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9篇

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9篇

时间:2022-09-12 14:00:03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9篇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一、课程介绍 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与中国传媒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9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9篇

篇一: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一、 课程介绍

  2008 年 9 月至 2010 年 7 月,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合作, 共同开发“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

 本课程先后以 5、 6 年级的学生为施教对象,采用班级授课制, 每周一课时, 每课时 40 分钟。

  《我的广告, 谁做主? 》 一课隶属于“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中的广告主题单元, 单元总共 3 课时, 本课为其中的第 1 课时。广告主题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广告, 引发他们思考自己与广告的关系。

  根据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广告, 谁做主? 》 一课的重点环节就是学生体验如何设计并制作广告, 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在学生进行体验介绍后, 进行评价与总结, 引导活动组与观众组的反思活动, 为后续的课程做铺垫。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发现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广告, 体会广告的无处不在;

  2. 初步体验广告的运作过程;

  3. 初步了解广告是什么。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引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广告;

  2. 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参与表演, 体验广告的运作;

  2. 教师讲授与课件演示。

  四、 教学准备

 1. 教案;

 2.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影音素材;

  3. 体验广告的运作环节所需材料:

 一瓶洗发水, 一个蛋黄派, 一个橡皮, 一份学校宣传单, 一份“800 快餐” 外卖服务单, 一份“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 宣传单, 六个纸盒子(用来装广告材料), 六张广告任务单, 六张空白纸及六份彩笔。

  4. 电视机框架模型;

  5. 实时转播系统(摄像机、 电视屏幕、 数据线、 拍板、 话筒、 幕布等)。

  (根据实际情况, 在第 4 与 5 点之间选择一项准备)

  五、 教学流程

 六、 教学步骤

 【主题引入】

 广告的发现之旅

 通过教师上班途中的“广告发现之旅” 来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重新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广告, 体会广告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教师提问:

 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我的广告谁做主” 。

 生活中, 同学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广告?

  教师提问:

 老师每天来上班都会乘坐地铁。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老师上班途中都有哪些广告吧!

  (教师出示幻灯片, 引导学生寻找广告, 分别从“进入车站” “站台” “上车” “出站” 各个环节入手, 涉及图片广告、 电视广告、 LED显示屏广告等各种形式。)

  教师提问:

 其实, 就在我们教室里也充满了广告。

  (引导学生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 随身携带的文具、 教室的各种地方都可以发现的广告。)

  教师小结:

 据统计, 我们每一个人每天要面对 500~1 000 条广告。

 数量非常的大。

 这些广告就像空气一样, 无处不在。

  【主题展开】

 广告用什么方法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 选择它?

  通过举例子说明广告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 选择它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广告叙述方式的同时, 为进一步的主题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广告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 选择它的三种方式分别是:

 展示产品的优点、 围绕产品编故事、 使用有力的广告语。

 教师提问:

 虽然我们每天会遇到 500~1 000 条广告, 可是我们都能记得住吗?

  教师提问:

 那么, 那些耳熟能详的广告是如何脱颖而出, 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 选择它的呢?

  教师提问:

 我们先来看联想这则平面广告, 向我们传递了乐 phone手机的什么特点?

  广告素材小结:

 “展示产品特点” 这种方式, 简洁、 迅速地让我们了解产品的特点。

 下面再看一则视频广告。

  教师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产品的广告?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可以描述一下, 这个广告说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广告素材小结:

 这是一则酱油的广告, 围绕酱油非常的鲜美, 编了一个故事。

 在使用了这个酱油以后, 连盘子都只剩下一个鱼骨头的形状, 比喻鱼很美味, 都被大家抢光了。

  教师小结:

 广告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 选择它的第二种方式正是围绕广告编故事。

 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一下就记住了 产品的品牌。

 教师提问:

 还有一种方式, 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就是使用有力广告语。

 下面, 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广告语都出自哪些品牌。

  教师提问: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

 高露洁。

  教师提问:

 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

 李宁。

  教师提问:

 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

 动感地带。

  教师提问:

 牛奶香浓, 丝般感受。

  学生:

 德芙巧克力。

  教师小结:

 有力的广告语, 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品牌。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了解了 广告是用哪三种方法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 选择它的。

  教师提问:

 下面, 我们以麦当劳的主页为例, 请同学们找出这三种方法在这个网页上都使用了吗? 分别都在哪?

 【主题活动】

 广告达人秀

 通过该活动, 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广告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选择它的三种方式, 亲身体会广告是如何设计与制作的, 从而对“广告是什么” 这一命题有深入的认识。

  教师提问:

 我们学习了广告是用三种方法让我们知道它、 记住它、选择它的。

 现在, 如果让同学们制作广告, 你们能完成吗?

  教师布置任务:

 我现在的身份是广告商, 我手里有 6 个神秘的广告任务盒。

 每组抽签来决定选择哪个任务盒。

 我会根据六个组完成广告的情况, 包括:

 制作和播出情况、 观众们看到广告后的反映等, 来决定我跟哪几个组继续合作。

  我们的广告如何播出呢? 我为大家安排了这台摄像机, 同学们编排制作的广告将通过它传到大屏幕上, 让全班同学――也就是你的广告的第一批观众――看到 (教师需要走到摄像机前, 进行具体的示范,如能现场表演一个广告, 效果更佳)。

 当然你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人多就站得远, 需要放大就走得近些。

 我们的演播要求是声音洪亮,表演让大家都看到。

 下面, 请各组派代表抽取任务盒。

 请暂时不要打开。

  教师宣布规则:

 每个“任务盒” 内, 有一张任务单, 上面写着要求你制作的广告内容和其他的要求, 还附有一些相关的材料, 供你们参考。

 此外, 还提供了一张白纸给大家, 如果你需要绘画或书写字幕,可以使用它。

 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讨论和制作, 一会儿给每组 30 秒的时间在电视机上做广告。

  注:

 在 6 个“神秘任务盒里” 分别装有商品、 服务、 观点三类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

 商品类――洗发水、 蛋黄派、 橡皮; 服务类――黑芝麻胡同小学、 800 快餐外卖服务; 观点类――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

  每组任务完成后, 进入观众热议、 教师点评环节。

  教师根据该组表现, 分别从广告创意、 现场表演、 所使用的广告宣传方式等角度进行点评。

  【主题深入】

 广告是什么?

 结合“广告达人秀” 活动, 请学生针对如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为谁做广告” “为什么做广告” “广告是什么” ?

  通过讨论, 结合刚才亲自做广告的经验, 使学生理解广告就是广告商通过媒介发布的关于产品、 服务、 观点的信息, 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知道它们、 记住它们、 选择它们。

  教师提问:

 我们都参与了广告的制作, 现在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谁聘请你们来做广告, 你们是在为谁做广告?

  教师提问:

 刚才的广告我们做给谁看呢?

  教师提问:

 哪位同学, 能大胆地总结一下, 广告是什么?

  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扮演广告商的角色, 请你们来担任广告制作者的角色, 为我们做广告。

 这则广告通过我们的摄像机, 也就是媒介发布出来, 让同学们――也就是广大的消费者看到。

  教师提问:

 老师把刚才这段话写下来, 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填空内容。(广告商)

 通过(媒介)

 发布的关于产品、 服务、 观点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

 知道它们、 记住它们、 选择它们。

  【主题总结】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体会广告是什么, 引出下节课内容。

  教师提问:

 我们这节课的题目是“我的广告, 谁做主? ” , 经过了刚才的体验, 大家说说,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广告, 谁是它们的主人呀?

  学生回答:

 (广告商、 观众、 制作广告者, 众说不一)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 体验了广告的制作过程, 我们了解了广告是什么, 至于谁能成为广告的主人, 我们下节课继续这个话题。

  七、 反思与总结

 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相比学校体系内现有的学科而言, 更强调师生、 生生的互动, 所以活动现场生成的师生问答、 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都非常珍贵。

 在广告任务中, 我们特别设计了为黑芝麻胡同小学做广告的任务, 每个班的广告都不一样:

 有的结合现实热点的校园安全问题, 扮成坏蛋和保安, 来强调学校的安全; 有的学生讲述学校精

 彩的活动; 有的学生介绍陶行知爷爷; 有的学生介绍学校校长。

 在广告制作中所传达出的对学校的热爱与创造能力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赞赏。

  八、 学生现场生成作品展示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责任编辑:

 谭烨)

篇二: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学目标:认识电子游戏,了解电子游戏的利弊●教学内容与环节(二)案例分析:《植物大战僵尸》的制作花絮

 1. 角色设计

 2. 故事创作

 3. 游戏界面

 4. 绘画制作等花絮【活动材料】《植物大战僵尸》的制作花絮游戏设计师很喜欢一部电影《海角一乐园》,于是他根据电影的一些情节,加以改造,设计游戏的角色功能。最初设计师在设计这个游戏时是想让植物与昆虫对战,但是当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以花园为主题的游戏,休闲游戏市场几乎全被这种类型的游戏占据了,而设计师想要他的游戏脱颖而出,所以最终决定将植物与僵尸对决。今天看来,作者当初的大胆构思确实没有错!游戏制作者认为:“植物非常符合‘塔’的角色,因为人们印象中植物是待在原地不动的,而僵尸的动作非常缓慢,这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在较小的场地中为玩家留出反应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植物和僵尸这两个对立面是符合游戏技巧的必要性的。”同时,作者还参考了《海底世界》等其他电子游戏设计的界面,从手绘设计稿到电脑程序编写、美术和音效等,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完善。(三)正确认识电子游戏的利与弊电子游戏就像一把双刃剑,适当玩电子游戏有益智力,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不沉溺、不过度地玩电子游戏。一、知识回顾二、主题引入【思考讨论】1.你平时玩的是什么电子游戏?2.你觉得电子游戏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三、主要知识(一)认识电子游戏及其分类

 1.什么是电子游戏?

