J 〕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8 ,( 07 )

 .〔责任编辑:侯庆海〕160 - -万方数据

篇七:“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19 年第 3 期 No.3 2019JOURNAL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8 卷(总第102 期) General No.102 Vol.18742019.6.20 XUEBAO摘

 要 :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尤其是东盟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主要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成功的实践。以贵州省为例,创新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就在黔东盟留学生的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中文水平的提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国际贸易间的相互合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路;东盟;中文学习;贵州省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一带一路”视角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研究杨

 鑫,

  班文轰,

  潘荣祥,

  刘星桂,

  黄

 莉,

  闵翠翠(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文章编号]

  1671-802X(2019)03-0074-06*收稿日期:2019-3-28

 作者简介:

 班文轰(1998-),女,贵州册亨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黄

 莉(1963-),女,福建永定人, 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一带一路”视角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程度及学习动机研究” (201510657025)。“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惠及东盟沿线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认同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东盟国家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是东盟最大的投资国,一直在履行着大国责任及使命担当,致力于世界和区域和平和繁荣发展。中国国际形象及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更多国家对学习中文产生兴趣,学习汉语也成为东盟国家进行国际交流的必修课,“汉语热”成为东盟国家的一大特色,而中文学习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盛行。结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研究东盟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情况是“一带一路”发展要求,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一带一路”倡议与贵州来华留学事业现状分析(一)“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创造性的国际化战略。距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已经四年,其核心内容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及共同责任获得了沿线国家的高度认可。其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表现我国建设共命运、齐发展、同利益的美好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平的环境需要高度的政治互信、繁荣的国家需要经济互利、开放的思维助推贸易联合、创新的体验福泽大家、文明

 理 论 研 究 第 3 期752019.6.20 XUEBAO引领长久发展路。(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贵州留学教育来华留学是中国留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途径,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也是促进贵州教育对外开放、提高贵州教育品牌知名度的关键。贵州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下也积极跟上大潮,加大对外开放,来访留学生规模不断增加,专业覆盖面不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东盟国家的留学生。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贵州省高校也迎来了国际交流的春天,源源不断的外国留学生愿意到贵州学习,说明贵州教育的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的提高。目前,招收东盟留学生的高校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凯里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优秀高校,助推贵州来华留学事业欣欣向荣。二、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情况调研分析为了解在黔东盟留学生的中文学习情况、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课题组采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的形式对贵州省招收留学生的部分高校进行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调查问卷》的调查,主要了解留学生的中文学习动机、年限、学习程度及学习途径、遇到的困难以及了解中国的方式等,旨在调研留学生对中国的感兴趣程度和学习热情程度。本次的调查在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发出 6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358 份,面对面访谈人数超过四十人。分析如下:(一)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分析1.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助推留学动力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世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东盟与中国的多边贸易保证双方经济利益共享。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具有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长期政治经济关系的耕耘、留学生全球性能力的培养和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学习中文是确保国际贸易深入开展的必要手段。随着经济动力的推动,国际贸易环境下政治互信、文化融合的“一带一路”战略精神也促使东盟学生到中国留学。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使得部分国家认为,掌握中文就相当于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2]2. 良好的就业前景激发留学中国热情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人才培养和培训。留学人员涌入贵州丰富了贵州的教育事业并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撑,增加人才创新这一关键资源禀赋使得在贸易往来中占据优势。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往来越密切,社会对熟悉中国语言和了解中国文化人才的需求就越多。根据调研数据,在被调查的东盟留学生中,37.59% 的同学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而开始学习中文。中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让人自豪的技能,大部分同学表示学好中文回国很容易找到工作,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很多东盟留学生表示愿意留在中国深造和就业,中国与东盟的企业跨境合作给学有所成的东盟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就业机会,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更具有比较优势。3. 掌握语言技能是留学中国的内在动力掌握一门语言技能意味着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占据优势。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实力都推动着中文国际化。东盟留学生未来想做的工作如翻译、国际贸易、政府部门与经济相关工作等都需要良好的外语技能。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为中文学习提供了经济动力。在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语言人才是各个国家增强互动密切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文是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是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的初心。有学经济管理方面的留学生同学表示,未来理想的工作是能够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杨

