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9篇

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9篇

时间:2022-09-07 12: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9篇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炮击金门: 毛泽东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核心提示: 学术主流认为中苏交恶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9篇,供大家参考。

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9篇

篇一: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金门:

 毛泽东为何惹怒了盟友莫斯科?

 核心提示:

 学术主流认为中苏交恶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 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史纲》 并不赞成这种既定说法。

 他们认为, 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 和后来发生的中共炮击金门事件关系重大。

  第一部完整反映从 1917 年十月革命到 1991 年苏联解体, 中苏关系复杂曲折历史全过程的权威力作--《中苏关系史纲》, 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随着 2007 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在俄罗斯拉开大幕, 该书的出版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有关专家认为该书是“2007 年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陈兼认为:

 “中苏关系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 本书则是在这一课题上造诣最深、 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学者的著作--在我看来, 这是每一个对中苏关系感兴趣的读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伴随着原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档案文献的大量解密和开放, 中苏关系史的研究也被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些国内本专业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 在掌握大量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 遵循“以史解史”的客观原则, 写出了这部《中苏关系史纲》。他们回顾和分析了 1917~1991 年中苏关系的发展史, 对中苏关系的不同阶段进行多视角和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

  不能用单边档案研究历史

 本书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沈志华介绍说,该书是从关注抗日战争到抗战结束开始一直到国共内战、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等历史问题的基础上, 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结果。

 这部书尽管是一个史纲性质的东西, 最初的目的只是为教学用的, 因而写得比较简要, 但里面的内容却全是最新的研究成果, 好多问题的说法和以前都不一样。

  据了解, 参与此专题研究的学者们前前后后关注中苏冷战有十年之久, 集中一年的时间创作, 才完成了这样一部著作。

  记者了解到,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成立已经有 15 年之久。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把相关历史档案对外开放, 他们才有机会见到俄罗斯保存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

 为此, 他们 3 次到俄罗斯复印历史文献, 当时复印一页资料需要花一个多美元。

 后来,他们又多次到美国用微缩胶卷复印档案。

 沈志华介绍说, 美国曾经花重金从俄罗斯购买了很多档案, 他们保存的很多资料在俄罗斯本土都找不到。

  据介绍, 他们先后在俄罗斯和美国复印的资料有几十万页之多, 光中苏关系档案有 26卷, 请人翻译出来的字数多达 400 多万字。

  不仅查找外国资料困难, 还由于外交部档案馆中国部分以前不对外开放, 几年前查找国内的资料只能到地方档案馆区寻找。参与该书写作的专家曾经到中苏边界边上的省市逐一查找资料, 如新疆的乌鲁木齐、 伊犁, 内蒙古的包头, 黑龙江, 吉林等地的档案馆都留下了他

 们的足迹, “我们要求和呼吁不能用单边档案研究历史, 必须把双方或多方的档案进行比较,才能对历史了解得更清楚, 这也是研究冷战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沈志华说。

  有关专家指出, 因为苏联解体, 档案资料对国际社会开放, 因此在冷战结束十年后, 国际冷战史的研究开始突飞猛进, 有了大量研究成果, 这样的研究成果更可靠。

 而在此以前研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 只能找到美国档案, 研究起来只能用单边档案。

 《中苏关系史纲》 对人们非常关注的一系列重大敏感问题给予了深刻的解读:

 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同盟何以短命? 中苏分裂的过程是怎样发生的, 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两国的国内政治是怎样影响各自 的对外政策的? 中苏关系的阴晴冷暖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巨大的作用?

  《中苏关系史纲》 提出了 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观点:

 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 1956 年。

 书中指出, 在 1956~1957 年, 中苏关系恰恰处于上升时期。

 1957 年 11月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同盟显示其力量和影响的最高峰, 毛泽东在会议期间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共平起平坐了 。

 但也就在这时, 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

  1958 年夏天, 发生了 “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

 长期以来, 在社会上和史学界普遍认为, 这场冲突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其原因在于苏联的做法侵害了中国主权, 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史纲》 并不赞成这种既定说法。

 他们认为, 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 和后来发生的中共炮击金门事件关系重大。

  中国突然采取的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之所以触怒了 莫斯科, 并使赫鲁晓夫感到愤怒不已, 其原因在于:

 第一, 事前中国丝毫没有向苏联透露早已谋划的这次行动。

 赫鲁晓夫认为中国的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不啻为对盟国的蔑视和侮辱。

 第二, 毛泽东有意向苏联显示中国可以独立行事的地位和能力: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无须向别人请示或与别人协商。

 第三, 炮击行动本身 充分表明中国不赞成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对外政策。

 毛泽东认为, 中国也可以搞“战争边缘政策”, 因为“国际紧张”实际上对美国不利。

 第四, 中国拖延向苏联提供在台海危机空战中获得的一枚美国“响尾蛇”导弹, 这使赫鲁晓夫愤怒不已。

 总之, 在赫鲁晓夫看来, 毛泽东根本无视同盟的存在。

  台海危机反映出中苏在对外政策上的重大分歧, 赫鲁晓夫对此不能容忍, 苏联决定给中共一些颜色看。

 此外, 公社问题反映出中苏在对内政策上的严重分歧, 毛泽东对此不服, 中共决定公开批评莫斯科。

 于是在 1959 年 10 月两国领导人发生激烈争吵后, 中苏分别确定了处理两国关系的相同方针:

 继续维护中苏之间的同盟, 但对方必须承认错误。

 1960 年伊始,双方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 意在规劝和说服对方。

 后来又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互相攻击, 双方没有一个愿意让步。

 于是, 赫鲁晓夫终于决定撕破脸皮, 宣布限期撤退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 从而使中苏分歧公开化。

  尽管 1961~1962 年中苏都有意缓和矛盾, 修复关系, 但是所坚持的原则仍然是要对方承认错误。

 而 1963 年 7 月两党会谈的结果再一次表明, 中苏之间已经没有妥协余地, 中苏同盟的破裂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章百家说:

 “中苏关系是对 20 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

 双边关系之一。

 了解中苏关系的演变, 对解读中国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这部著作不仅完整记述了中苏关系的全过程, 而且澄清和揭示了不少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断。

 ”

 中苏同盟破裂对世界格局影响重大

 在沈志华看来, 在中苏关系的变化过程中, 除了隐含着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普遍性矛盾外, 还存在着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其意识形态正统地位的斗争。

 因为中苏之间在具体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已经上升为思想政治路线的斗争、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单纯的利益之争可以让步, 可以妥协, 但领导权之争不在于实力大小、 利益多少, 而在于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 因此在原则上是不可调和的。

 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不共戴天, 列宁主义与教条主义水火不容, 所以, 中苏同盟的结局只能是分裂。

  《中苏关系史纲》 一书指出, 中苏同盟的解体对于中国、 苏联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 同盟的破裂对中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尝试产生了阻断性影响。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提出的新纲领, 是继 20 年代新经济政策和战后列宁格勒派之后, 苏共第三次开始的改革尝试。

 同样, 中共八大也开始思考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但是, 中苏分裂阻断了这种尝试和思考。

  其次, 对冷战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如果说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 最终决定了美国远东战略的走向, 从而使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 那么, 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 则最终导致中美关系趋向缓和及正常化, 以至中国实际上退出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为标志的冷战舞台。

 此后, 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构想。

  此外, 它对苏联在冷战对阵中败北的结局也产生了 深刻影响。

 中苏分裂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从而导致在以美苏为首的两个阵营对抗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 苏联在不得不分散力量对付中国的威胁时, 不仅增加了本来已不堪重负的国力消耗, 而且大大削弱了自身 对抗美国和控制东欧的能力。

 因此, 苏联最终解体与中苏分裂不无联系。

  中国原驻苏联大使李凤林认为:

 “研究和总结中苏关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从历史演进中获得启示, 避免重复前时前代所犯下的错误, 这才可能为中俄关系的长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甚至为中国处理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范式。

 ” 毛泽东导演“炮击金门”:

 牵着美蒋鼻子走(1)

  1958 年我军炮击金门, 是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的。

 毛泽东亲自点将让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并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地方”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指挥。

 叶飞接到命令后, “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 决定江一真同志代替我主持省委日常工作, 并立即组织

 前线指挥所”。

 7 月 19 日, 叶飞便和福州军区副 司令员张翼翔、 副政委刘培善一行到达厦门, 迅速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并在 24 日前完成一切作战部署。

 7 月 27 日, 叶飞突然收到毛泽东致彭(德怀)黄(克诚)信。

 信中说, 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

 “中东解决, 要有时日”, “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必须坚持。

 如你们同意, 请将此信转告叶飞, 过细考虑一下, 以其意见见告”。

 叶飞与张翼翔、 刘培善商议, 觉得各项准备工作比较紧张, 加上福建沿海受台风袭击, 大小桥梁数十座被冲毁; 部队疲劳过度, 疾病丛生;特别是空军进入福建前线的转场尚未完成, 海军入闽尚在调动中, 当即复电认为推迟炮击较有把握。

 这样又得到延长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完成了地面炮火的集结和展开, 以及对金门炮击的所有目标进行测量并一一标在图上; 空军完成了紧急的战斗转场, 海军舰艇和岸炮部队完成了入闽部署; 制定了炮兵、 空军、 海军协同作战方案。

 还对部队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斗争方针政策的教育。

 8 月 20 日, 叶飞接到中央军委电话, 要求他立即飞往北戴河。

 21 日 下午叶飞来到毛泽东的住处, “详细汇报了 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 炮兵的数量和部署, 和实施突然袭击的打法”。在座的有彭德怀、 林彪与作战部长王尚荣。

 第二天继续开会, 毛泽东说:

 “那好, 照你们的计划打。

 ”并要叶飞留在北戴河指挥。

 “所以, 炮击金门是在北戴河指挥的”。

 “前线则由张翼翔、 刘培善同志代我指挥”。

 张翼翔兼任前线指挥所参谋长。

 但是, 叶飞强调说:

 “炮击金门也可以说是毛主席在直接指挥。

 ”

  敲山震虎声东击西

  1958 年 7 月 14 日, 伊拉克人民发动了革命, 推翻了旧的反动统治集团。

 美帝国主义直接出兵入侵黎巴嫩, 随后英军入侵约旦。

 同时美国于 7 月 15 日宣布其远东地区陆海空军进入战备状态。

 中东形势突然紧张起来, 成为世界矛盾的焦点。

 美英法介入后, 苏联也有所动作。世界进步舆论都在声援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蒋介石集团趁机扩大事态, 于 7 月 16 日宣

 布所属部队处于“特别戒备状态”。

 金门、 马祖与台湾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军事演习, 同时加强空军对大陆侦察活动和袭扰准备。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 中央军委决定炮击金门。