 人通过电子设备,如电脑、游戏机等,进行游戏的一种娱乐方式。

 2.电子游戏的分类(按照设备分)(1)街机游戏(2)电视游戏(家用游戏机游戏,需要与家中的电视机相连,用电视机来显示)(3)电脑游戏(4)无线游戏(手机、网络游戏)观看视频:《游戏发展史——超级马里奥》

  认识电子游戏“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组 / 文未来教育家14 2013.10.06——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案例

 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教学建议:

 (如下图)时 间 主 题 内容/步骤材料准备给教师的建议备 注5 分钟一、知识回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2. 作业分享PPT3 分钟二、主题引入思考讨论:1. 你平时玩的是什么电子游戏?2. 你觉得电子游戏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12 分钟 三、主要知识1. 简单认识电子游戏及其分类A 什么是电子游戏B 电子游戏的分类(按照设备)观看视频《游戏发展史——超级马里奥》2. 案例分析:《植物大战僵尸》的制作花絮游戏设计师很喜欢一部电影《海角一乐园》,于是他就根据电影的一些情节,加以改造,设计游戏的角色及功能。A 角色设计B 故事创作C 游戏界面D 绘画、制作等花絮视频素材 :《游戏发展史——超级马里奥》15 分钟 四、教学活动活动:设计新游戏1. 请同学们根据电子游戏《愤怒的小鸟》或《植物大战僵尸》进行角色或故事情节改编。2. 上台展示分享白纸彩笔5 分钟五、教学总结1. 总结和巩固该课内容2. 布置任务工作纸总计:40 分钟四、教学活动活动:设计新游戏【活动规则】1.请学生根据电子游戏《愤怒的小鸟》或者《植物大战僵尸》,重新改编创作,可以想一个游戏背景故事或设定新的角色、武器、游戏关卡、新的 BOSS 或游戏玩法等。2.上台展示分享。【活动要求】例 1:《愤怒的小鸟》任务分工1. 设计新的小鸟(1 种以上)2. 设计新的反派角色(可以是防御更强的猪,也可以是其他怪物)3. 设计新的关卡(画出来)4. 新的游戏背景故事例 2:《植物大战僵尸》任务分工

 1. 设计新的植物(1 种以上)2. 设计新的僵尸(不一定是僵尸,可以是其他怪物)(1 种以上)3. 设计新的终极 BOSS

 五、任务布置1.

 完成工作纸《电子游戏的世界》。2. 完成新游戏的设计,下节课给大家讲解和演示。未来教育家2013.10.06 15

篇三: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教学参考综合 综合 2021· ·2 2[摘 要]针对全媒体视域下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需求,结合学校德育课程进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德育教育,从受众和传播者双维度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利用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积极的媒介舆论参与观,树立网络规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传递主流价值观,实现媒体德育的量变到质变。[关键词]媒体德育;双维度;小学生[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6-0089-02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已如空气一样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小学生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健全,对信息筛选辨析的能力尚弱,容易被不良信息混淆价值判断,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对当下小学生媒体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媒介素养包括两个维度: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者的媒介素养。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学生只是媒介的受众者,提高学生的受众媒介素养即可。其实不然,在现代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任何人在媒介面前,都既是受众,也是传播者。下面将以实例谈谈如何从受众和传播者双维度引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理性利用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培养积极的媒介舆论参与观,树立网络规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传递主流价值观,进行高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媒介素养。一、媒介素养教育要“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媒体环境下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要铸魂育人,不断增强思政课堂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除了渗透国家意识,培育孩子的家国情怀,培养责任与担当,还应培育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小学生双维度媒介素养,为培养网络强国的公民素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的志向。新编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设置有不少留白空间,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中小学教材,将课本知识和媒体资源相融,凸显品德课的价值取向,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本人在广东省“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培训活动”中承担展示任务,执教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战胜困难更快乐》,备课时,发现原教材设计仅仅停留在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层面的小困难,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创新丰富了原有教材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在课堂教学课件中融入了“女排精神” “长征精神”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等内容,注入红色基因,让学生感受到战胜困难不仅可以给个人、团体、社会带来快乐,还能让国家和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 “长征精神”乃至今天依然激励我们永葆初心、不断前进。在学生层面,学生们充分利用手机的“学习强国平台”APP,把“学习强国平台”丰富的思政资源引入课堂,以小组研讨的方式,筛选平台中的《党史》长征、解放战争、改革建设等相关的视频进行拓展学习,革命先辈们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引领着学生,课堂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充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媒体德育的量变到质变,以“个人 — —社会 — —国家”为课堂情感价值观轴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综观整个课堂,教材外辅助的手机变量成为传播主流思想的增量,教师课程的设计使学生从媒体接受者的维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将手机的“学习强国平台”APP研讨筛选的有效素材助力课堂学习;整个课堂以人的素质为核心,从受众和传播者的双维角度出发,培养未成年人在面对不良信息时的辨析与筛选能力,在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传递主流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对民族英雄的热爱,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量变到质变。二、媒介素养教育要“融”法治意识作为一线德育教师,要密切注意班级学生舆论在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变化,因势利导,正向引导,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在全媒体时代积极担当新使命,从受众和传播者双维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舆论支持。近期,班上有个爱画画的女孩子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发表自己的漫画作品。这样的新鲜事物在班上可是炸开了锅,闹得沸沸扬扬,成了班上的热点事件。例谈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路径广东广州市东山培正小学(510080)

 罗 笑管理89

 综合 综合 2021· ·2 2小学教学参考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机留言、点赞,有个别的孩子在微信用零花钱给该同学打赏、发红包,还有极个别捣蛋的小男孩子则在公众号的留言区写了一些诋毁的评价,甚至还有样学样,自己在朋友圈链接转发一些不良的漫画内容,一时间,班上风起云涌。学生们用手机发布图片和进行评论,已不自觉成为信息的制造和发布者。小学生对媒体营造的虚拟社会空间认知有限,以为现实的生活中违反法规法律才要负责任,而用手机在微信发布的言论是无人追究责任的。什么信息可发,什么信息不可发,这已成为一种媒体道德素养需求亟待解决。对于学生这一盲区,我觉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网络规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根据上述情况,我召开一个主题班会《我是媒体时代文明网络人》,以类似热点事件引发学生们思考:“我们需要对自己网络空间的行为负责吗?”问题一抛出,引发学生们的热议,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教师顺势引导班级分析近期出现转发不良信息链接的问题,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让学生明白,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微信、QQ、抖音等平台发布有关黄赌毒等链接是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接着,教师播放《媒体文明DO RE MI》的微课,让学生从受众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者的双维角度思考自己的网络言行;最后,共同讨论制定《媒体文明公约》,从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培养学生媒体舆论道德意识,使学生学会安全、文明上网,共同遵守《媒体文明公约》,形成初步的道德法治观念,从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课后,我还利用家长会的契机,与家庭教育结合,提倡家庭成员在日常使用媒体时共建“媒体文明家庭”,让学生参与制定的《媒体文明公约》从学校、伙伴、家庭三方面,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延伸,落实,使学生更好地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等媒体的良好习惯,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舆论参与观,树立网络规则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理性利用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为培养思想上合格、政治上可靠、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烙下思想印记。三、媒介素养教育要“融”民主意识我校通过开发互联网+校本课程(培正校史)教学、建立信息化环境下的素质教育物联网,微信公众号、APP、德育展播、红蓝学生电视台、电子屏宣传、电子班牌等新媒体,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全方位育人,培养善爱互助、正行乐道、善学自信、勤思端正的善正学子。尤其是在评优方面,更是注重利用智慧校园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开化环境,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凝聚人心,让各项评比有更多的民主性和监督性,使主流价值观引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融合新方式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吸引更多新生力量立下新的奋斗目标。如“最美南粤少年”的评选活动,影响大、级别高,是全校师生、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评优项目,我们主动结合省、市少工委的项目推动计划,结合学校大队部的相关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向家长和学生介绍相关活动的概况和程序。在班级微信群鼓励本班优秀的孩子准备材料,积极参与活动的评选;思品课、晨会、班会,组织集体观看红蓝电视台播放的优秀学生代表的事例,学习他们的优秀精神和品质,不断开发资源,提升孩子们向榜样学习的内动力。学生递交材料网上报名成功后,在班上召开班会进行手机上的民主投票,推选班级代表参加学校评选。学校大队部汇总各班所有代表,开始在全校范围进行投票,最终选出校级代表参加区、市级别评比的人选。围绕评选“最美南粤少年”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设置,其实就是利用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我们都是追梦人”飞进每个学生的脑海,引导自觉参与、相互启迪,让学生借助手机这一媒体工具参与进来、深入进来、运用起来,使学生在观点沟通、思想碰撞中提升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政治取向,让其学会多角度地审视评优投票活动和自身,使之对评比活动有初步的认识,让手机使用融合主流价值观,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独立判断能力,形成民主主体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进行民主投票与监督,学会理性利用手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从接触手机生活开始就引导他们养成积极的媒体评判和使用的能力,重视培养形成良好的媒体道德认知正确和使用媒体的良好习惯,以形成良好的媒体舆论观,立德铸魂,逐步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对提高全民的媒体道德事半功倍。结合学校德育课程从小学阶段开始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具依附和活力。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疏导不良言论,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筛选和发布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自我保护的网络安全意识的角度从小确立既要当一名理性的受众,也成为文明守法的媒体传播者的观念,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正面舆论,有利于增强学生建设网络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责编 韦淑红)管理90

