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供大家参考。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年初一部关于梦想的公路片《绿皮书》在国内上映,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里面的黑人钢琴家唐为实现黑人平权的梦想付出种种艰辛的努力,想必给很多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就在本周,又一部关于梦想的大制作影片将在全国院线跟大家见面,它就是《共同命运》。从某种角度来看,《共同命运》可谓一部中国版的《绿皮书》,它同样有关梦想,同样有关为梦想付出的不懈努力。
影片通过一段跨越五大洲,绵延 30 多万公里的行程,生动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几位不同人物实现自己人生小梦想的过程。貌似不同的职业,不同生活地域以及不同的成长文化背景将他们彼此分隔,但事实上,因为中国继承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伟大举措的提出和实践,他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命运共同体”之下,他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于无形之中已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呼吸与共。
记得影片中提到一条鲸鱼的故事。一般鲸发出的声音是 17-18赫兹,可是有一头鲸的声音达到了 52 赫兹,所以无论它怎么叫,它的同类都听不懂。这似乎隐喻了丝路尚未贯通之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彼此封闭无法交融的困境。而随着海上陆上丝路的贯通,这一孤独的困境得以解决,经济文化的互通有无让国与国之间彼此受惠。
从小处看,《共同命运》体现的是个人的梦想,从大处看,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梦想,它就是“一带一路”这一伟大举措。无论个人的梦想,还是国家的梦想,给人启发并令人震动的,正是为了梦想个人与国家从未停止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行动,两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梦想的璀璨和耀眼,就是因为它的难于实现。如同举手去摘闪烁于天际的星辰。为了实现梦想,无论个体还是国家,要面临的必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强烈的变革,只有突破旧有的秩序、惯性、观念、规则,才能步入崭新的阶段。
影片中,西班牙小镇上手工造纸的传承人面对客户的流失,如果就此放弃,或许他只能眼睁睁面临家业的败落;约旦女大学生也将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终身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爱画画的肯尼亚少女将永远坐不上那趟开往内罗毕的火车……而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大汉帝国实现开疆拓土,与西域各国往来通商换来强大与繁荣,依赖于那个最初在汉武帝和张骞心中萌芽的梦想。而继承丝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同样成为了新时代的一次卓有成效的伟大变革。确实,没有梦想,何谈超越与突破?
渺小的人类生来无法避免地域文化的限制,但作为生物来说,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具有的情感在地球每个角落却都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都会遭遇大同小
异的困境。国家亦是如此。
而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所迎来的崭新局面是,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已经不再是孤独地彼此隔绝,不再是单打独斗。彼此之间的互助协作让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变得空前地轻盈,而不是步履维艰。
西班牙造纸老人在安徽之旅之后得到启发和鼓舞,决定重振家业;肯尼亚少女坐上中国合作修建的铁路,见到了她梦寐以求的美术老师;约旦女孩,在经历多次的面试失败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的 offer……
各种各样朴素的情感在这里折射出动人的光芒。透过《共同命运》这部影片,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一路壮阔美丽的风景,一个又一个平凡朴实的追梦故事,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而伟大的时代。人类的命运从未像今天一样紧密相连。
所以,在这一盛世背景之下,即便你是那条发出 52 赫兹的鲸鱼,也不要担心不会被听懂。勇敢追逐心中的梦,在今天这个世界你并不孤独。再独特的声音也可以与这个时代发生有力的共振。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携手筑梦,是人类的共同命运。
Eric
《共同命运》是全球首部以一带一路为背景的电影。虽然有着"一带一路"这样宏大的命题,但出人意料的,这部片子并没有高喊口号,拒绝煽情不刻意,甚至没有任何一句台词明确的提到了这个主题。而是将视角放在了五位来自世界不同地方,有着截然不同身份的主人公身上。
正如其中一位故事的导演所说,这是一部普通人实现小梦想的故事。虽然他们的故事看似独立,但却又和“一带一路”这个主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因此展现出一幅跨越疆域和种族,情感共通的风情画卷。
五个故事共同的主题是“梦想”。梦想之下,又有着各自的“命运”。肯尼亚女孩独自去陌生城市寻找美术老师,坚持是她的命运;中国货车司机历尽艰辛把货物安全送达,责任是他的命运;西班牙造纸老人来中国溯源,传承是他的命运;新疆男孩为了篮球梦想刻苦练习,不服输是他的命运;而约旦女孩想挣脱世俗的成见,改变是她的命运„„就像片尾彩蛋大家看到的那样,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命运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每个普通人身上,却悄然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这部电影另一个主题是时代。时代对每个人的影响悄无声息却又显而易见。同时也为每个普通人插上了翅膀,让梦想可以照进了现实。肯尼亚蒙内铁路的竣工,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了可能;货车司机吴英华通过手机 APP 接到了跨国运输的订单;约旦女孩在本国传统企业求职屡屡碰壁,却在跨国电商公司得到了认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只有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让创新变得有意义,而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大家都是时代的受益者,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普通人的梦想。
五个故事虽然简单,却都有着一种看似平凡却拥有强大的力量。而这之中,个人最喜欢西班牙造纸老人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耐人寻味,甚至都可以独立拍成一部电影。这不光光是一个西班牙老人来中国找寻古老造纸技艺的故事,也从背后折射出很多现实的无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梦想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对于这些手艺人而言,他们的梦想则是一群人的,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承载着责任与使命。而也是因为他们的默默坚持,让那些古老的智慧结晶得以继续保留,跨越时代。
而这部影片也用一种极其朴实的却不失艺术表现力的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了纪录电影的魅力。里面的主人公都是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他们的故事也是真实的,没有什么比真实更能打动人心。而拍摄团队历经数载,行程 30 万公里,他们所记录的画面,让人不仅看到了世界的壮美和辽阔,也让大家发自心底感叹世界之大,
包罗万象,看似渺小的一个个个体在平凡中成就了伟大,而全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密不可分的整体。
很喜欢开篇那一段旁白,也恰如其分都传达出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因为人类选择了梦想,所以必须披荆斩棘,翻山越岭,穿过重重艰难险阻才能实现。但也是因为梦想,如今人类才可以上天入海,成就灿烂的文明。展望未来,携手筑梦,就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心得
《共同命运》以一辆长途卡车为主线,沿着古丝绸之路,在不同的风景和故事节点切换到新丝绸沿线国家为背景,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共同命运》观后感
第一眼就被电影《共同命运》的海报吸引,白色背景下一条飘逸绵长的丝带,从大漠黄渐变为海水蓝,串联起一整个欧亚大陆的璀璨文明。右上角有一行字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
俨然是主旋律题材,我不禁对它的好看度打上问号。因为一带一路似乎更适合出现在政治课本或是新闻节目的头条播报里,我尽管知道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但对此并没有太多感性的认识。
一部电影又要如何呈现这么庞大的主题呢?
