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新民主主义,供大家参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前期最广泛最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重点在于时代背景, 性质演变和历史作用等三个方面)
一、 时代背景 1.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2. 政治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袁对内称帝, 对外卖国, 引起不满 3. 思想文化方面: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民主共和)
与尊孔复古逆流的碰撞 二、 兴起(1915 年)
1. 标志 2. 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3. 的指导思想 4. 主要的活动基地(兼容并包)
三、 性质 1. 前期:
从四提倡四反对为主
成就:
大大动摇了封建文化的基础, 在社会上形成新的细想潮流 2. 后期:
注入了新内容, 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 (1)
1918 年, 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三篇文章)
(2)
五四运动后,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新青年》 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一批青年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3)
1919 年, “问题与主义” 之争, 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背景、 双方代表及主张、 结果)
四、 性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但其性质有一个演进过程 1. 前期:
以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 因而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2. 后期:
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其性质演变为无产阶级宣传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 统一战线 1. 国共合作的方式:
党内合作 2. 中共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中共“三大” (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内容、 评价)
3. 国民党“一大” (召开、 主要议题、 重要决定、 历史意义)
* 新三民主义的若干问题
A. 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B. 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 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C. 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有一致性, 成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有原则区别 二、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1)
背景 A. 军阀混战:
直皖战争;
B. “打倒列强, 除军阀” 成为人民迫切的要求 C. 南方革命形势的的发展 (2)
过程 北伐(目 的、 对象、 开始、 胜利)
四、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两次反革命政变 1 原因:
a. 帝国主义的干涉
b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与陈独秀等人的妥协 2. 标志:
“四•一二” 和“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3. 结果:
全面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1927. 4. 18-1949. 4. 23)
(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 8-1937. 7)
一、 “工农武装割据” 的形成 1. 工农武装起义揭开序幕 (1)
背景 A. 大革命失败, 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B. 中共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C. 中共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继续革命 (2)
过程 A. 南昌起义(时间、 领导人、 概况、 意义、 特点)
B. 八大会议(时间、 地点、 主持人、 会议内容、 历史作用)
C. 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间、 领导人、 概况)
(3)
意义、
武装起义的特点与教训 (1)
特点:
“八大” 会议反映出党对国民党的方针转变为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没用国民党旗帜, 但打响了武装反抗第一枪; 湘赣边秋收起义率先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起义都把首要目标指向大城市, 并为真正发动人民起来革命, 均告失败。
(2)
教训:
只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方式才能中国为中国革命带来希望。
文家市决策和向农村进军, 成为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为开辟根据地创造了 必要条件。
到井冈山后开展了 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的武装斗争。
以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革命政权为核心的根据地建设, 从而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 井冈山根据地点燃星星之火
建立:
时间、 领导人、 措施<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工农革命政权>、 意义 3. 实践: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 (1)
武装斗争:
1930-1931 年秋三次反围剿胜利, 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 (2)
土地革命:
A. 主要内容
B. 土地革命的意义 (3)
根据地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背景、 建立概况:
时间、 名称、 领导人、 首都)
二、 “九•一八” 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
“九•一八” 事变 (1)
背景
A、 既定政策:
大陆政策与 1927 年东方会议
B、 经济危机的打击 C、 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与根据地
(2)
时间及经过
(3)
日本发动事变的目的 (4)
结果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导致东三省沦陷
三、 红军的战略转移:
长征 1. 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2. 红军长征 (1)
原因
(2)
时间:
1933 年 10 月-1934 年 10 月
(3)
结果
5. 遵义会议 (1)
背景 (2)
召开:
时间、 地点
(3)
主要内容
(4)
意义
四、 抗日 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1. 西安事变:
其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
一、 战略防御阶段(1937 年 7 月-1938 年秋)
1.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 事变与“ 2.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
重大战役(4 个)
(2)
片面抗战路线
(3)
后果 4. 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
制订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
(2)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A. 挺进敌后, 开展游击战争, 开辟抗日 根据地(概况)
B.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总后方
