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党教育方针和政策

党教育方针和政策

时间:2022-07-28 15: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教育方针和政策,供大家参考。

党教育方针和政策

 

 一, 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 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即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关注:

 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人, 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

 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依据, 归宿(导向 调控 评价)

 个人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伦理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要求。

 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 才智、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 来源:

 党的政策性文件。

 人大制定或批准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 发布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二, 教师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 ·教师常规角色行为:

 父母的替代者

 知识的传授者

 集体的领导 法官和裁判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角色的更新:

 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交往者和合作者

 终身学习者 教育教学行为研究者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 教师的职业素养:

 专业的知识素养(学科知识 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理论知识), 专业才能素养(教学技巧 教学能力 教养能力), 专业精神素养 ·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日常教学反思

 个人行动研究

 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同伴交流合作 跳出教育谋发展 · 教师专业成长:

 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微格教学 教学决策训练 反思训练 开展行动研究 · 师德规范: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核心)

  爱国守法 关爱学生 终身学习

 · 加强师德教育的必然原因:

 教师职业特性的要求(教书育人 , 学生榜样)

 教师劳动特点的要求 当代教育变革的要求(尊重, 平等, 和谐)

 师德现状的要求(权欲 名欲等)

 · 师德教育的方式:

 大学的“入学教育课” 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实践

 拜师 自我修养(反省 慎独)

 三, 日常教学、 管理的常规工作 1 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任务—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技巧。

 发展学生智能, 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体力, 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环节—备课 上课 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成绩检查与评定

 2 课外活动 :

 思想政治活动 科学技术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实施要求—目的明确 计划周密

 科学性、 趣味性、 知识性相结合,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3 综合实践活动

 4 班级组织的管理:

 班级财务管理 班级信息管理 班级评价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班级危机管理 培养形成班集体—确定发展目标

  建立班级核心队伍

  建立班级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四, 学校 学生安全(危机管理:

 危机预设—危机防范—危机确认—危机控制—危机善后)

 意义: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净化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安全意识

  坚持预防为主, 科学管理 教师存在的问题:

 个别教师安全意识比较淡漠

  个别教师缺乏必要的爱心和责任心

  个别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教师应对学生安全教育:

 坚决执行学校有关安全的制度和规定

  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思想问题

  加强常规检查, 及时报告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社会安全教育—公共卫生教育—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五, 新课程标准(知识中心· 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 杜威 社会中心· 布鲁纳)

 · 课程制定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新课改背景:

 教育取得一定成绩, 但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 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此, 推动新课标, 为“素质教育” 真正落实找到切入口; 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 使国民具有能适应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素质; 培养具有

 终身学习愿望, 具有国际竞争意识的未来人才; 重视评价改革, 注重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 目标:

 1 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繁多的现状

  3 改变课程内容繁杂偏旧的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三级管理 ·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课程设置的变革(综合—分科与综合—分科)

  2 课程标准的变革

 3 教师角色的变革(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人生的引路人 研究者, 课程建设开发者, 开放性的老师)

  4 学习方式的变革

 5 课程评价的变革

 6 课程管理的变革

推荐访问:党教育方针和政策 教育方针 和政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