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农民素养开讲了【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职业农民素养开讲了
-----科普报告月科普活动纪实 根据省、市、县职业农民培训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县关工委大力支持下,由县农委主办,舒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 2017 年国家职业农民培训舒城蔬菜班经过两个月准备,于 2017 年 4 月 18 日在国家农业园区、安徽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舒城农科所培训中心正式开班。
培训前举行了简短的开班式,开班式由县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许平主持。首先由国家农业园区、安徽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舒城农科所负责人葛自兵代表培训机构表态发言,其次由市农委党组成员、市农委谢申海总农艺师就职业农民培训的目的、意义、要求作了深入解读,市农委科教科朱冠来科长、县农委章树总农艺师、县农广校李娟校长、县农科所汪德尚所长参加了开班式。开班式后,安徽省演讲学会执行会长、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新安百姓讲堂金牌主讲人崔跃松就职业农民素养作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县 200 位蔬菜种植大户参加了培训并听取了演讲报告会。
培训班还请来省农科院武际博士、省农科院廖华俊研究员、安农大市场营销学科带头人姜含春教授、安农大食品学院李梅青教授、省农科院王朋成研究员分别就土壤肥料、马铃薯栽培技术、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秸杆禁烧与科学施肥知识作了专题讲座,集中授课后,全体学员集体参观考察了舒城县桃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参观学习后进行了理论考试和结业典礼。参训的 200位学员一致表示住的舒心、学得安心,收获颇丰,培训取得了预期效果。
职业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渠道。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素质如何决定着科技成果发挥程度的大小,决定着我们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更新知识,能力再造,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举办职业农民培训班,是增强科技支撑作用,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需要。
一、为办实、办好培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突出培训重点,明确目标任务。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由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组成。其中实践教学以田间学校为主,组织学员去县内桃溪红光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千人桥袁隆平吨产攻关试验基地观摩学习,组织学员相互交叉到各自基地交流学习。其中理论教学内容为现代水稻产业经营专业知识、现代小麦产业经营专业知识、蔬菜产业经营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农业创业、涉农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物联网知识等公共知识。通过培训,使参训学员能力明显提高,并通过培训逐步探索出适应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的职业农民训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使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并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我们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方案制定与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二)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学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包括培训教师、学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跟踪等详细内容的培训台帐。制定培训绩效、创业效果、考核评价检查验收制度和教学管理、学员管理、班主任职责、跟踪服务、资金使用管理等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机制。
(三)落实有关政策,尊重学员意愿。要按照国家农业部、省农委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实施好培训项目,确保党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因地制宜。要尊重学员的主体
地位。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采取什么样的培训形式,要从学员的意愿出发,服务学员的需求,让学员满意。
二、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培训管理与服务 在培训中,将严格按照省农委要求,把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编制培训计划,完善教学环节,创新培训内容,严格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
一是做好教师选聘及管理工作。教师选聘及管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一方面严格按照省农委关于培训师资要求精神,结合专业培训课程选聘专家库专家,另一方面精心选聘水平高、技能扎实专家教授作为培训师资。并严格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实行目标责任制,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二是抓好教材建设。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所严格按照省农委的要求,选定省农委统编教材,确保培训按既定目标进行。
三是创新培训内容,注重实效。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学员培训的需求,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四是加强班级管理与学员考核。培训期间,为了便于管理与沟通,学员将按照专业编班,每班级配备 1-2 名学习辅导员。学习辅导员负责班级教学日常管理、教学考勤等工作。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农技人员跟踪指导服务。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升学员的技术能力与水平,因此培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培训期间,我们将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舒丰、红光农科所示范园实训基地,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并深入各大户学员的生产基地,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确保培训质量。
培训的开展取得了如下效果: (1)培养了一批学以致用的职业农民。我们在开展培训时,对培植职业农民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扶持,帮助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促进他们发展壮大。来四乡镇 37 个示范村的 200 名参训农民,经过培训,60%的学员掌握了 1 至 2 项实用技术;他们大都决定明年扩大规模。
(2)加快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把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潜力大的产业作为培训重点,不仅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提高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能力。针对项目村实际需求,重点讲授推广:小麦知识、大棚蔬菜技术、、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与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这些技术基本上都是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除此外,还结合农业政策、法规对农民进行了普法教育和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
(3)推动了“一村一品”的发展。紧紧围绕各村主导产业,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的需要开展技术培训。一方面传授主导产业关键实用技术,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优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培训许多学员都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每个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一村一品”正在发展壮大。
(4)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
八年来,县农科所共培训基本学员 20000 人,其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 1200 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 13400 人、农民创业培训 2000 人、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提升 3600 人,职业农民 1000 人。每年年初通过招标认定择优选择均被作为主要培训机构承担各类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任务。通过培训,1000 多人实现了有序转移就业、2000 余人成为种养加能手、1580 余人成为农村实用人才,1200 余人实现了自主创业。职业农民培训和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