我想到古代的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载满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的道路,是历史书里不能抹去的一笔;可是当我一看到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边疆大漠的苍莽画面立刻就浮现在眼前,我仿佛和千年前某个丝路上无名士兵的灵魂沟通上了。
是的,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可能来不及关心中国和欧洲哪个国家合作了,又在非洲哪里建了铁路,但我一定爱听故
事那些平凡的、传奇的、哀伤的、暖情的小人物故事,在一带一路影响之下的国度里,一定也不缺这样的故事。
所以《共同命运》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从中国到西班牙古城昆卡,从非洲大草原到中亚戈壁,走过 30万公里壮美河山,竟只是举重若轻地选取了几个极其平凡的男女:
肯尼亚贫困地区的黑人小姑娘,一心想帮学校找个美术老师;
西班牙的最后一位手工造纸的传承人,最大的心愿是去纸的故乡中国;
喀什爱好篮球的维吾尔族少年,天分很好个子不高,但愿意尽全部努力成为像姚明一样的人物;
他们彼此间看似毫无关联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却被一股相同的精神凝结在一起。
这是种什么精神?电影在开头就以一段旁白开宗明义:上帝赋予万物技能,蒲公英选择了飞翔,狮子选择了力量,河流选择了远方,只有人类选择了最无用的梦想。可正是因为有梦想,才让人类成为了万物之灵。
是啊,我们不必去时刻追踪一带一路取得多大成绩,推进到什么程度,只要追根溯源,知道它背后蕴藏的始终是梦想,这丝路能绵延千年靠的始终是梦想。
而这一个大梦想当然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小梦想凝聚汇
集而成的,就像百川奔流入海。所以电影将几个文化背景迥异的故事穿插剪辑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前一秒还在肯尼亚,下一秒就到了广州,这丝毫并不影响观赏性,反而使不同时空的追梦力量叠加在一起,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叫人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共同命运。
记得《圣经》中有一个关于巴别塔的故事: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而没有人不向往天堂,没有人不渴望沟通,没有人不想去爱别人;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打破壁垒,携手合作,这更是现今全球发展的大趋势;是《共同命运》让我看到了,嘴里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民也可以汇聚到一起,走向幸福生活。
梦想,才是人类最大的共同语言。
2019《共同命运》观看影评
在 2013 年,由中国提出了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今年已经进入到了第六个年头,全球首部以这一倡议为题材的电影《共同命运》,即将在 8 月 30 日国内公映,作为一名普通观众,也许没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项目中,但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切身感受到这一倡议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
所带来的变化。
影片严格来讲,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纪录电影,更应该算是真实电影的类型,以独特的视角,书写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们普通的工作生活,以小见大是看完整片留下最深的印象,片中镜头的焦点并没有聚集在那些高大上的人和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小人物身上,反射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也正是这些非常接地气的平凡故事,更贴近普通观众的感受,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
片中将发生在中国、肯尼亚、西班牙等等不同国家的几个故事,平行交织推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在东非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12 岁的小姑娘格瑞斯非常喜欢画画,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她所在的学校没有美术老师,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她决定只身前往首都内罗毕寻找一位美术老师,然而从家乡到首都最快捷的方式是火车,于是她通过卖羊奶、好朋友和姐姐的资助,踏上了中国帮助建设的蒙内铁路,勇敢的朝着自己梦想出发。
而在中国的喀什,少年玉苏甫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但是由于他身高的原因,家长并不赞同让他参与适合这项运动,不过他的体育老师,却看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帮助他训练,最终还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世界两端不同环境下的两个少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为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去追求,这一点每个成年人也都未必敢下的决心,
深深的打动着自己,而片中并不止他们两个敢于大胆追求梦想的感人故事。
影片中还有西班牙的七旬造纸工匠,来到中国宣纸的特产地安徽泾县,学习造纸工艺;货车司机吴英华从广州开往哈萨克斯坦,跨越海上丝路和路上丝路;还有约旦女性求职者,在第 19 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抒发出一种对国、对家、对民族的人文情怀,是因为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将世界的距离拉近,将他们的命运改变,帮助理想实现。
梦想人人都有,但真正敢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并不多,电影《共同命运》正是将这样的一个主题,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背景的平凡小故事所展现出来,跨越山河大海,将各地连接,即使梦再小想,也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将世界点亮,虽然讲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的命运,却被共通的人类文明血脉相连,真实的故事、如画般的风景画面、极富时代感的配乐旋律,更为影片添上一笔光辉。
2019《共同命运》观看有感
8 月 30 日在内地上映的《共同命运》是一部讲述梦想的电影,却和以往的梦想题材电影大不相同。一般讲梦想的电影所激发的无外乎热血、燃、希望等比较高调的情绪,但是《共同命运》所包含的 5 个小故事中,不止于热血、燃、希望这些,还有很多关于精细、忍耐、严谨、不屈等比较低调
的情绪。其实在囤儿看来,追逐梦想绝不是高调喊口号,更多的时候还真是需要大量低调的、脚踏实地的积累。
片中的篮球男孩段落是传统的热血型梦想。其中最让囤儿热血的段落是他的教练拿着 X 光片询问医生,在得知小男孩的骨龄预示着他最多只能长到 175cm 后所作出的抉择。教练将真相告诉了男孩,同时告诉他,篮球并不是一项仅靠身高的运动。即便是身高优势最明显的姚明,能够打出那种成绩靠得也是苦练出的精湛技术。随后,本该梦想破灭的男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动力,各种训练无不全力以赴,其热血程度堪比《洛奇》系列的经典特训段落。
相较于篮球男孩,非洲的美术女孩的追梦之旅可就隐忍多了。这个喜欢画画的肯尼亚 12 岁少女所梦想的,并不是什么开画展之类那么远在天边,而是找到一位美术老师这么迫在眉睫。为了找来一个能给自己学校教美术课的老师,她默不作声地做了很多事、走了很多路。而最后令她跨越了自然阻碍的,是人类科技的进步。先进的铁路系统,打破了过去的不可能。这个追梦的故事并不热血,但却充满了人类进步中的智慧之光。只有全球打破壁垒,共享科技、共享智慧,才能让地球上的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得到应有的浇灌。
片中最让囤儿意外和惊喜的段落,正在于最最低调的手工造纸故事。主角是西班牙一位 68 岁高龄的手工造纸老人。在他的主顾(多为画家)相继离世后,自感被时代所遗弃的他