篇四: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甏笃警鸳舱m 曲∞kgy文章编号:1006_.9860(2014)()4—0036—072014.4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7期小学生媒介素荠教胄课程内窖设计研穷马凤英,陈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木摘要: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媒介受众愈来愈趋于低龄化,小学生过早接触各种媒体资源,在网络环境中可能增长知识,同样也可能迷失自我。所以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设计应该包括:了解与认知媒体、如何使用媒体技术、如何选择媒体形式与资源、如何评价媒体形式与资源、如何培养对媒体的兴趣以及积极参与媒体的互动、努力创造媒体作品等。在此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批判意识、团队合作和努力创新的精神。为了让小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快乐成长,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是每一个媒介教育者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关键词: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 434文献标识码:A随着时代的来临,公民如果不能学会正确解读和对待媒介,就会很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尤其是“ 被媒体泡大” 的当代的小学生,由于缺乏对媒介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与媒介的接触过程当中、很容易相信媒介所传达的任何信息。所以,对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解决这个重要问题最直接并且也是有效的方法。如何开展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是关键问题。一、媒介环境下中国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在这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数字电视、高清数码相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电子产品把人们的生活点缀的色彩斑斓,而在这种数字媒体下,数字化办公、政府工作透明化、群众网络监督等已经成为现实;Q Q 、M sN 、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与快捷化。总之,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变得如此轻松与便捷。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不得不承认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包含了太多的暴力、诈骗、色情等内容的媒介信息;“ 宅” 一族的出现;部分新媒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对传统的文化以及伦理道德产生的巨大冲击;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络犯罪更是屡见不鲜。总之,数字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生活增添了色彩,同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当代的中国小学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数字媒体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条件丰厚而优越,学习的内容也更是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本研究以中国东北地区为采样点,对7—10岁的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确认当代小学生是如何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种类、时间、内容等状况。据调查显示,在家长制约和家庭作业的制约下,小学生使用媒介主要用于观看动画片和玩游戏,2小时以下的学生占绝大多数( 94.7%) 。而从选择媒体的方式来看,选择电脑( 76.7%) 的学生人数远远多于选择电视( 37.2%) 和手机( 3.4%) 的人数。从使用方式看,可以随意点播的电脑已经成为了小学生使用媒介的主流,因为电脑总是要比电视获取信息方便快捷,所以更多的小学生倾向于在电脑上看动画片。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小学生似乎对阅读书籍失去了往日的兴趣,除了在学校里阅读的一些必读书刊以外,学生很少能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对课外读物进行有效阅读( 19.7%) 。这样的一种媒介使用现状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隐患,调查中看出,小学生已经完全地接触了当下的信息世界,并且已经步人了互联网这个纷杂的环境中。数字时代下的媒体世界是异彩缤纷的,当然也+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公民教育视域的全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11YJ A880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万方数据

 2014.“ 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7期是纷乱复杂的,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需要正确的指引与教导,否则,整个媒介环境中所包含的欺骗、血腥、色情等负面内容都会对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团队期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小学生能够对身边的媒介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准确的认识,对媒介信息具备基本的获取、选择、评价、参与以及创造的能力。二、教程内容设计基本结构( 一) 课程内容构建理念1.全面提升学生规范化使用媒体的能力与意识经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与研究,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性成果。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已经基本对媒体有了简单的认知、使用媒体技能并且参与到媒体互动中。但是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与媒体互动中需要在家长或教师的监管之下进行,否则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将过多的时间沉迷于网络环境中,不会做到合理运用媒体。国内目前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是以融人式教育模式为主,教师和家长会提前预设媒体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会尽量避免让学生接触电视、手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处于身体和心里发育的低年级小学生此时会不自觉地对教师和家长“ 禁止” 的事物感兴趣,进而不仅没有正确认识媒体的功能与价值,反而部分低年级小学生会过度地沉迷于网络并且利用网络度过“ 快乐的时光” 、宣泄个人情绪等。这与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针对此现状,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重点应着重于如何引导学生对媒体有正确认知,认识媒体不仅仅是用来娱乐和游戏的,它还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基于此,培养学生参与媒体互动并利用媒体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2.保护小学生不受媒介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介于现代的小学生都成长于媒介环境中,成为“ 被媒体泡大” 的一代。媒介环境已成为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列的“ 第三课堂” 。尽管我们一直在规范媒体环境,但是目前媒体环境与媒体资源,对于具有较强好奇心、心智未成熟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是危险的。低年级小学生在接触媒介过程中会受到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引导的潜在危机。所以未来小学阶段媒介素养教育还肩负着保护小学生不受媒体负面因素影响的任务⋯。自媒介素养被我国引进以来,由于受到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实践于保护主义的范式。对于家长或Theo吖ofEducati o们ITechnoIogy理论与争鸣教师,提及媒介时,就会主观地将接触网络的学生与游戏、娱乐联系在一起,进而认为媒介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压抑式教育模式不但没有解决忧患,反而加剧了学生想要接触媒介的强烈欲望。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 时间的紧迫” ,只要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媒介,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通过借助媒介的娱乐功能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同时去愉悦自己。所以,本研究认为要想真正地起到保护低年级小学生免受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只有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在对媒体有全面正确的认知的前提下再开展保护,这样才会事半功倍。3.积极弘扬与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教育大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这类主张致力于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维护好媒介环境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经过对各个年级的低年级小学生访谈中,普遍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当代的小学生越来越忽视过去,尤其是对我国一些重要习俗和传统文化缺少了解和认识,如今学生似乎都在追逐时代的步伐,因而没有时间回顾我国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所以在这个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继续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强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努力建设灵活性强、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课程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国内依然没有较为统一的课程标准、规范化的课程形式以及系统的教师培训,所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大化。对于发达地区,由于学生自身接触媒介较早,那么这类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节奏相对较快。通过文献调查和分析,笔者了解到在发达地区,低年级小学生已经对媒介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基本能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恰当的媒体辅助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但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还没被足够地重视,实施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经调查,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媒介素养教育了解甚少。对此,此课程构建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区域性和与时俱进性等特点。(二)人物关系图通过问卷调查并与在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得到启发:此课程内容的构建是以一个小学生为主万方数据

 人公,以他和他身边的亲朋好友接触媒体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作为课程材料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所以第一环节就是梳理本课程内容中的人物关系情况。具体如图l 所示:鱼攘!竖。爿忘年交k小飞侠——≮l—堕一k一雠毋斜。r刁、伙鹩『;圆圆l2二! 坠! ! 一:.攀ti{辫衿}以,寸H 口H\胨擤、。互k{i琶筮圈1课程内容中的人物关系图( 三) 课程内容培养的能力目标和教学目标1996年美国各州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始大量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尽管如此,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众多媒介素养的定义,在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本课题研究中对媒介素养的概念界定如下: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选择、评价、参与和创造的能力【2l 。课程内容的能力目标主要是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确立的,具体确定了六个能力目标:( 1) 了解与认知媒体的能力;(2)使用媒体工具与技术的能力;(3)选择媒体工具与资源的能力;(4)评价媒体形式与资源的能力;(5)参与媒体互动的能力;(6)创造媒体作品的能力。基于课程内容的能力目标,设立了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作为辅助教学教师的参考。因为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资源比较少,针对不同地区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不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有地域性的差别。经调查,该校的老师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实施授课中,就需要一定的教学目标来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能力目标与教学目标具体对应关系,如表l 所示。(四)课程内容的设置廖哲勋教授针对中小学课程提出: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某些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 【31本研究设计教程的内容是“ 走进媒介世界——媒介素养50讲” 。以小学生“ 小哲哲” 为中心,以他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为题材,小哲哲接触媒体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让小学生深切感受到小哲哲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同时,也引发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应设置了“ 50讲” 课程内容。每一讲的题目如下页表2所示。“ 媒介素养”“ 课程内容表1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程内容的能力目标和教学目标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目标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目标能够通过举例说出哪些是媒体能够说出身边常用的媒体了解与认知媒 能简单描述出媒体发展至今经历的不同阶段体的能力能够说出新媒体的形式、特点与功能能够说出新媒体的形式以及其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异同之处具有利用媒体检索信息与资源的意识熟练掌握不同媒体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与技巧使用媒体技术的能力能够说出不同媒体的用途能够说出不同媒体在使用时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能够举例描述过渡沉迷于媒体环境中带来的危害,如“ 宅现象” 的危害、“ 网络成瘾” 的危害等具有合理安排使用媒体时间的意识和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资源,具有筛选有价值媒体信息的能力与意识具有根据任务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媒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选择媒体形式 能够正确判断媒体信息中具有价值引导功能的部与资源的能力分,并筛选出哪些是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能够了解不同媒体的表现形式,提高对美的欣赏水平与美学鉴赏能力面对不同形式的媒体产品,能够根据个人审美需求选择相应的媒体产品正确看待媒体世界中的虚拟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自我认知能够认识到媒体呈现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性与差异性评价媒体形式对于公众人物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不盲目追随与模仿与资源的能力能够批判性地识读与理解媒体呈现的信息,不盲目接收或盲目否定能够认识到媒体是跨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工具正确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媒体产品,认识到文化多元性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意识到个体在媒介环境中拥有知情权与传播权能够合乎道德规范地使用个体的传播权利参与媒体互动在参与媒体互动中能够自我保护,如保护自己的信的能力息安全、慎重交友、防止网络诈骗等在参与媒体互动中能够做到尊重他人,如尊重他人的知识版权、肖像权等了解并践行媒介生活中的文明礼仪以及道德规范能够认识到媒体产品背后蕴含着宣传与加工的成分了解不同的媒介产品的创作与生成过程能够独立或与其他同伴合作完成简单地的媒体产品创造媒体作品 的创作的能力在与同伴协同完成媒体产品创作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通过自主创作媒体产品了解基本的媒介组织与运行模式万方数据

 201£..“ 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27r期表2课程内容题目第3讲:友” “ 老朋友”“ 新朋第l 讲:媒体一点通 第2讲:媒体变、变、变第6讲:网络来帮我第9讲:我们都是摄影师第4讲:妙用手机第5讲:天气我先知第7讲:小平板大智第8讲:手机任我行慧第l O 讲:生活小助 第11讲:媒体功能大比 第l 2讲:今天你手拼“ 宅” 了吗?第1 3讲:时间切割 第14讲:虚拟世界也精 第15讲:智慧...

