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2 2022 年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
以高质量信访工作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
《信访工作条例》是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新时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时代信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信访干部,为更好地推动问题快速解决、矛盾及时化解、隐患提前消除,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
一是摸准民情,架起党员群众的“连心桥”。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心连心,掌握民情民意是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的首要前提。要通过推行“四民”走访、信访代理、心理干预等措施,更直接地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更全面地掌握群众诉求、更深入地发现群众困难,为解决问题提供民意基础和民心支持,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信访工作有的放矢、真正见效。
二是整合平台,打好基层信访治理“组合拳”。要适应形势变化和群众需求,讲好“我的信访故事”微党课,发好“制度建设”舆论之声,特别是深入推进基层信访平台“实体化运作”,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有集中的抓手和统一的平台,为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同做好基层信访工作凝聚合力、汇聚能量。要统筹好、整合好、运用好平台,形成合力,打造品牌,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三是化解难题,构建融合信访治理“共同体”。做好信访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群众身边的现实问题。要加强基层源头治理,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高质量信访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实打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信访工作与“两联两进、结对共建”等工作深度结合、同向发力。要
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忧愁忧虑的难题解决到位,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点赞。
四是创新方法,答好基层信访治理“新考卷”。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必须在创新方式方法上找出路、求突破。通过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等作用,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维护权益,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坚持“治理”与“治心”并重,推进“一切信访工作到基层”落地见效,施展园区信访工作的“法、势、术”,凸显园区信访治理的“时、度、效”。通过创新信访工作的思维和方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让服务群众工作有更好的实效,让基层信访治理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学懂弄通《条例》精神 担当实干开创新局
《信访工作条例》总结了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和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深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作为一名信访部门负责人,我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团结带领信访干部,认真学习《信访工作条例》,积极统筹谋划,以实干实绩实效奋力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信访工作,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委信访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抓好《信访工作条
例》的贯彻执行,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为民解难,不断提升信访工作质效。始终把做好信访工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以群众满意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创新群众工作思路方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法理情并用推动“事心双解”,全力做好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工作。
三是要把握时代要求,展示新形象,努力建设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守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推进矛盾源头化解,加强初信初访办理。依法按政策全力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切实担当起省委所在地的政治责任。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信访工作条例》2 2022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原则和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乎着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基层干部想要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各项问题,需正确解读好“信访人”的概念,准备好态度、行动和情感,共同发力,推进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端正态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群众“信”任中坚定为民初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坚守,换来了群众心中“只要有党,就有希望”的信任,扎牢了“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血肉纽带。“心无百姓莫为官”,基层干部与广大群众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更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服务态度,深刻意识到信访工作是群众将最迫切的民需、最直接的民情、最高效的民智“主动送上门来”的工作,主动剖析是否强化问题导向,坚持解决措施源头化属地化;是否落实工作责任,研判办理等过程明细化;是否畅通信访渠道,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等具体“小事”,把信访人当自家人、把信访事当自己事,
切实抓牢信访工作的“细枝末节”,回应群众的“满心期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基层干部要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细心打磨业务,以贴心优化服务,用“不负人民”的精神力量回馈群众信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落实行动,“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从实际走“访”中践行为民使命。
“访”,“广泛地了解实情、收集意见”,是贯彻实施民生政策的前提条件、拉近群干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考验基层干部勤勉工作、践行使命的重要标尺。“嘴上抹蜜,不如脚上踩泥。”干部们想要真正落实《条例》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原则,就得强化基层导向,加强基础性民生服务工程,主动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信访”为“干部走访”,从源头下手,在基层着手,切实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主动沟通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关心及时处理矛盾纠纷、主动发现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把下沉走访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作为替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践行使命的过程。
同感 共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贴近“人”民中厚植为民情怀。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疑是对信访工作最深刻的诠释。群众对某一事件的满意度不够,主动采用网络、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时,基层干部们要坚持发挥共情能力:“态度用情”,站在群众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信访问题的紧迫性;“说话用情”,主动运用方言谚语“大白话”,将法理人情向群众解释透彻;“行动用情”,积极思索对策,以最快速度、最优措施解决信访问题。群众事无小事,基层干部要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运用到实践中,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转化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解读《信访工作条例》2 2022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基层事务中主动当好一线的“客服”,用优质的“电话服务”应对好、整合好、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让“上情”“下意”在信访工作中“双向奔赴”,凝聚起亿万人心的磅礴力量。
