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两个率先”(完整文档)

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两个率先”(完整文档)

时间:2022-08-17 1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两个率先”(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两个率先”(完整文档)

 

 推进“两化融合”

 服务“两个率先”

 时间:

 2012-04-09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必然趋势。

 “十二五”时期, 江苏总体进入了工业化后期, 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叠加、 融合发展的重要时期。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已成为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为深入贯彻落实《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和国家“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 依据 《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 和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 (以下简称《信息化规划》 )

 。

 《信息化规划》 是全省 28 个“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也是省政府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化规划。

 编制过程

  省委、 省政府对制定《信息化规划》 高度重视。

 省委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 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省政府在部署全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时, 首次将《信息化规划》 作为省重点专项规划。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对科学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作了高度概括和全面阐述, 为《信息化规划》 编制提供了重要指导。

 《信息化规划》 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 集中省相关部门、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专家和研究机构的多方智慧形成的。

 在《规划》 研究起草阶段, 规划编制组根据省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任务分工, 组织开展了信息化若干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的前期研究, 客观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江苏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问题, 并就“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面临形势、 总体思路、 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 重要工程、 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在《信息化规划》 编制过程中, 规划编制组通过各种形式反复征求国家有关部门、 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衔接国家和省级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密切跟踪部分兄弟省市信息化规划编制进程并开展比较研究, 努力使编制过程成为集聚众智、集思广益、 发扬民主、 科学决策的过程。

 主要特点

  《信息化规划》全面分析了我省信息化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着力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围绕省委、 省政府“十二五”时期发展新要求, 力求体现宏观性、 战略性和指导性。

 着力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深度融合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持续走向深入。

 二是宏观指导和微观建设的关系。

 充分考虑信息化“面”与“点”的衔接, 坚持目 标任务与工程项目兼顾,努力增强《信息化规划》 的可操作性。

 三是承前启后与持续创新的关系。

 在保持信息化长期发展成果和优势的同时, 努力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 农业现代化工程、 民生幸福工程等发展新需要, 丰富信息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四是技术应用与产业支撑的关系。

 努力发挥江苏信息技术产业优势,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支持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重大应用, 实现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良性互动。

 主要内容

  《信息化规划》 由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总体思路和原则目标、 重点任务和重要工程、保障机制和推进措施四部分组成。

 (一)

 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由“十一五”时期的成绩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两部分组成。

 “"十一五"时期的成绩和问题”从“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 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重要手段”、 “网络媒体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 “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地方信息化发展各具特色”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成就。

 “"十二五"时期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从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内外部环境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江苏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概括而言, 以创新、 融合、 转型为特征的信息化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点,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已成为江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重大选择和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 透明、 高效、 便捷、均等的要求日益提高, 客观上需要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二)

 总体思路和原则目标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信息化规划》 确定了“一条主线、 四个坚持、 一个支撑”的“十二五”发展思路。

 “一条主线”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大力推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四个坚持”即“坚持创新驱动、 高端发展, 全面实现新兴产业倍增、 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 坚持统筹规划、 深化应用, 全面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民生, 全面推进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自主可控、 安全可信,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一个支撑”即“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基础性、 战略性支撑”。

 通过不懈努力, “为在全国率先建成信息化科学发展示范区、 率先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总体思路并立足江苏实际, 《信息化规划》 确定了“统筹协调、 共享协同、 应用驱动、 融合创新、 惠民优先、 安全可控”六个原则, 作为指导“十二五”时期全省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信息化的支撑要素和应用领域, 《信息化规划》 提出, “到"十二五"末, 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 0.83, 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环境不断健全; 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民信息素质普遍提高, 力争把江苏建成全国信息化科学发展先行区”。

 并据此提出了经济信息化、 政府信息化、 文化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信息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 信息安全 7 类具体发展目标。

 为增强目标的可实施、 可评价性, 《信息化规划》 集成了经济社会各领域已形成共识的 30 个可量化指标, 创制了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十二五”时期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

 重点任务和重要工程

  围绕主要目标, 《信息化规划》 提出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七大重点任务、 二十四项重点工程, 明确了各项重点任务的主要内容、 路径和举措。

 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 其中, 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体。

 《信息化规划》 主要明确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高端发展主导产业、 促进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 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内容, 提出了两化融合应用示范、 传统产业与主导产业智能改造、 信息化助推节能减排、 电子商务推进、 信息化“兴农惠民”5 项工程。

 二是注重统筹规划建设, 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政务公开、 资源整合、 业务协同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任务。

 《信息化规划》 明确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政府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等内容, 提出了主要业务深化应用、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深化、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3 项工程。

 三是坚持繁荣有序并重,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是弘扬先进文化、 引导社会舆论、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阵地之一。

 《信息化规划》 主要明确了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 完善公共文化信息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新型业务、 做大做强新兴网络文化产业、 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与管理等内容, 提出了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工程。

 四是贯彻民生优先宗旨, 强化信息惠民服务。

 《信息化规划》 明确了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普遍服务、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化、 深化环保信息化、 提升城市和社区信息化水平等内容, 提出了教育资源普遍共享、 医药卫生信息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民政服务信息化、 生态与资源环境智能化管理、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交通运输信息化、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化 8 项工程。

 五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促进信息设施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载体。《信息化规划》 明确了统筹建设信息化基础网络、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试点、 加强无线电设施管理与应用等内容, 提出了信息网络升级与普及工程、 三网融合应用示范、 农村信息终端应用普及工程 3 项工程。

 六是确立高端发展取向, 提升信息产业层次。

 建立自主可控、 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是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应用的物质支撑。

 《信息化规划》 明确了大

 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增强基础电子自主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等内容, 提出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高端发展、物联网产业培育、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 3 项工程。

 七是完善体系设施建设,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信息化规划》 明确了全面推行等级保护和评估检查、 完善网络信任体系、 深化信息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加强自主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业发展等内容,提出了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为加强对省级信息化建设统筹指导, 《信息化规划》 采用规划带重大建设项目的方式,确定了 20 个关系全局、 意义深远、 带动作用强、 需要政府引导推动的省级信息化重点工程。

 (四)

 保障机制和推进措施

  为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明确从“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构建人才集聚高地、 健全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重大课题研究”等六个方面建立建立健全信息化保障机制和推进措施, 并对做好《信息化规划》 的组织实施提出了要求。

推荐访问: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两个率先” 率先 融合 推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