篇五: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务 研 究Professional Studiey33一、 研究背景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自 1933年在英国发端以来, 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者们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全面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为奋斗目标。

 在由小学、 中学、 大学构成的学校教育体系中, 小学和中学因其教育对象正处在心智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使得在这两个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对于这一点,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非常认同, 而且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努力实现。①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

 自 2000年以来, 笔者在北京亲身参与了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发现在中国大陆现有的教育体系内, 在大学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远比在中小学容易。

 这一方面是因为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大学教师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较小,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 大学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动力和能力都强于中小学教师。

 与大学教育不同,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 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 长期以来,一切以应付考试为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开辟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抑或只是在现有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都非常困难。

 2003年笔者在参与编写高中《语文》 教改选修课教材《新闻传媒素养》 的过程中, 曾与多位中小学教师接触, 他们在了解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后都认为, 除非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被列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考察范围, 否则, 媒介素养课程很难在现有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内取得一席之地。二、 校本课程开发与媒介素养教育我国政府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情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 1999年和 2001年分别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开启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根据这两个文件, 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对调整和改革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结构、 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0 0 1年 9月,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全国 38个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实施,《方案》 中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 16%~20%”, 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但其具体内容可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 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可以分散安排, 也可以集中安排”。

 根据《方案》 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新课程体系中学校能够自主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时数②如下表所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可自主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时数年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周总课数(节)2626303030303434345. 25. 266666. 86. 86. 8这一举措为我国中小学创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北京市宣武区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从 20 0 1年起就开始了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 截至 20 0 4年 1月 辖区内有 38所小学开设了文化、 艺术、 欣赏、 体育、 健康、 生活、 科学等 10大类涉及 47个学科的校本课程。2005年 9月 , 全国几乎所有地区的义务教育起始年级都开始实验新课程。③笔者在了解到这一动向后, 不由得想到是否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 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三、 黑芝麻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实验1. 黑芝麻小学校本课程概况。截至 2007年, 学校共设 1~6年级, 30个教学班, 学生总数 907人, 教职员工 89人。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黑芝麻胡同小学积极响应, 于 200 6~20 0 7学年编制了《黑芝麻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并先后为一、 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手工创意课》, 为四年级学生开设了《美术与京剧文化创意课》, 为五年级学生开设了《经贸知识渗透创意课》。2008年 5月 , 笔者在与黑芝麻小学的接触中, 了解到该校开展校本课程的情况, 在向杜军校长介绍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相关内容后, 于 2008年 6月 4日以该校 5年级某班为对象, 进行了题为《悠游媒介间》 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课后杜校长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一致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非常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愿意提供——以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为例学校自主安排时数(节)张    洁  毛东颖  徐万佳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媒介素养M e d ia - u sin g   A b ility

 业 务 研 究Professional Studiey34一切帮助共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2. 黑芝麻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验方案。经过紧张筹备, 2008年 9月 笔者与黑芝麻胡同小学正式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的实验, 实验方案主要内容如下。第一, 根据笔者前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经验以及黑芝麻小学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 选定五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一方面是因为五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有更丰富的媒介接触经验, 在心智上能够更好的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另一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尚未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在课程安排上有更大自由度。第二, 在确定实验对象后, 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理论、 课程设计理论及《黑芝麻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笔者起草了《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课程纲要》。

 详细介绍了开发该课程的背景, 并对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评价办法进行了界定。

 其中, 本实验课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媒体, 并对媒体如何依附于经济、 政治、社会与文化有所了解; 同时对大众媒体文化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 能够从不同的观点收集信息、 寻找证据藉以思考和分析, 并掌握各种媒体的使用技能,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 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 我们又将这一目标分解为:

 了解媒体信息内容与各种表意符号的特性; 思辨媒体再现, 了解现实世界、 媒介世界与脑中世界的区别与联系; 反思受众的意义; 分析媒体组织; 影响和近用媒体五个具体目标。《课程纲要》 对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内涵进行了层层递进的论述。第三, 根据黑芝麻小学整体的教学安排及课程目标, 我们把课程内容化解为 15课时的具体内容, 每一课时的内容与课程目标形成对应关系。第四, 本实验课采用班级授课制, 每课时 40分钟。

 上课前要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准备教案、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验用具及学生课后巩固学习单。

 以第一课“导论” 为例, 教案主要包括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课后总结等内容, 多媒体课件为穿插多段视音频案例的幻灯片, 课后我们为学生准备了题为《我是小小观察员》 的学习单。第五, 课程的准备和讲授由笔者及其他4名受过培训的传媒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

 每位讲师都要负责至少一次课件的准备和不少于 8课时的讲授。

 授课过程中, 有专人负责观察、 记录每位讲师的授课表现及学生反应。

 这种多元参与不但利于传媒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学习, 而且有利于我们探索不同授课风格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黑芝麻小学安排班主任老师随堂听课并作课堂记录, 这不仅确保了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 也为我们提供了从小学教育专业视角出发的宝贵意见。第六, 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及其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所有实验课在安装了多台摄像机的多媒体实验室中进行, 每一次课都进行全程录像, 这不仅极大方便了我们反复、 深入地研究教学过程, 也为丰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资料库做出了贡献。第七, 所有实验参与人员在每次课程实施前后, 都对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 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期结束后, 教学人员与黑芝麻小学的相关教研人员举行媒介素养实验课反思研讨会, 全面考察和审视实验过程并对实验效果进行定性评估。第八, 除定性评估外, 为了精确测量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进行了两方面设计:

 一是对黑芝麻小学五年级的五个教学班进行分组。

 其中四个班为实验班, 按照课程进度, 每周每班 1课时, 用 15周完成所有教学内容; 剩下一个班为对比班, 本学期不向该班同学讲授媒介素养课程。二是实验课开始前, 用问卷调查法对五年级全体同学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测量, 学期结束后再用问卷调查结合观察、访谈等方法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同学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测量及比较, 以确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3. 黑芝麻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实施进度。按照实验方案的周密部署和精心准备, 本次实验从20 0 8年 9月 22日正式开始实施, 到 12月 29日结束。

 实验时间为每周一上午 8∶ 40到下午 2∶ 30, 截至笔者写稿时,已经顺利进行了两次。仔细回顾这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得以实现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 是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 为媒介素养教育尽早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打开了大门。

 如果没有这些改革措施为前提, 媒介素养教育还将在我国中小学的大门外徘徊。

 另一方面, 在笔者与众多中小学的接触中发现, 在国家下放课程设置的权力之后, 校长或学校管理层的决策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课程能够走进课堂, 最终是由校长决定的。

 事实上, 20 0 8年 5~6月间, 笔者曾先后在北京、 深圳、 西安的多所中小学中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的试讲活动, 但是只有黑芝麻小学的校长非常认可和欢迎这门课程, 继而与我们深入探讨了开展合作的具体内容。

 在实验过程中, 黑芝麻小学的管理层除了积极提供各种物质及人力资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外, 还积极提供建议意见, 以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因此, 可以说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为媒介素养教育打开了大门, 校长成为了这扇大门的把关人。

 对媒介素养教育来说, 先取得中小学校长的理解和认识, 将成为下一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能否迅速推广的关键。此外, 本次实验仍在进行中, 实验中的收获、 体会以及学生学习的最终效果, 仍有待后续研究深入探讨。

 □注释:①参见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新华出版社, 2002年1月 。②按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20%计算。③ 《课程改革:

 坚定不移持续推进》,《中国教育报》, 20 0 7年3月 13日。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室)(本文编辑:

 张玉)媒介素养M e d ia - u sin g   A b ility

篇六: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传播视野下的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数字传播已经深入到人们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 也成为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工具。

 数字传播的主要媒介包括网络和电视, 学生主要借助这些工具观察社会, 了解社会。

 传统学校教育常常认为学生接触网络和电视后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盲目忽视和排斥对学生有益的网络和电视信息。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生活从数字传播视野出发, 对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并以具体的一堂课为例归纳总结了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传播;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媒体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将数字传播成为每个社会个体必须面对的生活课题。

 从数字传播的视野出发, 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所探讨的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前提条件, 确立探究式媒介素养教育后, 结合数字传播与现代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对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目标及由课程目标确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探讨, 最后以具体的课堂设计为例, 研究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课程设置。

 一、 数字环境下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领域或数字传播的信息中选择和确立课堂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模拟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发现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等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1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 由被动接受性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学生通过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获取媒介素养基本技能, 对接触的信息形成独特的见解, 正确描述和解释某些社会热点现象, 并将媒介素养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 对不良媒介内容做出批判性分析, 自觉远离不良媒介带来的恶劣影

 1姚休, 莫红娟.电视媒体与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视听纵横, 2009, 22(1):

 30—31.

 响。

 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对数字传播信息的探究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基于小学生善于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性格特征, 探究式学习方式利用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好奇心理, 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事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促使学生根据判断新闻信息的真实程度, 正确认识人与媒介的关系。

 探究式学习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从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间衔接、 获得平时无法获得的知识体验入手。2首先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其次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对以前所获知识进行有效衔接, 最后获得传统接受式学习所没有的课堂体验。

 表 1 为媒介素养课程中探究式学习课程内容的设计。

 表 1 数字环境下的初中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式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探究式提问 学习特点 对媒介素养概念的探究 媒介是什么?请举出五种以上你身边的媒介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了解媒介素养概念对媒介现象的探究 携带方便, 便于阅读但无法声情并茂的新闻媒介是什么?

 主持人在虚拟演播室不可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你参加过那些媒介传播活动?学生通过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实践相结合来解决问题 对数字媒介专业知识的探究 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

 学生通过对课本和动画软件的学习来解决专业问题。

 对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媒介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描述一个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广告, 你认为广告内容是负面的吗, 你觉得广告所要表达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 恰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等方

 2王泽, 张舒予. 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课程为个案 [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30(10):

 39—40.

 意思是什么?

 你错过了观看一场比赛的时间, 如果想了解比赛情况应该选择哪种媒体最为合适, 为什么?