决定退休停业。由于他的技艺是学自一本介绍中国造纸术的书而不是某位师父,所以他也没有将其传承下去的觉悟。后来,他来到了著名的宣纸产地中国安徽泾县。在这里,他亲眼看到了中国造纸从原料到成纸的一系列技艺流程。他虽然是西班牙技术最好的手工造纸,但这里的造纸已经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其中所蕴含的精细与严谨,堪比日本和德国的精密工业。看到这些,囤儿和这位西班牙老人一样备受触动。
被触动,就会有新的梦想发芽。西班牙老人回国后决定招收学徒,将手工造纸以文化的形态传承下去。这是一种低调的梦想,却和那些热血的梦想一样充满力量,影响深远。而片中的其它两个故事,卡车司机的摄影梦与他的辛勤工作相辅相成,约旦女孩的工作梦更是与打破社会成见息息相关。原来,梦想有很多种,实现梦想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梦想的实现更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这就是《共同命运》所强调的命运的共同属性吧。
2019《共同命运》观看心得
《共同命运》是一部关于在梦想面前如何抉择的真实电影,影片记录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纪的 5 位追梦者如何寻找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故事。片中所呈现的,不仅仅是雄浑壮阔的大自然,更用镜头捕捉到了每位参演者得真实情感。影片在取景、色彩上充分地展示了地域特点,更在每位参演
者身上发现共性,在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助力梦想的大国气质
在肯尼下乡下的小学生 Grace,为了实现画画的梦想,尝试过徒步、偷钱、卖羊奶等各种办法,最终在姐姐的帮助下,终于坐上了开往内罗毕比的火车,在那里找到可以免费教孩子们画画的老师。而她乘坐的就是中国基础建设大明星蒙内铁路。
在约旦,高知富家女参加了 18 次的求职面试,企业均以她是女性且是未婚为由拒绝她的工作申请。在这个对女性穿着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得阿拉伯国家,妇女一般不穿袒胸露背和紧身的服装,可想而知未婚女性得到工作机会应该是艰难到不可思议。但是,她依然为成为一名独立女性而坚持,最终在第 19 次面试的时,得到了工作的机会。而给她这次机会的是一家中国出海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传承
来自西班牙的手工造纸匠人老桑,停掉了手工造纸的工作后,来到中国。在宣纸之乡,重新找回来手工造纸工艺传承的信心。影片记录了当下中国传统宣纸制造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现代手中造纸匠人们的坚持跟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决心。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我国传统文化涉及传统技艺、民俗、
曲艺、民间文学等方方面面,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广受海内外朋友喜爱。影片通过老外传承人老桑的视角,对传统技艺的传承的重要性和中外老传承人们的期望与决心做了更好的诠释。
2019《共同命运》观看体会
8 月 22 日下午,全球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首映。影片以一辆长途卡车为索引,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在不同的风土人情里,切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人物的动人故事,用镜头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让观众一边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也同时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
《共同命运》的创作跨越了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行程约 30 万公里,集中呈现了来自中国、西班牙、智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的生活:非洲女孩格瑞丝,坐上中国合作修建的铁路,走出小山村第一次来到首都找到可以来学校教美术的老师;西班牙七旬手工造纸的匠人桑托斯,来到纸的故乡中国安徽,找回手工造纸的动力;约旦的富家女,在第 19 次面试后,终于拿到了一家中国电商企业的录用通知;中国维吾尔族少年,因为热爱篮球,刻苦训练,最终见到偶像姚明
首映礼上,负责肯尼亚、中国两部分内容拍摄的导演曲江涛、邓斐一同登台分享了自己此番印象深刻的创作经历。
喀什的维吾尔族少年,在电影《共同命运》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虽然是完全以纪实手法拍摄,剧组起初也只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姚明发出邀请,但邓斐还是叮嘱男孩提前想想要问姚明什么问题。
而当自己的偶像真正出现在球场时,小男孩早已经把准备好的话忘在了脑后,激动到一句话都讲不出来。邓斐还记得杀青后两人的对话:他问我,我刚刚是在做梦对不对?我怎么可能见到真的姚明? 那一刻,他更强烈的感受到篮球在此情此景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项运动,而是成为了梦想的一种具象。
谈到《共同命运》这个片名时,两位导演直言,起初大家也曾担心这个主题是否过于宏大。但当所有人找到了创作的视角时,一切疑虑迎刃而解《共同命运》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的生活,解读了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命运相连,更能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类向前进的共同梦想。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同命运,相融通 ——聚焦文明交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演者:许嘉璐 讲演地点: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讲演时间:2018 年 9 月
许嘉璐 1937 年生,江苏淮安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孔子像
孟子像
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参会学者在进行交流
9 月 26 日,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
1. 世界大变局与人类命运的发展走向
20 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违背人类生存发展和大自然平衡规律的种种事件令人痛心。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发展。我们如何面对无法抵御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伪文化和沉沦?横观世界,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冷战结束后的西方世界因发展工业化而遗留下的种种恶疾,他们对“现代”提出审慎而严厉的质疑,无意中竟与中国文化当代的动向发生了共振。这种情势下,中国学人应以什么样的视角、胸怀和方法去审视世界大势,发出中国的声音,以共同面对人类深陷的种种危机?
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宣告必须要发生这一巨变的,是遍布于全球的、人人容易感知的危机(或曰“风险”)。环境急速恶化、局部冲突不断、贫富差距拉大、莫名流行病、不平等的普遍存在„„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人类怎么了?社会出了什么毛病?未来的路在哪里?中东的乱局、欧洲的“难民潮”、英国的脱欧、美国的“社会分裂”„„不过是事情的表象、危机的序幕。造成这般境况的原因,就人类自身来看,不外乎搅乱了信仰与道德、物质与精神、“自我”与他者、普遍与个别、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像《庄子·逍遥游》里描绘的巨鲲,化而为鹏,“怒(鼓足力量)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俯瞰下界,究其濛濛然、木木然的根由,探寻人之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本应具足的和谐共生之路。应该由谁负起这副重担?
