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5篇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L规范•实效•创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随着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改革的 启动,学校体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研究 L规范•实效•创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设计随着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 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更加凸显 , 体
育课堂教学在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地位
更加明显 。
体育课堂改革如何落实 ? 基于
核心素养如何做好教学准备 ? 体育课堂教
学设计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 本文就将基
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
计进行交流 。一 、 做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规
范性教学设计形式可以多样 , 但必须遵循
基本的规律和要求 , 做好教学设计的规
范性 。
教学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
的 , 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 以促进学生
发展为旨归 。
所以做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事关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 - )
教学设计应遵循原则在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过程中 , 体
育教学设计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
体育课堂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
在准
备性原则中要研读现行课程标准 、 分析教
材 , 要了解学情 、 做好场地器材的相关准
备 , 要做好教学目标 、 课型确定 、 课时安
排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资源开发 、 教学
方法 、 课前反思等 。2.
学生全面发展性原则 。
基于核心素
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既要注重技能的学
习 、 运动能力的培养 , 还要注重健康行为
的培养 , 更要注重体育品德的养成 , 注重
学生全面发展 。3 .
循序渐进与适量性原则 。
体育教育
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体育发展的
基本规律与学生生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教
学 。
既不能拔苗助长 , 也不能随意降低难
度 、 低级重复 。4.
直观性与活动性原则 。
体育是以身
体运动为基本手段 , 身体的运动必须强调
活动与体验 , 动作的示范 、 讲解 、 展示要屈明 (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 400015 )对学生有帮助 。5 . 因材施教的原则 。
每一名学生都是
一个个体 , 有他的差异性 , 体育教师须基
于学生的实际差异进行分层分级的实施
教学,保障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 。( 二 )
教学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规范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 还必须做
到基本的要素要齐全 , 过程要合理 , 反思
要到位 , 重难点要明确 。1 •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学习目标 、 教
学内容 、 教学策略 、 教学评价与反思等 。2.
教学过程既可包括准备部分 、 基本
内容 、 结束部分 , 也可根据课堂教学的主
要环节进行设计,通常为 4 〜 6 个环节 , 如 ,
身体预热 、 导学激趣 、 技能学练 、 体能发
展 、 拓展提高 、 放松收课等 。3.
教学反思可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是否
准确 、 教学重点是否突出 、 教学难点是否
突破 、 学生主体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或是否
有效 、 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 采用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学生 、 教学资源
的选择是否恰当 、 教学观念是否还需更
新 、 问题与活动设计是否恰切或具有创新
性 、 对教学过程中临时出现的问题准备得
是否周全 、 对于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处理是
否合情合理 、 教学重难点是否明确等 。4 .
教学重点应依据现行课程标准 、 教
材 、 学情等确定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 出发点
是本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 。
教学难点应根
据教学的环境 , 学生的认知能力 、 理解能
力 、 接受能力确定重点突破的知识点或能
力点,研究的出发点是学生最容易困惑的 。二 、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有
效性( 一 )
要把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
本理念设计的出发点 :
学生 — — 知识能力起
点 、 已有经验 、 问题难点 — — 生本起点 。
设
计的归宿点 :
学生 — — 具有学科核心素养
的教学目标达成度 — — 实效发展 。( - )
要明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首先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 进
行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然后根据教材和
学情分析确定重难点 , 再根据重难点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 , 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 三 )
要明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
堂教学设计的要求1.
遵循现行课标 , 把握好依据 。
体育
与健康课程的本质是育体育人 , 学校体育
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 学校体育
要以参与活动为载体 。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
心素养是学科健身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
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逐步形
成的关键能力 、 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2.
体育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和
密度,提倡精讲多练 , 保障学生持续的运动
达到每节课 30 〜 35 分钟 。
同时要进行 10 分钟
左右的体能练习 。
体能练习应注意与主教
材相结合,注重学生练习兴趣的激发 。3 .
注重 “ 补偿性 ” 体能练习 , 将发展学
生健康体能与动作技能体能有机结合起
来 , 保证体能练习的运动强度和密度 , 强
化体能练习效果 。4.