二、 战略相持阶段(1938 年秋-1944 年)
三、 反攻阶段(1944 年-1945 年 8 月)
1、 局部反攻:
1944 年开始-1945 年 2、 大反攻:
1945 年 8 月
3、 结果: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 1、 概况 (1)
背景:
国内矛盾的变化, 国共和谈的破裂 (2)
过程:
防御、 反攻、 胜利 (3)
意义 2. 解放战争的胜利
(1)
1949 年元旦, 蒋介石“求和” 声明与被迫下台, 退居幕后指挥 (2)
1949 年 4 月的国共北平和谈, 彻底揭穿其假和谈骗局。
与 1945 年 8 月重庆谈判的比较(背景、 举行、 双方地位实力对比、 内容、 结果、 意义)
(3)
1949 年 4 月 21 日举行渡江战役 (4)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 标志着南方国内政府的覆灭
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一)
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恢复和发展经济时期(1949-1952 年)
一、 新中国的成立 1. 经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召开、 参加者、 确定国名、 《共同纲领》(内容、 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员、 定首都、 国旗、 国歌 开国大典:
1949 年 10 月 1 日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 1. 背景 (1)
解放战争尚未结束:
残余军队与特务、 匪徒的破坏 (2)
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不法资本家猖狂进攻 (3)
国际上:
三、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1. 建国初期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1)
原因; (2)
表现 2. 中共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四、 民主法制建设 1 一届人大召开:
时间、 地点、 首要任务、 与人民政协的关系 21954 年宪法:
制定、 性质、 内容、 特点(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 意义(经验总结; 建设的保证)
十年探索时期(1953—1966 年, 又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探索的开始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2、 成功探索的表现 A. 八大召开的概况 (2)
1956 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B. 正确决策: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经济建设方针 C. 意义:
一次成功的探索
3、 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不成功的探索)
(1)
原因: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对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A.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目 的; 提出; 内容; 评价 B. 1958 年大跃进:
开展; 特点; 后果 * “左” 倾错误的 C. 1958 年人民公社华运动:
开展; 特点; 后果 主要标志
(2)
后果:
造成 1959—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
(3)
经验教训:
从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等
二、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 纠正左倾错误 A. 原因:
探索失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B. 时间:
1959—1965 年 C. 概况 (2)
措施 A. 1960 年开始在农村中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3)
结果:
1962—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但未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年)
一、 文革的发动和发展 1、 原因
A.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恶果 B. 毛泽东认为中央处了 修正主义, 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 过程 1)
文革爆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966、 1967 年损失近千亿元 2)
周恩来纠左:
时间; 措施; 后果(1973 年经济开始复苏)
3)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时间; 实质; 效果 4)
批邓、 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使局势又陷入混乱 5)
1976 年 10 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文革结束
3、 文革的性质:
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4、 文革的后果
(1)
大批干部受残酷迫害, 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2)
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损失, 人民生活长期无法改善,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被毁弃, 国民素质下降
5、 教训 (1)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尤其实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大力发展生产力, 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
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形势, 必须作出合乎实
际的科学分析, 不能人为制造“阶级斗争。
”
(3)
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至今)
。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背景 (1)
文革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2)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 的错误 A. 表现
a、 政治上:
两个凡是
b、 经济上:
急于求成 B. 后果:
出现了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6—1978 年)
(3)
邓小平复出, 进行大力整顿:
措施; 效果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开展; 结果; 意义 2、 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召开 (2)
会议的主要内容 (3)
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1、 经济体制改革:
(1)
开始时间 (2)
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对外开放:
三、
“一国两制” 与祖国统一大业 1、 “一国两制” 构想的形成 (1)
1979 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
1981 年, 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和政策》
的谈话 (3)
80 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构想以及内容 (4)
1982 年宪法与 1984 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2、
“一国两制” 的运用
(1)
香港回归:
过程; 意义 (2)
澳门回归:
过程 3、
海峡两岸的交流 (1)
打破两岸的长期隔绝的状态 (2)
1980 年以后, 两岸加强了 交流 (3)
岛内存在分裂倾向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阻碍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