学人、政府、民众,不分学科专业、部门高低、城乡差别,都应以清醒的头脑、明察的眼睛、坚强的双肩,勇敢地担当起来,由所有民族来共负重任。
未来路在何方?就在几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文明史中,就在人类自己的“一念”之间——是继续沿着彼此对抗,唯物质享乐是求,以战争、屠杀、压迫为乐事的旧路走下去,还是改弦更张,走上包容、和谐、互尊、互鉴、互利,为多数人、为世界、为人类永续的康庄大道?这是摆在世界所有民族面前,急需全人类共同思考的急迫的现实命题。
值得庆幸的是,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持续地进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了解与信任,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最好途径。因此,联合国主张举行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这一决定得到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负有应尽的义务。中华民族最早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最早、最完整地体验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物质与精神之间应该有着怎样的关系。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会 2016 年曾通过《人类简约生活宣言》,明确声明:“我们尊重不同文明,我们向往天下大同,我们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怀着对人类现实命运的忧伤和对人类共同未来的焦虑,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出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交流的倡议,最终目标是推动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 中西文化的异同与中华文化的使命担当
文化是各民族的灵魂,是每个历史时期选择未来道路的根基和土壤,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最好的内容和渠道。多样性本来就是文化从开始出现时起就具备的本质特征;同时,由于人的本性和信仰的起源大体相类,所以不同文明之间也大体相同或相通,
并且保持着彼此的差异。我们如何明确相同和相异?如何珍惜大同,尊重相异?理解了别的民族的文化,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拓宽对话的范围,加深相互的信任。“爱”是不同民族文化共有的东西。世界的文化如果“一元化”“一体化”,人类就要灭亡,因为文化前进的动力之一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撞,互尊、互学。
各民族虽然宗教信仰、法律基础不尽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做一个有道德、不得伤害他人的人,尊重他人,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别人过得好。这就是中国语言中的“善”。既然“善”是各个民族信仰所共有——尽管古今学者对本民族心中的“善”有着多种解释——它就应该成为未来人类共同伦理的核心内容。
历史上的伟人们不约而同地教导我们,对大自然要敬畏,对亲人、世人要仁爱,对自己的欲望要节制,人类道德提升的潜力是无穷的,对真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作为伟人子孙的我们,沉静下来想一想,在他们身后的这几千年和当代,关于人生和世界,又有什么新的见解能够赶得上这些伟大的先知先觉?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做他们的学生,真诚地按照他们的教导来观察已经发生了巨变的生活,探索人类未来的道路。
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湮没了对精神的追求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所导致的彼此不信任,这两点原因造成了世界的不平静,现实离人类的美好理想渐行渐远。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人类每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先圣先哲就要根据传统——也就是他们的前辈的智慧和历史经验——结合着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思考并提出真知灼见,为人类指出方向。这是社会和历史的需要。先圣先哲的叙说和告诫,接续和补充了人类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需要重视精神,但不蔑视物质。在当下这样一个格局大演变的形势下,中华文化要有自己的自信与勇气,要敢于“亮剑”,要敢于直面大国霸权主义,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20 世纪 80 年代,有媒体上刊载过这样一条报道: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最后发表的声明是“我们西方人应该把头转向东方,从古老的中国文化中,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让中华文化服务世界,这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有文化担当,先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先要有文化觉醒,弘扬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社会的发展、国际的挑战、中外对比的现状启示我们,中华文化的弘扬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应该自觉地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人类社会秩序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 人类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近 300 年来,世界进入了文明多元化跟一元化这两种主张和趋向并存并激烈博弈的时代;自 20 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以来,这一博弈日益凸显。其结果,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工业革命前的不同文明对话,只是局部的,线性的,自发的,主要的形式是贸易、传教和战争。工业革命后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方式与性质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文明有着超出思想家们想象的伟大与顽强。文明一元化在对多元文化实施强大压力的同时,也自然孕育并激发出其他文化坚持传统、抵制文明移植的巨大力量。从 20 世纪末起,一元化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被文明多元化的呼声减速了。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多元化是人类文明的本质属性。多元之间的接触、碰撞、妥协和相互吸收是各种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只有多元,各种文明才能获得相互接触、欣赏、吸取“他者”,获得刺激、启发、自省,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外动力,以适应、维护并促进不断演变前进的社会生活和世界形势。
文明的一元化与多元化这两种理论和实践博弈是长期的。明智者,当前必须向人们揭示文明多元化的必要和必然,以抵消相反理论和实践的影响;然后,经过若干年代的努力,脱下铠甲,打开心锁,让良知战胜贪婪,让文明跨越边界,使世界真正成为友善、包容、和睦、幸福的家园。人类需要的那种坦诚的、善意的、意在求得相互了解、理解的交流,现在通常称之为“对话”。这个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话。
这种对话,往往从学者开始。因为学者的思考有更宏阔的知识背景(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科技的等等)和更为深刻的对历史和社会走向的关怀。另一方面,人民是文明的创造者,是文明多元化最有力的推动者,是历史的主人。智者的言论可以作用于人心。只要真正渴望人类和谐的人们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世界一定会有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共荣的一天。
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外延的世界性理念和倡议。从实用性角度看,它是商贸经济的往来,而其本质也是为了迎接和应对世界格局的大改变。它不但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文明交流之路。
“一带一路”是一条符合世界文明发展走向、孕育着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道路。这条路上承载着的,是一种在中国与许多民族共创的不断交流的历史经验、记忆基础上形成,并还在继续丰富和创新的理念、实践及模式。它对全人类——当然也包括中国——是有利的。我们要努力在这条路上超越祖先,走得更远。
习近平主席所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正是“一带一路”的灵魂,也是人类回归命运共同体的起点。人类历史告诉我们,必须有文化的无障碍交往、心与心的相连,经济的往来才能开创出互尊相容、合作共赢的局面。“一带一路”跨越文化差异,连接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深入对话的文化通道。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原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二元对立”的思维造成了人类的利益分歧、相互对抗。与“二元对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哲理“中”与“和”。这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理念,提倡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对话而不对抗,从整体利益出发,站在全局高度寻求万事万物的共通之处。
中国的学者要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唤醒”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和”理念托起“一带一路”,并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服务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和世界的智者们一道,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中,带领世界走出二元对立、对抗思维、“零和游戏”和“丛林法则”的陷阱,为构建世界新秩序而努力,让不同文明绚丽绽放。