关注学生体能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性
别差异 , 指导学生学会因时 、 因地制宜开
展体能练习 。5 .
健康行为应时时渗透于教学设计
中 , 如何做准备活动 、 如何在运动中进行
负荷调整 、 如何在学生中有效预防运动损
伤等都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课堂新生成
的健康教育进行渗透 , 也都可以时时贯穿
于健康行为的培养中 。6.
在设计中要时时关注体育品德的渗
透 。
体育品德不是缥缈的 , 它是实实在在
存在的 。
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 , 如 ,
在比赛中的团队 、 集体 、 大局意识 , 担当责2019
一
10
|
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
53
」 ~ 教学研疔任意识 , 敢于吃苦 , 输的抗挫能力 , 游戏中
的规则意识 、 合作意 识等都可以进行体育
品德的浸润与渗透 。7 .
做好分析 , 把握好目 标定位 , 学情
分析是起点 。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
进行学情分析 , 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兴趣
点 、 学 生的基本身体状况 、 运动技能掌握
的情 况等 。8 .
教材分析是基础 。
要分析教材的项
目特质 , 教材的定位是基础的还是重点
的 , 还是衔接的部分 ; 教材对学生的教学
价值 , 教材 项目技 能的重 难点等分析 。根 据以上分析确定本堂 课的重难点 ,
并根据重难点的突破与掌握进行目标定
位 。
在进 行目标 定位时 , 一定要基于 行为 、
条件与标准 , 做到目标清晰 、 明确 、 可操
作 、 可 检测 。
如, 体操: 手倒立学习 。
行为 :
主要 说明学 习者通过学习能做到 什么,如 ,“ 学 生能独立做手倒立 ” ; 条件 :
主要说
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 如 , “ 在
学生帮助下 ( 或靠墙 )
能够完成手倒立动
作 ” . 标准 :
指出行为的最低标准 , 如 , “ 手
倒立动作停留时间至少在 3 秒以上 ” 。
新和突破 , 从内容的选择 、 教学形式的变
化 、 教学活动的创设 、 教学策略的丰富 、
场地器材的调整 、 游戏与比赛规则的改变
等方面进行创新 。
创新的宗旨就是要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动起来和持续运动的能
力培养 , 要让学生体会成功 , 感受体育的
魅力 , 浸润体育的文化 。( - )
创新教学内容 , 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项目实际 , 体育教师应提倡运用
大单元 ( 或主题式 )
教学 , 高中实施模块
教学 , 根据模块或单元创新教学内容 , 找
准创新突破口 , 可从改变场地 、 器材 , 改变
比赛对象 、 规则变化 、 条件限制等方面进
行 。
如 , 排球项目 , 可基于排球项目的最大
兴趣点 — — 网上的 “ 你来我 往 ” 的特质 ,
可将网高降低 , 降低到大部分学生都可以
进行扣球拦网的高度 即可 , 同时变小场地( 或 增加 人数 )
, 垫球过网次数也可超过 3
次以上等 , 甚至初学者可将比赛排球变为
气排球进行等 , 让学生体会排球的快乐与
成功 。
当然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情
况 , 应及时调整游戏的规则 。( - )
丰富教 学方法 , 提 高教 学质量
体性 、 兴趣性 、 健身性 、 技能性 、 教育性相
融合的教学 , 多运用 游戏化 教学 。
如 , 技
巧 — — 前滚翻教学 , 以游戏比赛的方式
进行设计:第 1 个环节 , 抬 头望天 ( 活动肩
颈 , 为专项练习做准备 )
; 第 2 个环节 , 低头
往胯下望天 ( 活动腰腹为团身做准备 )
.
第 3 个环节 , 比一比蹲在体操垫一端谁先
坐在垫子另一端 ( 游戏比赛中学习前滚翻
技术动作 )
. 第 4 个环节 , 在垫子中间画 1
条直线 ( 或贴 1 条 前后的 直线 )
, 比一比谁
滚得又直又快 。
以上设计运用游戏比赛改
变了讲解 、 示范的注入式教学 , 学生学习
更有兴趣 。2.
