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

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

时间:2022-09-09 17: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完整)

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贫所做主要工作

我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XX所,其中乡镇初中xx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x所、乡镇中心小学xx所、村级小学(教学点)xxx所(个);全县在校学生XXXX人,其中乡镇在校学生XX人,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xxx%、小升初比例xxx%;现有农村幼儿园XX所(公办x所),村小附设学前班xxx个,在园幼儿XX人,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xx%。

近年来,我县从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

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xxxx年以来,我县先后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园区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全国营养餐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等x个试点县,争取到项目资金x个多亿,先后改扩建学校校舍x万平方米,装备学校图书x万册,实验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等xx万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有xx所学校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改建增设村小附属学前班xx个;建设教师周转宿舍x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着力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来,全县招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组织选派了近百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偏远地区学校、薄弱学校支教援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援助农村学校开展兼职授课和教学交流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和传、帮、带,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师能素养。

全力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工作。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一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贫困高中生补助以及贫困准大学生补助等工作,仅xxxx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XX万元,受惠学生XX多学生,解决了众多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

努力倡导社会捐资助学。在认真实施好政府层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扶贫助学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xxxx年来,先后接受社会各界义工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建校助学金xxx多万元,其中助学金xxx多万元,惠及学生近xxxx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脱贫致富的进程。

部分村级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设备匮乏。①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农村小学有B、C级危房xx万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学点,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瓦房,建设标准低,属于C级危房;配套设施差,生活用房、运动场地等紧缺。如,xx小学和xx小学教室、教工宿舍等均为xx年代建造的砖瓦房,现仍在使用。②教学设施匮乏。对比省定标准,全县边远乡镇尤其是贫困村的学校教学设施缺口很大,其余x所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完善,课堂教学基本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上。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子女转入城镇学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边远村群众的教育开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贫困山村则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辍学。

村级学校教师普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村学校位置偏远、工作条件较差,大部分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现在主要是原来民办代课转正教师,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师在支撑村级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基本为初高中学历。同时,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问题突出,很多村小都没有专职英语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由中心小学派员走教。

扶贫助学政策针对不够强、缺乏精准。现有“一免一补”、困难寄宿生补助、学生营养餐等扶贫助学政策,带有“普惠性”,缺乏精准性,有“撒胡椒面”的现象,而且标准不高,如贫困寄宿生补助,受助率达xx%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非属贫困学生或者说非属特别贫困学生;同时,因为受助面偏大,导致人均受助资金偏少,小学为xxx元/学期/生,初中为xxx元/学期/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少数贫困生不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爱心助学重物质资助、轻情感激励。当前不少学生特别是一些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后进学生有自卑感、孤寂内向,存在腻学厌学心理,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慈善机构以及爱心人士层面,对留守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注重给予物质资助,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精神激励和心理关注。从调研情况看,一部分接受过捐助的贫困学生,感恩意识和上进心不够强,而且少数学生还有被可怜、被施舍的感觉,有些甚至有依赖、等待等消极心理。

三、对策与建议

******xxxx年元旦前夕到xx省xx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根本之策。针对我县教育扶贫的实际,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县教育精准扶贫要紧紧围绕“有标准化校舍读书,有专业化教师教书,让贫困生都读得起书,让学生阳光快乐更好读书”的思路,定向施策,精准发力,保障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不断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让贫困村孩子有标准的校舍读书

推进村级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先支持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全面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使其与全县其他学校同步实现标准化,让山区孩子能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减轻贫困家庭子女乘车、寄宿等经济负担。加强贫困村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的配备,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小规模村级小学(含教学点)的公用经费保障力度,对不足xxx人的学校按xxx人核发公用经费,切实保障村级小学的正常运转。

规划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新学校。主动与乡镇、村对接协调,争取将学校(幼儿园)建设纳入乡镇、村精准扶贫整体规划,在整体搬迁的移民村和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中预留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然后结合移民搬迁和集中安置区建设规划,优先予以布点、规划和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的标准化学校(幼儿园),确保移民家庭子女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规划建设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学前班)。充分利用现有村级学校(教学点)的富余校舍资源及其他资源改建公办幼儿园或附设学前班,建立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力争每一个贫困村、移民安置区都建有一所普惠性、低收费的幼儿园(学前班),让孩子能就近入园。