 炮击金门由空战拉开序幕。

 为了加强前线空军的指挥, 中央军委把原志愿军空军司令员聂凤智调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7 月的一天, 我空军飞临福州上空, 人民群众欢欣鼓舞。

 在福建, 我军为争夺制空权的斗争持续了半个月。

 国民党的飞机损失 50 多架, 我军也损失了20 多架。

 空战后, 制空权被我军控制了, 为大批炮兵开进厦门, 为炮击金门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海军 130 岸炮部署在厦门对岸角尾。

 炮兵阵地从角尾到围头, 长达 30 多公里,呈半圆形, 大小金门及所有的港口、 海面都在我炮兵的射程之内。

 炮击金门从 1958 年 8 月 23 日 17 时 30 分开始。

 第一次急袭, 我军所有炮兵阵地突然间同时向金门开火, 1 个小时密集发射了几万发炮弹。

 首战告捷, 以猛、 准、 狠的炮火予敌以沉重打击, 毙伤敌 500 余人, 毙敌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赵家骧、 章杰及澎湖防卫部中将副司令吉星文, 伤敌金门防卫部参谋长刘明奎及空军系统的幕僚长, 并击伤敌运输舰 1 艘。

 接着8 月 24 日又予敌以再次沉重打击。

 我军炮击金门敲山震虎, 起到声东击西的效果。

 一是警告蒋介石; 二是同美帝较量, 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来, 以支援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面对我军大规模炮击金门, 一时弄不清我军是要登陆金门呢, 还是要大举渡海解放台湾, 搞得 3 天睡不好觉; 不出毛泽东所料, 美国总统下令将地中海美军第六舰队的一半舰只调到台湾海峡, 与第七舰队会合, 以加强第七舰队。

 中东形势由此缓和下来。

  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炮击金门是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 其规模之大、 炮火之烈开福建前线战史之先河, 也是我军中外战史上的战争奇观。

 为实施炮击金门, 以福州军区的炮兵为主, 32 个炮兵营...

篇二: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摘要:

 中日同盟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我也找了不少资料, 中苏关系的破裂的原因主要有:

 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分歧和争论;两国 地缘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冲突; 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因素; 还有就是苏联的“大国主义, 大党主义”。

 而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我国在新时代制定外交政策有很大的启示。

 新中国刚成立时, 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 决定奉行“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即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

 1950 年初, 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标志着中苏同盟关系的正式建立。

 那这种友好的关系走了多久呢? 中苏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裂痕的呢? 有学者认为, 中苏关系的破裂是从苏共二十大开始, 但也有学者认为中苏之间的分歧是从 1957 年的莫斯科会议开始渐露头角的。

 他们认为苏共二十大后, 中苏关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密切。

 在解决波兰和匈牙利的 10 月危机过程中, 赫鲁晓夫请中国参与欧洲事务的处理, 中共出面帮助莫斯科缓和与东欧的关系, 中苏合作更加密切。

 在 1957 年 10 月 15 日赫鲁晓夫与中国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 这标志着苏联开始真正向中国提供武器研制的援助了, 中苏关系又上了一层楼。

 从这些可以看出中苏关系在苏联二十大是没有出

 现分歧的。

 所以中苏关系破裂是从莫斯科会议开始出现的, 在会议毛泽东的论断与苏联的对美缓和外交路线激起了矛盾, 双方的分歧开始露出苗头。

 之后很多事使中苏在对外和对内政策方面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而真正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是中共炮击金门马祖事件及赫鲁晓夫对中国人民公社的批评, 并撤出苏联在华专家。

 这两个重大事件致中苏在对内、 对外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 以致最后翻脸。

 在 1963年 7 月的两党会谈的结束再次表明, 中苏之间已经没有妥协的余地,中苏同盟的破裂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这些绝大部分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 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并非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理由。

 有学者认为两国地缘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中苏破裂的最根本原因, 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分歧和争论是两国关系破裂的导火线。

 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虽然标志着两国同盟关系的确立, 双方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但双方谈判过程一波三折。

 不管是哪个国家都会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两国相互之间关系的好与坏, 冷或热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而转移的, 都取决于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取决于国家的发展和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

 而中苏之间国家利益冲突的核心问题是中苏双方在政治利益上的冲突。

 在出现分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赫鲁晓夫以及苏方所采取的撤走专家、 撕毁合同、对中国采取高压的政策, 不仅没有化解双方的矛盾, 反而导致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并且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 把美苏合作主宰世界作为最大的追求, 为此不惜损害同盟者的利益, 致使美苏关系影响中苏同盟

 关系的晴雨表。

 而中苏双方领导人个人因素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虽然个人因素起不来决定性作用, 但也不能忽视。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作为中苏最高领导人他们的个人因素间接地也起了 作业。

 两个领导人之间的相互抱怨、 敌对、 自尊心理、 文化背景等因素起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赫鲁晓夫本人对中国认识的发展与变化事实上决定了中国对苏联的政策; 同样, 毛泽东对苏联认识的发展与变化,事实上也决定了中国对苏联的政策。

 因此, 这两位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 甚至感情用事, 或一时冲动都能左右中苏发展的方向。

 除了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因素之外, 还有就是苏联的“大国主义, 大党主义”,这说法确实存在。

 1989 年 5 月, 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期间, 邓小平在总结中苏关系破裂的经验教训, 与到访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会谈时曾明确指出:

 两国的关系恶化, “不只是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 这方面现在我们也认为自己当时说得都是对的。

 真正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 中国人感到屈辱”。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确实存在“大国主义, 大党主义” 而苏联的这种作风确实在中苏分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影响中苏关系从分歧到破裂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也不能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中苏两国的关系破裂的原因还有很多, 两党关系的破裂对国际带了 一定的影响:

 1.中苏两国同盟关系破裂改变了 国际政治的大国格局。

 中苏两国破裂之前, 在国际政治的格局的“三国演义” 中, 是实力较弱的中苏结盟对抗对雄霸一方的美国。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两大阵营的较量。

 但在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宣告瓦解, 中美两国慢慢走上一致抗苏的路线。

 2.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地区矛盾, 给整个东亚地区和相关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

 3.中苏两国同盟关系破裂提前宣告了苏联解体, 迎来了冷战的结束。

 中苏关系破裂的结果, 无论如何让都不能说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客观上是必然的, 对中国来讲是利大于弊。

 我们需要特别调的是,中苏分裂虽然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但促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方针和总路线, 从思想上放弃了“苏联模式” 去寻求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

 虽然在这过程中毕竟在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其错路进行了修正, 并此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中苏关系的破裂对于中国不算坏事, 如果中苏关系一直以友好的态势走下去, 那么中国也就不会摆脱 “苏联模式”可能会走上解体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沈志华:《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 [J].历史研究, 2001 年第二期。

 2. 孙泽学、 唐年新:

 《中苏同盟破裂根源探析》。

 3. 沈志华:《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中共党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4. 唐勇:《中苏分裂原因探析》,《四川党史》 1999 年第一期。

篇三: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磐惩蘸零灏堕隰体地位就是档案馆的本质特性” , 即档案馆只有一个本质特性, 这就可以将赵文中的本质特性理解为本质属性, 也就是说, 本质属性与本质特性不过是说法的不同。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讨论时就不必纠缠于“本质特性” 与“本质属性” 用词上的差异, 而专注于分析的对象。其次, 要理解本质属( 特)性的涵义。

 本质属性是哲学概念, 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理解这一点要注意事物往往有多种属性, 但本质属性只有一个。

 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在具体分析时, 易将一般属性等同于本质属性。明确以上两点后, 我们再来看赵文的观点。

 赵文把具有独立主体地位作为档案馆的本质属( 特)性显然值得商榷。

 许多事物都具有独立主体地位, 例如图书馆。

 因此, “具有独立主体地位” 不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此外, 就内容而言, “具有独立主体地位的档案保管机构就是档案馆” 这个命题也有不当之处。

 其一, 除综合档案馆和少数专业档案馆外, 部门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大多是不具法人地位的。

 它若想对外活动, 还得依赖所在单位本身。

 其二, 将档案馆定性为档案保管机构,也值得商量。

 档案馆到底是为了保管还是利用, 档案界曾经有过一次大辩论。

 但其焦点不过是档案馆在保管与利用之间的主次问题, 对档案馆具有保管和利用两项职能是不持异议的。

 因此, 单纯地将档案馆视为保管机构, 是不符合档案馆现状的, 也是不利于档案馆发展的。保管档案并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可以看出, “具有独立主体地位就是档案馆的本质特性” 是个形式命题。

 形式可以有多种载体, 故从形式角度界定档案馆本质属性是不科学的, 还应从内容着手。

 从现阶段看, “保管档案并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 可以作为档案馆的本质属性。首先, “保管档案并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 是档案馆的属性。

 无论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怎样拓展. 保管和利用始终会是档案馆两大主题。

 档案馆具有的“档案安全保管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体地位定为档案馆的本质特性。档案信息服务中心” 功能, 除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是谈保管为分析赵文观点, 需明确以下两点:外, 其他三方面都涉及利用问题。

 因此, 把保管和利用作首先, 明确本质特性和本质属性。

 赵文从传统意义上为档案馆的属性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档案馆的本质属性中抽象出两个本质特性, 说明是将本这里谈谈档案馆保管与利用的关系问题。

 不少学者质特性和本质属性分开使用的, 但其结论为“具有独立主认为, 保管才是档案馆的目的, 利用不过是改变其现状的固《北京档'案}20 0 7 年第4 期 万方数据

 手段, 但在笔者看来, 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在馆藏没有被现实利用的情况下, 保管可作为目的; 一旦被利用, 保管就成了手段。

 持“保管” 看法者也大都认为, 保管的档案现在没有用, 将来可能有用。

 可见他们还是将“用” ( 利用)作为保管的终极目的, 只不过这种“用” 可能不为现世触及罢了。

 因此不能以“利用馆藏档案的随机性” 来否定档案馆具有利用功能, 更不能以“对历史负责” 和“替未来着想” 来否认对档案馆加大为现实服务的要求, 甚至指责为“近视” 、 “功利” 。

 须知, 未来总有一天是会变为现实的。

 不为现实服务, “对历史负责” 和“替未来着想” 的依托点又在哪里呢?其次, 这一属性可以将档案馆与图书馆等区别开来。图书馆等主要保管对象都不是档案, 主要利用对象也不是档案, 惟有档案馆才以档案为运作和发展的核心。

 因而这一属性反映了档案馆与其他馆之间的区别。再次, 这一属性还可将档案馆与档案室区别开来。

 虽然档案馆与档案室都主要以档案作为保管和利用对象,但档案室主要为本单位服务, 档案馆主要为社会服务①。服务范围的不同正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所在。最后. 这一属性还表明了档案馆在新形势下的两大趋势。