5. 聚焦尼山,打造儒学新高地
山东是孔孟之乡,中华文化重地,尼山则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孔夫子、孟夫子给我们留下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精神。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何不断开掘儒家文化的深邃意蕴、伟大的吸力,为后世开启兼收并蓄的大门,使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正能量,是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
山东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推动乡村儒学、建设尼山书院的坚定决心、执行力度,以及决心把齐鲁大地建设为世界东方的儒学重镇的气魄都深深感动了我。因为齐鲁大地在中华优秀文化复兴的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实施了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措,包括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目前,全省共建成尼山书院 150 家,形成弘扬传统、普及国学的巨大网络,其各具特色、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其中的模式覆盖全省。山东至今还是全国唯一全面铺开、用书院这一平台促进儒学文化复兴的省份。元代兴建的尼山书院到现在已近千年,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座古建筑,它是“死”的;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生气勃勃的上百家书院的“祖院”,它开始“活”了。
尼山书院这个广阔的平台,因为有无数城乡文化饥渴者的参与,已经并将继续创造难以预计的众多新颖事物。继承—创新,传统—发展,这是我对尼山书院的期望和信心,也是对山东振兴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走出去走到全国、走向世界的期望和信心。
2010 年 9 月 26 日至 27 日在尼山成功举办了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今年是第五届。尼山论坛应该更好地延续下去,要好好地建设,好好地发展,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多种学科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世界多种文化的交流平台。既然尼山论坛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方面走在了前面,并且把永久会址设在孔子的出生地,那么,我们就应该有信心把它连续下去,并且越办越好。这是我们对人类和谐、永续、幸福未来应尽的义务,当然也是对履行中国对联合国首倡世界文明对话的庄严承诺。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文明相通相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很长很长,还需要我们坚持广泛参与、精心实施、
立足长远、集思广益的经验,以期水平渐高,影响日大。希望曲阜、尼山终将成为所有关心、学习、欣赏、崇仰中华文化的各方济济多士心目中的文化重地。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人类的共同命运,就是变得更好
一带一路、新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看似耳熟能详的宏大概念,其实并非人人都能通晓理解。听到看到知道是一回事,真正感受到则是另一回事。感同身受的第一要义,其实就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这件事情“与我有关”。
在观看电影《共同命运》的全程,内心始终是静的,是让人内心安定的恬静,也是远离尘嚣以外的清净,这样的观影感受是非常难得的。《共同命运》之所以能让人自然而然感受到心静,不仅要归功于镜头下清新质朴、各具特色的东非、西班牙、新疆等跨越五个大洲的各式美景和渐入佳境、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故事叙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年岁不同际遇各异的人们,无不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与经历有力证明着:追求梦想的路上永远道阻且长,每一位苦心孤诣的追梦人都值得变得更好。
《共同命运》五个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是来自西班牙的手工造纸匠人。西班牙昆卡的午后,年仅七旬的桑托斯被年轻人拦下,给他展示自己用牛仔布料尝试制造的手工纸。桑托斯将这片小而厚的蓝色纸片对着夕阳透射下来的光稍稍端详,就指出了几处缺点。年轻人想跟在他的的身边学习实践,却被桑托斯坚定拒绝:如果这是在十年前,我肯定会帮你,可我现在已经退休了。
桑托斯给出的理由是衰老,但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表象之
下的更深层原因:时光来复去,许多曾用他造的纸来创造作品的艺术家朋友们相继离开,作为载体的纸留下一幅幅惊艳作品,徒留他一人周而复始做着相似的工作,始终在原地徘徊。没错,桑托斯遇到的瓶颈不是年华流逝,他需要实现自我突破。
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桑托斯只身一人远赴造纸的最初起源地——中国。他在北京四处寻访,终于打听到造纸技术的传承地安徽泾县。在此地,他遇见了造纸技术的传承世家,也第一次亲眼得见了堪称壮观的造纸场面;在此地,他如同重返少年时代,从零开始亲手实践,在起伏律动的水纹波痕中感受纸张的生命源起;在此地,他不但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更涤净了心中挂碍,回到西班牙故乡,继续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造纸技术传承下去。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了桑托斯的自我实现与自我突破。如果说一瞬间的起心动念是契机,那么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极其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善良热心、乐于分享的友好相助则是缺一不可的关键条件。古老的丝路上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像这样的动人故事,让人感受到梦想的难得、行动的可贵。不要只是停留在思考,去劳作吧,劳作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将庞大艰深的主题用深入人心的质朴方式呈现出来,就是大道至简。三百多小时的原始素材最终精减保留至 95 分钟,留下五个深入人心的朴素故事,电影《共同命运》做到了。去往一个个梦想的地方,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过无边无际的人生,在今时今日终于成为可能。值得所有人类奔赴的共同命运究竟是什么
呢,我想就是变得更好。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
文/木易
万物初生之前,鸟儿选择了飞翔,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河流大海选择了流动,拥有了波光粼粼照耀天地,狮子选择了搏斗,成为了“万兽之王”,而人类选择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获得,相反却是换来了数不尽的磨难与困苦,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得到的却是最耀眼的光芒,人类因为有梦想而脱颖而出。电影《共同命运》便是讲关于梦想的故事,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都是传奇。
《共同命运》是由曲江涛、邓斐、田野、刘畅、王强、孟纪原六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作品。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下来了几段平凡却又不凡的小故事。实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是远超预期的好看,没想到“一带一路”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巧妙运用社会平凡小人物的事迹,点亮的却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光芒。
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显得那么不堪,但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凡。正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坚持的梦。尤其喜欢那位打篮球的小男孩,姚明是他一直的梦,而他体育老师则是他追梦路上最温暖的依靠,为了一场篮球选拔赛,小男孩经历远超于同龄孩子
的体能训练,从未叫过一丝苦一丝累,更是乐在其中,这便是每一个人对于梦想的那份炙热,不管前路如何,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的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有梦,所以充实,因为有梦,所以我们不再渺小卑微。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跟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时时刻刻的变化,是身体亦或者是内心。当下很多年轻人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中,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在所难免的一定会有很多挫败,或许是工作的不如意,或许是被生活柴米油盐的束缚,又或许是被已经定型的人生所牵绊着,年龄越大,梦越远,早已失去了校园时光的热血和血性,我们可能会想“平平凡凡也挺好”,确实如此,但现在我想说,一切的一切无论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向往梦想的心,也许我们和它的距离仅仅只是差了一个决定。因为有梦,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有光亮,因为有梦,所以才证明我们真正地活着。
当然电影除了梦想的光亮,镜头下的风景更是迷人。荒凉却十足美的大漠、山川湖泊、雪域天山又到绿地平原等等,像极了一场“穿越式”的旅行,体味我国各地的风景人文。影片摄影的每一帧画面,在光与影的交融下都极为让人心旷神怡,不自觉带入自己到电影里,感受我国大好河山,深深陶醉其中,无比惬意舒心。
总而言之,《共同命运》真心一部诚意之作,影片里有着美丽
