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党史文化资政育人新尝试.doc,供大家参考。
地方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新尝试
党的十八大发出“全党学习党史”的号召,作为县区地方党史工作者如何深入挖掘地方党史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反映主流声音的党史文化作品,为当地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做好资政育人服务,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通过成功制作播放二十集党史系列专题片《难忘的记忆》对此进行了有益尝试。该片是辽沈地区第一部县区党史系列电视专题片,在东陵有线电视台、浑南新区新闻网、沈阳电视台和辽宁省图书馆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大,赢得了广大党员和老同志的高度赞誉,受到了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省市党史研究室业内同行的高度评价。2013 年,该片在辽宁省广播电视节目大奖赛上,被省广播电视电影局评为辽宁省社教类电视专题片一等奖;在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大会上,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理论文献电视片二等奖。他们的主要体会是:
县区党史文化资政育人首先要取得当地干部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可
地方党史文化要取得广大干部和群众普遍接受和认可,关键要感染人,有地方特色。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委通过抢救离退休老干部的口述资料, 成功制作的党史系列电视专题片 《难忘的记忆》 , 浓缩了从 1921年至 2013 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在该地区的重大活动,生动再现了党领导该地区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涌现的典型英模,以及发展历程。他们将党史口述资料打造成一种适合普通人口味的大众化党史文化作品,采访的对象是该地区革命战争年代的参加者,是抗美援朝、合作
化运动、毛泽东视察高坎等事件的见证者,是本地区从建区伊始到 2013年建设和改革的领导者和参与者。通过不同身份的当事人讲述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生动真实,令人信服,加之相关历史画面的配合,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青睐,引起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看片的过程成为了党史文化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因此,让地方党史文化渗透到党员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 从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接受、 认同直至信仰至关重要。
县区党史文化资政育人要使当地干部群众切实从中吸取营养和力量
要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地方党史文化中切实吸取营养、智慧和前进的力量,需要弘扬地方党史文化同提升地区党政干部工作水平、道德水准有机结合,注重党在领导地区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专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难忘的记忆》有 9 位重点英烈模范人物,8 位历任区委书记执政官员,20 多件本地重大党史事件,由于该片从广大受众容易接受的大众化视角解读人物和事件本身蕴含的时代精神,因而打造出资政有用,工作有用、做人有用的党史文化作品。9 个人物栩栩如生,8 位书记激情再现,事件真实可信,故事性强、感染性强,使观众在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同时增强了难忘的记忆和红色感动,达到了地方党史文化服务于地方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塑造美好心灵,提升思想道德的目的。
《难忘的记忆》播出后,被中共东陵区(浑南新区)委列为全区领导干部党的传统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必学篇目,列为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辅助教材。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说:
“专题片反映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可信可敬,使我们想起当年英勇奋战年代。如果需要,我们还要发挥余热,为建设大浑南贡献精神力量。
”一些在职领导干部说:
“专题片较全面反映了
我区的重大党史事件,使我们看到东陵地区的发展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为我们建设大浑南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量。
”一些年轻同志说:
“感谢党史部门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家乡、了解过去、了解党史人物的片子,我们要不断学习,从中获取力量” 。一些社区居民说:
“看了《难忘的记忆》 ,使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许多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孩子们说:
“作为沈阳市未来的小主人, 我们要学习共产党人树立坚定的信仰, 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时刻准备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在组织观看学习过程中,东陵区(浑南新区)委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
