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地球表面71%是海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备14篇,供大家参考。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文章摘要:《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小节的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点包括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以及澳大利亚的气候等。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
知识框架
知识点汇总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古老、特有的生物很多)
国徽上的动物:袋鼠、鸸鹋。
古老、原始的生物:
①代表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树袋熊);
②9000种的特有植物、450种的特有鸟类、140多种的有袋类动物。
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澳大利亚位置: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纬度约10°S –43°S之间,南回归线穿过本国中部;大部分属热带,南部属南温带;澳大利亚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面隔海与亚洲相望,南面隔海与南极洲相望。
澳大利亚范围: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岛屿,面积768万km2,是世界上惟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特别多)
自然条件(澳大利亚的地形P75中的图)
地形和河湖: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和墨累河;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有自流井,因此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
澳大利亚的气候(P76中的图)
发达的农牧业:
①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为羊特别多,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②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③实现了生产机械化。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①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作业,时间上又不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②与气候的关系: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工矿业:在丰富的矿资源的基础上,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矿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主要城市:(P77中的图)
堪培拉:首都
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人口、城市的分布规律:东南沿海地区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3篇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XX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世界的三大宗教。
92、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发展与合作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加拿大、美国,中国位居世界第四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也是发达国家。
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南”——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数分布在南半球。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5篇
居民与聚落
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③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
④-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各主要宗教建筑名称:-——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聚落发展: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6篇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度数<=90°地球上纬线有无数条。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180°。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
7、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求一条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昼夜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范围°S~°N)、北温带(范围°N~°N)、南温带(范围°S~°S)、北寒带(范围°N~90°N)、南寒带(范围°S~90°S)。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27、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中,不能发育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中。
28、山地不同部位:
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等高线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合
29、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
山地:海拔一般高于500米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盆地:中间高,四周低,海拔不确定
30、地球公转补充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7篇
1、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8篇
天气与气候
二者差别: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
气温及其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9篇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居民和聚落
1、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在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4、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面积总数(千米2)。例如:四川面积万千米2,人口约为8800万,其人口密度为8800万÷万=181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位置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P66_图)
6、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过多所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饥饿贫困,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缺乏,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困难等
7、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三大人种(P72_图):黄种人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9、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0、世界的三大宗教:信仰人数最多的是-,该宗教形成于亚洲,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清真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1、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2、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13、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传统聚落有: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中国山西的平遥古城、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中国安徽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门历史城区等。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居前六位的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我家中没有把握);(P86_图)
人口居前十一位的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中印美,印巴巴,俄孟尼,日墨→联想为:“中赢美,赢粑粑;我梦你,日末”)()
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等自然界线,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P87_图)
3、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例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核工业。
5、国际合作虽然存在着不平等,但是互惠互利的:发达国家要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购买一些本国难以生产的产品。二者都需要积极的交往与合作。
6、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的国际组织,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中,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由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7、“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发展中国家,北是指发达国家。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巴西概况:⑴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⑵位置:海陆位置――濒临大西洋,是一个临海国。
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地处热带,是一个热带国家。
巴西地形特点: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巴西气候特点:以热带气候为主,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植被特点: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广泛。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的国家。
⑵巴西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工业分布:巴西的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开发较早。
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A、调节全球气候;B、为全球提供新鲜的空气;C、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D、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E、提供良好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F、提供木材。
———被称为“地球之肺”、“空气净化机”
⑵.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破坏的原因:A、为了兴建亚马逊横断公路等数条干线公路,许多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把公路沿线的优良木材席卷而去。B、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人们不惜把大片的森林化为乌有;C、本国垦荒的贫苦农民,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在公路两旁肆意砍倒数木,开垦种地。
产生的后果: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手脑并用
上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时最希望能把学生带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师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的同时别忘了记笔记,很多同学上课时只知道听讲,然后一到下课了就把讲过的知识点给忘了,这样是非常的没有效益的。课堂上光跟住老师的思路还不够,一定要做的边听边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学习效果才是!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后习题不可少
不要以为老师讲完课就是完事了,课后一定要做习题的!这个步骤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习题上会让你所学的东西能很好的吸收进去,否则课堂上学的再多听的再多都是无用工的。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劳逸结合
学习时很重要的,当然了,适当的休息还是必要的,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地图,背背各个国家的地区,了解一下各个州都是什么气候,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地理真是一个很好玩的科目!
学会使用课本。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大洲和大洋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语言和宗教
(一)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图)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
-: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建筑:-——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佛塔。)
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地球的形状、大小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照片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N--90°N)、北温带(°°N)、热带(°°S)、南温带(°°S)、南寒带(°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N--90°N)、北温带(°°N)、热带(°°S)、南温带(°°S)、南寒带(°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推荐访问:知识点 上册 必备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备14篇 2023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备14篇) 2023初一地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