的风景,也有着我们所有人最初的那颗心,让我们陶冶,让我们于梦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而且同时影片也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现在的生活,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梦,推荐观看。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观后感
文/木易
万物初生之前,鸟儿选择了飞翔,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河流大海选择了流动,拥有了波光粼粼照耀天地,狮子选择了搏斗,成为了“万兽之王”,而人类选择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获得,相反却是换来了数不尽的磨难与困苦,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得到的却是最耀眼的光芒,人类因为有梦想而脱颖而出。电影《共同命运》便是讲关于梦想的故事,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都是传奇。
《共同命运》是由曲江涛、邓斐、田野、刘畅、王强、孟纪原六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作品。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下来了几段平凡却又不凡的小故事。实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是远超预期的好看,没想到“一带一路”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巧妙运用社会平凡小人物的事迹,点亮的却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光芒。
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显得那么不堪,但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凡。正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坚持的梦。尤其喜欢那位打篮球的小男孩,姚明是他一直的梦,而他体育老师则是他追梦路上最温暖的依靠,为了一场篮球选拔赛,小男孩经历远超于同龄孩子
的体能训练,从未叫过一丝苦一丝累,更是乐在其中,这便是每一个人对于梦想的那份炙热,不管前路如何,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的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有梦,所以充实,因为有梦,所以我们不再渺小卑微。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跟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时时刻刻的变化,是身体亦或者是内心。当下很多年轻人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中,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在所难免的一定会有很多挫败,或许是工作的不如意,或许是被生活柴米油盐的束缚,又或许是被已经定型的人生所牵绊着,年龄越大,梦越远,早已失去了校园时光的热血和血性,我们可能会想“平平凡凡也挺好”,确实如此,但现在我想说,一切的一切无论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向往梦想的心,也许我们和它的距离仅仅只是差了一个决定。因为有梦,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有光亮,因为有梦,所以才证明我们真正地活着。
当然电影除了梦想的光亮,镜头下的风景更是迷人。荒凉却十足美的大漠、山川湖泊、雪域天山又到绿地平原等等,像极了一场“穿越式”的旅行,体味我国各地的风景人文。影片摄影的每一帧画面,在光与影的交融下都极为让人心旷神怡,不自觉带入自己到电影里,感受我国大好河山,深深陶醉其中,无比惬意舒心。
总而言之,《共同命运》真心一部诚意之作,影片里有着美丽
的风景,也有着我们所有人最初的那颗心,让我们陶冶,让我们于梦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而且同时影片也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现在的生活,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梦,推荐观看。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2019《共同命运》观后感
《共同命运》以一辆长途卡车为主线,沿着古丝绸之路,在不同的风景和故事节点切换到新丝绸沿线国家为背景,讲述了一带一路如何改变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共同命运》观后感
每天忙碌在钢铁丛林之间,为了房子车子和孩子的分数着急,不得不说这么活着有点累,就像是蚂蚁王国里的工蚁一样,埋头干活周而复始,早已忽略了外面的世界,所以出现了当下都市普遍存在的理想荒漠。
电影《共同命运》把视角投向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透过每一个人质朴的梦想,展开了一幅全球一体化浪潮下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文明图景。
地球这么大,几大洲之间动辙上万公里的距离,山川河流纵横,戈壁沙漠交错,上面生活着几十亿人,发达点的地区还好,有交流有合作,互相旅游拜访,有些地方连语言都不通,很难想象远隔重洋之间的两个人会有什么关联。可是在实际上,当科技带着经济拔地而起,飞船升入了太空,探测器登上了月球和火星,在宇宙的尺度上,地球上的所有人就像同一条船上的乘客,面朝大海,仰望星空,命运早已被一条无形的纽带拴在了一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梦想就是这条纽带,就像《共同命
运》里面的故事,远在非洲的肯尼亚女孩,早上还在乡村上课,因为没有美术课,乘上火车跑到首都内罗毕,请求美术老师去给家乡的小伙伴们上课,就像她在路上的对话,铁路建到哪里,人就能走到哪里,就可以冲着梦想走得更远。
相似的故事发生在中东,一个年轻的知识女性想要得到一份工作,以自己的能力在职场上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像父母希望的那样早早嫁人,做所谓的贤妻良母;边疆热爱篮球的小男孩,有可能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没法在球场上有一番成就,但是他得到了一次与姚明聊天的机会;还有年轻的中国女孩,坐着爸爸好友的卡车颠簸了数千里,临行时鼓励他追寻梦想何何时候都不晚;来自西班牙的造纸艺人在中国的造纸坊里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重新感受到了纸张的温度。
看着银幕上的这些故事,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觉察不到这些人有着怎样的关联,只能在画面里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浩瀚与无垠,无论是山间一竹林,还是草原上的游荡的长颈鹿,一只孤鸟,或是漫山遍野的晒草,质朴的中国手艺人给跨越重洋来的同行倒上一杯热酒,剥开一个粽子。都因为真实而产生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勃勃生机,每个人都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交,汇成了整个地球。
就像前文说的,当下的大城市里,梦想的荒漠正在蔓延,每多人都在拼命工作,却在繁华之景中迷失了自我,《共同
命运》让我们重新正视自我,触碰梦想,透过这震撼人心的视听语言,平实却又恢宏的影像,我们看到的他者的命运,会明白在梦想的土壤上熠熠发生的不是所谓金钱的多少,而是纯粹发自内心的梦想。
值得大家了解一下的是,影片在成形的本身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作为有史以来拍摄难度最大的纪实电影,由来自中、美、英的 300 余人的团队,其中包括三界英国学院奖得主,《天空之眼》的编剧盖希必特,《无问西东》总策划《我在故宫修文物》制片人雷建军,BBC 纪录片《人类星球》的核心摄影团队,还有《我不是药神》《推拿》的剪辑师朱琳,他们跨越五大洲,行程 30 万公里,拍摄了大量,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每一格画面都不可多得的影像。
2019《共同命运》观看影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和"五"都有非凡的意义。在电影《共同命运》中同样如此,作为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影片中的这个一,是"天下一家",是"携手并进",而"五",无疑是指片中所触及到的五个故事,影片犹如一条纽带,贯穿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与命运,为我们带来这样一幅大到波澜壮阔、小到细腻动容的生动画卷。
虽然"一带一路"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影片
的触角,却格外敏锐和微妙,由此所呈现出来的细节,也确实是值得我们带着好奇带着关爱来探知的,比如肯尼亚贫困地区的黑人小姑娘,一心想帮学校找个美术老师;比如西班牙的最后一位手工造纸的传承人,最大的心愿是去纸的故乡中国;比如喀什爱好篮球的维吾尔族少年,天分很好但个子不高,却希望成为姚明那样的篮球巨星
小小的愿望,所承载的是大大的梦想,小小的人物,所投射的是璀璨的未来,这便是《共同命运》的故事内核,这个世界,由无数的人组成,而世界的未来,也正是依托于无数的期冀,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虽然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具体又个体的,但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些梦想,都有共性,那便是倾力于更美好的世界的打造,这同"一带一路"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吻合。
影片之所以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的震撼与深深的感动,也饱含着幕后创作人员的艰辛,据说整部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 30 万公里,拍摄了中国、西班牙、智利、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等地不同人物的不同故事。从不同中,发掘出共同,那便是,一个个牵动人心的命运。当偌大的地球,已经在互联网时代,成为了一个通讯、联络四通八达的地球村之后,如何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达成更多的区域间、国家间的协作,既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也是一项深具意义的行动。
像《共同命运》这样一部主题宏大、视野广阔的影片,对我们普通观众,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个世界中的微妙而又伟大的一份子呢?尽管有时候会感到碌碌无为,尽管有时候会感到伤心痛苦,但要须知,身为世界的一份子,也应有世界人的担当,当我们看到那些生活极其贫困的人,还有毅力和勇气,来为更好的明天打拼,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选择颓废,甚至放弃呢?
