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9篇)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警示教育心得三篇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我深入地认识到展开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地认识到“邱、杨”严重背纪背法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警示教育心得三篇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我深入地认识到展开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地认识到“邱、杨”严重背纪背法案件的深入教训,深入领会到各级干部加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一、认真学习领会,提高自我警省能力要依照中央、省委提出的贯彻落实要求,加强本身理论学习及党性修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一步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领会施克辉书记提出的“10种表现、9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内在本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安排上来。二、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邱、杨”二人忘记政治立场,忘记初心,走向腐化,发人深醒,使人沉思。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作为一位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苏醒地明白自己该做甚么,不该做甚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贪,清贫为官是正道”,将不愿意被监督的思想转变成主动自愿接受监督,并把组织和大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常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在平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在自己眼前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竹篱。三、坚定理想信心,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要以“功成没必要在我”的精神境地和“功成一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延续加强本身建设,自觉依照“五个带头”要求(即带头遵规守纪、带头担当尽责、带头团结协作、带头锤炼风格、带头清正廉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贡献自己的气力。【篇二】总书记在考察时,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要求,并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作为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对比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结合本身思想和岗位
实际,认真查摆本身问题,剖析缘由,不断提示警省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讲虔诚,对党虔诚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重要政治品质;不断围绕着“五个虔诚之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讲信仰、有情怀、锤炼强大内心、坚守清廉、不断奉献”;警惕纪检监察干部对党不虔诚不老实的十种表现,时刻检讨自我,铸造自我,做到“敢担当、善作为、常修身”,避免盲目自信而误入歧途。
一、思想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党的理想信心,自觉应用先进的社会、共产理想信心武装本身,自觉抵制腐败思想和低级趣味;坚定社会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对比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发现本身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工作、生活上要做到自律。现实中,有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上缺少自律,“抹案子”、“扯大旗,特权张扬”、“充当保护伞,失职渎职”、“做内鬼,透风报信”、“养情人”、“破禁令,违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终究使自己堕入深渊,断送前程。因此,作为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自律,通情达理地处理好工作和八小时外的事情,时刻警示自己依法行事,坚持公正,恪守本质,廉洁奉公,时刻提示自己艰苦奋斗,抵制豪华,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大众的监督,切勿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私利。工作、生活中只有坚守自律,才能走的正,行的端,不失足,不后悔。
三、学习上要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各种平台,如“报纸、电视、学习强国”等,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更新本身知识库。通过不断学习,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看得透彻,想得明白,就会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当中。反之,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情势,影响个人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坚持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常进行自我检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三】根据市纪委机关统一安排,我们学习了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对比检查材料。警示材料选取了我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干
部背纪背法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罗列、案例剖析、分类归总等,警示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全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警示教育材料,本人苏醒地认识到要严格遵照党纪国法,加强自我束缚,努力提高本身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一位合格的纪检监察好干部。
一、警钟长鸣,杜绝身旁的“微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吉林省纪委邱大明、辽宁省纪委杨锡怀等背纪背法人员都不是从一开始就腐败的,他们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起初也有坚定的理想信心、高尚的人生寻求,但是由于没有承受住考验,滑向腐败的深渊。作为纪检监察一线干部,在办案进程中一样也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只有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勇于“小题大做”,把各种腐败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从身旁的“微腐败”抓起,自觉抵制物资诱惑,确保在任什么时候候、任何情况下,廉洁底线都不能越,背法红线都不能碰,拒腐防线都不能松。二、严守规矩,戴好权利的“紧箍咒”“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有的背纪背法问题都是由于没有严格遵照法律和制度,没有给手中权利戴好“紧箍咒”。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个人手中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些权利,必须坚定理想信心、正确使用权利、破除侥幸心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论在甚么岗位,都要把人民大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利的最高位置,把人民大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利的根本标准。案例还警示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党纪国法一定要破除侥幸心态,保有一份畏敬,做到公私分明,坚持原则,正确处理朋友的请托,不盲目地讲“哥们义气”,要勇于谢绝不公道、不合规、不合法的要求。三、履职尽责,争做廉洁的“带头人”“打铁还需本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始终如一、廉洁从政,腰杆才能硬、底气才会足,才能具有没有形的威严和良好的形象。法律眼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眼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利多大,只要作奸犯科,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行动
篇二: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2。什么是战略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4。什么是战略?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章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第三章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第四章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五章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第六章1.分别说明四种竞争战略的制定方法及其战略利益和风险。2.以一个具体的产业为例,分析它为何分散,以及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3.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4.试述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选择.第七章
1
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竞争?5。以钢铁产业为例,分析在此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6。找出一个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分析在此产业中的企业战略选择。第八章1。什么是经营组合?2.描述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的四个象限。3.讨论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的合适的变量。4.描述在生命周期法中所采用的变量.5.何谓增长的、盈利的和平衡的经营组合?6.什么是PIMS的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一个经营单位的竞争有何启示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8。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公司,描述它在战略评价时所使用的战略评价方法或工具第九章1.职能战略的目的是什么?2。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3.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是什么?4。如何作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5。生产(作业)战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6。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7.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有哪些?
企业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关系表企业内部管理如果按照职能来分,有计划、组织、人事、激励和控制五个领域。企业管理的五项职能和战略管理的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
职能
特征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那一阶段最重要
计划
计划包括所有为将来做好准备的管理活动,主要任务战略制定
包括预测,确定总之,目标和方案等.
组织
组织包括所有建立任务和职权关系的管理活动,主要
内容包括组织设计,工作设计,指挥和协调等
战略制定和实施
人事
人事主要包括人员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与奖战略实施惩等。
激励
激励包括影响员工的所有活动,主要是指导、引导,战略实施需求的满足、晋升提拔等.
控制
控制包括所有旨在保证实际结果和计划相一致的管理活动,主要工作又建立标准,检查绩效、制定措施,战略实施纠正行动等。
2
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答:一、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它不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与职能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二、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低层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和具有开放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影响力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间接地对企业起着作用。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复杂多样,又动荡多变,时刻发生着变化。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并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战略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战略管理促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实施企业战略的各个阶段上,都要清楚地了解有哪些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影响的方向、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制定新的战略或及时调整企业现行的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以变应变,不断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2.什么是战略管理?答:战略管理的定义: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以往过去的管理理论,对于各种职能管理来说,如生产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等,都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应当承认这种解剖式的理论创建和发展方式,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它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被分解的管理理论如何解决企业整体性的管理问题?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按照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人们将管理理论分成下列三个不同的层次:(1)管理基础: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原理和原则、管理组织学以及管理思想等。(2)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以提高组织职能部门的效率。它主要包括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贸易管理等。(3)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它不仅要以管理基础和职能管理为基础,还融合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分类中可见,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中顶身份证性的和整合性的管理理论。掌握了战略管理理论,我们才可能处理涉及企业整体性的管理问题.处于企业中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人员,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图1-1中可以看出,低层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而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活动是制定和推进战略管理,以保证企业整体的有效性。
4。什么是战略?答:在我国,“战略”一词自古有之,先是“战”与“略”分别使用.“战”指战斗和战争“略”指筹略、策略、计划。《左传》和《史记》中已使用“战略”一词,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曾有以“战略"为名的著述。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意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因此可以说,战略一词原是个军事方面的概念。明茨博格(H。Mintzberg)对于战略定义的独特认识:提出战略从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答:一般说来,一个企业的战略可划分为三个战略层次,即公司战略、经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A。公司战略.这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公司战略的侧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司全局出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内部条件,选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和领域,即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应不在什么业务上经营?二是在确定所从事的业务后,要在各项事业部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以实现公司整体的战略意图。这也是公司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B。经营(事业部)战略。有时也称为竞争战略,它处于战略结构中的第二层次。这种战略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或在选定的市场—产品区域内,事业部门应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来进行竞争,以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为此,事业部门的管理者需要努力鉴别并稳固最有盈利性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面,发挥其竞争优势.C.职能战略。它是在职能部门中,如生产、市场营销、财会、研究与开发、人事等,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规划,其目的是实现公司和事业部门的战略计划。职能战略通常包括市场策略、生产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财务策略、人事策略等职能策略。如果说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强调“做正确的事性”(Dotherightthings)的话,则职能战略强调“将事情做好”(Dothethingsright)。它直接处理这些问题,如生产及市场营销系统的效率、顾客服务质量及程度、争取提高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等。公司战略、经营战略以及职能战略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层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如果企业整体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答: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究竟需要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具有多大程度的规范性,这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斯坦纳认为,这些决定因素包括:组织的规模、占主导地位的管理风格、企业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企业面临问题的实质以及计划系统的目的等.表1-3列出了这些因素对战略管理系统规范性的影响方向.从表1-3中可以看出,其中下些因素可导致非常松散和欠规范的战略管理系统,而一些因素造就出非常正式的战略管理系统。虽然人们对设计有效的战略管理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特定的企业在其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还是不能准确地确定何种因素决定着何种类型的战略管理系统,因为设计一个合适的战略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艺术问题.第二章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答:本题将作为业余作业完成,其题目中的行业企业均可以作响应的改变,但基本的分析仍然应该是外部环境方面的内容请学生根据本题要求写出一篇短小的分析性论文。可参照P39-42的内容和现实行业状况进行写作.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五种基本力量和下面案例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认识,分析和观点.)答:按照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如图2—2所示.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4
一、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这种威胁主要是由于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如钢铁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如钢铁生产中的矿石和焦炭)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新加入者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程度。如果进入障碍高,原有企业激烈反击,潜在的加入者难以进入该行业,加入者的威胁就小。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经济。这是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的作用是迫使行业新加入者必须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并冒着现有企业强烈反击的风险;或者以小的规模进入,但要长期忍受产品成本高的劣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加入者望而却步.在钢铁行业中,是存在规模经济。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要低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有了进入障碍的客观条件。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障碍表现在许多方面:(1)表现于企业的某项或几项职能上,如在生产、研究与开发、采购、市场营销等职能上的规模经济,都可能是进入的主要障碍。(2)表现为某种或几种经营业务和活动上。如钢铁联合生产中高炉炼铁和炼钢生产中较大的规模经济(3)表现为联合成本,即企业在生产主导产品的同时并能生产副产品,使主导产品成本降低,这就迫使新加入者也必须能生产副产品,不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如钢铁联合生产中,炼焦可产生可利用的煤气,高炉产生的高炉煤气以及炉渣都可以利用。(4)表现为纵向联合经营,如从矿山开采,烧结直至轧制成各种钢材的纵向一体化钢铁生产。这就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进入(这有时是难以做到的).若不联合进入,势必在价格上难以承受.2产品差异优势。这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产品商标信誉和用户的忠诚性.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企业过去所做的广告、用户的服务、产品差异或者仅仅因为企业在该行业历史悠久。产品差异化形成的障碍,迫使新加入者要用很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这种努力通常是以亏损作为代价的,而且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新加入者进入失败,那么在广告商标上的投资是收不回任何残值的。因此这种投资具有特殊的风险.3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是指在行业中经营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性大.加入者要在持有大量资金、冒很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改进入。形成需要大量资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购买生产设备需要资金,提供用户信贷,存货经营等。4转换成本。这是指购买者将购买一个供应商的产品转到购买另一个供应商的产品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它包括重新训练业务人员、增加新设备、检测新资源的费用以及产品的再设计等。如果这些转换成本高,那么新加入者必须为购买商在成本或服务上做出重大的改进,以便购买者可以接受.5销售渠道.一个行业的正常销售渠道,已经为原有企业服务,新加入者必须通过广告合作、广告津贴等来说服这些销售渠道接受他的产品,这样就会减少新加入者的利润。产品的销售渠道越有限,它与现有企业的联系越密切,新加入者要进入该行业就越困难。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原有的企业常常在其它方面还具有独立于规模经济以外的成本优势,新加入者无论取得什么样的规模经济,都不可能与之相比。它们是专利产品技术、独占最优惠的资源,占据市场的有利位置、政府补贴、具有学习或经验曲线以及政府的某些限制政策等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现有竞争者之间多采用的竞争手段主要有价格战、广告战、引进产品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保修等.竞争的产生是由于一个或多个竞争者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或看到了改善其地位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的竞争行动对其对搬显著影响,就会招致报复呈抑制.如果竞争行动和反击行动逐步升级,则行业中所有企业都可能遭受损失,使处境更糟。在如下情况下,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变得很激烈.(1)有众多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当行业中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而突破本行业约定俗成的一致行动的限制,采取打击、排斥其它企业的竞争行为.这势必在现有竞争者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即便在企业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如若各企业的实力相当,由于它们都有支持竞争和进行强烈反击的资源,也会使现有企业竞争激烈化.
5
(2)行业增长缓慢。在行业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寻求发展,便将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企业的竞争激烈化。而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条件下,行业内各企业可以与行业同步增长,而且企业还可以在增长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资金和资源,竞争就不会激烈.
(3)行业具有非常高的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当行业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结果又往往导致价格迅速下跌。与固定成本高有关的一种情况是产品的库存问题.如若行业生产的产品库存起来非常困难或费用极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容易为尽快销售出去产品而遭受降价的损害。
(4)行业的产品别或没有行业转换成本.当产品或劳务缺乏差异时,购买者的选择是价格和服务,这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激化。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有很在的选择自由,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
(5)行业中的总体生产规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新的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就必然会经常打破行业的供需平衡,使行业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6)竞争者在战略、目标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企业如果把市场当作解决生产剩的出路,它就会采取倾销过剩产品的办法.多种经营的企业,若把某行业经营的产品视为厚利产品,它就会采取扩大或巩固销售量的策略,尽力促使该行业的稳定。小型企业为了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可能情愿取得低于正常水平的收益来扩大自己的销路,所有这些都会引起竞争的激化。
(7)行业对企业兴衰至关重要,而且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那么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而反复无常。例如,一个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能将成功的重点放在某一特定产业中,以推动公司整体战略的成功.或者,一个外国公司为了树立全球声望或技术上的优势,可能会强烈地认为需要在某一外国市场上建立稳固的市场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目标可能不仅是多样化,而且更加带有突破性,因为它们只求扩张并含有牺牲其利润的潜在意向。
(8)退出行业的障碍很大。当退出障碍高时,经营不好的企业只得继续经营下去,这样使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化。退出障碍的主要来源有:具有高度专门化的资产,其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退出的费用高,如高的劳动合同费、安置费、设备备件费;战略的协同关系,如果企业某一经营单位退出,就会破坏这种协力;感情障碍,如退出行业经营影响职工的忠诚,对个人事业前途充满畏惧等;政府和社会的限制,如政府考虑到失业问题、地区经济问题的影响,有时会出面反对或劝阻企业退出行业.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替代产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替代产品的价格如果比较低,它投入市场就会使本行业产品的价格上限只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就限制了本行业的收益。替代产品的价格越是有吸引力,这种限制作用也就越牢固,对本行业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本行业与生产替代产品的其它行业进行的竞争,常常需要本行业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和集体行动。下述的替代产品应引起该行业的注意:替代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优于该行业的产品;替代产品产自高收益率的行业。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替代产业中某些发展变化加剧了那里的竞争,从而引起价格下跌或其经营活动的改善,则会使替代产品立即崭露头角。四、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可能要求降低购买价格,要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多的优质服务,其结果是使得行业的竞争者们互相竞争残杀,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在下列情况下,购买商们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1)购买商们相对集中并且大量购买.如果购买商们集中程度高,由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会提高购买能力的话,那么大宗的购买商就更具有特别有力的竞争地位.(2)购买的产品占购买商全部费用或全部购买量中很大的比重.这时,购买商愿意花费必要的资金购买,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大。反之,只占购买商全部费用的一小部分,那么购买商通常对价格不很敏感,无需讨价还价。(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标准化或无差别的产品。购买商在这种情况下确信自己总是可以找到可挑选的销售者,可使销售者之间互相倾轧。(4)购买商的行业转换成本低。高的转换成本将购买商固定在特定的销售者身上。相反,如果转换成本低,购买商讨价还价能力就大。(5)购买商的利润很低.这样,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压低购买费用,要求降低购买价格。高盈利的购买商通常对价格不太敏感,同时他们还可能从长计议考虑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和利益.
6
(6)购买商们有采用后向一体化对销售者构成威胁的倾向,他们宁愿自己生产而不去购买。(7)销售者的产品对购买商的产品质量或服务无关紧要。如果销售者的产品对购买商的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时,购买商一般在价格上不太敏感。(8)购买商掌握供应商的充分信息。这样,购买商便会在交易中享有优惠价格,而且在受到供应商威胁时进行有力的反击五、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使下游行业利润下降。在下列情况下,供应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1)供应行业由几家公司控制,其集中化程度高于购买商行业的集中程度。这样,供应商能够在价格、质量的条件上对购买商施加相当大的影响。(2)供应商无需与替代产品进行竞争.如果存在着与替代产品的竞争,即使供应商再强大有力,他们的竞争能力也会受到牵制。(3)对供就商们来说,所供应的行业无关重要。在供应商向一些行业销售产品且每个行业在其销售额中不占很大比例时,供应商更易于应用他们讨价还价的能力.反之,如果某行业是供应商的重要主顾,供应商就会为了自己的发展采用公道的定价和研究与开发,疏通渠道等援助活动来保护购买商的行业。(4)对买主们来说,供应商的产品是很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这种投入对于买主的制造过程或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这样便增强了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供应商对买主行业来说构成前向一体化的很大威胁。这样,购买商行业若想在购买条件上讨价还价,就会遇到困难。例如矿石公司想要自己用铁矿石炼铁,则对炼铁公司来说构成很大的威胁。产业市场竞争五种基本力量模式分析[案例]在美国,像易拉罐、汽油桶和油漆桶那样的包装容器都是金属制造成的。金属罐作为液体的包装产品是有目共睹的。在美国,用金属制造的容器几乎占所有包装产品76亿总销售收入中的1/3。金属容器有用铝制成的,也有用锡铁制成的。这两种金属容器构成了液体产品包装容器的主要细分市场.然而,由于该行业具有一些独具的特点,使得金属容器行业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增长缓慢,竞争激烈,行业吸引力低,利润低下。因而该行业多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增长迹象,所有的增长只是竞争的加剧。因为在这一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比如,许多的塑料软包装,塑料瓶,玻璃瓶和纤维箔等替代产品。这些不利影响因素对金属容器行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抑制力量。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另一包装行业的细分市场。我们用一般环境分析和波特五种力量分析模式对该行业进行分析,将是一种很有趣的示例。了解历史背景也许更能提高我们对该行业的认识.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金属罐包装业随着国家GNP的增长而一起成长.其中最大的盈利在软饮料包装市场上。各种饮料和啤酒生产商是这一市场的主要购买者。汽油和油漆及其它一些包装市场正在下降。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人口统计、种族变化、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的发展上看,似乎对饮料市场的冲击都不是太大,没有形成巨大影响.但由于二次大战后,1945—50年,美国有一个人口生育高峰,这一代人这时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市场需求依然有所增长,但远比不上行业内竞争的发展程度。在美国,金属容器行业大约100多家公司,但整个市场被四家主要生产商所控制。其中的两家公司占有国内该市场生产总量的35%。它们是大陆罐器公司和阿麦克罐器公司;另两家公司,斯多特和皇冠考克西分别占8。7%和8。3%的市场份额。其它众多的娃娃公司分享着其余的市场蛋糕。在该行业中,由于竞争者数量多,所以该行业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价格手段.除此外,该行业生产成本比较高,如原材料占64%,劳力占15%,运输占8%.这些占到了总成本的87%。对行业进入者来说,要投资建造新的生产厂家,仅需要1—1.5千万美元就可建成一条两片罐器生产线。其规模化生产的最高效率要求在2-3条生产线。对入市者来说根本构不成什么投资和规模上的威胁.并且,增加生产也因市场有限和成本问题起不到什么杠杆效应。早在60年代期间,美国的钢铁公司就是该行业所用金属片最主要供应商。也就是说,四家主要的金属罐容器生产公司是钢铁公司的最大顾客.70年代期间,金属铝逐渐统治了传统的锡铁原料市场。这几家大的铝制造商中已有两家采取向前一体化战略,开始了生产铝容器。从消费者这边看,80%以上的产品被食品和饮料公司购买.购买金属罐容器占饮料公司总成本的45%。从这个市场的状况看,建立一家金属罐容器生产厂家就是为了向市场提供产品。如果销售不出产品,得不到大量的定单将会极大降低厂家的效率和利润。其中几家食品和饮料公司已经运用了向后一体化战略,由自己生产容器。坎普贝尔·舒普就是这样一家三片组合罐容器的主要生产者。厂
7
家稳定的生产在70年代期间从18%增加到26%。向后一体化战略主要表现在三片罐器的生产上,因为生产这种罐器,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购买者一般不会拥有这项技术来发展他们自己的生产线,对供应市场构成的威胁相对较小。
铝制造业向前一体化罐器生产向后一体化软饮料业下面我们将运用五种力量分析模式对金属罐容器行业的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1)金属罐容器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是金属铝制造公司在这个行业市场上,美国范围内主要有四家供应商,爱尔库、阿尔坎、雷纳兹和凯瑟尔。这些公司比金属容器行业集中度更高.金属容器市场原料供应商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并有能力采取向前一体化战略,对金属罐生产商构成巨大威胁。事实上,爱尔库和雷钠兹已经开始实施向前一体化,进入了金属罐器的生产.一般来说,金属罐容器生产商形不成向后一体化的任何威胁。因为这类公司不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因此:在金属罐容器原料市场上,金属铝行业公司对金属罐器生产商在协商原材料价格时,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2)金属容器原材料供应商的另一个主要对象是钢铁公司。在这个原材料供应市场上,锡铁供应商为数极少。钢铁公司具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形成向前一体化巨大威胁.但钢铁公司没有实施向前一体化战略.一般来说,金属罐容器生产公司形不成向后一体化的任何威胁。因此:钢铁公司对金属罐容器生产商来说,在其购买原材料时,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在众多的金属罐容器消费市场上,主要的购买者是食品公司和饮料公司,他们购买了金属容器的80%.(1)金属罐容器购买者的规模化程度较大,购买的数量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2)金属罐容器购买成本占购买者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购买者会努力争取价格的降低。(3)在这个市场上,顾客的忠实度很低,消费者购买的是一种基本无差异的产品。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转换购买成本.(4)在该行业的金属罐容器生产者要建立一家工厂往往只是为一个消费者服务.因此,不能够获得大量的定单,从而导致了巨大损失,大大消减了企业利润。(5)购买者可以形成向后一体化的有利威胁.实际上,已有几家食品和饮料公司已经决定自己生产金属罐容器。因此:在这个市场上的购买者能够对金属罐容器生产者实施较大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1)主要的替代产品为:塑料.这种替代产品重量比较轻,易于消费者使用.由于是塑料制成的产品,不易破碎.塑料制成的罐容器用途广,可以减少货架空间.(2)另一种替代产品为:纤维箔.这种替代产品总量也比较轻,比钢罐轻20%.这种替代产品还比较便宜,比钢罐便宜15%。因此:替代产品对金属铝容器的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上,如汽油、冷冻果汁类和牛奶饮料上,纤维箔对锡铁钢也能构成较大的威胁.总的来说,在饮料和汽油等市场上,除了食品容器外,金属容器行业面对着替代产品的巨大威胁。行业进入者的威胁(1)由于金属罐容器行业的规模经济程度比较低,不能构成行业进入障碍。例如对两片金属罐生产的有效规模仅仅才2—3条生产线。(2)一般来说,行业进入者都具有投资能力,因为资本投入不高,不能构成进入障碍。特别对供应者和购买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两片罐器的生产线每一条成本仅1~1。5千万美元.(3)生产技术的要求,特别是两片罐器的生产构不成进入障碍。然而对三片金属罐生产线装罐技术来说,对向坎普贝尔那样的购买者也不起什么大的作用。(4)在该行业,品牌忠实度比较低,根本形不成进入障碍。
8
因此:在金属罐容器行业根本不具有什么进入障碍.新的行业进入者随时可以进入该市场展开游戏。实际上,在该行业市场中,拥有大量的小规模市场游戏者。
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在该行业中具有四家主要的大竞争者.其价格竞争程度很高,其主要原因如下:(1)金属罐容器行业是一个低增长的成熟行业,该行业正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基本的年增长率为3%。(2)金属罐容器属于非差异性产品,其服务的要求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除非在服务的形式和态度上显示差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一般都基于价格进行选择.(3)塑料和纤维箔等替代产品大大影响了价格(4)由于建厂投资成本比较低,因此不能构成对行业进入者威胁,从而也限制了销售价格.(5)在该行业,购买者和供应商都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得价格降低了。因为如果价格上升,他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因此:在金属罐容器行业中,由于具有较高讨价还价能力的购买者和供应者,或向前一体化,或向后一体化,对罐器生产者构成了威胁;有意的行业新进入者由于投入成本低,都可以随时进入该行业,并且在该市场上还具有其它一些主要的替代产品,除了威胁外,还造成了激烈的价格竞争。金属容器行业的利润潜力也就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实际上在80年代中期,美国一家著名的杂志按照权益报酬率曾把该行业排在美国31个行业中的第24位.也可结合中国某行业现状作出深入分析。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答:组织学生用电子邮件相互交流,指导教师亲自回答学生问题。)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答:组织学生用电子邮件相互交流,教师指导.)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答:可以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其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渠道一般包括:从各种战略分析中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外部信息,如:A。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各种因素,如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人文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及实施的影响。这样可以获得对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及其对公司总体战略的影响程度。B。五种力量分析可以使组织或公司获得产业,市场和组织间力量对比的深入理解,这些力量决定了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产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对公司竞争十分有利。C.产业结构及其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则是用来解释在同一产业中,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它们的战略地位的关系如何。从这个角度可以使公司获得战略决策方面的信息。D.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分析,由于竞争对手是企业经营行为最直接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这种直接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竞争对手分析在外部环境分析中的重要性。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是了解每个竞争对手所可能采取的战略行动及其实质和成功希望;各竞争对手对其它公司的战略行动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各竞争对手对可能发生的产业变迁和环境的大范围的变化可能作出的反应等。对竞争者的分析有四种诊断要素,即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竞争对手的假设和竞争对手的能力。市场信号是一个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这些信号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竞争对手所提供信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信号是虚假的,有些信号是某些事件发生的前兆,还有些表示了某些行动的趋势。市场信号分析一般包括提前预告,一、提前预告是一个竞争者使用的正式信号,预告可能被实施也可能不被付诸实行:如工厂建设、价格更改等等。二、事后宣告,企业经常在事实发生之后宣布行动或结果,如新增工厂、销售数据等.特别当所透露的信息是很不易得到的或其程度使公众吃惊时,这种宣告可能带有某种信号。
9
三、同一产业竞争者的公开讨论,竞争者们对产业条件进行评论,如对价格和需求的预测,对未来生产能力和重要的外部变化如原材料涨价等情况的预测等等。这种评价带有某种信号,因为它可能暴露出发表评述的企业对产业情况的假设,而其战略正是建立这些假设基础之上的。
四、竞争者讨论和解释自身的行动,竞争企业经常公开或利用某些讲坛来讨论其自身的行动,这些场合很可能使讨论传播到其它企业。
五、竞争者的战略与其可能采取的战略相比较,将竞争者采取的战略与其可能采取并且可行的战略相比较,如实际采取的价格和广告水平,新增能力的规模,采用的具体产品特性等等,这些都携带有关于动机的信号。
六、战略变更的最初执行方式,战略变更所采取的方式可帮助区别一个竞争者的愿望,是进行惩罚还是采取一项对整个产业都有益的行动。
七、偏离过去的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在历史上专门生产产品系列中的高档产品,而现在却开始生产一种低档产品,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其重大的目标方面的重新制定或对企业环境有了新的假设。
八、偏离产业惯例,偏离产业常规的行为通常是一种侵略信号.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对在产业中从未降过价的产品进行削价销售,在一个全新的地区或国家建立工厂等。
九、交叉回避,当一个企业在某个领域中开展一项行动,而其竞争者的反应是在对发起者有影响的另一领域中采取行动,这种情况叫做交叉回避.