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融入教
学 , 多 运用结构化与情境化 教学 , 尽量逐
渐提高到真实比赛的场景中 , 将教学内容
兴趣化 、 竞技游戏化 、 场地 器材创 新化 、
合作比 赛化 ; 将体育 游戏 、 民间体育项
目 、 新兴项目等融于教 学中 。3. 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 时空体 验活动
与身体锻 炼时间 , 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经
验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 .
应积极营造民主 、 和谐 、 宽松的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主要基于想 氛围 , 师生 、 生生互动性强 。
抓住特性 、 增三 、 拓展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创
新性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
让学生学什么 、 怎样帮他们学会 、 怎样知
道他们学会了 , 等等 ,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
设计考虑 , 让每名学生体会快乐与成功 。
强趣味 、 改变方式 、 创新思路 , 多用比赛 ,
让学生通过小学兴趣化 、 初中多样化 、 高中
专项化 , 到高中毕业能掌握 1~2 项运动技计 , 既要继承传统的好的做法 , 更要有创1 . 将训练性注入式的教学变为将主能 , 促使学生能打比赛 , 能坚持运动 。
©“ 海外传真 ” 栏目征稿通知为进一步拓展体育教育工作者的 视野 ,
提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实力 , 更好地了解及
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
经验 , 《 中国学校体育 》 杂志 “ 海外传真 ” 栏
目面向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者 , 省 、
市体育教研员 , 一线体育教师及研究生征
稿 。
我们欢迎与下列内容相关的稿件 :
一 、 征稿提纲1 •课程建设 :
国外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
的组成 , 与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有何区别 ;
国外学校体育的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情
况 ; 国外学校体育课程的理念 、 设置 、 支撑 、
特色等 。2 .
教学一线 :
国外学校体育课 堂的现
状 、 成效以及案例介绍与分析 , 对学生学习
的评价方式等 , 及对国内教育教学具有可借
鉴的方法和内容等 。3 .
管理制度 :
国外先进的教学 、 课外活
动的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等 。4 .
体育联动 :
学校 、 家庭与社区联动的
具体做法 , 对我国的启示等 。5 .
研究动态 :
国外学校体育教育方面的
研究或实践动态 、 应用 、 评介及社会影响等 。6 .
特色体育 :
国外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介
绍 、 实践成果 、 具体操作 。7 •异国风采 :
国外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
的工作环境 、 经历等 。8 .其他 :
对我国学校体育有借鉴和启示
的有关文章 。二 、 征 稿要求1 •稿件内容必须真实 ; 稿件中引用的资
料 、 史实 、 引语 、 数字 , 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
职务 、 职称 、 单位等均应准确无误 。
对于稿件
中岀现的专业术语 、 英文表述等 , 要注释 , 背
景资料应介绍 。2. 稿件要求前沿 、 原创 、 首发 , 可运用各
类科学研究方法 , 行文格式需符合 《 中国学
校体育 》 杂志规范 。
已发表在纸质期刊 ( 杂
志 、 报纸 )
或已经公布在网络上的文章请勿
再投 。
严禁抄袭 , 否则将严肃处理 。3 .
请将终稿稿件投至 《 中国学校体育 》
“ 采编平台 ” , 题目前务必注明 “ 海外传真 ”字样 。4 .
所有稿件要尽量配图进行说明 , 图片
内容要紧扣稿件主题 , 配图要精心编辑 , 插
入文章的相应位置 , 并将原图压缩后打包以
附件的形式同时上传平台 。
图片要求清晰 ,
色彩 、 亮度适中 , 图片中人物要着运动服 、
鞋 , 忌牛仔服 、 皮鞋 。注 :
1 .投稿平台 :
《 中国学校体育 》 编辑部
主页 ( 网址 :
http :〃 zgxt.chinajournal.