因此,《共同命运》是一部拍给我们每个人看的影片,影片带领我们从肯尼亚、西班牙、约旦,再到中国的广州和喀什,这是一次难忘的也是难得的筑梦之旅,为别人筑梦,为我们自己筑梦,更是为这个世界筑梦。因为我们与世界,早就休戚相关!
2019《共同命运》观看有感
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共同命运》的故事是以一辆长途卡车为主线,司机老吴捎带上了老朋友的叛逆女儿杨杨,从广州出发,一路途径不同的地域,最终抵达梦想。因此观众无须被一带一路这个宏大的主题吓到,因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全部都是关于小人物和大梦想。
五种梦想,五种人生。从长途卡车司机老吴说起,此次长途之行他带上的不仅仅有老朋友的女儿,还带上了自己的破旧相机,心中埋藏着摄影梦的司机老吴,因为多年长途奔波已经失去了对梦想追逐的动力,然而当与年轻人一起上路,
途径了各种美景也遭受了各种坎坷之后,终于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那个货车司机眼中的丝路摄影集报名,最终点燃了老吴心中的梦。电影从现实出发,从小人物出发,聚焦货车司机,因为他们是真正长期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人们,透过货车司机这个职业,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
东非肯尼亚那个喜欢画画的小孩 Grace,第一次看到现代化的火车,他亦是第一次独自踏上这列驶向内罗毕的火车,只为寻找一位可以代课的美术老师;西班牙昆卡 68 岁的老人桑托斯是西班牙手工造纸的手艺人,在完成他手上最后一笔订单后,拿上女儿给她的机票一人来到了中国,来到安徽泾县,只为寻找造纸的真谛;中国喀什爱好篮球的维吾尔族少年,拼命练习篮球,在老师的支持下,最终打赢选拔赛见到了偶像姚明;未婚的女大学毕业生,因为未婚而没办法得到工作机会,在得不到家人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梦想,面试19 次终于拿到了中国电商企业的录取通知。
电影中讲述的这些故事,看似都是每一个小人物的生活,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实际上涵盖了梦想与勇气、理想与教育、关注非遗传承、信仰以及女性独立精神。电影在一带一路这个大概念下,放眼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布五大洲、跨越 30 万公里,创作历时 2 年,全面地展现了世界各个角落里不同国籍和民族的小人物生存现状,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梦想,最终用梦想把地球两端的人物命运
紧紧串联在了一起。
《共同命运》这部纪录电影,不仅对于一带一路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从现实角度而言,引发观众共鸣是这部电影的另一重意义。片中的司机老吴,因为内心中埋藏着梦想的种子,因此在他的努力下,梦想得以开花结果;那个 19 次面试才成功的未婚少女,是对女性职场就业歧视的有力反击;的维吾尔族小男孩是追星的正向典范;跟随火车司机老吴在路上的杨杨,其实也可以从孤独感中走出来,只要肯沟通,没有人会是 52 赫兹的鲸鱼;安徽泾县浮躁的年轻人,当捡起热爱才发现,故乡或许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世界很大,大部分时间的大部分人都以为自己是 52 赫兹的孤单鲸鱼,可一旦当自己勇于突破这种孤独怪圈之后,迎接我们的其实就是海阔天空。
人生海海,就如电影《共同命运》中一样,无论是小孩、老人还是看起来弱势的女性,所有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2019《共同命运》观看心得
万物初生之前,鸟儿选择了飞翔,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河流大海选择了流动,拥有了波光粼粼照耀天地,狮子选择了搏斗,成为了万兽之王,而人类选择了梦想,他什么都没有获得,相反却是换来了数不尽的磨难与困苦,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后,得到的却是最耀眼的光芒,人类因为有梦想而脱颖而出。电影《共同命运》便是讲关于梦想的故事,因
为有梦想所以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都是传奇。
《共同命运》是由曲江涛、邓斐、田野、刘畅、王强、孟纪原六位导演联合执导的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作品。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记录下来了几段平凡却又不凡的小故事。实话说这部电影确实是远超预期的好看,没想到一带一路的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巧妙运用社会平凡小人物的事迹,点亮的却是整个世界梦想的光芒。
对于这个偌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显得那么不堪,但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凡。正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想要坚持的梦。尤其喜欢那位打篮球的小男孩,姚明是他一直的梦,而他体育老师则是他追梦路上最温暖的依靠,为了一场篮球选拔赛,小男孩经历远超于同龄孩子的体能训练,从未叫过一丝苦一丝累,更是乐在其中,这便是每一个人对于梦想的那份炙热,不管前路如何,只要不轻言放弃,我们的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有梦,所以充实,因为有梦,所以我们不再渺小卑微。
看完整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究竟还是不是我们?。跟随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时时刻刻的变化,是身体亦或者是内心。当下很多年轻人满怀着一腔热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中,当然也包括自己,而在所难免的一定会有很多挫败,或许是工作的不如意,或许是被生活柴米油盐的束缚,又或许是被已经定型的人生所牵绊着,年龄越大,梦越远,早已失
去了校园时光的热血和血性,我们可能会想平平凡凡也挺好,确实如此,但现在我想说,一切的一切无论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只要我们还有一颗向往梦想的心,也许我们和它的距离仅仅只是差了一个决定。因为有梦,所以我们的人生才有光亮,因为有梦,所以才证明我们真正地活着。
当然电影除了梦想的光亮,镜头下的风景更是迷人。荒凉却十足美的大漠、山川湖泊、雪域天山又到绿地平原等等,像极了一场穿越式的旅行,体味我国各地的风景人文。影片摄影的每一帧画面,在光与影的交融下都极为让人心旷神怡,不自觉带入自己到电影里,感受我国大好河山,深深陶醉其中,无比惬意舒心。
总而言之,《共同命运》真心一部诚意之作,影片里有着美丽的风景,也有着我们所有人最初的那颗心,让我们陶冶,让我们于梦想产生深刻的共鸣,而且同时影片也在冥冥之中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现在的生活,直面我们每个人的梦,推荐观看。
2019《共同命运》观看体会
8 月 27 日,马云老师参与主演的电影《共同命运》正式开启了全国院线预售模式。这部电影将在 8 月 30 日全国上映。马云老师将在片中饰演自己,成为激励一带一路上的非洲小伙子的商业精神榜样。
《共同命运》以纪录片的形式,用一天的时间线索,讲
述了一带一路上的五个人的不同生活。一带一路沿线的风光故事,是我们以往的电影当中所忽略的。不过,随着最近几年来中国和中亚等国家的电影合作越发密切,这一类型的电影正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马云老师在《共同命运》当中,属于客串出场。不过,在豆瓣等电影专区,均将马云老师作为了主演排在最前面。在这部纪录片当中,一位非洲小伙子励志要发展自己的电商事业,而他的商业精神榜样便是中国的马云。这个小伙子的故事最后,马云老师也终于登场。这也是该片的最重要看点内容之一。
这部电影,算是马云老师的院线电影首秀。早前,马云老师曾主演网络电影《功守道》,联合多位武打明星,过了一把打戏的瘾。在《功守道》当中,马老师也算是身手敏捷,丝毫不输这些专业的演员。而在《共同命运》当中,马云老师代表自己出场,演绎的则是自己的商业精神。
与此同时,姚明老师也在《共同命运》当中客串了一把,扮演自己。不过,在豆瓣等电影专区,姚明老师仅次于马云老师,排在主演的第二名位置。这部电影当中,五个故事当中的一个,则是年轻人酷爱篮球运动,在体育设备极其有限的前提下,以姚明老师为榜样,励志参加篮球运动的故事。最终,也是姚明老师登场,圆梦小伙子。
纪录片题材在院线电影当中,市场热度一直不够。截至
目前(8 月 27 日晚间 7 点),这部电影只取得了全国 1224 场的排片,占比不足 1.2%。也因此,在网络预售方面,《共同命运》显得并不那么乐观。截至目前,也只获得了 9.1 万元的票房成绩...
