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10篇

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10篇

时间:2022-09-11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10篇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幼儿教育2017年11月59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邓翠云(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民族联合幼儿园吉林延边133202)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10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10篇

篇一: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教育 2017 年 11 月59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邓翠云(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民族联合幼儿园 吉林延边 133202)摘 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方位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人们的物质需求得以充分满足,核心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幼儿启蒙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创幼儿教育的全新格局,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指导孩子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广大幼儿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迎来幼儿园教学工作更加辉煌的明天。关键词:幼儿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 运用引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幼儿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幼儿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引导幼儿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优质完成阶段性的成长任务,为未来高阶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奠定下良好基础,真正体现出启蒙教育的最高价值。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多样,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同时出发,及时改善了幼儿教育局限性较大的现状,弥补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诸多不足,同时加快了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发展进程。一、转变教学思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影响,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十分落后,教学思路相对局限,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固化,过分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指导,使幼儿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严重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幼儿创新思维与想象思维的启发,在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幼儿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差。教师一度扼杀孩子的天性,使幼儿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幼儿只会成长为一个呆板、缺乏创新的个体,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对孩子未来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1] 。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起孩子的情感涟漪,使孩子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组织中班心理健康活动《画房子》,教师运用电脑向孩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贝贝是个画画超棒的孩子,他为月亮画了一片星空,为青蛙画了一个池塘,为小鸟画了一只鸟窝……他为朋友们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色彩鲜艳的画面,活泼生动的形象与优美的音乐,抒情的朗诵相互融合,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友爱的情感氛围,孩子被深深地感染了,与故事中的贝贝产生了情感共鸣,好像自己就是得到贝贝帮助的朋友,心中充满快乐。电脑动画的运用在幼儿身上成功的产生了移情作用,教师适时地提问:贝贝还没得到朋友的关心呢,我们怎么去关心他?孩子们跃跃欲试,各不相同的方法体现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友爱,更让我们看到了蕴含在他们心中的强烈的创新学习动机。二、幼儿智力培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传统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富有变化的学习情境,把幼儿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幼儿,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进行中班数学活动《图形娃娃找妈妈》时,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三角形和正方形,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将三角形、正方形的一个角用稍小点的图片遮盖住,以此让幼儿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还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了许多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品图片,同时摆放在同一张幻灯片内,让幼儿通过观察将其按形状分类。如果找对了就配以流畅、欢快、动听的音乐,找错了就配以低沉的音乐,幼儿通过视与听的结合,幼儿都会很认真地进行观察、比较。三、优化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针对相应教学科目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的日常教学中,针对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培养方向,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媒体。比如:在科学课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给幼儿们相应地创设一个立体化和多元化的听觉以及视觉空间,通过利用生动的画面或图形,加上悦耳的声音,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选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为了使儿童课堂教学保持良好的状态,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形式,相应的改变固定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如讲故事、游戏和表演活动等相关形式的教学,通过分析相应的教学形式,找出其优缺点,进而运用教学媒体,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故事的讲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故事主题和类型,采用电视媒体或光学投影媒体以技术将幼儿所讲故事内容进行画面性的配合,把事物的具体形态给呈现出来。可以根据图片让幼儿进行故事编撰,提高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四、营造游戏氛围在表演区,以往我们只为幼儿提供录音,让幼儿去表演。现在,我们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风格的歌曲、舞蹈、儿歌,让幼儿感受到了动作、音乐、节奏的和谐,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欢乐的过程[2] 。如幼儿在玩《化蝶》这一音乐游戏时,我们运用课件,将音乐的奇趣与角色的形象巧妙地融于一体,对平时难以描绘的蝴蝶飞舞场景有了鲜明直观的感知,表演时兴趣盎然,形象到位。在手工区,我们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多变的优势,帮助我们设置问题,取代了平白的语言表述。如泥工《可爱的蜗牛》,我们利用数码相机将蜗牛的制作步骤拍摄了下来,清晰地将操作流程步步展现在手工区的墙面上,孩子们对照着步骤图,一步一步认真地做着,少了罗嗦的说教,多了自主的探索,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化的特殊效能。结语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充分掌握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同时也使自身教育价值得到提升。参考文献[1]苗改萍.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03).[2]张冬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万方数据

篇二: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创新导报2014

 NO.36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 新 教 育科技创新导报2014

 NO.36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 新 教 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3经过幼儿园、 家长和小学等多方面共同培育幼儿的这个过程被称作是幼儿教育。

 但是, 在如今幼儿教育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主要体现在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而且对家长资源的利用时间考虑不长远。

 日常教学中家长只是被动地去配合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帮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缺少主动性, 这样就致使幼儿园对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地整合管理。

 所以, 必须合理巧妙利用家长资源才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家长资源, 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在瑞吉欧的教育体系中, 幼儿、 教师和家长三者都是 “主体” 。

 三者在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 团结互助、 友好合作等共同的活动中, 营造了自由表达、 通融理解、 开放民主的氛围。

 这是该教育体系获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方面。

 如何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首要的任务, 是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作为担负直接面对孩子教育和家长工作重任的班级老师, 应在日常工作中调动家长及家长有关的各方面的力量, 最大程度地提高教育效果,这也是值得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

 1 分析家长资源利用现状1.1 开发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幼儿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学资源就是家长资源, 而整体资源整合的开发过程被称为是幼儿教育。

 之所以说家长资源比较重要, 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甚至弥补了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做得不足的地方。

 幼儿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所以如果幼儿家长能够与幼儿教师积极主动的配合, 就能够使幼儿快速的成长和进步。

 但是, 现在的幼儿教育并没有把家长资源充分地开发和有效利用起来, 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及时整合, 减慢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所以, 幼儿园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要高度重视家长资源带给幼儿教育的推进作用。1.2 家长资源利用不足第一, 家长资源在幼儿教学中有它独特的优势。

 详细地说, 幼儿的家长资源有其他班家长资源和本班家长资源、 家长普通资源和独特资源、 隐性和显性的区别等。

 虽然整体上家长资源能够为幼儿园的教学提供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 但是家长资源在很多方面各不相同, 可能没有办法直接为幼儿教师所利用, 还有大部分家长资源必须经过巧妙的开发之后才能有计划地利用。

 在选择利用家长资源时幼儿教师往往都是对现有的家长资源进行运用, 例如, 在教孩子认识交通标记的课上, 为使教学内容更真实, 增强教学效果, 使孩子印象更深刻一些, 老师会请班级里面幼儿家长是交警的来帮助演示,从而很好地辅助幼儿教师开展教学, 这样就强化了幼儿认知交通标志的能力, 提升了幼儿对交警与交通的感性体验。

 不过, 这样却忽略了及时去开发新的家长资源。第二, 盲目地没有规划地去开发家长资源。

 如何及时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 那么必须要做的就是对幼儿家长资源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类, 并且建立各种家长资源的数据储备库。

 但是在真正需要利用家长资源的时候, 往往会因为幼儿家长对家长资源可有可无的认知而产生困难, 只能盲目地、 临时地寻找家长, 比如第二天就举行家长活动了, 上一天家长才被告知活动内容, 这样就导致家长和老师都特别匆忙, 在第二天的活动中家长资源预期应该产生的效果和目的就很难实现。最后, 幼儿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家长资源的利用。

 在平常幼儿教学中, 幼儿教师会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来给孩子讲授知识, 这种不重视孩子课后教学、 无法高效利用家长资源的教学方式, 势必会影响到幼儿教育。

 幼儿园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协作, 在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建立 “家长志愿者资源库” , 实现家长志愿者信息的全园共享, 使有限的志愿者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上面所论述的种种现状说明, 家长资源必须及时进行整合且高效利用, 才能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2 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2.1 高度重视家长资源当今社会幼儿教学的重要条件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要想提高幼儿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善于利用家长资源。

 首先, 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 坚决抓好落实, 高度重视。

 争取在每学年都严格制定利用家长资源的工作计划, 除此之外把教师对家长资源的利用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标准。

 其次, 把幼儿教师和家长都看作幼儿发展的主体。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上一起努力、 保持沟通、 互相尊重和信任, 进而完成幼儿教育的使命。

 最后, 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合作, 共同促进幼儿成长。2.2 建立家长资源数据库在教师每学年的教学计划中都应该体现对家长资源的利用, 并且有计划的实施,安排可以具体到学期、 学周、 甚至学日。

 为了做到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 将家长资源进行备注和统计是幼儿教师的首要工作内容, 并且可以将其编列成册或者在网络上建立健全的家长资源数据库, 其中应该包含家庭职业背景、 家庭关系结构、 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经济能力等各个方面。

 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 应该尽量做好和家长之间的有机互动, 尤其在的网络通讯比较普遍的今天, 教师可以与家长通过网络通讯及时取得联系, 与此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家长与教师交流群, 家长可以随时与幼儿教师沟通提出意见和建议, 而教师则可以把这些建议当作教学经验, 对于家长的疑问老师也能够及时地说明和解释, 减少了误解。

 这样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有效的家长资源安排在日常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中了, 进而做到随时随地利用家长资源。2.3 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由于家长资源是幼儿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理所应当是幼儿园不可推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才是重点。

 首先在幼儿园的网站上或者是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群里面上传一些有关科学育儿的知识。

 然后是定期举办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讲座, 并且讲座完毕后, 解答家长们提出的不同的问题。2.4 激发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因不同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 素质和工试析幼儿教育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家长资源青格勒巴雅尔(内蒙古赤峰市克旗经棚蒙古族幼儿园

 内蒙古赤峰

 025350)摘 要:

 伴随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进步 , 幼儿家长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宽泛, 使其对幼儿教育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共同设计和规划, 主动与老师参与其中进行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强。

 也就是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都开始特别重视幼儿教育, 而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又离不开教育中对家长资源的高效利用。

 该文通过了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家长资源和幼儿教育之间的联系, 来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高效地利用家长资源的方法、 实现途径以及形式, 从而帮助幼儿教育快速地研究发展。关键词:

 幼儿教育

 高效

 家长资源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4)12(c)-0143-02(下转145页)

 科技创新导报2014

 NO.36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 新 教 育科技创新导报2014

 NO.36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 新 教 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45新媒体的使用能力相对较弱, 在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从青年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理解青年人的行为, 空洞的说教很容易引起青年的反感。