 一是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馆的功能已有很大变化. 特别是档案馆作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 这一功能②的出现. 使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客体已超越传统意义上仅限于档案的范围。

 所以本文将档案馆保管客体仍然界定为“档案” , 但将利用客体界定为“馆藏资源” . 其意即在如此。

 二是档案馆已不仅仅是提供利用的角色, 它本身也应成为利用者。

 这样做不仅因为它不违反我国的档案法律法规③。

 相反, 因为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对档案馆藏、 开放程度及相关规定等的了解, 自身利用馆藏资源更具优势。

 注意到这一变化, 所以选用了“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 这一用语, 因为它本身就包含了提供利用和自身利用两方面内容。所以, “保管档案并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 既是档案馆属性, 同时又能将档案馆与图书馆甚至档案室等区别开来, 因而可确定为档案馆的本质属性。题外之话——多谈些属性。

 少谈些本性既然是争鸣, 笔者也就斗胆再提出一点看法, 请各位前辈和同行指正。现在, 档案界有一种倾向:

 研究一个主题, 常常喜欢从本质属( 特)性人手, 企图穷尽其理, 把握根本。

 但是很多事物很难准确定性, 本质属( 特)性也很难把握。

 这一难度可以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来理解:从客观方面来看,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 发展的, 总是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事物的本质不断显现, 经过矧E 京档案}20 0 7 年第4 期 万方数据l黍避凳蚕涛琴波电蓉溪i否定、 肯定, 再到否定等诸多环节, 完成其发展。

 因此, 任何事物反映的属性都只是部分和局部。

 鉴于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我们很难将事物的本质研究得非常透彻。从主观方面看, 人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人的认识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

 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 人们就不可能想到光缆、 电脑等现代化设备。

 二是人的认识还受其本身的知识、 阅历等的限制, 世界观、 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对认识事物的角度、 程度等都有重大影响。所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对事物的界定只是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某一阶段的认识。实际上许多情况下, 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界定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可,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 事物发展迅速, 本质属性界定的阶段性就更为明显。

 例如, 将“保管档案并利用馆藏资源为社会服务” 作为档案馆本质属性的界定也有缺陷, 保管客体( 档案)与利用客体( 馆藏资源)的不一致性就一直令笔者困惑。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 现在许多人研究的所谓事物的本质属性, 其实不过是许多事物共有的属性。

 曾有学者将科学文化性作为档案馆的本质属性, 但若将这一命题放到更广阔的角度, 便会发现很多事物具有这一属性, 甚至比档案馆更合适, 比如说科技馆。所以“科学文化性” 只能是档案馆的一般属性之一。因此不要轻言本质属性。

 科学的发展从来就是两种趋势, 一是不断分化, 从一些学科中分离出来, 例如历史地理学; 二是不断综合, 将一些学科的共性加以研究, 比如系统科学。

 很多事物本来就是一种综合体, 档案馆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多讨论一些属性, 少研究一些本性( 本质属性), 特别是处于今天变革的大潮流中, 档案事业面临着发展、 竞争的巨大压力, 更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维, 给自己预留更多的生存、 发展空间。注释:①这种为社会服务是服务于大社会的, 例如苏联解体后。

 就有不少外国人去查阅和利用前苏联档案。

 19 9 6年5月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志华就曾率苏联历史档案课题组到莫斯科查阅前苏联档案。

 见冯弱:

 《冰点:

 让历史露出真相》 , 中国青年报, 20 0 4 年7 月 28 日②实际上, 这一功能已经得到不少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确认。

 例如, 20 0 5年9 月 20 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4 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办法》 第七条明确规定:

 “市和区、 县档案馆是本级人民政府指定查阅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场所。

 ”(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第22条第二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 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 身份证等合法证明, 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 这一规定显然没有将档案馆及其工作人员排除在利用者之外。作者单位:

 北京市档案局

篇四: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新:瀛海威当年失败,是因为“它太早了”

  前言:

 自 1994 年 4 月 20 日,中国通过一条 64k 国际专线接入世界,这个国家就无法避免地卷入一场新变革,这场变革涵盖了中国人的工作、生活乃至政治。而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正以一种更具破坏力的技术与更强势的颠覆态度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变革中去,比如互联网金融。

  注:张树新, 联合运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今天似乎很少有人会把这个散发着知性气息的中年女人与“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联系起来。事实上,在 1995 年,当那根 64k 国际专线将中国与国际互联网联通后的第二年,张树新便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那家公司的名字叫 “瀛海威”。

  而她现在担任董事会主席的联合运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Genesis”,意为《圣经》中的第一章《创世记》。这个女人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最初,她便试图为中国互联网创造一个完美的模板:

  她设计了一个五脏俱全的互联网世界。登录瀛海威公司的上网客户端“瀛海威时空”,就能进入这个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使用“论坛”、“邮局”、“咖啡屋”、“游戏城”等多种服务。1997 年,瀛海威还做了一个名叫“新闻夜总汇”的项目,汇集当天各大报纸的新闻。此时,距王志东创办利方在线(新

 浪网前身)还有一年,而由张朝阳、丁磊开办的搜狐、网易,则更在这之后。

  她甚至还希望瀛海威发展电子购物,并有预见性地发行了用作网上交易的中国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那时马云还没开始做阿里巴巴。

  张树新说:“在世界之初,我想象过所有事情,哪里种树,哪里栽花,潮怎么涨,土在哪,这些我都在脑子里想好了。”时至今日,再回过头去看 19 年前的张树新的种种构想,我们在叹服于其这个女人敢想敢干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张树新试图构建的是一个早熟而又失败的模板。

  如今,这位人到中年的女企业家轻描淡写谈到瀛海威当年的失败经历时称:“我不过是中国互联网的垫脚石。”1998 年 6 月,中国互联网“先知”张树新离开了自己一手缔造的瀛海威,而后来的互联网企业家像是受了上帝怜悯进入诺亚方舟的那批人,终于踩着这位“垫脚石”女士的肩膀创造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世界。

 --------------------以下为正文以下为正文------------------------------

  现在,50 岁的张树新已经很少来公司,她仍是联合运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家投资公司由张树新创立于 1999 年,英文名是“Genesis”,意为《圣经》中的第一章《创世记》。《创世记》的第一句话是“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张树新的办公室里还摆着一尊塞万提斯头像,这位西班牙作家笔下诞生过一个著名狂想者,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这样的陈设契合张树新过往的经历与结局—一名狂想者在打造出中国互联网最初的天地后铩羽而归。

  19 年后她依然干练,留存着 1995 年创立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信息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时的部分意气风发,但难觅 1998 年她因与大股东中兴发集团不合而被迫从瀛海威辞职时的黯然神伤。

  “事业上的任何事都不值得你这么痛苦。”张树新站在摄影师布置的聚光灯下微微抬起下巴,习惯平静生活的她无意中露出了当年的锋芒。

  中科大诗社社长、学生会主席、记者、策划人、互联网企业家、投资人,张树新的角色一直在转换。但今天,很少人会将眼前这个散发知性气息的女性与当年“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联系起来,她的员工很少在办公室见到她,连公司的分析师都不知道这位女老板的过去。张树新的秘书告诉我,张树新已经不怎么参与公司运作了,过去 6 年来,她一直在进行环球旅行。

  张树新证实了秘书的说法,现在她自嘲是一个“闲散人士”。6 年前,她把联合运通公司的日常经营交给了合伙人,自己过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梁文道、许知远、崔卫平等都是她私人酒窖里的座上宾。这不太像一个企业家的交友圈。她的不少朋友对她与瀛海威的历史也不甚了解。

  习惯平静生活的她不愿意多谈过去,她对那些外人打上的标签不以为然:

 “你们要找的是那个时候的张树新,不是现在的我。”见面当天,这位被财经作家吴晓波列为《大败局》中第一人的女企业家心情甚好,她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当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的失败经历:“我不过是中国互联网的垫脚石。”

  她只是在周游世界的间歇,才会偶尔回到这个挂满她女儿画作的办公室。这里的书架上有政治、历史、地理、互联网等种类繁杂的书。照片里有她刚毕业做记者时的青涩摸样、创立投资公司期间在伊朗出差的留影,还有参加阿拉善联盟等公益活动的照片。但唯独没有她创立瀛海威的印记。

  先行者张树新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风车骑士,她试图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模板

  正如《圣经》中上帝创造了天地,又亲手用洪水冲毁了它。张树新打造了中国互联网最早的 Demo(模板:指具有展示、示范功能的事物)。

  她说:“在世界之初,我想象过所有事情,哪里种树,哪里栽花,潮怎么涨,土在哪,这些我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即便站在 20 年后去看, 当年张树新为中国互联网世界设计的最初图景也充满着大胆且狂想的堂·吉诃德色彩。

  她设计的是一个五脏俱全的互联网世界。登录瀛海威公司的上网客户端“瀛海威时空”,就能进入这个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使用“论坛”、“邮局”、“咖啡屋”、“游戏城”等多种服务。1997 年,瀛海威还做了一个名叫“新闻夜总汇”的项目,汇集当天各大报纸的新闻,其形式类似在 1998 年后才兴起的王志东的利方在线(新浪网前身)以及张朝阳、丁磊更晚开办的搜狐、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

  她甚至还希望瀛海威发展电子购物,并有预见性地发行了用作网上交易的中国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那时马云还没开始做阿里巴巴,而直至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仍在利益部门的攻讦下夹缝求生。

  这的确是一个早熟而又失败的模板。有人说是因为时机。那些善于描绘人性的作家也将失败归结为张树新的性格,这的确是一位理想主义色彩大过现实主义的女人。

  在采访中,张树新 4 次提到瀛海威的失败是因为“它太早了”。1995 年,中国互联网与国际接轨刚满一年,当时中国公众对互联网仍然普遍无知。张树新开始不断向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推销 Internet,当时她干了一件带有行为艺术色彩的事情—在中关村南大街零公里处竖立了一块著名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路还有多远?向北 1500 米。”

  在这块广告牌以北 1500 米处,是当时的瀛海威科教馆,当年这个科教馆的主要作用是让中国人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并向来访者推销“瀛海威时

 空”这一软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苹果体验馆。

  4 月 6 日中午,我来到位于魏公村路口东南的瀛海威科教馆旧址。现在,这里是一家名叫“刘家香”的浙江菜馆,于 2005 年开业。前台的女店员从没听说过这里曾有个瀛海威科教馆。她只知道在餐馆开业前,这里是个邮局——张树新自己也未曾料想,瀛海威科教馆的地盘竟一度被与自己有错综关系的邮电部系统所占据。与现在进出这里的食客相似的是,十多年前光顾这里的人同样饥肠辘辘,不过他们当年寻求的是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上网体验。

  1997 年,《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第一次访华,获得尼氏 22 万美元投资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趁机火了一把。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次活动的所有费用都由张树新承担。这是一次官方研讨会,当时在国务院信息办任职的高红冰参与了活动联系和安排。张树新认为这类活动办成了,是一个官方认可互联网的信号。

  同年夏天,当瀛海威陷入资本链危局时,张树新还专门劝说杨元庆在卖电脑时装上调制解调器,把联想“1+1”做成联想“1+NET”,结果杨元庆不理解,他反问张树新:“我卖电脑就卖电脑,为什么还要装网络呢?”

