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时间:2022-07-26 17: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供大家参考。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孙诒让是晚清浙江地区一位对经学、诸子学、古文字学都有卓越贡献的著名学者,是清代周礼之学的集大成者。在其所有学术著作中,以耗时二十七年之久而成的《周礼正义》成就为最高。章炳麟即称孙氏 《周礼正义》 为:“古今言 《周礼》者,莫能先也。”1 给予极高的评价。梁启超评此书为:“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受到学术界普遍推崇。但由于这部书广博浩繁,长达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尽管脍炙人口,真能细心通读的人是很少的,以致其重要价值迄未得到全面认识。现对研究历史作一梳理,为将来全面深入研究此书作铺垫。

 自 1905 年《周礼正义》付梓以来,百余年间,学界对于此书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据统计,严格意义上以《周礼正义》为题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只有 30 篇 2(俞雄)。就涉及内容可分为四类,总论,训诂学或小学,周礼学,其他。若以 1988 年开始举办学术研讨会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冷后热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末以前,研究均为总论性质,即从总体上评价此书。研究论文有 4 篇。

 1947 年,纪念孙氏百年诞辰,浙江大学以《浙江学报》刊发《瑞安孙仲容先生百岁纪念专号》;浙江省图书馆以《图书展望》刊发《孙仲容先生百岁纪念专辑》,两刊论文共 20 余篇,其中两篇涉及

 《周礼正义》分别为任铭善《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曹元弼《书孙氏<周礼正义>后》。1963 年,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组织专家撰文,结集《孙诒让研究》一书,收论文近 20 篇,其中有两篇论文涉及《周礼正义》,分别为沈文倬《孙诒让周礼学管窥》、洪诚《读周礼正义》。

 在《周礼正义》研究史上,最早的两篇文章(陈汉章最早)分别为任铭善《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曹元弼《书孙氏<周礼正义>后》。曹氏引申发挥孙氏《周礼正义序》中所强调之政教二科,劝勉世之治《周礼》者,通经致用必抓住根本。周礼之根本在政与教,而立政之本在达民情,立教之本在广立学,不得其本,贻误家国。严格讲,此比较文并非治<周礼正义>者。任氏之《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与沈文比较)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文章。任氏指出,孙诒让身在江海,而心向治平。他的周礼学是为经世致用而来,孙氏反复申明官联制度,使非议《周礼》官守互掣及政事迂回站不住脚,也使经文上的歧互豁然通达。他用制度证经,大旨也在指明周礼不是空言,确可施行。文章同时指出孙氏能够发明郑玄训诂深意,探源究委,下以己意,这点不是贾疏能比的。

 沈氏本文对孙氏《周礼正义》成就的评价为:一,揭示大宰八法为全书纲领以贯串众职;二,比勘古子和今文诸书以疏通名物制度;三,搜辑贾马佚诂以辨明后郑从违;四,究极群籍以评判郑王是非;五,博稽诸家精义以匡纠注疏谬讹。沈氏首次指出正义“揭示大宰八法为全书纲领以贯串众职”沈氏举大量例证,很有说服力。

 洪诚《读<周礼正义>》一文,认为孙氏《周礼正义》有六善,如:

 一,无宗派之见(匡纠郑误,郑、王谁对从谁); 二,博稽约取,义例精纯(也提到太宰八法为全书纲领; ); 三,析义精微平实; 四,以实物证经; 五,依据详明,不攘人之善(凡采前人之说,皆著其名); 六,全书组织严密。

 不足有:一,信刘歆、郑玄说以 《周礼》为周公之书,终有未安;二,解〈王制〉、《孟子》与《周官》封国之矛盾犹未尽善;三,郑氏《周官》职方注牵引〈王制〉之国数为说,孙疏失纠;四,古今亩法之比误算;五,说孤卿未安;六,《考工记》画缋之事火以圜疏,于《尚书》某氏传义似误驳;七,车人步尺之数申郑与记文不符;八,误谓郑玄《周礼注》有出于《毛诗传》者。

  二书相同点:均提到了太宰八法为周礼纲领;均提到孙氏博稽群书,择善而从,不主门户之见,不盲从任何一家,持论公允。不同点:洪诚指出孙的不足。沈氏侧重周礼学成就,洪诚侧重训诂特点注疏体例,兼论周礼学。但洪先生文是自己研究心得,并非对正义全面评介,读完他文很难了解正义是怎样一部著作。沈先生为礼学大家,方向与先生稍异。洪评价孙疏几大成就,实在算不上什么特点,放之四海皆准的学术标准。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末以后,开始举办学术研讨会,次数从少到多,规模由小而大,档次由低到高,周礼正义研究更趋专业化、具体

 化,开始出现专题论文。涉及的内容有周礼学,训诂学或小学,其他。

 研究论文为 26 篇。

 训诂学研究 《周礼正义》成就首在训诂。后世研究者多从此角度开掘,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论文。