。
“居其位者安其职”,当好人民群众的“招待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紧密地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如果脱离了群众基础,任何行动都会举步维艰。信访工作作为面向群众、联系群众的“数据端口”,就必须要不断扩大其“数据传输量”,强化其工作效能。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完成好组织交付的信访工作安排,当好群众来访的“招待人”,扛好政治责任,给予群众良好的“第一印象”。守好基层信访工作的“群众热线”,当有“电话来访”及时“接听”,绝不能“未接”或者“挂断”,要让信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成为组织把握实际大局的高效“数据链”。
“尽其诚不逾其度”,当好人民群众的“倾听者”。真诚是沟通的应有态度。在进行信访工作时,倘若总以主观臆断去讨论交流,那么“我行我素”的作风就并不会对问题有所帮助,反而会使群众的感观直线下降。同样,如果一味地顺着群众的话头,没有形成自己的建议,那“唯唯诺诺”也会让群众疑窦丛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信访工作的“度”,一方面要时刻考虑群众的真情实感,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感同身受,切忌“打马虎眼”,含糊其辞,要及时摆明自己的态度,做到“有什么说什么”。另一方面也不能任由激烈的情绪滋生蔓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潜移默化地培养法律思维,倡导群众依法办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
“纸上得来终觉浅”,当好人民群众的“办事员”。“批判的武器比不上武器的批判”,事实总是比话术来得更有说服力。信访工作质量的高低,解决问题的结果占主要地位。如果总是口头上奉承,答应得很爽快,但结果却一直“不了了之”,那么话术再精美动人,也只会对群众的信任造成更大的伤害。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实干家,当好人民群众的“办事员”,让实干成就群众信访体验的“好评”“点赞”,通过整合群众意见,快速解决群众的切实问题,并有预见性地防患于未然,让信访工作的“关口”前移,“刨根式”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的群众工作。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广大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地做好信访工作,让“枝叶情”成就“鱼水情”,实现组织和群众的“双向奔赴”。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习近平在 xx》一书的封面是一张大家都熟悉的照片。照片中,时任 xx 县委书记的习近平正坐在一张桌子前听一位老大娘倾诉,印象令人过目难忘。据书中的受访者回忆,那时习近平经常在 xx 县大街上放个办公桌,接待群众,现场做信访工作,群众有什么事情,直接向他反映。他工作效率很高,老百姓有什么冤情,反映什么问题,都是当场就拍板,立刻安排相关部门去处理。xx 县现在也经常搞现场接访工作,这个好传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他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历来十分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真挚淳厚的为民情怀,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握好信访工作方向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石,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社会和谐稳定。信访工作做得好,就能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进而不断巩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条例》指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民乃国之根本,党政机关要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广泛支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做好信访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要坚持信访工作为人民这个风向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通过信访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通群众诉 求直通车。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新形势下,群众诉求多元多样,表达诉求方式日趋活跃,人民群众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信访制度设计初衷就是让群众有话可讲、有意见可提、有问题可解决,群众选择信访就是选择信任,畅通诉求渠道,才能提升群众对党的工作信任度,自觉增强信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也是党的工作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要开通群众诉求直通车,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做到让群众的怨声、怒声、泣诉声,声声入耳,群众的烦事、难事、窝囊事,事事操心。
找准解决问题着力点。衡量信访工作成效,关键是看解决了多少难题、办了多少实事。做好信访工作,既要带着感情,更要带着责任,杜绝高高在上的“看客心理”,麻木不仁的“冷漠病态”,用心用情用力对待群众诉求。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善做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对群众不合理的诉求,要讲清法理、事理、情理,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特殊上访人员,要加强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把他们引到正常轨道上来。要依托网络信访平台,科学运用“信访大数据”,在众声喧哗中打捞那些有可能沉没的声音,把群众的合法诉求解决到位,把不合理诉求和认识教育到位,把违法行为依法处理到位,把困难群众帮扶到位。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为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推动信访工作更好担负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出台《条例》,正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纵深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更好适应形势变化和任务需要的主动之举。《条例》总结网上信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等改革内容,反映了新时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将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将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让群众有事能说、有苦能诉、有理能评 针对群众信访“来回跑”“多头跑”“难解决”等共性问题,2022 年全国信访局长会议明确要求,“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各地应借鉴一些先进地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做法,从以往信访部门唱“独角戏”转变为多部门“大合唱”,逐步做到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到”,对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应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
进,适度控制改革及运行的成本。比如,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人口和矛盾较少的县(市、区),就没有必要搞“一刀切”。
筑牢乡镇(街道)、村(社区)第一道防线 信访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化解基层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需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赋予乡镇(街道)相对完整独立的行政权及一定的执法权。将县级矛调中心的网络和触角进一步下沉到乡镇(街道)、延伸至村(社区),全面推进民情民访代办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推动从“机构、人员全覆盖”向“全面求实效”转变,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做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治理主体向“一核多元”转变,引入更多社会组织和“老娘舅”、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千方百计解开信访群众心中的“疙瘩” 新出台的《信访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依法按政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这就需要强化法律的权威地位,通过以案说法、带案
下访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说,始终涵养“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凡诉求合理的,马上解决;凡诉求过度的,正面回应、讲清道理,依法依规化解,确保终结事项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同时,耐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政策解释、困难帮扶等方式,用心用情解开信访群众心中的“疙瘩”,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切实做到群众满意、“事心双解”。