十、格斗商标,一种与交叉回避相关的信号形式是格斗商标。一个受到威胁或潜在威胁的企业可能采用一种商标,这种商标具有对威胁者进行惩罚或表示要进行惩罚的作用。
十一、秘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讼,如果某企业秘密指控一个竞争对手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行动可被认作不满信号.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种骚扰或拖延战术。因此,秘密诉讼与交叉回避战略非常相似。
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答:根据所学过的关于定量定性预测技术的知识,结合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做出指导,一般来讲,宏观因素适用于定性,微观因素适用于定量。思想文化方面的适用于定性,技术行为方面的适用于定量。)
10
战略管理系统的规范性通常与两个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即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明茨博格(Mintzberg)认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可能采取“企业家战略管理系统模式”(EntrepreneurialMode)。在这种模式中,对战略的评价是非常不规范的,凭直觉进行,并且在范围上是有限的。在另一极端,对战略的评价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规范的和具有多层性的战略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这种战略管理系统模式被称为“计划性模式”(PlanningMode),它通常被大型企业所采用。处于上述两种极端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战略管理系统就是“适应性模式”(AdaptiveMode)。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所鉴别出的和评价的替代战略方案,与当前战略有极大的相似性.一般说来,中型企业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答:董事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讲,董事会具有三项主要的任务:(1)提出企业的使命,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划定战略选择的具体范围。(2)审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建议、决策、行动、为他们提出忠告和建议,出具体的改进措施.(3)董事会通过它的委员会监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提醒企业高层管理者注意这些变化将会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和管理战略规划过程。为了确定企业的使命,建立企业的目标,制定企业的战略和政策,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也起着关键作用。中层管理者依靠其上司的指导行事,所以他们总是乐于模仿优秀的高层管理者的特征和风格。此外,企业中的员工需要了解他们工作的目的,即需要有一种使命感,而只有高层管理者才具有确定并向广大
11
员工提供这种使命感的地位。一般来说,具有明确和远大理想的高层管理者是能够运用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去管理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
专职计划人员。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应付过于繁重的战略制定工作的时候,通常将其中一部分工作交给一个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计划委员会或由一名副经理负责的专门的战略计划或规划部门。这种专职的计划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提出和评价各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答:在大型的跨行业经营的公司中,将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分为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是有益的。战略经营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它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一个公司内,战略经营单位本身不代表经营规模的大小。但要建立一个战略经营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标准:(1)一个战略经营单位要有具体的任务,即要有自己的经营范围;(2)在经营的范围内能有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范围内有同行业的竞争者;(3)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公司中的其它战略经营单位来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任务等方面不能重叠和互相间有很大的依赖性;(4)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必须全权控制此经营单位的活动。例如,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可以决定购买生产所需的电机,不一定从本公司内购买,可以到任何市场购买。但战略经营单位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与完全独立的企业是不同的。战略经营单位对重要的资源(如资金、关键设备)是不能控制的,而需由总公司控制和提供.在建有战略经营单位的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经营单位的规划是基础,因而重要的战略规划是战略经营单位的战略规划.实质上每个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事业部战略或竞争战略。制定规划的大致程序是,每个战略经营单位制定自己的规划,经过公司一级评价。然后每个战略经营单位下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生产、财务、研究与开发、人事等,在战略经营单位规划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计划。第三章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答:一般说来,要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在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中包括下列一些方面: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状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企业过去确定的目标和曾经采用过的战略等。而对每一方面的分析和评价,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就可明确企业所具备的长处和劣势。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一、财务状况A.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财务状况.一般的财务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每股平均收益、流动比率、酸性测试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B.利润来源的分布如何?有无提高投资收益率的规划?C。有无筹措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能力?渠道如何?D。财务主管人员是否为将来设计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E.是否具备一个严密的现金管理系统?F.财务人员是否具有税务计划方面的知识?G是否建立起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H。是否有一个高效和适宜的成本核算系统?二、产品线及竞争地位A。在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其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是设计问题、质量问题、成本问题还是交货问题?B.企业是否具有使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某些专利?这些专利何时到期?C.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目前拥有多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占有率的稳定程序如何?这个市场占有率是集中于少量的顾客还是分散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如何?D。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
12
E.各种不同的产品线在市场营销、工程技术和生产制造等方面有多大的协同性?F.现在的和潜在的顾客怎样评价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G.市场研究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和推销人员是否在为新产品的开发而有效地工作?三、生产设备状况A。生产设备的数量是否充足?构成怎样?自动化程度如何?有无过剩的能力和扩充的可能?效率如何?B。所有生产设施(包括厂房面积等)是否很有效率?是否充足?有无扩充的余地?四、市场营销能力A。本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是否充足?素质如何?能否开展有效的营销工作?B.本企业采用了什么样的销售渠道?是否有效?C。本企业一贯采取的定价策略是什么?D。本企业收集市场信息的能力如何?是否对顾客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E。是否具备开拓新市场的能力?F。本企业的促销及广告活动是否有效?有无极大的想象力和创新性?G.本企业是否能为顾客提供各种售前和售后服务?五、研究与开发能力A。各类研究与开发人员的数量、构成、知识结构如何?B。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能力如何?是否已经开发出重要的新产品?C。研究试验设备的数量、构成及装备程度如何?D.研究经费是否充足?是否占销售额很大的比例?是否能够满足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要?E。研究与开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如何?六、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A。最高层管理人员是由什么人或群体构成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如何?B。最高管理层的管理风格是什么?呈现出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专制的还是参与的)?C最高管理层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是什么?D。在涉及完成计划、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等实施和控制方面,中层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如何?七、职工的数量及素质A.职工的数量是否充足?B.职工的技能和熟练程度怎样?这些技能是否能充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C。职工的工作态度如何?出勤率怎样?以及职工的激励水平如何?D.本企业的工资政策是否合适?E。企业有无一个职工遴选、培训及晋升系统?八、组织结构A.现有的组织结构是什么类型?B.是否有一个正式的组织结构图?C.组织结构中责权关系是否明确?D.现有的组织结构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中是否有效地合作并且是高效率的?E.每个组织结构的计划和控制工作是充分还是过分繁冗的?九、过去的目标和战略A.企业过去几年中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否都已达到?这些目标是否适合企业自身?B。企业已采用了些什么战略?这些战略是否取得了成功?除此而外,还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独特竞争能力;并运用两种企业内部分析技术,经验效益(或称经验曲线)法和价值链法来进行分析.2。企业独特竞争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答:企业的独特竞争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另一是企业的能力。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可以是财务的、实体的、人力的、技术的,也可以是组织形式的资产。企业资源的两类:一类是有形
13
资源,另一类是无形资源。企业资源要成为独特竞争能力,则必须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所谓独特资源是指其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资源.
企业能力是指公司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存在于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这就是说,存在于公司做决策和管理其内部过程以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式中。概括起来说,企业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产物.这些系统规定了在公司内部如何做出决策,在哪儿做决策,公司要奖惩的行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等.根据定义,企业能力也是企业的无形资源,但企业能力不存在于公司中的单个人员身上,而更多地体现于在公司范围内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做出决策的方式上。
一个企业可能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但是除非这个企业是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否则资源就不能创造竞争优势并使这些竞争优势持续下去.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一个企业只要具有竞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它可能不需要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同样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能力.
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答:企业能力是指公司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存在于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这就是说,存在于公司做决策和管理其内部过程以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式中。概括起来说,企业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产物。这些系统规定了在公司内部如何做出决策,在哪儿做决策,公司要奖惩的行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等。根据定义,企业能力也是企业的无形资源,但企业能力不存在于公司中的单个人员身上,而更多地体现于在公司范围内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做出决策的方式上.区别资源和能力对理解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可能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但是除非这个企业是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否则资源就不能创造竞争优势并使这些竞争优势持续下去。以美国EMI公司和它的医用CT机为例。医用CT机可以说是自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在放射领域中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它可产生用于分析判断的人体剖面图像。这项技术是由EMI公司高级研究人员亨斯菲尔德(GodfreyHounsfield)所发明,此人为此而获诺贝尔奖.由于亨斯菲尔德的这项发明,使EMI公司独家具有制造医用CT机这一技术诀窍的独特而有价值的无形资源。然而遗憾的是,EMI公司缺乏在市场上成功挖掘这种资源的能力,它缺乏向潜在客户说明这种产品益处的市场营销技能,也缺乏售后服务和其它上市这种产品的支持性技能。结果在开发出医用CT机的8年之后,EMI公司不再从事CT机业务。而它的模仿者—-通用电器公司则成了这方面的市场领导者。这就是说,EMI公司尽管具有了独特和有价值的无形资源,但它由于缺乏挖掘这些资源的能力,最终它不能建立起独特的竞争能力而获得高的收益.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一个企业只要具有竞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它可能不需要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同样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能力。例如在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者中,大家公认纽柯公司(Nucor)这个短流程的钢铁企业是成本效率最高的钢铁生产厂家.纽柯公司在低成本钢铁生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竞争能力并非来源于它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它与其它短流程钢铁生产企业一样,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工厂、设备、技术人员、诀窍等。纽柯公司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以高效率的方式管理其资源的能力。在公司的所有层次,纽柯的组织结构、控制系统、文化等都鼓励有效率的生产.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答:除了有形性和无形性以外,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表现在:A.可模仿性的资源.竞争者最容易模仿的独特竞争能力是基于那些独特而有价值的有形资源上,这是由于竞争对手能够看到这些资源并且在市场上可购买得到.无形资源要难以模仿得多,特别是公司的品牌或商标更是如此,因上商标象征着公司的声誉.理论上讲,专利制度可保护技术诀窍免受模仿,因为它可使发明人享有独断专有的权利。B。可模仿性的能力.模仿一个企业的能力要比模仿一个企业的有形及无形资源要难得多,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能力对外界来说是不可见的。根据定义,企业能力存在于公司中做出决策以及管理过程的方式中。企业能力不可见性的这一特点对防止模仿可能是不充分的.理论上讲,竞争者通过雇请一个企业的人员而能窍取出该企业的运营秘密。但是,企业的能力很少只存在于单个人身上,相反它是在一个独特的公司环境中,许多个人相互作用的方式或方法的产物。因此就有可能出现,公司中没有任何一个熟悉企业的内部运作程序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从一个成功公司中雇请一些人员并不能保证它可模仿到关键的能力。
14
企业的独特竞争能力来自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所需要的能力,或者企业必须具备独特而有价值的能力。资源要较能力更容易地被模仿,因此基于企业能力的独特竞争能力要较基于企业资源的独特竞争能力更具有持久性。在此还应提及影响独特竞争能力持久性的其它两个因素:一个是竞争对手模仿公司独特竞争能力所需要的时间.所需的时间越长,竞争对手作出反应的速度就越慢,公司就能建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声望,就越难动摇公司的市场地位。另一影响持久性的因素是环境的稳定性.适用于一种环境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种环境。
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对一个实际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答:*资产负债表是关于企业在特定时刻(通常在企业的会计年度之末)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报表。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那些在企业处于正常运营进程中并在正常经营周期(通常为1年)内,将被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包括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办公设备等净值.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商誉、商标、专利等)等构成了企业的总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往往将上年的资料同时列入,以便使用者对企业两个时期的状况加以对比。*损益表显示企业在一年或多年内的盈利或亏损,还列出导致盈亏的各收支项目。*流动性测定比率说明了衡量一个企业资本流动性的大小,以及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1)流动比率(CurrentRatio).它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流动比率用以说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2)速动比率(QuickRatio)。又称酸性测试比率(AcidTestRatio),计算方法如下:速动比率=易变现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上式中的易变现流动资产又称速动资产.一般认为,速动资产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帐款.通常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便是速动资产,因为存货的变现速度很慢。这样,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就变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流动负债)*活动性测定比率。活动性测定比率用以衡量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属于此类的比率有下列几个:(1)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它用以衡量本期销售和同期平均应收账款间的关系。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它用以衡量本期销售和同期平均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净额÷应收账款平均额。收帐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情况的一个指标,衡量该比率的标准是企业本身对销售对象提供的信用政策和收帐政策。如果实际收款期与标准收款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可能会发生大量的坏帐损失。(2)存货周转率。它是用以衡量购货后再销售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越高,存货资金得以有效利用。然而,太高的存货周转率则可能是存货水平太低或库存中断的结果,企业也许因此而丧失某些生产销售机会。(3)营业资产周转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资产被有效地用来促成销售的程度。所谓营业资产是资产总额中剔除全部非营业性资产,如长期投资和企业不使用的不动产后的资产总额.营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营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营业资产这个比例越高,表明赖以营业所需的投资越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成效.判断这个比率的标准,应视企业历史上的实际情况。(5)固定资产周转率。它用以衡量企业在创造销售收入方面所运用固定资产的效率。计算方法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债能力测定比率。流动性测定比率用来测定企业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偿债能力则是指企业偿付全部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测定更着重于企业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属于此类指标的比率有:(1)债务比率。又称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债务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债务比率反映在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借债而得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仅人利益的程度。通常认为,企业的债务比率越低越好。但债务比率过低,可能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利润率不高。(2)债务股权比率(Debt/Equity)。它和债务比率具有相同的目的,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15
从长期偿债能力的角度看,企业的债务股权比率越低,表明业主投资提供给企业债权人不受损失的保障程度越大。
(3)长期负债对资本的比率。资本总额由企业的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所组成,或是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这个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长期负债对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有股负债+股东权益)。这个比率反映了长期借入资本同永久性投资间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应保持合理关系无严格规定,凭经验的一般粗略估计是,长期债务在制造业中不应当超出资本总额的33.3%,在铁路和公用事业中不超过资本总额的50%。*盈利性测定比率.盈利性测定比率用来度量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属于这一类的指标有:(1)毛利率(GrossProfitMargin)。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毛利率÷销售净额×100%.这表明,每百元的销售收入中,可获得20。8元的毛利润。当然,毛利率越高越好。但是,企业的毛利率必须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或本企业历史同期水平相比,方能判断其优劣。(2)边际净利润率。又称销售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边际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净额×100%。虽然边际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大。但是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竞争方式、资本筹措方式和营业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故应结合本行业及企业自身情况对其加以分析。(3)资产收益率(ReturnonAssets).它用以衡量企业运用其资产来产生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收益率=扣除利息和税捐前的收益÷资产总额×100%。对资产收益率,美国的杜邦公司首次将其分解为两个构成比率,一个是销售利润率,另一个是资产总额周转率,即: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总额周转率上式也说明,资产收益率的高低也取决于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总额周转率。如果企业每百元销售所创造的利润额越大,资产周转越快,则资产收益率越高.(4)投资收益率(ReturnonInvestment)。它用来测定企业支付报酬给投资者,以吸引更多资金的能力.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收益率=扣除利息和税捐前的收益÷(长期负债+股东权益)×100%。一般而言,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投资的经济效果越好。(5)股权收益率(ReturnonEquity).它的计算公式为:股权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总额×100%。股权收益率实际上反映企业对业主(股东)投资的运用情况。该比率越高,股东的投资信心就越有保障。(6)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sperShare)。普通股每股收益用以测定股份企业的获利能力及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息)÷300000。*市况测定比率。市况测定比率用以衡量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股票在市场上的号召能力。属于此类比率的指标有下列几种:(1)价格收益比率.该比率反映普通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价格收益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通常,收益增长快、前景较好的企业,它们的价格收益比率都较高。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预计某企业的未来收益会增加,就愿意出高价买进该企业现在的收益。(2)股息发放率(DividendPayoutRatio).股息发放率表明企业的当期利润中有多少被用于股息的派发,它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股息政策。其计算公式为:股息发放率=普通股每股股息÷普通股每股收益×100%(3)股息率(DividendYield)。股息率既反映企业的普通股股息与其每股市价的关系,又可用来测定投资者的股票投资报酬水平.它的标准也取决于企业的股息政策。其计算公式为:股息率=普通股每股股息÷普通股每股市价×100%(4)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BookValueperShare)。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表明,在公司资产被卖掉并偿付企业的债务和发放优先股东补偿金后,普通股每股可得到的资产价值。其计算方法如下: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资产总额-总负债-优先股额)÷普通股在外股数
16
所有这些比率都是企业在评估企业的业绩及预测未来趋势时常用的指标。当然,有时也只需计算其中少量的几种比率,所以在进行比率分析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比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或条件。
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答:所谓经验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随着累积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在这里,“经验”一词与普通经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特殊涵义,它是指到目前为止的累积产量或服务量。因此经验效益也可表述为:随着经验的增加,单位产品(服务)成本下降。经验效益的战略意义:经验效益所揭示的规律是,随着经验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因此对处于有经验效益产业(如钢铁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追求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是一条可取的竞争战略。一方面,较低的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另一方面,在价格竞争战中企业可降低产品售价,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在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时,在下面三种情况下,一个企业可以获得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优势。(1)如果企业与竞争对手在起点成本和学习率上相同,则企业只有靠增加经验,即多生产、多销售,才能使单位产品成本较竞争对手降低得更多。(2)在具有与竞争对手相同学习率的情况下,企业除增加经验(累积产量)外,还可以不同的产品成本起点进入竞争。即使与竞争对手经验相同时,由于较低的产品成本起点,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也会较竞争对手为低,如图3—4所示.这个较低的产品成本起点可来自多方面:如录用素质较高的工人并加以培训;采用更先进的设备;由于原材料供应商经验的增加,供应商降低了售价,从而使企业购得更廉价的原材料等。(3)加快学习过程,总结前人生产操作经验,使企业具有较低的学习率来参与竞争。即使与竞争对手经验相同时,由于学习率的不同,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也较竞争对手为低.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战略,最终要求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是追求这种战略的关键。这是因为,只有企业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市场上能得以销售,追求经验效益才会有意义,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意味着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相对稳定的竞争市场内,通常是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具有较大的经验积累,企业的经验与其市场占有率大致相当.因此,追求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战略与提高市场占有率相辅相成。值得指出的是,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是追求企业效率的内向型战略,即追求成本-价格的效率.这种战略是以产品的性能、质量、款式、技术条件等非价格因素能被市场所接受为前提的,即假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产品价格的竞争。然而,当市场更注重于产品或服务的性能、特点等非价格因素时,追求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就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这时企业就会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但不为顾客所欣赏,企业也会失去经营“有效性”的一面。因此,企业一旦决定选择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效率战略时,还要时刻注意顾客、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到既追求效率,又不失去企业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使二者同时能兼顾到。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条件进行审计,一方面可以对每项价值活动进行逐项分析,以发现企业存在的优势和弱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这个价值链中各项活动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以整体活动最优化和协同这两种方式给企业带来优势。这是因为价值链所表示的不是一堆相互独立的活动,而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活动组成的系统。因此,通过价值链分析就可以发现,企业的优势既来自于构成价值链的单项活动本身,也来自于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而且从更广泛的角度讲,企业的价值链蕴藏于范围更广的价值系统之中。第四章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答:企业应该首先确定企业的使命,其战略作用是:企业的使命常常会从总体上把握或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因此,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无论是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还是对一个已经确立起来的历史久远的、有多种经营业务的联合公司来说,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首先应弄清企业应负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应从事什么事业,总之要弄清企业的使命。
17
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答:根据企业使命包含的两个方面,企业哲学和宗旨,结合企业文化来回答这一问题。如: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反映.这种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内在表现,企业哲学和宗旨与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活动发挥指导作用。这是一切经营政策和行动的前提。一个组织或企业在自己的整个寿命期内必须随时准备改变自身,应付环境变化的挑战,但它的信念却不应当改变.换言之,一个组织与其它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等形成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组织结构、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企业宗旨是指企业现在和将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以及应成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组织类型。因此,企业哲学是企业行为文化形成的指南,而企业宗旨则是企业的行为下的行动方向,目标和行动范围,及为社会服务的要目等,二者的结合完整地构成了企业文化发展形成运作的整个内涵。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定与企业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构建企业宗旨和企业哲学的行动内容和构建过程,方能获得理想效果。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答: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审计企业内部条件或能力的目的,是为了给制定战略打下一个基础,以作为战略制定的依据。因此,使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与企业所具有的能力,这三者间相互匹配、关系理顺,企业战略才能得以成功实施.根据环境与战略的关系要求,不同的外部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活动与其匹配。这样,环境便成了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改变战略,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分析战略是否与环境相匹配,主要是看战略的进取性,即战略攻势。战略攻势或态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攻势。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的组合上偏离原来低水平状况的程度。偏离的程度大,创新攻势就高.第二,市场攻势。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战略的竞争性。其最低水平是使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最高水平是以开拓性的市场观念作为市场战略的指导思想。以战略攻势也分为五个等级:稳定的、反应的、预见的、探索的、创新的.每一种动荡水平的环境需要相应的进攻性的战略.如果战略的进攻性低于环境动荡水平的要求,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措施,也都难以满足起码的要求。相反,如果战略的进攻性超过了环境水平的要求,战略的发挥要受到环境的抽约力量,也可能要以失败而告终.对于企业的能力来说,它也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因为企业的能力或条件是支持战略的基础,任何能够适应环境的战略,如果没有执行或实施战略的企业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企业能力水平的度量,可以用能力的开放性来表示。能力的开放性又可以用三个相互补充的方面来说明:(1)怎样对待变化.随着企业对变化理解能力的提高,企业对变化会逐渐由抵制改变为开创。(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追求效率还是追求有效性。追求效率的企业其能力必然是内向的,集中于企业内部。而追求有效性的企业,集中注意的是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必然是外向的。(3)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是无视环境的封闭系统,还是对环境刺激非常敏感的开放系统。根据能力开放性的上述三个方面,配合不同类型战略的要求,可以把企业能力也划分为五种:看管的、生产的、市场销售的、战略的、灵活的。根据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的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改变战略,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同样,战略改变了,企业的能力也必须随着变化,使企业能力能够符合战略的要求,保证战略的实施.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的综合匹配关系见表4-2所示.