 只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让所有的思政工作者拥有运用和处理新媒体的能力, 才能深入青年内心,进行思想引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管部门在培训思政工作队伍上有所作为, 针对思政工作者开设媒介培训课程, 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思想引导者的媒介意识和素养。(2)思想引导者需要加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

 引导青年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教育, 更多的要借助于新媒体构建出来的媒介信息。

 思想引导者应该具备媒介信息真伪判断能力, 能够理性认识媒介信息, 对错误的媒介信息进行批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 思想引导者应该通过课堂讨论、 新媒体沟通、 面对面交谈等方法与学生探讨媒介信息, 通过讨论和反思去伪存真, 抵制不良媒介信息对青年人的思想渗透, 有效利用媒介传播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引导者要自主学习媒介知识, 抓住机会对错误的媒介信息进行批判, 在学习批判中提高媒介素养。2 引导青年思想需要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新媒体的运用和普及给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带来了种种挑战。

 信息多元化很容易让青年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而丧失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新媒体的过分依赖极容易给青年人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种种难易预料的心理问题; 青年利用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道德问题枚不胜举。

 实事证明, 新媒体背景下引导青年思想, 必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的价值。2.1 媒介素养教育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补充一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引导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要求。

 如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青年接触和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青年的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的影响, 传媒大众化给社会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给传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顺应时代需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能够帮助解决传统思想教育中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是对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新媒体背景下青年对各种信息和行为作出真假、 善恶、 美丑判断的基础。

 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青年对很多媒介信息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成为不良媒介信息的传播者。

 三是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高青年认识问题、 理解问题、 质疑问题、 评估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增强青年的思辨和批判意识, 它可以帮助青年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 是青年良好品德形成的助推器。2.2 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青年素质的时代要求“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 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 而总的来说, 如果不加以适当地控制, 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则更大, 导致凶杀、 暴力和色情泛滥, 削弱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评精神, 以低俗的内同剥夺人们的闲暇时间, 麻醉人的精神等” 。

 新媒体时代, 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离不开对媒介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利用, 针对青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提升青年素质的时代要求。

 一是对青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促使青年相互间开展交流和知识共享, 从而推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实现自我提升。

 二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构建青年思想 “防火墙” 抵制西方文化侵蚀的客观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先机, 不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信息渗透, 通过电影、 娱乐栏目输出其文化产品、有意无意地将他们的价值观、 人生观、 性观念、 品行等传播到青年中, 使我们青年的思想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奴役。

 抵制西方文化侵蚀需要国家对西方文化进行拦截, 更需要青年提高自身素养, 构建思想防火墙。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青年应该拥有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 坚守国家利益至上,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 做不良媒介信息的终结者。2.3 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青年自主参与思想引导思想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充当保姆和教导员的角色, 而应该通过相应的教育让先进的思想内化到青年的行动中去, 使青年的个体思想与社会要求相吻合, 逐步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正是致力于思想的内化, 通过解剖和辨析媒介的构建, 使人们洞悉其中的机理和因果联系, 帮助人们认识媒体、 建设性地使用媒介。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媒介环境,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理性认识新媒体, 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内化过程,再把思想外化到行动中来, 自觉主动地参与思想引导中来。3 结语综上所述, 青年思想引导过程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有利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提高青年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 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媒介信息, 主动做不良媒介信息的终结者, 从而让网路的天空清朗起来, 让主流意识形态更容易得到青年的主动认可和接受。参考文献[1]

 袁军.新闻媒介通论[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

 230.[2]

 吕晨飞.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把握的几个关系[J].北京教育:

 德育, 2011 (4)

 :

 21-23.[3]

 陈尚荣.传媒素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新闻界, 2008 (4)

 :

 107-108.[4]

 徐振祥.新媒体素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 黑龙江教育, 2008(11)

 :

 27-28.作都有差异, 所以对老师安排的教学活动,他们的态度和看法可能会有不同, 有的甚至会因为工作走不开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敷衍了事。

 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巧妙地激发学生家长参与其中的兴趣, 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家长高度重视 “一切为孩子” 的心理, 让家长知道他在孩子幼儿教育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明确教学活动的意义, 进而使家长资源能高效地利用。3 结语通过对幼儿教育家长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分析, 高效的利用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那么就需要学校善于利用和开发家长资源并引起高度重视。

 与此同...

篇三: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文档资源★★★

  你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头脑需要输进什么吗?教育心理学家列出下列7项:

 第一,孩子需要学习语言,这是语言教育。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 。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遇到的各 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首选自然是国际语言——英语。精通英语可以扩大一个人的视野, 提高一个人成就的上限。学习英语显然也和学习母语一样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迫切呢?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 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 。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第二,孩子需要认识生活环境,这是知识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 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 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 ,便并不常见到„„

 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 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 ;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 „„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

 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需要大人的帮助,而更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 了。

 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 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发展想象世界,这是创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不觉得玩具是没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 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童话故事,他很快融入故事的情节中, 故事里的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 。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 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生活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 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 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平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学习做人做事,这是品格教育。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 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

 他难过,别人也难过。

 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别人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 。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

 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

 动作、 说话少考虑别人, 多考虑自己的, 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这种人也许 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人定讨厌他。

 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当代发现环境不 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 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

 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

 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 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着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认识人生,这是生涯教育。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 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

 “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着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和电视连续剧,讲童 话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 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 另一个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对别人,他将很难识别的方向的 成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 ;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

 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的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养智慧,这是思想教育。

 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 各方传来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 他缺乏智慧。

 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 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 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 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 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着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 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 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养幽默感,这是气质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做是有幽默感的人。

 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 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像弹簧对汽车

 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 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着陆,不致摔坏。

 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清凉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 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受,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 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烈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

 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

 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 练的内容。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 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

 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更多相关文档

 ·当代国外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6408 字)·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 (2497 字)

 ·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 (4847 字)·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 (9191 字)

 ·浅析新形势下教师素质的缺失兼论补救措施 (5142 字)·德育的现代视角 (3027 字)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道德人格 (3984 字)·号心理健康之脉 架素质教育之桥 (3407 字)

 ·对学校实施健康人格教育的几点思考 (3178 字)·对中学生非智力的几点思考 (4367 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 Email 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收藏到书签里:

  Email:hxdoc@126.com

 站长统计

  宜兀Γ 挥械慕淌λ 淙挥祷そ萄Ц****不能把握教材的实质,无法把教材教好,或者由于缺乏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心 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事与愿违,背离教学改革的方向。总结经验教训,各国在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师培训 和师资建设。

 美国 30 年来进行了几次教学改革,但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许多学者和教育界人士认为,美国教育 改革的关键及解决当前教育困境和危机的办法,归根到底是师资问题,即必须重建教师队伍。据 80 年代初调查 ,美国师资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尤其数理科教师; 一是教学能力低下, 有些州对中小学教 师进行的考核表明有 50%不合格。面对这种状况,1986 年美国卡内基金会公布的《国家为 21 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的调查报告, 明确指出 “只有保留和造就最优秀的教师, 美国才能摆脱他所陷入的困境” , “只有教师,才是 这场改革的希望。

 ”报告认为,必须“彻底地、全面地检讨自己在师资聘用、培训和工?nbsp;于科学知识水平的

 资待遇等方面的现行做 法” ,以解决“日益减少的师资储备。

 ”为重建教师队伍,美国 1987年正式成立全国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制 定全国统一的、高质量的教师资格标准,严格评定资格。1988 年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以吸引优秀青年从事 教师职业,并有 20 个州建立了教师奖励制度,奖励那些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为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目前美 国以两种形式进行教师培训:

 一种以取得学位为主要目标, 一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标。前 者往往利于业余时间和暑假、自费或半自费地修习研究生课程,或半脱产成为部分时间制研究生。后者多半是 短期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如各种讲习班、研究班、集训班、参观访问、专业会议、调查研究、观摩交流、课 程开发、教材研讨等。这两种形式的培训,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法国在教学改革中,历来重视提高师资质量,不断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法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选拔 和录用一直很严格。1986 年将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专科学校由三年延长为四年。四年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先取 得大学普通学习文凭,然后再经过选拔考试,合格者进入师范学院受两年的教师职业培训。结业考试合格者, 由国家授予小学教师高等学校学习文凭,取得小学教师资格。法国政府规定,每个教师在 8 年的任职期间,可接 受为期一年的脱产进修培训教育,培训时间可灵活安排。1988 年底,法国政府总理罗卡尔提出办现代化学校的 方针。他认为,办现代化学校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法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它行业相比是比较高的, 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也受人尊敬,这与法国政府重视教育和教师密切相关。法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差别很大 ,同一级学校的教师,因证书不同、工资差别就很大。因此,教师都希望通过各种在职进修培训和考试取得高 一级的证书,提高级别。法国教师培训的形式多样,有三四天的讲习会和研讨会,也有三至六周的中期进修和 一年的长期进修。

 比如因教学计划的修改而举办数天的讲习会, 有关专业领域或特殊学科举办的课题讲习会。

 再如在数学学科领域,由于中学数学教学的革新,引进了现代数学,就需对数学教师进行再教育。总之,各国 为让教师跟上教学改革的潮流,就不断地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帮助他们了解教育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 充实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这也是新技术****条件下对教学和教师的必然要求。

 主

篇四: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教育,从无条件接纳孩子开始

 【摘

 要】

 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因无法接纳孩子而导致教育失败的问题。我认为要让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标准,包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包容孩子的不俗之处和做事方式,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感受。

 关键词:

 家庭教育;接纳孩子;策略

 目 录 一、 引言 ................................................................................................... 1 二、 为什么要进行家庭教育 .................................................................. 1 三、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好处 .................................................................. 1 (一)

 建立信心 ................................................................................ 2 (二)让孩子自由、个性发展 .......................................................... 2 四、 无条件接纳孩子该怎么做 .............................................................. 3 (一)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是同时要懂得尊重孩子 ................... 3 (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要懂得信任孩子 ............................... 3 (三)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要学会欣赏孩子 ............................... 3 五、 总结 ................................................................................................... 4 参考文献 ..................................................................................................... 5

  1

 一、引言 家庭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人们在家庭里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时最多的,也是最早的,家庭给予人们深刻的、长久的影响,极具感染力和针对性,尤其是在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中,由于学校的教育往往注重的教育是孩子共同拥有的部分,家庭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当进行孩子个性教育的一部分,弥补忽略个性教育的学校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所谓家庭教育中的接纳,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像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同样无从选择自己可以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我们把孩子带到人世间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把他们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用期待花开的心情去等待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在情感上、在教育方式上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把孩子当做独特的个体去教育、去指导和帮助。把家庭教育看做追求家庭幸福的重要部分,努力从自身出发,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环境。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是一种家庭教育的态度,这里的无条件不是让孩子在家庭中放任自由的成长,而是要家长在情感上、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以孩子为主体去接纳孩子。