“只有了解我们党昨天的历史,才能更好的完成今天的繁重任务,勇敢的担当起明天的神圣责任。
”一个地区的党组织只有认真从历史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党的光荣历史作为全区前进的基础,才能深刻了解、把握现在和正确走向未来。
县区地方党史文化建设要增强“抢救挖掘”的使命感
地方党史文化急需党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行抢救挖掘。多年来,由于地方党政机关搬迁,区划调整,机构变化、人员变更等原因,一些地方党史史料遗失,遗物遗址毁坏,特别是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相继离世,由于我们工作失误和缺乏紧迫感,使他们亲身经历的口述资料这一宝贵的党史资源来不及抢救,给地方党史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在摄制党史系列专题片《难忘的记忆》过程中有着切身体会。
《难忘的记忆》创意之前作者已知东陵地区有一名曾是红军长征中红小鬼的离休干部和 4 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部队任过领导的离休干部已
经离世,正是这些离休干部离世的忧虑,催发了《难忘的记忆》的诞生。该片由英勇奋战篇、艰苦奋斗篇和改革开放篇三部分组成,把东陵地区三个时期发生的重大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进行再现,意在唤起干部群众对历史的回忆。东陵区(浑南新区)区委党研室与区委老干部局从全区 150 名离休干部中,遴选出 15 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功受奖的老同志,同时选出 35 名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离退干部为主的采访对象。可喜的是,区党研室和区广电局抓紧时间提前采访尚健在的老同志, 促成前七集专题片的成功制作。
遗憾的是,因某种原因在被采访人员名单中,有 5 名离退老同志没来得及接受采访就相继离世,有 3 名离退休干部在接受采访后相继离世。东陵区抢救拍摄离休老干部口述资料片启示我们, 党史工作者要以历史的眼光, 时代的眼光,善待渐少的地方离休老干部老党员这一宝贵的党史活档案,要增强责任感、 历史使命感, 抢救渐少的地方离休老干部老党员这一宝贵的党史资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留下弥足珍贵的党史资料。
县区党史文化建设要搭建党史工作“大平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以党史文化为依托,全党全民做好党史资政育人工作,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地方党史文化是整个地区的精神财富,发展地方党史文化不仅仅是党史一个部门的事,也是全党、全民、全社会的事。
党史工作者牢固树立“有为有位”和“大党史”工作理念,找准党史工作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切入点,让更多部门、单位、更多人员参与地方党史文化建设,共同塑造引领时代的精神力量,联手制作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党史文化作品,是地方党史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任务。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为把党史系列专题片《难忘的记忆》拍成一部集历史性、教育性、艺术性、史料性为一体的故事性强、感染力强有一定品味,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史文化作品,他们重新整合全地区党史资源,由区委协调各委办局随时提供信息、技术、设备和人员支持,成立了由区文体广电局总编室主任任策划、党研室老同志任撰稿人,有摄像、主持、电子编辑等人参加的专题摄制组。为保证专题片采访制作,区委拨出专款予以支持,全体工作人员以对党的历史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
《难忘的记忆》被采访人 50 余人,协作和支持单位 40 余个,摄制革命遗址外景 60余处。根据磅礴厚重大气的总体叙述风格,细致设计编排每个画面场景,摄制组全体成员从党史事件发生地到当事人家,从医院学校到公司企业,从浑河岸边到农村沃野,从沈阳到丹东到锦州,从全运火种采集到全运完美谢幕……到处留下工作脚印。省委党研室副主任、市委党研室处长分别为专题片第一集《火种在敌营军校里点燃》 、第七集《解放沈阳时发生在东陵地区的三次战斗》作第一口述人,辽宁省图书馆音像借阅处从策划到摄制到提供影音背景资料,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自始至终给予无私帮助和出色服务,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满洲省委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市区档案馆、沈阳市广播电视台、市电教中心、省市党史研究室、 《党史纵横》杂志社等为专题片制作提供了大量详实资料和无
私帮助,可以说《难忘的记忆》成功制作播出,是全地区各级领导各部门联手合作的成果,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史党史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他们为地方党史文化建设毫无条件的提供文化服务,恰是全社会重视党史工作、支持党史文化建设的缩影。
总之,地方党史工作者依托党史文化做好资政育人工作,首先要取得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接受和认可,必须在吸引人、感染人和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必须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从党史文化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做到资政有用、工作有用、做人有用。必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抓紧抢救挖掘党史资源。必须整合社会力量搭建党史工作大平台,坚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