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6篇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生产循环审计Auditingconversioncycle 第一节生产循环审计概述一、生产循环概述(一) 生产循环的主要活动存货记录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循环审计Auditing conversion cycle第一节生产循环审计概述一、 生产循环概述(一)
生产循环的主要活动存货记录存货记录制定生产计划领料制造成本核算验收入库
1、 制定生产计划2、 领料领料单3、 制造4验收入库4、 验收入库5、 成本计算6、 存货记录(二)
生产循环涉及的会计记录1、 涉及的账户、 会计报表项目仓储部门领料部门会计部门
原材料、 生产成本、 产成品、 主营业务成本、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等。该循环所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主要有:所涉及的利润表项目主要有:存货包括:
物资采购或在途物资、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材料成本差异、 自制半装物、 低值易耗品、 材料成本差异、 自制半成品、 库存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代销商品、 受托代销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代销商品款等。2、 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
(1)(2)生产指令——生产任务通知单,领发料凭证领发料凭证是企业为控制材料发出所采用的各种凭证, 如材料发出汇总表、 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 领料登记簿、 退料单等。(3)产量和工时记录产量和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日产量和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日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质量和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工时数量的原始记录。
常见的有:
工作通知单、 工序进程单、 工作班产量报告、 产量通知单、 产量明细表、 废品通知单等。
(4)工资汇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表前者是企业进行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 后者反映了各生产车间、 各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5)材料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是用来汇总反映各生产车材料费用分配表是用来汇总反映各生产车间各产品所耗费的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
(6)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是用来汇总反映各生产车间各产品所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的原始记录。(7)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是用来归集某一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单是用来归集某所应承担的生产费用, 计算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记录。(8)存货明细帐生产循环相关内容一览表成本计算对象
主要业务活动凭证记录关键控制点计划和安排生产生产指令——生产任务通知单生产指令的授权批准发出原材料领发料凭证领料单的授权批准记录产量和工时产量和工时记录生产通知单、 领发料凭证 、 产量和工时记录 、工资汇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表 、 材料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均事先编号事先编号产品验收入库、 登记存货明细账存货明细帐存货保管人员与记录职务相分离进行料、 工、 费计算与分配,确定产品生产成本工资汇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表 、 材料费用分配表 、 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成本计算单内部稽核
成本费用审计中常见的会计错弊1. 生产成本在归集和分配时不当, 造成资产和费用核算不实。2. 成本的多计或少计, 影响当期利润。主要表现在:(1)
盘亏盘盈存货, 没有及时作相应调整;(2)
存货结转销售成本时不按照一贯性的原则, 随意采用实际计价法、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等调节成本;(3)
销货退回、 更正错记销售时不相应结转成本;(4)
以次抵好、 存发霉烂、 变质等, 不确认跌价损失,造成成本不实。(5)
虚构成本费用或隐瞒成本费用
3. 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 应摊销的费用不摊销, 影响利润。4. 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提取的费用多提或少提, 主要包括:(1)
工会经费多计提或少计提;(2)
职工教育经费多计提或少计提;(3)
劳动保险费中的养老统筹保险金的多计提或少计提;(4)
失业保险费的多计提或少计提;(5)
职工福利费的多计提或少计提。5. 根据受益期限摊销的费用的多摊或少摊, 主要包括:(1)
固定资产折; 日的折旧年限或残值率估计不合理、或不应计提折旧的计提折旧, 应计提折旧的少计提折旧;(2)
无形资产摊销多摊销或少摊销;(3)
低值易耗品多摊销或少摊销;(4)
长期待摊费用多摊销或少摊销。
第二节生产循环的控制风险评估一、 了 解和描述内部控制(一)
生产循环的关键控制1、 职责分工1、 职责分工领料、 审批、 生产、 验收、 保管与记录等职务。2、 授权审批生产通知单、 领料、 工资、成本和费用分配方法的采用与变更、存货的盘盈、 盘亏、 毁损等的处置需经过审批。
3、 成本会计制度和会计记录(1)
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且前后各期保持一致。(2)
采用适当的费用分配方法, 且前后各期保持一致。(3)
成本核算要以经过审核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人工费用分配表和制造知单、 领料单、 人工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为依据。(4)
尽可能采取永续盘存制进行存货管理。(5)
领料单、 生产通知单、 工资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应顺序编号。
4、 实物控制(1)
建立产成品、 在产品等的保管和移交制度。(2)
按类别存放存货, 并定期巡视。(3)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触存货实物及相关文件。实物及相关文件。(4)
存货的入库需经过验收, 存货的出库需有经批准的提货单。5、 定期盘点应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 以确保账实相符。
(二)
描述内部控制二、 初步评估控制风险三、 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一)
存货内部控制测试1、 观察和询问职责分工情况2、 抽查存货入库业务。从存货明细账中抽取部分存货入库业务从存货明细账中抽取部分存货入库业务, 检查每笔业务是否都附有验收报告。3、 抽查存货的出库业务。从存货明细账中抽取部分出库业务, 检查是否每笔业务都附有经批准的领料单和提货单, 检查领料单和提货单是否经过批准。4、 核对存货发出凭证与存货明细账。检查每
抽取部分领料单和提货单, 与存货明细账核对, 检查是否所有存货的发出均已入账, 领料单、 提货单是否经过批准。5、 定期核对存货收发登记簿与相应的会计记录, 检查两者是否一致。6、 检查存货的管理是否良好。检查存货的巡视记录, 确定此项控制是否执行。7、 检查是否定期盘点存货, 对发生的盘盈、 盘亏、 毁损、 报废等情况是否及时按规定处理。
(二)
成本会计制度的测试1、 抽查成本计算单选取部分典型产品的成本计算单, 并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
验证成本计算是否正确。(2)
审查成本计算单是否附有必要的原始(2)
审查成本计算单是否附有必要的原始凭证。(3)
审查生产通知单、 领料单是否经过审批。(4)
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的记录与工资费用分配表、 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的记录是否一致。
2、 抽查成本计算的原始凭证(l)
审查生产通知单、 领料单、 产量和工时记录、人工费用分配表、 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是否连续编号。(2)
检查上述原始凭证是否连续编号, 是否经过批准。(3)
从原始凭证追查至成本计算单, 检查:
l)各种费用归集、 分配是否正确; 2)
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3)
成本核算流程是否正确是否正确; 3)
成本核算流程是否正确。3、 核对成本计算单与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总账主要检查成本计算单、 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总账的记录是否一致。4、 比较本期和前期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本期和前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检查成本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四、 重新评估控制风险
