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11篇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1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2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3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4
摘要: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难点。然而现阶段农村法治建设存在某些问题,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该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制,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方面来提高农村法治建设。
关键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与民生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农村建设便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法治建设决定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法治建设成为了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普法宣传的进行,农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法治思想逐渐增强,但是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仍然需要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农民缺乏权利意识。许多农民在面临权利遭到侵害时,只有少数农民愿意使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要么不主动使用法律武器,要么是因为顾及一些其他因素而不愿去主张。近些年来,在社会上出现许多农民工讨薪事件,许多民工使用非常极端的方法讨要薪资,但是成功率非常的低,造成此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权利意识。②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仍然淡薄,用法意愿不高。在他们看来,法律比不上权力、关系好用,“讲人情、讲关系”的思想普遍存在,“遇事找人”成为习惯。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导致法治观念很难在农村盛行,农民就很难用法治的观念来规范和要求自身的行为。
(二)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等许多新变化的发生,我国关于农村的各项法律制度出现了较多空白,主要表现在:①在部分涉农领域立法上出现空白,当前需要的一些法律条款还没有制定出来,导致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无法可依。②现存法律当中,有些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由于出台时间较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经济因素制约
法治作为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相应的法治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更无法谈法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慢,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现阶段,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农村居民走出乡村,到城市发展,农村的发展程度相对于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的农村仍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我国现在依然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相差较大。经济上的巨大差异致使法治资源上的分配不均,法治资源更加偏向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除了现有的资源,还包括对将来法治资源的吸引力。农村的现有法治资源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并且农村的现状也很难吸引到相关的法学人才,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高素质法学人才在就业时更加倾向于发展机遇较好的大城市,农村地区难以做到人才回流,未来的法治资源仍然稀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法治建设打好物质基础
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没有保障的。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經济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提高收入的渠道,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在这个进程中,农民慢慢把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农民的权利意识就会慢慢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学会使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农民才会慢慢变得富裕,农村经济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才能更加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法治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二)坚持科学立法,建立健全农村法治体系
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本前提,健全的农村法治体系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前提。国家在立法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要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加快涉农领域的立法进程。立法要切合农村实际,要认真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农村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及时修改和调整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各地农村要依据法律法规,将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村规民约,保证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形成多层次立法体系。
(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农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同时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经过长期多方面多角度的普法,农村居民的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我们所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农村的法治教育要做好专门抓与综合抓,一般教育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1)要突出重点内容。要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有关的法律知识;大力宣传同农村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宣传劳工权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大力宣传消费之权益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2)要创新普法手段。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宣传法律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媒体,传播法律知识;要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易国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07(5):162-164.
[2]梁宝宏.新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3]钟薛.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3):105-106.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5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教育合力不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甚至以实用课程代替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这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复杂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建设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支既注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注重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涵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巩固阵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央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研究,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掌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上下功夫,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提升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抓牢“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大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困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6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面临问题困难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长久以来,各单位、各部门对于“好用的人才”,一贯采取的是“人尽其用”的原则,导致大量甚至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之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
三是人才“上不去”。年轻学历高的高素质人才,回村任职之后,基层源源不断的工作量如排山倒海般逼压过来,使得这些人才疲于应付,无心更无多余的精力和时间继续学习,加之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没有体制机制的适当倾斜,大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意见建议
在“带”上下功夫,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劲头。擦亮党员身份,将党员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管理,非党人才由青年人才党支部发展培养;带领回引人才创业干事,熟悉村情民情,服务所在基层组织;建立健全“导师帮带”机制,由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一对一”结对联系帮带。