net.cn )
。
2. 如有疑问或需要与编辑部沟
通交流 , 欢迎拨打电话 。
联系电话 :
010-
66093831 。54 中禺乎桓传育|
2019
-
10
篇二: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运球急停急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篮球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复习让 90%以上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原地高低运球的动作技术,80%学生在行进间运球的基础上初步掌握运球急停急起时跨步急停的动作技术以及对球的控制。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内容分析 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急停急起运球上篮。本次课是第 2 次课,这些都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动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并且能够将这些基本技术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兴趣,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勇敢拼搏、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提示:说明本课堂可以落实哪个或哪些学科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教学重点 (一)
教学重点:跨步急停的动作要领以及急停时低运球
教学难点 (一)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对球的控制
学生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年龄都在 12—13 岁左右,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拥有自主发展空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篮球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欢,对初一年级学生来说,只有部分同学在小学已经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篮球技术动作,对于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掌握。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基础。虽然存在着个别运动技能的差异,但是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自学能力都比较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引导者,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促使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 策略 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分层作业题
个人反思
篇三: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6┆学校体音美 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 小学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教学研究施建艇
摘 要:近年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国际上各类教育机构的共同目标。小学体育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科目,在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还有与生活相贴近的实践教学。而且小学体育有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把握好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体育教学方案制定中,合理的划分单元,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的概念中指出,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文化,更要具备适应自我终身发展和符合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格和个人能力。这也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和教育区分开来,教师是教育者,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本文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准则,对小学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堂的缺点 在新课标改革之前,小学的体育课堂存在许多缺陷,由于小学体育不需要参加考试,所以很多学校并没有投放精力在体育这一科目上,这也导致了体育这一科目并不被学生与家长重视。很多学校都没有基本的体育设备和场所。更有甚者,体育教师是不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社会闲散人员,体育也逐渐变成,学生学习生活中无关紧要的一门学科。
二、体育课堂单元教学的优势 单元教学可以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堂内容,是一门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的必需途径。目前小学体育课堂的单元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单元化,教学制度单元化,教学目标单元化。单元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学习需要目标,教学同样需要目标。依据不同的内容去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能使教师的授课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一)教学内容单元化 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实践贴近,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合理的内容安排,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单元化可以将体育课堂的内容整理与细化,不仅可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丰富度,也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
(二)教学制度单元化 体育课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科目,没有合理的课堂管理制度,学生很容易将课堂变成游乐场所。因此,制定合理的课堂管理制度是必要的,这可以使体育课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体育课堂包括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模式,教学制度单元化可以使教学制度细化,然后合理分配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进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小学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关于教学内容单元化的教学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单元化的策略研究上,教师应当把目光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能力、以及体育拓展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相融合,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单元化。
例如,在进行浙教版小学体育二年级《队列队形》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队列队形内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中插入辨认方向的游戏。辨认方向的游戏在培养学生的方向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进行《123 看这里》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游戏双方的其中一方用手指定一个方向,另一方看向与之相反的方向。此游戏与体育教学关系不大,但是队列队形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方向感,这类游戏正好能够运用到地理及数学中的“东、西、南、北”方向知识,此类游戏可以达成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策略,也是实现体育教学单元化的途径之一。
(二)关于教学制度及目标单元化的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单元化教学的途径之一,是促进教学制度及目标的单元化。教学制度单元化既包括理论课堂的教学制度,也包括实践课堂的教学制度。教师应将教学制度细化,且能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
