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时间:2022-07-20 13: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供大家参考。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行稳致远谋划工作重点

  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我国发展的历史特点、时代特征和周期性规律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意味着新目标、新理念、新要求、新矛盾、新格局,这是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总体概括,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一大跨越。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形势特征,保持定力化危为机。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们将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从国内看,我国发展既拥有优势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看,今年以来,金融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金融改革持续推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但同时也不容置否,全省金融水平还存在发展程度低、短项突出、创新滞后、潜在风险较大等问题。因此,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局面,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信念,既要时刻把握机遇、顺势而动,又能善于化危为机、趋利避害,确保新发展阶段河南省金融业始终稳步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发展规划。要准确认识把握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9 个方面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6 个方面主要目标,主动对标对表,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把握好战略和战术关系。要在总行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系统观

 念、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科学建立符合河南实际、基层央行履职实际、体现创新精神的“十四五”时期河南省金融发展规划,谋划郑州中心支行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突出完善基层央行治理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战略重点与系统谋划相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新的更大进步、基层央行治理有新的更大提升。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金融发展全过程,把提升金融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同时又要发挥金融服务的引导力、影响力,推动新发展理念在实体经济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践行新发展理念,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加强数字金融建设,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成果运用,解决好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审慎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平衡发展。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方面,由于金融业自身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要坚持系统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金融组织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金融业态。另一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大力支持普惠金融、民营小微企业等领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金融支持力度,更加注重发展机会的公平、资源配置的均衡。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以绿色信贷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是金融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要建立绿色信贷长效发展机制,探索完善绿色信贷模式,丰富绿色信贷项目种类,引导金融机构从战略高度加强绿色信

 贷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推动绿色产业多渠道融资,扩大绿色产业融资总量,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增强绿色金融创新动力,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要根据我国不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合理安排金融业的开放顺序和开放程度,适时推进金融业进一步双向开放。要积极营造竞争开放的金融发展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等,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规则制定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要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化解风险能力,维护好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提高金融普惠水平。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深化改革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金融扶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评价,加大对民营、小微、“三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要加强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县域、农村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广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惠农示范点等基础服务设施,着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对我国供给体系、需求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也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服务质量,引导金融资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要支持传统制造业升级、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助力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要聚焦金融系统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提高中长期融资和信用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继续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机制。要立足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数字普惠金融为重点,加大对河南兰考模式等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力度。强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完善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信用体系建设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加强自贸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发展力度,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合作平台。

  (二)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服务新发展格局要把金融助力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全面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使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健康发展。要贯彻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安排好投融资总量、投向、节奏、价格,更好发挥金融在扩大最终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贷款、债券、债转股等多种工具,全力保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融资需求。通过优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金融服务,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满足新型城镇化投资和消费需求。

  (三)坚持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金融要服务好新发展格局,就要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在坚持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持牌经营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好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功能,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建立多元、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进金融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正确把握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

 系。要完善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发挥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在风险识别和监管校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委办公室协调机制职责,及时弥补金融监管空白,织牢织密金融风险防控网。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问责机制,对风险变化情况始终做到“心中有数”。要严肃市场纪律,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要依法承担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以“新”用“心”何其不“兴”

  ***总书记在“开年第一课”讲话中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坚定不移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为起点,用“心”去谋事干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要求,以新启“智”、用心融“慧”,为党的伟大蓝图干起来。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的新阶段,也将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推动新的创新和新的工作中,党员干部就要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新发展思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规律,用新知识启智融慧,用心深入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以新发展阶段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为抓手,不断提升解决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切实以新的方法和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十四五”规划中,按党中央要求,以创新为突破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在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中干起来,如期实现党的伟大蓝图。

  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新要求,以新植“根”、用心铸“魂”,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兴起来。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善于把准时机,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解决

 问题的能力。2021 年是建党 100 周年,作为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发展历史,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始终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中,把职责和使命要求贯穿工作全程,用新发展理念开创性开展工作,用心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在服务好“最后一公里”中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担当作为,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新要求,以新善“思”、用心善“为”,实现国内实体经济强起来。新发展格局就要联系国内国际发展情况,着眼新阶段发展要求,研究新发展中的问题,及时作出新的调整和对策。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有新发展格局的国际视野,才能把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着眼国内发展和考虑国际市场需求,为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做好服务保障,让“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让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强起来,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宏伟蓝图。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心得体会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新的内涵拓展,历经新的风险挑战,如何冲破观念障碍,纾解发展之困,考验着基层党员的历史担当。在迈向新目标,开启新征程中,基层党员需拥有精神新状态,以踏实奉献的爱国心、优质高效的为民心、砥砺琢磨的进取心,迎接“三新”变化,做好基层服务工作。