第三节存货成本审计一、 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一般应从审阅材料和生产成本明细账入手, 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 验产成本明细账手抽查有关的费用凭证企业产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数量、 计价和材料费用分配是否真实、 合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1.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 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相符。验
2. 检查直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 有无将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3. 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前后各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 如有重大波动应查明原因。4.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 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 材料发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 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 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 是否正确及时入账。
5. 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应检查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 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查明直接材料的定额成本、 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二、 直接人工成本的审计直接人工成本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 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 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 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 是否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人工费用相符。2. 将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前期进行比较, 查明其异常波动的原因。3. 分析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的人工费用发生额, 如有异常波动, 应查明原因。
4. 结合应付工资的检查, 抽查人工费用会计记录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 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应抽查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查明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三、 制造费用的审计什么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审计的基本要点包括:1. 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 并与明细账、总账核对相符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总账核对相符, 抽查制造费用中的重大数额项目及例外项目是否合理。2. 审阅制造费用明细账, 检查其核算内容及范围是否正确, 并应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如有, 则应追查至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重点查明企业有无将不应列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如投资支出、 被没收的财物、 支付的罚款、 违约金、 技术改造支出等)
计入制造费用。
3. 必要时, 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4. 检查制造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重点查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 是否体现受益原则, 分配方法一经确定, 是否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稳定, 有无随意变更的情况;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有无以人为估计数代替分配数的情况。
对按预定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企业, 还应查明计划与实际差异是否及时调整。
5. 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应抽查标准制造费用的确定是否合理, 计入成本计算单的数额是否正确, 制造费用的计算、 分配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查明标准制造费用在本年度内有无重大变动。
案例分析:某企业发出材料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审计人员审查该企业上年12月甲材料的明细账时发现:
月初结存500吨, 单价120元,12月份只购进一批500吨, 单价130元。
该月份发出一批450吨, 单价130元, 全部记入“生产成本” 账户。
经查该批材料为本企业产成本账户在建工程领用, 该工程目前尚未完工。要求:1. 指出材料发出中存在的问题;2. 分析企业这样做的目的;3. 做调整分录。查该批材料为本企
案例分析:1999年 7月, 江北市审计局对红鱼家具厂 1998年“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审查时发现情况如下:l.1998年 6 — 12月份:
“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累计贷方发生额为 950000元(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
, 但该期间未作任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分录。
同期“原材料” 账户贷方累计发生额为15 000 000元, 库存材料为6 000 000元(计划价)2经调查, 红鱼家具厂生产的家具在市场上销售情况很好,2. 经调查, 红鱼家具厂生产的家具在市场上销售情况很好,工厂为了 降低账面利润额, 有意木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 造成‘材料成本差异” 贷方长期挂账, 从而扩大了 生产成本。3. 红鱼家具厂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但该厂的有关会计人员却不知道, 以前在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是根据估计, 从不进行计算。要求:
请指出红鱼家具厂存在的问题, 说明应如何处理。
四、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什么是主营业务成本?它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 产品, 对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实际成本。实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它是由期初库存产品成本加上本期入库产品成本,再减去期末库存产品成本求得的。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应通过审阅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 产成品明细账等记录并核对有关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
其基本要点包括:l. 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 与明细账和总账核对相符。2. 编制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 与总账核对相符。3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3. 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 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4. 结合生产成本的审计, 抽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 并检查其是否与销售收人配比。
5. 检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等)
是否有其充分理由。6. 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利润表中是否已恰当披露。
案例分析:审计人员王军对长江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 通过审查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 并与有关明细账、 总账核对,发现账表之间数字完全相符。
有关数字如下:
材料期初余额 80 000元, 本期购进材料 150 000元, 材料期末余额60000元,本期销售材料 10 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15000元, 制造费用40 000元, 在产品期初余额23000元, 在产品期末余额30 000元, 产成品期初余额 40 000元, 产成品期末余额 50 000元。该审计人员通过对有关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审计, 发现以下问题:1. 本期已入库, 但尚未收到结算凭证的材料500元末做暂估处理;2已领未用的材料1000元, 未做假退料处理;2. 已领未用的材料1000元, 未做假退料处理;3. 为在建工程发生的工人工资错计入生产成本2000元;4. 本期发生的大修理费用6000元全部计入当期制造费用(按规定应分三期摊销)