18
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程度,上表中把环境分为高低不同的五等,按从低到高的动荡顺序依次为:重复的、扩张的、转换的、突变的和意外的,每种动荡水平下所具有的环境特征.因此,本表充分体现出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之间的综合匹配与互动关系.
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答:本题将作为小文章由学生完成。可以根据本章第第三节“战略目标”中战略目标的构成和制定及原则等,结合自己企业实际回答这一问题。)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答:一般而言,凡是其成就和成果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的方面,都需要制定长期战略目标。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关键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量化原则。一致性原则———又称平衡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19
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时,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按照上面的”企业目标制定过程”,从上到下地认识这些关系。短期战术目标应服从,并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而经营单位目标则需要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职能目标和个人目标都要与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保持一致、利益相关,并且这些都要与企业的战略使命相符合.这些目标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从思想性、指导性计划原则到具体任务和数量财务等指标的建立,层层相关,相互一致,方向一致,使得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心想一致,劲使得一致,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战略结果。
企业的战略目标一经制定和落实,就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而引起企业战略的变更。当然,如果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战略目标调整后,所有的经营单位及职能部门的短期战术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也是企业各级员工需要认识到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各级各层目标无论变化与否,都能够充分理解,在战略思想和战略行动上一致起来,使企业始终能够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利益。
第五章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企业实施稳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主要是:第一,由于公司只求稳定的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可以快速发展的机会.如果竞争对手利用这些机会能加速发展的话,则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第二,采用稳定发展战略可能会导致管理者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求变革的懒惰行为.一般说来,奉行稳定发展战略的公司都集中于单一产品或服务。公司的增长和发展依赖于在稳定增长的市场上维持它们的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依靠缓慢地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增加新的产品或服务(但仅在广泛的市场研究之后才做出),或扩大公司市场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稳定发展战略的风险比较小,对处于稳定增长中的行业或稳定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它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选择。在公用事业、运输、银行和保险等部门的企业,许多都采取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应注意的问题是其具有的风险。德鲁克曾警告说,发展就是一种冒险。公司变得越来越大并非好事,发展本身是无用的。正确的道路应是不断完善,发展应是“做了正确的事情"的结果。事实上,短期内过快的发展可能导致效率下降,从长期来看这可能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在追寻发展战略之前,管理人员应当问一问自己下面的三个问题:公司的财力资源是否充足?如果公司由于某种原因短暂地停止执行其战略,其竞争地位是否还能维持?政府的法规是否允许公司遵循这一战略?
20
——-采用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的企业面临一个主要的危险,即如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
—-—值得指出的是,当公司由于采用同心多样化战略使得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时,往往无力同时兼顾许多方面,及其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一种恰当和合理的战略。然而,纵向一体化战略也存在着风险,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纵向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变大,要想脱离这些行业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规模大,要使企业的效益有明显的改善,就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经营业务。(2)由于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不仅需要较多的投资,而且要求公司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从而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3)由于前向、后向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4)可能产生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因为各个生产阶段的最经济的生产批量或生产能力可能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有些阶段能力不足而有些阶段能力过剩。—--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防御战略的目的恰与发展战略相反,它不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在企业实施抽资转向战略时,应该注意下列情况下的一些问题:A.企业的某些领域正处于稳定或日益衰退的市场中。B。企业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小,且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费用又太高;或者市场占有率虽然很高,但要维持,会花费愈来愈多的费用。C.企业的某一领域不能带来满意的利润,甚至还带来亏损。D。如减少投资,销售额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E。公司如减产该领域的投资,则能更好地利用闲散资源。F。企业的某领域不是公司经营中的主要部分.———在实施调整战略,采取措施和行动时,可注意下面一些问题:A.更换高层和较低层的管理人员;B.削减资本支出;C.实行决策集中化以控制成本;D.减少新人员的录用;E.减少广告和促销支出;F.一般性的削减支出,包括解雇一些人员;G.强调成本控制和预算;H.出卖一些资产;I.加强库存控制;J。催收应收帐款.——-实施放弃战略对任何公司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决策。应注意的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上的障碍。一项业务的技术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特点阻止放弃。第二是内部依存关系上的障碍。公司中各种经营单位之间的联系可能阻止放弃某一特点的经营单位。第三是管理方面的障碍。—--清算战略的实施是只有当其它所有的战略全部失灵后才加以采用。及其清算战略应该实施的时机和环境状况。一般讲,及早地进行清算较之追求无法挽回的事业对企业来说可能是较适宜的战略。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答:一个企业为什么决定寻求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最高层经理或最高领导班子所持有的价值观。许多高层经理人员将发展等同于他们个人的有效性和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他们所管企业的发展就足以表明了他们作为经理人员的有效性和功绩.此外,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许多高层领导人通常都拥有作为其一部分报酬的股权。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导致企业股价的升高,则他们会有自己的资本增值中直接受益,格鲁克(W.Glueck)对《幸福》杂志登载的358家公司在45年中所做战略选择进行过研究,发现各公司采用的各种战略的频率如下:发展战略占54.4%,比例最高。3。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答: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21
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任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每一次多样化战略或企业增加的每一项新业务所创造的价值,都较前次所增加的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少.因为企业总是寻求和利用最有利润前景的多样化机会,剩余的是那些不具最诱人的多样化机会。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每一次业务的增加或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MarginalValue—Added—MVA)趋向于减少.
综合考虑边际附加值曲线MVA和边际管理成本曲线MBC,从图5—4中可以看出,企业采用多样化战略会有一个临界点D0,在此点上,MVA=MBC,即两条曲线交汇。当企业多样化程度到D1时,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超过所伴随的边际管理成本,MVA〉MBC,此时,继续寻求多样化是有利可图的。然而,当多样化程度达到D2点时,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小于所带来的边际管理成本,MVA<MBC,此时说明,企业采取多样化战略已经过了头。而正是在D0点,边际附加值恰等于边际管理成本,此时企业的多样化战略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海尔集团案例:一、海尔集团的发展现状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等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的战略转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从一个负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国家特大型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到99年达到216亿元,营业额268亿元,利润6.3亿元,利税13.8亿元,总资产109亿元,员工人数两万多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创中国家电第一名牌,99年无形资产评估达254亿元;●冰箱股份公司上市,并以其优良的业绩进入沪市三十指数,标志海尔集团金融运作的成功;●总结出先进的OEC(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务院三位副总理的肯定;●开发建成成片家电制造工业园――海尔工业园,在合肥建立了本地化生产基地;●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及产品认证体系,四大主导产品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产品花色品种繁多,已经发展到58个门类9200多个品种;●建立了完善产品销售网络,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均为第一。●99年,海尔在美国建立了开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构架,开辟了海外营销和海外建厂的新道路。●建立起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和运作环境,海尔中央研究院投入使用,成为全国重点支持的技术创新企业试点之一.●向新领域扩张,先后进入生物工程、住宅设施、小家电、黑色家电、信息技术产品等领域,为集团进一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空间.海尔集团十五年来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98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接受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赴美国讲学,成为走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被纳入哈佛教材案例库。●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亚太地区最具信用公司评比,海尔列第七位,也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这个排名在韩国三星之前。●美国权威的《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排在美、日等家电名牌之前,名列榜首.●海尔总裁张瑞敏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50位最佳企业家之一.二、品牌战略、品牌的提升与延伸最初,“海尔”不过是一个只说明产品(冰箱)生产厂家的商标名称,发展到现在,“海尔”已经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内,海尔品牌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国内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海尔品牌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
22
海尔名牌战略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更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知觉质量,即把产品的高质量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消费者,变成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和信念,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高质量的品牌形象.他们首先从产品特性、附加功能等方面宣传海尔产品质量高的依据,如ISO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这就提高了宣传的可信性,使消费者容易接受对海尔的宣传。每得到一种认证,他们都及时告诉消费者,因为能拿到这种认证,特别是他们拿到了进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认证,对国内消费者肯定是一种鼓舞和支持。此外,他们还向消费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承诺,如全免费维修、全天候24小时服务等.
在10多年的发展中,海尔的品牌形象经过发展完善,始终保持了它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即使在品牌的延伸中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品牌延伸已成为海尔为获得更大发展、获得更大利润而采取的手段。由于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形象,海尔通过品牌延伸进入新领域,从而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
首先光有名牌没有规模,市场份额就扩大不了,光有规模没有名牌,那么规模也维护不了多久。海尔从冰箱起家的,先从冰箱形成名牌,因为海尔冰箱是名牌,它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名牌竞争力为海尔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保障。
海尔品牌延伸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品牌延伸要以一定的品牌优势为基础,二是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在技术、销售、产品类别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第三,延伸产品必须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能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三名。
十五年来,海尔共兼并18个企业,盘活亏损额超过5亿元的15亿元资产。海尔兼并扩张理念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具体做法是“吃休克鱼”。海尔兼并“红星"就是成功一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写进了哈佛的教材,成为第一个进入哈佛案例的中国企业.
答案:海尔集团的发展目标海尔集团的现有经营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以现有白色家电的核心能力为基础,实施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以努力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为目标,一方面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一方面向信息技术、住宅设施等领域进行了多元化扩展,创海尔国际名牌,把海尔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核心能力的大型的跨国公司。“十五”期间,海尔的战略重点放在国际化上.到2005年初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综合性的公司,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建立以研发及技术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海尔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为培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核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销售渠道,以目前最强的白色家电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逐渐延伸到黑色家电及其他信息产业的产品,并考虑在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设厂,在设厂国及周边发达国家销售。未来海尔的业务将集中在三个部分,一是白色家电,二是信息产业,三是住宅设施,而三者又都是围绕着改善家庭生活品质为宗旨的相关多元化。生物工程领域因与海尔优势业务相关度较小,在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领域比较相取舍时,将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生物工程领域则相机从海尔的主业务中剥离出去。海尔集团从创建至今的十五年间经历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逐渐从一个街道小厂发展壮大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从84年至98年始终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2%,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与世界500强最末一名相比,在1995年是十九分之一;1996年是十二分之一;1997年是六分之一,到98年提高到四分之一,99年达三分之一。海尔全体员工励精图志,同心同德,决心抓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绝好机遇,振兴民族工业,创海尔世界名牌。面对世纪初冲击世界500强的目标,海尔在坚持不懈且卓有成效地努力着,只要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政府主管部门一如既往地对海尔加以扶植和帮助,海尔人对到2006-2008年冲击世界500强充满信心。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答:发展战略—--亦称增长战略。许多高层经理人员将发展等同于他们个人的有效性和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他们所管企业的发展就足以表明了他们作为经理人员的有效性和功绩。此外,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许多高层领导人通常都拥有作为其一部分报酬的股权。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导致企业股价的升高,则他们会有自己的资本增值中直接受益。采用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企业面临一个主要的危险,即如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如顾客偏好的不稳定性在增加,竞争的激烈
23
程度和复杂性在增强,技术变革,政府政策的改变,这些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的企业构成主要的威胁.
-—-采用这种发展战略,公司既可保持它的经营业务在生产技术上的统一性,同时又能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多种产品上去。企业可以向新的经营领域扩展(通过买进别的企业或者内部多样化),但必须紧紧围绕自己的基本业务,因为这是优势所在.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以一种专长为基础和核心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公司.第二等成功的企业是向那些相关行业扩展的公司。
值得指出的是,当公司由于采用同心多样化战略使得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时,往往无力同时兼顾许多方面。
寻求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战略,这些也是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益处所在:(1)后向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对所用原材料的成本、可获得性以及质量等具有更大的控制权。(2)如果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能获得较大利润时,通过后向一体化企业可将成本转化为利润。(3)前向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够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这有助于消除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4)当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销商具有很大毛利时,通过前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可增加自己的利润。(5)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以及建造大型的生产厂而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因为规模经济会导致较低的总成本,从而增加了利润。(6)一些企业采用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战略来扩大它们在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的规模和势力,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垄断控制。在一定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一种恰当和合理的战略。然而,纵向一体化战略也存在着风险,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纵向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变大,要想脱离这些行业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规模大,要使企业的效益有明显的改善,就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经营业务.(2)由于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不仅需要较多的投资,而且要求公司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从而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3)由于前向、后向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4)可能产生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因为各个生产阶段的最经济的生产批量或生产能力可能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有些阶段能力不足而有些阶段能力过剩。---复合多样化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公司可向几个不同的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分散经营风险,追求收益的稳定性。B。当多个部门(行业)单位在一个公司内经营时,它们可充分利用公司在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从协同中获益。C。可对公司内的各个经营单位进行平衡.在某些经营单位处于发展或暂时困难之时,公司可从其它经营单位获得财力上的支持。D。公司向具有更优经济特征的行业转移,以改善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灵活性。但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任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每一次多样化战略或企业增加的每一项新业务所创造的价值,都较前次所增加的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少.因为企业总是寻求和利用最有利润前景的多样化机会,剩余的是那些不具最诱人的多样化机会.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每一次业务的增加或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MarginalValue-Added—MVA)趋向于减少。第七章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答: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基石是规模效益(即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增大而下降)和经验效益(单位产品成本随累积产量增加而下降),如果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则大量生产毫无意义;而不大量生产也就不能使产品成本降低。
24
为实现产品成本领先的目的,企业内部需要具备下列应用条件:(1)设计一系列便于制造和维修的相关产品,彼此分摊成本.同时,要使该产品能为所有主要的用户集团服务,增加产品数量。(2)在现代化设备方面进行大量的领先投资,采取低价位的进攻性定价策略。这些措施短期内可能会造成初期的投产亏损,但长远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好的利润.(3)低成本给企业带来高额边际收益。企业为了保持低成本地位,可以将这种高额边际收益再投到新装备和现代化设施上.这种再投资方式是维持低成本地位的先决条件,以此形成低成本、高市场占有率、高收益和更新装备的良性循环,如图7-1所示.(4)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降低制造成本.(5)低研究与开发、产品服务、人员推销、广告促销等方面的费用支出。(6)建立起严格的、以数量目标为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控制报告和报表要做到详细化和经常化。(7)企业建立起具有结构化的、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便于从上而下的实施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战略的风险包括:(1)生产技术的变化或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使得过去的设备投资或产品学习经验变得无效,变成无效用的资源。(2)行业中新加入者通过模仿、总结前人经验或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他们的成本更低,以便低的成本起点参与竞争,后来居上.这时,企业就会丧失成本领先地位。(3)由于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其力量集中于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使它们丧失了预见产品的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可能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却不为顾客所欣赏和需要。这是成本领先战略的最危险之处。(4)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生产投入成本升高,降低了产品成本—-价格优势,从而不能与采用其它竞争战略的企业相竞争.差异化战略的应用条件:企业要奉行差异性战略,有时可能要放弃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因为它的排它性与高市场占有率是不融和的。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需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B.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C。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它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D。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E。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F。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差异化战略的风险: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A。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可能很高。因为它要增加设计和研究费用,选用高档原材料等。如果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产品成本与追求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者的产品成本差大,可能会使得购买者宁愿牺牲差异化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和形象,而去追求降低采购成本。B.购买者变得更加精明起来,他们降低了对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要求。C。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差异产品的优点很可能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削弱产品的优势.而这时如果企业不能推出新的差异化,那么由于价格较高而处于劣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又不明显,企业就要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集中化战略也可呈现多种形式.虽然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二者是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达到目的,但集中化战略的目的是很好地服务于一特定的目标,它的关键在于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为有效和效率更高的服务。因此,企业既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来满足一特定目标的需要,又可通过低成本战略服务于这个目标.尽管集中化战略不寻求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取得低成本或差异化,但它是在较窄的市场目标范围内来取得低成本或差异化的。集中化战略也有相当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于企业全部力量和资源都投入了一种产品或服务一个特定的市场,当顾客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出现创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时,就会发现这部分市场对产品或服务需求下降,企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二,竞争者打入了企业特定的部分市场,并且采取了优
25
于企业的更集中化的战略。其三,产品销量可能变少,产品要求不断更新,造成生产费用的增加,使得采取集中化战略企业的成本优势得以削弱。
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答:处于中庸地位的企业要想改变不利的战略局面,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它要么采取措施来达到成本领先战略的目的,[这需要大量现代化的投资,甚至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者使自己面向一个特定的目标[集中化战略]。对这三种战略的每一种选择要依据企业的能力和局限来做出,因为成功地实施每一种战略都需要不同的资源、长处、组织设计以及管理风格等,很少一个企业都适合于三种战略的要求。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和中庸战略的优劣评价,是根据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性二者存在的可能关系来做出的。波特认为,以投资收益率代表盈利性指标,在一些行业中,盈利性和市场占有率二者间存在着U型曲线关系,如图7—4所示。在U曲型线的A部分,较低的市场占有率也能获得较高的反资收益。处于这部分的企业一般采取集中化战略或差异休战略,因这二种战略都与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相联系。处于C部分的企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带来较多的投资收益。C部分的企业大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因成本领先战略与较大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累计数量相联系,因而也就具有较高的市场战有率。C部分的企业也并非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实际观察的例子,如IBM公司、SONY公司等均证明,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公司有时也能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投资收益。而处于B部分的企业具有中等的市场占有率,却带来最低的投资收益效果。原因在于B部分的企业采取了中庸战略。这是一种含糊不明的战略,它不能使企业在上述三种有效战略的任何一个方向上来发展,因而具有最低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与盈利性存在U型曲线关系的另一个涵义是,较小的企业能够选择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最大的公司能够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因此这二类企业都是最有盈利性的企业。而中等规模的企业,由于其市场占有率的中等性,可能具有最低的盈利性。因此,对任何类型的企业单位,要想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盈利性),要么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来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要么放弃追求全行业范围的高市场占有率,而去采用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来追求特定目标市场上的较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图7-4中的U型曲线关系并非存在于每一行业中。在一些行业,不可能存在集中化战略应用的机会,唯一的选择是成本领先战略,如许多大宗商品的情况即是如此。而在其它一些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取得高于平均收益的唯一途径是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因此,U型曲线的存在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战略还要看行业的特点。
波特教授曾比较过在不同行业下,销售额在行业总销售额中至少占30%的大公司(即行业领先者)与较小规模的追随者公司在主权资本收益率(ROE)上的差别,从而说明在什么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占有效益上的优势;在什么行业中,市场占有率低的小企业具有效益上的优势。在38个所研究的行业中,有15个行业表现出小企业的利润明显高于大企业的收益,而余下13个行业中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收益明显高于大企业的收益,而余下13个行业中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收益明显高于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收益,见表7—1所示。
26
收益较高的小企业一般处于规模经济或者不存在或者不太大(如服装、鞋、陶瓷、肉类产品、地毯)的行业中,同时也可能是处于那些高度细分的产业中(如光学、医疗及眼科用品、烈性酒、期刊、地毯以及玩具和体育用品)。而收益较高的大企业所处行业一般属于广告型(肥皂、香水、软饮料、谷类产品、刀具等)或需耗资研究且可形成经济生产规模的产业(收音机及电视、药品、照相设备)。他的这一结果说明,U型曲线的存在与行业有很大关系。
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答:造成分散型产业的经济原因。一般说来,造成一个产业分散的经济原因包括如下一些因素(1)产业进入障碍较低或障碍不多,使许多小公司涌入该产业。这些较低的进入障碍包括不存在规模经济或经验效益;较高的运输成本,限制了效率高的企业增加规模或生产点;较高的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使小规模、低专业化的设备或批发系统通常在转产方面较大企业、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更灵活;与顾额集团和供应商打交道时没有明显的讨价还价的力量。(2)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某些产业中,顾额的偏好是分散的,每一个顾客希望产品有不同式样,不愿接受更标准的产品,也准备或能够为这种需求付出代价。因此,对某一特殊产品式样的需求很小,这种数量不足以支持某种程度的生产、批发或市场策略以使大企业能发挥优势。(3)当服务成为经营关键时,小企业就会变得更有效。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感觉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当企业规模达到某一界限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就要下降。这一因素在某些产业如美容、理发和咨询等产业中造成产业的分散。(4)产业运行的就迁监督和控制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则小企业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某些产业中,特别是娱乐、饭店等,更需要大量的就近监督。(5)高度的产品市场区分,特别是这种区分基于形象的基础上。如果产品为适应市场而进行的区分程度很高且以形象为基础,就可造成对企业规模的限制,使小型低效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大的企业规模可能不符合某种排他的形象,或不符合某种商标只为个人所有的愿望。例如表演艺术家一般更愿意与小代理人或小制作人打交道,这种小代理或制作人具有某些艺术家希望培养的形象。*分散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在许多情况下,产业分散确实是由于产业不可克服的经济原因造成的.在分散型产业中不仅由于存在许多竞争者,企业也处于对供应商和销售商不利的地位。因为每一个产业最终是不同的,所以没有一种通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分散型产业中进行竞争.但是存在数种可能的战略方法去对付分散结构,企业应视具体情况而采用.(1)建立严格管理下的分权组织结构。分散型产业经常具有如下特点:如需要紧密合作、地方管理侧重于个人服务、近距离控制等。一种重要的竞争战略选择是严格管理下的分权体制,即与其在一个或几个地点增加经营规模,不如保持个别经营的小规模并尽可能地使它们保持自治。例如在食品零售业中,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建立许多连锁食品店,并保持它们的自治,同时通过报酬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保持集中的控制,并(2)采用统一化的设备。这种战略选择是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设备分布在企业的多个地点,这样企业较竞争者的投资低,并能就近供应用户,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3)增加附加价值。许多分散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按市场进行区分是非常困难的,企业间的产品系列很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有效的战略是给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增加附加价值。如在营销中提供更多的服务,从事产品的最后加工,或在产品销售给顾客之前对零部件进行分装或装配等,以此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4)产品类型或产品部分专门化.如果造成产业分散的原因是由于产品系列中存在多种不同产品时,则集中力量专门生产其中少数有特色的新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战略选择.它类似于一般竞争战略中的集中化战略,可以使企业通过使其产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来增加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力量。(5)顾客类型专门化。如果因为分散结构而造成激烈竞争,企业可以从对产业中一部分特殊顾客服务的专门化中获益,可能这些顾客因购买量小或规模小造成很低的讨价还价能力,或这些顾客需要企业随基本产品或服务面提供的附加价值对价格不敏感。(6)订化类型专门化。在分散产业中,企业可集中于某一订货类型来对付竞争。一种办法是仅服务于顾客要求立即交货并对价格不甚敏感的小订货单;或企业仅接受习惯的订单,以获得顾客对价格的不敏感性并建立起转换成本。
27
(7)集中于地理区域。在不存在全国性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却可以由于覆盖某一地区而得到重要的经济性.其方法是集中设备、注重市场营销活动、使用唯一的批发商等。
(8)简相实惠。在行业分散、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战略是提供廉价的简装商品、无牌号商品以及开包散装商品等.为此,企业应尽量降低管理费用,雇佣技术熟练程度低的雇员,严格成本控制。这种战略使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并能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以下三题可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竞争?(答:本题也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根据电子产业在中国的具体情况来回答该问题。如:中国的家用电子产品属于成熟产业的竞争,而一些高技术电子产品则又属于新兴产业的竞争范围。)5.以钢铁产业为例,分析在此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答:本题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但是,其产业不仅限于钢铁,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产业作出书面作业。)6。找出一个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分析在此产业中的企业战略选择。(答:本题也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第八章1。什么是经营组合?答:经营组合指的是企业所拥有和经营的整个产品项目在市场中的表现状况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组成结构,往往可以从矩阵中反映出来,
2。描述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的四个象限。答:波士顿咨询公司主张,一个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和市场增长率是决定整个经营组合中每一经营单位应当奉行什么样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以这两个参数为坐标,波士顿咨询公司设计出一个具有四象限的网格图,如图:
横轴代表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它以经营单位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相对竞争地位决定了该经营单位获取现金的速度.因为如果一个经营单位较之其竞争对手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它就应该有较高的利润率,从而应得到较多的现金流量。
在这里,以相对市场占有率而非绝对市场占有率来代表竞争地位,是由于前者更好地说明了与主要(或最大)竞争对手的关系。例如,如果企业的一个经营单位具有10%的绝对市场占有率,那么在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分别有12%的市场占有率和45%的市场占有率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具有10%的
28
绝对市场占有率企业就意味不同的竞争地位。显而易见,第一种情况表明企业较第二种情况更具有竞争性。在BCG矩阵图中,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代表着对一个经营单位来说市场的吸引力大小,也就是说它决定着投资机会的大小。如果市场增长迅速,它为迅速收回资金、支付投资收益提供了机会。当然,由于市场增长得越快,维持其增长所需的资金就越多,因而这样的机会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一般说来,高市场增长率被认为是高于10%,而高与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分界线是1.5,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经营单位的销售额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1。5倍或更多,则它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然而,这种划分并非绝对,根据不同的行业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划分界限。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一个企业的所有经营单位都可列入任一象限中,并依据它所处的地位(相对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增长率)采取不同的战略。A。金牛有较低的市场增长率和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带来高额利润和现金,而较低的市场增长率只需要少量的现金投入.因此,金牛通常产生出大量的现金余额。这样,金牛就可提供现金去满足整个公司的需要,支持其它需要现金的经营单位.对金牛类的经营单位,应采取维护现有市场占有率,保持经营单位地位的维护战略;或采取抽资转向战略,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B。狗类是指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较低的经营单位。较低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一般意味着少量的利润.此外,由于增长率低,用追加投资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办法往往是不可取的。因为,用于维持竞争地位所需的资金经常超过它们的现金收入。因此,狗类常常成为资金的陷阱。一般采用的战略是清算战略或放弃战略。C.幼童是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而市场增长率却较高的经营单位。高速的市场增长需要大量投资,而相对市场占有率低却只能产生少量的现金.对幼童而言,因增长率高,一个战略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投资,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其转变成明星。当市场增长率降低以后,这颗明星就转变为金牛。如果认为某些幼童不可能转变成明星,那就应当采取放弃战略。D。明星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较高,因而所需要的和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都很大。明星通常代表着最优的利润增长率和最佳的投资机会。显而易见,最佳战略是对明星进行必要的投资,从而维护或改进其有利的竞争地位.3.讨论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的合适的变量.答:如何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合适的变量,需要对行业吸引力和竞争能力中的每个因素加以定量化,以便确定出每个经营单位在矩阵中的位置。首先,确定对每个因素的度量方法。一般说来,选用具有5个等级的里克特(Likert)等级度量法(见表8-2)。然后,对每一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如某一因素很不吸引人,可以给予1分的值;而很吸引人的因素赋值5分.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对行业吸引力或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中的每一因素,确定一个等级值。但是,由于每个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对经营单位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还要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权数,以代表其重要程度.这些权数加起来要等于1。以行业吸引力其它的量化为例,表8-3中除了社会、环境、法律外,对因素给了一个权数.