  当天,张树新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当时她与瀛海威遭遇的窘境:“我们本来是要卖面包的,后来我们要从种麦子做起。而卖面包的利润却无法负担种麦子的成本。”

  1998 年 6 月,张树新还没能亲手完成她为中国互联网设计的 Demo,就离开了自己一手缔造的瀛海威,并任由时间的洪流将她缔造的那个互联网世界的最初雏形冲毁,而后来的互联网企业家更像是受了上帝怜悯进入诺亚方舟的那批人,终于踩着这位“垫脚石”女士的肩膀创造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世界。

 中国互联网由信息控制与政治控制驱动中国互联网由信息控制与政治控制驱动

  “中国互联网 20 年的发展是畸形的。”张树新并不赞成凯文·凯利的互联网自我生长论。她认为,与美国互联网是硅谷和华尔街的双城记,主要由技术和资本共同驱动不同,中国互联网还是政治控制和信息控制驱动的。

  她向我解释控制如何驱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控制的地方就有反作用力,就有突破控制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进而就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互联网的趋势也印证了张树新的观察:与“微博”的流行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对真实信息的饥渴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引发热潮的背景之一则是国家垄断下的银行系统服务不周、效率低下。在张树新看来,中国互联网的畸形在于,在公民社会等很多东西还没有发展转化的时候,中国就有了互联网,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 15 世纪的东西,又可以看到 21 世纪的东西。

  她说:“中国的社会形态是 1688 年英国《大宪章》颁布前的那一套,而互联网技术又是与世界同步的。你看,马航事件发生的第一天中国人就通过互联

 网知道信息。”

  张树新第一次触碰政治是在她十五六岁的时候,这次经历并不愉快。“灰烬”构成了她对“政治”的最初印象,1978 年,她目睹了父亲的平反经过。

  “他的黑材料有这么高。”当天下午,坐在红色大沙发上的张树新张开双臂给我比划,“当他的黑材料从这么高被烧成一堆灰的时候,他就从坏人变成好人。” 她的陈述带有一种戏剧性的荒诞感。

  不喜欢与政治打交道但又不断遭遇政治,这使张树新由童年对政治的害怕走向成年时处理政治的老到、熟练。作为将互联网引进中国的第一人,她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向各级政府人员说明互联网的好处,打消他们对互联网的疑虑。她还记得在瀛海威时,她曾参加过一次有新闻办、邮电部、公安部等部门参与的会议。会议讨论的重点是网上卖东西要不要交税,网上发表不当言论,瀛海威要不要负责。张树新告诉我,互联网论坛里的“文责自负”就是她最先创立的。

  那个时候瀛海威的办公室会突然进来很多人,有野心勃勃的投资者,也有忧心忡忡的政府官员,他们都让张树新解释什么是互联网。

  “有一天我办公室进来了当时的安全部部长。”张树新说,“我力图说服他,技术是个双刃剑。网上有白宫,网上为什么不能有中南海呢?不信我就给你们看,延河水也可以流在互联网上。”这就是 1997 年,张树新在瀛海威搞的一个大手笔——“网上延安”项目的初衷。这个项目后来常被用作张树新极度忽略市场需求和商业逻辑的例证。而张树新辩解,当时的她要证明的是互联网可以是个正面的力量。

  1996 年 2 月 1 日颁发的国务院总理令规定,所有个人接入网络必须去公安局备案。80 年代末担任北大校长的丁石孙当时是瀛海威的客户,已经快 70 岁的他对此项规定十分不满。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张树新却说:“太好了,有法规,说明它可以做,没有法规,中国可能永远也没有互联网。”张树新觉得,在和政府与政策打交道时,她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是建设性的。

  就在她自认为在与政府进行着一场良性互动时,只提建设性意见的张树新却败给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中国电信。1996 年,获得中兴发集团 5000 万人民币注资后,张树新试图以自建物理网的方式叫板垄断网络接入价格的中国电信。但面对有强大国家背景和垄断资源的电信,张树新自建封闭物理网络的尝试就像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

  吴晓波在《大败局》中评价,张树新的行为也许是理想主义的,但并不明智,瀛海威最终铩羽而归,盛极而衰。

  时至今日,她向我承认,当时她的很多想法是虚妄的。但她否认是整个产业环境的不成熟造成了瀛海威的失败。“其实第一个没有关系,贝索斯也走到

 今天。是他们(中国电信)用他们强势的政策把你颠覆掉。”张树新说。

  20 年后中国互联网仍在上演张树新当年的故事,抵抗与管制并行。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颠覆以往的权力关系,以“微信”为代表的OTT(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提供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大行其道,使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如坐针毡;另一方面,因为冲击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利益格局和当下的金融监管机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正面临阵痛。?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只想做我自己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只想做我自己

  自称闲散人士的张树新正在回归当年的初心。离开生意场的时候,张树新说过一句话,“我永远不想见我不想见的人,吃我不想吃的饭,说我不想说的话。”张树新告诉我,这 6 年,她做到了。

  但她觉得她今天还是互联网人。现在她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互联网将如何颠覆人的心理结构?”

  张树新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有人曾对我说,你本可以成为马云,成为谁谁。但我仔细想过,换谁我也不换,他们钱比我多几万倍,我只要我自己。”

  对历史研究很有兴趣的张树新还和许知远、沈志华等人一起发起了《东方历史评论》,这是一本拒绝碎片化、简单化理解历史的杂志书。许知远回忆,她第一次见到张树新是 2001 年,那时候他们谈了很多有关互联网的事情。十多年后,当许知远被张树新的女儿带到张树新家的酒窖时,两人开始大量谈论旅行和历史。

  许知远告...

篇五: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09-2010 年寒假读书活动推荐图书

  ● 经典推荐

  △《平凡的世界》 路遥 推荐理由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 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万历十五年即公元 1587 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 抽丝剥茧 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书名里的风筝象征着友情、亲情。你需要用一根线拉着他让它飞翔在美丽的天空却又不能让它从你手中逃跑。为了风筝飞得更好你的手可能会流血你可能要一直注视着它以还需要有朋友来帮你连系住它。

 △《海边的卡夫卡》 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理由让人重拾阅读小说的快感想尽快得知结局读完后却又有种可惜已将故事看完的复杂心情。

 ”

 △《纸房子》 [乌拉圭]卡洛斯·M·多明盖兹/著陈建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纸房子》是乌拉圭作家卡洛斯·M 多明盖兹的趣味小品兼具文学推理和形而上学的思索成分 在向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致敬的同时 也对世间所有爱书成痴的读者露出会心一笑。书中配有十二幅充满想像的插图由名画家彼得·西斯精心绘制。

  △《小王子》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著 推荐理由全世界最能让你拾回天真的一本书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著何怀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个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感悟 而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一代代的领导人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天天都读的书。

 △《活着》 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畅销十余年中国当代文坛畅销小说一大奇迹获奖无数余华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最高峰

  ● 文学类 小说类

 △ 《小团圆》 张爱玲·南海出版公司

  推荐书目张的怀旧之旅。

 《小团圆》记录了张爱玲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 这个才女的作品也可以说在这本书的完成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

 虽不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却是张爱玲晚年写作风格的代表。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以幽默的手法讲孤独独此一家。在长篇小说的魅力逐渐消失的时候本书让读者找到了阅读长篇因为投入而产生的愉悦。

 刘震云式经典的叙事风格、 巧妙的小说构思睿智幽默的语言这一切都是刘震云作品吸引读者的因素。

  △《朗读者》  【德国】本哈德·施林克/译者:钱定平· 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在人性深处完成对极权主义的再思考。在人性层面对战争的反思。历史爱情政治三线合一成为影视作品后为更多人知道。写出了世事纷纭情感饱满炙热。

 △《他的国》 韩寒·万卷出版公司) 推荐书目很精确地写出了一个小镇青年对现实的不满与渴盼是一代人的精神肖像。

  △《恶童日记》 [匈]克里斯多夫·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大胆描绘二战后中欧社会的丑陋与不堪 以幼童的角度解读病态扭曲的残暴世界。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灵动立意之特别叹为观止。

 △《格萨尔王》 阿来·重庆出版社 推荐理由 一本书让读者仰视着雪域高原上的英雄 引领我们的视野看到世界屋脊上孕育着的藏民族的精华。

 △《山楂树之恋》(艾米·江苏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山楂树之恋真情真感动它充分满足全民对感动的需要。这样的作品可以把人们的心灵深处那份雪藏的纯真之心再次唤醒。

 △《浮沉 2》 崔曼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如果说职场小说是一种“类型小说”的话 《浮沉》无疑称得上一部从流水线上出来的优质产品。

 △《赴宴者》 严歌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描写中国北京奢华生活的黑色喜剧小说。

 内容看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可都是作者根据事实所写的。文字时而让人大笑时而让人陷入卡夫卡的噩梦里。既是荒谬的身份错乱闹剧也是尖锐的社会评论。

  ● 文学类 非小说类

 △《海子诗全集》 海子·作家出版社 推荐理由 海子的诗有中国文字之美再加上让人疼痛的思想被挤压后的晕眩。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诗歌的年代里 身边流窜的都是没头没脑的网络流行语 所以我们只有到海子的诗歌里寻找词语的快感。

 △《认得几个字》 张大春·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才华横溢纯正的写作气味是对日常生活的意义进行的意义挖掘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与家人的一次长长的对话。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是李开复惟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

 △ 《目送》 龙应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应该关注的温暖之作。或许不单单是温暖而是一种岁月的回眸。

 △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季羡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 当下真正的国学大师不多了 季先生如何读书和做人 更是值得国人阅读的。

  △ 《荒废集》 陈丹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陈丹青的每一本书都可以看到直刺人心的尖锐如果没有看过他作品的请从《退步集》开始补课。

 △ 《我与父辈》 阎连科·云南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乡土情怀的浓烈之爱寄托着我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质朴解读。

 △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美]卡尔·罗利森·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理由作者真正写出了一个偶像生成的繁复与机巧。

 △ 《七十年代》 北岛、李陀/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看老一辈文青年轻时的故事。

 尽管回忆容易成为“遗老”们的喃喃自语但是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尽管并不完全。试图复原七十年代那些追梦者的思想。

