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9篇

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9篇

时间:2022-09-07 09: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9篇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2020/390博物馆管理MuseumManagement博物馆公众服务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分析Re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9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9篇

篇一: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20 / 3 90 博物馆管理 Museum Management博物馆公众服务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分析Research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in Museum Public Service: In the Example of WeChat Applet黄维尹  Huang Weiyin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97内容提要:  微信小程序的逻辑架构介于微信公众号与手机应用程序之间,适用于中低频的服务场景,为博物馆探索和改进公众服务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目前,博物馆对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提供专一性服务;二是提供集合性服务。在利用微信小程序这类新媒体技术手段为公众服务时,博物馆应始终明确观众在新媒体传播场景中的知识学习者角色,并从内容挖掘、用户数据采集、场景应用三个维度入手,更好地实现微信小程序的作用。此外,博物馆应逐步完善相关评估手段,以衡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关键词:  微信小程序  新媒体技术  博物馆  公众服务Abstract: With the logic structure designed between the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and mobile phone app, WeChat applet applies to the medium and low frequency service scenarios an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museums to improve their public service mode. There are so far two ways of WeChat applet application in museums: one is to provide specific services and the other is to provide collective services. When using new media technologies such as WeChat applet to serve the public, museums should always identify the role of viewers in such scenarios as knowledge acquirer. They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WeChat applet through content mining, user data collection and scenario applications. In addition, museums should gradually improve relevant assessment methods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Key Words:

 WeChat applet; new media technology; museum; public service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博物馆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新媒体能一体化地表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等不同形式的信息,通过关键词关联内容并实现自由跳转。这种特性使其可以在负载大容量展示信息的同时,满足观众随个人喜好选择查阅的要求,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体量和查阅便捷度方面的限制[1]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文化和旅游事业尤其是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媒体技术为观众“走进”博物馆开辟了便捷的途径。微信小程序于近两年迅速兴起,博物馆对其应用的时间不长,相关学术研究大多基于个案。王敏在《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导览平台建设

 9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pion 信息技术应用与思考》中,从导览平台建设的角度介绍了《六朝博物馆》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并提出对微信小程序未来应用方向的思考[2] 。刘畅等人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博物馆导览的设计与实现》认为,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智能博物馆导览系统的优势众多,除了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外,还可提升参观体验[3] 。王玉洋在《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平台环境构建与系统设计开发》中,以移动学习理论为指导,对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及其技术手段进行了探索分析,并通过搭建试验课程模拟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可为博物馆提供参考[4] 。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将微信小程序纳入新媒体技术的整体范畴中一并探讨,其中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博物馆领域。邱新生的《浅析博物馆工作中新媒体的应用》通过研究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博物馆社会服务的作用[5] 。邵晨卉的《新媒体与博物馆展示设计》和沈露琳的《博物馆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两篇文章,分别从博物馆展示设计和博物馆教育入手,结合传播学理论研究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策略[6] 。由于微信小程序产生年代较近,上述文章更多仅涉及小程序的附着平台 — 微信。总体来说,学界对博物馆应用微信小程序的实践情况尚待系统梳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微信小程序出发,梳理和分析其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情况,并由此对博物馆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公众服务提出建议。一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公众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2014 年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指出,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着人们与信息内容及周围环境互动的方式。以移动技术和设备为支撑和物质条件的新型教学方式增加了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其便利性激发了人们对移动学习的需求[7] 。对博物馆而言,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手机应用程序(App)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观众在参观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其参观行为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为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起到了积极效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官方新浪微博自2010 年开通以来,截至 2019 年底已积累 900余万粉丝,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故宫”也在2014 年初上线。两者相比,微信公众号更偏重于公众服务,而微博则更偏重于互动。故宫借助微博多次成功制造热点话题,如:2019 年 2月 12 日,“北京故宫”与“听雪落下的声音”两个话题的讨论量双双达到当日微博热搜高峰,成为热议的焦点。在手机应用程序方面,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每日故宫》《韩熙载夜宴图》《清代皇帝服饰》三款程序凭借其优质的内容和精美的设计得到用户的热捧,均入选苹果应用商店 “2015 年度精选”榜单。

 国外博物馆也充分利用其数字化优势,将藏品通过新媒体技术展示给公众。例如,谷歌公司研发的谷歌艺术和文化应用程序(Google Arts & Culture App)通过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档案馆建立合作,收录全球 1000 多个博物馆的资料及馆藏,使公众能够在线观赏艺术品、参观虚拟展览。博物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帮助其大大增加了公众关注度,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博物馆过度关注观众的娱乐体验,削弱了自身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例如,将文物“卖萌”和“网红拍照打卡”作为营销噱头,在陈列展览中不恰当地添加游戏、拍照等互动设备等。这些迎合潮流的做法虽然丰富了博物馆传播信息的媒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浅度用户”,但往往与展览匹配度不高,不能有

 2020 / 3 92 博物馆管理 Museum Management效地将展品背后的深层信息传递给观众,更难以表现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第二,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的同质化现象也大量存在。如 360 度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柜体实景中以立体化地展示展品,因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纵深感等优势而得到博物馆的广泛使用。但在展览实践中,博物馆往往不考虑实际观看效果,对文物、人物乃至建筑模型都采取同样的展示形式,使展览千篇一律,观感却未必理想。同质化问题遮蔽了博物馆的个性化特征,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则限制了博物馆职能的发挥,这些问题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博物馆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策略的失误。因此,有必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使之与博物馆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且避免滥用。在此背景下,微信小程序成为博物馆新的选择方向。二  微信小程序的逻辑架构及其在博物馆公众服务中的应用类型微信小程序作为一种轻量化的手机应用程序,是近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技术工具之一,其以用户群体庞大、设计合理、使用成本低、对开发者友好等特点,迅速在包括博物馆行业在内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微信小程序体现了“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只需“扫一扫”或者搜索就能直接打开小程序并获取服务,这适用于低频、非刚需的生活服务场景。微信小程序的系统逻辑架构清晰易懂,整体分为两个部分:视图层 (View) 和逻辑层(App Service)。视图层包含 WXML(WeiXin Markup Language)和 WXSS(WeiXin Style Sheets)这两个微信自带的开发语言文件,逻辑层包含 JavaScript 文件。视图层通过事件通知逻辑层,而逻辑层通过控制数据来更新视图。此外,微信还提供了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组件、配置文件,使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更加简单[8] 。虽然微信小程序开发简单,但限制较多,灵活性不足,只能在微信里面打开,目前难以应对复杂功能开发,更无法替代原生 App。总体来看,微信小程序具备两个特性。其一,从用户使用角度来看,小程序解决了一部分用户不愿下载软件的困扰。例如《跳一跳》这类便捷操作的小游戏即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成功打开市场,日活跃用户数量(Daily Active User, DAU)一度超过一个亿。可以预见小程序对中低频使用程度的独立应用具有摧毁性的影响。其二,从开发平台角度看,微信小程序规避了原生 App 的开发成本限制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局限。微信小程序在诞生之初均由企业开发利用,而随着后期不断更新升级,现在几名大学生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款小程序,其开发成本远低于原生 App。同时,小程序的丰富功能又可以弥补微信公众号功能单一、操作迟滞等缺陷。在博物馆当前的公众服务实践中,对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博物馆参观导览和信息发布平台。基于 H5 语言开发的微信小程序,使用了类似于 JS-SDK 的框架,提供了更多的接口和组件,让程序的运行流畅度接近于原生 App,与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发的导览功能相比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同时保持低廉的开发成本。因此,微信小程序的这类应用形式被广泛运用在讲解、咨询等中低频但重要的服务场景中,用于解决大型博物馆通常存在的结构路线复杂、客流量大等问题。较有代表性的如《古猫│陪你去看博物馆》(图 1),具有“语音讲解”和“讲座”两个功能,其与苏州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江

 9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pion 信息技术应用宁织造博物馆等合作,使观众在博物馆内利用手机移动端“扫一扫”即可收听免费讲解。再如《博物官》(图 2),除为用户提供博物馆导览讲解和展览信息外,还可快速识别手机拍摄的画作、文物、展览海报、风景并跳转至相应背景资料页面。与上述微信小程序功能类似的还有故宫推出的《端门数字馆》(图 3)、《故宫导览》以及金沙博物馆的《金沙太阳节》等。第二类是围绕博物馆开发的简易游戏。这类微信小程序的案例较多,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腾讯大秦网合作开发的《你好兵马俑》,程序通过识别用户上传的人像照片,匹配并展示与之相貌相似度最高的秦俑。再如该院开发的《秦直道驰援抗匈奴》(图 4),用户通过点击屏幕“拼手速”来为前线输送士兵、武器和粮草。此外,影响较大的小程序还有上海自然博物馆立足展览开发的答题闯关游戏《自然百宝箱》(图 5),苏州博物馆开发的模拟创作游戏《苏博明书斋》(图 6),以及四川博物馆开发的《青铜王者挑战赛》等。这些博物馆开发的小游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但往往存在操作简单、内容单调的问题,二次打开率不高,属于博物馆开发微信小程序的阶段性产品。如果博物馆开发游戏的目的在于配合展览,那么与成本较大、周期较长的 App 相比,小程序不失为一个恰当的选择,但仍需要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以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感及保证传播效果的延续性。第三类是博物馆文创商店。这类微信小程序以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化创意馆》(图 7)和《故宫微店》为代表,开发者的自主性比较大,具备商店的特色,可设置卡券、发布活动、提供门店信息等。消费者可直接在小程序内操作购买,无需通过链接再次打开外部 App。这使网店得以突破平台规则限制,降低推广难度,长期来看或将是博物馆小程序的开发趋势之一。第四类是体现集合作用的微信小程序,即将几种功能整合至同一小程序中。此类小程序图 1  《古猫丨陪你去看博物馆》界面 图 2  《博物官》界面 图 3  《端门数字馆》界面

 2020 / 3 94 博物馆管理 Museum Management时地提供多元化服务,更好地实现公众与博物馆间的联动,应成为博物馆在当今时代选择新媒体技术时的主要着眼方向。三  博物馆公众服务中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建议博物馆在利用以微信小程序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为公众服务时,应始终明确观众的知识学习者角色,从注重内容挖掘、加强用户数据采集、明确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提升服务质量。(一)注重内容挖掘一直以来,新媒体在知识传播方面存在着信息过剩、同质化严重、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博物馆在利用相关技术时也难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对于博物馆而言,过分追求点击量和娱乐化,会导致相关数据和反馈信息不能够完图 4  《秦直道驰援抗匈奴》界面 图 5  《自然百宝箱》界面 图 6  《苏博明书斋》界面以六朝博物馆与南京莎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六朝博物馆》为代表,在同一平台上集成了五个子功能:第一是展品导览,又分成“展品信息”(图 8)和“文献参考”两个标签,体现了较强的学术性;第二是排行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文物的观赏热度,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图 9);第三是收藏功能,帮助用户为展品做收藏标记,方便二次参观;第四是文创商城;最后是扫码语音讲解[9] 。这类小程序整体结构清晰,页面设计及功能内容与博物馆结合紧密,对于其他博物馆而言亦具有普遍适用性。综上可见,在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实践中,微信小程序较微信公众号和 App 而言更为适合。微信公众号主要用于发布和传递信息,借助第三方链接嵌套网页以实现交互,但信息传输方式比较简单;App 的开发则需要耗费一定规模的资本,并付...