 二、为什么要进行家庭教育 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的过程中,进行爱的教育是关键性,也是核心的一部分,尽管家庭教育也有学校教育中包括进行技能以及知识的教育,但是其本质还是爱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地位很高,属于基础教育以及终身的教育。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先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而与其它的关爱相比,来自父母的关爱的亲情, 从孩子呱呱落地,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首先进入家庭这个生活环境,家庭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世界”,母爱是他们最初得到的情感。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爱的产生都依赖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新生儿接受着父母的关照和爱,这个阶段的爱是无理智能力的,通过后天的爱的教育与学习获得了爱的能力。马斯洛也认为,满足儿童爱的需要,及早播下爱的种子,就能培养一种爱的能力。家庭孕育了人的生命,也是爱的教育的第一个课堂,是培植爱最初的“土壤”。爱的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的大环境。当家庭充满爱,孩子的爱心就容易滋生;当学校充满爱,孩子的爱心便容易发展;当社会充满爱,人的爱心才能发扬光大。家庭是人生的始发点 ,它的广度、深度与硬度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人在家庭的影响中形成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对往后接受教育和终身发展留下难于改变的印记。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常,优秀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 ,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三、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好处

  2 (一)

 建立信心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这是赏识教育家周弘老师的肺腑之言。有一个儿科大夫向心理医生诉说:“我的牙齿排列不整齐,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笑起来很糟糕。为此,我非常自卑,很少在别人面前笑,即使笑了,也是很不自然,让人觉得特别别扭。到了大学,我都不敢接受男同学的邀请。”一个身材修长挺拔的高三男生诉说:“在我小时候,我妈妈老是说我的脸形不好看,没有棱角。鼻梁也不够高挺,更不是人们欣赏的希腊鼻或是罗马鼻,嘴形也不够坚毅。现在我的脸上又长出了层出不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青春痘,我特别苦恼,特别自卑。”看看这些孩子吧,他们也许各方面都不错,却对自己的容貌非常不满意。探究其原因,就与他们的父母经常说“你长得不好”的负面暗示有关。父母要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全部,包括他们的长相。孩子长得不好看,能不能怪父母呢?这当然不能。能不能怪孩子呢?更不能怪孩子。作为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相貌来源于遗传,是一种“天生”,容不得个人选择。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只有接受,面对现实,接纳自己的容貌。应该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容貌上,更体现在气质上,体现在精神状态上。外貌美只是一种表象,它需要有丰富的内涵来支撑,比外貌更美的是美的心灵和美的智慧。父母要教育孩子扬长避短,“以才补貌”。自己相貌不佳,完全可以从才华、事业等方面弥补。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一扇窗,同时就会打开一扇门。不要为自己的相貌不佳而苦恼、自卑,才华、能力、修养、品味和一颗美丽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

 (二)让孩子自由、个性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与生俱来拥有一种天赋才能。哪怕是弱智的儿童也不例外。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才能,就像为他打开一扇窗,他未来的世界会更明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做事方式,也就是有些家长说的:“我们孩子很倔强,不听家长的话了。”这时有的家长选择强制孩子的一切行为,让孩子必须遵循家长的意愿,这只能培养出一个不会思考、没有独立做事能力的孩子。也有的家长选择接受孩子的做事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更加积极主动地做事,从而取得成功。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方式,不但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而且有时还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就连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育子女,更不允许当着别人的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这么一句令人震撼的话:“对儿子,我不是总统,我只是父亲。”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孩子在思想上也应该是独立的,孩子们的事情应该学会自己解决,他从不干预。罗斯福还竭力反对孩子依赖父母过寄生的生活。他从不给儿子任何资助,让他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去开辟事业,赚他们该赚的钱。实际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并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3 四、无条件接纳孩子该怎么做 (一)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是同时要懂得尊重孩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心理学专家介绍,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理解和采纳他人的想法,同时,通过在孩子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多次模仿、教育,使这种情感逐渐建立起来的。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使他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帮助他们自尊心的形成。孩子健全的个性就是在形成良好自尊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要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但是,尊重又常常容易被人忽略,家庭教育尤其如此。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是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作为父母,要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爱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懂得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身的价值,并从中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要懂得信任孩子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既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更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的内在动力。因此,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平等的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对他们而言,父母的信任意味着重视和鼓励,这正是触动他们心灵的真正动力。从教育效果上来看,信任,同时也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如果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也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势必也会降低。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后来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应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三)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就要学会欣赏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就是孩子,总会犯错误和做出幼稚的事情;总会有一些父母让孩子必须做或不许做的事情;总会有一些父母提出而孩子并未实现的愿望。因而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你就怎么这么笨”诸如此类的话,与此同时,这些父母是否会想到你的孩子在被贴上这一张张“标签”之后,会失去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感。然而,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胜心特别强,愿意表现自己,总想做出超过自己能力或者根本未曾尝试的事情,但受到年龄与能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事与愿违,导致他们出现失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失败时,或者当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对新事物的探索缺乏信心时,我们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捕捉的很准确,

  4 并在恰当的时机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以自己的经验、能力和感觉去要求、命令甚至限制孩子,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更严重的是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微笑,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告诉他: “孩子,你行!我相信你!”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支持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孩子形成了敢于尝试自己心中想法的观念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想帮你洗碗、拖地时,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伟大的,父母不要吝啬表扬,应该由衷的肯定孩子的行为。可以竖起你的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 “孩子,你做得很好,我为你感到骄傲!”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那么这些优点和良好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五、总结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每个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劳永逸,要在孩子们的反复中看到他们的进步,认真反复抓,耐心抓反复。作为家长,必须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以爱和尊重的春雨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创作出人生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的奋进之歌!

 所以,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欣赏他们的努力与进步,让他们充满自信,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的经历中快快乐乐地成长。

  5 参考文献 [1]张少斌.也谈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8(30):53-55. [2]董开源.让家庭教育“活”起来的途径[J].河南农业,2018(27):37+39. [3]李国锋,何红郿.家庭教育“举要”[J].宁夏教育,2018(Z1):159-160. [4]林美珠.浅谈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8(41):7-8. [5]章卫贞.学会与孩子好好说话——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策略例谈[J].好家长,2018(24):2-3. [6]徐娟.家庭教育中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97. [7]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8]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7(03):92-98. [9]吕春辉.家教“三小步”

 人生“三大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9):21. [10]黄海琴.浅谈家庭教育中的接纳[J].教师,2014(24):124-125. [11]叶忠,陈辉.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支持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4(04):28-35. [12] 李 有 顺 . 家 庭 教 育 中 如 何 无 条 件 地 接 纳 孩 子 [J]. 中 国 科 教 创 新 导刊,2013(06):231-232. [13]陈寿权.接纳孩子乃教子良方[J].家教世界,2012(01):55-56. [14]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2(01):6-11. [15]衡阳. 从《圣经》看基督教家庭教育的伦理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6]吉喆. 论家庭生命教育[D].河南大学,2006.

篇五: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 出奇、 适度 ——教学机智案例分析 [摘要]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学机智的方法主要有:

 利用自 己的错误, 巧妙施教; 承认自 己不足, 以诚感人;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直引主题; 保护孩子心灵, 借题发挥; 联系实际生活, 让学生参与体验等等。

 教学机智的运用, 既化解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尴尬, 又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机智

 运用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 提出了 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怎样做人。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方式方法, 并能够灵活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过: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因此,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机智教学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 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分析 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那么, 作为教师如何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随机调控, 以做到教学机智的正确运用呢?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加以分析:

 1 . 利用自己的错误, 巧妙施教 每个人都会犯错, 教师也不例外, 在面对一些特殊的教学场面时, 教师出错

 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

 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 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 千万不能手忙脚乱。

 对于个别失误, 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 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 引出一点教训, 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比如, 有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 由于紧张, 把《北大荒的秋天》 一文中的“高粱” 二字写成了 “高梁”。

 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

 “老师你错了 , ‘高粱’ 的‘粱’ 底下是‘米’。

 ”这时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 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当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 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 神情自若地说: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 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

 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 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 接着老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 的‘粱’ 字为什么下面是‘米’ 吗?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因为“高粱” 是粮食, 所以是“米”。

 接着, 老师强调:“对, 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 是粮食的一种, 所以下面是‘米’ 字, 而这个‘梁’ 是栋梁, 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 是用木头做的, 所以下面是‘木’ 字, 大家记住了 吗? 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

 就这样, 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 一场课堂危机, 既挽回了 自己的“面子”, 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承认自身不足, 以诚感人 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 思维敏捷, 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 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

 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既不能不懂装懂, 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 也不应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这时, 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留给全体学生讨论, 这样, 既能让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情感沟通, 又能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和碰撞。

 如果问题仍然解决不了, 则可留在课后解决, 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曾听过这样一节课, 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西湖》。当讲到西湖是杭州十景之一的时候, 有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了 一个问题:

 “老师,杭州十景到底是指哪些景色啊? ” 那位老师显然是没有准备到这个内容, 看着同学们等待答案时的充满渴求的目 光, 老师坦白地说:

 “不好意思, 同学们, 老师的答案也不是很全面。

 那么同学们有谁去过杭州, 游过西湖吗? 有谁愿意来说说啊?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了起来, 但没有一人能说全。

 老师想了想, 说:

 “这个问题, 老师也说不准, 等查完资料后再告诉大家。

 现在我们继续来了解杭州十景之一的西湖。” 课后, 老师通过查资料, 把答案告诉了学生。

 学生们都为她的诚恳态度和求知精神所感动, 既感受到教师的人格, 又沐浴了知识的甘露,获益匪浅。

 3.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直引主题

 课堂上, 有些学生会提出一些古怪的或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 这时, 教师不必急于回答, 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 通过引导, 巧妙地把学生又拉回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上来。

 例如, 有一次, 钱梦龙先生执教《故乡 》 一文, 学生突然提出一个与课文主旨 毫无关系的问题:

 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 当时钱梦龙先生是这样应对的:

 师:

 是啊, 鱼怎么会有脚?