 你观看过哪些动画片, 你认为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区别 在哪?

 式, 使教学联系到实际。

 解决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对于媒介的疑问, 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

 由表 1 可知, 探究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有以下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教师结构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材料, 对学生提出探究式问题, 让学生通过教师所收集的数据和视频进行概括, 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答案。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 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要锻炼学生处理信息, 分析和评价信息内容的能力。

 其次, 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指导。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 学生要自己寻找回答问题的方法和问题答案,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确保学生能够解决问题。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 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知识的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因为知识和能力的有限, 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时, 应选择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目标 1. 发展小学生对于数字传播内容的思考意识。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字传播媒介内容。

 数字传播的信息是媒体传播体制运转的呈现, 是经济、 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相互影响的体现。3学生要在对媒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数字传播技术或传播媒介, 发现对自己有帮助和对社会有意义的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包括知识认知和能力培养, 对学生进行

 3 [1] 颜岩.走向批判的媒体文化研究—凯尔纳媒体文化理论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1(5):

 98—99.

 媒介素养教育能促使学生正确的、 客观的、 理性的面对多且复杂的信息, 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过滤, 运用能力有效地处理信息, 获得信息的真正用意和好处。4 2. 建立小学生对媒介批判的反应模式。

 媒介素养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批判媒介的能力, 区别媒介信息与真实社会, 避免盲目相信和采纳媒介信息, 科学对待媒介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判性分析媒介作用的教育时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教会学生在这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中求同存异。

 3. 提高小学生对不良媒介信息的免疫力。

 当今社会媒介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 一些不入流的媒体播报的低级趣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媒介素养, 这些不良信息一旦被学生所追捧和喜爱, 会扭曲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要着重列举负面信息带来的严重后果, 提高学生对不良媒介信息的免疫力。

 4. 有效地利用数字传播的内容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字传播技术和流程的学习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确切了解到数字传播内容对社会和自身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利用数字传播技术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数字传播的流程、 手段和用途, 最终实现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

 三、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 通过对上文的归纳和总结, 媒介素养课程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加深学生对数字传播方式的认识。

 数字传播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手段, 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形态, 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提高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

 数字传播与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一样, 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更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活习惯。

 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媒介正在重新构建人类的生活方式, 因此, 在媒介素养课程设计过程中, 加深学生对数字传播方式的认识至关重要。

 4蔺艳茹, 王清, 施勇.北美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分析及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3(2):26—27.

 2. 提高学生判别数字传播信息内容的是非能力。

 数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不是客观、 科学的还原客观世界, 媒体工作者在描述事件时往往会掺杂个人情感,以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为导向, 因此数字媒介传播的内容往往是社会事件与编剧虚构出来的, 数字媒体的传播内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了解事件真相的传统思维方式。

 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 应让学生了解产生媒介信息的数字媒体运行机制,让学生熟悉信息呈现的原因及过程, 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3. 能够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的商业化倾向。

 媒介是人类意识的载体, 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 所有的媒介产物都含有特殊的价值观, 可能代表着某个阶级和集团的利益, 媒介对政治和社会事件上的报道与炒作对人们的思想有着重要影响力。5当今社会, 一些娱乐媒体为谋取高额利润成为某些商业品牌的代言人, 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信息往往掺杂着商业色彩。

 娱乐节目为了迎合大众欣赏口味, 在决定节目的质量和周期时经常重复播出电视节目, 以获得广告支持和高收视率。

 媒介素养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大部分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大多是媒体工作人员进行美化处理后的产物。

 4. 促使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外在包装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媒介传播工具, 比如网络、 电视或手机等都有独特的信息传播的方式, 掌握各种媒介信息传播方式能够深入了解媒体运作流程。

 不同的媒介工具采用不同方法组织同一个素材, 最后的形式和态度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 学生应在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 知晓不同媒介所运用到的不同美学形式与传播方式, 解读媒介信息所讲的真正目。

 进而进一步利用媒介素养知识来表达自我, 发现自身价值。

 四、 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实例 1. 活动目的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探究式学习活动。

 制作网络视频让学生了解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 掌握防范网络成瘾的基本常识, 提高学

 5德弗勒, 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诸论[M].第五版.杜力平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0.16—17.

 生自我保护能力, 远离网络游戏对自身的侵害, 提高学生的网络游戏防范意识和社会道德素养。

 2. 活动设计 课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及希望了解的有关问题。

 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 通过课堂讨论、 观看电影和网络搜索资源等授课方式解决课堂问题, 最终以小组的学习结果展示形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

 3. 活动准备 确立几个学生熟悉背景的探究式问题, 组织学生自由分组, 选择课题进行交流。

 4. 活动过程 具体活动过程见表 2.

 表 2 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堂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课 前 调 查引出问题 你知道那些网络游戏, 以及它们的名字?

 思考之后回 答问题

 讨论一:

 网络 游 戏 有哪些? 有的同学知道的多, 有的同学知道的少,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网络游戏。

 小组讨论, 反馈, 交流, 评价教师和学生播放网络游戏代表性图片和名称 讨论二:

 网络 成 瘾 的危害? 刚才几位同学为我们展示了 几款大家比较熟悉和热衷的网络游戏。

 大家都知道网络游戏成瘾不好, 那么它的危害到底有哪些呢?

 指导学生观看新闻、 文章和图片, 提问:

 1. 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成瘾前后有什么变化?

 观看教师播放的网 络新闻 报道和图片。

 小组协作:

 讨论、 交流、 评析放映准备好的新闻报导视频, 文章和图片。

  5. 数字环境下开展学生媒介素养课程需注意的问题 (1)

 学生敏感心理及学习特点 小学生接触的媒介以电视、 手机和网络为主。

 学生好奇心较强,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对媒介传播信息缺少理性的批判, 容易受媒介引导。

 学生一般情况下在学校和家庭受到管束, 产生逆反心理, 偷偷接触媒介, 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走入欺骗误区, 因此, 对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进行探究式教学, 列举实例应具有针对性, 比如围绕广告和网络游戏等主题内容。

 (2)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条件 在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容易理论丰富, 缺乏实践缺乏, 要想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电视和网络媒体的运行机制, 应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 学校应与媒介运营商, 比如电视台、 网络公司取得联系, 进行协商, 说服电视台和网络公司的定期安排学生参观或到派遣有经验的职员到学校进行媒介素养讲座。

 (3)

 注重探究性情境的创设 学习情境是丰富多样的, 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有的学习情景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式学习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对学生增加对社会进行认识和理解有推动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将媒介素养知识变成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态度和情感上得到体验和提升。

 因此, 课程在情境方面应该注重探究性学习情境的创设, 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 解决问题、 形成评价, 提高媒介素养水平。

 (4)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

 视频播放软件、 音乐播放器、 专业后台管理教学平台、 多媒体编辑软件等。

 制作流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精品课程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绿色通道。

 媒介素养课...

篇七: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The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理 论与争鸣2015.4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39期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问题与路径 *李树培(华东师范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摘要: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因媒介文化的勃兴而愈发显得重要。如今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都在探索各自的发展路径。该文梳理了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历经10多年发展之后的现状与成就,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探讨与把握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与方向。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学科课程融入;儿童媒介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1]。如今的媒介化社会改变了儿童的童年生活状态,幼儿园儿童迷恋平板游戏患上颈椎病、小学生模仿灰太狼剧情烧伤同伴等抓人眼球的新闻屡屡出现,儿童如何更好地生存于媒介化社会这一现实问题即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式确立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电影等大众媒介之于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忧虑,其标志就是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等人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的发表。经过80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许多欧美国家已经初步普及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其重要作用和价值,都在探索各自的发展路径。1997年中国社科院卜卫女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标志着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研究术语和领域正式进入我国学者视野。十余年间,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意在梳理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成就,分析成就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探讨与把握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和方向,在现有教育情势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开辟可能的现实空间。一、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素描儿童的身心皆处于不成熟状态,而现在媒介与儿童生活的关联日趋紧密,因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得到更多关注。近几年来,大量高校研究者承担了相关的课题研究,不少中小学在进行相关的课程实验,很多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在学科课程教学或者课外活动中进行相关探索。概括而言,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以下类别。1.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的课程实验目前,我国相对成规模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大多由高校研究者推动,研究者团队到中小学进行教师培训或者亲自向学生授课。其中,发表成果或媒体报道较多的主要有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以及定福庄二小的合作、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与夏衍中学等学校的合作、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与永康大司巷小学的合作。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合作进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验研究。经过几个阶段的实验,开发出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分为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奇妙的声音之旅、影像魔术师、动漫梦工厂* 本文系全国教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EHA120369)的部分成果。文章编号:1006—9860(2015)04—0020—06