篇二: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2110 传播实务57

 传播实务2021 年 5 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六个祭祀坑出土大量文物,三星堆考古发掘消息持续霸屏,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活动也持续升温。5月29~30日,一档名为《三星堆新发现·揭秘》的全媒体特别直播节目在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观察”连续两天推出,迅速引爆受众关注热点。此次特别直播采用全媒体矩阵直播、360 度全记录,创造了四川广播电视台多个第一:首次运用演播室虚拟植入技术直播,综艺演播室首次采用新闻网络播出系统,首次集成飞猫摄像机、鱼竿式摇臂、六轴机器人和遥控球形云台摄像机等多项摄像新技术,以及双机位虚拟技术。本次直播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技术中心融合节目包装和转播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的一次全新探索,展现了四川广播电视台由传统广电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进一步推动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及其省级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与突破。此次直播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发起,“四川观察”直播,联动全国超 100 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多家互联网头部平台更是首页推荐,两天的全网观看量达17 亿。仅“四川观察”平台直播节目内容来看,29日的直播内容播放量达到 11 万次,阅读量达到 41.9万次,评论量达 2894 次;人民日报 29 日同步直播的视频内容达到66万次观看,评论量达1263条,获赞1.2万。30日“四川观察”平台的直播内容播放量达到了9.5万次,阅读量达到 32.9 万次,评论量达 2224 次;人民日报的视频播放量达到 82 万次,评论量达 616 次。评论区内容包括:“三星堆震惊世界的文明”“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华夏乾坤人杰地灵”“幸运的是被中国发现”“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它”“考古人员辛苦了”等等,讨论的内容和焦点集中在“四川观察”平台和三星堆考古内容两个方面。无论从数据流量、观众评价还是考古界专家的反馈来看,这次直播非常成功。宏观全景和微观特写、虚拟场景和全景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创造了高水准的观赏效果和巨大社会影响。

 一、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省级广电媒体面临的难题与突破困境伴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产业升级的时间越来越短,转型的窗口期也越来越短。省级广电如何顺应时代,跟上融合发展变革的步伐,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的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实现增量突破并以此带动自身整体发展,进一步提高自身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都是省级广[ 关键词 ] 新型主流媒体

 四川广播电视台

 全媒体

 直播 [ 内容提要 ] 针对省级广电媒体转型道路上的问题与困境,四川广播电视台集合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创新探索,打造“四川观察”这一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把握“融合”作为核心,在完善已有品牌建设基础上,更以新媒体平台增量反哺传统广电本体为目标,牵引实现转型变革。“四川观察”的成功实践为省级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和运营、新型主流媒体带来的增量突破如何带动传统媒体的品牌传播力扩散和影响力提升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推进思路。■廖山英

 马予晨 新型主流媒体的突破与创新 ——以“四川观察”特别直播《三星堆新发现·揭秘》为例廖山英

 传播实务 20211058

 传播实务电媒体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从“四川观察”抖音号等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爆款出圈,到“四川观察”视频号特别直播《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引发讨论热潮,四川广播电视台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四川观察”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一)困境与难题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迭代升级,省级广电媒体开始融合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占领新兴舆论阵地,已成为构建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的必经之路。但是当前省级卫视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中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品牌影响力不足,内容产品性不强,受众触达率低。近年来,虽然国内多家省级广电新媒体发展已完成平台搭建,进行着多元平台的开拓与建设,但其传统广电平台的品牌影响力持续下降。虽然广电媒体以其机构优势比自媒体更易获得官方权威信息,但其新媒体内容生产仍遵循大屏思维,难以制作出爆款。内容建设不能跟上实践需要,难以以产品思维来进行内容生产与运用,受众触达率难以快速提升。

 二是内外资源分散,平台运营思维不强。从外部来看,资源分散问题成为国内多数省份广电新媒体发展的瓶颈;从内部来看,在媒体系统构造、传播流程上,传统广电与新媒体发展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大都还处于整体上的分割状态。目前国内多家广电媒体都有自己的“两微一端”,甚至还入驻腾讯、微博、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可是却极少去研究每个平台的特点,只是简单进行内容平移和分发。每个平台的需求、用户以及背后的算法逻辑不同,要真正触达受众还缺乏相应的运营策略。三是机制体制缺少灵活性,掣肘发展。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的传统采编流程和体制机制已难以适应新的产品、业务形态。例如缺乏运营部门,考核机制落伍,部门联动存在隔阂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从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省级广电媒体相对市县级台而言,建台历史较长,历史包袱过重,体量较为庞大,转型转轨面临更大的压力。从目前国内多数省级广电所打造的新媒体来看,获得政策支持力度远远不足。若体制机制不能及时调整,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新型主流媒体将面临重重困难。但是也要看到,省级广电无论从“两微一端”等自有平台建设,短视频、H5 等形态扩展,还是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合作等机制创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包括权威性、真实性、制作水平高等。多年积累的公信力、久经历练的人才队伍、海量的媒体资源,以及雄厚的制作实力,使其与自媒体、新媒体机构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优势在内容为王的今天更加珍贵。(二)目标与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其中,“主力军”所指不言而喻。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朝着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目标迈进,是传统省级广电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与方向。所谓新型主流媒体,本质是指互联网化,尤其是移动化的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及其全媒体中心打造的“四川观察”这一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即是典型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目前是总台管理体制,以全媒体中心为桥梁连接各个部门。2020 年机构改革之后,主要由“七中心”和“三集群”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全媒体新闻中心,不仅涵盖原来各大部门业务范围,而且主要任务是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台内资源和统一整合和一体化链接。此类全媒体中心建设可以根据现实条件和需要,整合广电机构部门单位、新媒体新闻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团队,组建统一的新闻指挥调度中心,下设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此次《三星堆新发现·揭秘》特别直播节目的打造和运营主体就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直播以“四川观察”平台作为主要出口,由全媒体中心指挥调度各部门配合,打通部门壁垒,实现各平台的差异性出口。“四川观察”作为四川广播电视台极力打造的新型主流媒体,相当于是其转型的先锋队,其

 202110 传播实务59

 传播实务核心理念是“融·见格局,合·创未来”,客户端于2017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线,专注于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以直播、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形式创新不断融入互联网语境。二、“四川观察”的实践创新:互联网运营思维和运作机制转型省级新型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有必要找准目标,避免做一分为二的切换,首先做好网生内容,先做好小屏再转战大屏。当前,互联网已培养了一批有高媒介素养的用户,其质量追逐点非常高。若要通过新型主流媒体的增量带动传统广电媒体发展,重点就是提高小屏内容的质量。此次《三星堆新发现·揭秘》特别直播节目即是找准网生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和打造,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受众反馈。所以当互联网受众的观看需求越来越高的时候,传统广电媒体可以先打造高质量的新媒体内容,通过高质量策划、高水平制作、高公信力平台的融合传播吸引用户流量,然后再将其转移到传统广电媒体。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各采编团队无缝连接,随时发布指挥调度指令。

 此次“三星堆”系列报道以及《三星堆新发现·揭秘》特别直播节目,“四川观察”作为新媒体内容的出口平台,可以独立调动或接收四川台的记者团队供稿以及全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和新闻内容制作完成后,由全媒体中心进行出口和分发。这种内容生产分发运营模式既包括传统新闻版块,也包括新媒体新闻版块。“四川观察”负责全媒体中心新媒体相关内容的生产和分发,当其作为先头部队触达用户后,再通过粉丝转发、口碑效应进而对传统电视平台产生带动,使得多个平台产生共振,从而提升节目的全网传播效果。内容整合营销:从 PUGC 到“媒体 + 用户”共同孵化。目前在省级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过程当中,许多主持人都开始进驻新媒体平台开展粉丝培育。

 “四川观察”在推进 PUGC 过程当中,借助名主持、名编辑、热点人物、文化名人在新媒体平台中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开展情感营销和粉丝培育,培养关键意见领袖和社交媒体中心节点人物的信任代理能力。比如2021年初, “四川观察”和丁真及其团队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合作,以及此次“三星堆”系列栏目包括《三星堆新发现·揭秘》特别直播节目的打造和运营过程中都引入全明星阵容、抖音网红、热门主持等。此类做法一方面为“四川观察”带来了新的粉丝增量,另一方面也对四川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人员分工模式:专人负责专业内容。当前,新媒体的专业化深耕和产业化拓展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平台渠道激增的背景下,各平台也形成了不同风格个性与用户特征,比如今日头条的用户喜欢惊悚类的新闻,抖音的用户喜欢快节奏的内容。可见,客户端走专业化路线已是不二之选。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不可能第一时间做出满足各平台用户需求的内容。“四川观察”通过与金熊猫新媒体有限公司积极合作,专人负责专业平台,每个平台都有了解平台调性的相应人员负责对口,在擅长的环节工作。此次“三星堆”系列内容的发布以及《三星堆新发现·解密》特别直播节目就是找准了各个出口平台的调性,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内容打造和发布,使得受众广泛讨论、深度参与。互动岗位培训:与粉丝用户深度链接。如何进行用户和粉丝管理,稳定维护、深度链接用户增量也是省级广电媒体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难点之一。目前“四川观察”与用户的互动和相处模式颇有特色。首先,在互动机制方面,培训相应互动岗位员工的综合素质,譬如如何定位“四川观察”的人设,如何回复用户评论,该不该回复等问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其次是对于粉丝社群、“铁粉”群的管理,包括积极与粉丝进行互动、定期召开相应的路演活动等等。目前,“四川观察”的“铁粉”群总共有 5000 多名粉丝,群内会定期举办日常活动、发放会员福利、组织小型座谈会等。此次“三星堆”系列内容和《三星堆新发现·解密》特别直播节目都是基于粉丝社群基础上开展的,铁粉群的粉丝们广泛参与讨论、积极发声,带动了更大的粉丝增量,同时也反哺于四川广播电视台,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和受众关注度。三、 实现品牌价值的转移:省级广电新型主流媒体改革方向媒介融合转型打破了过去广电行业对广播电视节

 传播实务 20211060

 传播实务目传播渠道的垄断,“内容 + 受众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省级广电机构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新媒体内容产业,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新的机遇,打造自身新型主流媒体传播的品牌影响力并实现价值转移。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省级新型主流媒体发展还处在平台搭建时期,未来的发展重心将会向内容建设转移,在投入布局上也会成为发展的重点。如何通过新型主流媒体的增量突破带动传统广电机构传播的品牌影响力,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目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四川观察”作为四川广播电视台走在前线的冲锋队,在国内的省级新型主流媒体中做出了一定成绩,在某些渠道和短视频平台成功“出圈”,但和四川广播电视台大本营之间还有待形成一种更加高效的连接和良性循环,而这是传统广电媒体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过程中的关键。目前,“四川观察”在这个方面正在不断探索与试错,在保证把已有的品牌建设完善,把内容输出保质完成,把热度持续输出。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先行的探索者,最终的改革落点在于两方面:一是新盈利模式如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如何按照媒介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要求把“四川观察”这一新媒体平台的增量转移四川广播电视台本身。四川广播电视台设立全媒体中心,打造“四川观察”新媒体平台,目的在于通过“四川观察”新媒体端带来增量突破,以“四川观察”这艘小船来拉动四川广播电视台这艘大船,为四川...