例如,在浙教版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整合教学,促进体育教学制度及目标的单元化。《体育与健康》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教授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技巧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比如,教学内容中的其中一项是向家人打电话求助,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上,教师同样可以沿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游戏。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背电话号码的竞赛,假设场景是学生遇到突发困难需要向家人和朋友求助,在这一场景下,电话号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背诵电话号码是考验学生记忆力以及提高学生在特殊场合对数字敏感程度的手段,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合理的安排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四、总结 体育课堂单元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课是多元化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创新型思维。在课堂中融入能够锻炼学生品行及意志的实践性内容,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教师应该时刻铭记,教书也要育人。
参考文献:
[1]田迷,刘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整合课程教学单元的设计探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95. (作者单位:宁波市惠贞书院)
篇四: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AO XUE YAN Jiu]基子体 t 岛健縻学科核〇•棄养的教 f 设0侯国民1 莫永华2(1•贫州宵教 f t 科学院,550081; 2.进州竹黔南州独山 i i 独山高级中学,558200)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 养成,通过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能够适应 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这样的顶 层设计需要以学校教育、课程实施作为载 体实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 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师先进的教学 理念和教学设计。脱离了基于核心素养的 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教育就是无根之 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体育 与健康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 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实践、健 康促进、体育精神3个维度,又将其细化为 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 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6个要素(其中运 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为核 心)。111聚焦于学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正 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一 、休 育 学 科 教 学 设 计 “五要 素”,是形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 有效途径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普通高中体育 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结合 学生情况,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 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是一堂向为变化视角,展开动作探索练习,并思 考其应用价值,避免探究活动的随意性和 无指向。(四)合作拓展创编,突出能力表现。合作拓展创编部分强调学生对已学内容 的能力展现和创造表达,关注点侧重于学 生对运动概念的认知、运动技术的观察、 两者间的组合运用及创编方案的执行等 能力,是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的必经之 路。在倒立平衡组合创编游戏中,学生能 否准确把握倒立平衡的本质(头部低于身课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设计主 要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 过 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和时间(含运动负荷)安排5个部分。下面 具体论述教学设计的这5个要素和体育与 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且有机地将 核心素养融人到教学设计上。(一)教学设计之教学目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弓丨领下的教 学目标必须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发现解决 问题的能力,要摒弃简单的知识和技能的 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 习的能力,注重知识的实际迁移应用,注 重与现实生活问题的结合;要侧重讲技术 到技能的转化,如,器械类教学要与日常 的保护技能结合运用,球类技术教学要与 实际运动结合,传统武术要与防身、健身 结合;尤其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价值观、 品德培养放在不可或缺的位置,通过预设 情境的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及核心 素养之外的学科其他素养。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教 学目标可按课堂的进度从这几方面进行 设置:使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重要 性及相关理论知识,并建立正确的技术动 作概念 > 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 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能初步应用;创编2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倒立平衡动作组 合,学生能否依据创编精确地展现动作, 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该环节需重点思考 和关注的。
©参考文献:[1] Seefeldt V.Haubenstricker J.Patterns,phases,or stages:An analytical model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mengtal movement.In Kelso JAS,Clark JE,editors.The deveop[ment of movement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New York:Wiley.1982:309-318.[2] 陈彩虹.赵琴.汪茂华.等.基于核素养的单元教 学设计 — 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 会综述[ 4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⑴ :121-128.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激 发学生顽强拼搏、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 形成团队协作、遵守规则的意识和正确的 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二)
教学设计之重难点教学设计重点不应放在技术动作的 学习上,而应放于技能在生活实践中的运 用上,技能和技术是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的重点,但更要将其与健康行为与体育品 德结合起来,应尽量将运动能力、健康行 为、体育品德都有效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教 学重难点可从以下2方面进行设置 :1. 技术的重难点。如 ,接球技术重 点:迎、引、持球;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再如,传球技术重点:传球力度和位置; 难点:发力顺序和手对球的控制〉。2. 达成教与学行为过程的重难点。
如,重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胆 尝试与创新;难点:学有兴趣,产生自主运 动兴趣。(三)
