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_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供大家参考。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编者按:
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 要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
近年来, 我区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成果、 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一起抓, 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好经验, 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总结这些成功做法, 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理论周刊》 本期刊登我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部分成果。
创优党员责任区
【立意】
2004 年展览路街道党工委开展了“社区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 工作, 几年来, 随着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党员数量增多, 街道社区党员的数量、 年龄构成、 知识结构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充分发挥这些党员在社区中的作用, 将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为此, 街道党工委在原有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 开展“创优党员责任区”主题实践活动。
【做法】
“创优党员责任区” 实践活动分四个载体, 党员可以自由认领其中一项或多项内容。
1.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
按社区政治宣传、 服务、 卫生、 文化、 环境、 治安 6 个类别,明确方针政策宣传岗、 党务居务监督岗、 社情民意反馈岗、 便民服务奉献岗、 就业信息传播岗、 帮困助残服务岗、 社区治安巡逻岗等 16 个岗位职责、 任务。
共有 3241 名党员自愿申报和认领了 16 类 3827 个服务岗位。
2.“四亮” 承诺活动。
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包括在职党员、 社区党员)
通过“亮姓名、亮身份、 亮岗位、 亮承诺” 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并承诺:
一是爱我家, 爱社区, 爱国家, 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做文明好市民。
二是看好家门, 管好家人, 护好楼门, 做楼门义务安全员, 做防盗、 防抢、 防火、 防人身伤害的义务宣传员。
三是主动管好楼门卫生, 以实际行动带头清理垃圾和保持环境整洁, 做城市卫生的监督员。
四是搞好邻里关系, 主动帮助他人,礼貌待人, 文明用语, 做解决问题的调解员。
目前已有 3684 名党员参加了“四亮” 承诺活动。
3.建立党员责任区。
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和人员特点, 分为 620 个党员责任区。
责任区内实行四包:
包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宣传, 包环境卫生整洁, 包安全防范宣传, 包群众思想工作。
4.“4+1” 帮困结对。
各基层党组织对各自辖区范围的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广泛摸底,列出困难家庭的名单和需要帮助的情况。
街道党工委广泛宣传和动员, 广大党员和驻区单位共签署了帮困结对协议 1045 份, 使每一个特困家庭和困难党员有街道机关帮、 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帮、 社区党组织帮、 党员个人帮。
【效果】
通过以上四项活动的开展, 参加社区治安巡逻的党员多了, 维护环境卫生的多了, 管 “闲事” 的多了, 群众真正认识到了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
李卫东、 邹炳通、 唐奎春都是团结社区近 80 岁的老人,
参加“创优党员责任区” 活动后说:
“过去想干点事, 不知怎么干, 现在我们都能为大家干点事”。
2.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党员们时刻维护党的形象, 凡事都以身作则, 在社区治安巡逻、 两会值班、 送温暖献爱心、 扶贫帮困、 文体健身、 义务宣传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密切了党群关系。
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 使社区党员和群众接触更加频繁, 关系更加密切。
如:
认领社情民意反馈岗的党员经常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并及时反映到社区党委。
【点评】
社区党员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展览路街道党工委开展的 “创优党员责任区”主题实践活动, 从社区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用社区党员乐于接受的方式, 搭建起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 为广大党员实践先进性,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出了新路子。
给流动党员安“家”
【立意】
西城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现有存档党员 1242 名, 分布在 52 个党支部。
在这些党员中, 有的是集体存档党员、 有的是个人存档党员,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党员, 存档党员流动性大、 工作压力大、 工作地或居住地分散, 给日常教育管理带来了困难。
中心党工委着力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 通过服务凝聚党员, 凝聚人心。
【做法】
1.搭建流动党员网络、 电话联系管理平台。
针对流动党员多、 流动性大、 平时联系困难这一特点, 2003 年党工委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 实施动态管理, 对每一名转入和转出的流动党员进行详细的登记。
同时, 开通党员专线电话, 方便党员咨询, 使在外省、市、 区工作的流动党员可以通过电话向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
党工委还利用西城区政府办公网和职业介绍网络,建立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网络平台, 并以网络群发的形式给党员发送会议通知、 慰问信和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 使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动态信息和劳动保障政策。
2.搭建流动党员就业服务平台, 全方位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
建立流动党员就业信息库,对有求职愿望的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登记, 填写《求职就业登记表》, 录入信息库。
同时利用职介中心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对流动党员的职业指导、 创业指导、 政策咨询、 专场招聘洽谈会和招聘用工信息等一系列服务。
党工委定期组织专场流动党员招聘洽谈会, 几年来, 共为下岗失业流动党员举办了 6 场招聘会; 先后组织 56 家企业提供了 168 个岗位, 帮助 52 名特困党员走上了就业岗位。
3.搭建教育管理平台, 完善党员受教育机制。
党工委结合流动党员的特点, 采取 “一自学”、“二结合”、“三培训”、“四参观” 的方法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
注重把学习融入到形式多样、 富有特色的党组织活动中, 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 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 举办党的知识竞赛会, 开展“重走红军路、 沐浴党恩情” 走访延安、 狼牙山、 井冈山等革命圣地活动。
编制《流动党员服务手册》, 不仅汇集了党员的入党誓词、 党员转接党组织关系须知等内容, 还包括了如何办理失业保险、 如何办理自谋职业手续等流动党员最关心、 最需要的一系列劳动保险政策。
创建“流动党员讲坛”, 采取面对面的交流形式, 使流动党员与专家进行现场互动, 提建议、 反映问题, 咨询劳动就业有关政策法规等。
【效果】
几年来, 区职介党工委通过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 在服务党员、 管理教育党员方面都取得了成绩。
流动党员找到了“家” 的感觉,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光荣感、 责任感。
流动党员刘建军说:
“下岗失业后, 像孩子没了娘, 没人管了。