篇三: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图分类号:G206

 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42120698

 微信在新媒体领域中的价值研究分析

 学学科专业:

 设计艺术学 专业 研究方向:

 视觉艺术研究 作者姓名:

 刘新媛 指导教师:

 王伟建

 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中图分类号:G206

 单位代码:10231

 学

 号:42120698

  硕士学位论文

 微信在新媒体领域中的价值研究分析

 硕 士 研 究 生 :刘新媛 导 师 :王伟建

 教授 学 科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答 辩 日 期 :2015 年 6 月 授 予 学 位 单 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MICRO LETTER VALUE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NEW MEDIA

 Candidate :

 LIU Xin-yuan Supervisor :

 WANG Wei-jiang Professor Speciality :

 The design of art Date of Defence :

 2015 June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目

 录 - I -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绪论 .................................................................................................................. 1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1 二、研究现状综合 ................................................................................................... 2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4 (一)研究目的 ................................................................................................ 4 (二)研究方法 ................................................................................................ 4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起源 ...................................................................... 6 一、移动平台的起源 ............................................................................................... 6 二、移动平台的发展及其特征 ............................................................................... 7 (一)便捷性 .................................................................................................... 7 (二)隐私性 .................................................................................................... 8 (三)更方便的利用了触控技术操作 ............................................................ 8 (四)移动平台的一站式服务 ........................................................................ 8 (五)个性化 .................................................................................................... 8 (六)多样化 .................................................................................................... 9 (七)关联性 .................................................................................................... 9 第三章

 微信 APP 的兴起 ............................................................................................ 11 一、微信的起源及其发展特征 .............................................................................. 11 二、微生活的兴起 ................................................................................................. 12 三、微信 APP 界面设计 ........................................................................................ 13 (一)从广告学角度分析微信内容优先特征 .............................................. 14 (二)从图形色彩学分析微信图标设计 ...................................................... 15 (三)从人类心理学分析微信的触摸设计和多通道设计 .......................... 16 第四章

 微信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新机遇 .................................................................... 17 一、微信将推动数字出版新模式 ......................................................................... 17 二、微信公众平台独特的图形识别互动模式 ..................................................... 19 三、传统媒体利用微信“二维码”图形功能的新发展 ..................................... 21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 第五章

 新媒体领域中微传播的价值分析 ................................................................ 23 一、微信对新媒体领域的影响 ...................................................................... 23 (一)从社会心理学分析微信“支付”界面功能 ...................................... 23 (二)从广告学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 24 (三)微信“朋友圈”功能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新变革 .............................. 25 二、微信带来的新媒体的新革命 ......................................................................... 26 (一)微信作为新媒体突破平面化的传播方式 .......................................... 26 (二)微信对于微博图片信息传播的新优势 .............................................. 27 三、微信在新媒体领域中未来发展新趋势 ......................................................... 29 (一)微信在国外发展的新方向 .................................................................. 29 (二)从视觉角度分析微信图形趣味性的发展趋势 .................................. 30 第六章

 微信在新媒体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32 一、微信面临“万能”化问题与图片信息传播问题 ......................................... 32 二、微信“朋友圈”隐私保护问题针对于头像信息分析 ................................. 33 三、微信信息传播与治理问题解决分析 ............................................................. 34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3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9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40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0 致谢 ................................................................................................................................ 41

 摘

 要 - I - 摘

 要

  21 世纪,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视觉中图形的元素,文字的元素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媒体中,不仅仅出现正在报纸杂志中,电视广告中。根据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完善,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视觉中的各种元素不断充斥着新媒体中。大量的图形,文字信息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得到更便捷的传播和发展。而微信,则是在新媒体领域中,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而根据人们的供求需要而创新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存在形式。而这种全新的媒体形式的产生也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变革,在广告领域,视觉设计领域,数字媒体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本文从心理学,图形学,色彩学,行为学等领域来研究分析微信对于新媒体领域和传统媒体领域进行理论分析研究。通过和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差异来分析微信区别与其他媒体独立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以及微信在不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微信作为新媒体却又区别与其他媒体独立存在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2011 年互联网快速蓬勃发展,就在新浪微博、搜狐、腾讯开始为微博争夺客户群体的时候,新的社交方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腾讯网络在2011 年 1 月 21 日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微信。微信是一款通过移动互联网快捷的发送语音、 小视频、 图片和文字的一款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这款社交软件使用完全免费, 使用时所产生的上网流量由网络运营商来收取费用。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2 年 3 月,微信用户突破 1 亿 。

 9 月 , 用户突破 2 亿。

 而到 2013 年 1 月,由微信官方数据显示,微信当时注册用户已经达到 3 亿。2012 年 8 月, 微信推出了 “公众平台 ”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由个人或者群体组织来开设账号,并且发展粉丝。

 在微信平台刚刚推出不久,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和湖南卫视等媒体都纷纷第一批加入了微信公众平台, 通过微信公众账号来不断推出各种精炼短截的信息, 并且可以和订阅者们进行互动沟通。如陈坤的个人公众账号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自媒体”,在 2014 年底,已有 7600 万粉丝。在移动互联网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无论在影响力和日发行量都日渐萎靡,微信及公众平台的出现,将给传统媒体带来新发展和新机遇。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不断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群里从最开始的单一被动的的接收媒体传递的信息转变成为以微博传播来“获取信息”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I - 式,再到以微信为代表的“强关系链”的虚拟朋友圈与现实之间的强互动链接。腾讯公司宣布,微信是腾讯公司在推出 QQ 之后推出的一款全新的移动社交软件。因为已经有了 QQ 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在推出微信时,运用了 QQ 的强关联性,注册只需要 QQ 一步到位,更是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微信的移动社交软件的交友和发送信息等功能。因为微信 APP 依赖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移动设备,很多专家学者称微信为“新媒体”。

 本文将关于微信的传播新方式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特征来分析,微信对于传统媒体带来的新策略和对于新媒体领域带来的新发展,做一个全新的价值分析。笔者对本文的内容安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一下什么是互联网和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了巨大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的属性和特征。第二章主要介绍的是微信的发展和特征,以及微信所带来的一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章介绍了一下从色彩学,行为学,心理学,图形学上分析微信如何带给人们的生活体验,或者说是给予人们的新的行为习惯。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微信的出现,给予传统媒体的新的问题或者说是给予传统媒体的新机遇。微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已经脱离了传统媒体,成了一种新媒体,或者说,微信已经成为一种自媒体。而这种改变,将对于传统媒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变化。第四章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微信的独特的公众平台和扫一扫的功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篇章,主要分析研究新媒体领域中微传播的价值研究分析。从微信对新媒体领域的发展,一直到微信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一个价值分析。以及微信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的价值分析。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微信在不断的快速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隐患。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第六章主要针对微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分析和解决办法。

 微信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新闻推送方式,新闻接受方式以及用户的反馈方式。传统媒体利用微信推出新闻信息,进行互动,及时性传递信息,传统媒体针对微信的营销继承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弥补了传统媒体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不足,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相信微信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更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渠道,可以更好的挖掘更多的用户资源,是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领域的新机遇。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模式

 Abstract - III -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obile Internet development today, in the visual graphic elements, elements such as text, has not only reflecte...

篇四: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文化论坛 2018年1期·硕博论坛·73收稿日期:2018-01-28作者简介:刘騻(1993-),男,四川人,考古学研究生,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战国秦汉考古,公众考古。公众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基于微信的个案分析刘 騻(中山大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摘 要: 通过追溯公众考古的源头,本文力图明确其内涵、对象与学科旨趣。论述运用大数据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微信平台中公众考古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立足于当下的语境中,旨在明确公众考古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并就其未来发展进行简要论述。当下公众考古的发展愈发依赖于新媒体平台,而新媒体的经营者亦应当更多地考虑受众的心理,形成以信息接受者为主体的公众号营销模式。关键词: 公众考古;微信;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73-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16一、公众考古的定义公众考古概念的产生存在本土 [1] 与外来[2] 两说,现统一陈述如下。最初,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文化资源管理”的概念后,学界确认了公众考古的概念:“为保护考古资源,在诸如学校、公园和博物馆等公共场合进行的公众教育和公众解释。”[3] 其性质是说教性的,并未明确参加相关知识普及活动的群体,因此这是一种具有半官方、半民间的大众科普教育。我国学者将公众考古学的核心要素确定为考古学利益相关者、交流与解释。[4]这一定义注重该项事业中个体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环节。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早期对于公众考古的发起人有预先的设定:考古学家。[5] 但是《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公众考古学)或可被视为文化资源管理者在处理文化资源社会化问题及调整社群与文化资源关切程度时须考虑的一系列问题的总和。”[6] 公众考古推广者在此基础上给出的最新定义为:“泛指所有涉及考古文博行业与公众、社会的实践与研究。”[7]在此可梳理公众考古学概念的发展脉络。在教育方式上:单方面的教育→互动性教育→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在这一系列转变之中,公众考古学的学理性、包容性、趣味互动性逐渐增强。策划主体的学科背景则经历了由考古向文博领域的转变或外延。参与主体增多的同时,仍以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士为主导,这也在汇聚更多力量的同时,保持了较多的学术性。一言以蔽之,当今公众考古学人应建立以下的认识:公众考古学是公众化的考古学,也是考古学回馈公众的方式。它正逐渐成为一门面向公众、公众参与的考古学的外延学科(姑且称之为“亚学科”)。公众考古学是考古学与社会接轨,走出象牙塔、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从事公众考古研究与普及的相关人士在急于获得传统学界认可的同时,也应该多思考社会的反响与发展途径。因此,相关倡导者应多研究问题,关注公众考古的意义与目的,不再拘泥于诸如盗墓、拍卖、收藏等陈旧的话题。在满足公众好奇心的同时,更应让大众融入其中,

 教育文化论坛 2018 年 第 1 期Jiao Yu Wen Hua Lun Tan·硕博论坛·74领会其真,切实感受到考古存在的必要性与实际意义。公众考古的推广化与考古人对自我的认知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在学科上“渡人”的同时,也实现了“渡我”:公众在逐渐了解考古学者与考古知识的同时,也唤起了学科参与者对自身的认知。二、国内公众考古发展的趋势国内公众考古的发展存在阶段性。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阶段属于全国范围内公众考古有条不紊开展的时段,并未将更早时期内某些个人的论断与主张与孤立的个案包含其中。(一)出现阶段:1970-1980 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该时段属于公众考古的准备阶段,相关特征可简述如下:1.非独立的形态。公众考古的早期形态是与公众史学相绑缚的。这一时段内所谓的“公众考古学”仍然是考古学研究性文章、史学基础知识普及的文章(史学公众化)。2.发行量少,时间间隔长。公众考古的初期阶段,其存在形态依赖于个别学者的自发行为,未形成学科的理念、目标与固定的推广团队。公众考古相关事业的参与者仅为个别学术个人。3.较少考虑受众。相关内容较为集中的发表于学术性刊物,措辞仍较学术性,受众仅为部分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性团体或个人。(二)初步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前十年1.相关研究着重探讨公众考古学的来历与学理性。2.传播媒介的建立与发展,媒体逐步介入大众生活空间。各机构与个人自主建立的平台如考古网站、贴吧、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相关主页。与此同时,考古学界也主动的参与相关传媒合作项目,其途径为出卖独家采访报道权并进行专业性指导,相关案例如雷峰塔、老山汉墓、三星堆等。考古科普类知识正式出现于大众型杂志与报纸。3.参与的主体以专业考古学人(考古高校与研究所、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博物馆的考古学科研人员)为主,公众通识讲座逐渐开展、专业性著作开始出现。国外相关的著作也逐渐被翻译。(三)快速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至今1.基本考古知识的普及已不全是学术性词汇的“一言堂”,而是运用更有策略性,使用时下流行的话语使得大众的观念更易于接受。相关的研究文章重点致力于公众考古现状评估与方法探讨。2.对该事业发展进程的思考,表现为对短期内公众考古个案的总结与评述。其中具体涉及到考古遗址公园与新闻报道的经典案例等。3.公众考古在多学科语境下的迅速发展。例如考古知识与课堂教材的结合、博物馆学、科考活动、纪录片录制与电视剧的拍摄、新媒体、公众参与发掘、对盗墓小说的批评性解读、自媒体等网络平台的构建、公众考古论坛、专门性考古杂志的创办、旅游文产事业等。4.公众考古传播者的身份发生变化。这些研究主体中从事考古学专业性研究的学者仅为部分。更多的是两类人:一类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是一批具有考古学基础素养的人群(或称之为较为专业的新媒体人);一类则是民间科学分子。后者多是基于个人兴趣参与相关事务,部分个体传播了过于主观或错误的概念。三、微信公众号里的公众考古在当下,方兴未艾的自媒体以其“平民性”和“草根性”进入公众的视域[8] 。在传播媒体多元化与信息日益普及化的情势下,有学者认为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在专业素养与权威性上存在一些不足。[9] 而这一论断的潜在话语便是将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在主体分别视为民营与官营两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绝对的二分:首先,这两类自媒体的营销主体基本处于均势的地位,其中一方在信息传播与影响力方面并未形成绝对的优势;其次,两者在营销内容与营销理念是交融互渗的。例如,官方组建的自媒体平台在发布官方信息的同时亦转发或自创具有“草根”或“时尚”元素的话题与图文推送。因此,对于自媒体性质的认识应基于如下的理念:自媒体具备传播者和受众一体化、信息独特化、媒介开放性的特征。[10] 在当下,传统媒体占据话语主导权的情形渐趋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相对理想的话语空间。[11]微信便是自媒体中的典型案例。针对微信平台内的公众考古研究当结合具体案例,现选取部分微信公众号加以分析。为了在可控且便利的条件下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此处重点选取几个不同类型