  鑫*班文轰*潘荣祥*刘星桂*黄

  莉*闵翠翠——“一带一路”视角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研究

 理 论 研 究 第 3 期762019.6.20 XUEBAO工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贵州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风俗习惯。谈及留学贵州的原因时,东盟留学生认为贵州少数民族种类多,拥有丰富而有趣的民族文化和方言文化,在这样的环境进行交流和学习让他们感到快乐。4. 了解中国文化是学习中文的文化选择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无国界。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彩缤纷的文化吸引了无数学生来华留学,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风俗产生极大的兴趣,东盟留学生也不例外。中国与东盟同属亚洲,文化融合能力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更强的优势,正是在这一个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区域之中,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文化的包容能力更强、彼此的吸引力更大,种种因素促使东盟留学生到中国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对于东盟留学生是趣味的探知过程。在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方言文化更加吸引了广大留学生,民族文化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走进世界。实实在在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育国际化目标。5. 丰厚奖学金激励机制助推来华留学近年来,来华留学事业的特点之一是奖学金规模持续扩大。青海、宁夏、贵州、云南、江西、四川和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和边境省区的留学生规模显著扩大,奖学金对周边国家生源的拉动作用明显。中国的政府奖学金项目使得更多的留学生慕名而来,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意味着在中国免费学习。2016 年,为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教育部和财政部拟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在中国政府奖学金框架内设立“丝绸之路奖学金”,用于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高校来华教育水平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程度及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3] 贵州省教育厅表示将多层次推进教育开放合作,增加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投入,重点加大“东盟国家留学生专项奖学金”投入,吸引更多国家优秀学生来黔留学,使得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更具有优势。(二)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程度分析1. 中文水平差异大尽管东盟留学生已经来到贵州各高校留学,但是中文水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学习中文时间长短不一。从调查看,一半的留学生是来中国留学后才开始学习的中文,而从小就学中文的人数占比 9.24%。其次,语言期望不同。不同的留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图 1 所示,为了以后工作而学习中文的东盟留学生,他们理所当然的希望达到标准的普通话水平,这一部分东盟留学生未来想要从事翻译、国际贸易、中文教师、以及导游等职业,占到所采访人数比例的 38%-42%;而为了让自己多掌握一门语言的东盟留学生则只想要达到交流无障碍,会读会写即可,这一部分留学生还不去确定毕业后是否留在中国,占所采访人数比例的 29%-40%;对于大部分学习汉语只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的东盟留学生来说,可以简单交流就是他们希望达到的汉语水平,这部分东盟留学生毕业后基本都是回国发展占到所采访人数比例的 18%-26%。杨

  鑫*班文轰*潘荣祥*刘星桂*黄

  莉*闵翠翠——“一带一路”视角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研究

 理 论 研 究 第 3 期772019.6.20 XUEBAO图 1 东盟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以及希望汉语达到的水平汉语水平考试 HSK 等级是将留学生的中文水平进行量化的方式,HSK 等级不同,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了学习中文的年限不同、学历不同等。HSK 四级是一个主要分水岭,通过四级的人数达 53.78%,而通过五级、六级的比例分别为16.39%、8.04%。留学生的中文学习年限平均是2-4 年之间,部分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才开始中文学习,学历的高低对于中文学习反应不同,学历越高则需要更高的语言技能,留学生们只得不断的学习让自己达到科研高度,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水平。最后,交流程度不同。交流是留学生在贵州不可避免的。根据调研发现多数东盟留学生与人交流没有明显的沟通障碍,而刚刚来到中国不久的同学则局限于会写自己名字及日常用语的使用,这也是在调研中遇到最大的困难。2. 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增加了中文学习的魅力。东盟留学生了解贵州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一方面,电视、电影等多媒体传播媒介的存在使得贵州文化很快的传播到东盟各国。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学习中文途径中选择电视、电影及录像的人次却是最多的,占到总人次的 29.86%, 而选择直接与人交流的占比为 23.66%,由此可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学习中文途径的比例只占到了访问人数的 5.92%,并且在与留学生交谈中得知,大部分的留学生自己的电脑使用的系统语言皆是本国语言。另一方面,留学生来贵州留学的第一年主要学习汉语语言,第二学年才进入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参加校内的汉语语言课程是留学生的职责也是学习的方式。学校的汉语课程对留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留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形式这个问题中,59.24% 的同学选择了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很多互动,28.15% 的同学选择了学生有很多练习汉语的机会,12.61% 的同学选择了主要由老师讲汉语知识。由此可见,近九成的同学都希望自身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去,和老师之间有很多互动,或是自己练习。在所调研的东盟留学生中,一周一节汉语课都没有的同学占有 29.41%,该部分同学都是留学超过一年,进入专业学院学习专业知识的。一周有 5-8 节汉语课的东盟留学生居多,占到调研总数比例的 44.80%,这部分同学多是刚到贵州留学或是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财经大学的语言教学创新开展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一对一”的帮扶制,中国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三、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一)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贵州的留学事业起步晚,其汉语对外教育发展速度慢。对于来黔的东盟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留学的第一任务。然而根据调研发现,贵州高校对于东盟留学生的学习系统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也需要增加。另外,省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严重欠缺,更缺对外汉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这导致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存在经验不足问题。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杨