切实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为此,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救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一方面,领导干部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到信访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到信访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去,以上率下推动解决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带动基层形成“主官办难案”的行动自觉。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基层干部、党员、网格员等上门走访,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注重倾听信访群众诉求,做实做细信访工作。通过源头治理、关口前移,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坚持标本兼治、主动治理、源头治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由民生诉求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风险源”。由此看来,做好信访工作尤为重要。“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首先,进一步树立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的导向,推动从各级党政领导“轮流接访”转变为分管领导“分类接访”,以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把握地破解问题。在现实工作中,领导接访工作不仅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还须集中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打好存量化解、隐患治理、作风改善攻坚战。其次,举一反三解剖个案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形成化解共性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通过“信访倒推”查找社会治理的痛点、堵点,主动出击,从源头上“破”、从制度上“立”,实现基层治理的长效化、可持续。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信访工作千头万绪、牵涉面广、难度很大,但件件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信访工作精准融入群众工作中,就一定能让信访群众的“愁容”变成洋溢在脸上的“灿烂笑容”。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信访工作条例》贯彻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信访工作条例》为基本遵循,将信访工作精准融入群众工作中,让一张张信访“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满意清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信访源头化解矛盾,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虽然总体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但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信访矛盾纠纷仍然不少,信访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压力挑战。信访问题耦合交织、涉及面广、成因复杂。从制度层面看,既有历史遗留原因和法律政策原因,也有信访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从干部群众层面看,少数基层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花钱买平安”,更有甚者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群众维权意识普遍增强,但“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等传统观念依然浓厚。凡此种种,导致有的信访事项“终而不结”、有的陈年积案久拖难决,也折射出基层治理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压实县一级党委、政府责任,把工作重心和力量下沉
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 xxx 主义人民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信访系统扎实工作,广大信访干部付出大量艰辛努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必须深刻认识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群众合法诉求解决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夯实
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原则和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遵照执行《条例》,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
奋进新征程,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责任重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做好信访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能不断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2 2022 年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一 、深刻认识信访工作的政治属性,切实增强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使命担当
政治属性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属性,信访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政治问题,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关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这一重大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信访工作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信访工作条例》,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性质作用、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最大优势,坚决扛起筑牢安全稳定屏障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的属地责任、主体责任、事权责任,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重点问题、部署推动工作,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始终坚守信访工作的人民立场,不断厚植为民解难、为民服务的朴素情怀
习总书记将信访工作喻为“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强调“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信访工作条例》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信访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和价值取向。从当前情况看,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信访总量居高不下,重复访、越级访问题时有发生。这些情况表面是责任问题、作风问题,本质是立场问题、观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思想层面入手,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
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奋斗。其次要从行动层面深化,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各项工作始终,用心做好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工作,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再次要从方法层面求细,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多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去,与群众坐在一个炕头、一条板凳上,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家事来办,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成果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
三、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实践要求,全力做好问题化解、源头治理的各项工作
做好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必须把《信访工作条例》作为基本遵循,既要抓末端、治已病、去存量,也要抓前端、防未病、遏增量。一方面,要坚决贯彻“三到位一处理”的重要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包案等制度,深入推进治理重复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集中推动存量问题“案结事了”,决不能把责任推给上面、踢给下面、留给后面。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加快推进“最多访一次”改革,着力推行重要决策、重大项目社会风险评估,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切实夯实基层社会稳定的基础,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贯彻落实《条例》、实现新旧衔接,需要一个统一思想、完善提高的过程。信访部门作为“推动”部门,要积极开展调研,密切关注《条例》学习、宣传、推进情况,做好综合指导、沟通协调等相关工作;要利用好《条例》