教学设计之教学内容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广泛,教材中的内容仅仅是体育学科的一部分,技术技能类教学是主线,后续的环节可以渗透非技 能 类 (价值观、情感、兴趣、习惯等)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要更直i*3]尚力沛.程传银.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单 元教学设计[」].体育学刊.2017 (3) :98_103.[4] 曾文婕.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 — 论学 习为本课程的目标转化原理[J].全球教育展望.2018(4) ,14-16.[5] 吴桥.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之关键一公里 — 模块 教学设计[」].中国学校体育.2018 (10) :28_29.[6] 赖晗梅.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素质评价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 2017 (S2) :1—5.[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 专项课题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E L A 180501): 2018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贫困地区初中 阶段留守儿童体制状况的体育教学干预研究" (项 目编号 :
JK18006)系列成果]2019 - 09 | CHINA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 2 3
观、更有效地融入情感、态度、体育品德 等体育精神。以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教 学内容可从以下2方面进行设置:1.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传、接配合缺一不可,培养协作精神,提 升安全意识。2. 教学竞赛。竞赛是技术学习的基本 目的,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竞赛办法 及规则设定,适时点评,让学生实现从技 术技能到非技术技能目标的升华。以教学竞赛 — 3攻2防、传球进网为 实施案例。通过有特殊规则限制,进行降低难度 (只可传球不可运球的、队员只能徒手状 态下进行跑位)的3攻2防教学竞赛,让学 生有意识地将传接球技术与跑位技术结 合起来,通过团队配合,完成传球进网。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传接球技术的实际运 用,激发学生顽强拼搏、敢于突破自我的 精神,形成团队协作、遵守规则的意识和 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四)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需遵循体育学 科教学的科学规律,如,运动技能形成规 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 变化规律、运用技能体验运动乐趣规律 等。教学过程的安排遵循以上规律,遵循 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 标以及学生、器材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 安排教学内容,借助灵活多变的形式和丰 富、有趣的手段,最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 标。“教”与 “学”作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教师活动”与 “学生活动”必然要承担 着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播种、生根 发芽、开花结果的重任。1.教学过程之“教师活动”。教师活 动呈现了教师为实现体育与健康学科核 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 方法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机智 (包括评价)、教态等。教态综合了一个教师的神情举止、仪 表风度、品格修养等。教师是学生眼中体 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依托的直接载体。
因此,新时期,具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教学研究素养是体育教师的为师之本。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应通过情境设 置 ,将技能与非技能(价值观、情感.兴 趣、习惯等)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并将有关 的技能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重视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 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思维点燃,在恰当 的教育时机融合体育学科知识创新应用。教学机智涵盖很多方面内容。教师要 有一双发现亮点的眼睛,不失时机地将鼓 励的评价语言送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将健 康行为的目标践行于无声处。2.教学过程之“学生活动”。教学设 计中的学生活动是核心,在设计时,不仅 应让学生学会技术技能,更多是教授学生 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能力的形成、核心 素养的养成才是关键。在21世纪,未来学 生的发展需要就是发现问题,并用合适的 学科知识甚至是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设计上,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整 个课堂的主人,要创造性地设计“学生活 动”,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乐 起来,最后养成一项或几项可以受益一生 的运动习惯。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贯穿整个教学 课堂,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以篮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为例,基本部分活动 安排为: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场景自主学 习、合作探究传接球技术动作一学生自学 模仿练习一根据目标导向,教师有目的、有 计划地安排多形式的传接球练习一学习效 果检验(单纯的传接技术检验)一技术应 用 (教学竞赛:3攻2防、传球进网)一最后 实现技能目标与非技能目标的升华。情境可设计为:从个人的技术教学到 实践运用,再到战术配合,由战术引申到 赛场团队的配合,由赛场团队的配合引申 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由开始的信任到合 作,由合作到共赢的社会人际效益。(五)教学设计之时间安排教学设计的时间安排是指各种教与 学活动在课中的时间分配。根据目标导向 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有效利用、合理 安排有限的40分钟,保证运动负荷指标在 合理的区间,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 任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重视时 间安排。二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 学设计案例《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学生应 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 品格及关键能力,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 计明确了方向。以下是体育学科三大学科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案例。(一〉充满情趣的“问题导向”式的体 育教学设计,促进运动能力提升以篮球传接球教学为例,利用所掌握 的篮球传接球技能,在比赛中,通过传、接 球配合,将球不停地转移、有目的地传递 给本方球员,不断地破坏对方的防守而获 得团队配合意识和成就感,最后通过团队 协作将球打进,获得妙不可言的乐趣,才 是养成这项运动习惯的根本。但如果按照 传统的“讲解、示范、训练、纠错、再练” 进行教学设计,会因过分地强调对技术动 作的学习,忽视了 “学以致用”的初心。这 种教学设计只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 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要提 运动习惯的养成及体育精神的传承了。“问题导向”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 设计就是让学生从生活(运动实践)需求 的设计开始,指导和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从 模仿的重复练习到“问题导向”的应用教 学 ,从被动的接收问题到主动的探索问 题,直到变成解答者的学习过程,最终达 到 “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达 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基 于 “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可 以通过创设运动情境、设计运动需求、探 究学习、检验成果等步骤达成。创设情境 问题就是依据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 容,选取学生熟悉的体育场景,以直观的 形式将教学目标展现在学生眼前,营造浓 郁的探究氛围。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创设 这一环节应当充分体现出体育学科的特 色,并针对学情的分析将枯燥的知识与问 题相联系,激活学生的技术动作记忆,并 内化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在 篮 球 “行24 i 个阒 # 私:俥 f 丨 2019 - 09