29
从表8—3中可以看出,权数最大的是利润率,权数为0。20,说明它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市场规模,权数是0.15。总分计算的办法比较简单,先将权数乘以等级值得出每个因素的计分,后把所有因素的计分累加起来就是行业吸引力的总分。在本例中,行业吸引力总分为3。38。用同样的程序和方法,也可计算出经营单位竞争能力的总分,如表8-4所示。
第三,根据行业吸引力和竞争能力总分值来确定经营单位的位置.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将行业等吸引力或竞争能力中的强、中、弱三的分界点定为3。0和1.50,即分值在1.50以下者为弱,处于3。0-1。50之间者为中,高于3。0者为强。以上述例子来说明,行业吸引力总分为3。38,竞争能力总分为3。40,则经营单位处于矩阵图的左上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企业(如图8-7)。如果公司有多个经营单位(如表8—5),则用同样的办法可确定出每个经营单位在矩阵图中的位置.
最后,根据不同经营单位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应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分析法,对不同位置上的经营单位采取不同的战略。)
30
4。描述在生命周期法中所采用的变量。答:生命周期法由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提出,主要以两个参数来确定公司中各个经营单位所处的位置:行业成熟度;战略竞争地位。对于矩阵中的两个参数,在划分行业成熟度时,一般考虑下列变量因素:增长率、增长潜力、产品线范围、竞争者数目、市场占有率分布状况、市场占有率的稳定性、顾客稳定性、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技术等.根据行业所表现的特征,在生命周期法中划分成下列四个阶段:盈育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确定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需要一定的定性判断,这种判断一般基于这样的多项变量指标:如产品线宽度、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变动以及技术的改变等。然后在应用生命周期法时,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可划分成:主导地位、强劲地位、有利地位、可维持地位和软弱地位五种类型。每种地位的特点分述如下:1.主导地位:能够控制竞争者的行为;具有较广的战略选择,且战略能独立于竞争者而做出.2.强劲地位:能够遵循自己的战略和政策,而不会危及到长期的地位。3。有利地位:可能具有一定的战略优势;有能够保持其长期地位的好机会。4.可维持地位:具有证明其运营可继续存在的满意的经营绩效;通常以忍耐来抵御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有能够维持其长期地位的一般机会。5。软弱地位:令人不满意的经营绩效,但有改进的可能;可能具备较好地位的特点,但有主要的弱点;短期内能够生存,但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则必须改进其地位.以行业成熟度为横坐标,竞争地位为纵坐标,这样组成一个具有20个单元的生命周期矩阵。按照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的建议,有四种战略选择,即发展类、选择性发展类、抽资转向或恢复类以及放弃类.在何种情况下采取哪一类战略可见于图8-8中。5.何谓增长的、盈利的和平衡的经营组合?
答:根据本章第四节中的“产品—-市场演化矩阵"来回答该问题,由于不同的多业务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经营组合,但大多数组合都是三种理想模式(三种经营组合)的变形体。这三种理想模式为:成长型(增长的)、盈利型、平衡型(见图8-10)三种经营组合。
6.什么是PIMS的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一个经营单位的竞争有何启示?答:经过多年的研究,PIMS项目已得出了九条关键的结论.但在这九条关键结论中,第四条结论,即战略要素对利润率和净现金流量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根据其中第四条结论的内容:PIMS研究人员运用多变量回归的方法对2000多个经营单位建立起了上述的战略要素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下述的几个战略要素对投资收益率和现金流量有较大的影响。如何运用这些重要的战略要素,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经营单位的成功或失败。将这些战略要素的影响按照其重要程度分述如下:)投资强度。(2)劳动生产率。(3)市场竞争地位。(4)市场增长率。(5)产品或服务的质量。(6)革新或差异化.(7)纵向一体化。(8)成本因素.(9)现时的战略努力方向.
31
除此以外,PIMS研究还发现,产品的特点与企业业绩没有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如上所述的经营单位的特点.
参照第五节回答这一问题,·····等。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答:一般认为,在战略决策者选择某一特定战略的过程中,有下列几个因素影响着他的战略选择,即:(1)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2)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3)企业过去的战略;(4)企业中的权力关系;(5)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参照第七节—-战略选择过程的内容回答该问题。8。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公司,描述它在战略评价时所使用的战略评价方法或工具。(答:该题以论文形式由学生作出书面报告,或选择一个案例或经过自己调研了的公司,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修正和完善。)第九章1.职能战略的目的是什么?答:企业的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等)制定出职能战略,其目的是企业战略的实施,各个职能战略间互相支持和补充,用以保证公司战略和经营单位竞争战略的成功实施。2.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答:一个经营单位或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战略,取决于企业是打算开辟新的目标市场还是依赖现有市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维持现有产品品种。市场细分化的目的是便于企业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目标市场,制定出有效的市场战略。企业可以根据顾客(市场)类型和产品或服务类型来划分市场战略。但是,这些市场战略的制定和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整体决策,战略使命和目标相一致起来,具有保障和支持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方向和使命及长短期目标的实现。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是一致的,相互关联的和包容的。市场战略的实施应符合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应对市场战略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3。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是什么?答:财务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管理。具体来说,财务管理主要涉及两项职能:第一项职能是筹集资金,以满足经营单位现在和未来对资金的需要。第二项职能是对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记录、监督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活动可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1)确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数量及特征;(2)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分配资源;(3)在经营单位的财务状况方面,同债权人和股东打交道;(4)保存记录;(5)在决定各种战略方案的可行性方面,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数据。······可以根据这些方面,对财务管理中的这些重要问题加以阐述。4。如何作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答:现金预算:现金对于经营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以一定量的现金来开始运营。现金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转换过程。企业利用现金购买货物和服务,以及进行资本资产的投资,用购买的货物和服务以及资本资产生产产品和服务。销售库存产品就导致了应收帐款,而帐款的回收过程就将应收帐款变成了现金。如果这个现金流动过程能正确地运转,财会继续重复这个循环过程。为了使现金循环能周而复始地正确运行,财务管理部门必须编制现金预算.它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现金预算,顾名思义,它概况了企业在整个预算期内估计的现金收入和估计的现金支出,它也表明预算期产生的(一般是按月)现金收支的结果情况。
32
现金收入。企业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销售企业产品或服务所得的销售收入。由于采用商业信用和赊销的办法,企业不可能在当月收回当月全部销售货款,只可能是它的一部分。此外,现金收入的另一部分可能是前月销货的货款。这两部分构成了企业当月的现金收入,如表9-2所示.在大多数企业中,除以销售产品或服务收入现金外,还从其它来源收进现金,包括企业持有财产的租金收入、从长期或短期投资获得的利息和股利、变售这类投资、根据专利权特许其它企业制造产品而收得的专利使用费等。这些收入与销
售收入相比,通常数额较小,为简便起见,在表9-2中将中省略。B.现金支出。企业每月的现金支出通常包括原料采购支出、直接人工的现金付款、直接管理费用;此
外,还包括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利息支出、税捐、现金红利、购进设备等.所有这些花费构成了企业每月的现金支出,见表9-2所示。
C。现金预算。企业在估计出的每月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基础上,就可计算出每月的净现金流量,它等于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然而,现金预算的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预计到在每月底所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数量。因此,实际的现金预算包括了每月的借款和返还。在表9—2中,假定企业希望总是具备最少5000元现金结存的话,则当实际数目低于这个界限时,企业就必须从银行借入资金.如果企业的现金结存高出这个界限时,企业就有显著的贷款资金,它会利用这多余的部分以降低这个贷款现金。
资本预算:资本资产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实体过程中所利用的资产,如厂房、设备、机器等。由于资本资产所涉及的金额较大,并且这类资产可以使用许多年,因此企业必须对资本资产的支出进行计划和评价。此外,一个企业现在的资本分配模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战略选择。无效率的资本分配模式将减缓一个企业的发展,限制它的筹资能力,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它的战略选择。
资本预算是决定在资本资产方面投多少资金,以及购置什么样资产的问题,即资本预算过程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财务和经济方面,寻求投资机会,评价和实施选定的投资项目.目前,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已发展了许多评价方法,主要有:
A。投资回收期法。它是指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越短,资金回收速度越快,投资风险越小。这对于那些处于技术不断更新行业的企业来说,这种评价方法尤为重要.
B.净现值法。这种方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投资方案优劣的指标。如果净现值为正值,反映了投资的现金流入量之现值超过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投资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该投资方案有利;如果净现值为零,反映了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现值与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相当,投资报酬率等于预定贴现率,该投资方案也可选择。如果净现值为负数,则说明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现值小于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投资报酬率低于预定贴现率,该方案不可取.
33
C.现值指数法,又称贴现后的投资收益率法。它是投资方案在未来期内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比,说明单位投资额在未来期内可获得的收益之现值水平.当然,现值数较大的投资方案是可取方案.
D。内部报酬率(IRR)法.它是根据投资方案本身的内部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部报酬率,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实际上,这个贴现率是投资方案本身的固有报酬率.
财务管理中的另一分析工具是盈亏平衡分析,它在分析企业的成本、产销量和利润关系方面非常有用。盈亏分析的关键是决定产品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即在此点产量(或销售量)下销售收入恰能弥补产品生产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总和。如果产量或销量低于此点,则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低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企业出现亏损;如果产量或销量高于此点,销售收入大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企业就会盈利.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间的关系还可以用经营杠杆率来表示。经营杠杆率反映那些需要支付某些固定成本的企业资产利用方面,随着产销量的变化而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用定义公式来表示就是下面的表述方式:
而在任何产销量水平上的经营杠杆率,可用下述的代数方法来计算:
经营杠杆率大的企业,产销量的较小变动将会引起利润的较大变动;而经营杠杆率小的企业,产销量变化较大时,利润的变化却较小。经营杠杆率的内涵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很有意义的。一般来说,经营杠杆率大的企业由于利润对产销量变动很敏感,因此这样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要重点考虑销量问题,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营杠杆率小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要重点考虑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另一方面,经营杠杆率高的企业,其盈亏平衡点也较高,因企业通过扩充资本计划增加了它的固定成本对变动成本的比率。这样企业经营的“安全幅度”下降了。换句话说,当经营杠杆率和盈亏平衡百分比的利润下降。因此,对于一个销售情况非常多变的企业,将其经营杠杆率(以及盈亏平衡点)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可能是更明智的办法。
5。生产(作业)战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答:生产管理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1)系统设计;(2)作业计划及控制.系统设计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着手,这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需要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系统设计还包括生产过程设计、工作方法设计、能力计划、工作地布置、设备布置.作业系统中的工作安排、系统中的人员安排等。它具体包括生产控制、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改进、设备维修等.······参照本章第三节内容作较详细的回答。)6.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经常性变化,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意图相一致。也就是说,企业要想保持其经营的有效性,必须使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经营战略相联系。哈佛商学院的学者们建议,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按照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功效,哈佛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人力资源成果的4Cs模型,即:全心全意(Commitment)、能力(Competence)、一致性(Congrugence)和成本效用(Cost-effectiveness)。
34
二是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很好地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能保证战略目标顺利实施的各项活动,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挑选、团体化、培训及发展、成绩评价等。
7.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有哪些?答:研究与开发战略所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远景规划及方向.一般说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战略有四种类型。(1)革新型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首创求得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导地位。追求这种类型战略的企业需要较多的投资,因此要有雄厚的实力。在制药、生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企业一般采取这种战略。(2)保护型战略。这种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改进现有产品和生产技术,重点是维持企业目前的技术地位和现状.(3)追赶型战略。这一战略与保护型战略密切相关。采取这一战略的企业紧紧追随在革新型企业后面采用新技术.主要是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并将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最优点纳入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之中.这种企业也有一定的开发研究力量,但不是着眼于创新,而是推出比革新型企业“功能/价格”更好的产品。(4)混合型战略。即企业混合应用上述的三种研究与开发战略。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对其现有产品采取保护型战略,而在开发新产品时采用革新型战略。企业采用混合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在获利的基础上减少风险.因为虽然革新型战略有获巨额利润和高市场占有率的诱惑,但失败的概率很大;相反,保护型战略虽获利不大,但风险较小。因此,理智的企业总是在三种基本的战略中寻求一种最佳组合-—一种合理的平衡。一个企业采用哪种研究与开发战略方向主要取决于它的财力、规模、技术领先程度的愿望、环境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在技术的来源方面,企业可以选择:A独立的研究与开发型,即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根据社会的需求趋势独自研制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B技术引进型,即研究与开发上的态势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尽快掌握新产品的制造技术或新的生产工艺;C引进与独立开发相结合,对许多企业来说,更多的是引进关键技术设备,自己独立开发其它辅助技术.
35
篇三: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警示教育心得(纪检监察)三篇
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专题___生活会,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邱、杨”___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深刻领会到各级干部加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范本)
一、认真学习领会,提高自我警醒能力要按照中央、省委提出的贯彻落实要求,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及党性修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一步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施克辉书记提出的“___种表现、___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内在本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安排上来。二、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邱、杨”二人忘记政治立场,忘记初心,走向堕落,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贪,清贫为官是正道”,将不愿意被监督的思想转变为主动自愿接受监督,并把___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在自己面前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三、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按照“五个带头”要求(即带头遵规守纪、带头担当尽责、带头团结协作、带头锤炼作风、带头清正廉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___”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______在考察___时,对___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要求,并对___干___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照___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和岗位实际,认真查摆自身问题,剖析原因,不断提示警醒自己。在工作和生活
中,我们一定要讲忠诚,对党忠诚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不断围绕着“五个忠诚之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讲信仰、有情怀、锤炼强大内心、坚守清廉、不断奉献”;警惕纪检监察干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十种表现,时刻反省自我,锻造自我,做到“敢担当、善作为、常修身”,避免盲目自信而误入歧途。
一、思想上要积极向党___靠拢。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自觉运用先进的___、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自身,自觉抵制___思想和低级趣味;坚定___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现自身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___员。
二、工作、生活上要做到自律。现实中,有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上缺乏自律,“抹案子”、“扯大旗,___张扬”、“充当___,失职渎职”、“做内鬼,通风报信”、“养情人”、“破禁令,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最终使自己陷入深渊,葬送前途。因此,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自律,合情合理地处理好工作和八小时外的事情,时刻警示自己依法行事,坚持公正,恪守本色,廉洁奉公,时刻提醒自己艰苦奋斗,抵制奢华,自觉地接受党___和群众的监督,切勿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私利。工作、生活中只有坚守自律,才能走的正,行的端,不失足,不后悔。
三、学习上要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各种平台,如“报纸、电视、___app”等,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更新自身知识库。通过不断学习,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看得透彻,想得明白,就会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当中。反之,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影响个人的发展。接下来,我将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坚持以___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三】根据市___机关统一安排,我们学习了___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___。警示材料选取了我市在党的___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
型案例,通过案例列举、案例剖析、分类归总等,警示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警示教育材料,本人清醒地认识到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加强自我约束,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好干部。
一、警钟长鸣,杜绝身边的“微___”“千里之堤,溃于蚁穴。”___省___邱大明、___省___杨锡怀等违纪违法人员都不是从一开始就___的,他们在___的关心和培养下,起初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生追求,但是因为没有经受住考验,滑向___的深渊。作为纪检监察一线干部,在办案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只有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敢于“小题大做”,把各种___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从身边的“微___”抓起,自觉抵制物质诱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廉洁底线都不能越,违法红线都不能碰,拒腐防线都不能松。二、严守规矩,戴好权力的“紧箍咒”“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有的违纪违法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没有给手中权力戴好“紧箍咒”。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个人手中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些权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使用权力、破除侥幸心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案例还警示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党纪国法一定要破除侥幸心态,保有一份敬畏,做到公私分明,坚持原则,正确处理朋友的请托,不盲目地讲“哥们义气”,要勇于拒绝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要求。三、履职尽责,争做廉洁的“带头人”“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始终如一、廉洁从政,腰杆才能硬、底气才会足,才能具有无形的威严和良好的形象。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
篇四: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第一章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2.什么是战略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4.什么是战略?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章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第三章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第四章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五章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第六章1.分别说明四种竞争战略的制定方法及其战略利益和风险。2.以一个具体的产业为例,分析它为何分散,以及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3.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4.试述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选择。
1
第七章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竞争?5.以钢铁产业为例,分析在此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6.找出一个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分析在此产业中的企业战略选择。第八章1.什么是经营组合?2.描述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的四个象限。3.讨论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的合适的变量。4.描述在生命周期法中所采用的变量。5.何谓增长的、盈利的和平衡的经营组合?6.什么是PIMS的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一个经营单位的竞争有何启示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8.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公司,描述它在战略评价时所使用的战略评价方法或工具第九章1.职能战略的目的是什么?2.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3.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是什么?4.如何作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5.生产(作业)战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6.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7.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有哪些?