  ● 社科类

  △《朱镕基答记者问》 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 关心中国改革的人是参与中国改革的人 前总理是参与中国改革的代表人物其大斧劈改中国行政制度最让人佩服。

 △《我们台湾这些年》 廖信忠·重庆出版社 推荐理由 作者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回忆和人生经验 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消弭两岸在文化理解上的隔阂。

 从一个台湾普通民众的角度解读台湾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有时候人们站的低一些看到的风景会别有一番韵味。

 △《常识》 梁文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书目新常识的一个普及版本。尽管本书并不是常识普及本。回到常识看似简单却不易。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识。

 △《潜规则》 吴思·复旦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读这本书会使你变得聪明会使你更加深刻理解这样一句名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沈志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推荐理由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有关苏联 74 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是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无所畏惧》 亚当·科恩·天津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是在金融危机后为美国领导人量身定做的危机解决读本。无论是美国读者还是中国读者本书都大有裨益职场人士也可以从中学到危机时刻的卓识和智慧。

 △《中国时代》 师永刚邹明·作家出版社

 推荐理由美国主流媒体撰写的首本中国现代史。

  △《旧闻记者》 钱钢·上海书店出版社 推荐理由历史风云际会钱钢选择重读 1945 年的中国报纸已经决定了这是一部天才式的著作。

  △《民主的细节》 刘瑜·上海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09 年最具启蒙含金量的书。专业靠谱文字通透。

 △《老师的谎言》 詹姆斯•洛温·中央编译出版社 推荐理由 美国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都充斥着错误的信息和短视的见解。

 本书针对这一现象写作而成它改变了我们与美国历史的关系。

  ● 财经类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用多数中国人能看明白的话将金融的常识深入浅出地讲述。让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跌荡一百年》 吴晓波·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往日的商人也许是今日的榜样。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 100 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 《滚雪球》 艾丽斯•施罗德·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股神”巴菲特唯一授权官方传记首次揭开这位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心路。

 △ 《NO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 娜奥米•克莱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书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对此现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风潮将如何反扑。这本书促生了一个新族群“NONO”族即远离和唾弃名牌不靠名牌来显示社会地位他们提倡简约崇尚自然回归纯真的“新节俭主义”生活。

 △ 《中国的经济制度》 张五常/译·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先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制度 唯有制度的改革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掘进机。

 △《免费商业的未来》 [美]克里斯·安德森·中信出版社 推荐理由 “免费”就是这样的一种商业模式它所代表的正是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商业

 未来。克里斯•安德森又为我们带来了“免费”经济学的理念。

 △《牛奶可乐经济学》 [美]罗伯特•弗兰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无处不有经济学 是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

 △《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自传》 李菁菁/译·南海出版社 推荐理由 松下的成就超过亨利•福特、 山姆•沃尔顿、 本田宏一郎等人 这成就的取得并不是因为垄断经营、 技术领先或是政府眷顾 而是因为他独特的领导艺术和经营企业的方法。

 ● 生活类 △ 《不抱怨的世界》([美]鲍温/著陈敬旻/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一本有魅力、有乐趣、又好读的书书中提醒我们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

 ”

  △ 《原来吃素最健康》([美]彼得博尔西/著叶红婷/译·武汉出版社 推荐理由这样的书本身就是一道好菜不品尝是不可能的。

 △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Ⅰ、Ⅱ》 李欣频·电子工业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推荐理由如果创意是无法学习的那么创意就只能是一种天赋了。李欣频的这本书揭开了创意的真正秘密。

 △ 《生活在音乐中》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著、朱贤杰/译·上海音乐出版社 推荐理由音乐绝非是一门技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即是说它与生命与社会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巴伦博伊姆无疑明确地揭示出这种联系。

 △《为什么女人爱哭男人爱撒谎》 [澳]艾伦·皮斯、芭芭拉·皮斯·中国城市出版社

 推荐理由一本更为精准的解析两性区别的作品经典精彩。

 △《怪诞心理学》 [英]理查德·怀斯曼作斯曼/著路本福/译·天津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了解心理就无异于窥探了别人的隐私掌控了一种解读技巧一个读者但凡对生活有那么一点好奇之心就一定会被这本书吸引。

 △《食品真相大揭秘》 [日本]安部司·天津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揭秘了骨汤拉面、火腿、果汁饮料、咖啡奶精、酱油、盐、酒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制作真相 更告诉了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食品的方法 教你学会看产品配料表变成精明理智的购物人。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作家出版社 推荐理由一个教育专家 16 年的教子手记一本难得一见的家教类原创作女生应该看看努力学习做个好妈妈。

篇六: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军为何回国:

 朝鲜有人视其为占领军 不受欢迎

  2011 年 05 月 03 日

 凤凰周刊 2011 年 8 期 作者:

 沈志华

  文章原题为《解密志愿军撤军及中朝同盟签约》

 核心提示:

 中国政府还遇到了 一个更棘手的问题。

 针对志愿军干部违反朝鲜的法律和风俗、 傲慢地对待朝鲜老百姓以及干涉朝鲜内 政的个别事件, 有朝鲜公民甚至领导人把志愿军看成是占领军, 认为他们侵犯了 朝鲜主权, 因而继续在朝鲜驻守是不受欢迎的。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九日, 周恩来总理(左)、 金日成首相(右)

 分别代表中朝两国政府,

 在有关志愿军撤军回国的联合声明上签字。

 1956 年“八月 事件” (朝鲜清洗“延安派” ) 使中朝关系日 趋紧张, 金日 成加快了 向莫斯科靠拢的步伐。

 借着当年 10 月 24 日 至 11 月 4 日 苏联出兵匈牙利, 南日 向苏联大使表示,朝鲜“今后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同苏联的友谊”,“我们认为现在所有的进步力量都应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苏联周围。

 ” 在朝鲜新大使赴莫斯科前夕 , 金日 成对他说,“除了 巩固与苏联的联系和友谊, 朝鲜没有也不会有其他的政治路线。

 ”

 此外, 为了 取悦莫斯科, 朝鲜外务省还不断向苏联使馆散布一些有关中国的消息, 挑拨中苏关系, 如声称中国单独约见朝鲜、 越南和蒙古大使, 通报匈牙利事件时说, 苏联承认在波兰问题上犯了 错误; 李相朝(朝鲜“延安派” 骨干, 曾任朝鲜驻苏大使) 有亲华情绪而轻视苏联等。

 对于这些情况, 北京未必一无所知, 但却没有做出进一步反应。

 因为, 这时中国看问题的角 度也出现了 很大变化。

 牺牲“延安派”

 毛泽东安抚金日 成

  波匈事件发生以后,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苏共二十大路线的看法逐步发生了 转变, 认为苏联放弃阶级斗争、 与美国实现缓和的方针是错误的, 并由此表露出对苏共继续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能力和地位产生了 怀疑, 特别是 1957 年 11 月 莫斯科会议后, 中苏之间的分歧逐渐扩大。

 为了 加强自 身的力量和影响, 中共不得不对朝鲜采取容忍和友好的方针。

 这首先反映在中国对流亡的延安派干部的态度上, 中国地方档案中有这样一些材料:

 1957 年 3 月 4 日 , 移居长春的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前组织部长金忠植(Kim Chyn-sik)给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写信, 要求向苏共中央和中共中央递交有关他个人和劳动党的材料, 并希望直接去北京面呈。

 若是在几个月 前, 这些材料确是中共急需的, 但现在已经没

 有人关心了 。

 3 月 16 日 吉林省委书记富振声在与金忠植谈话时, 不客气地说:“你从朝鲜来我国, 不是合法的和正常的, 我们曾经要求你回国, 但是你坚决不愿意回去, 我们只好把你留下来。” 然后严肃地告诉他:

 中朝两党和两国关系一向友好, 中国也“不愿干涉兄弟党和兄弟国家的内部事务”。

 最后, 富根据中共中央的委托转告他, 在中国期间, 要尽量避免与朝鲜人及中国朝鲜族人接触和通信, 更不能谈论朝鲜的问题。

 6 月 28 日 , 前朝鲜驻苏大使馆工作人员 金俊根(LiDiun-gen) 、 李熙相(Li Khi-Sang) 写信给中共中央, 希望在中国参加一定的组织生活。

 7 月 9 日 中共中央联络部答复吉林省委:“告诉他们, 我们没有这样合适的组织给他们参加。

 至于帮助他们自 学的问题, 请你们就近指定一适当的同志, 帮助他们自 学。”

 的确, 此时的中朝关系有了 迅速好转的势头。

 “八月 事件” 前后, 中国政府对于朝鲜提出的在1957 年给予额外无偿援助或 5000万元贷款的请求一直没有回应, 最后干脆予以拒绝。因此, 朝鲜也取消了 预定的以副首相金一为首的经济代表团访华的安排。

 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

 为迎接 1957 年 9 月 中旬金一率朝鲜劳动党中央经济代表团访华, 与中方商讨朝鲜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和援助问题, 中国政府做了 非常周密的准备和安排。

 10 月 25 日 志愿军入朝作战七周年时, 中朝关系的升温最为明显。

 金日 成不仅致函志愿军司 令员 杨勇 表示感谢, 还专门给毛泽东发出贺电, 毛泽东也亲自 回电致谢。

 朝鲜政府还在平壤召开纪念集会, 并组织群众开展慰问、 立像和扫墓活动。

 几天后的十月 革命纪念日 , 据《人民日 报》 报道, “志愿军驻地一片 节日 景象。

 ”

 在这样的气氛中, 1957 年 11 月 莫斯科会议期间, 毛泽东与金日 成举行了 会谈。

 金日 成在会谈中强调了 朝鲜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 并向毛泽东详细讲述了“八月 事件”“阴谋颠覆”朝鲜政权的性质, 取得了 毛的认可。

 回国后, 金日 成立即采取行动, 进一步在党内 进行政治清洗。

 八月 事件中反戈一击的金奉这次也没有逃脱噩运, 先是被开除党籍, 而后遭到拘禁, 最后被送往顺安(Sunan) 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随后被肃清的, 不仅有延安派干部, 还有对金日 成不满的其他派系的领导干部金元凤(Kin Von-bon) 、 赵素昂(ChoCo-an) 等。

 中国使馆获得的一份劳动党内 部讲话材料称:

 到 1958 年初, 朝鲜“全面地揭露和粉碎了 反国家反党的宗派分子”, 进一步肃清了 “崔昌益、 朴昌玉、 尹公钦、 金承化、 徐辉、 李弼奎等反党宗派分子的残余毒素”。

 讲话在谈到国际形势时, 特别提到了 “以苏联和中国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 还颂扬中国“以强大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这一切自 然是中朝关系改善的结果。

 此时, 中共对劳动党和“八月 事件” 的看法已完全改变。

 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 称赞金日 成在莫斯科宣言上签了 字, 是反帝国主义的, 是坚持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