 生:

 有!

 师:

 什么鱼啊?

 生:

 娃娃鱼。(笑)

 师:

 啊, 你真见多识广!

 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 可我没有看到过, 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

 (齐)

 没有。

 师:

 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 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1] 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 钱梦龙先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放失, 从而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

 4. 保护孩子心灵, 借题发挥 教育机智是一种教育行动, 是一种直接指向学生的行动。

 范梅南指出:

 “教育机智不仅仅在于以巧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术, 更应该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和过程, 保护孩子的脆弱性。”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 生生之间不恰当的语言、 行为都会伤害孩子们脆弱的心灵。

 教师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情感, 借着出现的问题, 伺机发挥。

 试想, 假如老师一味地责备、 批评和挖苦学生, 那将多么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 甚至使教学活动无法

 进行。

 因此, 面对突发事件, 教师应该巧妙、 出奇、 适度地采取一定的措施, 让学生的知识与情感双丰收。

 实习时, 在讲授新课《做一片美的叶子》 介绍作者金波的时候, 有位学生开玩笑地问:

 “老师, 吴金波和金波有什么关系吗? ” 这时, 另外一个学生在下面起哄,“有什么关系啊, 金波爷爷可是作家, 可是吴金波是个差生!” 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这时, 我发现班上的吴金波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

 面对这个突然的局面, 我冷静地思索了 一下, 然后说:

 “谁说没有关系呢, 金波爷爷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关系, 他写的文章我们都很喜欢, 而且我相信吴金波同学也喜欢, 或许还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呢!

 对吗, 吴金波同学? 说不定啊, 以后他还会成为一名大作家, 我们大家还要找他签名呢!” 这时, 同学们又笑了, 但笑的感觉已经变了, 吴金波同学也面带会心地微笑重新抬起了头。

 5. “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2] 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种种不和谐的音符, 但课堂突发事件是随机性很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些由课堂周围的环境引起的突发事件, 都有可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可以采取“不行动” 的方式,正如范梅南所说的 “有时候, 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安静下来, 再加上教师的一句 “刚才讲到哪里了 ” 的提示, 以此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原来的课堂教学中来。

 还记得曾上过这样一堂课:

 语文老师正在上课, 突然, 粘在黑板上的词语卡片脱开一角斜在那里, 前排的一位同学低声指出:“老师, 卡片掉了 !” 只见这位教师瞪了 他一眼, 说:“别管它!” 于是, 这位“紧急报告者” 情绪明显低落下来,再也不见他举手发言了 。

 记得在心理学课上, 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类似的事件。在一堂课上, 忽然 “啪”的一声脆响, 一块挂着的小黑板掉了下来, 大家都吓了 一跳。

 教师不慌不忙地把小黑板拾起重新挂起来, 接着问:

 “同学们, 刚才我们讲到哪里了? ” 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又投到课本上, 断开的思路又被重新连缀起来了。

 两相比较, 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明智些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

 教学机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案例总结 古希腊哲学家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与此同理, 一个教师

 即使是执教同一内容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

 课堂如河流, 它是流动的、 发展的、 向前的。

 课堂永远处于千变万化的动态中, 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就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 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

 但综观以上多个教学机智运用的案例, 我们也不难发现, 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1 . 目的是明确的 教学机智是偶然发生的 , 它具有灵活性、 随机性。

 在课堂中, 我们不知道何时会产生一点小状况, 也不知道会采用何种方法来应付。

 但是, 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方法, 他们的目的总是明确的, 就是保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保护了孩子的情感。

 2. 情感是好的 每一节语文课都不是风平浪静的, 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好教学机智。

 观察上面的教学案例, 发现要发挥好教学机智, 教师都是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对学生的真诚与亲切。他们发挥教学机智是发自于内心的, 是来源于真实情感的感动, 他们都愿意用微笑代替责备, 因为他们的情感是好的, 都饱含了对学生浓浓的情感。

 3.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中的意外千变万化, 教师就必须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意外情况下, 因时而变, 因情而变, 甚至因错而变, 抓住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捕捉教学挈机, 这就表示处理课堂意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小事化大, 强化处理; 有的却是大事化小; 有的甚至是不处理, 教师一笑置之…… 二、 运用教学机智时应注意的问题 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的机会, 但有些教师是为了表现机智而机智, 他们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不是为了 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 获得情感的陶冶。

 他们只是觉得运用教学机智会使课堂变得精彩, 而没有考虑到自己使用的教学机智是不是适用于这堂课, 是不是适用于这些学生, 从而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在顾弄玄虚, 是在使用小伎俩, 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教学机智的运用追求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的境界, 收到的应该是“大雪无痕”、“点石成金” 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要快而准, 要做到掌握分寸, 方法得当, 适时、 适情、 适度, 于巧中见奇, 于奇中生效。

 教师在

 课堂上使用教学机智主要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

 教学机智的运用应充分为学生服务, 全面关注学生 范梅南说过:“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 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 正是因为这种全身 心的投入——一种指向于学生的关注, 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态, 从而发展着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教学机智。

 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对人的关注, 只有关注学生, 才会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

 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 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机智是装不来的, 虚伪的机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

 在必要时运用教学机智, 切忌滥用 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会使课堂精彩异常, 但是不合时宜地运用教学机智却只能弄巧成拙。

 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使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意外, 他们以为这是自身 能力的体现, 实际上, 他们错了, 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教育机智, 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学记》 有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因愤而启, 因悱才发, 这才是教学机智。

 如果教师一味滥用教学机智, 用得多了, 教学机智也就失去了 原来的作用, 或许还会有碍于课堂良好效果的获得。

 (三)

 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模式, 应灵活运用 教学机智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 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时,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选择恰当的教学机智来解决突发情况, 有好多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喜欢给教学机智安上一种模式, 准备每次照搬来解决课堂中的突然情况,这种机械地使用教学机智是大错特错的。

 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特定的时间和环境, 作为教师, 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固定的模式,而应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 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 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

 注重教师自身知识、 经验的积累 教学机智不是信手拈来的, 它是在许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教师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等。

 教学机智不是临机一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

 “把教学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

 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 它仅仅属于成熟的、 经验丰富的教师。”[3]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

 构, 注重知识、 经验的积累, 培养良好的敏捷的应变能力, 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主动权。

 我相信, 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新理念, 落实新理念, 就一定能品味到新理念指导教学所带来的甘甜。

 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刻苦磨砺,恰当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机智, 在教学、 科研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注释] [1] 胡志金.

 语...

篇六: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教育孩子的智慧

 41、 、 孩子独立的能力一个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鱼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美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人说:“老丈,你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静心学习垂钓。多年过去了,两个年轻人也成了老汉,聪明人因为只会吃现成的而一事无成,而愚钝者却凭着自己手中的渔艺和耐得寂寞的劳动,成为富有且受人敬重的人。教子智慧故事中所谓的聪明人不过是自作聪明的目光短浅者,而所谓的愚钝者却是大智若愚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你们是应该继续不辞辛劳的抓鱼给孩子吃,还是努力教会他们捕鱼的本领呢?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为了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未来的强者,那你一定不能对他大包大揽,而要教会他生存与学习的本领和方法。时间的羽翼已飞越人类20世纪的界碑,当人们张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希望与光明的曙色的时候,也同时迎接困难和挑战。新世纪给予今天孩子们的是20世纪延续下来的父母的疼爱,社会的关怀,国家法律的保护,但绝不会馈赠享用的生存条件。今天的孩子们在新世纪可能遭遇到比他们父辈所经历的更多的困难、艰苦、挫折和不幸,因为世界潜在着更多的危险和各种复杂的不安全因素。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今天还不能准确预测。父母应当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自主精神,锻炼生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条件,是孩子独立性的一种表现。父母应当珍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活自理愿望而不要约束过多,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更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衣服,整理自己的卧具,收拾自己的房间,承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此,小仅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由父母代劳的孩子,会形成孩子严重的依赖心理,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长大之后,也往往懒于思考,不求进取,执拗任性,独断专行,一遇困难与挫折,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42 、心灵沟通原野上,北风和太阳比试谁能让行人把衣服脱去。北风使出浑身力气向那人吹去。呼!呼!呼!哪知它越用力,那人就把衣服抓得越紧。呼!呼!呼!它吹啊吹,吹得力气都没了,大衣还是好端端地穿在那人身上。“我……不行了!”北风疲倦地靠在一朵云上,“换你上场!”太阳一声不响地放出光芒。啊!经过刚才那阵寒冷的北风后,阳光益发显得可爱了。它是那么暖和,那么舒服,那么令人放松啊!不久,行人额头微微冒出汗来。他掏出口袋里的手帕的擦了擦,“嗳!天气这么好,穿着大衣还真是有点受不了哩!”他一面说,一面把大衣脱下来,挂在肩上。北风看到这情形,悄悄地化作一阵微风溜走了。教子智慧今天的小学生已够幸福的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朋关怀备至,消费娱乐丰富多彩,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没有什么理由不无忧无虑,不一门心思搞好学习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渐入困境:为什么平时对孩子关怀备至,到头来却没有好的结果?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渴望和家长情感沟通,以满足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与孩子平等交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爱护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学会控制和善于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

 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注意同孩子沟通。有专家指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要让你的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会做错事,而意外犯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是容许的。例如一杯牛奶打翻了,就不要过多责备孩子,示意让他自己擦掉,千万不要小事化大,假如父母因小事惩戒他们,就会破坏与孩子的关系。当家庭面临离婚、死亡或其他问题时,要让孩子知道,不可隐瞒,允许他抒发感受,解除心理压力。教育需要让孩子从内心去接受。

 43 、让 孩子“冒险”有4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猴子饿得吱吱叫。数天后,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的机关所泼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又过了几天,进来一只新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3只老猴子制止并告知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再换一只猴子进入,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所有的猴子都来阻止它。所有的猴子都已换过之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上碰香蕉。热水机关取消了,但它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餐——香蕉,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教子智慧在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容易有危险,因此,有些父母就不许孩子“冒险”。一般地说,探索就存在险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可能就禁止孩子“冒险”,要是那样,你的孩子就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说,你在平坦的大路上领略不到“无限风光”。如果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便容易墨守成规,不敢去体验陌生的事物。而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创造精神,很难有创造性的发明,就是革新也不敢自己首先尝试,这样便成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而这不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去“冒险”,让他去体验陌生的事物,培养他的创造精神。不要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不许孩子去探索,那样孩子就会成为永远驶不出港口的“船”。当然,孩子小,父母要进行监护,不要让孩子做一些无为的牺牲。