 刘 騻:公众考古学的历史与现状·硕博论坛·75的公众号,它们的营销者分别为具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专业人士、政府文保机构、高校学生团体等。如此,通过分析各类公众号的推广策略与关注内容了解公众的相关反馈(阅读量、点赞数与评论数)。此处将研究的时间设定为 2016 年 12 月。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时间距离当下较近且时间跨度较短,易于统计与分析。其次,该月内存在重要的节日,可明确相关公众号营销者是否针对节日开展特殊行动;再次,鉴于该时段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新的数据(阅读量、点赞数与评论数)对其影响较少,有助于确保所获取样本的有效性与可信度。现就相关情况分类简述如下。明远考古文物社是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组织的考古学知识分享社团。其公众号的定位为社团活动预告(读书分享会与讲座)与推送文博资讯。就阅读量而言,其最多可至 323,少至83。点赞量相对较低,公众反馈与互动的内容较少。因此,虽然明远考古文物社以其学术性与组织性在全国的学生考古社团中名列前茅,但是其发展模式主要是针对相关专业内部,旨在促进特定地域内考古相关专业学习者或研究者的互动。总而言之,明远考古文物社的情况与诸多大学或考古所等机构组建的公众号存在类似情况,影响相对有限。“考古系大师姐”公众号的经营人是西北大学的考古学者于春老师,其签名为:“致力于普及考古小知识,人人都能看懂的考古。”确如斯言,该公众号的风格活泼洒脱,寓教于乐,其内容将日常生活与考古文物知识绑定。它具有较明确的推广意识与策略:作者常常以具有轰动性的题目、有趣的表情包欲风趣诙谐的措辞吸引标题党的持续关注。需要明确的是,其目的不仅仅为吸引眼球,也旨在激发考古与非考古人士对于考古文博行业的体认、感慨与互动。该公众号的阅读量少则 1568,多可至10254,点赞量也相对较多。在与公众的互动环节,“大师姐”也往往有着精彩而不失学术的回复。公众的回复主要表现为称赞与讨论:说明考古的受众有较好的参与话题的思考与讨论,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然而,类似于“考古系大师姐”的由高校教师组建的公众号仍为数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流学术圈对于公众考古的态度。“挖啥呢”公众号的主要撰稿人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公众考古”方向的硕士奚牧凉。其经营人具有媒体人与影评人的多重身份,这一定位为公众考古的推行提供了独特与多维度的视角与面向。该公众号在专注于考古知识推广的同时,更偏重于策略:与相关考古人的合作、图文结合叙事方式的质量、对时事热点的把控与述评等等。其最为鲜明的特点便是撰稿人通过独特的平台与视角对当下考古文博热点的批判性解读,其犀利的文风一次次引发社会公众对于相关事宜的参与性思考与解读。其高质量的图片带给了观众极强的视觉与认知冲击。该公众号独有的艺术性及其观察问题的视野与广度往往令读者受益匪浅。“关中拍客”公众号是申威隆个人创办的考古文博知识推广的公众号。其与“考古系大师姐”同样属于坚持原创的创办风格,但亦存在较多不同。带入了较多的个人色彩:其特点为生动活泼,图文结合的叙述方式往往能给读者带来“跟着公众号去旅行”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不足则表现为公众号传播的单向性(个人因素偏多,易形成一种单方面话语的讲述与灌输)。申威隆个人的公众号更新的频次较高,每期的平均访问量为数百,内容颇为实际:其介绍的文物考古材料都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作为个体公众号,其特色颇为鲜明:以实景拍摄的新闻记录方式,向公众介绍文化遗产的现状(如博物馆、大型遗址保护公园等),这往往能引人入胜。申本人热衷于与热心的观众交流与互动,且经常参加相关的媒体节目与专访,注重自我的推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公众号不仅存在就时事热点进行热评与反思的写作模式,也出现了为自己维权的版块。后者在公众考古相关活动中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涉及了学术伦理的问题。这一公众号传达出了积极向上的文博人的气息。“丝路遗产”公众号的营销主体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其更新频率基本为日更。由于其性质为官方附属的公众号,在公众考古领域属于政府机构外联与发声的喉舌,因此其内容相对较为科普与全面(展览、资讯、研究、讲座等)。推文的来源基本为遴选与转发其他相关自媒体的优秀文章。以“丝路遗产”为代表的官媒公众号,其关注的人数较为有限,虽然单期的阅读量可多至6745,但这一数据的波动性不大,基本维持在数百的水平。这类公众号由于其独特的属性与公众的互动较少。

 教育文化论坛 2018 年 第 1 期Jiao Yu Wen Hua Lun Tan·硕博论坛·76此外可参照微信指数 ① ,通过搜索关键词获取近 90 天来(截止 2017 年 3 月 25 日)词语热度。以文物、盗墓、汉墓、遗址、沉银、考古、大众考古、海昏侯、博物馆、文博、摸金校尉、鉴宝为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1. 考古领域过于专业的词汇的出现频次较低。说明公众考古普及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2. 吸引公众眼球的词汇主要是文物、盗墓等相关主题。具体而言,相较于文物,公众对于遗存的关注仍是缺席的。通过它们基本稳定的变率可知,其仍然是公众关注相关文保考古事业的重要噱头,甚至是公众对考古文博的错误认知的写照。3. 考古与博物馆的关注度亦极高,可以明确:在公众的世界中,博物馆的普及度越来越高,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话题中。考古虽然总体热度亦较高,但是其变率过大,说明公众对于这一主题的关心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特定时间内特定事见的爆发或炒作,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考古尚未进入全民意识中的主流领域。搜索“海昏侯”与“沉银”可以进一步验证此说: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海昏侯大墓在近期渐趋平静;而近来持续升温的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证实、相关图文的不断曝光,迅速的点燃了公众对于历史与宝物的兴趣。4.“公众考古”在此时段内暂未被收入词条,“大众考古”的情况表明,公众考古的事业仍然是任重道远。5.“博物馆”的出现频次如此之高,而相比之下考古类词汇的总体情况却较为惨淡。这说明相关的文博单位在推进考古公众化普及与共享的过程中仍需要加强,如何将两者互相调和与互助(例如相关文博单位公众考古平台的建设)仍是未来急需加强的...

篇五: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世界 2016/3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2015 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备受瞩目,被评为“2015 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2015 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一项项震惊世人的考古结果公布,相关纪录不断被刷新,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中国日报》《文汇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持续报道,中央电视台最多时有 4 个摄制组进驻考古工地采访。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作为获许在古墓核心区报道唯一的广播媒体,以系列考古直播为重点,跟踪发掘进展,深挖海昏侯墓考古这个新闻富矿,力图新突破、新作为,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广播考古直播的劣优势转换从 2000 年老山汉墓探秘起,电视媒体对考古直播的热情始终高涨,仅水下考古直播就不下 5 次。如 2001 年的云南抚仙湖直播,2005 年的福建“碗礁一号”直播,2007 年的广东阳江“南海 1 号”整体打捞直播,2010 年的广东汕头“南澳 1号”直播,2014 年的广东阳江海陵岛《宋船迷踪—— — “南海 1 号”考古大发现》直播。反观广播考古直播却寥寥无几,即便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鲜有作为。笔者查阅《江西广播电视年鉴》,靖安李洲坳东周墓、高安华林造纸作坊、景德镇南窑从海昏侯墓发掘看广播考古直播的探索□ 万 芳的原则,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不同,邻国与非邻国所关心的问题也不相同。加强对该地区各国以及受众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在外国媒体和外国受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稳定的联系。外宣要有针对性,需要经常对比和重复,更要讲艺术,懂得怎么说。最大程度利用网络, 尽力拓宽传播渠道。

 在进行我国形象塑造的同时,应当注意到当前传媒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媒介融合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越发普及,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宣传平台,在进一步加强通讯社、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外宣工作的同时,开办和扩大以相关国家语言为工作语言的网站,为这些国家的受众全面及时了解中国提供条件。只有最大程度利用网络,才能在国际舆论中占据有利地位。加强 与 国外 媒体 的 沟 通 交 流 ,推动文化产品的落地工作。

 我国在对外宣传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一个情况就是“自说自话”,自己说自己好,但是这样的传播效果并不乐观。只有加强和国外媒体的交流,利用国外媒体帮助我国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才能够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自己说自己好远赶不上别人说自己好。我国应与该地区各国加强媒体交流与合作,借助这些国家的媒体平台来介绍中国,传播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比如借影视之力等。美国就是成功运用影视塑造国家形象的典型案例,美国的好莱坞影视剧、智库等在全球的扩展,都无时无刻显示着美国的国家形象。这大大有利于美国在各种国际事务中维护其民主、自由、强大的国家形象,令美国占据了主动权。另外,还需切实推动中国新闻产品和其他文化产品在这些国家的落地工作,比如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数说一带一路》以及电视剧 《丝绸之路传奇》就是很好的文化产品。结语“一带一路”是国家重点战略部署,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便都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我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努力研究对外传播和形象传播的相关理论,并在对外形象传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对外传播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占据国际传播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这样一来,势必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更为深远地发展,与国家形象传播两者可成相互促进,协力取得进展。(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参考文献:

 1. 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理论月刊》, 2014 ( 11 )。2. [美]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著,刘海龙、连晓东译:《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期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9 月,第二版。实践与创新采编经纬摘要: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 2015 年江西省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

 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推出的海昏侯墓系列考古直播做足了可听性的文章,深挖新闻点,体现进程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为未来广播考古直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关键词:广播直播 海昏侯墓 考古发掘19