第一章
企业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关系表企业内部管理如果按照职能来分,有计划、组织、人事、激励和控制五个领域。企业管理的五项职能和战略管理的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
职能
特征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那一阶段最重要
计划
计划包括所有为将来做好准备的管理活动,主要任务战略制定
包括预测,确定总之,目标和方案等。
组织人事
组织包括所有建立任务和职权关系的管理活动,主要战略制定和实施
内容包括组织设计,工作设计,指挥和协调等
人事主要包括人员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与奖战略实施惩等。
激励
激励包括影响员工的所有活动,主要是指导、引导,
需求的满足、晋升提拔等。
战略实施
控制
控制包括所有旨在保证实际结果和计划相一致的管理活动,主要工作又建立标准,检查绩效、制定措施,战略实施纠正行动等。
2
第一章3
第一章
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答:一、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它不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与职能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二、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低层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和具有开放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影响力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间接地对企业起着作用。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复杂多样,又动荡多变,时刻发生着变化。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并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战略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战略管理促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实施企业战略的各个阶段上,都要清楚地了解有哪些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影响的方向、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制定新的战略或及时调整企业现行的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以变应变,不断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2.什么是战略管理?答:战略管理的定义: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以往过去的管理理论,对于各种职能管理来说,如生产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等,都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应当承认这种解剖式的理论创建和发展方式,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它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被分解的管理理论如何解决企业整体性的管理问题?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按照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人们将管理理论分成下列三个不同的层次:(1)管理基础: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原理和原则、管理组织学以及管理思想等。(2)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以提高组织职能部门的效率。它主要包括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贸易管理等。(3)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它不仅要以管理基础和职能管理为基础,还融合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分类中可见,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中顶身份证性的和整合性的管理理论。掌握了战略管理理论,我们才可能处理涉及企业整体性的管理问题。处于企业中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人员,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图1-1中可以看出,低层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管理能力和思维能
4
第二章
力;而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活动是制定和推进战略管理,以保证企业整体的有效性。
4.什么是战略?答:在我国,“战略”一词自古有之,先是“战”与“略”分别使用。“战”指战斗和战争“略”指筹略、策略、计划。《左传》和《史记》中已使用“战略”一词,西晋史学家司马彪曾有以“战略”为名的著述。在西方,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意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因此可以说,战略一词原是个军事方面的概念。明茨博格(H.Mintzberg)对于战略定义的独特认识:提出战略从五个不同方面的定义,即战略是: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答:一般说来,一个企业的战略可划分为三个战略层次,即公司战略、经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A.公司战略。这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公司战略的侧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公司全局出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内部条件,选择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和领域,即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应不在什么业务上经营?二是在确定所从事的业务后,要在各项事业部门之间进行资源分配,以实现公司整体的战略意图。这也是公司战略实施的关键措施。B.经营(事业部)战略。有时也称为竞争战略,它处于战略结构中的第二层次。这种战略所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在选定的业务范围内或在选定的市场—产品区域内,事业部门应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来进行竞争,以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为此,事业部门的管理者需要努力鉴别并稳固最有盈利性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市场面,发挥其竞争优势。C.职能战略。它是在职能部门中,如生产、市场营销、财会、研究与开发、人事等,由职能管理人员制定的短期目标和规划,其目的是实现公司和事业部门的战略计划。职能战略通常包括市场策略、生产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财务策略、人事策略等职能策略。如果说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强调“做正确的事性”(Dotherightthings)的话,则职能战略强调“将事情做好”(Dothethingsright)。它直接处理这些问题,如生产及市场营销系统的效率、顾客服务质量及程度、争取提高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等。公司战略、经营战略以及职能战略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层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如果企业整体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答: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究竟需要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具有多大程度的规范性,这是由许多因素所决定的。斯坦纳认为,这些决定因素包括:组织的规模、占主导地位的管理风格、企业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企业面临问题的实质以及计划系统的目的等。表1-3列出了这些因素对战略管理系统规范性的影响方向。从表1-3中可以看出,其中下些因素可导致非常松散和欠规范的战略管理系统,而一些因素造就出非常正式的战略管理系统。虽然人们对设计有效的战略管理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特定的企业在其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还是不能准确地确定何种因素决定着何种类型的战略管理系统,因为设计一个合适的战略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艺术问题。第二章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答:本题将作为业余作业完成,其题目中的行业企业均可以作响应的改变,但基本的分析仍然应该是外部环境方面的内容请学生根据本题要求写出一篇短小的分析性论文。可参照P39-42的内容和现实行业状况进行写作。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五种基本力量和下面案例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认识,分析和观点。)答:按照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如图2-2所示。
5
第二章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这种威胁主要是由于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如钢铁行业),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扩大,带来对市场占有率的要求,这必然引起与现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使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获得资源(如钢铁生产中的矿石和焦炭)进行生产,从而可能使得行业生产成本升高。这两方面都会导致行业的获利能力下降。新加入者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程度。如果进入障碍高,原有企业激烈反击,潜在的加入者难以进入该行业,加入者的威胁就小。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经济。这是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的作用是迫使行业新加入者必须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并冒着现有企业强烈反击的风险;或者以小的规模进入,但要长期忍受产品成本高的劣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加入者望而却步。在钢铁行业中,是存在规模经济。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要低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有了进入障碍的客观条件。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障碍表现在许多方面:(1)表现于企业的某项或几项职能上,如在生产、研究与开发、采购、市场营销等职能上的规模经济,都可能是进入的主要障碍。(2)表现为某种或几种经营业务和活动上。如钢铁联合生产中高炉炼铁和炼钢生产中较大的规模经济(3)表现为联合成本,即企业在生产主导产品的同时并能生产副产品,使主导产品成本降低,这就迫使新加入者也必须能生产副产品,不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如钢铁联合生产中,炼焦可产生可利用的煤气,高炉产生的高炉煤气以及炉渣都可以利用。(4)表现为纵向联合经营,如从矿山开采,烧结直至轧制成各种钢材的纵向一体化钢铁生产。这就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进入(这有时是难以做到的)。若不联合进入,势必在价格上难以承受。2产品差异优势。这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产品商标信誉和用户的忠诚性。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企业过去所做的广告、用户的服务、产品差异或者仅仅因为企业在该行业历史悠久。产品差异化形成的障碍,迫使新加入者要用很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这种努力通常是以亏损作为代价的,而且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如果新加入者进入失败,那么在广告商标上的投资是收不回任何残值的。因此这种投资具有特殊的风险。3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是指在行业中经营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性大。加入者要在持有大量资金、冒很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改进入。形成需要大量资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购买生产设备需要资金,提供用户信贷,存货经营等。4转换成本。这是指购买者将购买一个供应商的产品转到购买另一个供应商的产品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它包括重新训练业务人员、增加新设备、检测新资源的费用以及产品的再设计等。如果这些转换成本高,那么新加入者必须为购买商在成本或服务上做出重大的改进,以便购买者可以接受。5销售渠道。一个行业的正常销售渠道,已经为原有企业服务,新加入者必须通过广告合作、广告津贴等来说服这些销售渠道接受他的产品,这样就会减少新加入者的利润。产品的销售渠道越有限,它与现有企业的联系越密切,新加入者要进入该行业就越困难。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原有的企业常常在其它方面还具有独立于规模经济以外的成本优势,新加入者无论取得什么样的规模经济,都不可能与之相比。它们是专利产品技术、独占最优惠的资源,占据市场的有利位置、政府补贴、具有学习或经验曲线以及政府的某些限制政策等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现有竞争者之间多采用的竞争手段主要有价格战、广告战、引进产品以及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和保修等。竞争的产生是由于一个或多个竞争者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或看到了改善其地位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的竞争行动对其对搬显著影响,就会招致报复呈抑制。如果竞争行动和反击行动逐步升级,则行业中所有企业都可能遭受损失,使处境更糟。在如下情况下,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变得很激烈。(1)有众多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当行业中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而突破本行业约定俗成的一致行动的限制,采取打击、排斥其它企业
6
第二章
的竞争行为。这势必在现有竞争者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即便在企业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如若各企业的实力相当,由于它们都有支持竞争和进行强烈反击的资源,也会使现有企业竞争激烈化。
(2)行业增长缓慢。在行业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寻求发展,便将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企业的竞争激烈化。而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条件下,行业内各企业可以与行业同步增长,而且企业还可以在增长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资金和资源,竞争就不会激烈。
(3)行业具有非常高的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当行业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结果又往往导致价格迅速下跌。与固定成本高有关的一种情况是产品的库存问题。如若行业生产的产品库存起来非常困难或费用极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容易为尽快销售出去产品而遭受降价的损害。
(4)行业的产品别或没有行业转换成本。当产品或劳务缺乏差异时,购买者的选择是价格和服务,这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激化。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有很在的选择自由,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
(5)行业中的总体生产规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新的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就必然会经常打破行业的供需平衡,使行业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6)竞争者在战略、目标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千差万别。企业如果把市场当作解决生产剩的出路,它就会采取倾销过剩产品的办法。多种经营的企业,若把某行业经营的产品视为厚利产品,它就会采取扩大或巩固销售量的策略,尽力促使该行业的稳定。小型企业为了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可能情愿取得低于正常水平的收益来扩大自己的销路,所有这些都会引起竞争的激化。
(7)行业对企业兴衰至关重要,而且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那么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而反复无常。例如,一个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能将成功的重点放在某一特定产业中,以推动公司整体战略的成功。或者,一个外国公司为了树立全球声望或技术上的优势,可能会强烈地认为需要在某一外国市场上建立稳固的市场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目标可能不仅是多样化,而且更加带有突破性,因为它们只求扩张并含有牺牲其利润的潜在意向。
(8)退出行业的障碍很大。当退出障碍高时,经营不好的企业只得继续经营下去,这样使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化。退出障碍的主要来源有:具有高度专门化的资产,其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退出的费用高,如高的劳动合同费、安置费、设备备件费;战略的协同关系,如果企业某一经营单位退出,就会破坏这种协力;感情障碍,如退出行业经营影响职工的忠诚,对个人事业前途充满畏惧等;政府和社会的限制,如政府考虑到失业问题、地区经济问题的影响,有时会出面反对或劝阻企业退出行业。
三、替代产品的威胁替代产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它产品。替代产品的价格如果比较低,它投入市场就会使本行业产品的价格上限只能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就限制了本行业的收益。替代产品的价格越是有吸引力,这种限制作用也就越牢固,对本行业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本行业与生产替代产品的其它行业进行的竞争,常常需要本行业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和集体行动。下述的替代产品应引起该行业的注意:替代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优于该行业的产品;替代产品产自高收益率的行业。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替代产业中某些发展变化加剧了那里的竞争,从而引起价格下跌或其经营活动的改善,则会使替代产品立即崭露头角。四、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可能要求降低购买价格,要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多的优质服务,其结果是使得行业的竞争者们互相竞争残杀,导致行业利润下降。在下列情况下,购买商们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1)购买商们相对集中并且大量购买。如果购买商们集中程度高,由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会提高购买能力的话,那么大宗的购买商就更具有特别有力的竞争地位。(2)购买的产品占购买商全部费用或全部购买量中很大的比重。这时,购买商愿意花费必要的资金购买,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就大。反之,只占购买商全部费用的一小部分,那么购买商通常对价格不很敏感,无需讨价还价。(3)从该行业购买的产品属标准化或无差别的产品。购买商在这种情况下确信自己总是可以找到可挑选的销售者,可使销售者之间互相倾轧。
7
第二章
(4)购买商的行业转换成本低。高的转换成本将购买商固定在特定的销售者身上。相反,如果转换成本低,购买商讨价还价能力就大。
(5)购买商的利润很低。这样,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压低购买费用,要求降低购买价格。高盈利的购买商通常对价格不太敏感,同时他们还可能从长计议考虑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和利益。
(6)购买商们有采用后向一体化对销售者构成威胁的倾向,他们宁愿自己生产而不去购买。(7)销售者的产品对购买商的产品质量或服务无关紧要。如果销售者的产品对购买商的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时,购买商一般在价格上不太敏感。(8)购买商掌握供应商的充分信息。这样,购买商便会在交易中享有优惠价格,而且在受到供应商威胁时进行有力的反击五、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的威胁手段一是提高供应价格;二是降低供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使下游行业利润下降。在下列情况下,供应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1)供应行业由几家公司控制,其集中化程度高于购买商行业的集中程度。这样,供应商能够在价格、质量的条件上对购买商施加相当大的影响。(2)供应商无需与替代产品进行竞争。如果存在着与替代产品的竞争,即使供应商再强大有力,他们的竞争能力也会受到牵制。(3)对供就商们来说,所供应的行业无关重要。在供应商向一些行业销售产品且每个行业在其销售额中不占很大比例时,供应商更易于应用他们讨价还价的能力。反之,如果某行业是供应商的重要主顾,供应商就会为了自己的发展采用公道的定价和研究与开发,疏通渠道等援助活动来保护购买商的行业。(4)对买主们来说,供应商的产品是很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这种投入对于买主的制造过程或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这样便增强了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供应商对买主行业来说构成前向一体化的很大威胁。这样,购买商行业若想在购买条件上讨价还价,就会遇到困难。例如矿石公司想要自己用铁矿石炼铁,则对炼铁公司来说构成很大的威胁。产业市场竞争五种基本力量模式分析[案例]在美国,像易拉罐、汽油桶和油漆桶那样的包装容器都是金属制造成的。金属罐作为液体的包装产品是有目共睹的。在美国,用金属制造的容器几乎占所有包装产品76亿总销售收入中的1/3。金属容器有用铝制成的,也有用锡铁制成的。这两种金属容器构成了液体产品包装容器的主要细分市场。然而,由于该行业具有一些独具的特点,使得金属容器行业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增长缓慢,竞争激烈,行业吸引力低,利润低下。因而该行业多年来没有什么大的增长迹象,所有的增长只是竞争的加剧。因为在这一行业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比如,许多的塑料软包装,塑料瓶,玻璃瓶和纤维箔等替代产品。这些不利影响因素对金属容器行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抑制力量。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另一包装行业的细分市场。我们用一般环境分析和波特五种力量分析模式对该行业进行分析,将是一种很有趣的示例。了解历史背景也许更能提高我们对该行业的认识。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金属罐包装业随着国家GNP的增长而一起成长。其中最大的盈利在软饮料包装市场上。各种饮料和啤酒生产商是这一市场的主要购买者。汽油和油漆及其它一些包装市场正在下降。从70年代到80年代的人口统计、种族变化、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技术的发展上看,似乎对饮料市场的冲击都不是太大,没有形成巨大影响。但由于二次大战后,1945-50年,美国有一个人口生育高峰,这一代人这时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市场需求依然有所增长,但远比不上行业内竞争的发展程度。在美国,金属容器行业大约100多家公司,但整个市场被四家主要生产商所控制。其中的两家公司占有国内该市场生产总量的35%。它们是大陆罐器公司和阿麦克罐器公司;另两家公司,斯多特和皇冠考克西分别占8.7%和8.3%的市场份额。其它众多的娃娃公司分享着其余的市场蛋糕。在该行业中,由于竞争者数量多,所以该行业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价格手段。除此外,该行业生产成本比较高,如原材料占64%,劳力占15%,运输占8%。这些占到了总成本的87%。对行业进入者来说,要投资建造新的生产厂家,仅需要1-1.5千万美元就可建成一条两片罐器生产线。其规模化生产的最高效率要求在2-3条生产线。对入市者来说根本构不成什么投资和规模上的威胁。并且,增加生产也因市场有限和成本问题起不到什么杠杆效应。早在60年代期间,美国的钢铁公司就是该行业所用金属片最主要供应商。也就是说,四家主要的金属罐容器生产公司是钢铁公司的最大顾客。
8
第二章
70年代期间,金属铝逐渐统治了传统的锡铁原料市场。这几家大的铝制造商中已有两家采取向前一体化战略,开始了生产铝容器。从消费者这边看,80%以上的产品被食品和饮料公司购买。购买金属罐容器占饮料公司总成本的45%。从这个市场的状况看,建立一家金属罐容器生产厂家就是为了向市场提供产品。如果销售不出产品,得不到大量的定单将会极大降低厂家的效率和利润。其中几家食品和饮料公司已经运用了向后一体化战略,由自己生产容器。坎普贝尔·舒普就是这样一家三片组合罐容器的主要生产者。厂家稳定的生产在70年代期间从18%增加到26%。向后一体化战略主要表现在三片罐器的生产上,因为生产这种罐器,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购买者一般不会拥有这项技术来发展他们自己的生产线,对供应市场构成的威胁相对较小。
铝制造业向前一体化罐器生产向后一体化软饮料业下面我们将运用五种力量分析模式对金属罐容器行业的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1)金属罐容器市场的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是金属铝制造公司在这个行业市场上,美国范围内主要有四家供应商,爱尔库、阿尔坎、雷纳兹和凯瑟尔。这些公司比金属容器行业集中度更高。金属容器市场原料供应商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并有能力采取向前一体化战略,对金属罐生产商构成巨大威胁。事实上,爱尔库和雷钠兹已经开始实施向前一体化,进入了金属罐器的生产。一般来说,金属罐容器生产商形不成向后一体化的任何威胁。因为这类公司不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因此:在金属罐容器原料市场上,金属铝行业公司对金属罐器生产商在协商原材料价格时,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2)金属容器原材料供应商的另一个主要对象是钢铁公司。在这个原材料供应市场上,锡铁供应商为数极少。钢铁公司具有一定的资源,可以形成向前一体化巨大威胁。但钢铁公司没有实施向前一体化战略。一般来说,金属罐容器生产公司形不成向后一体化的任何威胁。因此:钢铁公司对金属罐容器生产商来说,在其购买原材料时,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在众多的金属罐容器消费市场上,主要的购买者是食品公司和饮料公司,他们购买了金属容器的80%。(1)金属罐容器购买者的规模化程度较大,购买的数量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2)金属罐容器购买成本占购买者成本的绝大部分,因此,购买者会努力争取价格的降低。(3)在这个市场上,顾客的忠实度很低,消费者购买的是一种基本无差异的产品。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转换购买成本。(4)在该行业的金属罐容器生产者要建立一家工厂往往只是为一个消费者服务。因此,不能够获得大量的定单,从而导致了巨大损失,大大消减了企业利润。(5)购买者可以形成向后一体化的有利威胁。实际上,已有几家食品和饮料公司已经决定自己生产金属罐容器。因此:在这个市场上的购买者能够对金属罐容器生产者实施较大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1)主要的替代产品为:塑料。这种替代产品重量比较轻,易于消费者使用。由于是塑料制成的产品,不易破碎。塑料制成的罐容器用途广,可以减少货架空间。(2)另一种替代产品为:纤维箔。这种替代产品总量也比较轻,比钢罐轻20%。这种替代产品还比较便宜,比钢罐便宜15%。因此:替代产品对金属铝容器的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上,如汽油、冷冻果汁类和牛奶饮料上,纤维箔对锡铁钢也能构成较大的威胁。总的来说,在饮料和汽油等市场上,除了食品容器外,金属容器行业面对着替代产品的巨大威胁。行业进入者的威胁
9
第二章
(1)由于金属罐容器行业的规模经济程度比较低,不能构成行业进入障碍。例如对两片金属罐生产的有效规模仅仅才2-3条生产线。
(2)一般来说,行业进入者都具有投资能力,因为资本投入不高,不能构成进入障碍。特别对供应者和购买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两片罐器的生产线每一条成本仅1~1.5千万美元。
(3)生产技术的要求,特别是两片罐器的生产构不成进入障碍。然而对三片金属罐生产线装罐技术来说,对向坎普贝尔那样的购买者也不起什么大的作用。
(4)在该行业,品牌忠实度比较低,根本形不成进入障碍。因此:在金属罐容器行业根本不具有什么进入障碍。新的行业进入者随时可以进入该市场展开游戏。实际上,在该行业市场中,拥有大量的小规模市场游戏者。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程度在该行业中具有四家主要的大竞争者。其价格竞争程度很高,其主要原因如下:(1)金属罐容器行业是一个低增长的成熟行业,该行业正处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成熟期,基本的年增长率为3%。(2)金属罐容器属于非差异性产品,其服务的要求也没有太大的差别,除非在服务的形式和态度上显示差异。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一般都基于价格进行选择。(3)塑料和纤维箔等替代产品大大影响了价格(4)由于建厂投资成本比较低,因此不能构成对行业进入者威胁,从而也限制了销售价格。(5)在该行业,购买者和供应商都具有较高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得价格降低了。因为如果价格上升,他们就会进入这个行业。因此:在金属罐容器行业中,由于具有较高讨价还价能力的购买者和供应者,或向前一体化,或向后一体化,对罐器生产者构成了威胁;有意的行业新进入者由于投入成本低,都可以随时进入该行业,并且在该市场上还具有其它一些主要的替代产品,除了威胁外,还造成了激烈的价格竞争。金属容器行业的利润潜力也就没有大的发展前途。实际上在80年代中期,美国一家著名的杂志按照权益报酬率曾把该行业排在美国31个行业中的第24位。也可结合中国某行业现状作出深入分析。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答:组织学生用电子邮件相互交流,指导教师亲自回答学生问题。)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答:组织学生用电子邮件相互交流,教师指导。)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答:可以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其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渠道一般包括:从各种战略分析中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外部信息,如:A.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各种因素,如确认和评价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人文等宏观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及实施的影响。这样可以获得对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及其对公司总体战略的影响程度。B.五种力量分析可以使组织或公司获得产业,市场和组织间力量对比的深入理解,这些力量决定了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产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对公司竞争十分有利。C.产业结构及其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则是用来解释在同一产业中,企业之间在经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它们的战略地位的关系如何。从这个角度可以使公司获得战略决策方面的信息。D.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分析,由于竞争对手是企业经营行为最直接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这种直接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竞争对手分析在外部环境分析中的重要性。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是了解每个竞争对手所可能采取的战略行动及其实质和成功希望;各竞争对手对其它公司的战略行动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各竞争对手对可能发生的产业变迁和环境的大范围的变化可能作出的反应等。对竞争者的分析有四种诊断要素,即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竞争对手的假设和竞争对手的能力。
10
第二章
市场信号是一个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这些信号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竞争对手所提供信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信号是虚假的,有些信号是某些事件发生的前兆,还有些表示了某些行动的趋势。市场信号分析一般包括提前预告,
一、提前预告是一个竞争者使用的正式信号,预告可能被实施也可能不被付诸实行:如工厂建设、价格更改等等。
二、事后宣告,企业经常在事实发生之后宣布行动或结果,如新增工厂、销售数据等。特别当所透露的信息是很不易得到的或其程度使公众吃惊时,这种宣告可能带有某种信号。
三、同一产业竞争者的公开讨论,竞争者们对产业条件进行评论,如对价格和需求的预测,对未来生产能力和重要的外部变化如原材料涨价等情况的预测等等。这种评价带有某种信号,因为它可能暴露出发表评述的企业对产业情况的假设,而其战略正是建立这些假设基础之上的。
四、竞争者讨论和解释自身的行动,竞争企业经常公开或利用某些讲坛来讨论其自身的行动,这些场合很可能使讨论传播到其它企业。
五、竞争者的战略与其可能采取的战略相比较,将竞争者采取的战略与其可能采取并且可行的战略相比较,如实际采取的价格和广告水平,新增能力的规模,采用的具体产品特性等等,这些都携带有关于动机的信号。
六、战略变更的最初执行方式,战略变更所采取的方式可帮助区别一个竞争者的愿望,是进行惩罚还是采取一项对整个产业都有益的行动。
七、偏离过去的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在历史上专门生产产品系列中的高档产品,而现在却开始生产一种低档产品,这是一个信号,表明其重大的目标方面的重新制定或对企业环境有了新的假设。
八、偏离产业惯例,偏离产业常规的行为通常是一种侵略信号。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对在产业中从未降过价的产品进行削价销售,在一个全新的地区或国家建立工厂等。
九、交叉回避,当一个企业在某个领域中开展一项行动,而其竞争者的反应是在对发起者有影响的另一领域中采取行动,这种情况叫做交叉回避。
十、格斗商标,一种与交叉回避相关的信号形式是格斗商标。一个受到威胁或潜在威胁的企业可能采用一种商标,这种商标具有对威胁者进行惩罚或表示要进行惩罚的作用。
十一、秘密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诉讼,如果某企业秘密指控一个竞争对手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行动可被认作不满信号。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一种骚扰或拖延战术。因此,秘密诉讼与交叉回避战略非常相似。
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答:根据所学过的关于定量定性预测技术的知识,结合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做出指导,一般来讲,宏观因素适用于定性,微观因素适用于定量。思想文化方面的适用于定性,技术行为方面的适用于定量。)
11
第二章
战略管理系统的规范性通常与两个因素有非常大的关系:即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明茨博格(Mintzberg)认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可能采取“企业家战略管理系统模式”(EntrepreneurialMode)。在这种模式中,对战略的评价是非常不规范的,凭直觉进行,并且在范围上是有限的。在另一极端,对战略的评价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规范的和具有多层性的战略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这种战略管理系统模式被称为“计划性模式”(PlanningMode),它通常被大型企业所采用。处于上述两种极端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战略管理系统就是“适应性模式”(AdaptiveMode)。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所鉴别出的和评价的替代战略方案,与当前战略有极大的相似性。一般说来,中型企业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答:董事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讲,董事会具有三项主要的任务:(1)提出企业的使命,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划定战略选择的具体范围。(2)审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建议、决策、行动、为他们提出忠告和建议,出具体的改进措施。(3)董事会通过它的委员会监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提醒企业高层管理者注意这些变化将会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和管理战略规划过程。为了确定企业的使命,建立企业的目标,制定企业的战略和政策,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也起着关键作用。中层管理者依靠其上司的指导行事,所以他们总是乐于模仿优秀的高层管理者的特征和风格。此
12
第三章
外,企业中的员工需要了解他们工作的目的,即需要有一种使命感,而只有高层管理者才具有确定并向广大员工提供这种使命感的地位。一般来说,具有明确和远大理想的高层管理者是能够运用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去管理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
专职计划人员。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应付过于繁重的战略制定工作的时候,通常将其中一部分工作交给一个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计划委员会或由一名副经理负责的专门的战略计划或规划部门。这种专职的计划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提出和评价各种可行的战略选择。)
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答:在大型的跨行业经营的公司中,将企业所从事的经营范围分为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是有益的。战略经营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它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一个公司内,战略经营单位本身不代表经营规模的大小。但要建立一个战略经营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标准:(1)一个战略经营单位要有具体的任务,即要有自己的经营范围;(2)在经营的范围内能有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范围内有同行业的竞争者;(3)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公司中的其它战略经营单位来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任务等方面不能重叠和互相间有很大的依赖性;(4)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必须全权控制此经营单位的活动。例如,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可以决定购买生产所需的电机,不一定从本公司内购买,可以到任何市场购买。但战略经营单位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与完全独立的企业是不同的。战略经营单位对重要的资源(如资金、关键设备)是不能控制的,而需由总公司控制和提供。在建有战略经营单位的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经营单位的规划是基础,因而重要的战略规划是战略经营单位的战略规划。实质上每个战略经营单位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事业部战略或竞争战略。制定规划的大致程序是,每个战略经营单位制定自己的规划,经过公司一级评价。然后每个战略经营单位下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生产、财务、研究与开发、人事等,在战略经营单位规划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计划。第三章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答:一般说来,要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在一个企业的内部环境中包括下列一些方面:财务状况、产品线及竞争地位、设备状况、市场营销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组织结构、企业过去确定的目标和曾经采用过的战略等。而对每一方面的分析和评价,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就可明确企业所具备的长处和劣势。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一、财务状况A.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发现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财务状况。一般的财务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每股平均收益、流动比率、酸性测试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资本结构等B.利润来源的分布如何?有无提高投资收益率的规划?C.有无筹措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能力?渠道如何?D.财务主管人员是否为将来设计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E.是否具备一个严密的现金管理系统?F.财务人员是否具有税务计划方面的知识?G是否建立起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H.是否有一个高效和适宜的成本核算系统?二、产品线及竞争地位A.在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其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是设计问题、质量问题、成本问题还是交货问题?B.企业是否具有使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某些专利?这些专利何时到期?
13
第三章
C.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目前拥有多大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占有率的稳定程序如何?这个市场占有率是集中于少量的顾客还是分散的?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趋势如何?