  永葆“尚思为国戌轮台”的爱国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往回一步看,成绩斐然,往前一步望,更要乘胜前进。国家将权力赋予我们,我们就应担起为国的重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无数名优秀党员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始终

 坚守在服务岗位上,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年轻的基层党员,应以他们对标对表,甘于奉献,厚植爱国情怀,将责任之心融入工作,把满腔热血化为报国行。

  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是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新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整治农贸市场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如何升级改造,如何完善经营,真正地“改出”幸福感,“圆就”居民梦,作为基层党员,要结合市场发展,考虑群众需求,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环境卫生,提高便民程度,做好服务型政府的延伸工作。

  怀揣“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进取心,瞄准“新”发展格局。“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当今世界,风云激荡,破解“卡脖子”的惠民难题,新发展格局强调集合优势资源,恢复主动地位。以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工作成效,助力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是基层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广泛征求民意,畅通民意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把老区改出新面貌,使居民过上新生活,让城市增添新魅力。基层党员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才能在这场惊涛骇浪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在奔涌向前的浪潮里,让我们誓以“三心”迎“三新”,争当新时代的奋楫者,努力干出新业绩,铸造新辉煌。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 座谈发言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时代。共享经济方兴未艾,“5G”已携新一轮信息革命的风潮呼啸而来。当人们还沉浸在“互联网+生活”带来的便捷时,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智能制造又悄然而至。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变”应变,以“变”应新。唯有通过理念革新、实干奋斗、与时俱进,才能牢牢把握“变化”的磅礴动力,推动新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惟 变者通,要以理念革新吹响变化“先锋号”。理念革新意味着传统视角、传统思维、传统方法、传统政策的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要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浙江义乌从曾经的“鸡毛换糖”转变了发展理念,“换”出了享誉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安吉余村关停全部矿山、水泥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从“靠山吃山”变成了“养山富山”。故宫博物馆几十万件藏品曾“深囿宫中”,难以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厚重和美丽,但在设计美学的催化和互联网技术

 的助推下,原本的保守理念被“打破”,更多文物化身为文创产品、智能藏品面向大众,真正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

  惟变者进,要以实干奋斗成就变化“助推器”。实干奋斗意味着用实际行动把“我们都是追梦人”落到实处,把梦想“变”为现实。曾经生态环境极度恶劣的山西省右玉县,凭借历任县委领导和全县人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精神,“变”出了“塞上江南”的人间奇迹。时代如此,个人尤是。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留下的脚印与《共产党宣言》交相辉映;屠呦呦凭借日复一日的科学实验,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至高成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做实干的“樵夫”,事业立得住,百姓就记得住。在这个时代,“佛系”青年、“躺平”青年不可取,只有以实干应变,以实干求变,才能安然享受自己最美的那块“奶酪”。

  惟变者赢,要以与时俱进扬起变化“万里帆”。与时俱进意味着顺应时代大潮,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从小岗村的“红手印”开始,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改革开放为中国谱写了四十余年的春华秋实。“互联网+”的风口下,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网络消费创造了无数个“双十一”的中国奇迹。但也应认识到,风口助人,也会“吃人”。网络直播下的色情与暴力、互联网技术背后的新型诈骗、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各类问

 题频繁显现,时代呼唤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变革,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补上监管的制度空白,规避市场的野蛮竞争,这是所有新行业在新时代下走向规范化和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惟变者通,惟变者进,惟变者赢。把握好这一根本规律,从理念革新入手,以实干奋斗起势,在与时俱进中实现无往而不胜,这样的变革注定山高水长、气象万千。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经济学家解读“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综合考虑了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今后 5 年及 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如何充分理解“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全面性?规划纲要贯穿着哪些新理念、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日报约请 5 位经济学家进行解读。

 全面准确把握“三新”逻辑主线 杨伟民(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指导今后 5年及 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个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回答的是“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们都是围绕着实现小康这一目标而奋斗的。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新发展阶段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内部环境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继续应对不少的风险和挑战。