 较早关注此书校勘成就的是王世伟的《<周礼正义>校勘述略》1988。该文从“以众本对校考版本优劣、以文字训诂考异文是非和以广征博引评判旧校是非”三个方面对是书在校勘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评述。作者采用了广义的校勘含义,即包含了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等的校勘。此处之校勘等同于考据,也可说是评价了孙氏考据上的成就。

 而后对周礼正义的训诂内容、特点给予全面评价的有:李建国《<周礼正义>训诂述要》(2000 孙诒让国际研讨会。)、方向东《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2005、向熹《略谈<周礼正义>和汉语词汇史》2007、钱慧真《<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2009、张显成《从<周礼正义>对蜗牛及其又名的训释看孙诒让的名物训诂成就》2007。其中以李建国为代表。

 李建国《<周礼正义>训诂述要》(2000 孙诒让国际研讨会。)从四个方面就该书训诂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评述:

 训诂内容:1、正本清源,考定文字(指出周礼古经用古字,郑玄注用今字;辨明正字、俗字、假借字等)2 、贯通群书,揭示词义

 (指出引申义、归纳得义、因声求义)、3、广征博引,辨析词义(对文散文;统言析言)。

 训诂方法:4、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探寻训诂义例通则、不主一家之见直求经解、以古证古)。

 同为研究训诂成就,钱慧真的《<周礼正义>所见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2009 则将目光对准了正义的名物训诂。并对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内容方面,1、对名物名称的研究(异名别称、名称的源流演变);2、阐释了名物体现的文化含义;3、名实关系。主要是把名物训诂与一般词语训诂区分开来, 方法方面,指出五种方法:以形索义、因声求义、类比法、散文对文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等。

 案:在孙氏训诂方法这点上,两文意见一致。但钱文侧重名物训诂的研究,关注重点便在于孙氏训诂时常用到的二重证据法,即将名物词视为物,明词先明物,在文化层面辨物,识物。又将名物词视为词,以各种方法探究与词义有关问题,达到解物与释名统一。

 张显成《从<周礼正义>对蜗牛及其又名的训释看孙诒让的名物训诂成就》2007 指出孙氏正义名物训诂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仅缘于其文字音韵学功底,也得益于其语言文字学以外的诸多学科知识,比如本草学知识。使其训诂十分精审科学。

 也有学者从词义学角度对正义训诂成就进行总结,如方向东《论词义引申在训诂实践中的应用——孙诒让<周礼正义>研究》2005 指

 出孙氏利用引申训释词义,全文共 177 处,并归纳总结八种条例和方法。同样是从词汇入手,向熹《略谈<周礼正义>和汉语词汇史》2007从汉语词汇史角度解读正义训释《周礼》词语的内容及其特点,有十点:

 一是描述古物形制、二是阐释职司职守、三是从多角度训释词义、四是探求词的内部形式、五是辨析同义异词、六是辨析同词异义、七是辨歧义,正失误、八是明通假、正文字。、九是释语法,正句读、十是正确阐释古代风俗词。在名物、职官、词汇甚至文化方面,正义提供了了解和研究《周礼》时代语言文化和风俗锁钥。

 很多学者认为孙氏之训诂缺乏理论体系,杨光荣《<周礼正义>考据之理据》2007 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总结了是书考据学的理论性理论性。如<周礼正义>考证方法有“演绎法”、“归纳法”、“辨误”等。文本原则有“以大宰八法为纲“,“以经决注,以注决疏”等。

 赵振铎《从孙诒让<周礼正义>看他对<集韵>的研究》2006 认为,孙氏周礼正义有许多材料可以用来疏释《集韵》。如正义中有丰富疏释例证,可以补《集韵》释义之不足,也可以纠正《集韵》中的某些错讹。案,这篇文章似与正义无多大关系。倒是研究集韵的人可以参看此文。作者试图找出二书的关联性,

 黄坤尧《<周礼正义>引<释文>考》2005 辑录《经典释文》材料,指出孙运用释文材料的几种情况,版本校勘、传授源流、文字通假、

 字词训诂、音训释义等。特别指出,孙引释文近千条,但罕言读音,大多是与其他征引材料一起,为词义的 训诂服务。

 此外,陈汉章《<周礼正义>校补》值得一提。此文为陈氏未竟之作,现仅存天、地、春三官,共六卷。此文内容,有考校文字的讹误衍脱,亦有辨析孙氏《<周礼正义>》之误说、误从者;有征引群籍以补孙《疏》之未备,亦有辩驳注疏以及各家礼说之失者。陈氏以毅力与实学,一一校补,对研究孙氏此书有极大的帮助。

 周礼学研究 有没有以礼经世思想分类。

 5 俞启定《略论孙诒让对周礼中教育制度的考证》2000 6 林存阳《孙诒让与<周礼正义>》2005 全面评介正义之文。不仅指出其在于古义古制,不拘疏不破注之例,折衷诸说,兼采其善,经注字例、以天算释经、论古今比况之体、引书之法等义例,亦皆体现出孙诒让之治《周礼》的特色与独见。而且也提到孙诒让借《周礼》,以礼经世。更指出,采用《礼经》、《大小戴记》证《周礼》之制度,是为贯通三礼之法。