 声屏世界 2016/3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唐代遗址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重大事件,江西广播都是一般性报道,没有一次现场直播,在当年的江西广播电视奖中没有相关获奖作品。广播考古直播成为稀有品种,与电视相比有明显的劣势。第一,缺乏直观画面,不能像电视媒体用现场画面来表述内容,营造考古现场的神秘感和设置悬念的威力减弱。第二,较难聚集最有特点的声音。考古现场的音响不丰富,现场作业声音都比较小,在广播最擅长的听觉表达上被较大限制。第三,考古报道资源竞争中处于弱势。长期以来,电视考古直播垄断了考古报道的资源优势,包括专家资源、独家播出权等,广播要从中分得一杯羹,难上加难。2015 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改变了这种被动局面,广播以系列考古直播为发力点,围绕可听性这个大目标,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换。首先,紧扣现场,调动了一切现场因素。11 月,第一场主椁室正式发掘直播,开创了江西首次大型考古广播直播。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将直播间设在主墓内,离主椁室约 10 米高的位置,是全国唯一在海昏侯墓主墓里设立直播间的媒体。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官方直播许可并非易事,早在直播前半年,海昏侯墓发掘情况尚未公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就明确了介入大事件,利用大直播提升广播新闻影响力的思路,记者、部门负责人多次联系江西省文物局、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沟通报道意图,积极抢占考古直播的先机。考古直播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为保护文物,被允许进入古墓直播的媒体仅有中央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三家,古墓核心区报道的现场记者也严格限制在 10 人,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占了两席。广播直播不需要画面采集的劣势,在考古报道上恰恰变为了优势。这从技术、人员层面扫清了障碍,使广播考古直播所依赖的鲜活现场得以保证。海昏侯墓考古的首场广播直播时长约 1 个小时,直播按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 10 米以下的古墓核心区记者现场报道考古最新进展。考古发掘本身进程不会因直播加速,如何在记者现场采访的空隙,穿插适合广播受众的内容?广播直播克服缺画面的弱点,不仅突破常规地使用了《寂寞烟花冷》《忆长安》等音乐烘托直播气氛,最大限度追求声音的唯美性和可听度,而且特别设计了另一条主线延伸现场报道,分“独一无二的古墓”“璀璨夺目的汉代珍宝”“扑朔迷离的墓主”“任重道远的保护”等层次展开,用讲故事的方式拓展了海昏侯墓的考古与历史背景。这里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在离 11 月 14 日首场直播不到三天时,原定嘉宾突然因故不能参加直播,这让直播团队措手不及。经过记者的多次沟通,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副组长张仲立帮忙协调,最后把专家组成员、大遗址保护专家焦南峰“绑”来当直播嘉宾。焦南峰主持过多个帝陵发掘,是最早到南昌海昏侯墓勘探的专家,直播当天也代表专家组在现场指挥。对其进行访谈,主持人着重现场动感的表达,如“现在,我看见另一位直播嘉宾、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国家专家组焦南峰研究员正匆匆向我们走过来了……”,“欢迎您,焦院长,您辛苦了!今天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工作到目前进行得还顺利吗?”焦南峰从十多次到海昏侯墓园勘探说起,分析了海昏侯墓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及如果是刘贺墓其意义何在。这次临时换人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是又一次将逆境、劣势化解的实践。鲜明的广播特色赢得了市场认可,第一场直播 (11 月 14 日)的收听率达到0.321,市场份额为 8.62,均达到 9 月 15 日以来 68 天中FM104.4 频点的上午时段最高值,在南昌市场 17 个频率排名第三。其次,广播考古直播利用新媒体伸长“短板”,强化受众参与性与获得感。广播系列考古直播首场前一周,直播团队建立了“探秘海昏侯墓广播微信粉丝群”,逐步释放一些海昏侯墓相关的 “料”,入群粉丝选拔了一些 “意见领袖”,如灵异悬疑类题材的畅销书作家《灵魂摆渡》的作者小吉祥天、《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的作者阴阳眼等,还有一些高校、媒体、考古爱好者。他们对海昏侯墓发掘的关注内容,在直播中均有体现和回应。直播还打通了与“粉丝群”的实时互动,记者采集的第一手图片和文字通过“粉丝群”的朋友圈扩散。首场直播 60 分钟内,“探秘海昏侯墓广播粉丝群”成员的评论、提问有数百条。在 12 月的第二场、第三场直播,广播新闻中心进一步扩大对移动人群的覆盖,首次与手机 APP 阿基米德公司合作,在其平台同步图文直播。直播团队增设了一名图文直播编辑,实现传统声音播报和新媒体互动。网友通过微信分享链接或进入阿基米德社区,就能实时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进程,从直播团队出发、过安检到进入主椁室,再到棺柩清理,让网友有身临其境之感。据阿基米德后台数据统计,图文直播共有 30000 多人次的点击量,访问网友近 20000 人,为广播在移动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上积累经验。广播考古直播的新闻点与进程感经过 5 年的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对研究西汉的列侯园寝制度价值巨大。海昏侯墓葬本身出土的车马坑,被认为是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真车马陪实践与创新采编经纬20

 声屏世界 2016/3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VOICE &SCREENWORLD葬。另外,出土的竹简、木牍,以及编钟、乐车等等文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上述成果在 2015 年 11 月初首次公开后 10 天,对主椁室正式发掘的直播就要登场。期间,众多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吊足了大家胃口,而主椁室的发掘、棺柩打开绝非一日,这考验考古直播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表现形式,更要挖掘独特的新闻内容。第一,广播考古直播必须围绕“声音”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定位主题。

 在首场直播中广播新闻中心创新内容,抓住了现场七类有新闻性、故事性的声音,包括记者现场目击、现场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历史及考古专家分析、村民举报盗墓讲述、场外(山东记者与专家)的跨省采访,还有百姓评论等,做到了直播内容的独特。如海昏侯墓与我国首个完整发掘的汉代列侯墓葬—— — 张安世家族墓的对比,我国西汉列侯墓发掘与保存现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保存完好的原因与意义,我国发掘汉墓出土文物回顾,汉废帝刘贺被废的历史争议,山东刘贺废冢与后人的考证,海昏侯墓遗址保护的后续动作等,都是广播考古直播独家呈现的内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焦南峰,中国社科院实验室考古部主任李存信,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现场发掘队队长杨军,江西省秦汉史学者、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卢星,江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副教授曹柯平等一批嘉宾,为直播提供了“外脑”。在 12 月的第二场、第三场,棺柩清理的直播中继续挖掘一些独家内容,如墓主下葬按礼制需盖一年四季衣服,其身份印章暗示了什么,刘贺所受的精英教育出自何处等。江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王刚博士、中国社科院丝织品考古专家王亚蓉等的加入,带来了新的角度和内容。第二, 广播考古直播现场必须有重大发现。

 考古直播不是一般新闻报道,也不是纪录片。简单的新闻线索和由头不能构成直播的必要条件,直播需要有重大考古发现。广播系列考古直播第一场《海昏侯墓主椁室正在发掘》,在60 分钟的直播进程中,考古现场先后发掘了孔子屏风、马蹄金等重要文物。其中孔子屏风的现场报道,大约是直播进行了 20 分钟左右,记者描述了屏风的保存状况、大小、材质,以及孔子像,对孔子屏风出土的意义做了初步判断。直播的第 40 分钟后,马蹄金破土而出,直播再次聚焦。据统计,这两个重大发现的播出均略快于电视直播。另外,此次广播直播还最早独家报道了铜钱的整体打包和清理计划。12 月 15 日直播中,广播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与电视直播同题报道棺柩周边发现的玉具剑、玉璧外,广播还独家见证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棺柩状况的论证过程,并最早发布了棺内文物丰富且保存良好,发现金箔、玉器等重要内容。因此,广播考古直播要有重大发现,并且将重大发现以广播特有的快速、鲜活的方式传播。至于“重大”如何界定,笔者认为不要局限于考古圈的认知,而要更多从公众的认知圈寻找答案。例如,在海昏侯墓的直播中,广播记者在报道屏风、马蹄金等重大器物之外,还加入了丝织品(荒惟)残留痕迹的发现、金箔的发现等,这些既能向公众说明海昏侯墓主棺柩保存状况,又能减少大家的知识盲点。第三,广播考古直播需要“进程感”。

 从十几年来重大考古发掘看,电视考古直播大多以特别节目为主要节目形态,在新闻预热、话题设置、技术创新和演播室制作上都有创新,广播考古直播可借鉴其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直播节目的“进程感”必不可少。海昏侯墓考古的广播直播采用了现场连线、嘉宾访谈等多种方式,多场次、连续、动态呈现考古的重要节点,如主椁室发掘、棺柩清理、金器提取、吊运棺柩等,使海昏侯墓的广播报道流畅而不突兀。广播考古直播的不足海昏侯墓考古的电视直播,由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与中央电视...

篇六: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创新比较研究 第 24 期 文化交流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工作正在全社会推进,社会民众的参与热情也在逐渐上升,“非遗”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非遗”研究和其他社会领域实现了很好地结合和互动,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 [1] 。

 但是,当前社会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或者已经消失了, 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利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兴技术, 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 应该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机融合, 利用新兴的科技来开展相应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助于获得理想的“非遗”资源宣传效果,提升人们对“非遗”资源的认知。新媒体时代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比较研究王钦(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旦失误就再难以追回的伟大财富,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上对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越来深入,使得很多文化的多样性被逐渐忽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日本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该文对新媒体环境下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 ( 2021 )

 08 ( c )

 -0195-04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China and Japan in the New Media EraWANG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great wealth tha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once a mistake is made, and its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self-evident. As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son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eep, so that many cultural diversity has been grad-ually ignored, and man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re facing the danger of disappearing. As a country with rich expe-rience in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apan has a lot to learn from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and Japa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 I hope to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Key words: New med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herited基金项目:该文系 2019 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 “日本民俗文化保护策略对我国的启示”(项目编号:

 19JK0948 )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钦( 1984- ),女,陕西延川人,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社会与文化研究。19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交流 第 24 期1 “非遗”的价值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于研究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当前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世界文化多元化越来越明显,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独特性 [2] 。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古时候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的时候, 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保护更加看重,很多“非遗”项目都在无形中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通过传承人之间口口传播的, 很多都没有具体的文字资料, 这也使得其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同时在“非遗”文化当中的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人们树立了良好的行为典范。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的过程当中, 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一个民族在全球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在文化的融合当中做到“和而不同”。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它们虽然都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但是“非遗”的传承是以一种活态的方式在进行着的, 这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性而言, 在对历史的研究当中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很多“非遗”传承人对一项“非遗”的产生及传承的过程都有相对清晰的了解, 这就给考古工作人员对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机融合, 能够对古人的一些生活和生产活动有更加明晰的了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能够帮助考古专家通过传承人及手艺人的技艺和记忆, 对一些活态的历史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从而帮助考古专家对相应的历史进行全面的了解。2 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2.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面中日双方存在的差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面来看, 中日两国都是依据行政级别来进行划分的,中国当前的“非遗”名录体系为国家、省、市、县四级。而日本则是按照国家、都道府县市村町的各级名录。但是两国在名录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 日本的名录根据其文化财的不同类型和价值进行了选定、制定、登录、选择制度,而中国的名录则是单向性的,日本根据其不同级别和不同价值的文化财进行多维的保护形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进一步利用具有更大的优势。从名录统计的数据来看, 中日双方对于国际级别的名录都有比较完整的数据, 但是中国国家级以下的省、市、县级的“非遗”名录却存在缺乏相应数据的情况, 各级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对于名录的数据也难以找全,市、县级别的则更加难以找到相应的数据情况。但是在日本,除了国家级指定的文化财数据, 各都道府县甚至市村町的指定和选定方面都有着详细的记录, 这也是日本多年来全国范围内进行文化遗产调查所积累的结果 [4] 。

 另外,我国的信息公开程度相对较弱, 无法通过网络查询到全级的 “非遗”名录,并且通过少量能够找到的官网信息当中的对于“非遗”的介绍也相对较为薄弱,很多部分都只是采用了文字介绍,甚至没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日本则是对全级的“非遗”名录都有着较为详细的介绍,除了具有文字性的介绍之外,还涵盖了图像和音像,对于公众来讲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其“非遗”的存在及传承的情况。2.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方面中日双方存在的差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来看, 中日双方的分类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分类上, 我国的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科学, 所以也就导致了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当中对于“非遗”项目有着不同的分类 [5] 。

 例如,《非遗法》《国家非物质遗产普查手册》等,其中对于“非遗”分类有着不同的标准, 不同规章制度当中虽然分类的标准不一样,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但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 导致其在实际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当中会受到一定条件的影响。

 而从日本的“非遗”分类来看, 其文化财分类保护的最大特色就是将所有的文化都包括在内,形成了一套全面、综合、系统的分类体系。

 日本的文化财的各项法律和分类多年来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但是其当前的文化财分类有着统一的标准, 这也和日本政府对文化财的重视196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第 24 期 文化交流有关,日本政府通过统一的标准设定,使得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及传承情况有着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这也是我国需要学习的点。2.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方面中日双方存在的差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来看, 中日双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第一,从保护模式上来看,我国的国家级是由中央政府领导,建立起国家级名录,地方政府建立地方的“非遗”保护名录和保护条例。日本的中央政府领导,对其最为重要的文化财进行指定、选定进行保护,在地方上则由公共团体自治, 建立起地方的文化财保护条例来对本地区内的“非遗”进行保护。第二,中日双方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时,首先都是进行全面的调查,只要有了清晰的调查结果, 才能够确定进入名录的候补对象。