 新发展理念回答的是“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原则、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目标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精神。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中提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规划纲要提出五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新发展理念,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规划纲要提出的其他四大原则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也都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回答的是“我们怎么样实现新阶段新目标”的路径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又一次升华,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的变革,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规划纲要专设战略导向一节阐述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在全篇贯穿了这一战略导向。

 理解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握三个要点: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一个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第二,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国内大循环,不是搞地区小循环、内循环。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统一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框架中。理解新发展格局,还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格局”,这是宏观的结构概念,是坚持系统观念的体现,所以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仅仅是“双循环”;另一个是“循环”,要进一步畅通国内的生产、

  分配、需求之间的循环,并使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地相互促进。(记者梁睿整理)

 实现增长目标质量重于速度 刘世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到 2035 年,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就是要用 15 年的时间,以 2019 年人均收入达到 1万美元为起点,稳步迈向高收入社会,并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 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并没有设定五年 GDP 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按现价美元计算,目前发达经济体的入门水平是 1.8 万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是 3 万至 4万美元。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是 1 万美元,如果按翻一番达到2 万美元的目标,从静态来看,GDP 增速每年至少应该在 4.7%以上。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缩小,一部分取决于实际增长速度和国内通胀水平,一部分取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汇率的变化涉及很多因素,从长期来讲,最重要的还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质量。如果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个基础上,汇率实现合理升值,那么人均收入水平有可能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发掘与中速增长期相配套的结构性潜能。具体而言,可以构建“1+3+2”结构性潜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我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是指在实体经济方面,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三大短板:一是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二是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三是基础研发能力不强。“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这是我国具备一定优势的新增长潜能。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翼赋能。

 下一步应该围绕这些结构性潜能,更大力度、更有成效地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开放。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交易收益优先用于农民社保,以现代化社保体系取代土地的保障功能,把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二是深化空间和城市规划制度改革。市场应在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依照人口布局变化定期调整城市规划。三是基础产业领域进一步放宽准入,促进竞争。四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打通农村社保和城镇居民社保。五是深化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领域改革,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通过这些改革开放举措,推动结构性潜能成为现实的增长动能。(记者周琳整理)

 以制度型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 张宇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作为指导今后 5 年及 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通篇贯穿着一条清晰主线,就是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在指明战略导向和主要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突出重点工作,同时注重各领域在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上的协调衔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键是要落实好规划的部署。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如何理解和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并不代表封闭与保守,而是表明中国将会更加开放。一个国家越是关心开放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越表明开放的门会越开越大。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利益攸关度越来越高,安全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成为必须考量的问题。中国的开放水平不仅关乎自身发展,而且影响着众多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与中国“脱钩”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彰显了中国的气度和担当。

 《政府工作报告》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

  外资稳中提质”列为我国 2021 年八大重点工作之一。放眼“十四五”时期,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制度型开放是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规划纲要提出的 3 个建设方向体现了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内在逻辑,其中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

 只有把引进来和走出去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基础上,不断加强各国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与整合,才能减少交往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各国来自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收益最大化,更好实现互利共赢目标。(记者康琼艳整理)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占斌(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突出显示了党带领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全局部署,大气磅礴地展现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愿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

  现。

 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总的来看,要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明确未来蓝图、政策改进、制度方向和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和超大规模消费市场潜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二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推动国有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另一方面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两个比较优势,相互合作、共同担负起中国经济成长的重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选择一些地区、企业、部门开展试点,鼓励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要下决心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和第三次分配,鼓励公益事业发展。

 四是要大力推动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把财税资源和金融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力量。特别是不能放任金融资本野蛮式生长,而是要增强其服务共享

  的能力,让其更好地为中低收入者和中小微企业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要实施配套的经济社会政策。全社会要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六是要突出重点并加强薄弱环节。把工作重点放在统筹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上。发挥好政府再分配调节作用,加大税收、社保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转移支付要向困难群众倾斜。(记者梁睿整理)

 以系统思维全面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杨成长(全国政协委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期制定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充分体现了应对新阶段新挑战下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谋划。围绕着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从系统思维出发,提出重点构建国内外系统的双循环。

 在内部循环上,“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地从供给端、需求端、空间布局及产业链发展等多维度着手来构建国内大循环。从供给端来看,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形成金融、科技与产业的三角良性互