赋予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信访部门的权限,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建议等职能作用,帮助有关机关、单位解决好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强督查指导,利用信访部门熟悉法规政策的优势,督促有关机关、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为《条例》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保障。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信访工作条例》对新时代信访工作作了系统安排和全面规范,在推动信访工作体质机制建设、信访矛盾攻坚化解、规范信访业务,优化信访生态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条例》最大的创新和突破就是对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信访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作出新界定,即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关于信访工作体制和格局的新规定新要求,把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不断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营造规范有序的信访环境。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桥梁”,连通民心的“核心纽带”,可以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诉求、体察群众疾苦,意义重大。通过深入学习《信访工作条例》以及结合自身信访工作实际,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要坚持以人为本,练就过硬本领,敢于真抓实干,从而持续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信访工作旨在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而信访工作正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凝心聚力的优良传统。人民信访工作,对象是“人民”,关键在“为民”。广大信访干部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将“人
民”在心中置顶,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信访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重点抓什么、推进什么。要厚植为民情怀,带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做好信访工作。真正将来访群众当作家人,将群众来信当作家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家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首要选择,将“群众路线”作为重大优势。同时要坚决杜绝接访不热情、不用心,办理不积极、不上心,反馈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从而真正将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信访工作重在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发挥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作用。如果学识不够、党性不强、本领不硬,就无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过硬本领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底气和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需要的实际,要善学善思、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深学细悟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讲话精神,要对《信访工作条例》进行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践学,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准把握政策精神,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理论水平。同时要坚持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要变“上访”为“下访”,进村入户了解实际,跟群众打成一片,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还能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在一次次处理信访问题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
信访工作成在实干。比“解释”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信访工作落脚点是“解决”,而不仅仅是“解释”。一句耐心的解释、一次用心的关怀,可以让信访群众烦躁焦急的心情得以安抚,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虽必不可少,但绝不能固步自封。只有把信访的问题解决了,把解释的事情办好了,才能让群众拥有踏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要坚持效率和质量并重。要真抓实干,出实
招、出硬招、求实效,不打“太极拳”,不敷衍群众。收到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后,一定要耐心收集问题,可以马上办理的要立刻解决,绝不拖沓,不能立刻解决的,要细心解释,给出具体原因和办理的时间,确保“事事有回复,件件有回音”。同时对于信访问题要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以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努力让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并注重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以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从而真正将信访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通过学习《信访工作条例》,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今后的日常工作也极具有指导意义。《条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求信访工作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纾困。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要牢记职责使命,提高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强化法治思维,加强信访政策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升法治素养,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访事项办理中,应当根据职责和有关规定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依法按政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并对生活却有困难的信访人,可以帮助依法申请社会救助。这些规定均体现了信访工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国家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规范信访秩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新《信访条例》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养,对今后的日常工作也极具有指导意义。
一个良好的信访秩序,不仅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信访人自身权益的需要。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
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要有效的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同时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实现“维护权益”与“维护秩序”的统一。首先,对上访群众开展《信访条例》的宣传和法制教育。向信访群众广泛宣传信访过程中的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等六种禁止性行为,明确告知扰乱信访秩序的法律责任。教育和引导上访群众做到文明、理性的上访。其次,要建立健全重大信访事项的紧急报告制度。对可能或已经对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各地、各部门的信访工作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详细制订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报告制度。第三,要由公安、信访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处置无理上访行为协调联动机制,依法追究违法信访人员的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处置预案》,及时处置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聚集滋事、滞留,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等非正常上访行为。真正做到“有理上访热情接待,无理上访及时劝解,违法上访依法处置”,敞开大门,善待信访群众,维护秩序,共建和谐社会。