构建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感悟
对人类共同命运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
王灵桂
【光明国际论坛笔会】
新冠肺炎疫情是波及所有人的人类悲剧。但在全球各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生存之战中,人类命运与共的思想光辉,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穿过疫情阴霾,照亮了人类未来发展之路,新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呼之欲出。
2020 年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及时向中国伸出了援手:雪中送炭捐助物资、发表声明道义支持、网友发帖鼓劲打气。在中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中国政府投桃报李,迅速向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物资、派遣专家、分享数据、交流经验。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谱写了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抗疫新篇章。
病毒肆虐,疫情凶险,唯有全球合作才能渡过难关。疫情感染和致死人数还在节节攀升,引发了全球极度焦虑和担忧。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考验,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共同应对疫情。
此次共同抗疫是对人类共同命运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面对凶猛而至、不断蔓延的疫情,我们看到,全球科技工作者携手合作、共享数据和信息。中国科学家将病毒基因组排序迅速与世界各国分享、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共同加紧研制药物和疫苗;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守望相助,互赠抗疫物资,有的国家把自己最后的库存抗疫物资毫不保留地捐赠出来;我们看到,许多国家明智地摈弃体制机制和意识形态争论,以高度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社会一道,面对人类的共同敌人病毒。凡此种种,均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口号,而是丰富、生动的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始进入国际关系实践层面。从疫情暴发至今,全球各国在探索之中,走过了形式多样、政策迥异、效
果不同的抗疫之路。但是,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疫情肆虐无国界,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难独善其身,唯有以保护人类未来和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走团结合作的命运共同体之路,才是制服新冠疫情的唯一正确选择。3 月 26 日召开的 G20 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就是这个共识的里程碑式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疫情,正在催生新的国际价值观。在新的国际价值观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成为其主要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实事求是地看,新冠肺炎疫情并非人类首次面临的集体威胁,如鼠疫曾经让欧洲沉寂多年,西班牙大流感曾按下了世界前进的暂停键,等等。在诸如此类的灾难浩劫来临时,很多人将其当作难以抵挡和抗拒的超自然现象。但是,今天,世界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大进步,人类已经形成了空前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评论说:“每个国家和个人,不分民族和肤色,不论贫穷和富有,都是受害者,新冠病毒已成为全人类名副其实的共同敌人”。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世界各国团结起来战胜病毒的可能性已成现实,各国寻求合作抗疫也成为应有的政策选项。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克时艰、共抗风险的开端,标志着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巨大飞跃和进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G20特别峰会上强调指出的: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
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形势令人担忧”“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类追求命运共同体努力的道路依然崎岖。任何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价值理念,并不会天然形成,更不会自然诞生。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在不断彰显其巨大世界意义和全球价值。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危及人类安全和未来的斗争,这一趋势已成共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在这种大势之下,某些人逆势而行,或罔顾生命、漠然视之;或玩忽职守、应对不力;或心存侥幸、朝令夕改;或将疫情政治化,捞取政治得分和选票;或抗疫不力而推卸责任、甩锅他国。
人类新的共同价值之光,正崭露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团结合作抗疫的丰富实践中。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70 多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中国领导人给出了中国答案。从 2013 年初到 2018年中,习近平主席在近 70 个不同的重大国内国际场合,深刻阐述了命运共同体这个宏大课题,展现了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式写入了宪法序言。2017 年 1 月 18 日,习近
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演讲,明确指出“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但是“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在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严峻挑战面前,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既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各国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和世界各国团结合作抗疫的实践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关键在于行动。同时,也再次验证了“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的极端重要性,因为“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在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那些自私者、狭隘者、搅局者、甩锅者,都应反思并回到正确的人类发展道路上来,共筑人类新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信守承诺的民族。我们相信,中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携手世界打赢人类抗疫之战的愿望不会改变。
(作者:王灵桂,系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