 12 麻天祥《孙诒让。的周礼研究及其稽古论治》2007 与乔秀岩认为正义没有治国的政治思想相反,麻认为孙氏在注疏周礼过程中,历经世变,由最初沉醉章句之学逐渐走上考据经世稽古论治的道路。

 9 叶纯芳《孙诒让周礼学研究》2006 年 台湾东吴大学博士论文。此博士论文以孙氏周礼学为重点,正义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针对正

 义的撰作动机、版本、成书过程、体例。同时针对周礼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作者,成书年代,源流等阐述孙诒让的处理态度。此外孙氏在完成正义后,对《春官司常》有关旗制的疏解并不满意,于是又作《九旗古义述》以补之,本文也探讨其前后看法的差异。其次对职方氏职方解异文作比较,以观孙氏的解说。8 叶纯芳 《孙诒让<周礼正义。职方氏>解》2006 该文探讨了《周礼职方氏》与《周书职方解》何者为真的问题。以及郑玄贾公彦的曲解问题。认为《周书职方解》抄《周礼职方氏》。同时,认为孙氏一定就视周公作《周礼》值得商榷。因为孙对郑注贾疏、调停职方氏与王制之差距,有存疑,有纠正。而笃信周礼为周公所作的学者,通常会极力弥缝郑贾之错误。孙在信仰与真理之中选择了后者。

 11 乔秀岩《<周礼正义>的非经学性质》2007 认为周礼正义是经学著作,应该用经学的标准去评论它。不是按学术史或朴学家的学术标准。经学著作特点是就事论事。但正义与传统的经学著作又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它不去建构经学的理论体系,只是客观析义,就事论事。是治经之书,没有治国的政治思想。

 以下是两则读书札记,非全面研究评介之作。

 7 李学勤《读孙诒让<周礼正义。天官>笔记》2005。周礼正义中孙氏指出职官彼此关联,名称互相通转的原则。如大宰、小宰、宰夫都可以单称为宰,而膳夫又可称作宰夫,甚或称为大宰。其地位和职能尽管悬殊,官名却能通用。由此可见,属于一系的官名,在一定的情形下有通用的可能。这一原则可以施用于解释金文以及其它古文字

 中的职官制度。

 10 李若晖《<周礼。春官。大史>孙氏<正义>札记二则》2007 札记一:正义解《周礼春官太史》“太史主天道”,程金造却斥之为附会。作者便论证反驳,札记二:有关王文锦陈玉霞点校问题。《周礼正义》第八册 2093 页。将兵阴阳家误断为兵、阴阳家。实际上战国时已有兵阴阳家,言军事技术的。

 四 四 其他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对中华书局 1987 年出版的王文锦、陈玉霞《周礼正义》的点校提出的问题,一是正义与辞书编纂问题。

 关于前者,主要涉及对王、陈点校本在句读、校对、标点符号使用等问题的指正。

 汪少华《<周礼正义>点校琐议》1993 2010 将《周礼正义》第 11—12 册所见点校失误 140 余处一一拈出辨正。

 刘兴均《孙诒让周礼正义王、陈点校本误读失校辨正》2002 文章辨正了十余处误读,失校。

 朱婧《周礼正义》王、陈点校本句读辨正 2008 11 本文就《周礼正义》的第一册第三、四卷进行校正,指出某些标点可商榷之处。

 汪少华《周礼正义》(春官)校对商榷 2012 03 汪少华《周礼正义》(天官)校对商榷 2012 06 汪少华《周礼正义》(天官)标点斠略 2012 07 朱小健《周礼正义点校中的语文规范问题》2007 朱文则不只是

 找问题,更从建立规范着眼。以王本周礼正义点校中出现的问题为例,从行政规范、学术规范、行业规范三方面探讨了古籍整理规范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学界古籍整理工作者各自努力的方向以避免此类的问题发生。

 在辞书编纂上,几篇文章都论到了应该吸收孙氏周礼正义的成果。

 汪少华《从周礼正义看大型辞书的车制条目》2002 鄢先觉《周礼正义与辞书编纂》2007 认为此书可作为研究先秦两汉语言的史料看待。它的词义辨析和义项的确定。他在论证词义时往往引用丰富的语料作为例证。辞书编纂缺乏例证时可以从这里找到比较好的例句。

 钱慧真 论《周礼正义》在辞书修订中的价值 2008 10

 2008 年以后,研究集中在点校与辞书两个方面。没有更深层的对文本的探讨。有点边缘化了。

  1988 年,纪念孙氏诞辰 140 周年,温州师范学院(孙诒让创办)联合杭州大学等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孙诒让纪念论文集》收论文 21 篇,涉及《周礼正义》者三:胡玉缙《周礼正义答问》、沈文倬陈...

推荐访问: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周礼 综述 正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