加快贫困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为农村边远山区小学(教学点)配置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远程教育平台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边远山区学校,全面解决偏远山区学校宽带接入问题,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实施城区学校结对帮扶贫困村学校。每所城区学校都要结对帮扶若干个贫困村学校,一定五年,一包到底,一并考核,在教学设备、仪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二)全面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学校有专业的教师教书

定向培养贫困村学校教师。改革农村教师培养机制,在科学测算偏远乡村教师需求及空编基础上,每年选拔一批农村贫困家庭出生的优秀初中应届毕业生,到师范学校进行定向培养,毕业后定向分配到生源地村级学校任教,既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又为边远山区培养一支“留得住”的优秀师资队伍,提高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

健全支教贫困村学校机制。所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新招聘教师均要到农村贫困村学校(教学点)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支教;所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必须有x年以上贫困村支教经历或x年以上农村教学经历;每年选派一批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选派一批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走教,选送一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实习;每年选派一批的城区骨干教师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学校去送优秀课、示范课。

提高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待遇。严格执行边远山区教师津补贴政策,并根据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程度等因素合理分档,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确保受助教师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协调人社部门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外,按比例增加中、高职岗位用于偏远山区村小学和教学点。落实评先评优和绩效工资分配向农村学校(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的政策。

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结合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实际,选择距离学校较近、环境适宜、交通方便的地点,采取改建、新建、租借等形式建设农村周转宿舍,切实解决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的住宿问题。

(三)健全精准化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家庭孩子都读得起书。

建立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管理全县学生资助工作;资助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全县中小学(幼儿园)贫困生数量,分类掌握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建立起以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依据。对贫困户子女享受资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农村家庭要停止其在读子女的资助,对返贫的农村家庭,要按程序给予其在读子女相应资助。同时,要将贫困村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尤其是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互通,实现全社会教育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

整合各类资助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对全县教育、民政、妇联、社团和爱心人士等各种资助渠道的资助项目、资金进行合理整合,设立“县助学基金”,对贫困学生进行精准帮扶,避免出现助学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慈善机构、爱心人士开展多形式“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积极推进“救急难”工作,落实临时救助帮扶资金,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学生实施临时救助,帮助这些家庭孩子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和入学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现有济困助学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资助力度。①对符合入园年龄的在园贫困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并酌情减免保教费;②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③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④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生一次性给予政府资助金,并一次性给予贫困大学新生入学省内路费补助;⑤按照“应贷尽贷”的原则,积极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完善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实施好国家、省、市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的政策措施,给予中职助学补助;同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上给予倾斜,并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家庭孩子通过勤工助学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促进学业完成。

为贫困学生家庭提供校内公益岗位。全县教育系统开发出勤杂工、水电工、保安门卫、绿化保洁等各类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专项提供给符合条件又愿意从业的贫困学生家庭成员就业,实行托底帮扶,让贫困生家庭成员有活干,增加其经济收入。

定向采购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食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为x元/生/天;坚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与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在保证国家补助资金使用安全、人员管理安全、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营养餐所需食材优先定点采购农村贫困家庭生产的食用农产品,促进贫困户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促进其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双赢”。

(四)开展多元化的心理辅导,培育孩子好读书的健康心理。

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和生活的法宝,也是青少年儿童必备的一些心理素质。为此,在开展扶贫助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心理上的贫困”,要将物资资助与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多元化的心理疏导,让所有贫困生生活学习有保障,情感心理无障碍。

科学宣传贫困生资助活动。学校和社会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尽力避免把资助贫困生的过程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而应充分征得受助学生和家长的同意,在尽量保护贫困生隐私和自尊的前提下,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彰显献爱心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建立帮扶贫困生回访交流机制。资助者和学校教师要对受助贫困生进行常态化地回访、跟踪和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持续人文关怀,从而自觉地把社会的关心关爱化为学习成才、回报社会、传递大爱的动力。同时,要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方式,创造和拓宽贫困学生回报社会的途径,让他们通过公益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扎实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以建好用好“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培养一批强有力的心理辅导师资队伍,扎实推进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和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积极引导他们乐观豁达,勇敢自信地面对困难、挫折;同时,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探讨交流活动。

教育扶贫既任重道远,又大有作为,我们要深刻把握精准扶贫的精髓要义,瞄准重点,定向施策,精准制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打通孩子通过学习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广阔通道,为同步过上小康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精准 扶贫 调研报告 关于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教育扶贫调研方案 教育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