 44 、让孩子多动手,多探索上帝召开会议,讨论封谁为昆虫王国的参谋长。有小虫推荐蜜蜂,有小虫拥护苍蝇。双方争执不下,上帝决定做一个试验来考验蜜蜂和苍蝇,看谁最聪明。于是,一群苍蝇和一群蜜蜂被装在一个不封口的玻璃瓶内,将瓶底对着光亮的窗口,瓶口对着昏暗的室内。结果,蜜蜂总是坚持“既定方针”,不停地在瓶底寻找出口,直到死亡。苍蝇则从瓶口逃生。上帝看了试验以后,便封了苍蝇当参谋长。上帝总结说:“苍蝇足智多谋,灵活应变。此路不通时,善于反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找到了成功的彼岸。而蜜蜂按‘既定方针’办事,不知变通,不知逆向反思。它只具备勤劳特点,是不适宜当参谋长的,否则在它的指挥下将会全军覆灭。”教子智慧苍蝇为什么会找到出路?原来他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或向上,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有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总爱多问几个为什么,总爱用手去动一动、试一试,而父母却嫌孩子多嘴,手不肯闲着。其实,这种爱问问题、爱动手的习惯,对有些孩子来说,正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孩子经验少,对世上许多陌生的事物好奇,为了弄明白原因,或者找出门道,他才会去问一些问题,去动手试一试;如果父母看不到孩子这种探索精神的价值,甚至进行阻止,就有可能阻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认为,智能不在思考中实践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父母不仅要认识到孩子探索精神的价值,还要鼓励孩子去大胆探索。只要教育得法,说不定你的孩子也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呢。

 45 、让孩子学会竞争每天,当太阳升起来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狮子知道如果它赶不上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全部被吃掉。教子智慧出生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长大以后,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的会变成狮子,有的会变成羚羊。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所面对的竞争和求生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46、 、 鼓励孩子的兴趣一只雄鸡为自己和它的母鸡们找食物。有一次,它找到了一块宝玉,它对那块宝玉说:“如果不是我,而是主人找到你,他会把你捡起来,非常珍贵地收藏起来;但是我找到了你,却是一点益处也没有,对我来说,与其得到世间的宝玉,还不如一颗荞麦粒来得好”教子智慧是的,荞麦粒才是雄鸡感兴趣的东西。教育孩子成为人才是每个父母都很重视的问题,但是,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把抹杀孩子兴趣的行为也视为教育,结果适得其反,这样做父母便走进了误区。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些父母的行为,或者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一些被视为教育子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抹杀孩子兴趣的行为。一个5岁的孩子把妈妈花了一上午时间收拾得整洁的房间,不到5分钟就搞得乱七八糟;新买来的玩具不到几天就折得七零八落;带着他出门,他便挣脱了母亲的手,放着平坦的路不走,却要去走那七高八洼的羊肠小道,或者去走那几寸宽的路沿石。孩子的这些行为便引起了母亲的不满,便对孩子进行了教育。那么,这时候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呢?不难发现,多数母亲是教育孩子爱护自己刚刚收拾好的房间,不许孩子拆卸玩具,更会把撒腿在崎岖的羊肠小道或路沿石上东倒西歪地奔跑的孩子揽在怀里,教育孩子在平坦的大路上走。这些行为是在教育孩子吗?回答是否定的。实际上,不想搞清楚玩具里秘密的孩子,才应该引起母亲的注意。换句话说,拆卸玩具的孩子,才是自己对陌生事物的探索;孩子把母亲收拾整洁的房间当作开火车、摆积木的场所,甚至把沙发垫弄下来盖房子,才是幼小心灵才智的发挥;孩子认为在平坦的大路上行走单调乏味,那富于变化的小道、能够满足自己冒险尝试的很窄的路沿石,才使他产生兴趣,从_而发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试探自己那被大人不屑一顾的能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有一种快慰感。父母的正确做法是,应该顺其思维方法进行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甚至是人的一生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切不可抹杀孩子的兴趣。

 47、 、 孩子不是“橡皮泥”长颈鹿自出娘胎便是个哑巴,心里有话不能说,它一直很痛苦。一天,上帝对长颈鹿说:“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难,使你能够说话,不但能讲兽言、鸟语,甚至还能说人话!”长颈鹿听了,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不过,”上帝接着又说,“你先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当你获得说话能力以后,不能随便开口,只能说那些我要你说的话,不管你心里愿意不愿意。如果你答应,那就请点点头吧!”长颈鹿听后转身就走了。教子智慧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听凭自己的摆布,把孩子当成橡皮泥来捏。实际上从小不给孩子独立自主活动的权利,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对这样的父母发出呼吁“还孩子以自由吧!”把孩子当成橡皮泥来捏的父母,一般是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致。在今天,这样的父母虽然并不多见,但是其影响仍旧不可忽视。这样的父母多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孩子只能依照父母的愿望行事,稍微出格便会受到“制裁”,轻则批评,重则打骂,还有物质限制的威胁。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发展。应该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受教育之间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做父母的不按规律教育孩子,随意“捏揉”孩子,会践踏孩子独立的精神世界。孩子的独立性被扼杀以后,容易导致性格乖僻,不能与人合作,甚至胆小怯懦等等。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很难独立生活,也很难有所作为,甚至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父母对孩子的意愿可以提出参考意见,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干涉孩子,要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天地,有自己的理想。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48 、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每年的秋季,大雁由北向南以“人”字形状长途迁徙到温暖的南方。雁在飞行时,偶尔也会飞成“一”字形.但马上又会恢复成“人”字形状,这是在替换领头雁。领头雁在前方开路时,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翅膀在冲破阻力时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飞行在它左右两边的两只雁与空气之间的阻力就会减少飞起来就省力得多。同样的原因,这两只雁在飞行时形成的局部真空又帮助了飞行在它们左右两边的雁。一个帮一个,就这样,整个雁群在头雁的领导下,像坐飞机一样,无须花太大的力气来克服空气的阻力,比一只单雁独飞要省力得多,且飞行得更远。教子智慧雁的本能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人也跟大雁一样,只要能相互合作,彼此帮助,就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理想,取得成功。人的心理是受环境影响的,孩子如果长期“独处”生活,不接触任何孩子,不仅使孩子脑子里没有“他人”的意识,而且没有同“他人”交往的习惯,更没有同“他人”交往的技能。这是比较危险的一种倾向,对孩子的未来的发展有严重的桎梏作用。专家就伙伴问题对小学生进行调查时,不少孩子都说,是父母“不许和某某小朋友玩”。说到理由多是某某小孩爱骂人、某某小孩太贪玩、某某小孩学习成绩不好等。从父母的想法来说,这样做也许有其理由。但要知道,人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的伙伴也各有特点。父母应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言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习小伙伴的长处,摒弃孩子及小伙伴身上的短处,让孩子学会交往并因此取得进步。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在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扩大接触面,学会交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一般而言,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在自己伙伴身上将会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49 、不要为孩子“设限”跳蚤是动物中的“跳高冠军”,其跳跃高度为其体长的5 O 0倍...

篇七: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quot;······································· 青年教师 !""# !""# ·! " ! " $ %走进课堂 探 索是良好的教育》、《受过教育的人》、《身内之物与身外之物》、《心存感激》等等;也有的文章是慢慢生长的,如 《培植教师的民主政治的理念》、《语文教学的策略》、《数学的魅力》等等。这就是说,我头脑中至少有 !" 个“关切点”。当你带着更多的 “关切点”去学习和生活时,你的头脑就会更有捕捉灵感和创生思想的能力。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说:“中国知识界有一个优秀的传统,那就是‘大专家写小文章’。远一点的,如朱自清写 《经典常谈》,叶圣陶写 《文章例话》,近一点的,王力写 《诗词格律十讲》,高士其写的大量的科普读物,华罗庚写《优选法》,等等。一再印行、长盛不衰的 《十万个为什么》,其中许多条目也是出于大专家的手笔。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老一辈学者献身中华文化事业的平民情结,也可以发现只有大专家才具备写小文章的优势。”(《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光明日报出版社 #""$ 年 % 月第 & 版,第#%’ 页)我将会有近千篇文章窥探人类的心灵,近千篇文章探询教育,近千篇文章谈古论今,最终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思想体系,一种精神祈向。无数的 “小成”凝聚成“大成”,这便是我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我所需要的是更丰富的生活,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思考。而能不能创造出传之久远的文字,不仅取决于我个人的学识才情,也取决于社会言论自由的空间。我真诚地期待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民主、自由、公正、和谐与美好。(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利用学生资源提升教育智慧!北京+陈惠英学生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包括学生出乎教师设计的问题或回答、课堂中突发的事件或学生的特殊表现等;表现形式包括学生的语言、行为和情绪以及有一定课程意义的氛围、环境、信息和机会。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教育智慧包括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和实践智慧。(田慧生)从学生资源和教育智慧的特点来看,二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地统合,学生资源的生成实为一种教育的时机,在此时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教师的智慧水平。在课堂中利用学生资源的过程就使得教师的教育智慧得以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会逐渐成熟。因为发现学生资源需要教师具有资源观,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语言、情感等相关因素,发现学生资源的价值性,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利用,这本身就是对教师面对多变课堂的一种挑战,而且学生资源本身和教育情境的不可重复性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这就使得教师的教育智慧更具实践的意义。一、在学生资源研究案例的分析中解读教育智慧下面是一位实验教师在听课后写的案例 (案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括号内的文字是本文作者加的)今天,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我看见了长城》,课讲完后,老师设计了一个口语交际,你到过长城吗, 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大部分同学都讲得很好(很好的内涵是什么?)这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我看到了长城,上边还有好多字,我走过去仔细一看是 ‘张 - 到此一游。’”此时我真为讲课老师捏了一把汗,本来在赞美长城,可孩子这么一说,真是大煞风景 (为什么这就大煞风景了?这不也是正常的回答吗?而且也说明这个孩子观察得仔细,且对此种现象是不认同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可怎么收场呢?只见讲课老师脸上露出了惋惜的神色,严肃地说:“同学们,长城是我国的宝贵财产,是世界闻名的古建筑,我们应为有长城而感到自一