;5. 经对期未在产品的盘点发现, 在产品的实际金额为 38 000元。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填制“生产...
篇二: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的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里举 2 个例来说明:第一是怕麻烦,第二个是认识上普遍存在误区。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而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尽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赡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其次,如果出现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基本上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此情形下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此情况下各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一般不可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应该是借方或贷方余额不断变化,如果出现全年度大多数月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此前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特别大);二是不管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其成本差异率总体上应该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如果差异率波动很大(不管是正差还是负差),则很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如果通过上述两点初步分析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从简实施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_则应该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进行重新复核计算。
总之,生活中大家处处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长期挂帐的东西是一直存在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由于这种梳忽,往往给了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的地方。所以做为财务人员还是要严格按规章办事,认真做帐,审计人员更要履行职责,不给犯罪分子机会。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一、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影响财务成果的? 通过研究案例,此类案件的发生多在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往往高于真实价格,并且长期对计划价格不做调整,这样长期使“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挂账,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增加,挤占利润。因此,在检查此类企业时,应着重对“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审查。
在日常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怕麻烦,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由于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以隐匿利润,并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虽然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进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二)如果出现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基本上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此情形下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此情况下各月份的 cailchengb 差异账户一般不可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应该是借方或者贷方余额不断变化,如果出现全年度大多数月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此前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特别大);二是不管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期成本差异率总体上应该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如果差异率波动很大(不管是正差还是负差),则很可能存在问题。
(三)如果通过上述两点初步分析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从简实施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则应该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进行重新核算计算。
二、材料成本差异及相关内容的其他审计程序与方法是怎样的? 按照搜集证据时所使用的方法,审计程序(即审计方法)可以分为:
(一)检查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1、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2、在检查内部记录或文件时,其可靠性则取决于生成该记录或文件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检查用于控制测试的一个例子,是检查记录以获取关于授权的审计证据。
3、某些文件是表明一项资产存在的直接审计证据,如构成金融工具的股票或债券,但检查此类文件并不一定能提供有关所有权或计价的审计证据。
4、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二)观察
1、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例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2、观察可以提供执行有关过程或程序的审计证据,但观察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而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这也会使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受到限制。
注意:一般观察程序是针对背部控制执行的情况。主要用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测试中。
(三)询问
1、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2、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取的信息或佐证证据,也可能提供与注册会计师已获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
3、在询问管理层意图时,获取的支持管理层意图的信息可能是有限的,在这张情况下(1)了解管理层过去所声称意图的实现情况;(2)选择某项特别措施时声称的原因;(3)实施某项具体措施的能力,可以为佐证通过询问获取的证件提供相关信息。
针对某些实现,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有必要向管理层和治理层获取书面声明,以正式对口头询问的答复。
(四)函证
1、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2、当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以其项目相关的认定时,函证常常是相关的程序。但是,函证不必仅仅局限于账户余额。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质检的协议和交易条款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可能在询证函询问协议是否作过修改,如果作过修改,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相关的详细信息。
3、询证程序还可以用于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如不存在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的“背后协议”。
(五)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六)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七)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定或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篇三: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不结转, 虚列成本费用 19 95年 3月 ,市国税稽查分局在对该市一汽车总厂进行 19 9 4年度纳税检查过程中发现,“材料成本差异” 贷方余额 2600 00 0元, 且该账户中只有贷方发生额而无借方发生额。另外经询问,证实该厂自 19 9 4 年起实行原材料按计划价格核算。