 但是在当前条件下,区别在于中国对于“非遗”的调查系统还不够准确,全国范围内的普查还是处于正在进行中的状态。

 而日本则是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全国性的调查, 甚至已经细致到了市村町这个级别,做出了大量的调查报告 [6] 。同时,日本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还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这些系统性的资料,为日本制定相应的文化财保护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持,在“非遗”保护当中能够根据相关数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第三,从保护工作的流程上来看,我国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主要是由各级的地方政府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汇总,之后提交上级进行评级和升级。这一种工作流程符合我国国情。

 而日本方面则采用的是国家和地方配合的双管齐下的工作流程, 并且都是自上而下进行指定和选定等保护。

 国家级的保护工作流程是自上而下, 有文化厅这一文化财这一最高级别的政府机关委托进行调查,之后提出调查报告,最后由文部科学大臣对其进行指定和选定。

 在地方政府则是通过所属的教育委员会对文化财进行相应的指定工作,这也与日本相对面积较小,“非遗”的数量较我国少,便于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普查工作相关。第四,从管理模式上来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国家层面有国务院的文化部门在对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统筹调控, 在地方上则是由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针对本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在国家级的层面是由文化厅来主管, 在地方石油各道府县等当地的教育委员会来进行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日本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同配合的模式,进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财保护体系。3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保护与传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能够满足文化传播的现实需求,在新媒体多元形式的支持下,“非遗”项目通过生活化的宣传,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非遗”文化的了解,对“非遗”文化进行精确的保护和传承。

 这相对于在传统形势下公众了解“非遗”的信息来讲,具有了极大的进步。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形势下, 以电子技术和数字设备作为支持,使得新媒体终端信息能够得以形成,在数字电视以及移动媒体的支持下,人们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对“非遗”信息进行获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对于公众了解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1 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传播作用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其功能也进一步完善,能够与网络进行很好的联通, 从而实现信息传播的需要,为“非遗”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终端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多手机 APP 能够通过服务商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满足了公众社会群体差异化的数据信息需求。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 移动终端作为一种主要的媒介形式, 在信息的传播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遗”保护及传承的实现,需要在原有固态保护的基础之上,不断对保护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发挥新媒体多元化形式的实际作用。

 通过对“非遗”进行宣传和推广来扩大“非遗”保护项目的影响力,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非遗”保护与传承对于民族发展来讲, 也是非常重要的,“非遗”属于一种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但是因为在历史发展当中,其中的很多“非遗”活动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其在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导致很多新的机器和工艺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得很多“非遗”文化在逐渐丧失 [7] 。

 但是,“非遗”文化除了在产品方面具有的一些特征之外,其更重要的还有文化的传递,这是机器大生产所不能够取代的,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人们对于很多“非遗”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而极端, 社会群体对于精19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交流 第 24 期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这也为艺术文化资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多样化的艺术文化资源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对于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整体形势,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促进非物质文化资源向着移动信...

篇七: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国家宝藏 》为例看新媒体技术在 综艺节 目中的应用 郑志亮 ,侯圆圆 (中国传媒 大学新 闻传播 学部 电视 学院 北京 100024) 摘 要: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失去了原 本 “内容为王”的比较优势,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 重新吸引受众,就要结合平台与资源的优势,加深技术应用在 节 目中的影响,从 而加强受 众与用户之 间的粘 舍度。《国家宝 藏》自播 出后获得广泛好评,不仅优化了传统媒体中节目与用户 之间的关系而且挖掘了新媒体技术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文章 通过分析 《国家宝藏》的成功,阐述传统媒体综艺节目的发展 趋势。

 关键词 :传统媒 体 互联 网 国家宝藏 新媒体 一、 新媒体技术带给观众全新的沉浸式观听感受 (一 )全息式舞 台重新定义观演关 系 综 艺节 目的舞 台设计 为实现节 目播出效果还有现场和 观 众 的互动会 偏向仪式 感还 有平面 化 ,节 目中舞台之上 的表 演 跟观众的互动分界线明显。《国家宝藏》则在舞台观感尽力 突破平面感,观众席嵌入舞台的设计更新了观演模式。舞台 上随场景时间还有环节变换的九根立体冰屏柱则大大突破 了综 艺 内景节 目固定 的场 景,为节 目内容 变换 解决 了场 地需 求。

 《国家宝藏》利用新媒体技术在演播室创新实现了文 博类节目现场无实物的虚拟展示。在第一件文物 《千里江山 图》的现场展示中,以往综艺节目中平直且小区域的舞台背 景 为展 出创新 设计 为巨屏 曲面而且做 了动态 处理 ,在舞 台上 重现画面;在展示体积较小较精密的国宝文物时舞台立体观 看的效 果得 到充分发挥 ,如云 梦唾虎地 秦简为大量 竹简 ,竹 简体积 小上面 的字又 细密,如果 按照往 常在 大荧幕上平面展 示会削弱竹简美感而且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沉浸式立体舞 台设计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观影式视听感受,并且将现场 气 氛同步传 递给了客户端收看 的观众 。

 (二 )实现古代文物与现代故事的舞台焦点转换 《国家宝藏 》利用区分场景营造了有 “呼吸感”的节目空 间,为文物展 出创 造出良好 氛围的同时也 强调 了节 目的风格。

 《国家宝藏 》演播室内景分为两部分:除了是文物前世今生 故事的舞台呈现部分,《国家宝藏》的文物展览顺序是按照 九大博 物馆 的经典馆 藏 ,内景为九大博 物馆 馆长单 独设立了 演播室,不关联舞台演出只承担节目文物讲解的功能。外景 则是 由当期 节 目的国宝守护人 去国宝所 在的博 物馆 ,全面 拍 摄国宝实体为演播室立体展示铺垫背景。

 (三)全网式投递宣传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较 常态 固定 播出的节 目不同,综艺节 目现 多以 “季”为播 出周期 ,在 播 出时 间较 短 的情 况下要扩 大节 目的影响 力和普 及率就 对前 期宣传和后 期节 目质 量提 出了要求。央视节 目依 托本身平台权威性在前期宣传 “触网”上并不占优势,传统的 电视播出平台属于 “冷媒介”,不具有延伸、反馈、互动的功 能,因此央视很多节目都是以节目前期播出的高口碑吸引受 众 。

 东南传播 2018年第8期(总第168期) 在前 期宣传 为节 目造势方面,《国家宝 藏》不再 “高 冷”,不仅开通 了微信微 博客户端,并且在 用户年龄多为 16~23岁的 “哔哩哔哩网站”成立了《国家宝藏》官方播出 频道 。微信 微博 的官方平 台除了宣传节 目讯 息 以外,更重要 的是和网友形成了良性反馈,使内容严肃的节目充满了轻松 氛围的 “网感”。《国家宝藏》官方微博在每期节目结束后会 播送当期精彩片段还有花絮,网友为节 目仓l J作的手绘图画也 会在官方微博上展示,平台用语也倾向轻松活泼的风格,如 “rea d宠观 众”,称呼 观众 为 “宝 宝 ”等,开放 式 的语 态还 有 以 “国宝”为主题的互动更容易打破传统媒体逐渐固化的观 众层 ,有助 于吸 纳融合不 同年龄层 的观众 。线上互动 也直接 影响了节目的实体内容,《国家宝藏》收官之作的故宫特展中 九件文物 即是 由观众在 官方微信 微博 投 票选出,投 票结 果落 地 线下故 宫展 出活动。

 二、新媒体技术在 《国家宝藏》创新 (一 )侧重 点转换 无论 是 电视 网络 综艺 节 目的 内容关注 点多在 于明 星艺 人 ,这也就导致 “流量 明星”在综 艺节 目中一路 飙红并成 为节 目的实体内容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会消耗综艺节目的框架结 构 ,陷入明星艺人在节 目中的自我特征 的不断反复 。

 《国家宝藏》作为一个强框架结构的综艺节目,将节目 版块固定为国宝文物的 “前世今生”。主持人和演员在节目中 作 为器物 的陪体 ,作 为国家宝 藏 “守护者”和 “前世故事 ”的 扮演者,弱化了演员在综艺节目中的关注度,国宝文物的 “今 生故事 ”则是 由相 关的研 究人员讲述 。两大版块不仅 时间分 配上均 衡,而且达 到了文化类综 艺节 目艺术美感和知识 科普 的动 态平衡。“前世传 奇”由演员现场 演绎 国宝 文物 的诞 生 发展,4 x, ~l J场式的话剧表演对嘉宾的专业性要求高于一般综 艺节目,所以在嘉宾的选择上偏向有话剧经验的实力演员,

 避免嘉宾在节目中喧宾夺主的情况,有效帮助节 目聚焦在国 家文物。“前世传奇”是根据资料记载的史实,在现场通过嘉 宾的还原描摹和现场舞台配合重现情景。表演中将国家文物 “拟人化”创新设计,如演员段奕宏扮演越王勾践剑的 “剑 灵”,不仅带领观众 重温历史 ,而且传递了镇 国重器背后所蕴 含的人文精神 。

 《国家宝藏》的价值突破也在于实现了 “关注人本身、 实现 人 发展 ”。

 ·国宝 文物 “今 生故 事”由相 关的研 究 人 员 或 国宝守 护人讲述 国宝 文 物 目前 如何 存 放修缮 以及 最 近 的 研 究成 果 ,赋 予了研 究人 员即 “综艺 素人”极强 的仪式 感和 使命感。由于国宝文物前世今生的串联性极强,所以素人 和演员嘉宾在 《国家宝藏》重要性不分伯仲,打破了以往素 人在 综 艺节 目中陪衬 嘉 宾或 充 当节 目效 果 的局面 。如最 后 入选 《国家宝藏》故宫特展 “大克鼎”捐赠人潘达于先生, 在动荡年代守护国宝后又无偿捐 赠上海博物馆。文物除了 代 表一 个时 代工 艺文 明的鼎 盛还 承 载了个体 记忆 的缩 影 ,

 《国家宝藏 》在结合了工艺和情感的背景下讲好 了中国故 事。

 ’fl

 }窘 胡 幡 ● 媒介融台 骨阳哩睑 ● 本陛目与巾虱靡 大学蘑 降皤萋 器 0

  纸 髓j}i; j 酉 匕 逸 忻 唷 僭 头 哦 DONGNAN e鞭 蠡 8O传播视点一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 — —本栏目与帼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 (二 )树立综艺节 目新表达 网络综 艺以及卫视 综艺的井喷式发 展,大量消费综 艺节 目代表的流行文化为综艺节 目发展提供了环境,“都充分地 激荡着 当代 中国视听田野和 新兴视听技术结合后的文化 想象 力”。但综 艺节 目的快 速发展 出现 节目质量 良莠不 齐,节 目价 值观导 向不明的现象。虽然 综艺节 目主要是被 消耗 的娱 乐产 品 ,但作 为自上而下传播信 息的体 裁 加上明星艺人粉 丝的边 际效 应 因而也需 要承担 文化 给养 和 价值 引领 的反馈功 能。

 综 艺节 目大部 分是 引自韩 国同名版权 ,如 东 方卫视 “花 样” 系列,江苏卫视《蒙面歌王》,作为播出渠道的各大视频网站 也 向内容制 作 方转换 ,推 出了自制 的网络 综 艺,如爱 奇艺 自 制现象级网综 《奇葩说》。以《奇葩说》为例,综艺化的辩论 形式下 夸张 自由的言论其 实还 是 内容 的输出,一季 大约十六 个话题 相关婚恋 、职业、亲情 ,基 本涵盖了生活的各个层面 。