 ······································!"· 青年教师 !""# !""# ·! " ! " $ %走进课堂 探 索豪,看到这种破坏长城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学们也深深地感动了,有的说:“我想对那些人说‘你们是中国人吗?是中国人就应该爱护长城。’”有的说:“我要对他们说 ‘爱护长城,人人有责。’”有的说:“我想对同学们说‘我们大家一定要从我做起,爱护长城,爱护一切公共财物。’”⋯⋯这节课,老师及时捕捉教学契机,不仅“化险为夷”(我不认为这是险,而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主讲教师是把每个孩子的回答都认真对待的,而且在学生说看到长城上面被人乱写乱画的一幕时,能够抓住教育时机,一句话将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境界,对于保护文物,树立爱国情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教师的智慧通过神情和语言得以表现。再分析听课者的态度,他认为这个孩子的回答是 “不良资源”,其实,这也反映出每个人对现实问题的不同角度的认知,也表达出个人对此种现象的态度,如果我们熟视无睹这种乱写乱画的现象,那就会认为学生的这种回答是 “不好的”;其实学生答案的 “积极向上”是老师个人的习惯认识。人们总是希望看到阳光的一面,而且也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接受正面的教育,但是当社会中负面现象出现时,也需要我们教育者给以正确的引导,这其中的教育意义更深刻。作为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就是要找出学生所有的答案中的合理性,只有如此才能够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从两位教师的不同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学生资源教师的态度和做法是不同的,也同时显示出教师的智慧水平是有差异的。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分析,帮助教师在认识上达成共识,进而再去指导其行为。二、在开发学生资源的过程中锤炼教育智慧教师在开发学生资源的过程中比较多地采用了设置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惟一标准答案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欲出现有价值的学生资源,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巧妙的 “预设”,这样所生发出来的学生资源就会为我所用。在二年级语文 《初冬》(北京版教材选读课)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课中、课末设计了三个开放的问题:“提到冬天你会想到什么?”“请把书中你喜欢的词句读给大家,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学完本课你的感受是什么?”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是:冬天很冷、会下大雪、树叶都没有了、河水结冰了等。学生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感受说出了很多冬季的特征 (北方的),这对于课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这里教师是否可以引导一下,同学说的这些都是北方冬季的特征,但到了南方就不是这样了)。对第二个问题 “自己喜欢的词句”,学生的回答更是各有千秋,其中一个女同学喜欢的句子是 “柿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并认为“挂”和“红灯笼”用得好。教师也抓住机会问:为什么用 “挂”而不用 “结”呢?学生不知,教师解释说:因为柿子长大了很重,所以就是挂在树上了 (其实,此比喻在形、色、态上作比,使得柿子这一天然长成的物件更具有了人工雕琢之意。而且一个挂字与后面的红灯笼呼应,因灯笼一般是挂在高处的,柿子“挂”在树上,一方面有高处之意,同时也说明其与灯笼酷似。在课后访谈时教师说没有想到)。教师虽有意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景,想让学生说出,但是在自身的准备和知识储备上似乎还有不足之处,故而使得利用上还不够充分。教师的知性智慧不足使得实践智慧没有很好地表现。而关于第三个问题 “说出自己的感受”抛出后,出现的回答也是各异,最有趣的是一个小男孩说:“老师,初冬那个地方太美了,以后我也要去初冬那儿看看。”言毕,所有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都笑起来。那个孩子不知大家为什么笑。一个同学立刻说:“初冬是一个季节,不是一个地方,在哪儿都可以有初冬。”老师赶快帮其解释:“这位同学被书中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了,他是想到书中描写的初冬季节的那些地方去看看,是吧?”孩子点了点头 (其实这里教师也可以证实自己的猜测,问问学生 “你觉得初冬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季节呢?”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就会说是自己口误了)。从孩子的误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了初冬、初夏、初秋、初春,并继而引导学生说出“年初、月初”,但是教师没有引导到这些表示的季节、时间,所以部分学生对季节时令还是不太清晰,以致到最后说出了这样有趣的话。从学生的错误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认知方式与我们成年人是不同的,成年人觉得初冬、除下月初、年初这样一说就明白是季节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它们就是一个一个的词语,而没有将二

 !"······································· 青年教师 !""# !""# ·! " ! " $ %走进课堂 探 索其与其内涵的意义联系起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常用的季节表示方式就是春、夏、秋、冬,所以在潜意识里初冬也就很难与季节挂上钩。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时时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否则就会出现思维的断层,学生追不上教师的思路。在此案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智慧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在学生的精彩处教师的语言没有跟上,当那位女同学说出喜欢 “柿子挂在树上,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时,教师其实是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并且要给学生一定的鼓励性评价;在同学对“挂”的理解不了时,就需要教师恰当的解释,而此时教师的储备没有跟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再细细地找寻合理的解释,便于今后再讲到时能够机智应对。其实这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有益补充和完善,面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去追根究底,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会提高,教育智慧会得到提升。三、在学生资源的专题研究中提升教育智慧在研究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开始关注自己课堂中的一类学生资源,比如对学生错误资源、差异资源等的关注。只有教师长时间地关注一类资源才会使其利用这类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并带动起教育智慧逐步成熟。这里我们选择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记录学生资源的一些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识字教学中学生资源的一些共性特点。编儿歌辨字形《小树的梦》这课出现了 “喝”与 “渴”这两个生字。据以往的经验,这两个字学生很容易弄混。于是,我编出了这样的儿歌:“渴了要找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渴’是三点水。”学生会说了儿歌,也就分清了这两个字。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们也开始自己编儿歌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了。虽然他们编出的儿歌有的幼稚可笑,有的甚至一点也不压韵,但我都给予了鼓励。因为编儿歌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想办法记字形的过程呀!例如,韩剑桥同学编的区别 “根”和 “很”的儿歌是这样的:“小树会扎根,这里很多人。”就是指 “根”是木字旁,“很”是双人旁。我认为他编得很好,还奖给了他一颗“智多星”。他更有兴趣了,又试着去编其他的易混字的儿歌去了。一次巧妙的引导区分了两个!"# 字今天在教学 《聪明的华佗》一课的生字时,我让学生用 “办”组词,学生组出了 “办法”“办公”等词,这时一个学生说出了 “办事”一词,我马上进行了肯定,一个学生接着说出了 “办公室”,我想到学生说出这个词有可能是受上一个词 “办事”的启发,但是学生也许弄不清两个 !"# 的区别,于是我马上说:“‘办事’就是做事情,所以是 ‘事情’的 ‘事’,而 ‘办公室’就是办理公务的屋子,这个 ‘室’字我们还没有学,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偏旁?”有的学生马上说出是“宝盖头”,我点头微笑,问:“为什么你们要猜是‘宝盖头’呢?”学生说:“因为您讲过,宝盖头的字一般和房子有关系。”我赞许地马上在黑板上写出了 “办公室”三个字,学生见了都会心地笑了。我相信,以后学生对这两个 !"# 字一定不容易混了。(以上两案例均由滨河小学毕海荣提供)从毕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识字教学的规律是让学生去发现字的结构特点,这样就使学生不同的观点得以体现,教师会抓住那些 “精彩”作为学生记字的方法,这些来自学生的方法更易被学生接受;在学习字的同时注重词语的积累、拓展,并在拓展的过程中继续识字。总体的设计思路是拓展、发散,这样就使得课堂中的学生资源源源不断,教师在不断地捕捉与利用学生资源的过程中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我对毕老师的建议是将自己的做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所有识字教学中出现的学生资源作一分类整理,这样就形成 “识字教学中的学生资源”的专题研究。而教师在专题研究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作指导,就不会是出现什么就用什么,避免了随机性和盲目性,使得教师的研究也上了一个台阶。在利用学生资源的一瞬间,需要教师调动自身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教师广泛涉猎,不断向自己、向教材提出新问题,同时也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反思,然后再学习,这样循环上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就会不断提升。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但是我们一直恪守的信念是:教师只有真正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资源,才能够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生命点亮学生的人生。$作者单位:北京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三

篇八: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幼儿同伴群体中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提出:

 幼儿同伴、 教师、 环境、 社区等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 环境、 社区等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已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可是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之一的“幼儿同伴” 却比较少有教师去关注和研究。

 幼儿同伴课程资源就是指幼儿同伴中有助于其他伙伴及其自己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幼儿同伴课程资源存在于幼儿同伴之间的差异性:

 不同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 他们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经济背景, 他们有不同的经验、 不同的性格、 不同兴趣爱好、 不同的能力基础、 不同的价值观, 而这些差异都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

 如何实现《纲要》中有关:“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的精神要求呢? 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 要实现这一要求,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从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 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同时他们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 智能专长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要让每个幼儿独有的特长与智能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在群体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相互作用与影响, 促进群体中每个幼儿不断成长, 教师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应有的自主活动机会。

 幼儿在平等、 宽松、 自由的氛围中,能把各自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在自然而然的情景中表露出来, 成为与同伴分享和共同发展的机会。

 如:一次的午后自主活动时间, 陈仲辰、 陈柏辰、 陈逸三个小男孩在建构区中一边交流探讨如何用扁平的几何积木拼搭机器人, 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积木, 仲辰说:

 “我们不能让积木都平平地躺着, 机器人的头部和手、 脚的地方都可以让积木竖起来摆, 这样机器人会更好看的。” 在他的建议下, 柏辰和陈逸就开始了尝试, 不一会儿他们各自都拼出了一个互不相同的、 造型生动的机器人。

 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后, 仲辰便问柏辰说:

 “你的机器人叫什么? ” 柏辰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的机器人叫博尔特”, 仲辰和陈逸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怎么叫博尔特? 太奇怪了!” 柏辰认真地解释说:

 “博尔特是“世界飞人” 呢,你们不知道吗? ” 当我发现仲辰和陈逸听了都没做出多大的反应时, 忍不住问柏辰:“为什么说它是“世界飞人啊? ”” 柏辰马上说:

 “他在我们北京奥运会比赛中得了冠军, 拿到了三块金牌呢, 真厉害!” 我接着问:“你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 他毫不犹豫地说:“他是牙买加人, 牙买加是一个小国家。

 当时他拿了三块金牌, 全国的人都特别高兴。” 当我问他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时, 他自豪地告诉我:“这是看新闻知道的。” 就这样, 在半个小时的自主活动中, 这三个小男孩互相传递着彼此的经验与见解, 在建构能力和一些事情的见解上都不同程度地相互促进着。