D.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E.各种不同的产品线在市场营销、工程技术和生产制造等方面有多大的协同性?F.现在的和潜在的顾客怎样评价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G.市场研究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和推销人员是否在为新产品的开发而有效地工作?三、生产设备状况A.生产设备的数量是否充足?构成怎样?自动化程度如何?有无过剩的能力和扩充的可能?效率如何?B.所有生产设施(包括厂房面积等)是否很有效率?是否充足?有无扩充的余地?四、市场营销能力A.本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是否充足?素质如何?能否开展有效的营销工作?B.本企业采用了什么样的销售渠道?是否有效?C.本企业一贯采取的定价策略是什么?D.本企业收集市场信息的能力如何?是否对顾客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E.是否具备开拓新市场的能力?F.本企业的促销及广告活动是否有效?有无极大的想象力和创新性?G.本企业是否能为顾客提供各种售前和售后服务?五、研究与开发能力A.各类研究与开发人员的数量、构成、知识结构如何?B.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能力如何?是否已经开发出重要的新产品?C.研究试验设备的数量、构成及装备程度如何?D.研究经费是否充足?是否占销售额很大的比例?是否能够满足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要?E.研究与开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如何?六、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A.最高层管理人员是由什么人或群体构成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如何?B.最高管理层的管理风格是什么?呈现出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专制的还是参与的)?C最高管理层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体系是什么?D.在涉及完成计划、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等实施和控制方面,中层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如何?七、职工的数量及素质A.职工的数量是否充足?B.职工的技能和熟练程度怎样?这些技能是否能充分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C.职工的工作态度如何?出勤率怎样?以及职工的激励水平如何?D.本企业的工资政策是否合适?E.企业有无一个职工遴选、培训及晋升系统?八、组织结构A.现有的组织结构是什么类型?B.是否有一个正式的组织结构图?C.组织结构中责权关系是否明确?D.现有的组织结构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工作中是否有效地合作并且是高效率的?E.每个组织结构的计划和控制工作是充分还是过分繁冗的?九、过去的目标和战略A.企业过去几年中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否都已达到?这些目标是否适合企业自身?B.企业已采用了些什么战略?这些战略是否取得了成功?除此而外,还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独特竞争能力;并运用两种企业内部分析技术,经验效益(或称经验曲线)法和价值链法来进行分析。
14
第三章
2.企业独特竞争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答:企业的独特竞争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另一是企业的能力。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可以是财务的、实体的、人力的、技术的,也可以是组织形式的资产。企业资源的两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另一类是无形资源。企业资源要成为独特竞争能力,则必须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所谓独特资源是指其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资源。企业能力是指公司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存在于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这就是说,存在于公司做决策和管理其内部过程以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式中。概括起来说,企业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产物。这些系统规定了在公司内部如何做出决策,在哪儿做决策,公司要奖惩的行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等。根据定义,企业能力也是企业的无形资源,但企业能力不存在于公司中的单个人员身上,而更多地体现于在公司范围内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做出决策的方式上。一个企业可能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但是除非这个企业是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否则资源就不能创造竞争优势并使这些竞争优势持续下去。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一个企业只要具有竞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它可能不需要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同样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能力。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答:企业能力是指公司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这些技能存在于公司的日常活动中,这就是说,存在于公司做决策和管理其内部过程以达到公司目标的方式中。概括起来说,企业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和控制系统的产物。这些系统规定了在公司内部如何做出决策,在哪儿做决策,公司要奖惩的行为,公司的文化和价值等。根据定义,企业能力也是企业的无形资源,但企业能力不存在于公司中的单个人员身上,而更多地体现于在公司范围内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做出决策的方式上。区别资源和能力对理解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可能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但是除非这个企业是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否则资源就不能创造竞争优势并使这些竞争优势持续下去。以美国EMI公司和它的医用CT机为例。医用CT机可以说是自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在放射领域中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它可产生用于分析判断的人体剖面图像。这项技术是由EMI公司高级研究人员亨斯菲尔德(GodfreyHounsfield)所发明,此人为此而获诺贝尔奖。由于亨斯菲尔德的这项发明,使EMI公司独家具有制造医用CT机这一技术诀窍的独特而有价值的无形资源。然而遗憾的是,EMI公司缺乏在市场上成功挖掘这种资源的能力,它缺乏向潜在客户说明这种产品益处的市场营销技能,也缺乏售后服务和其它上市这种产品的支持性技能。结果在开发出医用CT机的8年之后,EMI公司不再从事CT机业务。而它的模仿者——通用电器公司则成了这方面的市场领导者。这就是说,EMI公司尽管具有了独特和有价值的无形资源,但它由于缺乏挖掘这些资源的能力,最终它不能建立起独特的竞争能力而获得高的收益。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应当认识到,一个企业只要具有竞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它可能不需要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同样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能力。例如在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者中,大家公认纽柯公司(Nucor)这个短流程的钢铁企业是成本效率最高的钢铁生产厂家。纽柯公司在低成本钢铁生产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竞争能力并非来源于它具有独特而有价值的资源。它与其它短流程钢铁生产企业一样,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工厂、设备、技术人员、诀窍等。纽柯公司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以高效率的方式管理其资源的能力。在公司的所有层次,纽柯的组织结构、控制系统、文化等都鼓励有效率的生产。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答:除了有形性和无形性以外,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表现在:A.可模仿性的资源。竞争者最容易模仿的独特竞争能力是基于那些独特而有价值的有形资源上,这是由于竞争对手能够看到这些资源并且在市场上可购买得到。无形资源要难以模仿得多,特别是公司的品牌或商标更是如此,因上商标象征着公司的声誉。理论上讲,专利制度可保护技术诀窍免受模仿,因为它可使发明人享有独断专有的权利。B.可模仿性的能力。模仿一个企业的能力要比模仿一个企业的有形及无形资源要难得多,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能力对外界来说是不可见的。根据定义,企业能力存在于公司中做出决策以及管理过程的方式中。企业能力不可见性的这一特点对防止模仿可能是不充分的。理论上讲,竞争者通过雇请一个企业的人员而能窍取出该企业的运营秘密。但是,企业的能力很少只存在于单个人身上,相反它是在一个独特的公司环
15
第三章
境中,许多个人相互作用的方式或方法的产物。因此就有可能出现,公司中没有任何一个熟悉企业的内部运作程序和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从一个成功公司中雇请一些人员并不能保证它可模仿到关键的能力。
企业的独特竞争能力来自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所需要的能力,或者企业必须具备独特而有价值的能力。资源要较能力更容易地被模仿,因此基于企业能力的独特竞争能力要较基于企业资源的独特竞争能力更具有持久性。在此还应提及影响独特竞争能力持久性的其它两个因素:一个是竞争对手模仿公司独特竞争能力所需要的时间。所需的时间越长,竞争对手作出反应的速度就越慢,公司就能建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声望,就越难动摇公司的市场地位。另一影响持久性的因素是环境的稳定性。适用于一种环境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种环境。
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对一个实际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答:*资产负债表是关于企业在特定时刻(通常在企业的会计年度之末)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报表。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和那些在企业处于正常运营进程中并在正常经营周期(通常为1年)内,将被转换成现金的资产,包括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办公设备等净值。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商誉、商标、专利等)等构成了企业的总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往往将上年的资料同时列入,以便使用者对企业两个时期的状况加以对比。*损益表显示企业在一年或多年内的盈利或亏损,还列出导致盈亏的各收支项目。*流动性测定比率说明了衡量一个企业资本流动性的大小,以及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中:(1)流动比率(CurrentRatio)。它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流动比率用以说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2)速动比率(QuickRatio)。又称酸性测试比率(AcidTestRatio),计算方法如下:速动比率=易变现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上式中的易变现流动资产又称速动资产。一般认为,速动资产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帐款。通常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便是速动资产,因为存货的变现速度很慢。这样,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就变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流动负债)*活动性测定比率。活动性测定比率用以衡量企业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属于此类的比率有下列几个:(1)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它用以衡量本期销售和同期平均应收账款间的关系。应收账款周转率,又称收账比率,它用以衡量本期销售和同期平均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净额÷应收账款平均额。收帐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情况的一个指标,衡量该比率的标准是企业本身对销售对象提供的信用政策和收帐政策。如果实际收款期与标准收款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可能会发生大量的坏帐损失。(2)存货周转率。它是用以衡量购货后再销售的效率,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越高,存货资金得以有效利用。然而,太高的存货周转率则可能是存货水平太低或库存中断的结果,企业也许因此而丧失某些生产销售机会。(3)营业资产周转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资产被有效地用来促成销售的程度。所谓营业资产是资产总额中剔除全部非营业性资产,如长期投资和企业不使用的不动产后的资产总额。营业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营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营业资产这个比例越高,表明赖以营业所需的投资越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成效。判断这个比率的标准,应视企业历史上的实际情况。(5)固定资产周转率。它用以衡量企业在创造销售收入方面所运用固定资产的效率。计算方法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债能力测定比率。流动性测定比率用来测定企业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偿债能力则是指企业偿付全部到期债务的能力,其测定更着重于企业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属于此类指标的比率有:(1)债务比率。又称资产负债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债务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16
第三章
债务比率反映在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借债而得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仅人利益的程度。通常认为,企业的债务比率越低越好。但债务比率过低,可能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利润率不高。
(2)债务股权比率(Debt/Equity)。它和债务比率具有相同的目的,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从长期偿债能力的角度看,企业的债务股权比率越低,表明业主投资提供给企业债权人不受损失的保障程度越大。
(3)长期负债对资本的比率。资本总额由企业的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所组成,或是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这个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长期负债对资本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有股负债+股东权益)。这个比率反映了长期借入资本同永久性投资间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应保持合理关系无严格规定,凭经验的一般粗略估计是,长期债务在制造业中不应当超出资本总额的33.3%,在铁路和公用事业中不超过资本总额的50%。*盈利性测定比率。盈利性测定比率用来度量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属于这一类的指标有:(1)毛利率(GrossProfitMargin)。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毛利率÷销售净额×100%。这表明,每百元的销售收入中,可获得20.8元的毛利润。当然,毛利率越高越好。但是,企业的毛利率必须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或本企业历史同期水平相比,方能判断其优劣。(2)边际净利润率。又称销售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边际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净额×100%。虽然边际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大。但是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竞争方式、资本筹措方式和营业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故应结合本行业及企业自身情况对其加以分析。(3)资产收益率(ReturnonAssets)。它用以衡量企业运用其资产来产生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收益率=扣除利息和税捐前的收益÷资产总额×100%。对资产收益率,美国的杜邦公司首次将其分解为两个构成比率,一个是销售利润率,另一个是资产总额周转率,即: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总额周转率上式也说明,资产收益率的高低也取决于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总额周转率。如果企业每百元销售所创造的利润额越大,资产周转越快,则资产收益率越高。(4)投资收益率(ReturnonInvestment)。它用来测定企业支付报酬给投资者,以吸引更多资金的能力。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收益率=扣除利息和税捐前的收益÷(长期负债+股东权益)×100%。一般而言,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投资的经济效果越好。(5)股权收益率(ReturnonEquity)。它的计算公式为:股权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总额×100%。股权收益率实际上反映企业对业主(股东)投资的运用情况。该比率越高,股东的投资信心就越有保障。(6)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sperShare)。普通股每股收益用以测定股份企业的获利能力及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息)÷300000。*市况测定比率。市况测定比率用以衡量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股票在市场上的号召能力。属于此类比率的指标有下列几种:(1)价格收益比率。该比率反映普通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价格收益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通常,收益增长快、前景较好的企业,它们的价格收益比率都较高。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预计某企业的未来收益会增加,就愿意出高价买进该企业现在的收益。(2)股息发放率(DividendPayoutRatio)。股息发放率表明企业的当期利润中有多少被用于股息的派发,它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股息政策。其计算公式为:股息发放率=普通股每股股息÷普通股每股收益×100%
17
第四章
(3)股息率(DividendYield)。股息率既反映企业的普通股股息与其每股市价的关系,又可用来测定投资者的股票投资报酬水平。它的标准也取决于企业的股息政策。其计算公式为:股息率=普通股每股股息÷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4)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BookValueperShare)。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表明,在公司资产被卖掉并偿付企业的债务和发放优先股东补偿金后,普通股每股可得到的资产价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普通股票的帐面价值=(资产总额-总负债-优先股额)÷普通股在外股数所有这些比率都是企业在评估企业的业绩及预测未来趋势时常用的指标。当然,有时也只需计算其中少量的几种比率,所以在进行比率分析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比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或条件。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答:所谓经验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随着累积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在这里,“经验”一词与普通经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特殊涵义,它是指到目前为止的累积产量或服务量。因此经验效益也可表述为:随着经验的增加,单位产品(服务)成本下降。经验效益的战略意义:经验效益所揭示的规律是,随着经验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因此对处于有经验效益产业(如钢铁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追求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是一条可取的竞争战略。一方面,较低的产品成本使企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另一方面,在价格竞争战中企业可降低产品售价,掌握竞争中的主动权。在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时,在下面三种情况下,一个企业可以获得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优势。(1)如果企业与竞争对手在起点成本和学习率上相同,则企业只有靠增加经验,即多生产、多销售,才能使单位产品成本较竞争对手降低得更多。(2)在具有与竞争对手相同学习率的情况下,企业除增加经验(累积产量)外,还可以不同的产品成本起点进入竞争。即使与竞争对手经验相同时,由于较低的产品成本起点,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也会较竞争对手为低,如图3-4所示。这个较低的产品成本起点可来自多方面:如录用素质较高的工人并加以培训;采用更先进的设备;由于原材料供应商经验的增加,供应商降低了售价,从而使企业购得更廉价的原材料等。(3)加快学习过程,总结前人生产操作经验,使企业具有较低的学习率来参与竞争。即使与竞争对手经验相同时,由于学习率的不同,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也较竞争对手为低。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战略,最终要求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是追求这种战略的关键。这是因为,只有企业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在市场上能得以销售,追求经验效益才会有意义,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意味着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在相对稳定的竞争市场内,通常是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具有较大的经验积累,企业的经验与其市场占有率大致相当。因此,追求基于经验效益的成本领先战略与提高市场占有率相辅相成。值得指出的是,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是追求企业效率的内向型战略,即追求成本—价格的效率。这种战略是以产品的性能、质量、款式、技术条件等非价格因素能被市场所接受为前提的,即假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产品价格的竞争。然而,当市场更注重于产品或服务的性能、特点等非价格因素时,追求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就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这时企业就会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但不为顾客所欣赏,企业也会失去经营“有效性”的一面。因此,企业一旦决定选择以经验效益为基础的成本效率战略时,还要时刻注意顾客、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到既追求效率,又不失去企业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使二者同时能兼顾到。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其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条件进行审计,一方面可以对每项价值活动进行逐项分析,以发现企业存在的优势和弱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这个价值链中各项活动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以整体活动最优化和协同这两种方式给企业带来优势。这是因为价值链所表示的不是一堆相互独立的活动,而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活动组成的系统。因此,通过价值链分析就可以发现,企业的优势既来自于构成价值链的单项活动本身,也来自于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而且从更广泛的角度讲,企业的价值链蕴藏于范围更广的价值系统之中。第四章
18
第四章
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答:企业应该首先确定企业的使命,其战略作用是:企业的使命常常会从总体上把握或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因此,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企业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无论是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还是对一个已经确立起来的历史久远的、有多种经营业务的联合公司来说,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首先应弄清企业应负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它应从事什么事业,总之要弄清企业的使命。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答:根据企业使命包含的两个方面,企业哲学和宗旨,结合企业文化来回答这一问题。如: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反映。这种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内在表现,企业哲学和宗旨与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活动发挥指导作用。这是一切经营政策和行动的前提。一个组织或企业在自己的整个寿命期内必须随时准备改变自身,应付环境变化的挑战,但它的信念却不应当改变。换言之,一个组织与其它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等形成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组织结构、选择时机等重要得多。企业宗旨是指企业现在和将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活动,以及应成为什么性质的企业或组织类型。因此,企业哲学是企业行为文化形成的指南,而企业宗旨则是企业的行为下的行动方向,目标和行动范围,及为社会服务的要目等,二者的结合完整地构成了企业文化发展形成运作的整个内涵。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定与企业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构建企业宗旨和企业哲学的行动内容和构建过程,方能获得理想效果。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答: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以及审计企业内部条件或能力的目的,是为了给制定战略打下一个基础,以作为战略制定的依据。因此,使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与企业所具有的能力,这三者间相互匹配、关系理顺,企业战略才能得以成功实施。根据环境与战略的关系要求,不同的外部环境,需要有不同的活动与其匹配。这样,环境便成了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改变战略,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分析战略是否与环境相匹配,主要是看战略的进取性,即战略攻势。战略攻势或态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攻势。主要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的组合上偏离原来低水平状况的程度。偏离的程度大,创新攻势就高。第二,市场攻势。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战略的竞争性。其最低水平是使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最高水平是以开拓性的市场观念作为市场战略的指导思想。以战略攻势也分为五个等级:稳定的、反应的、预见的、探索的、创新的。每一种动荡水平的环境需要相应的进攻性的战略。如果战略的进攻性低于环境动荡水平的要求,无论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措施,也都难以满足起码的要求。相反,如果战略的进攻性超过了环境水平的要求,战略的发挥要受到环境的抽约力量,也可能要以失败而告终。对于企业的能力来说,它也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出发点、依据和限制的条件。因为企业的能力或条件是支持战略的基础,任何能够适应环境的战略,如果没有执行或实施战略的企业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于企业能力水平的度量,可以用能力的开放性来表示。能力的开放性又可以用三个相互补充的方面来说明:(1)怎样对待变化。随着企业对变化理解能力的提高,企业对变化会逐渐由抵制改变为开创。(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追求效率还是追求有效性。追求效率的企业其能力必然是内向的,集中于企业内部。而追求有效性的企业,集中注意的是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必然是外向的。(3)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是无视环境的封闭系统,还是对环境刺激非常敏感的开放系统。根据能力开放性的上述三个方面,配合不同类型战略的要求,可以把企业能力也划分为五种:看管的、生产的、市场销售的、战略的、灵活的。根据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的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改变战略,制定出适应新环境的新战略。同样,战略改变了,企业的能力也必须随着变化,使企业能力能够符合战略的要求,保证战略的实施。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的综合匹配关系见表4-2所示。
19
第四章
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程度,上表中把环境分为高低不同的五等,按从低到高的动荡顺序依次为:重复的、扩张的、转换的、突变的和意外的,每种动荡水平下所具有的环境特征。因此,本表充分体现出环境、战略与能力三者之间的综合匹配与互动关系。
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答:本题将作为小文章由学生完成。可以根据本章第第三节“战略目标”中战略目标的构成和制定及原则等,结合自己企业实际回答这一问题。)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答:一般而言,凡是其成就和成果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的方面,都需要制定长期战略目标。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关键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量化原则。一致性原则---又称平衡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20
第五章
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时,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按照上面的”企业目标制定过程”,从上到下地认识这些关系。短期战术目标应服从,并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而经营单位目标则需要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职能目标和个人目标都要与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保持一致、利益相关,并且这些都要与企业的战略使命相符合。这些目标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从思想性、指导性计划原则到具体任务和数量财务等指标的建立,层层相关,相互一致,方向一致,使得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心想一致,劲使得一致,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战略结果。
企业的战略目标一经制定和落实,就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不可朝令夕改而引起企业战略的变更。当然,如果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战略目标调整后,所有的经营单位及职能部门的短期战术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也是企业各级员工需要认识到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各级各层目标无论变化与否,都能够充分理解,在战略思想和战略行动上一致起来,使企业始终能够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利益。
第五章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企业实施稳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其具有的一些缺点,主要是:第一,由于公司只求稳定的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可以快速发展的机会。如果竞争对手利用这些机会能加速发展的话,则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第二,采用稳定发展战略可能会导致管理者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求变革的懒惰行为。一般说来,奉行稳定发展战略的公司都集中于单一产品或服务。公司的增长和发展依赖于在稳定增长的市场上维持它们的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或依靠缓慢地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增加新的产品或服务(但仅在广泛的市场研究之后才做出),或扩大公司市场所覆盖的地理范围。稳定发展战略的风险比较小,对处于稳定增长中的行业或稳定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它是非常有效的战略选择。在公用事业、运输、银行和保险等部门的企业,许多都采取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应注意的问题是其具有的风险。德鲁克曾警告说,发展就是一种冒险。公司变得越来越大并非好事,发展本身是无用的。正确的道路应是不断完善,发展应是“做了正确的事情”的结果。事实上,短期内过快的发展可能导致效率下降,从长期来看这可能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在追寻发展战略之前,管
21
第五章
理人员应当问一问自己下面的三个问题:公司的财力资源是否充足?如果公司由于某种原因短暂地停止执行其战略,其竞争地位是否还能维持?政府的法规是否允许公司遵循这一战略?