  鑫*班文轰*潘荣祥*刘星桂*黄

  莉*闵翠翠——“一带一路”视角下在黔东盟留学生中文学习动机及学习程度研究

 理 论 研 究 第 3 期782019.6.20 XUEBAO式比较单调,主要是以老师讲为主导,学生负责听,这样的课堂形式比较枯燥,导致留学生提不起学习汉语的兴趣。东盟留学生喜爱老师与学生互动多的课堂,希望能够拥...

篇八:“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dquo; 一带一路”是 “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合作发展战略的缩写。“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涉及多个国家,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对外开放系统。[1]“ 一带一路”战略是基于现代交通线路沟通起的多国网络合作系统,它的搭建以能源、运输线路、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前提,以国家间外交合作、文化理解为保障,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形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一、 “ 一带一路”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关系从地理上来说,东南亚、南亚既与北方丝绸之路连接,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居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是 “ 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经济上看, “ 一带一路”从民间通道上升为相关各国政府认可和支持建设的交通运输通道,使民间贸易上升为正常贸易,让沿线人民更加自由地交往, 推动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合作,促进中国与所经过的国家之间的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使沿途国家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稳定的外部环境。

 因此,东南亚、南亚正成为中国 “ 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点和建设的主要地区,无论从地缘经济、还是从地缘政治考量,东南亚、南亚实际上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国家利益扩展的重点地区。

 因此,东南亚、南亚的发展命运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紧密相连。为了保证战略实施,得到东南亚、南亚这些沿线国家的支持,国家领导人已进行积极外交。

 2013 年 10 月 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建设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

 在高层领导的推动下,2014 年,“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持续升温。

 国家高层在 APEC峰会等多个场合强调 “ 一带一路”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 一带一路”放在区域三大战略之首,凸显该战略的重要程度。

 2014 年 11 月 13 日, 第十七次中国—东盟( 10+1)领导人会议在缅甸内比都举行。

 在领导人会议明确合作方向后,于 11 月 28 日在缅甸曼德勒召开的第 13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则达成更为具体的合作成果。

 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根据双方当前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以 “ 一带一路”为主题,提出了 2015 年和今后双方的合作思路。

 会议商定,中国与东盟下一步将在“ 一带一路”框架下,联合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和新建项目, 逐步形成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一体化运输网络,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全方位互联互通合作水平,努力为打造本地区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经济新格局提供交通基础支撑。会议确定了 2015年推动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和各领域能力建设合作项目。[4]2014 年 12 月 1 日,外交部 1 日发布会议 《 主席声明》, 该声明对中国—东盟进一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作出规划。[4]东南亚、 南亚国家与我国地域相邻或接近, “ 一带”和 “ 一路”两个建设都涉及东南亚、南亚等国,得到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认可和配合是极其有必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构建 “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 海上丝绸之路”问题上,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 “ 五通”目标要求。

 这五个目标要求强调了一个 “ 通”字,是对沿线国家沟通、合作的重视。

 这个 “ 通”是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 “ 通”,也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心理文化的相通。

 目前,中国所做的 “ 通”还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心相通上,国家领导人已通过外交访问,将中国善意的邀请传递出去,但争取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与合作还需更多的努力。二、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的特点东南亚、 南亚国家与我国民间交往密切, “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经济和安全上的合作更加频繁,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中国良好形象认识的形成关系到周边国家对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认可和配合,更对中国边疆稳定、国家安全有积极广西研究 /中国 “ 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的关联研究□ 陶琳[摘要] 中国 “ 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涉及多个国家,东南亚、南亚国家是此战略的重要一环,争取东南亚、南亚沿线国家的认可和配合是我国战略成功开展的关键。

 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由于其特殊经历,有其自身特点,是国家战略、文化安全的重要资源。

 从他们介入进行 “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观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关键词] “ 一带一路”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148

 作用。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日益频繁的交往,大批东南亚、南亚留学生选择了中国。