 还说, 1956 年中国和苏联派人去朝鲜解决人家的内 部问题, 用意是好的, 但结果不好, 方式不对。

 周恩来在 1958 年 2 月 访朝回国后也说, 从朝鲜跑过来的那些人反映的情况很片 面,导致中国对朝鲜产生了 错误看法。《人民日 报》 还摘要刊登了 朴金在劳动党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其中有一大段是专门点名批判“崔昌益、 朴昌玉反党宗派” 的。

 朝鲜欲借力“联合国”, 志愿军成了 “占领军”

 为了 安抚金日 成, 进一步巩固中朝关系, 毛泽东又做出了 一个重大决定, 即撤回在朝鲜的全部志愿军部队。

 就社会主义阵营一方来说, 停战后的朝鲜问题主要由中国出面解决。

 中朝关系紧张以后,双方对解决朝鲜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产生了 分歧, 平壤有意摆脱北京对这一问题的控制。

 1956 年 11 月 , 当中朝关系陷入低谷时, 也出于对中国的不信任, 朝鲜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备忘录, 提出让联合国出面协助解决朝鲜问题。

 中国对此表示反对, 认为这个建议违反了 1954 年日 内 瓦会议期间苏、 中、 朝共同制定的原则。

 毛泽东甚至判断, 朝鲜这一举动表明, 他们有可能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投靠西方。

 在11 月 30 日 与苏联大使尤金的谈话中, 毛泽东对朝鲜提出严厉的指责:

 金日 成要赶走志愿军,他可能要走铁托的道路, 更可能走纳吉的道路。

 在征求了 莫斯科的意见后, 中国政府在 12 月 8 日 回电朝鲜政府, 指出联合国事实上和法律上都是参战的一方, 而且联合国只承认南朝鲜政府, 故没有资格出面协调; 目 前“全面解决朝鲜统一问题的条件还不成熟”, 为此“需要经历长期的斗争”。

 同时, 中国政府还遇到了 一个更棘手的问题。

 针对志愿军干部违反朝鲜的法律和风俗、傲慢地对待朝鲜老百姓以及干涉朝鲜内 政的个别事件, 有朝鲜公民甚至领导人把志愿军看成是占领军, 认为他们侵犯了 朝鲜主权, 因而继续在朝鲜驻守是不受欢迎的。

 正是因为了 解到这种情况, 毛泽东在 1956 年 9 月 与米高扬会谈才提到, 金日 成有可能要求中国撤军, 尽管苏联人对此表示怀疑。

 朝鲜停战以后, 中国军队便陆续部分地撤退回国。

 1954 年 9 月 撤回 7 个师, 1955 年 3月 撤回 6 个师, 到 1956 年 4 月 在朝鲜的志愿军部队还有 44 万人。

 在中国和苏联看来, 志愿军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在南朝鲜驻军的主要力量。

 虽然 1956 年 4 月 中国政府发出呼吁,要求各方同时从朝鲜撤军, 但是正如中国在向苏联通报时自 己认为的, 这个建议只不过是为了 减轻来自 中立国方面的压力, 对美国企图取消中立国委员 会的主张的回应,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 1957 年 1 月 周恩来访苏前夕 , 考虑到中国的立场, 苏联外交部确定的讨论朝鲜问题的既定方针是, 苏联政府认为应该强调, 在目 前局势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驻扎的朝鲜,“不论是从朝鲜人民利益还是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利益的观点看都是必要的。

 ” 然而, 到1957 年 11 月 , 毛泽东的主张就完全改变了 。

 志愿军回国, 中朝同盟水到渠成

  在莫斯科会议期间, 毛泽东两次与金日 成谈话, 主动提出中国军队全部撤离朝鲜, 并指出现在形势大好,“东风压倒西风”, 美国不敢妄动。

 这个建议令金日 成感到惊讶, 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但很快就表示同意和感谢, 认为如同毛泽东所说, 这样做可以给美国施加压力。

 金日 成回国后立即召集会议讨论, 随即两次给毛泽东发电, 表示劳动党中央赞成志愿军回国, 并提出了 具体实施办法。

 最后双方商定, 朝鲜政府首先发表声明, 要求双方撤兵, 中国政府再表示响应和支持, 然后开始单方面撤军, 至 1958 年底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1958 年 1 月 8 日 , 周恩来向苏联大使通报了 这一情况。

 1 月 16 日 苏联外交部答复, 这一举动“非常英明”。

 于是, 2 月 5 日 朝鲜政府发表声明, 要求一切外国军队同时撤出南北朝鲜, 实现全朝鲜自 由选举, 实现南北朝鲜和平统一。

 2 月 7 日 ,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响应朝鲜的和平倡议, 准备同朝鲜协商撤出志愿军, 要求美国和其他有关各国也采取措施从南朝鲜撤军。

 不久, 苏联政府也发表声明, 支持这一建议。

 2 月 14 日 , 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朝鲜, 商讨撤军的具体步骤和其他事宜。双方确定, 从 3 月 至年底, 分三批实现全部撤军, 并发表联合声明, 强调朝鲜问题应由朝鲜内 部通过谈判解决, 无需外国干涉。

 此后, 第一批部队 6 个师共 8 万人, 从 3 月 15 日 至 4月 25 日 撤出; 第二批 6 个师及其他特种部队共 10 万人, 从 7 月 11 日 至 8 月 14 日 撤出; 第三批志愿军总部、 3 个师和后勤部队共 7 万人, 从 9 月 25 日 至 10 月 26 日 撤出。

 志愿军撤退时将营房、 设备和物资全部无偿地移交给朝鲜人民军。

 至此, 在朝鲜作战和驻守 8 年之久的中国军队, 终于全部撤退回国, 此举无疑进一步加强了 中朝之间的友好关系。

 此时, 在朝鲜形成了 金日 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八月 事件” 的阴影也云消雾散。

 两年半以后, 中朝同盟水到渠成, 1961 年 7 月 12 日 中国和朝鲜终于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其内容和用词与 1950 年 2 月 的中苏同盟条约几乎完全一样。

 至此, 中朝同

 盟以条约的形式, 在法律意义上正式形成。

 两国关系进入官方宣传的“唇齿相依” 的新时期,休戚与共, 命运相连。

 “唇齿相依” 还是“政治联姻”

 从 1946 年夏天中共东北局在平壤成立办事处, 第一支中共军队中的朝鲜族部队开赴北朝鲜起, 中朝非正式“同志关系” 就已确立; 到 1950 年 10 月 中国出兵援朝鲜, 结成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再到 1961 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正式在法律意义上确立同盟关系, 其中的波折起伏, 真是人们从表面上看到的“唇齿相依” 的亲密联盟吗?

 面对中朝关系, 毛泽东有两种心态:

 从历史的角 度讲, 他有一种传统的中央大国的统治者心态, 对于周边小国都要保护, 都应该宽容; 从现实的角 度讲, 他有一种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心态, 对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有责任给予帮助和支援。

 在冷战的格局中, 对于毛泽东而言, 中朝同盟的立足点就是亚洲革命的利益及中共对国际共运的领导权。

 所以, 尽管朝鲜战争是中国被迫接受的既成事实, 他仍然不顾个人屈辱和国家安危, 毅然决定出兵朝鲜作战。

 所以,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 部形势发生变化, 中共需要朝鲜党支持的时候, 他不仅容忍了 金日 成对延安派的打击和迫害, 还向朝鲜提供了 大量的经济援助。

 中朝同盟对于金日 成而言,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他本人统治地位的工具。

 另 一方面, 朝鲜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 无论在革命理念上还是在现实政治中, 金日 成明白一个道理, 阵营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 没有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就没有朝鲜劳动党的统治。

 因此, 在危急关头, 在战争期间, 他只能接受莫斯科和北京的主宰, 忍受国家主权和个人尊严遭受侵犯的现实。

 不过, 这一经历也更加刺激了 金日 成的民族主义情绪。

 当国际斗争的中心转移之后,作为革命阵营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金日 成巧妙地利用 阵营内 部(主要是中苏之间) 的矛盾和分歧, 左右逢源, 随机应变, 提出了 朝鲜独立发展的“主体思想”, 其矛头所指, 不仅是莫斯科, 也包括北京。

 在“唇齿相依” 这一表象的掩盖下, 中朝关系其实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政治联姻”, 其内 在的不稳定性和多 变性体现了 社会主义同 盟关系 的共同 特征, 而根源在于两种结构性弊病:

 其一, 在原始共产主义政党理论中, 本来就没有国家和主权的概念, 即使掌握了 政权,但党内 和阵营内 通行的最高原则还是国际主义; 其二, 在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 党际关系中领导和被领导的组织原则被移植到国家关系中。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领导人也逐步意识到国家利益应该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准则, 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否定这些基本原则。

 因为一旦这样做, 就会有人指责你放弃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否定了 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

 或许, 这就是中国和朝鲜在处理他们相互关系时所遇到的逻辑悖论。

 1954 年 10 月

 朝鲜人民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

  1958 年 10 月 25 日, 最后一批志愿军官兵撤离平壤回国

篇七: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书目

 1、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2005。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8。

 3、邵循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6、朱育和主编:《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

 9、[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10、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中日韩三国共同编写委员会编:《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商务印书馆,1987。

 13、[日]石川祯浩著,袁广泉译:《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7 年》,三联书店,2002。

 15、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80。

 16、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民出版社,2006。

 18、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9、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0、汪荣祖、李敖:《蒋介石评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21、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2、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3、丁玲编:《红军长征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24、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5、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6、章百家、牛军主编:《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7、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8、林蕴晖:《国史札记》,东方出版中心,2009。

 29、龚育之:《党史札记》,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33、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

 34、[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信出版社,2010。

 3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6、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7、吴冷西:《十年论战 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8、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编:《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人民出版社,2005。

 40、张维为:《中国震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篇八: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iddot;28· 第 6 卷总第 35 期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定性及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响张丹【内容提要】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发生了多起社会骚乱,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1962 年 6 月 1 日,苏联政府提高食品价格的消息引发新切尔卡斯克市工人大罢工。该事件不是官方定性的“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土匪行动”,而是“工人自发性请愿运动”。这一事件对苏联历史影响巨大,它是苏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转折点,也促使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的管理力度,还使民心发生了转向。【关