在“留”上求突破,让人才扎根一线有念头。结合人才对象各自专业、专长、经历等特点,明确干事创业方向开展实践锻炼。通过定目标、分任务、同协作,全面参与当前重点工作和村级事务管理,在基层环境中锻炼,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送”上给支持,让人才扎根一线有盼头。回引人才在村培养锻炼期间,村委会鼓励支持并给予优秀青年充分的备考时间,回引人才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丰富了备考知识,是公考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7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8
摘要: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难点。然而现阶段农村法治建设存在某些问题,同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了农村法治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应该从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制,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方面来提高农村法治建设。
关键词: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与民生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农村建设便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法治建设决定了农村的发展环境,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法治建设成为了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普法宣传的进行,农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法治思想逐渐增强,但是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仍然需要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农民缺乏权利意识。许多农民在面临权利遭到侵害时,只有少数农民愿意使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要么不主动使用法律武器,要么是因为顾及一些其他因素而不愿去主张。近些年来,在社会上出现许多农民工讨薪事件,许多民工使用非常极端的方法讨要薪资,但是成功率非常的低,造成此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法治观念淡薄,缺乏权利意识。②部分农民的法治意识仍然淡薄,用法意愿不高。在他们看来,法律比不上权力、关系好用,“讲人情、讲关系”的思想普遍存在,“遇事找人”成为习惯。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导致法治观念很难在农村盛行,农民就很难用法治的观念来规范和要求自身的行为。
(二)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等许多新变化的发生,我国关于农村的各项法律制度出现了较多空白,主要表现在:①在部分涉农领域立法上出现空白,当前需要的一些法律条款还没有制定出来,导致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无法可依。②现存法律当中,有些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由于出台时间较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经济因素制约
法治作为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相应的法治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更无法谈法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慢,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现阶段,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农村居民走出乡村,到城市发展,农村的发展程度相对于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的农村仍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我国现在依然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相差较大。经济上的巨大差异致使法治资源上的分配不均,法治资源更加偏向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除了现有的资源,还包括对将来法治资源的吸引力。农村的现有法治资源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的发展,并且农村的现状也很难吸引到相关的法学人才,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高素质法学人才在就业时更加倾向于发展机遇较好的大城市,农村地区难以做到人才回流,未来的法治资源仍然稀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法治建设打好物质基础
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没有保障的。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經济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提高收入的渠道,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在这个进程中,农民慢慢把自己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农民的权利意识就会慢慢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学会使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农民才会慢慢变得富裕,农村经济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才能更加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法治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二)坚持科学立法,建立健全农村法治体系
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本前提,健全的农村法治体系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前提。国家在立法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要重视农民利益的保护,加快涉农领域的立法进程。立法要切合农村实际,要认真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农村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及时修改和调整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各地农村要依据法律法规,将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符合本地特色的村规民约,保证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形成多层次立法体系。
(三)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农民作为依法治国的主体,同时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经过长期多方面多角度的普法,农村居民的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我们所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农村的法治教育要做好专门抓与综合抓,一般教育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1)要突出重点内容。要重点宣传农村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有关的法律知识;大力宣传同农村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重点宣传劳工权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大力宣传消费之权益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2)要创新普法手段。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宣传法律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媒体,传播法律知识;要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易国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07(5):162-164.
[2]梁宝宏.新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3]钟薛.农村法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3):105-106.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9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法制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环节,党中央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可见,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所在。
关键词:农村法制;法制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一、河南鲁山县背孜村法制建设现状和问题
(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大部分村民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的效果并明显。首先,法律界限模糊。农民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触犯法律中的八大刑事犯罪就认为没有犯罪,是遵纪守法的,对法律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分不清哪些触犯了法律,那些没有触犯法律。例如,一家村民将自己家的羊故意赶到邻居家的菜园里,造成邻居经济损失,他认为这种行为虽然不道德,但是并没有触犯法律,这种类似的认识和行为在农村并不少见。其次,村民调解方式法律被边缘化。在发生冲突时,选择的方式是暴力,而不是通过村委会调解或是请求报警等措施,以最原始的暴力械斗方法解决,令人感到十分惊讶。再次,对司法途径的不信任。在最终解决冲突时,村民表现出对司法解决的不信任。主要原因在于村民通过司法解决的畏惧以及地方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带来了损害农民的弊端所造成的。
(二)农民权利意识淡薄
农村权利意识不强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农民对法定权利的怀疑。即使村民知道自己拥有某项法律权利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是半信半疑。其次,不积极参与行使权利,主要体现在对基层选举。我国公民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农民只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同样可以参政议政,参与到农村基层选举和农村基层政治建设上来。但是,在农村,大部分村民认为这样的权利形同虚设,农村的基层选举与他们关系不大。这种意识的出现是造成部分农村基层岗位贿选得以存在的根源,如果村民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农村自治制度中来,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农村不正当选举的现象将会失去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也可以得到保护。
(三)农村法律配套制度滞后