根据上述疑点, 税务人员推测该厂每月 领用原材料, 只按计划价格记入成本费用, 而未计算材料成本综合差异率, 将材料成本差异分摊记入成本与费用。
经税务人员向企业财务人员询问, 得知为增加企业发展后劲, 将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差异数 2600 000 元挂账不予处理, 用 来调节成本利润。
该厂 1994 年度共耗用 材料 500 00 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率经核算为- 5% 。
所以应调材料成本差异 2 500 000元( 5000 0000 × - 5% )其中管理费用应分摊 5000 00元、 生产成本分摊200 00 00元( 其中已销产品 10 000 00元、库存产品 1 0 0 0 000元)。
此类案件的发生多在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
因此, 在检查此类企业时, 应着重对“材料采购” 和“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进行审查。
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 实行计划价格核算原材料采购的企业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 1)购买原材料( 假定此处从略增值税项)
借:
材料采购( 真实价格) 贷:
银行存款 ( 真实价格) ( 2)验收入库后 若计划价格小于真实价格 借:
原材料( 计划价格) 材料成本差异( 真实价格- 计划价格) 贷:
材料采购( 真实价格) 若真实价格小于计划价格 借:
原材料 ( 计划价格) 贷:
材料采购 ( 真实价格) 材料成本差异 ( 计划价格- 真实价格) ( 3)领料生产后, 结转成本 计算出“材料成本综合差异率” ( 即材料成本差异与计划价格之间的综合比率), 再按领料数量分摊入成本费用。
a . 借:
生产成本 贷:
原材料 b. 借:
生产成本 贷:
材料成本差异 ( 该账户贷方有余额) 或借:
材料成本差异( 该账户借方有余额) 贷:
生产成本 在稽查中应注意这类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往往高于真
实价格, 并且长期对计划价格不做调整, 这样长期使“材料成本差异” 贷方余额挂账, 生产成本与管理费用增加, 挤占利润。
该厂上述行为依据《征管法》 第 4 0 条应确定为偷税, 该厂应调增利润 1500 000元( 应摊入管理费用的+ 应摊入已销产品的), 补交所得税款 4 9 5 000元, 并处以 2倍于偷税款的罚款。
借:
材料成本差异 2 50 0 0 00 贷:
产成品 1 00 0 0 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50 0 0 00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9 5 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 95 000 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 9 5 0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税收罚款 9 90 000 贷:
银行存款 1 48 5 000 同时还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贷:
利润分配---未利润分配
15000
篇四: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开放大学《审计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一:案例分析
本栏目汇聚了嵌入章节学习内的计分和不计分案例分析活动,你可以在此集中复习回顾。
案例类型 序号 案例名称 预备知识 发布时间 截止时间 分数 计分(三选一)
1 运用分析程序分析某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项目
第五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10 2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剖析
第六章
购进与付款审计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3 监盘中遇到的不同情况的审计处理
第七章 货监盘相关知识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不计分 4 美国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审计案例
第二章 审计规范体系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5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第四章
审计程序、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6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
第八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关键控制点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7 实收资本的实质性测试
第八章
实收资本实质性测试程序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8 上市公司万科 A(000002)2012 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第八章 借款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9 企业盈余公积方面问题
第八章 各省电大自 各省电大自 0
资本公积的审计 行安排 行安排 10 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第八章 投资的实质性程序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11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案例分析
第九章 货币资金审计相关知识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12 审计报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第十章 相关事项审计与审计报告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各省电大自行安排 0 参考答案:
在我们日常的财税检查中,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往往存在许多问题,这里举例说两个:一是怕麻烦的,一个是认识上存在普遍存在误区。
由于许多检查人员误认为该账户只有贷方余额才可能隐匿利润,而且贷方余额越大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由此造成许多检查人员仅重视对贷方大金额余额的检查。实际上,检查人员也不能忽视对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的检查。
虽然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复核差异结转的正确性比较复杂,但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还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当发现被检查企业对尽材料采取计划价格核算后,就应该对相关原材料的计划价格和正常的市场价格做一些初步了解和分析,据以初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应该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以及差异率的基本幅度。如果材料成本差异赡户出现与所分析的余额方向相反,则基本上可以断定存在问题。
其次,如果出现原材料的实际价格基本上围绕计划价格上下波动,难以确定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借方或贷方余额,此情形下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由于此情况下各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一般不可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而应该是借方或贷方余额不断变化,如果出现全年度大多数月份一直是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存在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此前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特别大);二是不管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其成本差异率总体上应该在一个不大的区间内波动,如果差异率波动很大(不管是正差还是负差),则很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如果通过上述两点初步分析未发现异常,则可以从简实施对材料成本
差异账户的检查;如果发现异常一则应该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进行重新复核计算。
总之,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人们错误的认识,总认为长期挂帐的东西是一直存在的,对我们的生产经营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但这往往是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承的地方,所以做为财务人员还是要严格按规章办事,认真做帐,审计人员更要履行职责,不给犯罪分子机会。
形考任务二:主题讨论
本课程会组织定期计分讨论,共 12 分。可在前五周,也可在第 14~18 周,由各省电大分批组织,届时会有辅导教师实时参与,请同学们及时关注课程公告,不要错过讨论。
鼓励有云教室的省校使用云教室进行案例辩论。具体组织形式可参看兵团分部组织的这次辩论活动。
参考答案:
审计和财务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理顺二者关系对我们为解决会计处理中的弄虚作假、保障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历经 20 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建立了可以与国际标准相提并论的会计和审计制度。我国审计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权利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会计处理中的弄虚作假、保障内部审计职能,人们寄希望于审计人员发挥监督作用。但现实却并不尽人意,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理顺财务与审计的关系。
一、财务与审计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财务从狭义上讲是指经营的价值计算,通常是以损益和财产计算为对象;从广义上讲则是指资金的运用和筹措业务,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对其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审计则是指具有超脱地位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工作重点不同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组织资金运营,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侧重于如何理财,主要以资金管理为龙头,全方位推行以量化考核为主的财务约束机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依据。而审计侧重于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不只限于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监督,而是从人事、内部控制、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审计重点在于鉴证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
(三)监督内容不同 财务监督是指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它与财务部门的其他业务连为一体,受其制约,不具有独立性。而审计监督则不仅仅对财务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而且依据审计证据,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报告,用以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监督主要是日常的业务监督,是较低层次的监督控制。审计除审核会计资料外,更多的是与财务有关的经济活动,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与审计的联系 (一)内容都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财务不仅要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监督这些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偏离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运作轨道,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控制度。审计则同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检查企业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及效益性。因此,审计实质上是对财务监督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对财务认定的内容进行再认定。
(二)目的都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财务人员在其管理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向管理当局反映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改善经营管理。审计人员在其审计过程中,也会发现企业的管理弱点,通过向管理当局出具有权威性的审计报告,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范围都涉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在其日常管理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预先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财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防止和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资金的安全与完整。而审计人员在其
审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效果,同样要涉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
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财务与审计都是企业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诚然二者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要理顺并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对财务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工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其在经济工作中的防护性、论证性、促进性作用越来越来充分地显示出来。而在现代国际国内经济的大环境下,尤其要明确审计的独立性,广泛宣传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地位。
第二,在部门划分上要单独设置,职责分明。当前,大多数的单位已经将审计部门单独设置,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单位将审计纳入财务部门的管辖范围,在财务部门设立审计岗位或下设审计处室,使得财务与审计之间界限不明,职责不分,大大限制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审计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审计工作缺乏实质性意义。
第三,在协作关系上紧密配合,互相支持。财务管理是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搞好财务管理有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审计工作搞好了,又会促进财务工作。然而,有的人却认为“审计是在找财务的岔”。因此,财务人员不愿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甚至闹情绪。这样就容易造成财务与审计部门关系紧张,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管理当局应尽量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使二者和睦相处、密切配合,把审计工作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中。
第四,在人力资源上加强对财务及审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财务监督和内审人员要有“位”,首先要有“为”。打铁要靠功夫硬。财务及审计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的学习,在自身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配备,实现在岗位分工专职化、业务技术专业化、知识结构多元化,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管理机构中必不可少的机构,把审计的“谋士”和“卫士”的作用发挥在事前或事中,防患于未然。
三、结束语 理顺并处理好财务与审计的关系,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财务与审计工作,保障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更好地实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
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形考任务三:学后自测
第一章 总论 1.审计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即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保持独立。(√)
2.与所有权监督比较,经管权监督的特征在于(
)。
A. 经管权监督形成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B. 经管权监督是整个管理控制的有机环节 C. 经管权监督是一种从上至下的监督 D. 经管权监督是直接服务于管理者自身的 E.经管权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3.
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织模式。
A.独立式 B. 立法式 C.行政式 D.司法式 4.
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
5.
审计总目标是围绕()而界定的。
A.国家审计 B. 财务报表审计 C.效益审计 D.财务审计 6.(
)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A.经济评价 B.经济监察 C. 经济监督
D.经济鉴证 7.