 键

 词】

 苏联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 土匪行动 请愿运动【 中图分类号 】

  K512.56【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

 2095-1094(2016)05-0028-0007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发生了多起社会骚乱,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1962年5月31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颁布决议,从 6 月 1 日起将肉类、肉制品的零售价格平均上调 30%,动物油的零售价格平均上调 25%① 。涨价消息于 6 月 1 日向全民广播时,引发罗斯托夫州新切尔卡斯克市电力机车制造厂工人的不满,他们于上午开始罢工,到厂部解决生活问题未果。第二日,约 8 000 名群众 ② 汇集到市委大楼前再度请愿,政府派出军队向群众开火。事件造成 23 人死亡,87 人受伤,死伤者大部分是 18—25 岁的青年 ③ 。事发时政府严格封锁消息,无论是当地报纸还是中央媒体均只字不提。除个别地方有所传闻外,国内外几乎都不知晓。20世纪 80 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公开性、不留历史空白点原则,一些记者、研究人员及官方机构开始介入调查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近年来中国已有学者涉及这一问题,重在将其作为一个群体性事件介绍经过、政府处理措施及应汲取的教训 ④ ,对事件的内容较少辨析和研究。《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第 28 卷,也已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向苏共中央呈递的关于事件始末及处理情况的若干文件译成中文 ⑤ 。在笔者看来,这历

 史【作者简介】

 张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① Трудовые конфликты в СССР.1930-1991.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и документов.М.,2006.С.317.② Эрик Кулевиг.Народный протест в хрущевскую эпоху.М.:АИРО-XXI,2009.С.173.③

 Трудовые конфликты в СССР.1930-1991.С.337,338.④

 参见徐元宫 :《鲜为人知的苏联工人罢工事件》,载《同舟共进》2013 年第 6 期 ;徐元宫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群体性事件及其应对措施和教训》,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 年第 4 期 ;李华 :《1962年前苏联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历史教训》,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4 期 ;李华 :《苏联“刚性维稳”的代价与教训——基于四起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载《西伯利亚研究》2015 年第5 期。此外,闻一在《俄罗斯通史 :1917—199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年版)一书中也简述了这一事件,并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一问题的严重性。⑤ 沈志华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28 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61—550 页。万方数据

 ·29· 2016 年第 5 期一事件尚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该事件是官方定性的“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土匪行动”还是旨在改善民生待遇的“工人自发性请愿运动”?它对苏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是否有所推动?政府武力平息“土匪行动”的处理方式对苏联社会又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根据俄联邦国家档案馆的解密档案、事件目击者的回忆,结合苏联官方的表述,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一、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性质再探讨苏联政府将此事定性为“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土匪行动”,事关重大,本文首先来澄清这一问题。食品涨价决议颁布后,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62 年 6 月 1—3 日,先后向苏共中央递交了 4 份关于各地群众情绪的报告 ① 。其中自然涉及“闹得最凶”的新切尔卡斯克市。6 月 1 日的汇报这样记载 :“……流氓分子开始活动,他们毒打两名工人,号召大家进行大破坏。” ② 6 月 2 日的报告继续写道 :“22 名领头闹事的人被拘留……将近 8时,第一班的工人……开始上班,但是由于受到捣乱分子的影响停止了工作。” ③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事件的判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他们认为骚乱是有人挑唆的,流氓捣蛋分子是挑唆者。6 月 3 日,亲临骚乱现场的苏共中央书记 Ф.Р. 科兹洛夫在新切尔卡斯克地方广播电台发表讲话,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同志们,我们有信心查明导致如此严重局势的原因。但是现在就可以断言,一些流氓分子是骚乱的教唆者……这些行为旨在反对人民国家的利益。”“你们城市一些没有觉悟的工人受流氓分子的挑动……”,“一小撮流氓、酒鬼和挑拨离间者带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 ④ ……。讲话都在阐发“骚乱是流氓分子教唆的”观点。由此可知,在罢工尚未结束、更没有展开深入调查之际,中央就已经“先知先觉”地对事件性质下了定论。持续了三天的骚乱结束后,7 月 13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В.Е. 谢米恰斯内和苏联总检察长 Р.А. 鲁坚科向苏共中央委员会呈递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经侦查证实……一小撮流氓刑事犯罪分子和贪图私利者利用一些工人提出的合理要求,挑起骚乱……在这次有组织的土匪行动中,最积极的教唆者和参与者有……”⑤在同时递交的公诉书草案中,官方明确地告诉人们,14 名被告是“发生在新切尔卡斯克市的大规模骚乱、土匪行为和破坏活动最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⑥ 。综合苏共中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和苏联总检察院大同小异的言论,可以明显地判断出官方的立场,即认定该事件是一起“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土匪行动”,旨在损害国家利益。那么,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这场运动是不是一起有组织的土匪行动,可以依据苏联政府在 1960 年 10 月 27 日颁布的俄联邦刑法典进行判断。第 77 条关于土匪行动的条款是这样规定的 :组织武装团伙袭击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以及参与该团伙并采取袭击行动,判处 3—15 年监禁并没收财产,或判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⑦ 。按照该刑法第 17 条第 1 款的规定,确定犯罪团伙“组织性”的条件是“这是一个稳定的团伙,为实施一项或几项犯罪预先联合起来” ⑧ 。刑法典还解释,把某种行为列入“土匪行动”的首要条件是被告使用武器 ⑨ 。

 对于官方认定的 14 名组织者,无论侦讯机关的侦查、本人的口供、证人证词,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为策划这起骚乱预先串联起来、配备枪支弹药准备采取袭击行动,更遑论团伙的稳定性了。相反,事件的起因和进程都表明这是一场群众自发性请愿运动,旨在改善民生条件。事发前,该厂工人的生活已十分困顿。1962年初,该厂的行政管理人员重新审核了工作定额,一些工种的工资下调了 30%⑩ 。而赫鲁晓夫实行的错误农业政策也殃及该市,商店里肉类短缺,买土豆要在夜里一点排队,甚至有人吃烤土豆皮。5 月初,该厂又一次降低了计件工资并提高工作定额,①

 沈志华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28 卷,第 463—474 页。②

 同上,第 464 页。③

 同上,第 466 页。④

 沈志华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28 卷,第 475 页。⑤

 Трудовые конфликты в СССР.1930-1991.С.343.⑥

 沈志华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28 卷,第 503 页。⑦

 Уголовный кодекс РСФСР от 27 октября 1960 г. http://base.garant.ru/10107062/7/⑧ Уголовный кодекс РСФСР от 27 октября 1960 г. http://base.garant.ru/10107062/3/⑨

 Козлов В.А. Массовые беспорядки в СССР при Хрущеве и Брежневе(1953-начало 1980-х гг.). М.:РОССПЭН,2009.С.494.⑩

 Там же.С.414.

 新切尔卡斯克事件的定性及其对苏联历史的影响万方数据

 ·30· 第 6 卷总第 35 期俄罗斯学刊这使工人特别是成家的工人无法承受。因为即使物价不上涨,他们的微薄薪水从这个月维持到下个月也已经很艰难了 ① 。6 月 1 日这一天,不久前刚刚降低工资的工人们又听到了物价上涨的消息,这不啻于火上浇油。正是“涨价”成为罢工的直接原因。按照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汇报材料,这一决议在全国多地都引发了不满情绪,而电力机车制造厂的反应是最激烈的。还有两个附加因素成了事件爆发的导火索。一是电力机车制造厂行政部门的不明智做法。他们于物价上涨的同一天宣布下调计件工资,这“一涨一降”的两面夹击让工人忍无可忍。二是厂长Б.Н.库罗奇金的官僚作风。他拒绝倾听工人的抱怨,告诉他们 :“没有钱买肉和香肠,就吃下水馅烤饼吧!” ② 这句冷漠且略带嘲讽的话语激怒了工人,导致罢工规模扩大。这些消极因素在同一天叠加在一起,摧毁了工人对生活的希望。于是,义愤填膺的工人们不约而同聚集到厂部,向对自己利益漠不关心的厂长发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呐喊。市委大楼前的流血惨案更能反映事件的性质。由于厂部请愿未果,几名参与者随即提议到市委集会。6 月 2 日,陆续有群众加入的游行队伍赶往市委,进行和平请愿。而集会的结果却是,政府派军队向这些手无寸铁的工人开火,23 名死者均是请愿群众,官方无一人死亡 ③ 。因此,将这一惨案定义为武装团伙袭击市委实在是没有道理的。此外,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这次集会的进攻性并将参与者描绘成土匪不同,多名目击者都证实,市委大楼前的集会是一场和平请愿运动。作家С.波多尔斯基将参与群众描述成和睦友好的、可敬的、充满自信的公民 ④ 。当时还是五年级学生的 В.В. 康德拉舍夫证实,游行队伍到达市委后,几名参与者轻松地走进大楼……在集会者中没有发现一起暴力或野蛮行为 ⑤ 。法学家 С. 奥格涅索夫也认为,当时没有发生任何群众骚乱,相反,这是一场和平行动 ⑥ 。对于官方坚决认定事件是由流氓刑事犯罪分子组织的,并确认 14 名成员是“最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可以借助 1962 年 7 月 13 日谢米恰斯内和鲁坚科向苏共中央提交的备忘录,为这些组织者进行身份鉴定。备忘录中详细介绍了这 14 名“主谋”的履历,从就业情况来看,他们中有 4 名钳工,2 名车工,1 名国营农场职工,1 名学生,1 名电工,1 名厨师,1 名保安,1 名装卸工,1 名清洁工,1名拖拉机手。14 人全部是普通的劳动者,且工人居多。再从是否有犯罪前科的情况来看,14 人中 5人有前科,其中 А.А. 科尔卡齐曾犯有“非法滥用职权罪”,Е.П. 列夫琴科曾犯有“盗窃罪”。从以上情况可知,这些组织者中无前科的良民占绝大多数,有前科者也很少犯有极其严重的刑事罪行。可以说,14 名组织者基本是无任何罪行的工人。在戈尔巴乔夫实行政治“公开性”原则之后,当年参与罢工的许多目击者都证实,这些“主谋”是工人和市民 ⑦ 。将这份备忘录与一个月前谢米恰斯内给赫鲁晓夫的报告对比时发现,由同一人提交的两份文件对3位犯人的前科记录差别很大。如在6月份的报告中,А.Ф.扎伊采夫曾犯有“偷盗、流氓行为和酗酒”罪行,而在 7 月份的文件中他的前科罪行变为“侵吞社会财产罪和恶性流氓罪” ;Б.И. 莫克罗乌索夫由“临阵脱逃、从劳改营逃跑、盗窃罪”变为“严重伤害他人身体并危及生命罪、侵占国家财产罪” ;М.А.库兹涅佐夫由“偷盗罪”变为“侵占国家财产罪和盗窃罪”⑧ 。显而易见,后者的罪行比前者要严重得多。这 3 人日后均遭到最严厉的惩罚——被枪毙,国家没有公布 3 位犯人后来罪名的证据,这说明是为重判“主谋”而刻意篡改了他们的前科罪行。综上所述,在这场自发组织的运动中,连政府认定的最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也大多是没有罪行记录的普通工人。由于巨大的生活压力,他们被迫到厂部、到市委大楼前请愿。工人打出的“肉,奶,提高工资” ⑨ 、“我们要住房” ⑩ 的标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场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笔者认为,新切尔卡斯克事件是一①

 Козлов В.А. Массовые беспорядки в СССР при Хрущеве и Брежневе(1953-начало 1980-х гг.). М.:РОССПЭН,2009.С.416.② Дамье В.В. Стальной век: Социальная истор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М.:Книжный дом«ЛИБРОКОМ»,2013. С.223.③

 Козлов В.А. Массовые беспорядки в СССР при Хрущеве и Брежневе(1953-начало 1980-х гг.).С.474.④

 Эрик Кулевиг.Народный протест в хрущевскую эпоху.С.168.⑤

 Там же. С. 168,169.⑥

 Там же. С.169.⑦

 Там же. С.164.⑧

 沈志华主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28 卷,第 495、496 页。⑨

 Козлов В.А. Массовые беспорядки в СССР при Хрущеве и Брежневе(1953-начало 1980-х гг.).С.420.⑩ [ 俄 ] 亚 • 维 • 菲利波夫 :《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 年)》,吴恩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03 页。万方...