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学设计中,根 据学情分析,教师可以在此环节设计“如 何封堵路线” “抢断变向者运球的防守情 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式随机防守 情境” 3种 “问题导向”防守情境配合学生 进人下一步的探究学习。在组织“行进间 体前变向运球”练习时,教师有目的地在 练习的线路上、指定的标识范围内,安排 部分无球学生扮演防守者,教师根据练习 需要、难易程度指定“封堵” “抢断”的动 作。要求学生以所学技术动作先完成“封 堵”预设路线挑战,再 完 成 “抢断”预设 路线挑战,由易到难,让练习学生感受突 发的“威胁状况”,激发练习的兴趣,提升 练习的效果。根据技术动作的不断熟练, 最后安排更为贴近“实战”的 “互动式随 机防守情境”:人手一球,在指定区域内 运球,在保护自己运球不被别人破坏的同 时,尽可能地随机破坏周围练习学生的控 球,让学生从预设活动的“需求”中完成 教学预设目标。(二)构建充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共 同体”的教学设计,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健康行为”作为新时期体育学科三 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体育课深层次的、长 远的目标。其本质是改善健康状况、掌握 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提 高生存能力等。“健康行为”素养在教学 设计上不应被忽视,虽然有些学生会因非 身体健康原因,不主动参与运动,或对体 育有抵触情绪,或 存 在 “偏科”严重、上 课应付等因素,这就阻碍了体育课“健康 行为”素养的落实,更影响了学生身体素 质的发展及终身体育的形成。“学习共同 体”教学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以上存在的 问题。“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和助 学 者 (教师、专家、辅导者或家长甚至骨千 学生)构成的,以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 为载体的共同体。121在日本著名教育学者 佐藤学看来,这种共同体学习不是找出共 性,而是找出不同的个性以形成共同体,|31与 多数学校学情不谋而合。因此在构建“学 习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实 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组合,让各小组学生 为了共同...
篇五: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91April 2020(B)总第 491 期2020年4月(中)摘 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整体思维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教师和学生合作设计为主要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和优化的动态教学设计。其有利于克服当前教学设计的学生缺席性、目标形式性、内容零碎性、流程模式性等问题,具体操作步骤为:了解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需要、剖析学习者特征、设计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配备学习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策略、组织课堂管理、评价与反思教学。关键词 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建构主义Research on Uni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Core Litera-cy // Zhou HuiAbstract The unit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core literacy is adynamic teachingdesign based on the overall thinkingas a guide,tak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s the startingpoint, and the teacher- student cooperative design as the mainform, breaking the discipline boundaries, reorganizing and opti-mizing the content oftextbooks and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It isconducive to overcoming the problems of student absence, for-malityofgoals, fragmentarycontent, and process model ofcurrentteaching desig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steps are: understanding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alyzing the learning needs, analyz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learners, designing learning tasks creat-ing learning situations, equipping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ing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ies, organiz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evaluative and reflective teaching.Key words core literacy;unit teachingdesign;constructivism核心素养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潮流,是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借助单元设计的创造,撬动课堂转型。单元设计是“核心素养 - 课程标准 - 单元设计 - 学习评价”这一链环中处于关键地位,[1]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设计。然而,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避而不谈单元,采用课时设计,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探讨单元教学设计的意蕴、缘由和实现路径。1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意蕴厘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首先需阐明两个概念:单元和核心素养。以往学者对“单元”理解不一,本研究认为单元在形式上指根据所学内容在结构上的联系重新组成的大单元;在构成内容上,更多的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构成的经验单元,也包括以系统化的学科为基础构成的经验单元。素养的定义同样纷繁复杂,但对其包含的基本内容已达成共识,即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倾向、价值观的综合。[2] 基于此,本研究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认为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整体思维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教师和学生合作设计为主要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和优化的动态教学设计,具有整体关联性、师生合作性和动态发展性。其中,整体关联性指知识内容的整体性、教学安排的整体性、课时与课时的联系性;师生合作性指学生参与性、团队合作性。2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缘由当前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存在学生缺席性、目标形式性、内容零碎性、流程模式性等问题,而核心素养是整治教育乱象的有力思想武器,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整治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力”不是虚假的,不是应试的,而是真才实学的。[3]具言之,其优点如下:
(1)规范单元教学设计目标。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领域性和复杂性,[2] 对所有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具有导向作用,要求将三维目标化为一体,超越学科边界,实现不同情境之间的迁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2)整合单元教学内容。遵循整体性原则,强调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放到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去学习和理解,重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4] (3)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学生立场,让学生于“无声”处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摈弃形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回归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引发认知冲突,体验并思考学习内容,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5](4)灵活单元教学流程。教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调整课堂节奏与教学流程。3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单元教学设计的实现路径是进行建构主义的单元教学设计,将传统教案变成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案”,具体如下:3. 1 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并产生变化的过程,贯穿教学活动始终。[6]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同样需要遵循该原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周 慧(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20.04.021作者简介:周慧( 1994 —),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45