---采用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的企业面临一个主要的危险,即如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
---值得指出的是,当公司由于采用同心多样化战略使得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时,往往无力同时兼顾许多方面,及其由此而产生的问题。
---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一种恰当和合理的战略。然而,纵向一体化战略也存在着风险,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纵向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变大,要想脱离这些行业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规模大,要使企业的效益有明显的改善,就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经营业务。(2)由于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不仅需要较多的投资,而且要求公司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从而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3)由于前向、后向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4)可能产生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因为各个生产阶段的最经济的生产批量或生产能力可能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有些阶段能力不足而有些阶段能力过剩。---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防御战略的目的恰与发展战略相反,它不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在企业实施抽资转向战略时,应该注意下列情况下的一些问题:A.企业的某些领域正处于稳定或日益衰退的市场中。B.企业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小,且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费用又太高;或者市场占有率虽然很高,但要维持,会花费愈来愈多的费用。C.企业的某一领域不能带来满意的利润,甚至还带来亏损。D.如减少投资,销售额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E.公司如减产该领域的投资,则能更好地利用闲散资源。F.企业的某领域不是公司经营中的主要部分。---在实施调整战略,采取措施和行动时,可注意下面一些问题:A.更换高层和较低层的管理人员;B.削减资本支出;C.实行决策集中化以控制成本;D.减少新人员的录用;E.减少广告和促销支出;F.一般性的削减支出,包括解雇一些人员;G.强调成本控制和预算;H.出卖一些资产;I.加强库存控制;J.催收应收帐款。---实施放弃战略对任何公司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困难的决策。应注意的问题有下列三个方面:第一是结构上的障碍。一项业务的技术以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特点阻止放弃。第二是内部依存关系上的障碍。公司中各种经营单位之间的联系可能阻止放弃某一特点的经营单位。第三是管理方面的障碍。---清算战略的实施是只有当其它所有的战略全部失灵后才加以采用。及其清算战略应该实施的时机和环境状况。一般讲,及早地进行清算较之追求无法挽回的事业对企业来说可能是较适宜的战略。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答:一个企业为什么决定寻求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最高层经理或最高领导班子所持有的价值观。许多高层经理人员将发展等同于他们个人的有效性和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他们所管企业的发展就足以表明了他们作为经理人员的有效性和功绩。此外,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许多高层领导人通常都拥有作为其一部分报酬的股权。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导致企业股价的升高,则他们会有自己的资本增值中直接受益,格鲁克(W.Glueck)对《幸福》杂志登载的358家公司在45年中所做战略选择进行过研究,发现各公司采用的各种战略的频率如下:发展战略占54.4%,比例最高。3.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
22
第五章
答: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任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每一次多样化战略或企业增加的每一项新业务所创造的价值,都较前次所增加的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少。因为企业总是寻求和利用最有利润前景的多样化机会,剩余的是那些不具最诱人的多样化机会。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每一次业务的增加或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MarginalValue-Added-MVA)趋向于减少。
综合考虑边际附加值曲线MVA和边际管理成本曲线MBC,从图5-4中可以看出,企业采用多样化战略会有一个临界点D0,在此点上,MVA=MBC,即两条曲线交汇。当企业多样化程度到D1时,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超过所伴随的边际管理成本,MVA>MBC,此时,继续寻求多样化是有利可图的。然而,当多样化程度达到D2点时,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小于所带来的边际管理成本,MVA<MBC,此时说明,企业采取多样化战略已经过了头。而正是在D0点,边际附加值恰等于边际管理成本,此时企业的多样化战略达到它的最佳状态。
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海尔集团案例:一、海尔集团的发展现状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等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特大型企业。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的战略转变,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从一个负债147万元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国家特大型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到99年达到216亿元,营业额268亿元,利润6.3亿元,利税13.8亿元,总资产109亿元,员工人数两万多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创中国家电第一名牌,99年无形资产评估达254亿元;●冰箱股份公司上市,并以其优良的业绩进入沪市三十指数,标志海尔集团金融运作的成功;●总结出先进的OEC(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得到了国务院三位副总理的肯定;●开发建成成片家电制造工业园――海尔工业园,在合肥建立了本地化生产基地;●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及产品认证体系,四大主导产品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产品花色品种繁多,已经发展到58个门类9200多个品种;●建立了完善产品销售网络,电冰箱、冷柜、空调器、洗衣机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均为第一。●99年,海尔在美国建立了开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构架,开辟了海外营销和海外建厂的新道路。●建立起技术创新的良好机制和运作环境,海尔中央研究院投入使用,成为全国重点支持的技术创新企业试点之一。●向新领域扩张,先后进入生物工程、住宅设施、小家电、黑色家电、信息技术产品等领域,为集团进一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空间。海尔集团十五年来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98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接受美国哈佛大学的邀请,赴美国讲学,成为走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被纳入哈佛教材案例库。●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亚太地区最具信用公司评比,海尔列第七位,也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这个排名在韩国三星之前。●美国权威的《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排在美、日等家电名牌之前,名列榜首。●海尔总裁张瑞敏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50位最佳企业家之一。
23
第五章
二、品牌战略、品牌的提升与延伸最初,“海尔”不过是一个只说明产品(冰箱)生产厂家的商标名称,发展到现在,“海尔”已经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内,海尔品牌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国内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海尔品牌的知名度也日益提高。海尔名牌战略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更在于它注重提高产品的知觉质量,即把产品的高质量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消费者,变成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和信念,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高质量的品牌形象。他们首先从产品特性、附加功能等方面宣传海尔产品质量高的依据,如ISO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这就提高了宣传的可信性,使消费者容易接受对海尔的宣传。每得到一种认证,他们都及时告诉消费者,因为能拿到这种认证,特别是他们拿到了进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认证,对国内消费者肯定是一种鼓舞和支持。此外,他们还向消费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承诺,如全免费维修、全天候24小时服务等。在10多年的发展中,海尔的品牌形象经过发展完善,始终保持了它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即使在品牌的延伸中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品牌延伸已成为海尔为获得更大发展、获得更大利润而采取的手段。由于海尔品牌的高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形象,海尔通过品牌延伸进入新领域,从而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首先光有名牌没有规模,市场份额就扩大不了,光有规模没有名牌,那么规模也维护不了多久。海尔从冰箱起家的,先从冰箱形成名牌,因为海尔冰箱是名牌,它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的,名牌竞争力为海尔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保障。海尔品牌延伸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品牌延伸要以一定的品牌优势为基础,二是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在技术、销售、产品类别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第三,延伸产品必须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能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三名。十五年来,海尔共兼并18个企业,盘活亏损额超过5亿元的15亿元资产。海尔兼并扩张理念是“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具体做法是“吃休克鱼”。海尔兼并“红星”就是成功一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写进了哈佛的教材,成为第一个进入哈佛案例的中国企业。答案:海尔集团的发展目标海尔集团的现有经营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以现有白色家电的核心能力为基础,实施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以努力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为目标,一方面拓展国际市场发展空间,一方面向信息技术、住宅设施等领域进行了多元化扩展,创海尔国际名牌,把海尔集团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核心能力的大型的跨国公司。“十五”期间,海尔的战略重点放在国际化上。到2005年初步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综合性的公司,任务有两个:一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建立以研发及技术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海尔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为培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核心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发展销售渠道,以目前最强的白色家电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逐渐延伸到黑色家电及其他信息产业的产品,并考虑在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设厂,在设厂国及周边发达国家销售。未来海尔的业务将集中在三个部分,一是白色家电,二是信息产业,三是住宅设施,而三者又都是围绕着改善家庭生活品质为宗旨的相关多元化。生物工程领域因与海尔优势业务相关度较小,在信息产业和生物工程领域比较相取舍时,将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生物工程领域则相机从海尔的主业务中剥离出去。海尔集团从创建至今的十五年间经历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逐渐从一个街道小厂发展壮大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从84年至98年始终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2%,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与世界500强最末一名相比,在1995年是十九分之一;1996年是十二分之一;1997年是六分之一,到98年提高到四分之一,99年达三分之一。海尔全体员工励精图志,同心同德,决心抓住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绝好机遇,振兴民族工业,创海尔世界名牌。面对世纪初冲击世界500强的目标,海尔在坚持不懈且卓有成效地努力着,只要国内外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政府主管部门一如既往地对海尔加以扶植和帮助,海尔人对到2006-2008年冲击世界500强充满信心。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答:发展战略---亦称增长战略。许多高层经理人员将发展等同于他们个人的有效性和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他们所管企业的发展就足以表明了他们作为经理人员的有效性和功绩。此外,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许
24
第五章
多高层领导人通常都拥有作为其一部分报酬的股权。如果企业的发展能导致企业股价的升高,则他们会有自己的资本增值中直接受益。
采用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企业面临一个主要的危险,即如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如顾客偏好的不稳定性在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性在增强,技术变革,政府政策的改变,这些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战略的企业构成主要的威胁。---采用这种发展战略,公司既可保持它的经营业务在生产技术上的统一性,同时又能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多种产品上去。企业可以向新的经营领域扩展(通过买进别的企业或者内部多样化),但必须紧紧围绕自己的基本业务,因为这是优势所在。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以一种专长为基础和核心进行多样化经营的公司。第二等成功的企业是向那些相关行业扩展的公司。值得指出的是,当公司由于采用同心多样化战略使得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时,往往无力同时兼顾许多方面。寻求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战略,这些也是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益处所在:(1)后向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对所用原材料的成本、可获得性以及质量等具有更大的控制权。(2)如果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能获得较大利润时,通过后向一体化企业可将成本转化为利润。(3)前向一体化战略可使企业能够控制销售和分配渠道,这有助于消除库存积压和生产下降的局面。(4)当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经销商具有很大毛利时,通过前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可增加自己的利润。(5)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以及建造大型的生产厂而从规模经济中获益。因为规模经济会导致较低的总成本,从而增加了利润。(6)一些企业采用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战略来扩大它们在某一特定市场或行业中的规模和势力,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垄断控制。在一定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一种恰当和合理的战略。然而,纵向一体化战略也存在着风险,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纵向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变大,要想脱离这些行业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规模大,要使企业的效益有明显的改善,就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经营业务。(2)由于公司纵向规模的发展,不仅需要较多的投资,而且要求公司掌握多方面的技术,从而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3)由于前向、后向产品的相互关联和相互牵制,不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4)可能产生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产能力不平衡问题。因为各个生产阶段的最经济的生产批量或生产能力可能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有些阶段能力不足而有些阶段能力过剩。---复合多样化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公司可向几个不同的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分散经营风险,追求收益的稳定性。B.当多个部门(行业)单位在一个公司内经营时,它们可充分利用公司在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从协同中获益。C.可对公司内的各个经营单位进行平衡。在某些经营单位处于发展或暂时困难之时,公司可从其它经营单位获得财力上的支持。D.公司向具有更优经济特征的行业转移,以改善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灵活性。但公司在选择复合多样化战略时,要谨慎从事,切记不要为多样化而多样化。复合多样化战略最主要的弱点是带来企业规模的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管理上的复杂化。如果公司管理者对新扩充的管理业务一点也不熟悉的话,则后果更糟。另外,实施复合多样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投资,因此,要求公司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多样化战略有其采取的原因及弊端,有些劣势可能是非常严重的。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实行多样化战略,而是究竟采取多大程度的多样化。毋庸置疑,多样化战略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任何战略创造的价值都遵循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就是说,每一次多样化战略或企业增加的每一项新业务所创造的价值,都较前次所增加的业务所创造的价值要少。因为企业总是寻求和利用最有利润前景的多样化
25
第七章
机会,剩余的是那些不具最诱人的多样化机会。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每一次业务的增加或多样化所产生的边际附加值(MarginalValue-Added-MVA)趋向于减少。
第七章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答: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基石是规模效益(即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增大而下降)和经验效益(单位产品成本随累积产量增加而下降),如果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则大量生产毫无意义;而不大量生产也就不能使产品成本降低。为实现产品成本领先的目的,企业内部需要具备下列应用条件:(1)设计一系列便于制造和维修的相关产品,彼此分摊成本。同时,要使该产品能为所有主要的用户集团服务,增加产品数量。(2)在现代化设备方面进行大量的领先投资,采取低价位的进攻性定价策略。这些措施短期内可能会造成初期的投产亏损,但长远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好的利润。(3)低成本给企业带来高额边际收益。企业为了保持低成本地位,可以将这种高额边际收益再投到新装备和现代化设施上。这种再投资方式是维持低成本地位的先决条件,以此形成低成本、高市场占有率、高收益和更新装备的良性循环,如图7-1所示。(4)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降低制造成本。(5)低研究与开发、产品服务、人员推销、广告促销等方面的费用支出。(6)建立起严格的、以数量目标为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控制报告和报表要做到详细化和经常化。(7)企业建立起具有结构化的、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便于从上而下的实施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战略的风险包括:(1)生产技术的变化或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使得过去的设备投资或产品学习经验变得无效,变成无效用的资源。(2)行业中新加入者通过模仿、总结前人经验或购买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他们的成本更低,以便低的成本起点参与竞争,后来居上。这时,企业就会丧失成本领先地位。(3)由于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其力量集中于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使它们丧失了预见产品的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可能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即使价格低廉,却不为顾客所欣赏和需要。这是成本领先战略的最危险之处。(4)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生产投入成本升高,降低了产品成本——价格优势,从而不能与采用其它竞争战略的企业相竞争。差异化战略的应用条件:企业要奉行差异性战略,有时可能要放弃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因为它的排它性与高市场占有率是不融和的。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需具备下列条件:A.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B.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C.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它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D.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E.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F.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差异化战略的风险: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A.实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成本可能很高。因为它要增加设计和研究费用,选用高档原材料等。如果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产品成本与追求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者的产品成本差大,可能会使得购买者宁愿牺牲差异化产品的性能、质量、服务和形象,而去追求降低采购成本。B.购买者变得更加精明起来,他们降低了对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要求。C.随着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差异产品的优点很可能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削弱产品的优势。而这时如果企业不能推出新的差异化,那么由于价格较高而处于劣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又不明显,企业就要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26
第七章
集中化战略也可呈现多种形式。虽然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二者是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达到目的,但集中化战略的目的是很好地服务于一特定的目标,它的关键在于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为有效和效率更高的服务。因此,企业既可以通过差异化战略来满足一特定目标的需要,又可通过低成本战略服务于这个目标。尽管集中化战略不寻求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取得低成本或差异化,但它是在较窄的市场目标范围内来取得低成本或差异化的。
集中化战略也有相当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于企业全部力量和资源都投入了一种产品或服务一个特定的市场,当顾客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出现创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时,就会发现这部分市场对产品或服务需求下降,企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其二,竞争者打入了企业特定的部分市场,并且采取了优于企业的更集中化的战略。其三,产品销量可能变少,产品要求不断更新,造成生产费用的增加,使得采取集中化战略企业的成本优势得以削弱。
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答:处于中庸地位的企业要想改变不利的战略局面,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它要么采取措施来达到成本领先战略的目的,[这需要大量现代化的投资,甚至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者使自己面向一个特定的目标[集中化战略]。对这三种战略的每一种选择要依据企业的能力和局限来做出,因为成功地实施每一种战略都需要不同的资源、长处、组织设计以及管理风格等,很少一个企业都适合于三种战略的要求。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和中庸战略的优劣评价,是根据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性二者存在的可能关系来做出的。波特认为,以投资收益率代表盈利性指标,在一些行业中,盈利性和市场占有率二者间存在着U型曲线关系,如图7-4所示。在U曲型线的A部分,较低的市场占有率也能获得较高的反资收益。处于这部分的企业一般采取集中化战略或差异休战略,因这二种战略都与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相联系。处于C部分的企业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带来较多的投资收益。C部分的企业大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因成本领先战略与较大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累计数量相联系,因而也就具有较高的市场战有率。C部分的企业也并非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实际观察的例子,如IBM公司、SONY公司等均证明,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公司有时也能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的投资收益。而处于B部分的企业具有中等的市场占有率,却带来最低的投资收益效果。原因在于B部分的企业采取了中庸战略。这是一种含糊不明的战略,它不能使企业在上述三种有效战略的任何一个方向上来发展,因而具有最低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与盈利性存在U型曲线关系的另一个涵义是,较小的企业能够选择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最大的公司能够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因此这二类企业都是最有盈利性的企业。而中等规模的企业,由于其市场占有率的中等性,可能具有最低的盈利性。因此,对任何类型的企业单位,要想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盈利性),要么采取成本领先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来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要么放弃追求全行业范围的高市场占有率,而去采用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来追求特定目标市场上的较高市场占有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图7-4中的U型曲线关系并非存在于每一行业中。在一些行业,不可能存在集中化战略应用的机会,唯一的选择是成本领
27
第七章
先战略,如许多大宗商品的情况即是如此。而在其它一些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取得高于平均收益的唯一途径是集中化战略或差异化战略。因此,U型曲线的存在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战略还要看行业的特点。
波特教授曾比较过在不同行业下,销售额在行业总销售额中至少占30%的大公司(即行业领先者)与较小规模的追随者公司在主权资本收益率(ROE)上的差别,从而说明在什么行业中,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占有效益上的优势;在什么行业中,市场占有率低的小企业具有效益上的优势。在38个所研究的行业中,有15个行业表现出小企业的利润明显高于大企业的收益,而余下13个行业中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收益明显高于大企业的收益,而余下13个行业中大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的收益明显高于小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收益,见表7-1所示。
收益较高的小企业一般处于规模经济或者不存在或者不太大(如服装、鞋、陶瓷、肉类产品、地毯)的行业中,同时也可能是处于那些高度细分的产业中(如光学、医疗及眼科用品、烈性酒、期刊、地毯以及玩具和体育用品)。而收益较高的大企业所处行业一般属于广告型(肥皂、香水、软饮料、谷类产品、刀具等)或需耗资研究且可形成经济生产规模的产业(收音机及电视、药品、照相设备)。他的这一结果说明,U型曲线的存在与行业有很大关系。
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答:造成分散型产业的经济原因。一般说来,造成一个产业分散的经济原因包括如下一些因素(1)产业进入障碍较低或障碍不多,使许多小公司涌入该产业。这些较低的进入障碍包括不存在规模经济或经验效益;较高的运输成本,限制了效率高的企业增加规模或生产点;较高的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使小规模、低专业化的设备或批发系统通常在转产方面较大企业、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更灵活;与顾额集团和供应商打交道时没有明显的讨价还价的力量。(2)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某些产业中,顾额的偏好是分散的,每一个顾客希望产品有不同式样,不愿接受更标准的产品,也准备或能够为这种需求付出代价。因此,对某一特殊产品式样的需求很小,这种数量不足以支持某种程度的生产、批发或市场策略以使大企业能发挥优势。(3)当服务成为经营关键时,小企业就会变得更有效。人员的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感觉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当企业规模达到某一界限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就要下降。这一因素在某些产业如美容、理发和咨询等产业中造成产业的分散。(4)产业运行的就迁监督和控制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则小企业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某些产业中,特别是娱乐、饭店等,更需要大量的就近监督。(5)高度的产品市场区分,特别是这种区分基于形象的基础上。如果产品为适应市场而进行的区分程度很高且以形象为基础,就可造成对企业规模的限制,使小型低效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大的企业规模可能不符合某种排他的形象,或不符合某种商标只为个人所有的愿望。例如表演艺术家一般更愿意与小代理人或小制作人打交道,这种小代理或制作人具有某些艺术家希望培养的形象。*分散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在许多情况下,产业分散确实是由于产业不可克服的经济原因造成的。在分散型产业中不仅由于存在许多竞争者,企业也处于对供应商和销售商不利的地位。因为每一个产业最终是不同的,所以没有一种通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分散型产业中进行竞争。但是存在数种可能的战略方法去对付分散结构,企业应视具体情况而采用。(1)建立严格管理下的分权组织结构。分散型产业经常具有如下特点:如需要紧密合作、地方管理侧重于个人服务、近距离控制等。一种重要的竞争战略选择是严格管理下的分权体制,即与其在一个或几个地点增加经营规模,不如保持个别经营的小规模并尽可能地使它们保持自治。例如在食品零售业中,企业可以在不同地区建立许多连锁食品店,并保持它们的自治,同时通过报酬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保持集中的控制,并(2)采用统一化的设备。这种战略选择是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设备分布在企业的多个地点,这样企业较竞争者的投资低,并能就近供应用户,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3)增加附加价值。许多分散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按市场进行区分是非常困难的,企业间的产品系列很接近。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有效的战略是给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增加附加价值。如在营销中提供更多的服务,从事产品的最后加工,或在产品销售给顾客之前对零部件进行分装或装配等,以此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
28
第八章
(4)产品类型或产品部分专门化。如果造成产业分散的原因是由于产品系列中存在多种不同产品时,则集中力量专门生产其中少数有特色的新产品是一种有效的战略选择。它类似于一般竞争战略中的集中化战略,可以使企业通过使其产品达到足够大的规模来增加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力量。
(5)顾客类型专门化。如果因为分散结构而造成激烈竞争,企业可以从对产业中一部分特殊顾客服务的专门化中获益,可能这些顾客因购买量小或规模小造成很低的讨价还价能力,或这些顾客需要企业随基本产品或服务面提供的附加价值对价格不敏感。
(6)订化类型专门化。在分散产业中,企业可集中于某一订货类型来对付竞争。一种办法是仅服务于顾客要求立即交货并对价格不甚敏感的小订货单;或企业仅接受习惯的订单,以获得顾客对价格的不敏感性并建立起转换成本。
(7)集中于地理区域。在不存在全国性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却可以由于覆盖某一地区而得到重要的经济性。其方法是集中设备、注重市场营销活动、使用唯一的批发商等。
(8)简相实惠。在行业分散、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战略是提供廉价的简装商品、无牌号商品以及开包散装商品等。为此,企业应尽量降低管理费用,雇佣技术熟练程度低的雇员,严格成本控制。这种战略使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并能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
以下三题可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竞争?(答:本题也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根据电子产业在中国的具体情况来回答该问题。如:中国的家用电子产品属于成熟产业的竞争,而一些高技术电子产品则又属于新兴产业的竞争范围。)5.以钢铁产业为例,分析在此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答:本题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但是,其产业不仅限于钢铁,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产业作出书面作业。)6.找出一个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分析在此产业中的企业战略选择。(答:本题也将作为小论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作出书面回答。)第八章1.什么是经营组合?答:经营组合指的是企业所拥有和经营的整个产品项目在市场中的表现状况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组成结构,往往可以从矩阵中反映出来,
2.描述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的四个象限。答:波士顿咨询公司主张,一个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和市场增长率是决定整个经营组合中每一经营单位应当奉行什么样战略的两个基本参数。以这两个参数为坐标,波士顿咨询公司设计出一个具有四象限的网格图,如图:
29
第八章
横轴代表经营单位的相对竞争地位,它以经营单位相对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相对竞争地位决定了该经营单位获取现金的速度。因为如果一个经营单位较之其竞争对手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它就应该有较高的利润率,从而应得到较多的现金流量。
在这里,以相对市场占有率而非绝对市场占有率来代表竞争地位,是由于前者更好地说明了与主要(或最大)竞争对手的关系。例如,如果企业的一个经营单位具有10%的绝对市场占有率,那么在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分别有12%的市场占有率和45%的市场占有率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具有10%的绝对市场占有率企业就意味不同的竞争地位。显而易见,第一种情况表明企业较第二种情况更具有竞争性。在BCG矩阵图中,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代表着对一个经营单位来说市场的吸引力大小,也就是说它决定着投资机会的大小。如果市场增长迅速,它为迅速收回资金、支付投资收益提供了机会。当然,由于市场增长得越快,维持其增长所需的资金就越多,因而这样的机会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一般说来,高市场增长率被认为是高于10%,而高与低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分界线是1.5,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经营单位的销售额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1.5倍或更多,则它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然而,这种划分并非绝对,根据不同的行业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划分界限。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一个企业的所有经营单位都可列入任一象限中,并依据它所处的地位(相对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增长率)采取不同的战略。A.金牛有较低的市场增长率和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带来高额利润和现金,而较低的市场增长率只需要少量的现金投入。因此,金牛通常产生出大量的现金余额。这样,金牛就可提供现金去满足整个公司的需要,支持其它需要现金的经营单位。对金牛类的经营单位,应采取维护现有市场占有率,保持经营单位地位的维护战略;或采取抽资转向战略,获得更多的现金收入。B.狗类是指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较低的经营单位。较低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一般意味着少量的利润。此外,由于增长率低,用追加投资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办法往往是不可取的。因为,用于维持竞争地位所需的资金经常超过它们的现金收入。因此,狗类常常成为资金的陷阱。一般采用的战略是清算战略或放弃战略。C.幼童是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较低而市场增长率却较高的经营单位。高速的市场增长需要大量投资,而相对市场占有率低却只能产生少量的现金。对幼童而言,因增长率高,一个战略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投资,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使其转变成明星。当市场增长率降低以后,这颗明星就转变为金牛。如果认为某些幼童不可能转变成明星,那就应当采取放弃战略。D.明星的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较高,因而所需要的和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都很大。明星通常代表着最优的利润增长率和最佳的投资机会。显而易见,最佳战略是对明星进行必要的投资,从而维护或改进其有利的竞争地位。3.讨论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的合适的变量。答:如何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合适的变量,需要对行业吸引力和竞争能力中的每个因素加以定量化,以便确定出每个经营单位在矩阵中的位置。首先,确定对每个因素的度量方法。一般说来,选用具有5个等级的里克特(Likert)等级度量法(见表8-2)。然后,对每一等级赋予一定的分值。如某一因素很不吸引人,可以给予1分的值;而很吸引人的因素赋值5分。
30
第八章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对行业吸引力或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中的每一因素,确定一个等级值。但是,由于每个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对经营单位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还要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权数,以代表其重要程度。这些权数加起来要等于1。以行业吸引力其它的量化为例,表8-3中除了社会、环境、法律外,对因素给了一个权数。
从表8-3中可以看出,权数最大的是利润率,权数为0.20,说明它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市场规模,权数是0.15。总分计算的办法比较简单,先将权数乘以等级值得出每个因素的计分,后把所有因素的计分累加起来就是行业吸引力的总分。在本例中,行业吸引力总分为3.38。用同样的程序和方法,也可计算出经营单位竞争能力的总分,如表8-4所示。
第三,根据行业吸引力和竞争能力总分值来确定经营单位的位置。在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将行业等吸引力或竞争能力中的强、中、弱三的分界点定为3.0和1.50,即分值在1.50以下者为弱,处于3.0-1.50之间者为中,高于3.0者为强。以上述例子来说明,行业吸引力总分为3.38,竞争能力总分为3.40,则经营单位处于矩阵图的左上方,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企业(如图8-7)。如果公司有多个经营单位(如表8-5),则用同样的办法可确定出每个经营单位在矩阵图中的位置。
31
第八章
最后,根据不同经营单位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应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分析法,对不同位置上的经营单位采取不同的战略。)
4.描述在生命周期法中所采用的变量。答:生命周期法由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提出,主要以两个参数来确定公司中各个经营单位所处的位置:行业成熟度;战略竞争地位。对于矩阵中的两个参数,在划分行业成熟度时,一般考虑下列变量因素:增长率、增长潜力、产品线范围、竞争者数目、市场占有率分布状况、市场占有率的稳定性、顾客稳定性、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技术等。根据行业所表现的特征,在生命周期法中划分成下列四个阶段:盈育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确定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需要一定的定性判断,这种判断一般基于这样的多项变量指标:如产品线宽度、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变动以及技术的改变等。然后在应用生命周期法时,一个经营单位的战略竞争地位可划分成:主导地位、强劲地位、有利地位、可维持地位和软弱地位五种类型。每种地位的特点分述如下:1.主导地位:能够控制竞争者的行为;具有较广的战略选择,且战略能独立于竞争者而做出。2.强劲地位:能够遵循自己的战略和政策,而不会危及到长期的地位。3.有利地位:可能具有一定的战略优势;有能够保持其长期地位的好机会。4.可维持地位:具有证明其运营可继续存在的满意的经营绩效;通常以忍耐来抵御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有能够维持其长期地位的一般机会。5.软弱地位:令人不满意的经营绩效,但有改进的可能;可能具备较好地位的特点,但有主要的弱点;短期内能够生存,但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则必须改进其地位。以行业成熟度为横坐标,竞争地位为纵坐标,这样组成一个具有20个单元的生命周期矩阵。按照亚瑟·利特尔咨询公司的建议,有四种战略选择,即发展类、选择性发展类、抽资转向或恢复类以及放弃类。在何种情况下采取哪一类战略可见于图8-8中。5.何谓增长的、盈利的和平衡的经营组合?