审计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即有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审计机构和人员与被审单位在组织上、经济上、工作过程中保持独立。(√)
8.审计的分类就是按照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所作的类别划分。(×)
9.民间审计是指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查证、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
10.效益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的一种审计形式。由于效益审计侧重于效益性审计,因而主要通过监督职能来完成。(×)
11.我国国家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12.审计起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要回答审计产生的过程问题。(×)
13.设立审计组织需要依据所有权监督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4.在世界范围内,有立法式、司法式、行政式和独立式四种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形式,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立法式组织模式。(×)
15.民间审计组织是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和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组织不象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那样,直接隶属于某个机构或部门,而是以法人形式出现,在组织上具有经济主体和监督主体的特征,不直接隶属于哪个部门或机构,与委托者以契约形式表现其相互关系。(√)
16.在我国,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17.审计人员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可以代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决策职能。(×)
18.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与客户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
19.按照审计的范围分类,审计包括(
)
A.事前审计、事后审计和事中审计 B. 全部审计、局部审计和专项审计 C.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 D.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20.在我国,“审计”正式成为专用名词起始于(
)
A.西周 B. 宋代 C.中华民国元年 D.1949 年 21.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织模式。
A.行政式 B.独立式 C. 立法式 D.司法式 22.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式是(
)
A.公司制 B.合伙制 C.独资制
D. 有限责任合伙制 23.审计总目标是围绕(
)而界定的。
A.国家审计 B.效益审计 C.财务审计 D. 财务报表审计 24.审计的职能与地位密不可分,审计的职能决定着审计的地位,审计的地位又影响着的审计的职能。(√)
第二章 审计规范体系 1.下列有关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审计准则是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 B. 审计准则是评价审计质量的依据 C.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D.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E.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
2.关于国家审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审计指南具有同国...
篇五: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舞弊的定义 财务舞弊是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财务舞弊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毒瘤。财务舞弊动机 1.偷税漏税 2.个人利己 3.好大喜功
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侵占资产 侵占资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或员工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使被审计单位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
二是做出欺诈性财务报告 这可能源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业绩或盈利能力的判断。
财务舞弊的一般手段 舞弊手段一:涂改,伪造,撕毁凭证,账目,发票单据等
舞弊手段二:人为调整计提比率
折旧率 坏账准备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 提高 多提费用 少计利润 少交税金 降低 少提费用 虚增利润 完成目标利润
舞弊手段 三:人为调整计提方法
1.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后进先出法 计价方法
由上总结出的避税方法:
物价 上涨 后进先出法是最佳避税方法 下降 先进先出法是最佳避税方法,其次是加权平均法
2.随意改变计提方法 平均年限法 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工作量法 计提方法
简单的数学计算可得出:
前期交税少的,依次顺序为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 后期交税少的,方法和左面恰恰相反。
这样的话,你就会明白会计舞弊为何前期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而后期变更取代工作量法或平均年限法的道理
舞弊手段四:混淆界限 1.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 2.借款费用与资本化费用 3.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 5.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 4.经营性租赁租入固定资产与融资租入资产
经典舞弊手段 • 1.收据代替发票,只收取现金或汇私帐 • 2.挪用公款进行短期投资,赚取后投资收益不入账 • 3.虚构业务,无中生有。
• 4.营业外收入代替其他业务收入,避交营业税 • 5.应收账款冲减库存商品
查找财务舞弊法招数 第一招:核对法 证证核对 账证核对 账实核对 账账核对
核对查帐法原理
最有效的核对方法:账实核对
第二招:异常分析法 ①异常数据(门不当户不对)
从金额大小发现异常数字,每一类的经济业务在一定的时期内有一个正常量的界线。
②异常行为 1.(花心萝卜)公司有一定的经营范围,超出范围就有疑点
2.(三角恋)公司结算方式异常:甲销售商品给乙,但却是丙并付了款;或者甲收到乙以货款为由的款项,但甲却在短时间内将货款转给丙。
3.(养小三)公司长期无业务往来,但长期挂账数额却很大
4.(大话连篇)特定时间与经济业务有矛盾
如何防范会计舞弊 • 1.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 2. 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力度,熟悉会计新准则和法则
• 3. 严格执行奖惩制度,除了目标利润的考核外,加大其他指标的考核,防止财务人员虚增利润的现象。
篇六: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现在的位置:财考网 >> 实务 >> 审计实务 >> 正文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及其查账方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14