 21The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理 论 与 争 鸣2015.4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39期等主题。2009年开始,夏衍中学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开展媒介素养课,设置广播电视新闻、编导、编剧、摄影摄像等16个专题,每周二下午开设两节媒介素养课。浙江传媒学院老师上两个班的课,夏衍中学老师听课之后上另两个班的课[2]。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与永康大司巷小学于2008年合作开展实验,以小学高年级儿童为实施对象构建出独立课程体系,共10个主题,分别是我和媒介、认识媒介、动画片伴我成长、慧眼识漫画、广告大侦探、认识电视剧、理解新闻、漫谈综艺节目、上网去冲浪、媒介与成长[3]。 2.区域师资培训一些区域认识到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基础,在教师培训中开始关注和引入媒介素养内容,如2010年,广东中山第一期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班开班,浙江省儿童媒介识读教育种子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其中,中山市第一期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专项培训班已经开班,分为通识面授、应用实践、交流展示三个阶段,第一期已培训40人(其培训目标为400人),由王天德为首席专家的课程组进行课程引领,以后该市有可能以此模式、并在此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的新模式进行教育[4]。 3.学校教师开展的课程实践一些教师或单凭自己的兴趣和积累,或基于兴趣借助外界的专业力量,开设了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比如教育媒体上提及的有上海市三女中教育剧场、江湾某初中“电视剧狗血剧情鉴别”选修课、上海中学东校的“流言是如何终结的”等拓展类课程。单个教师或少数几位教师开设的上述课程大大丰富了现有的课程体系,拓展了与这些课程“相遇”的学生的视野,但遗憾与困难之处在于这些精彩灵动的课程如何有更多的受众和知晓面,资源如何能够共享。上海华东师大松江实验高级中学在近两年创建媒介素养创新实验室的过程中,努力探索面向全校学生的“短课程,长作业”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目前18位教师创建了18门4到6学时的短课时,供所有学生选修[5]。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前述个别老师面向个别班级开课的课程不足问题,基本上使得所有学生有机会熟悉和了解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即媒介选择、媒介批判与媒介应用。4.电影课电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媒介形式,一些老师基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敏感,自发地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电影课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批评与鉴赏能力,如成都的夏昆老师在自己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持续推行电影鉴赏,出版了《教室里的电影院》一书[6]。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是雷祯孝先生倡导发起的电影课实验,分为三部曲。第一部曲“整部好片周周看”,把电影课排进课程表,作为校本课程。第二部曲“学科电影课对课”,对应各个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科学、生物、地理等课本的每一课,配置一包相关的电影资源。第三部曲“交响课程新时代”,把各种主题的资源汇聚,形成领袖课程、财富课程、青春课程、感恩课程等,可供学生、学校、家庭自由选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万部电影”,成为课程新时代的口号[7]。 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廓清如前所述,我国许多研究者与一线教师都在自觉进行契合时代发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探索,形成了富有生机和成效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态势。但是,细细推究,这些看似繁盛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背后隐含着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改善的问题。1.教师主体相对缺席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发起者来看,除了新闻传播与教育技术领域的高校研究者之外,某些区域的教育管理者和学校教师也开始对此敏感并感兴趣,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显得缺席。尽管也有教师自发开设相关媒介素养课程,但相对庞大的教师队伍来说显得非常微小,而且处于教师的经验探索阶段。尽管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经存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但还缺乏理性自觉和专业引领。在媒介素养教育探索中相对比较系统和成熟的当属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实践,比如前文所提及的三个合作实践例子,合作模式都是研究者负责制定计划、开发课程内容、实施实验教学、组织阶段研讨、进行师资培训,学校教师提供协助、参与研讨,然后进行模仿教学。这种合作方式能够保证教师把握和领略媒介素养教育的精髓和样态,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矮化了教师的主体性,把教师置于仰望、模仿和追随的角色,教师成了“拷贝不走样”游戏中的被动传声筒,教师对于学生媒介经验的谙熟与教师自身的媒介思考和体验等宝贵资源湮灭于研究者强势周延的框架设计之中。教师与研究者之间这种实施与设计截然分离的不对等角色关系,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追求独立思考和批判解读的精神、崇尚问题解决和对话教学的方式显得不相匹配。教师如果在儿童媒介素养课程设计中主体性缺失,很难想象能够在实施过程中良好地

 22The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理 论与争鸣2015.4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39期运思、与学生共同展开深度媒介思考与探究,尤其是在研究者撤离之后。2.儿童探究空间有限目前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除了部分教师开发的主题或课程之外,主要是高校研究者与中小学校以单独开课的实验方式合作展开,如前所述的合作案例中大都开发出了各自的课程框架与体系,囊括了从报纸、电视、动漫到网络等各种媒介主题。笔者考察已经单独开课的课程实验样本,其课程内容侧重于分门别类的媒介知识普及,相对缺少关于知识建构的反省,批判性思维这样的高层次媒介素养目标显得虚弱。另外,笔者在前期调研时发现,普遍存在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误解,以为信息科技课程或者学校的摄影社团、动漫社团就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部或者核心,偏重于媒介技术的掌握和操练,儿童的批判性思维等重要目标未受关注。在实施方式上,强调单独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已有媒介经验和关切的媒介问题,没有充分融入现有的学科课程,没有以彰显儿童批判性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儿童主题探究方式实施。当前的研究取向对儿童的媒介体验、思考与探究不够重视,尚未把握更切合当今社会现实的媒介素养教育之解放与赋权取向。3.媒介素养核心有所偏离有些教育实践看似是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但实际上并未体现出媒介素养之核心。这种偏离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很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将媒介技术看作中立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教学辅助手段,未能意识到媒介本身所代表的文化样式,关于媒介本身的探索欠缺,偏离了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其实,网络、手机和其他当代媒介技术既是调节和表征世界的新方式,也是新的交流方式。儿童在校外接触这些媒介技术时不仅把其视作技术,更视作文化样式。正如意大利学者Umberto Eco所言,“关于媒介的教育是运用媒介技术进行教育的必要前提”[8]。如果我们想运用网络或游戏或者其他数字媒介进行教学,我们需要让学生有能力理解和评鉴这些媒介。其次,仅仅关注媒介内容,未关注到媒介形式与技术。正如电影课倡导者雷祯孝所言,“电影课”这一校本课程确实弥补了课堂和书本的不足,活化了书本的内容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审美取向,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用优秀电影这种媒介形式和资源来熏陶儿童品性和传递文明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但这还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如果想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能仅停留于对电影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包括对媒介内容的批判分析与解读,还包括对媒介组织的运作机制、媒介生产的认识与理解,让儿童能够理解、解释或者如果必要的话来挑战弥漫于其生活中的各种媒介;也让其有能力生产自己的媒介作品,成为媒介文化的主动参与者而非简单的消费者。因此,电影课如果想更加关涉媒介素养要素,那么在分析电影文本内容、鉴赏电影内容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之外,还需要分析电影所使用的视觉和口头语言以及这些语言对世界的表征,研究生产电影的公司或媒介组织,研究他们如何到达目标受众等。即使在借鉴电影的内容维度上,也不是简单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规范,更不是一味迎合儿童的喜好,而是需要借助电影让儿童关照和思考现实生活本身,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精神高地。再次,有些媒介素养活动过于偏重媒介技术的掌握与操练。当然,对媒介技术的近用与掌握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之一,但是不应因此而弱化或忽略媒介批判等要素。如果认为儿童所做的事情与媒介技术有关,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这可能是一种误解。儿童可能只是在机械地、脱离情境地使用技术,并没有对技术使用中的主题内容设计安排以及展开过程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可能更没有对自己日常媒介使用与交往进行自我评价与理性审视,而这些正是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因此,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供一种批判性的概念框架,而这是只关注技术的媒介教育活动所缺乏的。4.资源整合与机构推动明显不足纵观西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要么在国家层面有强大的政策支撑,要么有雄厚的非盈利组织等民间力量的互动与推进,才使得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有益助力。如前所述,我国来自民间力量与学术界人士主动开展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也不少,对于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念普及、理论澄清与实践摸索都功不可没。但是,目前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散落各处,而且力量相对薄弱,各自的理论诉求、内容框架、资源素材自成体系,未能达到资源与智识的共享与互通,其关于儿童素养教育的理论探询亦未得到基础教育界足够的回应。何况,我国的权力结构属于集中型,这种自上而下

 23The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理 论 与 争 鸣2015.4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39期的结构也有其益处,能够做到单凭个人力量和民间团体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必纠结或执迷于西方国家广为接受的自下而上的草根式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模式,我们可以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让各级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相得益彰。三、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寻梳理了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况和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思考优化与改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路径。我国...

篇八: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eD e sig na n dIm p le m e n to fP u p ilsM ed iaL ite r a c yC u r r ic u lu m一一B a sedo nth eP u d o n gN e wA r e a , S u n sh in eS a n L inP r im a r yS c h o o lA D isserta tio nS u b m itte df o rth eD e g r e eo fM a sterC a n d id a te:

 T ia n Q in q inS u p e r v iso r :

 L iS h u n b a oB a oX ia n q in gC o lle g eo fM a th em a tics& S cien ceS h a n g h a iN o r m a lU n iv er sity ,S h a n g h a i,C h in aM a r c h2 0 12

 摘要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 各种各样的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媒介素养同时也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如何培养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教育界关注。

 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刻不容缓, 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但是我们又知道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 所以本人认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一门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 所以如何编写出一门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所以基于此课题, 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 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及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 梳理后本人理清楚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和要素, 并且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的现状也有了清楚的认识。

 并且因为此课程的设计是基于活动的,所以本人又对关于活动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 梳理后本人理清了活动理论的起源及活动理论的内容和要素。

 其次, 为了确定该课程的目标, 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一、 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 二、 9 - 12岁的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三、 媒介素养要素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详细了解后, 最终确定了该课程的目标:

 学会使用媒介工具( 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使用); 培养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理解能力; 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最后, 在确定了本课程的目标后, 我们根据课程目标编写出了该课程的课程框架, 该课程框架分为四个模块, 共16个课时。

 然后我们根据课程框架, 编写出每个课时的内容, 在编写完课程后, 我们在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实施了该课程, 通过实施, 我们对该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 并对该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本文的最后, 本人对该研究进行了反思, 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最后的展望。关键词:

 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活动的课程设计小学生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

 F irstly ,b yr e a d in galo to fr e f e r e n c e sth a t th e sta tu sq u oo fd o m estic a n df o reig nm e salitera cyed u ca tio nc o m b in ga n d th e m e d ialitera cy c o n c e p tsa n d elem en tsco m b in g . a f ter rea d in gI clea rm a n a g e m e mc o n c e p tsa n delem en ts o fm e d ialitera cy ,a n da lso u n d er sta n d th esta tu s o fm e d ialitera cya th o m e a n da b r o a d . A n db e ca u se th ed e sig no f th isc o u r s e is a ctiv ity —ba sed , S OI c o m b e d th eth eo r yth a t rela ted tocu r r icu lu md esig n ,th enI k n o wth eo rig ino fth ea ctiv ityth eo r ya n dSth e c o n te n t a n delem en ts o fa ctiv ity th eo r y . S eco n d ly ,ino r d e rto d eter m in e th eo bjectiveso f th eco u r se, Istu d iedf r o mth ef o llo w in gth reea sp e cts:

 O n e , P u d o n gN e wA rea ,S u n sh in eS a n L inp r im a r ysch o o lp u p ilsm e d ialitera cysta tu sq u o ; T w o , 9 - 12y ea rso ldstu d en tslea rn in gch a ra cteristics; T h ree, th ec o n c e p tsa n dp rin cip leso fm e d ialitera cye le m e m sa n d m e d ialitera cy ed u ca tio n . u ltim a telyI d e te r m in e th eo bjectiveo f th e co u rseb yd eta iledu n d er sta n d in go fth ese th reea sp ects:

 L ea rnto u s em e d iato o ls( m a in lyth e u s eo f th eco m p u ter); C u ltu reo n th ea bilityo f th e ch o ice a n du n d er sta n d in go f m e d iain tb tx n a tio n ; d ev elo pcritica l a w a r e n e ss o fm e d iain f o rm a tio n . F in a lly ,a f terd eter m in eth eg o a lo fth isco u rse, a cco rd in gto th e cu r r icu lu mg o a ls, w ew rite o u t o fth e c o u r s ecu rricu lu n l f r a m ew o r k , th efra m ew orko f th e c o u r s e is d iv id ed in to f o u rm o d u le s, a¨

 to ta l o f 16 h o u r s. T h e na c c o r d in gto th e cu r r icu lu mf r a m e w o r k ,w ew rite o u t th ec o n te n t o f e a c h lesso n . A f ter w e f in ishw ritin gth e curriculum , w e im p le m e n tth ecurriculum inP u d o n gN e wA r e a , S u n sh in e S a n L inP r im a r y S c h 0 0 1. T h r o u g hth eim p lem en ta tio no f th ec u r r ic u lu m , w e ref lect th e im p le m e n ta tio n p r o cess, a n de v a lu a teth eef f ect o fth eim p lem en ta tio no fth ecurriculum .A tth e e n do fth isa rticle, Iref lect th estud y,sum m arizeth e resu lts o fth isstu d y ,th ein n o v a tio no fth isstu d y ,th esh o r tco m in g so fth isstu d ya n dth ef in a l o u tlo o k .K e y w o r d s:

 M e d ia L ite r a cy ,M e d iaL ite r a c yE d u c a tio n ,a c tiv ity - b a se dcu r r icu lu md esig n , P u p ilsT y p e :

 A p p lica tio nR e se a r c h

 目录摘要……………………………………………………. . IA B S T R A C T . ……………. …………. ………………………:

 【I图表索引…………………………………………………V I第一章绪论………………………………………………. 11. 1研究背景……………………………………………. 11.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3研究方法……………………………………………. 21. 4 论文框架和内容………………………………………. 3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 . 42. 1媒介素养的概念界定……………………………………4~2. 2媒介素养相关概念辨析…………………………………. 62. 3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62. 4 基于活动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 9第三章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目标的确定…………………………123. 1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 123. 2 9 - 12岁的小学生学习特征分析……………………………163. 3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 173. 4 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目标的确定…………………………. 22第四章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244 . 1课程设计框架………………………………………. . 244 . 2课程设计……………………………………………25第五章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实施………………………………315. 1课程实施方案………………………………………. . 315. 2课程实施过程及其反思…………………………………31IV

 5. 3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37第六章总结与展望…………………………………………4 46. 1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 4 46.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46. 3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4 46 . 4 展望………………………………………………. . 4 5致谢……………………………………………………. 4 6参考文献:

 ………………………………………………. 4 8附录一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51附录二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后测问卷…………………………. . 53附录三关于小学生媒介素颜课程实施效果的访谈提纲………………. 55攻读硕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6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57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属声明……………………………………. 57V

 图表索引图目录图2. 1活动系统中六个要素的关系…………………………………………图3. 1家里拥有以上物品的情况…………………………………………。图3. 2小学生接触图书杂志、 电脑和电视的情况………………………. .图3. 3小学生接触媒介的地点……………………………………………。图3. 4 小学生知道的软件情况………………………………………………图3. 5小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图3. 6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图5. 1活动一…………………………………………………………………图5. 2活动二………………………………………………………………. .图5. 3活动三…………………………………………………………………图5. 4 小学生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表目录表2. 1媒介素养和媒体素养的区别…………………………………………表2. 2活动系统中的六个要素………………………………………………表3- 1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表4 . 1课程框架……………………………………………………………. .表牛2第4 课时数字故事……………………………………………………. 25表4 . 3第10 课时知识擂台赛…………………………………………………27表4 . 4 第11课时图片故事会…………………………………………………29表5. 1第3课时文件小当家……………………………………………………31表5. 2电视或者电脑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影响程度………………………一3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 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社会在发展, 人类在进步,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 然而在各个时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在不断的学习, 或是通过自身的生活和生产的实践来学习,或是通过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来学习, 人们的学习在不断的进步, 学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从结绳记事, 到文字、 纸张的出现, 再到电话、 电影、 电视、 互联网、 计算机的出现。

 正是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成为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所以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依赖于媒介, 媒介在为我们生活带来娱乐的同时, 也为我们带来了知识, 观念和时尚, 并且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它不仅是成年人工作、 学习、 生活、 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青少年成长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 在现代, 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来源便是媒介和学校, 如果学校是人们接受的正式教育的话, 那么媒介便是通过日常信息传播在一切领域对人们产生影响的非正式教育。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占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那我们就要对媒介本身和其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的性质有一个本质的认识, 这也是媒介素养活动的重要目标。

 从媒介素养的角度来看, 媒介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如果我们没有合理的使刚这些资源, 我们就会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弱者, 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不仅在学术界有着深入的研究, 并且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家从提高信息时代国民素质的战略出发, 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中小学和大学的正规课程中。

 在我国, 随着社会信息的高度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并且不少学者在从事着媒介素养的研究。所以, 媒介信息无处不在, 像空气一样包围在我们的周围, 谁也不可能置身其外, 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与信息隔绝的状态下, 会是什么样子的。

 大量的信息来自于各种媒介的传播, 客观事物本身就存在着复杂性, 再加上一些媒体人的观念和利益是渗透, 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媒介信息, 变得更加的复杂, 真伪难辨。

 但是人们又离不开信息, 所以我们必须在信息时代中生存, 有效的利用信息,】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辨别和拒绝不良的信息, 而身处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新一代人更是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以便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1. 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媒介素养的文献和相关书籍, 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各个年龄段的媒介素养现状的研究, 例如关于某某市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研究等。

 或者是关于大学生、 中学生或者小学生媒介素养策略研究, 而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研究的却很少, 所以本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并编写出一门独立的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 并在编写完后能够进行实施, 并且在实施后, 总结经验和不足, 以为后面的相关的研究提供经验和依据。

 并且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对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贡献:1、 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并且通过梳理和总结以为本研究编写的课程提供相关的依据和经验。2、 编写出一门独立的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

 本研究结合我国媒介教育发展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 并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并编写出专门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3、 为以后的媒介素养课程的编写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编写好的课程进行了实施。

 跟踪实施的全过程, 并在课程实施完后, 对编写的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希望能够把教学第一线的实验研究验证, 为以后媒介素养课程的编写者作为一个参考。1. 3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网络文献资源( 包括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 通过使用各种文献工具, 自己获得了大量的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的文章,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后, 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自己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相关的理论体系。

 二是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书籍, 通过阅读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这些书籍, 使自己在参与设计媒介素养课程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问卷调查法:

 在此课程编写之前, 我们对上海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三年级的4 3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为我们确定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提供了很大帮助。

 后期在课程实施后, 我们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测量课程的实施效果。访谈法:

 在课程编写的前后我们分别对上海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和实施这门课程的老师进行了访谈, 课程编写前, 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9 —12岁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课程编写后, 通过与学生和老师的交谈, 我们了解到了这门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及这门课程在编写上存在的不足及其需要改进的地方。1. 4论文框架和内容第一章为绪论, 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研究, 本章在结合国内外的对媒介素养的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媒介素养的概念, 并且对国内外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梳理。

 并且由于本文是基于活动设计的课程, 所以最后是基于活动设计理论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为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目标的确定, 本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基于9 一12岁小学生的学习特征。

 二、 基于对媒介素养要素的分析。三、 基于对浦东新区民办小学的走访, 最后综合这三个方面以确定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目标。第四章为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设计, 在基于第三章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本章主要对媒介素养课程的设计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框架的设计, 第二部分为各个课时的详细设计。第五章为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实施, ...