来到西城职介党工委后, 不仅接上了组织关系, 还能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 当下岗失业党员张淑萍被党工委推荐到希威尔商贸公司工作后, 她激动地说:
“有党工委的同志陪我去面试, 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让我感受到娘家人的亲情。”
【点评】
西城职业介绍服务中党工委, 用真情、 热情和激情服务党员, 凝聚人心, 把工作与情感沟通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 让广大流动党员找到了“回家” 的感觉, 进而探索和拓展了新时期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的途径。
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动机制
【立意】
2007 年以来, 针对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任务重、 难度大, 情况复杂, 相关部门职能交叉等实际情况, 区委以“两新” 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基础, 积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动机制, 保证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做法】
1.明确职责任务。
根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 提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各街道党工委为主体, “两新” 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以其他单位为责任单位, 按照行业企业归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协会企业归协会管理、 属地企业归街道管理的工作原则, 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任务。
一是各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所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负有综合协调的责任。
二是区国资委党委、 工商联非公企业党委、 区司法局机关党委、 区教育工委、 区卫生工委主要负责本系统所管理的非公有制企业、 律师事务所、 民办学校、 民办医院等建立党组织和党建工作, 并将党组织纳入本系统党组织统一管理。
三是区人才中心工委、 区职介中心工委主要负责对本单位所管理的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进行排查和分流, 使他们能够及时纳入各街道和各系统进行管理, 保证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都能够参加工作单位党组织的活动。
四是区工会、 团区委、 统计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区各功能街区行政主管等部门主要负责配合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五是区工商局、 区地税局、 区私个协主要负责为各单位及时提供非公企业的基本数据和资料, 使各单位能够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实施动态掌握, 并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将企业党建工作相关统计资料纳入企业报表内容。
2.建立保障平台。
一是建立了区、 街两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工作会制度。二是建立了工作推进调度会制度。区委组织部每月以推进会的形式调度协调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3.建立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基本情况信息网络平台。
以工商局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 在非公企业和个体户年审内容中, 专门增加党建工作信息内容, 并将企业党建信息资料纳入网络信息管理, 在全区相关单位和部门设立网络终端, 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动态管理。
【效果】
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动机制, 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能够按照职责和任务认真抓好落实; 二是强化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的主动意识; 三是激发了相互学
习, 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 四是形成齐抓共管, 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目前, 全区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 253 家, 其中已独立建立党组织 196 家, 占总数 77.5%;有个别党员的 37 家企业中的党员已全部纳入 16 个联合党支部进行教育管理, 占总数 14.6%,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由 2006 年底的 48.62%, 增加到 92.1%, 提前实现了 80%至 90%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目标。
【点评】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 增强党的影响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动机制的建立, 填补了非公企业党建空白, 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四步法”
【立意】
随着改革的深化, 社区党员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社区党员集中了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 企业分流职工党员、 军转自主择业和院校毕业的党员等。
党员教育管理以地域划分党支部、 党小组的方法, 以统一的学习时间组织学习的方式, 已不能够满足现在形势变化的需要, 2005 年起新街口街道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
【做法】
1.第一类:
长期居住辖区, 能够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 1658 名, 管理目标做到精细化。
建立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登记制度, 结合“社区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活动, 并对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登记, 由社区党委、 党总支书记负责检查。
对无正当理由连续 3 次以上未参加活动的党员, 由所在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教育并做好记录, 半年以上仍未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 各社区党委、 党总支要对其进行教育, 情况严重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第二类:
因年龄、 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 515 名, 管理目标做到人性化。
对这类党员, 经支部委员会讨论、 支部大会通过, 报社区党委、 党总支审批, 可以免于或暂时免于参加组织活动, 在缴纳党费上实行更宽松的做法, 按季度或由亲属代交。
社区党组织对他们在政治上、 生活上多关心, 定期走访, 遇有党的重大活动, 支部确定专人上门辅导, 送学习材料。
3.第三类:
流动人员中的党员 522 名, 管理目标做到规范化。
社区内外出再就业的流动党员, 受聘前要向所在党支部汇报, 并填写《外出党员登记表》, 与支部建立联系方式。
外出工作 3—6 个月的, 社区党组织出具党员身份证明, 参加受聘单位党组织活动; 受聘超过半年的, 社区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转出正式党员组织关系。
如果受聘单位党组织不接收或尚未建立党组织, 党支部将他们编入一个或几个党小组。对于外地到本社区内单位打工的党员,通过《流动党员活动证》 确认身份后, 就近吸纳其参加组织生活。
对于流出党员中的预备党员, 街道党工委实行了“四定制度”。
一是定专人登记, 并发放预备党员考察表。
二是定联系人, 凡是转到社区的预备党员由所在社区党支部重新确定两名预备期考察联系人。
三是定期汇报, 递交思想汇报。
四是定期检查。
4.第四类:
组织关系与居住地分离的党员 546 名, 管理目标做到多样化。
因拆迁、 落实私房政策等原因搬到其它地区长期居住、 不再回迁的党员,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一律要求其将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所在街道党组织。
个别因当地党组织不健全, 一时还转不走的, 党员要向所在党组织汇报, 并填写《外出党员登记表》, 管理...
推荐访问: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_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