 这是那种教师控制下的集中式的、 高结构的活动中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教师只需要引导这三个小朋友, 把他们的经验和关心时事新闻的做法和全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其他幼儿的能力和见识就会在这种不知不觉、 自由自在的群体互动中得到发展。因此, 我们十分有必要为孩子留出应有的自主活动空间。

 二、 在幼儿的矛盾冲突中挖掘教育资源 众所周知, 幼儿园的组织形式有集体、 小组、 个别等多种形式, 活动内容有学习活动、 游戏活动、 体育活动等, 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由于幼儿间的差异, 在活动中幼儿之间必然会经常产生种种矛盾和冲突, 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中, 只要用心留意, 就能时时处处发现到幼儿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就是有价值、 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可以巧妙地转化成富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如:

 在一次餐后活动中, 我发现瘦弱的邹灿小朋友正站在图书区旁, 一边和杨李俊小朋友争执着, 一边伤心地哭泣。经过了解, 我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邹灿小朋友先吃完午餐后, 便来到图书区活动, 而当进餐较慢的李俊小朋友也想到图书区看书时, 发现位置已满。

 这时刚好邹灿小朋友被保育员叫出来服药, 李俊就和他商量, 在征得同意后, 李俊便进入图书区, 而当邹灿小朋友很快吃完药想再回图书区时已没有了机会。针对这个小冲突, 我便及时组织全班幼儿讨论, 让幼儿评一评、 说一说他们俩个谁到图书区玩更合理。结果小朋友明显的分成了两大派, 支持邹灿的小朋友认为李俊小朋友的行为太狡猾, 是趁人之危的表现。而支持李俊的小朋友则认为, 他们已经商量过, 邹灿小朋友既然同意, 就不可以反悔。

 经过分析讨论,

 最后全体小朋友一致建议用锤子、 剪刀、 布的方式重新决定, 结果李俊小朋友得到进图书区的权利, 而邹灿小朋友也心服口服地参加其他区域的活动。

 整个过程既让全体幼儿体验到显示生活中复杂的一面,又尝试了运用较公平、 公正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方法。

 可以说是孩子们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有关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好素材。

 三、 在幼儿的热点话题中挖掘教育资源 形式多样的幼儿园教育和生动活泼的集体生活, 使幼儿随时都会有新的发现和表现, 教师随时都可以顺应幼儿的热点话题与思路, 挖掘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育资源, 进而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如, 在一次组织幼儿去“归来堂” 写生时, 按计划本来要引导幼儿观察“归来堂” 各种树木的特征。

 结果当孩子们发现草地上的一小洞跳出一只青蛙后, 自发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

 婧蕊:

 快看!

 是一只青蛙。

 多多:

 那不是青蛙, 它身上没有绿色, 那是癞哈蟆。

 俊瑜:

 青蛙的肚子是白白的, 这只青蛙的肚皮就是白白的, 它也有四条腿, 所以它是青蛙。

 仲辰:

 (伸手轻触青蛙的背部)

 是青蛙, 它身上滑滑的, 癞哈蟆的身上是黑黑的, 有一粒一粒的。

 陈曦:

 对, 癞哈蟆的身上是一点一点黑黑的。

 钰涛:

 青蛙的身上是绿绿的, 那不是青蛙。

 辰卉:

 我也觉得那不是青蛙, 它身上是灰色的, 没有绿色。

 我看过青蛙, 它是绿色的, 青蛙要在海里、河里才看得到, 草丛里的是癞哈蟆。

 其姿:

 不是在海里, 是在池塘里, 在我老家就有很多。

 心如:

 在臭水沟也可以看到青蛙 …… 从孩子们“是青蛙还是癞哈蟆” 的争论中, 发现了宝贵的教育信息, 便及时以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 把孩子们的发现告诉了家长, 一方面建议家长帮助孩子收集“青蛙和癞哈蟆” 的有关资料, 一方面顺着孩子的兴趣需要, 成功地组织了“青蛙、 癞哈蟆的区别”、“死去的癞哈蟆”、“青蛙、 癞哈蟆的宝宝” 等探究活动, 让每个孩子不断地从中获得了有益的见识和发展,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 在幼儿的生活、 游戏中挖掘教育资源 生活、 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幼儿正是在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中,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会交往, 从而获得了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质。

 丰富多样的生活、 游戏活动, 能激发每个幼儿多方面的潜能, 展示出幼儿的不同特点, 因此也是教师挖掘教育资源的一个好途径。

 因此, 在游戏和进餐、 睡眠、 盥洗等生活活动中, 教师可以随时把孩子在活动中的种种行为表现作为教育资源, 加予扩展与深化, 形成有价值的教育内容。

 如:

 在组织大班小朋友学习带领小弟弟、 小妹妹游戏活动时, 活动刚开始经常有小朋友把小弟弟、 小妹妹带摔倒。

 老师经过观察发现是快跑造成的。

 就及时组织幼儿讨论分析原因,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带的弟弟、 妹妹容易摔倒, 而有的就不会? 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 小班的弟弟、 妹妹个子小, 腿比较短, 步子迈不大, 而有的当哥哥、 姐姐的小朋友比较粗心又容易发急, 经常拉着弟弟、 妹妹大步快跑, 小弟弟举步维艰、 小妹妹跟不上就容易摔跤了。

 分析了原因, 老师当即请了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幼儿进行了示范, 讨论了如何更好更安全地带领小弟弟、 小妹妹一起游戏的方法, 并再次进行尝试。

 活动结束后, 我组织幼儿谈感想时, 有的小朋友深有体会的说:

 “带小弟弟、 小妹妹玩真辛苦, 怕她摔倒, 不能象平时一样想跑就跑,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而且还要陪玩小弟弟、 小妹妹喜欢的游戏, 才能让她开心。” 全班小朋友就在这种日常化、 情景化和亲历行为的实践中学会了关心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重要性, 同时感悟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而所有这些是教师依赖教材内容而难以实现的有效教育。

 总之, 幼儿同伴群体中的教育资源, 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

 因此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幼儿同伴群体中的、 贴近幼儿生活的各种教育资源, 树立教师———幼儿是学习成长的共同体的观念, 促进幼儿的情感、 态度、 能力、 知识、 技能, 在合作、 互动的环境中, 通过人人参与、 平等对话、真诚沟通、 经验分享等方式实现充分的发展。

篇九: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育时代 教学管理

  2018年 04 月

  214 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王萍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小学

 广东深圳

 518103)

 摘

 要:被人需要、能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幸福,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对于小学生也一样,当他被人需要时,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领悟到自己幼小的生命也很重要、很伟大,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我长期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发现,请孩子们帮忙时,他们会特别欣喜。让孩子感觉“被需要”,比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更能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关键词:被需要

 价值

 责任

 更努力

 “被需要”是一种来自他人对自己的需要并折射到自我心理上的驱动力,能使人产生帮助他人、探索世界的行为。被人需要、能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幸福,一种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对于小学生也一样,当他被人需要时,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领悟到自己幼小的生命也很重要、很伟大,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一、被需要,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老师们经常会说到:请你来帮某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此时,孩子们的积极性会特别高。是的,这就是“被需要”。记得为巩固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我把练习设计成“送小兔回家”,特意让一只叫 85 的小兔没有对应的算式,我说:这小兔回不了家,多可怜啊,现在有一个办法,你们说出得数是 85 的算式,说得越多,王老师的能量就越大,就会给小兔变出一个家来。孩子们一下子进入角色,几十双小手高高举起,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也跃跃欲试,一道道算式从孩子们的嘴里蹦出。我脱口而出——“变!”下课后,孩子们都围过来跟我说,为了让小兔有一个家,拼命想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算式,还真的帮小兔变出了家,好开心。有一小才女还不忘记总结一句:“爱心,让我们更细心。”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我长期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发现,请孩子们帮忙时,他们会特别欣喜,会更努力地去做好这件事。是啊,低年级孩子能力小,帮助别人的机会相对会少,当被需要时尤其高兴。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星期天,阳光明媚,小朋友们准备去郊游,可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帽子了,你能帮他们算一算、找一找吗?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哦,算错了帽子会被风吹跑的!”“加油哦,算对了小鸡就可以从蛋壳里钻出来啦。”“细心点,不要让小马掉河里了哦。”…… 二、被需要,有利于行为习惯的转变 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被需要,就会感到孤单、失落,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产生。因为有时候人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认识自我意义、实现自我价值,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并且努力去实现这种需要,这就是责任感。记得有一个孩子,从上学开始就没有学习热情,不爱写作业,越到高年级越是叛逆。跟同学相处经常浑身带刺、打架闹事时有发生,上课时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只求他不惹事就万事大吉,睡觉、打盹就是最好状态了。家长更是没任何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吃。一次期末考试,不知跟父母发生了什么事,他一到学校就扬言:从没见过谁科科“0”分的,今天我来试试,还真就除了姓名科科一个字都不写。五年级时我去这个班代课,或许是对新老师的好奇,上课居然没睡觉也没惹事,偶尔还会看我两眼,两天平静地过去了,第三天早上,大家都去做操了,我留在教室里改作业,没墨水了,我抬头看到教室里还有他,就说:孩子,能借支红笔给我吗?他愣了一下,很快给了我红笔。一会他又走上了讲台,把作业本轻轻地放到我面前。我震惊了,其实这两天他都有写作业。感谢笔没有墨水,因为“被需要”,打开了他封冻的心灵,疏通了师生沟通的渠道。从此,我有各种需要都找他,慢慢地他有了强烈的“被需要”感,逐渐充满自信,乐观开朗了。“被需要”感对于孩子的成长,尤其是防止懒惰情绪至关重要!