篇九: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与实施--基于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的案例姓名:田琴琴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指导教师:李顺宝;鲍贤清201203

 摘要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媒介素养同时也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如何培养成长在这个时代的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教育界关注。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刻不容缓,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但是我们又知道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所以本人认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N 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所以如何编写出-fl 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所以基于此课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及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梳理后本人理清楚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并且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的现状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并且因为此课程的设计是基于活动的,所以本人又对关于活动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梳理后本人理清了活动理论的起源及活动理论的内容和要素。其次,为了确定该课程的目标,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一、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二、9-12岁的小学生的学习特征;三、媒介素养要素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详细了解后,最终确定了该课程的目标:学会使用媒介工具( 主要是对计算机的使用) ;培养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和理解能力;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最后,在确定了本课程的目标后,我们根据课程目标编写出了该课程的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分为四个模块,共16个课时。然后我们根据课程框架,编写出每个课时的内容,在编写完课程后,我们在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实施了该课程,通过实施,我们对该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并对该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本文的最后,本人对该研究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最后的展望。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活动的课程设计小学生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ABSTRACTIn such anageof advancedi nform ati on, a vari etyof m edi a have becom eal li ntegralpart ofpeopl e’ S l i ves,m edi a l i teracyi s al so essenti alto everyone’ Sbasi cl i teracy, howto cul ti vate thegrow thi n thi sdayandageofpupi l sm edi al i teracyhasbecom ei ncreasi ngl y subj ectto thecom m uni tyand the educati on sector concern.Som edi al i teracy trai ni ngofpri m aryschool students i s anurgent need,and howtotrai npupi l sm edi al i teracyal so has a l ot ofw aysand m eans.But w e al so knowthat schooli s thepupi l sto l earn thei m portant bases,SOIⅡ1i 11l 【the m ost di rect and m ost effecti veof the m ethod i s to have apri m aryschool m edi al i teracy courses,SOhowto w ri te thesubj ectof an onpupi l sm edi al i teracycurri cul umi s aw orthy study,SObased on thi ssubj ect, w econduct thefol l ow i ngstudi es:Fi rstl y, by readi nga l ot of references that the statusquoof dom esti c andforei gnm edi al i teracy educati oncom bi ngand the m edi al i teracy concepts and el em entscom bi ng.after readi ngI cl ear m anagem ent conceptsand el em ents of m edi al i teracy,and al s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 edi al i teracyat hom e and abroad.And because thedesi gn ofthi s coursei s acti vi ty—based,SOI com bed the theory thatrel atedtocurri cul umdesi gn, thenI knowtheori gi nof theacti vi ty theoryand S the content andel em ents of acti vi ty theory.Secondl y, i norderto determ i ne theobj ecti vesof thecourse,Istudi ed fromthefol l ow i ngthreeaspects:O ne,PudongN ewArea, Sunshi neSanLi npri m aryschool pupi l sm edi al i teracystatusquo;Tw o,9-12yearsol d studentsl earni ng characteri sti cs;Three,the conceptsandpri nci pl esof m edi al i teracyel em entsand m edi al i teracy educati on.ul ti m atel yI determ i ne theobj ecti veof the coursebydetai l edunderstandi ngof these threeaspects:Learnto usem edi atool s(m ai nl ythe useof thecom puter);Cul tureon theabi l i tyof the choi ce andunderstandi ngof m edi ai ntbnnati on;devel opcri ti cal aw areness of m edi ai nform ati on.Fi nal l y, afterdeterm i nethegoalof thi sCO urSe,accordi ngto the curri cul umgoal s,w ew ri te out of the coursecurriculumfram ew ork,thefram ew ork of the CO UrSe i s di vi ded i nto fourm odul es,a¨

 total of16 hours.Thenaccordi ngto the curri cul umf ram ew ork, w ew ri te out thecontent of each l esson.After w e fi ni shw ri ti ngthe curri cul um ,w e i m pl em entthecurri cul umi nPudongN ewArea, Sunshi ne SanLi nPri m ary Sch001.Throughthei m pl em entati onofthe curri cul um ,w erefl ectthei m pl em entati on process,andeval uate the effect of thei m pl em entati onof the curri cul um .At the endof thi sarti cl e,Irefl ect thestudy, sum m ari zethe resul ts of thi sstudy,the i nnovati on of thi sstudy, theshortcom i ngsof thi sstudyandthe fi nal outl ook.Keyw ords:M edi aLi teracy, M edi aLi teracyEducati on, acti vi ty-basedcurri cul umdesi gn,Pupi l sType:Appl i cati onResearch

 图表索引图目录图2.1活动系统中六个要素的关系⋯⋯⋯⋯⋯⋯⋯⋯⋯⋯⋯⋯⋯⋯⋯⋯⋯11图3.1家里拥有以上物品的情况⋯⋯⋯⋯⋯⋯⋯⋯⋯⋯⋯⋯⋯⋯⋯⋯⋯..13图3.2小学生接触图书杂志、电脑和电视的情况⋯⋯⋯⋯⋯⋯⋯⋯⋯⋯..13图3.3小学生接触媒介的地点⋯⋯⋯⋯⋯⋯⋯⋯⋯⋯⋯⋯⋯⋯⋯⋯⋯⋯..13图3.4小学生知道的软件情况⋯⋯⋯⋯⋯⋯⋯⋯⋯⋯⋯⋯⋯⋯⋯⋯⋯⋯⋯14图3.5小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1s图3.6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16图5.1活动一⋯⋯⋯⋯⋯⋯⋯⋯⋯⋯⋯⋯⋯⋯⋯⋯⋯⋯⋯⋯⋯⋯⋯⋯⋯⋯33图5—2活动二⋯⋯⋯⋯⋯⋯⋯⋯⋯⋯⋯⋯⋯⋯⋯⋯⋯⋯⋯⋯⋯⋯⋯⋯⋯..34图5.3活动三⋯⋯⋯⋯⋯⋯⋯⋯⋯⋯⋯⋯⋯⋯⋯⋯⋯⋯⋯⋯⋯⋯⋯⋯⋯⋯34图5.4小学生对真假信息的辨别⋯⋯⋯⋯⋯⋯⋯⋯⋯⋯⋯⋯⋯⋯⋯⋯⋯⋯38表目录表2.1媒介素养和媒体素养的区别⋯⋯⋯⋯⋯⋯⋯⋯⋯⋯⋯⋯⋯⋯⋯⋯⋯.6表2.2活动系统中的六个要素⋯⋯⋯⋯⋯⋯⋯⋯⋯⋯⋯⋯⋯⋯⋯⋯⋯⋯。10表3-1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 ⋯ ⋯ ⋯ ⋯ ⋯ ⋯ ⋯ ⋯ ⋯ ⋯ ⋯ ⋯ ⋯ ⋯ ⋯ 16表4.1课程框架⋯⋯⋯⋯⋯⋯⋯⋯⋯⋯⋯⋯⋯⋯⋯⋯⋯⋯⋯⋯⋯⋯⋯⋯..24表乒2第4课时数字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25表4.3第10课时知识擂台赛⋯ ⋯ ⋯ ⋯ ⋯ ⋯ ⋯ ⋯ ⋯ ⋯ ⋯ ⋯ ⋯ ⋯ ⋯ ⋯ ⋯ ⋯ ⋯ 27表4.4第11课时图片故事会⋯ ⋯ ⋯ ⋯ ⋯ ⋯ ⋯ ⋯ ⋯ ⋯ ⋯ ⋯ ⋯ ⋯ ⋯ ⋯ ⋯ ⋯ ⋯ 29表5.1第3课时文件小当家⋯⋯⋯⋯⋯⋯⋯⋯⋯⋯⋯⋯⋯⋯⋯⋯⋯⋯⋯..31表5.2电视或者电脑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影响程度⋯⋯⋯⋯⋯⋯⋯⋯⋯一3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然而在各个时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在不断的学习,或是通过自身的生活和生产的实践来学习,或是通过知识的交流与传播来学习,人们的学习在不断的进步,学习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纸张的出现,再到电话、电影、电视、互联网、计算机的出现。正是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成为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所以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依赖于媒介,媒介在为我们生活带来娱乐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知识,观念和时尚,并且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是成年人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青少年成长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现代,人们获取知识的两大来源便是媒介和学校,如果学校是人们接受的正式教育的话,那么媒介便是通过日常信息传播在一切领域对人们产生影响的非正式教育。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占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我们就要对媒介本身和其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的性质有一个本质的认识,这也是媒介素养活动的重要目标。从媒介素养的角度来看,媒介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没有合理的使刚这些资源,我们就会成为这个信息时代的弱者,所以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不仅在学术界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家从提高信息时代国民素质的战略出发,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中小学和大学的正规课程中。在我国,随着社会信息的高度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且不少学者在从事着媒介素养的研究。所以,媒介信息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包围在我们的周围,谁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与信息隔绝的状态下,会是什么样子的。大量的信息来自于各种媒介的传播,客观事物本身就存在着复杂性,再加上一些媒体人的观念和利益是渗透,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媒介信息,变得更加的复杂,真伪难辨。但是人们又离不开信息,所以我们必须在信息时代中生存,有效的利用信息,】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辨别和拒绝不良的信息,而身处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新一代人更是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以便在这个信息时代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媒介素养的文献和相关书籍,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我国媒介素养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得知我国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各个年龄段的媒介素养现状的研究,例如关于某某市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研究等。或者是关于大学生、中学生或者小学生媒介素养策略研究,而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研究的却很少,所以本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并编写出一门独立的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并在编写完后能够进行实施,并且在实施后,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为后面的相关的研究提供经验和依据。并且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对以下几方面做出一些贡献:1、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且通过梳理和总结以为本研究编写的课程提供相关的依据和经验。2、编写出一门独立的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本研究结合我国媒介教育发展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并编写出专门关于小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3、为以后的媒介素养课程的编写提供参考。本研究对编写好的课程进行了实施。跟踪实施的全过程,并在课程实施完后,对编写的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希望能够把教学第一线的实验研究验证,为以后媒介素养课程的编写者作为一个参考。1.3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本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网络文献资源( 包括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 ,通过使用各种文献工具,自己获得了大量的关于中小学媒介素养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后,再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自己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相关的理论体系。二是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书籍,通过阅读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这些书籍,使自己在参与设计媒介素养课程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问卷调查法:在此课程编写之前,我们对上海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三年级的43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为我们确定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提供了很大帮助。后期在课程实施后,我们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测量课程的实施效果。访谈法:在课程编写的前后我们分别对上海浦东新区阳光三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和实施这门课程的老师进行了访谈,课程编写前,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9-12岁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课程编写后,通过与学生和老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了这门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及这门课程在编写上存在的不足及其需要改进的地方。1.4论文框架和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研究,本章在结合国内外的对媒介素养的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并且对国内外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且由于本文是基于活动设计的课程,所以最后是基于活动设计理论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为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目标的确定,本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基于9-12岁小学生的学习特征。二、基于对媒介素养要素的分析。三、基于对浦东新区民办小学的走访,最后综合这三个方面以确定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目标。第四章为小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设计,在基于第三章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本章主要对媒介素养课程的设...

推荐访问:小学生媒介素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素养 媒介 小学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