32
第九章
答:根据本章第四节中的“产品—-市场演化矩阵”来回答该问题,由于不同的多业务的公司可能有不同的经营组合,但大多数组合都是三种理想模式(三种经营组合)的变形体。这三种理想模式为:成长型(增长的)、盈利型、平衡型(见图8-10)三种经营组合。
6.什么是PIMS的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一个经营单位的竞争有何启示?答:经过多年的研究,PIMS项目已得出了九条关键的结论。但在这九条关键结论中,第四条结论,即战略要素对利润率和净现金流量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1根据其中第四条结论的内容:PIMS研究人员运用多变量回归的方法对2000多个经营单位建立起了上述的战略要素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下述的几个战略要素对投资收益率和现金流量有较大的影响。如何运用这些重要的战略要素,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经营单位的成功或失败。将这些战略要素的影响按照其重要程度分述如下:)投资强度。(2)劳动生产率。(3)市场竞争地位。(4)市场增长率。(5)产品或服务的质量。(6)革新或差异化。(7)纵向一体化。(8)成本因素。(9)现时的战略努力方向。除此以外,PIMS研究还发现,产品的特点与企业业绩没有关系,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如上所述的经营单位的特点。参照第五节回答这一问题,·····等。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答:一般认为,在战略决策者选择某一特定战略的过程中,有下列几个因素影响着他的战略选择,即:(1)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2)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3)企业过去的战略;(4)企业中的权力关系;(5)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参照第七节—-战略选择过程的内容回答该问题。8.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公司,描述它在战略评价时所使用的战略评价方法或工具。(答:该题以论文形式由学生作出书面报告,或选择一个案例或经过自己调研了的公司,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以修正和完善。)第九章1.职能战略的目的是什么?答:企业的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等)制定出职能战略,其目的是企业战略的实施,各个职能战略间互相支持和补充,用以保证公司战略和经营单位竞争战略的成功实施。2.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答:一个经营单位或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战略,取决于企业是打算开辟新的目标市场还是依赖现有市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维持现有产品品种。市场细分化的目的是便于企业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目标市场,制定出有效的市场战略。企业可以根据顾客(市场)类型和产品或服务类型来划分市场战略。但是,这些
33
第九章
市场战略的制定和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整体决策,战略使命和目标相一致起来,具有保障和支持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方向和使命及长短期目标的实现。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是一致的,相互关联的和包容的。市场战略的实施应符合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应对市场战略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3.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是什么?答:财务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管理。具体来说,财务管理主要涉及两项职能:第一项职能是筹集资金,以满足经营单位现在和未来对资金的需要。第二项职能是对经营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记录、监督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活动可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1)确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数量及特征;(2)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分配资源;(3)在经营单位的财务状况方面,同债权人和股东打交道;(4)保存记录;(5)在决定各种战略方案的可行性方面,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财务数据。······可以根据这些方面,对财务管理中的这些重要问题加以阐述。4.如何作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答:现金预算:现金对于经营单位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以一定量的现金来开始运营。现金流动的过程实质上是资产转换过程。企业利用现金购买货物和服务,以及进行资本资产的投资,用购买的货物和服务以及资本资产生产产品和服务。销售库存产品就导致了应收帐款,而帐款的回收过程就将应收帐款变成了现金。如果这个现金流动过程能正确地运转,财会继续重复这个循环过程。为了使现金循环能周而复始地正确运行,财务管理部门必须编制现金预算。它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现金预算,顾名思义,它概况了企业在整个预算期内估计的现金收入和估计的现金支出,它也表明预算期产生的(一般是按月)现金收支的结果情况。现金收入。企业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销售企业产品或服务所得的销售收入。由于采用商业信用和赊销的办法,企业不可能在当月收回当月全部销售货款,只可能是它的一部分。此外,现金收入的另一部分可能是前月销货的货款。这两部分构成了企业当月的现金收入,如表9-2所示。在大多数企业中,除以销售产品或服务收入现金外,还从其它来源收进现金,包括企业持有财产的租金收入、从长期或短期投资获得的利息和股利、变售这类投资、根据专利权特许其它企业制造产品而收得的专利使用费等。这些收入与
34
第九章
销售收入相比,通常数额较小,为简便起见,在表9-2中将中省略。B.现金支出。企业每月的现金支出通常包括原料采购支出、直接人工的现金付款、直接管理费用;此
外,还包括一般行政管理费用、利息支出、税捐、现金红利、购进设备等。所有这些花费构成了企业每月的现金支出,见表9-2所示。
C.现金预算。企业在估计出的每月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基础上,就可计算出每月的净现金流量,它等于现金收入减去现金支出。然而,现金预算的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预计到在每月底所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数量。因此,实际的现金预算包括了每月的借款和返还。在表9-2中,假定企业希望总是具备最少5000元现金结存的话,则当实际数目低于这个界限时,企业就必须从银行借入资金。如果企业的现金结存高出这个界限时,企业就有显著的贷款资金,它会利用这多余的部分以降低这个贷款现金。
资本预算:资本资产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实体过程中所利用的资产,如厂房、设备、机器等。由于资本资产所涉及的金额较大,并且这类资产可以使用许多年,因此企业必须对资本资产的支出进行计划和评价。此外,一个企业现在的资本分配模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战略选择。无效率的资本分配模式将减缓一个企业的发展,限制它的筹资能力,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它的战略选择。
资本预算是决定在资本资产方面投多少资金,以及购置什么样资产的问题,即资本预算过程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财务和经济方面,寻求投资机会,评价和实施选定的投资项目。目前,对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已发展了许多评价方法,主要有:
A.投资回收期法。它是指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越短,资金回收速度越快,投资风险越小。这对于那些处于技术不断更新行业的企业来说,这种评价方法尤为重要。
B.净现值法。这种方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投资方案优劣的指标。如果净现值为正值,反映了投资的现金流入量之现值超过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投资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该投资方案有利;如果净现值为零,反映了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现值与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相当,投资报酬率等于预定贴现率,该投资方案也可选择。如果净现值为负数,则说明投资的现金流入量现值小于贴现后的现金流出量,投资报酬率低于预定贴现率,该方案不可取。
C.现值指数法,又称贴现后的投资收益率法。它是投资方案在未来期内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比,说明单位投资额在未来期内可获得的收益之现值水平。当然,现值数较大的投资方案是可取方案。
D.内部报酬率(IRR)法。它是根据投资方案本身的内部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部报酬率,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相等时的贴现率。实际上,这个贴现率是投资方案本身的固有报酬率。
财务管理中的另一分析工具是盈亏平衡分析,它在分析企业的成本、产销量和利润关系方面非常有用。盈亏分析的关键是决定产品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即在此点产量(或销售量)下销售收入恰能弥补产品生产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总和。如果产量或销量低于此点,则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低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企业出现亏损;如果产量或销量高于此点,销售收入大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总和,企业就会盈利。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间的关系还可以用经营杠杆率来表示。经营杠杆率反映那些需要支付某些固定成本的企业资产利用方面,随着产销量的变化而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用定义公式来表示就是下面的表述方式:
而在任何产销量水平上的经营杠杆率,可用下述的代数方法来计算:
35
第九章
经营杠杆率大的企业,产销量的较小变动将会引起利润的较大变动;而经营杠杆率小的企业,产销量变化较大时,利润的变化却较小。经营杠杆率的内涵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很有意义的。一般来说,经营杠杆率大的企业由于利润对产销量变动很敏感,因此这样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要重点考虑销量问题,提高市场占有率。经营杠杆率小的企业在经营战略上要重点考虑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另一方面,经营杠杆率高的企业,其盈亏平衡点也较高,因企业通过扩充资本计划增加了它的固定成本对变动成本的比率。这样企业经营的“安全幅度”下降了。换句话说,当经营杠杆率和盈亏平衡百分比的利润下降。因此,对于一个销售情况非常多变的企业,将其经营杠杆率(以及盈亏平衡点)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可能是更明智的办法。
5.生产(作业)战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答:生产管理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1)系统设计;(2)作业计划及控制。系统设计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着手,这项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需要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系统设计还包括生产过程设计、工作方法设计、能力计划、工作地布置、设备布置。作业系统中的工作安排、系统中的人员安排等。它具体包括生产控制、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及改进、设备维修等。······参照本章第三节内容作较详细的回答。)6.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经常性变化,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意图相一致。也就是说,企业要想保持其经营的有效性,必须使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经营战略相联系。哈佛商学院的学者们建议,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按照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功效,哈佛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人力资源成果的4Cs模型,即:全心全意(Commitment)、能力(Competence)、一致性(Congrugence)和成本效用(Cost-effectiveness)。二是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很好地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能保证战略目标顺利实施的各项活动,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挑选、团体化、培训及发展、成绩评价等。7.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有哪些?答:研究与开发战略所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远景规划及方向。一般说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战略有四种类型。(1)革新型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的生产技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首创求得市场占有率上的领导地位。追求这种类型战略的企业需要较多的投资,因此要有雄厚的实力。在制药、生物制药、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企业一般采取这种战略。(2)保护型战略。这种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改进现有产品和生产技术,重点是维持企业目前的技术地位和现状。(3)追赶型战略。这一战略与保护型战略密切相关。采取这一战略的企业紧紧追随在革新型企业后面采用新技术。主要是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并将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最优点纳入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之中。这种企业也有一定的开发研究力量,但不是着眼于创新,而是推出比革新型企业“功能/价格”更好的产品。(4)混合型战略。即企业混合应用上述的三种研究与开发战略。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对其现有产品采取保护型战略,而在开发新产品时采用革新型战略。企业采用混合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在获利的基础上减少风险。因为虽然革新型战略有获巨额利润和高市场占有率的诱惑,但失败的概率很大;相反,保护型战略虽获利不大,但风险较小。因此,理智的企业总是在三种基本的战略中寻求一种最佳组合——一种合理的平衡。一个企业采用哪种研究与开发战略方向主要取决于它的财力、规模、技术领先程度的愿望、环境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在技术的来源方面,企业可以选择:A独立的研究与开发型,即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根据社会的需求趋势独自研制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B技术引进型,即研究与开发上的态势通过技
36
第九章
术引进来实现,尽快掌握新产品的制造技术或新的生产工艺;C引进与独立开发相结合,对许多企业来说,更多的是引进关键技术设备,自己独立开发其它辅助技术。
37
篇五: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纪检监察工作督查开展情况
按照我委安排,第五纪检监察室成立专项督察组,由市纪委常委、监察委委员担任督察组组长,成员有,从3月20日起督察组通过听取、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包抓镇办、部门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门督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
大部分单位能够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各项工作任务整体稳步推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查办案件案卷质量不高,力度不大,对发生的违纪问题在定性上不够清晰,语言陈述不到位,案件审理适用条例规定、法律条款方面还不够精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发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志式”谈话室各项硬件设备基本配备到位,但使用的比较少,出现闲置现象。
二、关于审查调查方面
案卷资料有些单位还不是很完整规范,个别还存在已办理完结的案件没有装卷、形成规范卷宗。初核前工作方案没有制定,缺失审查调查工作方案,无个人悔过书,被核查人任职资料不够完善,对被核查人“两代表一委员”的主体身份没有明确,同时对于发生的违纪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剖析,形成案件剖析材料。开展“走读式”谈话前,没有做到事前有准备,做到“六必知”,无“手递手”交接单,审查调查安全防范预案还不够细致,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没有进行预判及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取证方面工作还不是很细致,证据复印件上取证日期、复印人、提取人等不够完善。
三、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监督执纪问责方面
党(工)委、纪(工)委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等资料。存在大多数单位线索摸排能力不强,没有排查出有关扫黑除恶方面的问题
1
线索,没有突破扫黑除恶问题线索“零记录”,扫黑除恶案件查办“零记录”。
四、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面
党(工)委、纪(工)委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实施方案和学习笔记等资料,纪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检查常态化,建立了问题线索和案件台账。存在排查出来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比较少,需加大摸排力度,进一步拓宽问题线索搜集渠道,存在开展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工作力度不大,宣传氛围不强,宣传稿件少。
五、大棚房治理方面
督查单位按照市上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大棚房整治工作,明确了包抓领导,进一步细化了包抓干部落实大棚房整治工作的各项责任,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整治力度,配合相关职能单位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存在对大棚房整治工作的业务知识还不够精通,摸排出的大棚房问题线索比较少。
六、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方面
督查单位按照要求对收送礼金礼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有自查自纠、个人承诺等相关资料,但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对上级对违规收送礼金礼品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没有完全领会和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个别单位还存在未“破零”的问题。
七、自身建设方面
督查单位按照要求以杨锡怀、邱大明、胡传祥为镜鉴开展了警示活动,结合自身进行了对照检查,加强个人廉洁建设。普遍存在纪检监察干部不重视日常业务学习,对新条例、新规则不熟悉、不精通,在具体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还欠缺,另外,纪检监察信息撰写能力不足,积极性不强,多数包抓单位没有按期完成报送任务。
2
篇六: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警示教育心得(纪检监察)三篇
【篇一】通过这次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邱、杨”违法案件的深刻教训,深刻领会到各级干部加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一、认真学习领会,提高自我警醒能力要按照中央、省委提出的贯彻落实要求,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及党性修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进一步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施克辉书记提出的“10种表现、9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内在本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安排上来。二、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防线“邱、杨”二人忘记政治立场,忘记初心,走向堕落,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贪,清贫为官是正道”,将不愿意被监督的思想转变为主动自愿接受监督,并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在自己面前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三、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按照“五个带头”要求(即带头遵规守纪、带头担当尽责、带头团结协作、带头锤炼作风、带头清正廉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二】
总书记在考察时,对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要求,并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对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和岗位实际,认真查摆自身问题,剖析原因,不断提示警醒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讲忠诚,对党忠诚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不断围绕着“五个忠诚之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讲信仰、有情怀、锤炼强大内心、坚守清廉、不断奉献”;警惕纪检监察干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十种表现,时刻反省自我,锻造自我,做到“敢担当、善作为、常修身”,避免盲目自信而误入歧途。
一、思想上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自觉运用先进的社会、共产理想信念武装自身,自觉抵制腐败思想和低级趣味;坚定社会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现自身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工作、生活上要做到自律。现实中,有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上缺乏自律,“抹案子”、“扯大旗,特权张扬”、“充当保护伞,失职渎职”、“做内鬼,通风报信”、“养情人”、“破禁令,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最终使自己陷入深渊,葬送前途。因此,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自律,合情合理地处理好工作和八小时外的事情,时刻警示自己依法行事,坚持公正,恪守本色,廉洁奉公,时刻提醒自己艰苦奋斗,抵制奢华,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切勿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谋私利。工作、生活中只有坚守自律,才能走的正,行的端,不失足,不后悔。
三、学习上要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各种平台,如“报纸、电视、学习强国”等,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加强学习,提高知识储备,更新自身知识库。通过不断学习,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看得透彻,想得明白,就会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当中。反之,放松了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影响个人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结合上述几个方面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坚持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
【篇三】
根据市纪委机关统一安排,我们学习了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对照检查材料。警示材料选取了我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被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列举、案例剖析、分类归总等,警示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特别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警示教育材料,本人清醒地认识到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加强自我约束,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好干部。
一、警钟长鸣,杜绝身边的“微腐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吉林省纪委邱大明、辽宁省纪委杨锡怀等违纪违法人员都不是从一开始就腐败的,他们在组织的关心和培养下,起初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生追求,但是因为没有经受住考验,滑向腐败的深渊。作为纪检监察一线干部,在办案过程中同样也会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只有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敢于“小题大做”,把各种腐败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从身边的“微腐败”抓起,自觉抵制物质诱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廉洁底线都不能越,违法红线都不能碰,拒腐防线都不能松。二、严守规矩,戴好权力的“紧箍咒”“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有的违纪违法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法律和制度,没有给手中权力戴好“紧箍咒”。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个人手中或大或小都掌握着一些权力,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使用权力、破除侥幸心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案例还警示我们“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党纪国法一定要破除侥幸心态,保有一份敬畏,做到公私分明,坚持原则,正确处理朋友的请托,不盲目地讲“哥们义气”,要勇于拒绝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要求。三、履职尽责,争做廉洁的“带头人”“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始终如一、廉洁从政,腰杆才能硬、底气才会足,才能具有无形的威严和良好的形象。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
篇七: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7.25•【字号】辽政办发[2005]56号•【施行日期】2005.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局等部门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05]5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厅委、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环保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监察厅、省工商
局、省司法厅、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制订的《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5]34号)精神,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
“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05]7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
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推进全省环境与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营造环境守法氛围,保障群众环境安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改善环境生态质量。
二、工作重点1.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各市要以解决群众反复投诉、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对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反映的环境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集中整治,逐一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投诉后两年仍未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列为当地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挂牌督办任务。严格监督检查火电、水泥、冶炼、化工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污染行业。对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扬尘、异味、餐饮业油烟等大气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要把整治城市噪声污染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统一协调环保、公安、城管、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各类生产、建设、生活、娱乐及交通噪声
污染进行全面监控和整治,加大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现场执法力度。2.开展重点污染区域和企业专项检查。各地要集中查处纺织印染、造纸、镁砂、钼铁、小钢铁、小选矿等污染严重企业,遏制污染反弹现象。取缔死灰复燃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设备。认真查处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未做无害化处理的企业,对于情
节严重的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3.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各市政府要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严格按规定程序报批。要彻底排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水的各类污染源和建设项目,集中清理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水直排口。制定和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对管网不配套的,2005年9月以前要制定具体方案,限期解决。未按国家政策要求征收污水处理费或污水处理费被挤占、挪用的地区,2005年10月前要予以纠正。对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导致污水超标排污的,要依法征收超标排污费。所有污水处理厂要按要求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省环保局信息监控系统和省建设厅污水处理监控管理系统联网。对至今不能正常运行和运行时间及处理水量达不到80%的污水处理厂要进行
督查,省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挂牌督办。4.开展全省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专项检查。要集中清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炼焦、铁合金、纺织印染等污染行业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行为。要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逐一进行检查,落实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的,当
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挂牌督办,办理情况要向社会公布。5.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查处违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6.开展核辐射、电磁辐射及废弃放射源收贮专项检查。集中查处核与电磁辐
射环境违法行为,清除核与电磁辐射污染危害,保障群众健康安全。7.认真查处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各市、县政府要认真清理在招商引资、开发区建设等鼓励投资工作中出台的相关政策。凡与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符的错误做法,要依法予以纠正。对拒不纠正的,由上一级专项行动领导小
组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整治全省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工作的领
导,省政府成立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局。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配合,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好这次专项行动。环保部门负责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统一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经济主管部门要监督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工商部门要及时吊销被依法关闭企业的营业执照,并依法责令其办理注销登记;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公安部门对丢失和被盗放射源和其他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案件要及时立案,开展工作;城建部门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检查;司法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力度;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追究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政府及部门负责人、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各级政府也要成立由主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认真制定本地区专项行动方案,将专项行动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
程,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逐级落实工作责任。2.建立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和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各级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要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被挂牌督办案件要明确解决方案,明确要求、跟踪督查。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并及时将解决方案、时限、工作进展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移送制度。发现生产、销售、进口、使用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规定的,要及时将有关材料移交经济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政府,由同级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责令其停业、关闭。对因环境违法问题被依法关停的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将有关问题材料移送颁证部门,有营业执照的要向工商部门移送;涉嫌违反《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移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及时移送监察机关;涉嫌构成重大环境污染犯罪或者环境监管失职犯罪的违法案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各部门要责成专人负责移送案件的受理工作,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有
关部门。
3.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对环境违法行为监管不力、违法违规批准建设项目立项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尤其是对环境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甚至放任、袒护、纵容、包庇的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触犯刑律的,依
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营造执法舆论氛围。各市要精心制定专项行动宣传方案,认真组织好专项行动工作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客观报道专项行动工作动态,公布排污大户和违法排污企业名单。要切实发挥各地“12369”环保
举报热线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专项行动。四、时间安排
1.准备动员阶段(8月15日前)。各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行部署动员。
2.自查摸底阶段(8月15日至8月31日)。对重点污染问题进行检查,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梳理,开展自查摸底工作,重点开展污水处理厂专项检查工作,确
定挂牌督办名单。3.全面整治阶段(9月1日至10月31日)。对检查出的重点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公开处理、曝光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各地对纺织印染等联片反弹污染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能力进行检
查。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各地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4.总结考核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总结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各市要将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辽宁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省环保局
省发展改革委
附件:
省经委省监察厅省工商局省司法厅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二00五年七月二十四日
辽宁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李佳副省长副组长:刘长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杜秋根(省环保局局长)。成员:朱京海(省环保局副局长)、银温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锡怀(省经委副主任)、金国生(省监察厅副厅长)、王福全(省工商局副局长)、任国泰(省司法厅厅长助理)、梁彦(省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周良佺(省公安厅厅长助理)、
范越林(省建设厅副厅长)。
篇八: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纪检监察工作督查开展情况按照我委安排,第五纪检监察室成立专项督察组,由市纪委常委、监察委委员担任督察组组长,成员有,从3月20日起督察组通过听取、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包抓镇办、部门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门督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大部分单位能够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各项工作任务整体稳步推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查办案件案卷质量不高,力度不大,对发生的违纪问题在定性上不够清晰,语言陈述不到位,案件审理适用条例规定、法律条款方面还不够精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发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志式”谈话室各项硬件设备基本配备到位,但使用的比较少,出现闲置现象。案卷资料有些单位还不是很完整规范,个别还存在已办理完结的案件没有装卷、形成规范卷宗。初核前工作方案没有制定,缺失审查调查工作方案,无个人悔过书,被核查人任职资料不够完善,对被核查人“两代表一委员”的主体身份没有明确,同时对于发生的违纪问题没有进行认真剖析,形成案件剖析材料。开展“走读式”谈话前,没有做到事前有准备,做到“六必知”,无“手递手”交接单,审查调查安全防范预案还不够细致,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没有进行预判及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取证方面工作还不是很细致,证据复印件上取证日期、复印人、提取人等不够完善。
党(工)委、纪(工)委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等资料。存在大多数单位线索摸排能力不强,没有排查出有关扫黑除恶方面的问题线索,没有突破扫黑除恶问题线索“零记录”,扫黑除恶案件查办“零记录”。
党(工)委、纪(工)委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有相应的会议记录、实施方案和学习笔记等资料,纪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检查常态化,建立了问题线索和案件台账。存在排查出来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比较少,需加大摸排力度,进一步拓宽问题线索搜集渠道,存在开展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工作力度不大,宣传氛围不强,宣传稿件少。
督查单位按照市上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大棚房整治工作,明确了包抓领导,进一步细化了包抓干部落实大棚房整治工作的各项责任,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整治力度,配合相关职能单位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存在对大棚房整治工作的业务知识还不够精通,摸排出的大棚房问题线索比较少。
督查单位按照要求对收送礼金礼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宣传动员,有自查自纠、个人承诺等相关资料,但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对上级对违规收送礼金礼品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没有完全领会和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个别单位还存在未“破零”的问题。
督查单位按照要求以杨锡怀、邱大明、胡传祥为镜鉴开展了警示活动,结合自身进行了对照检查,加强个人廉洁建设。普遍存在纪检监察干部不重视日常业务学习,对新条例、新规则不熟悉、不精通,在具体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能力还欠缺,另外,纪检监察信息撰写能力不足,积极性不强,多数包抓单位没有按期完成报送任务。
内容仅供参考
篇九: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2.什么是战略管理?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4.什么是战略?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章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
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
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
行为。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第三章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
势。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第四章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五章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
度?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第六章1.分别说明四种竞争战略的制定方法及其战略利益和风险。2.以一个具体的产业为例,分析它为何分散,以及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3.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4.试述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选择。第七章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
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它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竞争?5.以钢铁产业为例,分析在此产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6.找出一个处于衰退阶段的产业,分析在此产业中的企业战略选择。第八章1.什么是经营组合?2.描述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中的四个象限。3.讨论在设计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所采用的合适的变量。4.描述在生命周期法中所采用的变量。5.何谓增长的、盈利的和平衡的经营组合?6.什么是PIMS的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一个经营单位的竞争有何启示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有哪些?8.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公司,描述它在战略评价时所使用的战略评价方法或工具第九章1.职能战略的目的是什么?2.市场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关系?3.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是什么?4.如何作出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5.生产(作业)战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6.人力资源战略主要解决什么问题?7.研究与开发战略的基本选择有哪些?
企业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关系表企业内部管理如果按照职能来分,有计划、组织、人事、激励和控制五个领域。企业管理的五项职能和战略管理的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管理职能与管理战略分析
职能
特征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那一阶段最重要
计划
计划包括所有为将来做好准备的管理活动,主要任务战略制定
包括预测,确定总之,目标和方案等。
组织
组织包括所有建立任务和职权关系的管理活动,主要战略制定和实施
内容包括组织设计,工作设计,指挥和协调等
人事
人事主要包括人员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考核与奖战略实施惩等。
激励
激励包括影响员工的所有活动,主要是指导、引导,
需求的满足、晋升提拔等。
战略实施
控制
控制包括所有旨在保证实际结果和计划相一致的管理活动,主要工作又建立标准,检查绩效、制定措施,战略实施纠正行动等。
参考答案第一章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答:一、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它不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与职能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二、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低层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人际管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而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企业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和具有开放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影响力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间接地对企业起着作用。企业的外部环境既复杂多样,又动荡多变,时刻发生着变化。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生存并持续地发展下去,是战略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战略管理促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制定、实施企业战略的各个阶段上,都要清楚地了解有哪些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影响的方向、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制定新的战略或及时调整企业现行的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以变应变,不断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2.什么是战略管理?答:战略管理的定义: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以往过去的管理理论,对于各种职能管理来说,如生产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等,都是从企业局部的角度来讨论管理问题。应当承认这种解剖式的理论创建和发展方式,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它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被分解的管理理论如何解决企业整体性的管理问题?因为企业是不能分割的,它是由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作用。如何将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协调一致,有机地结合起来运作,就需要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挥作用。它从企业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职能管理理论,处理涉及企业整体的和全面的管理问题,它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达到整体最优的水平。按照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人们将管理理论分成下列三个不同的层次:(1)管理基础: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原理和原则、管理组织学以及管理思想等。(2)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以提高组织职能部门的效率。它主要包括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贸易管理等。(3)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它不仅要以管理基础和职能管理为基础,还融合了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种分类中可见,战略管理是管理理论中顶身�
推荐访问:杨锡怀案件对照检查材料 对照 案件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