篇九: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解体 20 年反思 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

 中国学者研究苏联解体的主要特点 在我国有关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 20 年来一直没有沉寂过其中以上世纪 90 年代为最热除了发表在各种学术杂志上的文章也出版了很多相关的著作。其中尤以宫达非主编的《苏联剧变新探》1998 、陆南泉和姜长斌主编的《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1999为代表这两本书都强调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的“深层根源” 体制问题是根本。最近几年中国学者研究苏联问题的重心依然放在探究苏联社会主义失败、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从苏联剧变中吸取哪些教训上只是研究的方法有些改变更重视利用解密的档案去梳理历史探究苏联方方面面的问题出版了《苏共执政模式研究》 2010周尚文等著 、三卷本《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2009沈志华主编 、三卷本《苏联真相——对 101 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2011陆南泉等主编等著作。

 纵观这 20 年研究苏联解体原因的思路和范畴没有太大的变化

 总体来说研究者都同意苏联解体是由综合性因素造成历史的、

 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政治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等。研究的视角包括体制原因、执政党问题、民族问题、改革失误或者是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观点上变化不大。不过谈论西方“和平演变”的声音不多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随着苏联史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两派在是否存在“斯大林模式” 、俄罗斯是否掀起重评斯大林热、斯大林大清洗的数字等问题上说法不一。国内学界有关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下面几个角度 思想理论滞后。这主要是指苏共在思想理论战线上长期的教条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严重滞后与匮乏导致其决策频频失误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体制根源——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苏联的危机实际上是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危机苏联没有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自由和民主只停留在纸面上苏联时代的历次改革都没有突破这种模式。体制问题一般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治体制的僵化来谈的。

 苏共自身的蜕化变质。社科院李慎明主持的《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的蜕化变质是它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蜕变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对此国内学界有不同意见前驻俄大使李凤林在《苏联真相》

 序言中指出从制度层面去分析苏共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弊端

 如高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有效的监督机制、领导干部思想僵化、脱离群众、破坏法制、个人崇拜和特权盛行、 “在册权贵”的形成、不断出现政策失误等等正是在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产生的产生后又由这种制度保证上述弊端的长期存在并发展。

 民族问题严重。从民族问题的角度分析苏联的论著很多普遍认为民族理论和国家建制上存在巨大缺陷斯大林时代错误的民族政策埋下了民族矛盾激化的祸根。

 改革及其失误成为直接诱因。有关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误对苏联解体的作用学术界也存在分歧。共同之处是都承认它对苏联解体的影响。有认为主要是因为改革的政治方向不对有认为包括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内的苏联改革长期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依然停留在运行机制的浅层次上有认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在经济领域中所推行的许多决策是不适用甚至是错误的。中央党校左凤荣在 2011 年《俄罗斯学刊》第一期上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谈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所犯的战略性错误包括用行政手段开展“加速战略”和反酗酒运动实行一切权利归苏维埃拖延了革新联盟拖延了党的改革。后面两条也是戈尔巴乔夫在去年苏联改革 25 年接受采访中公开承认的两大错误①。

 个人因素的作用。探讨个人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我国理论界主要着眼于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也有些学者追溯到列宁、赫鲁

 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认为他们都对苏联解体负有间接责任。有学

 者特别提出要注意地方精英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干将是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是他们成了苏联的掘墓人。

 外因的作用。外因的作用显然是存在的比如冷战和军备竞赛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东欧剧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促动因素东欧和苏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过外因方面不存在大的争论近些年也谈论不多。

 应该关注的几个视角 谈苏联解体问题已经 20 年了正像前文指出的其中有关政治、经济、民族问题等等角度都涉及到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几个视角关注不够。

 经济视角。苏联经济在封闭的表象背后已经渐渐融入世界特别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渐露端倪。至 1989年苏联的进出口总额已达 2200 多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一方面体现于粮食进口。19801990 年间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在世界粮食进口总额中占 16.4%。依赖另一方面体现于石油出口。1980 年前后石油和天然气已占到苏联向经合组织国家出口额的 67%。按照俄前总理盖达尔的说法苏联的“外贸平衡、收支平衡、居民的粮食供应、保持政治稳定全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垦荒地的天然气怎样、石油开采的状况如何” 。②问题严重的是恰在苏联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粮食进口

 和石油出口的时候 80 年代中后期 遭遇了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暴涨、

 石油价格快速且持续下跌这就造成了苏联经济空前的困难。

 舆论视角。舆论问题不是没有人谈到但始终是比较敏感。公开性和民主化原则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受到老百姓欢迎的东西据称当时苏联的状况是报刊亭前时常排起长队每天的报纸经常在两小时内销售一空戈尔巴乔夫的这一倡议所释放出来的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可能是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是导致形势失控的一个重要因素。苏联体制无疑是存在许多弊端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很多不满和无奈的媒体的渲染、舆论的导向使得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的社会更加迷茫正如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所说的 “帮助制造了那种普遍的不满意识、那种一致的公众舆论„„从而制造了对革命变革的实际要求” 。③ 武装力量视角。我注意到今年戈尔巴乔夫在接受一些西方媒体采访时谈到的一些细节比如在对苏联解体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事件的处理上。一个是 1991 年“8·19”事件——断送了正在拟议中的新联盟条约苏联以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前两个月戈尔巴乔夫就从布什总统处获知了行动内容甚至行动小组名单但是他无所作为。另一个事件是 1991 年 12 月 8 日直接葬送了苏联的别洛韦日协定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总统聚集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签署解散苏联、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别洛韦日协定的时候有人建议戈尔巴乔夫采取强制措施软禁叶利钦等三

 人。用戈尔巴乔夫自己的话说在任何情况下不动用武力不采取

 强制措施是他始终的道德信条。事实上不只是戈尔巴乔夫个人的道德主张或者个性原因苏联在阿富汗战败导致苏军内部产生严重的厌战情绪苏联的公开性和民主化改革所导致的社会迷茫也蔓延到军队高级将领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多采取旁观态度这些都是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武装力量缺失的原因。

 盖达尔在其 《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一句话 “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对暴力的垄断甚至连使用暴力的能力都丧失了的话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④  苏联解体教训之我见 在苏联解体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说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解读中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激烈的争论甚至对立。笔者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源的确是体制问题是体制造成的所有弊端使苏联共产党在人民中丧失了威信使人民对政权、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失去了信心。如果这种体制继续下去剧变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苏联解体却可以不在那个时候发生如果改革得当甚至也可以不发生。

 体制问题存在了几十年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依然是稳固的苏联经济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出现粮食危机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依然保持着不太高的增长并不是完全的真正意义上的“停滞” 腐败问题、特权阶层问题的确很严重但是与今天的俄

 罗斯相比也并非致命问题苏共党内存在的干部任命制和职务终

 身制、缺乏理论创新等问题从长期来看的确是危及党的生命力的问题但也不一定是会导致其顷刻间崩塌的因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也并不是戈尔巴乔夫上台才开始的等等。也许正像戈尔巴乔夫自己后来说的如果他没有在那个时候启动那样的大规模的改革也许他今天还坐在总书记的位置上。西方政界和学界在苏联解体前也都认为苏联至少还会稳定存在几十年。

 从长远上看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当时的苏共领导集团在改革的战略选择上、在改革步骤的控制上都存在严重的失误既没有一套整体的改革战略又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在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一股脑地应对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处理民族问题而同时在“民主化” 、 “公开性”的大潮下整个社会、舆论、人心都失去了控制。而且由于戈尔巴乔夫个人品性的关系又在许多紧要关头拒绝使用强制措施从而导致局面失控改革就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因此笔者认为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自然要关注前述诸多方面如体制弊端、民族问题、党的建设等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选择改革策略、如何保持改革在一条可控的轨道上运行至关重要。

 俄罗斯有关 1991 年、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的民意调查 有关苏联解体问题政界、学界的分析总是比较理性看看俄罗斯普通百姓的观点也是很有益的。

 2011年2月1920日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做了两项社会调查

 分别在 3 月 1 日和 2 日公布了结果。⑤ 第一项调查的主题为《回顾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首任和末任总统的失败与成就》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今天大多数俄罗斯人依然难以对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作出肯定的评价73% 但是对他表示愤慨的人已经从 2001 年的 30%下降到 2011 年的 20%表示厌恶的人从9%下降到 5%。当然与此同时表示好感和同情的人也从 16%下降到5%表示尊敬的人从 15%下降到 10%。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对他表示冷淡甚至漠不关心的人从 25%上升到 47%。今天的俄罗斯人把引入民主自由、赋予企业家活动权利和结束冷战视为戈尔巴乔夫执政年代的主要功绩而把苏联解体、国家衰落、无序、把国家出卖给西方和改革不能贯穿始终等视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主要过失。

 第二项调查的主题是《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偶然事件》 。俄罗斯人对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意见不一。42%的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作用是第一位的37%的人认为苏联反正会解体即便坐在戈尔巴乔夫岗位上的是别的政治家。年轻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41% 而老年人则倾向于前一种观点57% 。持前一种观点的主要是俄共支持者70% 、不富裕的受访者49% 、以及中等城市的居民49% 持后一种观点的主要是自由民主党的支持者42% 、富裕的俄罗斯人44% 、莫斯科和圣

 彼得堡居民49% 。

  2011 年 3 月 19~20 日 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做了一项社会调查主题为《20 年后看苏联解体》⑥。其中几个问题很有意思。第一个问题1991 年 3 月全民公决您是支持还是反对保存苏联在 2001年 3 月的调查中有 37%的人表示投了赞成票3%的人投了反对票而 2011 年 3 月的调查中有 18%的人表示投了...

推荐访问:沈志华:让历史露出真相 真相 露出 历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