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刻绷紧“应急”弦,供大家参考。
时刻绷紧“应急” 的弦 时刻绷紧“应急” 的弦
山西省儿童医院、 妇幼保健院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纪实
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应急的速度决定着患者的生存希望, 甚至对事态的控制程度。
所以, 业界专家对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的要求, 永远是“快点、 再快点” 。
2008 年, 这个公共卫生的多事之年, 也是妇幼保健儿童医疗系统的多难之年, 手足口病、 “三鹿奶粉” 事件及我省首例“禽流感”患儿救治等等, 都直接考验着妇幼保健儿童医疗机构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也是对妇幼保健儿童医疗体系公共卫生职能执行力的考验。
在 2008 年发生的手足口病、 “三鹿奶粉” 事件与今年 1 月发生的救治“禽流感” 患儿的整个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能够不辱使命, 关键的时刻做到了:
“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 圆满完成了各项应急任务, 还因为我们有经过《三年战略规划》 培训的优秀团队, 其中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度、 坚决的执行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所在。
政治敏感度:
是应急抢救的必备条件
我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行政管理体系是由政府指挥决策机构、 政府应急协调机构、 政府常设职能部门和辅助性职能部门等组成。
提高决策者和员工的政治敏感度, 在刚刚看到事件苗头时, 迅速做出反应, 主动出击, 是抓住控制事态的最好时机。
2008 年 5 月 6 日 , 当得到安徽省阜阳出现手足口病流行, 上级领导部门还没有具体安排时, 我院就紧急启动了防治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 当天就成立了领导组、 专家组, 及时安排了专病隔离门诊、 划
出了患者就诊线路图、 设置了咨询台、 导医分诊处, 腾出两层专门病区, 组建了医疗、 护理班子, 从门诊、 急诊到病区都做好了应急准备。2008 年共接诊手足口病患儿 5639 例, 收治 530 人, 未发生一例院内感染。
2008 年 9 月 11 日, 有关媒体爆出了三鹿婴幼儿奶粉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的新闻, 12 日, 我院超声诊断室突然门庭若市, 诊断出的结石患儿一个接着一个, 门诊部的大人小孩越挤越多、 床位越来越少、医务人员越来越不够用, 医院领导层清楚意识到:
作为全省唯一的儿童综合医疗机构, 是本次事件的主要救治机构, 不能再等下去了, 在还没有接到上级通知时, 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医院迅速成立了领导组, 院长挂帅, 书记、 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 其他院领导担任领导组成员, 统一指挥全院的筛查、 诊疗工作。
肾内科、 泌尿外科、 儿保科及超声诊断科等专业组成专家组, 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 按照既定应急预案, 制定了 新的诊断标准和就诊流程, 并进行了 技术培训,指导筛查工作, 仅高峰期就成功诊治患儿 18947 例。
如此快速强大的诊治能力背后, 是院领导的政治敏感度与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 在生死时速中争分夺秒。
“禽流感” 的发生, 使我们应急工作的敏感度再次经受了考验。2009 年 1 月 14 日 下午 18 时 10 分, 当我省第一例 “禽流感” 感染的三岁患儿彭杰送来我院后, 值班的主治医师张康玉经过认真检查,发现患儿不仅病情危重, 且还表现有不同于一般肺炎的症状, 随即请三线值班医生郝国平主任医师前来会诊。
经过详细地向患儿的陪护亲属询问病史, 了解到患儿有活禽市场暴露史, 其母亲因重症肺炎在湖南某医院死亡。
患儿 X 光片显示大量胸腔积液、 大片肺不张 (实变)、1 型呼吸衰竭等病情特点, 使她们敏锐觉察到了疾病的严重性。
遂即向院领导汇报了患儿病情并进行隔离处置。
当晚 20 时 15 分, 医院应急专家组成员张镁硒、 姚建宏、 李润森、 李亚蕊等紧急会诊, 初步诊断为:
不明原因重症肺炎, 1 型呼吸衰竭, 同时将患儿由心内科病区转至重症隔离病区。
15 日早 8 时, 院内专家第二次会诊后, 初步诊断为:
不明原因肺炎。
上午 10 时, 将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应急办公室。在接诊的 16 小时内完成了 发现、 诊断、 隔离、 报告程; 15 日上午,
医院成立领导组、 专家组和医疗救治组, 卫生厅上午 11 时派医学专家来到我院会诊, 肯定了 我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1 时 30 分,我院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进行网上直报; 13 时 20 分, 患儿转入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区。
下午, 省、 市、 区就疾控部门进入医院进行流行病调查和病原学采样, 在第一个 24 小时内就将检验标本送到了省和国家 CDC。
第二天, 卫生部派来了专家组, 并再次为患儿进行诊查, 晚上 22 时左右, 国家C D C 传来消息, 通过对患儿标本的检验, 确诊为H5 N1 型禽流感; 第三天, 在接到国家 CDC 传来的消息后, 根据卫生厅指示, 将患儿转送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医院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决定:
1、 做好治疗药品、 设备、 耗材及生活用品的准备工作; 2、 全面对患儿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是否符合转院标准, 做好万一发生意外的应急准备。
17 日凌晨 2 时, 重新为患儿拍摄的 X 光片显示:
右肺实变部分已经开始吸收, 患儿从入院一直持续的嗜睡状态中逐渐睁开眼睛, 病情有所好转。
医院派出两名医师、 五名护士组成的救治组陪同患儿前往隔离医院, 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开始对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和门诊住院患者采取防控措施。
执行力:
应急抢救的必备素质
在应急工作中, 坚决的执行力至关重要。
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 没有造成一例院内感染, 这是全院干部和广大员工一丝不苟的执行力的结果:
隔离病区按应急预案和流程收治; 专家组认真研究每一个个案和严密控制每一次病员小高潮; 院感人员认真做好各科室和重点科室的消毒和检查,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各自工作和领导组随时安排的工作任务, 从而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三鹿奶粉” 事件发生后, 各业务科室、 职能科室和后勤科室,抽调精兵强将, 中层干部身先士卒, 全院员工放弃了国庆节假日,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完成 18947 例患儿的筛查和 82 名患儿住院治疗工作, 并为多名患儿进行了介入取石手术, 没有发生一例患儿死亡。
医院建立了专用门诊病历―― 《三聚氰胺事件患儿就医登记表》,
在这张表中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资料统计:
家庭住址、 家庭电话、 奶粉品牌种类、 日均食用量、 B 超(肾, 输尿管)
等特点、 肝肾功能、 尿沉渣等等项目, 患儿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救治“禽流感” 患儿工作中, 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执行力更是表现的十分坚决和突出。
由于“禽流感” 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还没有依据, 所以,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心理上必定会产生很大压力。
但参与的人员都没有怨言, 更没有推辞, 都向医院表示了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高度责任心:
应急抢救的优秀品德
尽力挽救每一个垂危的生命, 是从医者的责任所系, 为了挽救生命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则是从医者的良心驱使。
从事应急工作的医护人员, 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是应急抢救的必备品德。
我院在做好救治手足口病患儿的过程中, 还十分重视疾病预防工作。
安排专家组分赴全省各市、 县, 进行疾病防控标准知识的培训,参加市、 县危重病例的会诊, 同时派出四个宣讲小分队前往太原市的学校、 幼儿园和农村、 社区传授科普知识; 还印制了几万份宣传材料进行宣传, 尽力做到家喻户晓。
“三鹿奶粉” 事件发生后, 医院于 2008 年 9 月 22 日印发了《关于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筛查及医疗救治工作安排》, 为稳定院内患儿家长们激动的情绪, 还印发了宣传材料几万份, 并迅速在门诊专门区域设立方便门诊、 专病门诊和专家咨询台, 消除家长们的恐慌, 稳定情绪, 为党和政府分忧。
医院指定两个病区专门收治重病患儿, 并预备 60 张床位以备急需。
根据卫生部要求, 对所有受害患儿实行免费诊治。
应急前沿每天有 200 余人在工作。
B 超不足, 又借来 2 台, 连夜进行检查;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从兄弟医院借调超声专家, 超声检查很快由每天 120 人提高到 320 人, 生化尿液检查也在 24 小时内达到有多少检查多少的要求, 最高时日查 1500 余人次, 同时完成每天正常门急诊人数 2000余人次。
人员轮班、 机器不停, 就诊患儿即到即查, 报到登记、 初筛检查、 化验、 超声、 结果诊断、 专家咨询、 治疗各个环节环环紧扣,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 尤其对病重患儿实行“绿色通道”制度, 及时抢救了已经无尿的 3 名患儿的生命。
突发性“禽流感” 患儿来院和转院后, 为保证患儿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抵抗疾病、 辅助治疗, 我们派出专家救治组全程治疗、 陪护。
为了保证患儿营养, 我院专门从北京购买了专用奶粉, 购置了专用尿片及其它生活用品; 为救治工作抽调了专用无创呼吸机、 输液泵和充足的治疗药品及耗材。
刘克战副主任曾随省卫生厅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前往四川, 此次又再次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 主治医师王朝海的母亲刚做了一个大手术, 但他却把救治患儿的任务摆在第一位; 梁新护士长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 难得回家一次也只与母亲匆匆见了一面, 连顿团圆饭也没有一起吃; 小患儿转到急救中心时, 护士尉娟第一个进行特护。
尉娟耐心地与患儿交流, 并不断地为她吸痰、 翻身、 按摩……很快就与患儿成了最亲的人。
医护人员在精心治疗的同时, 还不断为患儿消除精神上的压力。由于孩子经常会在睡梦里不停地喊妈妈, 医护人员就用自己的手机,经常让患儿与自己的姥爷聊天。
医护人员还在病房里让患儿看图识字、算算数、 做游戏, 正月初二 买来蛋糕和玩具给患儿庆祝了 生日, 病区就像一个大家庭, 孩子对男医生叫爸爸, 女护士叫妈妈, 有效缓解了孩子的恐惧感及压力, 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上述成绩的取得, 归结于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
在我院为期一年的全员培训中, 狠抓的重要一环就是:
建立和完善应急体系, 形成院前、 院内与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为一体的一整套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所有科室都根据自己的关键点、 危险点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并进行了应急专业培训、 完成了实践操作, 为了时刻强化“应急” 的理念, 将全院各病种应急流程和应急分队所有人员的电话及联系方式上墙公示。
“应急” 是我院工作的特点, 尤其面对的是无法用语言沟通的小患儿, 时刻准备“应急” 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医院对员工的培训, 不仅仅是管理能力、 应急能力和医疗技术,还包括职业愿景和人生目标的培训, 去年进行了三十多场相当于 MBA培训课程的讲授, 今年, 我们还将根据情况, 按需、 分类、 适时进行培训。
正是这些常年坚持不断的培训, 让员工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既有工作的热情, 又有应急工作的意识、 业务知识和能力。
无论是面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自然灾害、 “手足口” 病防治、“三鹿” 奶粉事件, 还是在救治“禽流感” 感染患儿过程中, 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时刻绷紧“应急” 的弦, 方能“遇事” 有条不紊地“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