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视独特感受-论文,供大家参考。
珍视独特感受, 倡导个性阅读 七台河市第九小学 程英溢 阅读教学要从接受者, 即学生的实际出发, 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珍视学生对文本独特的认识感受, 引导学生多元读解, 读出新意, 培养阅读能力, 使阅读教学从教师阐释课文转移到让学生学会阅读的轨道上来。
一、 珍视独特感受 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 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 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心智活动也是各不相同, 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 全凭学生的悟性和自然生成, 但是, 学生的语言发展阶段, 以及在这一阶段对文本的认识感受状态是可以总结归纳的。这样做, 既利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元读解,避免学生无所适从, 又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元读解, 避免学生放任自流。
1. 爱想象, 感受语言形象多姿多彩。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所知道的“规矩”“条约”还很少, 对世界充满了 好奇, 喜欢大胆深度, 爱“胡搅蛮缠”, 但永远符合他们的逻辑, 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他们不会咬文嚼字, 不会不折不扣地探寻作者创作的意境, 而是把文本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拽,用想象这支“魔术棒”, 将文本里语言形象“变幻” 得多姿多彩。
2. 易动情, 感受语言情感丰富生动。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
小学生是有情之人, 更是多情之童。
他们稚嫩的心田需要情感的滋润, 他们的智力活动、 行为动机, 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情感的驱动。以往的阅读教学关注较多的是作者之情, 文本之情。
当我们让学生置身于接受主体的位置, 关注起读者之情时, 小学生入情速度很快, 易动情, 而且喜欢有最简单、 纯朴、 直接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如对文本中的人物喜欢不喜欢, 对文本中发生的事情生气不生气、 高兴不高兴、 急不急等等。
同时学生的情感指向也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一对象, 观察的角度不同, 态度也迥然不同。
3. 会类推, 感受语言内涵不拘一格。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在学习时通常应用两种心智活动, 一
是同化, 二是顺应。
这是与自身原有的心理图式想匹配后产生的两种心理活动。小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言语习得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模仿的经验, 易于“同化”, 对相近、 相仿、 相类似的内容很容易架起“桥梁”, 产生联想。
同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 在由此及彼的联想中有了推想的能力, 甚至产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的类推中有总结概括, 有形象比喻, 还有折中辩证, 这是对言语内涵的纵深挖掘延伸拓展。
二、 引导多元读解 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来自于对文本的多元读解。
但对文本的多元读解并非是空泛的, 换句话说, 并不是任何一篇作品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进行多元读解。
一般来说, 在作品中形象性语言描绘处, 易触动学生情感、 产生情绪态度处, 语言内涵丰富、 衔接篇章处, 以及反映现实生活世界处等, 应是引导学生多元读解的好“路径”, 也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连接点。
1. 在启迪想象中多元读解 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的启迪。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形象性的语言, 体会作者动作的分寸感、 表象的形象感和情味感, 再在想象中表现出解读的多元化。
如在教学《荷花》 一课时, 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一句的“冒” 字;
(1)“冒” 字可以换成一个什么字? (钻、 长、 穿、 顶、 抽……)
(2)
作者没有用这些字, 而用“冒”, 肯定有其独特的理解。
再读读这一节课文, 体会一下怎样的长才叫“冒” ? (毫不犹豫地长、 迫不及待地长、 兴高采烈地长、 喜气洋洋地长、 兴致勃勃地长、 自豪地长……)
(3)(点击课件)
是的, 这就是兴致勃勃、 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白荷花。
想象一下, “冒” 出来的白荷花想干什么呢? 请同学们边看图边与同桌讨论, 然后把体会到的感受按下面的句子写下来, 等一会儿交流。
出示: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
)。
(学生展示交流)
2. 在情感体验中多元读解
要让学生动情就应抓住易触动学生情感处, 让学生先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再现文中的相关情境, 利用“角色” 这一触动学生的情感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角色的动作、 语言, 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 强化感受, 使学生对文本由 “近”感到“真”, 由“真” 感到“亲”, 从而引起共鸣。
学生在共鸣中动情, 情动而辞发, 升华体验, 从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体验过程中, 产生多样的读解。
3. 在形成期待中多元读解 读者的“前理解” 结构, 通称为“阅读理解的成见”。
读解总是克服原有的成见, 又形成新的成见。
在新旧成见之间有一条细带联系着, 那就是读者的“阅读期待”。
新旧成见不断交替,“阅读期待” 不断实现, 读者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期待” 往往指向于作品中的言语内涵的接口。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接口使学生在形成期待中多元读解。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 一课时, 前两个星期先让学生借《三国演义》 阅读有关篇章, 并在读书活动课上就三国中的人物特征展开讨论, 再在临上课前一天预习课文, 提出疑问。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究竟是‘骗箭’ 还是‘借箭’ ? ” 这一关键性的问题。
师:
同学们很不错, 在预习中产生了疑问, 而且这个问题对把握全篇至关重要。
这样, 认为“借箭” 的同学为正方, 认为“骗箭” 的同学为反方, 请正反双方从整个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各部分找到支持各自观点的论据, 然后陈述自己意见。
教师组织、 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总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力、创造能力, 重视学生的个性感受, 引导学生多元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