从法律制度的实践主体农民方面,主要存在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不强的问题;从外部法律制度上来说,农村法律制度或措施在立法,执法,司法三个环节上有待于加强和完善。首先,立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对农村的发展十分重视,在抓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颁布了大量的法律,通过立法的手段促进帮助农村发展。但是,农村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法律的完善要跟上发展的脚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执法水平落后。作为农村基层的相关执法机关,执法队伍人员层次不齐,执法手段脱离法律允许范围,执法态度让村民无法接受,自然造成法律执行的困难。再次,司法需要公正。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害怕打官司,打不起官司,有理打不赢是目前司法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
二、河南鲁山县背孜村法制建设相关建议
(一)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是前提。法制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农村法制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新农村法制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把农村经济搞活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持久不衰的内在动力,新农村法制建设也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仓禀实而知礼节”,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富裕,农民安居乐业,相对来说,民风自然会好转,法制建设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完善农村法律制度是关键。主要表现在加强立法的时效性,确保严格高效执法,确保司法公正三个方面。立法方面,在农村地区的立法过程中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应该清理一些过时的不符合农村地区的发展工作的法律和法规,以做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规范执法,采取措施加快执法改革步伐必须从实际出发,理顺执法机构的职能,并明确执法部门监管责任和各级机关,逐步解决农村执法存在的问题,提高执法效能。同时要提高对农村地区的执法力度。司法方面可以根据农村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组织和指导农村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为农村干部和有志群众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以确保农民权利。
(三)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根本。农民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制度的实施是需要人来实施、贯彻和完成,所以提高农民本身的法律素质是整个基层法制建设的根本。开展法律教育,培养干部村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帮助农民了解法律、运用法律。同时,将法律宣传和农民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农民接受,最终实现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目的。
(四)发展基层农村教育是保证。农民对法制的认同和学习需要教育作为保障,加强农村教育十分有必要。只有加大了教育的投入,通过文化下乡、建立乡村图书馆、开办农村农民业余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知识,培养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法制知识的宣传,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关于我国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21-122.
[3]苏峰.新时期完善农村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J].2010,(10).
[4]胡圆圆.贫困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2).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对巩固我党的执政根基至关重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了解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极为迫切。
一、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师生普遍认为,学校是业务单位,主要工作是抓教学质量,尤其是初中、高中,只要升学率上去了,其它都好说。忽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忽视非思政课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极少数教师言论自由随意,错误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的空间。
2、教育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以说教和灌输为主,初、高中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课承担。思想政治课作为中、高考的科目之一,受升学压力影响,实际定位在知识教育上,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被弱化。
3、教育合力不足。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一方面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和消极因素对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部分家长只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从而软化了学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学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是党总支、党支部、团委和政教处等部门的人员,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匹夫有责。
二、中小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师德师能建设,管好守住课堂教学。一是通过意识形态专题培训,提升全体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感、敏锐性,增强看齐意识和自律意识。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言行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培训,使教师自觉摒弃社会陋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高尚道德和优秀人格等正能量传播给青少年学生和社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弘扬时代主旋律。二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杜绝教师在课堂中出现错误观点和言论。坚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传播正能量,尤其是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青少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探索建立教师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惩戒机制,对于极少数利用“三尺讲台”传播错误思想并造成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停职务、调离教师岗位或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罚。
2、拓宽意识形态教育渠道。开辟“自主、实践、体验”的德育活动新途径,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使学生外在无痕迹、心灵有烙印,达到“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的目的。一是认真落实上级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要求,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二是广泛开展班团队活动、读书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参观、讲座、报告、劳动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广泛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扫英烈、红色之旅等活动,通过英烈、先驱、模范的革命英雄事迹,从小培养学生为党尽忠、为国捐躯、为民奉献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构建全方位意识形态教育格局。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加强社会责任和家庭教育。一是建立学校与村(社区)联动机制,每学期会商研判学生及家长动态、行为变化。二是建立县教育体育局与宣传、公安、民宗、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1至2次碰头会,沟通情况。三是建立假期家校联系制度,做到学校放假育人不停,并积极与村(社区)对接,开展好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加强学生假期教育管理。四是强化村(社区)青少年社会教育责任。充分使用好村文化室、社区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规范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建设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支既注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注重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涵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巩固阵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央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研究,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掌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上下功夫,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提升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抓牢“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大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困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篇11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教育合力不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甚至以实用课程代替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这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复杂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推荐访问:对策 转化 实践 两山论的实践途径 两山理论实践转化 两山理论转化存在问题 两山转化的难点及对策 “两山”理论实践转化的创新模式 两山理论转化途径的关键 两山论的成果 两山理论形成发展和实践的过程 从“两山论”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两山理论转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