 三、被需要,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产生 对每个人来说,“需要”和“被需要”是一双有力的翅膀,前进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与孩子相处的时日里,我在关心、爱护、帮助他们的同时,也会经常让孩子感觉到我需要他们,让他们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先是我请他们帮我送作业、拿东西,打扫卫生等等,每次我都会说:谢谢!有你真好。慢慢地,下课后孩子们会主动帮我捶捶背、揉揉肩……被孩子关心照顾的感觉真的很美妙!其实,教育中,我们真的很“需要”孩子,让孩子感受自己“被需要”的自豪感,师生关系自然无比融洽,亲其师而信其道,各种良性循环也自然形成。

 “祖国需要我”、“事业需要我”、“家里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这些表述都在于解释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自己具有的价值,这就是“被需要”!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学会“使用”孩子,学会“需要”他们,把满足别人需要的机会给了他们。而当孩子“鞍前马后”地完成了你的“需要”时,不要忘记鼓励一声:谢谢!有你真好!有你就是不一样!让孩子感觉“被需要”,比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更能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万方数据

篇十: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7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NO.26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来实现内外网间信息的过滤和两个网络间的物理隔离,从而在内外网间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隔离网闸(GAP)技术是实现安全岛的关键技术,它如同一个高速开关在内外网间来回切换,同一时刻内外网间没有连接,处于物理隔离状态。在此基础上,隔离网闸作为代理从外网的网络访问包中抽取出数据然后通过反射开关转入内网,完成数据中转。在中转过程中,隔离网闸会对抽取的数据做应用层的协议检查、内容检测,也会对 TCP/IP包地址实施过滤控制,由于隔离网闸采用了独特的开关切换机制,因此,在进行此检查时网络实际上处于断开状态,只有通过严格检查的数据才有可能进入内网,即使黑客强行攻击了隔离网闸,由于攻击发生时内外网始终处于物理断开状态,黑客也无法进入内网。另一方面由于隔离网闸仅抽取数据交换进内网,因此,内网不会受到网络层的攻击,这就在物理隔离的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交换。以隔离网闸技术为核心,通过添加VPV通信认证、加密、入侵检测和对数据的病毒扫描,就可构成一个在物理隔离基础上实现安全数据交换的信息安全岛。参考文献[1] 陈雪美[译].电子商务管理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林毫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3] 王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普及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4] 谭浩强.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应用[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合力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应该充分协调、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扩展教育空间,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形式和手段,使他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对本地各方面可用资源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和分析,挖掘出了实实在在的、乡土气味十足的自然的、传统的、健康科学的教育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切有效教育资源,形成资源体系,我们把从广泛收集到的本镇可用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及相关信息等教育资源进行分析,归纳成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大部分,形成资源体系。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保证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并有效利用家长、社区和自然环境,统筹各方面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镇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农村幼儿教育资源,从花草树木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从沙、石、泥土到四季的农作物;从当地的民间游戏、歌谣到当地独有的罗溪瑰宝“十音”铜锣、“后溪米粉”、省级森林公园和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龟峰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等等;都为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提供了最好的课堂,是孩子探索的积极对象。为此,两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农村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提出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可爱的家乡——罗溪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我们根据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等情况,分为:大班的活动方案设有《地瓜》、《竹与笋》《神奇的种子》《罗溪瑰宝“十音”铜锣》、《有趣的米粉》、《有用的稻草》等科学活动;中班的活动方案设有《秋天的水果》、《认识小草》、《有用的石头》、《我们播种去》、《参观木瓜园》;小班的活动方案设有《秋天的叶子》、《亲亲泥土》、《野花野花真美丽》、《有趣的蛋宝宝》;这些活动都是课题组经过科学筛选,能被充分利用的本地资源并在各班开展活动。真正做到班班有主题,人人都参与,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直接探究、感知自然环境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各方面素质和谐发展,使我园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逐步成为敢于改革和敢于创新的探索者;促使教师们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为了使活动课堂空间扩大,我们打破封闭的课堂等传统的教学形式,把封闭课堂的形式转变为开放式的课堂,即把活动课堂搬到园外的相关场所去上(让幼儿到社会上参观学习、参与动手实践等室外教学活动),或把园外的事物如幼儿在外的社会活动过程、乡土资源等拍摄成照片或录制成影碟、制作成课件等作为教学辅助材料。通过园内外课堂的相互交替进行,以加强课堂的开放程度,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样可起到园内外课堂的优势互补的作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与身心健康和谐发展。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求,让孩子融入大自然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了自然、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场所。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走进大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为幼儿成长提供“养料”。虽然他们生活在农村,受到主观的家教和其他的客观条件等种种约束,却很少有机会与相关的事物亲近。所以,我们就应该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教育资源,融入到幼儿学习活动中。因此,我们首先创设条件让幼儿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如小班开展的科学活动《亲亲泥土》,从生活中最常见的泥土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找找、玩玩的过程中,再融入科学、语言、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孩子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兴趣很浓,激发了孩子亲近泥土的情感,获得了与泥土亲近的机会。2 把自然现象与相关学科融为一体为了让幼儿对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班设计《秋天的落叶》课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拾落叶,感知为什么会落叶,落叶有哪些形状,根据叶子的某个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和谐发展陈荣华(泉州市奕聪幼儿园

 福建泉州

 362015)摘 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家庭和乡土文化信息等有效教育资源,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研究之源泉。扩展教育空间,加强课堂的开放性,把学习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大自然当中,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让孩子们到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眼界,丰富经验,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和谐发展。关键词:挖掘

 环境

 有效资源

 乡土文化

 有趣

 引导教育

 拓展

 和谐

 发展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8)09(b)-0197-02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8.26.129

 198科技资讯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NO.26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幼儿用树叶粘贴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有机的把美学融入教学活动中。再者,创造条件让幼儿亲近大自然的生机,中班开展的课题《认识小草》教育活动,老师带着班上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让孩子融入大自然中,与小草亲密接触,让孩子们欢快地在草地上躺一躺、滚一滚、爬一爬、赤脚踩一踩,尽情地感受阳光、空气、微风、小草的抚摸;他们喜欢趴在草地上,用小脸蛋儿和毛茸茸的草地亲一亲,说说悄悄话;还喜欢在草地上走一走、跑一跑、转一转、蹦一蹦。同时教师适时地把环保教育融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小的心灵里早早播下感受大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和保护与人类生息相关的大自然的种子。总之,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的这些乐趣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宝贵的活动材料!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孩子们的欢乐之缘。3 采集和运用自然物资源,以丰富教材内容将自然界显现出来的有利资源运用到主题教学之中,课题组通过探究生成了《地瓜》、《有用的稻草》、《野花野花真美丽》这些课题活动,将教学延伸到了自然社会的大课堂,即老师带领幼儿到田野里观赏、采摘野花、用不同的工具挖地瓜,到农家小院观赏各种各样的农具,到稻田认识水稻、和水稻交朋友,拾稻穗,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利用“稻草” “野花”等野外资源,体验用这些自然物加工制作喜爱的小玩艺儿和做游戏的乐趣(如指导幼儿用稻草编辫子、搓绳子、做稻草人、编草裙、扎手枪,或用野花、野草进行粘贴画、串花环、做帽子或玩跳绳、跨跳、抓尾巴等游戏,并照成照片);还有,课题《有用的石头》的教学活动,把孩子带到小溪边,让孩子们自由地寻找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在小溪边采集石头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石头是从哪里来的?”“石头在水里和在沙地里有什么变化?”并把心爱的小石头带回幼儿园进行“拼”、 “画”、 “变”,把石头转化成各种有趣的图案。真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和享受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美感体验和自豪感。此外,我们还教孩子种植蔬菜并观察成长过程,饲养小鸡、小鸭,观察蜜蜂、青蛙,观察和体验农村生活,并初步培养他们从小爱劳动的良好情操。4 积极开发和利用我镇特有的乡土文化、生产场地资源我镇有省级森林公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岩,以及本镇的名优特产如民间铜制乐器“十音”铜锣、还有名溢东南亚华侨的传统制作的“后溪米粉”,以及科学种植的“木瓜园”地等,都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米粉和铜锣的制作工艺是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地方性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课题《罗溪瑰宝“十音”铜锣》、《有趣的米粉》教学活动开展中,课题负责人主动联系了米粉加工厂和铜锣厂,老师带领幼儿多次登门参观学习,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幼儿适当参与动手操作、同时拍摄铜锣的制作和米粉的制作过程等场景,制成VCD作为课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真实屏幕的画面中再次感受米粉制作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纷纷激动地说:“我也摸到刚加工出来的米粉软软的”,“我还学习晒米粉”,“我也吃过后溪米粉可滑、可香 了 !

 ”“ 铜 锣 厂 的 叔 叔 阿 姨 们 真 能干”⋯⋯通过这些教学,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了整合提炼,再展现给幼儿,让幼儿进一步从感知到认知的升华,从而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家乡的省级森林公园和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龟峰岩(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让幼儿体验大自然感受家乡美的好去处。特别是森林公园山涧边那翠绿欲滴的毛竹林,枝节有度婆娑多姿,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后生成了课题方案《竹与笋》,通过请护林员给幼儿挖竹笋并作介绍。为了学习的延伸,把采摘竹子竹笋带回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还指导幼儿欣赏各种竹制品。利用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组织中班幼儿到木瓜园进行实践活动,形成课题活动方案《参观木瓜园》,幼儿观察、采摘、了解木瓜的用途、生长过程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情况,品尝木瓜,利用木瓜雕刻等活动,这些都为课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我园开发和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开展教育活动,从现实环境到课堂活动,无一不渗透着家乡的各种信息,从而启迪幼小心灵,激发幼儿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5 充分挖掘利用社区、家长等优势源,把课堂延伸拓展到课外、家庭、社区中“园本课程”的开发讲究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和家长、社区紧密联系。社区是幼儿在其中生活、生长的地方,社区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往往可以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既能让孩子们到真实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经验,又能增强幼儿的社会意识,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我们立足实际,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并创造条件让家长进一步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例如,对于从事务农的家长,要求常带自己的孩子去田间认识各类农作物、农具及参加田间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在工厂当工人的家长就带孩子去看看工人们的实际操作和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的基本道理。在稻谷等收获的季节,让种稻谷的家庭的幼儿带稻草、高粱秆等到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并教幼儿用稻草搓、扎、编成喜爱的、有趣的玩艺儿等,用高粱秆做眼镜、动物等;让有种竹子的家庭,请家长准备竹制品放在班级的区角中,或家长准备一些竹蔑给幼儿带来幼儿园用于编制幼儿爱玩的器具,这些也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常玩不厌的活动项目。总之,通过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得益非浅,在挖掘农村自然环境中的教育价值,开发并巧妙的运用,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幼儿的身心等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力地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要求、新问题也将不断出现,有待我们不断地去思考、探索、实践和解决。参考文献[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2] 幼儿园工作规程[J].[3] 福建幼儿教育[M].[4] 陶行知教育理论与实践[M].[5] 陶鹤琴活动教育理论及活动案例[M].

推荐访问:教育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被需要” 巧妙 利用 孩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