  动机制。在科技创新上,提出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解决目前我国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在企业创新上,提出要全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等。

 从需求端来看,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创新驱动,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鼓励消费新业态发展,形成供给、分配、支出、消费和投资的大循环;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借助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实现消费增长。

 规划纲要还强调供给端和需求端循环在空间上实现高质量对接。我国区域辽阔,空间循环的核心在于城市群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纲要强调以城市群为抓手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供需关系在经济价值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产业链的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来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在国内的有序转移,优化产业链的区域布局等。

 在外部循环上,规划纲要强调双循环的新格局是开放的格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

  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推进经济、贸易、投资、服务等于一体的制度型开放。同时,“十四五”时期我国还将持续加大双边及多边经贸合作,对内加快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与自贸试验区的融合发展,对外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学习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体会文章

  1 2021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这也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方位,将会面临新的发展矛盾,需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当前,我们要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需要应对的关键挑战;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补齐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的短板;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

 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新阶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大跃升阶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我国国内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妥善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统筹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解决发展问题的“总钥匙”

 1 2021 年 年 1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

 大政治问题。” 基于此,我们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用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总钥匙”来破解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平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把改革推向深入,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三是要坚持辩证思维,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补齐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积极推进“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突破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安全;五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牢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迈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综合考虑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行动指南,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现实路径。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和实现 2035 年远景目标中的重要意义,围绕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展工作,切实打通经济循环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存在的堵点、断点,补齐产业短板,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我们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供给对需求

 的适配性。我们要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加快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我们要加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进产学研深度整合,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全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四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活力。我们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使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都能够得到激发。

 五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国际合作水平。我们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的大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加强国际资源合作、技术合作、产业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座谈发言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转变发展要求不等于放慢发展脚步,放缓发展速度不等于缩小发展规模,而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起点,是因地制宜、乘势而为,固强补弱、扬长避短的机遇期,所以必须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擘画好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画”。

  坚持全面发展理念,把握“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高品质发展,也是个人、家庭、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立体、多维的发展方向,统筹高质量发展目标。就个人和家庭来说,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树立环保理念到坚持低碳出行,优化家庭排污都是为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尤其是广大青年更要以身作则、勇立潮头、艰苦奋斗,真正成为有立场、有理想、有情怀、有坚守、有匠心的时代“亮色”,热心公益、勇于实践、敢担重任,服务社会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社会发展也要以高质量为准绳,转型改革必然会产生阵痛期,对早期发展起来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产业来说必须及时关停尽快开展企业转型改制,要充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新科技带动新发展模式,进而催生新业态格局迎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污染治理,将系统治

 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相结合。有序布局“林长制”“河长制”“长江十年禁渔”等措施,将流域综合治理、草原退耕还林、沙地植树造林、林地蓄水涵养、湿地环境保护统筹结合,还发展建设一片碧水蓝天。

  完善 协调发展方式,立足优品“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的协调和平衡,打造高品质发展成果可谓是题中之意。从脱贫攻坚“攻城拔寨”实现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伟大征程到乡村振兴接过接力棒开启描绘美丽乡村画卷的新起点;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到中部崛起再到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徐徐铺开到 2060 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从规划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落实。我们交出了一张又一张品质优、质量高的“答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我们始终恪守协调稳定,绿色环保,和平发展的准则,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保证发展质量,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目标一以贯之。发展品质决定发展寿命,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国际局势波云诡谲,复杂多变,我们更需保持战略定力,兼顾眼前与长远,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扎扎实实把“提质量”“创优品”相结合,确保发展后劲足、可持续。

  创新绿色发展驱动,持续创增“量”。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

 底色,推动绿色发展是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布局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我国新能源产业布局占比逐年上升,低碳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一系列“卡脖子”的环保技术和工艺正被逐一攻克。在挖掘技术创新潜力,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中求进。将规模化、集成化、深层次创新技术和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相结合打造绿色产业发展新“引擎”。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绿色物流体系跨越东西南北,新能源汽车开入寻常百姓家,风光电技术助力脱贫攻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不断丰富居民“菜篮子”,“自然+生态旅游”日益成为绿色消费新风尚。站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下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2 月 24 日,南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会议审查。