 第一季 《奇葩说》成为现象级综艺也充分说明受众对网综新 话 语体 系的期待 和巨大 的市场潜 力。后期随着 节 目的走红 ,

 为保留节 目 “热度 ”和 吸引更多 的观 众 ,选 择 选手 的标 准 相 较于第一季也比较倾向于选手本身的知名度,节目辩论的形 式需 要损耗 大量信 息导致 选题 不断重 复,如第一季 “你 选择 大城 床还是小城 房”和 第四季 “奋斗 的城 市空气质 量越 来越 差 ,我要 不要 离开 它”,内容疲软 之下观 众流失严重。

 目前以《朗读者》、《成语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综艺节目 的出现 填补了文化综艺 的空白,不 同于娱 乐功 能性较 强的综 艺 节 目,文化类综艺 不需要刻意 制造热 点话题 和节 目效果 ,

 节 目的 时效 性较 弱。在 不断 加快 的生活节 奏下,大 众 “对节 奏紧张追求刺激的试听觉效果的 怏综艺’逐渐产生审美疲 劳”。在放松市场配合度的情况下,给了文化类综艺更大的发 挥空间。

 国家宝藏》结合综艺和科普类节目的优点,利用新 媒体技 术使得本 曲高和寡 的古代技艺进 入了更广泛的理解 ,

 综艺因国家宝藏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而有了全新的质感 和节目精神。《国家宝藏》在知识性综艺节目中利用新媒体 技 术创 新了知识传 播的可视化过 程 ,例如江 旭东博士在节 目 现 场启动 了越 王勾践剑 的第二次科学 研究并用三个 阶段 复原 了越王勾践剑从现在 “青铜 ”到两千多年前的 “白金 ”面貌 ,

 国宝文 物借 由研 究 成果 和与之配 合 的多媒体 技术 得 以重现 光彩。《国家宝 藏》的主题 “不仅让国宝 ‘活 ’起 来,还给了国 宝第二次生命”的主题呼之欲出,降低了受众接受和认知文 物历史的难度和成 本。

 三 、传统媒体 综艺节 目的发展 方向 (一)综艺节目应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国家宝藏》实现了新兴媒体技术和质朴古老工艺的结 合 ,“新”技术和 “旧”工艺在节 目中相辅相成。综 艺节 目为了 最 大限度增加曝 光量 ,在选 题或形式方面追求 “新 奇特”,但 形式 多样化并没有 推动节 目质 量的提高 ,粉 丝经济 的驱动下 嘉 宾的选择 同质化严重 ,导 致很 多综 艺节 目未播先 火但 后期 反响不佳。《三个院子》、《青春旅舍》、《亲爱的客栈》等慢 综 艺的出现试 图以闲适 生活尝试不 同于 慢综 艺的节 奏,调 节 现代 都市人快节奏生活 的焦虑 。但 由于版权 不明而且节 目内 核 还是 在消费 明星并没有推 崇慢 综艺 蕴藏 的生 活方式 所 以 屡 遭诟病 。《国家宝 藏 》广受好 评背后也 暗示 文化 综艺 粉丝 主导市 场还 有浮 躁的快 销娱 乐文化经 过消耗 之后 带来 的审 美疲劳,并且 随着 短视频和 直播 时代的来 临,单纯 的感官刺 激 显然 已经 不能 满足观众需求 。

 《国家 宝藏 》的 内容 输 出跟 当下多数 综 艺节 目反其 道 而行,不 再处于大 众娱 乐需求的下位 而是选择 了相 对冷 门的 知识性题材。以往国宝文物类节目无论是地方或者中央电视 台,如 《天下收藏》、《一锤定音》对于国宝文物的知识性普 及 占比较 少,更多的是 以 “鉴 宝、竞拍 ”等 噱头吸 引观 众 ,没 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舞台调度的专家知识解读更像是传统 背书 ,传播 效果 微弱。形式 大于 内容 不仅 削弱了文物在节 目 中的关注度 ,而且过 激辨 别文物真假 的环 节如 《天下 收藏 》 砸 赝 品的展 示环节不仅 引来多方质 疑也损害了文物节 目的美 感。《国家宝 藏 》gi J为综 艺 节 目的内容制 作方 向提供 了更 多 的思 考:综 艺节 目是否从内容上一定要弃 旧图新,节 目的诉求 点是否一律要迎合观众,对于权威平台应该怎样整合资源才 能 实现节 目传播 效果 的最 大化。

 (二 )落 实精英 文化到大众层面 电视媒体所 特有的场景 固定化 、固定收视 时间的特有属 性 显然 已经不符 合现在 碎片化 的收视 习惯 ,传 统媒体下 电视 综 艺节 目观 众分流严重 。传 统媒体 综艺节 目内容制作 方向上 一定 要 区别于 网络 综艺 才 能真 正建 立起 与观 众 的连接 ,综 艺 节 目的制作上传 统媒体尤其是央视倾 向于完成仪式感 的节 目,网络 综艺节 目因涉及 到资源还 有主题 的局 限所 以仪式感 的网综 在 内容 输出还 比较 空 白,文化 类型节 目在 这样 的节 目 框 架下依托 传统媒体的平台才能达 到新的质感。

 “‘互联网+’时代下改变了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 式 ”,媒介融 合与学科 跨界成 为拓宽传播 渠道和 整合多元信 息 的必然趋势。新媒体在 内容 方向上 的分发 因为其便携性 还 有 和社 交媒体 的强 关系属性 已经成 为真 正的 “主流媒体 ”,

 《国家宝藏》能够在传统媒体平台播出成功的原因就是以受 众在移动客 户端 比较 难接 收到知之甚 少的精英 文化 “国宝 ” 作 为节 目的切入点 ,同时放 低了话 语 姿态 ,在 闭合类 型的文 化 节 目中留出受众的选择 权外延 了节 目的热度 。传统 媒体面 对精英文化在其平台权威性以及资源的优势可以得到比较大 的发挥 ,而精 英文化借 由大众平台的传播也令 大众感 到文化 归属感从 而凝聚 了大众节 目的时代精 神。《诗词 大会》、《见 宇如面》、《国家宝藏》文化系列综艺的成功也投射了现代都 市里 的受众情感缺 少认 同感 的现 状,在情感上 文化 系列节 目 传达出了民族 “共情”意识。

 (三 )实现深层多屏互动 不同于绝 对依靠 后 台数 据 反映在 前端 节 目的网络 综艺 节目例如 《明日之子》、《创造101》,视频网站对于网感或数 据的运用天然优胜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的大 趋 势下要 以关 系思维 去洞 悉用户,进 而抓住 用户,构 建一个 全新有效的渠道体系”,变革传播体系必然伴随着受众在节 目制作 中的端 口前移 ,从 “传 播到观众”变革为 “为观 众而传 播 ”,在综艺节 目中建立 “用户为先”全新 的语 态。

 变革传播 体系 除了要打 ...

篇八: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iddot; 670 ·浅谈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 Museum Publicity Work—A Case Study of the Hunan Museum湖南省博物馆  赵化锋Zhao Huafeng, Hunan Museum内容提要:作为文物展示、文化传播的博物馆,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博物馆自身形象宣传、信息发布、文化传播服务,极大满足公众差异化的文化需求。本文论述了新媒体对博物馆宣传的重要性,介绍了湖南省博物馆宣传工作中新媒体技术利用情况,并对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宣传工作提出建议。关键词:新媒体  博物馆  宣传  应用 Abstract: Museum, as an institution for displaying cultural relics and promulgating culture, need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help it in self-image publicity,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cultural promulgation so as to best meet the diversif i e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ubli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new media to museum publicit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in the publicity work of the Hunan Museum, and offers suggestions on how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can better serve museum publicity work.Key Words: new media; museum; publicity; application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推广与普及,新媒体以其形象性、实时性等特点成为博物馆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博物馆宣传与推广中应用新媒体,为观众提供焕然一新的参观体验。

 [1]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宣传历史文物知识,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文物信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博物馆更好发挥这一功能插上科技的翅膀。新媒体的应用成为博物馆宣传推广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国家对于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国务院为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在 2016 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文件中强调科学技术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推

 · 671 ·  浅谈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动作用,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 +”等新技术应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去。此后发布的《“互联网 + 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将互联网发展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及发展相结合,提升文物资源的社会效益。

 [2]一  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愈发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社会信息的获取等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微博、微信等一些公众平台的诞生。这些公众平台的应用,使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而博物馆的主要意义在于向人们展示宣传一些文化遗产的风采,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特色馆藏,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由此,将博物馆的宣传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是一种创新和尝试,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多媒体利用方式。近年来,VR、AR 及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博物馆在新媒体渠道方面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及发展方向,改变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交互方式,提升了观赏和学习的真实感、体验感和沉浸感,拓宽了博物馆文化传播及宣传推广的发展空间。

 [3]二  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应用1. 利用新媒体发布资讯时效性更强 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是博物馆进行宣传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就某些传统媒体而言,其虽然时效性也很强,但是审核较为严格,发布的过程也很漫长,对一些需要快速及时发布的信息,传统媒体则无法确保一定的实效性,这便凸显出了新媒体的一大优势。新媒体可以做到实时修改、同步更新,对一些信息的更新,其作用会更快捷。因此,在时效性上能够产生更明显的效果。而在博物馆实时资讯的发布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信息发布的时间,可以确保在有更多受众能够接收到博物馆实时资讯的时间段内,发布相应的信息,而不必考虑像电视等传统媒体,在黄金时段广告位成本较高等问题。

 [4]2. 利用新媒体宣传活动灵活度更大 在传统媒体的宣传过程中,宣传方式有限且固定。例如,运用报纸进行活动宣传,一般很少进行音频、视频的载入,从而不便于让受众更加生动了解博物馆内的相关情况。而如果运用电视进行活动宣传,虽然解决了视频、音频的问题,但却无法更好地与受众之间进行互动,了解受众想法,吸取受众的意见。如果利用新媒体技术中的公众号、网站、客户端等平台,则不仅可以向受众展示相应的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还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这种方法既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博物馆的情况,又可以使博物馆听取到大众的建议,从而让宣传工作做得更加精准到位。2019 年,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湖南广播电视台,发挥其融媒体优势,并与多家新媒体平台联动,在 2019 年度“5 ·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当晚,推出主题宣传活动“博物馆之夜”,结合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展览空间及藏品内容,将千年中华文明与现代艺术创新相结合,通过沉浸式舞蹈表演、湖南本土传统音乐表演、国风天台秀场、博物馆实景解密游戏等,深挖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精神,通过多感官的方式将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连接传递给观众,开启一场专属于博物馆的文化之旅。当晚,超过 4000 余名

 · 672 ·第十六辑观众参与了“博物馆之夜”的体验,各项展演、陈列、教育等活动的设置,从满足不同人群对博物馆的差异化需求出发,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为社会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文化盛宴,让博物馆成为全民的教育空间、体验空间、休闲空间和旅游目的地,让“去博物馆”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2019 年度“5 ·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宣传推广实现了“一体作战”,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式的传播壁垒,联动境内外主流媒体 50 多家,涵盖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等各类媒体资源,构建起全媒体宣传矩阵。为了让更多无法到达现场的观众也能分享“博物馆之夜”的精彩,湖南省博物馆对“博物馆之夜”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并将信号同步推流到 19 个直播平台,极大地拓宽了活动的辐射范围。据统计,仅中国文博新浪微博和一直播的累计收看量就达 644.8 万人次。3. 利用新媒体宣传知识覆盖面更广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都配有相应的讲解员,为参观者进行文物背景的讲解。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这时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各种 APP等方式,便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湖南省博物馆就建有“湖南省博物馆”APP,其主要作用是方便人们获取与馆藏文物相关知识,方便人们购票预约以及参观导览。因此通过这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参观需求,还可以让人们及时地获取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便是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一大亮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云游博物馆”成了博物馆界的热词。很多处于闭馆状态的各大博物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工作人员手持云台跟随讲解员拍摄,讲解视频通过 5G 网络传输到直播平台,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的独特风景。除直播活动外,各大博物馆还开设了 VR 线上展厅,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进入相应的博物馆展厅内,开启私人博物馆之旅。博物馆珍藏的音视频、VR 也接入平台,以供在线浏览。抖音推出的“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通过直播、视频的形式让用户在家就可以游览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在内的全国著名博物馆的精品馆藏。将宝贵的文物视频化、数字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深入接触、了解博物馆。三  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中应用的建议博物馆为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宣传推广工作中引进新媒体形态,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形象性与公众进行多样化的交流。