更新时间:2009-5-8 10:28:00
增值税是一种以法定增值额为计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它运用税款抵扣原则来消除重叠征收。偷逃增值税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少计销项税, 虚增进项税, 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 不缴或少缴应纳增值税款的行为。根据本人从事财会、审计、纪检监察工作二十多年的体会,就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及其查账方法作点肤浅分析。
一、偷逃增值税的主要手段
1.少计销项税。
(1)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推迟申报纳税。
(2)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放入“小金库”中,以偷逃增值税。
(3)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不做收入和应交税金账,而冲减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建工程、递延资产、待摊费用等支出,不申报纳税。
(4)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不做收入和应交税金账,而做在“应付账款” 、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 “应收账款” 、 “其他应收款”等账上,不申报纳税。
(5)价外收入不计提销项税。
(6)出售原材料、边角料、废旧物品等收入不计提销项税。
(7)按低于规定的税率计提销项税,以偷逃增值税。
(8)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货物,不作销售处理计提销项税。
(9)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货物,不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计提销项税或不作销售处理计提销项税。
(10)以货抵债的,不作销售处理计提销项税。
(11)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等非应税项目的, 不视同销售货物计提销项税。
(12)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的, 不视同销售货物计提销项税。
(13)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不视同销售货物计提销项税。
(14)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 不视同销售货物计提销项税。
(15)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的(限额内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外)
,不视同销售货物计提销项税。
(16)随同产品出售包装物收入及逾期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直接冲减“包装物”账,不计入销售收入提取销项税。
(17)化自产为加工,少提销项税,即只按销售额与原材料成本的差额计算销售收入,原材料成本直接用销售收入冲减。
(18)采取记账凭证金额小于所附附件所载销项税金额的手段,以少计销项税。
(19)
免税项目多退销项税额, 即不按不含税收入乘 17%计算, 而按含税收入直接乘 17%从销项税额中退出。
(20)故意混淆征免税界限,把应税项目列入免税项目。
2.虚增进项税。
(1)没有购进货物,开具假的购进货物增值税发票,虚增进项税。
(2)虚开货物进价,多计进项税。
(3)因进货退回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不从进项税中扣减。
(4)购进货物未按规定取得或保存增值税扣税凭据,而推算进项税申报抵扣。
(5)购入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及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货物,将其税计入进项税申报抵扣。
(6)购入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及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不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而仍申报抵扣。
(7)购入货物作为投资或捐赠转出时,不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而仍申报抵扣。
(8)非正常损失产品、在产品或外购货物,不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而仍申报抵扣。
(9)将购置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特别是按规定一次性计入生产成本的固定资产已交的税金计入进项税申报抵扣。
(10)
被收购货物的对象是经营单位而不是个人, 而采用专用收购凭证计算进项税申报抵
扣。
(11)向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因小规模纳税人只能代开 6%的增值税,而运费可据实抵扣 10%的进项税,故采取降低进价、扩大运费的手段以虚增进项税。
(12)非法从运输企业、个体户手中弄来运费发票,甚至干脆用白条运费发票据以计算进项税申报抵扣。
(13)供货单位返还给企业的利润或奖励,直接冲减有关费用或作营业外收入,不将相应的进项税转出。
(14)多提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的如电费等预提费用,以虚增进项税,甚至有的单位冲转多提如电费等预提费用时又不如数转出多提的进项税。
(15)
采取记账凭证金额大于所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金额的手段, 以虚增进项税。
(16)有二级单位的企业,有的进项税既在一级单位申报抵扣,又在二级单位申报抵扣,造成重复抵扣进项税额。
(17)货物未入库,也未付款,但专用发票先到,企业就按发票注明的税金作进项税申报抵扣。
(18)
将办理申报纳税期间收到的专用发票提前到上期计算进项税申报抵扣, 以减少申报期内的应交税金。
3.其他手段。
(1)查补增值税的入库,不按规定调整账务,而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 ,贷记“银行存款” 。这样,企业在缴纳下期增值税时,就不知不觉地将查补的税款如数抵顶了回去。
(2)采取记账时张冠李戴以虚减销项税或虚增进项税的手段偷逃增值税,如会计凭证上为“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 000 元” ,而记账时则将此记入“管理费用” 账户的贷方; 又如会计凭证上为 “借:
产品销售费用 6 000 元” , 而记账时则将此记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的借方。
(3)采取有增加销项税会计凭证不记或少记账,无增加进项税会计凭证记增加进项税账或不按会计凭证上增加进项税的金额多记账的手段偷逃增值税。
(4)不如实进行纳税申报,即少报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或多报进项税、已交增值税以达到偷逃增值税的目的。
(5)偷逃增值税后,谎称会计资料遗失或因某种灾害损毁,以掩盖偷逃增值税的行为。
二、偷逃增值税的查账方法
1.审查会计账簿。
主要审查“应交税金”账簿,核实应交增值税账簿上的金额与纳税申报金额是否相符,有无采取不如实进行纳税申报的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核实应交增值税的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是否相符,有无采取记账时张冠李戴,有增加销项税会计凭证不记或少记账,无增加进项税会计凭证记增加进项税账或不按会计凭证上增加进项税的金额多记账的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2.审查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它记录了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是留下偷逃增值税铁证的主要凭据。因此,对照偷逃增值税的手段审查会计凭证是清查偷逃增值税行为的主要方法。对原始凭证,主要审查该计提的销项税是否计提、所载可抵扣的进项税是否有合法的凭据并真实合法、该转出的进项税是否转出及其计算是否正确,有无虚假的购进货物增值税发票和运费发票等。对记账凭证,主要审查应附附件是否齐全,与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和数字是否相符,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与账簿记录是否吻合等。通过对会计凭证的审查,核实有无采取某一或某些偷逃增值税的手段进行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3.审查收款票据。