则,设计者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设计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是尊重学习单元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同时需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提出。其次,在目标编写时应采用整体性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避免传统教学目标分析过度抽象、细化、分散、单调的逻辑关系。另外,教师对所有学生所能达到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但学生也应学会学习,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学习兴趣确定适合个人的学习目标。3. 2 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需要教师或其他设计者用系统的方式找出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与目标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 [7] 。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前期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教学更好地开展。
[8]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确定学生的真实需要,其反映的是学习者的现状,包括已有经验、基础、知识结构、认识结构等与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确定学习需要时可按单元计划对具体需要进行排序,确定关键需要。3. 3 剖析学习者特征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是与学习者认知能力有关的因素,包括知识、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情绪、意志、兴趣、信念、性格、态度、价值观等。
[6]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并对其特征进行细致全面的剖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仅凭自己的知识经验从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推断其学习表现。3. 4 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所以教学设计者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学习任务进行精心设计。这要求教师从教材分析者转变为任务分析者,并据此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2)学习任务要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原教学目标所定义的内容;(3)设计非良构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不确定性中不断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5 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的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 [6] ,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能够促进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并在交流讨论中对知识或问题进行自主建构。素养强调学生需具备问题解决的关键品质,因此在建构主义指引下,创设单元教学设计的学习情境,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同时创设的学习情境应与教学目标的学习主题相符且与学习任务相融不能处于孤立状态。3. 6 配备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推动学习者解决问题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文字、图像、视频和各种从网络上直接获取的资源。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意识,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首先,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意义建构创造机会;其次,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觉、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能够在大量信息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资源避免信息污染;最后,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3. 7 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习任务完成的各种方式方法的总和。自主学习策略旨在通过运用多种学习活动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有意义建构,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在多种学习情境中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有利于学生完整性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等设计者在进行策略设计时,既要考虑知识内容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自主学习策略。3. 8 组织课堂管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首先,新型的课堂是一个个性化的课堂,学生采取自主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提供适时反馈;其次,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发挥协同的作用,设置协同学习小组,策划具体的规则与步骤,调查全体协同小组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员的学习积极性。3. 9 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根据相应的标准对人或物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结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评价首先需要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分析,因为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学生要具备反思意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其次,在评价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它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可能问题、了解教学的阶段性成果的有效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设计过程不断进行调整、改进,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得到完整的成长。参考文献[1]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3-25.[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3] 陈彩虹,赵琴,汪茂华,等.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 —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121-128.[4] 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2):23-31.[5] 张炳意.彰显学生主体: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意蕴与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2):52-54.[6]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7]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3.[8] 杨光.从教学设计角度谈学习需要的分析[J].新课程:教研,2010(6):107-108.编辑 张效瑞教改教法46
推荐访问: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素养 教学设计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