 [5] 为了使新媒体克服当前发展中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文化宣传工作,提出以下建议。1. 树立互联网运营思维,增强用户互动博物馆新媒体具有新媒体显著的传播属性,在建设过程中应树立互联网运营思维,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创新传播形式,提升用户运营意识,增加用户活跃度,积极对已建立的新媒体渠道进行维护,优化用户体验,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新媒体在传播博物馆信息的过程中,推送个性化、专业性的文博资讯,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移动新媒体中添加便民信息可以有效增加用户黏性,如位置定位、天气推送、周边交通状况等服务。新媒体在

 · 673 ·  浅谈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提供友好的交互设计,提升视觉美感。在增强互动方面,对新媒体上用户的反馈及时做出回应,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粉丝活动,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增强博物馆宣传互动的活力。

 [6]2. 整合博物馆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博物馆发展以自身资源建设为基础,主要包括文物资源与人力资源。博物馆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博物馆提供资源保障,面对当前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应对博物馆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博物馆应根据客观实际加强合作,规划文物征集工作。除此之外,加强博物馆文物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机制,打造博物馆资源的共享平台,让资源流动起来,促进文物资源有效利用水平的提高。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在招聘选拔工作人员时需扩大专业范围。新媒体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加综合化,可以适当增加传媒、心理学相关专业人员。统一对博物馆宣传运营人员进行新媒体培训,吸取行业先进经验,增加其进修学习机会,增强其数字化宣传技术,确保人力资源的提升,使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推广中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合作,新媒体运营涉及专业领域较多,所以在博物馆新媒体运营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博物馆工作的促进作用。3. 重视数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为了保护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版权,要与政府网络信息监管部门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博物馆需要增强版权意识,对侵权行为进行追责索赔,注重文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防止复制盗版资源对博物馆利益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对文化资源的低俗应用,损害博物馆形象。公众应积极参与数字资源知识版权保护活动,树立尊重历史、尊重版权的观念,自觉抵制对文化资源的盗版活动,一旦发现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营造保护博物馆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结  语在新媒体阵地不断扩大,全媒体矩阵不断叠加的当下,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流程在重构,宣传形式的边界在消解。博物馆应该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合理、巧妙地运用新媒体,通过流程优化、平台搭建,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从而达到分阶段、步骤,分重点、热点,分众、分层级地实施宣传推广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所在城市家喻户晓的文化地标和少长咸集的公共空间。注释:[1] 祝越滢:《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宣传推广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第 6 期,第 68~69 页。 [2] 杜臻:《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的应用——基于〈“互联网 + 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考》,《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年第 6 期,第 17~20 页。 [3] 韩晓:《浅谈新媒体对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作用——以首都博物馆为例》,《首都博物馆论丛》(总第32 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 年,第 127~131 页。[4] 姜杨:《浅谈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应用》,《才智》2019 年第 25 期,第 225 页。 [5] 叶倩玉:《浅析新媒体在博物馆展览宣传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7 年第 15 期,第 66、274 页。[6] 徐媛:《新媒体在博物馆宣传中的应用研究》,《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年第 8 期(下),第127~129 页。

篇九: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dash;

 17

 —[收稿日期 ]

 2017-09-20[作者简介 ]

  杜臻(198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2015 级博士研究生,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馆员。研究方向:艺术管理。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的应用——基于《“互联网 + 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考杜

 臻(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摘

  要]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公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已经成为博物馆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在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应用途径包括智慧博物馆、博物馆 APP、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具有即时性与广泛性、引导性与针对性、参与性与互动性等特点。博物馆应当通过设立专职的新媒体宣传教育管理部门,拓展新媒体宣传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提升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加高效地开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博物馆;宣传教育[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454(2017)06-0017-04

  [DOI]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6.004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编制了《“互联网 +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下文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新媒体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带来更加快捷的信息传播和便利的数据服务,对于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共享、利用、挖掘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一、“互联网 +”、新媒体与博物馆2015年 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年 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目前,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都在研究、制定和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6年 4月,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互联网 +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是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公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已经成为博物馆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将在实施《行动计划》中发挥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Vol.17 No.6Nov.2017第 17 卷 第 6 期2017 年 11 月·新闻与传播理论·

 —

 18

 —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传播与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改进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手段。新媒体技术还能加强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拓展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通过虚拟参观、信息推送、活动预约、数字化导览、个性化服务等技术手段,可以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独特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使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更加贴近公众的实际需求,加深公众的广泛参与程度。通过新媒体调查统计的数据和公众反馈的信息,可以引导博物馆开展更加优质的社会教育活动。二、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应用的途径(一)智慧博物馆:24小时的知识殿堂“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重要的延伸。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实体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博物馆界又提出“智慧博物馆”的概念。智慧博物馆建立在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基础之上,需要构建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信息交互体系,改变以往传统博物馆由物到人的单向的教育手段。《行动计划》提出了“互联网+文物教育”的任务,要求研究提炼文物博物馆资源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等优势,鼓励通过社会力量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物教育课程及其他教学资源。新媒体技术可以为网络化的文物教育提供途径,让公众享受到文物数字化的成果。智慧博物馆作为 24小时为公众提供博物馆服务的知识殿堂,公众通过互联网可以浏览任何一家博物馆的网站,从而获取历史、艺术与科学知识。(二)博物馆APP:随时随地参观的博物馆APP是应用程序 Application的缩写,主要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客户端程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PP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涉及社会交往、即时通讯、旅游休闲、学习教育等全方位的生活领域。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博物馆顺应“互联网 +”的发展趋势,将博物馆 APP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辅助手段,这也契合了《行动计划》所提出的“文物价值挖掘创新”的要求。《行动计划》提出,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挖掘,阐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突出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文物间关联性和系统性研究,为后续产品研发、领域融合等提供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文物信息资源。博物馆 APP借助互联网技术、3D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观模式,带来科普性、趣味性与个性化的参观感受。(三)微博平台:双向交流的宣传窗口微博是通过特定的关注机制,发布和分享简短实时讯息的社交网络平台。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建立了官方微博,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以故宫博物院为例,截至 2017年 9月,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发布讯息 7100余条,粉丝量达到 380余万,微博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有时一天发布多条信息,包括故宫新闻、展览介绍、讲座预告、文物赏析等内容,并配合发布相应的照片、海报和视频等。故宫博物院微博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播功能,是故宫博物院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利器。微博具有收藏、转发、评论和点赞功能,而且无论在手机或电脑上都可以方便使用。对于博物馆而言,微博应用的优势在于可以整合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即时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公众而言,在通过微博接收各种展讯和知识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感情和需求通过转发、留言、点赞的功能传递给博物馆。(四)微信公众号:善于沟通的便捷渠道微信能够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可以发布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短信等,并且具有公众号、消息推送、朋友圈等功能。其传播信息的特点类似于微博,因此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申请并运营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的展览信息和文博知识。微信是目前普及率最高、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传播和

 —

 19

 —接收信息的功能上更加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对于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而言,其使用的便利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超过了智慧博物馆、博物馆 APP和博物馆微博平台。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号一般由团队运营,包括策划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等。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可以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信息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得到公众反馈,因此在预约参观、讲座、活动方面发挥极大作用,同时通过朋友圈的转发,博物馆的各种信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传播。三、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应用的特点(一)即时性与广泛性“所谓新媒体,是相对而言的,是在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后因技术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1] 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全方位、全天候传播信息,使文博知识、展览信息、演出活动等能够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广泛传播。现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已经发展得更加多元化,包括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学术讲座、科普活动等。公众对这些活动也有很高的参与热情,这需要博物馆和公众之间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与广泛性促进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二)引导性与针对性引导性与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博物馆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自主性。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基本功能,宣传教育工作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每一座博物馆都有其馆藏文物的特色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故宫”发布的讯息主要包括导览服务、故宫动态、活动讲座、故宫文创等。博物馆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参观的辅助应用程序。根据“微故宫”显示的数据,2015年 12月“全景故宫”H5轻应用上线,这是一款模拟参观的网络应用程序,上线三天的访问量即突破 10万,上线一年多来,累计访问量超过100万。运行“全景故宫”,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故宫的高清图片,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获取每一座宫殿的信息。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从娱乐性、趣味性、科普性、研究性等多个角度出发,针对不同的展览和人群,引导公众获取更多专业性的知识,接受更加多元的博物馆教育。(三)参与性与互动性“充满吸引力的交互性是新媒体的特点,它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高参与度让我们不仅能够在新媒体感受到自身感官和意识的延伸,还能体会到一种此前未有的自由与主动。”[2] 智慧博物馆、博物馆APP、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参与性与互动性。以南京博物院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截至 2016年底,其粉丝量达到 16万,有的讯息阅读量超过 8000次,众多关注者留言或点赞。对于公众就展览、讲座与活动的咨询和提问,官微编辑直接在评论里进行对话和解答,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有效,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四、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教育中应用的发展方向(一)设立专职的新媒体宣传教育管理部门很长时间内,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者主要利用传统媒体开展工作,博物馆没有专门设立负责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的管理部门。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的媒介、形式、速度等方面差别非常大,传统媒体在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参与性、互动性方面逊色于新媒体。博物馆是实施“互联网 +中华文明”计划的主要单位,《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动和完善业态发展支撑体系。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背景下,《行动计划》中一系列任务的提出,既是博物馆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机遇,也是巨大考验。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应当研究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应用的途径和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为公众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取得公众的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

 20

 —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博物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博物馆文化资源信息的传递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博物馆的教育、服务、保护与管理水平将有望实现整体提升,这对博物馆新媒体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因此博物馆应当设立专职的新媒体宣传教育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与科研、典藏、陈列、展演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取得他们的业务支持,同时应该具备文博专业背景及一定的移动互联网知识。(二)拓展新媒体宣传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大部分公众希望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能有一位讲解员陪伴自己,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但目前大多数博物馆的讲解人员由于人数限制,无法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却可以让公众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且享受更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如南京博物院在多个展览中引入手机自助导览系统,公众只需要用自己的手机扫描与文物相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专业的讲解;南京博物院将 VR设备运用于博物馆的体验活动,在 2016年 8月至 2017年 1月举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专题展览中,公众可以戴上特制的头盔和耳机,“变身”一名汉代乐师,身临其境地演奏编钟;南京博物院还在展览中使用智慧导览系统,借助平板电脑和蓝牙技术,公众可以查看展览的文字说明、高清图片、影片视频和互动内容等。博物馆甚至将网络直播运用到宣传教育工作中,如2016年11月14日,故宫博物馆进行了“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的网络直播;2017年 2月 16日,南京博物院进行了“纸载千秋——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展览”的网络直播。《行动计划》提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新技术与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示范,这为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博物馆需要着力开发与应用新的互联网数字化产品以及新的工具和设备,新媒体技术就是此项工作重要的突破口。新媒体技术可以让公众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努力拓展各种新的内容和途径,吸引社会关注,为公众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教育。(三)提升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当今是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应用新媒体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服务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2015年3月20日起实施的《博物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

推荐访问:浅谈新媒体在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 考古 领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