 未来 5 年乃至 15 年,南沙怎么干?南沙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如何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列席本次会议的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家茂接受了专访,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一、展望“十四五” 《规划纲要》五大亮点是什么? 一是提出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一核两带三芯多极点”的全区科技创新空间格局。二是提出了做强高能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做优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做精高效都市现代农业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提出“一城四区”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四是专设了“重点功能片区发展方向”专栏,提出 13个重点功能片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五是结合南沙特色,设立专节突出了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容提质,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内容。

 二、聚焦创新 南沙如何进一步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在《规划纲要》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作为第一项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主动融入湾区协同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

 在具体举措方面,从五方面进行统筹谋划,提出建设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一核两带三芯多极点”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形成南沙科学城“一核”引领,北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南部海洋经济和未来产业带“两带”区域协同,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三芯”点轴联动,南沙资讯科技园、粤港深度合作园南沙枢纽片区、蕉门河中央商务区、南沙湾创新合作区等“多极点”战略支撑的多层次发展格局。

 三、营商环境改 革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改革领域有哪些规划? 一是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深入推进全球溯源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等平台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容提质。二是坚持最高最好最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创新引领示范区和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筑牢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三是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大湾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四是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是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深化“信易+”等信用信息创新应用,建设信用治理创新先行区。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有什么举措? “十四五”期间,南沙将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推动平台载体“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员交流“心联通”,纵深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一是高水平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创建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强化与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二是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三是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加快营造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

 此外,在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方面,南沙将加快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城市骨干道路建设,重点推进深茂

  铁路广州段等国家铁路建设,加快地铁 18 号线建设等。在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方面,发挥南沙作为广深合作“桥头堡”作用。积极承接广深两大核心城市科技创新、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等功能辐射。

 五、门户 枢纽建设 面对当今全球环境,南沙将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着力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强化国际航运枢纽能级,依托世界级海港资源,将南沙港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门户枢纽港,并深化港口资源和港航交流合作,完善港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二是建设新型国际贸易枢纽,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塑造综合保税区竞争新优势,强化新型国际贸易枢纽功能。三是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高起点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岛,推动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重大平台。大力发展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四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合作,加快国际交往中心新平台建设。

 六、城市发展格局 南沙将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塑造各具特色、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一城四区”组团式城市格局。中心城区依托明珠

  湾区、蕉门河中心区、南沙湾片区,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大湾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副中心服务中心。庆盛片区依托庆盛枢纽,建设科技创新应用型高地,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北部片区加强与顺德地区同城化建设。南部片区重点提高国际化服务水平和航运服务功能。海港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船舶海工装备等海洋经济,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核心承载区。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结合园区实际,我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交流发言如下:

 近期我深入研读了《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学细悟,进一步加深了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明晰了工业园区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和责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提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治担当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最完整、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高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 XX 县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园区要准确把握政治定位,自觉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列论述作为政治任务,通过深入学、持久学,弄清新发展理念的内在涵义,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

 园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把能否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自身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从而推动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严肃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障新理念贯彻、新格局构建目标任务在园区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坚持以新理念为指引,更加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园区将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探索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把融入国内大循环的比较优势,更好转化为园区的发展优势。XX 工业园区将结合县委“东扩南连中优”“一核心、五节点”发展布局,园区狠抓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全力构筑发展平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加大统筹协调发展,根据现有的园区“一园三区”布局结构,重点培育红葡萄酒、红辣椒、红番茄等“三红”精深加工产业,打造“红色产业链”,提高“三红”产业规模效应;进

 一步发展完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打造新材料制备基地、新能源装备基地和生物医药基地,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针对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对源材生物、兆春种业、子程塑业等 6 个续建项目做好保障工作,按项目投资计划继续建设;对晨光生物番茄酱、力能洗煤厂、中菲小镇等 15 个项目落实“管家式”服务,协调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帮助理顺关系,完善前期手续,按计划于明年 3 月开工建设,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施工顺畅;对正在洽谈的项目,将继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力争签订招商协议,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同时继续用好 6 种招商模式,开展广泛招商,千方百计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发言完毕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原文 9 月 3 日,团中央书记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 2021 年第 7 次学习,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书记处同志结合学习思考,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主题发言。团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各单位部分负责同志发言。

 大家在发言中谈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为了谁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理解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有助于各级团组织团干部更好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进一步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清晰认识共青团所处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紧跟党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阔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家认为,准确领会内涵是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根本前提。通过集中学习:

 更加深刻地把握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所蕴含的内在逻辑,认识到新发展

 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特别是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基本方略之一,在其中居于基础性、统领性地位,必须遵照中央最新要求、结合经济社会现实,跟进学习,长期坚持; 更加全面地理解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所涵盖的基本要素,认识到其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充分回应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本质上彰显了我们党百年一贯的性质宗旨和始终坚守的共产主义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加强烈地感悟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所要求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共青团抓好贯彻落实,不是以我为主往上套,简单地“以新理念指导共青团工作”,而是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做到“在新部署下找准共青团工作切入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所要破解的诸多难题,认识到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也是共青团应当彰显作为的“主战场”。

 大家认为,有效提升大局贡献度是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着力重点。通过因应现实,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落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共青团来说,归根到底就是要扎扎实实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必须始终立足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根本政治定位,忠实履行为党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政治任务,切实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好成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党最关心的领域、最操心的地方扛事分忧。

 以铸“魂”为根本,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志气、有骨

 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以赋“能”为着力,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造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以聚“才”为重点,动员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袤的乡村建设中汇聚火热青春活力; 以真“情”为纽带,竭诚服务困境青少年群体,让他们充分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 以“炼”才为导向,动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使青年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锻炼能力、作出贡献;

 以增“意”为关键,创新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找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切入点、作用点; 以施“策”为抓手,纵深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帮助青年优化政策环境、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以凝“心”为目标,巩固拓展新时代青年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扩大青年“同心圆”; 以交“友”为着眼,更好发挥青年外事在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的独特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青春贡献。

 大家认为,深化自身改革是共青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关键环节。通过观照自身,进一步提升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增强了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将共青团改革进行到底的责任感、紧迫感。

 要从根子上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深刻认识聚焦主责主业是深化改革

 的基本指向,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准则,自觉把有限的资源投向最重要的领域,在党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贡献力量,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从源头上解决“谁来干”的问题,深刻认识管好干部队伍是深化改革的先决条件,是全面从严治团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各级团的专职干部更是重中之重,以增强事业心为关键,引导广大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自觉抵制“官本位”思想。

 要从机制上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深刻认识革新工作方法是深化改革的持续保障,主动把握时代脉搏、走在青年前列,积极运用项目化、扁平化、社会化等方式,推动团的思维习惯、工作理念、运行模式实现深彻变革,有效破除机关化、行政化顽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的模范机关、运行高效的精干机关、功能协调的青少年工作体系,带动全团全面提升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团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

围绕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谈如何推动企业

 

 深刻领悟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 专题党课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最完整、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高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领会、全面理解和贯彻践行。

 一、把握“三大逻辑”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贯通理论、实践和发展,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者的关系作出清晰的定位,也系统分析了决定这三者的“三大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进入新发展阶段,就是我们党统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对当前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

 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和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贯彻实施。这是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逻辑必然。

 从历史逻辑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过程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面对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引领。历史经验证明,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坚实发展,我们已经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和治理优势,我们需要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阶段。任由国际风云变幻,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认清历史方位,抓住重要时间窗口期,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二、全面理解丰富内涵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观大势、谋全局,在不同场合提出和阐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党的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也成为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和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内涵、相互关系和时代价值作了最全面、最系统、最体系化的理论阐释。这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要从更宽广的时空视野上认识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眼光作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明确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新发展阶段也是我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历史宏愿的新阶段。这就预示着,在这样一个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更加着力于发展,更加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更加积极有为、始终洋溢全社会的蓬勃生机活力,通过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

 化,让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全党全国人民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要从更深厚的思想根基上理解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被证明是科学的思想引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从政治视野、用政治眼光来理解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将其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来全面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从根本宗旨、从问题导向、从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清晰指明了要从思想根基上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现代化观,根本解决好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守住了这个“根”与“魂”,我们的人民立场才能始终坚定、价值导向始终不会偏离;我们的发展模式才会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求质量;发展道路上我们才能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随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全面做强自己。

 要从更高远的发展目标上推进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

 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途径。

 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要贯穿于新发展阶段全过程,要按照“十四五”时期的主攻方向,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能,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稳固国内基本盘,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推荐访问:新发展 格局 贯彻 构建 围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