主要审查已使用发票、收据的存根联是否齐全,有无缺号情况;所有开具了未作废的发票、 收据的记账联是否都做了账, 存根联与记账联上的数量、 金额是否一致; 未使用的发票、收据有无缺号的情况,每份未使用的发票、收据其发票、收据联是否存在;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4.盘点库存现金。
对库存现金进行突击盘点,检查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和总账余额是否相符,并要注意审查出纳手中保管未入账的收支单据,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5.审查银行存款。
对银行存款进行审查,检查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单位银行存款实有金额是否相符,未达账款是否由于正常原因所致,特别要注意一收一付金额相等的银行已入账的单位未达账款,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6.核实往来账款。
采取上户、函证等方法,对“应付账款” 、 “预收账款” 、 “其他应付款” 、 “应收账款” 、 “其他应收款”实有数进行核实,检查其账面金额与实际数额是否相符,看有无把销售产品等含
税收入不做收入和应交税金账,而做在这些账上,不申报纳税而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7.审查实物资产。
对产成品、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审查相应的总账、明细账、仓库保管账和备查账,看账实、账账是否相符,核实有无采取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票据压下来不做账或放入“小金库”中等手段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8.比较分析情况。
对被查单位检查期间的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已交税金、每一元钱销售额应交税额、消耗某项主要原材料每一计量单位应交税额、消耗每度电应交税额、支付生产工人每一元钱工资应交税额等情况分别与相应的本期计划数、上期实际数、同行业水平数等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核实有无采取某一或某些偷逃增值税的手段进行偷逃增值税的情况。
9.向被查单位人员询问调查。
在发现偷逃增值税问题、线索前或后,找被查单位的相关人员如有关领导、财会、业务等人员特别是比较熟悉情况、作风正派、敢说实话的共产党员、老同志进行询问调查。在询问调查中, 要注意分析和掌握被询问调查人的心理状态, 有的放矢地做好启发疏导思想工作,核实是否存在偷逃增值税的行为及相关的具体情况。
10.发动群众举报。
偷逃增值税的行为,有的在财务账上反映了,这类比较容易被查出;有的则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如把销售产品等含税收入放入了“小金库”中,这类不容易被查出。为此,要采取措施如实行有奖举报、专项举报等广泛发动群众举报,以便发现线索,顺藤摸瓜,查出偷逃增值税的行为。
存货发出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手法分析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8 10:26:00
存货,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1、存货发出时选用的计价方法不合理、不适当
存货的计价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并结合每一种计价方法的特点来选用存货计价方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
(1)一些材料种类不多,材料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小型工业企业选用计划成本对材料
进行日常核算,造成材料计划成本的制定缺乏依据和稳定性;而一些材料品种较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却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的核算,从而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不能适应材料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对这类问题,审查人员首先应了解该企业选用何种方法,然后调查该企业材料管理和核算方面的基本情况,确定选用方法的合理性。
(2)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或商品产成品的工商企业,不能根据材料、商品的变动状况、物价走势、管理要求确定合理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如有些企业存货的增减变动比较频繁,品种规格较多,一般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发出成本,但却选用了个别计价法,从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也给业务、仓库等部门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被查企业没有将自身实际情况与每种计价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结合起来。审查人员应首先询问企业有关人员,了解其方法选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查企业材料、商品的变动情况,并查阅有关存货明细账贷方记录及对应账户(如“生产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的记录,确定被查企业选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正确。
(3)对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其他存货的领用采用不适当的摊销方法。如一次领用数量较多、价值较大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时,采用一次摊销法将其价值全部摊入成本或费用中,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前后各期的可比性。对这类问题,审查人员应审阅“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账户明细账的贷方记录及“管理费用” 、 “经营费用” “生产成本”等账户的明细账,确定被查企业是否存在上述问题。
2、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 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 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可比性原则,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缺乏可比性。有些企业甚至人为地通过变更计价方法来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如某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对此类问题审查人员应查阅有关财务指标,分析对比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指标有无异常变化,并查阅有关存货明细账;核查各期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发现线索后,通过询问当事人等形式查证问题。
3、人为地多计或少计存货发出的成本
有些企业为了达到...
推荐访问: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案例分析 挂账 偷税 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