总之,新《信访条例》的基调凸显了“规范”,我们的日常工作上也不例外,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就可以避免就信访抓信访,从而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对推动信访工作充分发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作用,进一步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人大信访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并结合工作实际,强化落实。
认识到位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前提。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信访工作条例》,进一步提高了信访工作思想认识,更加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决心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气力把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好,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程序完善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基础。学习宣传《信访工作条例》,重在落实,通过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理顺人大信访工作机制,切实把信访这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近年来,巢湖人大持续强化信访工作,将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加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信访事项做到门清。作为人大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对信访事项细之又细,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信访人基本信息、诉求、信访情况、处理情况、主办责任单位、化解措施和时限都要清楚掌握,只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找准问题症结。逐案推定做到精准,矛盾化解工作中,坚持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首先预设“有过推定”“有理推定”“有解推
定”,做好信访人的情绪疏导,化解不信任、敌对等情绪。如果我们都认为信访人就是无理取闹,带着情绪化解反而会激化矛盾。必须坚持换位思考,然后逐案精准推定部门有无过错,群众诉求有无理由,问题解决有无途径,设身处地运用情理法去解决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工作内容做到“加码”。信访工作是一件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作为人大信访工作人员,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见面、约访、接访,做到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诉求合理的及时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释法说理到位,生活困难的及时协调帮扶救助到位,而不是“见信访就转”“一转了之”,做“甩手掌柜”。
解决问题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关键。人大信访工作是党和国家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权的基础性工作,是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宣传解释到位。一次信访工作的办理过程就是一次法治宣传的过程,很多信访群众对人大信访工作不太了解,宣传解释《信访工作条例》是信访的重要内容,要把信访人当家人,把群众信访事项当家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当事人工作,宣传解释到位,信访问题就很容易迎刃而解。源头防控到位。人大信访需要高度重视源头防控、源头解决问题,不能打着“转交办”的理由忽视了源头防控,造成信访工作的被动,要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不拖延,及时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落实,注重源头化解。跟踪督办到位。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人大不直接处理信访问题,而是将信访件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但不能只转不管,必须督办到位,提高督办实效,防止出现转办不落实、轻落实的现象,造成群众的不信任,把“好事办砸”,必须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作为人大信访工作人员,通过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必须切实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原则和要求,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认真执行《信访工作条例》,切实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作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过程。
教师学习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2022 《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心得
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信访工作条例》全文公布,条例共 6 章 50 条,自今年 5 月 1 日起施行。9000 多字的条例详尽规定了信访工作的各环节事项,一些重点信息值得关注。条例明确,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通读学习,受益良多,现浅谈几点体会:
一、畅通信访渠道,倾听民众心声。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的“耳朵”,倾听群众心声,决不能闭眼塞聪。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
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于信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信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畅通信访渠道,既方便了人民群众,也加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善用工作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条例明确信访办理流程,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办理时限,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60 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30 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工作中,没有良好的工作方法,必将举步维艰,只有科学健全的工作制度,才能形成整体联动,有效运转,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信
访问题,维护好一方的和谐稳定。
三、压实信访责任,增强工作使命感。
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强调信访问题以事发地处理为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办理;明确因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导致信访事项发生的责任人的责任,以督促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履行职责,从源头上减少此类信访事项的发生,保障信访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明确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直接转送、督办信访事项的责任,重点突出督查、督办等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作用;强化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的责任,以提高信访事项的处理效率,强化源头管控责任,加大领导包案力度,限期化解稳控。基层不稳,地动山摇,作为基层信访工作人员,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使命必达,每每看到信访人来反映的问题被妥善解决,心中总是满满的成就感,信访人心暖了,我们也就暖心了。
四、自觉维护信访秩序,推动解决到位。
条例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基本要求,对诉求合理
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从我做起,走街串巷向群众广泛宣传,在信访过程中,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明确告知权利和法律责任,引导群众合法、理性、逐级上访。对待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善待上访群众,自觉维护信访秩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信访事项,一时得不到解决,信访户变成了老访户,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我们不仅要规范办理流程,更要注重时效,在办理的过程中,及时跟踪进度,反馈结果,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多学、多做、多思,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献出一份满意答卷。