 根据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发布的 2013 年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2013 年共计有来自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356499 名, 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746 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中学习。

 其中,排名前 10 位的生源国中泰国处于第三位、印度尼西亚第六位、越南第七位、印度第八位以及巴基斯坦第十位,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共占据前十个位置中的五个。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华学习是东南亚、南亚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国展现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同时,东南亚、南亚国家能来华留学的人员还多集中在上层人士子女中,而且他们在华时间除学习语言一年外, 还学习四年专业知识, 长达五年的在华时间可以让他们更深入了解中国。所以,以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作为 “ 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关注点和切入点也是有必要和可行的。

 可以说,东南亚、 南亚在华留学生是从整个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潜在和重要的资源。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多为公费生,他们的国家在经济上给予资助, 而且中国和其中一些国家也有合作,被派遣的学生多会得到中国的奖学金。

 所以,他们在出国前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来华东南亚、南亚学生多为高官、富商之子,或是能力突出的人。

 东南亚、南亚学生一般在出国之前接受短期汉语培训,也有部分是汉语零基础,他们到中国后,第一年一般主修汉语,后面四年会按各自需要选择所学专业,包括法学、新闻学、医学、工商管理和国际政治等专业。

 在调查中发现,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有国家特点和区别,老挝学生喜欢选择经济学专业,柬埔寨学生趋向于计算机专业。

 这些专业多以他们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考虑,当他们学成后,多会选择回国就业。

 东南亚、南亚留学生与其他地区留学生在经历上的区别,使他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是 “ 知华者”,他们到中国学习、生活长达五年,这期间他们与中国人密切交往,学习语言,了解中国文化。

 同时,中国民众对外来的这些年轻孩子也呈开放的心态,包容他们,关心他们的成长,所以他们认可中国,认可中国民众,是最直接的“ 知华者”。二是东南亚、南亚留学生是 “ 晴雨表”。

 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因他们的国家与中国相邻、相近,所以他们多会在假期选择回家。

 平时,他们与自己的父母、朋友也多有联系,能及时了解自己国家的动态,他们的文化背景也使其能理解本国政策的未来走向。

 因此,他们对华的态度能最直接也最及时地反映本国的政策导向。三是东南亚、南亚留学生是连接国与国的 “ 桥梁”。东南亚、南亚来华留学生与中国有亲密的接触,了解中国。

 随着他们回国,中国的善意可由他们传递给他们国家的国民,他们是东南亚、南亚国家了解中国的窗户和渠道。

 同时,他们留学中国,也带来了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中国发展的肯定, 所以他们连接起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将相互间的友好在彼此间传递。四是东南亚、南亚留学生是东南亚、南亚国家未来政策发展的 “ 影响人”。

 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是通过层层选拔、享用国家出国资源的人才代表,一般有着优于他人的身份背景。

 他们的身份背景以及在华所获得的学识资历可以为他们日后活跃于国家政治经济舞台打下根基,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将影响他们国家对华的态度和政策走向,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同东南亚、南亚良好国家关系的建立。三、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在 “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是宏大的战略构想,但它只是勾勒了大致的范围、方向和思路,没有提出具体的阶段目标、操作机制和实施路径。

 而且目前 “ 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规划多从能源、运输线路、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出发,缺乏从心理、文化角度出发的沟通作补充。通过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认识中国、认识 “ 一带一路”战略在他国的反映,可及时了解东南亚、南亚国家对中国和中国 “ 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通过在华留学生还可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以及 “ 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将对全球经济, 对东南亚、南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信息和信念传递到东南亚、南亚国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争取配合和支持。[参考文献][1]罗兰. “ 一带一路”正改写全球经济版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2-29.[2]周洲.中国援外资金将向 “ 一带一路”国家倾斜 周边国家受益[N].每日经济新闻,2014-12-10.[3]钱彤,余谦梁.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EB/OL].新华网,2013-10-03.[4]周晶璐.中国东盟敲定 “ 一带一路”大单[N].中国日报,2014-12-04.[作者简介] 陶琳 ( 1979-),女,哈尼族,云南景洪人,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学博士。

 云南大理 671003。【 编校 / 白又方】广西研究/149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的关联研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的关联研究作者:陶琳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 云南大理671003刊名:传承英文刊名:Chuancheng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陶琳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南亚在华留学生的关联研究[期刊论文]-传承 2015(3)2015(3)

推荐访问:“一带一路”与东盟来华留学 东盟 来华 留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